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节水灌溉

高效节水灌溉

时间:2023-06-06 09:01: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节水灌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效节水灌溉

第1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高效节水;模式;重要性;存在问题;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但是,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因此,发展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势在必行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节水技术的运用已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只是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技术或者是地膜覆盖等等。在进行水利灌溉的过程中,建立健全节水刮泥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按照节水制度和规定,做好节水计划,同时对于水量和水费要加强重视。

一、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模式

一般对农业水利灌溉来说,其发展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1、渠道防渗技术。从古至今,采用渠道的方式来进行农业水利的灌溉是较为常见的,主要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方便性,操作的过程中减少了人工作业。但是冲渠道灌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水体输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渗漏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从这一方面入手,对渠道防渗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以节水方式为主,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滴灌式灌溉。滴灌式灌溉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水由滴头慢慢滴出,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可真正做到只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地。此法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既省水又增产。但其最大缺点就是滴头出流孔口小,流速低,因此堵塞问题严重。对灌溉水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过滤和处理。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在农业建设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的重要部分,节水灌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节水灌溉指的是农作物种植中利用低量的水来获得农田的高产,是在保障农业生产不受影响的基础之上,尽量节约灌溉用水,主要的措施是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进行科学灌溉,避免在水资源的运输和运用中出现浪费的现象,尽可能地追求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由于传统农业灌溉技术中,并不考虑水资源利用率的问题,而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所运用的水资源中只有小部分被真正应用到了农作物的生长中,这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所不容的,是农业科学建设的重大阻碍。

三、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农田水利措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于此同时,在农业水利灌溉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农业管理部门的重视。(1)灌溉方式落后:我国的农业水利灌溉,多是挖渠引水、凿井汲水的方式,或者利用相应的闸坝、堤防、沟渠等,从水库、河流等处引水灌溉,采用的一般是漫灌的方式,很容易造成灌溉不均匀的情况,而且在灌溉过程中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2)灌溉设施不完善:在灌溉中,多是以沟渠引水,而且沟渠以土质为主,在传输过程中,水资源会渗入土层中,同样造成了严重的浪费。(3)管理不当:灌溉工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权不明、权责不清、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4)资金投入不足:对于已经建成的水利灌溉工程,缺乏维护资金,导致其存在老化、损坏的情况,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益逐渐就爱那个第,而新建的灌溉工程由于资金短缺,难以达到应有的规模,其功能也无法充分发挥。

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的措施

农业节水灌溉不可能单纯的依托于先进的工艺灌溉设备来实现人们节水意识提升的目的,还有各种政策导向、科技市场发展、规模化经营等方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国外在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过程中,使用了一套十分缜密的技术管理方式,当中很多的经验都是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的。

1、制定节水灌溉政策。当下我国的农村经济技术条件不够先进,因此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发展还离不开国家的重点扶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需要订立农业节水灌溉设备,设立专项补贴政策。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国家需要鼓励金融单位研究订立各种专门针对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的优惠贷款政策,提高农民加入节水灌溉队伍的积极性,而一些已经开展农业滴灌的增值税减免政策上,另外需要加深订立各种农业用有别于其他节水灌溉设备的税收优化政策,以加快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发展。

2、以现代化方式发展节水灌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时候,以高新技术与资本当成主要的发展手段,重点研究各项节水农业的各项灌溉结束以及后期的生产研发等等多品种配套的方式,其中像是输水管道、喷头以及滴灌管等,一整套设备组成了一个完备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除此之外,投身农业科技发展的工作人员,还对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含水量、各项组成元素等都有专业系统的研究,农民能够参照专家鉴定的结果,实行系统的灌溉施肥管理,有效提升了水资源与肥料的有效利用率。

3、推广节水技术的应用。依照我国具体国情特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要求使用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相互联合的方式,同样不可忽视工程技术和非工程技术之间的配合。现下我国节水措施的使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的使用:(1)雨水积蓄使用技术;(2)田间工程技术;(3)节水灌溉技术;(4)机械化保护耕作技术;(5)节水抗旱种类与高效种植技术;(6)耕作和覆盖的保墒技术;(7)化学方式抗旱节水保水技术;(8)监测土壤地力墒情和信息管理技术。

4、精细化地面灌溉技术。对地面的项灌溉技术进行改良,是建设在平整地面的基础上的,我国的地面灌溉量巨大,有十分广阔的灌溉覆盖面积,因此在平整地面的过程中,要求使用激光控制平面的技术和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各种有效改进地面灌溉方式的措施,以期慢慢的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以及精细化灌溉调整。激光控制平地设备的组成是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以及控制器和平地铲运等几个部分。此设备的使用能够高效实现土地平整的要求。

五、结束语

在节水灌溉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照各个地区具体的经济发展情况、土壤状态与农作物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操作方式,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和各种设施的推广应用。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它涉及多学科技术领域,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这个体系以农业节水为中心,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为目的。

参考文献

[1]飞.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

第2篇

关键词:高效节水;滴灌;应用

中图分类号:S274.2文献标识码: A

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水方式的统称。根据灌溉技术发展的进程,输水方式在土渠的基础上大致经过防渗渠和管道输水两个阶段,输水过程的水利用系数从0.3逐步提高到0.95,灌水方式则在地表漫灌的基础上发展为喷灌、微灌、直至地下滴灌,水的利用系数从0.3逐步提高到0.98。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微灌和滴灌。其中滴灌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最先进的灌溉技术,地下滴灌的蒸发量极小,能完全不受风的影响,可实施立体精确定位水肥灌溉。水的利用率高达0.95,理论上水的损失微乎其微。设施损耗少,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不易老化。

二、滴灌技术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控制枢纽、输水管道系统和滴水器四部分组成。水源由机井、机电设备等组成,首部控制枢纽由过滤器、施肥设施、闸阀、水表等组成,输水管道由干、支、毛管三级组成。

水源通过水泵由首部控制枢纽把水送给输水管道系统,干管输水为分干管配水,输水分干管沿棚群走向垂直干管布置,每条分干管控制一排大棚,分干管再配水给支管,每条支管控制1座大棚。支管将压力水流引入大棚,再通过旁通将毛管与之连接,把灌溉水流送至植物根部。

滴灌具有省水节能、灌水均匀、土壤和地形适应性强、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省工、省肥(药)的优点,同时也具有投资较高、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对水质要求高的缺点。

三、滴灌技术的应用

阜阳市颍东区作为一个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地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是势在必行的举措。在颍东区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中,针对新华办事处蔬菜大棚温室区,就采取了大棚滴灌技术。

新华办事处蔬菜大棚温室区面积91亩,大棚82座,机井位于大棚区东部中央,干管自东向西输水双向为分干管配水,输水分干管南西北布置。

1、典型大棚系统设计标准

一般情况下,当滴灌的均匀系数Cu=98%,滴头的流量偏差qv≤10%,若取滴头的流态指数X=0.5,则滴灌的允许设计水头偏差率〔hv〕为20%。

棚内耕层土壤为壤土,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取滴灌的允许灌水强度ρ允=10mm/h,设计湿润比P=70%。

