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设计

时间:2023-06-06 09:01: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街区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业街区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历史街区;景观小品;商业

中图分类号:TU98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97-02

1 引言

1912项目街区是南京的一个重要的品牌,其含义是纪念民国政府的成立元年。“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厅”是1912的目标定位,其消费人群主要锁定城市白领、小资、成功人士、外籍人士、商务客人、游客等。将1912引进滁州的最大目的就是提升滁州市的消费层次和品味。因此,在商业街区的业态规划上,在商家的入驻问题上,管理层都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整个商业街区的质量。

同样,景观小品作为“城市的家具”也对一个项目的品味和氛围的营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991年张寒松在《城市的视觉污染》中提到艺术价值很低的建筑小品,园林雕塑会令人感到庸俗,认为这对人们的行为、思想、感觉和生理都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所以,景观小品往往能在一个景观项目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笔者将立足于实际,从项目本身出发,对滁州市1912中的景观小品做出具体的介绍和分析,并从景观设计学角度提出看法以及今后仍需完善的细节内容。

2 景观小品的基本概念

景观小品一词,最常出现在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相关的专业或者学科,包括有小型的建筑物,室内外雕塑,花池,树池,景墙,坐凳,灯具,标识牌等一系列的小型构筑物或装置。也是放置在某一特定空间中的各种元素和设施,既能为人群提供一定的便捷服务,也具有美化空间环境,丰富文化空间内涵,满足使用者各种空间需求的作用。因此,景观小品在功能性和放置场所的限定性上和公共艺术品有着明显的区别。

景观小品是经过人为设计和制作的一种产物,对体现空间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十分重要,所以要求在设计布置和使用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经过全方位的考量。每一处小品的设计和在空间环境中的作用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并与空间中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发挥功能,体现价值。

对于景观小品的分类,目前在学术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目前也有一些参考的分类方法,比如按功能特性可以分为观赏性、实用性和参与性的景观小品;也可以分为现代景观小品、功能性景观小品以及地域性的特色景观小品。根据所处的空间性质分为可进入性景观小品和不可进入性的景观小品;按艺术形式也有着具像景观小品和抽象景观小品之分;如果将其按照题材来划分,那么种类将更加的丰富,包括寓言格言小品、文艺性小品、计时小品、动物小品和儿童小品等等,种类愈加的繁多。而笔者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空间范围,将1912中的景观小品划分为观赏性景观小品,实用性景观小品和特色景观小品三类。

3 1912中的景观小品

3.1 观赏性的景观小品

1912作为一个品牌性质的特色商业街区,其观赏性的景观小品在其中必然要占据很大的比重。在这其中就包括一些景观雕塑,抽象形式的建筑造型,人物雕像以及一些植物花卉。这一类景观小品虽没有功能性的作用,但是在营造整体空间氛围,提升场地灵活性上却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在整个街区的一层和地下负一层的电梯处的富有现代艺术感的建筑小品就十分巧妙的利用了一层和负一层之间的高差,将灯光、植物以及水景融为一体(图1)。避免了空间层级变化时所带来的生硬与单调,将整个街区的空间层次感处理的更加丰富。由于整个街区都是仿民国式的建筑风格,主要材质为红砖和青灰瓦,使其给人带来一种醇厚,沉稳而又不失精致的感觉,而在建筑之间或者是建筑的转折处巧妙的设置一些小品,比如:绿化植物、创意雕塑等,就可以使整体建筑群落充满着生气与活力,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会给游客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体验。

3.2 实用性景观小品

实用性景观小品是指带有一定使用功能的公共艺术品或者建筑小品,包括在公共空间中的座椅、板凳、路灯、指示牌、垃圾箱等公共设施。既有一定的美感和艺术性又能为游人提供基本的便利,是公共空间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12中有实用性的景观小品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例如:在路线导图的设计上就采用了手绘轴测的形式加以表现,不仅使游人能明确的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更增加了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街区内不仅有普通的供人休憩的木制长椅,还有以历史脉络和家具演变融为一体的铜质座椅,座椅的造型体现唐、宋、明、清不同朝代的风格,将中国古典家具的演变清晰的表现出来,在不同朝代的座椅之间还放置了所对应时代滁州市的平面图,让这个城市的历史脉络清晰的展现在了游客的面前,将文化宣传和日常实用性巧妙的结合起来,为滁州的1912街区增添了新的亮点。

3.3 特色景观小品

2012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提出城市景观小品与城市意向的关系。说明景观设计需要立足与城市的特色和其自身的发展历程。1912商业街区虽然有成熟的体系和具有竞争力的业态资源,但对于滁州这个城市来说它还是属于舶来品。因此,想要立足于滁州并获得好的发展就需要在情感上得到本地市民的认同。而在这一点上,1912无疑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它对当地的人文情怀做了相对深入的发掘。如1912这块场地的旧址是滁州市第三中学,是滁州市中历史较为久远的中学之一,很多本地人甚至是他们的子女都曾经在这里读书。当街区建成后,便独辟一块场地专门用于纪念滁州市第三中学并以此为主题设计景观小品,建成后引得群众参观拍照,合影留念,深的市民的好评。又如,滁州有个名叫张志忠的老爷爷,每天在街上叫卖“香蕉糖,薄荷糖”数十年如一日,不论是我们父母还是我们小时都能见其身影,并时常花五角或者一元买其糖果。如今虽再也听不见亲切的叫卖声,但甜蜜的味道却一直存于心中。1912街区专门为老人设置了雕塑和宣传框,放置于街区的入口处,滁州市民每当看见这个雕塑都会不由自主的回忆起曾经美好的时光,既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对整个商业街区的好感,也能体现社会对微小个人的一种认可和关怀,使人心生温暖(图2)。不仅如此,街区在设计当中还充分重视滁州市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将醉翁亭记这个元素融入街区的细节当中。比如地面铺贴上就会体现醉翁亭记中的一些原文;在景观小品上也能将其中的一些元素做具象化的处理,使之更形象的展现在游人的面前。这些景观小品的存在,虽没有实际的使用功能,但却能引发市民强烈的共鸣,增加了对这个外来商业品牌的认同感。

4 结语

1912落成时在滁州市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滁州市第一个完整的特色商业街区,其所产生的效应有目共睹。内部的景观设计也有很强烈的时代感,景观小品不论是样式还是创意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准,开启了滁州市内景观小品设计的先河,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借鉴和帮助。但是,从这个街区环境上说,景观小品在细节上也并非尽善尽美,对整体氛围的代入感也不是很到位。虽然景观小品在整体上应该作为配角存在于街区当中,但是在局部也可以进行强调,使其成为主角并作为某一更大区域的视觉中心从而对整个环境氛围产生影响,而不是全都分散在各个角落等待游客自己去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1912的人气也在逐渐地下降,甚至出现了门店大面积停业的现象,未来想要平稳地发展下去,不仅要在商业运作上多下功夫,也要对内部的一些景观小品和硬件设施上做出调整,使其不断展现新意,让这个街区不仅成为消费场所,也可以成为普通市民日常休闲、观光摄影的最佳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 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10):25~32.

[2]黄汉民.福州“三坊七巷”保护改造的实施与思考[J].规划师,1996(1):95~97.

[3]华 予.现代公园景观小品设计分析[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第2篇

关键词:商业街历史文脉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1-0099-02

1 前言

随着生活的不断现代化,旧城商业街在现代生活中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其在新的时代浪潮中逐渐走向衰落。这些历经沧桑的老街往往最具本土文化特色和地方人文思想精髓,最能唤起长期生活于此的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城市空间。大连市天津街正在进行改造更新工作,应传承什么样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特色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2 项目背景

百年大连天津街是大连百年沧桑的商业老街,是大连商业的发祥地,是大连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撤离,日本接替俄国继续实行殖民统治,日本在俄国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把天津街(日本统治时期叫浪速町)规划设计为商业区。当时,天津街是大连最繁华的去处,这就奠定了天津街成为大连最繁华的商业区的基础。天津街老街是最能体现大连市老市区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商业街区。

3 传承什么历史文脉

综观我国各地传统商业街改造的经验得失,往往传统商业街改造导致了传统的丧失。究其本质原因,就是未对保护的历史文脉进行深层面的研究。因此,在项目开始之初就探讨“传承什么历史文脉”是能够保护历史文脉的前提条件。

3.1传统商业氛围

传统氛围最易给人以归属感和认同感,传统商业街以传统的市井文化成为城市中颇具魅力的场所。在很多老商业街的改造过程中,驱逐了一些百年老字号,特色的市井文化,反倒引入一些大体量的商业业态,使得原有的传统商业文化尽失,导致失败。

传统商业街改造如何保护其传统氛围而恢复生机活力呢?应针对以历史建筑与文化景观为特色的街区,应以原有的风貌、文化、民俗等为基础,以休闲消费为特色,体现城市文化和品味,具有购物、餐饮、休闲、旅游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特质的开放式街区,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城市的宜居度、知名度、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3.2传统街区空间

传统商业街具有城市独特的传统物质空间环境――建筑与街道的形态尺度等。无论建筑风格和外观怎样改进,细节和环境怎样强化,其本质仍然是适应传统商业时代的建筑形态,即以购买行为为主导的购买型商业。

街道空间是由不同的环境要素共同构成的空间艺术形象。在人的视域中所感觉的各种元素的组合,反映出街道的形象特征和文化特质。在天津街这条跨越百年的老街上,我们希望能通过设计引发人们对往昔的追忆,对未来的畅想。

3.3传统风貌要素

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是通过不同的单体建筑叠加而成的,包括建筑造型的处理、材料的选择、构造做法、色彩搭配等。

老街的建筑形式以保护小尺度,小体量、多店铺组合的传统风貌,多以二三层的小楼出现。建筑立面设计融人过去的历史痕迹,如门楼的雕花,典型的柱式,精致的石质线脚和典雅的外墙装饰,都清晰记录下大连历史的脉洛发展,再度演绎历史中天津街的风情。

4 如何传承历史文脉

保护延续具有逛街、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传统街区形态,营建既传统又具现代时尚的商业街区,营造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购物、休闲、观光体验传统文化等多功能的人性化街区空间环境,以提升人气,繁荣商区。突出老字号建筑风貌的修饰与升华,以传统建筑形式原汁原味、精致多彩的店面装饰、富有文化底蕴的店铺匮额、商标、招幌等装饰点缀,结合现代功能和玻璃橱窗等现代材料适当扩展。修饰,延续传统风貌和历史记忆。

4.1文化主题

商业街的建设改造要挖掘街区文化特色、突出产业特色,要把大连的历史、文化、生态有机地融人其中,形成特色与个性。同时,配置与街区相适应的配套商业网点,满足游客购物、休闲、旅游等多样化需求。坚持商业与旅游、观光、休闲互动,把特色商业街区作为旅游、文化产品来打造,以商气聚人气,以人气聚财气。

着重复原众多天津街的老字号,让老街更有文化底蕴与积淀,使老街的风情更具历史的说服力。老街通过她的建筑,重现经典的建筑符号,回应着遥远年代的历史痕迹。

4.2空间布局

规划设计中以自由舒展的空间结构,张弛得宜的规划结构和舒展优美的空间环境,强调购物餐饮娱乐一体化的生活品质,强调外部休闲广场空间与建筑内部商业空间的交互,形成大小不同的坊弄格局,回归最人性最平实的空间感受,悠然构成轻松活泼的漫步空间,走街串巷中就领略了形形的商业时尚,感受古意盎然的老街风情。

