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2: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卫生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预防;定位;干预
從我国目前的传染病资料研究来看,我国的传染病主要体现为几大特点:广泛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样,而我国的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无法有效地切断传感途径,也无法真正的实现传染源的控制,所以传染疾病的广泛性表的突出。集中性。从我国的传染病资料分析来看,大规模的传染病均为集中爆发,这主要与我国的人口密度分布有显著的关系。区域性。我国的区域差异显著,传染病的分布也有着明显的区域特点。总的来讲,我国目前的传染病预防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在实践中需要积极的研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公共卫生管理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其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具体讨论现实价值明显。
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
就目前的资料研究来看,要想要清楚地认知公共卫生管理,首先需要对公共卫生有全面的认知。所谓的公共卫生,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①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②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③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公共卫生管理具体指的是针对公共卫生的管理工作,即对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监督工作。就现阶段的具体分析来看,在传染病的预防和干预中,公共卫生管理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公共卫生管理是传染病预防的重要工作,对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加强起着重要的作用;②公共卫生管理是传染病干预的重要环节,对传染病的控制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讲,就目前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而言,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不容替代。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
从现阶段的社会实践来看,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有3项措施,分别是进行传染源的管控、传染途径的切断和对易感人群的保护。以下是具体的阐述。
①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是由于一个传染源导致的,所以要预防传染病,必须要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作定期带菌检查,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和调换工作。对传染病接触者,需要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对于感染动物,也要进行管理。就动物传染源的管理来看,一般是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需要做到及时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对于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可以发动群众予以捕杀。②切断传播途径。传染途径是传染病发生、发展和扩展的重要因素,切断途径,传染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就目前的临床经验来看,肠道传染病需要做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还需要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做好水源及粪便管理。至于呼吸道传染病,应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③保护易感人群。有重点有计划地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对于传染病预防有重要的价值。从目前的分析来看,易感人群的主要保护手段是进行人工疫苗的接种,疫苗接种会呈现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情况,其中自动免疫是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疫力在1~4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而被动免疫是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1~2月即失去作用。
3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干预中的应用
在传染病的干预中,公共卫生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具体的应用分析。
①公共卫生管理帮助构建了更加全面、完整的传染病预防体系。传染病的预防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控制,在公共卫生管理不全面或者是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下,管理的实际效果角度,传染病预防体系的构建存在着明显的漏洞,这样的情况对全面预防传染病十分不利。在目前的社会中,国家更加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对公共卫生管理的强调也在逐步加强,所以制定了公共卫生管理的标准项目,基于标准项目实施卫生管理,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体系得到构建,传染病的控制成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②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从现实分析来看,部分传染病之所以高发是因为人们没有掌握很好的预防方法,而之所以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主要是人们的相关知识不完整或者是不全面。比如艾滋病的传播,在不了解其传播途径的时候,很多人会莫名其妙地感染艾滋病毒,但是在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后,基于途径做保护措施的利用,艾滋病的传播预防效果会更加突出。在公共卫生管理实践中,管理队伍在不断的增强,管理队伍开展的工作在持续性拓展,健康教育就是近年来拓展的重要项目。随着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更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这为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了很好的效果。
③在公共卫生改善方面的应用。从现实分析来看,很多区域的传染病发生与不洁的环境有关,而在过去,公共卫生管理并没有强调对环境的整治。在近年来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对环境的整治力度越来越大,而随着环境的清洁,传染病暴发的基本条件得以改善,其传播的途径也被有效切断,这样,传染病的最终传播会得到控制。总之,公共卫生管理的持续性推进使得公共卫生环境显著改善,这于传染病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4公共卫生管理强化的措施
基于传染病的传播要素做预防措施的采用对于预防传染病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预防措施的手段是否科学,具体的预防区域等是否有效,这与公共卫生管理的成果有显著的关系,所以在传染病的预防实践中,强化公共卫生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就目前的经验总结来看,公共卫生管理的措施如下。
①公共卫生管理需要分区域、化层次,这样,管理的效果才会更加突出。因为每一个区域的卫生情况以及传染病威胁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公共卫生管理中,基于社区以及其他的管理结构对区域卫生进行综合调查,然后将调查资料进行登记记录,这样,区域卫生资料情况实现了整体性把握。基于卫生资料可以分析可能暴发的传染病以及主要存在的传染源,基于资料分析布置落实传染病预防策略,传染病的预防效果会更加突出。
就目前的社会现状分析来看,分区域、分层次的公共卫生管理可以构建完整的的结构,具体的结构如下:第一是基础层,基础层主要以社区以及村镇为中心做构建。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社区或者是村镇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岗位进行区域公共卫生管理,这样,基础公共卫生资料获取会更加充分。第二是管理层。管理层主要以地级市为中心,由市级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对该市所辖的乡镇、社区公共卫生资料进行统计与总结,并实现资料的分类与存档。第三是控制层。控制层以省级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为核心,其主要接收市级公共卫生资料反馈,从而对公共卫生管理提出指导意见。总的来讲,通过完整的管理体系构建实现由点到面的公共卫生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推进会更具现实效果,其在社会卫生服务中的有效性表现会更加突出,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也会起到显著的作用。
②公共卫生管理需要构建完善的系统,同时还需要做技术和方法的提升。从目前的资料分析来看,公共卫生管理的范围比较大,内容多样,而且具体的资料复杂性强,如果没用统一的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约束,管理活动会产生较多的漏洞,这于传染病预防十分的不利,所以构建卫生管理系统,基于系统做管理项目的确定,并基于系统的需要做技术以及方法的改进,这样,管理系统的标准性、专业性和高效性得到保障,其在传染病管理中的实效作用发挥会更加显著。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特点
(一)突发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发生突然,发展迅速,波及面广,影响力大。形成的档案资料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真实记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示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也展现各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团结一心应对突发灾难的凝聚力。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特点,档案材料形成多而复杂,可以说是历史罕见的。
(二)广泛性
有的突发疫情分布广,且有呈地区性、季节性分布和长期变化的趋势。如SARS疫情及禽流感疫情,还有流脑、流感等,收集其档案材料必须具有通观全局意识。
(三)综合性
从其材料来源看,包括文书类、科技类;从其载体看,有纸质、声像、电子、实物等不同载体的档案材料。它们构成突发事件档案一个整体,全面记录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的整个过程。
(四)保密性
由于突发疫情涉及面广,公众关注、社会影响一般比较大,此时档案工作与整个突发事件一起成为其事件处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作用
(一)预警作用
档案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警示和借鉴作用尤其明显。在2003年SARS防治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的档案,由于管理和提供利用的及时到位,使其平时就处于“准动员”的状态,在2005年禽流感、麻疹等传染病的防控中起到了警示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平时加强各类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演练、应急能力的建设和演练、应急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完善,在战时才能充分利用信息,合理调配资源和快速进行指挥决策。档案工作发挥了前哨兵的作用,并以其强大的信息资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指导作用
及时分析、汲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过程中的经验,有利于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准备和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可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此类档案对突发事件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很多重大突发事件在看似迥异的外表下,都有相似或相近的发生、发展规律,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因为及时地存史,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对类似事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快速制定并启动相应的紧急预案,将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归档
(一)归档范围
根据对兴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预防非典、甲流工作中收集、整理文件材料的经验分析,本人认为疾控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档案的归档范围有如下内容:
1.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大决策、预案、监测方案、会议材料;
2.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讲话、指示;
3.本单位及下级单位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构文件材料;
4.疫情信息,包括流调报告、病例报告表、个案统计表等;
5.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采取的措施;
6.电子传输文件材料;
7.进行健康教育咨询、人员培训情况;
8.本单位印发的宣传材料,新闻媒体刊登的本单位的宣传稿件;
9.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情况;
10.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成的声像材料;
11.药品、器械、物资调配、储备情况。
(二)归档要求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凡属归档范围的文件,向档案室移交时,一般应符合以下三项要求: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归档文件系统性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归档文件要收集齐全,遵循文件形成的规律,按照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文件特征和价值分类整理归档(立卷),使其正确地反映机关活动的基本面貌,以便于保管和使用。其中单位内党和行政机构的文件材料应分别整理归档(立卷);文件和电报一般应按其内容联系统一整理归档(立卷);绝密文件和电报应该单独归档(少量普通文电如与绝密文电有密切联系,也可随同绝密文件归档);注意区分文件价值,需要永久、定期保管的文件一般应分开整理归档(立卷),以便在档案室重点保管和日后向档案馆移交。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归档案卷在技术加工方面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案卷封面的各个项目均应填写清楚,特别是案卷题名(即作者)、内容和形式;要根据“档案保管期限表”注明每个案卷的保管期限;需要永久和定期保存的案卷,卷内文件应按一定次序排列好,并逐张逐页编号,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卷内备考表”。
3.向档案室归档的所有案卷,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系统排列,编以案卷顺序号,并编制案卷目录一式数份(一份经档案室签收后由移交单位保存)。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开发利用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档案的追踪搜集、开发利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以及时控制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提升编研质量