2、毛管与滴头间距的确定

结合当地大棚种植习惯,初步拟定滴灌带间距(SL)为0.8m,滴头间距(Se)为0.5m,并选择Ф16×0.6mm的内镶式滴灌带,内径为14.8mm。其滴灌强度ρ为

5.0(mm/h)

参考有关资料,湿润带宽度DW可达0.6m,按上述布置的滴灌带,其实际土壤湿润比P为:P实78.8%

以上结果表明,所选滴灌带满足设计要求。

3、毛管极限长度校核

由于大棚区地势平坦,大棚进口处可不设水阻管或压力调节器,则系统支、毛管的允许压力差[h]为 2.0m

由于大棚内支管较短,而毛管很长,将允许水头差合理的分配给支、毛管取分配系数为=0.2,=0.8,则[h]毛 =0.4m

当滴灌带中滴头流量为2.0L/h、滴头间距0.5m、滴灌均匀度为98%时,不考虑地形变化,Ф16mm毛管允许铺设的最大长度L毛92.8m

本次设计大棚滴灌带长度为80m,故所选的滴灌带可满足滴灌均匀度的要求。

4、大棚滴灌制度的拟定

(1)灌水定额

取计划湿润层深度H=0.3m,田间持水量为25%,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95%和70%,取=0.238,=0.175,耕层土壤容重=1.40g/cm3 ,土壤湿润比P=70%,滴灌水的利用系数η取0.9。计算灌水定额m为20.58mm

每个标准大棚的面积为7×80m=560(m2)=0.84(亩),则灌水定额M滴为11.53(m3/座)

(2)灌水周期

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取大棚蔬菜耗水强度Ea=3.0mm/d,则灌水周期T为6.17(d),取灌水周期为6.0d。

(3)大棚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棚=2.7(h)

(4)轮灌区的划分

根据棚内布置的毛管及滴头数量,计算单棚设计流:Q棚=2.56(m3/h)

根据单井出水量Q井=35m3/h,则同时可以进行滴灌的大棚数量N为:N≤13.6(个),取N=12个;

按系统每天工作t=8小时计,则整个小区内大棚一次灌水周期为:T =2.3(d)< T允=6.0d

因此,可采用上述轮灌方法。

5、过滤器型式选择

因地下水含有一定的砂粒,系统流量Q总=25.6 m3/h,根据过滤器选型指南并结合生产厂商可供规格,选择L80-W80型离心+网式组合过滤器,其前级为离心式过滤器,次级为网式过滤器。并在过滤器前后设置2.5级压力表,监测其工作状况。

6、机泵选型

(1)滴灌系统设计水头

项目区内机井的稳定动水位一般在6.0m以内,枢纽地面与毛管进口的高差取0.5m,取过滤器冲洗前最大水头损失为5.0m,枢纽各级闸阀的水头损失和为1.0m,机井内管道水头损失为1.0m,由前面计算干、支、毛管各级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为4.8m,典型毛管进口的设计水头为10m,则系统设计水头H为:

H=6.5+0.5+5+1.0+1.0+4.8+10=28.8(m)

(2)机泵选型

根据管网设计流量和工作压力,查水泵手册,选用200QJ32-39/3型潜水泵。

7、管网结构设计

因塑料管的线膨系数很大,为使管线在温度变化时可自由伸缩,初步拟定在干管、支管上每隔60m设置一个伸缩接头。

各级管道分叉转弯处需砌筑镇墩,以防管线充水时发生位移。镇墩尺寸为0.5m×0.5m×0.5m。另外,为防止停机后,管网水流回灌入井,引起水泵倒转而损坏,故应在水泵出口处安装逆止阀。

考虑到该区的气候条件和机械耕作碾压的影响,设计干、支管的埋设深度定为80cm。为控制支管的运行,支管首部设控制闸阀,尾部设泄水阀。各闸阀处均应砌阀门井保护。

四、滴灌管理

滴灌管理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要完善滴灌管理制度,制定工程管理措施,确定合理水价,明确职责,加强宣传,增强人们节水意识,真正达到节水的目的。

五、结语

在水资源紧缺、供需平衡严重失衡与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滴灌作为高效节水灌溉的一种,对目前农业用水紧张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而农业又是我国的基础和用水大户,保证农业稳定有序的发展是必须的,所以探讨包括滴灌在内的高效节水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

第3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

一、农田水利节水概述及农田灌溉用水量分析

(一)节水就是要充分合理利用各种可用水源,采取水利、农业、管理等技术措施,使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总体利用率最高以及效益最佳。

(二)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节水研究的重点。目前可采用的节水农业技术通常可归纳为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生物(生理)节水技术和水管理节水技术等四类。

(三)近年来,尽管农业节水技术发展很快,但问题也存在很多,目前我国农业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又存在用水浪费的普遍问题,水的利用效率仅为30%-40%左右,单方水粮食生产能力只有1KG左右。我国喷灌、徽灌等先进节水措施的灌溉面积仅占总灌溉面的5.6%。

(四)为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的灌溉水量和渠系输水损失以及田间灌水损失水量之总和称为灌溉用水量。需从水源引入的灌溉水量,包括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灌溉的水量、渠系输水损失水量和田间灌水损失水量。灌区作物所需的灌溉用水量。以万m3计。可分一个时段的及整个生育期的灌溉用水量。前者常按月、旬划分时段统计,可得灌溉用水过程,即按作物的灌溉制度;在各时段内作物的灌水定额乘以种植面积即得各时段的净灌溉用水量,其和就是整个生育期的净灌溉用水量。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目前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很多,受水区内普遍应用的主要节水技术与措施有渠灌区的渠道防渗、井灌区的垄沟衬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包括滴灌、渗灌等)、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以及井渠结合节水技术等。

(一)喷灌技术

利用加压水泵、动力机等喷灌机器把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再由喷嘴将水喷洒到空气中形成水滴,均匀地分布在作物和农田之间,这种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农作物。

(二)微灌技术

包括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和涌泉灌等多种方法。根据设备工作压力不同分为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根据设备铺设方式不同分为地下微灌和地面微灌。微灌技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灌溉控制系统、水过滤系统和输水管道的综合运用,可以很好地控制用水。以管道上的特殊喷头像滴水头、稳流器、分水器、滴灌水带、喷水带等,把溶解于水中的肥料和营养物质,以较小的流量速度准确注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局部农田灌溉。

(三)渠道防渗技术

在灌溉过程中,沟渠渗透是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防渗技术是通过降低土质渠道的通透性,从而形成河床透水的保护层,常用混凝土衬砌、浆砌、石头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多材料组合防渗等技术手段。

(四)低压管道输水

先提取机井内的水源,再通过灌溉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灌溉区域,属于地面灌溉的一种方式。

(五)步行式灌溉

以各类农用机械和电力作为动力,再加上配套的灌溉设备,提高灌溉的机动性,对工程设施的要求较低,主要是机器的组装和拆卸,支持拖拉机的使用,对设备的要求高,用于对急需灌溉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灌溉操作,不但效率高,而且节水能力强。

三、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也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推广。

(二)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权关系不明,管理职责不清,政事企不分,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

(三)受经济利益影响,水资源相对充足地方的农民对搞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

(四)资金投入不够,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和降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

