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3-06-06 09:01: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

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教学管理 存在问题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进,中小学教育模式、要求、目标、内容等都发生了深刻改变,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教学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走向和新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以适应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为了促进教学常规更好地贯彻落实,我们修整和完善了备、上、批、辅、考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对课前候课、老师拖堂、不按时进课堂、随意调课、随意占课等各项常规进行检查。教学常规的规范实施,促使老师更加重视研究课堂教学技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者的问题。学校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新课程的理念没有被真正内化为教学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学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教学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淡薄,维持性过强。

2.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教学管理的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持续性;教学管理系统开放性欠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与部分教师现有专业水平存在差距;教学管理方式方法落后。

3.加强教学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促进社会的广泛参与。总得来说,我认为,学校管理者要转变管理思想,树立促进发展的教育理念,开放管理系统,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教学工作者整体素质,踏踏实实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教师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就必须先从头脑之中真正理解新课标所传达出的理念和精神,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之下,老师要按照新的理念要求自己,坚决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目标。

2.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中小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作用,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3.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知,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学校管理理念,走与学校自身最符合的办学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认可,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

4.强化师生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重点,有必要加强师生管理。首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全员性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领导班子团队,领导全体教师摸索新课改,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其次,教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学校在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创新教师管理,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的思路,定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5.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分数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量化表征。分数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情况和学习质量情况,但它是学生学习的量化标志;另一方面,不应过度关注学生考试分数,而应将眼光转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改变上来。

参考文献

[1]刘银泉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的教学管理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探索;质量提高

一、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有所偏差,即更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新课改的新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也就是说,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管知识点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对学生不够了解,所制定出的教学方案可信性和实用性并不高。

第三,教师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并不重视课堂评价工作,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和进展,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新课改理念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实现了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用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新课改理念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地把握新课改的新要求、新宗旨和新内容,并能够将其投入到日常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去;其次,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本位”“应试教育”等教育理念,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基准,建立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三是要敢于并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改变那种带领学生读文章、从文章中找问题的答案、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想,并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让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伟大的中华文化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用新课改的理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改理念下强调有效课堂和高校课堂,所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在仅有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是需要一线语文教学者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能够在备课方面精心设计,内容的选择要在符合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着手,课程的设计一定要精心,选用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效、科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利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要通过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作业题目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并配合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此一来能够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用新课改的理念创新既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方法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新课改标准中重点强调的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地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不足和问题,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中完善。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的力度,善于借鉴国内外其他学校、其他年级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用新课改的理念打造和谐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 课程改革 问题 建议

通过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课改确实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也实现了逐步融合。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过程中的问题有:教师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课堂“对话”的“温度”,忽视了深度,把课堂“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回答问题”、课堂提问;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忽视学科性: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使用不当。对此提出如下建议:有关部门要改进师资培训方式;教师对新课改要认识到位;教学不要走形式主义: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1、问题。

1.1教师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课堂“对话”的“温度”,忽视了深度。把课堂“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回答问题”,课堂提问。为了追求课堂的所谓“活力四射”,整节课频繁提问、随意提问、简单或欠科学提问,出现“满堂问”的现象。这种现象,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其实质是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

1.2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忽视学科性。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兴奋度,确实很有帮助。但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趣味性,一堂课里做几个小游戏或一段小品剧,有时需要十几分钟。课堂“温度”倒是高了,师生感情也很融洽,却忽视了学科性、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课堂气氛虽然热烈,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这节课完成没完成教学任务,似乎不重要,只要下课铃一响就刹尾。

1.3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新课改的标志。于是,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教师忙于一个个活动的组织、展开,忙于在各个小组问转悠,课堂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景象。不管学生回答对还是错,教师都说“真棒”、“很好”;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任务依然组织学生合作。这实质上是一种“牧羊式”的教学。这种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失去了教师的引导价值。

1.4多媒体使用不当。多媒体辅助教学(CAD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但过多追求教学课件的趣味性、新颖性,忽视了教学功能是不可取的。包装华丽,令人眼花缭乱,时而插入一段音乐,时而演示卡通动画,使课堂成了多媒体功能展览,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比如有些课程,上单纯的计算课或概念的讲授时,就没有用计算机辅助的必要了。因为,这时候的计算机只能起到幻灯机或小黑板的作用,完全体现不出它的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在目前的一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只是在电脑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甚至连板书也由电脑完全代替。学生一点笔记也没记。

