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时间:2023-06-06 09:02: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第1篇

关键词:技改技措档案 完整规范 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投资、管理、建设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严峻形势,很多企业的老厂区及老生产线已完全适应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只有对现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加强资源综合综合利用和治理污染等,提高社会综合经济效益和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 这个生产建设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档案便是技改技措档案。

技改技措档案管理是指国家对企业投资的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研保条件建设项目和批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等专项技改项目以及本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技改技措项目从立项到国家以及本企业验收过程中所形成档案的全过程管理。企业技改技措项目档案是企业技改技措工程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的真实反映,它对于加强技改工程质量控制,以及工程日后维修、改建、扩建等具有重要作用。

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由于投资大、建设工期长、工种多,档案资料多种多样,管理难度很大。如何确保技改技措档案管理的规范、完整,笔者认为只有明确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档案收集归档、整理组卷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确保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的完整规范。

一 、 技改技措项目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企业的技改技措工程是一项复杂的企业生产建设活动,它所产生的项目论证、立项、报批、批复等文件;各项设备仪器的招标采购,调试运行维修等文件;工程建设审批,勘察设计、实施到竣工验收过程中形成的文件;以及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的电子文件等等,档案种类繁多,牵涉到企业内部计划部门、设备部门、仪器部门、基建部门、 科技信息部门、档案部门等众多部门,如何才能管理好这些档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牵头单位实行自上而下的责任保证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这就是企业技改技措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企业的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管理应该实行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技改技措项目档案包括科研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基建档案和电子档案等。其管理工作要纳入到企业计划部门所牵头的技改技措项目检查、协调、考核、组织验收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企业档案部门应对其它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为确保技改技措项目档案归档工作的及时有序,企业计划部门应在下达技改技措项目计划的同时,向各有关档案管理部门通知相关内容,比如此次技改技措项目所牵涉的设备仪器的名称、数目,基本建设工程的内容等,档案人员心中有数,档案管理从收集开始就有序进行,切实做到档案管理与项目建设同时起步。

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的验收工作是工程验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计划部门通知各部门验收时间后,各相关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应按时间节点对其管理的档案进行整理、统计,然后向企业档案部门提交报告,档案部门进行汇总后,向计划部门提交本次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管理总结报告,各相关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接受审查组对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的现场验收。

二 、确保企业技改技措项目档案规范管理的对策

1. 建立完善的归档制度。技改技措项目档案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技改技措工程实施期间所归档案不够完整规范。比如在设备仪器档案的管理中,由于相关技术人员的不重视,经常会出现前期招标文件、合同以及后期检测运行维修过程中技术报告的丢失和遗漏等,都是档案归档的不够完整规范的具体表现。

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作为指导监督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管理的执法依据。使相关技术人员在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杜绝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推委扯皮,从而保证技改技措档案归档的完整规范。 其次,结合工程项目施工进程所涉及的内容和单位,制定相关单位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及考核措施,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考核,将档案管理纳入每一位员工的绩效考核范围,增强工作责任心,也便于监督、检查和管理。

2.加强企业内部相关人员的档案管理培训。由于企业技改技措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多等特点,如果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够强,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对国家及行业关于技改技措工程档案的相关要求了解不深,就会直接影响技改技措档案的规范管理。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的档案部门应该组织本企业与技改技措工程相关的专、兼职档案员以及设备、基建、科技部门相关技术人员参加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管理培训,使相关人员进一步理顺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对于与技改技措工程档案相关的管理规定、编制规范等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管理标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全员的档案意识,为技改技措项目档案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各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对技改技措项目档案认识,强化管理,加强工作责任感。技改技措项目档案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在项目建立之初,就要重视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认真学习有关企业技改技措项目制度,对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认识和了解,这样才会在档案收集方面变被动为主动,为档案的完整规范打下基础。其次,在档案整理方面严格按照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执行,比如整理组卷时封面、标签的填写,页码的打印,装订的规格,目录的制作等,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切实做到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规范。

三、结语

总之,技改技措项目档案作为近年企业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强规范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只有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加强档案收集、归档、整理、提供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确保技改技措项目档案的完整规范,使技改技措项目档案在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档案管理

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档案是指经市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由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印发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招标投标交易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原始记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档案是招标投标过程中的真实记录,是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因为规模大,既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又有主体工程、配套工程、既有土建工程又有机械设备的采购安装,形成周期长,招投标文件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发挥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作为档案工作者,应当建立健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档案工作,认真研究思考,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招投标档案的真实、准确、完整,为建设项目中标后的跟踪管理和咨询服务提供依据。

目前,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文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工程招投标档案数量巨大、规格不一,给库房管理带来压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参加单位多,招投标文件数量庞大,没有中标的单位招投标文件更是数量巨大,而且各类文件至少一式三套。目前,现行的档案管理规范中没有对工程招投标文件的规格大小、保管期限等没有明确的规定。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往往工期长,查阅频繁,招投标文件大小又无法入盒,给档案保管和利用带来不小的管理难度。

其次,招投标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造成档案资料管理混乱等问题。很多建设单位没有真正建立招投标档案管理工作机制,与招标签订合同后,招标给什么就接收什么;一些单位对重点工程招投标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要求模糊不清,招投标文件随意堆放,没有分类标准,没有按照按类排列、组卷,以至于给以后的档案查询利用、审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再有,档案管理专业软件的单一性,无法满足招投标文件数字化的需求,也制约了档案资源的共享。现在不少企业采用了专业档案管理系统,但目前的档案管理系统只能满足招投标档案的目录管理,不能与评标管理软件实现对接,档案的查阅利用,只能根据档号到档案室翻阅原始资料,不仅加大了工作量,也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的破损。

针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档案管理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从管理职责、制度建设、规范要求等方面,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明确招投标档案管理分工协作机制。应明确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做到分级管理、职责明确。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标委托招标机构进行的,由招标机构负责招标投标档案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建设单位负责立卷、归档、集中保管。招投标交易活动结束后,中标通知书发出一周内,应按照归档范围移交档案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按照要求上交的,可考虑不予划拨费用。建设单位应建立由技术部门、综合档案室人员组成的小组,明确档案管理负责人。负责接收、立卷、归档,并将其纳入本单位档案综合管理分类体系,实现集中管理。

2、建立健全招投标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整理招投标项目档案,条例中并没有对招投标档案的管理做出详细规定。因此,细化各地现行的工程招投标档案管理办法,才能规范招投标档案管理工作。另外,要与交易中心加强联系,业务审批人员在文件的收集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和依据,对报送人的文件严格审查,不符合归档要求的不予办理,从源头上规范档案材料。