(五)有些地方在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过程中不能够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可行性论证不够,存在针对性差的问题,致使有些节水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

(六)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不配套,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维修服务跟不上。很多工程设备因质量问题或维护维修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短,损坏率高等,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四、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一)提升农业节水灌溉制度管理水平

农业节水灌溉就要求以最少的灌溉水投入量获取最大的收益,农业节水灌溉制度包括农作物育种期及整个生产生长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周期、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等;对于不同农区的不同作物要进行分类管理,加大对各种耗水量大的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进行耗水量研究,寻找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在不同灌区的节水灌溉管理方案,包括供水、气象、管理技术等,高效率的进行节水灌溉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二)加强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利用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多种多样,不能单单重视一种节水技术,要灵活利用各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把喷灌、滴灌等和水肥结合起来,不但能够提升肥料的效力,还能节省水资源,延长灌溉周期,降低灌溉成本。

(三)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现行的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主要靠集体出资,农民筹资,国家补助建设。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国家补助资金却很少,大部分资金需要农民自筹解决。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农业节水工作纳人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种制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从而确立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四)加强再生水的灌溉技术利用水平

应加强对再生水灌溉技术的利用水平;首先,要保证污水废水的处理符合灌溉用水的科学标准,严格进行再生水的质量检测,保证符合灌溉标准;此外,加强对污染物在田间的移动规律、污染物对农作物生长及品质的研究,保证再生水不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并研究再生水的灌溉制度、施肥方式等。

(五)合理规划,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切忌盲目引进,盲目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已列为今后农业的主攻方向,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六)加强对节水设备的研究和生产制造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节水设备的科技含量较低,节水效率低下的现状,我们要加大投入,进行节水设备的研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节水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才能节省劳力、提升生产效率,重点开发和研究节水灌溉农具;针对我国农业区域广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的特点,应有专门的针对性研究,生产符合本区农业生产的节水灌溉设备;比如,针对一些经济作物,可以设计出一种智能化控制的节水灌溉系统,自动的进行气温、湿度、墒情的分析,既可以做到节水灌溉,又可以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

结束语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但要符合当地农业的发展规划,还要结合当地的水土资源,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这个体系以农业节水为中心,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6.

[2]金桂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第4篇

关键词:农业节水 节水灌溉技术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75-02

宁波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据计算,宁波市水资源总量7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加上城市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宁波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农业历来是用水大户,由于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不够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5,,节水潛力巨大,因此农业发展走节水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宁波市农业用水和农业节水现状

1.全市农业用水状况。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农田作物(种植业)灌溉用水、林业(茶、桑、果等)用水、畜牧业(猪牛羊及家禽等)用水。农作物灌溉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除了天然降水还不能够满足正常需要而进行补给的灌溉用水量。其大小不仅受气候的影响,而且还受作物种类、土壤种类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是用水大户。1980年全市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2.02亿立方米,占全市年用水总量13.96亿立方米的86%,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种植结构的调整,节水技术的推广,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社会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尽管农业用水量逐年减少,占总用水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工业用水量、城乡生活用水量却快速增长,而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限制了农业用水量的进一步增加,这也决定了农业发展必须走节水、高效之路。

2.全市节水灌溉设施现状。目前,全市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已由解放初期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3.7亿立方米(含河道),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269.4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93%;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77.8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61.1%。各县(市)区在低产田改造、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建设了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开发并推广应用了管道灌溉、渠道防渗、灌溉用节水阀门、泵站节能改造、排水降渍、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工程技术。到2010年底,全市节水灌溉总面积已达249万亩,其中渠道防渗面积187.6万亩,低压管灌面积5.7万亩,喷微灌面积23.4万亩。

3.全市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应用模式。(1)节水灌溉工程性技术。渠道防渗。其糙率小、流速快,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输水管道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管等,虽一次性投入较高,但综合经济性能仍优于明渠。喷灌。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以均匀地喷洒方式对作物进行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80%以上。至2010年底宁波全市喷微灌累计受益面积已达到23.4万亩。微灌。微灌是比喷灌更省水的灌水技术,到2006年末,全市喷微灌设施累计受益面积已达10万亩。(2)节水灌溉非工程性技术。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简单说就是“薄灌水,常露田”。这种方法,使水稻田有一半时间湿润而无水层,使水稻根系既有水分,又有氧气,促进水稻生长,并在增产前提下实现节水、节能。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1998年开始,全市进行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试验示范。根据水源和地形条件不同,形成水种湿管、直播湿管和旱种旱管三种方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进入21世纪,各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宁波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推广高效新型种植模式,把大面积高耗水农作物退出种植结构。而以蔬菜、瓜果、豆类等耗水较少、高效经济作物取代。早、晚稻由1990年的448.1万亩稳定调减到目前的180万亩左右。而耗水量较少的经济作物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节水增收明显。

二、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基础研究滞后。高效农业节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宁波市过去对单项节水工程技术研究、应用较多,对农业工程节水与非工程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等)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研究欠缺,难以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特别是至今缺少适合宁波市特点的规范标准、衡量和度量节水效益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虽然结合本地特点提出了几种农业节水的模式,并在前几年进行了试验,但面对农业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尚难提出全面规范的技术标准,导致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节水灌溉设备的生产和产品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节水灌溉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高,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监督和质量检测工作亟待加强。

2.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投资力度不足。目前,节水推广的资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补助外,农户自己要负担三分之一,负担较重。近几年宁波市虽然非常重视高效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但地方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由于投入不足,一些灌溉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

3.小规模种植管理模式制约喷微灌发展,先进灌溉设施建设速度偏慢。宁波市以往建设的农业节水工程主要以渠道防渗为主,与效益农业、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先进农业节水灌溉设施较为缺乏,现有喷、滴灌等高效、先进节水设施灌溉面积仅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土地规模经营的比例还不高,全市尚有近40%的农田由大量农户分散经营,面积小而不成片,节水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相互制约,喷微灌推广使用面临较大困难。

4.推进高效农业节水政策不完善。各地对农业节水的配套扶持政策研究不够,如节水灌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不配套;农业节水灌溉用水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如何用经济政策鼓励和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政府对发展节水农业和推广节水灌溉应采取哪些保护扶持政策,以及对粗放用水应实施怎样的约束机制等方面都缺乏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发展。

三、加快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支撑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把推广农业节水工作纳入到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要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以农业生产节水、增产、增收为总目标,建设持续、高产、高效相结合的现代节水型农业,建立健全节水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及高效用水管理体系。各地要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建设一批区域性农田水利示范镇(乡)和一批生态观光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以推进高效农业节水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推行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1)针对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等问题,要加大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力度,以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田间配套、更新改造为重点,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率。(2)加快高效节水设施灌溉工程建设,以高新节水技术推广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喷、微灌等工程建设,把高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作为引领节水农业发展,提升传统农业档次,适应节水农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来抓,因地制宜发展露地固定喷灌、露地(设施)滴灌、露地(设施)微喷灌、设施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新节水技术工程建设。(3)大力推广农艺、生物节水技术,以高效、高产、节水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积极调整节水高效型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种植技术及配套技术,探索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的联合调控技术,加快节水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新方法、新技术。

