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师学习材料

语文教师学习材料

时间:2023-06-06 09:0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师学习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师学习材料

第1篇

初中语文阅读课是在保障语文基本课程教学的前提下,以有效的读物推荐、强有力的阅读技巧以及适宜的教学方式来不断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拓展,进而为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而在实际的阅读课教学过程中,阅读课的教学技巧、教学效果的巩固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发挥以及教学有效性的保持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生综合发展要求下,初中一线语文教师以自身工作经历为依据,积极拓展语文阅读课教学技巧的研究,对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1.结合课程知识与教学要求,以有效的方式丰富学生阅读课的学习材料

初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因此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注意语文知识的强化积累,更要注重在阅读课的过程中,不断的对自己的文化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而阅读课程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在阅读课程中的收获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课程中阅读材料的选择。所以在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的对语文课程知识和教学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指引学生选择正确的书籍,为阅读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充足的保障。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完善,现阶段学生选择学习材料和搜集相关知识的渠道已经大大的便利化,而正是这种便利化使得初中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帮助。语文教师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来为学生列出相关的书单,例如根据鲁迅先生的课文可以为学生推荐《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并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现在网络书店中为学生寻找最为合适的版本,进而可以在书单中丰富书籍的信息,为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提供最具有指导性的帮助。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方面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来选择与课程学习相同步的阅读材料,另一方面,在阅读材料丰富的前提下,其阅读课的收获也越来越多。

2.指导班级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的制作工作,为阅读知识的有效应用提供保障

阅读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其学习的收获不会通过测验、背诵等形式来进行强化。而正是这种实际的情况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在阅读课后很快的忘记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而阅读课的教学往往只能变成一种形式教育下的摆设,学生通过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并没有获得有效的知识拓展。在这一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自己的能力有效的指引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制作,虽然在前期,部分学生因为学习任务的繁重,其阅读笔记的质量不会太高,但是在长久坚持后,只要阅读笔记习惯养成,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就能有效的保存,而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阅读知识的运用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阅读笔记的制作不用局限于基本的格式,教师要适当的调整对阅读笔记的区别,一方面,学生可以以经典段落摘录、书籍介绍记录等进行阅读材料的有效记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感悟的写作。这些方式进行阅读知识的记录可以使得学生在阅读材料有效吸收的同时不断的提升自己对于段落写作和文章概括的能力,进而在阅读课的开展过程中,初中阶段的学生就能获得课程以外的学习收获。

3.强化学生的课堂交流,为阅读课学习效果的强化提供有力的渠道

由于初中阶段学习任务的繁重化以及学生学习时间的紧张,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能够获得的阅读知识非常的有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想的理想水平,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也不能获得巨大的提升。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交流的方式,来通过第三方讲述的形式将学生的阅读收获进行分享,进而促进班级学生阅读知识储备的共同提升。阅读课课堂交流的形式不同于传统课程知识的交流,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内容随意的选择主题,为班级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收获,让其他同学在其介绍下获得对书籍的粗略了解,进而获得便捷化的知识提升。同时部分学生还可以根据班级同学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论点等开展评价,进而在热烈的探讨氛围内,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加深学生对于部分知识的印象。整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做好指引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有效开展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努力强化自我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课的开展可以有效的为初中阶段学生文化知识的拓展提供保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的对阅读课教学技巧进行研究,一方面,结合课程知识与教学要求,以有效的方式丰富学生阅读课的学习材料;另一方面,指导班级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的制作工作,为阅读知识的有效应用提供保障;最后再强化学生的课堂交流,为阅读课学习效果的强化提供有力的渠道。进而在各种措施的有效保障下,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效果才能获得体现,学生的文化水平也能得到有效的加强。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安全教育;策略

一、合理整合教材内容,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些极好的生命教育的题材,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解读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美好,感受人们甚至是自然界生物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如,在教学《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聆听心跳”三个事例感受生命的存在,引导学生对生命发出感慨,并适时补充作家杏林子人残志不摧、坚强面对生活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达到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善于捕捉教学契机,传授安全救护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传授安全救护的方法,润物细无声。如,在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时,教师这样引入:“同学们,你们外出时如果迷路了都会怎么做呢?”学生听此一言会发散思维,交流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然后教师再引入课文:“这篇课文,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么解决迷路的困难的?”这样既完成了课文教学的导入环节,又向学生传授了安全救护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精彩描写方法的同时,教师可伺机讲解一些地震防护自救的常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补充一些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件,让学生感悟大爱无私的人间真情。又如,《桥》一课讲的是一位老支书在山洪到来之际,临危不乱、沉着指挥村民转移,在危难当头舍己救人的事。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相机给学生传授一些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措施,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安全防范技能。总之,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在备课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教学契机,适时向学生传授安全救护的方法,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注意安全。

