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时间:2023-06-06 09:01: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品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品德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实战技巧 客观题 主观题

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总会遇到一些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勤于复习巩固的学生在考试中总考不到理想的成绩。这类学习认真度和考试分数不成正比的学生可能就是因为考试中答题方法的不正确。下面我就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江苏省十三大市的2014年和2015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谈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实战技巧。

一、江苏省十三大市初中思想品德试卷的题型分布特点

作为全国中高考改革试点省,江苏省十三大市的中考思想品德试卷题型分布具有风向标作用。十三大市的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在题型设置上大体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主观题一般为材料分析题、辨析题等,充分了解中考思想品德题型分布的特点,以更好地把握实战技巧,灵活应对考试。

二、初中思想品德单项选择题实战技巧

中考中思想品德的选择题分量大,分数多。做好选择题是获取高分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相关题目谈谈怎样做好单项选择题。

1.善于读透题干,挖掘答案。

中考思想品德的复习,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复习到位并且牢记于心。考试中有些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知识点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时我们不妨细细地研读题干,读懂、读透,可能结果却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

例如:“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中国政府的这些郑重承诺符合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主题是( )

A.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

B.和平与发展

C.合作与竞争

D.战争与和平

分析:这类题目是非常简单的基础题型,但是考试中学生经常出错,甚至平时学习认真的学生也会搞错。当问及错误原因时,他们的回答惊人的一致――基础知识点识记不牢。可是我们细细想想,即使是在考试中一时忘记了这个知识点,我们只要读透题干,就能轻而易举的挖掘出答案。题干中出现了几个关键词“和平、发展、和谐”,这些关键词抓住了就可以得出B选项――和平与发展。所以,考试中善于读透题干,从中挖掘出答案是很重要的实战技巧。

2.善于抓住主体,切勿混淆。

在一些题干中会出现多个主体,这些主体又相应的有一些言行。问题中一般会涉及某个主体。这时我们就需要善于抓住问题主体,再集中分析其言行。

例如:张某在网上买到伪劣商品后,给该网店打了“差评”(顾客的网上评价会影响网店的信誉)后在网店主利诱下,张某将“差评”改成“好评”。对张某更改评价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网购需要,彼此宽容

B.张某是非不分,是纵容违法的表现

C.网店主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D.张某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分析:这类题型难度并不是很大,但考试下来正确率并不是很高。许多学生都会选C选项。根据题意,网店主的确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这些学生没有抓住问题主体。问题是“对张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正确答案应该是B选项。所以,在考试中要善于抓住问题中的主体,切记不能混淆。

3.勤于做记号,拒绝过度自信。

考试中,我们要勤于在题干中做一些记号。最简单的记号比如:题干中出现的“不能体现、理解错误的、不符合题干意思的”等,这些可以很好地提醒自己。还有一些对做题有帮助的也应该画一画、写一写,不要过于依赖自己的记忆。

例如:“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细流,海河不能成其深”。下列观点不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

①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②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

③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分析:这类题目的难度系数适中,但是结果出乎意料。学生做这类题目要善于理解,善于做记号。首先,我们应该将“不能体现”这一类关键内容画出来,其次,不要单凭记忆,不要玩小聪明,聪明反被。应该将题干和选支中强调的内容一一写下来。最后根据题意答案就一目了然了。题干中强调个人的作用,选支分别强调社会、社会、个人、个人的作用。根据题意一目了然,应该选择A选项。可以看出,善做记号对做对这一类题目很重要。

4.特殊题型,特殊对待。

在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考试中,有一类题目是我认为最简单的,对于这类题目可以先看选支,再看题干。

例如:据调查,目前我市有些学校将中央台“午间半小时”新闻节目加以剪辑后让学生收看;节假日有些思想品德老师要求学生通过上网、看报纸等途径,搜集一些国内外时事新闻,并要求学生尝试用教材知识对其进行解读。这样做有助于青少年( )

①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②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③展示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和社会的爱心;④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对于这类从四个选支中选三个的题目,我们可以先不要看题干,先看选支①②③④,看看有没有明显错误的说法,如果有就将其排除,故选择其他三项;如果四个选支都正确,那么我们再返回去研读题干,排除与题干不相干的选支。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可以确保正确率。

