时间:2023-06-06 09:01: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就业创业工作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日,2017年“春风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今年“春风行动”活动主题是“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时间是2月初至3月下旬,服务对象是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特别是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以及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和各类单位。
“春风行动”由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同组织开展,将依托基层平台和对口扶贫机制等,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招聘会、赶集日下乡等活动,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开展手机短信、微信推送、网上求职、远程招聘等,帮助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实现有效对接;通过加强劳务协作,帮助农村劳动者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相关政策,提供职业培训、创业政策咨询、项目推介等,并坚决治理农民工工资支付拖欠。
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推进任务
农业部近日印发《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旨在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17年将重点推进任眨包括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强化执法监管,着力加强监测评估工作,继续深化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快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切实强化应急处置,加快健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机制。
实施《加快完善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2015-2020年)》,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编制《加快完善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2017-2020年)》,修订兽药残留标准100项。出台《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的意见》,建立工作规范,指导各地农业部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建立种子、农药、兽药质量追溯体系。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工作,完善合格证管理办法,加强与市场准入衔接。
农业部苜蓿产业“十三五”规划
近日,农业部《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我国苜蓿产业发展思路、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优质苜蓿产量达540万吨,苜蓿单产、质量、优质率和商品率进一步提升,草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种养结合更加紧密。
《规划》指出,苜蓿产业发展要按照加快发展草牧业、振兴奶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优化种植养殖区域布局,加强苜蓿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苜蓿种植加工,推行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提高苜蓿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促进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种植业发展突出“一稳四进”
近日,农业部印发《2017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对全年种植业工作进行了部署。《要点》强调,要做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质量兴农有新进展的“一稳四进”基本发展目标。
《要点》指出,2016年,全国种植业系统在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基础上,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200亿斤以上,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紧紧围绕这一工作主线,坚持质量兴农,以稳定粮食、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
1.1学校管理
德育校长任组长,学生处具体负责全校德育工作。一是,制定德育工作要点和德育配档表,指导专业科及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二是,制定专业科及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每月汇总公告;三是,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学习和经验交流,丰富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四是,组织全校德育活动,例如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升国旗仪式、周末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
1.2专业科管理
专业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一是,做好年轻班主任的培养工作;二是,协助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三是,组织班主任进行德育研讨;四是,组织专业科文体活动的开展,凝聚力量,展示专业科风采。
1.3班主任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德育阵地的指挥官。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问题生的稳定转变工作;二是,组建班委,制定班规,确保班级正常运转;三是,人性化管理,打造特色班级;四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五是,主动开展家访工作,争取家长对德育工作的支持。
1.4学生自我管理
三自教育是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德育管理的目标,学校通过组建学生会督察员队伍和搭建德育实践周两个平台实施三自教育。各班级推荐优秀学生加入督察员队伍,学生处负责督察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从中选拔能力突出的学生组成学生会。德育实践周由学生会组织管理,每个班级轮流上岗执勤,确保每名同学都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亲身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也为自己创造了学习机会、提升了服务理念、提高了管理能力。
2企业文化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有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引入更多的企业公司,使校园与企业文化共融、品牌提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和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学生更新理念,提高技能,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于德育管理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培养高素质企业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社团文化
中职生充满了朝气,散发着活力,他们需要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青春舞台。团委组织社团,选聘老师进行活动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周末晚会、经典诵读、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志愿者活动应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通过奉献社会和服务他人来提升自己。
4创业文化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实施之年,更是我区步入快车道发展的黄金阶段。为此,XX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目标任务,扎实推动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各项合法权益,全力维护全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大局。
一、扎实开展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部署安排,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需在三年内建设完成。2019年我区共有1个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14个乡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已初步通过省级评估验收。2021年我区拟申报剩余8个乡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力争在硬件设施、软件资料、日常服务中达到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标准要求。同时在全区每个乡镇(街)拟选择1至2个村(社区)作为村级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样板,从而辐射带动全区基层服务中心(站)阵地建设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二、新(扩)建XX烈士陵园项目。
依托张家店战斗烈士陵园现有资源,积极申报XX烈士陵园新(扩)建项目,不断搜集、挖掘各种红色教育纪念设施、物品,同时积极宣传一批感人的英雄典型事迹,努力打造XX红色教育基地。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根据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部署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区拟申报建设区级光荣院,从而满足孤寡、特困供养等困难退役军人的实际需求,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崇军拥军爱军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大力实施《退役军人保障法》。
2021年1月1日《退役军人保障法》将正式实施,《退役军人保障法》是第一部退役军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社会关注度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认真按照要求,扎实在社会层面、退役军人层面等各层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从而使全社会都能理解支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各项工作,努力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创造条件。同时根据国家、省、市出台的优待证发放等相关政策措施,积极稳妥推进贯彻落实,全力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好的政策还需要好的队伍加以贯彻落实。为此,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历来重视基层队伍建设,特别是对于我们刚刚成立的部门,队伍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2019年、2020年我们开展了乡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人员的业务培训,2021年我局将在继续开展乡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外,结合《退役军人保障法》的贯彻实施,将有序对全区330个村(社区)从事退役军人事务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不断提升村(社区)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人员的办事能力,为下一步退役军人工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奠定基础。