三、巧妙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安全防范意识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小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巧妙地利用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安全防范的意识。课文《乌塔》讲述了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教师在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乌塔是怎样做到安全防范、保障自己旅途安全的。抛出这样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节奏,解决了本篇课文的难点问题,又引导了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旅游安全防范,增强了学生安全防范的意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小学生可否独自旅行”这个辩题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主旨,培养安全防范意识。

四、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颖的语文教学形式,学生们比较喜欢,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也可以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如,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学生需要走上街头,对错别字进行调查,教师要在活动开始前就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联系家长,在家长的监管下开展课外活动,保障学生安全。如,在开展“走进神奇的网络世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一方面网络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拒绝网络诱惑,要学会安全上网,避免沉迷网络。再者,为了更系统地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可开展一次“安全你我他”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动员孩子们广泛阅读关于安全知识的知识,了解安全常识,举办安全故事会;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安全知识手抄报、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教育征文比赛等。这样既让学生进行了语文学习,又丰富了安全教育文化。

五、活用识字学习材料,传授安全防范知识

中国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气息,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可以挖掘安全教育内容,传授安全防范知识。如,在教学生字“灭”的时候,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火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灭火,学生会回答:“用物体覆盖,用水浇灭。”这样,教师就很容易启发学生记住“灭”的意思和写法,还顺势将灭火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为安全教育留有一席之地,在课堂教学中要挖掘出安全教育因素,安全教育要时时讲、常常讲,杜绝安全隐患,让学生心中安全警钟长鸣,让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自救能力不断提升,让每个学生平安、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人杰,邓云洲.大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 语文教学 课堂气氛

引言:中职学校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机构,但文化课也是中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语文教学不仅起着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的作用,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帮助,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如何发展语文课堂,成为中职语文教师的工作难点。

1. 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概述

1.1 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沉闷”的问题

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沉闷”,语文课堂是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抒发个人情感的天地,本应活跃而充满情绪感的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却显得十分干燥和四班;除了课堂气氛沉闷之外,学生的学习也显得没有动力,教师在沉闷的课堂气氛和沉闷的学习态度的影响下,想要进行积极的教学是难上加难的。

1.2 造成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沉闷”的原因

造成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沉闷”的原因有很多,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使得教与学成为导致课堂沉闷的直接原因。在学习方面,中职学生因为集体素质偏低,学习心理培养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学习很难保持兴趣;在教学方面,中职教师在课堂控制和教学方法使用方面都不够成熟,使得教学本身的吸引力较小,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沉闷”。

由此可见,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状态,成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工作中必须面对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三种能够帮助中职语文教师打破课堂教学沉闷的状态、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重建的方法。

2. 打破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2.1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打破师生交流的“沉闷”

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气氛的建设,以此作为打破课堂教学沉闷的基础。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把学生和教师置于平等的位置,真正尊重和热爱学生,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发出噪音,教师不能嘲讽和责备学生,以免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焦虑情绪,而是应该采用平和的态度,对学生扰乱课堂的行为加以引导,以“老师相信你们不是故意的,希望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样的言语规劝学生;对于学生在阅读中取得的成绩,不管这个成绩有多微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速度有多慢,教师都应该给与及时的鼓励,教师应该将“你真棒”、“老师对你刮目相看”这样的表达应该常常挂在嘴边,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2.2 使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打破教学的“沉闷”

很多中职语文教师都力图通过情景教学法的使用来达到建设有凝聚力的课堂的目的,但情境教学法使用不当,会使语文课堂形成一个空洞的“导入”,并不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采用任务教学法,使课堂的整体性和能动性更强。例如,语言运用复习课上,教师将同义、近义、反义成语和各种句式的运用及相互间的转化都综合到一起,对学生提出一个“找错误、寻不同”的任务,请学生在日常行走和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人们对语言运用的失误之处,并将这些发现逐条收集起来,形成一个“日常语言运用合集”。这个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均质的小组,并请每组学生对任务完成步骤进行时间和呈现报告方面的具体计划,教师将按照每组递交的计划监督学生对任务完成的情况。

2.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以打破学习的“沉闷”

