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呼吸道疾病护理

呼吸道疾病护理

时间:2023-06-06 09:02: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呼吸道疾病护理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B组,每组各86例。参与本次研究的172例患者均通过望诊、血气分析、肺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与支气管镜检查体征,被确诊为呼吸道疾病。其中男93例,女79例;年龄16~77岁,平均(56.3±4.9)岁;病程7~42 d,平均(25.3±4.4) d;支气管哮喘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各30例,感染性喉炎36例,肺炎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B组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治疗:行一般疾病指导,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对待流涕、干咳等症状;要求患者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不利于预后的活动;常规交流,引导患者以合理的态度对待疾病;指导用药。其他还可按需指导饮食、日常作息等。

1.2.2 A组 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①放松性练习:医护人员每日于晨起早饭后、午饭后及晚间9点前后在患者间开展放松性练习活动,包括播放舒展性的音乐,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舒缓音乐中放松身心,摒除杂念;②认知性干预:护理人员通过适当语言鼓励患者、灌输呼吸道疾病基本知识、列举该疾病治愈率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排遣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的依从性;③家庭性心理干预:研究表明,患者家属情绪对患者自身情绪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作好家属沟通工作,提升患者家属的治疗信心与基本疾病常识,告知家属必要的情绪流露及辅助治疗方法,通过鼓励患者、促进家属间沟通交流等方式,利用积极心理暗示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④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工作,加强医患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提升治疗效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出院前需在值班护士的指导下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由护士当场收回并统一管理,收回率为100%。

1.3 评价标准

1.3.1 满意度评价标准 出院前组织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需从医疗环境、治疗态度、技术程度、咨询细致度、尊重性、信任性等方面进行满意度打分[5],不满意:≤4分;满意:5~7分;非常满意:8~10分。

1.3.2 不良情绪评分标准 采用SDS与SAS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其中SAS为四级评分,1~4分分别表示“偶尔”“有时”“时常”“总是”4个标准,标准分=总分×1.25,正常:≤49分;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B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总满意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与B组比较,χ2=11.1971、*P<0.05

2.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B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6±3.4) d,明显短于B组的(13.2±4.3)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道疾病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容易导致严重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的预后均有负面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A、B组患者的SAS及SDS均>60分,充分显示出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急迫性,与杨惠琴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护理方案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84%,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案的B组,说明加强细节护理与心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对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依从性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细节护理干预的意义在其他一系列研究中亦有表现,如王淑芳等[10]认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其中全面护理干预与细节护理干预基本含义类似,充分证实该护理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均较干预前有所缓解,表明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较传统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概率,有助于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11],使患者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下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12],以和谐医患关系[13],减少医患纠纷、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对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能有效疏导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和谐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预后质量创造条件,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丽花,黄丹霞,牟晓玲,等.等待肺移植病人心理状况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3):3087-3088.

[2] 马春兰,肖军,王可,等.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4):566-572.

[3] 安向果.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78-79.

[4] 王萍,焦涛,朱敏立,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A]//2013年第十二届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227-231.

.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2):1134-1135.

[6] 陈立文,茹茉莉,朱洋君,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情绪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04-2506.

[7] 祝哲敏,崔桂梅,薛永朝,等.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80-81.

[8] 吕晓飞,张罗.变应性鼻炎与精神心理紊乱[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34(2):97-99.

[9] 杨惠琴,夏迎雪,李风森,等.哮喘患者的情绪测评分析及治疗对策[J].新疆医学,2007,37(4):41-42.

第2篇

无创呼吸机是一种无需气管插管即可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机。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88例肺心病呼吸衰竭及COPD患者进行了无创机械通气,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的缓解呼吸肌疲劳,纠正缺氧状况,降低气管插管率。

资料与方法

8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85岁,其中肺心病并呼吸衰竭9例;COPD 79例。所有进行S/T模式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均符合以上两项诊断的住院患者,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

方法:治疗前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神志、发绀程度、肺部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等。本组病例全部采用鼻罩通气,通气模式为S/T模式,呼吸频率16~18次/分,氧流量5~6L/分,吸气末正压与呼气末正压,两者相差4~8cmH2O。每天通气1次,每次4~8小时,7~14天1个疗程。

结果

88例患者治疗期间,其中80例治疗有效,经2~4周治疗后康复出院;5例无效,其中有3例因病情突发加重转ICU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有创通气治疗,另2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护理

⑴通气前准备工作:①心理疏导:通气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该项治疗的重要性;指导其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有效配合,并告知患者护士会在其床旁给予有效监测,消除其恐惧心理;应用呼吸机后患者不便交谈,可用简单的手势或用文字来交流,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②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机前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咽喉部痰液和分泌物,是防止窒息的关键。③呼吸机的准备:检查呼吸机各参数,管道连接和通畅情况,氧气管连接和氧流量,湿化槽内的水温、水量。选择合适的鼻罩,将呼吸机鼻罩与头带连接,让患者试戴,松紧以鼻罩不漏气为准。暂不连接呼吸机,让其适应一下。

