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生职业规划书

医学生职业规划书

时间:2023-06-06 09:0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生职业规划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生职业规划书

第1篇

 

近几年,由于扩招,医学生就业情况日趋严峻,从原来的十分吃香变成了越来越难找工作,而大毕业们不愿下到基层,不愿选择县医院或社区医院又让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医学毕业生们专业性十分强,就业范围又相对较窄。因此医学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让医学生们尽快适应这种社会竞争,顺利找到工作岗位。

 

1 现今医学生就业情况

 

现今医学生的就业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医学院校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持续增长,而工作岗位却几乎是固定不变的,这必然导致医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与此同时,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下到基层,去县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工作,这又导致了一种更加矛盾的现象——人才招聘市场,好的医院前人满为患,竞争力十分强,而县医院和一些社区医院前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一边人满为患,一边缺少人才。这些情况与现在的社会风气是有一定联系的,社会领域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对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思想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大学生们的心态,如何去引导大学生,如何改善这一情况,就要靠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了。

 

2 医学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医学生们缺少职业规划的意识或意识淡薄

 

通过一次临床医学某班召开的班会得知,班上7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何谓职业生涯规划,一半的同学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多大意义。也就是说,大部分医学生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这部分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学校重视事业生涯规划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召开讲座等,作用应该也不会太大,因为这是硬塞给学生的信息,而不是学生主动去了解、去学习的。

 

2.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和专业知识结合

 

我们知道,医学生日常的主要工作还是学习,上的最多的课就是医学专业课,可是,大部分的讲师在授课的时候,只顾讲授书本上的知识,而不去和临床、和实际相结合。这让医学生们学习了许多的专业知识,对临床这一工作岗位还是一无所知,只能人云亦云,跟着大多数人走。

 

2.3 职业生涯规划功利性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医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难免功利性,向往一线城市的大医院、三甲医院,而对基层医院例如县医院、社区医院等不屑一顾。我们说,志向远大固然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才不会在社会功利性的风气中迷失方向。

 

2.4 医学生就业范围太窄

 

现在医学生毕业的去向要么是医院、要么是制药厂,就业面太过狭窄,而太过狭窄的就业面也导致了日趋严峻的就业情况。在现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实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就业模式,可以多多鼓励医学生们自主创业、建设互联网平台、建设医生虚拟社区等等。让有特长的学生同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更多能施展自己抱负的平台。

 

3 探讨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3.1 增强医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医学院校应当改善对医学生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制,把“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让每个医学生都能充分了解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哪里,对自己的未来又能造成什么重要的影响。

 

首先,医学院校应对辅导员和医学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先让辅导员和教师充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医学生的影响之深、意义之大,然后让辅导员经常召开班会,了解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对还没有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进行引导,让所有同学都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规划。教师则应在专业课上多多讲述临床实践内容,让医学生们看到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什么样子的。真正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融入生活,而不是一次讲座就完成的简单事情。

 

其次,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以“畅想未来,职业规划”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医学生们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3.2 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现今一部分医学生受社会风气和西方的影响,择业时功利性太强,过多的关注职业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而非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而实际上毕业生们本该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医学院校在为医学生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时时对医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让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

 

3.3 开创新视野,拓宽就业范围

 

我们在前面说到,造成医学生就业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就业范围太狭窄,现在医学生的工作岗位不外乎是医院、学校等地,选择少,就业难。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管是教育模式还是就业问题都应该与时俱进,而不是止步不前。教育模式上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授课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那么就业问题是否也可以创新呢?当然是可以的。现代人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除了生病了去医院之外,平时若有小小的不舒服,或者只是想找到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会选择上网询问等。故医学毕业生可以选择建立医学虚拟社区、健康交流平台等等丰富多彩的就业方式。这就需要医学院校的引导和建议。

 

4 结语

 

想要缓解医学生的就业压力,真正解决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医学院校还需持续探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方法,选择多种多样的途径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第2篇

20世纪中叶开始,关于“就业能力”的讨论在各国学者中广泛展开了。据资料显示“就业能力”的概念是由英国学者贝弗里奇(Beveridge)在1909年提出的。就业能力是个体在劳动力市场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1]。目前,国内研究者对于“就业能力”的内涵界定意见不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综合本领。[2]

2医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医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培养和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医学院校和医学生自身的必然结果。怎样才能提高医学生的就业能力?笔者作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承担就业指导教师的一员,把我们培养和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整理如下。

3.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医学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适应时展需要的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内蒙古医科大学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根据内蒙古地区的旗县缺少法医和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等情况,调整专业设置,2004年开始增设法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信息管理、生物技术等专业;并打破专业界限,广泛开设选修课,支持和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修非本专业课程,非医学专业实行双学位制,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创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和机制。实行学分制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医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推动医学生顺利就业。

3.2强化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提升医学生的就业能力:医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是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这也是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就业能力之根本,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医学生的关键标准。

3.2.1强化对医学生的专业教育: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强又非常严谨的学科,它的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关乎健康和性命的科学,不能有所闪失。因而,多数医疗卫生单位招聘毕业生时非常关注和重视医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医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能够反映专业能力。因此,医学生的就业能力当中的核心能力似乎始终是专业能力。培养医学生就业力的最重要途径是加强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构建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为主,公共卫生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等课程为辅的新型课程体系,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培养基础宽厚、临床通科的高级实用型医学人才。[3]其次,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通过开展我校特色的“问学讲堂”、“博弈讲堂”平台邀请院士、知名学者或本校教授入课堂开展讲坛文化,分享自身成长经历,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授课方法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让学生从案例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更加深化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实现强化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3.2.2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4]一直以来,国内外医学院校都非常重视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比例都非常高。目前,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技能培养中心、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以及实训、实习基地。我校于2004~2007年先后成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心等,扩大和提升实践技能教学的规模和能力。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为蓝本,以“课堂设在病房,把医院搬到教室”的方法构建全程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双向渗透与重组的作用,形成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全新教学理念。为了提高医学生的实践技能,进一步完善了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老师的选拔、考核、监督体系。对带教老师进行医德医风、带教方法及专业与临床技能的示范教学培训,确保带教质量;同时,要强化对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指导既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建立和完善带教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临床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和奖励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临床实践教学工作质量,以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3.2.3医学院校注重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拓展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了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就业能力,医学院校采取主动与一些药企和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生产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就业基地“三地合一”加以建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医学生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现自己就业能力,更好的了解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所具备的就业能力结构。

3.3培养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全面提升医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理想与就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

3.3.1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医学生的职业发展的好与坏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有很大的关系。从2006年开始我校增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积极实行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模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设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低年级开展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中年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就业体验指导,高年级学生进行就业技巧、政策和职业适应教育等方面的指导。[5]由于医学专业的专业性强,毕业流向多为医疗系统,我们聘用、选拔一批在创业、就业方面有专业知识和成功经验的专家成立我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让他们进入课堂、与医学生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增加医学生对医疗卫生行业与职业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更加理性的分析自己今后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道路,帮助提升医学生的就业能力。

3.3.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就业主动性:培养医学生的就业能力,要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通过引导和推动各级党团组织和“大学生职业联盟”社团,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潜能。组织各类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大赛、医学生誓言践行活动、实践技能大赛、名医讲座和“挑战杯”及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挖掘潜能,施展才华。我们还开展“英才培育”项目和PSBH等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最终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拓展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6]。

