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的合理规划

城市的合理规划

时间:2023-06-06 09:0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的合理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的合理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原则;科学性探讨

无论哪个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不能没有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以及城市内部的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的设计和考虑。城市规划的对象大多为城市的物质形态,涉及城市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陈列、道路及交通运输设施的设置以及城市工程的安排等等。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如何做到合理而科学的安排城市的规划,同时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1.1 统筹兼顾的原则

城市的规划要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规划进行制定。同时兼顾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现实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要求等等,尽量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布局的原则。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矛盾等。在城市的规划区域内,土地的利用以及各个方面的规划都要服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中需要规划的一切都要相互衔接和协调。

1.2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原则

经济建设要与城市的生态环境相协调,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中的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中的基本任务。一个城市的布局必须要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例如逐步降低城市中心区的密度,有计划地疏散城市中心的人口,解决基础设施短缺、居住拥挤、交通紧张等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城市的绿化规划和建设工作。要加强城市中公共绿地和风景区的建设,还要兼顾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的能力。

1.3 城市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导城市区域内城镇发展的依据。然而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城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而且相互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认真的抓好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其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要坚持做到从区域的整体利益出发,统筹考虑到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特别要注意明确城镇各自的职能和分工。

2 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

2.1 城市的规划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好预算

城市规划主要面对城市的空间系统,尤其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系统。城市的各种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等都以土地作为表象的载体。城市规划以城市土地的利用配置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城市规划可以限定城市中各项未来建设的空间方位以及建设的强度等,担当了城市建设监督者的角色。城市的未来发展空间架构的实现过程,可以真正的体现出城市规划的作用。

2.2 城市规划体现国家对城市建设的调控

城市的规划是由国家控制的,主要的作用是维持和发展城市。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可以保障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基本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还可以在“市场失灵”情况下规范城市土地市场以及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进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性。此外,城市规划还可以保证土地在社会的总体利益下进行合理的分配、利用与开发,进而保证土地利用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

2.3 城市规划是实施政策的工具

城市规划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政策的表述,可以表明政府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未来时段内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城市规划具有对公众开发项目建设的导向功能。城市的规划可以通过政策来引导并进行信息的传输,让城市的各部门在面对发展的决策时,依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来提高决策的质量。城市的规划可以把不同类型、性质、层次的规划决策相互协调,最终达到与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致的总的方向上来。

3 城市规划要做到科学有序

3.1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第一要务,要想把城市发展建设好,首先就要把城市的规划做好。紧紧依靠现有城市资源,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源头上把握城市规划对各项工作的指导性作用,提高城市公共资源的共享率,逐步完善城市的功能和产业的布局,对重点区做到有序的开发,为城市的发展腾出新的发展空间。在城市规划的需求、规划的合理性以及规划是否可以有效的实施上下功夫,加强研究城市中的规划,做好合理的安排。

3.2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队伍的建设

要不断加强城市规划队伍自身的建设,努力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以及业务素质,把懂规划专业的干部充实到管理的队伍中去。加强规划委员会的制度建设等,积极推进科学而民主的决策。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对各个专业规划及项目建设等进行民主的讨论,提高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公开性以及透明度。土地是城市经营中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建设用地的管理,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3.3 城市的规划要考虑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因素

城市建设和发展要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要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以确保城市的土地得以合理的利用。科学的编制城市规划,可以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用地规模和布局等,优化城市用地的结构。同时充分利用城市中的闲置土地,做到少占或者不占用基本的农田。按照各种法定的程序审批城市中的各类建设用地,尤其重视对城市周边地区土地的利用,防止乱占滥用现象的发生。此外,要严格查处城市中一切违法用地的行为,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提高土地收益,真正的做到统一规划,综合开发。

总之,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预见并合理地协调各个因素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关系,使整个城市的建设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而环境优美的综合性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生活、交通、休息以及娱乐活动等良好条件。要认真解决各项民生的问题,尤其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积极改善群众们居住和生活的环境,全力以赴做好稳定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达光,张红娟.浅谈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和要求___以东营市为例[J].住宅产业,2011(08).

[2]王开泳,董玛力.对我国近年来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反思[J].城市发展研究,2012(04).

第2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要素;建筑节能

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要衡量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还要分析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城市建设的实施结果等。此外还要看城市的绿化系统的营造以及建筑节能措施的实施是否高效等因素。城市规划设计的要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为补充并有机结合的整体,其共同的目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概述

1.1 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及任务

城市规划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布局以及综合安排城市中的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根据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的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各个城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等来布置城市的体系;确定城市性质、城市的规模;统一进行规划、合理的利用城市中的土地。此外还要综合部署城市的经济、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以保证城市有秩序和协调地发展,使城市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方针,采用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少占农田。同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中各项建设用地,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以及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到主次分明,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是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此外,安全原则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要的指标体系。要在编制城市规划设计时考虑到防火、防爆、抗震、防洪等要求,特别注意高层建筑的防火防风等问题。

1.3 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类

城市中一切看到的东西,都是要素,例如建筑物、道路、植物、照明设备、广告等等。国内学者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城市边缘与入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视线走廊以及水系和绿化措施。笔者认为,把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要素可以划分为土地使用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和城市景观体系几个方面。

2 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

2.1 城市土地的使用要素的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侧重于对土地使用的复合性、整体性以及立体化的研究。土地的使用要综合研究不同区块之间的整体关系,结合城市的公共空间、历史保护、城市景观等方面的整体要求,来促进城市土地使用的高效率。结合城市三维立体形态以及城市空间的环境发展的要求,对城市土地的使用提出相应的要求,包括土地开发的强度、建筑的密度以及建筑的布局等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把抽象的土地使用指标同城市空间的环境建设联系起来。

2.2 城市公共空间要素的分析

城市的公共空间由要素由城市的街道、城市的广场、城市的公园、建筑内部以及地下公共空间等空间的单元所构成。城市空间的一体化是现代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要建立在城市的公共空间系统构成的认识基础之上,强调对城市公共空间所构成的单元的系统化研究和城市公共空间内部城市构成要素的综合处理等,以促成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高效率性,进而发挥公共空间体系的总体效益。