⑵通气时护理要点:①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是否出现人机对抗,若患者突然出现烦躁、发绀加重、呼吸浅快、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骤降等,提示无效通气,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采取抢救措施。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口鼻腔、咽喉部痰液和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以助排痰,对痰液黏稠者,嘱患者多饮水,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对分泌物明显增多,密切观察通气效果。③饮食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对营养的需求较高,故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饮食的喜好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糖分的过多摄入。每天补充2500~3000ml的水分。如出现腹胀,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

⑶撤机后的护理:①指导正确的呼吸:做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初次锻炼时做到循序渐进,以不觉疲劳为度,并可在卧位、坐位、站立位,随时随地地进行锻炼,最终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呼吸方式。②卫生宣教: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和排痰,指导患者进行上肢抬举运动增加肺顺应性;吸烟应劝其立即戒烟,避免或减少有害粉尘、烟雾或气体吸入,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营养,改善生活习惯,耐寒锻练等,对COPD的防治都有重要的意义。

⑷并发症预防:①面部皮肤压疮:患者由于持续使用呼吸机或系带牵拉过紧时间较长,且大多数患者年老体弱,皮肤免疫力相对较低,故容易造成鼻粱部、鼻翼两侧的面颊部、下颌部皮肤压伤。对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4小时的患者在使用前认真检查鼻罩边缘的完好性、柔软度,在易摩擦部位涂擦凡士林薄保护皮肤,避免压伤和擦伤皮肤;在治疗间歇时协助患者轻轻按摩局部皮肤,有效地预防了局部皮肤压疮的发生;出现破溃时,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软膏外涂,防止继发感染。②胃肠道胀气:在使用呼吸机前,对患者提前进行正确呼吸方法指导,嘱其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间尽可能长,慢慢调节自己的呼吸,可以减少气体进入胃肠道。对于出现胃肠道胀气的患者,则协助顺时针按摩腹部,指导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必要时留置胃管,行胃肠道减压。

⑸呼吸机消毒:呼吸机在使用中需维持一定的温湿度,这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故应定期消毒呼吸机的细菌过滤器、过滤膜、管道及鼻面罩。每天用75%酒精擦拭机器表面;鼻面罩每天用75%酒精擦拭后再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1次。螺纹管用2%戊二醛浸泡30分钟,后用流水冲洗干净,晾干。撤机后,除上述步骤外,呼吸机内部还应给予清洁、洗尘、调试和保养。

讨论

机械通气能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同时也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是提高COPD患者临床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十分有效的措施。在使用过程中护士应熟练掌握呼吸机性能,操作流程,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对患者给予恰当的宣教,有效的指导,能提高患者对呼吸机的适应性和依从性,减少或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以保证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周舸,陶敏,沈小清.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4(21):39—40.

2施毅,陈正堂.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45—754.

3姚丽英,陈飞兵,吴玉叶.COPD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3):1631—1632.

第3篇

【关键词】 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88-02

医院感染率是评价医院管理和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高低除受到治疗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外,与护理工作质量也存在有一定程度上的因果关系[1],目前院内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呼吸科疾病。为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间223例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历资料,现将有关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并整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223例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历资料。其中男115例,女98例;入院时均无感染症状。其中60岁以上141例(63.23%),50-60岁30例(13.45%),50岁以下52例(23.32%);住院天数7-26d(16.5±9.5d)。所选病例入院前均无感染症状,呼吸科疾病感染症状的诊断标准具体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执行。

1.2 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分析院内感染致呼吸科疾病的病人病历资料,主要分析病人的年龄、护理记录、各种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或激素应用情况等。

2 院内感染原因分析

本研究显示,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

2.1 病人自身因素 本研究中,院内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63.23%(141/223)。由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衰退下降,尤其是老年病患的机体组织器官正发生退行性改变,抗病能力差,加之原有疾病的损害,合并院内感染的几率自然远远超过正常人群[2]。同时,医院感染发生率有随住院时间增长而明显增高的趋势,住院时间>10d的病人,感染发病率较高。

2.2 引起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及耐药性 本组病例的痰培养结果分离出致病菌株205株,检出率91.93%。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6.50%)、酵母样真菌(14.56%)、肺炎克雷伯菌(12.60%)等。从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以上几类病原菌对于常用抗生素如哌拉西林、氨节西林/棒酸、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均有极强的耐药性。而其他一些临床应用的敏感抗生素如亚胺培南,尽管抗菌谱较广,但由于价格昂贵,经济性差,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还可能对使用者构成易对神经毒性或肾毒性损伤,临床应用价值较低。

2.3 抗生素应用不规范 部分患者抗生素用药时间长,更换频繁,未严格遵循痰培养、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导致患者用药后体内菌群失调,发生院内感染。

2.4 病区空气质量 从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季节分布来看,秋冬季节为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的高发期,同期空气细菌培养结果也提示病原菌含量明显超出其他季节段。由此可推测,病区空气质量与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存在密切关联,秋冬季节病区空气不流畅,会为病原菌传播及交叉污染形成便利条件,致使病人受到病原菌侵袭[3]。