中职学校的学生多在初中时期就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单纯的营造课堂气氛和改变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在学习心理方面有所变化。因此,要打破学生学习的“沉闷”还需要从学习心理的培养入手,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学习心理养成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师可以以“语文自习”为主要的内容去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语文自习课上选定一个学习内容,请学生自行准备学习材料进行学习,或者将一学期的语文自习制定成一个完整的计划,帮助并监督学生执行。

3. 语文教师在打破教学中的“沉闷”时应注意的问题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打破“沉闷”,就必须要从营造课堂气氛入手,轻松的课堂气氛固然是打破沉闷的直接方法,但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注意对语文课堂整体的掌控,使这种轻松、愉悦的情绪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而不是使“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成为学生嬉笑的机会;另外,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时候,要重视从学生需要和中职教育需要的角度入手,而不是单纯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的蓝本,语文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材,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理。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处在“沉闷”的状态之中,这阻碍了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达成。中职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状态,从而打破这种沉闷,使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活泼的、能够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黄惠玲.提高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职业,2010(02):84-86.

第4篇

一、实现主题搜索,加强合作交流

教师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或者书刊、报纸、杂志中获得主题的学习资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教育学生搜集资料,制作电子读书卡片,制作纸质卡片记录学习素材,并教育学生实现文字和图片的结合。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筛选和信息收集。教师要通过信息处理过程的展开贯穿学习过程,实施到教学内外,以满足不同时间的学习,活跃活动的类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并在网络查找学习信息,制作学习图片。教师再将这些学习资料向全体同学进行展览以后,引导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生活的精彩,激励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的空间,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感。

二、进行归纳整理,学会发表看法

面对信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分析过程,实现归纳整理,并发展学生整理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者的情况,及时反映学习过程,创造学习情景,并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的素养。

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各类素材进行归纳和整理,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整理教学内容,集中学习要素,重视深入理解阅读文章的内容,掌握学习的意义,并教育学生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语文教师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资料,进行信息搜集和整理,实现信息交流,帮助信息理解,重视信息感悟,实现信息表达等活动,并重视接触学习资料,感受学习材料,重视浏览学习资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处理信息,提高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实现合作交流,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表现能力,教育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充分展示观点,深入巩固认识

同样的事物有不同视角的认识,对比较整体地理解事物,具有特定意义的价值,但是不能取代整体认识事物本身,不同的视角的看法的有机的整合才能实现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事物的一些方面,帮助我们实现全面地认识事物。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展示各自的学习过程和看法,并理解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学习观点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完善,重视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加工,教育并鼓励学生对文章提出不同的见解,抒发个性化的理解,并教育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不同的见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重视采用多种角度来理解文章的本质,教育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引导学生形成对问题的共识,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重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引起学生对不同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重视学生的深入认识,教育学生充分展示学习中产生的观点,了解文章的风格,掌握各个文章的差异,更加丰富地理解文章的本质,掌握文章的内涵。

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能力。网络技术为教师创造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的环境,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帮助学生展开学习的翅膀,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网络背景下,教师要创造更好的舞台,充分发挥学习的作用,教育学生充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掌握更多的信息理论知识。教师也要大胆创新教育过程,积极培养创造的新人,实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作者:黄永红 单位:灌云县初级中学

第5篇

一、 语文教学的源动力――多渠道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多大教学效果。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以巨大的情感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教师若只顾和尚念经似的传授,不根据课堂信息反馈灵活调整自己的教法,那就是盲目的教学,是教育智慧处于最原始状态的表现。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民主的理念、丰富的情感、形象的语言、思辨的哲理、灵动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有了,就有了学习进步的可能性。

课堂上,一些学生思维涣散,目光呆滞,无所事事,制造混乱,主要根源就是语文课缺乏学时也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能够信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幽默的语言方式,避免使用死板的语言,以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在知识水平与技能上都得到提升。

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儒家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洗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儒家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理论性,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儒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底蕴和思想精髓,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同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刻影响。儒家文化在教育教学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儒家文化指引着学生德育的发展方向。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去学习儒家文化,感受儒家文化的精神,挖掘儒家文化的精髓,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

例如,儒家文化中有“修身”“仁爱”等思想,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科学合理地将儒家文化运用到生活中去,必然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会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从而遵循日常的行为规范,这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无疑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运用儒家文化,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儒家文化进行教学。

总之,儒家文化之所以被传承和发扬,主要是因为她可以让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思想情感。所以,要把儒家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儒家文化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学到丰富的儒家文化,这样才会使儒家文化得以传承。