2.3 城市交通要素的分析

城市交通体系是城市运作的“命脉”,交通体系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运作的机能。城市交通的可以引起城市公共空间性质的转变,城市交通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交通流线以及交通节点。从城市的交通网络内部运行的元素来看,主要包括交通工具和人两个部分。城市设计中交通体系研究的重点包括城市交通方式内部的体系化研究,例如公交车的布线与站点的设置,城市轨道中的交通布线、自行车线路的布置、步行流线以及人流集散的体系化等多个方面。

2.4 城市景观要素的分析

一个城市的景观体系研究主要是指城市的视觉景观的品质以及总体的构成。城市景观体系的构成包括城市中的实质景观要素,例如城市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城市总体的地形地貌、城市的水体、城市的绿化情况等;城市人工景观要素,包括建筑的形式与建筑的体量,城市环境的设施等。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还包括“活动景观”要素,例如各种城市的公共活动而形成的城市活动的景象,商业活动、休闲活动、节庆活动以及观光活动等。

3 城市规划设计要素中的节能思想

3.1 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

在过去,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基本上采取先论证城市的发展性质,同时估算城市的人口规模;再确定城市土地的使用方式。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人们认识到这些规划和方法无法适应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提出城市的规划 “持续规划”的思想,主要着眼于近期的发展与建设,同时对远景目标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逐渐的调整。

3.2 城市规划设计要素中的节能思想的提出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能源的供应日趋紧张。建筑行业作为耗能大户,其节能的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节能的思想体现在城市的规划中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尤其在城市空间的规划中提倡紧凑型的城市布局。此外,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也是不错的理念。对单体建筑的能源优化设计也要采用节能建筑所倡导新型的能源概念。

3.3 科学有效利用各种环保和可再生资源

现代建筑要以最少的投入来换取最大的产出,在消耗最少能源的前提下提供高舒适度的生活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变能源消耗的被动状态,积极开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对太阳能的开放与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如果能将太阳能充分加以利用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常规能源,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良好的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提高城市素质和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设计者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模式和城市的具体情况来研究其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方向,来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规划以及设计,并指导城市的建设逐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姜桂萍.小议城市规划设计要素[J].民营科技,2012(01).

[2]李长焕.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第3篇

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应当先进行城市规划,然后再进行建设。对城市的整体状况应当有科学的定位、定向和定性。在制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区分、专业规划时,应当符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发展设计应当考虑发展中的维护,明确城市规划需要时也应结合城市发展形势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力,将城市的形象作为重要的规划管理环节。规划后应当分步骤实施建设,不能因规划的不足造成后天建设的落后,进而衍生出建设问题,如重复建设,这样就造成了投资的浪费。此外,在进行规划时,应注意彰显本城市特色。

2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

要保证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就应当对规划管理的自由权进行限制,使其符合城市规划管理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从而为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这不仅可以方便政府展开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利益。

3引导公众参与

为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时应当强化信息公开、信息透明,从而使公众能够了解参与的程序,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城市的规划管理中,使城市的规划管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已经参与到了城市的规划中,因而他们的城市规划都直接体现了公众意志。公众参与度要想提高,首先,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迎合公众的生活需求,因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满足对象是城市居民,因此,迎合公众需求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其次,城市规划应当对一些资源,诸如稀缺资源实现合理分配。

4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是按照一定的价值规律来实现资源分配的,城市经济活动也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城市的规划应当实行有效的市场管理、市场调节。从本质上来看,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行为,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和管理来保障公众利益。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的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土地价格上涨快,仅仅通过市场调节,则投资者会专注于经济收益高的建设项目,因此要依靠具有社会利益整体性的城市规划来解决。

5加强政府的领导、协调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承担起责任,将城市规划纳入政府重要的工作日程。明确规划的目标、要求及实施方法,各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与政府宏观目标进行协调配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近期规划应当与社会发展计划及国民经济规划密切配合,做好衔接。

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较明显的浪费现象,能源消耗量大,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因此,在进行城市的规划管理时,规划者应当具备节约资源的意识,处理好规划管理与生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力求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在生态平衡思想的指导下,应当实施有效的生态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节能减排。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且经济效益低下的经济模式应当进行改变。应执行严格的能耗控制和建设项目的能耗审批,探索低碳发展道路,推广进行低碳建设,构建节能型新城市,实现城市建设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7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1导言

随着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重视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我国在城市建设规划发展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建筑设计是主要解决办法和唯一选择。只有将生态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生态环保效果最大化,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国家建设发展需求。

2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有效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拥有很多魅力吸引着外来人员,大量的农民工和各种择业者涌入城市,给城市的有效运转造成很大的负担,远远超过了城市科学负载的能力。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导致城市发展中很多矛盾突出出来,以交通拥堵为例,就能形象表明人口涌入造成的城市病。基于这种情况,当地政府想要确保城市的生态良好发展,就需要采取合理手段,适当地控制外来人口的涌入,以保证实现城市的承载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

2.2与时俱进地建立生态建设保障体系

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要能够将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考虑进去,只有将城市的环境资源和城市的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通过建立一定的低碳环保体系来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传统的城市发展规划中人们更多的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所以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要能够将城市居民的意识进行改变,通过采取建设生态保障体系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同时能够将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才有可能促使生态环境和生态结构健康发展。

2.3遵守城市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在做城市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根据城市的不断发展而进行适时的变化调整,确保城市的发展方向是科学合理的。同时也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将城市的成长性这一原则应运于城市规划中,就是尽可能地将一个城市中的文化、建筑、经济、环境等作为一个生命体征对待,我们人类要尽最大的能力来维护生命体成长,不断帮助它发展壮大。