此外,呼吸道侵袭性检查时医护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无菌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特别是接触过侵袭性操作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留置导管、吸痰等医疗设备或器具也具有较高的院内感染风险。

3 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减少或杜绝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结合近年来我院护理部对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病例的护理经验,总结出如下护理体会。

首先是要加强高危人群的基础护理措施。对于老年并伴有多种严重内科疾病病人应实施保护性隔离。病区应保持通风换气,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室温22℃左右,每日定时对病区进行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30min以上,力求保持病室内空气通畅和低病原微生物浓度。嘱病室患者要注意病区清洁环境的维护,禁止随地吐痰,保持个人卫生,出汗、咳痰污染的被褥要做到及时更换、清洗、曝晒消毒。在积极治疗病人原发病的基础上,陪护家属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加强营养支持以增强病人免疫力,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缩短住院时间[4]。

其次,抗菌药物使用方面。临床医师应当严格采用血常规检查、痰培养及药敏实验的用药指导标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指导病人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健康宣教知识中重点强调抗生素用药知识,明确给药剂量、次数及间隔时间,杜绝抗生素误用、滥用的现象[5]。在抗生素选用上应依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或2种以上的抗生素联用,防止病人出现耐药性。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或转归情况,在药物选择、剂量控制方面要及时予以调整。

再次,针对呼吸科疾病病原感染特征,采取并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包括控制流动人员,限制陪护、探访人数及时间,切实做好病区的清洁、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尽可能地切断感染途径。

综上所述,医院内感染是目前各级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护理人员应对相关危险因素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预防和控制,力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周泽云.呼吸重症监护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J].重庆医学,2010,39(9):1168-1169.

[2] 段美丽,李昂,翁以鑫,等.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422-1424.

[3] 李善华,涂明利.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28(3):295-296.

第4篇

关键词:超声雾化吸入,影响因素,护理

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或水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吸入地方法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该治疗对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扩张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均可迅速、有效和无痛的治疗的作用。通过加强对雾化吸入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差异确定、雾化量、给氧量、吸入方法、每次吸入量和吸入间隔时间,减少了不适症状的出现,确保了治疗效果。回顾分析本院采用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配合医生的其他治疗手段,对急性咽炎、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疗效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504例,年龄10个月-82岁,使用百合牌JSC-OK型型超声波雾化吸入器。

1.2药物

雾化的药液遵医嘱,常用药物:庆大、氨茶碱、舒喘灵、 乳縻蛋白酶、易咳净、沐舒坦等。

1. 3方法

504例患者均采用坐位或卧位雾化吸入。雾化液为灭菌蒸馏水加所需药的配置,雾化吸入量的调节方法,从小剂量开始,吸入1—2分钟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直至吸完本次所需治疗的雾化药液,一般吸入10—20mird次。雾化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频繁刺激性咳嗽、气促等不适症状时,多采用间断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

2.结果

所有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经过3—7天的雾化吸入的辅助治疗后,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3. 护理体会

3.1 明确雾化吸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超声雾化吸入可将药液雾化后直接送达呼吸道患病部位,甚至可到达呼吸道深部。缓解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且迅速,优于其他治疗方式。用药量少,是其他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明显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避免打针吃药的痛苦,对儿童尤为适合。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可以普遍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

其适应症包括: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的湿化气道;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痰液粘稠,排痰困难,或有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者支气管扩张症感染、肺脓肿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禁忌症为急性肺水肿,此外,过饱和的雾液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而使哮喘症状加重。

3.2 雾化吸入方法

雾化吸入时雾滴的大小决定了它在呼吸道中的沉降部位:雾滴直径1~5μm,沉积部位在细支气管及肺泡;直径5~20μm,沉积在支气管; 20~40μm沉积在鼻、咽、喉及上部气管。故临床上根据所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雾化器。一般临床所需雾滴直径以1~5μm为宜。

3.3 注意事项

在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前,要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特别对首次接受治疗的患儿家长或患者应详细介绍雾化吸入的意义,以免产生恐惧心理,将患者安放合适。吸入时头部应稍向后倾是气道通畅,药液充分达到呼吸道的深部,改善通气功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将雾量由小至大调节直到患者感到耐受为止。鼓励患者间歇做深呼吸,尽量用口吸气用鼻呼气,使药物能充分吸入小气道中,在吸附过程中如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随时减少雾量或停止后再吸,反复进行。吸入过程中,粘稠的痰液被稀释很快排除,因此在雾化吸入的同时应给予拍背,以免痰液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同时也有利于肺泡上粘稠的分泌物脱落排除,使气雾弥散到肺泡达到治疗目的。另外,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取侧卧位,有利于雾气进入肺内至底端。若有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不宜雾化吸入,因为雾化可诱发气道痉挛加重病情。雾化间隔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为宜。应对雾化器进行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连续性,需各班护士密切协作才能取得好效果。雾化完毕后,嘱患者半小时后才能进食饮水,以保持疗效达到最佳效果。雾化器接通电源后先开灯丝开关,预热3

分钟再开雾化开关,治疗完毕后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以便延长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静,贺古林.COPD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治疗和护理体会.当代护士,2005.8:40.

