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体育课程总结

小学体育课程总结

时间:2023-06-06 09:01: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体育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体育课程总结

第1篇

摘 要 近些年来,小学体育课程出现了较大的改革,有教学内容、竞技运动项目和学习方式上的不同程度的改变,一切的变革都是为了使小学生能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在教材之外发挥体育教学的多重功能和价值。体育教学课程氛围的营造离不开体育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对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进行体育的锻炼,以满足他们的身体需要和兴趣爱好。

关键词 务真求实 体育 课堂教学

一、 引言

小学体育教学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小朋友,兴趣和好奇心都较强,常常把兴趣爱好当成学习的动力。所以,体育教学方式应该紧紧联系小学生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要在娱乐游戏中领会体育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 确立正确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的加强体育工作,设计更多的娱乐活动,在娱乐中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坚持锻炼的习惯。随着新的生活观、健康观和娱乐休闲的出现,教师应该不断加强体育教学课堂的丰富性,设计出对于小学生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适应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对小学生体育游戏、体育技能进行指导和教学外,还应该体现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从健康理念出发,从生理、心理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在体育的教育过程中要扩大视野,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和身体和谐成长。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综合和专业素质是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体育娱乐游戏,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进行学习,充实和完善自我,让自己有更多的创新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效果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教师素质的提高对营造较好的课堂氛围和进行和谐、健康的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正是好玩好动的年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保护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他们对体育活动和游戏产生更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的加入有趣的体育游戏,不仅会使体育课堂的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而且对于学生开发智力和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都是有好处的。目前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创造出了比较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避免了竞技训练的枯燥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增添了不少乐趣,真正实现了玩中学,玩中乐,让小学生对体育活动越来越喜欢。

四、 营造务真求实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措施

为了营造务真求实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从多方面增强体育课程的吸引力,让小学生在兴趣中成长,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下两点:

(一)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学的游戏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著名格言,学习兴趣能够激起学习动机,使学生更有动力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身心获得喜悦。通过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项目,相比于单纯的体育竞技,更能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也就能从教学中学到更多有益的东西。教学过程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却能够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自觉的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来,为今后的进一步成长做好了铺垫。

(二)及时总结和积累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这就更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在设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及时记下教学日志,对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器材的条件下,创造更多更好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后应该对教学进行反思,一般情况下,一个体育教师要担任几个班的教学工作,在一节体育课后对课程进行总结,并对内容进行优化,对以后班级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经验撰写成论文,不但会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而且对于下一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也是大有好处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务真求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不只是国家对于学校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和小学生自身的需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的好坏也极大的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体质,让他们能够收获更多的对身心有益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1):87-91.

第2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武术;课程开发

武术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武术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武术课程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更对武术文化的弘扬、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开发武术课程资源来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小学体育的具体教学实践适当予以安排和创新。

一、开发武术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武术资源的开发是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内容,开发武术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论述如下。

(一)有利于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学习武术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途径,更是帮助学生学习中华博大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渠道。开发武术课程资源对于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激发学生参与武术体育锻炼的兴趣

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趣味性较弱,而将武术融入体育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三)保护武术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中华武术脉络繁多,支脉数量巨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旁支武术文化逐渐没落,甚至有着完全覆灭的危险。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发武术资源,有利于保护武术文化遗产,提高武术的传承度。

二、如何通过开发武术课程资源来优化小学的体育教学实践

在明确武术课程资源开发重要性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开发,从什么角度进行开发,怎样开发更加有利于小学的体育教学实践等,这些问题成为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优化的重要问题。

(一)丰富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从武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从教学内容方面丰富小学武术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武术是一种系统多样、招式较多的体育锻炼活动,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有限,教师在开发体育课程时,一方面,要考虑将武g资源最大程度简化,创新成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形态;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将武术精髓予以保留,并丰富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如,将招式繁多的武术进行精炼,总结出锻炼不同身体部位的武术操;将武术和健美操进行融合,提高健美操的力量性,降低武术的学习难度等。

(二)降低体育课程对体育器材的依赖性

传统的体育课程往往对体育器材、体育训练场地、天气环境等要求较高,如,排球训练要求排球器材和排球场;而跳马则需要鞍马和塑胶操场以及保护垫等,而武术体育教学对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的依赖性不高。教师可以针对武术教育的这一特点进行武术资源的开发,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下雨、下雪等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室内进行武术练习,降低小学体育教学受天气环境以及器材的影响,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拓宽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渠道