信息资源的形成有赖于档案资源的积累与开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资源进行研究开发,编纂出有利于突发事件应紧处理借鉴的精品材料,是档案管理人员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的要素之一。档案工作者必须通过对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去粗取精,加工提炼,对信息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发加工,从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历史上突发事件档案进行深度编研,丰富档案信息;对新发生的突发事件结合历史,分析解剖,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并将各个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应对、善后工作等全程纳入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将其中的精华总结归纳,以翔实性和专业性形成精品工程,为利用好档案提供有力保证,通过高质量的编研,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价值得以提升。
(二)主动提供利用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因此利用面也非常广泛。为保证其利用价值的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要勇于突破传统利用模式,开动脑筋,拓展服务领域,改变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手段,变被动为主动,在做好日常提供利用的同时,坚持上门服务。要结合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为机关、学校、部队、各企事业单位举办专题讲座和巡回展览,为社会各界的危机预警、决策制定和组织实施提供生动教材,以提高突发事件档案的知情度,达到以史为鉴、以史明志的目的。
(三)做好资源共享
公共卫生档案重要性和类别影像档案数字化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各大基层卫生事业机构之间能够利用数字化管理的网络传递信息,以达到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力的目的。不仅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果也得到了提升。数字化管理能让公共卫生机构对社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能够做出及时,准确,全面的分析和诊断,从而提高了速度、质量又达到了安全。
1对象与方法
1.1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分类与意义公共卫生影像档案通过经过收集、分类测试而形成内在联系并高度保密,真实的反映了各大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在医疗活动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公共卫生档案是广医务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人员劳动的结晶,记载了人们的医学思想、技术、方法和经验,为医院医生和公共卫生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在医疗活动和科学研究及经验交流中提供凭证.因为它的难度要求较高,所以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医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一般经过借阅,咨询,复印和出版等而被利用。根据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建立时间、内容和性质,可以把公共卫生影像档案分成不同的类别,从未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和这些档案相关的真实面貌。一般来说,各大卫生事业单位的公共卫生影像档案可以分成法规制度材料、卫生监督预防性材料、行政处罚材料、疾病预控材料等几大类。
1.2加强公共卫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方法
1.2.1简化工作的流程为了加强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首先就要优化工作流程。把工作的流程正式化规范化,才能保证在公共卫生管理活动中、各级政府,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计划生育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机构在数据的灵活和协调。
1.2.2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数字化收集PACS系统又称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它是是公共卫生影像技术和时代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如数字化成像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疾病预控材料收集时,通过对公共卫生影像资料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的综合系统,从而使各种影像图像存档和各科室之间的顺利通信。通过PACS系统将数据传送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储存以备后用。目前,它的作用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影像(包括CT,X机、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具有DICOM标准接口或非DICOM标准接口的影像设备)进行保存,以方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有效的提取浏览,对及时诊断提高极大地帮助。在数字化收集方面,目前有几种通用的数字化收集模式,用得最多的就是数字转换收集和直接数字化收集。数字化转换收集就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化设备手机公共卫生影像档案资料,数字化设备包括用于科技研究的各种照相机,扫描仪;直接数字化收集就是收集影像资料。PACS从而大大提高了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医院再将所得数据上传至公共事业机构,再形成公共卫生影像档案,将可以大大提高医院同地方公共卫生事业单位间的信息交流,同时数据储存在公共卫生档案中,可在将来对以后的突发卫生事件(特大传染病、疫情等)起到鉴别、依据和凭证作用
1.2.3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影像数字化档案库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公共卫生影像库对医疗活动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加强作用。由于影像库资料档案是在实践和工作中建立的,所以它极具保存价值,可以对以后的突发卫生事件(特大传染病、疫情等)起到鉴别、依据和凭证作用,所以说,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储对公共卫生医疗影像数字化档案管理具有重大的实际作用。众所周知,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公共卫生影像库有以下两优点:①保存完善且具体而形象。完善的数字化影像库可以完整的重现病例的各种组织结构,能够将各种文字图表和结论形象的展现出来,具有良好的保存价值,以备将来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传染病防治方面提供数据。②极强的信息性。由于能够极清晰地样本中存在的组织病变,从而极方便地获取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
1.3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以及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0.05,P
2结果
对比分析应用PACS系统对诸多参数的影像,在应用PACS系统后,运用统计方法对单位成本、等待时间、平均检查时间等诸多参数及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影像分析的平均检查时间减少64%、等待时间减少了56%、出报告单位成本降低了56.1%。结果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关键词: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当今高度发展的交通流、信息流和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1]。作为公共卫生重要且关键起始环节的公共卫生教育,理所当然应有其新的发展需求。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核心能力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核心能力体系为基础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2]。传统的“实验室+教师”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以及公共卫生核心能力难以胜任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挑战,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多途径、全方位开展“以扩展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预防医学人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势在必行[3]。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提升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整合公共卫生学院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人员和机构,负责所有预防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先后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依据“以学生为本,突出能力,彰显个性,提高素质”的建设理念,现已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师资队伍精干、仪器设备精良、教学环境友好、管理机制高效、教改成果显著、学科特色鲜明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4-6]。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完善实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
1.打破学科界限。加强知识融合,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公共核心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强的学科。预防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公共卫生本科教育,培养“医学生+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懂医治又懂预防。在重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环境与人群健康”为主线,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增加体现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实验内容),结合教师正在开展的科研课题,强化整合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与方法、卫生监督程序、重大疫情处置方法、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服务实施与评价、计划生育技术和卫生管理学、公共关系与人际交流等内容,新增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设计实验项目。例如,集贸市场蔬菜、水果、肉类食品营养与安全评价,学校卫生学评价,湘江水体污染与居民健康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对等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通过使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当前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四个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和“三早”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根据当今公共卫生形势变化,整合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的常用实验方法、实践技能以及数据和信息处理方法,打破传统“实验课程按理论课程分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网络与社区实践”的实验教学模式和“三早”教学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早进实验室、早进社区、早期参与科研创新”,着重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逐步实现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实验教学与公共卫生实践训练紧密结合,交叉进行、互为补充的实践教学新格局。
3.拓展“一个平台、两个对接、三个早期”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法,将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探索公共卫生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理念—思维—知识—技能—素质”,形成了“一个平台、两个对接、三个早期”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拓展“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平台的功能。加强师生互动,促进交流,传道—授业—解惑。今后进一步通过培训教师的创业与创新理念和技能,转化导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开展设计性实验项目。拓展“教与学”和“理论与实践”两个对接的内涵,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作为两个对接的结合点。拓展“早期接触社会,早期了解社会,早期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内容,在三个早期活动中激发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的选题灵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并养成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并鼓励学生立志用所学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创业,从而走出一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特色之路。
4.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将学生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课堂之内延伸至课外。改革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将教师研究课题与学生的研究兴趣相结合,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将科研课题引入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之中,开展加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常规教学。