3、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工作。首先,细化资料收集清单,是精简库存数量的前提。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文件,建设单位档案室收集保管的档案材料主要有工程前期文件材料和工程招投标文件材料两部分。在《条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市重点项目招投标档案应主要包括:1、前期阶段:包括立项批文复印件、招标协议、招标申请等。2、过程阶段:招标公告、投标申请人汇总名单、投标资格预审、招标文件、招标答疑、工程量清单、预算控制价或投标限价、投标人标书,包括技术标、经济标等;3、签约阶段:评标委员会名单、开标记录、符合要求的投标一览表、废标情况说明、评标标准、中标通知书、合同副本、未中标人投标文件等。其次,在精简招投标档案方面,招投标办公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和信用投标人,以后的投标项目资审文件和投标文件可不再提交有关人员业绩、人员资历材料等复印件。这样,不但减少投标单位的重复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档案的数量。再有,建设单位应统一移交格式,方便以后的管理工作,移交前将归档范围、移交表统一格式后发给招标,中标单位投标文件一正三副,不中标单位一套正本就可以了,改变以往招标将所有招标过程中产生的材料全部交给建设单位,造成资料重复,库存紧张的状况。最后,关于归档年限的设定,将市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文件划分为永久、三十年、十年,中标单位土建部分建议划为永久,设备按使用年限划分为三十年和十年,未中标单位建议作为资料保管五年。

4、清晰招投标档案的组卷。招标各阶段的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施工、装饰装修、材料设备采购等应当分别组卷。招投标文件的立卷和归档,应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同一个项目分阶段招标的,每一阶段应分别组卷,内容相同的材料,不必重复归档,在备考表中注明即可,卷与卷之间保持相互联系。

5、提高招投标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对档案专业管理系统与招投标管理系统的接口连接,实现条目检索和全文检索,逐步实现招投标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做好档案的编研工作,编制招投标项目汇编,包括录入项目名称、中标单位、合同金额、合同签订日期,并对主要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对各类数据按照档案的分类要求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各类分析报表的进行插件处理,改变以往单调、静止的文档提供利用方式,为用户提供图文一体化的利用服务,为投标单位和有关部门提供综合性信息,实现档案的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充分发挥招投标档案价值。

第3篇

【关键词】高校会计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后一环。在工作中往往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忽略了其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与时俱进,高校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观念,高校财务部门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1高校会计档案定义

高校会计档案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和财务活动中的产物,体现了高校财务活动情况,也体现了高校在一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包括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并且反映了高校财务核算的具体内容、核算方法、核算过程和核算结果。和其他的档案对比,高校会计档案的属性比较专业。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理解高校会计档案的概念,我们需要明确下面的内容:①高校会计档案是处理完成的财务业务凭证和财务资料,并且核算行为已经完成,财务资料已经整理完毕。并按一定的逻辑规律整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②会计档案主要来源于外部接收获得及内部直接形成;外部接收获得主要从单位外部取得,包括发票、购销合同、收据、银行回单等。内部直接形成是指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包括记账凭证、明细账、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等。③电子会计档案也属于会计档案的一种,只不过它的存储形式、传输途径及保存方式与普通档案不同,是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为载体的。

2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①高校财务部门往往觉得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已经处理完了的会计业务凭证和会计资料,所以,高校对于会计档案的管理没有做到同会计业务一样重视,管理不到位、不严格,没有与会计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导致财务管理成效不够完整。大部分高校财务工作者只注重日常的财务业务的管理,对会计档案的工作流于形式。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者有的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有的并不是科班出身,业务水平很低,导致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得到科学的管理。更有甚者不安排专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②高校财务部门对会计档案资料保存不齐全,不完整。一些高校只注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财务资料的归档与整理,而没有对文件性的财务资料、电子存储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导致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够系统、不够完整。③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会计档案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往往在一些单位并没有健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起来没有抓手,没有依据,更不能做到规范、科学的管理。④高校会计档案的纸质资料没能有效的和电子存储会计档案进行同步。一些高校没能把储存的电子资料进行有效的归档管理,导致高校财务信息丢失。目前,高校财务电算化发展很快,有的高校没有与时俱进,财务软件升级缓慢,严重影响了财务电算化档案的有效调阅。财务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往往不受重视。

3解决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对策

①加强领导,科学管理。学校领导应该把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到日常上来,当作日常业务来看,视为会计业务的最后一个流程。针对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组织定期的培训,到兄弟单位进行学习交流,总结经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五条则明确地规定:“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加强领导,科学管理,要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做到及时归档、方便查阅、安全存储保管。应该督促相关部门对会计档案管理进行内部控制,定期督察,使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高校财务管理也更完整有效。②提高高校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最终落实在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职业操守决定会计档案工作是否科学有效。高校对会计档案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把档案管理提到日常上来,把档案管理与会计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了一个整体,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就会主动的,自然而然的把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当成会计业务工作一样重视。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不断学习会计档案管理知识,更新观念,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高校财务部门应该通过自我学习和走出去学习相结合,每周定期组织培训,还可以去兄弟院校去学习,彼此交流经验,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另外,还要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后续工作,针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得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从人员素质到制度保障都能得到提高,促使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提高整个财务管理的水平。③建立健全有效的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有效监管,科学管理。财务部门也应该制定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起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且建立内控制度,财务部门内部进行监管,层层监督,防患于未然,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高校财务部门还应该把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当中来,目标就是规范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明确高校责任人,并且完善一整套健全的高校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合理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高校会计档案资料及时归档、科学保存、管理规范,使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有好的制度作为保障。④高校要根据相应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做出准确的鉴定,判断会计档案是否已经保管到期,并及时进行销毁,按照科学的流程进行处理。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会计档案的鉴定工作,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给予正确的定位,确保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对于保管到期的及时销毁,高校会计档案工作者要对有价值的会计档案保管妥当,对按规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进行及时有效的销毁,并在销毁及保管清册的备注栏内标注。在会计电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者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高校要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监管到位,最终确保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合理规范、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马玉昆.浅谈会计档案的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2(01).

[2]郭利萍.电算化会计档案制度的建立[J].档案管理,2002(05).

[3]周玉玲.纸质与电子档案共存及网络环境电子档案管理模式[J].中国科技博览,2009.

[4]赖新英.浅谈医院会计档案管理[J].财会通讯,2010(07).

[5]翁海荣.做好会计档案促进企业经济发展[J].现代企业,2010(03).

[6]邓晓燕.浅谈医院会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3).

[7]惠洪霞.电算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对策[J].兰台内外,2010(01).