构建以室外步行街为主体的,室内室外相结合,地上地下相通的步行街区体系,加强街区主体化的城市设计,充分发挥土地利用价值,营造多维组合的现代商业空间。老街商业街综合项目包含了商业零售、餐饮娱乐和公寓住宅三大核心功能。总体布局考虑到各功能有相对便利的外出入口,功能之间尽可能集约化布局,在封闭、线形的街道上,利用建筑界面的围合开辟几处开敞的活动小广场,让空间产生张弛交替的节奏变化,增添了街道的趣味和生机,为旧城市民提供了难得的休憩、交流、聚会场地。临街的商铺以外向开放的形式招揽四方游客,与内部商铺含蓄内敛的空间相得益彰。

空间序列以北部天津街为主要人流出入口,以一座高耸的塔楼作为标志,将各个方向的消费人流吸纳进来,使内庭沿街商铺获得最优的商业效能。商业街南北向形成交通人流,内街的尺度都控制在8―13m左右,商铺布置在两侧,在街道中行走,人的活动节奏缓慢,活动方式是沿街观看或购物,街道空间具有内向的亲切感和宜人的尺度空间。老街内部空间的变化,使不同尺度的小空间产生丰富的景观感受。中部建筑聚合的空间稍微开放,隐然成为控制格局的中心。漫步的道路联系起所有的商铺,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

4.3建筑风貌

在街面建筑立面设计中,以历史现状照片为依据,按沿街建筑分类、分级保护整治的要求进行精心设计。空间以过街廊、骑楼、平台等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加强街道的聚合感和层次感,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骑楼这样的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商业街的设计重点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

5 结语

建造一条全新的现代街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将一条传统商业街的传统氛围与历史韵味维持下去,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坚持原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原则,把握特色商业街发展趋势,使商业街的发展呈现出特色化、理性化、复合化、规范化和品牌化趋势。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商业建筑、情调街区、行为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居住区的居者提供生活方便以及商业街区运营有序且富有生机,商业配套的高效交通组织是最基本因素之一。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商业与居住分流、店前运营与后勤服务分流,形成畅通的多层次交通体系。商业配套设施是城市居住区的重要配套设施,在居住区中商业设施,作为居住区配套公共建筑的组成之一,所占比例不大,约为占15~25%。但是配套公建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居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一.总体布局构思

项目概况

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工程项目位于宁南板块的“超级大盘”——某地区国际花园内的最南端,东邻机场高速,西邻共青团路,南接紫荆花路,某地区国际花园绿化率约为50%,是典型“以人为本,高附加值”的高品质社区。而商业街区位于整个地块的南面,占地面积20700平方米。

拟建商业街总建筑面积29700平方米,其中Ⅱ期商业建筑为18860平方米,建筑主要为二层商业建筑,按商业使用功能的不同分区,力图更多的注入生活与工作、生活与休闲、生活与空间的和谐性,不但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更使观景、视野增加了更多的情趣性和丰富性。

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以景观意境为线索,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轴线作不对称自由式布局,采用点、线、面成景的方式,参照所处位置及不同功能分割空间,整个街区用浅水池与外部道路分隔,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浪漫气息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的街道环境。

情趣空间还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丰富空间表情和层次:多彩的活动空间以及购物空间的整体水系,体现商业街的“动”;商业水道在枯水期水中的卵石可以作为健身的步道,体现出商业街的“静”,同时这里也是阳光入口的标志建筑,是小区内部的亲情广场,并起到改善环境、调节气氛的功能。

二、景观节点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五大景观区,它们既有所区别有相互联系,通过主景轴线一一展开。五大景观区为:入口广场与商业主街道、休憩广场区、水景商业街、邻水商铺以及屋顶休闲咖啡区,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不同感受的功能,交流休息、休闲冥想的功能。

环形水景带则承载了动静分区的屏障功能,又起到联系人流活动流线的纽带功能.

我们认为每个主题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街区属于情调街区,怎么定义情调呢?我们认为情调应该是为居民服务的——是一种安逸、舒适的情调,不仅能够提供购物的场所,还能享受到生活的情调。商业街的服务群体首先是小区业主日常生活和休闲,其次是对外来市民的开放,提高街区的活力和服务对象。因此我们设计的概念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行为模式,其次是环境概念,最后才是建筑概念。

成功的现代街区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亲切、友善且富有特点的界面,并能提供方便、多样、引人入胜的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这也是本次环境设计的出发点。

三、建筑单体构思

3.1 建筑风格

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的店铺风格其实就是北欧的,有点像别墅的人气味很浓的小尺度的建筑风格,商业店铺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很精致,空间尺度宜人,具有人情味,能够吸引市民进行购物并享受这里的休闲氛围。因此,在屋顶特别设计了两坡的附有透明玻璃的屋顶,设置有花园的露天咖啡屋 ,让人远离喧嚣的闹市,在满天繁星的夜晚, 独自坐在静静的角落,感受生活的乐趣.真正感受诗人李白的月下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在建筑细节上,将广告作为整个商业街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商标--字母,数字,图案等多种形式精心设计,立面上通过横梁的位置,屋顶局部有规律的构架框里,大片的实墙体上适当预留的广告的位置。以免建筑实施后沦为杂乱无章的店铺。

3.2 色彩分析

建筑的立面的石墙部分以浅明黄色的彩色饰面砂浆为主色调,采用斜纹菱形分隔,映衬北欧。的建筑风格,同时体现出现代商业建筑明快的个性。门窗用中空的low-E镀膜反射玻璃,框料采用断热的塑钢窗、栏杆用安全玻璃配以蓝灰色的工字钢形形有韵律的柱列购物廊,其整体为明亮的暖色调有朴素高雅的格调。设计的铺装,小品,附属设施等都采用暖色调设计,形成从色彩上达到统一的效果。

3.3流线分析

1)、车流:商业街区的是7m路,双车道,便于2辆车并排通行。通过景观绿化带与环形水景相依相隔.也形成一个自然的消防通道,丝毫不影响内部安全的步行氛围。

2)、人流:商业街区的内部是步行区,为广场砖和北欧硬木铺设而成,只许人行步道,不许车流进入。运动与通路: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且再见少风力干扰方面是有益处的。 变换的街道空间小型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的心理距离变短了。人在步行时都爱抄近道,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开场空间中的步行线路,横穿空间中心是不舒服的,眼空间的边缘既可以体验到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道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节,体验建筑的细部肌理。考虑到台阶会打断步行的节奏,我们取而代之采用坡道连通空间。街区的9米宽的小尺度的街道,适合人们在不同界面的橱窗之间穿梭徘徊,建筑也基本为9米高,小巧的2层建筑,便于购物者对整体建筑有个清晰的了解。3米宽的购物风雨走廊加强的人的可停驻性,对商品的观赏性。

3.4平面功能

整个商业街用环形水景与居住区相隔,建筑底层均采用骑楼式灰空间,各幢商业建筑之间均用形式各异的连廊相连接,本设计中骑楼、连廊、平台不仅联系了户外空间和半室外空间,还提高了商业铺面价值,方便住户使用,即使在雨雪天气也可以享受购物的自由浪漫.;同时也是街区中重要的标志性空间特点。每栋建筑均在统一建筑风格下形态各异,沿南面紫荆花路均以商务办公和小区配套净菜市场为主,偏向居者基本生活消费的配套商业设施;内部商业街以休闲、餐饮为主,面向青年等追求时尚品味生活的居者。

3.5 多学科在建筑中的运用设计中从运动心理学,将紧张的运动空间与松弛的舒缓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在商业街区中提供了一个富有节奏的空间线路,曲折有致、松弛有度、时急时缓,使整个空间流线充满韵味和变化。设计中更加人性化,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提供带轮的步行交通。从行为心理学确定适当的空间感受,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缩短人与人、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避免单调平直呆板的空间,造成心理上的距离感和冷漠感。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Ⅱ期商业街建筑面积:18860 m2

占地面积:20700 m2

容 积 率:0.718

绿 化 率:28% (水体面积3000 m2)

建筑密度:33%

五、施工中遇到的几个心得和遗憾

第4篇

Abstract: As a kind of precious herita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locks province not only are result of long time's circul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wealth businessmen and wisdom, but also are one of the representations of splendid commercial culture. In this paper, it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correlated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district, analyzes their profound value from the point of substance, probes into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ideas, content and means, tries to seek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locks.

关键词: 传统商业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价值

Key words: traditional commerce blocks;substantial spatial forms;valu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07—02

0 引言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传统商业街区形成各自独具特点的风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代表着城市的不同特色,与城市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但传统商业街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短期回报的高额利润具有强大吸引力,开发商急功进利,形成破坏性扩建,传统商业街昔日的风采再也找不到了,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韵味;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及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如大型超市、综合百货商场及购物中心等。随着现代设计手法的引入,新建的商业环境更加的舒适优美,完善的公共设施及优美的环境,为人们带来了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方位的享受。这些变化使传统商业街使吸引力大不如前,传统商业街正在遭受致命的冲击。面对这一情况,正确认识传统商业街区,恢复传统文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 传统商业街区的概念

传统商业街区是过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遗迹。这样的反映某一时期文化特色的街区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街区。最早反映保护历史价值的建筑、地段的国际,是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简称CIAM)在雅典通过的《雅典》。这个早就指出社会特征决定着其个性和特性决定着城市的体型结构。所以大力倡导保护好所有极具价值的体现着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一方面尽可能的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一方面努力的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1987年在华盛顿通过的《华盛顿》涉及到保护城市化地段的内容:“应该予以保护地价值是城市的特色以及形象地表现那个特色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体,尤其是有结构、体积、风格、尺度、材料色彩和装饰所决定的建筑物的形式和面貌……”。

传统商业街区既有历史街区的特性又有商业特性,由传统街道、建筑群及文物建筑所构成,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对表达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有重要作用。承载着过去的生活信息。传统商业街具有活力、人情味,往往是一个市镇中文化气息最浓,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它既是人类过去生活的载体,也是历史物质空间的遗存。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传统商业街仍然承担着当今社会生活的功能。手工艺品、糖果烟酒、古玩字画、土特产品及风味饮食等常常是传统商业街所经营的商品。

2 传统商业街区的街道空间特色

2.1 街道空间比例与尺度 街道空间舒适度与街道空间尺度大小和比例的处理情况有关,建设一条街是从这条街预计的功能出发,由此来设计街道空间的大小和比例。人们正常视野范围在垂直方向是60°,但只有在45°视角范围内才可看清细节。要想使得街道与两边的建筑物能够组成一个完美舒适的空间就要把街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设置为1:1。如此一来,人在街道的一端,45°的视野可以看到建筑物从底部至顶部的全部立面,这样使人们感觉到强烈的围合感但又没有压抑的感觉。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大于1:1时,正好使得所围合的空间比例关系适中,给人一种庇护感,使人们有一些拥挤的感觉。这种比例的街道在传统街区的街巷中时常可以发现,它带给人们以亲切感。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小于1:1时,高度与宽度比例的增加,此时街道的围合感也随之降低,亲切感也大大减少。这样的建筑物的完全不能空间的垂直界面存在,以仅仅具有空间边缘的作用(图1)。

