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信息化

旅游信息化

时间:2023-06-06 09:0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信息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信息化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旅游信息化

信息化与旅游信息化概述

(一)信息化的含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中界定了信息化的内涵,指出“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从而准确地表述了应用、资源、网络、产业、人才、法规政策标准在信息化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应用是信息化的主导和目的,其它的工作围绕应用的主导方向展开,与需求紧密结合。

(二)旅游信息化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旅游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旅游有关的实体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分配、组合、加工、传播、销售,以便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化,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旅游业的生产效率。

旅游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政务三项。旅游企业信息化主要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通过建设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调整和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旅游电子商务是指旅游企业对外部的电子商务活动,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宣传促销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高旅游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旅游电子政务指各级旅游管理机关,通过构建旅游管理网络和业务数据库,建立一个旅游系统内部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和公共信息的平台,实现各项旅游管理业务处理和公共信息服务。

(三)我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从“十五”规划开始,国民经济信息化已正式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中央提出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信息网络发展迅速,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截止到2006年12月,中国的网民总数为13700万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数一年增加了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万网民人数相比,现在的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220倍。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总数呈良好发展趋势。

旅游业重视且依赖于广告宣传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旅游部门和企业对互联网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2001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金旅工程”建设,由此把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了一条快车道。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信息化已成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优化旅游行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作为信息密集型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不可存储性,使得信息化对旅游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旅游业7686亿元的总营业额中,在线旅游营业额在70亿元左右,所占比例不足1%。据Iresearch的预测分析,2010年营业额将达到10%的份额,我国信息化旅游服务市场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旅游信息化的研究意义

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服务性行业,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信息是其得以生存和运转的根本基础。信息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是决定旅游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转移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和不可储存性等特点,旅游业的生产和消费特点决定了旅游业能够体现电子信息网络的优越性,是最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从旅游活动的方式看,“在旅游市场流通领域活动的不是商品,而是有关旅游商品的信息传递引起的旅游者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的核心是信息,因此,对旅游企业来讲,收集、整理、加工、传递信息是重中之重,这是旅游商品的无形性、不可移动性和非贮藏性所决定的。无形的旅游产品在销售时是无法展示的,而且通常是远离消费地点被预先销售,因此,信息传播对旅游业而言至关重要。信息是旅游行业内部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不管是对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企业,或是对旅游者而言,有效的获取旅游信息,以辅助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都显得特别重要。信息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旅游信息化成为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加强旅游信息化的相关研究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旅游信息化研究现状

对于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引用,国内外的研究者首先提到的就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因此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业成为了主要关注对象。旅行社业被认为是受信息技术冲击较大的行业。杜江、戴斌在论及技术环境变化对旅行社业发展的影响时谈到:“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旅行社经营的技术条件,还将扩大到旅行社与旅游者的交易方式,旅行社与供应商的交易方式、旅行社的业务范围、旅行社的经营战略、旅行社的经营观念,甚至旅行社的存在方式”。但旅行社究竟会如何变化和发展,涉及到具体问题却没有提到。姚延波、左坚谈到了信息技术在旅行社企业中的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辅助组团、接团和导游服务业务的数据处理,用于处理各类客户信息的维护,饭店和旅游汽车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业信息的记录和维护,财务结算数据的记录和维护,票务服务业务的信息联络等”。他们也谈及了与旅行社经营密切相关的一般性信息技术,如计算机预订系统(CRS)、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开帐与结算计划、旅游网络等。饭店业研究者看到了信息技术开发的管理系统给饭店业管理带来的变化,有中央预订系统(CRS)、饭店内部的数据系统、电子门锁系统等。邹统钎在《饭店战略管理—管理前沿与中国的实践》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比较详实的阐述。

也有另外一些研究者从其他方面来看待信息技术给旅游带来的变化。Mcgrath认为由于GDS(全球分销系统)与Internet的技术融合还未完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Internet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产业的信息销售渠道。BarryDiller以百老汇将剧院票作为度假包价产品的一部分为例,谈及旅游的虚拟交易所引起的横向规模经济,它能形成一种顾客纽带,从而持续地增加创造的杠杆利润。ErinAnderson提出在Internet的冲击下,旅游企业应该更偏好在个人渠道功能水平上决定渠道策略,而不是在渠道组织层面决定渠道策略,也即是顾客导向。更进一步,也可以由顾客来定价。让网站“给出能接受的价格,对供应商选择有完全的判断力。购买以及给予特殊产品、供应商记录以标题称号”。这样由顾客给出意愿价格,可以让顾客省钱。不过旅游产品生产商对纵向价格控制权将失去。

马梅认为,我国旅游企业在看待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影响时,“其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些企业认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营销手段,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增加了一个在线的小册子,其作用是企业可替换的沟通和广告媒介。实际上,我国的旅游消费者对E时代价值链重构的需求已经超前于旅游企业所能提供的价值链服务”。因此马梅从旅游实体企业、航空公司、饭店集团、旅游中介等几个方面来重新设计产业链,力图构建一个符合信息化时代特征的、全新的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活动模式。DimitriosBuhalis在《Etourism》一书中对旅游的运营管理和分销、航空公司、饭店、旅行社、旅游商、目的地管理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技术性转变。全书对信息时代带来的新型旅游模式给予了一个新的概念—电子旅游。“电子旅游概念包括所有企业功能(电子商务和电子市场营销、电子理财和电子财务、电子人力资源管理、电子采购、电子研发和电子生产)和电子战略、电子规划,以及对旅游行业各个部门(包括旅游、旅行、交通、休闲、饭店、主体供应商、中介和公共部门)的电子管理”。目前出现的一些非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其实正反映了马梅所提到的“旅游消费者对E时代价值链重构的需求己经超前于旅游企业所能提供的价值链服务”这一思想。

参考文献:

1.DimitriosBuhali.Etouris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杜江,戴斌.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3.姚延波,左坚.旅行社经营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4.马梅.e时代旅游产业价值链重构战略设计.三联书店,2004

第2篇

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四川省的旅游总收入由2000年的258.1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1217.3亿元。在旅游产业中,CIO该如何作为?答案就是,要成为战略型CIO,做行业信息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器,促进旅游跨越式发展。

传统的CIO主要是为日常运营提供支持,新一代CIO必须是战略型CIO,要同时满足推进信息化战略实现、支持日常运营、抓住机会发展这三个条件。

殷千红是四川省旅游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四川省旅游局当时给殷千红的定位是在业务和技术上负责制定四川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规范和标准,以及重大项目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明确战略思路

几年来,根据四川旅游发展的具体需要,殷千红明确了旅游信息化“创新、整合、带动、提高、共赢”的战略思路。在国家“金旅工程”“三网一库”的框架体系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益整合为基础,以信息整合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把握正确方向,通过技术创新贯彻落实四川省旅游的发展及信息化战略; 根据国际、国内旅游信息化主流模式,将其转化为业务和技术性的应用规划和建设项目,并形成信息化战术任务,使行业管理和经营科学合理化,选择适合并适度超前的IT技术支撑,通过多种方式合理获取和使用资金,促进旅游行业信息化得到有效的规划、建设和推广应用。

旅游是一个大产业,关联性及带动作用很强,直接、间接影响80个部门,应纳入到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殷千红认为,只有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密切结合,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才能为旅游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我们始终坚持走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道路,通过利益整合达到信息整合、应用整合,实现行业价值链的整合与优化,同时结合国际国内最新的旅游目的地管理模式和旅游电子政务模式,结合四川省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理念创新、业务创新、架构创新和技术创新。”殷千红解释道。

创新融入信息化

基于国际主流的“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DMS)的理念,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殷千红带领信息中心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管理扩展系统”(DMX)。这一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更加突出政府引导建设信息化的职能,在横向更加有效地整合和共享旅游行业资源、跨行业跨部门资源、社会资源; 在纵向建立省、市、县“四级一体”的机制,整合企业资源,并有效获取和更新数据,使得目的地的资源整合及营销效益最大化; 此外,结合我国互联网应用相对滞后的情况,更广泛地应用短信、呼叫中心等各种通信及信息技术促进行业信息化,通过EDM、CRM、Web GIS、旅游产品/服务在线预订等方式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主动营销和产品直销。

此外,信息中心还在国内率先编制实施了省级旅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旅游基本信息资源规范、旅游行业等级评定信息化建设细则,率先编制执行市(州)和试点区(县)旅游局信息化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全省旅游信息员管理办法。

通过上述创新和有力的举措,旅游信息中心最终实现了政府主导、市场驱动、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的信息化建设。

打好“三大战役”

殷千红将四川旅游电子政务网建设、四川旅游电子商务网建设以及四川旅游公共数据库的建设定义为信息中心工作中的“三大战役”。

在打好“三大战役”的过程中,殷千红克服了内地旅游信息化资金紧缺的困难,建成了数据集中、应用集中、管理集中的四川省旅游电子政务网。通过流程的建立、定义和业务的协调,实现旅游管理部门顺畅的日常办公和网上办理业务; 采取定制网站及应用的技术方法,建成了四川省以及各市州、县旅游政务网站集群、四川旅游招商投资项目库管理系统、四川旅游执法网、旅游执法质监机构管理及统计系统、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网等系统。

第3篇

来源:环球旅讯 丨 2017-03-20

在旅游信息化行当里二十多年的摔胳膊断腿和江湖夜雨的孤寂,如今化为桃李春风中的一杯酒,作者以“旅游信息化言论”为名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谈及了不少市场机会。

【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闫向军)不知不觉以“旅游信息化”的名号写的东西已有99篇,古人讲究个“器满则覆”,且孔夫子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北宋黄庭坚的《寄黄几复》,很有这个意思: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治病不蕲三折肱”典出《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断定他是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99篇文字基本算得上是“折肱之作”,在旅游信息化行当里二十多年的摔胳膊断腿和江湖夜雨的孤寂,如今化为桃李春风中的一杯酒。赶上3月7日国家旅游局公布《“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桃李春风的季节里说道说道《规划》算是旅游信息化言论的收山。

1、《规划》所设定的旅游信息化主攻方向是很熟悉的四六句:信息服务集成化、市场营销精准化、产业运行数据化、行业管理职能化。其中信息服务集成化说到:“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面向游客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查询、导游导览、旅游产品预订、旅游投诉与处理

等功能为一体的在线服务,实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在线化、一体化、集成化。”