传统体育教学在学生参与渠道方面比较单一,大部分局限在学生只能在体育课堂中参与体育锻炼。而武术教学的开发可以通过拓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渠道得以实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渠道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频率的提升以及参与积极性的提升。

如,在武术体育锻炼开发中,可以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练习的武术动作以及武术操的流程进行录制,制作成微课,上传到学生的学习平台,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主在平台下载,从而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之外参与体育锻炼。

(四)引入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小学生往往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学生武术体育锻炼资源的开发方面予以应用。如,教师可以在学校范围、年级范围以及班级范围内组织武术比赛,通过比赛训练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参与武术体育训练的过程。引入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武术体育课程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小学武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教师站在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等方面将武术教学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针对性,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

新课标立足“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发展”,针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应做了全面周密的改革,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科学健康的小学体育教学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同的生活体验能够影响人们的兴趣,因此,兴趣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学生的兴趣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的。例如,虽然有些学生喜爱体育活动,但因为自制力差,在体育课堂中表现为自由散漫,不遵守体育课堂的活动纪律;有的学生表现欲望特别强,喜欢争强好胜等。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细心观察和认真总结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充分把握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引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一些有吸引力、娱乐性强的运动项目,良好的氛围和丰富的教学方式能够把学生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来。另外,教师要注意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彻底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形成一种和谐融洽、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自由地、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运动活力,欢快地参与训练,从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对体育教材的认真研究,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中的趣味性和思想性,设计新颖有趣的体育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另外,如果教师能够提供准确、有趣的示范动作,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学生主动去模仿,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投沙包时,教师可以设计“打敌机”“灭害虫”的教学情境,教学效果非常好,加强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再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我先给学生示范“蛙跳”和“兔跳”的动作,先激起学生的模仿欲望,然后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培养了他们的活动兴趣、运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三、对小学生进行体育心理辅导,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是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外因和内因都不能孤立作用于他们的心理活动。小学生的具体心理表现为:

1.“爱”

小学生天玩。在学校里他们最喜欢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上他们可以玩球、下棋,还可以玩“老鹰抓小鸡”“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小学生是喜欢体育课的,大部分学生还是抱着期盼心理的。

2.“怕”

在体育课上,教师不只是带领孩子“玩”,还要传授给他们一些体育常识和运动技巧,而学生表现出的心理活动也各种各样:怕脏、怕疼、怕累、怕输等等。例如,在练习篮球时,有的学生怕摔,动作放不开;在练习跳高时,不少学生特别是女学生,看着杆子就害怕;在练习跑步时,有的同学缺少毅力,不能坚持到底;在练习跳远时,女同学害怕把衣服弄脏,只是象征性地跳一下,甚至有的学生都不敢试一下;在玩智力型的体育游戏时,有的学生怕“输”而不敢参与。了解小学生的体育心理之后,体育教师要循序渐进、科学有序地引导他们。例如,利用榜样的影响力,教师可以把体育明星引入课堂教学,用明星的故事激励他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讲清要点,示范要做得准确、优美。同时,要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帮助他们克服害怕的心理。

总之,体育教师要严格按照体育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总结、探索,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体育教学,让他们在运动的快乐中体验体育的喜悦,锻炼强健的体魄,提高智力水平,陶冶情操,实现全面有效、科学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涛.怎样充分利用与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J].中国学校体育,2003(4).

[2]崔伟.当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01(3).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 教学质量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97-02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下一代使命的承担者。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各自父母的事情,整个社会都应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教育尤其如此。教育不仅仅要开启他们的智慧,更要保证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是承担着锻炼学生体魄的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却一直不高。因此,提高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事情。

1.影响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因素

小学体育课是小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也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一门课,但是一直以来教学质量却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1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十分喜爱体育课,因为在体育课上,他们没有学习压力,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和打闹。但是体育课是有教学任务的,小学生活泼爱动,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比较差,同时,他们缺乏足够的锻炼技巧,因此,小学体育课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组织纪律和强调基础常识,导致教学进度开展较慢,教师教学难度较大。教师若是过分强调纪律性,又会使学生迅速减弱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也会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1.2教师教学技巧不足

体育课不单单是训练学生跑步、跳高、跳远,而是在一个在运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运动锻炼技巧,塑造性格的过程。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是机械地教学生跳高、跑步之类的运动,将运动的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往往也不理想。

若是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过分强化自己的教师形象,而是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那么学生会在情绪上更愉悦,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会被调动到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定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更好。

