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花卉栽培技术

花卉栽培技术

时间:2023-06-06 09:02: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花卉栽培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花卉栽培技术

第1篇

一、园林园艺专业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分析

1.动手能力强,但适应能力差。2.专业知识不牢固,缺乏信息处理和分析判断能力。3.为人诚恳、朴实,但缺乏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4.改革创新能力弱,不善于运用可利用资源。5.缺乏自信心,独立解决突发问题能力差。

二、以《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渗透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1.项目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热情。通过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项目化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主要划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花卉繁殖技术;花卉应用技术;花卉栽培技术。通过模块划分,让学生知道每个模块学习重点和花卉繁殖技术,主要锻炼学生的繁殖能力,包括扦插、嫁接、压条、播种等能力;花卉栽培技术,主要培养学生花卉栽培技术,包括花卉整地、做畦,修剪、病虫害防治技术;花卉应用技术,主要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包括花坛、花境、花带等能力。这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就转变过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从传统教师“灌输式”到现在的学生“索取式”,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感兴趣的点不一样,索取的内容也不相同。通过角色转变,学生能主动学习已证明课改的必要性。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农林花卉基地是我院园林园艺专业校企合作单位之一,是园林园艺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之一。根据农林花卉基地提供其他花卉企业、行业信息,共同确定花卉方面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职业)技能项目和人才培养标准。由于北方花卉生产季节性大,因此春季5.6月份是草花大量生产的季节,学生到企业进行温室大棚的播种、繁殖、苗期管理等,6月中旬左右草花大量上市,用于松原市区的园林绿化装饰。随之而来的盆栽花卉涌入市场,这段时间学生的任务是盆栽花卉的养护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在企业实习,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得到培养。学院要提前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学生每天跟泥土打交道,脏、累是不可避免的,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亲身体会爱岗敬业的重要性。

3.通过任务布置、分析、实施到最后成果展示、自我评价、互评,锻炼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对实际情况的信息处理、信息判断能力锻炼。以某一工作任务为例:一串红的播种繁殖技术,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一串红种子播种繁殖过程的操作,让学生处理一串红种子,提高发芽率;能整地、做畦,对一串红进行正确的苗期管理。具体教学过程是:通过任务导入(一串红园林绿化图片)布置、分析任务(本节课主要任务一串红播种繁殖,如何提高它的发芽率是关键)收集信息并分析任务(地块选择、一串红种子包裹的黏液决定它的发芽率,播种深度、株间距等任务的决策与计划(组间讨论、任务分配、用种量、播种形式等)任务实施(播种、覆土、浇水)效果评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暂时评价:对播种过程中涉及的各环节和播种后场地的清洁等;另外就是长远评价;包括苗期管理、出苗率、生长势、株间距等)成果展示、交流教师小结、知识归纳、总结提高。完成整个任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等都得到锻炼。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方法后,虽然从表面上看,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减了大半,但事实上是翻了番。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讲解完基本要点后,安排学生通过实训课揣摩、消化,同时时刻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为学生做好课后辅导。每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就提供一些思路或参考资料,引导学生自我钻研、自我创新。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行组队实践,并且把团队成绩作为每个队员的最终考核分。这样一来,谁也不愿意因为自己或小组其他某个成员而影响自己的成绩。教师在组队过程中遵循男女、优差组合的原则,促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实践过程中互相协调、相互帮助、相互影响。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沟通能力。

作者:张玉晶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第2篇

关键词:花卉栽培学;季节性;教学改革;成效

《花卉栽培学实训》课程是与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园林花卉学》相配套的实践课程。这门实训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识别主要园林花卉的形态特征、习性、主要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措施 、综合利用等。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强,教学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园林应用与生产实际[1]。

1 花卉栽培学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训教学内容未能有效地与生产的季节性紧密结合

花卉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实训教学内容必须与生产的季节性紧密结合,但自我院开设有《花卉栽培学》课程以来,实训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主要是根据《花卉栽培学》的章节内容来安排[2]。学生在学习、掌握花卉生栽培技术要领和不同季节的养护管理要点比较困难。

1.2 实训教学时数相对不足

实验开设少且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如课程在春季开设,学生只能亲身接触到春夏季花卉,而对于秋冬季观赏应用的种类,老师只能在教室以图片展示,通常印象不深,影响了教学效果。