第3篇

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经济危机对国内各行业各领域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使我国本来就很严峻的高校就业形式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成了失业,尤其是我们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医生是非常高专的职业,医学生毕业以后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锻炼才能够独立的上岗,这需要耗本文由收集整理费所在单位巨大的培养成本,很多民办医院或者单位不愿招聘毕业生而宁愿去医院挖角或者借调资深医生,这也是医学生难就业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根据最近的一个网上调查,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率排在倒数第一位,中医专业排在倒数第二位,虽然这只是一个网上调查,不一定十分可靠,但也说明我们我们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不容乐观。据我所知,除了知名度很高的医学院可能就业会比较好,比如北大医学院之类的,其它一般的医学院尤其是民办医学院学生毕业后从事本行的比率较前者少得多,能留在城市的就更少了。很多都改行了,比如有从事药物、医疗器械销售的,有进入超市当导购的等等。因此,探索要怎么样能在医学生读书期间加大培养力度,尽可能的降低就业再培养的成本,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方法

1.1 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降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再培养成本的促进作用,提高就业能力,包括开展就业指导课,举办职业规划训练营等等。开展就业指导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避免盲目就业及重复就业所带来的成本浪费。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都很重要,所以课堂教学和模拟训练都非常关键,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医学理论知识外,就业知识也必不可少。而模拟训练对医学生后来的医师资格考试及真正的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从2007级临床本科毕业生开始施行毕业前osca多站式模拟考试,实际上也是一种模拟训练,所有毕业生在毕业前均要参加,这些考试包括内、外、妇、儿、五官、护理等多个科室的临床操作技能,通过这些模拟训练,毕业生掌握的操作技能更全面更规范,毕业生整体医疗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在就业的时候也更有底气。另外,职业规划训练营包括通过活动、讨论、模拟训练等方式提升团队意识和敬业意识;就业中心开展大学生应职模拟、大学生综合素质评选活动等。

1.2 研究志愿服务活动对降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再培养成本的促进作用,提高就业能力,包括志愿参与福利院和养老院的医疗活动、三下乡活动、医院内一共等。我校有很多学生利用周末或者课余时间参与城市或近郊的福利院和养老院的医疗活动;同时每年寒假暑假都会派一部分学生去参加三下乡活动,到偏远农村义诊,给农民送医送药,如到永州、望城、攸县等地的偏远乡镇,参与临床实践,这些同学除了实地体验医疗之外,对生活也是一种体验;部分学生参与附属医院及附属教学医院的义工,直接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痛苦,了解医患关系的特殊性。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从而增加学生就业体验、就业交流和就业的社会资本积累,为以后真正参加临床诊疗活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进一步降低再培养的成本。

1.3 研究职业培训对降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再培养成本的促进作用,提高就业能力。通过开展医护人员职业礼仪、面试技巧、就业心理等培训课程,聘请专家教授进行应聘讲座等,使医学生能建立正确的医护意识,学会调整服务情绪和心态,能够明确医护工作目的,了解医护工作中的自我角色,学习如何从自身出发避免医患冲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了解职业的医护形象,用个人专业的形象为以后的单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学会医护工作中的举止礼仪,举手投足之间显示良好职业素养等等,全方位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使毕业生能更好更快的融入职业社会,降低再培训成本。

2 结果

通过以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努力,比较2006级学生,我校2007级临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具体如表1。

从表1可知,与2006级毕业生比较,2007级临床专业毕业生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就业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从94.67%提高到了97.62%。我校是一所民办医学院校,而临床专业服务面向定位是根据国家和湖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能适应城镇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基层医疗单位,如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力。这个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服务定位,符合医疗服务市场的需要,国内广大农村和社区基层还不同程度的处于缺医缺药的情况,所以临床专业毕业生有着很不错的就业前景。另外很重要的就是,由于我校采取了前面所提的一系列培养措施来提高临床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能独当一面,获得了单位的肯定,也降低了单位再培养的成本,提高了有效的就业率。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我校的考研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校2007级上线的大概有180余人,而且学校是一年比一年好,比如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湘雅医学院、武汉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的都有,南华大学、广州医学院的就更多了,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我校学生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水平。

3 讨论

第4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新生 角色定位 入学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桂林医学院校级课题,编号:2010xg025

医学要求医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建立探究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学习动机,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医学院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医学新生很好地了解专业性质、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新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角色定位与转变。我们在认识医学院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结合临床专业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和学习的不同,从影响角色定位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相信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及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一定的实践探索意义。

一、影响角色定位的因素

医学院校的大学新生怀着对医学事业的憧憬和成就感,往往将大学生活想象得十分美好,然而现实的大学生活与理想毕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新生入学后会面临很多问题,心理状态也较不稳定,因此有的放矢的入学教育尤其重要。

(一)心理不适应

现实中的大学与理想中的大学存在距离,现实与理想状态有较大出入就会陷入心理矛盾冲突之中。新生入学难免对医学及未来职业角色的认识较片面或浅显,专业的神秘感与标本或动物实验的恐惧的矛盾使其产生失落感、学习兴趣骤降。新生中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医学院校是遵从父母意愿,自己本身对医学并不是很感兴趣。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家庭贫困学生,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和矛盾,容易产生强迫观念,从而心理失衡。入学学生能否得到及时帮助,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专业学习、生活态度都有重要意义。如何帮助他们面对现实,适应新角色,确定学习目标,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二)学习的不适应

医学新生入校后,教学模式由高中时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相当部分学生入学前对医学专业缺乏了解,对人体标本和药水的味道产生恐惧,医学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难以掌握,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的现象。而且,医学院校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科学地认识医学,科研创新,树立献身医学、救死扶伤的职业理想。因此,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活的不适应

入学伊始,开始了远离父母亲人的集体住校生活,要独立处理生活中一切事务。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调节适应能力相对较差,面对丰富的校园生活无所适从,从而出现角色定位的偏离。正确引导新生根据个人自身条件的不同,参与适合自己的校园活动,参与班级管理,学会工作学习两不误,有序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可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重、自强、自信,逐步实现角色定位。

二、帮助和完成角色转换的方法

医学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医学新生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新生入校以后,面临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教学模式、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问题,学生容易因为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针对临床医学新生入学的角色定位的影响因素,可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来帮助和实现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新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期,因此, 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多方面齐抓共管, 共同关心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学校在开学初时召开学生家长见面会, 与学生家长就学校的情况及时沟通并建立经常性联系。同时进行感恩教育、爱国爱校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建设文明的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1]班集体建设十分重要,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培养有责任的班团干,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同时,开展有意义的班会、团日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新老生帮帮会”让新生了解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充满乐趣, 一些不适应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以至消失。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生中家庭相对贫困的人数约占20%,在医学生中占的比例更大。[2]所以在入学教育中很有必要给予这个群体相应的指导,让新生了解解困渠道,如“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活动”等等,引导贫困学子勇敢面对暂时的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把困难当成人生的一种磨炼,克服自卑的心理,专心投入学习。

(二)专业学习教育

专业学习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内容。[3]在入学教育时对各学科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具体学习时能更好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对而言,医学的学习任务较其他专业要繁重得多,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习内容较枯燥,需要牢记大量的基础知识,强调归纳积累,还有相当部分的知识需要自学。同时,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许多理论和技能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而且医学的许多实践往往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可许多学生对此认识不够,所以觉得学习很吃力,没有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学习的兴趣,影响学习的效果。

以自主学习为主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方法与手段必定和以往中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大班为单位上理论课、小班为单位上实验课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就更需要主动自觉。同时,让学生们了解常规的教学安排,医学基础课教育、专业课教育、临床实习阶段,了解大致计划之后他们就会心中有数,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是一个大学科,而每一大学科又包括相关的一些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辅助课和选修课),融会贯通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够使学生尽快改变原来的学习方法,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从而有利于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和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思维能力。因此,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对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意义。

(三)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教育是临床医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殊内容。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决定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必须要接受医德医风教育。[4]通过医学生誓词的宣誓,使他们从学生时代就树立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宗旨,用高尚的理想和人格要求来衡量自己,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自觉遵守医德规范,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大力拓展医德教育对医学生的人际交往很重要。如今,服务意识不强、收受“红包”、乱收费等问题使医疗行业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与高超的医术相得益彰。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使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至关重要。

