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1: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荆州;旅游;对策
前言
古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围绕荆州不仅留下了“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关羽大意失荆州”等历史故事,也为荆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址,如石首的绣林镇、公安的孙夫人城、江陵的关羽的点将台等,这些文化古迹不仅仅是荆州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荆州市的旅游业的发展也将直接起到了弘扬荆楚文化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的发展荆州旅游业,已成为该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难题。
一、荆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荆州市缺乏特色景区和版块,缺乏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荆州虽然存在丰富的旅游资源,景点也非常多,但很分散,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旅游体系,这就导致荆州的旅游业无法向纵深方向去发展,这也是制约荆州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荆州大的旅游项目多,进入实质开发并成为景点的少,其中纳入省《鄂西圈规划项目》的项目就有37个,但到目前为止,进入实质性开发的不多。一个大项目可带动一座城市,如法门寺,少林寺等。
(二)荆州市接待旅客能力不足,旅游商品单一
1.接待旅客的能力严重不足是我市旅游业当前阶段存在的重大问题,就游者的饮食来讲,荆州市当前缺乏可以同时满足一千人次同时进餐的餐厅;从景点车位停放,我市景点缺乏可同时停放一定数量车辆的停车场地;导游人数少,且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难以对大量的游客有序的安排和接待。这也严重的暴露出我市旅游业的弊病,即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快基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旅游接待容量。
2.旅游商品单一,且未形成旅游消费市场。游、购、娱是旅游的基本要素。我市旅游商品不仅单一,而且价高质量差,根本没有反映出历史文化的特色。这就需要我市旅游行业迅速打造成熟的旅游消费市场,努力满足游客的需要。
(三)政府对旅游业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
相关部门资金的投入不足,政府引进外资的渠道欠缺,就直接导致旅游行业的基础设施差,最为明显的是在许多景点的周围交通、住宿、饮食等设施和服务项目的不完善,交通是制约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恶劣的交通环境会直接造成景点的进入性差。
旅游业涵盖的面比较广,它的管理受几个部门的共同作用,由于各职能部门的局限性,导致在旅游总体认识和全局意识不足,将直接导致“景点大但气势不足,景点小不精”的现象。如在荆州古城东门的景点碑苑、古城墙和城墙外的景区,虽然区域布局小,但是管理却非常混乱,小小的点地方竟然受四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的管理,严重的制约了旅游建设的进行,影响了荆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有效的改善荆州旅游业发展状况
(一)加快制定和争取旅游业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
荆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长期规划,不能只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要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积极的向国内发达旅游景区和国际成功的旅游景区学习,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和争取利用外资的政策,利用外来资金加强荆州市旅游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加大开放程度,拥有开拓精神,可以尝试将部分景点和土地作为引进外资、大公司的筹码,邀其共同开发和发展,而汉宜高铁的全线开通也为荆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把荆州古城及周围景区景点拿出来与外商及国内大公司、大集团共同开发。对城郊或近郊土地实行免费或象征性收费,吸引大量的外商和国内大公司、大集团来荆兴建大型娱乐、休闲和度假区等旅游设施。要引进外资,积极争取世界银行、项目资金、国债贷款,加快沙岳铁路和沙荆铁路的兴建和改造,尽早结束荆州无铁路客运的历史。
(二)加紧制订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的法规,完善旅游行业从业队伍
针对荆州旅游行业的现状,荆州旅游部门应首先加紧制定并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的法规,利用法律武器去打击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违反、违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旅游环境,维持旅游行业的正常秩序;其次,需要加强对旅游管理团队的培养,积极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把优秀的人才引向旅游行业。
(三)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打造个性化旅游品牌
先进的信息时代中,强大的网络信息充斥着公众的视听,同时也给我市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启发:
1.荆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且各具特色,因此可以采用整体推广的办法,以荆州整理旅游形象想外宣传、推广。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把荆州旅游方面的信息做成精美的图文音频对外宣传,通过开发多层次的图片、文字、音频等信息产品,去影响社会公众,加强荆州旅游景点的宣传。
3.采取和图文影响相应的实体宣传手段,在信息网络衍生出的电子产品,在火车站、汽车站、城市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推出的电子广告牌或者路牌。
参考文献:
[1] 李娟文.宜昌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3
[2]魏小安.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与知识化竞争[J].社会科学家,2004.4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经验
*位于浙江省东部,东接奉化、宁波,南连天台,西南与东阳、磐安相邻,西北和嵊州毗连。上三线高速、1*国道和江拔、象西、新磐三省道贯穿县境(上海、温州至*车程仅三个多小时,杭州、宁波国际机场仅一个多小时)。全县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人口43万。
自上世纪90年代县委县府提出创建“风景旅游新城”目标以来,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旅游部门努力,*旅游大县建设已初具规模,旅游环境日益优化,旅游设施渐趋完善。境内有有人文和自然景观300多处,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拥有*、穿岩十九峰、沃洲湖三大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一个国家级硅化木地质公园。全国重点开放寺院*,系南朝古刹,寺内石窟弥勒像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近年来又相继建成般若谷、射雕村、佛心广场、木化石林、露天弥勒、罗汉洞、白云湖、城隍庙、七盘仙谷等特色景观。穿岩十九峰的峰峦幽谷、飞瀑流泉、小溪碧潭,展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山水神韵。沃洲、天姥的湖光山色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栖息之地。从东晋、南朝的佛教文化到唐诗文化,*承载了两座文化高峰(《人民日报》20*年10月9日)。*的湖光山色和名胜古迹,吸引了央视《西游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凤求凰》、《宝莲灯》、《天下第一》、《白门柳》、《朱元璋还乡》、《楚汉骄雄》、《白蛇传》、《精卫填海》等众多影视剧来拍摄外景戏,成为闻名全国的外景基地,唱响了影视文化。当前,“佛教之旅”、“唐诗之路”、“山水之韵”、“影视外景”等众多特色旅游线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年,全县接待游客145万人次,旅游收入10.07亿元;20*年,全县接待游客175万人次,旅游收入12.00亿元;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213万人次,旅游收入14.5亿元。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十年来,*旅游业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正确。旅游业是繁荣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产业,具有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和带动力强的产业特征。因此,科学、合理地确立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1995年,县政府根据*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建设“浙东旅游新城”的目标。*年后,县委、县府多次召开会议,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逐步确立了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为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20*年10月,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担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旅游发展工作委员会,下设旅游景区、交通、餐饮、住宿、文娱、产品、宣传、环境等8个工作小组。*年县府建立了“*县风景旅游发展总公司”,克服了原来旅游局机构小、档次低、协调困难、管理职能难发挥的问题。同时,重视发挥县旅游发展工作委员会的作用,相继制订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30条政策意见》和《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的若干规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策依据。三是注重旅游发展规划。多次聘请国内著名专家相继完成了**景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地质公园等风景区的总体规划,为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四是重视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1994年,县政府投入了500万元,搬迁了*村和16家单位,拓展了*景区。同时,陆续开发了湖莲潭乐园、穿岩十九峰、天烛湖、七盘仙谷等景区,提高了景区门票。县财政每年给予一定的拨款,还积极鼓励多种经济主体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使*旅游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五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是注意力经济。俗话说,“酒好还要勤吆喝”。近几年,*旅游管理部门十分注重宣传促销工作,每年投入500万元以上。通过借助传媒,举办节会,编印宣传册,举办特色旅游、编制精品线路等活动,不断提高了*旅游的知名度,整体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六是强化旅游市场管理,主要是建立和健全了导游队伍,发展旅行社,开展星级饭店评定,提高了总体旅游服务质量,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旅游业从纵向来看,虽然发展较快,但从横向来比,起步较晚,发展状况比不上国内许多县市,尚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解决。主要表现在:
1、投资渠道单一