3.研究制定扶持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或实行低息、无息、贴息贷款金融政策和经济补贴,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资金,逐步形成国家支持、地方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高效农田节水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完善配套政策,将推广高效农业节水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建设计划,保障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使节水灌溉走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轨道。

4.开展高效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提高农业节水科技含量。科技创新是高效农业节水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节水科技创新,要认真总结宁波市和国内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快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要进一步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进行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引进、试验与推广,为农业节水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持,科技部门要加强高新节水技术的研发,研究、生产符合宁波市农业节水实际需要的技术、产品,提升农业节水水平。

5.建立完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随着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对其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新建的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都要明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按照职能清晰、权责明确原则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行机制改革,因地制宜建立专管与用水户组织相结合的水管理队伍,建立行之有效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宇.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业产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9

2.李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唯实,2007(1)

第5篇

关键词: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必要性;建设标准;成效

中图分类号:TU991.64 文献标识码:A

1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在水源日趋匮乏的情况下,对石津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灌区水源工程岗黄水库为年调节水库,近年来蓄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而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却逐年增加,大量挤占了农业用水,造成农业灌溉水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灌区土质渠道渗漏损失严重,水的利用率低,又加重了水资源的紧缺形势。因此,灌区要在当前形势下求得发展,只能大力推行节水改造技术。在灌区内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节水扩大灌溉面积,提高保浇程度,实现增产、增收、增效,是现阶段缓解水资源紧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

目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产量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期,这种转变已经对灌区原有的灌溉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缩短灌水周期,提高灌溉保证率以实现农作物的适时、适量灌溉,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发展节水灌溉也是石津灌区农业发展的长远大计和基本战略。

2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标准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灌区所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状况,灌溉工程渠灌设计灌溉保证率采用50%;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措施,75%年仍可维持灌区灌溉面积13.3万hm2。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0)、《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确定总干渠为Ⅱ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干渠确定为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分干渠确定为Ⅳ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支渠确定为Ⅴ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排水工程的除涝标准采用5a一遇。建筑物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

2.1 渠道设计

梯形断面渠道施工方便、边坡稳定,一般用于分干渠以上级渠道。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总干渠、干渠边坡系数采用1:2,分干渠为1:1.5~1:2。在支渠断面的选取上,仍然以梯形断面为主,配以部分抛物线型断面,支渠边坡系数采用1:1~1:1.5。对于现有渠道满足设计过流能力的前提下,保持原断面型式不变,对于局部冲、淤渠段,进行削、填处理。各渠段纵坡拟定主要以现状自然纵坡为主。

2.2 渠道衬砌设计

2.2.1 渠道防渗型式

渠道防渗型式有:土料或水泥土防渗,优点为施工简便,造价低,缺点是抗冻性、耐久性较差;石料防渗,优点为抗冻、抗冲、抗磨和耐久性好,施工简便,缺点是防渗效果一般不易保证;埋铺式膜料,优点为防渗效果好,重量轻,运输量小,缺点是当采用土料保护层时,占地多,允许流速小,采用刚性保护层时,造价较高;沥青混凝土或混凝土防渗,优点为防渗效果、抗冲性和耐久性好。可用于各类地区和各种运用条件下的各级渠道衬砌。

第1种型式耐久性较差,第2种型式防渗效果不宜保证且需要石料量大,不适合本渠段的防渗设计。根据防渗效果要求,土工膜防渗或混凝土防渗更适合灌区节水改造的要求。采用土工膜防渗加土料保护层型式,防渗效果好、投资少,但灌溉期水流流速较大,会对土料保护层造成冲刷破坏。所以,推荐防渗方案为混凝土防渗。

2.2.2 衬砌混凝土等级设计

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渠道属寒冷气候区,总干渠、干渠衬砌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C20,抗冻等级F150,抗渗等级W6。分干渠衬砌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C20,抗冻等级F50,抗渗等级W6。支渠衬砌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C20,抗冻等级F50,抗渗等级W4。

2.2.3 衬砌结构尺寸

为减少造价和衬砌施工方便,渠道采用等厚矩形混凝土板衬砌。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板厚采取总干渠12cm,干渠10cm,分干渠8cm,支渠6cm。总干渠伸缩缝间距采用3m,其他渠道采用4m。总干渠采用闭孔泡沫板,外封聚硫密封胶,渠道伸缩缝采用树脂油膏伸缩缝,树脂油膏伸缩缝填料为树脂油膏,保护层为M10水泥砂浆。

2.2.4 防冻胀保温设计

衬砌渠道的地基冻胀量大于允许位移值时,主要从适应冻胀、回避冻胀、削减或消除冻胀等3个方面采取措施使衬砌渠道的冻胀位移值满足抗冻胀要求。常采用在渠道衬砌板下铺设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该方案施工简单,工期较短,便于操作。

3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成效显著

在部、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石津灌区自1997年开始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截止到目前,共实施建设1997~2011年度18期(含2008年度新增投资项目、2010年度第2批项目、2011年度第3批项目)。项目的实施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灌区工程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一批骨干渠道的安全输水能力明显提高,轮灌周期缩短,为农田适时灌溉提供了保障。同时极大改善了工程环境,促进灌区内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灌区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已实施完成的1997~2011年度第3批续建配套项目,灌区分干渠以上骨干渠道完成防渗197.607km,防渗面积2832568m2,骨干渠道混凝土防渗率由1998年的5.2%提高到目前的25.0%;骨干渠道建筑物的配套率和完好率分别由1988年的75.9%、36.9%提高到目前的87.4%、54%;灌区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8提高到了0.55,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48;年节水量5942万m3。共恢复灌溉面积1.5002万hm2,改善灌溉面积9.53万hm2,粮食单产从1998年的767kg增加到2010年的962kg,粮食生产能力由1998年的84700万kg增加到2010年的151185万kg。经济效益99727万元,水利分摊效益37890万元(水利分摊系数0.4)。

4 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应用

1.前言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两较大,因此灌溉也就成为了必然。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水资源被大量浪费,不仅大不到应有的灌溉效果,同时也会阻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有必要将这一技术应用其中,以更好的达到提高灌溉水平与灌溉效率的目的,这无论对于我国农业而言,还是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的长远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说,与农田灌溉等有关的诸多工作都可以应用这一技术来完成,这一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范围扩大和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两个方面。总的来说,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如下:

通过对图1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用于四方面工作当中。首先,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实现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众所周知,渗漏问题的出现是导致水资源被大量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下,渠道渗漏问题能够被有效的解决,同时管道输水过程也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这对与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十分有利。其次,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下,先进的节水方法能够被有效的应用。节水方法存在很多种,其先进性决定着这一方法的使用效果,基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方法相对来说更加先进,因此节水效果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也需要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传统的灌溉方式下,节水工作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制度的建立也就失去了依靠,但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下,水资源的节约问题能够成为可能,这为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田间灌溉节水处理也能够在这一技术下实现。由此可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了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项较为先进的、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一项技术,将其应用在上述四种工作当中十分必要。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应用于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过程中,同时其对于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也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