五、稳步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是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重要职责。自区退役军人成立以来,就将此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2020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业先锋”评选、优秀“兵支书”微视频的宣传,其用意就是激励更多退役军人加入到就业创业大潮中来。2021年我局将在历年工作基础上,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同时与人社部门积极配合,为全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更优的工作就业岗位。同时积极选树一批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从而激励和辐射带动一大批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六、继续开展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
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部署安排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其主要做法是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每一名退役军人开展结对联系。2021年我局将继续通过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不断融洽与退役军人群体的关系,及时发现退役军人思想动态及家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及时救助,把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在走访过程中,建立健全就业需求台账,并积极通过大数据平台,及时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帮助零就业退役军人家庭实现就业。
七、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开展招商引资。
一、加强政策解读,主动引导预期
1.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对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重要改革措施和政策文件,我街道相关部门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公开了《非低保户残疾人重度补贴公示结果》、《解放街道绩效自评总结报告》、《解放街道2020年防汛工作应急预案》等文件。
2.增强解读回应效果。我街道及社区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体,扩大传播范围。发挥市政府门户网站、重要载体作用,积极运用政务微信等新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
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梅河口市政务清单管理系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时公开相关改革举措、工作进展和改革成效。着力做好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证照分离”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企业注销办理流程、压减行政许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清理规范基层各类涉企乱收费项目、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的信息公开。
三、规范公开平台,优化服务功能
1.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统筹推进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的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加强政务新媒体与融媒体中心的沟通协调,提高信息、解读回应、政民互动、办事服务的整体水平。
2.加强新媒体平台维护管理。理顺微信公众号政务新媒体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做好开设整合、内容保障、信息联动、安全防护、监督管理等工作。关停整合维护能力差、关注用户少的平台。
四、完善线下办理,提高办事水平
1.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情况下,通过精简申请材料、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等具体措施,从提交申请到获取办理结果都要实现“一次办结、群众满意”,切实提高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便捷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及学生的自身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影响着高校的发展与生存。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还有利于高校的生存及发展。同时,我国的清华学校早在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在1925年还出版了《职业指导实施》的教材。如此,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毕业前的突击指导。本文根据市场企业人才需求“大数据”,基于高校在校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反思与探索。
一、高校毕业生相关数据采集
笔者通过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截止2017年3月31日,全国共有2879所高校其中综合排名在前100名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5%,综合排名在101-200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2%,其他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1.3%,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93.3%。由此可见,高校的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民办学校侧重学生的技能教育及就业培养,在毕业生就业率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些省份的就业率平均值都在95%以上;云南、广东、天津等14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90%到95%之间;贵州、青海等9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85%到90%之间;内蒙古、陕西两地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最低。
二、高校毕业生相关数据的应用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自身特点,对于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可从毕业生的专业及兴趣爱好、在校表现、综合成绩及特长进行研究,并根据毕业生从入学至毕业对就业的心态变化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毕业生就业指导规划。例如,对于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单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工作作业,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应在早期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及了解工作要求,引导学生在校进行自主的学习及技能的扩充,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毕业就业发展,还能方便学生在早期对自身判断及职业发展规划。
三、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点
1.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及严谨性
基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考虑到各方面的“大数据”,因此高校毕业生指导规划中对于数据的采集要具有全面性。例如,毕业生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毕业生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及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等等。另外,大数据是通过人工或软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因而在采集数据前要反复斟酌重要影响因素,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及严谨性。
2.引导学生进行长期职业规划
学生参加高考进入高校后,大多已是成年人,应树立学生的成人独立意识,引导学生进行长期的职业规划。例如,本科生在毕业第一年里可出国、考研、考公、就业,专科生则更倾向于就业。因此,高校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制定毕业目标,以目标为发展宗旨,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及实践规划。例如,对于毕业选择出国的学生,要努力学习好英语尽可能考到雅思6.5的成绩,注重在校的学习成绩、选择出国深造的学校及专业,提前办理护照及签证;对于毕业选择就业的学生,可制定毕业就业的方向及具体公司职位,对目标公司和职位的要求进行了解,注重在校平时成绩并参加学校组织的相似的工作实践,制定考取相关证书的规划等等。
3.善于利用已有数据
对于学生的就业情况最清楚的莫过于学校本身,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充分利用自己教务系统对未能顺利就业的学生进行分析及辅导。例如,根据教务系统分析学生各阶段各科目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未正常就业是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如现阶段学生的期成绩采用卷面分和平时分的考核进行评定,通过学生的成绩成绩,可判断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日常上课中是否存在早退旷课的现象;教务系统上还有学生相关专业证件的考取情况,可细分拥有相关证书的学生在毕业就业中的情况,分析目前企业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及青睐对象;对于学校励志奖学金的评比中,学生会递交自己的成绩及优秀之处的证明,高校毕业指导老师可研究获得励志奖学金的学生的就业情况,对已毕业未就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还可将校内各届毕业生的就业及创业情况进行统计,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邀请他们返校作指导及鼓舞工作;或是与已从业多年的学生进行合作,帮助应届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对于自己创业的学生可优先返校挑选合适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及实习等等。
4.强调数据的混杂性
对于“大数据”而言,单一的格式会束缚95%的数据无法参与整合,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数据采集不可过分强调格式与形式。例如,高校的毕业生同一专业但发展的职业方向不同或是同一专业同一职业不同地发展专业以及学生的反馈进度不同,若是按数据表格进行统计会因其中存在的某些偏差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对于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及反馈可进行混杂性统计,当总结的数据达到一定规模时,混在性数据统计会比单一模式的统计更为精准,一般情况下混杂性统计的精准度比单一模式统计的精准度高出2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大数据”协助分析,对高校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毕业指导工作,可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中,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秉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顺应就业市场需求或对于有创业精神的学生加以培训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如此,才能保证高校输出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高校育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王宏利,王磊.高校二级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举措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7(03):202.
[2]司萍,沈德艳,杜小明.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7,33(04):152.