2、建议。

2.1有关部门要改进师资培训方式。目前,新课程师资培训主要采用理论学习的方式,虽然说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理论学习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会使教师在接受培训时,容易脱离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这种培训活动本身在一定意义上实践着“教育浪费”,它对教师的伤害远不只是精力与财力的无效付出,更造成了教师对教学价值观、过程观理念与实践的分离,这也是教师未能深入领会新课改精神实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应重视以案例研究、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反思为主的培训方式,多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多请县、市、省优秀教师到乡下实践教学。

2.2教师对新课改要认识到位。教师应不断地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学习理解,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具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写教学后记、案例分析、观摩他人的教学成果、交流与探讨、与学生进行反馈教学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学过程。要考虑教学的实效并以此作为课改的支点,这样才会使改革有新思路。

2.3教学不要走形式主义。不少人把新课程改革看成是课堂上所谓的“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热闹非凡”,其实不然,课改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才。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好课堂落实任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多媒体教学不是“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也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要认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优势,辅助教师高效教学。

2.4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课标》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教师上课时要联系、贴近日常生活,引入自然、亲切,为学习新知创设一种民主、科学、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第4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在教学的要求,因此,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索,为高中化学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化学;策略探索

引言:

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思维能

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对高中化学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促进新课改发展

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依然比较呆板,把考试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样严重制约了新课改的进步,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时展的要求,为新课改的发展做出贡献。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当中,老师只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现在,教师应该结合多种因素,如化学思维能力、化学理解能力等,在不同方面发现学生的优点,促进全体学生化学水平的发展。

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适应新课改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改的要求,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被动的灌输知识只会为学生带来压力,虽然能够让学生短时间的记住知识点,但是不利于学生的长期记忆,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充分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例如,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点进行预习,然后再课堂中由学生讲,让学生合作探索学习,老师只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达到新课改目标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学生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任务的前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因为成绩对学生进行优劣划分,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平等、自由、合作的师生关系。例如,比如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给予充分肯定,回答内容中有可取处给予“放大”表扬,然后再从问题入手,迂回指出学生的错误,并指出此处很容易出错[1]。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策略,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适应新课改的发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卢盛斌 单位: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中学

第5篇

关键词:陕西省 教学模式 问题研究

自2007年陕西省实施新课改至今,已经经历了5年时间。5年来,陕西省中等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的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新课改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陕西省在新的教学模式推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改革的深化。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通过考察与调研,从教材、教师及学生三方面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陕西省新课改的深化以及新的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1 教学模式的变化

教学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师能力培养三方面。这三方面的变化都可以从人教版生物教材(下面简称教材)的变化、教师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中得到归纳总结。

1.1 高中生物教材的变化

教材的变化可以直观体现出教学模式的变化导向。通过对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变化特点。

1.1.1 新教材章节呈现思路明确

①模块式呈现。相对于旧的教材,新教材中的模块划分更细致,相关知识要点更集中,独立性增强。

②章节总体呈现思路充满人文性[1]。每一章节都以章首语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知识内容的叙述呈现出语言简明通俗,图文并茂的特点,给学生以愉悦的感觉。知识要点的提出贯穿着实验与事实依据,和生活联系紧密。

③章节呈现思路逻辑性强。章节呈现从问题讨论开始,引入实验与事实依据,将知识要点逐次呈现,最终得到结论,层次鲜明,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使学生更易理解。

1.1.2 新教材倡导启发式教学 新教材每个章节都是以“问题探讨”作为引入,从探讨开始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并启发学生进行学习。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打破了“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理念,调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将教学与探讨相结合,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研”的统一整体。

1.1.3 新教材强调注重实践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或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自主建构意义或理解、自主寻求所需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2]。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贯穿于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中实验内容及前沿科学动态明显增多,体现生物科学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新教材中的教学实践内容,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较旧教材丰富,这就充分的体现了新教材更加注重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特点。

1.2 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

通过对西安市各高中及一些基层高中一线生物教师的走访,了解到,目前很多教师已经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了新的方法。

1.2.1 以引导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 调查显示,西安市及周边地区的各高中已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引导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学生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互动与自学环节明显增多。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中心,他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地直接传授知识,而是启发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及探究学习能力。