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3.1土地利用布局与生态功能区划

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对于生态城市规划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土地利用布局、生态功能区划。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环境条件、城市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要以实际情况为根据,提出相应的改进、优化建议。

3.2建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

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中,要能够从各项指标上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规定,其中生态低碳指标是整个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通过生态低碳指标能够反应出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科学环保程度。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要能够从根本上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够通过指标制定来完成,而生态指标的制定通常包括更多的方面,比如城市的基本功能、生态环境、城市绿色交通规划、以及城市新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情况,对其进行生态规划能够更好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3.3重视整体和局部间的关系

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城市的区域性设计,尤其是要有效地强调生态变化频繁的区域,在一个特别的位置上进行城市规划考量设计,从大的城市背景出发,认真设计细部的生态规划。强调能源以及资源的再利用。城市生态规划主要强调的是物质循环以及能量循环,这2种循环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不断地合成新物质,同时新物质又被分解成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使之具有新的使用价值。周而复始地循环利用是我国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设计初衷。

3.4调整人力资源

在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能够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管理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在进行人员分配上,不断更新管理模式,保证整个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只有合理分配生态城市建设者的职能和责任,优化人员管理责任,才能够保证整个自然资源的的使用率达到最佳效果,有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

3.5明确城市交通设计及要求

完善合理的交通网,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减少城市生态压力,所以对城市交通网的建设,应尽可能完善、便捷。能源清洁,秩序井然。健康安全,美化环境的效果。提倡人们低碳生活,文明出行。加大新能源公共汽车的投放力度。建设完备的地下轨道交通。多途径多方法地实现城市交通的科学发展。

3.6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的规划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的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整体上做好控制污染物排放,并要建立完善的预防环境污染的监管机制,实时监测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功能区目标的不同为根据,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并逐步实现生态城市规划的要求。

4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生态城市建设也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应当用生态视角来探索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模式,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不断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作者:高姗 单位:安阳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

参考文献:

[1]褚忠兴.浅谈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5:173.

[2]俸荣伟.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3:95-96.

[3]吴一真.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析[J].江西建材,2016,15:32-33.

[4]周力锋.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33:50-51.

[5]赵悦.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120.

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对策;影响

一、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涵义

1、城市规划涵义

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居民,保证城市在更好的发展过程中,维护好公共生活空间所进行的科学合理规划。基于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具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以及维护规划等等。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城市布局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当前时代下,做好经济以及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做好未来规划工作,即不能以满足当代的需求为目标,而对未来或者将来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既要满足当代城市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侧重于科学化水平、生态建设以及生活空间的优越性等等。良好的城市规划布局不仅利于当代的城市发展,还有利于未来城市的更好发展。

二、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生态平衡问题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城市现代化水平,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方面,由于缺乏生态平衡观念,更加侧重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快速的城市化发展造成城市了一些畸形问题存在,如“城中村”以及“边缘村”的居住混乱问题,这主要在于城市的规划侧重于局部经济发展,没有统筹考虑综合方面,造成城市原有布局造成破坏,影响市民的生活。

2、缺乏公众参与渠道

城市规划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很少有城市对相关的设计或者布局进行公示或者邀请公众进行监督和建议。这种独断式的城市规划很容易造成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市民的赞成。

3、城市更新改造问题处理不当

城市发展,难免需要对旧的城市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而在进行拆迁和布局的同时,有些城市因考虑不周全,导致拆迁和布局受到多重阻力,导致规划工期或者布局设计延误,阻碍城市更好发展。因此,做好城市发展工作,需要统筹兼顾,做好城市资源分配工作,避免因城市更新改造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三、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城市规划发展的正面影响就是能够在当前更好的发展城市,服务于当代居民,同时,保持固有的生态平衡,不影响后代人的城市发展。进行城市规划发展,还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城市交通布局、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市政的建设等等。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让城市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1)城市的防震、消防以及燃气系统布局以及安全性进行合理设计,提高城市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的发生。

(2)城市的绿地化面积得到有效的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让城市居民可以过得更加舒适。

(3)城市的建筑更加安全,建筑密度得到有效的调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2、负面影响

(1)旧城遭到颠覆性破坏

城市规划在进行城市布局设计时,是以旧的城市布局为基础,并对旧城市布局进行颠覆性设计。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很容易对旧城市建筑造成破坏,如古城的百年楼、寺庙等等,这样对于遗产古迹的保留产生严重的影响。

(2)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遭到质疑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居民更好的生活,而城市在进行规划时,更多的是选择对当前城市布局或者局域设计进行否定,这样就无法保证城市规划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合理性。政府对城市进行规划操作,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以及合理科学考察,只是单纯的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消费支出为理由,这种任意的改造城市,很难对城市的发展做到正确的引导和促进,相反,会对已有的良好布局以及设计进行破坏。

四、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做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工作

做好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城市的宏观调控以及微观的平衡发展工作。

(1)宏观调控工作

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城市的生态平衡,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从整体性出发,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程度以及人口变化情况,基于这种情况,还需要对城市的承载力以及绿色生态发展进行综合性考虑。不仅如此,还需要尽量避免产生“城中村”等畸形问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以发展为中心,做好可持续工作。

(2)微观平衡发展

城市发展的微观平衡主要是从细节出发,对各个城市模块进行细致化分析。如避免城市的发展只让部分区域或者部分人群受益,让更多的绿化带以及城市绿地成为少数人群的私有物。微观的平衡发展还需要侧重于局域性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共同发展,避免以牺牲多数区域的利益,促进少数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差距日益扩大。

2、做好透明公开化工作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其所要实现的宗旨和目标就是让当代人和后代人都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高品质生活。为了实现目标,减少城市规划实际操作中所要面临的问题,在对城市规划进行可持续发展时,需要虚心向市民请教,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相关的问题以及结果进行公示,让市民充分了解到自身生活场所所要发展的目标。让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中,不仅利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还体现了居民是城市主人,实现了真正的目标。

3、做好资源规划工作

进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在于既要保证当前经济的发展,还要促进未来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考虑资源的使用比,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人口增长系数以及城市承载能力等等。