工作要点及举措: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生效。
2.强化政治统领,提升党的建设能力。严格落实管行业管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指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员发展管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教科体系统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3.推进教科体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教育“三乱”问题专项整治,扎实推进行风校风建设及党风政风人民满意工程,全力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积极推动干部交流制度化、常态化,通过上挂、下派、交流轮岗、调动等多种方式,力争2021年干部交流20%以上。
5.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培训干部。举办1期校级干部、1期中层干部集中培训;选送20名以上学校干部到名校跟岗学习。
6.完善中小学教师支教工作制度,确保学校教师的合理配置和需求,选派县城学校30名优秀教师到农村乡镇学校支教。
7.加强三名工作室建设,创造性实施“三名工程”,组织县内“名教师”送教下乡200人次以上,充分发挥名师效益,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8.完善干部职工目标绩效考核细则,加大师德师风、劳动纪律、教学质量考核权重,进一步拉开分配差距。严格实施校长工作目标责任追究和教师教学质量责任追究。
9.拟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150名,充实到缺编缺科学校;按要求做好考调、选调教师等工作。
三、切实抓好教育教学管理
10.计划9月举办爱国主义读书活动,10月评选新时代好少年,11月评选市县三好学生。
11.对接新高考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好“选课走班制”和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
12.加大课程管理力度,引导学校进一步落实和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
13.加大“自主·快乐教育”成果推广力度,构建快乐课堂、自主管理、课外活动“三位一体”学校教育体系。
14.组织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与培训,推进中学、晋城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5.做好高三教学视导,加强高三“诊断”考试分析,强化教学过程指导与质量评价,确保我县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切实推进项目建设
16.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保障和增加教育投入,推动实施“大班额”化解计划、“薄改能力提升”行动。
17.启动南西幼儿园、城北幼儿园建设,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18.加快推进城南小学及附设幼儿园建设。
19.完成学校一期建设。
20.推进科技职业学院二期建设。
21.做好我县教育科技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五、切实推进科技创新
22.通过宣传栏、网站、基层平台等渠道开展“双创”政策宣传,联合相关单位举办“双创”专场活动,宣讲就业创业政策。
23.积极与宣传部、团县委等联合举办2021年创新创业电视大赛活动,为各类就业创业群体搭建交流平台。
24.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县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
25.引导规模以上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关系,力争开发各类科技成果10项以上,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项以上。
26.继续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多扶工业园区),重点推进科技孵化中心建设。继续加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和扶持太极制药、九天真空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提档升级。
27.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021年培育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省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网站注册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产业企业50户。
28.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促进一批中小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企业,并逐步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预计2021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10余家。
六、切实推进体育事业发展
29.组织开展“迎新春”“庆五一”“8月8全民健身日”“庆国庆”“冬季系列健身”等五大系列活动。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2014年全区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团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紧扣区委“率先崛起,跨江融合”的目标定位,努力建设服务型团组织,推动邗江共青团转型发展,围绕“筑梦、助飞、温暖、强基、网聚、魅力”六项行动,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增强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增强青年对党的向心力。
一、筑梦行动
1、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引导。继续以“中国梦”为主题,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团的十七大精神为统揽,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少先队组织为抓手,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民族精神代代传”、“红领巾寻访”等系列活动,在少年儿童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中学团组织为阵地,开展十八岁成人礼、“与人生对话”、“与信仰对话”等活动,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责任部门:组宣部、学校部
2、加强青年思想引导。以区委经济发展蓝图为目标,针对企事业青年开展“融合发展我先行”青年论坛,帮助青年准确把握“率先崛起,跨江融合”的发展内涵,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投身邗江经济发展大潮。
责任部门:组宣部、青年部
二、助飞行动
3、实施“青蓝工程”。在4.18期间,邀请苏南青商来邗交流,与新生代企业家共话发展、投资兴业;开展“团·银·青” 面对面活动,搭建政企、银企、税企对话平台,助力新生代企业家壮大企业发展。
责任部门:青年部
4、实施“青创工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青年创业调研”,找到真正想创业、有项目的人,找出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整合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的资源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支持;打造1-2个青年创业吧,为初创合伙人们提供讨论规划的场所;深化青年创业培训,做实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
责任部门:青年部、学校部
5、实施“青才工程”。优化人才成长环境,通过开展“青年先锋”评选表彰,提高青年人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我为跨江融合发展献一计”活动,定期收集行业青年带头人、青年企业家的建议,助力跨江融合发展。
责任部门:青年部
6、实施“青工工程”。通过各类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帮助青年职工提升实际操作技能;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二十周年为契机开展“青年文明号3S创优提升工程”活动,推动职业文明,擦亮“青”字号老招牌。
责任部门:青年部
三、温暖行动
7、服务青年就业。针对青年的就业需求,打造“就业直通车”,定期深入社区、村举办技能培训班,解决再就业青年、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题;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宣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青少年纠正白领优于蓝领的错误理念,逐步提高青年就业率。
责任部门:青年部
8、深化拓展“希望工程”。全年计划资助40名大学新生入学;实施“真情手牵手,爱心心连心”机关团组织与贫困学生结对活动,为困难青少年提供长期长效的帮扶;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推广“希望村塾”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和日常管理,并定期开展活动,提供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服务。
责任部门:希望办
9、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针对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需求,深入推进“青春自护”系列活动,举办全区青少年自护知识技能大赛、自护情景剧大赛,提高自护能力。开展“邗苞待放”关爱工程,着重牵头实施对闲散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两类群体的帮教。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进一步建立常态化联系交流制度,畅通青年诉求表达渠道。
责任部门:青年部、学校部
10、做强“青”字号志愿品牌。在保证青年志愿者长效性、服务性、品牌性和活跃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圆梦突击队、 大学生村官燎原志愿者先锋队等团属志愿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实施“节日里的小红帽”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积极开展文明宣传、秩序维护、扶贫助困、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保证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
责任部门:组宣部、青年部
四、活力行动
11、继续推进“星级团组织创建”活动。在“三星”以下团组织中实施“提升”和“转化”工程,组织“四星”以上团组织与“三星”以下团组织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分享、互促互进,确保到2014年底“四星”团组织的创成比达60%;在“四星”以上团组织中实施“盆景示范”工程,按照“一镇街一品牌”的思路,指导基层团组织打造特色工作,并设立基层团组织创新创优成果奖,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力争2014年底“四星”以上团组织均有一个项目在实施、一个阵地供青年活动、一个示范点供兄弟单位互相学习。
责任部门:组宣部
五、网聚行动
12、集聚网络青年。建立推送机制,定期推送服务青年学习、生活、娱乐的内容,并将正确的思想“包装”在推送内容中,提供贴士小服务的同时,宣传正能量。建立推广机制,一方面,多方位、多渠道宣传官方媒体,提高社会青年对团属媒体的知晓度、接受度和认可度,建立邗江团区委新媒体工作矩阵;另一方面,开展“寻美邗江”、“公益的力量”、“将创业进行到底”等微博话题接龙活动,鼓励团员青年与团组织“网上互动”,传递诉求,表达心声。建立营销机制,发挥新兴媒体在青少年中的“热度”,与微博大V、热度达人合作,组织发动同城相亲会、青年悦读会、志愿服务、电影周周评等活动,增强“线上青年”的活跃性。
责任部门:组宣部
13、凝聚青年社会组织。继续深化“汇青行动”,组织团干部更深入走进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再组织化”覆盖。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将一些优秀的青年社团组织发展成为团的工作力量,联合举办青年交友文化节、万人植树、爱心后备箱等活动。
责任部门:青年部
六、推进“魅力行动”,着力在自身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14、精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服务型团组织,开展“团青心连心”活动,要求每名团干至少走访1个基层团组织、长期联系10名基层青年、记录20个青年建议、转达或解决20个青年需求,切实发挥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夯实团的基层组织基础。
