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制度设计

财务制度设计

时间:2023-06-06 09:0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制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制度设计

第1篇

主要的研究框架是,首先阐述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对这种工作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与分析,并提出要想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需要达到的相关标准以及内容要求;然后,探讨了民营企业财务控制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M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其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建立并完善M公司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相关措施以及具体的运行环境。

关键词: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研究思路

一、引言

集团企业一般都是以大型工作作为发展和运行的核心,通过契约等其他方式组建一个具有紧密关系的、经济利益连为一体的统一整体。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运行逐渐提升的作用下,企业集团成为大型企业发展运行的产物。世界经济竞争发展的最终影响因素是核心技术之间展开的竞争。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都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大多核心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期的经济实力。[1]所以,企业集团的实力受到了较大的重视和支持。

我国社会经济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也有的企业通过重组、并购形成一支影响力较大、巨大的企业集团。但是,我国集团企业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对配套的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若集团企业在对集团资源进行控制过程中,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很容易出现业务失控、财务控制水平低、筹资活动以及投资活动效率低下的现象。当子公司出现失控时,也可能导致整个集团受到影响陷入各种困境,政治出现接解体的现象。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制度化控制还处在探索以及学习阶段。当这些企业进行跨产业、跨区域、跨国经营时,其内部的图案多激励、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信息体系的运作、财务监控等措施都可能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做好企业财务控制工作也是现代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对基础性的工程,也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工作该如何进行,才能够达到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效果,并且不会对集团整体安全产生影响。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财务控制问题,其中较为明显就是管理工作观念难以满足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实际发展需求,家长式管理模式较为明显。很多民营企业都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从而引起集团组织机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科学和不合理,资金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财务监督难以发挥出实际的职能。[2]有的民营企业虽然也实施了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和模式,但是管理工作水平依然较低,不能够全面、充分地建立并完善财务控制体系。还有的民营企业把集全控制模式发挥到极致,将财务权利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其他部门很难参与其中,或是把集团财权分散到所有的部门,从而导致资源难以实现整合。

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理论概述

(一)内部财务控制定义以及本质分析。所谓的内部财务控制主要是指事业、企业或者行政单位所实施的各种财务活动,根据财务计划的实际要求对这些财务活动进行严格、全面的监督,从而把财务活动限制在整个计划范围之内。当发现任何偏差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正,不断对经验进行总结,改进工作,保证财务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内部财务控制、内部控制、会计控制之间的关系分析。内部控制分为内部控制体系,定义为企业组织机构的实际设置、财务工作内部治理等,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对企业资产进行维护、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企业集团各项经营方针能够顺利执行。内部控制包括财务部门直接进行的各种控制,包括成本控制、预算控制、定期报告、财务控制、内部审计以及培训计划等。内部控制特点主要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两种。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一 内部控制、财务控制以及会计控制的关系

内部会计控制范围包括会计事项各种业务,一般是指财务部门为了避免发生侵吞财务等其他违法现象的出现,为了达到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所制定的各种措施以及程序。

内部管理控制范围包括企业的技术、生产、管理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环节等,执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保证企业有关方针、经营目标、经营政策的执行和贯彻。

会计控制欲管理控制呈现的是一种并列关系,二者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各不相同,会计控制主要是为了提供各种有价值、客观存在的会计信息,其控制对象时管理、规划和组织当局经济业务授权的程序、记录。管理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现代企业经济决策能否顺利执行,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各项决策经营能够顺利执行,实现各项经济活动的效果性以及效率性得到全面的控制。

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是有机结合、相容的两个成本,会计控制一般是对财务记录产生影响, 管理控制则是对财务记录产生各种见解影响。管理控制是结合会计控制的基础对整个控制工作进行调节。会计控制对管理控制所反馈的各种评价结果来对会计控制进行调节,所以,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互相统一的。

从图一来分析,财务控制从体系上属于管理控制的一个构成要素,从管理控制的目的不难发现,范围也包括财务控制的目的,活动包括财务控制,所以,把财务控制纳入到管理控制体系中相对科学。

(三)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目标。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对重要的一项控制活动,也是现代企业价值的一种控制表现,所以,内部财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达到高效率的要求,保证财务报告和经济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性。具体分为以下方面。

(1)保证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实现各种经营目标和方针。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就是对企业整体资源进行整合,从根本上实现各个部门的利益能够与企业整体目标利益的一致性,从而保证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整体发展目标。(2)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还要让企业资产实现完整和安全性的要求。财务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以及核心内容,内部财务控制就是为了让企业各项资产达到安全性的要求。(3)保证企业集团各项业务经营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企业要想顺利开展财务控制工作,就要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务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性的反馈到管理和领导层,是各个部门之间开展协调控制能够达到整体发展目标的一个基础性条件。

(四)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原则。根据证监会、财政部、银监会、审计署、保监会执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条例来分析,财务控制制度需要在具体的规则下执行和和制定,企业需要建立并实施相应的内部控制工作,并遵循以下相关原则来实施。

(1)全面性原则。所谓的全面性在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需要贯穿执行监督以及决策过程中,保证能够涵盖企业集团所有附属企业的相关业务。企业财务控制工作中的全面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能够达到全面性的要求,企业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建立时,需要对企业集团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涉及到企业资金、资产等其他相关业务。还要关注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组织制度、企业文化等其他相关因素。也就是密切关注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所表现出的健全性,并给与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运行营造一个较为和谐融洽的环境。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达到全面性的原则。企业集团在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制定过程中,要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状况来全面进行,并不是说在整个企业集团个别部门或者个别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控制制度能否发挥相应的功能、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在于企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的各种高层管理者的通力合作以及积极参与,共同对责任进行担当,这不仅时财务部门所需要执行的职责,还要协调企业集团能够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2)重要性原则。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主要点和次要点之分,内部控制原则中要求企业在对内部财务制度进行制定过程中,重点抓住企业集团的各项高风险业务以及重点项目。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一般关注的重点包括人力资源、资金、监督以及预算等方面。集团公司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财务控制核心。所以,内部财务控制重心也随着集团的实际发展而出现变化。(3)成本效益原则。集团开展财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效益,若集团在进行财务控制过程中花费的实际成本超过财务控制带来的效益,则该项控制措施的价值很难发挥出来。母公司在对财务控制体系进行制定过程中,要能够八五重要性以及合法性的要求,要集中考虑公司成本效益。集团财务控制制度的环节越来越多、措施以及方法越来越紧密。所以,民营企业集团需要进行控制和选择,在整个集团内部建立起全面的财务控制制度,要求集团根据实际状况对所在企业的规模以及行业特殊性进行考虑,从根本上抓住重要控制点,从这些控制点中建立起互相牵制的有效控制制度,从而达到集团财务控制效益的目的性结果。(4)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工作的制衡性原则要求企业在对组织机构进行设计、全责分配、各种业务流程方面要做到相互监督和制约,对企业发展以及运营效率进行兼顾。需要密切关注两个不同点,首先在设置企业组织机构上,要保证每一个部门都能够互相制衡,并和解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性质、企业管理文化等要素,保证每一个职能都能够清晰,实现权力职责之间的互相牵制。还要对企业内部不相容岗位的实际设置进行关注,保证执行者和授权者是由不同的人员或者部门进行承担,企业出纳工作人员不可对银行对账单进行勾稽和审核。

三、M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工作水平较低。M集团预算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经过对集团预算状况分析,内部财务预算控制如下表所示:

表一 M集团预算控制情况分析

单位:万元

M人造板有限公司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M集团的利润在最近几年一直呈现出下降发展的趋势,在销量不断上升的状况下,人造板市场的成本费用开始逐年上升,集团自身的内部控制很难从根本上发挥作用,M集团在对成本费用进行预算时,所用的大都是调整预算法,在预算制度上虽然使用了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法,但是,受到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预算人员短缺因素的影响,很难采取较为先进的滚动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9]