三、初中思想品德主观题实战技巧

对于主观题,我只想谈一点,那就是:“夯实基础,善于分析,规范答题,适度创新”。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坚实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主观题分析题干是至关重要的,是答好题目的前提,题目都不能读懂、读透,答题就无从下手。规范答题很重要,如要点的序号化,条理化,书写要工整,切记不要潦草。“题目在书外,答案却在书中”是命题者的意图,我们在回答主观题时要善于把材料与书本知识有机统一,尽量用书本知识、学科语言回答,不要过于“创新”。

总之,不管是单项选择题,还是主观题,考试中的实战技巧都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我们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种理解不是空洞的理解,而是需要跟生活有机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本身就是关于人生活的,最终又将服务于人的学科。只有与生活结合的实战技巧,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力量,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的问题浅析

1、观念陈旧认识不足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思想品德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看不到活动课的意义所在,认为活动课不实在,可有可无,有的把活动课上成了“自习课”或“放羊课”,有的则把活动课看成总结课或复习课,有的还是采用传统单向度的知识灌输,有的虽然在形式上上了活动课,但主题不突出,组织不严密,无任何效果,有的甚至把活动课的内容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些做法背离了新课程标准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学生参与率低,理解不到位

在很多活动课上少数学生确实比较活跃,他们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发言权、出场率。活动课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让学生在活泼、愉悦的的课堂气氛中去体验和感知,因此我们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而不应在课堂上只关注中上等水平的学生,甚至忽视对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爱,这样会造成每次活动课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总抱着冷漠的态度。

3、教学目标不明确,形式不灵活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在许多思想品德活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看起来学生情绪高涨,热热闹闹,但活动结束,学生却并未真正理解意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意义。有些学生也做了总结、发言,但思维却不深刻。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节约时间,不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活动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就算达到了,那也只能是认识目标,能力目标又怎么能达到呢?

二、浅析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策略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找适合新课程要求策略,使活动课真正发挥其特色和功效。

1、教师应积极学习,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

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改变已习惯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引导性的教学取代知识灌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实现活动课的目标。

2、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上“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辩论;在上“珍爱生命 善待生命”时,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讲授课、辩论课、讨论课、演讲课等课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活动目标要明确

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根据实际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活动课开展的前提。活动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当前本课程教学目标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这是教师在活动设计、开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方。因此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应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这样做反而会对教学造成干扰,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4、活动课设计与实践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第3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育 方法

初中新课程,教法因人而异。但就思想品德课而言,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必要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思想品德得到提升,修德育人是我们的教学宗旨。在新课程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六种教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以身作则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重在教会学生做人,这就要求老师正人先正已,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新课程中“心有他人天地宽”一节,其目标是要学生学会宽容他人,善待他人,如果做老师的不能宽容学生的过错,动不动暴跳如雷,心烦气燥,还怎么教导学生呢?因而我提出“宽容他人,从我做起”的口号,我首先带头在校报上撰文“校园呼唤宽容”,倡导师生之间要宽容,同学之间要宽容,整个校园都宽容。我赞美宽容,歌颂宽容。课内课外,学生有这样那样的过失,我都努力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心平气和、宽以待人,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凡事替他人着想。俗话说:人无完人,老师犯了错误也要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有一回我上课迟到了,首先诚恳的向同学们认错,请同学们谅解,这样师生共同营造宽容的气氛、和谐的环境,同时我还提醒学生,在宽容他人的同时,也要宽容自己、善待自己,不要苛求自己,有的人就因为悔恨自责而白残,甚至自杀,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善待白己、宽容自己。

二、鼓励升华法

学困生的转化是个老大难,老师不能只喜欢那些聪明好学的优秀生,因为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爱。我经常的鼓励那些学习有困难、基础差的学生,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成长,由衷的赞赏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尽可能的尊重他们。我班有个女生,家在山区,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作业本错别字满篇,我不厌其烦地诸字更正,有时带到办公室个别辅导,课堂上表扬她朗读声音宏亮,鼓励她多读。直到有一天,她忽然拉住我的手,塞给我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老师,感谢你常常关心我、表扬我,我保证学好思想品德课,期末考一个好成绩,希望你保守秘蜜(密)。前一次我没交作业本,还对你说:交了。是我不对,我一定补上。我真的好感动,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老师最大的幸福,我深切地体会到那些学困生渴望得到老师关爱的纯真之心,我觉得我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发现他们心灵中昂扬向上、追求真善美的种子,并浇水、施肥使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鼓励、表扬学困生,不仅仅使他们脸上露出笑容,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找回了失落的自信和尊严。特别的他(她)理应受到老师特别的爱。