*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由国有独资公司*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直接负责,担负着全县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但这种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模式,形式上是企业行为,实质却是政府行为。虽然也吸引了民间资本开发旅游景点,如天烛湖、七盘仙谷等,但无论资金和质量上,都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政府投入仍占压倒性的主导地位,旅游项目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远未形成。由于旅游项目建设主要由政府投入,不仅融资渠道单一,投入资金受到制约。同时,对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停留在低水平上,没有看到旅游业不仅对其他产业、全县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因而,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容易导致考虑投入多,担心产出少;考虑经济效益多,考虑社会效益少;考虑政绩多,考虑需求少的弊端,也容易导致对外进行品牌推介宣传少,浪费了宝贵的旅游资源,从而使*旅游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2、区内基础设施滞后
随着杭甬高速、沪杭高速、上三高速、甬台温高速等高级公路的建成通车,使*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但区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却没有给*旅游带来相应的效益。*旅游景点分布较散,规模小,景区内交通总体上的落后,三个省级风景区相对独立,半小时环状旅游交通网尚未形成;景点之间交通对接程度低,如*景区中*、七盘仙谷、天烛湖三个景点之间交通对接尚存空白;“天姥山”、“倒脱靴”等地甚至交通未达。加上*的一些基础设施,如高档次和高质量管理的宾馆饭店不多,到新的游客只游玩一、二个景点就走人,二日游变成了一日游,众多游客往往游在*,吃住到外地,致使*旅游经济有实货没实惠,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3、缺少特色品牌
*旅游景点多,旅游内容多,但主题不够突出。现有的旅游项目的开发也侧重于观光旅游。佛教文化、唐诗文化等传统旅游项目有待深化,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生态健身等代表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的景点建设还在起步之中。近年来,随着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大和花样的不断翻新,从举办旅游节、参加旅游精品推介会到利用“笑傲江湖”等影视剧拍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的知名度。但由于尚未形成具有整体特色的品牌,适合不同层次游客需要的集娱乐性、游乐性、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开发不够,让游客感到旅游内容单一。
4、旅游产品匮乏
*旅游景区的旅游纪念品缺少特色,高附加值旅游产品缺乏,土特产难以成为购买热点,也制约了旅游的整体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发挥,导致旅游市场不够广阔,游客资源也大多以本省为主,外省也主要集中在上海,其他地方的游客相对较少,致使*旅游经济效益难以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对策措施
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要从新的视角和高度来审视旅游业,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努力让*的旅游走出山城,走向全国,接轨国际。根据上述情况,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应采取五个方面对策:
1、改革体制,多元投资,联动发展
要改革旅游投融资体制,改变原先以政府为主投资旅游开发的单一模式,实现投资多元化。在建立*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旅游投融资股份公司,积极开展旅游业发展的招商引资工作,制定具体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外商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景点、景区的建设,并赋予其与政府开发项目相同的地位、待遇。要大胆引进产业化发展思路,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激活投资主体;政府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为投资主体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切实帮助,使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赚得钱。努力形成外商、政府、部门、集体、个人多元投入,集约管理,企业化经营的良好格局,力求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经营的规模和效益。
2、完善设施,夯实基础,稳步发展
要从食、宿、行、游、购、娱等六个方面深入挖掘旅游产业各个方面的增长潜力,完善内部整合度。首先抓紧建设和改造干线公路和景区景点公路,尽快改善景区景点的通达条件,尽力构筑半小时旅游圈,实现景点的交通对接,使景点联点成线,联线成片,联片成群,形成整体景观,发挥众多景点的整体效益。加强完善景区配套建设,如通讯、停车场、环保公厕、旅游标识、安全救护、购物市场等设施,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其次要加快各类住宿、娱乐等设施的建设,提高接待能力,改善服务质量,使来新的游客游在*、食住、娱购也在*,努力实现单个游客利润的最大化。
3、强化营销,塑造形象,发展品牌
要根据*旅游资源特色,整体包装旅游品牌,整体策划,进一步彰显特色,丰富品位内涵。比如*风景名胜区,要做深做透佛教文化文章,使之成为佛教朝观胜地;千丈幽谷、七盘仙谷、沃洲湖的开发,要在真山真水上下功夫,使景区、景点雄、神、奇、秀、险、幽的特点更加突出,充分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影视文化景点、休闲度假景点、农特产品观光景点建设在各景区要各有侧重,避免重复,使每个景区、每个景点各有特色,既喊得响,又留得住人,从而使到*的一日游变成二日游、三日游。在促销方式上,要跟踪研究旅游目标市场,既要重视*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又要加强对*旅游环境、旅游特色、自然风貌、风土人情、旅游商品的宣传;在做好常规性宣传工作的同时,由政府牵头,搞市场化运作,策划和组织好几个大型宣传促销活动,运用大手笔,形成大声势,吸引大人流,产生大效益。旅游部门要逐步加强横向协作,实现客源互通。*地处浙东南黄金旅游线中心位置,既能融入长三角大旅游圈,又能融入浙东旅游圈,还可形成以*为轴心的周边县市景点90分钟环形旅游圈。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强横向协作,实现资源互补,市场共有,利益共享,营造旅游区域共同体,借船出海,借梯上楼,不断开拓国内国际旅游市场。
4、开发商品,以旅促商,全面带动
*开发旅游商品有很好的资源条件,“烟、茶、丝、术”为四大传统特产,今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桂花之乡”、“长毛兔之乡”、“小水电之乡”等美称。名品名点众多,小京生、春饼、芋饺等风味小吃声名在外。但长期以来开发程度低,规模小,未能发挥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据资料显示,全国平均旅游商品外汇收入占旅游业外汇收入的比重为30%,旅游发达省区达50%,*还不到10%。因此,必须立足于*实际,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资源开发作为主攻方向,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旅游产品对接起来,以企业为依托,挂靠科研机构,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参与旅游商品开发。要重点培植骨干企业,重点抓好四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即以自然风光为主体的观光旅游型产品,以唐诗之路和佛教文化组成的文化旅游型产品,以各类地方特产为基础的绿色环保型产品和以旅游城市为依托的商务旅游型产品。同时要加快高档次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形成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网络和科研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构建旅游商品与旅游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5、合理规划,规范管理,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旅游;精品;宣传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085-02
一、甘肃旅游业发展的简要分析
1.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甘肃旅游资源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以丝路文化、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国文化、长城文化、先秦文化和现代文明为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二是以独具特色的西部自然风光为特点的自然资源;三是以藏、回、裕固、保安等少数民族浓郁风情为特点的民族风情资源。
2.主要旅游线路(主要旅游产品)
由于受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的影响,全省旅游线路也主要分为东、南、西三线。其中西线: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旅游线;南线:兰州―临夏―甘南―陇南自然风光为特色;东线:兰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旅游线是一条集中展现远古始祖文化、三国文化、道教圣地、农耕文化、陇原秀美风光的旅游线路。除此之外,还有环绕兰州市的假日短线旅游线,例如,兰州市区一日游;兰州―吐鲁沟两日游;兰州―兴隆山一日游等。
3.旅游交通现状
公路:形成了以省会兰州为中心,以国省道干线为主脉,县乡公路为支脉,连接全省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到200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00 612.04公里,比1978年增长1.92倍。
铁路:兰州作为西北最大的铁路运输枢纽,每天发出或经过的列车百余次,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尤其是1990年9月12日和兰新铁路相接的北疆铁路铺轨道阿拉山口,由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港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联邦、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等七国,初步测算运费比第一条亚欧大陆桥节省12%。该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穿越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六省区,将西北和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和东北连接在一起,并可通过陇海-兰新-北疆线,走向中亚和欧洲。从而使古丝绸之路重振雄风,也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航空:兰州中川机场经过改造扩建后,可以起降大型飞机,客运能力也大幅度提高。省内现有兰州、敦煌、嘉峪关等民用机场和天水、张掖、酒泉等军用机场,形成国内航线42条,通航城市达31个。
4.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已形成了以日本为主体的东亚市场,以台、港、澳、新加坡为主的东南亚市场,以德、法、英、意为主的欧洲市场,及以美、加为主的美洲市场框架。
由表2可知,“八五”和“九五”期间,主要市场在甘肃接待海外游客总量中的比重发生变化。比重上升的有台湾(8.59%),马来西亚(1.45%),美国(1.29%),德国(0.61%),韩国(0.5%)等;其他市场的比重多有下降,尤以日本(-15.43%),港澳(-3.2%),法国(-1.68%),意大利(-1.31%)下降较多。
5.旅游发展业绩
甘肃旅游业,已经从最初的1979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 485人,创汇41万美元,发展到2005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8.84万人次,创汇5 876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 20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8亿元,旅游业总收入63亿元。民航、公路、铁路、通讯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敦煌、嘉峪关、天水、兰州、张掖、武威6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产生;截至2009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3 393.74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3 000万人次的113%,比2008年增长36.3%;实现旅游总收入192.7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60亿元的120%,比去年增长40.2%。“三年翻番计划”所确定的旅游接待人数已完成84.4%,超均衡进度18个百分点;旅游收入已完成83.3%,超均衡进度17个百分点。甘肃已经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和产业经济规模。