(二)应收账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M集团采用的是集权性质较为明显的资金管理工作模式,虽然使用拨付备用金的管理工作模式,但是,资金管理模式是集团根据自身时间段来给公司拨付一定的备用资金,让所有子公司的收入都纳入到集团总财务部,出现的成本费用支出,需要结合具体的规定进行报账。[10]由于内部交易出现的资金占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集团资金的有效利用受到影响,资金周转效率相对低下,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以及闲置的现象。

四、完善M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建立并改善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体系。M集团没有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财务预算工作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一套对目标进行规划分析、监督控制、总结修正的方案,从而导致企业集团很难实现既定目标,对于实现长远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M集团企业要首先设置一套覆盖管理层的财务预算工作机构,明确管理层的内部权责,根据现有的管理工作体系,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11]协调预算决策机构、预算执行机构、预算常规管理机构的关系,保证机构设置能够让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工作,发挥自我优势,从而让集团财务预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满足科学预算的要求和目标。

(二)做好资金管理控制工作。根据M集团的实际发展现状来分析,集团一直将财务控制模式投入使用,资金管理所用的也是拨付备用管理发展模式,这必然会对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可以在今后的财务结算工作中对资金管理思路进行开拓,在高速发展时期,可以将财务结算中心看成集团内部银行,做好融通以及资金结算工作,从而保证集团财务能够对指导工作进行负责。所有子公司的资金来往都需要在财务结算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统一结算、统一计划以及统一考核。子公司可以开始存款银行,将经营活动中的资金存入其中,这个存款银行发挥的是中转站的作用,将所有资金转入到集团发展中心银行内部,有集团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划拨。

结语: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集团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进行分析,运用公司法、财务管理法以及经济学等知识对我国民营企业集团的控制模式选择进行分析[12]。结合M集团公司在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从而保证民营企业集团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以及运行过程中创造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成员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评论,2008,03:275-288.

[2]吴康为.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探析[J]. 现代商业,2008,14:242+241.

[3]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证据[J]. 会计研究,2008,04:47-53+94.

[4] 李志刚,常青.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基于新企业财务通则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7:53-55.

[5] 杨棉之,孙健,卢闯.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效率性[J]. 会计研究,2010,04:50-56+96.

[6]柯力.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J]. 商业经济,2010,17:70-72.

[7] 贺勇,刘冬荣. 融资约束、企业集团内部资金支持与R&D投入――来自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学学研究,2011,11:1685-1695.

[8]梁晓聪.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07,04:84-85.

[9] 杜晓艺,崔爱丽.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构建[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6:72-73.

[10] 徐洁. 浅议强化商业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1:24-25.

[11] 潘爱玲,吴有红.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及其应用[J]. 中国工业经济,2005,08:105-113.

第2篇

关键词:财务制度 管理

财务制度是企业财务行为的基本规范,切实可行财务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利器,如何有效发挥财务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企业发展过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但现实情况是,财务制度在很多企业都流于形式,没有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分析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财务制度自身存在缺陷,设计和制定时没结合企业现实情况,可操作性差。设计财务制度不仅需要运用财务管理知识,以国家会计法规为前提,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如: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发展阶段、管理手段等,只有充分了解企业业务流程并发现问题,针对性解决问题,才能设计出具用可操作性的财务制度。第二,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利。除了上述提到的制度本身的设计和制定的缺陷外,重视程度不够、执行不力,也是制度得不到落实的原因,因此要保证制度能彻底落实,必须采取一系的措施和手段。

一、设计科学适用的财务制度克服制度本身缺陷

1.设计适用的财务制度必须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

管理就是解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财务制度就是对企业在经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制度规范提前预防,因此财务制度的设计过程实质上是发现问题,通过分析找到解决问题方法和措施的过程。因此要设计适应企业发展的财务制度,必须先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对业务流程进行调研,调研前必须事先拟好调研提纲,并采取一系列的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实地考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实地考察法直接了解业务流程,并查看相应的单据及审批手续;问卷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方式收集资料;访谈法,做好访谈纲,在访谈过程注意做好记录、录音等。

这里建议采用实地考察法与访谈法结合,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单据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决定财务管理的成败,因此单据管理工作直接暴露企业管理中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内控管理存的风险,业务访谈通过与业务流程中实际人员接触,能知道实际工作中细节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对企业管理现状进行改进,对改善习惯性不合理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效益非常有帮助。

例如:工业企业与商品零售行业管理重点就有所差别,工业企业业务流程是先出货,后收款,应收账款的管理就成为工业企业共性问题;商品零售行业出货与收款是同时进行,基本不存在应收账款,但现金及零售商品安全性成为管控的重点,特别是直营连锁模式对门店现金管理尤为重要。

2.财务制度设计思路

以会计核算制度为基础,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是相辅相成。财务制度是规范管理,会计制度是核算管理,本着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二者的关系,在设计财务制度时,可以全面系统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从而进行财务管理规范;同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与之相应的内控制度及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管理运用的手段制定与之配套的财务管理制度及规范流程。

二、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制度

(一)财务制度分类

从管理需求的角度财务制度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财务机构设置及财务人员岗位职责范围、财务人员聘用及管理条例。

第二类:与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联系紧密,企业资产、资金核算及管理制度。企业资产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内容的管理,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管理、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管理办法和程序,以及为核算制定的实施基础计量和计价等方面制度,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费用摊销等。

第三类:与风险管理相关内控制度。包括资产控制、负债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投资、筹资风险控制、全面预算制度等

第四类:与企业管理采用手段相关的制度。如:会计电算化、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二)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制度

1.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

以盘点制度为例:盘点制度存在于任何企业中,适合企业的盘点制度,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把盘点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要写进盘点制度。珠宝行业的钻石盘点,有行业经验的人都知道,30分以上有国际证书的钻石在钻石腰棱上有证书编号,拿高倍放大镱能看到与国际证书一致的条码,这个条码是唯一的,是钻石身份象征,在珠宝企业的盘点制度中必须规定盘点细则,30分以上钻石必须逐项查看腰棱号码是否与国际证书相符。企业财务人员会变动,也不是全有行内经验的,盘点细则在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就能避免因人员变动给企业带来因操作不当带来的管理问题。

2.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管理手段

企业不同时期的管理手段不同,制定的财务制度必须与之相适应不能一劳永逸。

初创型公司管理手段受企业资金限制,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不能达到管控效果。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岗位职责与管理规范,特别是单据方面的管理,更需要细则,对财务人员岗位操作规范要求更细,系统的不完善,必须通过制度把关。当公司不断发展管理手段也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制度也应随之修订完善,特别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流程和岗位职责方面的制度及内控方面的制度不能三、五年都不变。

以零售业为例,公司成立初期只有一、两家直营店,为了节省资金,供应链管理系统相对落后,门店现金管理没有纳入供应链系统,就必须要求门店每天必须借助EXECL表填写资金日报表,这阶段的现金管理制度就必须详细规定每日资金日报表如何填写报送。发展到几十家,更新了ERP系统,资金日报表纳入ERP管理系统,系统会自动生成门店的每日资金报表,这时原有制度就需要修改,财务人员工作岗位职责也需要修订,新制度规定要求财务人员每日上班必须检查ERP系统中的门店资金日报表,超过规定的限额提醒门店必须存入银行,在新的ERP系统中除现金存入银行这项可操作外,其他均由系统自动生成,减少人为操控风险。

3.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需求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管理需求也不同,财务管理制度侧重点也不同。

对于基础管理薄弱的企业,财务基础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具用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这关乎企业未来发展速度和规模。基础薄弱的企业,随着业务不断增加、规模扩大就会暴露很多管理问题,使企业管理者忙于救火,成为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瓶颈。