结束语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做得不合理,则不但不能对城市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会对已有城市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同时保证城市的发展不会对后代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对城市规划做出可持续发展,这样才可以真正的促进城市更好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 金平.中国城市规划的弊病[J].重庆建筑.建筑批判.2006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 ;经济发展

城市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但是,就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情况而言,尚有诸多的不合理性,怎样通过对城市科学化的规划,使城市更加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式是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予以探究,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1城市规划的相关概述

1.1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内涵

城市规划科学化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尽量遵守科学性、合理性原则,对城市规划的编制、监督和审批等要与城市具体情况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规划科学化是为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索取得的一些列有利于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措施,能够认清我国在大规模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汲取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中的成功做法,总结出的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科学经验,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的主要依据,对我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2城市规划科学化的特点

城市规划科学化具有综合性、法制性、前瞻性、区域性等特点。综合性是指城市规划涉及经济、环境、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进行规划时要对这些方面加以统筹兼顾。法制性是指城市建设要根据不同地区需要,颁布适合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城市建设的需要。前瞻性是指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区域性是指城市规划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的规划。了解城市规划科学化的特点对研究城市化进程,科学规划城市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1.3城市规划出现的问题

我国城市规划正向科学化方向迈进,但是现阶段仍有一些城市规划问题亟待解决。城市规划的随意性强,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动,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受地区发展的影响和主管领导的更换等原因,已建成的城市规划或者尚未建成的城市蓝图经常被改动,这就造成城市格局的改动。同时目前不少城市的主管者往往过多考虑了领导任期的因素。表现为在城市建设上急功近利,重点抓领导任期内的政绩,建设所谓的“形象工程”,这就是城市规划不能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

我国许多城市都是具有典型文化的文化名城,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思潮的冲击,诸多城市文化被现代的规划思想所替代,造成了文化古迹的被破坏,使文化流失。同时现代城市规划更多注重利益的重要性,为了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忽略了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在城市规划中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许多建筑和设施不能达到计划时的质量,不能长时间的保证质量。[1]

2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发展

2.1制定严格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

制定严格的城市规范发展战略措施是实现城市设计和规范化编制的一项重要保障,要与时俱进,对城市建设进行动态的管理、监测,同时规划部门要对反馈上来的信息进行综合考察论证,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 设计城市规划方案时,应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使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空间布局合理。要保证这些要求就要制定严格的城市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特点,要有远见性的留出城市发展空间用地,不要为增加政绩随意更改城市规划计划,要使城市规划与科学化一同发展,依照科学的发展规划进行建造施工。[2]

2.2强化城市文化保护意识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一个拥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文化城市其发展要比没有文化特点的城市更加富有活力。所以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时刻融入本城市的文化特点,在城市规划发展和对旧城改造过程中,对蕴涵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量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街要做到很好的保护,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根据本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开展城市规划设计,把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尊重本城市的文化特点,这样不仅在城市发展中为城市注入发展活力,还可以增加城市的文化凝聚力,打造城市的文化品牌。

2.3规划设计城市生态环境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于居住,并不在于城市规模的大小、建筑的高低,而是要看城市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城市的规划建设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以城市规划中要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用地,合理的设计环境用地,使其与建筑用地相互搭配。科学的对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能够使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净化空气,陶冶情操,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4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城市应当服务于人,以人为核心和导向,把城市环境质量视为头等大事。城市规划要在交通、娱乐、就医、教育等方面体现市民的利益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相关决策者对人们所居住的城市的规划管理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提高审批办事效率,降低社会成本,时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心,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是当下城市发展的新趋势,能够使市民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和其他城市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

我国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领域要做到综合参考,这样才能打造真正为人们提供便利的良好环境氛围。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科学化的发展理念,运用科学的规划策略的有力武器,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把握科学化的步伐,我们的城市也会建设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面对能源日益紧张的现状,如何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1概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能源日益紧张的现状,我们不得不面临人口以及环境和资源如何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特别是大城市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是目前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们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与方向都是根据在一定时间段内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目标来确定的。怎么样来更好的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完成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以及其他各种建设综合起来就是城市规划。一个城市想有合理的城市建设首先就必须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并以它为依据来对城市的发展规模以及方向进行建设。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的不断扩大以及整个系统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在城市规划上下大手笔。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2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2.1城市规划缺少公众参与我国对城市的规划大部分地区都是政府统一统筹规划管理,基本上都没有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是否符合人们生活生产并无从知道,没有体现出人民的意愿。这就出现了一种不是特别良好的现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政府部门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城市规划的社会综合效益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城市规划是多种效益综合考虑最大利益的规划,是一种利用人类的理性对城市资源进行再分配的有效活动,是一种在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公共性、协商性的机制。城市的规划过程中缺乏社会公众参与的机制,主要还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城市规划中缺乏公众的参与,完善这一条例已经迫切需要。

2.2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中难点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城市合理有序的发展,合理的方案尤为重要,结合城市具体的背景以及城乡统筹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难点主要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能否将规划中的目标予以落实以及能否制定出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在城市规划的时候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工程中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整体发展的核心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规划协调不是特别合理、土地经济性利用不是特别明显以及整体的城市规划没有进行认真的落实等等。

2.3城市规划过于盲目城市规划指标过于提前,规划中十几年完成的任务在几年内就予以完成,过于减少了城市规划的时间。有些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建设绿地被大量占用,建筑垃圾大量遗弃,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部分城市规划建设不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城市和郊区以规划不协调,体制存在分割现象,建设管理混乱不堪。一些城市规划建设不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而且很多城市出现建筑风格基本相同,广场、马路、人工湖以及商办楼相似,出现装城现象。

3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措施

3.1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强调公众参与有助于使规划师有意识地接受和协调各方利益尤其是保护一般民众的利益;同时,公众参与也有利于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增加城市的凝聚力。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主导力量仍然是政府和开发商,公众参与是薄弱环节,从长远看公众参与必将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应逐步扩大参与的范围,丰富公众参与的手段和途径,完善公众参与的立法工作,最终实现公众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面参与。