1.3 教学条件的影响

活动的开展总要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有太多的教学条件会影响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了。例如,学校场地不够大,那么足球课和篮球课就无法开展;资金不够,游泳课就不可能;再比如没有体育器材,那么连跳绳活动都无法开展。更不用说还有更大的因素在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这个因素就是学校的不重视。学校如果不重视体育课,那么体育课的排课量会很少,那么设备也不会多,条件就会受限制。

2.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几点途径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是多方共同参与的,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多管齐下,共同使力。

2.1 学校提高重视,创造教学条件

现在的小学教育培养模式大多也是应试模式,学校重视小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但是常常会忽略体育课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将眼光放的更长远,看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或许,这对学校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但是却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校方表达对小学体育课的重视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充分保证体育课的排课量,不要随意取消或是占用体育课。其次就是要完善体育教学设施,为学生上体育课创造基本的物质条件。

2.2 教师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师不能总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运动伙伴,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学生会很乐意和老师一起做运动。其次,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将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喜欢的运动结合起来。例如,教师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锻炼学生跑步,那么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做追逐游戏。寓教于乐,常常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2.3 合理选取内容,了解学生兴趣

体育课不同于文化课的主要一点就是体育课是关于肢体活动的课程。小学生的肢体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运动能力,强度不宜过大,要求不宜过高,以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为主。此外,体育课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如果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他会提不起精神来学习,常常不想参与,也会感到很无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对学生的兴趣点有所了解,抓住学生的兴趣来授课,学生感兴趣就会尽力参与,课堂的教学目标才会完成,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3.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学习基本的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巧,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但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还需要我们做很多事情。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共同配合。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体育课开展创造条件,教师努力提升素质,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都是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潘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如何实施有效教学[J].读写算,2013,(23):262-262,263.

第5篇

关键词:高中阶段;体育专项选修课;理论探索;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71-03

“专项选修”是一种以探究经验的获得为本位的生成性学习活动,是近年来国际倡导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新的学习理念和模式。“定项选修”方式将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境中,在实施教学时打乱班级限制,以专项研究为裁体,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探索性体验学习。使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

一、在高中阶段开始体育专项选修课的理论探索

体育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在中国虽然起步晚,但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积极的投入到了体育选修的研究中,但关于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笔者通过期刊网及手工查询了大量的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文章。目前,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中国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历史研究

关于体育专项选修课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刘丹、谭惠玲等在《对中学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回顾和反思》一文中作了详细的阐述,刘丹认为要追溯选修课在中国的历史,要从1918年谈起。20世纪初,选修课盛行于美国各大学和部分中学。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杜威、孟禄等一些美国教育家相继来华访问,中国有机会了解到美国中学选修制的教育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突出个性发展等方面的教育特点。这种授课形式正击中中国中学课程落后,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要害,最终选修制在中国的教育改革史上诞生了。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专门组建“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依照《学校系统案》的七条原则以及改革后学制、课程的要求,刊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一册”,将《学校系统改革案》对选修制的要求落到实处。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课程分三大类:公共必修科、分组选修科、纯粹选修科。必修科和分组选修科比例近似,纯粹选修科比例较小,约占整个课程的1/5左右。“新课程标准纲要”尽管未经教育部批准通过,但鉴于全国教育联合会的权威以及“新课程标准纲要”的可行性,当时选修制在全国仍被普遍推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到了1932年教育部公布的暂行课程标准又迅速回到了原有的固定、单一的课程模式。到1932年“中小学形式课程标准”的颁定,几乎完全走到了选课制的对立面。解放后,学校体育中的选修是出现在1961年的中小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中,当时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教材纲要”、“选修教材纲要”。在这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全国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也不规范,其间经过十年“”的冲击,学校体育处于瘫痪状态。自从1978年国家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后,国家又相继在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92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1997年颁布的高中新体育教学大纲中,分别将选修课列人其中,且比重不断加大。全国各地中小学不同程度地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了体育选修课。此间,各种实验报告、实验总结不断见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1993年《中国学校体育》第6期刊发了孙耀鹏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与课程教学改革——为专项体育课立论》一文后,引起了全国学校体育界的激烈讨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在1994年、1995年的近二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发表了来自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及体育理论工作者的不同观点。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用教法手段的变化吸引学生只能解决短时间的体育兴趣,而实施专项选修则克服了教材单一、统得过死的缺陷,从而实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持久的体育兴趣。这一方案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与此同时,在全国普通中小学中出现了“一主多副”、“一主多选”、“1+1+1”、“自主课”、“选项教学”、“两课一轮换、两周一循环”、“三自选”等不同形式的专项体育课课型。专项体育课在中国各级学校,尤其是大学、重点中学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2.关于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