第5篇

一、泰安道五大院商业运营及街区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城市转型,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建设

城市名片的特色商业街区开发,是天津城市建设转型的一个代表。规划建设泰安道五大院项目,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主中心建设、推动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充分挖掘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载体功能、发展楼宇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泰安道地区历史遗存丰富,绿化环境良好,但现状使用功能以行政办公为主,大量宝贵的历史建筑和环境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此次开发改造把功能开发放在主要位置,坚持市场运作,同步谋划好建设和业态,着力打造质量安全的示范工程,文明施工的样板工程,现代服务业的亮点工程,使历史街区重新焕发新的色彩。如今新建的泰安道五大院成功由“政治中心”转型为“经济中心”,更好地落实空间战略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适应了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该地区的城市功能得到明显提升。

2.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

特色商业街区不仅是城市资产的价值,更是城市更新的种子,是促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及楼宇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建成后的五大院,遵循城市文脉,融合内敛、精致、高雅的建筑特点,同时与津湾广场、新意街功能互补,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商誉,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泰安道五大院街区的落成,将成为联通南京路、滨江道、小白楼三大商圈的城市物业枢纽,与五大道旅游景区彼此呼应,形成商圈联动、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3.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

五大院以保护为本,按照“修旧如故、恢复原貌、安全使用、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市中心城区运用15处历史性建筑的丰富建筑语汇与文化空间,对城市予以活化,让古典建筑重新焕发生命力,吸引了《》、《寻路》等知名影视剧组和诸多国内外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拍摄,展现了天津精致洋气的城市格调;二是五大院在与周边地区呼应互补的同时,结合传统商业行为,通过功能业态完善,建设特色鲜明的魅力街区,进一步提升区域形象和品位,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合的“城市磁力场”;三是五大院控制建筑体量与高度,富有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及新建商业街区与城市园林景观相互协调,保护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保留街区尺度与形态,成为蕴含城市品位、展示城市建设的新名片和新窗口,赢得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相关人士的好评,促进了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及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二、泰安道五大院商业运营及街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泰安道五大院商业街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三号院高端公寓,一、二、三号院沿街商业、四号院高端酒店、五号院shopping mall和甲级5A写字楼。泰安道五大院在招商中,按照“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思路,始终围绕高端业态下功夫,坚持建设招商并举,共引进了一批符合功能定位的服务业项目。项目共66家商铺,引进28家品牌,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占到40%,其中一号院以静态业态为主,二号院以总部办公为主,三号院以品牌旗舰店为主,集中了珠宝名表、服装定制、高端数码等丰富品牌组合,目前所有沿街商铺均已开业投入运营。

综合分析五大院特色商业街区,项目区域位置优良,不可复制,但同时由于市场环境及竞争,商业街区运营和管理也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市场环境方面。近两年由于市场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国外奢侈品牌商开店计划收缩,富足能力下降;同类城市综合体项目的相继出现,与项目形成竞争,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项目的人流和商业氛围,给招商带来竞争和压力;而同时一个街区商业运营本身需要较大的培育成本及较长的培育时间。其次是项目本身因素。五大院项目商业地产运营利润兑现模式单一,在业态合理组合上,丰富度、差异性、互补性不够,注重时尚高端奢侈品牌,餐饮、娱乐场所功能性配置比例少,忽视了一站式购物的要求和市民的认同度。

三、加强泰安道五大院项目商业运营及街区管理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1.统筹协调,加强项目整体商业运营统一规划

由于五大院具有很多特殊性,又处在城市中心城区核心地带,规划性较强,同时保留一定数量的风貌建筑,在很多方面需要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和协调管理。按照“政府引导、加强宣传、调整业态、拓展空间、完善配套、强化服务”的方针,明确责任主体,统一制定专业的街区商业运营规划,分阶段加强对商业街区的培育和管理,同时运营方要发挥商业街主体优势,采取产权集中式的统一管理模式,加强对项目功能组合和品牌档次进行把握,加强商业功能的实用性、服务性、便捷性,制定商业运营规范和标准,发动整合更多的公共资源,促进五大院商业运营和管理系统化发展,使商业街区形成独特风格、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良好气氛,逐步形成人气、商气两旺的局面。

2.加强引导,注重打造项目商业街区文化与特色

泰安道五大院作为天津市中心地带,其承载的不仅是商业功能,更是展示城市个性特色的功能,因此建议在商业运营中,结合历史文化元素与消费群体心理,注重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从而融合健康、生态、休闲等商业特色,将街区商业人文环境文脉化、环境生态化、功能休闲化、管理现代化。借助海河观光的特色,打造集合风格化的建筑文化参观路线,全面营造开放式街区。同时注重分析消费心理,明确项目商业定位,充分迎合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感受,加强商业艺术化建设,加强引导性消费,将购物活动变成商业和艺术兼并的特色体验,从而真正打造五大院特色商业街区的历史文化与商业特色。

3.强调整体,注重项目商业整体风格的营造和业态组合

针对五大院项目目前业态较为分散的现状,建议一方面,继续加强酒吧街、珠宝、服饰、餐厅等功能性举措,以客户为导向,与周边商圈进行差异化定位,打造差异化主题,提供高附加值,提高项目核心竞争力。同时扩展空间,加强创新业态的聚焦,从而形成潮流中心和信息站的效益,加强文创产品、精致餐饮、特色专卖店以及主题店等服务主导性业态规划,真正将项目打造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饮食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特色商业街区,满足区域全客层消费者需求。

4.加强宣传,全面打造项目品牌社会责任和品牌导向

从品牌长期建设的角度看,目前五大院品牌内涵不够完整、系统,品牌的核心魅力、品牌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导向也还不够清晰。建议加强项目社会责任和品牌导向建设。建立难以复制的独特的项目文化,大力度引进国内外合作者,积极引进优质客户和特色客户群,以品牌集群、品牌平台奠定用户对项目的信心,引领口碑,建立起立体、整合的传播,让项目文化成为市场信任的坚强基石;通过探索公共关系和事件营销、社区营销等传播策略相组合,创造持续的传播话题和热点,不断对项目传播信息进行阶段化调试和优化,不断集聚项目的人气,不断增强项目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知名度。

第6篇

没有地域文化作为内涵的街道景观很难去体现其场所精神,无法具有独特的空间特性,无法引起人们对其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创造良好的文化内涵的街道空间,就必须从现状入手,挖掘当地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提炼文化历史元素符号,注入到商业街区景观设计中,并尊重传统的乡镇居民交流的形式和空间要求,在商业街区的“道”性空间中加入“场”的游憩空间,提供给居民的交流、聚会、闲谈活动的支撑。

1.1街道空间界面街道空间界面是街道空间感受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顶、地、立三个界面中,分别给人们的活动提供地面支撑、立面围合和顶面庇护。由于商业街道的商业活动特性,人流量大,商铺林立,对于地面通达性要求和商铺立面的视觉感受尤其强烈,人们对这两个界面的感受也是最为主要和直接。故体现商业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结合从地面铺装、设施及商铺立面、建筑立面入手。

1.2街道色彩定位环境识别系统对人们感受城镇意象有重要作用,其中视觉识别系统是其中最主要的体系,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70%来自视觉,而在视觉识别中,色彩是优于形状、结构、材质等要素而先被人们所感知的,也是对人们视觉影响最直接、最强烈、最有效的。故在商业街区和游憩空间中,对街道整体色彩的定位对整个街道的风貌形成、街道文化基调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形态学演绎形态是指事物的结构形状。在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往往物化于众多事物中,如建筑,这些事物的外在形态能深层次的引起人们内心深处对文化的共鸣。当代城镇景观设计中,在塑造众多新事物的过程中,如果将能代表历史文化的传统形态加以提炼,融入到新事物形态的塑造中,将形态的直观效果与内涵文化的共鸣相结合,必定能使得街道景观对城镇风貌的塑造起到良好的效果。

1.4“道”与“场”商业街道空间是线性的“道”,是在传统聚集空间中的“街”“巷”“集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街道空间拓宽,人们商业活动增加,但是还需要尊重传统的乡镇居民交流的形式和空间要求,人们习惯在街巷中三三两两闲谈、驻足,故需要在商业街道空间中创建“场”,提供给居民交流、闲谈、休息的游憩空间,用道去串联场。创造良好地域文化,不仅仅是关注界面上的元素表现,也需要对传统交流空间进行归纳和传承。

2基于历史文化为轴心的高桥镇商业街区及游憩空间改造设计研究与实践

本文在对宁波市高桥镇中心街道的景观空间和当地历史人文的考察及现状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经典案例和理念,通过对杨家漕路段街道空间景观的改造,探索在城镇建设中如何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形成良好的城镇景观风貌。

2.1区域背景宁波高桥镇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港口城市宁波的西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东依宁波市城区,南眺栎社国际机场,西濒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北枕黄金水道姚江,杭甬高速公路和省道甬梁线从东到西横贯全境。发挥近郊优势,高桥的经济持续稳定快速,高桥房产、商贸、旅游等产业得到稳步发展。作为江南水乡,高桥镇的桥与水的文化历史悠久,境内拥有众多古桥,宋代康王抗金的故事流传百年,广大人们所熟悉的古代四大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这里,高桥依姚江而繁衍,前塘河、后塘河穿镇而过。如今,姚江南岸初现“白鹭绕江堤、清风送花香”的丰姿;与轻轨、中山西路延伸段并行的后塘河,正投入3亿元打造生态景观带,再现千年塘河历史风貌。

2.2现状分析杨家漕路段(北起通途路南至S59省道),包含高桥公园及康王休闲公园。

2.2.1交通现状问题该商业街人车混行,缺少停车位,随处乱停车,人行道多被占用或者毁坏,卫生较差。街道铺装杂乱、没有统一性,形式陈旧;人行道路面凹陷现状严重;无障碍通道被占用,防滑性能不高。

2.2.2商铺及建筑问题杨家漕路作为高桥镇的最为繁华商业街,商铺繁多,但大多为小商小贩,门面宣传简单、粗略、杂乱,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格,更不用提起具备文化氛围。两侧建筑风格多样,且形式上存在单调乏味的问题,无法形成当地的传统地域文化氛围,传统住宅建筑与新型住宅建筑沿轻轨一号线南北划分,分割突兀。建筑外立面色彩多样,也无法统一。

2.2.3公共设施问题整个地块公共设施极为缺乏,公交站台仅有站牌捆绑在路灯柱上,没有座椅、垃圾桶、等候亭等;没有路牌等指示系统的设置,没有体现地域环境的识别性、文化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不健全,与居民生活贴近的社区级设施配套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周边的环境品质不高,设施与地方文化特色的结合不足,吸引力不够。

2.2.4园林绿化问题街道绿化单一,林下植被不齐全,没有明显的层次分布,且被破坏较多;路边野草丛生,多显荒凉之境。

2.2.5休闲文化问题街道开放性的公共绿地仅仅有高桥公园及康王公园两个,且康王公园基本已经废弃,高桥公园也破损严重,不能给市民提供较好的休闲场所。一条商业街由南至北一路贯穿,却没有能够供行人停留的基本公共设施,街头游憩绿地缺乏,周围居住区绿地的开放性不够,市民日常休闲利用率不高,这将导致城镇居民在外停留的时间会大大的减少,由此引发居民之间将缺少交流场所的问题,从而导致城镇文化凝聚力逐渐削弱。作为高桥镇主要的商业街道,文化宣传现状异常薄弱,不仅仅在铺装、商铺立面上没有任何体现,在集中的文化宣传上,也仅有公园外侧的宣传栏,形式老旧单一,且被商贩阻挡。受城区土地资源限制,高桥镇镇中心商业街内人口压力大,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缺乏市民游憩空间等问题日渐显现,此类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桥镇的未来发展。