这部分最麻烦的事是“旅游产品预订”,因为涉及到政府旅游公共信息平台的定位。国外政府旅游公共平台的处理方式是网站链接,再深入一点是旅游产品关键词匹配链接,最理想是上架旅游产品的电商及企业价格体现和预订链接,有点像去哪儿网的酒店产品展现,新加坡旅游局就是通过猫途鹰采取这样的方式。这里的法律定位和运营模式是个大问题,撸起袖子自个就是公司运营,链接一家公司产品预订你就说不清楚,链接所有公司或者大部分公司产品预订有很大的技术实现难度和运营维护难度。现在国内部分政府网站对于产品预订有点黑不提白不提,说不清楚为啥一家公司运营者政府网站的产品预订,更说不清楚在商业预订中政府网站的定位和法律责任划分。

实际上景区门票和其他旅游产品预约以及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验证更应该写进规划的这一部分,毕竟这两件事都在《旅游法》里有要求:“第四十五条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第四十八条通过网络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应当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并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明其业务经营许可证信息。旅游经营信息的网站,应当保证其信息真实、准确。”虽然这是《旅游法》对景区和旅行社的要求,但如果没有旅游管理部门的助力和介入,这个活就干不利索。总不能让旅游者寻找一个一个景区网站来预约门票和查看景区承载量,旅行社以及OTA网站包括移动端上的业务经营许可证信息也不仅仅是标注上旅行社许可证

号就完事,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应当提供验证系统。

有志于此的伙计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琢磨琢磨,或许是个市场机会: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旅游产品预订系统,类猫途鹰方式,展现目的地旅游产品比如景区门票、酒店客房和旅游线路在大部分线上渠道的价格和预订链接,维护方便低成本。

旅游企业验证系统,对旅行社许可证资质以及星级酒店、A级景区的评级进行动态验证,最好包括企业奖励处罚信息以及信用情况。

目的地旅游门票预约系统,能够通过网站、旅游咨询中心、酒店大堂触摸屏等渠道预约景区门票,展示区域内景区动态实施流量以及通过预约数据分析的未来景区流量,还可以包括博物馆门票预约、目的地演出门票预约以及其他目的地产品预约。处理景区门票OTA网站预约和抵达目的地后门票预约之间的关系、门票预约渠道便利和体验、门票协同优惠等是难点。

目的地信息组织系统,既然为游客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查询,总不能让游客挨个查询旅游六要素,目的地零散的信息如何组织成旅游者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所谓全域旅游时代,这个更是个问题。

旅游信息智能查询系统,场景是:对着手机喊一嗓子,俺一家三口八月想到山东旅游,要待五天,喜欢传统文化,花费5000元以下,等等其他如此这般,请推荐行程。查询结果是三个不同的旅游方案,这不但是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核心,也是连接目的地信息系统和旅游运

营商的重要部分。

2、《规划》:“市场营销精准化。鼓励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第三方平台等多渠道采集客源市场数据,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实现市场营销精准化和产品与服务个性化推荐,提高市场营销的效能。”

这段话很清汤寡水。

3、“产业运行数据化。全面推进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引导企业加强对业务流程的全数据化管理,强化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数据对接,加强数据资源的分析与利用,提升旅游信息化应用水平。”

“行业管理智能化。充分利用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高旅游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旅游电子政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政府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建立旅游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实现政务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效能。”

把产业运行数据化和行业管理智能化合在一起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旅游部门尤其是国家和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其他政府部门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的数据对接、共享和利用,包括但不限于公安(住宿)、通讯(流量和流向)、交通(自驾车流量)、金融(银联消费)、铁路(12306车票预订)、中航信(机票)等,这些事越往上层越容易解决,效果也越大,立竿见影,直截了当。与其天天喊旅游大数据应用,不如下决心啃下这几块现成的骨头。

有志于此的公司应该在大数据分析算法和展现方式上下下功夫,毕竟现在各地旅游管理机构一下子竖起这么多大屏,如果只是展现景区视频和简单的直方图,还是难看了些。市场空间不小。

4、《规划》中点出“十三五”旅游信息化实现的三个量化指标:

“——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全覆盖;

——旅游大巴、旅游船和4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人流集中区、环境敏感区、旅游危险区,实现视频监控、人流监控、位置监控、环境监测等设施的合理设置;

——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以上;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消费支出的20%以上。”

仔细看这三个指标好像搁在一起有点不搭,最后一个是很宏观的规划目标: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消费支出的20%以上。不过这个指标算起帐来有点糊涂,原因是第一如何定义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如果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定义,在线销售/在线采购:指通过互联网接受/发出商品或者服务的订单,但付款和最终交付可在线或离线完成。这个定义套到旅游行业来,计算范围可以是线上预订线下支付,这里面还有很多复杂的情况,比如线上预约算不算服务订单等等,好像还没有听说现在有公认的或者官方的在线旅游消费支出的统计

定义和计算方法。

第二是现在的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在旅游消费支出的比重到底是多少,我们可以根据两组数据大体推断一下。根据《2016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网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游度假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2.99亿,网民使用网上预订火车票、机票、酒店和旅游度假产品的比例分别为34.0%、15.9%、17.2%和7.4%。另一组数据是2016年山东省国内游客花费构成(手头没有全国数据),其中在游客花费中购物花费占23.9%、餐饮花费占19.5%、住宿花费占18.09%、长途交通花费占12.49%、景点旅游花费占10.51%、自驾车费用占6.22%、市内交通花费占2.13%等等。结合这两组数据,目前游客花费中的大头购物和餐饮线上比例很低,在线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住宿、长途交通和景点旅游三项,这三项占总花费40%左右,结合网民数据,2016年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消费支出超过10%有点玄乎,尽管有机构测算数据已经达到14%,姑且存疑。

5、旅游信息化规划很难处理的就是“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中应用”,既要符合实际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相关论述保守一点,就变得不咸不淡;冒进一点,转年就闹笑话。比如这一部分:

“推进可穿戴技术应用,提升新体验。一是推进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在信息查询、定位导航、随行翻译、电子导游等方面的应用。二是推进可穿戴设备在跟踪游客旅游过程的应用,记录旅游时间、旅游距离、步行速度等,提升游客旅行体验。三是推进可穿戴技术在监测游客身体健康状态方面的应用,跟踪监测游客脉搏、血压等健康指标,帮助游客健康出行。”

现在回想起来,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刚出来那会,很让业内激动并且哆嗦了一阵子。信息的移动和人的移动要对起茬口来,还是很费劲的。这一段描述里面藏着两个硬邦邦的东西,一个是智能手环门票,迪士尼已经趟出一条道来,主要作用是入园、支付、排队、定位以及酒店房间钥匙等等,通过这个思路下去,可以解决目前很多痛点,比如流量控制、精准服务、扩大消费、提高体验等等,应用场景的想象空间很大,国内的搞闸机的、搞门票的、搞流量监测的公司可以琢磨琢磨。另一个就是随行翻译,很容易想象一个人口庞大的非英语大国国民可以自由地满世界溜达的场景以及满世界的旅游者在中国溜达的场景的商业机会,尽管手机上的“翻译君”、“微软翻译”等已经很像那回事,但在用户体验和效果上还是差点劲,如同现在租个Wi-Fi,十三五末会出现国民租个翻译机出国旅游的场景吗?还是有点乐观的。

6、“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培育新业态。一是利用智能机器人对语言和图像的理解,推动在导游导览、景点解说、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应用。二是利用智能搜索和控制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在旅游危险领域、事故现场作业等方面应用。三是利用自动程序设计,推进景区无人驾驶汽车、游艇等方面的应用。四是利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改进用户体验,如通过辨别游客浏览网页时的情绪变化,帮助改进行程预订体验等。”

似乎翻译设备和电子导游更应该放在人工智能应用这一部分,电子导游,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应用,一直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也曾经有许多创业公司把电子导游导览作为流量入口切入,还没有发现很成气候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可能为电子导游应用打开一扇门,由单向导游向交互导游转变,由被动输入向自我学习转变。比如在山东聊城不但可以讲解光岳楼,还能够讲解中国名楼的岳阳楼和黄鹤楼,更能够回答游客的各种问题,并能够不断学

习积累,换到岳阳楼的场景亦如是。市场运营把它作为流量入口还是有点希望,比如出门问问、薄言等。

7、“推动社交网络应用,构建新空间。一是推动开发旅游社交软件和社交网站,为游客之间交流、制订旅游计划、评价旅游产品和服务、增进相互感情提供平台。二是推动社交网络为游客满意度调查和游客投诉等行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三是推动社交网络通过动态广告创意的方式开展网络营销,提升营销效果。”

觉得开发所谓“旅游”的社交软件和社交网站有点不靠谱,尤其是在微信无孔不入场景下,时不时的“面对面建群”或者OTA和旅行社纷纷倒腾出“群服务”、“微领队”等花样。

记得几年前曾和某旅游机构的伙计们聊天,问满意度调查中网络数据的来源和算法,这伙计死活不说,原因是担心数据被主观改变和干扰。呵呵。非结构化大数据分析可不是软件刷票,也不是苹果应用商店点评里的胡言乱语式冲量。是不是能应用社交网络数据很大程度上得看“企鹅”的脸子,切实可行的路子可以从点评信息以及舆情信息下手,当然加上社交信息更好,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法子为饭店星级评定和景区A级评定提供数据支撑,真正实现酒店星级景区A级的动态管理,也真正实现酒店星级景区A级的游客认可。

最后,社交网络恐怕不需要咱去推动它做广告吧。

8、“推进旅游大数据运用,引领新驱动。一是运用大数据对游客数量、结构特征、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为旅游市场细分、精准营销、旅游战略制定提供依据。二是运用大数据对旅游消费信用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加强对旅游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三是运用大数据对游客信息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优化旅游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四是运用大数据对旅游景区信息关联分析,为景区流量控制及安全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个人认为目前旅游大数据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掌握的大数据的分析应用,这既是旅游大数据应用的核心也是突破点。当然非政府来源大数据应用也可以折腾折腾,点几个题目,伙计们可以参详参详:对线上目的地旅游产品的数据分析,搞清楚旅游产品尤其是旅游产品组织和目的地特性的关联;和所谓网络舆情监测“反着劲”的网络营销数据分析监测;综合酒店点评数据、景区点评数据、餐饮点评数据等目的地数据分析等等。

大数据这碗饭还是得一口一口的吃,活得一个一个的干,不能奢望一步登天,解决所有问题。最近携程的伙计给云南省长写了一封信,其中一个意思是建议用大数据整治旅游乱象,这个有点公关作用大于实际作用,但携程的公关部门是要被弹个脑喯的,看个逗闷子图:

9、在重点工程部分,首先提出:“全国/全球全域旅游全息信息系统工程利用云计算、大数

据、遥感技术(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测、倾斜摄影等)、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制图技术、空间展示等)等技术进行旅游信息管理和服务,建设完善基础数据管理、旅游信息分析、预测与预警、应急管理、旅游资源管理、虚拟场景旅游、旅游气象 APP、游客体验 APP 等功能,展示现实的旅游场景、虚拟场景和历史地理文化,为游客提供全域全时的旅游信息服务,并为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提供全域全时的信息管理服务。”

默默地看了两遍,还是什么也不说了。

10、重点工程第二项是“加快推进建设无线网络、4G 移动通信网络、视频监控等信息化基础设施,提供广泛覆盖、免费开放的 WiFi 接入服务。建立健全乡村民宿客栈信息化平台,完善实时推介、线上预订、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功能,综合利用自媒体、网络、第三方平台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对民宿客栈进行宣传推广,扩大民宿客栈品牌影响力;推动民宿客栈打造在线展示、预订和交易功能,提供位置服务(LBS)和游客订制服务(UGC),鼓励民宿客栈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客人信息管理系统、电视门禁系统、智能控制一卡通系统、室内 SOS呼救系统、可视监控系统等,全面推进民宿客栈运营及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

这几年乡村旅游的大干快上,让人有一点隐忧:以前可有农民种多了大蒜辣椒卖不出去的情景。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扶贫、服务等热热闹闹,出理论的、出主意的也很多,只是营销稍微有点冷清,一头是日益庞大的供给,一头是几个亿的需求,中间的场子可不小。乡村旅游信息化也是典型的“脏活累活”,大头的OTA现在只是摸到客栈,距离乡村旅游还是有点距离。遍地芝麻,就是找不到家伙什收起来。符合实际的,OTA们可以尝试地搞个乡村旅游频道,和目的地政府部门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里,加上乡村旅游营销内容。别指望乡村旅

游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硬件和软件要简单易维护易上手。重要的事说三遍:模式、模式、模式。

11、“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工程推动建设一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多种类型发展,不断丰富平台信息,提升旅游产品在线预订、交易支付水平。推进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与金融系统的对接,推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在旅游市场的应用。逐步建立电子合同、网上产品与旅游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加强对旅游在线业务的监督和风险控制。推进在线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旅游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引导市场消费。建立健全旅游电子商务安全法规,加强对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交易行为、产品及服务质量等的监管。督促交易平台建立数据保全机制、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密机制等。”

俗话说“大树底下不长草”,俗话还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事情都得一分为二。旅游电子商务和其他行当电子商务最大区别就是目的地因素,甭管出现早晚,目的地因素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现在的Airbnb。恰恰因为这一点,旅游电商就少不了“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大环境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业环境是“互联网+”、“旅游+”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电商的“地头蛇们”未来可能会得到各级政府机构越来越多包括银子的助力,但关键还得看市场和模式,是和“强龙”不一样的模式。

“电子合同、网上产品与旅游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确实是个好东西,其意义不仅仅包括监管,还有目的地营销等其他作用。OTA们会有点不舒服,肯定不会欢天喜地地配合,十三五末是否实现,还是打个问号。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不但要包括线上,也应该包括线下,是实现《旅游法》第四十八条的切实保障。

12、“加快中国旅游海外推广网站建设步伐,建设面向主要海外客源地的多语种网站,增进与客源地媒体、旅游分销渠道的在线营销合作,利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构建多角度旅游营销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推广营销,将旅游产品、线路和促销活动及时准确地传播给海外游客,扩大中国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美誉度。”

露了一点怯,既然说的是海外旅游市场,还不如直接说脸谱、推特。所谓的旅游网络营销平台应当包括内容建设、渠道管理和客户维护。在这个行当里的公司可以惦记惦记以下方面:

基础营销系统(网站仅仅是一小部分)开发建设;基于国内公司和海外公司合作模式的信息维护和开发包括海外网站、脸谱账号、推特账号、youtube等;客源地网络渠道的营销模式和,比如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目的地营销路演、培训以及旅游专家制度的整体开发运营和系统支撑;旅游分销渠道的营销评测、发展、维护等等。

13、“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工程。优化提升“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旅游公共信息咨询平台、旅游产业运行监管平台、景区门票预约与客流预警平台、国家旅游大数据集成平台、国家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多语种旅游推广营销平台等,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产业运行监管、旅游预警、形象推广等功能,为政府监管和企业经营、游客服务提供支持和服务。”

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旅游局首次采取“PPP”建设运营的旅游公共服务示范项目,由视觉中国中标后,成立公司来建设运营的。看看以上描述的内容,是不是感到

是个高大上巨无霸工程。实际上这帮伙计这两年一直很低调,甚至有点过于低调,除了有点强迫地把分散到各省旅游信息中心的12301线路坐席一把薅到常州集中起来。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对于12301重要功能的旅游咨询来说,全国线路和坐席可以物理集中起来,那分散在全国各地体量庞大并且时时都在发生变化的目的地信息如何实时地集中起来?!如果不成,它就是个旅游查号台。还有一个挠头的事是如何界定公司运营和政府职能以及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其他部分了解不多就不说了。

14、“建立完善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旅游质检执法平台、旅游住宿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旅行社网上审批系统、中国旅游志愿者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中国旅游征信网等。建设和优化旅游行业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架构,形成全国数据统

一、分级授权管理的信息系统架构,实现旅游行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提升对旅游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现在从国家旅游局这口大锅里有很多勺子伸到各省市旅游局的碗里,麻烦的是这些勺子个头长短包括伸出的时间都不一样,勺子们互相不通气,搞得这碗很别扭,个别勺子还在市场开发公司手里,结果就是碗被捅成筛子。不过,OAT和旅行社的伙计们还是要关注关注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和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包括模式和数据分析。

第4篇

关键词:旅游信息化;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400-04

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始于1998年全国的乡村旅游热。国家旅游局将2006、2007年的旅游主题分别确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掀起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倾斜下,福建省乡村旅游以其自成落地于农村并与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扩大、农民增收紧密关联的优势,正逐步转型升级,规范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空间环境为依托,通过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为城镇居民提供旅游服务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是突破乡村特定空间区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的必然要求。

1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

旅游信息化是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智慧技能操作的不断实践。智慧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

1.1 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

1981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引进美国PRIME550型计算机系统,用于旅行社的财务管理和数据统计,开启了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截至2015年,中国旅游信息化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表1)。

1.2 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智慧旅游是在旅游信息化已有的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对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综合的更为人性化、个性化和智慧化的旅游信息技术利用形式。同时,旅游信息化向智慧旅游发展是一个分阶段、分地区和可跳跃的过程。①分阶段。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已进入全速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信息化新阶段的开启,是基于创新的信息技术的利用:②分地区。由于区域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的差异,各区域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各区域所处的旅游信息化发展阶段亦有所不同:③可跳跃。发达城市旅游信息化是在充分的智力、财力原始积累和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条件上进行的渐进式发展,而对于不发达地区,可由发达地区进行引领带动。在政府财政支持和引进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跳跃式发展。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只作为试点项目,在部分城市和旅游景区中试行,也为此提供了佐证。

2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先后《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以下简称《评定》)和《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转型和升级。综观《评定》考量的条件:总体环境、基础设施、餐饮服务、特色活动、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旅游安全等,着重于对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硬件条件进行审核,忽视了对其软件条件、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要求。

2.1 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对福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重新定位:红橙黄绿蓝靛紫,七彩福地乡村游。每一种色彩代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特色和主题,以较为贴切的主题定位匹配乡村旅游发展色彩,特色鲜明,乡村旅游内容较为丰富。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和体系,截至2014年3月,福建省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7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2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7个。水乡渔村100家。

福建省政府批准的《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作为“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发展的四大新型产品之一。福建省旅游局在充分把握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基础上,于2013年9月确定首批十大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合闽台之力,共同打造福建省乡村旅游精品。2014年启动《福建省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提升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学习台湾创意,因地制宜嫁接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特色。2014年4月,闽合举办“两岸乡村休闲旅游嘉年华”活动。以该活动为载体,力图构建闽台乡村旅游在规划策划、产品衍生开发、新业态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六大方面的深度合作平台。在闽台合作之外,福建省政府和省旅游局从资金、人才、政策方面也对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支持。福建省旅游局、财政厅、农业部等部门连续多年对全省100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展扶持,总金额达4 000多万元:福建省旅游局于2013年启动了“种子师资”的培训计划,组织全省高校教师前往台湾亚洲大学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培训:福建省旅游局确定的“百姓富、生态美”发展目标。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象。

2.2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旅游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电子政务。旅游信息化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旅游网站、信息化管理、旅游呼叫系统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笔者就旅游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概况,

2.2.1 旅游网站 以福建省1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地市名+示范点名称”为关键词。在百度网页上进行检索,结果以所检索网页的前三页为准。在现有的17个示范点中,有4家自建独立网站,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介绍、宣传、预定和咨询服务等。17个示范点皆可在“福建旅游咨询”网站上的“景区景点”子项中进行查找,获取相关介绍与评价的信息。已有自建旅游网站资源的示范点,旅游相关预订除可在自建网页上进行操作,17家示范点的景点门票和酒店皆可通过携程、乐途、同程、途牛等网站进行预订操作。

2.2.2 信息化管理 旅游信息化管理也常称为数字化管理。常见的旅游目的地数字化管理手段有景区电子售票系统、景区电子门禁系统、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景区监管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GPS车辆调度系统、卫星遥感系统、LED信息系统、森林防火监控网络系统、背景音乐智能广播系统等。自2011年12月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工作启动以来,福建省有福州、厦门、武夷山、龙岩4个城市先后入选为试点城市。在2014年福建省全省旅游工作会上,启动编制《全省智慧旅游规划》,福州、厦门、龙岩和武夷山积极创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三坊七巷等首批35家景区在全国首创“身份证验证入园”模式。

2.2.3 旅游呼叫系统

旅游呼叫系统为游客和景区搭建沟通的桥梁。2010年11月,福建省旅游局开展关于海峡智能旅游创建单位的推选工作,明确海峡呼叫中心的建立,需包括以公益服务为主导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和提供增值服务的客服热线。2011年1月1日,海峡旅游呼叫中心试运行。海峡旅游呼叫中心主要向游客提供问询、投诉、提示及其他咨询服务。