5.与时俱进,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条列的教育。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时代性强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疾病谱的变化,不断补充修改教学内容。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的流行暴发,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的重要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与公共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纳入流行病学等实验课程的常规教学之中,同时增设消毒和灭菌、流行病学思维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等内容,以期达到实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与时俱进,使学生不仅掌握疾病防治的专业知识,而且熟悉疾病防控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培养学生在面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6.紧追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实验技术研究,保持实验内容与技术与时俱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时代性强,要求注重引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现代技术手段或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方法。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相关案例讨论的同时,结合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如核酸电泳分析、PCR、核酸杂交以及核酸点突变分析技术等),使学生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传染源和传染途径追踪与判定中的应用与重要意义。
7.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实验成绩的评定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还要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的参与情况及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和科研活动情况与表现,这对于综合衡量学生真实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教学课程结束后,我们将采取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的形式在课后了解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看法,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总之,我们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为指导,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抓好实验教学,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公共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夏茵茵,冯翔字,王应雄,邱景富.从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浅析公共卫生教育发展方向[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8(278):633-634.
[2]徐缓.关于我国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的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2):95-97.
[3]罗文海.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1):102-105.
[4]李乐,龙鼎新,何淑雅,唐双阳,廖力,谢红卫,李良,让蔚清.基于应急能力提升的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2-13.
[5]曾怀才,贺性鹏,贺庆芝,黄炼,单晓云,宋凤梅.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144-145.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当今高度发展的交通流、信息流和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1]。作为公共卫生重要且关键起始环节的公共卫生教育,理所当然应有其新的发展需求。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公共卫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核心能力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核心能力体系为基础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2]。
传统的“实验室+教师”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以及公共卫生核心能力难以胜任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挑战,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多途径、全方位开展“以扩展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预防医学人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势在必行[3]。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提升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整合公共卫生学院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人员和机构,负责所有预防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先后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依据“以学生为本,突出能力,彰显个性,提高素质”的建设理念,现已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师资队伍精干、仪器设备精良、教学环境友好、管理机制高效、教改成果显著、学科特色鲜明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4-6]。
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完善实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
1.打破学科界限。加强知识融合,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公共核心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强的学科。预防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公共卫生本科教育,培养“医学生+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懂医治又懂预防。在重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环境与人群健康”为主线,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增加体现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实验内容),结合教师正在开展的科研课题,强化整合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与方法、卫生监督程序、重大疫情处置方法、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服务实施与评价、计划生育技术和卫生管理学、公共关系与人际交流等内容,新增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设计实验项目。
例如,集贸市场蔬菜、水果、肉类食品营养与安全评价,学校卫生学评价,湘江水体污染与居民健康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对等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通过使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当前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四个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和“三早”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根据当今公共卫生形势变化,整合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的常用实验方法、实践技能以及数据和信息处理方法,打破传统“实验课程按理论课程分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网络与社区实践”的实验教学模式和“三早”教学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早进实验室、早进社区、早期参与科研创新”,着重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逐步实现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实验教学与公共卫生实践训练紧密结合,交叉进行、互为补充的实践教学新格局。
3.拓展“一个平台、两个对接、三个早期”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法,将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探索公共卫生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理念—思维—知识—技能—素质”,形成了“一个平台、两个对接、三个早期”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拓展“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平台的功能。
加强师生互动,促进交流,传道—授业—解惑。今后进一步通过培训教师的创业与创新理念和技能,转化导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开展设计性实验项目。拓展“教与学”和“理论与实践”两个对接的内涵,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作为两个对接的结合点。拓展“早期接触社会,早期了解社会,早期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内容,在三个早期活动中激发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的选题灵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并养成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并鼓励学生立志用所学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创业,从而走出一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特色之路。
4.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将学生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课堂之内延伸至课外。改革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将教师研究课题与学生的研究兴趣相结合,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将科研课题引入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之中,开展加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常规教学。
5.与时俱进,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条列的教育。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时代性强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疾病谱的变化,不断补充修改教学内容。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的流行暴发,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的重要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与公共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纳入流行病学等实验课程的常规教学之中,同时增设消毒和灭菌、流行病学思维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等内容,以期达到实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与时俱进,使学生不仅掌握疾病防治的专业知识,而且熟悉疾病防控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培养学生在面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6.紧追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实验技术研究,保持实验内容与技术与时俱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时代性强,要求注重引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现代技术手段或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方法。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相关案例讨论的同时,结合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如核酸电泳分析、PCR、核酸杂交以及核酸点突变分析技术等),使学生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传染源和传染途径追踪与判定中的应用与重要意义。
7.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实验成绩的评定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还要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的参与情况及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和科研活动情况与表现,这对于综合衡量学生真实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教学课程结束后,我们将采取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的形式在课后了解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看法,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
总之,我们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为指导,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抓好实验教学,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公共卫生人才。
这次专项整治活动,从2005年8月10日开始到现在,通过全体卫生监督员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完成了城区公共卫生市场专项整治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专项整治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专项整治工作布署比较周密,宣传动员广泛深入,跟踪报道及时。
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检查内容主要是城区各公共卫生行业单位的“两证”持证情况、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卫生设施和卫生条件情况。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通过印发通知和宣传车播放录音,向人民群众宣传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利用电视、报纸新闻媒体,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及时报道。
(二)全体卫生监督员齐心协力,工作干劲很大。
这次专项整治活动,在两位副所长的带领下,全体卫生监督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协同作战,密切配合,保证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监督检查认真,指导整改严格。