1.3 实训教学方式不完善

实训教学课一般由指导老师先介绍实训目的、原理、实训材料以及所用的仪器设备,再对学生重点示范,最后才由学生动手操作[3]。而对于实验教学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做实验是被动的,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教学往往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4 实训教学场所单一

实训教学几乎都在校内基地进行,花卉种类有限,学生既观察不到众多花卉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也接触不到花卉生产中一些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不利于学生对花卉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领悟。

2 与季节性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改革

2.1 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实训教学时数

在教学计划中将花卉栽培学课程调整为在1学年内完成,每学期学时数为36,其中实训教学时数16 ,另每学期安排3天综合实训,使实训教学所占的比例达60%,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此外,将课程拆分成春秋2个学期开设,学生既能观赏到各个不同时期应用的花卉种类,亲身感受其应用效果,又能接触和实践了花卉的周年管理环节。

2.2 根据花卉的季节性安排实训教学内容

花卉栽培学实训课程是一门季节性很强的课程。实训教学不能像理论课那样根据学期的教学日历来安排,为此,我们把这门课的教学计划内容作了调整。

如在每年春暖花开,大部分球根花卉陆续开放,安排花卉识别;5、6月的梅雨季节,适合扦插、分株、上盆等花卉繁殖与栽培技术实训内容操作练习;“五一”、“十一”前1周安排学生进行花坛花卉调查,有利于学生了解城市花坛用花主流种类与用量、各种类型的花坛图案设计与色彩应用。

2.3 革新实训内容

根据调整的教学计划,本课题组重新修订了花卉栽培学实训教学大纲,在实训内容上适当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相应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实训项目,如穴盘育苗技术、花坛花境设计与布置、花卉应用调查等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实习项目。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4 充分利用校内基地,积极拓展校外基地

根据实训教学内容,结合季节性安排,由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苗圃整地、播种、扦插、移栽、浇水、施肥等实践活动。此外,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到基地进行花卉的识别、对播种、扦插、移栽等实训跟踪管理。同时还加强了与花卉生产企业的联系,让接触花卉生产中一些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观察更多花卉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1.5 加强实践技能考核

为了适应季节性实训教学的改革,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易操作的实训考核制度,增加了实践考核的内容,如增加了花卉种类的识别、花卉栽培方法等技能考核、现场提问,回答1~2个问题。

新的实训考核制度由实践操作技能40%;现场回答问题20%;实验实习的态度和表现20%;实训总结报告20%等4部分组成,进行综合评分。

3 实训教学改革成效

3.1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实训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按照指导老师的思路、方法、步骤去做,缺乏设计性和创造性思维和意识,懒于思考,懒于动手,渐渐地对实验失去了兴趣[4]。实训教学改革后,相应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训项目,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性和创造性思维和意识。通过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到基地进行自我实践,跟踪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开放,改变了学生实验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场所完成的传统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能锻炼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新的实训考核制度,例如,现场技能考核、现场提问,这样,学生在实习中对实训内容更加重视,改变了以往实训考核形式简单,学生实习前无需准备,实习结束后只要上交一份实习报告及出勤率等来评定的,临时突击就能过关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

3.3 体验实践效果,增强学生成就感

根据花卉的季节性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期间,直接参与实践基地的日常生产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还能体验到实践效果。

例如,嫁接实训,在未以季节性安排实训教学内容改革之前,因不是嫁接的时期,无适宜的砧木(青蒿——菊科、蒿属,两者亲和能力较强,嫁接成活率较高),指导老师只能是演示嫁接操作过程,学生动手也只为操作而嫁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与季节性相结合,我们将嫁接实训安排在5月底或6月初适宜嫁接的时期进行,让学生认识砧木,实地操作,嫁接后进行成活率的观察和跟踪管理,观赏到自己嫁接的成果,体验实践效果,学生有成就感。

3.4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实训教学改革使得花卉学教学中加重了实训教学的比重,改变了以往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5]。同时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对学生操作技能考核、现场提问等要求老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实践证明,改革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周玉珍,成海钟,等.高职园林花卉学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2 周玉珍,成海钟,等.高职园林花卉学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3 张庆华,张薇.花卉生产与养护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农业,2010(12)

第3篇

现代教育的宗旨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农科教课程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它确立了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农村教育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近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深入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多形式、多层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技。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探索,立足于本地实际,调整学校办学结构,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在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现笔者结合自身农技教学经历谈谈农科教实用课程的实践与探究,供广大农技教师参考。