三、小品表演法

小品的夸张性、幽默性,常使人开怀大笑,而在笑声中不自觉的受到教育和启迪。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本提供的素材,让学生自编自演,既让学生展示了才艺,又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在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的主题中,要求学生自编校园交往小剧,搭建师生交往的舞台,如小品:

数学课上坐在小强旁边的几个“捣蛋鬼”嘀嘀咕咕说个不停,弄得人家都很烦。老师再次警告后,要求小强坐到教室后的空拉上。老师不停的催促小强,小强气呼呼地坐在那里就是不动,大家感到一场冲突就要爆发……我分三组同学进行表演,看哪组对事情的结局处理的巧,处理的好,如何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三组同学各显其能,有的自带老师循循善诱,有的要我扮演老师,我很乐意的接受了,师生同台演出,愉快地完成了表演任务,给了学生启迪,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按照新课程要求,单元结束后,还要评选最佳演员、最佳编导等,学生参与表演活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真正使课堂变成师生“交往的剧场,成长的舞台”。

四、引导自学法

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对课文中的思考题,如果直接告诉答案,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其独立个性就会受到压抑,这与新课程和新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在教学中,我努力用兴奋的情绪感染学生,以热切的关注、勃勃的生气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内动力的驱使下,自觉投入到学习、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学会走路,自己去求知,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譬如爬山,学生爬不动了,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要唤起他内在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新课标要求,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上七年级思想品德“学习新概念”一课时,我鼓励学生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漫画,是自己用小闹钟帮助去学校呢?还是靠爸爸妈妈每天早晨催着起床呢?然后想想自己是怎么做的,又应该如何做呢?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要靠自己,爸妈和老师只是外在的因素,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自己身上时,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五、问题教学法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不是感知而是问题,当问题成为学生感知思维的对象时,在学生心里就会造成一种悬而未决而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学生便会主动的去探究问题。相反,如果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和探究,那么学习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新教材就体现了问题原则,在编排上先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究和思索问题。八年级上册“竞争合作求双赢”—课,开篇便由鹿群和狮子的竞争,联系到人之间的竞争,接着是思考题:学校生活中有没有竞争?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纷纷举手,积极踊跃地发言:“体育比赛”、“期中考试”、“数学竞赛”、“抢答问题”……这种竞争对我们大家有哪些影响?这下难住了!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仔细的阅读课文,问题终于解决了。这种问题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正是新课改的重要特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析疑的过程。通过设疑提问,学生感到“山重水覆疑无路”。通过鼓励引导,学生自学探究,最终达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让我们在新一轮教改中,不断探索,积极进取,为实践素质教育的创新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师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

[2]儿童学习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4篇

近年来中考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思想品德出题的方式和解题的思路较以前更为开放、更为灵活,面对复习,有的同学手忙脚乱,情绪紧张,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有些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着熟悉上的误区和方法上的失误,从而导致对所学内容基础不扎实,答题语言不规范,解题能力不强等问题,这都成为影响中考成绩的重要因素。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中考前思想品德的复习策略,以求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较佳的复习效果。

一、研究《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明确命题方向

《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是备考的依据、方向,它规定了中考的性质、范围、内容题型以及能力的要求。每一年的中考试题都是《考试说明》最好的注解。因此,备考时我们必须下功夫研究考试说明,把对课标考试说明的学习理解和复习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少做无用功,有的放矢地把握考试动向。

二 、夯实知识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和载体,重视基础知识不能以记住知识点为最终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加强对知识横向、纵向的梳理,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因此,复习要反复地看书,认真的看书,具体做法如下:

(一)翻阅目录式

复习时多翻阅目录,课题,目题,并通过目录回顾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对掌握不牢固的要给以弥补强化。这样既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解题时迅速找到所需知识的位置。