作者单位: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35300) 吸引力、感染力。有时候,一则笑话、一句广告词、一联诗句、一段歌曲、几句声情并茂形象可感的话语、数帧促成思维飞跃的多媒体演示,都能产生令人惊奇、赞叹的效果。当然这些都是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而不是牵强作秀,摆花架子。教师要在大脑迅速处理视听反馈信息,把学生“从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知识的快艇上来。”有的学生胆小,教师多年的“棍棒”使他养成了一种思维的惰性,这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地说,不要怕讲错了,要敢于破胆儿,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学生怕写作文,教师可引导他们去感受现实生活,看人家是怎么写的,只要他一次作文写出来了,他就有写不完的事,抒不尽的情,讲不完的理,他也最终会因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而走向成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通过“文以载道”的形式,促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质变,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面貌。

二、 语文学习的剪裁库――强化资源意识,广泛开展阅读

语文是博大精深的,它不同于数、理、化学科,有现成公式可套,语文的学习材料是整个人类文化,浩如烟海。庄子《逍遥游》曰:“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些学生语文成绩不好,根源就在于积淀不丰厚。苏轼也讲:“厚积才能薄发。”读多了,见识就广了,思维也就活跃了,写作自会有套路。

信息社会、广告招牌、网络文化、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生态环境等都是阅读的文本。面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信息浪潮,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受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读的能力,也就是快速阅读的能力。教师必须记住:“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在今天这个随时随地都可阅读的时代,广泛开展阅读具备从未有过的便利条件。所以,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智能手机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和阅读方式,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

三、 语文教学的“引爆器”――强化思维训练

语文考试很少考现题,无现成公式可套,主要考查学生的见识,考查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如果只给学生传授死的知识,要他们死记硬背,学生面对变幻莫测的题山题海,只能束手无策,望卷兴叹。教师要以反复的阅读、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要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拟定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训练思维,不要代他们思考,要善于集中群体智慧,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综合性学习。他们若以自己的思维解读了文本中的问题,就会去掉思维的惰性,使头脑变得灵光起来,就会因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创造潜能。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素养 提高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大语文教学观是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果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并不等同于语文课本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切实抓好课外活动实践这块阵地,通过课外阅读去扩大知识领域,多指导他们在网上进行阅读、查看,加大了同学们的阅读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上许多倍。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摆正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面向全体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任何兴趣,激不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带着疑问把课听下去,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小学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一种愉悦感,有兴趣才有求知欲望,才有才气和灵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在上课伊始即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导入新课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用导语法教学,能够使学生对语文课充满新鲜感,他们会对下一节课精彩的导语充满期待,从而期待上每一节语文课。同学们若是带着疑问听课,就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所以会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并且在听课的过程中自觉探究答案,这样学生对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印象会很深刻,既学到了知识又乐在其中。所以教师要设置与课文相关的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其带着疑问把课听下去。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不仅要学得多,而且要学得通、学得透,要有自己的见解,又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化繁琐为简约。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人对不熟悉和没有养成习惯的事物进行再认识的反应时间约为2―3秒,最快也不少于1秒,但只要经过几天的连续强化训练,养成了初步的习惯,反应的时间就会缩短到1000微秒左右,使反应速度提高100倍左右。“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享受着它的利息。”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逐步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然合度。”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即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本领。“字如其人”,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一笔一划都要符合汉字的规范,具备一定的美感,这样不仅可以拥有一手漂亮的字体,也可以提升个人的素养。语文学习要求在阅读中细心地理解感悟,学生在朗读时要用普通话以适当的语速、音调身临其境地将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旨意准确地表达出来。良好的朗读习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光靠课堂上老师讲的和课本上的一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从读书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也能促进一个人良好性格的形成。所以我们不仅课堂上要读书,课外还要大量地去读书。

总之,“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

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课本,即生活的记录,学生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的。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诸如告诉、教导、训诫等手段而获得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突现自主、提升语文学习绩效呢?