对于处于扩张期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内控制度建立,必须将筹资、投资风险内控制度放在首位。许多企业的消失都是败在扩张期没有做好现金流的管理,因此建立完善的投资制度、筹资制度、业务流程管控制度、全面的预算制度成为这个时期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成熟型的公司现金流稳健,市场也趋于饱和,公司增长缓慢,这个时期的企业必须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加强细节管理,许多公司表面看似管理没有问题,细分析发现资源浪费不少。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做好成本、费用、等方面管控,减少资源浪费。

三、企业财务制度的实施与应用

财务部是制度的执行部门,制度能否得到落实执行制度的人是关键。

1.建立与制度配套的奖惩机制

以差旅费制度为例,每个企业都有的差旅费制度,员工出差借款往往报销不及时,如果财务人员不追回,有的超过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不还,因此从两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在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每个月必须对业务往来进行管理,注明业务发生时间,对于超过两个月的,必须注明原因,并通过公司内部邮件发给具体经办人,以达到提醒的目的,如果财务人员没有提醒,导致超期,影响财务人员业绩考核影响奖金;管理好的也会有奖励。二是经办人对于迟报的,根据迟报时间对经办人进行罚息。

2.建立持续的财务制度培训

公司的制度随公司发展不断完善和修订,另一方面员工也在变动,财务部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与之有关的财务制度,同时要得到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对于制度的学习进行考核,对于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于不合格要另外再补课,参加人员要记课时,三次不合的给以罚款。

3.让经营者认识得到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在许多中小私营企业,老板对财务工作不重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让经营者认识到财务管理价值是能为企业带来现金、创造效益的。

第3篇

[关键词]财务制度;改革方向;宏观财务管理

一、引言

我国以《企业财务通则》为统帅、分行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为补充的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十多年来,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并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境地。“财务制度的运行要经过制度制定、传导到实施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有效修改补充、更新替代和失效的运动变化。财务制度的老化现象是制度运行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在选择财务制度时,要自觉地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制度废除取消、修改补充或更新替代。”总之,财务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势在必行。

至于财务制度究竟何去何从,十多年来,这样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调整企业财务制度,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彻底革新企业财务制度。

二、对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持有的几种观点剖析

(一)企业财务制度应当废除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既然企业财务制度的基本功能已经丧失,经济领域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日益完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取消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并且这一行为不会给政府管理及企业自身的营运带来问题。企业财务制度在经历辉煌之后,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可以彻底取消。

1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取代财务制度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的功能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所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陆续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00年财政部统一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基本包含了原由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确认和计量的内容。“两则两制”①并行的局面被打破,企业财务制度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功能基本被取代了。

2税收制度取代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职能

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成本费用等进行确认,实际上行使了纳税扣除的职能。但是税制改革之后这种现状发生了改变。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这使得税收制度从企业财务制度中得以分离出来。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企业纳税扣除事项做出了全面规定。企业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功能被彻底取代了。

3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

当前,持“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企业财务所涉及的日常经营管理、投资、筹资决策等都是经营者自己的事,国家不应干预企业的财务活动;国家可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保证财政收入,通过制定利率政策来引导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因此,“企业财务就变成了企业的内部事务,由包括出资人、经营者在内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照章自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废除企业财务制度既是对企业财务制度滞后于改革的客观追认,又不会对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行政干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企业产权理论的客观要求。”

4现行企业财务制度无法适应WTO新要求

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政府作为宏观财务的主体,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证经济目标实现上摆脱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色,从机制上实现微观财务行为的合理化,为企业微观财务活动创造有利环境。而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侧重于对企业实行直接的微观管理,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和财务责任强调较多,没有认识到强化宏观财务约束的重要性,无法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新变化,适应新要求。

(二)企业财务制度应当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在充分研究传统企业财务制度弊端的情况下,对其制订主体、性质和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发挥作用,是所有者财务的重要体现,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两权分离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应该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身份来制定,而不是由财政部来制定。

1对“大会计观”②的否定———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由于会计准则的颁发实行,强调了会计国际化和地位突出化,“大会计观”的呼声日益高涨,“认为‘会计准则’基本上可以包揽代替财务制度了,代替不了的则可以由税法、公司法等法规来规定,并由此进一步认为,财务管理完全是企业内部自主理财行为,政府应该完全退出,完全交给企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没有将企业财务置于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深刻的思考。

(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有经济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作为所有者,应当对任何影响所有者利益变动的任何行为做出规范。因而,财务制度也将长期存在。

(2)由于我国经济的多元化,行业差距仍很大,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因而国家需要通过财务制度,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发挥一种其他经济杠杆所没有的特殊调节作用,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及平等国民待遇的压力下。

(3)国家作为所有者,还需要从宏观经济范围,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及收益分配进行调节,从而增强调控能力,并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显然上述各方面是会计准则、财政、税收政策能力所不及的,只有财务制度才能发挥这种灵活性,同时可见,企业财务制度不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而是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③改革凸显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在缺陷———企业财务制度调整的必要性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制订的,并没有区分政府职能和所有者职能,这种制度设计显然无法满足“政企分开”的要求。随着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确立,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在制度上对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予以明确划分。由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无权参与没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经营管理。

3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理由是:

(1)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的分配以及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2)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分。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同时其所肩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平抑物价、解决就业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来实现。

(3)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经营失败风险也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非国有企业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有的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很强。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确指是谁授的权。这就导致授权风险增加,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后果。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等。

综上所述,国家应当也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规定,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三、企业财务制度应当与时俱进

目前不仅不能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而且应当把企业财务制度作为国家有关企业的基本制度有效组成部分进行彻底改革。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既不能翻版《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财务制度,也不能重复税收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应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重新对全社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制度规范,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指导企业协调好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而且,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要尊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自身的作用,刚柔并济,在某些方面应当具有强制性,弥补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不足,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要具有指导性,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1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制度不能代替国家宏观财务管理

④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双重身份,其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和出资人所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目标是不同的。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对所有企业进行统一的社会公共管理,为所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平等竞争创造基本条件;而国家作为出资人仅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管理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切实保障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权益不受侵犯。从实践上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经济法律尚未健全,缺乏共同的财务行为规范,缺乏协调出资人与经营者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总之,在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的同时依然要加强国家宏观财务管理,二者不可互相替代。

2认识现代企业财务的真正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改革企业财务制度

“财务战略、财务治理与财务运作构成了现代财务的概念框架,三者构成了连贯的体系。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式,企业其他战略都是财务战略的载体,是资本渴望增值的内在动力驱使财务战略不失时机地借助各种载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财务治理要求企业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促使财务人员自发地将财务战略落实到实际,是财务战略与财务合作的有机纽带。它要求组织具有可塑性,能够适应财务战略变化的需要,也要求组织具有驱动力,促使财务人员去实现财务战略。而财务运作是财务人员的具体实施行为,是将财务战略转化为现实的操作系统,要求组织具有执行力,能够将财务战略付诸实践,并要求组织具有纠偏能力,能够对偏离财务战略的行为予以修正。”由此可见,对于财务的理解与运用应当跳出会计框架的窠臼,将更高层次的财务写入财务制度。

3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与政府、所有权与经营权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构建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就是要求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产权管理、由统一管理转向自主管理。从宏观上看,国家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社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从微观上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财务行为离不开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同时,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行使出资人职责或授权的投资主体行使职责,也需要从出资人的角度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出资人、企业三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企业宏观财务、出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财务制度,形成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制度体系。”

4新型企业财务制度———制度规范与强制约束的平衡点

笔者认为在企业财务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不能一味强调给予企业经营理财自,而忽视了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制度,导致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弱化。没有向企业及时提供合理的制度,必将产生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的后果。相应地,若政府过分注重强制约束,则不仅不能起到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财务环境的作用,而且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营运能力,增加了企业执行制度的成本。惟有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一定弹性空间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创新、有利于企业自立、有利于企业自担风险、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指1992年以后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分行业财务制度与分行业会计制度。