3.2城市规划建设生态化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要开展城市的生态建设,努力达到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主要是指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即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坚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我们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还要努力将土地的使用以及废弃物处理达到城市建设的最佳使用状态,更加合理的使用各方面的资源。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要在充分运用城市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城市的规划要紧密的围绕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开展,努力将环境列为规划的重点内容当中,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合理规划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发展特色,实现城市生态规划建设。

3.3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基础建设非常重要,是一个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协调城市各类设施的纽带,促使城市适度聚集和日趋社会化,为城市获取最佳经济、社会、环境效而且是社会分工和高度社会化的产物。对于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可以分为水资源及给排水系统、源系统、邮电系防灾系统、环境系统能。在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想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处理的方方面面的工作还有很多。

3.4做好建设与保护工作在城市规划的同时也要注重这方面的保护,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积极的处理城市生态建设的保护。发展计划局负责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土地、水利、地矿、海洋、林业、农业、旅游等各环境保护部门则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具体负责生态监测生态评价、生态监理等工作。

4结语城市未来的发展是合理高效的发展,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快速的发展,要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合理的规划好,尽量避免重复规划的现象。我相信只要各个部门长期的综合的考虑与并有效的实施,我国的城市规划一定会出现良好的发展状况,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邓喜英生态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刍议[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03)

第8篇

生态城市规划是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基本要求,通过多学科的应用,科学、系统的达到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科学手段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辨识以及模拟,从而确定最佳的生态位,同时能够提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共生、协调发展的方案。生态城市规划需建立在众多规划的基础上去实现,对城市规划、建筑规划、环境规划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政府制定的规划纲要,对城市建设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另外,生态城市规划是基于自然基础之上的人类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在满足建设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文以及民生方面的进步,使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发展方向更加符合城市的整体要求。同时,生态化城市体系强调的是本地区的各方面都能协调发展。生态化城市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对经济、人口规模以及自然资源进行调整,以期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与其他规划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也有着联系。城市规划强调的是对城市的空间以及时间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功能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产业进行规划布局,对单位平方内的建筑密度进行优化,另外,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使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能够融为一体。城市生态规划主要是对城市所在的自然环境进行恢复与调节,使之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规划的对象主要是水、土壤、空气等自然物质。这里面涉及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水土的再生、水源的保护以及城市的绿化等等方面。生态城市建设的涉及面要比城市规划更加广泛,强调运用自然的手段进行协调与治理,根本目的是为了城市与自然能够长期和谐与共存。

2生态化城市发展现状

目前,不少城市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资源枯竭的预警,最严重的或许是水资源。但是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加之人们对资源的浪费,使得资源的供需关系日益紧张。于是,国家提出了建设生态化城市的措施,而且生态化城市也是解决城市资源日益短缺的必要途径。国内很多城市都开始试行生态化城市建设,很多现象都在表明,我国的生态化城市建设正在迈向新的台阶。但是,由于我国的城市生态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城市管理经验相对不足,使得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遇到很多阻碍,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生态化建设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运作,但是对于生态理论方面的指导,目前很多城市都很缺乏。虽然其他诸如环境保护、园林景观、地理地质等学科都与城市管理阶层进行了合作,但是效果来看并不是很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城市管理经验上的不足,缺乏有效使各机制协调运行的方法。特别是一些城市社会学家,在城市的管理中并未参与太多活动,无法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所以,面对生态化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在未来相当时期内加以解决。

3生态化城市规划要点分析

城市的管理者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时,要精心做好城市生态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需要对城市文化、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的独特风格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在生态城市规划中主要有三种基本设计,分别是:城市住区设计、城市产业设计以及城市景观设计。

3.1城市住区设计

生态化城市规划方面城市住区的设计要包含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是:保障绿化率、提高生态技术应用水平、节能环保、合理布局。

(1)保障绿化率。在城市规划的实行过程中要注意保障绿化率,积极推广绿色植被的栽植,同时,加大对人工湖的建设力度,在居住区增加绿地面积,对居住区的房顶与墙壁实习绿化。在居住区内必须指定公共绿地的面积标准,敦促各单位坚决实行。

(2)提高生态技术应用水平。政府应鼓励生态技术的发明创造,对发明生态技术并有着良好效果的或者个人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对相关科研单位进行补贴,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在城市全面推广生态技术的使用,对起模范带头作用的企业或者个人进行奖励,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3)节能环保。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要严加规范,敦促建筑企业使用低耗材、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坚决查处使用有毒建材。同时,应避免使用能够造成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化学污染的建筑材料,另外对放射性建材严加控制,避免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对建筑企业严加管理。

(4)合理布局。居住区要充分考虑到居住区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内的水资源、空气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从长远目标出发,对住宅区的选择要进行科学的选址,避免住宅区处于工业化污染地区。

3.2城市的景观设计

城市的景观设计要结合建筑与园林进行综合设计。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性与科学性的特点,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景观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对空间天际轮廓进行详细设计,这是建筑景观设计的重要工作。在城市中进行街道景观的设计工作,对于整个城市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高层建筑景观设计工作同样也非常重要,要进行应地适宜的设计工作。对于底层建筑景观要做好统一的规划,与街道所在商户进行协商解决。做好园林设计的重点在于是否具有符合城市特点的园林,充分利用好周围的水源。对园林公园要充分尊重民意,了解民意,促进人工园林与环境的融合。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念充分结合,与园林融合共通,从而提升园林的艺术氛围与生态效益。也必须注意,园林设计之外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3.3城市产业设计

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产业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城市产业应该建设成为具有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态文明的“排头兵”。城市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本城市的工业发展状况,对本城市的产业结构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着眼于全国的工业发展情况,对本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在生态化城市建设中要以高科技、无污染、环保型企业的发展作为主力,支持与鼓励服务型企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教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要对高污染企业进行治理,对于危害生态环境的企业要坚决进行关闭处理。

