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目投资预算方案

项目投资预算方案

时间:2023-06-06 09:02: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投资预算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目投资预算方案

第1篇

预算管理委员会设预算管理常务机构,即由财务负责人为领导的财务、审计、人力资源、技术、项目部等成员组成的预算管理办公室。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包括履行预算管理核算职能、预算管理监控职能、预算管理考评职能,以对预算执行机构在执行预算过程中事前、事中、事后均能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进行的工作机构。全面预算执行机构要与公司责任中心会计核算机构结合,根据预算单位业务类别、承担的责任不同,分别将预算执行责任中心分为能独立核算,授权充分,能拥有经营决策权、投资决策权并自行控制责任中心的收入、成本、费用等事项的投资中心;能取得授权,较好的自主控制责任中心收入、成本、利润,但无投资决策权的利润中心;能控制责任中心的成本、费用,但无收入权、决策权的成本中心。(集团企业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简图如最后一页所示。)

二、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

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全员全过程参与的管理控制工具,通过落实各责任单位的责任,以实现加强集团企业的控制力,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集团企业的战略目标,集团企业全面预算以集团企业经营、投资和筹资三项经济活动为主线编制。经营活动项预算编制:各责任中心根据各中心经济业务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和管理费用预算。这些预算以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分别反映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构成情况。投资活动项预算编制:各项目投资责任中心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编制项目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建、更新等投资,编制项目投资要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的预算,具体反映投资的时间、规模、收益情况。筹资活动项预算编制:根据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预算和集团自身融资结构编制集团企业筹资金额、筹资方式及筹资费用等的预算管理方案。

三、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审批和定稿

集团企业的全面预算是全员、全单位参与的系统工作,预算方案的质量,对战略实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故方案的审批和定稿程序需严格、到位。原则是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统筹领导下,各责任中心上级对下级的预算方案要结合战略规划、结合以前年度的执行经验,进行两上两下的互动沟通,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综合平衡”的原则,最终确定全面预算管理方案。

四、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执行

1.根据需要设定执行控制流程。设定警告类预算指标控制流程,当出现不按照预算执行的情况,给予该责任中心及时警告,虽业务能继续正常进行,但预算系统会同集团公司业务流程结合,及时警告提示,帮助各责任中心及时改进执行方案;还需设定严格控制类预算指标控制流程,当出现此类不按照预算执行的情况时,业务须暂停,必须通过申请追加预算流程才能继续开展业务。2.制定预算执行情况的执行报告系统。各责任中心以责任预算为基础,定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记录和计量,进行分析,形成预算执行报告,提高预算执行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预算执行报告逐级上报、汇总,直至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

五、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修正

进入执行中的预算方案,应保持权威性和稳定性,但为保持预算方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在原预算编制基础、环境发生变化或集团企业提出新的战略要求、目标时,应根据情况,对预算进行相应调整。调整流程根据预算责任中心等级,按照制定预算方案的审批权限流程进行调整。

六、集团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考评

第2篇

公路交通是一种基础性设施,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其成败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从目前来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需要便利的交通,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的问题,国家加大了公路基础设施投入,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公路工程项目往往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公路工程预算管理。

1加强公路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有效地预算管理能够让公路施工企业的投资决策变得更加透明、更加科学,能够便于企业基于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科学投资,避免出现支出浪费的情况。

1.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预算管理可以有效估算出公路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以便能够让公路施工企业节约施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3合理满足项目资金需求

公路施工企业通过财务预算表可以基本掌握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规模,然后再有效调节公路施工企业的利润分配方式、留存收益等,并且能够结合企业的财务预算和经营规划,进而有效地确定项目资金需求。由于预算管理会对公路工程项目的成败造成直接的影响,务必要予以高度重视。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原则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预算管理:一是权力与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即由责任主体来负责预算管理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主体有相应的责任和权利,若是由于他们自身原因而造成资金浪费,那么应该对其相应的经济责任予以承担;二是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在预算管理中要通过技术比较与经济分析来获得最佳的控制方案;三是全面控制原则,费用控制意识要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中;四是目标管理原则,即公路工程预算管理中务必要遵循预算计划来合理支出资金,不得随意突破,力争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公路工程预算管理措施

2.1重视预算管理细节

公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加大重视各个公路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细节,在预算方案中要提前合理评估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便能够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能力。在预算过程中,往往会同时面临多种预算方案,因此要结合各种先进的预算工具来制定合适的预算方案。此外,公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还应该要提前控制、提前管理未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在预算方案中予以体现,以便能够尽量降低各种风险。另外,公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还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资金利用水平。首先,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国企融入资金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也能够提高融入资金预算计算的速度,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财务活动的集中控制管理。信息化技术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远超手工计算,它能够自动加工处理数据,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并给出准确的资金预算结果。其次,信息化技术会给公路工程项目预算提供更加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既能够提高融入资金利用水平,也能够大幅度降低预算人员的工作强度,为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预算管理构筑新的平台。此外,在公路工程预算管理中,务必要以科学管理为指导、以动态管理为主导、以经济性为原则,合理设置预算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设定目标时不可脱离实际,要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设定,目标设定得越具体、越详细,就越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才能够实现公路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目标。

2.2抓好预算费用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控制

公路工程预算管理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成本控制的影响,而成本控制又往往会受到人工费、材料费控制。公路施工企业应该以定额为依据,以班组为单位,大力推行成本核算及工料单价承包。对于人工费控制而言,应该层层落实、层层签订承包合同,务必要明确班组的利、权、责,避免出现待工、窝工、消极怠工的情况出现,必要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开展班组竞标竞赛,以此来达到降低成本、控制成本的目的。材料费往往会占到项目成本的较大比例,因此,务必要严格控制材料费用,除了要采取限额领料、节能减耗等措施,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关,要指派专人来负责材料的采购,尽量采用招标的方式,切实做好比运费、比价、比质的工作,这样既能够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2.3高度重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信息工作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公路工程项目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公路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需要。为了能够对资金使用审核审批制度进行更好地完善,公路施工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拨款报账审批、预算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将内部业务会审、财务会审及重大决策会审全部纳入内控系统进行管理,未经内控审核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同时,将已完善的制度汇编成《内控制度手册》,运用内部信息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内网系统向全体员工推广,还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使全单位上下充分认识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学习、遵守和落实各项制度。

2.4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预算管理人员是公路工程预算管理的关键,国有企业应该秉承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预算管理人员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公路施工企业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务必要让每位预算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其实际工作成绩相互匹配,进一步将待遇留人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二是对公路施工企业应该逐渐实行竞争淘汰机制,将原有的“工作终身制”打破,实践证明,“工作终身制”容易让人懈怠,工作上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而竞争淘汰机制则有利于提高广大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二是对原有的绩效评估方法予以改革,科学化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同时,要严格执行绩效评估结果,让绩效评估结果与预算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薪酬待遇挂钩。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市政供热;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策略

1市政供热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概述

从市场角度来看,市政供热工程项目造价即整个供热项目的工程价格,包括土地费用、机械设备费用、劳务费用、土建费用和安装工程费用。从宏观层次来看,市政供热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贯穿在项目的前期管理、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从微观层次来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细分为8个阶段:项目概念形成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试生产及竣工验收阶段[1]。