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

当前形势下,社会得到高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手段得以运用,并且获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导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问题。下面就分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运用信息化系统,这从本质上提升了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自身的工作效率。纵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向信息化转化。但是,一些事业单位仅仅运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检索、排序以及录入,没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这从本质上降低了事业单位档案资料利用率,很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无法发挥出来。

1.2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规矩是一切企业良好运行管理的基础,任何职工做任何工作都需要遵循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更是如此。然而,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这从本质上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案卷标题信息模糊,档案序号繁乱,档案卷内目录不全等,甚至有些事业单位没有借阅档案、档案保密、档案保护、档案收集、档案整理等制度。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存在档案管理制度,但是管理人员并没有根据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导致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成为一种摆设,丧失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效能。

1.3档案管理缺少经费

事业单位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属于涉及多个部门、十分复杂的工作,想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对多方面要求进行满足。首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具有十分健全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并且经费充足。但是,当前形势下,很多事业单位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近些年来,办公系统越来越完善,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共同存在。但是,有些事业单位领导不重视,资金欠缺,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完善的档案基础设施,没有建设规范的档案材料库房,档案管理的条件很差,没有控制湿度和温度,导致一些纸质档案发生霉变。

2解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2.1运用信息化方法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均大量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也要走向信息化。相关实践表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以及效率,更可以准确、及时反馈档案信息,人们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准确、快速查找档案,并且借阅档案。正因如此,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必须要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加强运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组织职工开展信息化管理学习和培训,学习十分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如声像技术、缩微技术、光盘技术等。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参考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由于当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因此,事业单位加强自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能够促进档案管理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职能。此外,还可以对信息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满足和适应,更可以从本质上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服务。

2.2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自身具有综合性特征、专业性特征以及复杂性特征,档案管理工作的这些特征要求工作者必须要具备很高的能力和素质,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还要有很高的责任心和政治素养,可以说,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注重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事业单位要尽可能避免档案管理工作者频繁变动,使档案管理队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此外,事业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促使工作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由于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与时俱进,所以,事业单位对工作者进行培训和考核,促使工作者对原有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和更新,注重提升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提升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及荣誉感,这些均能够从本质上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2.3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

管理制度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有完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促使档案管理人员有章可循和有法可依。因此,事业单位不仅要加强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促使事业单位职工和干部配合整理和搜集档案材料,还要高度完善档案设施,严格考核和督查档案管理工作,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设施纳入到事业单位资金预算之中,实施年底考核。此外,档案管理工作者还要对事业单位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人事劳动、行政管理等过程中所产生和搜集的文件材料进行移交,建全奖惩制度和移交制度,保证各个门类的档案能够搜集全面,包括实物、图片、文字、声像等。

2.4加大档案管理资金投入

想要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不仅要在思想上和观念上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还要在物质上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支持。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得以逐步完善,更加有序、安全以及科学的存放档案资料。首先,要求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重要性以及地位进行高度重视,为档案管理部门拨放充足的资金,逐渐完善档案室基础设施。促使档案管理部门建设档案库房,做到防火防潮,还要购买档案柜。这样可以对档案进行妥善的保存,杜绝发生档案材料损坏等情况。其次,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对档案室基础设施进行及时的检查,包括档案柜、空调、灭火设施等,一旦设施出现损坏,必须要及时上报,申请维修。

3结语

纵观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正因如此,要求事业单位领导必须要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还要主动、积极投身于工作中。并且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杜绝问题再次出现,不断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通过采取各种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逐个击破和解决问题。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坚持不懈地学习,真正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苏红.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理论观察,2014(5):127-128.

[2]吴秀娟.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J].管理观察,2013(19):95.

[3]戚科峰.关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卷宗,2015,5(12):549-550.

[4]陈涛.浅谈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及方法[J].赤子,2015(5):179.

[5]侯然然.强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4,5(7):196.

[6]王丽苹.探析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与发展前景[J].科技资讯,2014(36):205.

第5篇

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提供了成人接受高校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档案管理为保障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在社会发展新格局下,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面临新的转型时期。通过对转型时期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的详细分析,总结了当前各地方高校开展成人教育时,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解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和困境,从而提出了优化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转型时期;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

1转型时期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在科技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各行业领域发展日新月异,但同时面临社会发展资源瓶颈、环境约束、人才资金困境,行业领域发展面临新的要求,需要克服新形势的挑战,做好总体布局。对于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而言,档案管理工作在转型时期面临着严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1.1档案管理内容更加复杂多样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越发复杂,转型时期衍生的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给长期使用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转型时期,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内容将涵盖更加复杂多样的内容,既包括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考务档案管理,还将需要对学科建设和相关实验室建设的档案管理、日常课堂教学的材料档案管理纳入进来,既记录接受成人教育学生的学籍信息,还记录学生考试、课堂学习和学校硬件实验室建设等档案信息[1]。

1.2档案管理材料来源更加多元

在地方高校不断创新成人教育模式的带动下,成人教育所涉及的档案管理信息来源就越发丰富,因此转型时期,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材料来源将更加丰富[2]。从来源来看,一是文书档案资料,来源有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法规政策,地方高校开展成人教育的规章制度,成人教育学生的学籍资料,教务教学计划、教材等,毕业学生档案等等;二是电子档案资料,在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档案管理后,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资料也包括了电子档案资料,包括学生电子档案学籍信息等。

1.3档案优化管理难点多

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下,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在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升,但是总的来看,实现更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仍然面临众多的难题。这些难点的存在阻碍了地方高校高效地开展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也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档案管理需求,是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改善的[3]。

2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现状

在成人教育普及率逐步提高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了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提供了成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平台。为了更好的提高地方成人教育工作的质量,做好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看,当前地方高校开展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如下:

2.1管理分散、利用率低

在很多地方高校,进行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管理十分分散,行政部门中,多头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的成教处、学生处,乃至院系教务处都在旅行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职能,经常有重复管、漏管的现象出现,再加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通,让一些成人学生的档案信息无法及时的形成系统资料[4]。另外,当前地方高校所形成的成人教育档案相关资料的利用率普遍偏低,不达70%的率用率是对档案管理工作成果的不利。

2.2规范化、信息化程度偏低

在很多地方高校,进行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工作,遵循的是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并没有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性设立单独的档案管理制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更容易失序,从而造成档案信息的流失、管理纰漏[5]。

3转型时期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优化管理对策措施

成人教育是为成人提供继续学习机会的重要平台,各地方高校将继续扩大成人教育范围,开设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成人教育专业,越来越多的成人将到地方高校中接受成人教育,因此未来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工作量将更大、涉及范围也将更广,必须在优化档案管理上采取特定的对策措施。

3.1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要应对当前地方高校中,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分散形式,首先要在职能部门设置上进行强化,避免当前多头管理的现象出现,一方面要在成人教育学院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岗位,形成专人专岗,避免档案管理的漏管、重复管,另一方面要形成成人教育档案的动态管理,需要在学生接受学习的长时间内,对所有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其次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提供更加方便的档案查询和使用途径,供学生、企业查询。

3.2提高规范化和信息化程度

提高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就是要从规章制度上进行规范,一方面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要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从档案管理的角度制定法律法规,供地方高校实际操作参考,另一方面各地方高校需要针对学校开展成人教育的特色,在学校规章制度中体现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制度。