2.2.4 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旅游是基于全面物联、云计算、实时移动通信及人工智能技术而实现和发展的,因而智慧旅游推广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完善的基础设施。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率先提出“智能旅游”的概念,并首倡智能旅游的“三个一”工程建设,即一网(海峡旅游网上超市)、一卡(海峡旅游卡)、一线(海峡旅游呼叫中心)。2013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从信息网络工程、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应用工程、消费服务工程、信息安全工程五大方面着手进行信息工程的提升。

2.3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乡差距和乡村旅游开发者对旅游信息化的不重视,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3.1 忽视网站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和营销意识

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者多为地方农民企业家,对旅游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由其自身素质及乡村旅游盈利状况决定。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者受发展成本所限,以传统的广告营销为主要旅游营销手段,无力把握和吸引网络群体。地方自建的乡村旅游宣传网站较少,乡村旅游网络宣传,多依赖于大型旅游网站,主要侧重于旅游资源介绍,网络电子商务服务缺失。已建成的旅游网站,有效管理、宣传和营销少,网站荒废成为“信息孤岛”。

2.3.2 轻视信息管理,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不高 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更是信息时代,信息化管理在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和控制上的作用会愈加突出。乡村旅游标榜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乡村旅游资源,其旅游产品的特性使得经营者常陷入误区:开发与管理的“原生态”。乡村旅游景区数据库并未建立和形成,无法对旅游区内的游客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景区间信息化管理建设重叠。且彼此独立作战。并未形成共享机制:旅游景区服务人员并未经过信息化服务培训,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3.3 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信息化发展 网络、硬件设备、软件设备、数据中心等IT基础设施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经济社会第五大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也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据调查,2012年全国地市级以上旅游旅游信息化管理部门,只有21.8%的单位建立数据中心及机房,信息化发展较为迅速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只有33.3%。智慧旅游强调以智能终端为载体,依托移动通信,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当前智能手机、PC等终端逐步普及,有限的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有限覆盖率却阻碍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

3 智慧旅游助推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

智慧旅游既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也是一种新兴旅游,它融于各专项旅游中。以智慧化、简易性的操作和实践为现实游客和潜在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环境的确定和营造,保证了高标准的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同时,也引领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1 完善服务能力建设

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是旅游信息化向智慧旅游升级的重要体现。政府、景区和相关企业根据自身主营业务特色和服务对象,利用各类应用系统进行服务能力的建设与完善。如公共服务网站、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游客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其中,公共服务网站与电子商务系统不仅是景区和相关企业的对外服务平台,也是重要的营销平台。公共服务网站以景区信息展示、咨询为主要内容,依托PC、移动智能终端为展示平台,引进三维全景实景混杂现实技术,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向游客进行旅游资源、游程线路、景区交通等展示。电子商务往往作为公共服务网站的子项而存在和被运营。游客在旅游景区公共服务网站,进行景区门票、酒店和旅行社的预订与交易。以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站为窗口,实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服务的有效链接,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的服务能力提升。

3.2 完善管理能力建设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延伸,其建设目的更为强调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服务的无缝链接,通过云计算平台和云计算应用的建设,实现旅游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和集约利用,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跨乡村旅游区域的联合营销和信息共享平台,达成区域互联,标准化旅游服务的目的。在对乡村旅游资源、游客动态信息的分类与整理基础上。构建数据中心,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实时把握乡村旅游行业动态,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和把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建立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确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保障体系,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5篇

旅游信息化是完善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此,省旅游局党组一直高度重视。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省旅游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广大游客的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和全国业界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旅游信息工作紧密围绕全省旅游业抗震救灾、重振旅游工程和应对金融危机等重大部署开展工作,并作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旅游局,向战斗在旅游信息工作一线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旅游信息化是推动旅游产业上档升级的核心

(一)旅游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近20年来,由于互联网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革命已经把把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引向信息社会,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面貌,渗透到了人类社会每一个角落。旅游作为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大产业,同样首当其冲地融入到了信息化社会之中。可以说,旅游信息化提高了旅游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旅游业的高速增长反过来也促进了旅游信息化不断发展。因此,旅游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和必然的要求。旅游产业如果不主动地实现信息化,不主动地掌握信息化社会的手段、技术和信息,就难以取得更大发展。

(二)旅游信息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产业,牵动面大,带动性广,信息量大。要把旅游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收集起来,并加以整理,服务于行业和广大游客。依靠传统的技术和模式,其工作难度和工作复杂程度都相当大。所以,旅游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主动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就我省而言,在全省旅游工作会上,我们提出了“五个重心转移”,其中一个重心转移就是由为团队服务向为自助游服务转移。怎么做好为广大自助游客的服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信息化服务,就是用我们方便、快捷、准确的旅游信息化手段,为游客自助出游提供帮助。可以说,四川旅游产业的上档升级,必须靠旅游信息化。

(三)旅游信息化是旅游部门转变职能的客观要求。在信息化社会和信息化的进程中,谁占领了信息的高地,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信息高地和信息化高地是两个概念,信息化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资源,这个方面不一定是我们旅游行业的强项。但对于信息的高地,特别是旅游信息高地,我们作为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就必须抢占到。必须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数据全部准确掌握,而且是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掌握,动态化的掌握。这就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第二轮职能划分,这个职能划分是被市场所主导的职能划分,而不是政府行为的行政职能的划分。大家必须从这个高度去统一认识和认真实践,才能推进旅游局的职能转变,才能实现“有为有位”。只要我们把标准的、动态的、准确的四川旅游信息库建立起来,我们就掌握了最原始的旅游信息源,成为了最权威的旅游信息部门,为各项旅游工作的开展抢得先机、赢得优势。

二、把握规律,突破重点,狠抓“三网一库”建设

(一)要准确把握“三网一库”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我省坚决贯彻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信息化“三网一库”的发展要求,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我感到有部分地区对这项工作的重点还没有把握准确,对“三网一库”之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理清。我认为,旅游信息数据库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而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采集机制则是“一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数据库的信息从哪里来?如何保证它的覆盖面、准确性和时效性?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的信息收集制度,也就是我们所讲到的“旅游信息采集机制”。作为旅游管理部门,我们的优势在这里、难点同样在这里、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还是在这里!旅游管理部门如果下大功夫把这套采集机制建立起来,就等于占领了制高点,哪怕进入数据库的是初期的原始数据,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这都是最核心和最前沿的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三网一库”的关键就是信息采集机制。目前,省旅游局正考虑从立法上解决旅游信息采集机制的问题,正着手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纳入2009年旅游立法工作之中。希望各市州旅游局对旅游信息采集机制高度重视,该投入的人员、资金要舍得投入,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有序、有力地把建立旅游信息采集机制工作在全省铺开。

(二)要建好旅游信息数据库。从概念上讲,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的特点是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上述概念和特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我们的旅游信息数据库应该是海量的、准确的,独立的,这一点可以通过信息采集机制来完成;第二,我们旅游信息数据库应该是动态的、可自动淘汰和更新的,如果这个数据库“活不起来”,那它就成了“死库”,一潭死水;第三,它应该是适应于管理和服务之需的,并有一套适应管理服务需要的相应软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我们旅游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游客以不同目的、不同渠道去使用同一个信息库的情况,并按照这些多种需求去研发各类应用软件。这就是旅游信息库的建设重点。

(三)确保旅游政务网,大力发展旅游资讯网,稳步推进旅游商务网。“三网”按照这样的次序排列,一是我们首先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数据库建立起来,首先要为政府工作服务,为我们旅游产业的行业管理服务。目前,在各地应急安全中,旅游部门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工作部门之一,而应急管理也是必须建立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旅游政务网往往还承担着上情下达的重要作用;二是旅游资讯网很重要,必须大力发展。它是旅游管理部门与企业和游客沟通、服务的纽带和桥梁,是“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工作宗旨的具体化措施。同时,一个内容丰富、全面、准确、及时的旅游资讯网,才能聚集人气,通过关注率和点击率的提升,才能聚集商气,为旅游商务网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的观点是:数据库是关键、政务网是基础、资讯网是核心,达到这个要求,商务网就不攻自破了。

三、开拓创新,推进我省旅游信息化再上台阶

(一)努力为旅游信息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志们抓旅游信息化要有这样一个概念,旅游数据是时点上的数据,没有区间数据,它是无数个点构成区间。因此,同一个指标要不断的更新,否则我们提供的旅游资讯服务不仅是信誉度降低,还要带来法律问题。基于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工作本身的特性,我们在推动旅游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四个争取”。一是要争取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要争取政府各个相关部门,特别是相关领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实现信息共享;三是要争取得到企业的理解和支持,要让企业明白旅游部门推动信息化的最终受益者是企业和游客,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做好数据填报工作;四是要争取得到法律支撑,只有用立法手段才能有效解决旅游信息化工作中许多棘手问题。

(二)加快推进旅游信息标准化和动态化管理。去年以来,旅游信息采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先后在巴中南江县和遂宁市展开,经过半年的努力,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值得推广的作法,准备在全省范围逐步推广实施,我完全同意。信息采集的过程和数据处理的过程,都必须要有全省统一的标准,同时数据必须是动态化,不断淘汰和不断更新的。

(三)进一步突出网络宣传促销作用。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我们首次把网络宣传促销作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强调,这是基于我们对自助游、自驾游飞速发展和游客对旅游信息质量、数量需求急剧上升形势的判断,提出对我们工作的客观要求。旅游信息化要充分运用数据库资源,根据不同主题、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进出通道来编排各类旅游产品线路,并配以大量图片、文字、视频,甚至自助定制的地图,这就是网络宣传营销所不可替代的宣传优势点。可以讲,通过我们从游客角度出发所用心提供的一条线路、一张地图、一段文字,都会使我们的网络点击率发生很大的变化。今年,我们就要为广大自助游客提供一千条线路,努力使广大来川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服务。

(四)四川旅游信息化工作要为全国提供经验。我们提出的信息采集机制在全国得到普遍响应,也得到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被确定为全国旅游信息采集机制的试点省份。但是,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我省旅游信息化工作与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区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更要加倍努力,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全省各市州抓旅游信息化奋勇争先,不甘落后的工作态势,力争今年旅游信息化有一个大的突破,争取再出新经验,为全国旅游信息化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旅游业发展

我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支撑我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汁报告》示.截至20l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O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同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网民总数持续攀升,但是增长速度明减缓。商务类应用在经历了2009年~20l0年的快速增K后,迎来了相对平缓的发展期。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旅游业14140亿元的总营业额中,在线旅游营业额占比足3%。2009年旅游在线预订的用户模为3024万人.同比增长77.9%;网上旅游预订市场规模为38.9亿元,同比增长32.3%。据lresearch的预测分析,在线交易营业额将达到l0%的份额,我同信息化旅游服务市场的增长潜力I-分巨大。