专项整治活动中,卫生监督员严格按照《城区公共卫生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检查内容要求,对被监督对象进行认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后,本着“检查指导、督促整改、管理处罚”的原则,视其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
(一)树立了卫生监督所的执法形象,扩大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这次专项专项整治活动,由于布署周密,措施到位,宣传广泛,报道及时,整体行动,查处认真,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反响较大,对卫生监督所及卫生监督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二)进一步摸清了城区公共卫生市场的基本情况
这次专项整治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摸清城区公共卫生市场的基本情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专项整治组对城区各街道公共卫生行业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基本摸清了城区公共卫生市场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日常卫生监督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规范了城区公共卫生市场秩序,改善了城区公共环境。
一是清理规范了“两证”持证行为。公共卫生行业《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创卫”工作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也是公共卫生行业必须具备的合法经营依据。专项整治检查中,重点检查了持“两证”生产经营行为。共查处无《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的户,《卫生许可证》过期未及时审核的户,重新审核发放《卫生许可证》户(食品卫生行业户,公共场所户)。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人,督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人。
二是督促被监督对象对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在专项整治检查中,凡发现被监督单位有不符合卫生要求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都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被监督对象进行整改。共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份,提出整改意见条,督促落实整改户。
三是加大了对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施行卫生行政处罚户,其中警告户,罚款元,没收食品公斤,价值元,没收过期、变质化妆品瓶(盒、支),价值元,没收违法所得元,责令停业整改户,取缔户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城区公共卫生市场基本情况还不够详细
这次专项整治的对象主要针对沿街有门面的公共卫生行业单位,那些不在沿街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没有监督统计到位,卫生监督遗留死角,可能留下卫生安全隐患。
(二)“两证”持证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大部分被监督对象都能持“两证”规范生产经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证”的持证率特别是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的持证率不是很高。
(三)工作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新形势下的卫生监督体制对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监督工作已由原来的“监督—管理”模式向“监督—管理—服务”模式转变。但是我们很多卫生监督员都还没有转变工作观念,注意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意识。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扩大监督覆盖面,注意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工作转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后,相关职能科室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扩大监督覆盖面,坚决不留死角,不留卫生安全隐患。
(二)巩固城区公共卫生市场整治成果,监督力量重点向乡镇转移。此次城区专项整治工作的成绩是明显的,应在此基础上,扩大这项成果,做好中秋佳节月饼市场的整治工作。同时将监督力量向乡镇转移,整治乡镇公共卫生市场。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处理大案、要案的能力。通过这次专项整治,曝露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在执法文书的制作上,还不够规范。因此我们要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熟悉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高办理案件特别是处理大案、要案的能力。
附件:思南县卫生监督所2005年城区公共卫生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统计表
关键词:独立学院;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17-02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以及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双重疾病负担、伤害与职业危害、国民营养与食品安全、生态保护和环境卫生、卫生公平性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艾滋病的蔓延、SARS的暴发、致病性禽流感、含毒食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乃至危机频发,公共卫生事业面临巨大挑战,已成为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要较好地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因果链条的第一环就是高素质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2009年底,由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央编办联合下发的卫人发[2009]131号文件中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应急等方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扩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作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高校,担负着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重大责任。所以探讨预防医学教育的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适应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预防医学人才,是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一、独立学院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由于过去教育体系的束缚,我国现阶段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中还存在不合理因素,如缺乏明确、具有不同层次和不同风格院校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保障机制还有待加强和完善等,尤其是在独立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中,一直沿袭母体学校的培养模式,在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也是一样,课程体系以传统五大卫生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在这种定位下,结合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实际,船山学院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探索高素质通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是船山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办学的重要考量,很有必要。也唯有结合船山学院实际,依托母体学校特色与优势,利用学校人文底蕴深厚、学科课程众多的资源优势,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整体设计、改革,形成新的具有船山学院特色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承载起维护人类群体健康的历史使命。
二、船山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以《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六个基本要求)为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依据,培养学生自觉建立、强化和维护公共卫生专业价值(专业精神);学习和正确运用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医学基础);牢固树立群体观念,深刻理解生态健康模式,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群体健康);具备现代管理理念、有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动员卫生相关资源的意识;正确收集和分析各类卫生相关信息,并能在实践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以及批判性评价现有知识、技术和信息,在职业活动中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探索出一条培养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挑战环境下的高素质通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可行途径,对指导与提高独立学院的现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公共卫生教育六个基本要求为依据,突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紧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步伐,主动利用南华大学“核-医-环保”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破二级学科壁垒,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有机整合相关课程,构建新课程体系,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要求,新增加《公共卫生写作》、《健康管理》、《卫生应急与处置》等选修课程,加强人文、管理和科研训练。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构,突出培养和提高船山学院预防医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急应变等现场工作能力。
2.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突出公共卫生技能培养。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性医院一直是本科公共卫生类学生应急能力强化、培养的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学校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与省内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机构广泛合作,邀请一线实践部门的专家上讲台讲课,同时选派青年教师到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以便能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环节的条件建设,将毕业论文专题实习环节与基地实践相结合。
3.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创建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和现场融入与实际工作能力。①开展互动式、观摩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电教设施,引导同学观看教学录像片、观摩片或应急视频,并就有关内容和同学互动,边看边讨论,提高同学学习热情。②结合学科的发展方向,开设专题讲座。学院与实习单位一道,经常性地开展案例讨论。③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建立互动教学平台。建设已有的《预防医学实验方法与实践技能》、《流行病学》、《卫生毒理学》等公共卫生相关的精品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更好地实现师生教学互动与教学相长。
4.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质量管理是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调动“教”与“学”的两方面积极性。在学生学习质量管理方面强调对学习全过程的考查,改革考试方法与内容,包括:①改革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多样化考试方法。②成绩考核:采取多段式、多种方法结合进行考核评分。在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强调评估、反馈和帮扶相结合,以评促教。克服只重视评估过程与结果,忽视反馈和帮助提高的现象。学校目前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管理者评价等四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包括期末网上评价、积极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充分发挥好学生信息员的定期信息反馈平台的作用,及时处理反馈信息。每种评价均要求评价者课后和教师沟通,及时指出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值得肯定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母体学校南华大学拥有的湖南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省级重点学科、“芙蓉学者”特聘岗位等优势平台的作用,培养、引进和用好优秀人才;充分发挥知名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自身培养孕育学科人才梯队;加强现有教学团队的建设。分阶段将年轻老师派送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教学基地访问和实践,打造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和梯队。还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考评机制,从政策层面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办学形式,发展尚有不成熟地方,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也不例外。船山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从2008年开始招生,每年招收40人左右,规模相对较小并且稳定,在特色化发展道路中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针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所开展的创新与探索需要通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反过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也一定会推动船山学院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瑞泉,丘钦英,钟鑫琪.浅谈SARS给公共卫生教育带来的思考与启示[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6):67-68.