一、结合本地实际,开发农业实用技术校本课程,为“三农”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由于我镇企业少,农业生产仍然是3.8万人的命根子,而我校地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三伯佬”现代化示范区内。如何把应试教育真正转变为素质教育,把培养人才由单向型向多向型发展,变独木桥为立交桥,把农村教育如何围绕产业结构的需求,真正实现农村教育观念大更新。因此,我校在努力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正确处理它与农科教的关系。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即一手抓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智力,一手抓农科教,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学校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回农村让学生用科技振兴经济。从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出发,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标,构建特色农村教育课程的科技性、实用性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对学生进行劳技课程的理论传授,同时还对当地的农民进行培训。近年来,我镇金星村在县农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了20多个大棚。使用中,有的因为没有掌握好温度调节和防病虫导致很多大棚闲置和面临拆除。我校建起了一个示范性大棚,在棚里进行甜椒、棒椒栽培实验,长势好,又早熟,当地农民自发到学校参观学习。后由政府牵头,我校农技老师自编《大棚蔬菜栽培》讲义、《大棚花卉栽培》讲义,为这些村民进行培训,使这些大棚又产生了经济效益。如我镇金星村、石家湾村民组有一名叫梁宽的同学在希望中学就读,他家有100多亩梨园,由于当时引种的四川苍溪雪梨,栽种了6年没有一点收获,已经准备放弃了,当我们两个农技老师了解情况后,亲自到园里查看,回来自编《果树高枝换接技术》讲义,并带领梁宽所在班级的全体同学用一整个下午时间为他家梨园全部进行了高枝换接,现已进入盛果期,每年都有几万元纯收入。三伯佬大坝属国家级示范区,我校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农技部门,自编《油菜高产栽培》、《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等十多种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讲义,对农民进行上千人次培训。我校农科教经验与农技培训教育2001年上了贵州电视台新闻节目,同年又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上播放。

二、寻求特色的办学模式,探索职教与普教关系,从实际出发,自编讲义,搞好农科教理论与实践教学

我校在完成普通基础文化教育教学的同时,从七年级至九年级,全程渗透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按学年、分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农科教计划。利用每周每班2节劳技课加强农技教学,双周在室内学习理论知识,单周学生到基地由农技老师指导实践训练,使理论知识能在实践中应用,农技老师根据实际编写教材,现已编写了《中药材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葡萄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肉鸽饲养技术》、《养牛实用技术》等三十多种讲义。并结合学校基地,搞大棚花卉栽培,绿化苗木培育、葡萄栽培、食用菌栽培、肉鸽养殖等项目,每个项目都让学生分班轮流学习和管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动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全程渗透职业教育的同时,还开办了两期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在校生班,跨世纪青年培训班,每年按学生比例开设八年级分流的“特长班”,由我们劳技老师自定计划、自编教材,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和谐发展,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校的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在农科教方面,我校学生百分之百能掌握果树嫁接、花卉栽培等技术。我校农科教宣传栏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把藏有宝藏的金钥匙教个孩子们时,无论是升学的还是回乡农务的,他们都会自己学习,掌握打开宝库的本领,都会从中体会打开宝库的兴奋与快乐。”

第4篇

关键词:花卉栽培 教学改革 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83-02

《花卉栽培学》是高职院校园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讲述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市场需求、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等实际情况探索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完成培养既有丰富的花卉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又具备基本技能的专业智能型人才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理解花卉栽培在人类生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获得花卉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 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正是基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

1.2 园林园艺职业岗位的要求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教学以岗位要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使学生掌握花卉种植的土壤耕作整理和改良;花卉播种、育苗、栽培管理、收获贮藏、采后处理等。学生通过在校内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能承担在花卉生产企业从事花卉栽培与养护管理、花卉繁殖的工作,并具备生产指导和管理的职业岗位能力;能承担城市园林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的园林绿化与管理工作,并具备花卉养护与景观维护指导与管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激励的行业竞争中的竞争力。

2 课程改革的内容

2.1 教学内容的优化

以陈瑞修、王洪晶主编的教材《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为主讲教材。根据教学实际,理论知识的学习遵循“适用、够用”的原则,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点详细讲授。花卉学是一门内容多,花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学科,由于学时的限制,每类花卉选取有代表性的2~3种花卉进行理论讲授学习。