2做好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加强市政供热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力度,节约施工成本,必须做好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通常,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首先要对市场环境实施考察,调查施工材料市场价格并预测价格波动,兼顾人力资源成本,这样可以避免市政供热工程项目在后期施工中因为原料价格波动过大导致供应不足,防止市场环境变化给工程造价带来严重影响。同时,要树立造价管控理念,客观评估市场环境,准确判断市政供热项目需求是否与当前的市场环境相匹配。其次,应全面勘察并分析施工条件,对施工现场的土壤性质、地下水分布、地质结构进行了解与分析,收集所有勘察资料,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科学判断自然条件对后续施工的影响,同时,必须考虑施工材料运输问题,在确保运输通畅的前提下节约资金成本,避免后续成本失控。再次,应辩证分析项目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做好专业财务评价工作,市政工程项目工程施工建设前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入竣工结算阶段方能准确计算产出效益,因而,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应兼顾施工投入资金和时间成本,尽可能地准确预测项目投入成本与最终的产出效益是否能保持平衡关系。另外,要编制完善的投资估算方案,促进经济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处理好项目分包管理工作,降低分包风险[2]。

3量化各阶段的工作

1)在市政供热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做好方案设计工作,对项目成本投入情况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企业开展经济预算管理需要贴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从根本上保证经济预算管理质量。2)做好工程经济预算工作,要紧密结合工程施工定额,减小工程预算误差,确保工程预算方案可以为工程项目各项施工作业提供准确的参考与指导。同时,为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施工企业需要在制订工程经济预算计划方案前,全面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即调查本地材料价格、人工市场价格和机械购置租赁价格。编制完善的工程经济预算计划方案,离不开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施工企业应派遣职业素养良好、业务娴熟、经验丰富、成本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完成此项任务。编制完工程经济预算计划方案后,需要内审人员进行全面审核,如果发现存在差错与漏洞,需要及时纠正,这样方能提升工程经济预算方案的适用性。3)要重视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准确核算项目资金,以此确保项目资金充足。4)健全项目预算管理制度,细化预算规则,避免项目陷入资金风险,同时,严格执行全预算管理制度,尽可能提高预算结果的准确性[3]。

4规范招投标管理流程

在市政供热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成本管控工作中,规范招投标管理流程颇为重要。进入工程招投标阶段后,应秉承统筹管理理念,兼顾项目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准确把握项目投资决策方向,将项目投资综合性体现于招标工作中。与此同时,要重视提高招标团队的素质,提高团队成员的审核控制能力。一般来讲,工程项目招标团队由造价管理人员、土建工程师和招标管理人员等组成。各领域人才需要互相交流,对招标过程进行全方位掌控,从而有效保证招标质量。其次,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规范化管理,依法审核文件中的合同条款,确保招标文件编制的公平性与合法性,避免出现恶意竞标。再次,要合理控制招标阶段的价格,避免报价失衡,紧密结合施工环节、材料市场价格与人工成本结算清单,避免实际价格和报价不一致。另外,要确保开标阶段的合法性和有序性,选择合格的中标人。

5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的费用支出占比较大,影响施工成本管理的因素多,且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等有密切联系,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点和关键。需要强化施工成本管理意识,规避施工中材料设备等支出不规范、不合理,工程随意设计变更,工程进度、质量、成本无法协调、资金流动不足等问题,在确保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的基础上,最大化地降低施工成本,增加工程项目的收益。1)要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2)要严格管控设计变更,对施工中的设计变更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和监督,尽量减少设计变更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若一定要进行设计变更,在变更之前,需要全面分析工程相关的资料和文件,明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性因素,严格审批设计变更。3)要协调施工建设。在项目施工建设中需要协调好各项费用支出,根据工程施工需要,规范材料的采购与使用过程,有效避免材料浪费、材料闲置的问题。协调好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避免因质量不达标、工程返工造成的损失。对工程进度款、资金的使用及资源的分配进行协调管理,并做好签证管理工作,减少不规范、不合理的费用支出,并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市政供热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的有效性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保证经济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与预算结果的准确合理性,需要加强对工程项目前期的全面监督管理。1)要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监管作用,适度加大对工程前期经济预算管理工作的行政干预力度,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约束下,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工程经济预算管理前期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同时,重点明确项目监督负责人和责任划分原则,进一步提升项目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和价值。2)需要加强对施工企业本身的监督管理。为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减少项目后期设计变更或返工,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监管。从预算的编制到预算的执行,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加大刚性预算执行力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应通过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来规范预算工作流程监督管理过程,从根本上保证预算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3)科学调整预算编制和执行时间。在项目正式开工前,需要企业与设计单位进行全面的沟通,综合考虑项目实际情况后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对全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给予专业的指导。同时,预算编制工作流程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确保工作流程有序落实,避免预算编制时间调配不科学而省略部分审查环节,尽可能保证预算编制质量。另外,在市政供热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中,需要依次做好3步工作:1)做好概预算编制工作,优化编制方法。2)科学实施所有概预算定额,界定费用标准。3)确定好地区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计价。按照这3步流程方能规范计价工作,做好宏观性价格控制作业。在市政供热工程项目成本费用核算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5个要点:1)做好机械设备租赁费和建筑工程量成本费用的计算工作,计算工作依据主要包括建筑项目建议书、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项目设计文件等。2)依据项目投资估算指标、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和项目预算定额开展人工成本、材料费、机械实物消耗量的计算工作。3)结合相应的指标和费用定额计算措施费用、建筑工程项目间接费用和其他费用。4)准确计算和控制人工成本、机械成本和物料成本。5)依法计算政府所规定的税费。除此之外,要借助信息技术健全成本监督管理机制,对每一笔成本开支进行全面监控。

6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不容忽视,需要加大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为项目的科学竣工、顺利交付创造良好的条件。严格按照竣工验收时间进行验收,确保项目顺利收尾、交付;建立签证索赔制度,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签证、工程变更的相关资料文件、工程量清单、预算和概算、招投标文件及合同等,对实际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各类费用支出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能索赔的一定要及时索赔。

7发挥BIM技术功能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一种信息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市政供热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可以输出完整的工程档案信息、工程量清单和各种统计表,从而为后期市政供热项目工程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完善的参考依据[4]。

8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市政供热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力度,控制施工成本,先要做好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设计完善的工程方案。此外,做好工程经济预算工作,紧密结合工程施工定额,降低工程经济预算的误差,确保工程预算方案可以为工程项目各项施工作业提供准确的参考与指导,为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施工企业需要在制订工程经济预算计划方案前,全面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包括调查本地材料价格、人工市场价格和机械购置租赁价格,重视规范招投标管理,加强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力度,并积极在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工作中运用BIM技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秀双.市政道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策略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196-197.

[2]王虹.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神州,2017(10):45-46.

[3]冯启国.市政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和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7(14):78-79.