(讯)本文认为,“互联网+”并非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加,而是借助于互联网通信技术与平台,推进产业融合与升级,最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城市务工人员“返乡”既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又是经济发展新生态得以形成的必要前提;“创业”则是通往“互联网+”和“经济发展新生态”的突破口,在互联网时代,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不再局限于个别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行业和主导性企业,通过运用长尾理论,蕴藏于社会大众中间的巨大能量被充分挖掘出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成为现实。
事实上,当前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大潮,正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大规模“进城市”一样。据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外出就业城市务工人员已达1.68亿人,比2000年增长70%以上。虽然多数人至今仍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就业,逐步向市民化努力。但由于城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城市非技术性简单劳动岗位基本饱和、生活花费大、子女进城读书升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难等实际因素,加上地方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潮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据调查显示,在1990年前,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极少;20世纪90年代,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增至30%;2000年到2007年初,创业的返乡农民工达2/3,年均创业人数比上世纪90年代增长近2倍。此后,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2012年以来,农民工回流与创业人数增长进一步加快。到2014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约为800万个左右,未计入的个体工商户也有近200万户。
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兴起,返乡创业大潮迎来新历史机遇。4月份,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提到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着力完善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环境;5月份,国务院发文《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要求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6月,国务院办公厅再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在五项任务中的第三条明确鼓励输出地资源嫁接输入地市场带动返乡创业。
“关键人法则”,又称为“个别人物法则”,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出的“引爆流行理论”的三大法则之一。他认为,点燃流行潮的往往是那些个别人物,这些人物包括三大特征:内行(Mavens)、联系人(Connectors)、推销员(Salesmen)。
创业首先要看团队。城市务工人员正是真正能够引爆“互联网+返乡创业”大潮的关键人物。在一般人眼中,城市务工人员这个群体被一概而论地称之为“农民工”,但本文极力避免使用这一具有歧视性意味,更重要地是具有误导性的称谓。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但是,当今社会对农民工存在一定的误解。一般而言,很多人以为农民工就是搞建筑的,其实,大错特错,农民工不应该仅仅代表一类职业,更应该是一类社会群体的代表——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来自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并从事各行各业,更重要的是,他们甚至可能完全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甚至包括白领、高学历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工作耐受力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低)等,仅仅由于自身是农业户口而不得不徘徊在城市与农村的二元世界之间。更有甚者,有些城市的总经理也是农村来的,由于还没落户也属于“城市务工人员”,所以农民工这个称号应该被取消。应该把“农民工”这个称号改为“一线工人”。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农民工,而是那些拿着最低收入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人。
当然,之所以称城市务工人员为引爆“互联网+返乡创业”大潮的关键人,原因还在于其所具有的三大特性:内行、联系人、推销员。
首先,“内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时代盛行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始终没有令“三农问题”得到根本改善,而在互联网时代,“输血”让位于“造血”,“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仍在于农民自身,农业是突破口,农村则是落脚点;站在互联网时代的高度,对“三农问题”最具“内行”意识的无疑是“城市务工人员”,即农民工、村官等;
其次,“联系人”。城市务工人员(包括农民工、村官)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决定了其天生具有联系人的天然角色;
最后,“推销员”。创业本质上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天然联系人,城市务工人员亦即具有两者互联互通属性,简言之即“推销员”:将来自城市的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应用并整合“三农”资源,并将优秀的农业产品,农村文化以及农民人才引入到城市等更广阔的天地。(来源:百度百家 文/先声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为进一步做好我局纠风工作,确保纠风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期落实,我局成立了由局长张泽文任组长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科室纠风工作进行分析评估、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
二、以开展纠风工作为契机,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人事工作,确保各项目标落实
1.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事法规制度,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人事领导小组的安排做好干部职工调配、工资福利、自主择业、复退转军人安置、职工退休、公务员队伍培训等各项工作。
2.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招聘制度规定,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用的原则,认真审查学员档案及政审工作,确保了招考质量。
3.坚持提高考录和招聘工作的透明度,对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实施了多方位全过程监督,进一步学习和传达了《省人事考试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精神,规避了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现象的发生。
(二)认真落实《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劳动关系基本稳定
加强用人单位与职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监督管理,积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合同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深入人心,全市114家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都在90%以上,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签订率在98%以上,规模以下企业“两个合同、一个协议”的签订率平均在65%左右;专项清理检查“5.12”以来涉嫌拖欠民工工资单位576家、涉及民工7万余人,金额1.2亿元;处理劳动行政投诉案件19起,涉及1700余人,金额400万元;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99起,金额1800万元;认定工伤性质320件。
(三)就业工作有效推进
新增城镇就业3229人,完成年目标83%;下岗失业和失地农民再就业749人,完成年目标8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为富士康招募人员712人,完成年目标55%;提供免费职介服务2501人次,完成年目标100%;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6期2551人,完成年目标63%;核发小额担保贷款630万元,完成年目标70%;帮助22名大学生创业,完成年目标63%;开发公益性岗位1250个;争取上级转移资金1700万元。
(四)积极做好社会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发放稳中有升。全市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后,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的参保人数较2011年都有增加,平均完成年目标95%;“五项保险”基金征缴平均完成年目标5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1万人,完成年目标75%。积极协调筹措调拨资金,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已支付待遇2.68亿元。
社保基金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一是严格按照社会保险基金相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贪污、挤占、挪用。二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法律法规学习、警示教育等活动,大力开展基金安全和基金纪律教育,不断提高从事社会保险工作的人员基金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生命线”、基金纪律是“高压线”的意识,提高维护基金安全的自觉性。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控制度。建立以基金财务制度控制、业务流程控制、信息制度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内控制度,形成岗位之间,业务环节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四是注重生存调查,规范养老金领取。为防止养老金冒领行为的发生,每年定期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建立养老金防冒领工作机制。
(五)全面作好党务政务财务事务公开,广泛征求意见,接受监督
今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财务事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社会监督,预防不正之风现象的发生。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8月8日上午,徐钢副省长一行赴厦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先后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考察了厦门人才市场,并莅临福建省2014年夏季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暨高校毕业生见习招聘会现场视察指导。调研座谈中,徐钢副省长听取了厦门市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与部分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和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代表以及创业大学生代表座谈,进一步了解今年福建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情况,听取大家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意见和建议。福建省人社厅钟维平厅长、福建省政府办公厅林卫宠副主任、厦门市李栋梁副市长、福建省人社厅王建民副巡视员随同调研。