②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会计职能包含财务管理,即认为会计有独立的、最终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1998年以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突出的特点是在总体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以公共财政构架为改革的基本方向。

④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是相对于微观财务管理而言的,是从国家财政角度对企业活动进行的调控行为,并不直接参与企业财务活动,也不构成企业管理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作为调控传递媒介对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姜辉,周慧生,李桂芝。对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9)。

[2]赖永加,张小英。关于废除《企业财务通则》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5)。

[3]李洪辉。论财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分工、协调[C].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周年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孟焰。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C].96北京海峡两岸会计准则与独立审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第4篇

一、新高校财务制度的变化

新高校财务制度的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的六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工资津贴、资产管理以及部门预算等与公共财政有关的财务会计核算内容;二是对于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管理;三是把基础建设财会纳入了“大帐”管理的范畴;四是对于高校收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让高校收支情况可以更加客观准确的反映出来;五是规定了必须平行设置财会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不单单提供绩效考核所需的财务信息,同时也要提供预算管理所需的收支信息;六是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了完善,对于报表的格式进行了规范,重新设计了财务报表中的组成项目,取消了资产负债表里的收支项目,对资产负债表、预算收支表以及基建投资标添加了附注。

二、新高校财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

1.规范财务管理,反映真实信息虽然最近几年以来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依然无法满足高校的扩建需求。因此很多高校往往都会通过其他渠道来筹集扩建资金,欠款超过亿元的高校比比皆是,这样一来高校财务管理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而新高校财务制度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这一局面。一方面是它设置了收入、费用和结余类科目;另一方面是新高校财务制度对财政资金结余、预算外资金结余以及其他资金结余都分别设立了明细账目,更全面具体的规范了高校的收支活动;此外,新高校财务制度中提出的权责发生制度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收支存观念。这些新的规定都能够让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更加清楚的认识风险,从而避免盲目举债的问题。

2.成本核算标准明确,成本核算更加准确学生的培养成本按照专业的差异、学校等级差异等因素也会有所不同,但现阶段高校财务会计核算基本上都沿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样一来就很难满足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而新出台的高校财务制度对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财务指标借鉴到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中来,从而让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一般来说高校对于学生培养成本的使用都是相同的,不管是任何一所高校在相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本上都不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新高校财务制度可以让高校之间更加方面的进行引用,也大大的减少了教育的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质量。因此,新高校财务制度的出台对于减少学生培养成本、提升教学质量有明显的帮助。

3.成本核算更加合理,真实反映资产状况新高校财务制度对于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面有了很多新的规定,新高校财务制度提出高校必须要每月对本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高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之内对其成本进行系统的分摊。这样一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就可以很好的摆脱过去财务制度环境下的很多问题,准确真实的反映出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首先折旧工作是在固定资产的原价基础上开展的,这样就让高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摆脱了根据会计期间使用的问题,另外,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的计量也更加的准确,对于那些已经进行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而言,它们的净值记录将会清零,而对于部分正在使用过程中的固定资产而言,所记录的也可以相对准确的反映出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净值,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总而言之,新高校财务制度随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而应蕴而生的一种新制度,它在理念、功能、规范标准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创新和改革,同时也将其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完全的体现了出来,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我们不仅要对新高校财务制度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还应该深入的对其进行研究,从而让新高校财务制度的实际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确保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刘沛单位: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第5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制度;执行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概述

集团公司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起的大型企业集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担负着在市场经济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集团公司是有若干个大型企业组建而成的。这些企业之间通常是以资产、资本、产品、技术等为纽带连接在一起。集团企业之间的联合是经济利益的联合,又是加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特征决定了集团企业比一般的企业具有规模更大,结构复杂、经营范围更加广泛等特点,由此也决定了集团公司的管理制度需要具备更高的要求。财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财务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的正常运转。因此,集团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对保证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基本采用以下三种模式:集权式、分权式以及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权模式。这三种模式下的集团公司财务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集团公司是集团财务制度的制定者和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者。下属的公司在总部集团的指导下执行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集团公司选择和制定财务制度是以集团公司整体的战略利益为出发点,以提高集团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所属子公司的财务目标是在总目标的指导下的一种选择。和一般的企业相比,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除了设计财务制度的内容,还涉及到集团内部财务分配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集团企业的财务制度在集团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依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当前我国集团公司财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体制管理制度僵化

一般而言,集团财务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加强了集团总公司的财务控制能力,有利于集团财务制度在各个子公司得到落实。但这种管理模式也有缺点,就是太过于集权,使得个各子公司失去了执行财务制度的灵活性和积极性。集团公司的各个子公司各有特点,有自己的特殊财务要求,集权下就难以满足这种特殊性的要求。二是采用“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子公司拥有充分的决策权,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以间接管理为主。最后一种是采用“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从母公司到子公司、控股公司自上而下分享多层决策权。目前,我国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都是采用这三种模式中的一种。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为综合分析一下这三种财务管理的模式都各有优缺点,单独采用任何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都避免不了其固有的缺陷。因此,建议集团企业应在遵循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特点而采用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机构设置的单一化和简单化

财务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集团财务制度的执行状况。目前,我国大部分集团财务机构的设置还是趋于简单化,还是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不分家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企业只设置一套班子,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混同在一起。这样不利于集团公司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因为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是有差别的,是不完全一样的,把二者混同起来容易造成管理制度的混乱。

(三)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弱化

集团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不完善,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表现在:一是资金的筹措和管理上存在漏洞。资金筹资渠道单一,大部分集团公司往往依靠单一的银行借款,尚未形成有效地多渠道筹资开源。同时对筹措的资金投资的管理体制比较僵化,缺乏投资的战略性和科学性论证,导致投资的无效益和投资责任的模糊。二是缺乏财务制度的约束监控机制。集团公司存在大量的无效投资、无效浪费等现象得不到及时的制止,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职能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积极机制,无法满足集团公司规模日益扩大的管理要求。

(四)缺乏有效地内部监督和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集团公司财务制度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相应的内部审计和监督的职能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多集团公司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而有的企业即使设立相应的内部审计部门,但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执行力度差。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执行力度差,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集团公司在财务执行制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余地。

三、改进集团公司财务制度有效执行的相关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活动越来越趋于复杂。因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大型的企业集团,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尽快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和约束机制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振兴和发展的必然之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使集团财务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一)建立有效地集团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系统是在集团企业统一筹划、监控之下的运行系统。它通过建立统一有序的运行机制、多元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约束机制,对所属企业财务活动实施全面、同意、搞笑的管理和监控,充分发挥集团资金的整体优势,使企业真正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在实现集团财务目标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根据我国集团公司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前的宏观政策和形式要求,针对现代企业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建议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采取“集权为主,有效分权控制”的模式,这样可以充分吸取集权和分权管理的特点。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组织结构制度,实现会计和财务的分离

建议集团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财务特点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建丽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分管体制把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的内容分开管理。会计核算部门可以重点实现财务组织中关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和确认工作,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内容,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真实的会计信息和决策依据,如记账、算账等工作。而财务部门可以重点关注企业以资金运动为核心的资金管理内容,包括资金的筹集、结算、分配以及多余资金的使用、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防范等。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分开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各部门责任,有利于考核各部门工作的成效,有利于实现财务组织机构高效运转。

(三)建立集团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集团公司的财务考核和财务激励制度

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保障集团公司各项财务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举措,也是集团公司实现资本、资源整合,加强企业集团财务一体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同时要发挥集团公司内部财务考核和财务激励的作用,集团公司应定期对各分支机构进行财务考核,通过定期对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财务考核,全面评价各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经营情况。对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状况好的分支机构,集团总部应对分支结构的经营者和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等,给予适当的激励;对财务制度执行不好的子公司实行惩罚机制,以便通过发挥财务考核、财务奖惩机制的作用,调动人力资源创造经济效益的积极性,推动集团公司健康发展。

(四)加强集团公司内部的审计和监督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是整个集团财务控制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集团公司首先应根据下属的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在此基础上要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制度,企业集团吆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形成集团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约束。总公司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将下属公司的财务信息集中管理,随时随地掌握各自总死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子公司存在的问题,以保证集团公司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罗文洁.我国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学术论坛,2007.1.