(四)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关注新生成长, 帮助其进行五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让新生明确社会角色意识, 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作为医学生,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而奋斗, 必须意识到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自己成为社会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 “就业难”现象,不仅是学生本身关注、高校本身需要重视的问题,也是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扎实的技能,正确地定位自己,客观地面对社会现状才能在各种形式的人才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专业的平台。通过“就业”、“职业”观念教育,让入学新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的发展、职业规则做好必要的观念和知识能力准备。

(五)其他方面的教育

医学新生入学教育中还应开展健康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校资源利用、学习方法指导和学生干部素质教育等等。通过健康安全教育针对卫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使新生尽快掌握卫生健康的基本常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护自救能力。专业思想教育可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思维能力。规章制度教育使新生了解学校的学籍管理、学位管理、行为规范管理、组织纪律教育等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使新生了解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应当具备的行为素质。学校资源介绍主要是图书馆、教室、实验室、体育场馆、生活服务系统等的基本情况和使用,以及对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学生课外活动等情况进行介绍,让新生熟悉和了解学习生活环境,了解学生组织情况和校园业余生活。

总之,医学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课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入学教育帮助大学新生建立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了专业认同感、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学习目标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田建国.高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13-15.

[2] 罗开元.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39(12):44.

第5篇

90后是有思想、有独到见解和前瞻意识的一代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媒体的运用帮助这一代人更加灵活主动地去认识自己,明白自身的不足以及长处、需要什么、客观合理定位、在就业问题上大致应该如何发展......但是如果真的涉及“本科阶段对于未来职业目标清晰”这么一个话题,准确定位的人就少的可怜了。

相关数据显示表一,从大一到大三,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说年级的上升,大学生对于自己学业以及未来职业的认识逐渐变得更加清晰,但是,这部分清晰的人,在各自年龄段依旧是仅限于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所以说,目标清晰是一回事,落实行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今社会“大学生”这三个字已经不再是有文化、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代名词了,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优胜劣汰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充实自己,这也就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进而导致就业压力,并日益加重。表二数据显示,不管是归结于外界的就业压力和缺乏指导还是归结于自身的能力不足,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前景表示担忧,同时数据反映出大三学生在对自身能力准确评估并且有相对把握的基础上暗示职业规划的不足,由此可见被调查者中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他们影响较大,通过对比又反映出前期职业规划和长此以往的调整践行对一步步走向未来职业的重要性。综合表二数据可进一步发现大二学生对前景担忧程度最严重,这和之前预料的“大三”有所不同,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大二正是大学阶段的过渡时期,大学生转变了之前大一时期的青涩单纯,相对而言要成熟起来,对自己的未来开始有所规划,但由于基础知识以及各项培训还没有真正接触太多,难免不如大三学生来的自信。

综上所述,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中,很多现象和我们想象之中的以及之前预估判断的大相径庭。不管是本科四年还是五年,二、三年级都是过渡阶段,对于我们的学业和未来职业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不言而喻。然而在之前的很多研究中并未显示其学业现状分析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别和各自侧重点,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针对年级差异作进一步的综合研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培训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表三、表四的纵横对比发现在获取培训方面,大学生都渴望能有与企业直接接触的机会,不管是其人力资源部的指导,还是去企业体验,学生渴望这种直接有效的收益方式,毕竟这样的形式更有利于所学专业知识的利用和潜能的发挥,而非局限在课堂的一些讲座、培训课程等“纸上谈兵”形式。当然,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从理论抓起也还是很有必要的,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直接去实践,何来的收获真知?另外,相比大二学生对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提升的渴望,大三学生也更注重对综合实力的锻炼提升,需求成功人士的辅导以及心理训练。

以上数据都是针对苏州大学,尤其是医学部的同学做调研得出的结果,下面我将结合各年级实际情况作进一步探究:

就对前景担忧的状况而言,这一现象从2011级(大二)学生开始就有所改观,据调查,他们在大一上学期并未被安排参与学部组织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培训,从第二学期开始,总计安排了三大次课程,类似于讲座,在此过程中有师生互动、小范围的讨论、问卷调查等。的确,学部这样的安排充分考虑到了大一新生刚入学时还未褪去青涩懵懂,对自己学业以及未来职业基本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自我定位,所以可能在接受培训传播的知识时,不会在思想上更不会在行动上有明显重视以及行动;到了大一下学期,基于上半学期对自己所在专业的接触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或多或少会对未来职业动向有所把握,除此之外也有和师长、家人朋友的交流,相关认识也一定更深入。大二上学期,学部继续组织相关的课程培训,相信通过一整年的专业知识灌输,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重视并投入一定精力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进行初步规划,确定发展方向。此时,学部的课程培训也有了深入,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会结合专业知识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需要。同时每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最终在学部甚至是校级比赛中获奖,并以此规划来激励自己!针对2012级(大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形式上相比2011级确实有所改观,从入学就有职业生涯规划课,而且不是学校的培训老师,是从校外请来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为职场举止礼仪,如何演讲、培养自信心等,但是结束时候又植入广告,给学生印象不是特别好。而第二个学期同样是外部机构,培训却有所改观,具体介绍了如何写职业规划,从分析外部环境到分析自身优缺点,如何写简历等等,并规定学生按时提交职业规划书再配合对应的老师进行科学的指导。

结合对这三个年级的分析,我们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学部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业职业生涯的规划的重视首先表现在入学教育,因此,结合我们学部的性质可以认为,在我们的问卷中显示的“发现大二的学生对前景担忧程度最严重,这和之前预料的‘大三’有所不同”也就不难理解了,也有理由相信入学教育,初步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低年级学生处于大学生涯的调整适应期,处于夯实专业基础的阶段、处于思考、探索、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时期,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引领作用[1]。其次学部的培养计划也“由内而外”发展起来了,即邀请外援专业机构,在图表中也显示学生们特别希望获得企业以及精英人士的课程训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故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1.课程需要“重视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观念中依旧属于“副科”,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只是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这不能适应大学生直面就业场竞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2],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管理,平时增加课程数量,比如随堂考试、测验、递交规划书、期末考核等形式来引起学生重视。

2.课程提升“针对性”。培训机构尽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一年级面临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困惑;二年级学生已提前关注就业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在考研、出国、求职选择上困惑……[3]因此每个学部、专业、年级有自己的特色,培训机构应当适当修改调整计划,从实际出发,学部本身可以注重理论培训,但一定要结合实践,尤其注重对二、三年级同学的实践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虑到大三的同学专业知识储备相对更雄厚扎实因此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但是大二又处在规划培训的过渡时期,培训机构应当注重将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操作。另外可以实现“直系帮扶”,大三学生可以在接触实践的时候带动一部分大二学生,让他们提前适应,熟悉环境,进而在大三时更得心应手。

3.教育队伍自身“优化”。我们认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应该是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的一支队伍。同时要对本校的职业规划教师进行重点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考取专业技术水平认证[4]。尤其针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院系,例如我们医学部,这些教师更是要拥有一定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样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课程安排及性质被指派到相应的年级、专业甚至是班级进行更优化的教育培训,无论是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提升还是职业规划能力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4.教育体系“全程化、个性化”。课程不一定只有讲座,可以是大、小课结合,大课为专业人士讲座、实践基地指导等;小课可以是分成组后的小组活动,以班级、社团组织等为单位而开展。大一学生主要是班级为单位,大二大三可以是组织性质或者团体活动,另外有规划书、走进社会等,对于任务的要求也因“年级”而异,不仅体现在量,质也是关键。但是在学生投入精力的同时老师也要重视,比如规划书的审阅、给学生的可行性建议,充分运用如今的多媒体技术进行长期全程的指导。(当然,目前学生较多,时间原因,老师不可能有精力对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因此这方面有待继续思考和完善。)