3.3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管理层对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是造成现状困境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加强对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重视,是缓解困难、进行优化的重要前提。首先是要不断的提高对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重视意识,从思想上正视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从行动上制定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相应制度,从模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突破;其次要不断加大对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专项经费的投入,要进行设备的更新、专业系统的开发、人才的引进、制度的创新,是要有更多的专项经费为保障基础的,因此教育局要设立专项经费,供专家团队进行系统研究,从而保障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林晓 单位:贺州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訾燕.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淮海工学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

第6篇

在建项目档案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项目档案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项目档案归档制度的建立、国家有关项目档案标准规范的实施及建立项目档案管理网络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凡遵循这一规律的,其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地开展,其项目档案分类组卷合理、整理编排规范、移交归档顺利,否则不然。因此,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在项目建设完成后,保证项目档案达到“完整、准确、系统”的归档要求。具体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要建立档案管理组织体系。一个稍具规模的工程项目,从项目立项到完工这一过程将形成一定数量的项目档案,对这些档案如何管理是项目各参建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个时期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有由上至下的组织机构作保证。一是项目业主单位要设立相应的机构。比如,设立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总负责,项目部下设施工组、质量组、计划组、设备组、物供组等,配备相关的技术负责人,在负责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分别对项目档案的形成、汇集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管。有条件的应配备项目档案专(兼)职管理员负责集中管理项目档案。二是施工承包单位要有技术负责人分管项目档案工作,也可配备资料员负责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三是档案业务主管部门要协调各部门做好项目档案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在协调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还要履行档案的检查指导监督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凡建立了合理的组织体系的企业或部门,并进行有效地运作,各负其责各把其关,其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就有声有色得心应手。

2.要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项目档案管理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就需要有相应的措施来管理,有相应的规范和制度进行约束。日常工作中,项目档案管理需要建立的制度主要有:有关领导分工负责制;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制;项目档案归档范围与分类标准;档案移交制度;交工文件分类整理编制规范;档案保管利用制度等。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既是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项目档案管理有章可循的有效保证。要让所有参加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人员懂得,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安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不可忽视项目档案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工作;因此,要求各参建单位应针对本单位本部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承担的角色认真负责,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把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纳入财务预算;纳入合同管理之中”。使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达到项目档案管理与项目施工建设同步进行的目标。实际工作中,凡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计划性强,管理科学,制度落实,程序规范的单位和部门,其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也相应规范,否则不然。

3.要依据国家项目建设档案管理规范。目前,项目建设档案管理规范主要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除此之外,还有各行业或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项目建设档案管理等规范性文件也需要了解和熟悉。参建单位只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和了解,才能较好地管理项目建设档案,保证项目建设档案的收集齐全、完整归档。一谈到档案管理规范,有的人尤其是施工单位片面地认为这只是档案管理部门及档案人员应知晓的事情,于己关系不大。其实,一个工程项目建设从立项到完成中间有许多环节,主要包括: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项目设计、施工、中交验收等等。完成这些过程少不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单位、工程质量监理等单位的参与,同时也负责本部门形成的项目技术文件按要求整理移交归档。档案管理部门在项目档案管理方面是以国家或行业的档案管理标准去履行检查指导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得知,由于有的参建单位先前对国家或行业有关项目档案管理规范不甚了解,因此,在做具体项目档案时临时抱佛脚或我行我素随意乱套标准,结果在档案移交时过不了关,常常使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项目档案只有在国家有关规范有效约束之下去操作去管理,才能满足或达到归档要求,因此,对国家项目建设档案管理规范的认识学习、熟悉了解是参建单位不容忽视的问题。

4.要建立项目档案管理流向网络。档案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完整”是指项目全过程的文件收集齐全有序;“准确”是真实反映项目建设的概况,准确非常重要,如果档案的准确性出了问题将会起误导作用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系统”是指各专业类别的项目文件的有机联系。有了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才能在项目日后改进工作中主管部门作参考决策以及项目后期维护保养提供可靠的凭证依据。如何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呢?一般大中型及重点建设项目大都是规模大、周期长、点多线长,且施工队伍流动性强,这给项目档案的收集归档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建立项目档案管理网络显得非常必要:一是建立项目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网络。一般情况下,参加项目建设的单位都会有一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项目档案文件管理工作,要求项目主管部门建立好这些人员相关联络信息,有利于针对他们所负责的项目档案情况进行及时跟踪联系,看档案是否收集齐全完整、是否达到归档要求。二是建立项目档案流向网络。项目建设均由建设方向施工承包方提供设计施工技术文件,因此建设方在发放施工技术文件时一定要建立项目技术文件流向登记,并且有受发方签名备案,这样在项目建设完工时就知道该项目是由谁承包施工的,项目技术文件是否按相关规范整理移交了,责任非常明确。这也是项目建设单位在多年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单位:中石化长岭分公司)

第7篇

一、建立离职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的表现形式。在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同时,以制度为形式来体现管理的理念、保障管理行为中劳资关系双方的权益是必要的。“离职”是员工脱离企业的程序环节,是员工与企业利益、权益即将终结的环节,在此环节,企业更应着力于规范运作,从离职手续办理的各个方面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我国法律未对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生效要件做出明文规定,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其体现的法律精神及基本法理,企业制定离职管理规章制度须符合以下条件:(1)必须合法,包括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2)不得违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若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中就离职有相关的权利与义务约定,应按其执行。企业不可通过规章制度在员工离职时增加员工的义务,除非员工认可,否则无效。(3)要向员工公示。公示也就是让员工在制度实施时知悉,未经公示而在员工离职时才交予员工阅知的规章制度,对员工不具有约束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通过建立离职环节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企业得以加强自身管理离职行为的规范性,杜绝随意办理离职手续情况的出现,在程序上管理、约束企业与员工离职事务的处理。

二、加强员工离职商业秘密的保护

对于掌握企业商业秘密(含经营信息及技术信息)的关键岗位的重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离职,企业不仅要在离职办理中注意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且应在劳动合同等法律文书中做出约定。

脱密期约定。所谓脱密期,是指对负有保守企业商业秘密义务的员工,企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的一定期限内,使其脱离涉及商业秘密的岗位。在企业与关键岗位的

核心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可以对员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做出约定,在这个期限内,企业可以让了解、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脱离原工作岗位一段时间或变更其工作内容,同时企业应采用适当的保密设施及其他合理的脱密措施,使企业的商业秘密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竞业避止约定。 企业在员工入职、工作期间可与员工签订竞业避止协议,也可以在员工离职时与员工签订。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竞业避止期限;二是竞业避止补偿。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也可以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不超过3年),不得再生产同类产品及有竞争关系的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因此,对于掌握商业秘密员工的离职,企业应从员工在职时即通过与员工签订相应的法律文件来约束其离职行为,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企业权益的自我保护,防范法律风险的出现。