[2]郭景先,杨化峰.探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7.4.

[3]孙志媛.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4]李祥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及其改善[J].财会研究,2006.7.

第6篇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及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的作用,提出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评估制度

财政部2006年底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初步构建了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评估,是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及流程、财务制度体系的健全性和财务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等财务控制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的监督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财政部门有必要建立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笔者拟就加强建设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

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引导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控制财务风险,对于各个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源头上控制违法违纪行为,保障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对我国各类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普遍欠佳,这直接导致包括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乃至破产倒闭,这给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带来较重大的安全隐患。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通过评估手段监督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保障宏观经济运行体系的安全。

(二)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健全防弊纠错机制

加强财务管理是防范企业各类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美国萨班斯法案出台后,国际上对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个规范、有效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认可度和财务信息的公信力,增强企业融资及发展能力,并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通过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有助于推进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引导企业规范财务行为,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内部财务机制,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维护企业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有关主管部门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办法,但各自独立、各有侧重。如税务部门主要侧重对企业纳税额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审计部门主要侧重对企业重大财务违纪事项进行评估、国资委主要侧重对影响企业国有资本金绩效的内部控制要素进行评估等。财政部门需要协调各专业评估的关系,为进行财务管理有效性的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既维护国有权益,又保护其他投资者以及经营者等各方的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的作用

建立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其意义不仅在于维护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财政部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财政职能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履行公共服务职责

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国目前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及其实施具有公共特征,属于典型的公共服务。它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可以作为企业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指引。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是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作为主管企业财务的政府职能部门,立足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履行公共责任,有义务为全社会制定统一的企业财务基本规则,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

(二)搭建财政企业管理的工作平台,健全公共财政职能

国家财政与企业的财务关系,随着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而不断演变。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财政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管理的模式。经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调整,企业逐渐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地位,财政部门与企业的财务关系也逐渐“疏远”。财政部门与企业“过紧”的财务关系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过松”的财务关系同样不利于企业和国家财政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可以搭建起实现以下几个功能的平台:1.转变财政管理的方式,由过去的直接行政审批改为间接监督引导。财政部门的这种新型管理方式,既是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又是为企业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2.实现财务监督关口的前移,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防范。通过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奠定财政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为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提供制度保障。面对企业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每做出一项经济决策,都需要有科学、可靠、准确的信息做支撑,用全面、综合、有效的评估方法得到的企业财务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相关经济决策服务,特别是为财政资金投向提供决策依据,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三、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制度、执行三方面不能协调一致的问题。因此,在研究建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应高度重视人的行为尤其是管理者的行为评估

内部控制不是一项制度或机械的规范,而是分布在企业中的一连串厂的行动,是防止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目标有效实现的风险因素造成的实际损失或者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贯穿于组织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或措施。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是针对人的财务行为的控制。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人的行为(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是通过财务制度,如财务决策、财务监督、财务预算、费用管理制度等加以规范的,行为后果通过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因此,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当综合考虑反映人的行为后果的定性与定量指标,充分揭示厂对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影响。

(二)应当着重评估企业财务制度的健全性和符合性

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内部财务制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新通则的要求,且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要求相适应;二是设计的内部财务制度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为实现企业财务目标提供保障。

(三)应当重点关注企业财务制度的持续完善机制

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重促成企业形成“自我持续完善制度”的长效机制,增进企业组织成员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激发管理层和员工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评估过程中学到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熟悉本部门的控制流程,使风险更易于发现,纠正措施更易于落实,更有效地改善内部控制环境,防范财务风险。

(四)财政加强对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引领、指导和监督作用

财务制度建设的主体是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既是企业自身加强管理的需要,也是财政监管的需要。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兼有重要的经济调控和经济监督职能,对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和公共道义。各级财政部门不仅需要按照规章管理企业财务,服务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改变企业财务管理无章可循、职责不清的局面,从源头上整治企业财务秩序,化解财政风险,而且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制度体系引领、指导企业完善财务制度,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第7篇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成本核算;组织机构;责任制;工作人员水平

引言

近些年来,新财务制度得到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助于财务会计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促进企业综合效益提升。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运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在成本核算中,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高,对企业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为扭转这种局面,推动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应该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措施,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努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也为企业运行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注入生机与动力。

一、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意义

对企业运行和发展来说,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该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对企业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

资金利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成本核算,对资金使用状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忽视及时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则容易导致资金浪费,不利于企业运行效益提升。而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对资金使用加强跟踪与管理。能有效规范和引导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使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进而有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运行和发展创造条件。

(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加强成本控制,严格资金支出和管理,这是每个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有利于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在新财务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采取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热情,明确他们的职责,严格按规范要求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进而严格控制企业各项支出,让资金利用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成本预算方案,减少不必要损失,这对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运行发展和效益提升紧密相连。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活动,激发成本核算人员的主动性,让他们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对资金使用和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修复和完善措施。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减少不必要支出,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二、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不足

虽然加强成本核算具有重要作用,也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新财务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成本核算组织机构不完善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合理配置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这是有效开展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一些企业忽视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没有根据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利于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与配合,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水平提升。

(二)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不健全

为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修复措施,有必要结合具体需要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但一些企业不注重该项工作,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关措施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成本核算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没有严格落实,不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对成本核算活动开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有待提升

例如,一些成本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成本核算流程、工作要点不熟悉,在具体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容易导致数据计算和分析错误。或者忽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新知识和新制度学习不足,难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制约成本核算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要想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既能加快成本核算速度,还能减少误差,促进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提升。但目前在具体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忽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或者数据资料收集不全面,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提高。

三、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对策

为有效提升成本核算水平,结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和相关规定,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要充分认识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将成本核算纳入财务会计工作之中,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会计活动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增进管理、财会、销售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要合理安排成本核算人员的日常工作,密切分工,增进联系,将成本核算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推动成本核算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加强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宣传活动,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成本核算人员工作热情,让他们掌握新财务制度,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成本核算各项活动,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二)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

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为提升工作水平,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是必要的。可以成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规划成本核算制度与流程,确保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建立成本核算工作小组,明确每个工作人员职责,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填写报告,为企业财务会计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实际需要,对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改进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确保新财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统计各部门成本核算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时应该及时完善,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

(三)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

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建立并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是必要的。这样既能有效规范成本核算人员的每项活动,还能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为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奠定基础。作为企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成本核算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明确成本核算部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有效规范和引导各项活动,进而让他们按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工作水平提升。要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任务与工作要求,拟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保障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与落实。利用新财务制度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更好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职责,提升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循制度和规范要求开展各项活动,进而出色完成成本核算任务。

(四)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

为确保成本核算水平,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核算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为此,应该根据成本核算的具体需要,引进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充实成本核算队伍,努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提高工作效率,成本核算应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胜任成本核算各项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机制,采用现场授课、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深化对新财务制度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专业化水平,并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和流程,熟练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加强管理与考核,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制,让成本核算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按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同时,成本核算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熟悉成本核算工作流程。要具备奉献精神,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做好成本核算的每一项活动,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顺利完成成本核算各项任务。

(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合理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不仅顺应时展趋势,还能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此,要根据成本核算具体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收集并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和数据资料,保证数据信息完整,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和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与参考。同时,在完善的数据信息支持下,有利于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查询和分析,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创造便利。要建立成本核算动态跟踪和分析机制,注重成本核算信息的更新和完善,及时查询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而详细全面掌握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状况。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并遵循工作流程,掌握成本核算技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落实新财务制度,健全完善各项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成本核算。不仅可以弥补成本核算工作的不足,还能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及时发现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减少不必要损失,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7-79.