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特殊性的主要体现。在过去,农业灌溉过程中所应用的渠道均来源于人工的挖掘,受土质的影响,渠道出现泄漏的现象十分常见,由此带来的水资源的浪费量每一年都有所增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这一技术的要求下,渠道需要以浆砌块石作为主要材料来完成,相对于土质的渠道而言,其防渗效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这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除此之外,利用传统的渠道进行输水,还面临着水份蒸发的问题。根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求,需要以管道的方式实现对灌溉水资源的输送,这样的输送方式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水资源的蒸发量,因此也就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2先进节水方法的应用

喷灌技术是先进节水方法中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的漫灌方式而言,喷灌方式需要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利用喷灌技术进行灌溉需要在固定的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喷头,灌溉水资源会从喷头中喷出,并实现对一定范围内的农作物的灌溉。目前,喷灌的方式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调查显示,相对于传统的灌溉方式而言,这一灌溉方式能够节约30%到50%的水份。

除了喷灌技术之外,微灌技术也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下包含着不同种类的灌溉方式,其中滴灌以及渗灌的节水效果均十分良好。微灌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但其对于灌溉时间却具有较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灌溉工作,达到一定的灌溉效果。相对于喷灌技术而言,微灌技术的节水量更大。在对同样面积的农作物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利用微灌的方式较传统的灌溉方式而言能够节约跟多的水份,节水量处于50%到80%之间。

3.3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

不充分灌溉的方式已经成为了节水灌溉系统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在过去,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灌溉往往秉承着最大程度的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的目的来实现,专家认为,这样的灌溉制度是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充分灌溉方法的提出要求改变原有的观点与目的,在灌溉过程中,需要秉承着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理念来实现,即仅仅以产量的提高为准,而不以产量的最高为主要目标。这样的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的达到水资源节约的目的。

3.4田间灌溉节水处理

田间灌溉节水处理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为了提高灌溉的节水效果,不仅需要从水资源节约的角度入手来实现,同时还可以从土壤水份保持时间延长的角度出发来完成。众所周知,土壤中水份含量的保持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因此,延长水份的保持时间,必定能够达到减少灌溉次数、节约灌溉水资源的目的。土壤中的水份主要通过蒸发而丧失,利用麦秆覆盖的方式能够减少十分的蒸发量,延长其蒸发时间,因此也就能够达到节约灌溉水资源的目的。

4.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为提高节水效果,必须注意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使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达到更好。具体而言,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4.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均能够实现对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根据种植地区的不同,农作物生长所凭借的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在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灌溉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灌溉之前,要对当地的土壤类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选择最为有效的灌溉方式对其农作物进行灌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除此之外,对技术的应用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针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利用麦秆覆盖减少土壤中水份蒸发的方式能够达到较好的节水效果,而针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则可以利用喷灌以及滴灌的方式完成灌溉。

4.2充分考虑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特点

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特点,这是必须注意的一点问题。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水资源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花生等农作物对于水资源需求量较少,因此在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其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延长两次灌溉的间隔时间,从而达到结语水资源的目的。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对于水资源量的要求较高,针对这一类型的农作物而言,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有关人员必须对这一原则加以重视,这无论对于水资源的节约而言还是对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农作物灌溉技术对于水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采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十分必要,实践证明,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农业领域的有关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要加大力度将这一技术扩展到整个农业生产区域内,进而使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高效节能灌溉 发展思路 探索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能源危机也相继爆发,因此节能环保无疑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作为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鉴于此,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能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建设的结合

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的结合可以以生态的发展思路指导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完成对水资源的涵养和节约。由于受到气候特征和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降水量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使得不同地区的天然降水量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以某省市为例说明如何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能灌溉。

本文中例举的省市,其地势特征为自西北向东南,平面、山地和丘陵依次呈现阶梯状分布。气候特征是典型的亚热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该地区四季分明,降水量在不受到特大环境变化影响时也表现的较为稳定,其年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1380mm,最大降水量为2280mm,年最小降水量也可以达到880mm,降水月份大多集中在5-8月,鉴于该地区有比较明显的降水特征和分布特点。因此,本文在充分分析其降水特点的同时,对该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出一些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强的建议措施,具体方式内容总结为表1。

通过表1中的四种措施可以发现,通过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的结合,充分的利用天然降水实现对农田的灌溉可以有效的保证节水效果。此外在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实施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应性较高的策略。其次,由于每个地区的补贴政策不同,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注意经济性和价值效益,针对于增加绿化种植面积的举措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效应,因此在其基础上也要通过其它方法进行农田水利灌溉的巩固。

为了保证工程灌溉的高效性和经济性,对相关的渠道进行防渗技术的加固,并以最低的成本投入保证储蓄水可以快速的从渠道引入到田间,从而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在该省市的实践过程中,据统计渠系输送水与土渠输送水相比可以节约30%~50%的水资源,并且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最高可以达到80%。因此在这种灌溉方式下可以保证高效节能灌溉的发展需求。

其次,上述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采取了微灌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输送。微灌技术是微灌系统通过压力作用于水资源输送的技术,其在喷洒过程中不仅可以保证对田地的均匀灌溉,同时也可以保证节水增产的效果。这种灌溉技术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大面积种植过程中,例如蔬菜和果园等。

3.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

3.1采取引调模式充分利用地下水

在引用地下水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引调模式,在充分分析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水源进行合理的引调。通过科学合理的引调模式可以保证地下水库的容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且可以有效的避免洪涝灾害的出现。本文的举例县城共有4条主要河流,共有拦河闸坝11座,在引调模式的选择过程中,主要依据水流特点分为洪峰期间和平稳期间,并依据水流的上下游水位的高低不同,采用不同的引调策略。一般情况下,洪峰期间水流太过迅速很容易导致地下水库容量的失控,因此要少引,将重点引调放在平稳期间。在下游水位高时少引,低时多引。这种引调模式可以有效的利用地下水,优化水源的管理。

3.2采取合理的配水方案

合理的配水方案与天气特征以及农田作物生长情况密不可分。一般在耕种初期进行田地灌溉时可以优先使用储蓄地表水进行灌溉,其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从而为后期用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出现旱情时,要优先灌溉作物受旱较为严重的地块和作物。在浇筑耐旱作物之前要时常关注天气变化,在提示雨水来临之前可以放缓灌溉的速度,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尽管,这种配水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从作物生长的角度以及高效节水的角度均是值得借鉴的良策。

4.积极推广农艺措施节水

可以达到高效节水和农业健康发展的农艺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多选则一些耐旱植物,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旱情带来的危害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具有较高耐旱性的农作物包括葵花、豆类和一些特殊品种的玉米等,在合理调整这些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灌水量。

②划锄保墒,降低地表水分蒸发的速度。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与土地特征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苗期或者春季耕种时节要划锄保墒,避免土地板结,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提高土地对雨水或者灌溉用水的渗入量。与其具有相同原理的措施还包括秸秆覆盖,其也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加护措施除了减少水分蒸发以外,还可以保证对雨水的涵养和储蓄,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

③结合一些化学抗旱剂,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为了实现高效节水灌溉除了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入手以外,还要加强对农作物的管理,其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以营养元素的方式将化学抗旱剂施加于作物成长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保证作物的抗旱效果,从而节约水资源的使用量。