4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总体规划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的环境规划是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是为保护城市的环境质量,根据一定目标所拟定的规划。其原则有:与城市规划协调,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城市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充分利用绿化系统和水体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城市与其周围环境是一个有机组合体,具有稳定的生态圈和环境容量,一旦城市形成的污染物破坏了它的稳定结构并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一定的环境问题。

由此可见,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规划中应该加强对土地利用、绿化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调控,实现经济与环境、政策法规与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以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区域分异三个基本原则作为指导,将软件规划与硬件的生态工程设计结合起来,真正达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的统一,从而产生较完善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方案。从整体上谋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生态投资环境,在最大限度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逸、舒畅的生活环境。

二、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一)大量自然绿地被替代

我国很多城市的原有自然绿地大都被替代,有的被人工绿地替代、有的则被水泥硬化,有的则被高楼大厦覆盖…… 这都导致了城市生态自然功能的退化,使得空气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净化,给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二)热岛效应不断加剧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大量自然绿地被替代为一座座工业厂房的同时也生成了大量的CO2 ,使得城市的热岛效应不断加剧。此外,城市总体面积不变,而人口和建筑的日益增多,来自建筑物的热辐射作用和阻碍空气的流通进一步加重了城市热岛效应,甚至有的城市部分区域的气候都出现异常。

(三)污染严重化、水资源严重匮乏

随着大量绿地被替代,热岛效应的不断加剧,城市工业区和人口的大量积聚,导致大量工业废弃物、污染物以及生活垃圾的产生,一旦处理不当都会给城市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城市又是用水最为密集的地区,导致很多城市的水资源极度匮乏,否则国家也不用花大力气开展“南水北调”工程,当然这只是主要原因之一。

(四)噪声扰民

噪声扰民是现代所有城市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主要是城市人流量大、车辆多,而且工厂机器多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噪音的来源,给城市的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

三、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规划

(一)从整体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

在规划和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工程中,首先应注重绿地系统的规化,以建设整体性强、立体式的多层次绿地系统,并将其与城市各功能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在划分绿地系统时,可以分为公园、生产、附属和防护等多种形式的绿地。尤其是应在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还应着力提升城市绿地覆盖面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并在规划与建设过程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亲近自然的基本原则,将自然山水融入城市之中,确保制定的城市的各系统规划具有生态战略意义;二是坚持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建立详细的中心城区的布局与规划,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加强绿化管理;三是确定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总思路和有序的建设步骤。

(二)不断完善城市交通规划,打造城市交通生态长廊

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将进一步增加,从而加剧城市的交通压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交通环境问题,这也是我国城市目前面临的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虽然各地在开展限行和摇号等多种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当前建设与规划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而这就需要打造与生态城市核心或者区域发展的“心脏地带”相连接,构建“城市交通生态长廊”。这必须基于不断完善城市交通规划的前提下,用绿色环带包围城市主干道和街,形成良好的城市交通生态长廊,在提高城市交通运行能力的同时改善城市的环境,并在城市道路两旁规划宽而长的绿化带,以更好地衬托城市的生态美,达到整个城市交通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境界。

(三)营建合理的城市水体环境

在城市环境因素中,水环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水体与绿化的有机结合就营造了优良的城市自然环境。水面的蒸发和渗透能帮助植物吸收水分,促进植物稳健生长,而水边的植物则起到阻止泥水净化雨水,从而有效降低水体的污染度。大的水体环境还能吸收和储存更多的太阳辐射能。而且水体的热容比陆地大,降温速度也比陆地慢,以给人们带来清凉而又湿润的空气,起到天然空调的作用。

(四)营造宜人的城市人文环境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切入点,突出体现“山、水、城”浑然一体的城市特色,充分展示城市的古代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风貌,形成独特的城市人居环境,并深入挖掘城市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再将其融入具体的小区与街道的建设之中,张扬城市的个性特征,使城市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气息融为一体,提升文化内涵和品味,大力营造新的城市亮点,用文化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营造宜人的城市人文环境。

四、环境保护对城市规划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种类、数目越来越多。但目前城市的规划设计仍无统一标准,规划中环境保护原则的制定并不是以造成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确定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规划成果中没有制定规划区内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和排放标准。因此,城市的规划必须引人城市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成果,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4.1规划原则

(l)具有可变的规划原则结构。有一个外向性的、开敞的、可变的规划结构和形态,适应当前引进项目的内容、数量、发展速度与规模难把握准确状况,使城市环境容量逐步扩大;

(2)要突出整体效益;

(3)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生活居住等条件和环境质量条件。

4.2规划内容

划定城市的规划范围;确定城市的位置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征用地规划,规定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划各类用地内建造和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规定使用的强度指标和污染物的排放指标,确定各项交通、市政设施的规模、用地界线,综合协调并确定供排水、供热、供电、防洪、通讯等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目标,提出具体措施;制定合理的土地使用、建筑管理和环境规定。

4.3布局规划

城市布局规划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项内容进行用地布局,组成一个相互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城市内容很广泛,大致分为:为生产、科研配套的服务设施和机构的生产服务;为生产服务以获取和推广新技术为目的的各类专业研究的科研机构;符合开发引进条件的工业项目及生产技术的工业生产,设施配套的职工住宅、外商住宅等生活居住;商场、宾馆、购物中心等办公事业、银行等金融贸易、各涉外机构等行政管理;公园、文化宫等文化娱乐设施等。不同类型的城市有其不同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如何规划设计不同内容的用地,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理想的范围,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4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是依据其布局规划设计和交通量的要求,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网在此基础上制订道路断面和交叉百的规划设计方案,在规划中对道路网的布局、走向、密度、宽度和路口设置合理,可减少交通对生活住宅区、商业服务区、行政管理区等人群活动稠密区的环境影响,城市繁华要避免交通干道穿越,同时要加强绿化的管理。