以上是结合苏州大学尤其我们医学部的调研结论进行的综合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但是至少说明了我们学部存在这些现象,足以深思。不管怎样,我认为这一次调研的成果,使我们清晰认识到有必要加强对大学新生入学时职业规划的教育,同时各年级、各专业同学也要努力针对自身年级、专业的差异性质,选择合适的方向,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和准备。最重要的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认知程度的加深,有必要在老师的帮助以及自身努力下进行更全方位、全程细致的职业生涯规划。

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规划和目标,踏实坚定地走好每一步,这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都应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内容。尤其,作为医学生,肩负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先类”之重责,更要时刻明确自己的医学事业的目标和重担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实际行动不断完善自己,明确自己各个不同时期的规划、任务和实际完成质量,终身学习,紧跟时代学术潮流,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为人类医学事业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实施的研究》 作者:范登峰,陈加林《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7期

[2][3]《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作者:布茂勇,唐雨琴 2009年02期

第6篇

1方法

参考已有的一些调查问卷项目,结合实际自行设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调查问卷”,以年级为单位向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放。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用SAS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信息243名被调查的医学生中2011级65名(26.75%),2012级53名(21.81%)、2013级125名(51.44%);211名(86.83%)为应届毕业考取研究生,77名(31.69%)现已取得职业医师资格证,仅有2名年龄超过30岁;3个年级的学生现均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0名)、附属第二医院(67名)、附属儿童医院(96名)进行临床轮转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的主体人群已悄然转换为临床诊疗活动中的“准医生”。2.2对职业的情感认同医学生对医生职业所特有的珍爱生命,愿意倾尽全力为病患解除痛苦的情感将直接成为他们今天学习乃至明天在岗位上对医学知识孜孜不倦探索的不竭源泉。243名医学生中有56名(23.14%)认为学医可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痛苦,52名(21.49%)对医学有兴趣,想从事学习研究,为了谋求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和受家人影响各50名(20.66%),32名(13.22%)认为医生收入、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3名(0.83%)没有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01),有部分学生学医目的模糊,呈功利化。选择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主要原因中有58名(23.97%)是为了获得研究生文凭,还有6名(2.48%)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容易毕业,部分学生职业情感淡漠。2.3对医德规范、伦理的解读在对医德规范包含的内容选项中,学生选择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231名(95.06%),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219名(90.12%),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208名(85.60%),严谨求实、奋发图强、钻研医术、精益求精207名(85.20%),文明礼貌服务199名(81.89%),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194名(79.84%),诚实、守信的187名(76.95%)。医德规范并未深入所有人心中;在对医学伦理自主原则的选项中有103名(42.39%)认为自主是医生按照疾病规律自主决定治疗,12名(4.94%)认为自主是完全听从患者的所有要求,片面理解医学伦理自主在研究生中有相当大的比例。2.4对医德责任的诠释面对当前比较敏感的收受“红包“这一问题,有21名(8.64%)选择接受,进一步问及原因时,接收的同学大部分认为应根据患者的经济能力来决定,经济能力好就接受者11名(52.38%);认为付出了劳动,应该得到奖励,可以接受者4名(19.05%),看情况,如果确定收了查不到,就接受1名(4.76%),其他原因5名(23.81%)。坚决不接收者222名(91.36%),其中认为这是自己分内的工作,患者已向医院交付过医疗费用的115名(47.30%),觉得这样做有悖医生职责应坚决抵制者95名(39.10%),其他原因12名(5.00%)。如果您是一名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被患者误解,在与患者反复沟通后仍无法解决,3个年级的医学生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

3讨论

3.1重视职业认同感教育职业认同是学生选择继续攻读医学,成为优秀临床医生的根基,也是医德教育能否收到直接成效的关键要素。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悄然改变,通过本文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读研的目的呈现多样化:本科毕业因就业难转而读研,“医生职业、收入稳定”,“受家人的影响”选择比例较大,相当数量的研究生职业选择遵从眼前经济效益。针对生源现状,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全程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忠诚度成为当前医德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整个3年的学习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将在临床轮转实践,零距离接触病患及其家属,他们既是“准医生”,更是“学生”,本科阶段习得的医德知识将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固化为医德行为习惯,职业情感也应当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保证培养质量和特色的关键便演化为医德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重庆医科大学近年来精心打造的“缙云讲坛”,名医、名师的言传身教,“岁月如歌•医路有你”的师生演讲赛等活动成为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培育高尚医德的沃土。作者坚信这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无形渗透将会为医德教育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使医学生们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医生职业的神圣与责任的重大,提升对职业的认同感。3.2强化医德规范、医学伦理的认知对医德规范、医学伦理的深透认知是履行医生职责的根本保障。通过调研作者看到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医德规范,但是对“诚实、守信”,“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等基本准则在我们培养的医学高级人才中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对医学伦理的自主原则有42.39%的学生认为是由医生决定治疗,4.94%的学生认为应完全听从患者的所有要求,研究生们并未理解到自主原则不是医生的自主,而是患者和家属的自主选择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因为培养目标的特性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比科学型研究生有更多机会将医德体验带入临床实践。高尚的医德扎根于基本的规范,只有将书本上习得的条款与临床诊疗中的现实汇集碰撞,才会在学生脑海扎根,照亮医疗行为。3.3培育对医德责任的担当医德责任是医德原则和规范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它既是对自我行为的有效约束,更是一种想方设法为病患解除痛苦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感,它是一种“自觉自愿”付出的行为体现。面对“如果您是一名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被患者误解,在与患者反复沟通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3个年级的学生在答案的选择上呈现显著性差异,2013级有70名(56%)更倾向于选择继续与患者沟通,争取患者理解,尽早配合治疗,而2011级却有38名(58.46%)选择找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由这组差异较大的数据我们可看出刚进入临床实习同学大都希望通过自己耐心的沟通最终取得患者的信任,对与患者的沟通抱积极作为的态度,然而随着接触临床时间的增长,同学们在医患纠纷避让,医患沟通的行为选择上态度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对“红包”的诱惑仍有少数同学选择接受,部分学生医德行为的选择倾向、医德责任的担当有悖教育者期望。面对现实中种种压力和诱惑,坚定医学生医德信念,提升其医德责任感,才能促使学生们在今后的从医生涯中做出正确的医德行为选择。“大医精诚”的情怀绝非一蹴而就,高尚医德的养成与学校的教育培养、临床实习的医德氛围息息相关。掌握现状,重视对学生职业认同的教育,改革医德教育形式和内容,强化学生对医德规范、医学伦理的认知,培育有医德责任感,有担当的高级医学综合性人才将是医德教育的不懈追求,也是赋予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作者:袁羽西冯跃林陈地龙李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医科大学

第7篇

关键词 成长导师 定向培养 医学生

本科生成长导师制是目前我国高校探索育人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本科生成长导师制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柔性培养机制, 是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制度。赣南医学院自2007年开始,在免费医学定向生中全面实施成长导师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成长导师制概述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早出现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兴建于1379年),当时新生被录取后到某一学院报到时,学院当局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本科生的导师称Tutor,研究生的导师称Supervisor。导师制就是为一组学生确定一名导师,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进行深入学习。学生在学习期间每周必须到导师那里去至少一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导师与学生这种谈话叫Tutorial(个别辅导)。导师制教学促使学生对所学科目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是牛津教学体系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成长导师制”中的“导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指导人学习、进修、写作论文”的人,而其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特别注意不同学生的能力、心理结构特征及个人的兴趣、动机和要求上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个性特征。通过个性化和亲情化教育,导师从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使学生个个受到关爱,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成长导师制”在免费医学定向生教育中的意义

“成长导师制”从实质上讲,就是遵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提高学习能力水平为目的的一种个体化的教育管理形式。它在指导免费医学定向生如何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认识发展自己,坚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信念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