[2]仇淑真,倪人华,宋丽.压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5,l 1(7):933-943.

[3]李春华,朱桂琴,邓勇芝.氧动雾化吸入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医疗卫生。2005,2:50.

第5篇

【关键词】中医治疗;儿童;哮喘;成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35-02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这也使得儿童在呼吸道疾病上的发病率随之上升。据调查资料显示,在儿科病患中,其中大约有72%的儿童病患均是呼吸道疾病[1]。相对于成人时期而言,儿童自身的免疫功能还不是很健全,抗细菌与病菌的能力较低,容易受到感染,在这些感染中又以呼吸道感染最为严重,呼吸道疾病又会引发肺炎,而这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率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2]。对此,儿童呼吸道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也变得特别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近几年我院住院或者门诊儿童一共210例,满足中医儿科学与儿童呼吸道哮喘诊断的标准,并确诊是非急性发作期,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①间接性发作期;②轻度发作期;③中度发作期[3]。其中女性儿童为70例,男性为140例,且平均年龄均在5.5-2.3岁,病程在3.50-1.32年。急性发作期、心源性哮喘以及其他相关的呼吸疾病均已排除,合并肾、心与脑疾病的病患儿童也已排除。将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发病原因主要为两种,即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因儿童呼吸道粘膜抵抗各种病毒以及细菌较弱,很容易导致其呼吸道系统感染。其临床表现主要如下:一般儿童病患感冒伴有食欲不振、急性发热、吞咽困难或者烦躁不安,而重症儿童病患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嘶哑声音、吸气哮鸣以及咳嗽等。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治疗方法由甘草、炙麻黄、五味子、干姜、白芍、生石膏、细辛、桂枝以及法半夏所熬成的小青龙汤来治疗,其中废气虚重的病患加相应的黄芪,而水肿患者则加相应的茯苓与车前子等[4]。此外,还对患者实施了相应的基础护理,如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心理保健等。

1.2.2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的为西医治疗法,按照常规儿童哮喘的防治要求来治疗,所用药物主要为布地奈得、糖皮质激素、沙美特罗以及酮替芬等。同时还增加和对照组相似的护理方式。

1.3疗效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内容来进行疗效的评价。治愈:其症状消除,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弱,症候积分降低≥94.6%;效果显著:其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肺部哮音也逐步减弱,症候积分降低≥69.7%;有效:其临床症状逐步好转,且肺部哮鸣音相应减弱,症候积分降低≥29.5%;无效:其症状没有显著变化或者加重,同时肺部哮鸣音也未得到改变或者加重。

1.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的实验数据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如表1所示,从其治疗后结果对比分析,其结果所显示的p值小于0.05,相对于西医治疗而言,中医治疗的成效明显较好。

3讨论

儿童哮喘为儿童呼吸道疾病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胸闷、喘息以及呼吸困难等,在西医临床上进行儿童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治疗大多采用的是激素来治疗,以此来缓解这种疾病,但是从治疗过程和成效来看也出现了相应的副作用,造成病患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强。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采用中医来实施治疗,在中医学中,认为引发哮喘这一疾病为外邪,因脾肺肾、血瘀以及血虚等不足所造成的,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其重视病患整体治疗,基于儿童自身肺系较为娇嫩,易虚易实和易寒易热等特点,采取发汗、消脉象以及祛痰等,近年来在中医治疗中,益气活血贴外敷治疗、小青龙汤治疗以及槐杞黄颗粒防治所取得治疗成效较为显著。本文所阐述这一中医治疗方案满足儿童患者实际情况,其中观察组一共有105例,采取中医治疗后,其有效率相对于西医治疗而言,治愈的成效更为显著,且p

参考文献

[1]钟加余.中医治疗儿童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35):114,116.

[2]董秀兰,杨向娜,王丽清等.益气活血贴外敷治疗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30例临床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1,40(4):18-19.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11-1

胸外科手术通常采取的全身麻醉的手术方式。在全麻术后早期,患者常会有低氧血症的发生。尤其多见于肺叶切除、慢性呼吸道疾病、老年患者及肥胖患者。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及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胸外科手术后初期发生低氧血症的诱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探讨相应的临床护理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手术178例。其中男66例,女47例,年龄15岁-78岁,其65岁以上10例。肺叶切除88例。全肺切除25例。

1.2方法手术患者全麻结束清醒后送回病房监护室,常规予以心电监护,无创血压,经手指末端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鼻塞供氧。氧流量4-5L/MIN。若SPO2《92%改为面罩给氧,氧流量》6L/MIN。若SPO2低于85%。则改行机械辅助通气。

1.3结果本组病例在手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SPO2均>95%。术后回到病房监护室均继予4L/MIN。氧流量吸氧,发生低氧血症15例,占病例的23%。即予以增大氧流量,6L/MIN。及面罩供氧。1例改用机械辅助通气。经处理后,所有的发生低氧血症均得到纠正。SPO2均>95%。15例患者中,肺叶切除5例。全肺切除10例。年龄大于65岁9例。手术时间均>3小时。