一、注入情感,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源于学习中他感受到的情趣。实践证明:善于激发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内心琴弦,饶有情趣的语文教学才是语文教育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1.教师自身要富有情趣

课堂是儿童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自主学习,培养语文素养的自。学生便自然对语文老师乃至语文学科的学习生发兴趣,进而升华为一种学习的情感。

2.活化学习材料,使教材信息呈现多元化魅力

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盛的情感大餐,充盈着厚重的文化气息,洋溢着独特的语言魅力,飘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儿,传递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因此,语文教师应如何将教材所提供的信息活化,这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3.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富有情趣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也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一节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情趣的满足、智慧的挑战,同时也可以获得成功的愉悦。使学生在自主、自然的学习过程中,经历探究、思考、实践的过程,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科学预设,把握重心,体现绩效的主体性

时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就是师生“对话”甚是频繁,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从形式上看是师生在“互动”,而究其实质,那是教师为完成课前的预设,以期达到教师的“目标效应”而组织的活动,这样的生成效果,并非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而是教师——作为学习的客体将对知识的理解、对内容的领悟强加给了学生。从这里折射出了一个教学的核心问题,即,语文自主学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科学的教育实践早已证明:语文自主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成”。也就是学生在自己“真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思考,产生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通过交流逐步完善自我知识构建,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的教学生成策略,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精心预设,强化生成

一节好的语文课,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教师有没有开放的、生成的课程意识,同时,有没有灵活驾驭、调控教学进程的能力。

2.经历“过程”,体现个性

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一种通病,就是面面俱到,即使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也是在教师设定的问题区域内进行的,这样的形式如同蜻蜓点水,浮于表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启示我们要把教与学的过程落到实处,把学生个性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教师要做到精心设置,细心检查,耐心扶持,以帮助学生提高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养。

第8篇

一、拓展探究空间

1.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语文学科本身的开放性,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多向性接口。语文具有“文”的形式与内容,这个“文”,可以解作“文化”“文字”,也可以解释为“人文”“文学”。你可以从文学角度研究它,也可以从文字角度研究它。这些角度,无疑形成了一个多维的研究空间,使学生具有了多层次的研究平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这个研究空间打开求知的欲望。

2.挖掘语文学习材料的内涵。语文学习材料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伦理道德、文史哲等无所不包。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书本延伸到自然、历史、社会,要注重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语文新课程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这就更有利于探究性教学的进行。如新教科书设置了“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等综合性学习栏目,教师可利用这些学习材料,沟通课堂内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3.延伸教材内容,拓宽研究课题。课外课题是课堂研究的自然延伸,教师在教学吵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中产生联想,分析课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

1.为学生营造发现问题的良好氛围。问题是启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和中介。但在教学中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紧张状态中是难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师就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这在课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这是语文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是人文学科,是诉诸丰富情感的一门功课,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需要,重视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始如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教学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语文学科的内容很丰富,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使其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有教师巧妙地把辩论赛引进了课堂,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边读边体会边讨论,很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这一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造成学生认知矛盾和冲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求、愿望和兴趣,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引导自主合作探究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究意识。在以往的一些语文教学中,往往流于机械训练的多,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少,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失。语文探究性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起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兴趣、炽热的情感。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要教师放任自流,教师的角色是学生探究过程的向导,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2.教师与学生建立“对话”的合作形式。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公要靠语文课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观察整个探究活动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学生靠他们自己的探究能力,在探究活动中负有主要的责任。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与学生“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传道解惑”,也不是几名尖子生围绕老师的提问作一番“应答”,而是教师而向全体学生,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有时也提醒学生换一换思路,探究较困难的问题。这种师生的合作能使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3.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合作探究。由于探究教学是围绕问题的解决活动来开展的,这些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力量来进行分工合作。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他们的问题,批判性地倾听他人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并提出质疑。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探究效率。

四、鼓励参与体验

1.帮助学生亲历阅读探究过程。阅读,从其自然固有的本来面目来说,它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文本),探索、研究、理解、发现作者对这个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受与思考。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亲历阅读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从课文导读、预习、思考与练习以及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去阅读。对于学生理解不透的问题,教师则搭梯相助,让他们继续探究。