4.5供热供气规划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将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城市供热供气规划应结合地区能源平衡的特点和热负荷要求,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并注意环境保护要求,采用集中联片供热、供气,合理布置和安排热源和气源,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源。

4.6给排水规划

给排水规划涉及到城市的环境容量,城市的给水规划着重于估测城市的用水量、确定水源和水处理方式,选定水厂,进行输水量和配水量的配置。排水规划主要估测城市的排水量,选择排水体制,设计排水管口,并确定城市污水处理的方式。因此,城市应对水资源进行充分调查,确定城市给排水容量,同时进行给排水规划,使城市合理节约用水,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5.结语

净化空气,削弱噪声,减少灰尘,调节小气候是绿化在城市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中的基本作用。城市绿化规划就是充分使当地自然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建设转化成除了提供居民生活、景观等功能外,还承担环保的绿化作用,提高和改善城市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 国土规划 城市规划 策略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变的越来越好,但是缺忽视了人类活动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随着碳含量在大气中的不断提升,使得全球变暖这一重大问题摆在了人类面前,许多相关专家呼吁人们进行低碳生活,发展低碳城市文明,因此要做好低碳城市规划这一重大任务。对于如何更好的降低大气中的碳含量,仅仅通过节能减排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时候依照多元化的标准来衡量,通过更好的低碳城市规划来降低大气中的碳含量,并创造可持续未来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本文对低碳理念下的国土规划策略进行了探讨。

2、低碳城市规划的目标

低碳城市规划包括俩个目标:一是通过城市发展自身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来消耗更少的能源,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是通过新能源、绿色能源的推广来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贡献一份力量。

3、低碳城市规划的手段

3.1对城市的能源结构进行规划

对于城市的能源结构的规划,要通过倡导新能源、绿色能源的使用来进行,比如太能能、氢能的使用,这些都是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要注重对于新能源使用的专项研究,要加大对于研究的投资力度。例如在城市的整体规划当中,可以将太阳能的利用规划的其中,并往建筑领域等推广,鼓励企业在新建筑的建设中使用太阳能这一新能源,并通过一定的奖励来对企业进行激烈,对于积极使用太阳能的用户,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与一定的照顾,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升太阳能的使用力度。在农村要大力推广沼气,号召人们放弃煤炭的使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3.2对城市交通进行一定的规划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交通,做好交通工作十分的重要,并且交通是消耗能源的一大方面,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碳,所以要对城市交通进行一定的规划,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的规划,倡导人们放弃私家车出行,更多的使用低能源、低碳排放的出行方式,将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在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要使城市公交的出行比例加强,进而使人们更主动的放弃小汽车的出行方式,城市也要对公交进行更新换代,尽早的购买绿色新能源的环保公交来投入使用。此外,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加大人行道路和自行车道路的宽度,使人们更愿意使用绿色的出行方式,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为低碳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合理的交通规划,必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3建立立体的城市绿化规划

因为城市的绿地面积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来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在地面种植草坪或者树木是传统的绿化方式,而本文中提出的立体绿化指的是在屋顶或者墙上进行绿色植物的种植,这使得植物栽种的区域发生的变化很大。通过立体绿化可以营造更广阔的城市绿色环境,使得城市自身具有的环境保护作用更加突出,可以提升净化空气的力度、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还能降低噪音、防风滞尘,立体绿化对于建筑物拥挤、人口稠密地区更加的适用。但是长期以来城市规划者都忽略了立体绿化这一方式,如果在城市的屋顶进行立体绿化,将可以打造美丽环保的“空中花园”,不仅能够使建筑物具有隔热保温的功效,还可以使建筑物能耗降低,在不多占土地的情况下就实现了绿化面积的扩大,使得城市空间环境得到美化。根据相关机构的推算,如果一个城市在全部屋顶进行绿化,那么可以使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大降低,可以减少80%左右。因此城市规划者要将立体绿色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中来,国家相关机构也可以出台规定来促进更多的城市进行立体绿化的规划。

3.4确保城市的绿色用地

当前,许多城市都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大肆买地而导致缺乏足够的城市绿色用地,这使得城市的环境得不到大自然绿色植物的保护,因为二氧化碳可以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所以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时,一定不要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要合理的对城市的绿色用地进行规划,通过更大面积的绿色植物的栽种,可以使得城市的整体环境被改善,还能够对气候进行调节,使得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通过绿色建设还能够使城市的生态系统建设增强,而且树木、草坪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可以使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城市的环保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户外活动上,要确保人们可以有适合健身的室外绿地,要使得城市小区绿色住宅的利用效率提升,使城市的整体吸碳能力增强,这样就可以保证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绿色美好的环境之中。

4、总结

当今,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的正常生活影响更大,尤其是我国受到雾霾的影响很大,这对于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归根结低就是人类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许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城市的合理规划,这使得城市自身的吸碳能力远远低于城市的造碳能力,这就使得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因此要在低碳理念下做好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的能源结构进行规划、对城市交通进行一定的规划、建立立体的城市绿化规划、确保城市的绿色用地等几个方面来做好城市的规划,实现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祚继.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7期.

[2]赵秀丽.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24期.