1.2.2 注重实践教学 新教材中,实践学习活动的增多体现了新课改注重实践教学的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增加实践内容,以适应改革需要。据调查,西安市各高中除在完成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实践内容外,还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以实践学习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探讨问题、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3 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之前的一味只听教师讲解,读死书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被动学习的模式中走了出来,形成了以教师启发为引导,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新的学习模式。新模式下,学生能够自主的发挥兴趣爱好,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验相结合。对西安市及周边区县的调查表明,78%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其中81%的学生能够在自学的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2 新模式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已经经历了5年的课改,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并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基层的一些学校里,这些问题表现得相当突出,已经成为了新课改继续深化的阻力。

2.1 思想观念及制度的阻碍

老的领导班子思想过于落后,已经习惯了以前的教育方法,无法完全转变思想,接受并实施新课改的所有理论和思想。不愿做彻底的改革。与此同时,我国的人才选拔机制高考的改革并没有跟上教学改革,高考仍然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改革初期高考的质量可能会下降,学校不愿承担面对各方面的指责的风险,因此很多地方并不愿做彻底的改革,正如在调查时,一位基层教师所说:“高考指挥棒在那儿,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2.2 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匮乏

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尤其是县镇中学,大多不具备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硬件条件,新课标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实践学习活动根本无法开展。部分学校的师资匮乏,教师的教学水平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教师的评价机制没有做到彻底革新,评价机制没有体现出新课改中对于教师所要求的教学能力,无法激发教师的创新性。

2.3 学生对新课改的内容了解不多

调查显示,很多基层学校的学生根本不了解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到底什么是新课改,新课改的背景、目标,学生都不清楚,只是一味的跟着教师走,学生根本不可能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更不利于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推广及新课改的实施。

3 总结与建议

目前为止,陕西省中等教育教学已经形成了适应本省基本情况的新模式,但在新模式的推广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极其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相当必要的。只有在不断地遇到问题,经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新的模式才会得到不断地改进。针对以上问题,对陕西省中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①政策导向鲜明,做好思想工作,使各学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抛弃旧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促使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广泛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因地制宜的建立一批新课改试点单位,以试点带动整个教育体系改革。

②加大培养力度,特别是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一批精通新模式教学的骨干教师,以带动各校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

③增加基层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投入,使各类实践性学习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④在学生中宣传新课改理念,听取学生意见,将学生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接受、适应并积极配合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一、反思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基于应试教育的考虑,大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忽视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高中生物教学面对的一个新难题就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

2.教师课程理念认识模糊

高中生物任课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模糊的现象。新课程理念要求生物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引导,注重学习通过自己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来提高生物学习质量。很大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常出现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模糊,不知道如何进行生物教学的现象。

3.课堂氛围过于追求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管问题具不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都安排进行合作学习。从表面上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似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不管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过分追求教学形式,活跃课程氛围,则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背道而驰。

4.课程资源较为缺乏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课程资源较为缺乏方面。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课程资源没有结合新课改的理念进行改革,在习题和试题的选用上,没有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只是一味地罗列高中生物课程的知识点,有限的课程资源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需要。

二、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建议

1.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中生物教师而言,教师在教授高中生物课程知识的时候,应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将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以培养符合现代生物发展的生物科技人才。

2.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改

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发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以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提高高中生物课程教师的自身素质,应从丰富生物理论知识和开展生物实验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对高中生物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另一方面,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应在熟练掌握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3.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性课堂氛围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应做好生物课程教学与生物课程知识的衔接工作,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深化高中生物知识,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乐于学习生物知识,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思考。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一些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发展。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氛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思考。

4.合理优化课程资源

合理地优化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也不容小觑。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如何整合n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问题由来已久。合理地优化课程资源,就是要把生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把要教授的知识点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在合理地优化高中生物课程资源方面,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应转变思路,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敢于运用一些新的技术工具,把课堂带到教室与实验室以外开展教学。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和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新课改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营造良性的课堂氛围、合理地优化课程资源,不断探索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水平,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五所蒙古族双语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取得成绩与存在问题,透视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实施新课改中的问题与困难,并尝试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这对新课改的全面顺利推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蒙古族学校 适应性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新课改已全面实行,在我国很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致使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对民族地区新课改实施情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王府镇各蒙古族学校新课改实施概况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试点,到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全部实施新课程改革。王府镇蒙古族中学的新课改自2005年秋季开始实行,舍不歹、良官、南新邱、架其4所蒙古族小学新课改是从2004年秋季开始实行。在新课改的宣传方面,王府镇教育部门从上级到底层,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传。对教学管理人员在新课改后的教学管理进行指导,对广大教师通过各种培训对新课改后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指导,对广大学生和家长则通过办板报这种最易被接受的方式积极进行宣传,在新课改正式实施之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1.教师方面