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Il寸进行和可储存性等特点,决定了旅游业能够充分利用和体现电子信息网络的优越性,是最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服务产业之一。旅游信息贳穿了旅游活动的企过程,是旅游业的核心,成为旅游行业内部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冈此.收集、整理、J日__L、传递信息是旅游企业的重中之重。

对旅游管理机构来说,旅游信息化主要是建设旅游々用网络和信息化共享平台,加快景区信息化建设:就旅游饭而言,是要实现酒店内部管理的职能化和信息化管理,以及酒店内部网络与旅游管理部门、公安、旅行社等部门之间的互联,尤其是要重点关注住宿预定联网;就旅行社而言,白先要加强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其次要发掘旅行社尤其是导游在旅游服务中的作用,为游客制定旅行计划和旅游项目选择,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近年来,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著的成绩,但是格个旅游业信息化发展依然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化整体水平小高,星级以下旅游饭信息化发展情况较差,只有/f

2旅游信息化规划

旅游信息化是数字旅游的基础阶段,它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旅游生产、分配和消费机制,以信息化的发展来优化旅游经济的运作,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旅游业“卜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指出,旅游信息化上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罔绕需要处理好的一些重大关系,坚持“四个统筹”的基本原则:即整体与区域的协渊发展统筹、统筹各类资源的集约利用、统筹创新与需求的有效结合、统筹政府与市场主体的高效协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对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等产生了革Al的影响,同时借助互联网、3G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为目的地营销、旅游资源保护、旅游服务各环节的信息综合服务等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动力。网络化和信息技术,改变了旅游者的旅游信息获取方式和电子商务模式,有关资料示.将上网查询作为了解旅游信息主要渠道的网民比例已达66.7%。

3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

3.1数字化景区(点)信息化建设根据景区的自身实际情况.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开展数字化景(点)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景电子门票系统、景监控系统、景区客流监控系统、景指挥渊度中心、景自动导览讲解系统、景疏导系统等,同时通过景管理人员、导游等重点旅游参与者将相关旅游信息传递给游客,提升游客的感知。

3.2旅行社信息化建设

艾瑞市场咨询根据资料整理示,网民了解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媒体广告和上网查询,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9-3%、69%和66.7%,只有31.4%的网民直接向旅行社查询相关旅游信息。々家认为,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功能将逐渐被互联网、旅游网站所替代。

旅行社业被认为是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最大的行业。杜江、戴斌在论及技术环境变化对旅行礼业发展的影响时淡到:“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旅行社经营的技术条件.还将扩大到旅行社与旅游者的交易方式,旅行社与供应商的交易方式、旅行社的业务范围、旅行社的经营战略、旅行礼的经营观念,甚至旅行社的存在方式”。在信息小发达的传统旅游交易市场中,旅行社雄断了全部的旅游信息,市场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就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迫使旅行社尽快完成自身的转型和角色的重新定位,重新确定末来的核心竞争力。

旅行社运用汁算机技术、(无线)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强内部管理信息化、商务信息化和监管信息化,加快旅行社OA系统建设,促进行程数据备案、“导游助手”软件推广等。

许多旅行社目前还沿用传统的手上作业,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联系,存在无法及时跟踪客户信息、信息反馈、事前控制滞后、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等问题。旅游信息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良好感知。

下面简单介绍“导游助手”软件的功能。“导游助手”是一个面向旅游行业,提供集语音、短信、定位、信息为一体的服务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手机客户端软件与旅行社OA系统实时交互,为导游提供行程信息,地图导航,导游词.航班信息等便捷的服务,方便导游F1常工作,减少相关的上作流程时间,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重要撞叠写镯嘈用

方式导游勘莩642011年第9期(总第57期)直{壹璺最当前拦鹫脚挂宣雄i生匹Andd摹燕番荨鞠潜穗怍赢,方懂彗s穗茎靛彗篓器翟蓄翳嚣笺荔息,骑等.豳:。。簋豳旅行礼通过“导游助手”,可以建立旅行社与导游,导游与地接导游及景、商家、汽车公司和酒店之间的联络关系和实lI寸数据互动,同时也可以为旅游团的团员提供相关的旅游服务,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各方的服务感知。导游的手机有了“导游助手”,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和执行当日的行程以及路线安排、旅游同食宿、参观线路及相关旅游服务信息,大大提升了上作效率,并可以实现与旅行礼和酒店等的信息交互,处理旅游服务。

3.3旅游酒店信息化建设

饭店业的研究者也看到了信息技术开发的管理系统给饭店业管理带来的变化,有中央预订系统(CRS)、饭店内部的数据系统、电子门锁系统等。邹统钎在《饭店战略管理——管理前沿与中国的实践》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比较详实的阐述。要以二t星级以上酒店为信息化试点,推进旅游洒店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和商务信息化,并与旅游管理部门的平台对接,实现资源共享。

第7篇

[关键词] 信息化 旅游业 发展

1 我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网民总数持续攀升,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商务类应用在经历了2009年~2010年的快速增长后,迎来了相对平缓的发展期。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旅游业14140亿元的总营业额中,在线旅游营业额占比不足3%。2009年旅游在线预订的用户规模为3024万人,同比增长77.9%;网上旅游预订市场规模为38.9亿元,同比增长32.3%。据Iresearch的预测分析,在线交易营业额将达到10%的份额,我国信息化旅游服务市场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和不可储存性等特点,决定了旅游业能够充分利用和体现电子信息网络的优越性,是最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服务产业之一。旅游信息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是旅游业的核心,成为旅游行业内部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因此,收集、整理、加工、传递信息是旅游企业的重中之重。

对旅游管理机构来说,旅游信息化主要是建设旅游专用网络和信息化共享平台,加快景区信息化建设 ;就旅游饭店而言,是要实现酒店内部管理的职能化和信息化管理,以及酒店内部网络与旅游管理部门、公安、旅行社等部门之间的互联,尤其是要重点关注住宿预定联网;就旅行社而言,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其次要发掘旅行社尤其是导游在旅游服务中的作用,为游客制定旅行计划和旅游项目选择,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近年来,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整个旅游业信息化发展依然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三星级以下旅游饭店信息化发展情况较差,只有不到40%的旅行社建立了网站, 10%左右的旅行社可以实现网上预订。二是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基础还相当薄弱,旅游业应用信息技术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三是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旅游相关单位的计算机普及率还比较低;四是旅游业各部门、各区域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只有2/3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很不平衡。 五是旅游“软建设”滞后,人才、信用等“软”因素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信息化的建设。

2 旅游信息化规划

旅游信息化是数字旅游的基础阶段,它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旅游生产、分配和消费机制,以信息化的发展来优化旅游经济的运作,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指出,旅游信息化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需要处理好的一些重大关系,坚持“四个统筹”的基本原则:即整体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统筹、统筹各类资源的集约利用、统筹创新与需求的有效结合、统筹政府与市场主体的高效协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对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等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借助互联网、3G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为目的地营销、旅游资源保护、旅游服务各环节的信息综合服务等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动力。网络化和信息技术,改变了旅游者的旅游信息获取方式和电子商务模式,有关资料显示,将上网查询作为了解旅游信息主要渠道的网民比例已达66.7%。

3 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

3.1 数字化景区(点)信息化建设

根据景区的自身实际情况,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开展数字化景区(点)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景区电子门票系统、景区监控系统、景区客流监控系统、景区指挥调度中心、景区自动导览讲解系统、景区疏导系统等,同时通过景区管理人员、导游等重点旅游参与者将相关旅游信息传递给游客,提升游客的感知。

3.2 旅行社信息化建设

艾瑞市场咨询根据资料整理显示,网民了解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媒体广告和上网查询,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9.3%、69%和66.7%,只有31.4%的网民直接向旅行社查询相关旅游信息。专家认为,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功能将逐渐被互联网、旅游网站所替代。

旅行社业被认为是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最大的行业。杜江、戴斌在论及技术环境变化对旅行社业发展的影响时谈到:“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旅行社经营的技术条件,还将扩大到旅行社与旅游者的交易方式,旅行社与供应商的交易方式、旅行社的业务范围、旅行社的经营战略、旅行社的经营观念,甚至旅行社的存在方式”。在信息不发达的传统旅游交易市场中,旅行社垄断了全部的旅游信息,市场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就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迫使旅行社尽快完成自身的转型和角色的重新定位,重新确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旅行社运用计算机技术、(无线)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强内部管理信息化、商务信息化和监管信息化,加快旅行社OA系统建设,促进行程数据备案、“导游助手”软件推广等。

许多旅行社目前还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联系,存在无法及时跟踪客户信息、信息反馈、事前控制滞后、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等问题。旅游信息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良好感知。

下面简单介绍“导游助手”软件的功能。“导游助手”是一个面向旅游行业,提供集语音、短信、定位、信息为一体的服务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手机客户端软件与旅行社OA系统实时交互,为导游提供行程信息,地图导航,导游词,航班信息等便捷的服务,方便导游日常工作,减少相关的工作流程时间,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旅行社通过“导游助手”,可以建立旅行社与导游,导游与地接导游及景区、商家、汽车公司和酒店之间的联络关系和实时数据互动,同时也可以为旅游团的团员提供相关的旅游服务,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各方的服务感知。导游的手机有了“导游助手”,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和执行当日的行程以及路线安排、旅游团食宿、参观线路及相关旅游服务信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并可以实现与旅行社和酒店等的信息交互,处理旅游服务。

3.3 旅游酒店信息化建设

饭店业的研究者也看到了信息技术开发的管理系统给饭店业管理带来的变化,有中央预订系统(CRS)、饭店内部的数据系统、电子门锁系统等。邹统钎在《饭店战略管理 ――管理前沿与中国的实践》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比较详实的阐述。要以三星级以上酒店为信息化试点,推进旅游酒店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和商务信息化,并与旅游管理部门的平台对接,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张玉改, 兰贵秋. 关于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江苏商论, 2006, (3): 64-65.

[2]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

[3] 杜江,戴斌. 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4] 姚延波,左坚. 旅行社经营管理[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 马梅. e时代旅游产业价值链重构战略设计[M]. 北京: 三联书店,2004.