徐钢副省长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毕业生总量的持续增长,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今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储备充足,措施得力,就业情况总体平稳,较好地应对了今年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改革,进一步落实政策、强化服务,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要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要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搭建平台,支持设区市和高校建立创业孵化园,各级政府应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帮助更多毕业生实现创业梦想。
据统计,截至7月31日,2014届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5%,同比去年略有上升。
(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
福建省、福州市联合举办“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月”暨“退役士兵和随军家属就业服务周”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提升“双拥”工作水平,着力为退役士兵和部队军人随军家属就业提供服务,7月20日~8月20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月”暨“退役士兵和随军家属就业服务周”活动。
7月30日、8月1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了两场“退役士兵和随军家属就业专场招聘会”,组织德诚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明一国际营养品集团有限公司、永辉超市杨桥店、福州城市泊车管理有限公司、福州泰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福建世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等120家企业参加,提供普工、装配工、安防员、标兵、礼宾员、营业员、服务员、保洁、客服、司机、品检等岗位2276个。参加招聘会的求职人员800多人,累计达成就业意向173人,其中退役士兵20人(主要应聘保安、押运员、司机等岗位)、随军家属13人(主要应聘营业员、服务员、品检等岗位)。招聘会现场还为退役士兵、随军家属等求职者提供针对性就业创业、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咨询服务。
(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2014年夏季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暨高校毕业生见习招聘会在厦门举办
为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交流平台,促进福建省2014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厦门市公务员局于2014年8月8日在厦门市人才市场联合举办“福建省2014年夏季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暨高校毕业生见习招聘会”。本次大会为公益性招聘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免费参会。据了解,截至8月4日上午,近400家用人单位报名参会,提供需求岗位7300多个。
(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
厦门市人社局“一网式”经办实现市民“少走马路,多走网路”
2013年以来,厦门市人社局大力推广业务网上办理、自助办理,并借力社保卡交易密码的应用进一步拓展社保业务“一网式”经办,实现市民“少走马路,多走网路”。
目前有4种社保相关证明可以登录厦门社保官网(http:///)自助打印,分别是养老金收入证明、个人参保缴费情况证明、养老保险缴费凭证(社保转移)、医疗保险缴费凭证(社保转移)。社保卡交易密码除了在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刷卡购药使用外,还可以用于自助办理以下电子社保业务:社会保障卡挂失与解除挂失(网站、微信、手机APP、自助服务终端);家庭医疗共济关系的变更(包括删减成员及使用次序调整)(网站);生育保险待遇自助申领(网站、手机APP、自助服务终端);外来失业人员一次性生活补助待遇自助申领(网站、自助服务终端)。
据统计,从2014年1月1日到7月31日,生育保险待遇已有465人次通过厦门社保官网(http:///)办理,涉及待遇金额441.7万元;还有1227人次在社保自助终端上办理,涉及待遇金额1191.9万元。外来失业人员一次性生活补助待遇已有9734人次通过社保自助终端办理,涉及待遇金额609.7万元;还有86人次在厦门社保官网上办理,涉及待遇金额6.6万元。同时,还有131413人次打印了社保缴费证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的证明,也各有数千人次自助办理。此外,还有100多人次通过社保官网、微信、厦门社保的移动APP、自助终端挂失了社保卡。
(厦门市人社局)
厦门市人社局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文明行业效能和政风行风检查
为进一步促进党风廉政行风效能建设扎实推进。近日,厦门市人社局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文明行业、效能政风行风等工作综合检查。检查采取明察暗访、资料审查、实地察看和公众测评等方式,并邀请局行风、效能监督员参加检查组重点检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央八项规定、文明创建、“马上就办、治庸回责”和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等七个方面的工作落实情况。检查结果将以会议及文件形式进行通报,对问题突出的单位,驻市人社局纪检组将约谈单位负责人。
厦门市人社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丁力妍参加检查动员培训会并讲话,提出了三点:一是检查人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圆满完成检查任务;二是要从“严、深、细、实”四个方面着手,认真开展检查;三是要抓典型、纠问题,促进系统工作全面提升;四是认真汇总梳理,做好情况通报反馈工作。
厦门市集美区社保中心推行
延时下班服务
8月11日临近下班前10分钟,厦门市集美区社保中心待遇审核窗口仍有36人在休息区焦急地等候,中心工作人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考虑到炎炎烈日群众出行不易,主动告知办事群众不要着急离开,会加班坚持把群众的事办完。已经超过下班时间56分钟了,最后一位办事群众对业务员小曹真诚地说,“真是过意不去,让你们饿着肚子工作,老百姓有什么不满意呢,谢谢啊!”
上述事例只是集美区社保中心用心服务群众一个缩影,在开展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中,集美区社保中心通过推行延时下班服务,不让群众多跑路,得到群众的认可。
(厦门市集美区人社局)
龙海市居民保今年实行丧葬 补助制度并两次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居民保是一项利民惠民的政策和工程,在龙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龙海市居民保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丧葬补助制度,每人补助标准为1400元,此项待遇市政府每年约需支付560万元。并且今年以来两次提高居民保基础养老金标准:第一次是根据“闽人社文【2013】367号”文从今年1月起,基础养老金由原来每人每月65元调整为每人每月70元,市60周岁以上享受居民保待遇有9.5万人(不含角美和中银漳州开发区),龙海市政府每年要为此多支付570万元待遇;第二次是根据《龙海市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三十五次常务会议纪要》从今年6月起,基础养老金再次由每人每月7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80元(比省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多10元),龙海市政府每年要多支付1140万元;两次调整合计一年市政府要多支付给参保群众1710万元。同时,丧葬补助标准根据“龙政综【2013】235号”文也从6月开始同步由每人1400元调整为每人1600元,此项调整市政府每年约需同步多支付80万元,体现了龙海市委、市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
(龙海市城乡居民保中心 黄建财)
宁德市蕉城区人社局举办首期乡镇SYB创业培训班
7月14日~22日宁德市蕉城区首个乡镇SYB创业培训班在千亩高优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赤溪镇举办,培训对象包括个体工商户、种(养)殖户、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大学毕业生以及有意愿创业者30人。
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SYB讲师采用创新的参与性互动性的培训方法,完全模拟创业就业的实际过程,并通过拟写创业的设想,演绎自己的创业计划,感受未来创业的真实过程。同时,组织学员前往上金贝实地考察创业项目,并深入往届创业培训班已成功创业的学员钟宝林先生的畲家饭店学习其创业经验和了解创业心得。通过培训,有利于帮助学员系统学习创业的知识技能,理清创业思路,全面衡量创业想法的可行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对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或存活率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宁德市蕉城区人社局)
邵武市公务员局政策咨询志愿服务进社区
2014年8月15日上午,邵武市公务员局相关职能股室,与挂点联系社区――邵武市通泰街道月山关社区互动,开展共驻共建志愿活动。邵武市公务员局办公室、调配股、退休办等股室工作人员,与社区部分留守妇女亲切座谈,就推荐子女就业(服务企业)、人事、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学历更改等业务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和帮助。同时,指导在座的留守妇女鼓励子女自主创业,创造幸福明天。
(邵武市公务员局)
福建南安:首个县级市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结硕果
今年,南安市联手清华大学合作共建首个县级市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产学研校企合作,为南安市产业发展、企业转型提供专业人才支撑。近日,南安举行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会。
据悉,来自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等12个院系22名博士,与南安14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科研攻关活动,从南安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三大千亿产业中遴选20个急需科研项目进行攻关,在短短六周的时间里,超过三分一的博士生完成了项目攻关任务,提出技术改进意见40多条。活动期间,博士生们还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考察了南安5大产业16家企业,为企业转型升级出谋划策,并就8个技术攻关项目进行初步对接。
据了解,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除了中能泰丰准备分别设立“李明磊工作室”和“许强辉工作室”外,东星集团也准备分别设立“夏惠娟工作室”和“李丽工作室”。
(南安市公务员局)
漳州市芗城区社保管理中心
大力推进“网上社保”业务办理
截至2014年7月,漳州市芗城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2113人、47767人和45817人。随着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惠民政策不断出台,参保企业和职工群众对社保经办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芗城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积极推进社保业务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网上社保”工作的开展。
目前福建CA中心和登录宝已开通了芗城区3045家企业社保业务应用服务,芗城区企业的开通数名列全市前列。 通过借助网上服务平台,使参保企业“不进社保门,能办社保事”。一方面,通过养老、工伤、生育保险网上申报系统的信息传送,企业在办理参保人员增减变动时,无需再到社保中心办理或提交纸质材料,解决了“来回跑腿”和“排长队”问题。另一方面,网上业务经办使社保中心无形中延长了工作时间,企业能24小时全天候随时在网上进行业务申报。同时,可进行网上政策咨询、单位缴费查询及个人缴费信息自助服务等等。“网上社保”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快捷地办理社保业务,既方便了企业职工,又提升了服务效能,得到了广大参保企业和职工群众的拥护与好评。
(漳州市芗城区社保管理中心 张文利)
南平市延平区就业中心举办育婴员(月嫂)五级培训班
8月11日,南平市延平区育婴员(月嫂)五级培训班在南平市爱心护理职业培训学校开班,共69人参加了培训。本期培训班重点针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通过培训,提高学员在护理婴幼儿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使学员能在短期内掌握一技之长,达到上岗要求,提高学员的就业竞争力。