第11篇

1.生态型城市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建设科学的、实际的和起点高的生态型城市,对城市的经济、社会、人文和生态等的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将其置于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能够为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提供重要保障。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遵循符合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还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设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及规模样板。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人类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相互和谐。

2.生态型城市规划存在的价值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以及对城市进行生态型规划,对社会的发展都存在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以下主要内容:第一,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有助于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形成合力的发展规模;第二,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对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紧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降低了城市发展的阻碍力度;第三,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健康文明的消费环境,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体系;第四,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同时带动了城乡建设,为生态文化城市的形成创造了环境;第五,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推进了生态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发展;第六,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确保了生态经济的首要地位,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七,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协调了自然和社会的整体需求,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二、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遵循的基本原则

1.城市生态的承载力原则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城市承载力原则,指的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系统对城市中的人类活动强度的承载极限。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城市发展的规模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生态条件也存在着一定的极限承载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对其发展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为了保证城市生态的承载力原则,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规划进行要求:第一,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的净化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质量,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因此,需要首先考虑环境的净化功能;第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将城市重点产业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生态规划,确保产业的生态资源能够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第三,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经济和技术水平、社会和生活环境等手段,来提高承载力;第四,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数量,对城市布局和密度进行合理分配,这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重要要求。

2.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原则

环境经济学,即生态经济学。在早期曾经被称为公害和污染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和生态相互融合的一种交叉学科。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该交叉学科有效地对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进行融合,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还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中,城市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工生态环境复杂、消费系统庞大等的整体,具有较为薄弱的还原系统,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型城市,需要将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建设城市的重要指导,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实现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并在遵循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原则中,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系统,确保城市建设的生态发展。

3.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原则

人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自然资源的过渡使用和掠夺,导致较多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造成全球性质的环境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这种片面追求效益,不顾生态的行为,为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了建设生态城市,就需要强调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和整洁的生态型城市。

4.生态型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规划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而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发展空间的存在为生态系统的成长提供了基础。人们在遵循自然成长性原则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自然演变的规律进行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运用成长性原则,会确保城市的健康长远发展,将城市的文化、历史、建筑、物质等作为一种生命形式,进行保护、更新和维护,是生态型城市成长性原则的重要表现。

5.生态型城市的个性原则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设计要求

随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日益重,生态城市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生态城市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国际上的正式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通常来说,生态城市是指以生态与人类协调为城市性质、目标与特征.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整体和谐与科学发展的城市类型。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等特征。我国总体城市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但东部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超速”阶段,在城市发展建设上构造一个内部结构合理、系统功能强大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这可克服城市发展规划“先污染,后治理”的旧模式。因此,研究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及设计要求对指导生态城市实践有重要价值。

一、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原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该计划提出了“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五项生态城市规划总体原则。依据联合国生态城市规划原则,结合国情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原则。

(一)控制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我国城市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随之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地方政府于是从政策层面控制城市人口的膨胀,但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时期,大量农村与城镇人口涌入大中城市,城市越大其就业和魅力就越大,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口的涌入。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适当调控外来人口,但并不是指硬性限制,以保证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承载力。但是,一些特大城市的人口已趋饱和,城市功能难以满足膨胀的城市人口规模,应在城市附近积极发展副城、卫星城、新市镇,严控大城市人口规模。因此,找出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平衡点是生态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二)控制城市土地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在逐年减小,大城市中此问题尤为突出。要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然要扩大城市规模,而城市规模扩张与控制城市用地及保持城市生态系统是存在矛盾的。因此,协调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间关系是控制城市土地的关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集约节约土地资源是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政府相关部门应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状况,制定城市土地规模的发展战略,评估城市土地规划方案,合理规划工商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森林、自然水体等,以支撑城市的科学发展。

(三)合理城市布局

合理的城市布局是以城市功能为依据,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以中心城市为基础进行城市布局,确定城市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以点带面地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生态化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合理的城市布局要协调几类关系。一是协调生态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农业是农业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需要调整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其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协调城市绿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绿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已无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基础,而城市绿化发展是城市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生态城市规划要将城市绿化因素列入城市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美丽、安全、清洁的生态城市。

(四)符合法规标准

建立完善生态城市的立法和标准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可使生态城市建设更为正规,法规对生态城市的科学管理与规划有重要意义。加强生态城市法制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生态城市法规,研究合理方法促使社会遵守生态城市的法规,如有人违反法规时有良好的司法介入程序,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治目标。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是为实现城市规划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城市规划的准则与规定。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可实现城市规划在考虑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使其管理更为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步伐。生态城市的标准在国外有《生态城市的判定标准》、《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结构、交通、能源物质流、社会经济议题等四个方法。国内标准有《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等。

二、生态城市的设计要求

生态城市的设计以“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为目标,要求城市的规划设计既要符合城市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又要把生态因素充分融入设计中去。

(一)优化生态城市的空间构架

生态城市具备自然、美学、文化的三重属性。自然属性是本质属性,美学属性是人们的主观评价,文化属性是其精髓内涵。优化生态城市的空间构架,首先要以构建现代生态城市为目标,采取组团式等布局模式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设置森林、水体、草地等生态隔离带。其次是充分规划利用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与山、水、林、田绿化连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生态系统。再次是合理规划城市水体系统,将江河湖海与地下水系统统一规划,并可考虑设计相关景观,既符合生态属性,又考虑城市美学和文化属性。

(二)完善城市要素的生态设计

城市的要素由街道公路、桥梁、住宅区、商业区、景观区等组成,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也应注意城市生态环境,处理好构建生态城市的多重关系,包括建筑景观与自然山水景观的关系,街道公路中人与车的关系,城市绿化与文化特色的关系,商业区、住宅区与景观视觉走廊的关系,历史性建筑与现代建筑间的关系,城市光照、通风、温度控制间的关系,城市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对象、交通枢纽间的多重关系。从而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总体设计,加强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规划,也加强城市绿地、生态公益林、沿河生态绿化带、绿色公园等设计,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

(三)尊重生态城市的历史人文

生态城市设计要符合生态环境,也要符合城市的历史人文内涵,不断采取现念构造崇尚历史文化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设计中要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以主要街道和高架路为中轴,做好高层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协调,构造城市的艺术形象。

(四)规划城市水源的循环系统

合理规划城市水体系统,推广各种节水、节能建筑和城市管网,使城市建筑内用水的循环,设计出性能良性的城市管网循环系统。因此,城市设计要不断完善改造雨污管网,下水道口采取隔油隔污技术,规划建设一定能力的污水处理中心。郊区设计则要保护农田灌溉水源,控制农业、禽畜业生产对水源的污染,通过河口湿地、植树造林等达到净化水质、保护饮用水源和保持水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