[2]关于加强卫生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卫人发[2009]131号文件[Z].
[3]卫秦芝,万成松,郑莉,等.当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6(3):274-275.
[4]《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暨中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系主任联系会议[C].浙江杭州.2006,7,1-4.
[5]李乐,龙鼎新,何淑雅,等.基于应急能力提升的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2-1,84.
[6]李乐.大预防观背景下医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38-39,53.
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马家奇认为公共卫生业务所涉及到的数据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结构化数据,比如通过公共卫生的监测、干预、服务等活动所产生的业务数据,它占据了公共卫生活动的主要数据内容。“过去基于单机应用的业务活动涉及到的数据量相对比较小,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覆盖面的扩大,基于互联网络应用的发展,数据量逐渐增大。”马家奇说:“业务的深入和管理的细化,是数据量增大的主要原因和直接驱动力。”
他举例,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以前公共卫生相关数据的上报效率非常低下。大部分数据从地方上报到国家,可能需要按月度报告,有些甚至是年度报告,而且报告上来的也只是统计结果的指标数据。而如今,开始逐步收集原始数据、个案数据,在我国人口基数大的背景下,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可想而知。以传染病报告为例,中国CDC每年会收到全国600多万个案信息,而且这个信息量每年增加。
如此之大的数据规模,一些主流的统计分析工具、软件已然无法处理,而这些数据还需要进行快速地统计和分析,以提供动态决策支持和服务,这就需要大数据的技术进行支撑。“像传染病报告,要求实时的统计分析,每天那么多个案信息报上来,怎么快速分类,快速描述疾病的空间、时间以及人群的多维分布,这里面就涉及到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这也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一部分是非结构化的数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有大量涉及公共卫生的信息,如何及时捕捉到这些社会化的数据,怎么从中找出公共卫生的关键信息、相关信息,这是舆情监测的基本需求。从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中去甄别、过滤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涉及到文本挖掘的技术应用。”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据马家奇介绍,2004年1月,中国CDC建设的国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试运行,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直报系统。并建设了一个大数据中心,现在每年有600多万的个案信息会由全国各地上报并存储。
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网络直报系统覆盖了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率达98%,乡镇卫生院报告率达87%,平均报告时间为0.8天。目前,该系统共覆盖39种法定传染病,建立了霍乱、血吸虫、鼠疫、艾滋病、结核病、不明原因肺炎等单病种监测系统,并开发、实施了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
中国CDC主任王宇近日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回忆起SARS的情景时说:“当时我们对非典详情全然不知,不知疫情到底多严重、有多少病人,分布在什么地方,或者有多少人死亡。信息不清,更谈不上政府行政决策和公共卫生的有效应急。这些都暴露了当时中国疾控的薄弱。”
对于薄弱的原因,王宇介绍,SARS之前,全国各地上报传染病情况,靠的是手工填写报告卡,填好之后再将卡片层层上交到乡、县、市、省、国家卫生部门,最后到达中国CDC。“国家想获知某地或全国传染病的基本情况,最快要1个多月,而耗时几个月也是常事。”
而现在,如果一家县级医院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发现了一例人禽流感感染者,当他发现、确诊并录入系统的那一刻起,该县所属市、省CDC,以及国家CDC都可以实时看到该报告病例的相关情况,如该病例的系统录入人员、确诊医院名称、医生名字、患者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市、省卫生疾控部门处理到何种情况等。
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是因为根据要求,当医院发现传染病后要立即上报,甲类传染病必须在2个小时内报告,实行3级审核,所属上级机关要在报告发出2个小时内进行核实或处理。中国CDC还有24小时值班人员进行监督。此外,直报系统还设有预警功能,当严重的或不明原因的疫情出现后,系统会将设置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负责人和管理者手机中。
中国CDC流行病首席专家曾光说:“或许自然界还可能出现与SARS类似的变异病毒,只要对人出现威胁,我们的监测系统就能够迅速发现、迅速控制,最后把它研制清楚。我们可以立刻粉碎它,能够做得比应对SARS更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平台建设
马家奇认为,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将会非常广泛。“我们现在通过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大多还没有转化成直接向老百姓提供的信息服务或者平台,如果实现,所产生的数据量将会更大。”
他同时还表示,要面向公众服务,就意味着需要搭建更大的平台,对这些海量数据构建信息模型,从而给老百姓提供有公共卫生针对性的信息服务。而且这种服务必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所以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与信息网络平台和信息服务都有很大的关系,也希望社会力量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建设或者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平台。”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危机事件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危机事件的一种,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是直接的、重大的,甚至是无法消除的。近年来,三鹿奶粉事件、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爆发等突发事件,均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其造成的后果有目共睹。对于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应该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治理领域的一大学术研究课题。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阐释
国内学术界对于政府应机管理的相关研究大致是从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才开始,虽然起步相对于国外来说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十年来,在这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美国学者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C.F.赫尔曼(Hermann,1972)基于危机所处的情境状态这一维度来下的定义,“危机是威胁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是一种情景状态,决策改变所获得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其形势改变也往往出乎意料”。国内学者薛兰、张强、钟开斌从危机的诸多构成要素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危机事件具备内外两方面的特征:内在面是指危机的发生会破坏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秩序,导致社会运行的停滞甚至倒退;外在面是指危机的发生具有突然性、破坏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损害公众健康的危机事件。我国于2003年5月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作为危机事件中的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具有危机事件的一般性特征,一是时间上的突然性和偶发性;二是空间上的波及面广和破坏性大。共性之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有某些个性特征:一是公众健康成为主要的影响对象。二是政府联动成为主要的应对方式。
二、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实证研究
之所以选择地方政府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地方政府其相较于中央政府而言与民众联系联系更加密切,且制定的决策更加具有微观上的可操作性,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
(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分析
资料显示,20世纪以来,国际上影响范围较广、后果较严重的200多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核辐射10起、食品中毒32起、药物中毒7起、化学品泄漏造成污染42起、毒气泄漏和煤矿爆炸60起、有毒生物引发的29起、利用毒物制造的恐怖事件8起、利用毒物自杀或释放毒气伤害他人的8起。建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体系建设上作出了很多应有的工作,虽然迄今为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高发态势,非典、猪流感、禽流感、霍乱等,一次次地威胁着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考验着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1.流行性疾病爆发成为主要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类型来划分,可分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等等。重大传染病疫情被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位。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及死亡数为3237558例,报告死亡病例为15246例。传染病发病数位居前五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占总发病数的94.41%。位列死亡病例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占总死亡病例的97.68%。
2.粗放型经济增长成为根本原因。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体制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是,这种经济的增长却是以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状况的极度恶化,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严重破坏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3.地方政府成为应对的唯一主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上,地方政府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这客观上是由突发事件的紧急性所致,若是应对主体多元,会造成协调上的困难和决策上的迟缓,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解决;但是,应对主体的单一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完全和政府自身的自利倾向会使得政府凭借自身的公权力过滤和歪曲一些重要信息,以此来维护社会的“刚性稳定”,如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实际伤亡人数。
(二)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取得的主要成就
1.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案”是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三制”为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指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政令畅通的指挥机构;运行机制主要指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而法制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2.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属于条块结合、上下统一型。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省、市、县、乡)形成的纵向管理体系和中央各部、委、司、局与地方各管理局形成的横向管理纵横结合形成的法律法规网络治理体系。