教学内容根据生产实际、岗位要求进行选取,同时注意相关课程的衔接,舍去其它课程中的主干教学内容,避免为追求本课程的完整性而造成教学内容上的重复讲授。如“土壤的性状、花卉生理发育、病虫防治”等内容主讲在土壤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等课程中学习。通过教学内容合理取舍和重组,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2.2 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填鸭式”向“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转变,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自我动手,产生学习兴趣、达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目在。

2.2.1 启发式教学的引入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对高职学生这是可行的。根据教学中的体会,总结了如下几点:首先,建立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平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形成参与教学的氛围;其次,建立项目或学习任务。通过项目或学习任务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引发学生的自我思考,并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起学生追因寻原的欲望;最后,通过自主性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此强化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2.2.2 参与式教学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就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花卉栽培这门综合性、实用性强的学科来说,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是必须的。在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个性及自身能力掌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尽可能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并能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让学生的想法在教学和生产实训中得以体现。在生产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计划,并把握好每一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我体会到:平易近人,关心学生,与学生共同劳动,更能赢得学生的心。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及时总结,写生产实训报告,并对实训成败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为以后的生产积累经验(如月季的绿枝扦插,请同学们分析成活率高低的原因);同时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学生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对实训的投入与产出可进行一定的成本分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

2.2.3 参观学习式教学

花卉种类复杂、繁多,而花卉分类对学生难度大,要想在短时间内认识大量的花卉是很困难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花卉生产基地进行参观实习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根据所见花卉进行形态特征、识别要点的直观描述,易于学生的识别和记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学会自己去了解、观察、思考,增进学习兴趣,并对我国花卉事业发展及自己从事这一职业充满信心。

第5篇

1、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2、在食物上另一个好选择就是当地栽培的食品。

3、我从地理书中读到一段关于水稻栽培的文章。

4、老师精心栽培我为有用的人才。

5、在这座城市,在我们的校园,到处都是玫瑰朵朵,这是4年前我们共同栽培的。

6、全靠您的栽培,我才取得这一点点成绩。

7、我和妈妈一起栽培了一盆花。

8、我国的栽培技术已经大大提高,多大的树也能栽活。

9、在发展中世界里,香蕉是重要的主粮作物,香蕉栽培是一项重要的就业来源。

10、比如种水果,这块区域就是栽培区。

11、科技作者利用无土栽培种出了大西瓜。

12、酒店实行的环保措施包括使用太阳能、低耗能照明及自设有机农场栽培蔬果。

13、剩下来的工资全用来购买花卉栽培的新书上了。

14、我今天之所以取代你的位置,()全靠你的栽培!

15、感谢领导的信任和栽培,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16、老师辛苦栽培我们成为国家栋梁。

17、有了国家的栽培,我们才能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18、单一栽培的兴起减少了他们的饮食的多样性。

19、果农们正在果园里栽培苹果幼苗。

20、每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老师、领导的栽培。

第6篇

台风同时带来暴雨,有时一天的降雨量可达100mm以上,冬季绝对最低气温有时可达0℃以下。总之,广州夏季的高温、强光、台风、暴雨、部分地区的咸潮、冬季的短时低温等不利气候因素往往限制了广州花卉周年均衡生产。近年来,广州在花卉设施栽培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推广,特别是在无土栽培、专用肥料、温室设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广州花卉产品品质的提高及周年均衡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广州花卉在生产和科研上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生产现状

栽培规模迅速发展

广州花卉设施栽培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发展,随着花卉生产的科技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90年代后期为发展。从表1可见,近10年来,广州花卉业在稳步发展,种植面积和销售额逐年同步增长,分别占据了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和销售额近1/4和1/3的比例,均居全省之冠。花卉保护地面积随花卉业的发展也在逐年增大,其中上世纪90年代未所占全市花卉种植面积的比例较大,约1/4;2000年以后所占比例有所回落,基本保持在15%左右(见表2)。

栽培模式多样化

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及经济、技术基础不一,广州形成了不同的设施栽培模式,如夏季避雨栽培、荫棚、塑料薄膜大棚、连栋大棚等保护设施栽培。

夏季抗热避雨栽培模式

广州夏季高温炎热、暴雨频繁,多有台风发生,这种天气不利于花卉生长,尤其是对幼苗生长影响较大。利用防虫网、遮阳网及大棚等简易设施为花卉生长发育创造条件,进行抗热避雨栽培。