王府镇中小学实施新课改后,顺应上级要求,组织教师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并且在实施过程中,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对蒙语文、计算机、英语及日语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比较严格,要求教师水平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此外,对4所小学教师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为,教师年龄基本在40―50岁之间,其中女性教师达80%以上。

2.教材方面

各学校采用的教材以新课改后人教版的教材为主,低年级课程部分采用北师大版,蒙文课程采用东三省版。但因各学校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具有差异。各小学均已采用新课改的教材,但是还没有完全使用,高年级的教材还在编写和翻译的过程中。总体来讲双语学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断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换和编写教材,使双语教材和新课改教材在目标与要求上趋于一致,更能适应学生的发展。

3.教学设备方面

王府镇5所蒙古族学校,每所学校能够配备一台远程教育的电视和DVD,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新课改中优秀教师的教学范例,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每所小学因各自的情况不一,计算机的配备也不一样,但是由于教师的缺乏,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情况却并不理想,理论课开设,上机操作课并没有开设。

4.双语教学方面

王府镇的双语教学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纯蒙教学,也就是除了汉语文外,其他科目全部采用蒙古语教学;二是蒙汉授课,亦即除蒙古语文外,其他科目采用汉语教学,但具体情况也因学校的师资而有一些小的差异。现在纯蒙教学的学生数量日趋减少。

二、 王府镇中小学新课改实施中的成绩与问题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适应情况

在农村的新课程实施中教育观念依然是制约新课程实施和发展的障碍。在我们调查的该地区,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完全的跟上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这也与当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上所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当地学校,基本都是原有教师经过新课改的培训后继续上岗,而这些教师在原学校教书时间最低的也已达到五年,最多的甚至有二十多年,因此即使是在国家和政府教育部门的培训和指导后,依然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因为短暂的培训不可能有绩效的成果。由于师资的缺乏,在这几所学校中“一位教师教多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老龄化严重,女性教师比例过大王府镇教师呈现年龄老化趋势,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45――50岁之间,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都是在原学校任教多年的老师,很难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学生的年龄差距太大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影响。同时由于教师年龄老化就会出现知识断层,没有年轻的专业师资带动课程整合,很难适应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教师性别结构上以女性为主,占到80%以上。教师压力大,工作热情低。

总体来说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太高,农村教师负担较重,农村学校校本培训举步维艰,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新课程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部分教师也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压力大、工作热情低成为一线教师的一种基本生存状态。

(二)学生在新课改中的适应情况

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的适应方面,新课改后教师逐渐脱离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更加强烈,在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们都一致反应现在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非常喜欢,尤其是开设的计算机课更是非常适应。在教育内容适应方面,

王府镇学生因有其民族地区生长环境的特殊性,面对新课改可能也存在很多不适应。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汉族学生和大多数学生的生长环境编写的,因此教育内容对偏远的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内容缺乏了解,学生对新的内容理解困难,觉得很抽象,离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较远,因此对教学内容存在不适应。总体上,对于新课程改革,学生们还是很喜欢的,还是很能适应的。

(三)新教材在民族地区的适应情况

教材变革是新课改的一个最明显表征。该县依新课改要求因地制宜地积极创造条件,使蒙古族小学和中学逐步实行用本民族语言授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使用双语教学已经很久,但依据新课改要求,双语教学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的目的是使政府、校长、教师以及学生更积极的去接受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使民族教育质量更前进一步。同时开设汉语文课,培养蒙汉文兼通的人才。

在分析评估和调查中,新教材在当地民族地区已经采用了,但是有些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教材正在编写和翻译过程中,所以在当地民族中小学没有材,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教材、有些教材编写对农村和民族地区的情况缺乏了解、相当部分教科书对老师和学生仍存在偏难偏多问题等存在。

三、 反思与对策建议

(一)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实施的障碍

1.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针对王府镇学校现存的问题来看,影响新课改实施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教育资金的缺乏,需要大量的教育资金来为其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在我国各民族地区,教育资金短缺问题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教育资金的短缺导致教师、图书资料和现代教育手段等教育资源十分短缺。以致使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中情景设置、问题提出,引领学生探究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经费的短缺引起的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严重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行和发展。