第4篇

1.1战术预算管理与战略预算管理的矛盾

物流企业财务预算系统由战略财务预算与战术财务预算构成。战略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需以一系列战术财务预算的达成为前提,战术财务预算的设计则需在战略财务预算框架下展开。其一,战略财务预算与战术财务预算的预算重心有差异。战略预算控制目标等价于物流企业战略目标,主要测度其在较长期间的运营能力和预算资源配置,一般是基于物流预期收入估算的方式来敲定具体预算项目的预算额;而战术财务预算则偏重控制短期内物流企业达成目标所需财务资源量。一些物流企业为追求短期财务绩效而将预算资源投入收益快的项目中,忽视有助于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必要的战略预算资源投入,从而使得企业当期利益与远期利益持有者为争夺有限的预算资源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该矛盾体现为物流企业预算决策者和预算相关者之间因缺乏必要沟通而相互冲突,其根源在于部门间利益及部门与企业整体的割裂与对立,各部门主管基于本部门利益来制定本级预算,缺乏部门间及部门与企业整体间围绕预算的利益协调机制。其二,战略财务预算需要基于较长周期的物流企业财务运行规律来做出决策,而战术财务预算则依据当期财务运行规律做决策。由于资产型物流企业前期投资需求巨大,资本投入周期与投资收益周期频率不一致,若简单依据短期财务预算视角来审视此类长周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则必遭否决。因此物流企业应当着眼于财务全局,协调战略预算与战术预算的现金流,实现企业长期与短期资本资源需求的有序调度。

1.2静态预算管理与企业动态经营环境的冲突

传统物流企业多根据企业前期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预算数与核实数及本期相关数据的预测数来给定未来期间内的固定财务预算数。该传统方法通过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的固定预算决议案要求在随后的具体实施中相对稳定不变,因此属于静态预算管理模式。该静态预算编制方法适合于业务量变动幅度较小的物流企业,而多数业务市场化的物流企业的服务价格及成本随市场行情波动,若简单套用静态预算模式,则将可能导致预算数额滞后于实际执行数额,而静态预算本身缺乏应对环境变化的弹性空间,自然难以有效考核和评价企业绩效,故丧失预算应有之义。

1.3预算资金管理与资金时间价值的不协调

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偏重于关注具体项目的资金成本支出数额管理,在保持项目既定物流服务功能水平的条件下,大力降低具体物流服务成本支出。这一对资金价值持静态看法的分析架构明显忽视预算资金所占用的时间价值。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伴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资金价值增值,因此一定期限内的预算资金的具体支出时间节点不同,其资金时间价值存在显著差异。若在制定预算方案时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则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结构安排失衡,提高资金成本,而且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浪费企业有限资源,增加企业财务风险水平。由于资金自身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增值,必须借由具体投资活动方可产生收益,因此若想找寻预算资金管理与资金时间价值的均衡点,必须通过有效提升预算资金管理水平,提升预算资金的资金拨付管理的时间精确性,尽可能缩短资金的闲置期,以增进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具体解决方法必须从调整资金筹集方式和成本及资金获取及归还的时间安排等方面着手。

2物流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应对策略

2.1完善物流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内部制度

物流企业的财务预算方案拟定过程实质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再分配过程,牵扯到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亟需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加以约束。由于当前多数物流企业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常出现岗位职责模糊,工作程序紊乱,方案拟定后监督实施贯彻不力等诸多问题,若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其一,物流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方针、程序及必要的纠错机制设计等内容。其二,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针对每一预算工作环节都要规定时间控制、进度控制等硬性量化指标,以便具体制度执行人依据制度处理工作,避免围绕工作程序不清展开不必要的纠结。其三,强化物流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水平,通过明细化财务预算科目的方式来提升预算方案对物流企业实际运营环境的契合度。预算方案应当明细化具体预算支出科目,以方便具体执行人员的理解和操作,降低预算执行人员在预算具体执行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减少商业行为。

2.2基于物流企业战略目标制定财务预算方案

物流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前提是可对该企业的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建投资及仓储、运输、搬运、包装等日常物流活动开支都作出相对准确的预测,并基于物流企业战略目标来制定财务预算方案。其一,物流企业战略目标决定该企业财务预算方案的基本架构。这是由于现代物流运作横跨多行业和多地区,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物流管理活动的贯彻落实、企业物流职能与相关职能的协调互补等都需以企业战略思想为指引。物流企业战略目标可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各子目标间通过相互协调以达成物流企业的最优运营绩效。物流企业财务预算是其战略目标的有机构件,必须有其他子目标相互作用方可提升物流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的几率。其二,物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水平受制于财务预算方案。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系统方可逐一落实,各细分目标子系统的实施进度及实施效果取决于物流企业相应的财务预算。通过合理调整企业战略目标之细分目标子系统的预算额度结构的安排,可以调控物流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进度,优化其实施效能。

2.3强化物流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第5篇

关键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铁路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铁路项目施工中,因为造价控制不当导致项目延期交付的现象不在少数。作为国家重要的民生项目,如果不能定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不仅会损害投资方的经济效益,而且会降低社会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种造价管理模式具有精细化、全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铁路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随着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愈发成熟,该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铁路工程项目实施中应用这一造价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铁路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投资高等特点,项目的实施往往需要耗费几百亿的成本,想要将这些成本“花到刀刃上”,杜绝资金浪费等问题的发生,必须实施造价全过程管理模式,将造价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阶段、每一项工作中去,严格控制预算,保证资金合理利用,助力项目顺利有序完成。任何项目的实施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很容易受到一些不可控的外界因素的影响。全过程造价控制通过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控制,可以降低各种因素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干扰和影响,通过采取灵活的应对方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二、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国内大多应用投资估算指标的方式进行建造项目的造价估算。但是铁路项目和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应用这种投资估算方法可能会造成估算结果和实际投入存在差异,且估算结果的实用性及参考性不高。另外,铁路施工企业内部缺少专业的工程造价师,或者造价师所掌握的项目信息不够全面,都会导致投资估算和实际投入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二)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来说,针对项目设计导致的投资浪费,国家尚未出台相应的标准和治理措施。大多数情况下,即使设计单位因为设计失误给项目工程带来了经济损失,也仅仅需要承担具体事故的赔偿责任,不需要对项目设计导致的资源浪费负责。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仅仅关注设计产值、工程施工安全,忽略了造价控制和经济因素分析,极大程度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控制难度。(三)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招投标是铁路工程项目实施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问题多发环节。比如,招标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具体的要求设计标书、标书内容不够清晰明确、格式不够规范。再比如,招标要求不够清晰和明确,导致很多资质不符合要求的单位中标,给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造价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另外,如果没有严格遵循相关制度管理招投标环节的工作,那么很容易发生竞标单位串标现象,给招标方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四)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应用到的施工材料、设备种类及数量都较多,如果材料、设备管理不够严格,就很容易出现物料浪费的问题。施工阶段出现造价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施工单位成本管控意识较差,不重视物料的节约使用;二是因为铁路项目施工工期较长,所以施工工期内物料价格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物料价格上涨,施工单位不得不花费更高的资金采买建设所需,保证项目建设继续进行,这样一来工程预算就会变得异常紧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后期停工问题的发生。(五)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通常来说,项目竣工计算造价与完成审计工作后的工程造价之间存在10%~20%的偏差。但是目前工程造价虚报问题较为常见。比如,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造价人员将不存在的费用列进来,或者应用少套多、重复计算等方法不断增加费用。此外,工程量计算工作中往往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大多项目都是由多个单位承建,这些单位之间存在工程量重复计算的现象和问题,在编制决算的时候,由设计变更带来了工程量的增加,没有做相应的核减。