2.3设计理念与目标杨家漕路位于宁波轻轨一号线的对接处,是未来高桥镇建设发展对外宣传的“重中之重”。根据高桥镇杨家漕路所存在问题,并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调查途径,深入研究高桥镇的当地传统文化,从而确定“以历史文化为轴,辐射城镇的改造建设”的设计理念。根据甲方的设计要求,定位于宁波近郊高桥镇城镇商贸商务中心商业街的杨家漕路我们制定了三大设计目标,传统文化展示基地、现代商业繁荣的代表、市民的游憩天堂。

2.4设计手法设计手法上遵循多样统一,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提取,创造统一的装饰风格和形式,在各个空间中,利用各个要素进行组合变化。设计过程中注重集中与分散原则,强调重点突出,全面推进。文化传承重点抓住几个景观节点,如公园、公交总站、公交站台及商业街中游憩空间节点,进行重点装饰设计等。分散是对各个空间中的各类因素,如地面铺装、商铺招牌、立面装饰、座椅、树池、花钵、路灯、垃圾桶、广告灯箱、信息栏、指示标牌等,均进行设计改造,形成统一风格。

2.5商业街区景观设计

2.5.1街道空间界面通过整个沿街两侧建筑立面改造、店面门面立面改造设计、招牌改造、空调机位立面设计、墙面粉刷、地面铺装改造设计、防盗窗整体设计、街道节点装饰及景观设计等系列的设计,塑造整个街道形式整洁、丰富而又统一的商业形象。商铺立面结合原有建筑及各个商铺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三种形式,兼顾了各种建筑形式和商铺二楼通风、采光、放置空调的要求。商铺广告牌在外形上都固定规格进行统一,采用了深灰色槽钢边框,内部可以采用彩色铝塑板加发光字。上方可以采用横向槽钢拉条,遮挡空调兼顾采光需要,或者全部采用横向槽钢拉条。空调安放,一可以放在广告牌上方横向拉条内侧,二可以放店铺立柱处,外侧采用深灰色槽钢拉条进行装饰遮挡。

2.5.2街道色彩设计对整个街道两侧的建筑进行分析,传承当代水乡地理环境及传统建筑灰墙黑瓦的色彩体系,配合整体商业环境要求,构建以浅灰色系为主深灰色为点缀的色彩基调,各个商铺招牌文字色彩自定,形成统一而又有变化的效果。对外立面色彩夸张的建筑进行重新粉刷。

2.5.3形态学演绎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特性进行分析继承,通过艺术性的手法提炼出典型的形态元素,将其运用到空间场景中。如在街道南入口处的休闲绿地除了展现历史文化的浮雕外,还设计以梁祝化蝶为魂的飞翔形雕塑,即是一种文化宣传,又蕴意高桥镇经济能够腾飞,满足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对高桥的众多桥形态进行提炼,构成新的造型元素,将其融入到整个商业街的众多界面中,如商业街二楼防盗窗、LED文化宣传墙面装饰、街道栏杆等。

2.5.4“道”与“场”在街道空间,重新考虑道和场的设置,利用原有的荒废绿地,在公交总站北侧设计休息空间。通过南入口休闲绿地、文化景观围墙等设计,衔接S59省道与轻轨,与轻轨沿线绿化设计、高桥站的“抗金”文化主题相互呼应,为轻轨、省道的往来交通打造一个文化气息浓厚、适宜人流集散的绿化空间,为高桥的整体形象的宣传及文化氛围的塑造添砖加瓦。高桥公园总体改造,设计面积约为19380平方米,包括整体平面布置改造、公厕的设计、健身路径的设计、水体的设计、主题展示景墙的设计、绿化改造的设计、雕塑小品及标识牌的设计等等。公交总站设计,包括出入口的改造、入口立面改造、候车亭设计等。

3结语

第7篇

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街的一种,存在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商店组成,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是商业步行街是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的集中商业买卖区域。本文从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达到人性化设计。显性要素即具体要素,包括基础平面、垂直面和上部平面三大部分,本文只对基础平面和垂直面进行论述。基础平面环境即底面包括大地、水体、低矮的植被、座椅以及所有铺地材料等;垂直面环境包括建筑立面、照明设施、指示牌等。隐性要素即抽象要素,如街道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地域性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性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和思维模式等,在保证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已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追求,其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人是直接接触和使用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主体。从设计的本质来说,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为基础。就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以人性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最终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来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满足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多次强调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营造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并通过对美国城市中现存开放空间具体案例的分析,在尊重场所背景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场所人性化设计导则,使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为人服务。由此,本文认为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一方面强调设计必须尊重场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具体设计应一切为人所用。

二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并作为新疆旅游业的中心重点城市。山西巷位于乌鲁木齐南门和二道桥之间,曾是龙泉街的前身。据笔者所做调研得知,此处并没有真正一条街巷名称是山西巷,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会将这个片区称作”山西巷子”。本文所改造的民族街巷位于山西巷子中间的一些小巷,当地人直呼的“铁皮巷”、“作坊巷”等。之所以选此处进行改造,是因为这里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以二道桥市场以及国际大巴扎同属于原来二道桥民族传统商贸区。但就目前街巷环境来看,与二道桥市场和大巴扎环境相脱节。

三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改造的人性化体现

(1)显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外部及内部的物质空间调查认为,这片区域可以改造成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以此来作为二道桥商贸圈的开端。由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建筑立面、街道设施、地面铺装以及盲道、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是人们最容易发现和感知的,也是突出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载体,因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据笔者实地测量与考察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长度大部分不超过500米,此长度符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步行商业街长度的规定,过大过长的商业街,会导致行人产生距离感,难以亲近,而且对人的体力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长度的设计上应保持小巷原有的适宜长度,增加巷与巷之间的节点空间,设立开敞的小品类休闲广场,让人愿意“滞留”,使人在心理上受到关怀。不仅如此,根据测量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宽度大部分在10米左右,两旁的建筑多为3层左右,整体街道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大多在1和2之间,符合街道亲切感的空间尺度关系。(图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街道过宽、建筑物过高,使行人压抑并缺乏安全感。购物的人们多倾向于平行移动,而垂直方向的移动多数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所以,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尺度方面保持原有街道宽度适宜的特点,在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也应符合人的心理,即打造双层商业步行街,营造宜人、亲切、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

2)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场所》一书中曾提到:“影响步行商业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空间设计特征之一就是避免“死空间”。对于维持城区的活力来说,保持面向步行者的店面的连续性是必要的。突然隔断的空间地块以及与街道不统一的秃凸建筑对于步行活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因此,商业步行街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应体现连续性、连通性原则。

根据笔者所做调研,山西巷民族街巷沿街建筑立面和巷中建筑立面由于新旧建筑之间的混合,商业店面门头招牌形式的大相径庭,商家随意摆放搭建的商品以及建筑外立面所用材料和颜色的不统一,使得建筑立面凹凸错落,整体混乱,毫无可观赏性。为体现人性化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有建筑一层的外立面进行修复和整合,使商业店面及门头招牌进行统一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并将民族图案和装饰纹样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运用于建筑外立面,突出新疆地域特色的同时形成视觉连续性。对于步行街二层建筑外立面将统一运用雕花木柱和透雕装饰进行设计,增加人们的视觉复杂性。

3)街道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设施是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突出体现。原有山西巷民族街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导致街区中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中添加人们需要的街道设施,具体如下:(1)护柱。将护柱设置在步行街入口处,其高度为40—45cm,不仅可以起到阻止车辆侵入、划分引导空间和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辅助座椅供人休息。(2)公厕。将公厕设置在步行街的一层和二层中间,通过区别于店面的颜色和铺地来方便行人的使用。(3)座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写道:“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的改造中为了服务于多种使用者将添加多样的座椅:如木制无靠背长椅(约0.9m×1.8m×0.4m),这种长椅可以提供多种休息的可能性 ;可移动的靠背座椅;围绕花池边沿或环形长椅等,对其位置的摆放应尽量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观看方向。座椅多选用温暖舒适的木制材料,其他辅助座椅可以选用金属、瓷砖、石材等材料,体现步行街多样化设计。(4)指示牌和照明设施。山西巷民族街巷作为游客对新疆地域文化直观认知的重点区域,指示牌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将在街区入口处添加指示路标牌或在临街建筑墙壁上加入交通引导图,使旅游和购物的人群对此区域有个整体且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照明设施的改造中,将原有照明进行重新设计,使街灯在颜色、形态及排列顺序上形成连续的景观,与街道民族地域风格相统一。(5)街道植被。在街巷绿化设计中,本着原有绿化设施,增加特有的植物景观。根据街巷的尺度,种植并加入具有特色的景观树以及亲人尺度的灌木、植物容器、鲜花盆景等,来增添街道的温馨和亲人特质;同时,还可以在内街根据商户不同条件和需求,进行墙壁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门头绿化等形式来丰富街景,营造环境宜人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街道气候等。

4)地面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地面作为商业街区三度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商业街区建造的好坏起到重要的意义。人们行走时的感觉在商业街区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走”感觉的舒适和随意,是决定商业街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地面铺装进行改造时,将采用流线型铺装,起到纵深引导的作用,减弱直线型街道的单调,增加街道趣味性。在材料的选择上,本设计将全部采用砖铺装,从而创造出一种空间感。

(2)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通常是对场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要素、社会状况的解读后,将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山西巷民族商业街巷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新疆地域特点的是经营方式和买卖方式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是业态规模小、网点多、品种齐全、价位较低,特别是一些民族小商品和土特产品,所售价格往往比其它地方低很多,受到当地人们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买卖方式较有特色。天然的户外巴扎、热情的沿街叫卖、巷中手工作坊中叮当的声音、买卖者之间讨价还价的自在过程都是独特之处。这种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买卖行为,以自身的优势存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新疆传统巴扎的身影、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传统与现代的交会、趋同与特异的较力。因此,在改造中将保留原有独特的买卖方式,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氛围的营造,增加整个商业街区的人气,突出山西巷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进行改造过程中,将传统买卖方式保留在现代商业步行街购物空间环境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符合当地人的买卖行为方式。除此之外,商业步行街在规划中,要对零售、娱乐和餐饮在内的混合功能进行总体规划,对促销、维护和活动组织进行协同管理,全面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四 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较为重要的活动场所,人是使用主体,宜人的商业空间环境是商业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将商业效益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人的体验、商业街人性化尺度、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上来。本文从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宜人的空间尺度、连续的建筑立面、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等层面入手,探讨人性化步行商业街的构建,真正做到将人性化设计思想和原则运用到空间环境的表达中去,希望通过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荣.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5] 陈懿君、阮如舫.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J].江苏建筑.2012,2.

[6] 张荃.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J].山西建筑.2011,7.