第9篇

1.合理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明显感觉到,上课前如果运用音乐、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运用音乐导入,例如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黄河颂》《雷电颂》等课文时就可以采用音乐导入。以《音乐巨人贝多芬》为例,导入时可以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由震撼人心的音乐过渡到贝多芬的坎坷经历再到伟大的人格。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人格的理解。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适当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导入新课,在课的起始阶段,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效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2.结合课文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在语文教学别是说明文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人教版语文八年级安排了大量有关祖国名川大山、风俗人情等的说明文,如《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等,过去就是老师讲授,学生只能根据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形成表象。但是,现在我们上课时可以播放苏州园林、故宫等的视频,学生就会在画面中感受到素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美誉的苏州园林的巧妙设计和领略故宫博物院的金碧辉煌、壮观雄伟。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文朗读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散文、诗歌更是以诵读为主,在教这些文章时我们可以播放音频、视频范读或配饰背景音乐让学生进行诵读表演,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3.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益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会把生字词、课堂练习等书写在黑板上,这样费时费力。而如今,我们可以把生字词、练习等做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根据需要使用,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时间。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在课件中链接相关的知识或资料。如在讲《马说》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材料制成多媒体课件,同时还可以列举古今中外怀才不遇的名人实例,让学生以视听的方式直面学习材料,相互发表不同感受,激发了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和处理,使之更直观形象,更贴近学生生活;同时也减少了教师板书、绘图、列表等不必要的时间,让教师更有精力和时间来关注学情、组织教学。这样的课堂形式一方面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学生的多个感官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际教学效率。

4.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有针对性给学生出示一些练习题或者一些典型错题,如设计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等,让学生操作电脑答题(有条件的可以在微机室完成),或者由学生口述教师操作电脑,人机互动中不时有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答题;也可以将同学们在一些解题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错误情形直观的展现在大家面前,配合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引起大家的反思与重视。这种合理设计的人机对话式的作业练习凸显出了直观性、趣味性、针对性、高效性等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了大量思维训练,大大的减轻了传统教学中那些不必要而且低效的学生作业负担。

第10篇

传统语文教学多局限于对课文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等,很难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审美感受能力。而信息技术以它多样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感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生机与活力,大大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内涵,为语文教学插上了神奇的翅膀。

第一,信息技术拓展了语文教学领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也就是说,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在的中学生,生活范围狭小,仅局限于学校与家庭,接触到的人和事十分有限,获取的知识信息也很少。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使学生间接地了解社会生活,积累信息和知识,从而不断拓展他们的生活空间,促进他们对文本的学习和理解。比如,在教授《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时,我展示了中国古今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打破时空的局限,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及其文化气息有了深入的了解,积累了关于建筑的大量信息,很好地理解了文本。同时,也使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有了深刻的认识,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

第二,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资源,使教师的备课更加方便。语文教师传统的备课,基本上只依赖于《教学参考书》,资源十分有限。而今天,信息技术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从课文朗读到音像资料,以及参考教案、课件、练习等,可以说应有尽有。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充分发挥个人主观创造性的基础上,适当借鉴或利用这些资源,使自己的备课更为充分,这样上起课来也就会得心应手。

另外,信息网络也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教育专家进行交流探讨的平台。这既实现了信息融通,又可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三,信息技术优化了语文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优美的景色、动人的感情、鲜活的形象,虽然都来源于生活,但作者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因此,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感悟、体验,让他们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文字还原为生活中本来的面貌。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由教师讲解分析,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手段新颖的形式、多样的方法,能够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截取了电视剧《水浒传》的相关片段,适时穿插播放,使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和当时的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深刻理解了林冲走上梁山的原因,最后,伴随着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结束了本节课,使学生深受感染。

第四,信息技术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更益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展开,生成创新的火花。比如,在讲授《登高》这首诗之前,我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杜甫的生平资料,以及杜甫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作和有关这首诗的学习材料,对这首诗进行预习。上课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由于学生课前准备充分,在我的引导启发下,他们轻松自然地把握了本诗深厚的情感。整个过程,我只是略作指导,适当点拨,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南县第一中学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 应用能力 培养措施

在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语文

教学,一方面要发挥其作为基础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发挥的是基于实际需要的综合性作用,这是由中等职

业学校教学的特点决定的。有别于普通高中的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直接指向职业技能,而这正是应用

能力培养的一种体现。语文教学本身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工具性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所需要的应用能力有直接的联系,而人文性亦可以为应用能力提供良好的支持。

语文的应用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语境中究竟是什么含义呢?一般认为,语文应用能力的形成指的是学生在对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将语文知识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能力,转化成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其中包括问题的组织能力、提出能力、分析与解决能力等。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主要环节。

新形势下,对学生和教师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要求他们在走出校门时要具备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对于教师而言,要求文化科目教师尽快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在这一要求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应该进行新的探索。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分析