工厂化周年生产模式

目前,生产高档盆花的花卉企业生产基地多有装配式镀锌管大棚、连栋薄膜大棚(温室)等,棚内配备有水帘风机降温系统、加温系统、自动喷灌系统、滚动栽培床等设备,进行基质栽培,基本实现花卉工厂化周年生产。由于温室设备国产化程度越来越大,大棚(温室)造价有所下降,含基本设施的大棚造价约2D0元/m,

为花卉企业所能接受,在广州地区发展较快,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广东省种植业生产中居于领先地位(见表3)。

高山半保护性设施反季节栽培模式

花卉企业利用从化市和增城市的北部山区(海拔500m以上)高海拔地区夏季冷凉的气候条件,进行反季节栽培,种植平原地区不易种植的不耐高温的温带花卉种类、播种育苗或进行低温催花,是一种投入较少的反季节栽培生产方式。

无土栽培技术应用日渐广泛

随着花卉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广州市在花卉新品种引进推广、花期调控技术、组织培养快速育苗、商品盆景无土化栽培、国外引进花卉国产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并从营养、植保角度入手,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制主要花卉品种的专用基质、专用肥料、专用药剂及水质无害化处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当前,花卉生产正逐步从向数量要效益的数量扩张型向从提高产品商品率要效益的质量提升型转变,基质栽培、专用肥料的使用已为广大种植者所接受,如由于进口基质质量稳定,生产的花卉产品品质提高较快,目前广州地区进口基质的使用量约2,000,000kg,同时“花多多”、“奥绿肥”等进口高档专用肥料的生产需求每年也以60%的速度增长。

温室配套设备得到推广应用

随着花卉园艺业的快速发展,其生产设备设施水平不断提高,专业生产的温室、荫棚、遮阳系统、自动化通风降温系统、微喷雾系统、喷淋系统、滴灌设施、滚动栽培床、加温机、供水净化系统等现代生产设备得到逐步推广应用。单高档薄膜(能提高花卉植物对太阳光使用效率,使用寿命长,可达5年~6年)每年在广州的销售量就超过200万m2。

优势和潜能

加快花卉种苗的繁殖速度,提早定植

在园艺设施内进行三色堇、矮牵牛、一串红等草花的播种育苗,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使花期提前。

进行花期调控

通过设施环境调控可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温度和光照的需求,达到调控花期,实现周年供应的目的。如采用光照结合温度处理、蝴蝶兰的低温催花解决了周年供花问题。

提高花卉的品质

由于许多花卉种类原产于世界各地区,习性各异。通过设施调控可较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气候条件,从而提高品质。增强花卉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花卉生产的不良环境条件如夏季高温、暴雨、台风和冬季霜冻、寒流等,都会给花卉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设施栽培提供了抗御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确保了花卉周年安全生产。

打破花卉生产和流通的地域限制

花卉和其他园艺作物的不同之外在于满足人们在观赏上对“新、奇、特”的追求。通过对各种花卉栽培设施在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的运用,使原产南方的花卉如蝴蝶兰、杜鹃花、山茶花顺利进入北方市场,也使原产北方的牡丹等花开南国。

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设施栽培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化温室环境工程的发展,在可控的环境下,有利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实施,使花卉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大大提高。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

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州花卉生产约60%是个体生产,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跟风”生产的现状较突出,缺乏科学种花的意识,导致品种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难以形成批量化且质量稳定的产品,不适应现代市场流通对花卉产品批量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制约因素有三个:一是花卉生产设施设备投入不足:二是花卉标准化生产技术缺乏;三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企业不多,难以形成质量一致的批量产品。

尽管广州花卉的保护地栽培面积占种植面积的15.3%,占全省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的25.4%,但温室的面积(含日光温室)所占比例不高,只有4.9%,而荷兰、美国、韩国、日本的设施栽培面积所占的比例分别达13%、31%、57%和67%。广州花农每人拥有的温室(包括大棚)为0.05公顷、简易设施(荫棚)0.05公顷,而美国花农每人拥有温室面积平均为0,5公顷、简易设施0,3公顷,差距极大。因此,在花卉生产中往往只看到高产出的一面,忽视高投入的一面,生产设施投入不足,导致质量差而不稳,难以实现高产值、高 利润,相反,却要承担高风险。除少部分企业、少部分产品是在先进设施中生产外,绝大部分是在露地或简易设施中生产,造成产品质量差,竞争力不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发展对策