(二)组建知识板块

“双开”考试注重考察知识的综合性,在实施第一种方式的基础上将同类知识相通的知识板块集中处理,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复习应理清和呈现这样一个逻辑体系: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基本纲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理想和责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整合不同教材不同知识板块的相关性,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涵盖整个初中思品课的知识体系和网络。在整合和构建过程中,还要使学生进一步分清易于混淆的概念,防止实际运用时张冠李戴。如:要分清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主导等等。

(三)用时政热点辐射知识点

在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时,可将教材有关知识围绕时政热点进行集中处理,重新整合,为解答主观性试题奠定知识基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当今我国社会热重点问题主要有:扩大内需保增长问题、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三农”问题等等。焦点有:4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农机下乡、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民返乡、三鹿奶粉案、抗震救灾、神七飞天等等。

三、概括材料,提高审题能力

要仔细读题,弄清试题所引材料的立意及所提问题的指向是什么,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练习时读材料要慢,可以借鉴语文中的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方法先概括出背景材料的表层意思,找主语、谓语、和宾语,概括材料的中心,一般一个材料只有一个中心,然后马上回归课本。同时注意这个材料的中的分号或句号,一般有几个分号,句号就是从几个方面来谈这个中心,这样不会丢角度。一定要学会找材料中的关键词,确定中心。如果这一步弄错,往往是答非所问,劳而无功。同时,读了题能产生疑问是审题的深层次。有的学生在解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这很大程度是不能对所给信息材料进行分析,读题不够认真所致。

四、总结规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形式和设问方式尽管日趋多样灵活,但不少类型的题是有其自身的解答规律和技巧的。在复习中,我们不能只接受现成的答案,而要掌握总结各类试题的答题规律技巧,尽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如谈感想、认识、启发、启示之类的试题的解答,可以总结归纳 “四部走”的原则即围绕材料的中心思想根据需要可从“是什么”(认识问题)、“为什么”(分析问题)、“怎样做”、“青少年如何做”(解决问题)等三方面展开论述,我们就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

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四字”解题法──“读、找、联、结”。“读”即认真读题,在读中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找”即在读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联”即在找的基础上将题中关键词与课本知识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联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结”即对前面分析、联系所得到的知识点和认识进行总结,组织好答案。

解答漫画题的“四看”──看标题、看画面、看文字、看夸张。首先是看标题。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其次是看画面,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再次,看文字。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领会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作用。最后是看夸张。漫画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应注意把上述几个方面所得到的信息结合起来思考,再去联系课本知识,这样才能全面、准确领会漫画的寓意,为正确答题打好基础。

五、科学表达,清楚书写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

一、在教学目标上,要贯彻从认知到行为,从行为到性格的思想体系

1.由“认知”迈向“行为”

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一种行为品德的发生,总以一定的品德认识为基础,受品德情感的推动,受品德意志的维持和调节。教师要尽力挖掘教材中健康、愉快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对象,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因此课堂教学中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榜样示范,通过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把教育延伸到课外,使其由“知”迈向“行”。这方面的成功例子是很多的。如:伟大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他生长在大城市,一生却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而他最初的梦就是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那是学校组织学生去武汉郊区参观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正是那里美丽的景象引起了孩提时的袁隆平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2.由“行为”养成“性格”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你是听来的,你很快会忘掉;你是看到的,你就难以忘掉;你是做了的,你就不会忘记。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自己成名成家之后,为什么会建一个助学基金呢?她说自己小时候因为一个勘探队的叔叔借给她几块钱,才使她免于辍学,否则自己也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村姑、村妇。可见,一次道德行为不仅能给人刻骨铭心的记忆,还能激励人去从事更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要重视一个人的行为,要注重行为品德的培养。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时,那些原来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的同学肯定不舒服,但通过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以及他们自身的努力,逐步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之。好的习惯可以成就好的性格,好的性格有可能成就好的命运。

二、用环境熏陶人,用措施激励人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非常看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说:“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学校可以通过校训、标语、温馨提示等语言方式教导、督促、规范学生的言行;通过树立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的塑像来引领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通过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来丰富生活、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层次。