语文教学讲究因材施教,这一思想的重要内涵就是只

有确定好“材”,才能有材可“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的语文教学作一个

梳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般学习基础

和学习习惯都不太理想,这看起来是一个不利的条件,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另一些可以凭借的地方。比如说笔者曾经连续三年对高一年级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分析,发现每年都有一半左右学生的语文基础还是比较理想,他们之所以总分不高,多是因为男生的英语较弱,女生的理科较差。而在语文知识的结构中,笔者又发现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也表现出水平的差异,尤其是读和写的能力相对较弱,学生读的习惯没有有效养成,写作更是学生的弱项,这些对于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都是极为不利的。

此外,从认识上来看,教师过于强调学习专业知识,导致学生会忽视对包括语文在内的文化学科的学习,这一现状从动机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利于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的教学也难

以顾及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应用技能。实际教学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上,缺乏目标指向应用性的意识与“双师型”的能力。这在客观上制约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大面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目标的实现。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认清新形势的要求。秉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服务于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要求,以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导向;二是要分析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需求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搭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桥梁。具体来说,需要遵循如下两个原则:

一是遵循能力导向原则。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有可能寻找到有效的能力培养途径。比如说针对财会专业学生的教学,教师应注意到学生需要表格阅读和制作能力,以及报告写作能力。这种能力在专业技能培训的课堂上一般缺少培养的机会,而这种能力却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培养。

我们曾经在该专业的语文教学中设置过一个专门针对财务报告类的应用文专题,通过提供公司财务报表以及报告的应用文范例,让学生熟悉财务报表的设计与阅读,并能够根据财务报表写出一份合格的财务报告。这一专题前后用了六个课时左右,分两层次进行。第一层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基础知识,第二层次是让学生较为熟练地撰写一份财务报告。在专题教学结束之后的两个星期左右,笔者特意组织了一次质量监测,结果大部分学生均能较为准确地读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也都能较为全面地从经营成果、资金流量等方面完成一个简单的财务报告。这一应用能力的提升得到了财务专业教师的重视,促成了语文学科教师与财务专业教师的有效互动。

二是遵循能力培养原则。在这一课题研究中,教师应坚持“在应用过程中培养应用能力”的原则,同时高度重视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策略选择。教师最主要的做法就是要寻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专业需要的教学素材,以语文专业训练为切入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为保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比如说上面所提及的财务报表的应用能力培训,就是通过“读”来提高学生的财务信息输入能力,通过“写”来培养学生的财务信息输出能力。再比如说教师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

该专业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需要阅读工具说明书的场

合较多,因此教师就与该专业的专业技能教师合作,以他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机械设计为题材,将入门级的机械说

明书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由于语文教师在这个领域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反而能够大胆学习、大胆表达,尤其是当他们的观点超越了语文教师的理解时。他们学习的动力就更加强劲,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学生应用能力的迅速提升。再以教学方式的选择为例,学生一般不喜欢阅读,但在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特别是因专业需要来引导学生阅读,这种学后不久即可致用的模式获得了学生的喜欢,从而也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前瞻思考

在新的形势下,笔者坚持认为语文教学只有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彰显出其在中等职业教学中的长久生命

力。因为如果只是教语文知识,那就忽视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而如果只教专业技能,学生又缺少必要的语文知识作为支撑。

第12篇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学科德育 文道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19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due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Chinese subject and the demand of the students' growth makes the unity is the necessity of the education. Bu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eacher's "moral neglect" and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the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These problems lie in between education and Chinese, only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teacher'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abi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subject posi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o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design of science and human culture, Chinese language subject moral education to out of the predicament.

Key words Chinese education; subject morality; unity of Chinese and morality

在当今工具理性盛行、普遍追求高效益的时代,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更多的是成为了残酷的战场。“高效率、大容量、长时间”是课堂教学的金科玉律。在这种背景下,语文课堂变成了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所。鲜活的文学被人为地分割成冷冰冰的句法、结构层次等知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德育性被抹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教育生态下究竟会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我们不得而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传授知识和德育的双重任务,尤其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为明显。本文作者将着眼于语文学科德育问题,探讨当前语文课堂中育人和育文的关系。

1 文道统一的必要性――“回归教学本原”①

1.1 教育的本然

教书育人原本就是教学的根本使命,只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渐渐迷失了方向,忽视了对人内心的培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健全的生态人。所谓“生态人”,即是具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拥有“喜怒哀乐”的正常人。知识教育是培养生态人的基本条件,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健全的人还要注重品德的培养、人格的健全。只有育人和育文良好地统一,才是真正的教育。文道统一的认知在全世界的教育界都被奉为真理性的存在。赫尔巴特曾这样论述:“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单纯强调知识功能的教育必定是不完整的。