第8篇

一、新街口具有打造国际商务商贸街区的基础和优势

新街口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具有加快建设国际化商务商贸街区的区位优势、要素支撑和产业发展基础。

1.拥有重要的中心区位优势

新街口位于南京市的核心区域,是当之无愧的最具吸引力的地段。根据新街口商务商贸街区范围界定,主要指东至内秦淮河,西至外秦淮河,南至建邺路—白下路,北至中山东路—汉中路,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窗口地区范围东至洪武路(含两侧),西至莫愁路,南至淮海路(含两侧)、石鼓路,北至中山东路、汉中路,面积约0.37平方公里,是南京商贸流通、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的核心区域。新街口商圈的品牌影响力,无论对南京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节假日客流量达到国际一流商业街区日均客流量的水准(50~70万人次),显示了新街口强大的集聚辐射能力。随着地铁一号线、二号线的开通,便捷的交通进一步集聚了商机和人气,更加凸显了新街口商圈的区位价值。

2.拥有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

一批全国知名的商业巨头纷纷落户新街口,如新百商店、中央商场、东方商城、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等大型百货零售企业,苏宁、五星、国美等家电行业企业,沃尔玛等连锁行业企业,天丰大酒店、金鹰国际酒店等四星、五星级高档酒店。区域内集中了新百南京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等上百栋高中档写字楼,累计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还集聚了众多银行保险、股票证券、投资担保等机构,金融资源集中度和金融服务功能首位度位居全省前列。整个街区已基本形成新街口核心商圈、洪武路—中山南路金融服务带、太平南路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杨公井演艺博览街区、朝天宫古都文化片区和熙南里历史风貌片区等产业集聚区。在商务商贸资源不断集聚的同时,商贸企业加快提档升级,商业能级大幅提升,2013年新街口商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亿元,连续多年增幅超过9%,成为展示城市实力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3.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

区域内既有朝天宫、天后宫、壁画艺术馆的古都文化,熙南里的南京文化,明城墙所蕴藏的六朝文化,金陵刻经处的佛教文化,也有体现现代都市文化气息的创意文化、演艺文化、时尚文化等。区域内还有众多的新闻媒体机构和文化单位,使新街口地区成为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街区发展积攒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二、新街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尽管近年来新街口商务商贸街区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1.街区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层次规划缺乏,发展引领性不足。目前,南京市关于新街口地区的规划是粗线条的,从市级层面缺少统一的城市设计和招商引导。而秦淮、鼓楼、玄武对各自管辖的新街口片区有着不同的规划和管理,规划的落后和欠缺,一方面导致商圈的密度、业态、功能和层次在地域间的布局不合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新街口地区整治和改造的困难。二是业态层次较低、功能品质亟待提升。一方面商圈内中低端传统商贸业比重过大,百货和专卖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品牌的重复率和商品的类同性比较突出,精品百货和旗舰型专卖尚显不足;另一方面缺乏高端和国际性的商务服务,为商业、商务配套的餐饮、休闲娱乐功能还比较薄弱。三是对文化的挖掘、整体形象塑造不够。新街口商业氛围非常浓厚,但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掘和利用,已成为街区的软肋。四是公共配套、便利化的细节服务不到位。商圈内云集的众多经营业态在带来一定人流量和消费力的同时,也将管理推上了更高的难度,基础设施不配套、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

2.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一是传统商业受到电子商务巨大冲击。以淘宝、58同城等为首的知名网站正在全面浸入传统商业模式,传统百货在商业竞争中日趋乏力。作为南京最知名也最核心的新街口商圈,传统百货商场正面临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电商挤压汹涌而来内忧外患的窘境,虽然中央、苏宁等商贸零售企业已加入电商行列,但在规模化发展、应用深度、产业链配套方面仍然不具备优势。二是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玄武和鼓楼区所辖的两个象限日益崛起,尤其是东北象限的德基广场吸引了大批国际顶级品牌入驻,逐渐成为新的奢侈品消费中心,对我区金鹰、新百、中央等商场造成的冲击不容小觑。另外,河西、江宁等区域商圈的崛起,使新街口商圈在商务商贸服务的层次、功能和品质等方面逐步丧失其高端性、全面性和领导地位,商气、人流面临新的分配和调整,消费额正在被分流,老牌商圈全面提档升级势在必行。三是河西金融城的发展正逐步削弱新街口金融中心地位。南京市聚焦打造河西金融城,在规划、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向河西倾斜,我区金融业发展面临金融机构总部迁移、金融中心地位逐步削弱的艰难境地。

三、国内外著名商业街区的经验和借鉴

对于新街口商圈未来的发展,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著名商业街发展的成功案例,列举一些以供借鉴:

1.美国纽约第五大道

印象:时尚大气。成功经验分析:①奢华齐全的商品:商业店铺鳞次栉比,经营品类包罗万象,汇集了世界著名的商店和精品百货;②商务商贸融合发展:有众多银行大厦和酒店,如著名的纽约银行大楼、半岛酒店等等;③商业和文化巧妙融合:纽约公共图书馆等各种文化设施高度集聚,其中各类博物馆就多达20余个;④配套的休闲设施:第五大道两端有华盛顿广场公园和著名的中央公园。借鉴启示:新街口既要能够引领时尚潮流、荟萃世界名品,又要充分发挥街区的多种功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

2.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印象:金碧辉煌。成功经验分析:①多种业态有机衔接:街道两侧各种专业公司、大小商店林立,从银行、保险、时装、娱乐到文物古玩、花卉商店、报刊摊位,各行各业应有尽有;②汇聚各国美味:餐馆和咖啡馆数量众多,人们能够品尝到法国的蜗牛、意大利的比萨饼、日本的生鱼片和中国的水饺、烤鸭等世界著名风味食品;③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电影院、电子游戏场、夜总会、迪斯科厅交错其间,很多都营业至午夜或凌晨,是夜生活的好去处;④风景如画的景观:香榭丽舍大道独一无二的风景让商业街有了华丽感,从而也使它的观光味更加浓厚;⑤功能完善的公共设施:建有星形广场、巴士底广场等许多公共绿地广场,代表香榭丽舍的传统形象的路灯、休闲长椅、艺术的公共汽车候车亭、复古型的报亭等配套十分完备。借鉴启示:精致的配套设施是整体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街口要加快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3.日本东京银座

印象:成熟浪漫。成功经验分析:①行业齐全:能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多种消费需求;②休闲娱乐场所众多:银座及其附近地区拥有40余家影剧院、音乐厅;③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环绕,四面通行电车,还有三条地下铁路线在这里汇合。借鉴启示:新街口要加快打造立体化、网络化的交通。

4.香港铜锣湾

印象:琳琅满目。成功经验分析:①商业繁华至极:有多家大型百货公司及大型商场;②汇聚世界名品:铜锣湾名牌密集度之高让人叹为观止,众多顶级品牌都在这里设有分店,其中不仅有世界品牌,还有很多民族品牌,包括富有港岛特色的本地自主品牌与明星开设的自创品牌等等;③时尚:所有高档次的时尚潮流物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借鉴启示:新街口无论是从商品的品牌、种类、数量、价格还是服务,都要高品质、上档次,让游客感受到“购物天堂”的迷人魅力。

综合以上几个案例,比较分析这些著名的商业街,可以看到国际著名商业街大都具备以下几大特点:(1)商业街历史悠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知名度;(2)地段显赫,交通发达,人流集中;(3)多种业态有机衔接,商业与文化巧妙融合;(4)有大型零售商场,各色商品一应俱全;(5)有旅游亮点,是旅游休闲的绝佳场所;(6)城市景观有特色,街中公园芳草如茵;(7)建筑风格独特,居住条件良好;(8)街区配备多重功能、基础设施管理良好。

四、加快建设新街口国际商务商贸街区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新街口街区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国内外著名商业街区的成功经验,对加快新街口国际商务商贸街区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高品位引领,进一步完善新街口商务商贸街区的整体规划和城市设计

(1)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的衔接。依托街区现有发展基础,认真梳理商务商贸肌理,综合考虑区划调整后街区的总体定位,考虑在全市所处的中心位置以及所应承担的功能,考虑0.37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与4.5平方公里街区的整体打造与有效衔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委托国际知名机构高标准规划设计。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具体功能区的内涵、实现路径,并且坚持规划的刚性要求,加强规划的有效实施,切实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渐进式推进国际化商务商贸快速有序发展。同时,要通过有关渠道,建议市级层面对大新街口地区(包括鼓楼、玄武管辖部分)作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2)注重空间布局和功能形态的融合。从空间、功能、形态融合上,做到高品位规划设计。在空中,设计空中连廊连通新建与已建商业建筑;在地面,规划具有亲和力的小步行环境,科学搭配绿地空间,营造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延长游客驻留时间;在地下,重视地下空间开发,依托地面步行街,增加地上地下转换空间,并考虑与地铁及周边商业建筑的整体贯通和资源共享。通过地下、地面、半空的连接设施,使部分商厦楼宇之间通达便捷,打造具有立体效果的商务商贸业生态圈。

(3)注重历史文脉与商脉的传承。依托街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既要注重保留商业街的“商魂”,即其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现代科技相结合,把街区的历史建筑、地域风貌、商业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入到规划中,真正提升街区品牌价值含金量和国际化水平。

2.坚持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商贸商务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

(1)大力推动商贸业提档升级。坚持“高雅时尚”定位,以“加减乘除”法实施商业结构调整和业态创新。“加法”:引入高端商品、时尚品牌。引导商贸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品牌运营商的合作,引入更多的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为新街口注入更多的“国际元素”。“减法”:减少同质化、类同化。同质化趋同的百货商场要实现主题化、多元化经营,拥有独具特色的经营品位,可引进一些独有的商业品牌,尝试打造小众化的消费空间。“乘法”:放大商贸品牌效应。形成以新街口核心商圈为主体,带动周边主干道,包括融入其中的若干支马路的提档升级,形成独具特色的支马路商业,使支马路成为核心商圈人流“蓄水池”,既赢得核心商圈人气,又可及时快速分流核心商圈高度集聚的人流。加快夫子庙商圈提档升级,实现新街口商圈与夫子庙商圈融合、联动发展。“除法”:逐步淘汰缺少竞争力的可被取代的品牌、业态,从而整体提升商业结构能级。

(2)积极创新商业新模式。借助已有的商圈知名度,鼓励商家企业进行硬件升级和信息化改造,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商业新模式。完善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及服务配套体系,培育和引进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税收减免、平台搭建、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企业扶持。可在江宁或溧水等地建设具有仓储、物流功能的后台园区,从而支撑企业前台发展,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加快完善“爱在新街口”电商平台建设,把商贸企业的影响力在线上放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积极培育街区商业服务品牌,比如微物流“帮拿拿”等人性化、特色化的服务,使优质服务成为街区的营销特色和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3)全面提升商务规模与品质。以建设国际化商务街区为目标,整合梳理区域载体资源,提升现有楼宇品质,进一步拓展商务发展空间,努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总部和投融资、研发、营销中心,特别是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提高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集聚度。充分利用国际金融中心、新百南京中心等5A级办公楼宇,围绕楼宇产业定位,推动入驻企业行业集聚、优势互补,提高新街口商务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3.坚持高能级转型,进一步提高金融业发展能级和创新水平