有不少从事一线的体育教师及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结合高中生生理特点来阐述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王晓君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运动能力及课业负担等,提出小学不宜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初中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应具有趋向性;高中应积极全面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 王晓君指出高中学生已基本发育成熟,各项运动素质增长速度缓慢,同时高中课业负担重,导致了很多高中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断减弱,从而使学生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压抑感。因此,在高中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是改变目前这种现状的重要手段。高中体育课实行专项选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从实际需要出发的运动机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活动兴趣,在“专选”体育课中学生必然会全身心地去对待,学生的身体、身心健康水平以及运动机能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曾伟指出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有利用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及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王驭、冯利正通过试验对比研究得出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能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能更合理的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优越性,更能缓解学校、场地与器材之间的矛盾。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体育教学课时,发展校园足球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实施,大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

努力构建与我校实际相适应的体育工作体系,构建班级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融通的体育课程体系,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修养,工作敬业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我校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严格执行课时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齐上足体育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1—2年级体育课每周4节,3—6年级每周3节,各校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阳光体育锻炼的实施。

(三)严抓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备课管理,体育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把握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教案的书写要符合要求。根据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并积极做好体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四)上好每一堂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五)切实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与实施。继续完善竞赛体系,力争在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中取得好成绩。坚持每周每班1节足球课,充分利用体育课和大课间时间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扎实开展校园足球,逐步形成校园足球传统活动。在推进过程中,大胆探索,持之以恒,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体按照《碧城镇小学2019—2020学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进行。

(六)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的有关规定,严格依据学校在校学生测试情况统计上报学生体测数据,上报的检测数据(纸质和电子)经过完小校长、测试人员认真审核,数据真实、准确、有效。如果存在虚报、瞒报行为,完小校长、测试人员承担相关责任。

(七)为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年度体育工作关键指标认真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拟定整改提高方案,形成年度报告。

(八)抓好两操一活动,使之坚持经常化。加强队列队形、广播体操的教学,并要求动作达到规范,通过开展评比活动,达到以效促质,使两操一活动的开展达到具体要求,并逐渐提高。本学年的课间跑操纳入完小目标管理考核,具体按照《碧城镇小学2019—2020学年课间跑操评分办法及细则》组织实施。

(九)加大体育教学检查力度,完善教学测评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检查制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不定期进行教学检查,督促教师提出要求和建议。根据《碧城镇小学学年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对专职体育教师做好测评工作。

(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各尽其责,团结合作,不断地提高训练的质量,充分调动和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展示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训练潜力及能量。

(十一)积极开展学校素质教育推进活动,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组织好完小学生体育运动会、“希望杯”“青苗杯”校园足球联赛、第五届校园足球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使全体师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并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十二)加强体育教学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对部分体育器材进行增加和更新,使体育器材更好的服务于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

(十三)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去关爱学生,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育教育;《奔跑吧兄弟》

1 前言

当前部分学校中的体育课程随着文化课业的加重正在逐步的锐减,学校管理体育器材与场地的经费也不够、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也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体育师资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影响了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奔跑吧兄弟》节目中的各种运动项目给观众带来了对体育运动的欲望,通过节目中的“撕名牌”游戏让广大群众都开始效仿,并且达到了炙手可热的效果。将节目中的积极游戏方式与刺激的活动类型带入到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中,能够改善本来枯燥的热身,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2 《奔跑吧兄弟》节目的分析

2.1 节目的渠道分析

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娱乐真人秀节目是从韩国电视台的《Running Man》娱乐真人秀综艺节目引进而来的。《奔跑吧兄弟》在融入很多中国元素的同时也加入了当地的民风民俗,既能加强节目的文化效果,又激发了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度,拉动了当地的文化发展与宣传。并时刻都围绕着《奔跑吧兄弟》的“娱乐”、“阳光”、“健康”三个冠名词;同时也时刻提醒明星们用自己的表现对广大的观众进行刺激,让观众知道运动快乐的魅力,诠释“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