3.公民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危机事件的管理向来就不是政府一方的事,政府应该成为主导,但是仍需要公众掌握相关的应急技能和知识,公众能第一时间展开自救往往比政府救援更加及时和有效。在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强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后,国家加大了对公众的危机事件应急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也已经进入学校课堂和街道社区,我国公民的应急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社会参与程度持续加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力量不仅包括作为个体的社会大众的参与,还,需要有组织的公众参与,因为个体之间自身能力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组织化程度也不高,盲目地参与应急救援容易出现“帮倒忙”的情况,因此,一支组织化程度高、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就可以弥补个体救援的劣势,另外,民间组织也成为了危机管理的重要力量。
(三)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内部管理不善。政府的内部管理主要是针对横向各职能部门和纵向各层级政府之间的管理,目的是使政府组织的日常运行能做到条块结合、形成合力。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成立临时的专门工作小组,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运作,这种方式有助于整合各方面资源,比较灵动,节省经费开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是政府预警能力不足。危机预警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情报信息、疫情监测等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是对未来短期内或中长期可能发生的危机或灾害的地域空间、程度大小、后果轻重等做出研判和预测,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发生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我国地方政府大多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才进行应急预案制定的,事前并未有相关工作的开展。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较强的传播性特征,若不及时预防处置,传染病病毒会随着人员的流动而发生大面积的扩散。
三是政府信息沟通不畅。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政府的信息流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内部的信息交流,二是政府与外界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应急信息处理上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是政府内部横向和纵向之间的条块分割的现状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其次是应急工作缺乏专家智囊的专业信息作为指导;三是政府对外界的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
三、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的价值分析
在以“制度真空”和“道德失范”为主要特征的历史转型时期,构建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科学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对于我国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重大而深刻的作用。
首先,消弭危机影响,维持社会正常发展秩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发生时间的突然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等基本特征,它的出现会给社会正常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会造成民众情绪的极度恐慌。过渡时期,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工作重点。另外,从危机发生的周期上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其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因此,构建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从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风险,危机事件发生后,又能在第一时间在最大限度上消弭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减少民众心中的恐慌,同时也能在危机后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来开展善后恢复工作。
其次,完善政府职能,推动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不仅要存在于常态社会下,同时,在非常态型社会――即出现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发展的正常模式被打破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中也需要服务型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的建构是对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是对非常态社会下如何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积极探索。
最后,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通常会造成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如禽流感发生后,有些地方政府大规模扑杀家禽,造成鸡鸭类供需失衡,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商品物价上涨,比如,由于受到年初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造成2013年底羽绒服价格普遍上涨。构建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危机事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建构的现实路径探索
(一)完善政府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系统
1.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子系统。地方政府必须要强化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警示意识。预警子系统的建立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预警子系统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能熟练操作和利用这一系统的人才队伍。
2.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决策子系统。决策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环节,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的始终。一方面,从机构设置上看,地方政府要建立常态化的危机决策机构。横向上,该机构行政级别应高于政府各职能部门,赋予其充分的调动各个部门的行政权威;纵向上,不仅要在省一级设立该机构,市、县、乡等基层政府也要相应地设置,因为危机事件大多发生在基层,基层政府对事件的信息掌握更加充分,要赋予基层政府更大的决策自来应对危机事件。另一方面,从人员配置上看,危机决策机构的人员编制应该要扩大专家学者的比例,因为危机应对工作的专业性较强,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危机应对的决策工作中来,可以使危机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3.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善后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善后工作,即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受影响的公众进行及时救治,对未受影响的群体及时保护,同时,尽可能消弭危机带来的影响,使中断了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继续。善后子系统是以充足的资源储备为基础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资、技术等诸多方面,地方政府应针对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做好相应的资源储备。
(二)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子系统
1.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进程。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大目标,就是健全基层医疗体系。对于基层的医疗机构要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建立医生的多点执业制度,鼓励优秀的医疗人才跨区域流动,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在城市,在农村则需要政府构建起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只有基层的医疗体系完善了,才能增强抵御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非盈利机构,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虽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是,来自社会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可以起到发动、号召社会大众参与到事件应对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可以分担政府的救援处置工作,另外,还能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社会财富。
3.运用新媒体完善沟通渠道。以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为主的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并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政府危机管理工作中,新媒体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政府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利用新媒体及时向社会突发事件的救援进展情况,以消除社会大众的恐慌心理,并遏制谣言的传播;另外,由于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受众面较广,地方政府可以将此作为宣传、教育大众的手段加以利用,对其宣传疾病预防、控制的相关知识,提升民众的自救能力。
(三)建立公民公共卫生知识普及教育子系统
社会大众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这一体系建设的根本之所在。因此,要想打牢这一防线,最重要的是依靠群众的力量。第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等;二是卫生部门、疾控部门、医院等要加强对公众健康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因为发生突发事件后,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急救技能,第一时间展开救援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三是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或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对工作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监督,督促政府更好地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 Rosenthal Uriel, Charles Michael T. , ed. Coping with Crise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 Terrorism.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Ltd, 1989:10.
[2] 万国民,王成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1.
[3] 薛兰,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5.