1.2 学科的要求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包含着育人育德的资源,学科知识的背后的德育资源就像藏在窗户纸后的宝藏,要想得到很容易,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有“捅破”窗户纸的意识,发掘出知识背后的宝藏。

语文这一学科很特别,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有些人认为国文这一科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而已。但是有些人却以为国文科简直无所不包,大至养成民族精神,小至写一个借东西的便条,都得由国文科负责。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种种的看法,各不相同的认识。”②可见语文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对其认知的多样性。实现语文教学任务是通过呈现以文章为主体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这些文质兼美、题材多样的精品文章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这些文章一般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课文中包含着大量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学生在学习言语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这些形象的熏陶感染。语文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必须将教文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文与道的统一。

1.3 学生成长的需要

语文教学需要文道统一,更多的是来自学生发展的主体需求。首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智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建立。其次,学生渴求正确的、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发展中的学生人格以及品德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学生成长的特点表明了教师进行德育、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性。

2 文道统一的困境

2.1 教师的“德育忽视”③

课改后,我国提出培养“健全人”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学科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兼顾德育。传统的学科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使得在真正的课堂实践中,形成文道分离、知识主导的局面。教师的德育忽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知识本位观,长期的重知识、轻德育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忽略了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存在。学科教师在观念中形成了一种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重视知识的学习无可厚非,只是应当把握合适的尺度。其次“专门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学科教师一般认为进行德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属工作,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传授语文学科的知识,这样的思想会阻碍学科德育的进行,造成在语文课上的德育忽视。我们应该清楚德育并不是一两门专门的课程就能够完成的,日常教学的潜移默化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再次,学科教师弱化自身的“道德引导者”身份,在日常教学中不太重视自身的言行,常常忽视自己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和作用。

2.2 社会风气的影响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从学校管理者到任课教师再到学生,每一个人都身处社会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不只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不得不在一节课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技能,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德育的缺失。这其实也是许多学科教师面临的困境,不是教师不想进行德育,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让教师实施德育。这就造成了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师都会以语文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即使是涉及人文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大都以要求学生记忆的方式出现,这样的课堂谈何文道统一?其次,整个社会盲目追求速度、人心浮躁。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思维。人们已经习惯追求“快”,已经忘记该如何“慢”。这种思维映射在语文课堂中,便有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品读诗词文章,更多的是希望教师直接将文章划分重点、理清层次、直取文章要义。“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和“快餐式”的阅读从来都不是学习的捷径,反而将语文学习陷入了文道分离的困境。

3 文道统一的实施方法

3.1 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自觉性和“德能”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基础学科更是如此。不同的教师在教授同样的内容时,德育效果不尽相同。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德育敏感度、学科内容育人价值的把握以及实践教学的智慧不同。要想提高语文学科德育水平,最紧要的是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自觉性。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语文知识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以及生活理念的形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只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语文教师切不可将语文课变为语文知识训练课。

其次,语文教师的“德能”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德能”包括两种基本的能力:其一是道德能力,是指个体选择道德价值、实践道德价值的能力。其二是道德教育实践能力,是指应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敏感觉知道德问题的能力、善于道德推理与引领的能力以及对不同道德观点宽容与信任的基本能力。④语文教师只有自身能够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拥有高尚的道德,才具有指导学生发展的基本资格。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思维方式和道德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只有对不同的道德观点兼容并包,才能和学生平等交流。只有保持德育的敏感度,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德育的引领者,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操。

3.2 重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实施引导式德育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直以来是课堂教学遵循的原则。主体指的是学生是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同样在学科德育过程中,学生也是德育的主体。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没来得及思考诗词的思想内涵、文章的情感价值等,老师便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尤其是在高考语文作文中,考生的思维方向高度一致。这种情况不是语文教育的成就,恰恰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我们可以反问几个问题:这样的语文教育价值到底有多少?德育效果如何?是否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忽视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语文教育,只是外在的强加灌输,要么抹杀学生的自主性与思想性,要么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抗。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式、启发式的教育,每一位学生内心都有向善的种子,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这颗种子阳光雨水,引导其自主健康地成长,强行灌输只会适得其反。

3.3 教学设计的科学化、人文化

好的学科德育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有精心的准备。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把握好“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精准理解三维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当准确理解课本知识,注重知识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不必刻意追求德智统一,教师只需要将语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熏陶感染。这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当有生活教学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注释

① 于漪.心存敬畏 回归教学本原[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

② 王晓霞,王显槐.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J].江西教育科研,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