二、甘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交通“瓶颈”仍旧突出
甘肃旅游资源丰富,但点多面广,热点相对集中,加之淡旺季过于明显,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压力,游客进不来、散不开、出不去,可进入性极差。整个游程的2/3以上时间耗费在路途上,着实让人感受到了“人在路途的滋味”。甘肃人外出旅游的人群中,有一小部分也是因为交通问题而临时取消旅游计划。
2.缺乏旅游信息指南,游客如同“盲人摸象”
游客异地观光,非常需要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吃住行等状况。如若游客很难准确及时地掌握上述情况,就容易造成旅游景点混乱局面。例如,在假日旺季的旅游景区用餐时,有的游客吃不上饭,而有的游客吃了好几顿饭。原因是有些热点旅游景区的游客人数严重超出其旅游容量。因此,不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企业都应该时刻注意假日旅游信息的变化。
3.旅游服务质量下降,但某些景区(点)“涨价”没商量
由于节假日出游态势呈“井喷”型,旅游人数急剧增长。旅行社团接待繁忙,各条线路几乎脱销。因此,有关旅游相关行业却一再涨价,交通费在涨,门票在涨,停车费在涨,甚至上公厕也涨了价。在目前工薪阶层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4.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知识差
旅游热后的一大特点就是投诉热。导游服务态度、服务水平、餐厅的饭菜质量、景点的住宿环境、旅行社的欺诈行为成为游客的投诉热点。“五一”,“十一”也不例外,有的旅行社为了经济利益不惜违背旅游合同的做法时有发生。导游专业知识较差,思想准备不足,有临时拉上场的导游出现。
5.旅游相关企业缺乏市场的研究
由于休闲时间拉长,全省各旅游城市及景点游客数量急剧膨胀,这属于需求数量扩张而非消费水平提高。某些景点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不优越,加之市场定位不准,光顾的游客很少,创新意识不强,不注重包装上市,总是以老面孔出现在游客面前,难以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促销重视不够,不重视利用媒体进行广泛的促销宣传工作,从而未能达到预期经济效益目标。
三、甘肃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北的丝绸之路旅游线路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关注的热点。因此,为了实现甘肃建设旅游大省的宏伟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应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针对一些重点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差的问题,甘肃省应加强交通建设,更新交通工具,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空间转移。修建和扩建民用及军用机场也进行扩建使其成为民军两用机场。进一步加快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对重要景点的支线公路加以改造和完善,尽量做到方便、快捷、进的来、出的去。省里已经确定,采取补助和贴息的办法,每年筹措5 000万元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景点的开发。
第二,建立旅游信息系统,提高旅游“导航”功能。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资讯服务的好坏是一个地区市场成熟与否的标志。如果能准确、快速、全面将旅游信息通过网络新闻媒体传递给旅行社和游客,就可使旅客减少旅游的盲目性,使旅游消费产生最佳的效果。因此,建立大型的旅游资讯及预报系统是树立政府主导性产业形成的关键之一。
第三,加强旅游企业及景区(点)对旅游市场研究,进行必要的市场细分,针对不同游客采取不同的营销方案。旅游市场细分是根据旅游消费的地理、人口、心理、行为和购买力等因素,将整体市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消费群体,从而确定目标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的过程。细分市场的目的是占领目标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能否获利、利润率的高低是衡量市场细分的成败的主要指标。而甘肃若想做旅游大省,对旅游市场的研究是必需的,也是有远见的。成功的细分市场可带来滚滚不断的客源和利润。例如,河北省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区虽然以一日游的观光为主体,但不断细分出都市度假需求市场、学生修学考察市场等,经过数年努力,目前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占旅游者总数的10%,但人均消费额比观光客高3倍,经济效益相当显著。
第四,针对陇南、甘南旅游资源丰富,但当地经济贫困的现状,应申请将这二地列为国家旅游扶贫开发区,以促进这两个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并使全省旅游均衡发展。
第五,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规范价格,服务行为,树立甘肃假日旅游市场新风尚。甘肃旅游的发展要靠一支强大的旅游队伍的支持,我们应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机制及旅游专业人才并建立定期的旅游岗位培训及合理的奖惩制度,发放服务意见表,以此提高甘肃旅游从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并且政府应对假日旅游市场中的价格进行分类管理,防止价格欺诈。
最后,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走旅游精品之路,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同开发保护文物资源,发展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突出民族特点,不断丰富敦煌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内涵。大力开发旅游商品,注重旅游娱乐活动的表演性、群众性、参与性相结合,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文化品味,把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宣传、销售作为建设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并密切注意游客市场需求的变化,努力提高甘肃旅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 谢贵安.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雷鸣.中国丝绸之路旅游文化集粹[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4] 徐菊凤.北京文化旅游:现状・难点・战略[J].人文地理,2003,(5).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旅游;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对有“震旦国中第一奇山”之美誉的黄山旅游风景区的称赞;而后,“感受黄山,天下无山”的广告语激起人们对其的无限向往。从这一旅游业“领头羊”广告语的变化中,能够窥见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旅游业的发展趋向,对于当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黄山旅游风景区概况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集中国名山之大成,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之美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黄山广告语的变化
(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兼而有之;尤以“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素有“中国第一奇山”之称。
对于从世界各地来此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明代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一位游客这么形容:“一直舍不得上黄山,那心理仿佛小孩子总爱把最喜欢的糖果藏到最后。”不难看出心中对黄山的无限喜爱和向往;一位国外游客认为黄山是“This is what you need to see before you die!”
(二)“感受黄山,天下无山”
黄山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感受黄山,天下无山”的广告语引起热议,不少人认为旅游宣传语言过其实、过度魅化。本文并非讨论这一广告语本身是否得体恰当,而是从另一个角度,从广告语的变化中寻找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还是传统的观光式旅游,游客仅仅停留在观看层面上;而“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则突出了体验和感受,说明了当今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三、黄山广告词的变化对旅游业的启示
(一)体验旅游成为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走出家门放松身心的渴求也更加强烈;但是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以及个性化的心理。体验旅游伴随着体验经济应运而生。
(二)旅游营销需要创新
旅游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作为文化体验载体的特征越来越凸显,这使旅游营销成为竞争激烈的旅游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胜出的有力武器。创意是体验经济的高端资本,在旅游营销中融入创意的要素,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和体验消费的市场背景下,旅游是新的知识经济,是思维的经济,其核心问题是“新”,新的核心价值在于“创”②。旅游营销应围绕旅游者的体验诉求进行,突出个性化,采用差异化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不同需求;还要注重人性化和互动化。
(三)旅游品牌化塑造
品牌以其蕴涵的独特价值,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心理情感满足,同时品牌也强化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功能的认识和认可,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对于旅游业来说品牌的建立显得更为重要,不同的旅游行业都以其品牌特殊性来吸引游客。旅游品牌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旅游产品所能提供给游客某种“体验”的承诺。旅游品牌塑造是为了确定品牌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给游客传达独有的体验信息,并以其特有的魅力与其他旅游产品相区别③。只有将旅游品牌的个性与游客的个性相结合,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契合,旅游品牌的塑造才会成功。
四、结语
“游山要游徽黄山,不到黄山憾一生。天下游子痴绝处,无梦神游到徽州。”黄山以其特有的姿态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从这一旅游业“领头羊”广告语的变化中,我们或许可以嗅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体验旅游既是一种时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应与时俱进,抓住当前发展机遇,以新的姿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县民,王喜莲.基于体验经济的游客管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28).
[2]夏小莉. 旅游营销的创意策略[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11):1-2.