1.实行成长导师制教学有助于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在本科生教育管理中聘用在医、教、研方面具备一定水平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而且每个导师一般指导几名学生,因此,导师就有条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由于这是一种面对面的个别教学形式,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辅导教学,尤其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实施,学生更需要细致和个别的指导,这种教学方式贯穿于学生实习的整个过程,因此,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按照学生的个性和经历帮助其实现全面发展。

2.成长导师的帮助了学生全面成长,即作为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修养、学习、生活、成长的全面性导师

医学院校专业性强,学科多,学生只能被动适应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来完成实习,对学科的认识和自身的发展定位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可以在学生学好基础课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完成医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实行成长导师制有助于医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及科研创新能力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走向临床医师的过渡阶段,导师可帮助学生实现顺利过渡。对于学生来说,进入临床实习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是在校学习期间没有遇到过的,包括适应当前形势下复杂的医患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研能力的初步掌握等。导师制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不但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上的疑难问题,还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导师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了解和指导思想处于形成期的临床实习生,对他们健康成长很有裨益,许多学生将发现导师在他们的学术和专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成长导师制在免费医学定向生培养中的应用――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根据导师制的相关理念,赣南医学院在免费医学定向生培养中实施了成长导师制,经过几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运用,成长导生制在医学生的育人模式中发挥了独特的魅力。

1.导有所依:制定完善的选拔考核制度

“导师制”,说到底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化方略、关注学生差异的个性化教育。这就要求导师必须具备高品行、高素质。赣南医学院选拔导师的标准是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心做学生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具有奉献精神;具备副高职称以上的在职专任教师及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的管理干部(正科级以上)担任学生班级导师。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解决专业问题、人生成长和心理情感以及交际娱乐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受到班级导师的精神熏陶,感受班级导师的人格魅力。

2.导之以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学的专业教育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赣南医学院的导师们在帮助学生稳固专业思想的同时,主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通过各类讲座、论坛以及班会等场合,分享自己在专业上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他们通过校友成功人士的个案,分析自学成才的重要性及学习专业的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鼓励他们在学习上持之以恒,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导之以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

大学期间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做一个比较详细切实的规划,必能为以后的生活增色添彩,使其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减少走弯路的次数。赣南医学院导师们在新生刚开学就举办稳固专业思想的讲座,加强学生对专业和未来职业的全面认识。其次,导师利用“未来,为我而来”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制定长短计划,认真填写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并定期检查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

4.导之以恒:完善学生人格,坚定服务基层信念

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导师的工作,其着力点就是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人格状况,积极主动地塑造自己,逐步使自己的人格走向健康、完善,使教育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导师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利用各种场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医德和社会责任感,有些导师还把班级带出去,参加社会实践,让更多的同学走出校门,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之,“成长导师”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以人为本,挖掘学生潜力,发展学生特长,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导航"的管理理念,能较好的发挥教师本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值得广大院校共同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钱红梅.“学生成长导师制”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金萍.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D]. 苏州大学,2010.

[3]李伟扬等.本科生成长导师制的探索[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10.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成长导师制在免费医学定向生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邓寿群(1975-),男,江西石城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管理学硕士,讲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陈S琪(1973-),男,赣南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第8篇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系统提出近代医学的三大困境: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他率先意识到新科学与旧人文的不匹配,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之间正在失去平衡。在医患矛盾升级、医务人员被妖魔化的当下,过分强调技术理性、忽视医学的人性关怀和人文教育,将会使医学越来越背离其本质。

1.1医学生人文教育的不足

据2010年实施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毕业生要达到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标准,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追求,顺畅的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健全的法律观念,完备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等。实际上,医学院校中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与人文相关的专业课课时较少,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形式大多为选修课和阅读、社会实践,开展程度取决于各学校情况和学生兴趣,缺少统一标准和衡量指标。

1.2医务人员人文教育的不足

目前,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专业讲座居多,人文培训难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对处理医患纠纷的策略了解不多,对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掌握不够。根据医生职业满意度大型调查,近75%的医务人员认为执业中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90%对工作不满意,相当一部分对目前压力和职业发展持担忧态度。网络上疯传的“李芊医生列车助产被认定非法行医”其实是一名医生杜撰的谣言,反映出了医务工作者们的群体焦虑。在对医学科学的艰难认识和实践中,医务人员陷入维护道德修养、职业信仰和精神境界的困境。

2MOOC优势在医学教育中的体现

综合分析Udacity、Coursera、Edx、Udemy、Future-leam等国外较为成熟的MOOC平台,可以梳理出MOOC的基本运行模式。教学开始前,教师课程框架及授课人员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并选择本门课程;教学启动后,教师定期10-20分钟教学视频,配以制作精良的多媒体幻灯,再布置一些扩展阅读和课后作业,有些教师还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辅导学生学习;教学结束时,MOOC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安排测试,评价学习效果。无论是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还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都有力推动了高教教育的普及、优质资源的共享,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促进了教与学角色的融合和转换。在医学教学方面,MOOC扩展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时空场景,延伸了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同时借助互联网海量存储、便捷交互、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使医学教学完成标准化任务后,也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需求。

2.1延伸教育功能

在教育的社会功能方面,MOOC放大了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功效,降低了医务人员乃至大众接受医学知识的门槛和成本,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对医学新理论的认同度,对医疗新技术的掌握度,从而助推整个社会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同时,在纷繁的社会思潮中,维护崇尚知识、法制、生态的现代文明体系,传递、保存、创新已有的医学文化和人文关怀,甚至助推人类社会文明化的进程。在个体发展功能方面,MOOC为促进医务人员适应医学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便捷的途径。

2.2拓展教育资源

MOOC诞生短短几年,已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几何式增长。在医学教育中,顶级大师授课、稀缺标本展示、高难度手术演示变成了可无限复制的资源。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点对面传播知识,MOOC中则变成了面对面传授技能,拥有更大决定权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安排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达到理想的目标。

2.3丰富教学手段

MOOC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更多采取贯通式编排。设计者在确定每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后,围绕知识点优化学习路径,以问题导入为牵引,通过设置特定场景,展开话题,引导教学。游戏式、互动式、对话式的MOOC平台可以进一步延伸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ing,PBL),通过设置特殊诊疗场景、引入典型病案、实施同步会诊等方式展示知识点,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作为教学媒体的优势。

2.4实现教学评估与认证

传统医学教育偏重于由表及里的讲授、由师到徒的传承,MOOC与传统教学、网络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延伸了教与学的反馈链条,评估和认证使教学富有更完整的意义。一部分MOOC平台的检测方式结合了机器评价和学生互评,对学员的作业和结业测试打分;一部分MOOC平台借助哈佛、斯坦福等国际顶尖高校的优质资源,MOOC可以在检测后向完成学习的学员授予经过官方认可的学分。

3通过MOOC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设想

医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人文性,医学的终极价值是医学人文价值。目前,人类追逐越来越进步的医疗技术,现代医学试图以技术去消解医学的非技术维度,这其实越来越背离医学的本质。技术再强大也仅是工具,关键看为谁所用、怎样使用。对于医学教育者来说,可以借助MOOC等技术进步的成果,缩小医学人文价值与医疗技术发展的背离。

3.1规范整合资源,拓展共享内容

目前国内的MOOC平台主要有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MOOC中国(www.mooc.cn)、网易公开课(open.163.com)等。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MOOC中国和网易公开课为商业网站推出的非营利性教育项目。检索国外MOOC平台,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占医学、生命科学类课程比例都很低。Udacity未搜索到相关课程,Coursera中有“生命起源”、“基因和精密医学的社会和伦理调整”、“志愿者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和学习计划”、“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等课程,Edx中有“美国卫生政策”、“健康与社会”等课程。在爱课程、MOOC中国、网易公开课中,与医学人文相关的的公开课分别为6、1、2门,占医学类课程的5.3%、11.1%和50%。纵观国内外的这些课程,真正意义上的MOOC比例不高,尤其是国内课程大部分仅为网络教学,创新内容不多,教学方法有待完善。目前的MOOC课程是各高校自发推荐开设的,建议主管部门动员国内的医学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MOOC平台建设,并挑选国内医学人文领域的优秀专家,讲授科学发展观、哲学与批判性思维、伦理道德与职业精神、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培养、医学人文实践等课程,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爱课程网等主流平台构建起完整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这既可以缓解医学生人文教育需求和部分院校相关资源不足的矛盾,也可以使优质的人文教育师资发挥出最大化效能。