三、铁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投资决策阶段。和其他普通项目工程项目,铁路工程项目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在编制投资预算时,只有确定各方面细节内容,才能为后期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的依据和便利。在这个过程中务必关注一些隐蔽工程的核算,将其纳入到预算方案中来,避免预算中出现遗漏,最终导致项目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预算方案的可行性,务必保证投资预算方案符合项目实际情况,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编制投资预算方案之前,必须充分、全面地了解铁路工程项目的具体信息。同时,合理借鉴以往的造价管理经验,结合市场当前的情况精准估算项目价值。一般来说,在确定造价估值时需要留出一定的余地,旨在更好地应对各类紧急情况。投资估算编制流程如图1所示。(二)工程设计阶段。在项目工程设计环节,为了提高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引进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针对设计内容、设计流程、设计时间等严格做好考核。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考核工作,如果方案一次性通过审核,可以给予工作人员适当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而如果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相关部门也要专家人员一起商定,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此外,加强监督审计工作,从根源上找到设计方案所存在的瑕疵问题,确保可以有效缩短设计时间,保证项目施工进度。(三)招投标阶段。对于铁路工程项目来说,招标环节是较为复杂的环节,在开展招投标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招投标文本内容必须明确、清晰,格式必须规范,招投标文件中关于承包方式、报价要求、计价方式等都要给予详细的说明;招标通知书后,对所有的额投标单位进行初审,判断投标单位是否存在资质造价类问题;完成初审工作后成立专门的小组进行复审,保证所有参与竞标的单位都符合招标需求。(四)施工阶段。铁路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验收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受市场条件影响,施工材料、设备等的价格往往也会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如果管控过程不够严格,随着材料、设备价格的不断上涨,项目开展到后期就会出现预算不足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因资金不足而停工。因此,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该将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物料价格管理的工作中,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确保更加及时地了解物料和设备的采购价格,并且提前制定预案措施。例如,可以在物料价格较低的时候,大量采购并储存备用,避免价格高的时候购入,实现节省成本的目的。引进良性竞争机制,选择和资质良好、报价更低的供货商建立合作关系。施工材料采购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五)竣工阶段。综合考虑铁路工程项目所具有的工程量大、工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在竣工阶段,设计图纸、施工档案等资料的收集和备份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格外注意,资料原件和备份件要分开存放,避免给后续的审核工作带来影响。在所有的文件资料中,合同文件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是最为重要的文件之一,必须重点审核。核算时也要根据合同上方的具体约定开展相应的工作,避免后续甲乙出现经济矛盾纠纷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中,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可以将造价管理渗透于项目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施工设计、施工过程、后期验收等方面,采取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从根源上控制资源超值类问题的发生。通过不断优化造价管理内容和流程,可以充分发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优势,为铁路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石江波,陈松.基于模拟清单招标的EPC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9):106-107.

[2]陈树公.如何处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薄弱环节[J].建材与装饰,2019(16):187-188.

[3]满建慧.铁路工程造价超概算原因分析与超概算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04-105.

[4]王霞.铁路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43-44.

[5]周煊清.铁路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J].智能城市,2020(08):96-97.

第6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快速发展起来。然而,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却越来越严重。在房地产企业中,其财务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难以控制的内部因素,而使得企业财务目标与实际收益发生较大偏离,造成企业的财务损失。总结起来,当前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含投资及融资风险、资金运营及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在这些难以预测、难以规避和难以防范的财务风险威胁下,房地产企业迫切需要了解和分析其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应对与防范。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外部原因

造成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因素,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政策、利率变动及市场变动等都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经济危机时期的低迷状态后呈现出全新的高速发展态势,全国各地房价不断上涨,但在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和相关法律政策对房价调控的宏观影响下,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活动开展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财务危机加剧。此外,房地产业相比其他产业,其投资项目的资金额度较大,负债比较高,而随着银行利率的升高,企业的融资成本逐渐增加,进而为房地产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加剧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2.内部原因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诸多管理投资不善的因素都在较大程度上加剧了财务风险。对于房地产投资项目,其本身具有投资周期长和投资金额大以及大量不确定因素等特征,投资决策的制定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许多房地产企业却并未在投资开发前进行足够的调查分析以及财务预算方案编制,导致很多情况下房地产投资项目缺乏科学规范性,造成战略投资决策失误,盲目举债的问题。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资金比较密集,对资金的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资金管理上存在资金低效、流动失衡的现象,给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正由于房地产企业在投融资决策上的失误,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债务资本量的提升,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急剧增加,造成了资本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使得企业陷入较为严重的财务危机中。

二、新时期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

1.关注政策变动,加强投资环境监测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并且受国家经济和法律政策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房地产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国家在房地产业方面的政策变化,以及时引导企业投资方向,指导企业根据政策变化而进行投资策略的调整,进而提升投资风险的防范能力。与此同时,鉴于房地产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经营模式,并且投资项目具有成本高和投入大的诸多特殊性,因而为了提升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降低银行资产负债率,企业应该及时对外部投资环境做出监测与判断,指导投资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2.完善内控制度,强化风险管理

内控制度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房地产企业要想加强对其财务风险的防范,还应该从企业的根本出发,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要加强优化其组织治理结构,缓解房地产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要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活动。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及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管理的要求,企业要修订和完善相关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及经营管理环节的控制体系,以此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企业在构建规范化控制体系过程中,还应该聘请专家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加强对企业员工财务风险的知识教育,以强化其财务风险意识,规范日常工作行为。

3.加强全面预算,确保投资项目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投资项目的顺利开展,房地产企业应在其自身业务特点及发展战略上进行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具体而言,房地产企业要制定详细科学的预算方案,并详细分配好资金筹集、经营成果及人力财力投入等各环节工作。在财务预算工作中,还要对项目规划设计的费用以及开发成本进行预算管理,对项目收益进行预估。而待其预算方案编制完成后,企业则应该严格将其贯彻落实,并积极优化各项作业流程,使其符合预算方案中的规划。值得重视的是,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一定要确保各项资源的合理使用,降低成本,防范风险,提高效益。

4.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房地产企业应对和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房地产企业应该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为此,房地产企业财务部门应该一套完整的风险预警体系,即基本信息系统分析检测系统风险处理系统。通过建立一支专门的风险预警管理队伍,对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监控,及时收集和财务信息;时刻关注企业财务活动的细节,提升识别风险的能力,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信号;最后采取可靠措施进行财务风险的处理。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全面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三、结语

在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房地产企业要不断适应市场,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优化和创新企业财务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祁庆虹.浅析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与防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造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扩大,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同样,在建筑行业,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亦是各个建筑公司不断努力的目标,也是提高企业定价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而做好建筑概预算工作便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之一,因此,为了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建筑工程市场上脱颖而出,如何做好概预算工作、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成为了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

1 概述

所谓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参照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同一般的项目预算相比,建筑概预算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它对概预算编制人员的技能和水平要求较高,并要求预算编制人员熟悉当前建筑行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对不同施工阶段的成本反映,是整个建筑工程投资决策、控制、分配以及管理和核算的主要标准,若要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成本,降低资金投资风险,就必须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提高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质量,如此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定价优势和竞争优势!

2 目前建筑概预算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2.1 应用于工程造价的预算方法较为落后

就目前我国建筑概预算使用的确定方法而言,大多数是静态的,较为传统的编制方法,但对于当前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施工技术和新型建筑应用材料的不断更新,较为传统的概预算方法难以满足建筑新领域所需求的动态的造价预算,亦不能够对多个建筑项目经常进行定额换算计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及建筑行业新趋势的行程。此外,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方法也多滞后,其所采用的定额单价多为几年前制定的,与不断发展的建筑行业不符,导致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质量逐渐下降、工程量计算取费相差较大。

2.2 预算管理缺乏全局性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进行的项目概预算只是针对工程前期进行的,没有考虑到项目工程中后期的情况,企业对预算的管理模式也同样是阶段性的,亦没有从工程项目的全局着眼,进行全局化的统筹预算,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只是盲目的按照阶段性预算来进行费用支出,没有考虑到人为因素和市场的变动,于是便常常造成预算费用同实际费用相差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施工质量。

2.3 工程设计方案随意变更

在大部分的建筑项目中,虽然项目的设计方案是在工程施工前便已经确定的,但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往往为了方便工人施工而没有要求工人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而这种情况下实际施工所消耗的费用常常大于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预算的费用,于是,为了工程的顺利开展,施工方不得不根据实际消耗的费用变更原来的设计方案,但是在这种临时性的阶段变更过程中,变更后的设计方案往往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论证。