2.师资水平低下

王府镇各学校教师在专业水平、年龄、性别、数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教师基本都是学校原有教师经过新课改的培训后继续上岗,缺乏一些学习过专业知识的教师,而且教师年龄偏大,主要集中在45――50岁之间,性别结构上以女性为主,占到80%以上。同时,存在小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体现出当地新课改中的师资状况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教师的匮乏问题在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缺少一些具有专业技术、高学历、年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将决定着新课改的命运。在目前的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是许多教师理论上的苍白和技术上的滞后,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现代科技和教育形势的发展非常迅速,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学、心理学思想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教师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然而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民族地区一些教师很难潜心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也很少能仔细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规律,这是导致教师理论的苍白和技术上的困惑的主要原因,成为影响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直接因素。

3.双语学习者的逐渐减少

民族地区学校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王府镇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正是依据自身特点而选择的教学方式。实行双语教学,不仅培养兼通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人才,而且给学生传授民族语言和文字,在保护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现在很多民族地区的双语学习者在逐渐减少,双语教学在逐渐减弱,这既不利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建设,也对培养兼通双语的人才产生不利作用。

(二)提高民族地区新课改实效性的应对策略

1.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民族地区要想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使得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育经费的补充和投入。上级教育部门应该联合当地政府、企业等机构加大对当地教育资金的投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计算机、图书等学习设备和物质条件,修缮校舍,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完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课程提出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开放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它蕴含着对话者的地位平等性,对话内容的开放性和对话效果的多样性,要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材是“圣经”,确立教师由权威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成为“ 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去,和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而要把教师转化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从观念、思想上树立新的教学观的新一代教师。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加大对当地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更要关注师资的培养,加大对原有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他们能充分掌握新课改教师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同时也要向当地输送新一批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年轻教师,以此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完善,使教师能按照新课改的标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充分实施。

3.加强双语教学

针对双语教学减弱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实施双语教学,加强对当地蒙古族学生和家长宣传实施双语教学的益处,同时加大对双语教学教学经费的投入,增加和改善相关的设备,培养相应的师资,从根本改善双语教学的环境,加强实施双语教学,为传承民族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国家推行新课改中,很多地区的学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在民族地区新课改的推行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民族农村地区是教育薄弱的地区,也是最需要关心支持的地区,新课改只有在这些地区也能够顺利实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取得了成功。(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滕星.中国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1996,(2):44―53

[2]苏德.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1):1―3.

[3]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教育评价[M]民族教育研究,1997.05.15

[4]杨洪芳,新课改在农村:一场持久的攻坚战[J].山东教育,2003(12).

第8篇

关键词:中学政治;新课改;思考

新课改的实施可以说是对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让我们的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型到了素质教育,同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可以说新课改解决了传统教学当中的很多弊端,对于中学政治来说,新课改对其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传统教育相比,新课改更重视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等。但是我们同时也清楚地看到,在新旧教学模式交替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因为尺度把握不准确,导致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新课改的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在中学政治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欢迎同行指点。

一、中学政治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和很多同行交流后发现,大家公认的是新课改有更强的针对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高速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这次改革更科学合理,更适合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新课改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遇到如下几个问题:

1.中学政治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新课改提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则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少不了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时问题就出来了,中学政治课程具有特殊性,和其它科目有着显著的不同,中学生平时业余时间本来就很少,对于中学政治和国际新闻、形势了解的也非常有限,所以当进行分组探究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因为知识面太过狭窄而感觉无从下手,讨论的最后也往往是无果而终,亦或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亦或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收获十分有限。加之有些争执老师在把握学生讨论的时候尺度不够准确,也无法完成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适当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通过各种措施把握好这个尺度,否则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2.过分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基本功能。虽然素质教育提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有的老师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多说多练习就是新课改的体现,甚至一些课程上,教师讲课的时间还不到十五分钟,这样的做法是忽视教学实际的做法,人为地分割了教与学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对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笔者以为,鉴于中学生课外时间十分有限,接受知识的渠道也过于狭窄,而且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并不成熟,所以教师还是应该把“教”放在首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完成学生为主体学习的教学根本目的。