(1)加快推进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区金融业发展规划研究,加快洪武路—中山南路金融服务带的设计,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及其衍生产业,推动金融产业优势资源的集聚。抓住南京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大契机,主动对接,找准定位,巩固和提升“洪武路—中山南路金融服务带”的品牌优势,延伸金融产业链,加快太平南路黄金、珠宝、钻石产业的优化和升级,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积极争取市级金融业发展扶持政策,与河西金融城实现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提升新街口金融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2)加快重大金融载体和重点金融楼宇建设。以资源集聚为重点,加快建设金融特色商务楼宇,打造高端金融载体,建成江苏银行、人保财险等总部楼宇,推动洪武南路ABC地块、东方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项目建设,引导弘业大厦建设金融特色载体,引导培育交规院、电线电缆厂等重点载体建设,通过增量资源拓展和存量资源置换,新建或置换一批高端商务楼宇,为国内外优质金融资源集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随着金融服务业竞争的加剧,倒逼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要积极推动传统金融行业转型,引导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业加快自身的技术更新和网络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构建更加完善的银行服务体系;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快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试验区,建立多方合作服务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4.坚持高视野发掘,进一步彰显街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品牌形象

(1)全面提升街区文化软实力。一是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文化设施的功能开发和内容开发,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精品,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历史文化古都充分享受现代商业文明。二是善打“文化牌”。以文化特色彰显街区品质,发挥演艺文化品牌效应,推动演艺文化“走出去”,增强文化影响力。

三是打造新街口地区文化产业新标志。将核心区内的书城、院线、教育培训机构结合起来,引入如“诚品书店”之类的文化企业,进一步提高街区品牌文化内涵。

第9篇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规划

一、海莲花路珠商业步行街的功能定位

莲花路是处于珠海市拱北闹市区中心的一条著名的商业街。由于位于地价最高、商业最繁华地段及珠海与澳门交接处,又是历史上形成的珠海市最早的商业中心,是珠海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可以说是南粤明珠之龙眼所在。因此,莲花路自然就成为珠海城市商业发展的代表以及体现城市改革开放成果、繁荣城市经济的代表。搞好珠海莲花路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对于进一步改善珠海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活力,进而提升珠海城市的整体功能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珠海莲花路宜作如下功能定位:突出“精品名店街”的特征,建设成为以精品店、特色店、专业店为主,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其依据如下:

1、珠海市城市建设规划对商业步行街的要求。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商业步行街的改造热潮的影响下,珠海市政府部门也充分认识到商业街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由于现代商业街区的多功能性,它的建成不仅有利于实现珠海“三基地一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消费者、旅游者,对于珠海未来的发展无疑会带来更多的建设资源。因此,珠海现代商业街区的建设可以说得上和珠海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令人欣喜的是珠海市、区两级政府将商业街的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莲花路、香埠路的改造已被列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从城市建设角度看,改造后的商业街一定要在各个方面都能体现珠海区域性中心城市、浪漫之城的风采。因此,这就为莲花路国际精品名店街的定位打下了一个基础。

2、珠海市商业规划对商业街的要求。珠海市三级商业中心体系由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组成。但目前市级商业中心尚不明显,拱北莲花路、吉大景山路、香洲凤凰路都只能称其为区域商业中心。

按照珠海市十五规划的要求以及香洲区在珠海的环境和区位优势,决定了香洲区在珠海的城市建设中担负着主要任务,其目标是要建成一个包括金融、保险业等在内的现代化的商贸服务区,一个面向新世纪、新经济的商贸服务区,并在商贸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准上实现大步跨越。而以香洲区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建设高档次的商贸服务区,必须进一步完善珠海市级商业中心的功能,巩固其地位,并逐步发展成为真正的中央商务区(CBD)。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莲花路的商业步行街建设,如能将莲花路真正建成体现珠海区域性中心城市、浪漫之城风采的现代商业街区,一条高品位、高档次的“黄金街”,必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这对于珠海建立起一个市级商业中心和珠澳经贸的发展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每个来珠海的人都来游莲花路,记住莲花路,正如他们记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苏州观前街一样。

3、珠海市其他商业街区的比较分析。如前所述,珠海市除了莲花路--迎宾南路商业区外,其他著名的还有景山路—水湾路商业区、凤凰路—香埠路商业区、前山商业区、斗门井岸商业区等。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区域内的分工协作至关重要,而商业品位最高、档次最高的商业街一定要位于市级商业中心。

莲花路、香埠路两大商业街区的改造,是珠海市、区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但两条商业街的定位显然是不应相同的。香埠路位于的老香洲,是珠海行政中心和最大的居住中心,在珠海原有的城市格局中处于区级商业中心位置,历史上的商业经营就具有符合百姓日常生活的经营特点。因此,香埠路定位不应追求太高档次,将其定位于本市居民特别是“工薪家园”商业街区较为合适。而珠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浪漫之城,应该有一条能够体现珠海风貌的高档次的商业街区。综观珠海目前的商业街区,只有处于珠澳交接处的拱北莲花路适合建成一条高档次、高品位的商业街,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文化沉淀,都是其他街区不可替代的。

4、消者费因素。首先从目前莲花路客流量来看,与市内其他商业街相比是最多的,特别是澳门居民和外地游客是市内其他商业街区望尘莫及的。从客流年龄构成看,中青年人的比例相当大,他们可谓是消费的前卫群体、领导群体,往往追求时尚新潮,希望通过特色化的商品显示出个人的特色。因此他们对新商品、特色商品的需求较旺。尤其是一些家庭收入较高、事业上较成功的消费者更希望通过特色化的精品名牌来体现自身的素质与地位。而珠海市目前正缺少这样一个集国内外精品名牌的地方。这也为莲花路的改造定位提供了依据。

二、珠海莲花路商业步行街规划的环境分析

(一)、珠海莲花路规划的环境劣势

1、商业竞争劣势。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珠海其他商业街区的建设对莲花路改造的冲击。如吉大景山路商业区聚集了珠海著名的商业企业如珠海免税企业集团、珠海百货、珠海国贸等,这些商场品种全、环境好、服务优,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势必分流一部分莲花路客流。此外,与莲花路临近的迎宾南路的万佳百货、中珠大厦、迎宾广场以全新的面貌、先进的设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客户;同时作为连接市内主要街区的必经之路及主要通道吸引了许多经营业主及旅游购物的人流。这样一来如果莲花路特色不鲜明,顾客在逛遍了景山路及万佳百货,采购到了所需物品之后,哪里还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再来光顾莲花路呢!商业竞争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大量新兴零售业态的引入对莲花路的冲击。近年来,新兴零售业态的迅猛发展,如各类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仓储式商店、一站式购物等满足了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分流了不少来莲花路的人群。

2、改造空间狭小。近年来,莲花路上改建了许多大型建筑,使得莲花路无论从空间布局上,还是从商业网点上看,都已非常拥挤饱和。除非大规模的重建,包括临近街、巷的改扩建,否则改造空间非常狭小。

3、周边环境劣势。莲花路周边分布着一些可以直通莲花路的小街小巷,而这些小街小巷大多比较陈旧破败,地面肮脏不堪,尤其是雨天,地面积水严重,行走不便,严重影响了从这里到达莲花路的顾客的心情。而且这些小街小巷与莲花路整体形象不相符合,影响了莲花路整体档次的提升。另外,莲花路周边地区,尤其是拱北口岸广场周边,人流车流异常拥挤,街面混乱,各种小商小贩遍地都是,假冒伪劣掺杂,噪音不断,使人产生烦躁情绪。还有一些、吸毒人员和小偷出没,偷抢事件时有发生,令人缺乏安全感。作为莲花路,这样嘈杂混乱的氛围也严重影响了莲花路的形象。

4、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惯性。长期以来,尤其在本地市民中,对莲花路评价都不是很高,这会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如果莲花路改造没有实质性的改观,很难使市民接受莲花路,真正喜爱莲花路,主动推介莲花路。

(二)、珠海莲花路商业步行街规划的环境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莲花路地处珠澳连接处,是珠海中心繁华地带,是珠海商业、贸易、金融、旅游、服务、文化、娱乐网点最为集中地区。东连风姿绰约的情侣南路,西傍华灯闪烁的迎宾南路,南接与澳门隔墙相望的拱北口岸广场,北临交通要道粤海东路,全长约1公里。拱北口岸是全国第二大陆路口岸,客流高峰日达18万人之多。同时莲花路商业区聚集了边检、海关和拱北医院等国家、省和珠海市的机关事业单位,此外,粤海酒店、银都酒店、拱北宾馆、步步高大酒店、南洋酒店等高星级涉外酒店也为这一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客流。可以说莲花路具有其他商业区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

2、空隙优势。纵观莲花路周边环境,对其改造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迎宾南路以及拱北口岸广场。但还应看到莲花路周边商业区的不完善之处,利用好空隙,就能变劣势为优势。比如迎宾南路改造后尤其是临街几乎没有专卖店,这就使某些偏爱品牌、名牌的购物者难以确定目标。而拱北口岸广场的主要商业建筑都在地下,以个体经营为主,整个街区只靠有限的标识来识别,极易使消费者迷失方向,为顾客购物带来不便。万佳百货所带来的人气亦会产生聚集效应。因此,莲花路周边商业现状还远不能满足各类消费者,特别是外地旅游者的需要,故而其改造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3、历史优势。莲花路是珠海形成的最早的商业街,一提起莲花路妇孺皆知,在国内外也有一定影响。一些老字号还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莲花亭作为清代遗迹,见证过拱北关口许多历史事件。可以说莲花路在某种意义上有着珠海传统文化的沉淀,珠海还没有其他哪个商业区有莲花路这样的文化底蕴,像莲花路这样富有历史延续的意味。

4、大环境优势。珠海市中心商业区的改造及购物环境的改善,将使来珠海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数量增加,同时吸引更多的珠海和澳门居民在休闲时间到拱北来消费。中心商业区的人流总数在不断上升,商机则相应增加。

三、珠海莲花路商业步行街规划的指导原则

(一)规模适度原则。规模适度原则是指商业街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营业面积都要适度,不能超越界限无限发展。

1、从一般观察角度看,商业街的“有效长度”大多为300米到600米。北京王府井的长度810米,其实,扣除其南端的无效段,也就是600来米。在一些城市中,被称为商业街的道路总长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但商业的繁华也和一首乐曲一样,不可能全曲从头到尾盈漫,而是有最热点、次热点。一般商业街有短暂的非商业区段夹杂其间,其商业兴奋点段落一般在300米至600米。

2、商业街的建筑不宜过高,一般在2层楼高,个别大商场可到4层。一是逛商店谁也不喜欢爬楼,就是有电梯,人们也不喜欢上上下下地来回折腾;二是过高的建筑会产生压抑感,影响人们逛商店的心境;三是通道狭窄,两边建筑物过高,会产生高楼效应,令顾客无法在街头驻足。

3、商业街的宽度应在20米至30米,不宜过宽。因为人们逛商业街行走规律是走“之”字形折线,即先在一侧走上一段距离,再穿行到另一侧,走一段后又折向另一边。如果街道过宽,会使人们在街两边往来体力耗费过大,抑制观赏、购物的欲望。

4、商业街的营业面积也不应过大。从一般消费者的反映看,一条商业街有20万米的商业营业面积可能是人们体力、心理所能接受的最高值了。一定要考虑人们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使逛商业街变成走马拉松。