2分析

2.1手术影响全麻开胸手术,因肺组织减少,导致肺功能残气量减少,气道闭塞,通气/灌注比例失调及肺不张等因素,肋间肌损伤,肺呼吸功能减退。

2.2药物影响全麻及诱导药物,麻醉性镇痛药可抑制呼吸,降低呼吸肌张力。膈肌上抬,术中肺单侧通气,肺功能残气量减少,药物降低机体对二氧化碳和低氧血症的反应,肺的代偿功能受到抑制。在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当中,9例患者在回到病房后2小时左右,药物作用逐渐减弱,呼吸功能自行改善,低氧血症得到纠正。

2.3疼痛因素因手术扩张肋间,或部分切除肋骨。切口疼痛抑制了患者的呼吸和咳嗽。造成了限制性通气障碍,换气不充分,痰液分泌物排出不畅,影响肺复张,加重呼吸道阻力,导致低氧血症。

2.4其他因素患者有吸烟史,慢性呼吸道疾病,术前肺功能准备不充分。麻醉插管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前肺复张不充分,术后肺部感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换气功能减退。

3护理

3.1术前加强宣教,鼓励患者练习缩唇式呼吸,吹气球,爬楼梯,腹式呼吸,加强肺功能锻炼。吸烟患者术前2周开始戒烟。

3.2术后正确给氧一般需给氧3-4天。根据患者SPO2予以面罩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

3.3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清醒后即鼓励并督促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出呼吸道内痰液,防止堵塞气道,利肺复张。术后常规予以雾化吸入,稀释痰液。若患者痰液无力咳出,则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3.4术后镇痛患者因疼痛常无法进行正常呼吸。呼吸质量不高,不利于余肺组织的气体交换和早期有效咳嗽,痰液堵塞,肺不张。我院在采用术后留置镇痛泵后患者咳嗽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5合适的,患者清醒后,若血压平稳,可采取头抬高30度。半坐卧位,利于引流,又可减轻疼痛,避免性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的低氧血症。

4小结

胸外科手术初期低氧血症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手术的方式,手术的时间,患者的年岭,有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麻醉的配合,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低氧血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的氧疗,护理干预,有效的镇痛可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和手术并发症。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董声唤.呼吸衰竭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225-

第7篇

1.1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办法

老年人病患往往身体各个部分的新陈代谢功能衰退,循环系统的能力不强,易在身体损伤后很难康复,还会同时患有其他病症。所以老年患者在受到局部损伤后,再加上精神紧张、情绪不良和疼痛的刺激,都会导致身体防御机能减弱,免疫能力下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医护人员应该经常巡视病房,关心老年患者,注意患者的面色体征变化,并且进行病情治疗的切实记录。

1.2肺部感染的防治办法

在临床观察中,老年骨科患者时有发生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所以要对患者的呼吸道疾病进行预防。老年人患者的呼吸道功能衰退、长期卧床及骨病疼痛,以致于不敢咳嗽,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最终导致肺部感染的呼吸道疾病。所以患者在休养期间要戒烟、做深呼吸、扩胸运动及合理锻炼,以增加肺活量,防治肺部感染。在患者呼吸困难,有痰液不易咳出时,可以给患者吸入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等,便于将痰液排出体外[4,5]。

1.3压疮的防治办法

老年人的细胞代谢活动减慢,皮肤松弛干燥,供血不足,所以在长期时间的卧床后会发生压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要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换洗床单,晾晒被褥等,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同时还要时常协助病患翻身,避免发生压疮。护士应避免在活动中拖拉推患者以致患者皮肤受损,还要为患者按摩擦洗病痛处。

1.4泌尿疾病的防治办法

老年人长期卧床后,不常活动,饮食减少,胃肠蠕动减弱,会导致排泄系统功能衰退,出现尿储留现象,从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所以要保持卧床病患的清洁,及时排泄,以加强泌尿系统功能。对于便秘患者,护理人员要控制患者的饮食,多吃一些含有粗纤维及维生素丰富的蔬果,还要鼓励患者多加饮水,并且让患者养成及时排便的习惯,以防发生便秘,还可以利用开塞露或者灌肠来协助排便。患者应该遵医嘱,多食用清淡的饭菜,忌辛辣食物。

1.5下肢静脉血栓的防治办法

老年人的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高,还有手术时引起血管壁损伤,这些都会引发静脉血栓的形成,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在手术后要加强患者的腿部肌肉活动,适当锻炼以增强血液循环,防止肌肉坏死及血栓形成。要定期为患者护理伤处,观察是否红肿发炎,还要强调患者戒烟,避免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若患者血液黏稠度过高,可以注射小剂量的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2康复护理方法

老年骨科患者在手术后早期要加强肢体锻炼,活动健康肢体和损伤处的肌肉;3周后要进行关节运动,用以增强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坏死。虽然患者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但是还要参与合适的锻炼活动,循序渐进的运动,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离床活动,以加快康复进程。