[2]孟祥霞.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4):120-123.

[3]牛怡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制的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1(5):45-48.

[4]高志妨,毛婧.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对中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2(4):79-81.

[5]饶培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造纸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6-59.

[6]季花.新财务制度下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3):95-97.

第8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0.45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管理制度也有了相应的改革制度。2013年1月1日我国修订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的审核制度对比后发现,新的会计审核制度全面深入的分析了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与运行的影响,提出新的改革方案与改进方法,帮助提高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规范高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促进高校的预算收支计划的实施,不断推进我国高校建设的稳步发展,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有利因素

1.保证高校财务管理的实施和推行提供了法律基础

从我国开始施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在对高校财务管理上应当设立总会计师岗位,负责对高校的财务进行审核与计算。总会计师的设立不仅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有条理与方便,有利于转变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理念,保证高校对于财务管理上的各项管理政策和执行,健全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高校的财务资金由单一的财政拨款和学费收缴转变为多元化的经营收入。

2.有利于真实的反映高校的资产结构和状况

对比以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的制度对固定资产和对无形资产的计算有了巨大突破,通过引进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计算方式,同时在针对具体会计核算中,新增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等计算方式,完善了在资产统计上的漏洞和不足。在我国高校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由于在旧的会计制度中,并没有将一部分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一成不变的将原来价值计入固定资产中。面对这种旧的统计办法很容易导致在资产统计时资产不能够真实反映,不利于实施和构建绩效评价体系,也不利于高校的资产管理。

(二)不利因素

1.增加了学校的教育成本,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为严格

新会计制度可以清楚地对成本进行核算,保证资金管理到位,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能力,其中新的会计制度采用双轨制,有些项目按照国家规定制度进行单独核算,将一些需要进行审核计算的大项目进行分类处理,建立明细科目,为计算高校培养学生的成本提供原始计算数据。新会计制度也对高校财务计算增加和改变了一些计算方式,例如对高校教育成本计算时,以前计算教育成本包括了教育、管理、科研等等直接性的教学支出成本,新的会计制度却指出在计算教育成本时还应该包括间接性学生、老师等放弃的收入成本收入,通过这些计算方式的改变,大大增加了计算学生教育成本,而教师也因为财务制度的变化而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高校学校财务管理中对会计要素设计的不完善

按照财务管理的交易与事项的基本特征作为分类,被称为会计要素或是会计对象要素。由于老财务管理法没有对高校财务会计要素做出详细的规定,造成高校会计要素的研究实践中存在着争议。目前我国高校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定义不准确,虽然有研究已意识到高校财务的特殊性,并相继提出了相关概念,但是在定义上还是有很大争议;第二,会计要素具体表现为会计科目,因为会计要素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争议,导致会计科目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科目滥用、科目不统一等许多的问题。

三、完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财务管理影响的对策建议

1.完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坚持财务管理的透明化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及时,财务制度也从原来的纸质化变成了现在电子化,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才能节约了财务管理的成本。虽然高校财务制度不能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样公开化,但是对于利益相关者,例如学生,教师等来说是需要信息公开透明的,通讯的多元化、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都使得财务管理透明化成为可能,通过电子邮件、快递等方式相结合拓宽信息使用者获得信息的渠道,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真正达到财务管理透明化的目的。

2.加强对高校财务制度管理的质量监管

要提高高校财务制度管理的质量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学校监察部门的职能,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学校在对监管人员的选拔上要严格把关,保证监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从提高人员的素质着手,提高学校监管的效率。因为学校机构部门繁多,职责重叠,容易造成推卸责任的情况,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以监证会为主要监督部门,其他相关行政部门向协助的审查与监管体系。

3.推陈出新,提高财务收入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不断扩招致使学生读书的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教育由传统的精英式教学向大众普遍式教育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旧的会计制度不能满足高校发展需求。传统的高校财务收入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但是这些收入并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速度对资金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提高财务收入。

新会计制度改变了原来传统方式,针对这些旧的问题作出一系列的改进,妥善有效的解决了好高校面临的问题,例如新增加了财政补助结余计算方式、职工薪酬支付等相关会计科目审计方法。通过这些改变丰富和规范高校在“收、支、存”不同情况下的审计方法,从而使高校财务管理资金的开销能够变得直观、有据可查,避免了造成资产不明,账目混乱的现象发生,使高校财务风险处在可控范围内。

四、结语

保证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可以保证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变得更加全面和完善。面对新制度的实行,我们应当按照执行,摒弃不不符合现今社会发展的旧制度,保证高校在财务管理上的信息质量及管理水平,更加科学有效的为高校建设提供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马金华.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初探[J].黑龙江科学,2014,08:173.

[2]王婷婷.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7:107-108.

第9篇

作为现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顶尖管理职位之一,CFO是掌握着企业神经系统(财务信息)和血液系统(现金资源)的灵魂人物。一名成功的CFO需要具备丰富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公司理财与金融市场交互、项目估价、风险管理、产品研发、战略规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建立、以及洞悉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冲击等自然都是CFO职责范围内的事。

1.财务工作者。CFO首先是一个企业的最高专业财务管理者,不仅管理一个企业的账务,还要对企业进行价值管理,要对企业的价值保持、价值增值、价值创造负责。

2.财务规划设计师。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未来财务规划工作很重要,CFO就是企业的财务规划设计师。要规划、领导好一个企业的财务工作,要在财务战略预算、财务流程梳理、成本控制、财务分析、财务业绩评价等方面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在财务大趋势方面进行精准研判,这些都是CFO应该完成的课题。

3.财务支持者。一个企业,未来的经营业态越来越丰富,业务流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将业务分析与财务分析相结合,如何将财务业务嵌入业务业务,更好地支持、优化业务流程,用更加完善的财务流程支持业务流程,将财务支持者的角色扮演好是CFO的一项重要工作。CFO要领导好企业的全体财务人员,将他们全部转变成为企业业务的财务支持者。

4.财务资源整合者。CFO要发现、分析、整合一个企业的财务资源,不断提高财务资源利用率。目前,企业的商业模式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的商业模式需要与之匹配的财务管理模式,CFO要围绕新的商业模式,将财务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要建立相应的财务制度,控制各种财务风险,帮助企业找到价值增长点,重塑企业价值链。

5.资本市场外交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掌门人,CFO扮演着金融、资本市场的联络员这一重要角色。企业日常经营、项目投资、并购重组、开拓海外市场,都需要金融、资本市场提供支持。CFO应该是金融、资本市场的外交官,也可以说是企业的首席金融官。

6.财务大数据挖掘者。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大量的财务数据需要挖掘,许多财务数据的背后是有价值的。真正能够从财务大数据中发现真金白银的人其实并不多,CFO就是要做好财务大数据的挖掘工作,去发现财务大数据背后的宝贵信息,让财务数据引领企业未来。CFO需要掌握财务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具备发现财务大数据背后价值的洞察力。

7.企业战略制定参与者。CFO不是企业战略的旁观者,而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参与者。在企业董事会,CFO应该是执行董事,企业董事会的重大战略决策,CFO必须是参与者。CFO一定要做到企业战略的制定离不开自己的有效参与,企业各种重大业务活动离不开自己的配合与支持。

8.企业财务制度建设者。好的财务管理需要好的财务制度,好的财务制度是CFO需要认真谋划的,好的财务制度体系的建立、财务管理流程的梳理和优化需要CFO加以规划,这也体现了CFO的基本功。

9.商业模式的重要规划者。规划企业商业模式是CEO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离不开CFO的帮助与支持。企业商业模式非常重要,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及未来。CFO领导着企业中重要的财务系统,能够洞察企业的各种微妙变化,能够知道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能够帮助CEO控制各种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没有CFO的规划,企业是无法建立有财务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的。