加强设施栽培的设备研制与栽培模式研究

结合广州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根据不同市场需求,研制出适合本地区使用的不同档次、不同形式的栽培设施,降低设施成本,特别是适合观叶植物、种苗生产的设施,从而规范花卉设施生产。进一步完善设施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制订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加以示范推p-o通过栽培模式的合理化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花卉周年均衡生产和高质高效的目的。

加快设施花卉栽培的机械化建设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设施栽培中的光、温、水、土、肥等调控的机械化程度将得到提高,尤其是基质栽培技术、自动喷灌技术,研制出适当的温室覆盖材料,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最佳光能,将花卉生长的基本要素掌控好,从而获得高效益。进一步研制从花卉播种、上盆、移栽、采收、保鲜、包装、运输等一系列机械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品质,大力发展推广适于广州地区的节能环保型花卉清洁生产模式。增加农机补贴的力度和广度,提高花卉产业的设施化水平。

加强对专用基质、肥料的开发应用

目前,国产基质鱼龙混杂,质量不稳定,花卉专用肥料品种单一,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应加强花卉专用基质、肥料的研究开发工作,研制出适合不同花卉品种、不同生产期需要的花卉专用基质、肥料,替代昂贵的进口花卉专用基质、肥料,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加大对设施栽培新品种培育的投入力度

花卉新品种是花卉业的“芯片”,是花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品的出口面对着国外的技术壁垒和产权壁垒,企业要发展,产品要出口,必然面对知识产权的问题,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的花卉业从业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产权意识、品牌意识和良种保护意识。发挥各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业的科技人才优势,充分利用我市乃至我国的丰富野生花卉资源,引育结合,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特别是适合广州气候、栽培设施条件的花卉品种,增强发展后劲。

第7篇

1、蔓性风铃花,蔓性风铃花又名悬风铃花,蔓延性极好的它,不但能自然下垂,而且还能长出细长的梗条。即使微风来袭,柔软性极好的枝蔓也会迎风摇曳。再加上,它的枝蔓之上还会长出色彩鲜艳的小风铃花,远远望去,如同小灯笼挂坠而下,可谓“一朵风铃绿叶间,飘飘然间露芳颜”。

2、藤本月季,蔓延性极好的藤本月季,不但有着多彩花色,而且还能绽放三季。每到花期,藤本月季会开出团团紧簇的艳丽花朵,只要微风一吹,它还会散发出迷人香气。虽然藤本月季有着柔软细长的干茎,但是它并没有攀援器官。如果想要打造藤蔓花海的话,只需简单搭架便可。

3、木香。攀援性极好的木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花篱材料。每到4、5月份,木香会结出白色小花,清纯可人的模样,像极了神话故事中的月桂女神。而今,在花卉栽培技术的推动下,木香又衍生出了淡黄色和黄色两种花色。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发展家庭园艺的益处

家庭园艺提倡低碳、环保。家庭种植的蔬菜、花卉以及其他观赏植物具有净化室内空气、调节室内CO2与O2比例、分解室内有害物质、调节空气湿度等作用,让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新,家庭h境更为舒适。此外,通过家庭园艺,上班族可以缓解压力、陶冶情操;老人可以修身养性;儿童可以增长科普知识。在家中自己动手种菜,不仅能为家人提供安全、新鲜的蔬菜,还能为生活平添乐趣。

家庭种菜大多选择生育期较短并且种植管理比较简单的叶菜类蔬菜,如生菜、小白菜、苦苣等。若精力充足,也可选择种植生育期较长、栽培管理相对复杂的果菜类蔬菜,如番茄、黄瓜、辣椒等。家庭种菜追求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以产量为目标,不使用农药,也不会施用过量的化学肥料,避免了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危害。如果选择合适的基质和有机肥料,我们就可以吃到自己动手种植的营养健康的蔬菜。家庭园艺中的蔬菜还可以即采即食,新鲜度高,营养损失少。

家庭园艺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消费,目前市场上适合家庭使用的园艺设备和资材价格较高,对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有一定要求。例如,管道水培育苗后需要定植移栽、配制营养液、水泵循环调节供氧以及定期清洗管道等操作,很多消费者会因繁琐复杂的操作而没有精力来持续种植。