三、离职工作交接事务处理要点

员工离职时需将其负责的工作事项向企业做一交接对此,员工所在的工作部门及HR部门应认真处理。

归还所领用的办公物品。在实践中,常发生员工带着办公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等易携带物品)擅自离职而不回公司办理离职手续的情况,给企业正常工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与财产损失。针对此情况,一方面企业在办理员工入职手续时即应要求提供并核实清楚员工的相关证件材料,以备追查员工线索;另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应建立起相关工作制度与物品管理制度,对于办公物品的管理与使用实行可行的登记备案;第三,企业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分析员工的离职心理,找到员工离职的动机,若因企业原因致使员工不信任企业不辞而别,企业应在法律规范内履行必要的义务,要求员工办理正常的离职手续;第四,员工带走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将构成侵占公司财产的犯罪行为,企业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企业利益,而不可拖延,贻误了处理事件的时机。

工作内容的交接。在本文第二点中,我们已经介绍过离职员工若掌握一定的商业秘密,企业应针对其工作内容采取一定的包括签署法律文件的措施。对于其他员工,工作内容的交接同样是离职中必须履行的程序。如《会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根据此规定,若离职会计人员不予配合办理工作交接手续,企业有权暂缓给其办理离职手续。

四、离职中的薪资处理

劳动纠纷的发生常由员工离职时劳动关系双方没有就工资、补偿金数额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引起。对此,笔者认为,企业应从以下几点来考虑如何正确处理,以防范法律风险的出现。

1.关于工资结算。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即员工离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员工向企业提供了劳动,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企业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向离职员工结清工资应是离职手续中的一项,这是规范的做法。有些企业习惯于要求离职员工在企业下月正常发薪日来领取工资而不是离职时予以结清,这样办理容易留下隐患。例如,员工张某在公司任平面设计人员,从D公司辞职时,D公司未向其支付当月工资,张某担心D公司扣减其工资,于是将其在公司所使用的计算机配件外置MO及整套设计图库光盘在交接中隐瞒并带离公司。后公司发现缺少物品,拒绝向其发放工资。之后,经劳动争议仲裁及法院一审、二审审理,判决要求D公司足额向张某支付工资,但对D公司要求返回物品的主张不予支持。从本案例可以看出,企业有必要建立离职薪资结算制度,以防范可能出现的纠纷。

2.关于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在员工离职时,劳动关系双方应依据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及双方的劳动合同约定,明确企业是否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及存在劳动关系一方是否有向另一方支付赔偿金的义务。不论是法定义务还是约定义务,企业都不应推脱,应切实保障离职员工的正当合法权益,否则,容易导致劳动纠纷的发生。

3.其他薪酬福利事项的处理。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企业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在员工办理离职时,企业应与员工协商确定转移手续的办理时间及双方如何配合办理等。

五、规范人事档案转移程序

员工因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或其他原因而离职,企业有义务为员工办理必要的相关手续,包括向员工出具离职证明、转移员工个人人事档案等。在实践中,经常有企业以员工在离职时不向企业交付培训费用、违约金、赔偿金等为由扣留员工的个人档案,也不给员工办理有关离职手续,以为这样就可以制约员工,限制其离职,实际上企业是以非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纠正员工的违法或违约行为,这是错误的。

劳动部、国家档案局在《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中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

通过上述规定可知,企业无权以任何理由来扣留已离职员工的档案。企业只有依法处理事务才可以防范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若员工拒绝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责任不辞而别,企业应通过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诉这种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对离职手续文件的要求

准备齐全的离职手续文件。在员工离职时,企业应要求离职员工签署这些文件手续。

在制作文件手续时,应着重考虑将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的履行情况,在相关文件中得以明确表述。文件手续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工作材料、工作内容交接的确认;离职薪资结算的确认;离职时双方签订的协议文书;依具体情况需离职员工签署的其他文件手续。

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退休 档案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50-01

职工退休一直是企业职工关心的热点话题,而人事档案是职工退休办理的重要支撑和依据。因此如何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与退休申报、办理工作,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保障职工退休队伍稳定,已成为当前企业极为重视的一项工作任务。

一、职工退休申报与人事档案管理的关系

按照国家有关退休政策以及退休办理流程对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符合退休政策的职工进行退休申报和审批,并计算养老待遇等一系列的工作。但在为职工办理退休申报手续过程中,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职称、工作履历等重要信息的认定需要从职工人事档案中进行核查,这是为职工退休办理提供资料的重要依据,职工人事档案是记述和反映职工的历史和现状,人事档案由原始资料构成,包括职工历年工作经历、学历、职称、人事调动、新职工登记表、入伍表、工资待遇调整等信息。所以职工退休与人事档案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退休审批需要职工人事档案,人事档案内容记载的是否清晰、准确也关系到职工的退休申报和审批。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和职工退休办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不可分离,同步发展。

二、办理职工退休申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职工档案资料记载模糊致使出生日期难以认定。尤其是职工入职或计算工龄的第一张表上的出生日期模糊或有涂改等现象,这就给企业的退休申报和社保机构经办部门的退休审批工作带来困难,也会直接影响到职工的退休时间。

(2)档案资料不全,参加工作时间等退休信息不好认定。由于档案管理不善,部分职工的人事档案中缺少相应的资料。 从目前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如职工履历、工资、职称、岗位变动等情况的材料未能及时归档,有的档案里有聘任手续资料,但变为工人岗位时,无解聘等手续,或者到新的岗位上工作,没有新岗位任何纸质材料及相关手续,还有的档案记载是当兵入伍,但没有退伍证明材料,以及职工履历上记载是下乡的,但没有下乡工龄认定材料和下乡证明材料,由于档案内容不完整,不能反映其本人的真实情况,不能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全貌。也不能确定职工的参加工作时间,以及职工的身份和岗位等问题,致使会影响到职工的退休和待遇计算等问题,给职工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3)人事档案中的纸质材料与企业管理系统上的电子信息不同步。随着管理手段的提高,以及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供电企业现在各项管理均利用计算机管理复杂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推广使用的是人力资源管控系统和ERP系统,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人员基本信息。但是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员工的电子信息同纸质档案并不完全相符的问题,如纸质档案有材料而ERP系统没有维护到位,或是ERP系统有信息而缺少相应的纸质档案。动态管理工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档案管理工作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记载不清或者档案却是都会给职工、单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在做得好不好有可能要到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能体现出它的效果。

三、申报退休遇到问题的原因分析

(1)表象原因。首先,由于历史因素,职工档案缺失或者是丢失。其次,职工人事档案的记载比较模糊,有些企业并没有对人事档案设定专人管理,档案一直都是无人管理的状态,因此档案的涂改、前后记载差异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也导致了档案的审查工作变得非常的困难。