第10篇

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教育部在征求意见稿了第二稿之后终于颁布了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执行。新制度在很多方面弥补了1997年颁布的《高校财务制度》中的缺陷,充分考虑到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分期摊销,合理地确定了教育成本,使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和摊销后的无形资产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以说,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设计从整体上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高校十几年来内外环境变化存在的问题,但在实际的工作操作层面新制度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努力从一个多年从事高校财务工作者的视角对新《制度》中仍未解决或者说仍未重视的几个问题提出探讨。

一、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存在的操作难点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没有统一标准

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划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支出,对高校固定资产,除文物、图书、动植物外按月计提折旧,这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准确地反映了固定资产总量及净资产的存量,为计算教育成本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众所周知,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新制度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但高校的六大类固定资产应采用这两种折旧方法中的哪一种,折旧年限如何确定,新制度中尚未提及。究其原因或许在于高校的固定资产的特点在于种类多而个体价值和性质相差太大,难以确定其使用年限和折旧年限。因此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没能进行统一的规范。但是,如果折旧年限不统一,那么规定会造成各高校在折旧的准备阶段,也就是在固定资产的清查、核算、统计工作中就会存在较大的人为操作空间,使各高校提供的和固定资产净值相关的信息缺少横向可比性。

(二)对学费和住宿费等非税收入没有使用权责发生制。

新制度第四章“收入管理”第二十条依然沿用了1997年《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对“教育事业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即学生交来多少学费和住宿费财务就记多少“教育事业收入”,不核算应收的和欠费的情况,相关财务报表也不反映欠费信息,由此高校的资产和负债信息不实,不利于全面反映财务信息,也影响了管理层和社会公众对高校综合能力的分析评价。

(三)成本明细账设置繁琐,不利于具体操作

新制度第十章“成本费用管理”中第六十条:费用按照其用途归集,主要包括: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费用和其他费用。各科目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层级进行明细核算,同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再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费用科目的控制信息有:资金性质(财政拨款/非财政拨款)、预算类别(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拨款方式(国库直接支付/国库授权支付)等。这个设计与财政上年终决算的体系相吻合,但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平行科目设置过多,操作繁琐,劳动成本高,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过高。

二、相关会计核算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议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分类分项来确定

目前,国内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存在不同的规定。现行《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监审办法》规定:设备按分类折旧,其中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他设备按10年,房屋建筑物按50年。因为高校各类各项的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状况相差很大,所以建议高校固定资产也分类分项,采用《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监审办法》的规定,来统一规范各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确保各高校此类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二)建议采用新升级的财务系统解决成本科目明细账过于繁琐的问题

方法一:江苏省教育系统普遍使用的复旦天翼财务系统财务4.2版本支持10级科目,相关支出科目通过增加层级的方式来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和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及其他资金支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这种方法相应的问题是:(1)科目冗长;(2)科目对应关系复杂;(3)相应报表及分析需要手工编写公式,不灵活。

方法二:步骤1,在财务4.2版本上启用[经济分类科目]对照和[资金来源管理];步骤2,在资金来源信息设置中的“经费性质”中分: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资金性质”中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非财政、其他,来源可设置优先级;步骤3,在“项目大类维护”中设置项目大类可用的资金来源;步骤4,在“项目信息维护”中项目大类下的明细项目自动继承该类的资金来源;步骤5,在凭证录入时按照来源优先级自动匹配来源,自动控制来源余额。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科目冗长,可以提供灵活方便的统计,自动对应经济分类科目。

(三)建议各高校对学生的学费及住宿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会计科目中增设“应收账款――学费”及“应收账款――住宿费”进行会计核算,用来核算学费、住宿费的缴、欠、减免等信息。例如:江苏某工业职业院校2013年8月新生录取3 000人,学费加住宿费标准5 000元/人,而9月份新生报到统计后发现实际报到率为90%,即实到2 700人,新生通过银行卡及现场缴费共计1 200万元。相应会计核算:

(1)根据报到学生数

借:应收账款――学费、住宿费 1 350万元

贷:应缴财政专户――学费、住宿费

1 350万元

(2)根据实际收到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1 200万元

贷:应收账款――学费、住宿费 1 200万元

(3)利用非税收入网上缴费系统打印非税收入收据,上缴财政专户

借:应缴财政专户――学费、住宿费 1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 200万元

以上会计分录可以在账面上清楚地反映2013年新生实际学费、住宿费收入1 200万元,欠费为“应收账款――学费、住宿费”的借方余额150万元,财务报表信息中也相应地反映出学校此项债权情况。而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下财务只根据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1 200万元,贷记应缴财政专户1 200万元,账面上不显示欠费数,财务报表也不直接反映,只能通过学生收费系统另行查询,这显然与现行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不匹配。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电子商务环境正在逐渐形成,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式、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根本的变革。主动迎接管理模式的变革,积极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电子商务环境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建立的财务组织结构、财务处理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制度和财务信息系统的总称。在不同的企业中,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不同,从而形成财务组织结构、财务处理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制度、财务信息系统方面的差异,导致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一经形成,在一定时期表现出稳定性和协调性,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其表现出动态发展的特性。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环境正在逐渐形成,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电子商务,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各种活动更加融合,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外部之间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处理业务,使财务管理活动处于电子商务环境中。电子商务环境正在对财务管理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其表现在:

1.财务组织结构的影响

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相融合,出现模糊分工状态,以往由财务部门处理的一些核算业务将按其业务发生地点归到制造、营销、供应等部门来完成。财务部门从人员集中实体部门机构向人员分散的虚拟部门机构转变。财务部门内部的人员分工、岗位设置也将发生较大变化。传统财务部门萎缩,职能分解,包括决策和业务在内的网络虚拟的财务机构代替传统的财务管理机构。

2.财务处理流程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计算机网络代替了纸笔、算盘、计算器,电子单据在线录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财务业务协同,所有信息,即时产生,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财务管理无需再建事先固定地划分成一个个各自独立的环节,所有信息汇成了一条连续的信息流,所需的任何财务信息都可直接从网上获得。传统的财务处理流程将面临着一次全面的重组。

3.财务处理方法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业务活动,如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营销、网上采购、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等,都将在网上进行处理。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财务预算方法、资本管理方法、财务分析方法等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4.财务制度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全新的经济形态改变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规则。国家规范企业活动的各种制度面临新的要求。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必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而发生变革。就企业本身而言,财务组织、财务流程、财务处理方法的变革必然要求建立新的财务制度。

5.财务软件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正从被动地汇总业务职能部门的财务数据,转向与业务协同,主动地在业务发生时获取详细信息;财务软件正从部门级、企业级向供应链级发展,并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彼此的界限日益模糊。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财务信息系统的改变,不再是简单的修补,而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未来财务系统不仅仅是面向财务处理,其触角延伸到企业内外活动的各个末端,系统功能的可变更性、可扩充性,系统内部外部数据的共享和一致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未来的财务软件本身就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它将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变革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电子商务环境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电子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财务与业务协同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内部网络使采购、入库、付款、出库、销售等业务与财务协同运作。外部的网络使企业与客户、供应商、政府管理部门乃至整个联盟企业之间协同运作。

2.实时财务控制

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经营活动的数据,最短的时间内采用多种方法生成财务信息,最短的时间内反馈到信息使用者,最短的时间内将控制指令到业务活动中,实时校正经营活动。

3.远程财务处理控制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互联网络,财务处理控制跨越物理空间,延伸到企业内的每一个部门,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所有可利用资源,延伸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甚至全球。

4.集中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数据集中、信息集中、管理权集中。财务系统实时、直接采集业务活动的源头数据,对数据集中管理,达到信息共享,实现整体集中管理,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着力点

1.从财务组织结构设计

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企业组织的实践和理论均表明,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呈现出扁平化的变化趋势。有些学者针对财务组织提出了“水平总线型组织结构”、“星型组织结构[4]”、“网络型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等概念,为财务组织结构的创新提供新的视野。