2.2 节目的内容分析

《奔跑吧兄弟》节目从开播到现在总共有四季,每一期到最后环节都是经典的游戏“撕名牌”,并且形式各不一样,比如第四季第四期,最后环节与以往不一样不是撕名牌而是贴名牌,大大加重了娱乐的搞笑性与互动性,也一定程度上为了照顾女嘉宾减低了难度。《奔跑吧兄弟》节目一如既往保持着运动娱乐,快乐运动的宗旨,加大与群众的互动度,也把节目的场地从户外带到了户内,从商业区到了校园,节目的内容特点也是从复古时尚慢慢到了青春活力。《奔跑吧兄弟》节目里的各种游戏形式都非常的新颖,给观众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证明了节目组的心意之好,设计之妙。

2.3 节目的效果分析

2016年《奔跑吧兄弟》在浙江卫视4月到5月的收视率达到了4.167%,市场份额达到13.486%,位居各大娱乐节目的首位。《奔跑吧兄弟》节目从地点的改变到组织形式的改变,每一次的变化都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节目的种种娱乐活动与运动项目都让观众们得到快乐与分享,《奔跑吧兄弟》里的分组进行比赛娱乐环节,明星们放下光环相互进行竞赛与比拼,让观众体会到了在生活与社会中最重要的是友谊与团队的协作,要把自己的能力放到团队中去才能很好的体现出真正的魅力来。《奔跑吧兄弟》真正的意义就是在于快乐与健康,让欢笑感染你身边的所有人,让健康成为现社会的流行主题。

3《奔跑吧兄弟》节目对中小学体育的启示

3.1《奔跑吧兄弟》节目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组织形式的启示

从《奔跑吧兄弟》节目中的活动形式与新颖的游戏方式,可以借鉴到我们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上,让体育课热身得到新奇的乐趣,让学生们都可以主动的参与进来。引进“跑男”游戏项目并进行适应性革新,抓住学生对运动游戏的浓厚兴趣,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游戏。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地对学 生开展体育教学,让游戏合乎学生的成长特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还需要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工作计划,保障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帮助学生掌握一两项擅长的体育兴趣爱好,培养终身锻炼习惯。

3.2 《奔跑吧兄弟》节目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启示

当下的课程教学虽然一直在倡导与时俱进,但缺乏落实与开展,内容枯燥,主要表现在:放羊式教学、僵化的三段式教学“传统热身、做课间操、自由活动、下课”、没有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的僵化教学模式,这些问题造成了当今体育课形式大于内容的现实状况。利用《奔跑吧兄弟》节目的种种体育娱乐的项目为背景,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课上也能体会到快乐体育,运动健康的理念。

3.3《奔跑吧兄弟》节目对中小学体育教育项目设置的启示

通过《奔跑吧兄弟》节目中“撕名牌”游戏的集体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精神,可以让学生们从游戏中体会到团队、友谊的重要性,再与教育大纲相结合,在体育运动中学习知识,在生活学习中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达到“体教结合”。体育课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的兴趣与参与,通过模仿《奔跑吧兄弟》节目中的游戏形式,为的是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游戏的快乐氛围下进行体育的课程的学习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吸收,让学生自我去总结自我去体验,在快乐之余得到了运动健康的效果,在游戏当中学到了体育知识的运用。将体育课程的内容简单化,结合游戏进行娱乐化,每节课的内容都有一个相应的运动游戏的结合,每次课都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让学生学会自我理解,学会快乐中学,达到“体娱结合”,“体教结合”的理念。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奔跑吧兄弟》节目的分析,可以将节目中的运动项目结合到中小学体育课上,以快乐为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通过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游戏与教学内容要密切相关,热身与游戏过程中可以结合音乐,即提高学生了的兴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的体育课充满新鲜感。

教师团队也要与时俱进,多多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再结合于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书本知识与网络科技相结合的理论教学,在室外无法上课的时候,用一些网络手段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图片或视频化,结合时代的流行元素对学生进行有意义且有意思的讲解。让学生通过看视频与图片自己进行归纳,老师可以适当指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再根据这些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娟秋,叶奇伟.对我国学校体育学科课程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J].品牌(下 月),2014,11:264.

[2]杜悦. 从明星真人秀节目看受的使用与满足――以《奔跑吧兄弟》为例[J]. 新闻世界,2014,12:196-197.

[3]王晓萍.户外真人秀《奔跑吧,兄弟》节目热播特色解读[J]. 科技传播,2014,24:219-220.

[4]黄爱峰,王健.学校体育发展的10大问题省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2:95-99+121.

[5]王健,潘凌云.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 体育科学,2013,11:17-27.