3.忽视课堂教学效果,一味追求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升级。很多老师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比如网络多媒体教学,笔者以为这是值得我们提倡的,在学校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地运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确实很感兴趣,但是由于片面夸大多媒体的情境设计、视频音频和多媒体动画的中心作用,反而把课堂教学变成了电影院,老师成了电影院的放映员,学生变成了电影院的观众……这种满足学生感官的教学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必要的引导,教学效果十分有限。教师要明白,多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教学工具,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既重问题又重知识的产生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果。

4.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虽然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很多学校依旧是采用换汤不换药的形式,虽然采用了一定的创新教学模式,但是与之存在的还有应试技巧,单元考、月考、阶段考等,依旧以分数作为对学生的评判标准。学校和老师依旧死抓分数不松手,将分数作为对学生考核的唯一标准。这种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做法,忽视了“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的教育观。另外,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情况下还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对学生根本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这种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形式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是对新课改理解过于片面,不够透彻;第二是对新课改的具体实施缺乏认识,往往以偏概全。

二、推进中学政治新课改的具体对策

1.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互动课堂。中学政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要给中学生一定的探索和思考研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开口说出自己的见解,整个课堂的互动性要加强,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不要怕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自己探索和辨析思考,为长久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构建和谐教育学之间的关系。虽然新课改提倡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少讲或者不讲,新课改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作用,教师的“教”恰恰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教师要从以前课堂的统治者变成现在教学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给学生相对更多的自由空间,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可以是灵活的,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以教和学融为一体来出发。

第9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学误区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一线教师面对新课改在迷茫中开始摸索,刚开始有盲从,必然存在曲解,这也是改革所以付出的代价。但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一线教师便要开始静心、理智地反思这些误区,对教师以后的语文教学定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下面谈谈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容易产生的几种误区。

1 误以为新课改就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法和学法

常言道,继承创新,推陈出新。一个新的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传统优秀理念的完全背弃。在我们的教学中力求新的同时,也应该不要忘记一些好的传统教法与学法,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法与学法。因为只有继承传统中优秀的东西,才可能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才可能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更何况新课标中并不是排斥这些传统方法的。那些认为在新课改环境下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以前的一切,这样的“创新”想法实际上都是不了解教学规律、不了解新课改的特点的。

2 误以为新课改就是教师少讲或不讲,让学生去讨论、发挥

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老师确实讲得过多过细,学生没有思考与主动探究的时间和机会,教师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学生剩下的只有被动地接受。新课改特别强调师生的互动,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主动探究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角色必须转换,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漠视,教师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平等的对话,共同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对话,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感悟和体验文本。于是在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谈论看似热烈却没有明确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脱离文本主旨,结果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还有不少学生利用老师要求讨论的时间去谈论其他与话题无关的事情,因为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谈论的内容都掌握清楚;另外,老师讲得少也正好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有些老师上了课以后,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知识获得很少甚至没有。对比一下,反而不如传统的授入式。尽管教育专家一再呼吁要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让学生处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发挥特有的引导作用,不需要去讲解。

3 误以为人文素养就是语文素养,认为它可以取代语文学习,忽视了语文本身的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和地位。在人文性方面,被过分强调和渲染。动辄就是人文素养,语文教学中老师也害怕被人说成没有贯彻新课改理念,搞出很多花样,仿佛很人文了,其实语文被“异化”了,变味了:语文课上,学生的确参与很多,也很活跃,很主动,处处都不忘和人文教育挂上号,以为这样一来就是新课改了。

4 误以为合作学习就是简单的小组讨论,有时还被滥用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积极倡导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实践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将小组合作学习简单的等同于小组讨论。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现状;改善策略;多媒体辅助

1引言

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陈旧的思想知识已经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现当代,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全国中小学开始引进新课改。新课改指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新课改和旧课程的碰撞,必然产生问题。比如大部分初中生已经适应了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和教学模式,在旧政治课程的教育下,思维模式已经基本定性,当新课改忽然代替旧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旦打破,学生难免不适应甚至反感。

鉴于此,本文定位于现当代初中生政治新课改,分析新课改推广带来的优缺点,针对新课改和旧课程碰撞产生的缺点问题,提出改善策略,以让初中生能够适应并喜欢上新课改,同时,改善初中政治课堂的质量。

2初中政治新课改带来的优缺点分析

2.1初中政治新课改优点

2004年新课改开始在广东、宁夏等省份试验,到2010年新课改进行全国推广。新课改的推广是为了文化素质强国需要,它的引进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新知识新思想,接受新时代下的素质文化教育,顺应我国人才强国策略,培养成为21世纪的新新素质文化学生。