5.加强信息技术与农田水利灌溉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行业和领域的跨越,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必备武器,在农作物灌溉过程中也不例外。“3S”技术是信息时展的产物,其融合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球定位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其可以被应用于农业灌溉过程中,提高对水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

3S技术作用于田地灌溉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对土壤和作物含水量的估计和监测,通过监测系统的实时统计和汇总可以有效的为农业抗旱减灾和农业灌溉用水提供服务,从而使农业灌溉更加科学合理。

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相结合,实施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测也是必然的。因此,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的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对农田水利灌溉整体流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分析,从而保证各种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借鉴一些成功的工程信息化建设经验,对农田水利工程实施精益化管理,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和实施策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共提出了4项农业水利工程高效节水发展的思路,分别是加强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的结合、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积极推广农艺节水措施与加强信息技术与农田水利灌溉的结合。鉴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还要结合一些有效措施以及现代前沿技术保证灌溉的高效节能。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41

新疆虽然处于干旱地区,但是新疆地区每年都为我国输送大量的优质棉花,新疆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畜产品也十分丰富。新疆也是我国的甜菜制糖基地,当地的农作物灌溉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节水灌溉在新疆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当地的水资源,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新疆节水灌溉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要对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索提高新疆节水灌溉实效的有效措施。

1 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新疆地区土地面积广阔,远离海洋,加上当地属于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因此新疆地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降水量的存储,这对农业灌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节水灌溉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目前新疆地区大部分都已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1.1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新疆地区的节水灌溉需要输送水的渠道,现在新疆地区的水渠都采取有防渗水措施,采用各种措施进行渠道防渗水工作,可以很好地保护水资源,全区的水渠覆盖面积占全国的21.3%。克拉玛依市和兵团14师黑垦区都建有大型自压灌溉管网工程,组成了新疆地区大型输水管网,保证了新疆地区都能进行农作物灌溉。新疆地区节水灌溉的配套设施覆盖面积在逐年增加,并且喷灌、管道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信息现代化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在节水灌溉上也得到很好的应用,这些灌溉技术和设备的运用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新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灌溉设备制造厂的发展,关于节水灌溉的技术研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疆天业在我国的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

1.2新疆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

新疆节水灌溉目前已取得很大的成就,有效地促进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但节水灌溉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方面:新疆有些地区在进行节水灌溉工作时,忽略了当地的地质情况,盲目的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损失。虽然可以满足农作物灌溉的需求,但是使用节水灌溉时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一些节水灌溉设备建成后不能使用的尴尬局面,没有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使用。新疆地区的土地大部分属于盐碱地,土地经过长时间的滴灌会使土壤中的盐分增加,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新疆地区的土壤情况各有不同,现在市场上的节水灌溉设备过于单一,不能适应复杂地质情况的土地灌溉需求,并且节水灌溉设备的系统化程度不高,一些设备的零件不能适应其他灌溉设备的使用。国家对节水灌溉设备研发的投入不高,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更新不到位,都会制约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性能。新疆地区基层干部对节水灌溉技术普及的认识不足,没有定期对节水灌溉设备使用者进行技术应用的培训,也没有绩效考核机制,使节水灌溉设备的应用处于混乱的管理之中。

2 解决新疆节水灌溉面临问题的建议

2.1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节水灌溉工作

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根据地区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农作物条件等情况来考虑节水灌溉的应用,要尽量采用滴灌代替喷灌,滴灌要比喷灌更加节省水资源。考虑农作物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的情况,采用不同方式的节水灌溉,提高节水灌溉的效率,促进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

2.2加强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研发力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也需要改革创新,节水设备生产厂家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对节水灌溉设备进行研发,提高节水灌溉设备的灌溉效率。节水灌溉设备研发专家要对新疆地区的农田进行实地考察,考核原有节水灌溉设备的运行情况,查找出节水灌溉设备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

2.3加大对节水灌溉设备的普及教育工作

节水灌溉设备的应用与基层群众的认识离不开,并与基层干部关于节水灌溉的知识掌握程度有关。新疆地区的农业部门和水利部门要加强平时工作的交流,多下基层,对当地农田的农作物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群众进行节水灌溉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群众对节水灌溉的认识,有助于节水灌溉设备的有效运行。

2.4制定对节水灌溉设备的日常管理制度

节水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保证农作物在最需要灌溉的时候能有足够的水资源,保证农作物的正常成长。节水灌溉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十分重要,当地的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建立有效的节水灌溉设备使用制度,严禁私自使用节水灌溉设备,减少节水灌溉设备的损耗。

3 结语

新疆地质干旱的特性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发展,但是节水灌溉技术设备可以弥补当地干旱的缺陷,可以很好地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维护新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新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疆地区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研发,研制出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节水灌溉设备。

参考文献

[1] 杨继富,胡亚琼.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运行[J].节水灌溉,2000,(02).

第9篇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3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3.1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3.2利用3S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3.3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3.4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4结语

第10篇

1贵州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节水灌溉现状近几年来,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措施来抓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截止2010年底贵州省常用耕地面积175.78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8.7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1.2%;节水灌溉面积42.5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4.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9.1%。节水灌溉面积中渠道防渗灌溉面积36.26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5.2%;低压管道灌溉面积4.98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11.7%;喷灌面积0.44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1.04%;微灌面积0.89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2.1%。此外还有节水灌溉措施面积4.67万hm2。近几年是贵州省节水灌溉事业增长最快的时期,通过各种节水措施,使贵州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从不足0.37提高到0.45左右。

1.2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贵州省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使贵州省耕地面积分散、灌溉渠系配套不完善、灌溉方式粗放、灌溉管理落后,节水灌溉面积发展缓慢。目前贵州省节水灌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山区地形制约节水灌溉的发展。受山区地形的限制,贵州耕地比较零星,平地少,山丘地多。其中相对平坦成块、水资源条件较好的部分基本已作为水稻田,旱地绝大部分都是比较复杂的山丘坡地,水源条件较差,很难进行一般的地面灌溉,而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灌模式技术要求高、单位面积投资大,目前只能在节水示范项目中应用,难以大面积推广。(2)节水意识和观念尚需加强。由于贵州省降水相对丰富,在不出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农田用水要求,造成贵州省多年来农业灌溉以大水漫灌为主,灌溉方式粗放,但农业抵抗干旱的能力却非常薄弱,连续5~7d无降水,便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但人们在主观上未感到节水灌溉迫切性,客观上又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节水灌溉难以得到大面积的发展,大量耕地还处于雨养状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3)建后管理相对滞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事企不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水价严重偏低,计收不力,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影响了贵州省节水工程良性运行。在农户自管的项目中,由于农民的科技意识跟不上,出现了毁坏建成设施、不愿使用节水设备等现象。(4)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节水灌溉技术产学研联系不够紧密,技术集成少,成果转化慢。缺乏节水灌溉行业准入制度,节水灌溉设备质量良莠不齐,尚未培育出一批可承担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主体地位的设备生产企业。