第8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美国;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020-02

一、美国小学SPARK体育课程介绍

SPARK课程的全称是“The Sports,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Programs”(儿童的运动、游戏和体育活动课程)。1989年6月,一个研究小组从“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获得了一笔研究经费,开始改革、实施和评价小学的体育教学。该研究小组从当时美国已经比较普遍的学生肥胖问题入手,提出通过运动、玩耍和休闲娱乐活动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终身健康,由此便诞生了“The Sports,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Programs”,其中文名字是运动、游戏和休闲娱乐活动课程。从名字中我们就不难看出,SPARK不仅是一门体育课程,而且还是将游戏、休闲娱乐与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课程。也正因为这个特点,该课程才会让众多孩子在短短几十分钟的体育课上爱上运动。在SPARK课程研究团队中,既有专门负责研发的人员,又有专门负责进行市场推广的人员,也有专门对实施学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的人员。

二、美国小学SPARK体育课程教师培训的过程

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是以其教材为基础的,根据教材分不同的阶段进行。一般而言,SPARK课程的教材共分为两部分,即K-2阶段和3-6阶段。K-2指的是小学低年级,而3-6则相当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但总体而言,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材,都比较注重于通过教学内容的变换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不断的进行身体活动。

在SPARK课程培训团队针对一般小学体育教师的常规培训中,以两天为一个培训日程,第一天以培训K-2阶段的教材教法为主,第二天则以3-6阶段的教材教法为主。在每一天中,培训师又将时间分为了四个小的部分,而每个小部分都以不同的培训内容为主。比如,在第一天的培训日程中,主要包括舞台设置(Setting the Stage)、体能讨论(Disguising Fitness)、技能学习(Learning Skills)和综合(Pulling it Together)四个部分。而第二天的培训则包括聚焦体能之一(Focus on Fitness One)、聚焦体能之二(Focus on Fitness Two)、聚焦技能之一(Spotlight on Skills One)、聚焦技能之二(Spotlight on Skills Two)四个部分。在SPARK的教材中,并非只包括这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只是培训师为了培训的需要,将教材内类似的部分集合在了一起。实际上,SPARK的教材是由很多不同的单元组成的,而此次培训师只是在这些单元中选择了少部分的内容来对培训参与者们进行培训。

在培训开始之前,培训师首先会向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隆重的介绍培训的目的,共包括四个方面:亲身参与SPARK活动、通过学习SPARK课程的教学和管理策略来帮助达成教学目标、深度体验SPARK课程团队的各种培训材料和享受培训这个过程。通过培训师提出的这四个培训目标我们可以看出,SPARK课程非常强调参与和体验的感受。而国内的一些教师培训与其相比,可能更加注重对教学和管理策略与方法的学习与培训,至于培训参与者的感受则很少关注。在一个培训日程的活动中,参与者们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很好地体验了不同的SPARK课程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既有基础性的体能锻炼,又有综合性的技能学习与小型竞赛活动。但无论是在何种类型的培训内容之中,培训参与者的普遍感受除了高兴与快乐之外,更多的还在于培训师对体育教学的灵活实施而给他们带来的思维层面的启迪。

三、美国小学SPARK体育课程教师培训的特点分析

通过简单的介绍SPARK小学体育课程的培训过程,以及观看其官方网站上的培训录像,我们可以发现其培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引导教师让孩子们不停的运动起来。在SPARK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强调最多的就是MVPA(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即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量。也就是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不断的运动起来。至于多长时间才是合格的,SPARK课程团队认为至少50%的MVPA才是合格的,这其实也就意味着在一堂课上,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运动的学生至少要有一半以上。其实,真正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难,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如何分组以及如何进行引导。而从培训场景来看,培训师在组织培训参与者的活动过程中,始终通过各种分组练习、队形变换等方式让参与者们保持着50%的MVPA。

第9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看法;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43-01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 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1.现状分析

体育课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由体育教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按照班级授课制的方式,以实践课为主,采取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内容要安排得丰富多彩,特别是初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能根据国家体育课教学大纲和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组织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使的初一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大增。初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是很大,在体育课上他们能释放自己的激情,他们的心智还不太成熟,没什么明确的目标,体育课的复合安排适中,完全符合他们的个性特点,所以初二年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上体育课的。而初三年级为了迎接中学毕业会考,学习压力大,体育教学就围绕着考试转,考什么,教什么。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筋疲力尽,限制了学生的其他兴趣爱好,造成初三学生厌学,以至于初三年级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不高。教育观念落后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传统观念导致人们对中学体育课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大潮逼迫下,使中学体育和其它课程比较起来处于一个较低的地位,又由于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相对健康间断,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教职工很难看到体育对人的长期作用,因此对中学体育的作用认识有所偏差和漠视。