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71-01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它在其出版《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connectivity),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企业内部流程,增进知识共享”。通过对安徽部分旅游企业的调查分析的得出如下现状。

1 安徽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安徽旅游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流于形式、不成体系和实践性差等特点。

1.1 旅游信息化配套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低

安徽省大多旅游景点都有一些信息化设施,但配套系统功能应用不完备。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旅游目的地的触摸查询系统等没有充分利用,甚至没有配备。三星级宾馆建有网站及采用管理软件进行管理的仅占30%左右,一、二星级宾馆几乎没有信息化建设。

1.2 旅游信息化兼容性较差

各旅游企业服务和技术标准不统一,难以共享,业务单调、陈旧,旅游信息化停滞。客户信息混散,无客户系统管理,财务管理监控漏洞多。

2 安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状况分析

考察安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状况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2.1 安徽旅游产品、基础设施现状

2006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构建安徽旅游三大板块,形成以黄山为龙头、“两山一湖”为重点、三大遗产为品牌的大皖南国际性旅游区。全省拥有6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6处国家级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35个国家地质和森林公园,5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6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39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到2008年为止,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17公里,铁路通车里程3142公里,境内外航线50多条,旅游星级宾馆433个,旅行社791家,旅行管理机构115家,旅游车船公司25多家,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2.2 安徽人旅游消费水平

2008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平均每人总花费为739.59元,比2007年增长3.6%。随着安徽省人均收入的增加,旅游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2.3 安徽信息化现状

据安徽统计年鉴(2009)得知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商品数量总平均为3台,高收入户达到8台,电脑渐渐成为家庭普遍设备。未来5年,中国电信将在安徽投资180亿元,用于信息化网络和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并加快推进安徽电子政务、农业农村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九大信息化工程的实施。

3 安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分析

安徽省的旅游发展空间巨大,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使用,为安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提供了条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3.1 经济条件

安徽整体经济发展迅速,2008年安徽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12990.35元。比2007年增长了13%。2006年到2008年,安徽经济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旅游消费只占可支配收入的5.7%,即使收入增速下降,旅游消费也不会对人们造成经济上的压力。

3.2 时间因素

2007年国务院对节假日做了新的调整,使假日分布更为合理,更有利于人们出行旅游。根据2008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情况通报中反应安徽中短线旅游增长快,“城市近郊一日游”、“农家乐”旅游成为“十一”黄金周的热点,自驾旅游渐成潮流,家庭式、朋友式的结伴自驾游占居主流。

3.3 旅游信息设备的建设

在当地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在几乎每个旅行社都配置了网络电脑设备建立各具特色又具有互动性的网络平台已在部分城市建立。截至2008年底,黄山移动已成功建设黄山风景区GPS定位系统、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系统、黄山风景区门禁系统,并均已投入使用。

4 结束语

当今国外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比较成熟,其利用较高的旅游信息化的水平进入我国旅游市场。这些进入我国的国外旅游公司和我国的旅游企业进行不仅仅是传统的旅游竞争,而是利用其较为娴熟的电子商务技术,同我国旅游企业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较量。安徽作为我国旅游业的常青之树,必将陷入这场残酷的战场。因此,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不仅是安徽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安徽旅游业面临国际旅游业挑战的必需,它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旅游供应链;整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58-03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剧,产业链不断向纵深方面发展,我国旅游行业面临总体运营成本高、旅游服务质量低以及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亟待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解决。[1]

一、传统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解析

(一)旅游行业低价恶性竞争突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整个旅游行业已经走向成熟,尤其在当前国内旅游市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旅游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旅游运营枢纽的旅行社在面对新的市场形势下竞争不断加剧。随之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旅行社低价竞争激烈,由于旅游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质性,在国内旅游行业提供的服务水平差异不大的形势下,价格成为了决定旅游需求者选择产品的最重要因素,这造成了各旅行社为了吸引顾客不得不降低价格,甚至很多组团社以低于出行成本价的价格吸引旅游消费者,然后变相的通过增加购物和收取人头费等方式维持运营,这种运作模式导致游客在旅游消费中经常被多次“倒卖”给多家旅行社,最终造成旅游服务质量下降,旅游投诉增多。整个旅游大环境在低价运营下难以健康成长。

(二)旅游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我国旅游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着旅游企业规模小、景点分散、运营环境差和市场混乱等问题,在旅游行业发展初期,游客的基本需求是满足于传统观光旅游需要,随着旅游者心理预期的不断提高和个性化体验旅游的发展,旅游者更希望旅游企业能够提供一个全面周到的一体化服务,但我国旅游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各旅游企业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合作,旅游企业间紧紧停留在“买卖”关系层面。[2]以旅行社为例,通常地接社和组团社之间没有任何信任关系可言,通常是组团社先打钱至地接社账户,地接社才负责接待组团社发出团队,近年来时常出现因组团社不及时支付费用而将游客丢在半路的恶性旅游企业间纠纷事件。同样,旅行社和餐饮企业、住宿企业、景区等也存在此类问题。这充分说明我国旅游行业间的合作机制缺失严重,旅游企业没有树立大局合作意识和大局发展观念是造成当前旅游行业间合作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

(三)旅游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旅游信息化水平较低,旅游企业普遍采用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信息服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认识误区是主要的一个方面,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不注重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信息是旅游系统的灵魂。尤其不注重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政府和主导部门不懂得从系统层面整合旅游信息化。从全国来看,旅游产业目前仍处于被行政划分的多元割据和整体行业的多元分散经营的格局困扰,同行业和邻近行业间还存在“信息封闭”意识,如就旅游行业的信息化而言,目前仅局限于具体行业,如酒店信息化管理、景区行业信息化管理等,而旅游行业没有真正建立起跨行业的综合化旅游信息系统,信息不畅极大限制了旅游信息的全面共享。总之,就目前我国而言,旅游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需要,旅游信息资源零散且共享性差,旅游信息技术人才短缺和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低和服务质量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供应链理念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革新

一方面,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特征决定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综合性产品决定了旅游企业中的任何单一企业都不可能提供完整的产品,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属性决定了需要相关企业和其他行业企业的参与方可满足旅游者需求。从旅游业发展的整个推进情况来看,实际上也是旅游供应链不断优化创新的过程。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强化跨部门、跨地区协调管理的力度是增强旅游产业规模和提升综合实力的保证,而当前旅游行业普遍存在内部竞争恶化、企业间摩擦不断、政策管理冲突等问题,需要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协调旅游企业间的关系。同时,新时期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期望值发生了巨大改变,以旅游方式为例,今天大部分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体验旅游等一种全新的方式正在越来越受到欢迎。游客对体验旅游的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美丽的风景和高档的接待服务,而是从下订单到完成整个旅游活动全过程的各种服务的集合体验。在这种形势下,任何单一企业都不可能为旅游者提供整个一体化的服务,为了满足不同个性化旅游者的服务需求,更多的旅游企业的合作参与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旅游供应链管理运营而生。

旅游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在旅游领域的全新应用,由于旅游产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旅游供应链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体系,增强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旅游行业的垂直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针对我国旅游行业存在的企业间合作关系缺失、旅游企业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诸多问题,旅游供应链理念的引入可以使得整个旅游行业的经验模式发生巨大变革,增强以面向游客的旅游产品为核心的群体旅游企业共同参与和协作的运作模式。[3]同时,也应该看到新的时期,企业的成功来自于优异的过程业绩,优异的过程业绩需要优异的过程管理作保障,供应链管理是基于过程管理和面向顾客需求展开的,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延伸了传统的旅游产业链,同时,旅游企业间的合作突破了地理界限,全球旅游供应链正在形成,供应链的不断演进正在走向动态供应链和虚拟供应链的方向。因此,旅游供应链的不断革新将对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尤其在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供应链将极大拓展产业规模和价值空间。

三、旅游产业供应链整合策略

(一)实施集成化管理

旅游供应链要适应新时期对市场发展的需求,就必然要和其他相关企业进行产品联合开发与营销,包括各种旅游服务供应商在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实现旅游产品从研发到售后保障的一体化服务管理,旅游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共享、协同计划和处理业务流程,建立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要实现这一切,建立跨企业的集成供应链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实施集成供应链管理的根本在于,将企业内外部的各个节点和企业看作一个整体的功能过程,企业的集成水平在从内部集成转向外部集成的过程中,外部旅游企业在加强业务流程重组、网络规划设计进一步促使了旅游企业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水平得以提升,集成化旅游供应链的实施需要一个动态的网络链结构体系,企业通过管理系统平台和互联网等技术集成的支撑下,为了适应新时期旅游市场变化、柔性、速度、知识革新的考验,这种动态的供应链集成联盟能迅速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旦客户需求消失,它也随时解体,当新的需求出现时,又重构新的供应链网络组织。[4]具体应用层面,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由顾客需求―集成计划―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构成第一个作业回路;再由顾客化策略―信息分享―调整性适应―创造性团队组成第二个策略回路。并且在作业回路中的每一个作业形成各自相应的评价与提高,旅游供应链集成必须按照这三个回路进行展开,形成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

(二)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所谓旅游信息化,即通过信息化改变传统的旅游服务方式和消费机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促进旅游经济的运作,改变旅游经济的增长方式。旅游信息化,是数字旅游的初级阶段,旅游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信息化管理、网站建设、呼叫系统、物联网传感技术等,通过旅游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旅游预订和旅游消费的运作和旅游行业的有效管控,尤其在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企业间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间的合作需要通过信息化来保障。智慧旅游无疑是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智慧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得旅游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全面整合、深度开发并服务于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参与者,从旅游供应链的角度来说,信息化可以和旅行社、酒店、餐饮店、景区和旅游者全面对接起来,可以与地方政府和公共基础设施提供商进行协同运作,改变了传统的旅游运营模式和经营方式。目前来看,旅游信息化在我国景区有了一定的应用,“数字景区”极大推动了景区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效率。

(三)建立企业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旅游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产业融合的加剧使得跨行业联盟体系正在变得复杂,在传统旅游运营中的基于成本或者价格最低化的买卖关系运作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旅游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优质的旅游服务和增强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旅游企业间需要建立和深化全面的合作方式,将每一个企业融入到整条供应链中,提高系统运行水平。旅行社等企业可以借助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职能优势或行业优势政策,通过确立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将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纳入到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盟阵营中,让每一个大小不一的企业能够分享整条供应链带来的利润好处,同时每一个企业成员能够自觉的改进基于产品的服务质量和成本最小化。企业的这种自律行为最终使得供应链的竞争力不断提高。旅游企业间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基础是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和信息共享。客户满意和供应链绩效最佳是其共同目标,基于这样的合作和组织形式,无论供应链上企业成员处于怎样的进入退出状态,都能保障整条供应链稳定的运作。

总之,从我国旅游供应链面临的传统问题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已经需要上升至供应链角度加以整合,基于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旅游供应链的创新发展需要从集成化供应链、虚拟化供应链和低碳化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努力,尤其当前网络旅行商和在线旅游发展对供应链带来的变革挑战,旅游供应链应该更加重视旅游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应用,发挥其对旅游供应链整合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兴洋,徐 虹,殷 敏.基于渠道-权利理论的旅游供应链企业博弈关系分析[J].旅游学刊,2010(12):23-27.