2.4 工程设计和招标制度不完善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行业中,在工程的设计和招标制度方面还没有出台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工程设计方案往往只追求设计效果,没有考虑设计方案是否实用、安全和科学的现象。同时,一些建筑施工方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常常钻管理制度的漏洞而进行虚报或多报项目的工程量,造成工程投资费用和实际造价之间产生严重的差错,以上这些均是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3 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3.1 全面了解工程现场的基本情况

做好工程概预算工作,就要首先了解项目工程现场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多种施工方法和工艺的比较,进行概预算编制的确定。如因砂石料在工程施工中的需求量较大,其价格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价格,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布置、砂石料的开采和运输等的深入了解,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构建和设备的存放点,并准确的计算出是否需要二次搬运及运距。

3.2 编制人员应充分理解设计目的,积累现场施工经验

作为一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人员,不但应具备较高的能力和水平,熟悉当前建筑行业的动态和趋势,还应该充分理解每一个项目设计方案的目的并主动了解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积累现场施工经验:首先,编制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各定额册说明、总说明、各章节说明以及定额所包含的内容,充分理解设计图纸及图纸和说明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图纸阅读时,要从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着手,清楚掌握项目工程的性质、规模、类型,按照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材料做法的顺序依次阅读,从而更好的理解图纸所示部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科学的预算,争取做到定额项目和项目实际相符合,避免漏算和重复计算。其次,编制人员要积极掌握各种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积累现场施工经验,如此才能够准确的把握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了解施工中的特殊要求,从而使计算出的工程量同设计图纸的工程量相对应。

3.3 做好价差调整

众所周知,工程设备和用材的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动而变动,但概预算定额表中的价格是固定的,是编制年的市场价格,因此,在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便出现了固定价格同市场变动价格之间的差价,需要进行差价调整,而一个项目工程往往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完工的,需要历经数年的时间,那么在这数年的时间里需要调整差价的现象时有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是确保概预算能够发挥控制成本作用的必要手段。只有通过预测系统较为准确的预测出价格变动的趋势,然后确定价差,适时调整差价,才能够让概预算在动态管理中正常发挥作用。

3.4 推广计算机在概预算编制中的使用

对于概预算编制人员来说,工程概预算多为时间紧、任务重,亦需要进行大量的定额条目和项目计算表之间的反复核对和抄录,工作量较大,若人工运作不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难免会在计算结果上出现差错,而计算机在概预算编制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但解放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为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保障。

3.5 提高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基本功

随着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较高的要求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个人的综合基本功,即在工程概预算方面的专业知识、预算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工程设计方面的了解掌握、对材料性能、设备采购、施工工艺、投资分析等方面知识的熟悉。只有预算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了,才能够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效率和质量。

4 小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概预算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越来越大,亦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效率。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人员的能力、素质以及概预算管理水平,才能够对建筑工程做出准确的预算,为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健.浅谈建安工程概预算与造价管理[J].山东建材,2003,(01).

[2]刘薇.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探讨【期刊论文】_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7).

[3]冯焕,尹慧良.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期刊论文]l城市建设,2010(31).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预算;预算编制;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由于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促使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建筑理论,而随着这些施工技术和建筑理论的应用,使得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这些城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建筑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通常会根据工程造价来确定对建筑的投资数目。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如何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水平就成为了当前建筑企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概算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在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控制以及分析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概预算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投资规模的大小,还能够大幅度缩减工程的工期,从而大幅度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建设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参照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

二、工程概预算编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应用于工程造价的预算方法较为落后

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我国的建筑概预算使用的确定方法总体而言,大多数是静态的,采用较为传统的编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呈现日新月异,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广泛使用,使得较为传统的概预算编制方法难以满足建筑新领域所需求的动态的造价预算,亦不能够对多个建筑项目经常进行定额换算计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及建筑行业新趋势的行程。此外,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方法也多滞后,其所采用的定额单价多为几年前制定的,与不断发展的建筑行业不符,导致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质量逐渐下降、工程量计算取费相差较大。

2、预算设计缺乏全过程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由于预算设计仅仅是工程前期经济预测,在建设项目的其他阶段,由于市场、环境及人为因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计划外支出。因此,如果没有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工程进行整体性的考虑,而只是通过预算来盲目地安排管理,就可能对建筑项目的进度和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3、工程设计方案随意变更

笔者通过对多个大型建设项目分析,得知我国大部分的建筑项目中,虽然项目的设计方案是在工程施工前便已经确定的,但是在建筑工程实施的施工期间,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往往为了方便工人施工而没有要求工人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一般是怎么方便施工就怎么干,造成施工人员的随意性比较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施工所消耗的费用常常大于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预算的费用,于是,为了工程的顺利开展,施工方不得不根据实际消耗的费用变更原来的设计方案,但是在这种临时性的阶段变更过程中,变更后的设计方案往往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论证。

4、工程设计和招标制度不完善

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乱向来看,我国的建筑法在工程的设计和招标制度方面还没有出台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工程设计方案往往只追求设计效果,没有考虑设计方案是否实用、安全和科学的现象。同时,一些建筑施工方为了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常常钻管理制度的漏洞而进行虚报或多报项目的工程量,造成工程投资费用和实际造价之间产生严重的差错,以上这些均是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三、做好概预算编制工作的具体措施

1、了解项目工程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的特点

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之前,首先应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工程现场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并且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充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工作。比如工程在进行现场的临时设施、水电布置、工棚搭设等施工工作时,由于对砂石料有着较大的需求量,市场砂石料的价格会给工程的造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管理者对工程现场的场地布置、砂石料的堆放和运输等方面做详细的分析了解,根据现场布局来进行施工构件和设备存放点的选择,并以此来详细测算材料、设备二次搬运距离和费用。

2、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基本功、使其熟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

随着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较高要求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个人的综合基本功,即对工程概预算方面的法律法规、预算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精通;对工程设计方面的了解、掌握;对材料性能、设备采购、施工工艺、投资分析等方面知识的熟悉。只有预算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了,才能够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概预算编制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各定额册说明、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及定额所含工作内容,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阅读图纸应从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开始,要清楚工程的性质、类型、规模,依次阅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材料做法,了解各类图纸所示部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工程量计算。正确合理地套用定额,力争做到定额项目和实际相符,不重复计算、不漏算。概预算编制人员要依据设计图纸准确地计算出与设计图纸相对应的工程量,这要求编制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施工经验表现在编制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的把握上。

3、客观分析价格因素,价差调整要留有余地

众所周知,工程设备和用材的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动而变动,但概预算定额表中的价格是固定的,是编制年的市场价格,因此,在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便出现了固定价格同市场变动价格之间的差价,需要进行差价调整,而一个项目工程往往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完工的,需要历经数年的时间,那么在这数年的时间里需要调整差价的现象时有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是确保概预算能够发挥控制成本作用的必要手段。只有通过预测系统较为准确的预测出价格变动的趋势,然后确定价差,适时调整差价,才能够让概预算在动态管理中正常发挥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水平对工程项目的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设行业中各个企业特别是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应该提高自身对概预算的编制管理水平。对工程的造价进行科学的管理,对风险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结合工程各方面的需要和各个影响因素来编制准确合理的概预算方案,以保证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孙思昌,王国章,支世华.浅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C]//建筑工程预算—2008年全国建筑工程预算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4).