新课改相较于传统的课程,它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学生的兴趣点,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添加了不少现当代思想理论,添加了不少现当代学生喜欢的名人知识,新课改更加的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在新课改的推广下,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老师全面灌输模式,而是有选择性的提取自己喜欢的课程。

2.2初中政治新课改缺点

新课改的引进除了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新旧课程的碰撞必定引起学生反感。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是思维模式开始固定的年纪,习惯了小学固定的通过教师板书讲解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新课改政治忽然进入课堂,对于已经开始固定思维模式的初中生来说,必定产生反感心理,以致内心抵触新课改的知识思想。

除了学生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之外,新课改带来的新思想新文化也难以让学生理解。

3新课改下改善初中政治课堂质量的策略

3.1新版课程为主旧版课程为辅

新课改忽然更换旧课本会引起学生反感,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模式,在不抛弃旧课程的前提下,以教学新课改内容为主要课程,旧课本为辅助课本。比如在新课改课本中《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章节中,教师要以新课改课本为主讲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目前国家已经逐渐开放二胎政策,旧课本中反对超生的政策要摒除。当然,旧课本中保护环境这一知识仍然可以保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是中华民族提倡的教学美德,教师在教学初中政治时,可以引用旧课本中的优秀理论,摒弃陈旧的糟粕思想,同时,更应该循序的向学生提出新课改的思想和理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才能缓慢过渡适应新课改。

3.2提倡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改意味着带来新思想新理论新的知识点,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适应新课改的教程,特别是在新课改和旧课程的思想碰撞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有必要打破传统固有的授课模式,开创新的教学方式。对于新课程,学生凭借个人学习会更加的吃力和难以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开创新的教学模式,鼓励提倡学生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可以是师生合作学习,也可以是学生间合作学习。

除此之外,合作学习的前提应当是教师设计创意情境或提出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思考学习。初中生思维问题的模式虽然开始固定,但他们仍然是叛逆有自己个性的年纪,分小组学习讨论更能开拓创新思想,同时,同学间思想的碰撞更能激发探究问题的欲望。

3.3多媒体辅助学习新课程

新课改的引进应当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政治老师通过制作ppt幻灯片,在图片、视频的教学下,能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新课改课程内容。更加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新课改的新知识,也更加的容易理解。比如在学习《法律护我成长》这一章节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今日说法》等法制节目视频,课本和多媒体的结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自我思考。

初中生对于新事物总是带有好奇,多媒体辅助新课改,图文并茂的授课方式更加的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在教师授课上。

4结论

综上,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有效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质量,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新课程,更不用能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新课程,在学生依然保留旧课程的思维模式下,应当建议以新课程为主旧课本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新课改的推进应当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尽快适应新课程,培养新一代素质文化学生。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举措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只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内容比较狭窄,并且在课堂上的气氛比较沉闷,缺乏互动性;老师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行,方法比较单一,忽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老师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活力,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教育体系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目标单一、模式僵化,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必须有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尊重和重视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当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形成一种新型的教育体系。

二、加强基础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

当前的社会上,有人吐槽:“学到的数学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在生活中都用不到”。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把数学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数学课程打造成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批判性的应用。因此,老师应当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学会基本的数学技能,增强学生的基本处理能力。老师应当积极设计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初中数学“概率初步”一章中,在学完这一章的基本内容之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概率和中奖进行分析,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时不时的参与抽奖和中奖事件,在学习基础知识后,在生活中,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对中奖事件进行分析,可以给我们的生活一些有益的指导。

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应当根据课改大纲和教材内容制定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活动。不断加强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应当加强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立方体的展开图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便于拆开的立方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立方体,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把他们准备的立方体拆开,看看得到什么图形。通过这种亲自动手实践,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通过这种亲自动手实践方式,可以便于学生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快教师角色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控制着整个课堂,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作为课堂的被动接受者,在这种状态下,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变成了课堂中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变成课堂的指导者;同时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知识互动。