2.为学生建好在校体育档案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所有文化课一样,坚持对每个学生进行跟踪性的建档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学生建立体育档案能使教师明了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为学生进行体育建档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2.1详细建档。从新生入学起,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必要的个人信息和体育成绩建档。学生档案中的主要内容包括:(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次、学号、家庭住址,常用电话,有没有家族病史等。(2)基本素质、参加锻炼情况登记表。同时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登记表,以便让学生自我对照体育成绩来查漏补缺。(3)体育成绩登记表。

2.2必要检测。首先,新生入学后,教师要在上新课之前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进行测试。例如测25米往返跑,看学生短距离快速起动、转身跑的能力;测1500米跑,看学生耐久跑的能力;测俯卧撑,看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背能力;测跳高,看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测5米三向折回跑,看学生协调和急停急起的反应能力,等等。其次,在每一学年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再次进行以上各项测验,比照以往成绩,看学生本学期身体锻炼的进展情况。

2.3分析总结。三年初中结束后,将每个学生从入校到毕业体育基本情况公布给每个学生,并逐个写出具体分析意见,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三年来的体育锻炼及提高情况,以便在毕业后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整体素质。

3.兼顾知识身体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其次,学生的进步不但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和知识深度的提高,而且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再者,身体活动外在表现(技能)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的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生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又可以打排球),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搞好体育科研工作。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与国外相比,体育实践工作不逊于国外体育先进国家,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工作重视实践轻视理论研究,再加之体育教师实践工作负担较重,体育科研条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难于进行专题研究,所以我国的理论研究比较落后。要搞好体育科研工作,笔者认为,要领导重视,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对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讨,这样既能促进教学的实践工作,又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第10篇

一、“实”——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教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也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一直重复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这样机械而枯燥的教学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创造灵性,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敢于冲破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桎梏,从“实”出发,本着“实用为本,因学论教”的原则,认真研究学情,以新课程改革观念为指导,设计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我。如教学设计可以是图表式的,也可以是故事式的,还可以是创设预定的教学情景的……

二、“情”——建立新型和谐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总是以口令式、命令式的语言来训导学生。这样学生和教师就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对教师就没有亲切感,甚至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在训练中就很容易出现差错。所以,体育课教学更需要和谐的教学氛围,更需要亲近的师生关系。只有我们教师与学生拉近情感的距离,学生才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体育课教学训练之中,才会在学习和锻炼中遇到困难时,永不退缩。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总是能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就会有亲近感,就敢于跟老师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更融洽了。如:“孩子们,请伸出你们热情的双手和老师握手好吗?”“今天老师就开着火车带你们去山上采茶,好吗?”这样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加以丰富的肢体动作,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回到了体育课堂,一个个情绪高昂,摩拳擦掌,盼望着快快进入体育游戏之中。

三、“活”——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选择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再做出详细的规定,而是要让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等,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内容。例如在十月份的体育课,可以模仿那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方队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可以模仿解放前日本鬼子进村时害怕遭到游击队的埋伏,那种东张西望、鬼鬼祟祟的低姿走,用小青蛙跳荷叶来练习立定跳远,或者随着音乐搞个动作进行模仿秀,来个形式多样的队列队形大比拼等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对这样的体育课学生就会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高,能够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四、“导”——教法学法以导为主

教师“正确地导”和学生“主动地学”是体育新课程改革最大的改革所在。这里的“导”其实就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质量和强度”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突出,教师如果能正确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减少不必要伤害的发生。

如在教学“学做消防队员”一课,我紧紧围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能激发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体育教学之中。师问:“你们长大都想干什么?”生:“我想当医生。”“我想当消防员。”……师:“那么消防员得有什么样的本领呢?”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说出了消防员要具备的本领,我就适时引导出走、跳、钻、爬梯子的动作,然后让个别学生加以大胆地表演,大胆地实践。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进行练习。我又顺势引导:“在救火中受伤了怎么办?”进而导出救援的其它动作。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热情无比高涨,和我配合得特别默契,这样的课也就达到高效了。