关键词:宁德;旅游业;后发优势思考
近1O年来,我国GDP的增长势头迅猛,尤其在2010年,我国GDP超过了38万亿元,提升到了世界第2位,人均GDP超过40O0美元。居民的消费将由实物消费转变为实物与服务消费并重,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时代。可以说,旅游业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朝阳产业,是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11年6月《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公布,其中,宁德市被列入海峡西岸东北翼旅游产业集群,同时还入选五大重点旅游增长极、四大精品旅游项目。这些规划将进一步加快宁德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
、宁德市旅游业发展的独特后发优势(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首先,宁德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夏雨热同期,秋冬光温互利,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圣地。其次,宁德市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陆源地带,与台湾隔海相望,西连武夷山脉,南接省会福州直奔闽南金山角,北承浙南直达长三角。又加之宁德市将依托沈海高速公路福建段以及温福、温厦等高速铁路,以海滨度假、都是观光等为主导功能形成了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区。
(二)独特的品牌优势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2007年宁德市推出了“闽东北亲水游”的旅游品牌,随后2010年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又申报成功,这将为宁德市旅游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和领域。“十二五”时期,宁德市将依托世界地质公园,“闽东北亲水游”等品牌优势,整合太姥山、自水洋、白云山、鲤鱼溪、三都澳等旅游景区,加快旅游开发步伐,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完善旅游基础和旅游接待设施,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扩大闽东北亲水游知名度,培育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品牌。这些都为宁德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三)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后发优势逐渐突显随着宁德进入“高铁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又加上国庆、春节、五一长假游、双休日等假期游的增加,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旅游的时间和机会。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我国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与此同时,从(2010年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来看:2010年宁德市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为681.08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8.7%;旅游总收入50.52亿元,增长19.9%。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80.74万人次,增长18.7%;国内旅游收入50.39亿元,增长19.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0.34万人次,增长8.7%;旅游外汇收入0.02亿美元,增长51.7%。可见,宁德市旅游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后发优势逐渐突显,因此,我们宁德更应乘势而上,抓住大好时机,充分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加大旅游开发建设的力度。
二、宁德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宣传力度不大.投入不足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度不大,在旅游宣传方面的投入不足,外界对宁德市的旅游产品形象和旅游品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有许多潜在的客源市场还未打开,当前来宁德旅游的游客,多是以商务旅游的散客为主,团队业务的较少,对于不同的客源客体,不同的市场群体没有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没有注重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景区融合于宣传当中。
(二)交通设施滞后,不配套
其一,虽然宁德市已进入“高铁时代”,但是有些旅游景点到市区到火车站的旅游巴士专线还尚未开通,现代高速铁路运输给旅游业的带动还未能充分体现。其二,宁德市所辖的有些县(市、区)的一些旅游景区的公路还是由民间筹集资金投入建设,这种民间资金的聚集量是有限的,筹多少只能算多少,对整个景区的旅游设施的建设改善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这种依赖单纯的民间资金,对于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想要取得突破性的实质进展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使旅游设施建设的周期拉长,阻碍了加快景区建设的前进步伐。
(三)行业水平不高且不平衡
宁德的旅游业从总体上看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比较快,但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大的旅游格局还未形成,各县(市、区)的旅游独立自成一体,如福鼎搞自己的太姥山,屏南搞自己的白水洋,相互之间缺少了必要的不同地方的文化对接。有些开发的旅游点(区)规模不大,档次不是很高,基本上处于粗放型的经营,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的旅游配套设施相对滞后,有的景区与景区之间的交通存在“瓶颈”问题,接待能力较差。
(四)周边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宁德市已在2010年1O月3日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但在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之前,我国已经拥有20多个世界级地质公园。其次,由于宁德的旅游业起步较晚,不管是在省内还是省外的旅游景区无论是从历史文化底蕴基础设施,还是行业发展水平上来说都比我们发展得好,经验比我们丰富。这对于我们发展旅游业来说,既是潜在的危机又是挑战,对我市的旅游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
三、宁德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在信息快速传播、旅游业蓬勃发展、地区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运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来扩大旅游景区的知名度是至关重要的。这主要是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多渠道、多形式的旅游宣传促销。如:向游客发放旅游宣传手册、导游图,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等相关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建立客源地旅游营销网络,制作相关的旅游景区(点)的官方网站,设置网页的虚拟景区浏览、电子旅游线路简介等。发挥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如《神秘的自水洋》、《鸳鸯溪,我的温柔之乡》、《海上仙都太姥山》以及电影《爱在廊桥》、《为你而来》等的推介作用来提升宁德旅游的知名度。还可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旅游门票价格,如进行分类: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男生与女生;文静与活泼等,也可有团购票价、月票、季票、周票等,形式可以不同多样,以供选择,对老年人或困难群体的票价可适当低些。价格的高低定位也是吸引客源的因素之一。
(二)规划先行,整合资源,引导旅游健康持续发展针对旅游景区(点)的特色,《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炼出了I1个旅游品牌,突出“海峡旅游”主题,宁德市的“地质奇观,亲水闽东”这一旅游品牌列入其中。
为了更好地丰富和完善福建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宁德是主要景点也将优化升级,完善四大旅游精品。重点推进太姥山、自水洋、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精品;以三都澳等地的滨海旅游开发,打造滨海旅游精品;挖掘畲文化茶文化等开发文化旅游精品;以柏柱洋、棠口等丰富的闽东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精品。
(三)提高行业水平,发展壮大旅游格局提高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发展大旅游格局,旅游的配套服务的整合和提升是关键。餐饮业方面:要向游客推出我们地方宁德特色小吃,类型要多样。住宿业方面:要提高旅游接待硬件档次,加快建设星级酒店的步伐,对中、小型宾馆进行资源整合,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经营理念以提高旅游的接待能力与档次。交通方面: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旅游专用公路建设。人才建设方面:针对目前宁德旅游现状,要重点引进具有旅游景区管理、项目开发经验的旅游管理高端人才,强化旅游队伍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此外,还要求做到景区(点)与景区(点)之间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建立旅游共同市场,把各景区(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大旅游圈。
(四)突出主题,发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和“闽东北亲水游”的品牌效应发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和“闽东北亲水游”的品牌效应,可推出休闲游、假日游、商务游、会展游等,主动融人“海峡旅游”,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知名旅游品牌。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为契机,组建市旅游开发公司,整合和保护旅游资源,推进环三都澳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大型城市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抓好向白水洋、太姥山5A级景区和鲤鱼溪、九龙涤、白云山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台港澳的旅游协作和线路对接,打造旅游线路。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我市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争取到2015年,全市境内外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倍以上。
(五)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宁德市物产丰富,如:畲族银饰、剪纸、竹编、贝雕和软木画叶腊石加工精制而成印章和工艺品等,这些都是上好的旅游纪念品。地方小吃也是宁德的一大特色,如穆阳烤肉、苏堤线面、太子参、银耳、各类特色蔬果等。但由于景区(点)内的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多样性,因此宁德市应立足特色,开发、改造和提升传统产品,实行本土化战略把物产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可以把闽东的历史名人、传说故事融合到旅游产品中,打造以各种故事为主题的系列产品来提升现有旅游产品的质量,拓展市场。
(六)把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旅游业蒸蒸日上的今天,要如何保护好旅游资源与环境已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要使二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必须做到,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旅游问题。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根据旅游环境承载力状况和旅游者数量及分布状况进行科学调度,建立预防、预警机制。还要通过系统的信息接收、处理网络,及时监测各景区(点)的旅游接待能力、环境生态变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变化,准确及时地放映出环境承载力的现状,为保护好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总之,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环三跨越崛起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应该要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来弥补不足之处。要从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行业水平,发展壮大旅游格局、发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和“闽东北亲水游”的品牌效应等方面入手,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环三跨越崛起注人生机和活力。
2095-3283(2015)12-0058-04
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经济”“无烟工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旅游业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一支独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已经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未来还会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旅游目的地对旅游业的重视主要源于经济动机,关注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拉动作用和就业效应。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大量涌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
一、旅游与旅游业
(一)旅游
实证研究中,学者们总结出了多种方法测度旅游经济效应,但对旅游的界定却一直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对旅游进行界定。
伯卡特和迈德里克将旅游定义为除为了进行有偿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而离开正常居住地作短期外出访问(或离开家短期逗留别处)的现象[1]。世界旅游组织则认为旅游是一个到观察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停留期在一个特定时间之内,且旅行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从事某项活动从被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的活动[2]。
(二)旅游业
旅游业是吸引游客、运送游客、向游客提供住处,并无微不至地满足游客需求的一门学科、艺术和经营之道[3]。
为旅游者提供在客源地和目的地往返整个过程中所需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称为旅游企业,所有旅游企业的集合称为旅游业,或旅游行业、旅游产业,旅游业需要满足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后半期,对于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早期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20世纪中期后则以定量实证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基本都以入境旅游为研究对象,研究类型可以分为下列三种:
(一)案例研究
Ghali研究了菲律宾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入境旅游对菲律宾经济增长具有积极贡献[4]。Tosun以土耳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入境旅游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但这种贡献具有较强的波动性[5]。Balaguer和Dritsakis分别以西班牙和希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独立的案例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入境旅游是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理论[6,7]。
(二)传统计量模型研究
更多的学者则是选择应用传统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模型方法是VAR模型、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以入境旅游的数据作为工具变量,代替旅游业的发展,研究结果分为三类:一是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Granger原因(Ongan和Demiroz[8];Kim等[9]),即旅游业发展会带动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会促进旅游业发展;二是旅游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Narayan和Prasad[10];Brida等[11]);三是经济增长是旅游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Lee[12]、Nilgun[13])。
(三)动态面板模型