2.从财务处理流程重组

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哈默针对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思想,并在欧美等国企业掀起了“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企业管理革命浪潮。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对组织结构和流程重新设计,合并重复的环节,尽可能减少无效或不增值的活动,从整体流程全局最优的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

3.从财务处理控制方法改进

长期以来,很多财务处理控制方法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应用,如授权批准、财产保全及复式记账等。但是,还有许多先进的方法,如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及无形资产计量评价(EVA、FIMIAM)等方法,在我国应用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除了经济环境、思想观念、财务人员素质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把这些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

4.从财务制度的创新

财务组织、财务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信息系统的创新都受到财务制度的制约,尤其是宏观财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宏观财务制度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瓶颈。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制度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5.从财务软件的开发

目前,国内财务软件大多数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传统业务的模拟,只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改进基础上,增加了对其他业务的模拟,传统流程自动化的思想仍然存在。原因一方面宏观财务制度因素。另一方面、商品化软件开发商的因素。财务软件模块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高,使用难度越来越大,不同软件的模块难以兼容,很多企业陷于两难的困境。事项会计、事项法会计信息系统为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展现了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张瑞君:网络环境会计实时控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

[2]王伟国: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9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账务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09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的研究现状

通过合作社进行管理是国外农村大多数采用的方法,于1995年在国际合作社联盟大会上制定的“合作社七原则”是此方法的理论基础。韩国主要通过实行“造村运动”,建立村民会馆,通过提高人民的道德来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管理;日本通过“新村运动”由地方到中央改革农村财务,政府支持村民寻找大家关心的财务管理的议题,提出新的方案,激发村民的管理意识,寻求农村的自身发展;美国主要通过遵照规范、民主、科学的管理原则形成的“合作社”,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管理,保证农民既可以取得很高的经济利益,又可以行使民利。无论是韩国的“造村运动”、日本的“新村运动”,还是美国的“合作社”,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上都体现了自身治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特征,都为我们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党和许多农民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管理方面的缺陷和制度上的漏洞,我们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丁康耕和陈彩庆(2009)在《论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中指出: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不力是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完善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措施则是努力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积极实施村账委托乡(镇、街)代管模式和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监督等。于楠楠(2007)在《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我国农村财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民主理财落实不到位、财务公开效果不佳和农村财务队伍不稳定。而解决的对策主要有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财务的重视水平、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理财的落实、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稳定性等。

2 调查设计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更好的进行实践,工具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制作调查问卷,为了可以深入的了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把调查表分成了四个部分――观念意识层面、技术操作层面、人员素质层面与外部环境层面,每个部分设置了大约5~6个问题,总共23个问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2.2 调查地区的选择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大,为了更具体的了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本文把河北省XX市作为调查的对象。选择XX作为研究对象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XX市地处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的过渡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把它作为样本有实际价值。XX地区面积较大,南北差异明显。南部经济相对发达,北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第二,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组部分成员来自XX,又来自农村,对XX地区的农村相对比较熟悉,也容易接触到农村的财务人员,选择XX调查数据相对简单也更能了解到实际情况。这些条件表明,本文选择XX地区作为调查对象是非常可行的。

2.3 调查问卷的分发、收集与整理

把制作好的调查问卷复印了200份。通过个人分发、走访、找人等方式把调查问卷发到了XX地区的农村中。调查的范围以双桥区的六个镇为主,其他区县也有涉及,共70个村子,包括双桥区的48个村子,其他各县的22个村子。让各个村里的财务人员真实的不记名填写,在半个月内陆续共收回了157份完整问卷,对这些问卷的答案进行了整理,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百分比的统计。并且把四个部分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单独整理,汇集成表格作为本文研究结论的重要依据。

3 数据的调查、来源和分析

为了准确地了解XX地区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把制作的名为“农村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调查表发给了XX各区、县200个村子中的财务人员,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真实、正确的填写了问卷,最后共收回了157份完整的调查表。根据统计和分析本文把数据总结成了以下四个表:

a:其中“自我满意度”是指财务人员对自己的评价。

在收回的农村财务管理调查表中,本文找出三个代表观念意识调查的问题。表1反映了农村财务制度在观念意识调查中的情况,从表中三个指标分别来看一下农村财务制度的现状。上级部门对农村财务制度重视程度还算可以,虽然有45.54%的人对其不满意,只有7.25%的人对上级部门的重视程度很满意,但是超过半数的人对上级部门的重视程度表示认可。自我满意度调查结果不错,有29.65%的人认为非常满意自己的管理,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财务人员的自信,可仍然有大部分的人对自己表现感到一般甚至有10.43%的人很诚实的表现出对自己管理的不满意。从村民的满意度调查来看,只有9.36%的人很满意现在的管理状况,32.52%的人都不满意,可见村民对农村财务管理有很大的成见,58.12%人持中立态度,可见他们有些顾虑,村民没有真正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表2反映了农村财务制度中技术操作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是在逐渐完善的,因为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37%的村子还经常存在“白条抵库”的现象,而62.51%的村子已经完全杜绝了这种严重不符合规定的做法。会计账簿是否完整的调查暴露出现在还有31.26%的村子还存在会计账簿不完整的情况,这个漏洞也是这四个指标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出纳与会计不分开也是农村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目前为止17.74%的村子还存在这样的现象,看来这个问题较棘手。现在22.66%的村子还存在报销发票不规范的情况,而只有39.19%的村子没有这种情况,说明这一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加强控制。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XX地区农村财务人员的学历比较低,初中水平占到了84.54%,高中水平10.34%,大学学历只有5.12%,比例很低而且很多从业人员的大学学历基本上都是在职考取的。在农村会计人员中有38.75%的财务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这种现状非常糟糕,对于农村财务制度非常不利。应该对这些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同时依靠政府出台一些强制措施双管齐下改变这种现状。不过,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XX地区农村会计人员变动情况不是太频繁只有8.49%的村子出现会计人员经常变动的情况,这个结果是很可喜的。这说明了我国近年来对农村财务制度的关注和治理起到一定的作用,会计人员随选举变化而变化的现状有所好转。

在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外部环境调查中,本人认为以上三点问题很具有代表性。从法规数量的各个比例来看,大部分人认为现在关于农村财务管理的法规数量偏少,由此可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立法。同时有26.47%的人认为上级部门监管程度太松,而认为上级部门监管程度很紧的人只占了11.97%,大部分人持中立态度。我认为以此来看,上级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农村财政的监管,必要的时候记账也不失为改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个好办法。表中第三项数据显示,村民参与管理的意识也很弱,有39.23%的人都这样认为,只有5.98%的人认为村民有很强的参与管理的意识。由此看出村民参与管理的意识真的有待于提高,我相信如果农民的意识提高了,对农村财务管理将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4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本人认为当今农村在财务管理方面确实有很多问题。由于人员素质不够高、技术操作的不规范和外部环境的不够重视,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已经相当混乱。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有以下几个方法:

(1)做好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

由于当前许多农村财会人员素质较低,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村财会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上级财务部门应该坚持定期对下属农村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逐渐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规范财会人员的会计操作。

(2)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当今我国农村财务制度还存在很多漏洞,政府应该及时立法弥补这些政策上的不足。各级单位也应该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的把新规章制度传递给下级部门,让各项制度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3)推行财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

群众上访数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财务状况不公开,推行财务公开可以交给群众一本明白账,减少农民对农村干部的不满有利于增进党群关系,也有利于群众对财务的监督,使农村财务的许多弊端暴漏无疑。

4.2 展望

本文顺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对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易懂的研究。本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农村基层进行调查,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实践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真实的了解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这对以后怎样去它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财务制度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进步。

参考文献

[1]段志伟.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6,(6):1719.

[2]王秀琴.当前农村会计管理的对策思考[J].农村财务会计,2005,(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