(二)因地制宜原则。莲花路改造,必须充分利用好各个地段原有的商业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分段逐块实施。根据不同的地段特点,制定不同的规划政策。鉴于莲花路目前高层建筑过多的现状,不宜再建高层建筑,对现有建筑应进行有选择性的拆除。莲花路改造重点应放在高沙街至友谊街地段,改造时应在不影响主要商业店铺正常营业的前提下一段一段地进行,否则要是进行全封闭式改造,客流量就会消失,当莲花路改造好以后,也许会成为一潭死水。因此,莲花路开发改造要一边开发,一边经营,这样才能保持莲花路的客流和商业的繁荣。

(三)错位经营原则。商业街推行错位经营,能够减轻内部相互竞争的压力,减少内耗,从而增加凝聚力,发挥整体优势,这也是商业街振兴的关键所在。像北京的西单商业街由原来不到10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一下子发展到54万平方米,集中了8家大型商场,营业面积增加了5.4倍。鉴于市场分割,购买力分流,因此实际上顾客不可能相应增加,这必然引发商业街内部争夺客流的竞争;同时大型商场过于集中,而且多以百货为主,导致重复经营、定位雷同。因此,如何错位经营、特色经营和个性化经营,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存亡,也关系到能否发挥整体优势,共同发展的问题。莲花路的规划改造必须贯彻错位经营的思想,通过业态错位、商品错位、服务错位、形象错位等多角度、多层次的经营错位,来体现莲花路的优势与特色。

(四)以人为本原则。商业街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商业街的改造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行为、心理、视觉出发,满足人们对城市环境空间多方位、多层次的需要;注意环境空间的组织和环境设施的安排;以人的视觉、触觉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感受为参照,在功能、样式、质感、色彩等方面,强调精品意识,创造优质的商业购物环境,突出景观性、功能性和安全性。如在街道两旁和建筑主体种植树木花草或摆放盆栽,创造轻松、惬意的视觉效果。在功能方面,设置方便小巧的公用电话亭、美观舒适的休闲座椅、干净明亮的公共厕所、垃圾桶、统一管理、和谐协调的广告设施和标识系统,做到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制作精良。在街道出入口、上下台阶设施方面还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特别是盲人的特殊要求,以及环境保护、防火防灾、紧急疏散的要求等。同时还应采用特殊的照明方式、特殊的地面铺装,使空间、建筑、景观的设置布局浑然一体,并运用好导游图、标志牌、时钟、喷泉、雕塑、小品景观、象征物等等人性化的配套设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理念。

(五)突出休闲功能的原则。从目前情况看,顾客在莲花路上的逗留时间比较短,80%以上的消费者逗留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逗留时间短的结果是直接影响了莲花路的销售额。如果消费者逗留时间更长,无疑会使商家赢得更多的销售利润。但是据测算,一般消费者连续逛街购物的疲劳时间最多为2小时(可逛1万平方米左右的营业面积的商场),中老年顾客还要低于这个水平,而只有休闲、娱乐、餐饮等才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滞留时间。因此,莲花路改造应注重商业街休闲功能的完善与改进。要注重广场和座椅的设计,增加酒吧、咖啡吧、啤酒屋、茶馆、快餐店、影剧院、发廊、美容院、溜冰场、保龄球馆等场所,处处为逛街的顾客提供休息、娱乐方便,必然会延长顾客的逗留时间,增加商业步行街的活力。

第10篇

关键词:楚河汉街商业街区城市品质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nd analysis bo Lin han street. Wuhan central culture area, is a new to wanda wuhan "chapters", and bo Lin han street, is the chapters in center "sentences." By unscrambling the design method to study the new text brigade of the industry commercial block design.

Keywords: bo Lin han street commercial block city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汉街,来阅读武汉。就像对小说诗歌一样阅读自己到过的城市,捕捉最初的印象,访问它的标志。张钦楠说过,城市也确实像一本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条条街道是“句”,街坊是“章节”,公园是“插图”。

那么,武汉中央文化区,就是万达赋予武汉一个新的“章节”,而楚河汉街,便是这个章节中的中心“句”。

楚河汉街的“句”意

去年金秋汉街开街,标志着万达在文化旅游产业这条道路上新的尝试。而且一开街,这种探索思路便已取得重大成功。淡雅的青砖红墙,深蕴其武汉城市的地域文化的魅力,谓之第一印象。

泛舟楚河,漫步汉街。珠宝服饰,的确是商业街,但不是一般的商业街。汉街上最有文化味道的是古戏台:飞檐青瓦,生旦净末丑…..文化味道还融注在街名地名上,贯穿在几个主题广场上,雕刻在大理石上,恍若穿过2000多年的时光隧道,同屈原一起吟唱《离骚》,问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2. 设计方法解读

解读汉街,从轴线设计、层次与转换元素、节点与围合感、流通空间与开放空间、细部和景观等概念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揭开这个具有如此活力街区的神秘面纱。

2.1轴线设计

轴线设计是一种视觉强烈和有力度的空间表达方式,通常会凌驾于其他组织元素之上。它的本质是线形的,用来建立秩序,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或端点。汉街亦如此(图1),线的一头是电影主题公园,另一头是秀场;楚河亦是与汉街平行的轴线,一头是沙湖,一头是水果湖(东湖)。穿越这两条轴线的,有四条道路,从东到西分别是东湖路、中北路、沙湖路、烟霞路,其中中间两条路高架穿越汉街。所有道路跨越楚河。整个轴线秩序明确,在步行街设计中,成功地把运动、功能和视觉感知纳入进来。

图1总平面图图2相似尺度的街景

2.2 层次与转换元素

汉街的层次,是利用一系列各种尺度的主题广场空间,创造了一系列不同的人文景观。

转化元素在调和外部空间方面、形成完整和统一的空间,很有必要。在汉街的规划设计中,通过设计元素、相似的尺度、建筑外观的色彩、景观元素的)重复-甚至是铺地形式的延续,来传递街道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图2)(图3)。

图3设计元素统一中有变化图4 流通空间图5 开放空间

2.3节点与围合感

艺术需要焦点,就像有渐强的旋律把音乐迎向一样。这个焦点就是节点,赋予一个场所以存在的意义。汉街的五个主题广场,

是这1500米长步行街的节点。

围合感是街区空间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对平面、垂直平面或者墙体平面的巧妙的仔细处理,设计师们创造围合感以适应各种用途,树立起空间的尺度。汉街宽度由12米到17米不等,有收有放,高度由2F、3F,局部有5F、6F,空间层次错落有致,赋予了线型街道丰富多彩的宜人尺度。

2.4流通空间与开放空间

流通空间鼓励了运动和流动,丰富了静止的空间。闹得街,静的河,让人们在动静之间得到缓解(图4)。

开放空间-诸如大戏台广场(图5),属于积极的、多功能的场所。不但可以演出,还可以LED广告做宣传。同时加强了街道与河道的对话。

汉街明确的道路边界,创造了更具吸引力的步行环境;内部地下停车场减少了其与街道间的冲突;内向型的布局,营造了一种乡镇的感觉;临近办公/商业区,产生了强有力的联系。因为临近汉街,办公更好租售;因为办公与住宅的设置,增强了街道的人气(图1)。

2.5细部

细部丰富的建筑总是努力突破建筑墙面的大尺度,转化成为人可以接近的尺度的凸起、凹进和投影,以产生丰富的纹理。汉街的细部,仿年代的民国风情,加强了街道的历史厚重感(图6)(图7)。

图6 细部 图7细部 图8 滨水景观

2.6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不仅仅只是用绿化来装饰。比如树木,除了可以提供阴影以外,树木还可以形成很好的空间,并且是空间很好的过渡元素(图8)。

3. 一点感悟

一个城市必须不断更新,在更新中既要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成就,又要始终顽强地保持自己的个性。譬如巴塞罗那,处处体现高迪的精神--一种丰富多彩的个性表现。

第11篇

台州国际塑料城是目前在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模式最新的多功能国际化现代塑料产业交易市场之一,是集国内外品牌塑料制品、塑料机械、模具展示交易,机械配件供应、物流配送、机械维修保养、塑料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球性塑料产业交易服务平台,并融入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全新市场理念与管理模式,将成为世界塑料产业交易服务中心。

台州国际塑料城的设计与建设历时数年,将于今年9月开业,在此对建筑设计作一总结,为下一次设计积累经验。

1 现状和背景研究

台州国际塑料城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在路桥大道和75省道东北角,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台州是中国黄金海岸线上一个年轻的滨海城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上海经济区的最南翼。台州市中心处东径122度,北纬28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市区设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台州经济发达,市场繁荣,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源地。台州交通便捷,通信先进,拥有港口、机场、1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已初步建成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台州市确定为浙江省城市化格局中的大城市和一级经济亚区中心。台州第二次腾飞的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科工贸发达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台州从事塑料行业的企业达1万多家,年销售额达290亿元。塑料制品及配件年产量达150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60%,原料年消耗量280多万吨。位于中国日用品商城的塑料制品市场占地1.5万平方米,拥有摊位近1000个,展示产品达10000种,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品最全、价格最低的塑料制品集散地。

本项目用地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线浙江台州商贸中心路桥区,是路桥区兼容房地产开发,塑料制品,塑料机械及模具市场的重点项目。当地城市规划要求: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48786平方米(合:223.18亩)

――土地用途为;商业,市场,办公,住宅

――容积率≤1.61,建筑密度≤36%,绿地率≥20%,建筑高度≤60米

――总建筑面积≤239000M2,其中商业≤9000M2,办公≤10000M2,市场≤141000M2,住宅≤79000M2

――市场用房中81000M2为整体市场用房,不允许分割销售

――住宅所有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

通过现场勘察,看到用地平整:

――基地南侧紧临商业气氛浓郁的路桥大道,东侧有规划中的住宅小区,具备商业开发价值。

――基地西侧为75省道,规划要求沿路不应开设商业门面。

――基地北侧为规划中的腾达路。

――基地东至永宁河,与松塘小区相邻。

根据项目的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与业主沟通,本项目的开发要求为:满足市场,商业,居住,办公功能,突出区块主题,创造独特的环境空间,全面提升该区域潜在的商业开发价值。

2 设计分析

我们重点考察华东地区的批发市场,结合长三角区域经营发展特点,对市场设计进行深入的动态研究,得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市场从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六代业态演变

第一代:最早的市场是露天展示形式,最常见是农村集贸市场。

第二代:街铺式市场。

第三代:集中式批发市场。

第四代:综合式批发市场。

第五代:专业个性化批发市场。

第六代:shopping mall式批发市场,以义乌福田市场为代表。。

本项目作为目前最新的第六代市场,应该拥有多功能配套设施,其核心在于国际贸易和信息中心功能,经营理念为市场资源的国际化,批发商业和其他经营业态的复合化,经营科学的现代化。

整体式MALL与个性化主题市场是目前市场发展演进的重点方向。

根据我们的的研究成果,针对本项目开发目标,作设计分析如下:

项目有利条件和机遇:

――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线浙江台州商贸中心路桥区,经济发达,市场繁荣,是中国塑料行业的源头产地和模具之乡,具备强大的产业支持。

――基地西侧为75省道,交通便捷,有利于市场经营。

――基地南邻路桥大道,商业气氛浓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势,是当地市民购物、饮食、经商人流量最为集中的区域。