传统计量经济模型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鉴于时间序列数据为一维数据,研究局限性较大,部分学者改用涵盖截面和时间二维的面板数据,动态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Eugenio-Martin以拉美国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能够拉动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14]。Soukiazis和Proenca以葡萄牙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有助于人均收入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15]。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相较于国外学者,国内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早期成果以定性研究为主(如张凌云[16]、申葆嘉[17]),研究结果具有不可验证性。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进行定量研究,本文仅综述相关定量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或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一类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一)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
1.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由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创立,是一门专门研究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并带有不确定性现象的应用数学学科。
中国学者创造性地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旅游研究领域,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张伟和周秉根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性较大,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协调性[18]。吴利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关联性[19]。
2.投入产出模型
李江帆等以广东省为例,乔玮以上海市为例,分别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定量实证研究,测度了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和产业波及效应[20,21]。
宋增文、张华初和李永杰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即中国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和波及效应,旅游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而且这种前向带动作用大于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后向拉动作用[22,23]。
(二)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与方法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专门研究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另一类则综合研究旅游业(含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1.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
毛端谦和张伟朋[24]以江西为例、张晨[25]以上海为例、张小军[26]以河南为例研究入境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促进作用[24,25,26]。张丽峰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变参数协整关系[27]。
汪莉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入境旅游收入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在一定时期内会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28]。
蒋满元的研究则得出了与上述学者截然不同的结论,同样通过构建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中国的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29]。
武春友和谢凤媛应用门限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限效应,但并未得出入境旅游发展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力支持数据[30]。
2.旅游业与经济增长
和红和叶民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并且在长期来看响应的程度更稳定、更显著[31]。武春友等的实证研究则表明,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国际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32]。
刘长生和简玉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东部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远大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部次之,西部因果关系与东部相反[33]。
柳思维和吴忠才发现我国国内旅游、经济增长、入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存在经济增长到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的单向因果关系[34]。
王良健等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全国及所有省市的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入境旅游的作用更显著[35]。
杨勇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只存在由经济增长到国内旅游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36]。
赵磊和全华发现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长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则大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37]。
四、综述评析
国外学者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起步较早,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在大量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最近10年涌现了较多的定量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实施中央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快湖北的改革和发展,**月30日至**月7日省政府咨询委员会派出调研组赴**省考察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省政府办公厅组织了旅游局、扶贫办、民族宗教委员会、党史办等部门召开的座谈会,介绍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省按照《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提出的“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发展,培育成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积极推进**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2004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外汇收入8020.27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480.21万人次,同比增长31.88%,国内旅游收入16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旅游总收入167.75亿元,同比增长43.54%。
**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2002年出台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省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旅游业富民强省、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改革开放等功能和产业联动效应,使旅游业的发展与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强化旅游产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素质,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使**旅游业形成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是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年至**年,国家和**省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投入共计4.03亿元,其中旅游国债资金达3.25亿元,投资总额超过了**年至**年**省财政对旅游业的投入总和,极大地改善了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省委、省政府在财政比较紧张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从**年起,每年拨出专款1200万元建立**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把对旅游业的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从**年起增加到2000万元),这对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公路主干线通往重点旅游区的道路条件显著改善,几个旅游支线机场相继通航和开工。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由国际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编制的《**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得了**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批准,地、县级旅游发展规划和支线机场旅游线路规划及文化、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已相继完成或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多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省首批三个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建设进展顺利。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成效明显,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媒体参与的联合促销机制基本形成,“文化千岛,生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已经凸现。六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以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旅游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全面推进。
二、**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从**实际出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旅游业投入、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2、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围绕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按照“规划先行,保护第一”的原则,切实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资源保护等基础性工作,认真解决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坚持“以质取胜”和“以特取胜”,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体系。大力拓展中高端客源市场,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努力塑造**旅游新形象。
4、始终把加强旅游教育培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规范行业管理,作为提高我省旅游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在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体制、经管机制的创新上进行新的探索。
三、**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体要求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富民兴黔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木任务,把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质取胜”、“以特取胜”,进一步转变旅游业经济增长方式,在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实施精品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和红色旅游,打造精品线路,创建旅游品牌;加大以入境游为重点的高中端客源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区域合作,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相关行业、部门的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努力开创旅游业齐抓共建的新局面。
发展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的13%左右,初步把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使**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四、**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继续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形成航空、公路、铁路和航运构成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以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争取在首批三个优先发展旅游区率先取得突破。以国际、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不断巩固和完善现有观光、度假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突出特色,打造一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服务配套、在旅游市场上影响大、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城镇及民族文化村寨,构建起初具规模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按照“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资源为载体,以交通为纽带,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区域旅游发展方向,确定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工,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及与重点客源城市的协作,联合周边省区市共同策划推出省际特色线路,形成开放、联动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以联手开发客源市场、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为重点,形成区域旅游精品环线。近期正积极参与和推动“9+2”泛珠三角的旅游合作,西南六省市区旅游合作,以及不断推进川黔渝、滇桂黔、湘渝黔等多边合作,努力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两个市场,着力拓展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按照营销渠道多样化、营销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切实把目的地形象推广与旅游产品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专业营销网络开发旅游市场的特长,形成组合优势,有效拉动客源增长。大力开发日本、港台、东南亚和韩国、欧美等入境游市场,不断拓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及周边国内重点市场。
(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围绕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目标,实施人才兴旅战略。进一步加快旅游院校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协调发展,扩大旅游教育培训与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把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育旅游人才市场,优化旅游人才资源配置,在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形成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服务**旅游业的良好机制和有效渠道。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各类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实行期权、股权等激励措施,以及采取知识、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加强旅游岗位培训的力度,加大对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旅游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文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营造依法行政、诚实守信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继续抓好国家和省级旅游管理、服务标准的实施和建设,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等旅游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以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规范出境游和查处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等四个环节为重点,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建设,促进全行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防止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几点启示