我们不仅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调动学生参与双边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情感的距离,由“传道型”改为“商讨型”,由“权威型”改为“民主型”,营造“茶馆式”的轻松氛围,要建立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同学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中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社会上基本的道德关系,就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五个层面:理想层面――舍己为人;最佳层面――利己利人;良好层面――利人不损己;基本层面――利己不损人;非道德层面――损人利己。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好的言行适时评价,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或肯定、或认同,即使只是一抹盈满笑意的眼光,或者只是一个表示赞赏的动作,也足以让学生得到满足和鼓励,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修养过程中继续保持上进的激情和冲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层面。

三、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第6篇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高

在初中阶段,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应对升学考试的状况比较突出,思想品德课被边缘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其实践教学在经费安排、时间保障等方面也被边缘化。部分学校对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没有列出专门的时间安排表,存在随意性现象。

(二)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

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目前,各学校以年级组或者班级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都欠缺活动经费,经费紧张一直是各学校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瓶颈。之所以学科教师难以开展实践教学,是因为活动经费难以保障到位,举步维艰。由于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决定它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需要相应的经费做支撑,但是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一向被认为是费时费力且无多大价值的教学活动。因此,在经费上没有得到足够保障。

(三)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综合能力不强

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学科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指导者。目前,部分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师一方面自身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都不太丰富,组织与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协调协商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及创造创新能力都比较薄弱,由于学科教师的综合能力比较欠缺,影响了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初中升高中,面对升学压力,学科教师理论教学任务重,升学指标压力大,要用大部分精力应对升学考试,加之实践教学开展起来难度大,实践过程涉及选题、设计、组织协调、评价,尤其是安全保障责任重大,因此学科教师不愿意开展实践教学。

(四)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不够

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需要有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即基地。只有有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目前,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很少,另一方面没有相对固定的场所,这就给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实践教学的安全措施不力

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是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一旦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学生的安全保障责任重大。目前,在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时,学生的组织工作比较难,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比较多,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的思想顾虑多,措施又不力,既怕出事故又怕担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开展。

(六)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不全

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考评体系。目前,部分学校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考评方案中,考评项目不够全面,考评指标不够具体,考评方法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效果。一方面影响了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

二、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领导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学校要充分重视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加强对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要制订统一的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计划,制定统一的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标准,颁布统一的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考评办法,提高对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和重视。

(二)建立健全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1.关于加强经费保障工作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作保障。各学校应该把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纳入年初的财政支出预算,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投入:一是用于学生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的交通费用开支;二是用于必要的设备购置费用支出;三是用于学科教师的校外学习培训和实践教学相关的其他支出费用。2.关于加强师资保障工作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学科教师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是学校在寒暑假要安排学科教师一方面到教学基地或红色基地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感悟生活,提高素质。另一方面到教学基地挂职锻炼,体验生活,弥补不足,提高能力。其次是充分发挥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老教师给新教师传授经验和方法,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再次是鼓励学科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踊跃参加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科老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参与中实地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具体指导学生。3.关于加强基地保障工作建设相对稳定的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基地,是各学校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规范化的前提,也是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科学化的载体。如果没有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基地,就没有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稳定性,也就没有初中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性。因此,建立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基地,既是思想品德课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又是深化思想品德课科研改革的有效途径。各学校应设法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红色基地、人文资源,逐步有计划地建立一批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拓宽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领域,实现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项目化、制度化与阵地化,真正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开展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保障。4.关于加强安全保障工作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各学校要根据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有关要求,明确学科教师的安全责任,制定出有关学生安全的具体措施及学生安全工作应急方案,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

(三)建立健全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

第7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 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23

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其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想品德课程本质就是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品德教学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必须不断进行反思,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存在哪些得失,从而更好地为更进一步的思想品德教学做好准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问题也广泛的被社会关注,“校园暴力事件”等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中不乏有小学生,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阵地,能够让学生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去热爱这个世界。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对思想品德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在过去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陈旧空洞,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勇于创新,使思想品德课堂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质的改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起着主体性的作用,教师只是把大纲中的知识点简单的给学生介绍,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能够充分的理解课程中知识点的本质特征,以及这些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加上小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还不能够很充分的理解这些知识,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所以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教学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小学生积极开朗的性格特征,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努力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教师加强业务能力学习,改变课堂教学观念