3讨论

第8篇

【关键词】:患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32-01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该症状与持续咳嗽直接关系。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临床典型的哮喘症状,其复发率相对较高。相关研究表明,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治疗,会影响其预后治疗质量[1]。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治疗疾病的特效药物。临床研究表明,针对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笔者对医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1例作为观察组,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纳入标准:①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川诊断标准;②存在过敏史;③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④取抗生素药物治疗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⑤了解并自愿加入本组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②未完成治疗周期。本组41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为9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为(3.57±0.64)月,病程为29天至8个月,平均时间为(6.02±0.57)月。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的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为7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为(2.84±0.43)岁。

1.2一般方法

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疾病史、喂养方式、居住环境等,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文中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表示,当P

2结果

对比分析表1中相关数据,观察组患者家族哮喘史、呼吸道疾病史、喂养情况、过敏史等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影响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呈逐年上升趋势,若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则可能形成典型哮喘。有学者指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诱发因素非常多,容易病情复发,从而对患儿的正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2]。目前,临床常通过根据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行针对性干预治疗,该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疾病的发展。

笔者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察组患者家族哮喘史、呼吸道疾病史、喂养情况、过敏史等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护理方法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3.2.1心理护理

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出现不适症状,且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对不适症状的耐受性相对较低,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从而对其临床治疗行为造成影响。受到该因素的影响,患者家属可能会伴随出现紧张、抑郁等消极心理,对此,护理人员经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对其及进行健康教育,增加其对该疾病的了解,从而促使其保证临床治疗[4]。

3.2.2饮食护理

本组研究表明,本组4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27例为人工喂养,占65.85%。由此可见,喂养方式可能会对患儿发生咳嗽变异性哮喘几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对此,对于年龄≤1岁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对于年龄>1岁的患儿,应嘱咐其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该方式能够降低患儿病情复发的几率[5]。

3.2.3生活护理

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应尽早分析其并发原因,并及时取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告知患者家属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影响因素以及注意事项,根据天气的变化增添衣物,避免出现感染症状。同时,嘱咐患者家属带领患者参加户外运动,提高机免疫率。

综上所述,基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情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还可以降低病情复发的几率。

参考文献

[1]肖艳.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2):67-68.

[2]卢燕玲.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疗[J].当代医学,2013,21:60-61.

[3]王海,陈宏,张伟,等.咳嗽变异性哮喘预后转归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10):118-119.

第9篇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大同037000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2例小儿急性肺炎患儿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康复率。

关键词 优质护理;小儿急性肺炎;呼吸道疾病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141-02

小儿急性肺炎在儿童呼吸道疾病中较常见,发病率高,全年都有发病的可能性[1]。该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若不能及时彻底的治疗,易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从而影响健康成长和良性发育。笔者对62例小儿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炎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急性肺炎”诊断标准[2],均具有咳痰、呼吸急促、咳嗽、发热、四肢末梢发绀、三凹征、肺部喘鸣音、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患儿行X检查均有肺纹理增粗、模糊或斑点状影等特征。随机将患儿平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个月至4岁,平均(1.3±0.8)岁,病程3d至3周,平均(8±5)d;观察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2个月至4岁,平均(1.4±0.9)岁,病程4d至3周,平均(9±4)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所有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即给予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同时对患儿的不同症状给予对应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在患儿的治疗期间要采取对应的隔离措施,认真观察患儿的病情状况、保持呼吸道畅通、积极控制和治疗患儿的炎症,从而有效的防止并发症及患儿发生窒息等。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环境舒适、阳光充足、安静、整洁,保证其充足睡眠,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可根据情况每天三次左右的适量通风,每次通风20min左右。因肺炎患儿呼吸道黏液腺分泌不足,再加呼吸次数增多,呼吸道黏膜比较干燥,所以要严格控制室内湿度在50%~60%,温度在18~22℃;注意患儿保暖,避免对流风。但患儿衣服不宜过多过紧,应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将相同病原体的肺炎患者安排在同一间病房内,以避免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医院要控制患者家属的探视次数。②饮食护理小婴儿的饮食护理则需要通过母亲给予母乳喂养,饮食主要为流食;幼儿和大婴儿则给予易消化或半流质、清淡的食物;儿童患者则应鼓励其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禁油腻、辛辣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鼓励患儿多喝水,也可进食米汤、果汁等,以补充热量和呼吸道水分的丧失,但要适量,避免加重患儿心肺负担。可酌情补充维生素C、A、D等。同时指导家属正确的喂养方法,避免呛咳、吐奶现象。咳嗽时禁止喂养,有呼吸困难者应抱着或抬高头部喂养,并夹紧,人工喂养用小孔,无吸吮能力者用滴管或小匙喂养,或通过静脉滴注营养和水分。③呼吸道护理对患儿的呼吸窘迫程度和生命体征实施密切监测,从而更好的了解患儿病情的发展情况;将患儿的床头抬高到30°~60°,给予其舒适,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及呼吸运动,为了减少咳嗽、减轻疼痛,护理人员应该帮助并鼓励患儿行侧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同时指导患儿如何进行有效的咳嗽,并帮助患儿转换,最后轻拍患儿的背部(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如果患儿仍然不能将痰有效排出,则要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从而稀释、软化痰液,有助于患儿将其排出。④用药指导遵医嘱给药,一般用药时间持续到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的五天左右,临床症状消失后的三天左右,支原体肺炎用药最少2~3周,以防复发。葡萄球菌肺炎比较顽固,容易复发,也容易产生并发症,所以疗程应长,一般用药持续到体温正常后两周,总疗程六周。气急、发绀的患儿喂食服药时应抱起,头部抬高,避免吸入气管引起呛咳甚至窒息。⑤降热护理。患儿体温较高时,给予松解衣服和盖被,可以进行温水浴或冷毛巾湿敷,或用25%~35%酒精擦洗降温,必要时可以给予药物降温。退热期出汗较多,一定要及时给予补水,防止虚脱,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物,防止感冒。