3.2优化反馈通道,实施个性教导

Coursera等较成熟的MOOC平台要求学生学习前填写学历、兴趣等信息,学习中参与和课程相关的学习社区、讨论论坛,可以借助数据采集,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推荐学习资源;Udacity甚至希望将学习信息提供给雇主,以便多方携手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和环节设计,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建议国内的MOOC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交互优势,注重在课程交流区、论坛中即时搜集和整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课堂反馈,分析汇总出学习规律;医学人文课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通过平台提供的分析报告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想法和效果,进而及时修订课程架构、调整教学安排、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以医学伦理学教学为例,授课教师应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对于医患矛盾的个体情绪和集体认知,帮助学生缓解执业压力、增强执业应对能力。

3.3延长学习时限,强化行为养成

目前,各类型医学人才培养大纲在人文教育方面,仅针对学历教育作了指导性规定,医务人员工作后接受此类培训的机会不多。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几十年执业中的人文素养大部分来自学校2-5年的人文教育。这一现状距离培养医德高尚医务人员的目标相差太远。所以,翻越高校“围墙”、降低学习门槛的MOOC平台,可能成为对医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执业操守、从业信念等终身教育的理想平台。主管部门应针对医学生、住院医师、中青年骨干医师、高年资医师等各层次医务人员的需求,在MOOC平台开展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人文教育,包括从医患沟通技巧到价值观培育、医学美学、人类学等内容;强制性要求将MOOC纳入继续教育规划,医护人员每年必须修够一定的人文教育学分,完成一定的MOOC人文教育课程才能晋升职称;促使完善学校阶段性成绩和职业生涯全程评价相结合的人文教育模式,通过终身化的人文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执业操守、规范执业行为。

3.4增加情景教学,强化实践运用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其中的人文关怀需要学生们在情景教学、诊疗实践中仔细揣摩,互联网教学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但MOOC平台可以将诊疗室、手术室在课堂上真实还原,大大增强教学的现场感和针对性,弥补了书本学习较为抽象的劣势。MOOC平台应在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卫生法学等人文课程中,展示不同科室诊疗场景及可能发生的人文关怀疏失,邀请医学人文专家逐一介绍避免医患纠纷的方法,邀请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讲授开展临终关怀、绝症安慰的实践经验,邀请癌症康复者、器官移植患者介绍患病的真实感受;在考核阶段,结合标准化机考作答和情景化面试,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医患交往技能予以评估,尽力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比如,在分娩场景教学中,教师不停地给模拟产妇鼓劲、加油,帮忙擦汗、喂水,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真切感受医者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3.5认证学习效果,促进接受认同

第9篇

一、前言

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学生尤其重要。大学时代可谓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能力发展一个重要的阶段,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规划,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才能使大学的学习更加有效,赢在起跑线上。

二、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

我是一个相对来说不是很外向的男孩,因而我不是很喜欢过于外向的工作,所以,我喜欢比较稳定的工作,具体的讲,我喜欢想做的是一名医师,当然,根据自己的专业,我想我也会尝试一些适合于我自己其他方面的工作,总而言之,我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专业以及以后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生活经历来选择自己的道路

2.职业价值观

我不是很看重名利与地位,相反,我只是想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想通过自己的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其中学习,进步,并掌握一定的能力,工作,我觉得就是要认真,努力,不要太计较个人的回报,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的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来说,踏踏实实的工作,为自己的学生负责,其他的,不必计较太多,因而,我价值观很明确:不在乎金钱多寡与地位高低,做要手头工作,知足常乐。

3.性格特征

如前面所说,我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生,平时除了与我认识的人有较多的话外,在陌生人面前,尤其是在陌生的长辈面前,我一般是不会有太多的话语的,但并不是说我喜欢一个人独处,我喜欢的与值得信赖的人,相处很好的朋友分享我的事情,其实我自己也是蛮与他人谈的来的,因为只要我想去与别人联系,或者别人与我交流,我都是比较容易与对方成为朋友的,所以在职业选择上我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对我而言,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专业,我觉得我适合有关会计与语言研究方面的工作

4.胜任能力

由于自己真诚,因而,我相对来说具有亲和力,这也是我在优势吧,加之自己的专业优势,做一名会计师,我能很好利用自己的发展自己,自己的性格温和,专业知识也还扎实,相信一定能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回馈社会。其次,我个人的业余爱好也很广泛,除了正常工作外,我想,自己广泛的业余爱好也会为自己的工作增添一份精彩的。至于自己的劣势,我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胆量有待增加,例如在大众面前发言能力,我想自己应该多多参加社会的各种社交,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己,使自己不断的进步,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完善自我。

5.自我分析小节

根据以上方面分析总结,我很大程度上认识自己,自己有很多的优点,但也有不少的不足,鲁迅说过,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般,因而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可以让自己更加快脚步走想自己的成功,职业是自己一生的事情,所以必须先选好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完善,以期望自己能够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当然工作生活与日常普通生活必须协调好,身体健康也不容忽视,总而言之,自我认知,正确选择,兢兢业业,综合协调,和谐发展。

总结:

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受到他人的认可,对工作的完成和挑战成功感到满足。这种类型的人在工作中目标明确,有强烈的发展和提升意识。他们一心一意想发挥个性,实现自我,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本领,追求目标的实现和他人的肯定,并视此为有意义的生活。

项目经理、公司管理等企业型的工作比较适合该类型的人。

三职业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父母是一般的农民,勤勤恳恳劳动,这就给与了我工作踏实的影响。父母从小教导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故我会珍惜每一个给与我的机会,给了我的学习动力。家庭和睦,即使出现我和父母的想法不一致,父母也会程度上尊重我的选择,给了我自由发展的空间。

2、学校环境分析

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地处高校云集的武汉,并且在学校里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无意中熏陶了武大千千万万学子。而武汉大学医学部里本部较远,安静的校园成为学习的气氛。武汉大学目前有三所附属医院分别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师资力量雄厚,给与了我的教育。并且华中七校联合办双学位给我们很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在课外时间修一个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帮助的第二学位。

3、社会环境分析

①大学生就业趋势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认知度也越来越低,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岗位远远小于大学生毕业人数,还有往届留下的失业人数这在无形中给应届毕业大学生很大压力。而且不断有的人追求高学历就为了能够在工作中找到竞争的一席之地,不断出现本科生能做的事情却招个研究生,这使得本科生就业压力更大。

②医学生就业方向

就医学生的就业方向而言,无非去各种医院,省城或者一线城市。但这些学历要求比较高,而就我专业医疗器械工程而言,更多的是去各疾控中心和各区防疫站。

当然也有很多医学生利用自身专业背景优势到各大制药厂和医疗器械公司就业。

4、职业环境分析

医疗器械工程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专业,目前更多的是去各省市的疾控中心以及各区的防疫站,还没有出现新的突破。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学生处于脱销的状态。

但是除了自身的职业追求,可以利用自己医学的专业背景,到各大制药厂以及各种医疗器械制造公司寻求更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学生活跃在医药品销售以及各个领域。人类的身体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到达一个完全健康的状态,只要有人类存在,各种药品制造的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越来越先进的医疗器械会不断出现,所以这个行业应该会一直存在。药业集团称为医学生的另一条出路。