1、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旅游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省要进一步深化旅游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分明、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旅游行政执法体系,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旅游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大旅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逐步实行以监督执法为主的管理方式。
2、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我省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继续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积极鼓励旅游区(点)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旅游资源能够有效保护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规划和相关法规的要求,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通过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选择业主,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区(点)的建设、管理,引进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
3、扩大旅游业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国有独资旅行社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参股,促进国有旅行社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旅行社业。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省内外优势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到我省合资、合作经营旅行社。积极引进国外旅行社采取合资、独资方式在我省开展旅行社业务。对在我省兴办旅行社的省外、境外旅行社,在资质审查与项目审批方面适当放宽标准。省外、境外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迁移总部等方式来湖北开展旅游经营,凡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我方企业可以不控股。
4、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协调对外、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旅游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搭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滚动的、分层次、分行业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推行定点定向招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和实效。
目前,我国已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和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年3月,黄石市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黄石旅游业,要找核心,抓重点。以工业资源依托,特别是工业遗产,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实现工业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进而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是黄石市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同时,围绕工业旅游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找到黄石旅游的“引爆点”。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概述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D繁荣D衰退D转型D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旅游业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誉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更是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发展旅游产业是经济转型的不二之选。
二、黄石市依托旅游业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旅游业的影响因素
发展旅游业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各类城市发展因素中基本大同小异,但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却造就其独特之处。纵观其内外部因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影响旅游者自身旅游需求的因素;二是除旅游者自身之外的市场因素。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也受这些因素影响。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收入、社会心理因素和其他变量,这主要与城市发展进程有关。资源型城市相较于普通城市而言其自然景观、自然环境、就业情况、经济状况等有较大的区别,这些也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将这类城市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出来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作用,例如工业旅游是这类城市的主要特色资源。
(二)黄石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黄石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目前,全市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旅游景区11家、湖北省四星级工业旅游景区1家、湖北省旅游强县(区)1家、省级旅游名镇1家、旅游名村2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8家,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旅游村镇等10家;旅行社45家,其中4A级1家、3A级14家;星级饭店24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4家、三星级酒店13家、客房2200间、床位数4000张;旅游汽车客运公司8家,旅游客车168辆;内湖游船120艘,已初步形成以“食、住、行、游、娱、购”等要素为主体,其他关联产业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201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880.6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总收入117.5亿元,同比增长17.6%。
(三)黄石旅游资源概况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青铜是湖北三大世界级旅游品牌之一:一江、两山、青铜),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湖北有“千湖之省”之称,黄石有“百湖之市”之名,被誉为“半城山色半城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湖北省唯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黄石矿冶工业遗产(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矿)、四星级工业旅游景区-劲牌有限公司等工业旅游资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塞神舟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大冶石雕、阳新采茶戏等;有4个国家级4A级风景名胜区:黄石家矿山公园、仙岛湖风景区、东方山风景区、雷山风景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石市的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大冶市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鄂王城遗址、兵暴旧址、红三军团革命旧址等,阳新县的龙港革命旧址等;地方戏曲文化旅游资源:阳新板凳龙等;地方特色饮食旅游资源:金牛麻花、东风农场东楚鱼面等;宗教旅游资源:被誉为三楚第一名山的佛教圣地东方山等;地方特色工艺品及艺术品:青铜制品、大冶殷祖古建园林等;除此之外还有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等。这些景区(点)中没有规模大、知名度高的重量级精品旅游景区(点),但部分景点因其资源的独特性具备打造高质量景区的条件,如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东方山以及阳新仙岛湖等。
(四)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枢纽,是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培育对象,更是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及区域间交流与合作;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城市形象创造的作用。2016年黄石市举办的第三届保安桃花节,开幕式当天吸引了10万余名游客,300余户村民沿路设点售卖农副产品。石田古驿油菜花音乐节、军垦农场“三花”节以及七峰山的樱花节则“引爆”了我市乡村赏花游,当天3个景区共接待游客16.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余万元。
三、黄石市发展旅游业的策略
(一)政府主导,积极促进城市经济向旅游业转型
根据国务院要求,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领导和支持,中央财政也将给予那些已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的城市以资金支持。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黄石来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接受国家扶持,是实现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在总体规划、市场环境、区域协调、公共服务、安全保障、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借助国务院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应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增值,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黄石市政府在追赶先进和补偿历史欠账的双重压力下,积极促进城市转型,在农业、电力、钢铁铜矿及相关产业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城市资源的枯竭,使得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都有限。然而,旅游业作为当代的无污染绿色“朝阳产业”,成本低、效益高,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黄石市政府要加大对原有适存景观的保护和监管,制定相应法规,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将黄石市旅游业做好做强,成为未来黄石经济的强大支柱。
(二)重视旅游优化组合,发展黄石市旅游产业链
黄石市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其中的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原生态的传统古村落、繁多的矿产资源遗址、精彩纷呈的现代农业观光园等都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旅游业是一个极具综合性的行业,产业关联度极大,拉动作用强,涉及吃、住、行、游、娱、购等六大直接相关行业,同时也间接的与金融、医疗、建筑等行业相互作用。黄石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旅游,更应该放宽视野,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城市发展综合多元型产业链。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拓宽旅游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塑造品牌,打造个性化的“工业遗产旅游特区”
黄石旅游资源丰富,在优化结构,延长旅游产业链的过程中,应审慎地位,既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因素,又要考虑周边地区的竞争及旅游客源地的情况,明确自己的旅游业发展方向。如今的黄石虽然已“沦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但并不意味着曾经红红火火的工业遗迹已沦落。目前,黄石有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矿区,它们都是黄石的骄傲。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重复照搬其他省市的旅游业发展模式?黄石的旅游业发展需要思考,需要特色,需要发挥那些曾经让黄石人骄傲的工业资源的作用。只有打造出独特的旅游点,做到人o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旅游点,以此构建黄石旅游的特色产业链,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因此,以黄石市旅游业的发展,应着重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及矿山公园等工业遗产旅游地为主,大打工业遗产旅游特区牌,对已有的工业遗产地进行合理规划整合,整合其他旅游资源,全新定位,形成特色工业旅游文化产业链,打造黄石工业旅游目的地品牌,以品牌和质量为核心,提高黄石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将黄石打造成中国最美工业旅游城市。
(四)利用新媒体,提高城市旅游知名度
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发展旅游业不应拘泥于传统法式,更应该积极适应时展,利用互联网,打造城市新印象。
一、进一步提高加快旅游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广梧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全面拓展,发展旅游业市场广阔、潜力巨大。自设市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者的消费环境,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社会资金的投资环境日趋成熟。我市已具备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是建设山区经济强市的重要途径,对于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我市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凸现城市特色;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脱贫奔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县(市、区)、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共同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旅游业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建设文化强市结合起来,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按照政府指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发展旅游业。到年,使我市旅游业的接待总人数、社会旅游总收入、旅游创汇跃居全省山区市前列,为建设山区经济强市作出积极贡献。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合力。