――基地东侧为规划中的住宅小区,具备商业开发潜力。

――机遇:位于中国日用品商城的塑料制品市场拥有摊位近1000个,展示产品达10000种,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品最全、价格最低的塑料制品集散地,待本塑料城建成开业后将全部迁入本城。

项目不利因素和限制:

――规划要求沿75省道不应开设商业门面。

――基地用地形状窄长,给总平面布局带来较大限制。

――基地北侧用地规划情况不明,不能判断其规划有可能给本项目带来的影响。3设计概念

本项目主要功能区如下:

――整体市场区(整体市场3F,约81000M2;办公楼16F,约9500M2)

――可分割商业街区;(单体2F,约65000M2)

――住宅区(住宅单体18F,约79000M2;商业用房2F,约9000M2)

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概念:

以整体市场区为市场经营的核心发动机,带动可分割商业街区共赢发达

其中包括以下系统:

3,1总平面功能系统

以整体市场区为市场经营的核心发动机,充分利用地块周边四条城市道路所可能带来的不同商机,合理布局各功能区。

3,1,1整体市场区:

――整体市场区位于地块西部,紧靠西侧75省道展开,展示塑料城气势恢弘的整体形象

――整体市场区按现代化综合性商业市场而设计,将购物、展示、仓储、停车等全方位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

――南北两侧道路转角处特殊处理,与整体市场可分可合

3,1,2可分割商业街区:

――可分割商业街区位于地块东部,与基地南,北,东三侧道路均有密切联系,并针对其所在位置进一步作出功能细分,力求全面提升该区域潜在的商业开发价值

――基地中部为塑料交易区,为企业和经销商提供“黄金档口”,满足商品展示,商务洽谈和办公休息三大功能

――基地南部临路桥大道为综合服务区,结合市场主人口规划有展示,休息,住宿等功能,营造舒适宜人的购物和生活环境

――基地北部临腾达路为市场配套区,结合市场主人口规划有信息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等功能,为市场经营提

供完善配套

――基地东侧沿规划道路为餐饮一条街,形成鲜明特色

3,1,3住宅区:

――沿西侧规划道路布置板式住宅,沿永宁河布置底层架空的点式住宅,将永河景引入小区内部

3,2总平面交通系统

妥善规划市场内的人流,车流和货流,避免其动线互相干扰,同时充分利用地下,屋顶空间作为停车场所。

3,2,1出入口:

――设计三个主出入口。其中,两个为市场机动车兼人行出入口,根据规划要求,开在北部腾达路一个,开在南部路桥大道一个。第三个出入口开在西部75省道上,为人行出入口,也可作少量小车出入用

――沿基地东侧规划道路设计若干人行出人口,连接规划道路和市场内部

3,2,2主要车行系统:

――在基地内设计一条39米宽的南北主通道(南北主轴)和一条30米宽的东西主通道(东西主轴),作为市场内部交通主动脉,把成串的可分割商业街与整体市场联系起来

――在西面设计机动车道,宽7~9米,与南北主通道形成环行车道,连接三个主出人口及其集中地面机动车停车场。环状机动车道在转弯处局部加宽,以利货车通行回车

――货运通道:南北主通道同时作为货运通道,与立体汽车坡道连接

3,2,3主要步行系统:

――在可分割商业街内设计商业步行街,宽8~12米。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原则有二:1,最简洁地连通到市场内部的南北主通道上或城市规划道路上;2,合适的尺度以营造浓郁的商业气氛

3,2,4内部停车:

――在两个主通道设机动车停车位并采用绿荫式设计

――在整体市场地下层和屋顶分别设集中停车库,同时二一四层每层设停车带

――沿环状机动车道布置地面机动车停车位

3,3公共开放空间景观系统

以增加购物的舒适性和商业氛围为目标进行环境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结合设计市场配套功能,以保证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准确度和经济性。

3,3,1主要景观功能区设计:

――景观设计与总平面功能相应,重点为三轴一面,即南北主轴,东西主轴,南北次轴与综合服务广场

3,3,2综合服务广场设计:

――本广场是市场与城市道路的转换空间,对于购物者而言,这是建立购物意向的首站

――设计的重点在于综合利用组合植栽、座椅、铺面、指标等设施,塑造欢迎、愉悦的气氛,以提升购物意念

――以空间设计及地景配置的方式,塑造出清楚的购物路线指示

3,3,3南北主轴设计:

――这是连接市场南北主人口的主通道,也是整体市场与可分割商业街区的联系纽带――妥善规划行人与行车设施,对于行人与车流的冲突点加以处理,避免其动线互相干扰

――道路停车场以植栽等作为软化景观的工具

3,3,4东西主轴设计:

――与南北主轴相呼应,妥善规划行人与行车设施,

――两大主轴的交点做重点处理

3,3,5南北次轴设计:

――这是深入可分割商业街的步行道路,强调对人流的引导

――在可分割商业街的组团空间设置一系列与塑料产品有关的小品

3,4主要建筑设计概念

现代大型整体式MALL与可分割个性化主题街区形成对比,在碰撞中塑造出一个蕴藏无限激情与财富梦想的空间。

3,4,1造型

――整体市场造型追求时代气息,采用花岗岩干挂,充分展示南苑集团与塑料城的实力,并以个性化的开窗形式与广告位相结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可分割商业街造型充分结合功能,在规整的平面中形成变化,在整体统一强化各个组团的可识别性,尤其是东侧沿街立面和南侧综合服务广场区立面富有特色,突出休闲功能

3,4,2平面

――整体市场区按现代化综合性商业市场而设计,为四层全框架结构(另有半地下室一层),柱距统一,可自由分隔,同时市场内配有自动扶梯、客货梯、智能消防报警及喷淋系统、通风系统、通讯系统、全天候保安系统等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街区更新,传统建筑元素,传承

1昆明市传统建筑发展概况

昆明,云南省省会,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昆明的建筑形式及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独特性与典型性。

2文明街

文明街是昆明市现存仅有的、可以集中反映昆明的历史和文化的传统居住商业街区,同时也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部分。文明街历史街区指昆明市盘龙区华山南路以南,正义路以西,景星街以北,五一路以东大约占地21hm2的地域,占旧城面积的3%。

3文明街区传统建筑元素

3.1结构与肌理

Roger•Trancik在其1986年出版的《SearchingfortheLostSpace》一书中,提出了图底关系理论,而图底分析则是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传统的历史街区中院落和街巷是互相存在的,这样的关系丰富了城市肌理,同时这样的街巷肌理也成为城市的特色的标识。文明街片区现存大都是清末及民国时期重建的建筑,属于商业居住混合功能的街巷。同时在这个片区里的建筑比较密集,可活动的场地很少,形态却较规整,尺度变化不大,呈现出典型的“一颗印”院落形态。其建筑多朝向街道,这样一来,建筑和街巷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建筑空间也更富有节奏感,使得街巷不再单纯成为交通空间,更是人们相互交流的空间。

3.2建筑的平面布局

通过对文明街片区建筑图底关系的呈现,我们可以发现:文明街片区的建筑院落属昆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合院式建筑(“一颗印”“三坊一照壁”)。院落空间通过天井组织,但是却没有像“一颗印”一样明确的轴线,这是因为文明街片区的建筑要结合沿街巷的商铺进行设计,在进行空间分割的时候,为了保证每个空间都有较好的视线可达性,空间的设计比较自由,轴线不明确,房间的布置使得院落的重心感变得薄弱。

3.3建筑院落的形式

文明街历史街区中的院落形式可分为两种(见图1),其一是店宅式,另外一种是合院式。其中店宅式的院落形式又可以分为前店后宅式和下店上宅式。前店后宅式的院落一般都在临街的一面设计为商铺,吸引顾客的同时也可隔绝街巷的噪声;背对街的一面为住宅的部分。受用地的影响,下店上宅式的院落只能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功能的设计,其沿街的院落一般为单开间,这样多户连成一条街,创造出独有的街巷建筑界面。

3.4街檐空间

一般来说,街檐空间的作用有:1)遮风避雨;2)摊位和进行买卖的空间;3)屋内和屋外的过渡空间,可用于交流。而屋檐出挑的形式也有像单挑、双挑、三挑等多种样式,这样大大丰富了街檐空间的层次。文明街历史街区中的屋顶都为坡屋顶,有悬山和硬山两种形式,屋檐出挑多是1.5m~2m,通常沿着街面的这面建筑都会设计二层的挑廊或挑檐,能为街区营造一个“灰空间”。更新后的文明街历史街区的街檐空间感较差(见图2),首先因为街道尺度过于宽,檐道沿街长度又过窄,再者出檐的延伸不够,挑檐仅有1.5m,这样的出挑只是形式上的视觉效果,实际中,人们在挑檐下行走的并不多,街檐空间的作用就被削弱了。同样由于街檐空间尺寸的限制和街区的商业化,文明街历史街区就完全成为了一个商业街区,街檐下的空间缺乏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同时也失去了传统街区的时代气息。挑檐也只起到装饰立面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历史街区更新中,应该让街檐空间符合街道宽度比列,并且有一定的连贯性,这样才能让街檐空间恢复其原有的作用,吸引人们在其空间中进行生活,使得文明街历史街区的街檐在视觉效果和实用性上都有一定的提升。

3.5建筑细部

1)建筑材料。文明街历史街区房屋建筑大多为毛石脚,土坯或夯土墙,木构架,瓦顶。但是在更新中大都使用现代的材料来代替这些传统的材料,同样可以达到传统民居的视觉效果。用钢筋混凝土做的楼地面和梁柱等;使用青色面砖和涂料来装饰墙体的外层;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覆盖青瓦。虽然文明街历史街区在更新中整体采用了现代的建筑材料,和传统民居有着一定的偏差,但是整体上还是达到和营造出了传统民居的韵味。2)建筑立面。文明街历史街区的建筑多为两层,下层空间立面构成元素基本相同,为了和街区内的建筑风貌协调,同时和正义路的环境更加协调,在沿正义路这侧的建筑改造中,采用了很多传统建筑元素(见图3),表现在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和建筑色彩上。建筑形式上如青瓦的坡屋顶、硬山形式的马头墙、柱础、檐口形式。在建筑材料上,除了有法式明黄色的墙面和大量的青砖墙面外,还有部分使用了木制的墙面;壁柱的材料有黄色花岗岩和传统青砖;门窗则是用灰色的钢材料来达到传统建筑的效果。在建筑色彩方面,由于文明街历史街区经历了长时间的洗礼,街区的色彩整体呈现出一份凝重和沧桑的感觉,青砖、青瓦、暗红色和灰色等是街区的主要建筑色彩,反映出昆明人朴素的民俗民风和审美。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城市历史街区更新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起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元素,它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对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和建筑文化的重构势在必行。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对传统建筑艺术和建造工艺的精髓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蒋雪峰,杨大禹.“边缘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建筑保护策略探析———以昆明正义坊商业街改造为例[J].南方建筑,2011(2):26-31.

[2]唐黎洲,高蕾,金浩萍.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实践[J].有色金属设计,2010,37(1):42-49.

[3]李芳.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探索与趋势[J].山西建筑,2013,39(11):3-5.

[4]伊人菲.文殊坊历史街区保护中建筑要素的类型学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8):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