第9篇

【关键词】商业房地产 预结算 管理

由于房地产行业是近些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业,尚未形成自身所开发的各种产品类型的企业标准和国家预算定额,如住宅、商铺、写字楼、酒店等,因而实际做起预算来难免凭经验估算, 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缺乏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标准作指导。下面对商业地产工程预结算管理方面进行探讨。

1.商业房地产工程预结算

1.1目的

为加强商业房地产公司所属各房地产公司工程预结算的规范化管理,结合工程造价形成的特点,通过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及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而提高工程预结算工作的效益,制定本管理办法。

1.2适用范围

商业房地产工程的范围 ①招标项目预算及结算的编制、审核工作。 ②直接发包项目预算与结算。③按照合同规定中间拨款工程量审核。 ④材料设备采购预算与结算。 ⑤零星施工项目预算与结算。 ⑥零星用工与设备租赁审核与结算。 ⑦其他。

1.3商业房地产工程预结算原则

①廉洁奉公原则:工程预决算工作中,应始终以公司利益为最高利益,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严禁主动索要或被动接受财物,如出现损公肥私性质的不正当计价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②准确高效原则:工程预结算中的各项计算应准确、清晰、合规,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体现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工程预结算工作应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做到及时帐清,以适应工程招标、成本核算、工期等多方面的要求。 ③可复查性原则:工程预结算中的全过程应有详细、真实的记录及完整的资料,量价计算过程、审批记录等文件和资料, 应具备完全可复查性。 ④信息通达原则:工程预结算在编制时应考虑适应成本核算、 成本分析等多方面的需要,对资料、信息及时整理,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提供给设计和工程管理等部门。

1.4预结算工作职责

①预算部是工程预结算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对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审核工作负主要责任。负责组织工程预算的编制和审核工作,负责工程预算和结算的复审工作,确保其准确性。②材料设备主管负责编制《甲供材料设备一览表》,供造价工程师、财务部门等使用。 ③质量管理工程师按月核算实际甲供材料设备供货情况费用,为进度拨款提供依据。④造价工程师协助工程部经理完成施工方案的优选工作。进度款的拨付,由工程部经理汇总,决定支付。

⑤预算部为工程招标、合同签订提供造价方面的技术支持,包括工程量、合同价款、结算办法、变更计量等问题。⑥协助设计部完成设计方案的选优工作,为设计方案提供理论数据的支持。

2.商业房地产工程预结算程序

2.1预算工作程序

①由工程部施工副经理提供《预算编制通知书》和预算资料给预决算部。②预决算部主管分配任务给预算人员; ③预算人员按施工图计算工程量,按规定计价; ④预决算部主管负责审核预算书; ⑤预算金额超过50万元或情况较为复杂的工程预算结果,报投资控制委员会主任进行投资审查后,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签字。 ⑥按预算价签订造价包干施工合同的工程,其预算报投资控制委员会主任进行投资审查后,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签字。

2.2竣工结算程序

①由工程部施工副经理提供《结算编制通知书》和结算资料给预决算部。 ②预决算部主管分配任务至结算编制人员; ③预算编制人员根据资料,编制完整的工程竣工结算书;④结算书交预决算部主管指定人员校核; ⑤编制人员、校核人员共同与施工单位核对结算,双方分歧较大时,报预决算部主管处理;⑥预决算部主管审核结算书; ⑦预算编制人员将结算书交由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审计,并跟踪审计过程,直至取得工程三算审查单。 ⑧由投资控制委员会主任在2个工作日内对结算书进行投资审查;

3.商业房地产工程预结算管理

3.1预算编制宜采用从房地产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整个过程为:先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总目标和部门分目标;各基层单位根据一级管理一级的原则据以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呈报分部门;分部门再根据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呈报预算委员会;最后,预算委员会审查各分部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拟订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部门征求意见。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次反复,形成最终预算,经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

3.2好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 明确责任中心的权责、界定预算目标、编制预算、汇总、复核与审批、预算执行与控制管理、业绩报告及差异分析、预算指标考核。依据预算管理的原则、方法、流程和程序编制企业的预算, 实施预算管理并依据预算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等。会计核算上根据企业集团管理模式和房地产行业特点,建立一套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费用科目体系, 作为预算项目成本、费用依据, 指导项目的预算工作,并逐步形成房地产企业自身的成本、费用定额标准。

3.3改进房地产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传统的预算侧重的是短期效应,以年度作为预算周期。对房地产项目来说,由于其开发的特殊性,编制预算不仅是对年度财务状况做出的反映, 而且是对项目综合情况做出的反映。

4.房地产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抓好三个结合

4.1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2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房地产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员降成本和技术降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

4.3要同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相结合。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管理。因此,必须围绕实现企业预算,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部门在房地产建设及销售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济活动。

5.结束语

总之,房地产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配合的战略保障体系。房地产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适合本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真正达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整合企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最后,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和制度建设仅仅是基础工作,关键是制度的执行,最主要的工作是权责利的统一、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统一。

参考文献

[1]GFP9-1《项目总体计划控制程序》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影响工程预决算编制准确性与合理性的因素

工程预决算应该是充分的根据其施工图纸、施工方案以及相关的变更签证和说明,以现行的预算定额与编制办法以及想关材料、构配件的价格来计算其中的各项费用;我们总结了影响工程预决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1、现场签证

在其施工的过程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材料代用、现场签证以及设计变更的情况。决算通常可以由已经审核、审定的预算和由于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所引起的增加工种的决算所组成,而其中所增加的工种决算通常是漏洞非常的多,管理难度大,因此,强化现场签证管理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一部分预决算的编制人员对于现场的签证采取,是不是科学合理化,只要有设计单位与施工监理的签章都要照算,结果就会造成决算不准或者是和工种的实际造价完全不符合。

1.2、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或者是施工组织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比如:基础开挖的施工方法及出碴、材料运距及方式、工程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重要的混凝土砌石、墙(柱)、板以及梁等的施工方案,混凝土拌制运输、特殊或者是重要机械设备的安装方案等等,这些相关的资料就应该及时的上报给建设单位和监理人员,与此同时还得应该充分的办好审批手续,进而为工程预(决)算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

1.3、实物量与人工价格

选择合理的材料设备、人工、机械台班价格,是编制预算的首要条件、材料设备、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是随市场而变化的,各地区主管部门虽有明确的指导价和调价规定,但为接近实际,预算人员在编制预算时还要根据实际具体定价,这就是建筑行业“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基本思路[2]。

1.4、设计质量

假如工程设计的图纸内容不详或是表达不清均会导致大量设计变更,就会给决算带来极大的不便,使得预算与决算的造价相差太大,给工程施工单位或者工程的管理单位带来很大麻烦,要准确、合理的地编制出来工程的预决算,务必要充分的做好前期工作,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图纸的错、漏、碰、缺,增强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合理性,这样才可以有效抑制“三超”情况,使得工程预算从开始就定位在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水平之上。

2、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2.1.1、工程预算定额不健全

工程预算主要是以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有关规定等为依据,预先计算和确定工程建设中每个项目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预算的现状来看,工程预算定额尚不健全,经常会出现调用定额概念的现象。比如说在对房屋建筑工程预算进行编制的时候,一般会参照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标准进行定额。由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施工材料以及质量需求均不相同,因此在工程预算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标准,如果将所有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都制定为统一标准,那么势必会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的现象发生。

2.1.2、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现今,在我国建筑工程预算工作中,由于计算方法不当引起的失误也是比较常见的。计算方法不准确或是计算方面存在较大失误,那么就会导致编制误差较大,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预算结果。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预算中,工程的间接费计算方法通常情况下都是以直接工程费为基数的,加上工程中所涉及的材料的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在建筑工程预算中常常会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2.2、建筑工程决算中存在的问题