(2)本质原因。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除了有历史原因影响之外,其档案管理过程的不规范仍然是主要问题。我国在建国甚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都是以经济建设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来进行管理,因此对于人事档案的关注度不高,档案意识相对就比较落后,档案管理思想更加如此,因此管理过程的规范性非常差。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差异也让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好坏不一,人事档案并没有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作来开展,档案丢弃也是因为管理疏漏导致的,因此这一现状是比较严重和主要的问题,目前这一状态还是没有获得很好的改善,因此需要建立起全局人事档案管理的思想。

四、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体系,提升档案管理工作。

(1)强化档案管理认知能力。职工档案作为企业职工退休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每一个职工都需要的重要资料,当这个资料没有获得妥善的管理和保护的时候,其企业职工的权益就会收到损害。所以加强企业各部门对于档案管理的认知能力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首要任务,让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能够符合规范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档案的质量和安全性。

(2)组建档案管理队伍。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由专人来执行,那么组建一支高效、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当前的档案管理队伍正是因为能力不足、水平不高,才会容易出现档案管理问题,因此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或者引入新的高新技术人才,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规范、严格,这样企业职工的档案才能够获得妥善的管理和保存。

(3)增加企业档案管理培训项目。单位档案部门的人员素质高低不齐,因此为他们开展专项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能够显著的改善目前的问题。档案部门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培训项目有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强化,能够让他们在不影响自身经验的同时,增加业务能力,这样等同于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企业职工的档案管理提供了保障。

(4)建立职工知悉人事档案的相关机制,建立人事档案监督检查机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非常的纷繁复杂,涉及的内容多,牵涉的部门广,因此其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多层面、立体的监督考核制度,通过检查制度来督促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档案资源进行抽查和检查,能够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满足时效性和规范性的要求。

(5)严格执行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顺利的进行,需要有一套严格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来保障档案收集、鉴别、转移、查询等一系列工作的有效运行,因此应当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收集制度》、《人事档案利用权限转移制度》、《人事档案查询制度》等制度,并且严格要求各单位按制度办事,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企业退休职工的申报和档案管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档案作为他们退休资料的一个基础,如果不能够保证其完整和完善,那么就会影响对职工退休各项福利的管理,损害了员工的利益,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正确的认识,放在一个高度上来对待,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能够让企业退休职工的申报工作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第9篇

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公路建设项目在逐渐开展,在公路项目实施与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资料和档案材料,且资料具有很高的存在价值,档案管理工作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强化对高速公路档案的管理,应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转变传统单一的档案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的全面化与系统化,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其中是正确之选。为此,本文就高速公路档案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精细化管理

在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中,其中涉及大量的资料内容,包含项目合同、成本、设计图纸以及诸多的项目资料等,都属于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应实现对档案的精细化管理,旨在对档案资料的综合性管理,借助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开展数字化管理,无论在档案归档、整理和调阅方面都相较于传统有了明显的提升,保证公路项目建设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进而提高管理效率。首先,对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注重管理“精”与“细”,以此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在原本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而开展更为深度的管理,管理更具全面性与系统性。精细化管理旨在强调管理责任的明确设定,做好社会分工,同时要求服务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开展,应最大程度上的降低管理所消耗的资源和成本,既要降低成本,也要控制管理质量,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目标,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时期,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管理起来难度较大,资料冗杂,针对此类问题,应注重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明确分工,实现管理责任的明确划分,各司其职,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式的对档案资料予以管理。

二、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1.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不够。

在高速公路档案系统中,所保存的资料和资源都是企业的重要资料,是项目开展的重要借鉴,是积累经验的见证。但是,部分领导由于对档案管理缺乏正确的认知,将企业经营的重点放在业务推进方面,往往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认为档案管理属于后勤部的工作,当需要档案资料时,档案资料管理相对混乱,甚至部分重要资料丢失,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已经为时已晚,若想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强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思想上予以重视。

2.管理模式相对滞后。

传统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大都会设置小型的项目管理部,由2-3个人进行管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记录与登记,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缺失,未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力和功能,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且高速公路项目涉及的材料和档案资料较多,为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另外,档案资料的表现形式众多,包含文书资料、影像资料、录音文件等多种类型,若管理模式不当,会导致档案的归档与整理工作不到位。

3.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

人才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其专业性的发挥,决定着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3]。但就目前形势来看,企业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会选择非专业类或兼职类人员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其在档案管理上的专业性有所缺失,在档案收集、归档和整理等方面缺乏专业技能,缺乏档案管理资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高速公路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对档案管理的系统性约束。

通过对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其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着多种问题,管理质量和效率不高。为转变当前的现状,应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严格约束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制定严格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强调制度编制的详细程度,重视对档案的收集、分析、归档与清点等重要工作,按照项目的类型或重要度予以分类。在档案系统中,其中涉及的都是项目的相关重要资料,如施工合同、设计方案与图纸、成本协议、人力资源方面的合同与协议等多项内容,其中当属合同最为重要,其在起初项目承包时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在最后的项目验收过程中会发挥重要作用。验收过程中,会对工程量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要与相关的合同材料予以核对,公路企业应出示相关的合同证明材料,以表示施工队已经完成工程量,其决定着高速公路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应成立项目管理的专项小组,制定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若出现违规操作或档案管理不到位等行为,应根据情节的严重性给予相应的处理与惩罚。

2.建设精细化的管理团队,为档案的全面管理提供条件。

管理团队是实施公路档案管理的执行者,必须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筛选,必须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证书,规定持证上岗,淘汰非专业类或兼职类人员,发挥专业管理团队的专业化优势,可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为档案的全面化管理提供条件。高速公路企业应及时吸引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能够在档案管理中具备创新性的观点与方法。同时,选择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加入管理团队,主要是觊觎其专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仅仅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满足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需求。同时,为了实现管理团队人员的精细化,要从多个方面予以考虑,要具备公路交通、项目工程施工、环保、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技能等多项技能,对后续的档案管理工作会构成积极影响。

3.创新档案管理开展模式,以实现对档案的全方位的管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不够,对档案的收集、分类与整理效率较低,为缓解当前的现状,应创新档案管理开展模式,以实现对档案的全方位的管理,创设企业专属的档案信息化系统,将公路项目相关的项目名称、项目设计资料、工程量、经典工程设计等内容设置多个专栏,将档案信息上传至网络系统,可实现档案信息的内部分享。建立内部档案信息化系统,应为领导或重要人员设置专属账号,旨在保护档案资料的安全性,项目档案资料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不容他人窥探,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及时的维护,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团队要定期的档案信息化系统中的资料进行清点,如若有领导来调阅档案资料,应及时进行登记,或为领导设置人脸识别技术,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保证对档案资料的全方位管理。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在具备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如信息错删、误删现象,亦或是信息化系统被黑客、病毒软件袭击等,会对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构成威胁。因此,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信息的备份,并运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对系统进行及时的保护,提高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对档案资料的精细化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阶段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其在管理意识、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有所欠缺,档案管理缺乏全面性,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制约着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应从不同方面着手,强调档案管理的精细化,其主要表现为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形式、管理人员等多方面,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以获取足够的档案管理效能,为公路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

作者:王志红 单位: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长春分局

参考文献:

[1]黄庆欣.高速公路管理局档案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J].才智,2014,25:327.