(南平市延平区人社局)
古田县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
保障金标准
日前,古田县人民政府发文调整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标准。
今年8月起,全县年满60周岁的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发放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1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200元,这项优惠政策将使财政年增加支出300多万元,2500多名被征地农民得到实惠,确保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
古田县于2012年10月按照省政府相关政策规定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办法,规定年满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都可以按月领取每人100元的养老保障金。截至2014年6月,全县共有符合条件的被征地60周岁以上农民共有540人。
(古田县城居保中心 丁海滨)
霞浦县人社局“三致力”推动
半年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致力于培育新亮点推动就业工作。通过主打创业品牌、主攻就业服务、主抓技能培训推动了就业工作。在服务创业上积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在服务就业上推出就业工作“五上门”服务措施,在技能培训上加强培训、鉴定、督查三方联动,使工作形成亮点。上半年,就业工作目标超半完成,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25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5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1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1%;创业培训效果进一步提升,共举办创业培训10期,培训268人,发放小额贴息贷款90笔、586万元,使72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商店),并吸纳143人就业。
二是致力于开拓新局面提高保障水平。通过抓政策落实、抓制度建设、抓社保扩面办法创新,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按时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待工作,及时调整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55元调整到70元)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从100元提高150元)。完善了城镇居民大病补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办法,设立社保登记统一经办服务窗口。改进劳动监察执法模式,采取行业分类、分季度检查办法,抓好用人单位社保登记督查,提高参保率。上半年,霞浦县基本养老参保23065人、基本医疗参保33742人、工伤参保21463人、生育参保13026人、失业参保1835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5994人。
三是致力于开辟新途径加强维权服务。加强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综合治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无欠薪项目部”创建工作,挑选新动工项目、施工单位比较规范、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为创建单位,开展创建活动。目前,在6家企业建立了“无欠薪项目部”。创新机制,联合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成立霞浦县农民工法律援助站,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文书制作等法律援助服务,目前接待农民工来电、来访咨询78人次,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律师服务)2起。上半年,共受理欠薪案件26起,涉及农民工227人,追回欠薪267万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18件、118人,已处理92件;办理工伤认定46件。
(霞浦县人社局)
尤溪县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三明市尤溪县是经人社部批准的福建首批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个试点县之一。近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经过认真筹划与精心准备,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一是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县城乡居民保牵头,综合各职能股室,具体落实全民参保计划,促进未参保人员参保、未参齐险种人员参齐、断保人员续保。二是全面摸清底账实情。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动态了解应参未参人员具体情况,以“一户不少、一人不丢、一项不差”为原则,准确把握应参保人员信息。三是加强经办能力培训。举办全民参保登记业务培训班,加强对工作小组成员、联络员、业务经办人员进行政策与规程培训,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优化经办管理服务。积极推进五险合一经办管理,实施全国统一规程,大力推行网上经办、自助服务、手机查询提示等新型服务,提升信息化水平。
从今年开始,尤溪县将集中4年时间,全面有序推动全民参保试点工作,力争2017年底全县基本养老险参保率达90%以上,基本医疗险实现全覆盖,失业、工伤、生育险覆盖所有法定群体。
(尤溪县人社局)
政和县人社局擦亮服务小窗口照亮为民大舞台
今年来,政和县人社局聚焦服务窗口作风建设,深入查摆和集中治理窗口单位在“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上的问题,开展改进窗口单位作风专项行动,积极打造“透明、便民、高效、规范、联动”的窗口,提升窗口单位服务效能。着力做好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信息公开,全面公开各类经办事项的政策依据、所需材料、经办程序、办理时限及服务承诺,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制度的宣传和解读。建立了以局政务网为中心的人社系统网站群,拓宽信息公开渠道;积极清理办事事项,梳理办事流程,优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编制服务指南和办事流程图,预计于9月份对社会公开。
二是做好前台建设,规范内务管理,设置服务指标性标识,提供业务表单填写样本,完善便民利民服务设施,营造干净、整洁、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
三是提高服务效能,施行服务亮明身份,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实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率。
四是严明工作纪律,落实上下班考勤制度及请假报备制,禁止闭门办公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人社局组织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并通报结果。
五是形成信息联动,要求各窗口单位信息定期向局办公室报送,局办公室统一通报,各单位间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服务共进、发展共享。
(政和县人社局 罗周和)
外来人口及企业退休人员
在晋江享有同城同待遇
为了推进晋江市市外来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同城同待遇,让外来人口“进得来、融得入、留得住”,晋江市人社部门坚持先行先试、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制度。近日,经晋江市政府同意,在福建省率先将持有晋江市居住证的新晋江(外来人口)企业退休人员,纳入晋江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享有晋江市企业退休人员同等的社会化管理服务。
(晋江社保中心 颜维贤)
武平县开展人力资源状况普查
为准确掌握全县人力资源状况,摸清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等基本情况,进一步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服务重点产业和企业招用工,武平县从8月中旬起开展为期4个月的人力资源状况普查。普查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财政部门根据各乡镇普查工作完成情况,按1元/人的标准给予经费补助。
通过普查,将完成武平全县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城乡劳动力基本信息采集,并录入福建省城乡人力资源数据库,为武平县经济规划、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龙岩市武平县人社局 曾伟洪)
永定县2014年第二次协调
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召开
2014年8月22日下午,永定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主席郑国荣同志在永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2014年第二次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在家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成员参加了会议。
组织学习了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2014年工作要点,并就我县2014年度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和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展开讨论和研究。会议一致认为县协调劳动关系各成员单位,必须依照市三方会议2014年的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责任,切实抓好三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市三方《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的意见》,有序开展我县劳动关系和谐园区、企业创建工作,推动创建工作范围从工业园区、企业向乡镇、街道扩展。
二、扎实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响应国家、省、市三方深入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新三年行动计划,部署我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不断扩大集体协商覆盖范围,着力提高集体协商质量。
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部门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的攻坚工作,并针对集体合同签订后存在的未报备和报备材料不齐全等问题,狠抓落实,确保攻坚计划实施。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每年动态保持在80%以上,着力提高集体合同报审率,2014年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报审率达75%。
三、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监测和分析研判
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企业经营状况变化、化解过剩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共同开展对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时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重大问题,主动介入,妥善处置集体停工事件和劳动保障。
(永定县人社局 张永康)
永安市:社保卡做出惠民大文章
永安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开大门征求意见,针对群众反映社保卡“办卡慢、办卡难”的问题,主动顺应民意,将社保卡问题列入边学边改重点整改项目,承办该项目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立行立改,组织专门人员迅速开展调研并形成书面意见、提出解决之策并及时向三明市相关部门建议,积极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不放过惠民小问题。根据政策要求,面向全体市民发放的社会保障卡,是名副其实的“惠民卡”。但在制作、发放这张“惠民卡”的过程中,由于该卡制作要求高,特别是制作和发放包含多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需经过参保人员信息采集,与公安部门数据库进行身份信息比对,照片筛查,发送省外制卡工厂等待制作,返回软件公司进行社会保障信息写入,移交银行进行银行信息写入,银行通知参保单位、社区、学校领取社会保障卡、相关单位通知参保人员领卡等这些流程。最大的问题是,因参保人员众多,社会保障卡的制作发放须分期、分批进行,种种原因造成部分群众迟迟领不到社保卡。