数学由于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学习压力,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老师应当加快角色转换,拉近与学生的之间的距离,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某一难题,老师和学生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生活中对学生多一些关怀,也有利于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五、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地评价机制,有利于老师了解课堂改革的成效,及时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推动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评价机制不再是以前的那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包括学习成绩在内的各种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此外,老师还应当建立学生评价老师的机制,学生对老师的学科教学工作也要进行相关的测评,包括老师的教学思路、创新能力以及责任意识等,并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这些建议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自己教学改革效果。同时,老师应当积极为适应这种评价机制做出调整,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加的符合这种评价机制,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结语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老师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行,方法比较单一,忽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新课改下教学方式的变化。因此,在新课改下,数学老师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活力,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白方静.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学周刊》·教学研究

[2]王元元.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教学交流

[3]刘明学.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

第12篇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已取得颇为不错的成果。每个参与教改的教师同仁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上,不斷地进行评估、总结和反思。诚然,改革本身就意味着“摸着石头过河”,任何一种改革都必然会存在问题,所以,如何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这在新课改中的“重头戏”。本文就新课程上重点提出的“情景教学”、“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和“现代化手段教学”等课改理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阐述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心得;学习兴趣

课改十余年至今,教育界的宿老及广大教师同仁们从各个角度,不断对课改的成效进行评估、总结及反思。尤其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变化,成为课改评估的主要内容和焦点。新课程所提倡的“情景教学”、“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以及“现代化手段教学”等理念,使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年纪偏大的高龄资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足,更何况几十年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因此,这些“大龄”教师在课堂上便不知该如何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甚至不知该怎样上课,以至于出现“穿新鞋,走旧路”、“急功近利”这些情况出现。

本人就是一名“大龄”数学教师,在课改的初期阶段,虽然能接受新课程阐述的先进的理念,但在落到实处时,也不免产生困惑的情绪,无从下手,从而产生“跟着大部队走形式”的想法。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群体效应,于是学校领导和教学小组开展数学标准学习,加强领会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学习、同仁之间的相互交流、新课改的培训以及课堂上的实践、提升和总结,这让我对于新课改有了稍许心得体会,以下几点建议给予奋斗在新课改第一线的同仁们,希望大家共同进步。

首先,有关“情景教学”这一特殊的教学环境,它本应该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充满乐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仅仅只是为了“情景教学”而去创造情境,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如此,“情景教学”反而落入下乘。我周边的一位同事为了创造“情景教学”,苦思冥想,整日都在琢磨怎样把数学题目代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做其实没错,但是却很刻意、很辛苦,难道数学脱离了情景就不是数学?过犹不及,师法自然,无需太多强加。生活中随处可见情景数学的例子,比如:“新学期开始,学习要购置新课本,语文课本单价5元,数学课本单价7元,那么全班66位同学,总共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法1,(5+7)×66;方法2,5×66+7×66,两种方法都能得出答案。(5+7)×66=5×66+7×66,这个命题就很好的将“乘法分配律”表达出来,因为这是同学们自己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对于这一定律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尝试鼓励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前提是简单的运算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其学习热情,培养其兴趣和发散性思维。所以,在我看来所谓的“情景教学”,就是为了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道学而有用,数学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教科书中的一堆符号,有了兴趣,也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关于“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乍一看,两者似乎有所矛盾,其实不然。自主学习,强调以自学为主,由自己感悟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被“填鸭式”教学。课堂的主导是教师,老师仅需提出一个命题,然后把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即可,无须从头到尾的去解答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索的能力。至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每个人先是自主学习,然后经过讨论、交流,将个人独立思考的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的智慧力量来解决问题。所以,合作交流学习的前提先是自主探索学习,然后再将每个人的学习成果分享出来,如果没有自主学习,那么合作交流学习也将流于形式,仅仅是走过场,缺少最精华的部分;没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也就失去了正真的意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丰富有效的小组学习是课改中需要继续深入探究的实践性课题

最后,将讨论一下“现代化手段教学”。目前,县城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火热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多媒体教学”。教师们通过“多媒体”,能负载更多、更有趣的教学内容。我个人觉得,“多媒体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件中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来制作动画,形象而生动,简单又通俗易懂。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板书,这样和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没有区别,完全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还有就是现在网络上很多课件,良莠不齐,用于教学的课件应该好好甄别,不能滥用。

以上几点是本人对于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及建议,新课程改革至今,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它告诉我们,这不是一场疾风骤雨式的革命,而是犹如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一过程中,新课程理念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而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吸收与同化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逐步改进与更新。教师队伍们也逐渐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工作方式,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一日三省,不断总结、提升,这样才能真正的走进新课堂,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