2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及目标

2.1发展思路贵州省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加强现有工程的节约用水管理;采取以渠道防渗为主,大力发展管灌,适当发展喷灌、滴灌、微灌与非工程的农业措施相结合节水灌溉模式,以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带动面上节水灌溉的发展。资源节约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相促进,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科技支撑、专业服务、企业配合、社会支持的机制,加快工程建设,强化管理改革,推进产学研结合,健全技术服务,大力发展贵州省高效节水灌溉,促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2发展目标根据规划目标和各地实际,到2020年,贵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137.1万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约153.3万hm2)的13%。“十二五”期间,确保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7万hm2,争取新增10万hm2。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集中连片建设一批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每年大致安排建设4片666.7hm2以上、10片333.3hm2以上及一批33.3hm2以上的项目区;加上面上各地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5年内力争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由3%提高到7%,其中喷灌面积发展到1万hm2左右,微灌面积0.67万hm2左右,力争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通过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以及加强管理,确保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0以上。同时,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产权明晰、主体到位、责任明确、经费落实”的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面积的比例显著提高;在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灌溉用水检测、量测网络,探索建立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节水约束体系,推行节水灌溉制度。

3总体布局及发展重点

3.1总体布局按照水资源时空分布、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利工程布局和农业分区等情况,贵州将节水灌溉地区分为3类:水资源紧缺区、水资源相对欠缺区和水资源相对丰沛区[3]。全省节水灌溉总体上以渠道防渗为主,而在水资源紧缺的中部地区重点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在水资源相对丰沛的东南部地区重点发展渠道防渗及田间节水,在水资源相对欠缺的西北部地区重点以雨水集蓄工程与低压管灌相结合的旱地节水灌溉模式为主。

3.2发展重点(1)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大中型灌区一般是全省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维护全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发展大型灌区的节水灌溉面积很重要,应该成为全省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区域。(2)以黔中水利枢纽为代表的新建灌溉工程建设。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以灌溉和城乡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并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创造条件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是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水利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贵州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3)节水灌溉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要把《“十二五”贵州省节水灌溉规划》的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作为重点建设工程,以点带面,带动全省节水灌溉的发展。目前贵州确定有6个规模化试点建设项目,分别是黔南州瓮福灌区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铜仁市德江县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黔东南州锦屏县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安顺市西秀区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六盘水六枝特区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和毕节地区威西灌区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4)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09年以来,财政部、水利部在全国选择850个重点县,整合资金,集中投入,连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贵州省有45个县进行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国家为此专门制定了重点县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组织形式及管理体制,为各个重点县的节水灌溉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把我省列入财政部、水利部规划的重点县作为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以县为单位做好县级单位的节水灌溉示范工作,为其他县的节水灌溉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进而推动全省各县的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5)水资源紧张和季节性缺水地区的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灌溉主要是受水资源条件的约束[4],因此要把贵州省水资源紧张和季节性缺水地区作为全省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根据《“十一五”贵州省节水灌溉规划》对全省分区的成果,贵州省节水灌溉的发展的重点区域应该是黔中地区和西部地区。

第11篇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

前言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各类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非常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就相对较少。尤其在水资源方面,不光存在着缺水问题,甚至部分省区存在着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农业灌溉用水较多的地区建设高效的节水灌溉工程,可以促进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更好推动我国农田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促使其朝向科技化、产业化及工业现代化方向发展。

1工程案例

我国某县位于广西西部,该地区位属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且季节性雨量充沛,但是却出现年度降雨分布不均的问题发生,该地区每年在8月末到次年的2月为枯水期。据传统农业种植的需求,尽管该县市的农作物用水在季节及用量上都是充足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农产业结构调整后,冬季用水作物不断的增加,该地区季节性缺水的现象却成为了困扰农民的最大问题。因此我国针对该地区现状建设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其总投资达到1500万元,项目总面积在8000亩,并主要对柑橘实行了管道灌溉。为了有效降低工程实际造价,只能通过在灌溉工程设计上不断的优化系统流量、灌溉工程制度以及管材的选取上做好相应的设计调整,从而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应用。本文在以下篇幅中着重就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要点进行如下分析,(图1为某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图)。

2新时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2.1田间管道工程设计

在上述工程项目中,田间管道工程设计主要分为干管和支管两部分。在干管输水流量的设计上,参考已经设计好的实际灌溉面积、灌溉制度和调度管理方式等作为依据,并通过管道直径、管材公称压力级别以及水力计算结果来进行详细的确认。管道的布置要同水源和设定的灌溉区位置相一致,按照轮灌组的划分、管道流量来作为参考依据;支管在进行间距设计上,要控制在85~110m之间,水栓间距要留出50m左右。与此同时,在具体灌溉时要采用双向灌水的方式进行,管道按照直线来布置,以此来避免弯道因起伏现象而出现阻力。支管可分为一级支管和二级支管,且一级支管要同干管进行连接,二级支管根据实际分灌片不同来具体设定,通常会与一级支管正交连接[1]。

2.2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制度的优化创新

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中,为了减少投资成本和方便工程管理,通常要进行分组轮灌。在具体实行轮灌组的划分中,一定要确保在每次灌溉周期内完成作物的1~2次灌溉,同时还要尽量争取在一天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分组灌溉。通常情况下,在灌溉定额的情况下,要尽量使灌溉组的实际灌溉面积接近或相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选择的管径更加的合理,以此来达到节省投资的最佳效果。轮灌溉组所应用到的运算公式为N≤CT/t。公式中的N代表的是轮灌组数;C则为工作一天的运行时间,一般在12~21h即可,且运行时间不宜过长,尽可能不要超过21h;T在公式中所表示的是灌水周期,一般灌水周期的设定按照灌水期的最大浇灌量及灌水定额来相继确定的,一般设定为5~16d为好;t则代表着每一次灌水延续时长。通常情况下轮灌组的划分设计不要过于复杂,不然就会出现额外增至劳动成本,又增添了施工期内的运行成本,最终不利于节水灌溉工程效益的发挥。上述工程中,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共划分成6个轮灌片,54个轮灌组[2]。

2.3管道灌溉工程中的流量优化

在高效节水灌溉过程中,管道灌溉系统在实际的流量设计上通常会参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0=eiΣαimiTΣΣAtδ。其中,根据所列出的公式进行参照,管道灌溉系统当中的主管、分干管及干管等具体流量设计,是按照各个灌溉片区最大轮灌组的流量来进行确定的。在上边流量的计算公式中,通常都要特别注意Ti和t的取值,因一般管道本身的灌溉系统是要实现田间输水灌溉,且要与水栓及出水口进行相应的配合。T在工时表中表示为工程系统的工作时间,其选值直接同出水口及出水后的灌溉有关。通常在方案的设计上,在出口位置处接上软管,并采取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浇灌,其浇灌时间大约是7~11h。从现有的理论上来看,其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如果进行大面积的浇灌,则根本无法做到每一个出口位置上都相应安插一名劳动人员,每天至少灌注7h。基于此,在具体优化设计上,结合出水口位置,将其与需要浇灌的田相结合,充分的实施自流灌溉,其做法是最为可取的。一般说来,自由灌溉时间要保证每天在19~21h以内。结合一次灌水的延续时间来进行考虑,轮灌组在划分上要能保证在灌水周期内,每天必须要对每种作物实行1~2次的灌溉。以上述某地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为例来继续论述灌溉流量的设计:该工程项目示范区内有一片低压管灌区,所种植的是金银花,其灌溉面积为462500m2(约700亩),灌溉水主要来源于附近的干渠,在日常灌溉之间都会先进行低压处理,其管网主要由干管、支管以及分干管组合而成,每一支管相隔45m处就会设立一个灌桩,共设立185个[3]。结合金银花生长周期的需要,具体灌溉周期为5d,一次持续灌溉23h,根据上述轮灌组计算公式N≤CT/t得知,其轮灌组数不能超过5,结合管网实际情况,秉承着节约成本的管理理念,该示范区被划分成5个轮灌组,每天一组,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规避掉传统灌溉时需要同时打开185个管桩而造成的管道流量递增、水资源大量浪费现象发生。