先进的教学理念往往会带来科学的教学方法,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现阶段,教师想要更好的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对小学生的实用性,就必须对教学理念有所创新。首先来说教师应该有一颗责任心,明确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性,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可以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体系当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正确态度和意识的重要阶段,如果不能够对小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那么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是不利的。只有通过良好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并且把这些品质真正的内化为他们内心的一种潜在的意识,能够指导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必须清晰的认清这一点,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提升素养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喜欢新鲜的事物。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抓住当前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完成相关教学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有更加深刻的记忆。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去观察社会中存在的思想品德问题,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让他们给出解决的办法。通过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以自身为视角去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能够影响身边的其他的同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能够收获其他的技能,能够更好的促进他们今后的学习,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还应该选择当前比较热门、具有代表性的话题给学生进行介绍,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并且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不仅成为学生的老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通过教师和学生彼此的互动,让学生和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和老师彼此信任,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四、学校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活动,在全校形成讲文明、讲道德良好氛围

环境对人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中,在一个互帮互助、讲文明、讲道德的校园中学习到课程中学不到的东西;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大的环境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让学生更加的热爱自己的学校,更加的热爱身边的生活,进而让学生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就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大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注程度,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教学的进行,让学校、社会、家庭都参与进来,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一种正能量,进而能够不断的促进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一、我国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分析

1.农村初中生的价值观不清晰,思想较为混乱。农民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与制约,存在注重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小农经济思想,一方面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同时受传统封建的陋习影响,思想碰撞与冲击较为明显,这些对农村青少年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农村初中生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上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心理特征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与不平衡性的发展特征,价值观念较为模糊,思想状态比较混乱。

2.农村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充分或者不到位的现象。家庭教育对于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与城市相比而言,农村社会对于学生的家庭教育重视力度不够,许多农村家长更多的是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农村家长本身的思想教育程度不高,使得农村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存在着严重的断层现象;加之农村不良社会习气的影响,不少农村中学生存在着道德错觉,社会公德意识与责任意识缺失,价值判断标准失真,自我约束能力与调控能力较差,对于家庭以及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知之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初中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准的提高。

3.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环境相对落后。农村中学的整体教学环境相对落后。在义务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影响下,虽然教学环境有所改善,但是高考制度并没有改变,潜在的应试教育依旧影响着农村初中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使得农村初中的整体德育工作发展进程缓慢。其次,从目前农村初中的德育教学现状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较为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教育期望值较高,理论与实际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结合。因此,预期的教育效果很难实现。

二、改进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的对策研究

1.农村教师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了更好地迎合素质教育,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不断提高农村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质量。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着众多因素制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从整体进行优化,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彻底把思想品德课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改变学生学习现状,改变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与束缚,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与思想觉悟,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切实提高其教育实效。

2.实现“知识传授”向“情感教育”的转化。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薄弱成为当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这种不良的心理倾向直接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注重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情感教育,这影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不仅是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思想品德的完善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向,同时进行情感的转化,用情感教育来影响学生,可以采用情境感染法、品德评价法、活动体验法等不同的情感教育方法进行教学,扭转学生的消极心理定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会交往”章节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从父母对子女的情感进行切入。世界上最无私的情感就是父母的恩情,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体会父母的艰辛,教导学生克服逆反心理,与父母进行沟通和情感交流。这样,学生在一种亲情的感染下,就能学会如何敞开心扉进行人际交往。

3.加强与农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程度。农村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把教学课堂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小课堂”,把生活实际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思想品德教师要依据农村的具体环境和农村中学生的实际,探索一条符合农村初中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必须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的,而不能是孤立片面的。在讲述“保护环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妙,学生就会从心底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在这一情感的铺垫下,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就较为容易。

4.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其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提高农村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力,使之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与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如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不断引导学生把知识与实践结合,并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相关技能。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初中生与社会的结合程度,才能提升学生的视野,转化小农思维意识,实现思维的拓展。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都得以提高,同时学生的思想觉悟也得到提高,有利于塑造中学生的独立健全的人格与品性。

总之,改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需要学校、教师、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努力,为农村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农村初中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在多方面的密切配合下,农村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一定能够呈现全新的局面。