[2] 赵 军.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核心地位的构建[J].中国管理科学,2011(12):343-346.

第10篇

摘要:据2001年到2010年旅游业的相关数据反映,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经济总量、旅游产业结构的完整、旅游市场方面,还是在旅游景区景点的数量与质量、旅游基础设施交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不过在旅游产品结构、“农家乐”乡村旅游质量、旅游收入结构、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四川省;旅游业;现状;问题

一、现状

截止2010年9月,我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164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3家,4A级旅游景区64家,3A级旅游景区43家,2A级旅游景区52家,1A级旅游景区2家;据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数据,四川拥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46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63座,国家地质公园5个。目前,全省有37个灾区旅游景点正在创建A级旅游景区,其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家。

旅游接待设施方面。截止2009年底,四川省共有国际国内旅行社646家,其中:国际旅游社609家,可办出境旅游旅行社13家,国内旅行社社21家。截至2009年底,星级饭店503家,其中五星级17家,四星级71家,三星级188家,二星级206,一星级21家。绿色旅游饭店70家,其中金叶级26家,银叶级44家。高、中、低档饭店的比例约为1:4.4:0.2,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一般为1:4:5。

旅游交通方面。从省会成都到各市州都有高速或高等级公路,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801公里;对外铁路通道有宝成、成昆、内昆、渝黔、襄渝、渝怀线,内部通道有成渝、达成、遂渝线,支线有达万线、隆泸线,截至2009年12月,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29.2公里。今年5月,西部第一条高速铁路——成灌高速铁路正式通车。从成都坐上高速行驶的动车组,半个小时便能抵达青城山脚下,交通更加便捷;航空方面,成都双流机场现已开通30多条国际航线,200多条国内航线,已直航的国际城市有,新加坡、香港、澳门、汉城、东京、槟城、福冈、加德满都、曼谷、吉隆坡、普吉、巴黎等12个城市,拥有9个省内支线机场。主要旅游景区实现通邮、通电、通水,有的还建立了游人中心、咨询中心等;省内主要城市和景区国际直拨电话可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经济方面。从2001年到2009年,除了08年因地震导致旅游总收入大幅下降之外,其它年份的旅游收入一直保持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从04年开始,四川旅游总收入基本上保持了20%—30%的高增长率。2009年,四川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4.9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89亿美元,分别增长21.5%、25.4%;接待国内游客21922.1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52.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34.2%。虽然,四川旅游产业年度总收入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冲进了全国十强(位列第九),但是与收入早已破2000亿元大关,最高的甚至达到3000亿元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北京等省份相比,四川旅游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全国旅游综合实力排位分析,四川的弱项就在于入境旅游,2007年至2009年,四川旅游总收入一直排在全国的第9位。但这三年来,四川旅游外汇收入分别排在全国的第16、24、22位,远远低于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水平。2009年,四川入境游客数与全国第一的广东省入境游人数(2747.80万人次)相比,相差31.33%,但旅游外汇收入与其相比较(5.67亿美元)相比,却相差接近35%。

旅游信息化方面。1998年,四川计划开始走上旅游信息化建设之路。2000年,四川省旅游信息网络系统一期工程通过验收;2001年1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建设“金旅工程”,推动旅游业信息化工作上水平的意见》,启动四川“金旅工程”建设。5月,制定了四川“金旅工程”整体方案。至此,四川旅游信息化开始发展。2010年,为了实现四川旅游三年提升计划,提出并实施把四川建设为西部旅游信息高地。2010年全省旅游信息工作会上,四川旅游行业服务平台、美景面对面、四川旅游信息港3个旅游信息产品首次亮相:四川旅游行业服务平台是一个旅行社行业交易的电子操作平台。从旅行社创建线路、广告,到收客、下单、回款等一系列流程,都能通过网上实现。并能实时对团队运行质量进行管控,保证团队的运行质量。而电子印章的使用,保证了旅游合同的安全真实;美景面对面,与游客互动特色更吸引人。游客通过视频,可远程预览四川各大景点的现状;四川旅游信息港,则是将旅游信息、服务、产品等融为一体,以文字、图片、视讯等多种形式,提供景区景点、精品线路、票务租车、特色餐饮以及娱乐、购物、医疗设施、银行网点等信息查询。旅游电子商务更加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便捷化。

旅游发展模式、管理机制方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四川省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发展模式,“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类指导”的大产业综合推进的发展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四川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旅游产品仍然以观光为主,其他产品如生态旅游、康体养生旅游、会展旅游、文化旅游、专项旅游等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具有四川特色的“农家乐”乡村旅游产品数量较多,但质量和规模尚未标准化、系统化;旅游收入连续增长,旅游相对地位仍然徘徊在第9位,入境旅游、旅游外汇收入还比较低;旅游接待设施档次丰富,但是高档酒店较多,缺乏经济型酒店、特色酒店。国际国内旅行社比例相差过大;旅游信息化建设还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旅游发展模式仍然以“政府主导”,政府在协调职能服务方面还未完善,“主导”的方式没有改变。“十二五”规划意见中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这为旅游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奠定了经济文化基础。

第11篇

省旅游局决定召开这次会议,时逢国庆黄金周之前。专题研究部署全省推行旅行社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非常重要。此,受张谷局长委托,谨代表省旅游局,向临时以来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各市州旅游局和旅行社的同志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祝福!

一、不时深化旅行社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准确掌握形势。

国内“旅游经济热”带动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旅行社行业队伍越来越大;随着自驾游的兴起、信息渠道的发达、交通的便利、旅游需求多元化的发展,游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旅行社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3月,召开的全省旅行社总经理大会上,张谷局长就讲过:现在旅行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大家一定要认清形势,找准定位,积极创新,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怎么升级,这就需要对旅行社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与运行手段进行转变和提升,寻求竞争与发展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今天所推行的旅行社信息化管理。

(一)旅行社信息化建设是加强企业管理。

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控制能力,旅行社信息化建设。依照多层次需求智能化设计产品,加强与其它旅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加强资金电子结算和信用审核,有效降低旅行社内部及业内运行本钱,实现集团化和网络化经营,做大做强旅行社,达到优化流程,业务运行电子化;疏通渠道,管理运行利息降低;规范运作,团队运行随时掌控;信息交互,业务往来信息实时记录”目标。目前,国旅行社信息化建设处在一个转型期,存在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较低、信息化动力缺乏、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这个起步阶段,谁抢先起步,占领了旅游信息化的制高点,谁就具有了竞争优势,谁就拥有在竞争中胜出的有利武器。

(二)旅行社信息化管理是维护市场秩序。

就是要通过行业业务系统的应用,加强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建设。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通过数字认证、行业数据交互,完全杜绝黑社、黑车、黑导;二是通过机制和电子合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游客满意度;三是通过结算体系,发现并处理零负团费违规违法行为,解决旅游线路恶性竞争,解决“三角债”等老大难问题;四是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定位团队轨迹,规范团队运行,准确及时地提供紧急救援的基础信息,从而维护行业发展秩序,提高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业形象,提高旅游企业整体效益。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应急管理水平的新举措,也是旅行社行业的一项重大改革。

(三)旅行社信息化管理是西部旅游信息高地的重要组成局部

提出了建设西部旅游信息高地,为确保四川旅游“三年提升计划”目标的实现。增强四川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巨峰省长的认可,并列为全省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建设目标是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建设统一的服务于主管部门、企业、游客三主体的1省)+21市州)+181县市区)+n企业)四级一体的综合数据库,升级旅游电子政务系统和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建成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西部一流的旅游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其中,旅行社信息化是西部旅游信息高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条贯穿于“吃、住、行、游、购、娱”等涉旅要素行业的主线”因此,旅行社信息化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西部旅游信息高地的建设质量。

(四)旅行社信息化管理是国家旅游局对我省旅游行业管理创新的要求

各地都在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益的探索实践,旅行社信息化管理。但在全国目前尚无全面的系统的幼稚的模式。为了积极推进我省旅游信息化工作,全国出经验、出成果、出亮点,国家旅游局要求我先行先试,旅行社信息化管理方面进行全面探索,走出一条旅游行业管理的创新之路,为全国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发明和积累经验。

二、努力推进旅行社信息化管理,明确工作目标。

涉及全省所有旅行社,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先试点再推开。工作面宽量大,推广任务繁重,同时,又是一项创新型工作,对此,局《关于在全省推行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川旅发〔2010〕143号文件)已作安排部署。就这项工作的推行提三点要求:

(一)工作方法上。先在一局部旅行社中先行先试。试点中,要不断结合市场需求,修正实施方式,增添新的措施,完善服务功能,然后全面推开。同时,旅行社推行好信息化管理三项内容基础上,四川旅游行业服务平台”这个载体下,再逐步推出宾馆、景区、乡村旅游等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形成涵盖整个旅游产业链相关业态的综合应用系统,最终建成西部旅游信息高地的行业信息化应用服务综合平台。今后,旅行社信息化管理的内容还要拓展,功能还要延伸,可以直接在这个平台上对相关旅游要素企业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一站式服务。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推广使用,也不是一项阶段性的临时工作任务,而是一个长时间、大范围的工作任务和系统工程。所以,今天这个会议,既是一个推行旅行社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布置会,也是一个推行旅行社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启动会。

(二)时间安排上。将在全省全面实行旅游团队电子化管理,这项工作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电子团队运行计划表;二是电子合同;三是团队动态数据采集终端。现在至年底仅有三个月,时间很紧,任务很重。这期间,一方面,要测试、完善旅行社信息化管理三项内容,探索总结推广应用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市州推广工作的指导和对企业的培训力度。因此,大家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抓紧时间推进这项工作,确保明年1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实行旅行社信息化管理。