四、职业定位

1.我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做事脚踏实地而且非常有条理,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具体问题、事实和细节非常专心细致

2.追求高效率和多成果,能够专注于一个项目或任务上,可以不需要别人的合作独立工作,能够通过集中精力和深思熟虑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3.相信传统模式的可取之处,乐于遵循确定的工作安排和传统的方针政策,是组织忠诚的维护者

4.非常强的责任意识,信守诺言,容易得到上级和同事的信任

5.心态平和,对于应该做什么事有自己的主见,即使遇到阻力或干扰也能一如既往,能将工作自始至终贯彻到底,对实现目标很有毅力和决心

劣势

1.办事不能灵活变通,有时难以适应新情况,不愿意尝试新的、没有经过考验的观点和想法

2.可能对变动感到不安,遇到更大的困难或不确定的任务时,通常采取回避态度

3.有时会因为近期目标而忽略长远需要,难以看到问题的整体以及行为的长远影响,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项目和任务缺乏耐心

4.为人敏感,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较为情绪化,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时会表现出冲动、任性,考虑问题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决断时魄力不足,有较大的压力

5.不大能考虑方针或者决定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很难理解和自己不同的要求

6.对自己要求不高,不愿主动承担责任;可能低估自己和自己对组织的贡献,过于注重事情的结果

7.您不愿影响或引导别人,喜欢事必躬亲,所带领的团队规范化程度和效率通常不高

2.职业目标

根据测评结果显示,本人比较适合做行政或者后勤类工作,所以我的职业目标是世界500强某制药公司或医疗器械公司人力资源(HR)总监

3.职业发展策略

本科毕业到世界500强做行政或HR助理,力争在10年内升为大区HR经理,8年后升为HR总监。

4.职业发展估计

十八年内,获得世界500强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的职位。

五计划实施

1.短期目标

大学期间

时间:现在-2014年6月

目标:顺利完成本科学习,并且拿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双学位,拿到必备的证书。

实施方案:

2010年9月-2011年2月

认真复习英语顺利通过12月份四级考试,希望能过550分去考口语。并且认真学习本专业,使所有的课程通过80分。这学期完成选修课以腾出时间去修双学位。认真做好现在学生会人力资源部的学生工作,积累一定的实践管理经验。认真做好手上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注重团队合作,及时和老师沟通。

2011年3月-2011年7月

在节假日开始修人力资源管理第二学位,并且淡化学生工作在自己生活中的影响,在科研项目中多花点心思,同样能够锻炼领导能力。同样的,学术还是重要的,本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都的期末考试成绩过80分。并且在这学期通过英语六级。能够拿到奖学金。

2011年9月-2013年7月

淡出学生工作,专心学术,并且在大三暑假去中南医院实习,大四暑假去疾控中心实习。在这两年中,本专业和第二学位成绩要求85分以上,完成第二学位的答辩。

2013年9月-2014年6月

顺利通过毕业考核,参加工作实习,毕业证和两个学位证,做好去公司正式参加工作的准备。

2.中期目标

时间:2014年-2024年

目标:世界500强大区HR经理

实施方案:

2014年-2016年

毕业后在世界500强公司从行政助理或者HR专员助理开始做,争取在2年后做到行政专员或HR专员。认真积累专业的各种知识,完善在学校学习的各种知识构架,不断积累经验,并且学会职场打拼的规则。

2016年-2019年

做到高级行政专员或者高级HR专员。这是成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熟悉HR行业的各种规则,而且能够独当一面。

2019年-2021年

做到行政主管或者HR主管。此时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不仅能够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还能够教下属做一些事情。

2021年-2024年

做到大区(如南方市场区域)HR经理,能够管理较多的人员,并且能够控制把握各种事情的大方向。

3.长期目标

时间:2024年-2032年

目标:获得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的职位

实施方案:在职场的打拼中不断完善自己,与自己的上级多交流,并且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六、总结

本人对规划的思路:

1、职业生涯规划书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化,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外企白领,现在想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似乎有点纸上谈兵。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医专院校学生 健康素养 培养

随着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人们不再只是单纯的疾病治疗才去医院就诊,而是更加关注预防疾病、健康防护、疾病康复咨询、有关社会性疾病的咨询和一些平时可以用到的基本保健知识。对于高职医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健康素养具体化到培养基础的健康、卫生意识,科学性的、合理性的学习健康知识,实践健康技能,做好可以形成良好健康素养的一切前提工作。由此可见,一切的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的时候,都应该在提高本身健康素养的方面做足功课。

1、健康素养的含义

健康素养其实就是指通过个人理解并且获得一些基本健康保健信息,并作出相关的正确判断,最终达到预防疾病、强生健体的效果。健康素养的考核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健康素养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防护意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技能知识,使得人们更加的懂得利用健康服务的能力,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将其与社会环境、经济关联起来,更好的达到健康的目标。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保证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的明显标志。因此,一定要做好健康素养的学习工作。

2、影响学生健康素养的几大因素

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健康素养的形成中有几大因素会关系到其形成好坏:文化教育背景不同、家庭环境背景的影响和获取健康信息知识的方法。

2.1 文化教育背景不同

(1)高校之间存在的健康素养教学的水平差异:现在高校都分为一本类、二本类等,其学校配备的健康素养教学要求不相同。像一本类的高校对于新生的健康素养程度要求最高,其次就是二本类,依次往下类推。

(2)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的高校新生资质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同:一般来说,东部地区的新生普遍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而中区的新生水平则会相对比较低。

(3)不同户籍类型聚集在一起的高校新生资质其健康素养方面都有差别:城市和城市周边的城镇的新生健康素养都会比较高,而乡镇和农村的高校新生相比之下得分都比较低。

2.2家庭环境背景的影响

孩子的健康素养形成和家庭的环境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主要是体现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行业和周边接触的背景这几方面。父母如果有受过较好的教育水平和从事的职业比较好的孩子的健康素养一般都比较高,并且有个普遍现象(医学专业的学生健康素养会比别的专业学生高),这也说明了环境背景是会影响学生健康素养的形成。而医学专业的学生健康素养会比别的专业学生高也说明了健康教育也会帮助其提高水平。

2.3 获取健康信息知识的方法

通过传播媒介途径是大学生来获取健康信息知识的常见方法。其传播媒介包括有相关的讲座或探讨会、医务演戏或咨询、学校固定时间的广播、开展展会和提供阅读相关书籍的机会等等。

3、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

高职医专院校在评价学生的健康素养的时候是依据很多客观的标准来进行了,其中包括有客观的自我评价观点、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交际能力、自我探索心灵的技巧、用于创新求知的热情、远大的理想追求,还包括了品德良好、人格尊严高尚、抵抗困难的意志力强等等方面,用这些标准来衡量,是为了更加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教育素养。

3.1 健康素养的评判标准

通过对健康素养含义的分析和影响其形成的三个因素分析,可以达到对不同的护理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医疗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因为临床的需要性,不仅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时间积累。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应该深入研究健康素养的评判标准,制定出一套相对比较完整、有合理标准的体系。

3.2 增强学校的教程质量

目前的学校教程还是处于理论课程为主的模式,虽然有改善了一些,但是这对于健康素养的特殊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增强学校的教程质量最主要是在与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可以通过新颖、积极的上课方式来改善,比如说可以增加好玩又可以学到东西的互动环节、或者让学生自主兴趣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项目参与。这样教程的学习中,学生是主动吸取并且轻松的学习,其吸收能力比较高,效果比较好。而老师在课堂中虽然不用全程讲课了,但是一定要会适当的加强指导,使其印象深刻,达到预期的效果。

3.3 提升文化素质程度

医疗教育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掌握,涉及身体健康的问题都是很复杂又困难的问题。因此,文化素质程度的高低与否都将会影响学习能力,会造成其健康素养的得分偏低的情况。如果文化过低,必然阅读能力也低,就没有办法理解并分析,就没办法掌握基本的人体疾病治疗的病理特征,最后进行筛选信息然后医治护理。文化素质程度高的护理人员就可以很快的判断出所需的健康知识,并且做出及时的措施,这当中他们的健康行为都会有良好的习惯和好的约束力,比较不会轻易出现问题。可见,提升文化素质程度对于护理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准真的非常重要。

3.4 增强社会实践技能

光有一身好理论却不会实际操作是不行的,学生的实习报告里面应该有真实的社会实践技能分数。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学生不仅仅可以检测自己的学习程度,熟悉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程度,还可以树立起学生的威严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实践技能,是最后检测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完成报告,最真实也最有意义。

4、结论

高职医专院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是一种丰富的特性组合,包括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相协调进步的心里素质总和。其内容都是密切联系并且相互制约的,组成既不可分离又形成影响制约的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1] 宫献升,岳文,陈光耀.强化学校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素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10): 122-123

[2]王虹.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之我见.卫生职业教育,2007;1:149-150.