关键词:疾控中心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37-01
疾控中心对档案的管理和利用,直接关系到业务的开展以及过程中对于疾病预防的进展工作,这些档案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所汇聚而成的结果。对疾病预防有很强的利用价值。同样的,对于这些档案的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档案的管理包含了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归档到保存利用的过程,需要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分工要明确,这样才能将档案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卫生防疫提供便捷有利的条件。
一、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全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一个事业型的公益单位。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与公共卫生,我国已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在各省、市、自治区等建立了相关的分支机构。
(1)为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提供相关的政策,规章和科学依据等。
(2)建立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实施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的工作计划。对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因素进行监测。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生长、进行病学检测。
(3)参与和处理地方重大疫情、突发疫情事件。建立应急反应系统。研究开发且推广先进的技术,以便促进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组织实施全国性重大疾病专题访问。
(4)着重研究影响国民经济和生命健康的疾病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对疾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5)组织和承担疾病预防的控制等相关的科学研究,负责对下级部门人员的培训;国际方面,与国外精湛先进的技术进行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
二、档案管理
档案的管理是预防疾病工作机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一种历史文献,可以为以后疾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咨询、发展、决策的科学依据。若想疾控工作开展得顺利,就必须夯实档案工作基A,必须不断丰富档案管理的资源。确保档案齐全完整,为疾病预防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加强规范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促进疾控事业稳定地发展。档案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法律意识。规范化的管理有利于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为档案管理提供硬性条件。规范化的管理可以确保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可以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相比之前的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必须分工明确,否则,到了用的地方就会自乱阵脚。应分两级管理。中心统筹,下级各部门进行细致化管理。下级部门要听中心的统一安排。
疾控档案的管理要着力解决档案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要创新发展档案服务的方式,更新新型的服务观念、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善于交流,接受新信息,达到资源共享。作为一个疾控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创新归档方法。要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自己的职业操守。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结语
疾病预防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它与人民密切相关,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SARS”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不断警示人们要提高疾病预防的工作。重大疾病的流行时刻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疾病预防中心要时刻关注民生民态,以人民生命安全为首位。同样,也要求每位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的分类,做到“一类一整”不能害怕麻烦,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做好足够的材料准备。只有做好疾病预防事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杜玉玲.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与档案利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4):238-239.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监管;政府;职责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21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2
1 国外研究现状
从所查阅的参考文献来看,国外针对公共卫生这一块的论述研究非常丰富。以公共卫生为基本着力点,扩散到政府职责、政府监管、公共服务市场化、均等化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各方面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公共服务市场化概念开始在西方国家中被提出,美国萨瓦斯在他的《民营化和公私部门伙伴关系》一书里阐述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概念内涵、形式、领域,以及市场化的公共服务与政府垄断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但是,书中并未对这种市场化服务监管作出详细的论述。国外无论是从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的角度出发,将瑞典、英国及北欧国家的公共服务归结为“全面公平型”,新加坡等国家为“效率主导型”,同时还有以“最低安全与效率”为导向的德国和美国。2003年,世界银行也提出了与公共服务相关的分析框架,公共服务问责中包涵三大主体即国家、客户(公民)及服务的提供者三方。西方在完成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之后,将目光转向对公共服务的质量监管与治理上。首先,将“全面质量监督”的理念引入公共服务体系,如日本、美国及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着力于将质量监管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之中。其次是建立责任框架,根据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不同,在依据国家严格标准和各自责任的前提下,制定契约,明确各自应当承当的责任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再次,公共服务监管还需要公众的监管,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公共服务本身就是以社会大众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大众对服务的好评度是权衡公共部门办事效率的重要尺度。最后,公共服务的监管还需要对政府的绩效进行考核,通过公众信息的反馈,了解地方服务质量的实际情况以及公共服务监管的有效性,以此为依据,对政府部门进行实际有效的评估和监督。
同时,西方学者对公共服务管理中的政府责任作出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美国格罗弗・斯塔林提出官僚行政体制过于僵化,阻碍了政府与外界的有效沟通,政府要对公众的需求作出及时有效的反馈,并通过有效措施,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实现社会公正。德怀特・沃尔多从民主的基本价值理念出发,认为政府的责任是强化社会的公平与民主观念,大力推行公共行政,政府部门应该是公民的有效代表,表达和反映公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公共利益。公共伦理专家特里・库珀对公共服务管理中的政府职责也提出职责的组成,包含客观与主观责任两个大的部分,并将其概括为四大方面,关注投入和产出的比重、注重经济和效益、关注顾客导向以及采取成本收益分析方式。
除此之外,西方学者对于公共卫生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罗森高度概括了公共卫生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脉络。费尔德斯坦通过对公共卫生政策的分析,得出了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发挥有效作用的相关条件,并以此为依据,号召社会制定严格的政策以保障其作用的有效实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在9・11恐怖事件后正式被提出。早期,西方对于危机管理的研究十分丰富,许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著作。社会环境的极大改变以及人们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的转换,使人们对于危机的关注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基本领域扩展到医疗卫生、企业管理等各大领域。尤其是全球性的疾病危机如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危机爆发后,引发了人人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并从多个领域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分析,结合危机爆发的周期理论,探讨了公共卫生危机发展的各大阶段,并寻求有效的应对之策;以具体地区为例,采取调查研究方式探讨如何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作监测预警;从政府职责的角度入手,探讨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部门如何更好地履职。总之,国外学者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研究在不断完善。
2 国内研究现状
较之于国外的研究,笔者发现,国内对于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研究角度非常广。有基于具体区域进行调查研究的,如学者海东和谢明霏就针对黑龙江省的公共卫生服务状况作了具体调研,学者李敏以金乡县为例了解公共卫生服务的改革;有基于政府在公共服务之中的职责的调查研究;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市场化的研究;还有对当前不同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承包问题的研究,如学者周东华就对公私合营模式进行了探讨,王瀛对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外包的探讨等。以下从几个角度大致总结当前国内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研究的动态。
2.1 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概念
从所查阅的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做了多方面的阐述。学者王瀛指出“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范围广泛、非营利性的服务”。学者吉祥燕从监管角度提出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即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学者张奎力在《农村公共服务监管体系研究》中提出“公共服务监管是指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制定和实施规则与标准,以约束独立运营的公共服务机构,确保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和公平”。同时张奎力还提出了监管的双重标准,纠正市场和政府的失灵,以保证公共服务的公平、效率和质量。学者谢明霏 等以黑龙江省为例提出了公共卫生协同质量监管的概念,即“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为重点,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政府卫生、财政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联合,通过各组织的协调配合,有效监督和管理服务质量。”肖彤提出了公共卫生管理的概念,即在一定的社历史环境下,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主体通过运用现代方式、方法与手段,通过组织、指挥、计划等手段,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机构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这样一个动态过程。孙逊 等人还提出认为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了以下几大部分:基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和准公共卫生服务。
2.2 公共卫生质量监管现状
王瀛以城市公共环境为着力点探讨得出,城市所实行的是两种考核模式,一种是市、区、街三等级的质量评估制度,另一种是市、县两级质量评估制度,主要是卫生环境监管部门对街道、业主按照合同内容,对承包者提供服务的质量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对不合格者加以严格处罚以保证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戚淇运用了一些评价体系,确定指标筛选和修正标准,构建了针对服务质量的评估模型,并以此评估和了解公立医院的监管水平。学者张安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背景,探讨了卫生监督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革原有的管理方式,创建新的医疗卫生监管体制。海东提出,我国当前的卫生监管主要分为三级,卫生服务项目的监管主体是县(区)一级政府卫生和财政部门,提供卫生服务主体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三大主体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同时,《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强化对各类卫生服务项目的日常监管,确保和提高服务质量。学者张恒通过构建一套包含3个指标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了解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进程和达到的效果,并对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了科学分析。金乡县通过学习外来先进经验,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学者张奎力还指出,目前公共卫生服务监管滞后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监管职能的缺失导致许多矛盾在公共卫生服务中显现出来。