适合家庭园艺的压缩模制基质

随着家庭园艺的兴起,家庭园艺资材及其定制产品也得以快速发展。但这类产品的设计开发要求更加严格,更加强调清洁度和便捷性,所以市场上值得推广的理想定制产品并不多。制约家庭园艺发展的原因之一是浇水后土壤及固体栽培基质的清洁度会降低,而压缩模制基质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模制基质是把基质制成固定的形状,在上面预留栽培穴,种子和幼苗可以直接种在穴内,省去了栽培容器的使用,如海绵育苗块、椰绒栽培块、岩棉种植垫等。模制基质在育苗和花卉栽培上应用方便、实用,是高档栽培基质和部分育苗基质的发展方向[1]。由于草(泥)炭、椰糠等固体基质材料质地疏松、孔隙度大,模制的同时压缩了体积,方便运输。压缩的基质块用无纺布进行表面包裹,更加清洁、卫生,非常适合家庭园艺种植。

草炭

草炭也称泥炭,是沼泽植物残体在多水的嫌气条件下,未完全分解而堆积形成的产物。草炭含有腐殖质及部分矿物质,其质地松软易散碎,多呈棕色或黑色,pH值为5.5~6.5,比重为0.7~1.05。草炭通气性好、质量轻、有机含量高、抗病性强,是理想的园艺栽培基质。但草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开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草炭压缩育苗块通常为圆饼状,直径在3~5 cm。干燥的压缩块体积小、质量轻、方便运输。优质草炭的吸收力是其干重的8倍以上。浇水时,压缩育苗块会迅速吸水并逐渐膨胀,待其充分吸水后便可用于播种或扦插育苗。一般当幼苗长出5~7片真叶,根系也较为发达时就可以移栽到更大的容器里。

椰糠

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来的纯天然有机质,经脱盐等加工处理后可用作园艺基质。椰糠纤维结构具有超强的弹性,可以被大比例压缩。压缩后的椰糠便于运输,加水即可复原。椰糠属于天然的无土栽培有机介质,不含病原体,无化学添加剂,非常清洁。椰糠生产时可以通过调节椰纤维和椰糠粉的比例来制定适合的透气持水配方。椰糠产品最大的优点是其优异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它可以充分保持水分、养分,减少水分、养分的流失,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矿物质营养;椰糠还可以保持透气有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并防止根系腐蚀。加工后的椰糠EC值和pH值适合多数植物生长(如某品牌的椰糠,EC

市面上适合家庭使用的椰糠主要有3种规格:650 g的椰砖适合槽式栽培;7 cm×7 cm×2 cm的方形育苗块适合单株容器栽培;直径为3~4 cm的小饼状育苗块适合多株容器栽培。不同的椰糠产品膨胀率差异很大,一般为5~8倍。椰糠本身不会腐烂且自然分解率缓慢,可以反复使用。

压缩基质育苗的秧苗素质优于普通基质育苗,护根移栽时不容易散坨,并且压缩基质育苗具有操作简便、省工省力、缓苗期短、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等优点,省去了传统育苗中需自行准备育苗土、添加肥料、消毒防病等操作程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采用"容器+基质栽培”的种植模式是家庭园艺最基本的形式,本文推荐的2种可压缩栽培基质适合小型栽培容器种植,是入门级家庭种植爱好者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郭世荣.固体栽培基质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S2):1-4.

[2] 胡君辉,葛政元,田海丹,等.压缩型基质营养钵在嫁接西瓜育苗上的应用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09(01):61-62.

第9篇

【关键词】花卉;无土栽培;基质;营养液;管理

花卉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花卉,而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完全用营养液培养,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或用其他物质代替,做为培养基质或作为固定支撑物进行盆花栽植并使用营养液浇灌的一种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作为一项新技术已经推广应用于花卉栽培领域。

1.与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花卉的优势

1.1 花卉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配制的营养液,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其产量高、质量好。无土栽培的盆花,明显生长健壮、整齐,叶色浓绿,花多而大、色泽鲜艳,能提前开花且花期又长。

1.2 省水、省肥、省力、省工

无土栽培可以避免土壤灌溉水分、养分的流失,充分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利用效率。耗水量大约只有土壤栽培的1/4-1/10,肥料利用率高达90%以上,且省去了中耕、整畦、除草等体力劳动,节省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3 病虫害少,可避免土壤连作障碍