1、加强领导和部门协调。各级政府要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行业协调管理职能。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发改、交通、科技、财政、税务、国土、文化、建设、规划、环保、劳动保障、农业、宗教、经贸等部门要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拥有旅游资源的部门或单位,要从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大局出发,打破行业界限,多与旅游部门沟通协商,尽快把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好,为振兴我市旅游业作贡献。公安、工商、物价、卫生、安全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旅游安全、价格、市场秩序、食品卫生、饭店餐饮、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宣传和推介旅游,在全市营造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大对旅游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旅游扶贫工作,制定措施,狠抓落实。每年要积极向上争取旅游扶贫资金和旅游景点建设资金的支持,并将省、市的旅游扶贫资金和景点建设资金用于景区建设,坚决查处各种违规占用旅游扶贫资金和景点建设资金的行为。同时,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市场促销、旅游发展规划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解决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职工的编制、工资和办公经费。有关部门要切实减轻旅游企业负担,坚决取消各种违规收费项目,使旅游企业有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抓好旅游业发展规划,引导旅游业向高层次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奇山秀水、峰林洞穴、六祖文化、温泉文化、石艺文化、历史古迹、自然生态等构成了我市发展旅游的优势。如何结合我市旅游发展现状,把这些资源科学地、合理地整合,打造成旅游精品,构筑起的大旅游网络,对旅游规划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不仅要求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更要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规划工作,财政部门要把规划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旅游发展规划要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承担,并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按规定程序报批。同时,要加强旅游项目管理,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项目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立项应先征求旅游部门意见,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其向高层次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市及各县(市、区)务必在年底前完成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对1—2个重点景区进行详细规划。
(三)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
根据我市资源优势,以“禅文化”和“石文化”为重点,深入挖掘我市的六祖文化、温泉文化、洞穴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古建筑文化,实施我市旅游精品战略。城区要以加快发展蟠龙洞为主的洞穴旅游和石材加工流通基地的石文化旅游,以市场运作的手段加快对蟠龙洞景区的招商引资,扩大和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南山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和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罗定市要以龙湾山水自然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为突破口,切实加快罗镜历史文化旅游区、连州仙境茶园农业生态旅游区、萍塘—华石观光游览区的开发建设;新兴县要以六祖文化和温泉文化为切入点,着力开发与龙山景区相配套的新亮点,全面提高景区品位和接待能力。加快发展水台温泉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郁南县要以连滩、大湾古民居和西江民俗文化风情游为重点,加快对大王山森林公园和神仙滩景区的开发力度以及南江文化的发掘,开发无核黄皮等农业生态观光游;云安县要以西江黄金水道游和卧龙湖度假旅游为重点,与毗邻的县(市、区)景点整合新的旅游线路。各县(市、区)要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县域旅游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快通往旅游区(点)的道路建设。同时,积极争创广东旅游强县(特色县、资源县),加快景区(点)的评A和修学旅行工作。
(四)运用市场化手段,扩大开放,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
1、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深化企业改革。积极利用外资、民资开发旅游景点和兴办旅游项目,引进珠三角、港澳地区的资金,加快我市重点景区及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使我市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国有旅游企业改制步伐,大力发展民营旅游企业。鼓励旅行社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加强饭店业结构调整,推动饭店业专业化、集约化和多样化发展,市区和各县(市)要发展1—2家四星级以上饭店,以提高我市旅游和商务接待水平。加强星级饭店评定工作,推进饭店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加强“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旅游合作。抢抓CEPA先机,提升粤港澳旅游合作水平。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利益分享的双赢原则,积极推动和建立“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旅游协作机制,建立旅游区域无障碍合作。围绕“东渐西联”的新格局,培育区域旅游品牌,构筑旅游新网络。进一步加强区域内旅游优化组合、线路推介、旅行社等业务的合作,全面提升区域内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益,从而拓宽我市区域发展空间,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行业管理和业务培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1、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认真整顿旅游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整治无牌无证非法经营旅游业务;打击欺骗和“宰客”等丑恶行为;强化旅游安全管理,防止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各县(市)旅游部门要建立和健全游客投诉、紧急救援、旅游咨询、散客服务等旅游服务机制,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和完善城市旅游功能。
一、多形式开发旅游资源
1、本市境内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全面对外开放。
2、鼓励海内外各种经济实体、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以征用、购买、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资开发,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
二、实体鼓励扶持措施
3、从事旅游项目所需土地及星级酒店用地,其出让底价可最大限度地灵活确定,一般控制在征地拆迁成本水平上。涉及综合性用途的,土地使用年限由40年无偿延长至50年。
4、涉及农业、生态等方面的旅游项目,可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等方式取得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的经营权,年限为耕地承包期30年、草地为30至50年,林地为30至70年。
5、对新办并确认为重点旅游企业的,从投建之日起,三年内所产生的地方性收入本级部分,每年于下一年度初由市财政安排预算支出给企业。星级酒店自营业之日起,五年内所产生的地方性收入本级部分,每年于下一年度初由市财政安排预算支出给企业。
6、项目投资建设涉及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的,在本级权限内一律免收;经营性收费的,按现行标准酌情减免。
7、旅游项目用地批准后二年内未动工的,用地由市政府依法无偿收回;六年内未取得国家、省有关部门评定的省级或3A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则按正在实行的旅游点、景区地价标准追加地价。星级酒店项目批准后三年内必须营业,五年内未取得三星级酒店以上等级标准,则按正在实行的酒店地价标准追加地价。
三、加大投融资力度
8、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重点旅游项目的贷款帖息补助。
9、优先增加对旅游开发的信贷投入,保证必要的资金需求。
四、创造优良投资经营环境
摘要:牡丹文化在洛阳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是洛阳城市形象的名片之一,牡丹文化旅游产业也是洛阳市旅游业核心产业之一。充分发挥洛阳牡丹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将牡丹文化进一步融入洛阳市未来全域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之中,更加深入地将牡丹文化打造为洛阳标志性的国际旅游品牌,促进牡丹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从而进一步发挥牡丹文化资源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牡丹文化;洛阳;旅游业;作用机制
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洛阳牡丹文化历史悠久,牡丹文化形态和内涵丰富,牡丹文化旅游产业欣欣向荣,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牡丹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民众在延续牡丹文化的主体地位,促进了牡丹文化及其相关习俗的传承,才有了像牡丹文化节这样一年一度的赏花盛会,造就了牡丹文化旅游产业业态的兴盛。同时,牡丹文化资源同其他旅游资源形成的强大合力共同促进了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在丰富对旅游业发展业态研究、地区性特色旅游资源更好地实现旅游业经济效益转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形象构建等方面,研究牡丹文化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牡丹文化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牡丹文化旅游产业是洛阳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牡丹文化资源作为洛阳市旅游资源核心要素之一,牡丹文化旅游业也是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清明节到五一这段时间是牡丹花的盛开期,在此期间洛阳市会举行“洛阳牡丹文化节”这一传统赏花节庆,该节庆是洛阳市一年一度的重要文化旅游事象。2016年,在第34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2350.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7.67亿元,其中牡丹文化节期间旅游总收入占洛阳2016年全年旅游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21.8%。2017年,第35届洛阳市牡丹文化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493.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13.07%,市区主要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88.63%。2017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牡丹文化节成为洛阳市一年之中旅游发展最热门、也最为关键的时期。牡丹文化是洛阳旅游的巨大热点,由此引发的巨大带动效应,促进了洛阳市其他旅游行业的发展,相关的旅游衍生品的开发,如牡丹瓷、牡丹书画、牡丹食品等也成为了洛阳牡丹文化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牡丹文化促进了洛阳旅游城市形象的传播
洛阳市对其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千年,牡丹花城”。2016年,洛阳市旅游收入占洛阳GDP的总值达到14.35%,旅游业是洛阳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牡丹文化已经成为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名片,洛阳市“以花为媒”,通过牡丹文化的跨域传播,实现其城市形象对内和对外的广泛延伸,扩大其作为旅游城市的对外影响力,提高游客对洛阳城市形象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二、牡丹文化旅游产业在洛阳兴盛发展的原因
(一)牡丹文化是洛阳城市形象的核心元素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牡丹文化是洛阳城市形象的核心元素之一,也是洛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底蕴、审美情趣、道德价值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宋代文豪欧阳修对于洛阳牡丹的评价,得益于洛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牡丹花种植传统,牡丹在洛阳走进千家万户,受到人们的喜爱,牡丹也因此被称为“洛阳花”。牡丹文化已经融入到了洛阳市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洛阳市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洛阳市城市形象的代言。在无形之中牡丹文化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张力,促进洛阳对外城市形象的传播的同时,也促进了洛阳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文化自觉是洛阳牡丹文化旅游产业兴盛发展的源泉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的自觉,没有文化的自觉也就无法实现有意识、有目的的文化传承。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当地的文化持有者热爱本土的地方性文化,并自觉传承和发扬在地性的传统文化。民众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和媒介,文化自觉宰制着地方性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培育了旅游消费氛围和消费环境。洛阳市的牡丹文化传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除政府大力支持外,牡丹产业的发展有者大量的民间力量的自发支撑。在洛阳,随处可见的牡丹书画品画廊、商店,群众性的牡丹文化题材的书法展示,富涵牡丹元素的群众性演艺的表演,对于牡丹文化的喜爱和传承已经渗透到洛阳当地民众生活的许多方面。文化自觉增强了文化凝聚力,促进牡丹文化的传播,延伸了洛阳旅游市场的边界,也为牡丹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预留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形成合力
洛阳牡丹文化旅游的发展同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共生式的发展模式。即以牡丹文化为元素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是洛阳旅游发展的中流砥柱,牡丹文化资源与洛阳其他旅游资源的发展如文物资源、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自然景观资源、饮食文化等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水融,不可分开。牡丹文化开发对洛阳旅游起到了名片和宣传的作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充实了牡丹文化的内涵,拓展了牡丹文化资源的开发边界,促进了旅游业衍生品的延续和洛阳城市形象的传播,这种共生模式促进了洛阳旅游业发展的繁荣壮大。
(四)牡丹文化与洛阳历史文脉相辅相成,推动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延续
历史文脉是区域旅游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洛阳牡丹文化延续到今天,与洛阳整个历史文脉的传承相辅相成。洛阳是中国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历经十三个王朝,105帝王,历时1650年,历史气息浓厚,在中国历史上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牡丹是繁荣富贵的象征,深受历史上封建王朝的追捧,也是士大夫、贵族附庸风雅的对象,如欧阳修、文彦博、邵雍、程颐、程颢等,他们在洛阳开辟园林,培育牡丹,赏花吟花,从而形成了“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这样的士大夫赏花风气。同时赏花习俗也逐渐开始扩大到广大的市民阶层,每年牡丹花盛开时,赏牡丹花的习俗也为市民阶层所推崇。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互为表里,促进了牡丹文化的繁荣和延续,形成了洛阳独特的历史文脉,且未曾断流,这条以牡丹文化为核心元素之一的历史文脉正是当今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推动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延续。
三、牡丹文化促进洛阳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将牡丹文化融入洛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体系
当中全域旅游目的是指,全域范围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旅游吸引物都被开发成吸引旅游者的吸引节点,旅游整体形象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旅游业态丰富多样、能吸引相当规模的旅游者的综合区域空间。洛阳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境内有着便捷的交通网络,旅游设施较为完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洛阳市域内富集着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有着以龙门石窟和白马寺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观类旅游资源,也有着以白云山、木扎岭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总体来说,洛阳市既有旅游业态种类多样,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巨大。牡丹文化作为洛阳旅游形象的标志之一,与域内众多的旅游资源联系密切,不可分割,将牡丹文化进一步融入洛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布局之中,发挥牡丹文化作为洛阳城市形象名片的影响力,以牡丹文化为连接元素,增强洛阳旅游产业不同业态之间的关联性,带动洛阳市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实现旅游业对于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依托,促进洛阳旅游业的国际化转型