2.2.1、高套定额,提高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通常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工业建筑工程以及民间建筑工程等几种类型,根据工程类型不同,其对工程造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施工企业在编制工程决算的时候,无论是哪一种工程类型,全部都按照一种工程造价标准来进行决算,这样就必然会导致企业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低标准工作,套用高标准定额,以此来提高工程造价,从而给投资方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2.2、虚增工程量

由于建筑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施工项目大大小小多种多样,所涉及的材料和设备也数不胜数。因此,施工企业就会借此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而虚增工作量就是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会采用这种方法来套取更多的工程款,其重点往往是放在工程的施工材料上,比如说,施工企业往往会在工程最终的决算单中,将没有做的项目列成项目表,然后计算建设成本的时候,利用重复计算的方法来获取额外的施工利润,从而造成投资方经济损失[1]。

3、建筑工程预决算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3.1、建筑工程预算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3.1.1、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为了可以更好地对建筑工程投资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预算额定体系,并将其进行不断完善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在整个工程的建设中,因此,在对其进行完善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其全面性。由于各个类型的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并且施工条件、施工水平以及材料的选择均不相同,因此,在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体系的时候,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同时还要结合技术发展和工艺进步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其对工程预算定额的影响,从而提高工程预算编制质量,尽可能使工程的最终决算数额控制在工程预算定额当中,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根本目的。

3.1.2、提高计算工程造价的准确度

提高计算工程造价的准确度,能够对工程预算进行科学全面的完善。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充分实现工程造价准确度,那么就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般而言,提高计算工程造价准确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1]。首先,建筑企业在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的时候,应该尽量增加预算的材料种类,减少建筑材料费用,以此来形成科学合理的造价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建筑企业能够利用行业协会或者管理部门的作用,制定出建筑工程调价系数,以此来提高计算工程造价的准确度。

3.1.3、准确计算施工期的人员数量

在建筑工程预算中,准确计算施工期的人员数量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手段[3]。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对人员数量进行考虑,人员数量的设定与实际数量最好不要有太大的浮动;其次,计算临时性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室外的工作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数量;最后,以相应的定额标准计算较为科学合理的工程预算,尽量将工程中增加的项目避免,从而减少预算过程中的误差。

3.2、建筑工程决算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3.2.1、实行分类审核制度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高套定额现象具有多次性计价的特点,建筑企业在对此项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应该将其特点充分考虑,依据套定额的不同,实行分类审核制度[3]。在进行建筑工程决算的时候,建筑企业不仅要对相关的审计人员的工程量计算技能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还要加强分类审核的力度,确保审核人员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项目做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3.2.2、严格控制决算

工程决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决算中常见的重复计算的问题,严格控制决算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在控制决算工作上,建筑企业要明确规定决算审定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方式,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控制,从而确保工程投资变得简单和明确,确保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充分实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总之,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手段是预决算,并且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考核以及日常的工程项目招标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审计机关掌握企业投资状况以及监督其经营管理的根本依据,它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权威性以及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谭吉涛,敖雪莲.建筑工程预决算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7:184.

第11篇

1995年,公司开始了预算管理的探索,组织预算管理机构,设计预算模型,建立预算管理程序,形成以预算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受益非浅。

一、预算管理的意义

1.预算是计划的数量化。预算不是简单的收支预计或仅把预算看作财务数字金额方面的反映,预算是一种资源分配,对计划投入产出内容、数量、以及投入产出时间安排的详细说明。通过预算的编制,使企业经理人明确经营目标,工作有方向。

2.预算是一种预测。它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收支情况的预计,预算执行者可以根据预测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环境变化的趋势,采取措施预作准备,控制偏差,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3.预算是一种控制手段。预算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标准,控制是以确定的管理工作标准,对行动的度量和纠正偏差。所以预算管理是过程中的控制,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投资项目或生产经营的规划、预算的编制,详细的描述了为实现计划目标而要进行的工作标准。事中控制是一种协调、限

制差异的行动,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事后控制是鉴别偏差,纠正不利的影响。

4.预算管理是一种协调。公司的总预算是由各分预算汇编而成的,从组织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各相关部门必须协商沟通、相互配合,有利于管理层工作协商一致,导致出更好的计划和执行效果,这也是预算管理的基本目的。经董事会批准的预算,表述了计划期企业的业绩展望,所有经理人员和雇员一定要努力工作达到计划目标。预算是预算期之煎编制并获得董事会批准的计划,通过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之差异分析,可以评价相关经理人员和雇员的工作表现。

5.预算编制有利于完善企业基础管理。预算编制必须有各项相关的定额,如人员、物料消耗定额等。要求定额合理并随定额条件变化而修正。预算的编制与预算控制对信息要求面广量大,要求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促进信息管理发展。

6.精益生产的手段。它是即时销的生产经营方式,预算及预算控制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配,也是精益生产适行的管理手段。

7.预算是考核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标准。预算是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本身具有可考核性,因而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

预算的编制到执行控制和业绩评价,完整的体现了管理上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活动。预算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就象纲与网的关系。建立以预算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是由于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二、预算管理的分类

我们把预算管理分为两类,投资预算管理与生产经营预算管理。根据业务对象,我们设计了两种预算模型,投资决策预算模型和生产经营预算模型。

1、投资预算管理

投资决策过程是投资预算的编制、不同预算方案优选的过程。投资预算是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改建、改造、更新,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何时进行投资、投资多少、资金来源、获得收益期限、投资回报率、每年的现金净流量、需要多少时间回收全部投资等等。借助于计算机建立投资预算决策模型,把采集到的经济信息、投入产出转化为数量,优化组合成不同的预算方案,并进行方案的优选。如1996年,公司借鉴国际轿车装备发展历史和我国轿车市场发展方向,公司决策层预测到ABS在我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经预算模拟分析显示分步投入,逐步发展方案为最优,决定实施战略性投资。首先推出产品抢占市场,扩大影响,然后以规模经济求发展,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1997年项目实施投资,1998年ABS产品推向市场,其经营额占公司总经营量的46%,1999年ABS出口创汇174万美元,项目投资收到预期效果,公司被国家经贸委批准为ABS的定点生产单位,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借助于P.P.B.S系统(计划、规划、预算系统一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ingsystem)把计划、规划、预算程序描述如图1。

P.P.B.S中的环境分析和优先次序是为了确立计划目标。计划是任务、目标和优先的安排,以及各方案的展开。规划是为实现计划所要求的各种方法和项目,由具体的、局部的行动构成。预算编制是将计划转化为用数量表示的工作标准,反映出项目与其业务量、收入与支出一览表。该系统向公司及公司各部门主管解释清楚如何达到目标,项目和预算是否合理,并把整个工作视为一个循环系统。

2、生产经营预算管理

公司在某一时期为实现经营目标而编制的计划,描述了在该时期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的数量标准,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人力资源预算、间接成本预算(包括制造费用预算、行政管理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和财务费用预算)、经营损益预算、现金流量预算。通过建立预算模型,把销售预算等各分部的预算输入生产经营预算模型进行模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预算方案为执行方案。经营预算同样反映了公司的业务量、收入与支出一览表。向公司及各部门主管解释如何达到工作目标,预算项目和数量是否合理,明确各个部门每个工作责任者的工作标准是什么。

投资预算和经营预算模型都包含了财务预算即计划期内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状况的预计。财务预算以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来反映。

一般我们编制两种经营预算,一年期的年度预算和五年期的中长期预算,每年的8月组织落实预算编制计划,9月完成各分部预算的编制,10月完成总预算的编制并报董事会审批。通常预算获得通过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整。