[3]何萍,张大鹏,等.转变教育思想,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医学与哲学,1999;12:58.

第11篇

1.1内容

1.1.1调研单位基本信息

包括调研单位性质、科室工作人员数量及学历层次等。

1.1.2职业岗位需求情况

近3年和未来3年单位对不同学历层次人员的需求,高职学历工作人员对应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等。

1.1.3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

调研单位对工作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具体要求。

1.2方法

1.2.1抽样调查法

根据我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抽取全市各区县各级别医院共20家。

1.2.2问卷调查法

向各医院检验科负责人发放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能力调查问卷20份,收回20份,回收率100.0%。

1.2.3访谈法

与部分调研单位负责人,即行业知名专家进行座谈,深入了解行业对高职学历学生的整体要求和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2调查结果

2.1调研单位工作人员学历现状及要求

2.1.1工作人员学历现状

本次调研的20家医院检验科目前共有工作人员926人。

2.1.2近3年录用人员学历状况

调研的20家单位近3年共录用132人。

2.1.3未来3年拟录用人员学历要求

调研的20家医院检验科未来3年预计录用人员126人。在调研单位工作人员中,高职学历人员比例最高(39.2%);在各单位近3年录用的工作人员中,也是高职学历人员比例最高(41.7%)。可以看出,高职学历人员能够胜任日常工作,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但从未来3年拟录用人员情况来看,各单位意向以本科学历人员为主(46.8%)。

2.2高职学历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

调研结果显示,高职学历工作人员主要承担10方面工作,不同单位有所不同。可以看出,目前在各医院检验科中,高职学历人员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标本处理、标本检测、仪器操作和结果报告等日常工作,其次为仪器维护与保养、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方面的工作,而在标本采集、检验结果解释及实验室管理工作方面,高职学历人员涉及较少。

2.3高职学历人员所需专业知识

根据岗位任务,将高职学历人员所需的专业知识按重要性分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4个等级。调查显示,根据高职学历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从事临床检验工作需要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血液学检验等方面知识,此外还需要一定的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分子生物学检验方面知识。

2.4高职学历人员所需专业技能

针对高职学历人员的岗位任务,将所需专业技能按重要性分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4个等级。根据高职学历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将所需专业技能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别为检验项目方法选择、显微镜下有形成分识别、标本采集与处理、常用检验仪器使用等;而高职学历人员涉及较少的工作岗位,如实验室管理,所需专业技能重要性也较低。

2.5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

通过调研,了解到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包括9方面内容,按重要性排序分别是:爱岗敬业、责任意识、诚实守信、遵章守纪、团队合作、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礼仪规范、人道主义精神。

2.6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0家单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2家单位希望学生毕业时就取得,6家单位要求学生毕业一年内取得,其余单位要求学生毕业两年内取得。

3分析与讨论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提出,应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培养与培训。北京市卫生局对2011—2015年北京市医学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预测,医学检验技术岗位每年需要补充300人,城市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将有一个持续、旺盛的需求。本次调研结果也显示,目前本市各级医院检验科仍以高职学历工作人员为主,过去3年引进最多的也是高职学历人员,但未来3年各单位的用人计划中已经将本科学历人员列为主要录用人员。因此,我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外,还应突出高技能型特点,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职业岗位对高职学历医学检验人才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规格,注重体现以下4方面内容。

3.1注重综合素质提高

在与行业专家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及时准确的医学检验结果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疗效判断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医学检验工作直接为患者服务,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各家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因此,医疗行业特别注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把做人放在评价工作人员是否胜任岗位工作的首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除关注综合素质的提高外,更应注重职业道德培养,除开设人际沟通、医学生礼仪、美育、医学社会学等德育课程外,还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践中,按照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诚信、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3.2对准职业岗位要求

通过对高职学历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概况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对人才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具体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与可持续发展,搭建公共平台和专业平台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将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检验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考虑行业发展需要的新技术和方法,开设分子生物学、临床实验室管理等课程,突出实用、实际、实践、实效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卫生专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以胜任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行课程设置综合化、教学内容实用化”,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实现“提前培养,同步使用”。

3.3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职业教育适应岗位人才规格的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教学,除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学时外,还应聘请临床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学生在临床顶岗实习前进行综合实训,学校举办专业技能竞赛,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并使其在同台竞技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强化职业意识。在实训项目选择上,注重体现岗位所需专业技能,构建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3个训练模块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项目采取由易到难、螺旋递进模式排列,从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训练,再到顶岗实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使其尽快适应临床顶岗实习要求。

3.4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心理素质较差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特别是毕业生,特别容易急躁,与人发生冲突。有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

2.就业心态问题

过度焦虑与急躁: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消极等待:与就业时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抑郁与逆反: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同学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说谎侥幸与懒散心理:有些同学认为用人单位不可能去查实每个人的自荐书是否真实,而且在面试时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对自己作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只要自己当时充分地表现一下,把工作骗到手,签好协议书就行了。

3.不切实际的就业定位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铸就了很多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这种“精英情结”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对白领文化的推崇和种种不合理的职业歧视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本人、其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对就业产生过高期望,部分大学生就业心态变得狭隘,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受到很大限制。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二、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通过就业指导课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认识自我是心理成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从就业方面考虑,许多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气质、性格特点、职业兴趣及能力倾向,导致盲目择业。要做好毕业生的心理指导工作,首先应能过心理测试(职业倾向测试、职业能力测试、气质性格与职业测试)的方法,帮助毕业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学习运用心理调节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试。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教给学生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常用的一般有以下几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法,宣泄法,思维阻断法。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观是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和观点。就业观正确,则会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健康的就业之路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前途发展,同时服务于社会,有益于社会;反之,就业观不正确,将直接导致产生就业中的不良心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眼界打开一点,把眼光放长一些,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

3.引导大学生及早作好职业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有一个好的选择,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就应该尽早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时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就业最先行、最基础的一项准备工作,也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一环。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三、成功就业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就业是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他们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包括爱与被爱,领导与归属)﹑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就业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阶梯,是体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式。大学生对自我实现的需要决定了大学生要踏入社会就业是大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这首先是因为:它能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密切联系工农群众、树立为社会服务、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从而把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并融于社会需要之中。

2.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途径

大学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十分自然的,也很有必要。但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与祖国的命运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才有前途。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诚信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品质;把劳动奉献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重要标准;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正在成为这一代医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但是,一部分大学生把容貌、金钱和地位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影响看得过重,甚至把其影响放在首位;一部分大学生对“劳动奉献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这一观点持“难以判断”态度,甚至是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高等教育者必须站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教育,澄清他们头脑中错误的或模糊的认识,强化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坚定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3.成功就业是健康心理的试金石

据统计,2008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有559万,2009年有610万,2010年631万。在就业压力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学生想要成功就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还要求我们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工作实践,不断修正自己不足,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