一、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创业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把稳就业放在首位。1-5月城镇新增就业3329人,完成市下达任务4600人的72.4%,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认定就业困难援助对象20人次,受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217份3245万元;新开发公益性岗位360个,完成市下达任务300个的120%,开发公益岗位安排4391名贫困劳动者就业;安置25名就业困难人员上岗,接收26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网上招聘,利用公共招聘网招聘信息,共为81家企业招聘岗位6153个;帮助企业复工,优先重点企业用工信息,有针对性送岗上门,满足重点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131家企业返岗员工12232名,开展点对点服务,联系、等省籍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组织包车送务工人员返岗,发车154辆,返岗复工2423人,对接服务的返乡务工人员自行返岗13.72万人次。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审核拨付105家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225.92万元,兑现8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34.59万元;发放失业金1318人次171.2万元,发放失业人员临时价格补贴5.87万元。
二、扎实推进技能提升行动
积极做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1-5月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1877人次,完成年度任务1200人的156.4%,开展贫困劳动者技能脱贫培训988人次,完成市下达任务500人的199.6%,完成新技工系统培养60人(市下达任务219人,因招生节点未到,招生进度较慢)。
三、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社保惠民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1-5月完成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32188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17449人,参加医疗保险36069人,参加失业保险28006人,参加工伤保险40227人。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29455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10490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10630万元,医疗保险费7396万元,失业保险费614万元,工伤保险费325万元),另征收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3309万元。执行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截止5月底,为企业养老保险减负2500万元,工伤保险减负130万元、失业保险减负77万元;对疫情期间企业全额缴纳社保费用的按政策予以退还,共对240家缴费单位退还养老保险费283万元,失业保险费9.6万元,工伤保险费9.7万元。
扩大工伤保险参保面,从四月起对2019年工伤保险支缴率大于150%的六家机关事业单位执行率费上浮二档至基准费率的150%,深入153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扶贫车间宣传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已有34家小微企业171人和20个扶贫车间362人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受理工伤认定29例,其中死亡2例,不予认定1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任务提前完成。出台2020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任务分解及管理考核办法,部署城乡居保缴费,适时进行督查,截止五月底,参保缴费人数达50.33万人,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的101.6%。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个机制”政策,制定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方案,缴费补贴标准按省定标准同步提高,从2020年1月起,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10元提高到115元,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一年每人每月增发2元,对年满65周岁以上高龄人员每月加发5元至25元高龄基础养老金。
有序推进部分退役士兵养老、医疗保险补缴费工作,配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完成1535名退役军人养老保险数据核查和录入工作,已进入补缴费程序。
积极推进社保卡制发和拓展社保卡应用,截止5月底完成制发卡15561张,新采集制卡人员信息17356人,补换卡5091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使用社保卡领待的有8451人,持卡领待率80%;企业退休人员使用社保卡领待的有4795人,持卡领待率23%;使用社保卡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有5920人,持卡缴费2039人。
开展社保基金专项督查检查,严格防控社保基金风险。对各社保经办机构开展基金风险防控督查检查,发现的风险点下发督办单,限期整改。完善基金内控管理制度和经办业务规程及操作流程,明确经办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主动接受财政审计监督。积极开展疑点信息数据比对,通过公安、民政部门提供相关数据详细比对养老保险领待人员数据,筛查出冒领养老保险待遇人员26人(机关事业3人,企业23人),已全部停发待遇并采取不同方式通知当事人亲属办理退缴手续。
四、大力促进城镇居民增收
从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就业创业、落实托底保障、扶持企业发展等方面,推进城镇居民增收。受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52元,同比增长0.8%,环比下降8.0个百分点。建机制方面,建立了城镇居民增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增收工作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制定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和相关措施,定期对首席统计员、辅调员及记账户开展培训,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城镇居民增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预发机关事业工作人员一次性工作奖励2.28亿元,发放失业金1318人次171.2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776.7万元(其中失业人员临时价格补贴5.87万元);落实社保费减免政策,对因疫情影响的企业减免社保费2707万元。
五、积极育才引才用才聚才
1-5月,评审确定656名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初级任职资格,办理1163名事业人员岗位聘任,办理526名事业人员岗位续聘,办理762名事业人员岗位内晋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要求学习达到90学时。推荐2人参加2020年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选拔,推荐3家企业申报第11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审核审批8200人次调整乡镇补贴,协助县卫健委审核医疗卫生防疫人员一次性慰问补助33人次及防疫临时性补助133人次。为应急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7人。审核139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9年年度考核备案9030人次。疫情防控期间上报市委、市政府及时性表彰先进个人1名,由县委县政府及时性表彰2个集体,8名个人。受理6个事业单位股级干部任免备案7人次,开展企业新录用员工培训1877人次,完成新技工系统培训60人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免费培训三期113人次。
六、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5月受理欠薪投诉226起,涉及6800名劳动者欠薪8300万元,归集170家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727.88万元(其中保函三家2532.12万元),退还220家单位保证金2932.21万元,对15家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立案调查,移送公安部门涉嫌犯罪案件3起,劳动用工备案3630人次,顺利通过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督查组对我县2019年度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实地考核,联合住建、水利部门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活动,并督促在建项目落实“一项目一册”规范化管理,发放《条例》及规范化管理手册300余份。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4件,处理结案19件,按期结案率100%(其中裁决结案7件、调解结案12件),调解率63%。受理各类案件191件(省网转办21件,市长热线165件,百姓畅言3件,网上咨询2件)。密切关注群体动态,特别针对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和退役军人群体做好政策解答和安抚维稳,开发53个公益性岗位安置部分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其诉求基本解决。
七、巩固强化人社扶贫成果
通过培训提升贫困劳动者就业技能,开展稻虾共养、农作物种植等工种技能脱贫培训,共培训988名贫困劳动者,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99.6%;加强扶贫公益岗位整改,分别建立就业扶贫公益岗位4398人台帐,生态护林员扶贫公益岗位460人台帐,光伏扶贫公益岗位1932人台帐,共安置贫困劳动者6790人次;梳理涉及311名贫困劳动者六种类型问题清单,通过分片包保督查现场交办乡镇,限期整改,已完成211名贫困劳动者的信息修改,清退100名超龄、多岗位就业等不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者,公益岗位整改任务已经完成;加强扶贫车间动态管理,疫情防控期间落实各项政策,扶持扶贫车间复工复产,至3月底有21家扶贫车间157名贫困劳动者返岗复工,拨付复工复产补助7.75万元。22家扶贫车间带动就业964人,其中贫困劳动者217人,带贫比22.5%;落实就业帮扶各类补助政策,拨付第一季度4391名贫困劳务者公益性岗位补贴372.96万元、1998名贫困劳动者居家就业补贴158.67万元、就业扶贫车间贫困劳动者就业补贴16.77万元,3980人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贴199万元,扶贫车间及合作社等101家经济实体吸纳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一次性奖补30.12万元,1家企业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48人9.6万元。
及时为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保费和发放待遇,截止5月底,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994人、低保对象5095人、重度残疾人3673人、计生特扶对象285人、特困人员24人,代缴资金1641.8万元,领取居保待遇贫困人口70709人,实现应代缴尽代缴、应发尽发、应保尽保。切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推进结对“双包”工作机制,扶贫工作队员驻朱郢村帮扶,帮扶责任人每月走访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谋划发展产业、参加就业技能脱贫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巩固朱郢村“出列”脱贫成果,防止脱贫户因病、因疫返贫。
关键词: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9-0153-02
一、发展现状