第9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政治素养

小学生还处在一个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时期,因为他们的猎奇心理,也就一定程度上地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授课,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不只是在三尺讲台和一方圆桌的限定之中,教学本无法,只在乎教师所教学生所得,注重社会实践的培养,能加强小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全面

理解。

一、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的展现形式是来自于小学教材,可是它的实践形式却是来源于生活,思想品德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普通生活的存在,教师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理论方面的讲授,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不能够完全理解这之中的意义,比如说,助人为乐乃高尚之本,教师只是这样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这之中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去和社会时间相结合。比如说雷锋,教师举雷锋的例子,学生可能听了,但是,只是知道他的事情,却从中感受不到一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入生活,进行助人为乐的活动,这对于学生理解雷锋的精神来说具有一定的促进

作用。

二、要把生活和思想品德有机渗透结合,塑造良好人格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基础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的发展以及心理的健全,对于以后的生活更是埋下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的授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学生的理解程度,把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同具体的时间相结合,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如果家中有老人的小学生,可以鼓励他们为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能够自己充分感受到孝顺是一种美德,关于思想品德的教育对于以后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部分,只有学好思想品德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塑造自己的人格,社会实践是检验学习程度的有效

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关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上的界限,还应该把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带到生活之中,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到思想品德以不同种形式存在,无论是人伦常德还是素质培养,都需要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抓起,对于小学生在以后政治素养以及爱国情怀的建立也离不开小学思想品德的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因材施教授课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李保明.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23).

[2]樊建英.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

第10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活;生命

生命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培养完整的生命,强调生命各方面品质的协调发展。生命视野下的思想品德教学要造就“全人”,必须坚持身体与精神的平衡、人格与素养的平衡、认知与情感的平衡、个体与群体的平衡,一句话,就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平衡,以人生的美满圆融为目的,在实际生活中去实现天人物我的和谐。

(一)直面自然生命的思想品德教W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己任,而人的智慧、道德、人格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是自然生命的延伸和提升,故思想品德教学决不能无视人的自然的生理生命的发展。人的自然生命与动物的自然生命不同。“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人为地改变自然发展的途径,不仅无助于生命的发展,反而是对生命的摧残。思想品德教学更应当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舒展生命发展的天性。

所谓“达于自然生命”就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让生命顺其自然地发展,在此基础上做好身心的养护。“身心的养护”是指思想品德教学要保护学生身心不受到伤害。康德在其《教育》中指出:“所谓养护,乃是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悉心照料和关注,以防他们以某种有害于自身的方式运用其力量。”思想品德教学决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拔苗助长式地过度开发其体能和智慧.顺其自然更能培养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直面精神生命的思想品德教学

精神生命是超越自然生命的内在生命,表现为个体的完美人格。在精神人格中,“真”注重的是人的科学精神;“善”注重的是人的道德精神;“美”注重的是人的审美精神;真善美在人格中有所偏重,但又互相渗透,使人格表现为真善美的统一。

生命视野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应从原初生命开始,通过知识和道德的学习,最终培育人格的精神力量。生命的原初力量不能自发完成向精神力量的超越,教育的培育是生命活力实现精神超越的桥梁。罗洛・梅指出:“人性是一棵树,它需要按照使之成为一个生物的内在活力倾向而在各方面生长、发展。”正如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一样,人性的生长需要教育的照料,这种照料只有通过对学生的生命关怀,通过体察学生的内心生活,才能促使学生生命发生灵魂的转向。

思想品德教学只有具有生命的灵性,才能具有生命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才能把外部世界纳入到自身的框架之中,并渗透到教育生活的所有领域,从而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唤醒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最终提升学生内在的心灵力量。只有具备这种精神的灵性,教育的一切形式和内容才会有生命的真实意义。在这样的教育生活中,才能真正发生灵魂与灵魂的相遇,从而达到开启生命之“力”的目的。要实现这种精神的渗透,要求教育者必须超越以外在需要为目的的功利教育,确立“生命优先”与“生命平等”的教育原则,保持对一切生命的敬畏,关怀教育对象的生命本体,借助一切形式进行生命的对话,领悟生命的奥秘,发现人生的意义,才能使教育的生命境界得到提升。