1.3疗效标准[2]显效:治疗后患儿发热、咳嗽、喘憋、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安静状态下心律≤140/min;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安静状态下心律接近正常;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没有得到减轻和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7%,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7%,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小儿急性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气道狭窄与阻塞,给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并且肺炎的病情进展迅速,一旦患儿出现严重缺氧,就容易引起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所以在临床上要加强对该病的诊治与护理。在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与专业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心理、饮食等方面的知识,以便于根据患儿的生理特点和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优化环境、合理饮食、严格规范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以保证患儿睡眠充足、心情愉悦、营养充足,提高其抵抗力;并要加强呼吸道护理,以防呼吸道出现阻塞现象,同时也要做好降热、预防、隔离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展、避免交叉感染,更好的促进患儿的康复,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憋、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音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邹萍.儿童急性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4,22(13):143-145.

[2]王慕狄.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7-281.

第10篇

个人鼻腔清洁、养护组合式产品。消费者长期坚持使用,则会在保持个人鼻腔清洁的同时,有利于改善和预防鼻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项目优势

1.舒适——刷头比棉签柔软100倍。

2.安全——特设两档安全挡板,根据需要调整深浅。

3.便捷——每次使用仅需一两分钟时间,比刷牙更简便。

市场分析

空气污染愈演愈烈,呼吸道疾病高发,引发了人们对健康的空前关注,消费者急需好产品保护呼吸道健康。

该类产品以关注个人清洁卫生、注重个人生活品质、提高个人健康指数的中、高档收入者为主要的消费目标人群(含该类人群的父母和孩子等家庭成员),尤其以鼻炎、咽炎族、经常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族,有车族,少年儿童,时尚族,抽烟族,中老年人群,医护人员,教师,交警等群体作为主要消费人群。产品填补了一个日化行业的空白市场,竞争压力小,市场份额足,前景较为光明。目前,河南、东北均有渠道以商场、超市为主的成功案例。

经营条件

投资者须掌握商超大型KA卖场、母婴用品店等主要销售渠道,或能够实现该类产品终端销售的其他辅助渠道,如酒店宾馆、桑拿、药店、美容院等。项目方会根据投资者的渠道信息帮助拟定前期投资额和铺货数量,不设起步投资额。后期提供市场支持,包括项目经理全程跟进,促销员培训等。

项目方设计在每个区域市场仅设立一家独家区域总经销商,原则上不设立省级总经销商,以确保各个经销合作伙伴的市场经销利益。

效益估算

目前项目方推出的四款套餐中,全国统一零单品售价区间为58元到68元,其中包括40次用量的两个刷头和一瓶护理液,商前期铺货折扣在30%左右。

另外,项目方会根据铺货数量提供一定份额的市场支持费用补贴,用于品牌推广和营销,并定期组织统一的促销活动。

投资提示

第11篇

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扁桃体)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在我们儿科门诊及住院病儿中,大多为呼吸道疾病,包括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一个小孩平均每年可患4~6次呼吸道感染,可见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What:小儿为什么容易引起呼吸感染?

其主要原因有:

1.由于小儿呼吸器官娇嫩,发育尚未成熟,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鼻腔短小无鼻毛,且血管丰富,故感冒时易引起鼻塞流涕,且感染可通过耳咽管引起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粘膜干燥,纤毛运动能力差,则容易诱发病原体感染。

2.由于小儿体内抵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低(一般医学上称作免疫物质分泌型SIgA),宝宝刚出生时血中缺乏IgA,出生后3个月宝宝体内开始合成IgA,到一岁时血中IgA浓度只有大人的十分之一,一直要到10~12岁才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常容易得呼吸道感染,若在托幼机构小儿则容易交叉感染,即使是医务人员的孩子,在此年龄也是如此。

3.由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很多,其中有病毒,调查表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80%~90%是由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数由支原体或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引起;也可由霉菌混合感染。有的小儿病后尚未完全康复,家长又匆匆忙忙送孩子到托幼机或学校去,孩子可能会重新感染其他病原,而家长则误认为孩子的病一直拖延了几个月仍不见好。

How:如何护理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孩子?