(三)功能推出上。通过数字认证、流转生成,具有唯一性、可防伪、可识别等特点;二是电子合同,通过数字认证和电子签章,具有唯一性、易查证、降利息等特点;三是团队动态数据采集终端,集成定位、对讲、数据自动采集功能,适时反映与记录团队运行轨迹,内部管理、行业管理及应急管理的先进设备。下步,条件幼稚时,还将推行团队运行电子结算。这些措施和功能在国内都是先进的同时几者组合、互相关联,兼顾了企业、游客与政府三方面的需求,也可与旅行社内部管理等其它系统对接互通。应该说,局这次推行的这个旅游服务平台与其他旅行社信息化管理系统相比较,功能更为全面和强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和开放性,国内都是领先的

三、全力推进旅行社信息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

涉及面广,旅行社信息化管理试点及推广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调动一切有助于试点与推广的有效手段,集中人力、精力、物力抓好这项工作,确保明年1月1日在全省各旅行社中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

(一)相关市州旅游局要认真抓好试点的工作。试点工作主要在成都、自贡、攀枝花、绵阳、德阳、泸州、内江、南充、宜宾、眉山、阿坝等12个市州67家旅行社开展。确保试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顺利推进。同时,全省所有非试点旅行社,也要在今年十二月进行全面推广。因此,各市州旅游局要提前制订好推广方案,提前进行宣传预热,抓早争主动,不然,将会影响全省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推进和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各试点企业要积极主动做好试点工作。这次试点工作先是成都地区的原国际旅行社和全省一级旅行社中进行。因为这些旅行社是全省旅行社行业的龙头与骨干企业,对旅行社信息化管理有较高的认识,信息化建设设施比较完备,员工的现代信息技术操作应用水平较高,对旅行社信息化产品也过有不同种类、不同水平的应用,有较好的信息化试点工作基础,也将会成为我省旅行社信息化管理的重点企业。因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次试点工作,省旅游局的统一领导和市州旅游局的组织下,主动抓好试点工作,要在信息化产品的需求深化、测试使用、改进完善和推广方式等方面出成果、出经验、出亮点,为全省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全面铺开及整体推进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信息中心和川旅信产公司要作好旅行社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对旅行社业务功能作了近一年的研发。针对性、全面性、稳定性等方面通过测试效果较好,但没有绝对完美的产品,试点应用过程中,呈现的有些需求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有些功能也还没有充分考虑到还存在一些缺乏甚至缺憾等。因此,希望信息中心和川旅信产公司的研发专家团队要与试点企业、单位一道,共同研究探索并寻找调整、完善、改进的方法,及时改进、创新产品,确保大面积推广时产品更加完善、更加幼稚,做好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力技术支撑。

(四)省旅游局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省旅游协会要做好试点与推广的组织实施与督查落实。省旅游协会、省旅游局质量管理处、省旅游执法总队、省旅游信息中心等处室、单位。协同配合,步伐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扎实做好旅行社信息化管理的试点及推行的各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稳步、整体、全面推进,力争出好产品、好经验、好成果,全国推广、应用。

加强宣传和推广,要通过多种渠道。要让信息化管理的三项内容深入各旅行社,让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专线、每一个门市都要知晓,都要参与;特别是与游客权益息息相关的电子合同,要让每一个游客都要知道,参与旅行团拿到电子合同码就是合法权益的有效保证,要主动接受游客和社会的监督,全力推动旅游市场的有序化、正规化。

四、强力推进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强化工作责任。

好的决策,好的思路。关键在执行,关键在落实。旅行社的信息化管理,对我企业、对游客、对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工作,一项多方受益的工作,要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务求执行有力,务求落实见效。

(一)落实目标。推进四川旅行社行业上档升级,促进四川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的必经途径,今年省旅游局重点推进的三项工作(西部旅游信息高地建设、旅行社转型升级、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可量化指标与重要支撑点,省旅游局将纳入今年对市州综合目标重点考核内容,与其他重点工作目标一同推进,一同指导,一同督查,一同考核。

(二)完善措施。张谷局长作了专门指示:领导班子中,由我和海银、玉砚同志共同牵头抓;单位、处室中,由省旅游协会和省旅游局质量管理处、旅游执法总队、旅游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采取一切措施,务求工作落实,务求全面推行。因此,落实措施上,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作为对市州旅游经济工作和市州旅游局的业务工作年度考核的量化指标,一是列为市州旅游工作目标考核的量化内容。局要把各市州旅行社信息化管理试点及推进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作为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的依据,二是作为旅行社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省旅游协会要把推行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评定、考核和管理。

新形势下旅行社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将力争把此项工作纳入《四川省旅游条例》修订内容,三是作为旅行社年度复核的重要内容。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加强对旅行社的年度复核把关,切实将推行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信息化管理三项内容的实施,四是利用新闻媒体造声势、舆论监督促落实。要让社会大众和广大游客知晓我省将全面推行旅游团队运行电子化。将有效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以此来提高试点及已推行信息化管理的旅行社在游客心中的信任度。

制订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各市州旅游局也要结合辖区内旅行社实际。确保试点及推广工作执行有力,落实见效。

第12篇

关键词:数字旅游体系;信息服务;产业链相关因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旅游业要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成功跨越,就必须以先进的营销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新颖的拓展理念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数字化旅游体系的提出和建设将实现旅游管理高效化,旅游服务品质化、旅游产业高级化和旅游体验高端化,创造一个主体多赢的良性循环的市场环境。

1. 数字旅游体系的构建原则

突破传统的行政层面,整合国家层面,行业层面,消费者层面,技术层面等各类要素,实现旅游产业链条式数字化体系。行业服务与新业态的服务信息内容的整合。以应用为目标。对现有的公共资源如(金融,交通等相关行业)和旅游所需资源内容进行分析,利用现有数据库来补充数字旅游所需相关数据;通过对现有的各行业所需数据的分析,对现有的信息化进行标准化分析研究;梳理旅游产业链条相关联的各个因素,对其现有的信息化模式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突破原有的国家级定点,企业级各管各的信息化模式。根据体验经济下的各个分类,对ui(用户体验)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了解消费者最终需求和企业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的误差所在。

注重在行业服务与新业态的服务信息内容整合,将旅行社信息、景区信息、在线旅游服务等资源横向整合,作为目的地信息服务建设的隐形后台,提供统一接口,从而实现旅行社信息和产品营销、景区多媒体推介、交通、住宿和餐饮资源的整合,在高可信网络上开通新型数字化旅游综合服务。

2.数字旅游体系的应用

基于不同层面的应用,依据产业链上的各个相关主体的应用模式分析,构建不同层次下数字旅游的分支架构。

一、政府层面

政府地区形象推广,职能部门管理——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与旅游电子政务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建设的一种旅游信息化应用系统,它为整合目的地的所有资源和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除了dms之外,旅游电子政务的建设也是旅游局实现数字化的重要举措。旅游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模式和数字通信技术,将旅游政务内容处理和集成,在互联网络上实现部门结构、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提供便捷优质的旅游信息服务。

二 、行业相关产业层面

1)旅游景点(区)——数字景区建设系统

数字景区是随着3g视频服务的应用.景区管理人员监控各景点提供远程监控及手机监控功能,可以在各具体景点安装视频采集设备,将现场的风景和游人的实时视频传送到监控中心,为公众开放的景点还能免费提供给游人观看。景区服务和管理都高度使用数字化系统建设。

2)酒店业——酒店信息化系统和连锁分销网络

现代酒店信息系统是一体化数据集成中心,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挖掘、汇总和梳理,为酒店经营分析决策提供全面的信息。围绕酒店的信息服务、 智能化管理、面向客人服务管理、内部业务管理、网络营销等服务管理内容,它的范围包括酒店运营管理系统(pms)、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在线采购库存管理系统(ops)、中央预定系统(cr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知识管理系统(kms)以及员工远程教育/培训系统(e- learning/training)等方面。

此外酒店分销是网络运营商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一个网络分销预订平台。加入该平台,客户可以通过在门户网站或博客上展示图片、文字链接或搜索框,只要通过平台的展示预订并入住的订单,平台将提供的佣金。这是一种基于酒店业务开拓的业内分销平台。

3)旅行社——旅行社信息化管理、业务拓展(旅游电子商务)

旅行社商务电子化是指将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应用于旅行社业的经营管理中,通过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形成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为旅行社业带来更大的商机、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利润。主要包括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旅行社erp、crm系统以及开设旅游直销网店等。

4)预订平台——携程旅游服务聚合平台

以携程为代表的预定平台系统,预定平台系统是将有资质的酒店、机票机构、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服务信息汇集于互联网平台供用户查阅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同时帮助用户通过互联网与上述酒店、机票机构、旅行社联系并预订相关旅游服务项目。

三、消费者终端信息获取平台

1.公共旅游咨询服务体系——交通数字地图/信息港

数字地图向游客介绍旅游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社会经济情况、历史文化概况、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比较优势、旅游资源的分布等,还必须实现多用户条件下的并发操作和进行指定旅游线路的快速检索、查询,可在线查找指定的旅游景点信息和旅游服务设施。利用gis提供的功能和方法,实现游客指定旅游线路的漫游跟踪和快速还原显示,能够流畅实现依托于宽带网络硬件平台与旅游信息系统的虚拟旅游,达到吸引潜在游客的目的[4]。还要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规,旅行社、酒店、机票甚至景点门票的查询和预订服务以及方便的进行旅游投诉在线服务等功能,争取为旅游者提供食、宿、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2.各种旅游专业网站

旅游网站可分为资讯类,服务类,特色类等。资讯类包括旅游资讯、行业新闻、网站黄页、门户网站旅游频道等;服务类包括整合网站资源的网络联盟、 区域性的旅行社网站、政府网站等,可提供景点搜索、酒店订房、票务预定等服务;特色类包括自驾游、自助户外自然游、特色主题游如探险游、修学游等。

四、技术架构层面

作为数字旅游支撑的关键技术,包括宽带网络传输和电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多元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种软件集成技术,为整体系统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使数字化旅游成为可能[2]。

结语

数字旅游体系归根到底,就是提供旅游信息服务: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由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过渡;为旅游企业提供及时的旅游信息,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线路设计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为旅游者个人提供旅游地的与旅游有关的各种旅游信息和预订服务,并可根据旅游者的喜好为旅游者制定特色路线,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可让旅游者提前进行体验;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虚拟的实习环境,为旅游教学服务。通过搭建全新的数字旅游体系,以整个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梳理现有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思路,结合国家公共资源,提升整个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宫兆宁,宫辉力,赵文吉.数字旅游建设体系结构设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5): 85-89.

[2]胡丽琴,刘明柱,杨永强.数字旅游体系框架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7(2): 81-83.

[3]张玉改.辽宁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构想[j].江苏商论, 2008(4): 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