2.4高效节水灌溉管材选取上的优化

为了快速实现高效节水灌溉优化设计,除了对工作制度及流量实行优化外,还要对实际管材进行择优选取。在其工程项目的设计中,通常都会用到大量的管道,而市场中针对这些管道无论从实用性上还是价格方面,都存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这就需要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上,需要选择适宜的管材[4]。当前国内节水灌溉中经常用到的输水压力管主要分为:石英玻璃管、无缝钢管、镀锌钢管、硬聚氯乙烯、焊接钢管以及聚氯乙烯等。其每种管都有着各不相同的优缺点。但是从整体上来说,钢管自身存有的承载能力较强,且不易被损坏。但是存有的弊端是价格十分昂贵,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容易被锈蚀,水头自身的损失较大。而市面上的一些塑料水管,因其较为轻便,且最大的优点在于耐腐蚀性较好,不会轻易地生锈,因此不少灌溉基地经常使用它。但是塑料管自身也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容易老化,并且当直径超过220mm后,其价格会比钢管的价格还要昂贵许多。在上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在直径小于220mm时,所采用的是塑料管,在其直径超过220mm时,则改换为钢管,并定期对钢管进行防腐锈处理。在上文所阐述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过程中,结合各类管材自身独有的特性,合理的购置管材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网管工程的实际投资量[5]。

3某地百香果种植高效节水工程实例

某地百香果种植高效节水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40亩,百香果种植示范园初步确定采用滴灌的形式。种植模式采用行距2.5m,株距2.0m,滴灌布置方式采用一管一行的形式,毛管沿作物种植方向布置。本次设计滴灌的干管、支管管材材质为PVC,毛管均采用PE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见图2):(1)水源工程:在岽包屯东面兴科河水源点处新建一座拦水堰坝及一座泵站,泵站总装机容量150kW;在虎头水库库尾建设高位水池一座及过滤房一座以及配套设施。(2)输配水管网工程:输水管由兴科河水源点引水至高位水池,全段为长1880mDN300镀锌钢管;配水管网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等总长16060m,分别引至各个灌片。(3)田间工程:毛管(滴灌管)沿百香果种植行即顺坡方向布置,根据地形条件在支管两侧双向或单侧埋设。整个项目区实现百香果滴灌面积1840亩。

4结语

总之,伴随着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蓬勃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深入的推广及应用,继而有效地缓解了我国水资源日渐短缺的问题。但我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实际建设中会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且大范围的推广仍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国要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只有将其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更好的进行发展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季春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要点分析[J].广东科技,2014(18):110~111.

[2]李文斌.浅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要点分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6):98.

[3]周翠清.浅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优化及要点[J].大科技,2014(2):138~139.

[4]张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19.

第12篇

【关键词】节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前言

(1)为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顺利实施,深入田间地头对水资源利用现状、发展趋势及节水灌溉等知识进行宣传调研,全面掌握一手资料,理清思路。同时有计划的组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地群众、技术人员、村干部、种植大户及企业老板到曹洼乡脱烈、西安马铃薯、海城段源和三河红城4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地实地分批观摩学习,观摩学习完后组织专业人员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培训会,让群众充分认识节水灌溉技术在现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会后各乡镇召开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动员会,宣传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组建完成灌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动群众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让项目实施地的群众充分认识当前形式下我县水资源的严峻性,深刻理解节水的必要性,共同建设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充分带动全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

(2)因地制宜,明确权力和义务,结合区、市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水利技术服务优势,提升乡镇水利工作站和村级水利员的服务能力;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及管护机制的具体措施,建立适应发展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做到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完善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资金整合、以奖代补、基层服务体系等建设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工程质量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确保建设一片,发挥一片。

(3)本次示范引导工作结束后,要以项目示范点为先行样板,认真总结经验,并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将完成情况上报区、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内容,改进方法,切实推进全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引导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通过整合水利及农发等各项资金,统筹安排,实施完成节水灌溉工程。全年完成史店、西安及海城镇等3处节水灌溉工程,加大七营、高崖2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史店米湾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力度,发展节水灌溉3.04万亩。虽然节水灌溉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因需项目区进行土地流转及规模化发展,同时工程建设征地及地面附着物等费用无法落实,导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进度缓慢、施工难度大,从而不能如期完工或无法实施,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还需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在农建项目中重中之重,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了督查通报制度,由县督查领导小组对全县农建工作进行督查,推行全程监督,对督查结果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同时为了进一步客观公正落实以奖代补措施,制定下发了《海原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核办法》,对全县各乡镇进行细化考评,有效促进了农建工作稳步推进。

(4)我县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农村环境整治等相结合,积极打造“扶贫开发示范县”,全面提高农建的综合效益。制定了《海原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质量标准》,农建服务人员严格标准要求,认真开展技术业务指导,确保农田建设质量标准。

(5)农建项目全面落实“四制”管理,实行工程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发改、财政、审计等单位,严肃验收纪律,严格验收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逐项验收,确保建成一项,达标一项,受益一方,最终达到各项农建任务圆满完成。

2.虽然我县农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阶段性成果,但与区、市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存在的问题有:

(1)一是受气候影响,农建进度缓慢。受气候天气等因素影响,我县秋作物成熟期相对北部川区较晚,玉米、马铃薯等秋作物收获较迟,秸秆利用、秋施肥、秋覆膜等进展缓慢,从而影响农建工作的整体进度。

(2)二是群众意识薄弱,投工投劳困难。虽然我县是多人口的农业大县,但历年来群众对农建认识还是不到位,再加上我县其它行业都相对薄弱,每年大多数青状年都外出务工,只留守老年及儿童,从而群众投工投劳极其困难。

(3)三是县级自筹难以落实,阻碍工程进度。由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土地流转困难、征地款及地面覆着物补偿费等无法落实,项目实施阻力大,导致工程进度缓慢甚至无法实施,从而影响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任务的完成。

3. 在今后农建工作中,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乡镇主抓、群众主体”的工作思路,实施全县总动员,全民大会战,实施“山水田林路村庄”综合治理,努力推进农建工作的再上新台阶。

(1)一是结合全县水利十三五规划、扶贫规划及2017年计划建设项目,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掌握前期一手资料,通过现场论证,专家研讨,精心规划,严格项目前期及审报工作,确保项目“实施一项,成效一项”。同时认真编制2017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准确把握建设任务,努力提高农建方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