1.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后,回家后必须按医生嘱咐用药,并坚持治疗。一般每次呼吸道感染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吃药就马上好。有些家长特别着急,在短时间内跑了好几家医院,为孩子配了一大堆药,但不知究竟吃哪些药好,而且多跑医院也会增加重新感染的机会。

2.孩子居住房向应保持整洁、安静,经常通风。有空调的家庭温度不要调得太高,一般室温宜保持在摄氏18℃~19℃即可。家中如有其他人感冒,可用食醋熏蒸以减少室内病原体。

3.对发热小儿除了用退热药物之外,应让孩子多饮水,宜用温盐水漱口,以保持呼吸道湿润和口腔卫生。

4.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给婴幼儿喂奶速度要慢,不要强迫孩子照常进食,应忌油腻、辛辣食物。

5.有咳嗽且痰多的孩子,因其主动排痰能力较差,家长应帮孩子多翻身,拍背,拍背时应五指稍内握呈半空拳状,并沿背自下而上,自外向内的顺序轻轻拍打,每次3~5分钟,每天3次。

How:如何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

1.在冬春季节或疾病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百货公司、商场等空气混浊的地方。

2.平时注意给孩子加强营养,每天进行体格锻炼,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应多到户外活动。

3.家中如有人患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一定要注意进行隔离,如做好戴口罩保护措施,抱孩子或给孩子喂食时,成人一定要先洗净双手。

第12篇

[关键词]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a)-135-01

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退行性改变明显,支气管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代偿功能较差,常合并呼吸道疾病,腹部手术使患者创伤加大,疼痛使患者无力咳嗽,且卧床减少运动,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坠积性肺炎,如未控制病情,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本科通过加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改善肺功能,增强体质,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预期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在2005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210例,其中,男150例,女60例,年龄65岁~88岁,其中基础病多、瘦弱、体质差者21例,有吸烟史者108例。行胃空肠吻合术35例,胆囊摘除术53例,疝修补术95例,慢性阑尾切除术10例,右半结肠癌肠切除肠吻合术17例。

1.2术前

1.2.1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方案,介绍成功病例,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1.2.2了解病史,协助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发现患者潜在的基础病。增强体质,治疗基础病,预防感冒,保证睡眠,使患者的机体状态能够承受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

1.2.3 行深呼吸及咳嗽、咳痰训练目的是预防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咳嗽前应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然后爆发性咳嗽。一次吸气可连续咳嗽3次,重复多次可促使分泌物排出[1]。叩打震动方法指导并演示给患者及家属看:手弯曲成叩杯状,腕部弯曲,轻轻叩击胸背部,使黏稠的痰液脱落,咳嗽时容易脱落。针对已有肺部疾病者,应用敏感抗生素,有吸烟史者应戒烟2周以上,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待病情控制后再行手术。

1.3术后

1.3.1病房环境温度20~22℃,湿度50~60%。

1.3.2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30~45°,以利于患者咳嗽、咳痰。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患者床上翻身,变换,24 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先扶床沿缓走,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肠蠕动,增加患者咳嗽、咳痰的耐力,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3.3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如低于90%应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血氧饱和度。做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咳痰,如痰液堵塞,无力咳出,应及时吸痰,以免发生窒息。

1.3.4疼痛的护理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指导应用放松疗法,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及家属咳嗽时两手放在腹部两侧,轻轻向切口挤,减少切口张力,减轻疼痛。必要时应用止痛剂,避免患者因疼痛而不敢咳嗽、咳痰,致使痰液积聚,引起呼吸道感染,术后及时有效的镇痛是有效咳嗽的前提。

1.3.5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经常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6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湿化气道、降低痰液黏稠度的干预方法[2]。应用雾化吸入使药液湿化呼吸道,发挥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常规雾化吸入,一日2次,湿化液为0.45% NaCl溶液加80 000 U的庆大霉素和1支糜蛋白酶或0.45% NaCl溶液加异丙托溴铵1支。雾化后予翻身、叩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1.3.7肠蠕动恢复后,鼓励患者适当饮水,最好的饮水方法是每次少量约30~50 ml,每小时饮水1次,以胃肠道感觉舒适为度,这样对呼吸道湿化效果较好,防止分泌物干涸、结痂,促进痰液稀释易排出[3]。

1.3.8叩背注意事项需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呼吸变化,如出现气喘、心跳加快、面色发绀等情形,必须马上停止。

1.3.9有效控制感染术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通畅,特别是上腹部手术要防止膈下积液和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和引起肺部感染。

2 结果

通过围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了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的发生,所有患者预期康复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居各种并发症之首[4-5]。本科加强了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尤其重视术后1周内呼吸道的护理,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术前教育、深呼吸训练、正确咳嗽方法及变换、背部叩击、呼吸道湿化、协助排痰等,从而降低了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了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的发生。患者预期康复,临床应遵循预防为主,护患配合,综合护理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潘伟平,林嘉旋,安邦怡.咳痰困难患者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49.

[2]汪云霞.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在临床应用的选择[J].家庭护士,2006,4(12):3-4.

[3]俞继英,邵爱山.慢性肺部疾病的排痰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5,10(6):333-335.

[4]麦彩玲,刘育琼,黎智勇.125例老年腹急症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