2.3 公共卫生服务监管隐藏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的竞争机制也不断地被引入公共服务医疗卫生体系当中,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相关部门在不断建立新的监管体系以及发展完善原有的监管体系。但是,由于监管模式不够成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公共卫生服务监管体系中存在一些[藏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在公共服务项目外包中由于部门职能划分不清,责任监管缺位和错位导致责任的缺失;监管主体单一,直接影响监管的公平公正性;质量监管程序、标准不统一,造成卫生服务监管混乱;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同时在政策规定上,服务监管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此外,通过对公立医院服务质量的考核发现,“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差,导致监管支持系统保障不到位、监管体系内上下级机构职责不清。”学者张安指明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其根源在于没有监督管理体制,没有作出适当改革和调整。通过对农村公共卫生基本状况的分析得出,当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监管中存在“政监合一、管办不分”的现象,政府主管部门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监管的规则不健全,同时执行也不到位,公众缺乏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管。
2.4 公共卫生服务监管问题原因分析
在文献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对于问题的成因都做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如“经济人行为”理论认为人都是理性的自立主义者,其所有行为的动机在于自利。同时他们的理性体现在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偏好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这种观点,学者们认为公共服务主导者所有的行为均以“自利”为基本前提,作为公共利益人,表现了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倾向。此外,市场机制缺陷是一个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追求赢利、效率,缺乏了严格的机制约束。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失衡,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投入,但从基本发展状况来看,地区资源投入失衡,农村与城市公共卫生事业资源投入比重出现严重的不协调。除此之外,公众参与监管的意识和力度都不够,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公民缺乏对公共事业的监督意识,认为公共卫生服务事业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与自身没有关系。同时,缺乏对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也是监管失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2.5 可行性解决措施
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深析了当前公共卫生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一,公共服务项目的承包角度提出要建立公私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风险共担机制;改进政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手段,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监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监管机构的建设,设立独立于政府部门的检查机构,严格划分监管机构的职责。第二,发现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要求。第三,提高监管程序和规则的透明和可执行性,监督管理规则需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来制定。第三,加强监管行为的问责,传统的公共卫生监督部门多集各种权利于一身,对于监管的执行效果也有自我评定,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问责。所以,通过外部监督与监管部门内部监督对监管部门的行为作出正确判断。提升监管人员自身的素质,深化部门工作人员对监管工作内涵、性质、任务等的理解,提高其对监管工作的认识与重视度。优化监管资源的配置,不管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其他方面,都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源使用的实效性。
公共卫生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的利益,良好的监督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可及时发现公共卫生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通过监督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工作的效率,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根本利益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剑,王妤.分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企业经济,2009(6).
[2]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张奎力.农村公共服务监管体系研究――以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10(3).
成功防控非典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公立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文件,明确指出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强化医疗机构中疾病控制的职能和作用,对疾病的早期预警及有效防控、促进居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正值医改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公立医院公益性如何体现,如何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建立群众得到实惠、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的长效机制是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肿瘤防治、慢病预防、心理卫生、口腔保健、紧急救护等5个市民健康教育基地,四年多来,我市在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正逐步成为促进群众健康的阵地,极大地丰富了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的内涵。陈竺部长对我市发挥公立医院优势,推动防治结合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卫生部确定将我市作为创建防治结合型公立医院试点城市。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树立“以病人为根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应对当前群众健康面临的疾病谱变化的巨大挑战,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的进程,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服务模式转化,进一步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建立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并融入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防治结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三、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模式。
(一)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各医疗岗位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各类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二)建立一岗双考的科室和医护人员可量化的考核评估体系;
(三)建立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机制,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条件;
(四)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任务完成率达100%,就诊患者及家属群众受益面达100%。
四、试点范围
2012年,在市级健康教育基地所在的医疗卫生机构,即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开展试点;2013年,在全市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推广。
五、工作内容
(一)健康促进与教育(健康促进医院)。将医院建成可预防疾病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基地,在就诊前、中、后过程中开展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宣传、生活和行为干预(运动、膳食、心理等)、健康管理等服务,改善就医环境,建立与社区互动式的密切联系,为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健康保健服务。
(二)传染病防治。感染性疾病科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呼吸道、肠道发热门诊、传染病科病房);疫情报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的腹泻、发热及流感样症状监测;院感消毒及医疗废弃物处置。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伤害、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监测及死亡报告;疑似食源性疾病、职业病监测及报告、精神类疾病监测与报告;建立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口腔疾病等可预防疾病的行为干预、健康管理等防治结合方式。
(四)妇女儿童保健指导。妇女儿童健康咨询、行为干预、健康管理。
(五)心理咨询与疾病康复服务。心理咨询、心理干预与心理疏导,康复指导与服务等。
(六)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院前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心理治疗、传染病防治等处置。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的院前干预;危重病、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紧急救治、各种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猝死的急救。
六、进度安排
2012年1月-2月:市卫生局制定《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方案》;
2012年2月-3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妇儿保健中心、中心(肿瘤)医院等机构分别制定《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精神卫生、口腔卫生、院前急救和伤害预防知识、妇儿保健、肿瘤与职业病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
2012年3月-4月:各试点机构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和科室岗位工作规范,3月底前上报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卫生机构组织培训和具体技术指导;市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核算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及疾病预防控制科室设置;
2012年5月-9月:各试点机构组织实施;其中7月份各试点机构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自评,并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阶段性评估;
2012年10月: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评估,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规范;
2012年11月:召开全市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现场会,总结和推广创建工作经验;
2013年在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创建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市卫生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领导小组,曹勇局长任组长,牟新民副书记、魏仁敏副局长、张华副局长任副组长,组织人事处、规划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疾控处、医政处、应急办等处室负责人为成员。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核定科室和人员编制,核算服务成本,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财政保障政策;组织工作评估和督导检查,推广经验做法。
各有关单位要完善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对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收集、上报工作进展信息,对创建工作进行评估评价以及经验总结与推广等。
各试点单位要根据《试点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科室岗位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并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市口腔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中心(肿瘤)医院在制定本单位方案并开展试点的同时,要制定医疗机构行业相关业务工作规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组织制定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工作规范,并负责牵头组织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定期效果评估。
(二)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长效机制。在医改框架内会同财政、物价、人社等部门核算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制定财政保障、价格保障、医疗保障长效机制,体现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体现预防保健服务价值,引导医疗机构“防治结合,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取向。积极争取市编制部门核定公共卫生管理科室和精神卫生、口腔疾病预防等社会防治机构设置,在医疗机构成立疾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和设备,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医院信息化系统防治结合管理,提高疾病监测、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康复保健等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