经济的全球化导致旅游业客源市场的全球化,区域性的旅游资源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生命力,地方性旅游产业也因此会获得更大的客源市场。洛阳旅游业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绝不可以忽视对国际市场的把握。洛阳市作为中国古都之一,对其自身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应该是成长为一座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在洛阳旅游业打开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洛阳牡丹品牌的国际化包装和塑造会起到重要作用。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人们对牡丹文化的认知有限,导致洛阳牡丹的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像荷兰郁金香、日本的樱花等花卉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以2017年为例,在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共接待国外游客27.07万人次,而全市共接待游客总量2466.86万人次,境内游客数量与国外游客数量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显示出了牡丹文化品牌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也表明牡丹文化有很大的品牌扩展空间。随着全球旅游信息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加快,很多优秀的地方性旅游资源可以在全球进行推广和传播,这也为洛阳牡丹文化品牌的取得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更多知名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洛阳一年一度的旅游盛会,也是洛阳牡丹文化走出去的最佳时机,要充分利用好洛阳牡丹文化节这样的旅游推介平台和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对洛阳牡丹品牌实现进一步地塑造和包装。也要善于利用现代新媒体传播渠道,将牡丹文化作为古都洛阳特色性的旅游资源在多元化的国内外旅游市场进行宣传和推广,更好地展示洛阳古都风貌,进一步开拓洛阳市的国际性旅游市场。
(三)促进洛阳牡丹文化旅游衍生产品的开发,实现牡丹文化旅游衍生产品的多元供给
一、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贵州省按照《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提出的“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发展,培育成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积极推进贵州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初期的计划目标。2004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外汇收入8020.27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480.21万人次,同比增长31.88%,国内旅游收入16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
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2002年出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贵州省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贵州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旅游业富民强省、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改革开放等功能和产业联动效应,使旅游业的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相协调。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强化旅游产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素质,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使贵州省旅游业形成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是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2000年至2004年,国家和贵州省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投入共计4.03亿元人民币,其中旅游国债资金达3.25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超过了1980年至1999年贵州省财政对旅游口的投入总和,极大地改善了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委、省政府在财政比较紧张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拨出专款1200万元建立了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把对旅游业的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从2005年起增加到2000万元),这对进一步完善贵州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公路主干线通往重点旅游区的道路条件显著改善,几个旅游支线机场相继通航和开工。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旅游组织局的指导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由国际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编制的《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得了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批准,地、县(市)级旅游发展规划和支线机场旅游线路规划及文化、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已相继完成或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多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初现成效,全省首批三个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建设进展顺利。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成效明显,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媒体参与的联合促销机制基本形成,“文化千岛,生态贵州”的旅游目的形象已经凸现。六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以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旅游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全面推进。
二、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从贵州实际出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旅游业投入,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围绕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按照“规划先行,保护第一”的原则,切实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资源保护等基础性工作,认真解决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坚持“以质取胜”和“以特取胜”,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体系;大力拓展中高端客源市场,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努力塑造贵州旅游新形象。
(四)始终把加强旅游教育培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规范行业管理,作为提高我省旅游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 大力推进旅游区管理体制,努力在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体制、经管体制的创新上进行新的探索。
三、 贵州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的要求是: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富民兴黔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质取胜”、“以特取胜”,进一步转变旅游业经济增长方式,在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实施精品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旅游,打造精品线路,创建旅游品牌; 加大以入境为重点的高中端客源市场开发,加强区域合作,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相关行业、部门的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努力开创旅游业齐抓共建的新局面。
发展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的13%左右,初步把旅游业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使贵州成为多民族特色问哈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四、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继续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形成航空、公路、铁路和航运构成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以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争取在首批三个优先发展旅游区率先取得突破。以国际、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不断巩固和完善现有观光、度假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突出特色,打造一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服务配套、在旅游市场上影响大、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城镇及民族文化村寨,构建起初具规模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按照“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资源为载体,以交通为纽带,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区域旅游发展方向,确定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工,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与重点客源城市的协作,联合周边省区市共同策划推出省际特色线路,形成开放、联动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以联手开发客源市场、联合大灶区域旅游品牌、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为重点,形成区域旅游精品环线。近期正积极参与和推动“9+2”泛珠三角洲的旅游合作,西南六省市区旅游合作,以及不断推进川黔渝、滇桂黔、湘渝黔等多边合作,努力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两个市场,着力拓展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按照营销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切实把目的地形象推广与旅游产品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旅行商、新闻媒体和专业营销网络开发旅游市场的特长,形成组合优势,有效拉动客源增长。大力开发日本、港台、东南亚和韩国、欧美等入境游市场,不断拓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及周边国内重点市场。
(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围绕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目标,实施人才兴旅战略。进一步加快旅游院校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协调发展,扩大旅游教育培训与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把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培训旅游人才市场,优化旅游人才资源配置,在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形成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服务贵州省旅游业的良好机制和有效渠道。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各类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实行期权、股权等激励措施,以及采取知识、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加强旅游岗位培训的力度,加大对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旅游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营造依法行政、城市守信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继续抓好国家和省级旅游管理、服务标准的实施和建设,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等旅游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以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规范出境游和查处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等四个环节为各种点,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建设,促进全行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防止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 几点启示
(一)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只能,创新旅游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省要进一步深化旅游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分明、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旅游行政执法体系,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旅游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大旅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逐步实行以监督执法为主的管理方式。
(二)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我省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继续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积极鼓励旅游区(点)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旅游资源能够有效保护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规划和相关法规的要求,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通过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选择业主,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区(点)的建设、管理,引进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
(三)扩大旅游业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国有独资旅行社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参股,促进国有旅行社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旅游社业。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省内外优势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到我省合资、合作经营旅行社。积极引进过外旅行社采取合资、独资方式在我省开展旅行社业务。对在我省兴办旅行社的省外、境外旅行社,在资质审查与项目审批方面适当放宽标准。省外、境外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迁移总部等方式来湖北开展旅游经营,凡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我方企业可以不控股。
(四)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协调对外、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旅游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搭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捆动的、分层次、分行业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推行定点定向招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和实效。
(五)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省财政每年安排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要根据财力情况适当增加,主要用于旅游开发项目贷款贴息及补助、旅游规划编制及产业发展研究、旅游宣(下转第45页)(上接第40页)传促销等,其中用于宣传促销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各市州和重点旅游县(市、区)政府应安排相应旅游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切实保证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的资金需求,相对集中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交通、生态、水利、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方面的资金和项目,要适当向重点旅游景区倾斜。加快建设湖北旅游项目库,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