(三)直面社会生命的思想品德教学

西方人本教育家一直把真善美完满人格作为全人类的标志。对此,持社会本位观的教育家涂尔干提出他的教育的社会任务准则:“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对思想品德教学来说,前者强调的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人文性,后者强调的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工具性。因此,完整的生命不仅仅在于拥有健康的身体和道德、智慧,有丰富的情感需求和审美意识,而且还在于他拥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本领。

生命视野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个体发展的“成人”教育,还应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应首先教学生懂得人类、民族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并且是互相依存的,通过这种教育,使他们发现他人,尊重他人,理解和宽容他人的独特和差异;然后是为人们设计共同的奋斗目标,开展共同的项目,组织共同的活动,形成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思想品德教学需要我们确立生命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使思想政治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第11篇

关键词:爱;阳光;思想品德课堂

不怕人生道路上没有阳光,就怕人的心灵里没有爱。

――题记

生活需要阳光,思想品德课堂更需要阳光。笔者从事20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常碰到教学生活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因为点滴小事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摩擦,导致矛盾激化。如何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使之获得一种精神砥柱,产生积极进取之心呢?这是思想品德课堂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堂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授纯粹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个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社会、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的心灵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做知识的“中转站”,而应该利用课堂教学把爱的阳光洒进思想品德课堂,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爱的种子、阳光的种子,让学生学会接受爱,并懂得回报爱、付出爱、传播爱。

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

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思想品德教师通常是被人们认为板着一张严肃的面孔教学,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如果能把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灌注在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消融在自己的思想里,发挥出“移情练意”的效能,就可以使学生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既学到知识,又能增强爱国主义激情,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

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育学生学会珍爱亲情

说起亲情,每个人总有一股暖流在心头流淌,荡起涟漪。然而由于近年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每家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使孩子从来不为父母着想,不理解、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甚至有个别的孩子将父母视为“仇人”“压迫者”等。因此,我们有责任教育每一个学生学会爱父母,珍爱亲情,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

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仁爱之心

雨果说过:“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人。”心地善良的人无时不在撒播阳光和甘露,医治人们心灵和肉体的创伤,与善良的人交往接触,心灵得到了洗礼,智慧得到了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胸襟变得更加宽广。

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们的母亲。作为地球村的公民,应该自觉行动,保护环境,尽职尽责。然而我们的一些学生由于文明习惯的缺失,乱丢垃圾、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漠视身边美好的自然景观。作为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之重大,有义务去教导学生热爱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万物生灵。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上就要特别突出环境保护及关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

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每当回忆起自己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学到的这段话时,我的心灵都会受到一次洗礼和震撼,并有意把它引用到我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第12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生活与活动 说服 家校沟通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高尚的思想品德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作为教师,要引导好、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谐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高尚的师德沐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其他学科也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因为各学科教师都肩负着既传授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课堂上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自我与他人,明白某些事情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善抓细节,讲求实效,避免呆板,声情并茂,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心绪,拨动学生心弦,这对学生一生都有好处。

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思想、知识、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教师,他们是第一个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教育方法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人,他们对少年儿童乃至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教师是最神圣、最完美的人,是道义和知识的化身,所以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和敬重超过了一切人,教师的每一句话他们都深信不疑,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他们模仿学习的榜样。因此,要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必须具备相当全面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教师应对学生真诚热爱,与同事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以为人师表的力量树立威信,影响少年儿童的言行举止,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取得育人工作的成功。

二、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行。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榜样。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德观念。

此外,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小学生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会、热烈的演讲赛、精彩的歌舞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感悟,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触动,不知不觉地懂得深奥而抽象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团结、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并逐步形成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

三、必要时进行反复的说服教育

小学阶段既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又是进行德育的困难时期。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处于多变,行为处于多动,情绪处于多样的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不可能通过一则故事、做一次游戏就能形成的。即使良好品德已经萌芽或形成,也不可能永远地保持下去。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且不稳定,很容易与外界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反复性。为了收到正面强化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促使他们能比较稳固地向前发展。发现缺点和错误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帮助学生纠正不足之处。教师在制定品德教育计划与组织品德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如何从正面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四、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

家庭教育是学生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学生人格的形成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觉中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知识讲座,并与家长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