三、预算控制是计划目标实现的保证

通过预算编制,把各项目标具体化,必须进一步将各项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预算编制为实际行动提供控制的标准;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主要注意对工作成效有关键意义的进行控制。如为实现预算利润目标,控制的关键点是销售收入、材料采购成本和数额较大的费用成本。控制对象并不是事物现状,而是事物的变化趋势。如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控制原材料国产化的进程,就意味着采购成本的降低和在市场竞争中应变能力的提高。

四、预算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

公司内各职能部门是预算管理的基本单位,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公司设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管理及制度建设。财务部是日常工作机构,负责预算编制的组织及预算的汇编工作。预算批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制度建设是预算管理有效性的保证,其中通过授权明确责任,防止工作推委或扯皮,这是预算控制有效性的关键一环。建立预算管理程序,包括预算编制程序和预算执行控制程序。预算编制要组织与协调各部门共同进行。预算控制是协调、纠偏过程,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有个时间过程,先后次序及处理各部门之间关系的规定。程序控制制度的制定旨在避免工作混乱,追求较高的工作效率。

五、预算管理的原则

预算管理的原则包括责任制原则、例外管理原则、有效性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责任制原则指对负责的工作范围可控制事项负责。如我们把各责任区域的成本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各责任区域对本区域发生的可控制成本负责。

例外管理原则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因为实际发生的情况往往与预算有出入。如发生的差异不大,一般不逐一查明其原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如某一段时间我们发现生产用刀具等用品特别节约,经过核查,是外方管理专家的非程序性采购造成记录的时间差和因非程序性采购造成的工作混乱、数量差错。这是一种不合情理的节约。

于是公司重新修正公布了新的采购控制程序,并随时检查该程序的有效性。

有效性原则是指预算编制不要过于繁琐,预算控程序要有可操作性,避免预算管理失效性。

经济效益原则是为控制所费与所得效益相比,后者应大于前者。

第12篇

关键词:创投企业;全面预算;措施

一、引 言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企业一定期间内利润的预计额,是企业奋斗的目标,根据目标利润制定作业指标,如销售量、生产量、成本、资金筹集额等)为目的,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并编制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预算的特征是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也就是要通过全员的参与,全面的反映,全过程的监控,来动态地把握企业的经济行为。自上世纪20年代以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之后,这一方法很快成了世界各国现代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

创业投资(Venture CapRal),又称风险投资,是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投资于初创期以及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并在恰当的时候通过一系列方式实现增值退出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是促进创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把资本投向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型创业企业,旨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创业投资企业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要求,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是起源于传统经济形式又高于传统经济形式的全新经济模式,引入更多现代管理科学的理念与方法,既有必要,也有其现实意义。而全面预算,是起源于科学管理原理,随着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属于现代管理学原理范畴。

二、全面预算在创投企业中运用的必要性

1.是创投企业创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宜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我国创业投资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启动是以198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为标志的。随后,全国各地都相继建立了“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发展基金”。截至2009年3月末,以浙江省为例,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已达到60家,占全国创投总数的14.6%。创投企业作为新兴的经济体,无疑在体制上更加需要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设立与运作。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协同,并使责、权、利相结合原则能真正落到实处。预算管理从董事会、经营者、各部门乃至每个员工的责、权、利关系角度出发,明晰它们各自的权限“空间”,从而科学地管理和可靠地执行,使预算决策、预算行为与预算结果得到高度的协调和统一。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围绕实现预算目标,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便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部门在生产营销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充分地按预算办事,围绕实现预算开展经济活动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是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

2.是创投企业防范风险提高运营效率的需要

创投企业对于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收益状况及现金流状况都必须进行严格、科学的测算。而全面预算,是从企业的角度,对项目从投资到运营到资金的回收,都有着全程的监控,从而保证投资与增资的顺利回收。企业创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量资本支出与现金流出,使现金流量为负数;二是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大。这时,预算管理以资本预算为重点,它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从资本需要量、项目的可行性、资本支出时间等方面研究筹资方式,制定筹资预算,确定资本预算的审批程序和资本支出的监督控制。

3.是创投企业自身特点的要求

创投企业的特点之一是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创业投资多年来屡向世人展示奇迹,平均回报率高于30%,一旦投资成功,其回报率有时高达10倍以上。创业投资的高风险性要求企业对于资金流向与项目选择上都必须高度谨慎,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全面预算的全局性,正好满足了风险投资这一特点的要求。同时,对于责任的追究与绩效的考评,也可以通过全面预算预先的设计来评价,以实现奖惩逗硬。使预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预算委员会要及时地从预算执行的正负差异中分析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适时提出纠正预算偏差的对策,必要时可调整个别期间的预算方案。

创投企业的特点之二是创业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资本流动性较小。这就需要全面预算通过对于企业、对于项目的全过程的预算管理,来进行实时有效的追踪。

创投企业的特点之三是创业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也就是说,创业投资企业必须通过资本纽带参与受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这就说明创业投资企业的全面预算不仅仅包括了企业本身的内容,也包括了投资项目的价值流转。其全面预算的内涵比传统的全面预算更加广泛。

三、全面预算在创投企业中运用的举措探讨

1.注重全面预算的“全面性”

创投企业是以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经营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各种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创投企业经营的特征是把高科技与新兴技术结合起来。创投企业要将预算管理视为一个系统工程。预算从编制、跟踪执行过程、差异分析到预算调整都应建立规范的流程,由专门的机构负责进行。在执行过程中每一部门、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受到预算的严格约束,这种预算控制系统的建立不仅需要在制度上对于流程和控制环节加以规定,还要求实际工作中建立有效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创业投资不仅对风险企业投入资金,而且还向企业提供包括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等各方面的策划、咨询、中介等服务,使被投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和壮大,从而提升其价值。

2.以风险防范与项目可行性研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

在创投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将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在全面预算编制的前期,必须进行完整的信息收集,具体做法是,通过对风险企业的了解,及早地发现企业运行中的潜在问题,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进行经济上的评估,并表现在企业的预算数据之中。同时,在企业的发展战略、重大经营决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方面扮演重要决策,对于不同方案的成本与可能的收益,编制出不同的预算方案供决策者参考,以保证对风险企业的投资总额达到合理规模,增大投资成功的可能性。在全面预算中,对于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应注重投资项目特征的阶段性,根据风险企业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相应地把总投资资金分几次投入,上一发展阶段目标的实现成为下一阶段资金投入的前提,以保证资金使用效率与稳健性。此外,对于项目投资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必须予以估算,以考虑采取应对措施,如接管对方公司需要进一步的成本,或者提出组合投资方案来分散风险。

3.注重全面预算的层次性与可操作性

创投企业的全面预算,包括企业本身的资金费用预算,也包括对投资项目运行情况的预算,这样多层次相互交错的一个复杂的预算管理体系。这需要公司从决策层到业务部门甚至每一个员工都要对预算管理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在业务开始之前就做好规划并适时调整,切实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战略调整、市场突变或者人事调整等变化,使预算在不同程度上不能适应公司情况。预算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了解各业务部门对预算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预算的执行结果分析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预算制度进行修正和补充。

四、结 论

创投产业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本世纪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对创投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研究非常必要。目前在理论界中,预算管理理论也有较完整的论述,但对于创投企业的实践工作尚无较多具体的讨论。国内的企业,特别是高速发展的创投企业的管理平台往往缺失很多。在做预算的过程中单纯地本着理论,通过将计划数量化地转换成预算,往往忽略预算的真谛,造成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因此,企业在做预算管理时,应抽象理论的精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处理自己的预算过程和预算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刘俊勇:全面预算管理:战略的观点[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