五、“多”——教学手段多样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体育教学也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那么,体育课教学中该如何对学生“传道授业”呢?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自己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在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加以指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智力培养;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相比其他学科,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自由,学习特点较为活泼,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最佳课程,教师只有利用自身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的智力,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小学生的自身发展产生较为良好的影响。笔者根据对小学体育课程的研究,总结出几点培养学生智力的教学模式,对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1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较为落后,无法根据学校提出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授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智力开发是较为重要的,学生只有得到了智力的开发,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能力。但是,目前一些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教学重点偏向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长此以往,小学生接受的是教师重技能、增强体质的教学,会很自然的养成对知识机械性记忆的习惯。同时,一些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智力培养的教学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灌输,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为其素质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一些小学学校在体育课程开展时,聘用不专业的教师教授体育课程,部分体育教师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转科目教学的,没有体育教学经验,只能根据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没有意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一味的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进行练习,即使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也无法利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智力,对学生的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失去原有意义。所以,小学学校与体育教师应该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重视,在保证学生身体素质得到良好培养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2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智力的措施

目前,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只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智力培养,对学生的能力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加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学环境,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具体措施分为以下几点:2.1设置问题教学情境:目前,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阶段性的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设置问题情境也是新兴教学模式之一,教师可以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立定跳远相关知识时,可以在教学之前问学生“哪个动物是跳远高手?哪个动物可以跳的最远”等,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跳远较为厉害的动物,然后自己把自己当做成那个动物。在跳远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动物的跳远习惯以及规律,使学生对体育知识更加了解。小学生在教师的问题情境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养成好奇心理,思维模式得到较好的开发,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培养[2]。2.2学生体育技能的正确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与体育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智力培养不够重视。但是,目前一些体育教师即使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体育学习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正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篮球相关知识时,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对篮球的知识做出细致的学习,保证教学中不会出现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篮球的运作原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之后,教师要教授学生篮球的运作动作,教师要以各种姿势为学生进行示范,与学生共同总结运动姿势的差别,哪个姿势对运动员的运动较为良好、哪个姿势对进球的几率起着良好作用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3]。2.3重视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加以重视,小学生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游戏有着较高的兴趣,教师如果可以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智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体操相关知识时,可以先将理论知识对小学生进行讲解,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在多媒体教室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广播体操,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下,做体操动作的练习。在小组探讨之后,教师可以安排每一小组对讨论结果进行发言,并根据自身对体操动作的记忆,练习广播体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探究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产生较为良好的影响[4]。

3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智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作者:周楠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南一纬路小学

参考文献

[1]李爱民.浅谈小学体育中游戏教学的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5):144-144.

[2]汤如才.小学体育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13(96):106.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适合;学习心理

一、体育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心理特点进行体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能否上好体育课,关键在于能否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过去上体育课,教学程式化、成人化、单一化,很不适合小学生活泼、爱动等心理特点,所以体育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借故请病假。为了改变这种消极状况,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改进体育教学。

1.学生需要被肯定和赞美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和被别人赞美。学生在课堂上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教师看我做得怎样?”“我跳得好吗?”等等之类的问题。如教师能用肯定和赞美的语言给予回答,孩子的内心的愉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也会立刻反应到其面部表情自然会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

2.学生需要被重视和被关注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重视和被关注的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那些体育技术、技能、身体素质都较弱的学生如长期被冷落,就会出现孤僻、寡言少语、不合群、逃避体育课等现象的发生,有的学生为了达到被别人注意的目的,甚至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而教师可以通过记住学生的名字,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及同学们对他的关注,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3.教师需要宽容和善待学生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宽容会得到学生敬仰和爱待。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不应与之对立,而应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采用思想引导的方法去鼓励及帮助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得到教育。反之,则会出现对立,产生不信任感。

二、体育教育要注意课堂的方式方法

课堂的方式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找到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具体办法。方法不在多,有效就好。

1.对传统教学内进行改造

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内容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以传统的教材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教学思想。

2.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延伸

延伸和拓展现有的教学内容是指使学生从单一的技能、技巧学习向提高综合运动能力和实际生活所需要能力方向发展。

3.对各种体育器材进行利用

体育老师的课也是比较多,所以很多时候刚忙完就上课了,匆匆赶到操场上课。往往造成体育课堂无器材,枯燥地进行几个练习。其实,对于小学低端体育课而言,器材的作用非常大。丰富的器材、色彩艳丽的体育器材运用于课堂练习、体育游戏,即使只是作个标志也都能给学生很大的刺激。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现阶段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各具特征,对体育课的认识和表现也有差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现代体育教学任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身体锻炼,让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对他们自身引起巨大的变化。而对于体育老师来说,在体育课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既能完成课的任务,又能让学生玩得高兴,这是每位体育教师都在努力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启发,李祥.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建议: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建议.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