[2]钟宝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关键控制点的探讨[J].城建档案,2014,10:58-59.

[3]吴轶.高速公路档案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J].浙江档案,2015,03:63.

第10篇

1.与时展相匹配。在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领域已经充分引入了这项技术,学校不仅已经全面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办公自动化等,而且也在积极推进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现代化教学管理节奏相匹配,更好地满足时展要求。2.为学校制定正确的发展决策奠定坚实基础。发展决策是否正确会直接对学校稳健运营造成一定影响,而正确发展决策的制定离不开正确的数据信息。若是一个学校在面对机遇和挑战的时候学校领导能够根据正确的数据信息对现有的发展决策做出适当调整或制定出新的发展决策,那么就能够对学校未来稳健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校信息数据管理中档案管理是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充分实现信息数据快速整合,进而能够为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信息支撑。3.使档案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一个学校在开展日常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的文书档案、教学档案、教务档案以及学籍档案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档案都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具有一定封闭性,这些档案中的一些重要信息难以被充分发掘,而实现电子档案管理使一些档案变活,档案中的信息能够通过计算机被提取出来,进而使档案管理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对学校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全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学校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主要以纸张为载体,相关人员在使用档案时复制和修改的成本都很高,不利于信息资源共享。而实现电子档案管理之后管理载体由纸张变为计算机,相关人员要想使用某一档案时不再需要通过复印、抄录等方式进行使用,只需要被授权后通过网络调取相关信息,使不同地点的人们进行自由交流、信息传递和协同工作,全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电子档案的优势与要求

1.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相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来说,电子档案管理不仅具有存储容量大的特点,而且更具便捷性和灵活性。使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档案信息检索更加智能,而且由于电脑内存大可以大批量存储各类档案资源。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电子档案管理平台进行修改,使系统更能够满足档案使用需要,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2.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学校传统档案管理并未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一定要求,因为传统档案是纸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只需要具备基本的素质做好分类、日常管理等基本工作就可以了。但是实现电子档案管理之后单纯具备基本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不仅需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档案管理软件,而且还需要掌握一些统计、法律等相关知识才能满足电子档案管理要求。

三、学校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档案管理理念存在滞后性。目前,一些学校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管理层没有认识到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此项工作的进展不太关注,没有对如何全面实现电子档案管理提出一定要求,难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定位在对档案进行分类、整合方面,没有意识到电子档案的安全保存、有效利用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自身工作主观能动性较差,难以起到推进全面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的作用[1]。2.电子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有待完善。现阶段各级学校都在不断完善自身档案管理工作,努力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并制定了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但是很多学校现有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有的学校存在着管理员权限责任不明的情况,一旦出现电子档案丢失、篡改等情况难以落实到个人。还有的学校在电子档案规章制度中没有对一些新增的电子档案类型进行准确定位,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党政活动、教学和科研档案管理较为随意,对电子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非常不利。3.对电子档案管理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学校的管理层对自身电子档案管理力度不够,没有实现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处理、归档等工作过程的全方位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校没有安排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进展情况,监督其相关档案信息是否及时进行录入、分类和归档。这样一来就会间接导致一些人员不认真开展工作,难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安全性和共享性,不能使电子档案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第二,有的学校管理层及时发现了电子档案管理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能够切实改变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人员的错误行为,这样也有可能导致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难以顺利推进[2]。4.电子档案管理设施有待进一步优化。电子档案的特性决定了对它的存储、归档和使用离不开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技术,要想更好地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重视软硬件设备上的优化。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学校在电子档案管理设施上的投入不够,有的虽然已经构建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系统已经被淘汰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而学校方面没有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进而使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一些学校没有投入一定资金用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没有安装和升级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难以保证电子档案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存储和使用。还有的学校虽然能够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上下功夫,但是硬件设备存在着老化的情况,难以带动系统运行,如果不及时对这些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那么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将会面临着瘫痪的危险。5.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这个现代化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校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不能掌握和运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录入、分类、处理及归档,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效率。同时,学校也没有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致使一些工作人员对于新升级系统的操作方法及档案管理法律知识一无所知,不利于其顺利完成档案管理的任务[3]。

四、对学校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电子档案管理理念。目前,学校应当积极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管理层要认识到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对此项工作进展情况的关注力度,加强对相关人员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采取会议等方式落实档案管理精神,明确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侧重点,探究合适的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同时,学校还应当对自身电子档案管理提出一定要求,督促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工作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2.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机制是解决电子档案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此,各地区学校应当仔细研读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实施纲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以及《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在此基础上完善自身电子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首先,学校应当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确,给予相关人员管理员权限,一旦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能够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效控制和防范电子档案丢失、篡改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学校还应当完善电子档案规章制度中的内容,对一些新增的电子档案类型进行准确定位,使较为特殊的党政活动、教学和科研档案准确归档,进而提高电子档案的管理效率[4]。3.加大对电子档案管理的监督力度。首先,学校应当安排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进展情况,监督其相关档案信息是否及时进行录入、分类和归档,并将其业务进行情况与其绩效相挂钩,提高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校电子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安全性和共享性,使电子档案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其次,学校还应当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一些工作完成出色的人员要给予其一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树立典型,对于一些工作拖拉的人员要严惩,从根本上杜绝其工作态度不认真情况的发生,进而提升电子档案的管理效率。4.优化电子档案管理设施。学校应当投入一定资金用于电子档案管理设施的优化。在软件方面,应当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使系统能够紧跟时展,间接起到提高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时,学校还应当重视自身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安装和升级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保证电子档案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存储和使用。在硬件方面,学习应当对一些已经老化和淘汰的设备进行清点,根据实际需要购进一些先进的硬件设备,使硬件设备能够与系统相匹配,为学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5.提高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当重视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邀请专业人士采取讲座或实地指导等多样化方式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新升级系统功能的认识、运用能力并普及档案管理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学校在档案管理人员的选聘上也应当严格要求,不能只看其学历,更应当通过面试及实习等方式考察其实务能力,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相应职务,为学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提供一定保障。

参考文献

[1]郑长彬.浅谈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律地位问题[J].学校档案,2012(3).

[2]张辑哲.浅析电子档案管理在中专学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刘敏.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的管理与保护[J].东方企业文化,2013(14).