创业教育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就业形势不断严峻,人们开始反思教育发展的经验,认为学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的发展要求改革学校教育,特别是应该为学生就业采取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相关组织不断进行研究与实践,提出必须把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英国是较早开展创业教育并取得成功的国家之一。为适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创业文化、在高收入国家群体中争取创业教育比较优势,英国政府近3年来出台了包括《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黄皮书》(NCGE)在内的政策文件、执行报告、调查评估报告20 余项。政策广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各级政府、企业、各类创业协会、民间力量等支持大学生创业,促进了创业活动参与率,改变了通过创业课程参与创业的单一形式,英国大学创业教育政策调整与执行收到良好效果。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产业的不断涌现,加速实现知识向产业的转化,发展知识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我国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创业教育做出了部署,拉开了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序幕。在其后的几年里,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随后又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10年,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家制定了《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等内容。同时,教育部在2011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出要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力度,加强创业实习基地和孵化基地建设,全面开展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重点加强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和援助,提升指导服务水平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大学生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已全面铺开。
二、存在问题
2002年,教育部确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院校为我国创业教育的试点,这些院校都先后不同程度地以各种方式展开创业教育实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模式,第一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宁波大学模式,把第二课堂纳入教学必修;黑龙江大学模式,创建基地、学生进厂;清华大学模式,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联系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具体情况,分析以上五所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发现我国普通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和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理念认识不到位。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服务体系只局限于创业务实层面,没有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而且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实施也存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无论从政府部门制定就业政策,还是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可以看出存在这样的认识问题。创业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的实践过程。除了新的创意外,还需要创业者具有较高的多维素质。目前,由于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服务体系的理解存在偏差以及我国大学生经济依赖意识较强,以致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也习惯于伸手去“要”,而不是想法去“争”。
2.教学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启蒙教育”阶段,还处于对广大学生普及创业知识、增强学生创业意识阶段。由于长期以来的就业压力,我国的创业教育在很多情况下都被理解为就业教育,即如何引导学生创办企业,而不是培养创业能力,谋求个人的长期发展。这种对创业教育理解的偏面性就使得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发展很不完善。大多数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依托教学、科研或学生管理部门来组织活动,没有把创新创业能力即开创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看作高等教育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缺少经常性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和完善的实施规程,使得创业教育的实施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管理,也不能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
3.学科基础薄弱。我国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学科基础薄弱。创造学自20 世纪80 年代传入我国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高校的总体而言,除了少数重点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外,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对创造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其研究规律等知之颇少。即使是重点大学开展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创业计划竞赛的指导和就业指导层面上,没有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很难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无法在校园内形成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有些院校甚至连创业教育的“母体”创造教育都很难开展,更谈何创业教育。
4.教育模式陈旧。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建立起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业者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通常脱离学生的创业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模式上,搞统一刚性的教学计划,同一专业的学生以一种模式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仅局限在校内和课堂内,局限于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注重实际创业技巧的讲述和培训。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理解以“经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居多,而不认为要发展自身能力。而且,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差异很大,高校创业教育没有统一的基础性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目标。
5.创业教育师资匮乏。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健全,缺少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我国高校创业系列课程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目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如《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实务》、《就业指导》等课程,但讲课的老师多是由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或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兼任,教师缺乏创业教育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系统培养。而创业非常强调实际操作和实践经历,因而具有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是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6.社会服务体系欠缺。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仅停留在学校内部,缺少企业家、商业银行、社区、媒体的全方位援助,缺少必要的创业基地、创业技术和创业资金的支持,创业的数量不多,且成功的比率也很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创业热情。社会普遍认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学校领导的工作,作为研究课题则是某些专家、学者的事情,与己无关,因而把自己看作“局外人”,从而导致实业界对创业教育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创业教育的支持自然也就少得可怜。政府职能部门在推进创业教育中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措施,缺少一套包括创业培训、信息通讯、技术支持、资金及税收减免等内容的支撑体系。
三、改革探讨
当前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是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的总体性、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创新意识培养是贯穿创业教育始终的本质要求,当代高等教育必须在内涵中注入创新创业元素,将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的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展需求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文化,塑造学生独立的创新精神和创业人格,从而造就学生服务和引领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的综合素质,有力回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召唤。那么,如何形成有利于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及服务体系?
1.加强正面引导,形成开放、融合的创业教育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用人机构越来越重视员工的首创精神、探索精神、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服务体系必须深刻领会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树立开放、高度融合的理念,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
2.注重创业能力培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业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新与创造的源泉和基础是人才的个性化。个性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和分流培养,实施合作研讨式教学方法,形成有利于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健全创业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保障、约束等各项机制,提高学生开创性工作能力,努力实现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服务体系,还应结合行业特点优化理论教育课程与实践训练体系,将创新意识贯穿于每个具体教学环节,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技能的专门创业课程,建立创业教育公共选修课程。
3.创新创业实践形式,提升学生创业素质。通过建立创新基金、创业基地、学生创业公司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服务体系的资金保障、场地保障和演练环境保障。通过建立学生创业导师队伍和开展学生创业活动以达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师资保障和实践操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