第11篇

【关键词】高效档案;服务工作;理论研究

一、高效档案管理

高校的档案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个人档案直观的反应一个人在学生生涯中的成长以及重要的信息数据,比如该学生在高校中,形成的学习信息以及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奖励、表现等,均可以在人事档案中表现出来,随着学生步入社会,档案中涵盖的内容也大大增加,记录的内容也更加详细与细致。因此档案的全面反映一个大学生全部学习履历,对步入社会进入工作单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对大学生的档案管理要提高重视,改善目前的管理现状与水平。

二、高校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中对于学生档案管理的制度、体制以及人员编排都不到位,没有把档案管理当做一件重要的事看待。每年面对众多的毕业生,档案工作不仅毫无秩序而且错误百出,甚至有档案丢失现象发生,这给学生造成很大的麻烦,也给学校管理带来负担。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很多毕业生的档案中缺乏重要资料、登记表格等信息,管理人员仍然会将这些有缺失的档案进行签收备案,这样就会使毕业生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严重的会影响到工作单位对毕业生的招收问题。

(一)高校档案管理水平较低

在我国存在的普遍情况就是高校中负责管理档案的人员不仅仅专业知识不过硬,工作也不尽心尽责,这对学生档案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尤其是我国偏远的落后地区,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缺乏,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专业等因素,导致学生的档案信息更新速度滞后、查找困难。并且对着历年学生的增加和累,非信息化的手抄式档案管理已经无法与社会进步接轨,不仅信息不能与其他院校同步,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也与社会大环境的水平相差较远。很多毕业生的档案中除了历年的学习成绩之外其他获奖以及社会实践的信息全无,导致应聘工作时,工作单位需要考核员工综合实力时,学生的素质与个人能力无法得到真实的反应,对毕业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高校管理学生档案的人才服务中心,对于大学生档案管理这件长期性的工作,要充分做好为大学生服务的内容,认真完成招聘企业以及毕业生需要的档案等咨询服务。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才能在每年高校毕业季繁忙的工作中耐心的为毕业生提供服务与指导。部分高校人才服务中心在处理档案问题时工作效率较低,工作态度不积极,毕业生会因为档案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答而一次次奔走于人才中心,不仅降低了办事效率还给毕业生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档案管理人才目前比较缺乏,在偏远落后的地区更甚,人才服务中心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服务人员,对档案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并不娴熟,对于毕业生的资料哪些需要入档存放、那些资料需要盖章等处理方法模糊,直接降低了高校档案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三、高校档案管理发展的方向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势必要提高专业度才能更好的配合社会的人才需要,更好的为培养人才而服务。

(一)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

高校的规模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在一天天壮大,每年招收的新生人数也在不断的递增,档案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档案的形式也随着传统的纸质模式逐渐向电子信息文档、多媒体格式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档案工作量巨大的现状,并且纸质的档案保存与保管都需要更多的资源,因此信息化、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把档案原件扫描并存储到计算机,然后以文档的形式保存、管理,这样不仅仅避免了庞大的纸质档案存放的繁复性,还大大降低了档案的破坏、丢失等风险性,还便于招聘毕业生查档、调档。在存储学生档案的时候也要注意对文档进行保密处理,因为档案中多存储的是高校的学生以及在校职工的个人详细资料,如果不妥善保管发生遗漏、丢失、泄密等事情发生,尤其是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与教职员工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扫描、存储过程中要格外留意文档的保密工作,防止对档案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二)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化

要想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就必须将档案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大学生档案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这样可以速进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完善、有效的进行。在遵循国家规定的相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为前提,并建立符合高校档案管理的管理制度,并要求管理档案人员严格遵守。只有规范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起来,才能够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并且档案管理人员也会加强对工作的认识度,从根本上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完善。

四、结语

高校档案管理对于当前社会人才的培养与管理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人才服务中心的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也应明白其重要性并加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利用高科技、信息化的便利把高校学生档案管理质量提高一个新层次。

参考文献:

[1]陈书琴.新时期深圳市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第12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 发展趋势

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人才管理重要的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使管理部门对人才有更全面、详细、正确的了解和评价,是正确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它能够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合理流动和合理配置,是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

1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够

目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管理部门对于人事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其重要性,只停留于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不丢失、不泄密的程度,没能使人事档案发挥出其人才调控作用,所以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不够,导致档案室由于经费不足其设施建设和配置都不够标准、规范,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的良性发展。

1.2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

我国虽然有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多因素影响人事档案的工作效率,如档案收集归档过程相对缓慢,新技术手段并没有在档案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在资料汇编时,由于外部信息少,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反应人员的实际信息情况,不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形势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而且在对人事档案查询和使用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其仍需要通过手工的形式来查阅资料,即费力又耗时。

1.3人事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缺陷。由于人事档案材料的搜集过程繁琐,再加上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较差,经常会将档案资料放在临时存放处,使其不能及时归档,有可能导致档案资料不完整、不系统、连续性差等情况的出现。而且由于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单位对人才的招聘大都依靠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有些单位也会通过人事的方式进行。在人才发生流动时,由于档案在转递和交接的过程中没有第三方参与审查监管,经常会发生档案资料损坏或丢失的现象。

1.4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缓慢

通过计算机可以完成档案的收集、开发、传递、查询等工作,即节省了管理人员的时间又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是最基本、最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多单位都已经开发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但开发者并没有从本单位的实际需求入,使其不能发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点,以至于出现信息归类不严谨、输入困难、搜索结果不匹配等问题,使其很难得以运用,影响了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速度。

2人事档案管理策略

2.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管理部门要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引起领导的重视,并将人事档案管理纳入到发展计划之中,除了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还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立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并保证相关设施建设,建立规范化的档案室,对于档案的保护、维护和抢救待方面要有预留经费,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配备扫描仪等设备,以提高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档案室的档案安全和完整。

2.2建立健全的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要想建立建立健全的信息化体系,首先要保证硬件配套设备齐全,保证能够对档案数据进行快速的处理,还能够对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档案进行保存和录入处理。要要按统一的国家档案管理标准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通过网络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专业系统的资源共享。另外,要重视信息安全保安系统的建设,网络可以为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定要重视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对于数据库内的信息要做好备份,以防由于意外或人为手段造成档案信息的破坏或丢失。

2.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事档案管理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这主要取决于由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原则性、政治性较强,保密性较高的工作。所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需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新时期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需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纪律性和敏锐性,同时要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法。

2.4加强制度建设,使管理更加规范

严格执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手段,同时各单位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从档案的收集、鉴别、归档、借阅等各方面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3.1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

虽然很多单位已经实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但其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弊端。坚持信息化管理方针,档案的收集、归档、查阅等各阶段都彻底地脱离纸质档案的手工管理模式,全面实行电子化运行,统筹规划,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将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

3.2对人事档案实施“三化”管理

“三化”管理即对人事档案实行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是加快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的重点,而规范化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其根本在于要彻底地改变档案不规范、材料不统一、装订不整齐、内容不完整等问题,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约束,以形成人事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即有利于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而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杰军.浅谈人事档案管理及发展趋势展望[J].科协论坛,2012.

[2]段晓亮,崔亚芬.人事档案管理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发展趋势[J].管理世界,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