无土栽培和园艺设施相结合,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了外界环境和土壤病原菌及害虫对作物的侵袭,不存在土壤种植中寄生虫卵及重金属、化学有害物等公害污染。

1.4 有利于扩展农业生产空间,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无土栽培使作物生产摆脱了土壤的约束,荒山、荒地、河滩、海岛,以及城市的楼顶凉台、阳台等空间都可以栽培,充分利用空间、挖掘潜力,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花卉无土栽培的常用方法和适宜品种

2.1花卉无土栽培的常用方法

目前,无土栽培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固体基质培和水培,这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花卉的栽培生产。基质培包括砂(砾)法和混基法。砂(砾)法是以珍珠岩、砂粒(或砾石、玄武岩、蛭石、岩棉、浮石)、陶粒、玻璃纤维、煤渣、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其它无机物为固定基质。混基法是将砂(砾)法所用的基质与苔鲜、蕨根、树皮块、沸石、树蕨块、椰子壳、锯末、甘蔗渣等混合使用,该基质吸水(保湿)、通气性强、最适宜于栽培肉质根花卉。水培法是花卉的根系连续或不连续地浸于营养液中的一种栽培方法。营养液在栽培槽内呈流动的状态,以增加空气的含量。一般要有10-15厘米深的营养液。其中水培又分为营养液膜技术(NFT)和深液流技术(DFT)两种。营养液膜技术(NFT)是指营养液以浅层流动的形式在种植槽中从较高的一端流向较低的另一端的一种水培技术。NFT的种植槽为软质塑料薄膜制成,也可以用硬质塑料板、铁板、木板或塑料管等制成。它具有造价低廉、易于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的特点。深液流技术(DFT)是指植株根系生长在较为深厚并且是流动的营养液层的一种水培技术。种植槽中盛放约5-10厘米甚至更深厚的营养液,将作物根系置于其中,同时采用水泵间歇开启供液使得营养液循环流动,以补充营养液中氧气并使营养液中养分更加均匀。深液流水培设施由种植槽、定植网或定植板、贮液池、循环系统等部分组成。

2.2花卉无土栽培适宜品种

适宜于无土栽培的花卉品种有:蕨类、喜林芋类、凤梨类、龙血树类、竹芋类、球根类花卉,以及吊兰、吊竹梅、广东万年青、、含羞草、香石竹、兰花、文竹、鸭跖草、君子兰、栀子花、金粟兰、虎尾兰、棕竹等等。

3.花卉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与处理

3.1花卉无土栽培所用基质的选择

花卉由基质固定在容器内,保存水分和养分并供给花卉。因此基质最好采用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和排水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且不能含有有害物质的东西,应结合实际,就地取材。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有:①直径小于3毫米的砂粒,营养液一般以滴滚的方式进入砂中,供给花卉植物;②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石、浮石、火山岩;③蛭石,含有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镁、钾,且不溶于水,具有良好的缓冲性;④珍珠岩,主要用于种子发芽,和泥炭、沙混合使用效果更好;⑤泥炭,保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好,可单独作基质,也可与炉渣、珍珠岩混合使用;⑥此外,炉渣、砖块、木炭、石棉、锯末、蕨根、树皮等物都可以作为基质使用,不过用前需要洗净消毒。

3.2无土栽培基质的消毒处理

基质的长期使用,会滋生病菌,因此每次种植后只有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才能继续使用。①药剂消毒。用1升40%浓度的甲醛加水50升,按每平方米20-40升的用量施于基质,用塑料薄膜盖24小时,然后掀开风干2周左右。也可用1%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在砾培中消毒,将栽培床在溶液中浸润半小时,然后用淡水多冲洗几遍,以清除氯残留。②此外,蒸气消毒是比较简单经济的方法,把蒸气管通入栽培床即可进行。

4.花卉无土栽培营养液配制

配制营养液所用的各种元素及其用量应根据不同地区所栽培花卉的品种及不同生育期来决定。可将市场上销售的无土栽培营养液用水按规定倍数稀释。也可以用下列配方自己配制营养液:①大量元素:硝酸钾3克,硝酸钙5克,硫酸镁3克,磷酴铵2克,硫酸钾1克,磷酸二氢钾1克;②微量元素:(应用化学试剂)乙二铵四乙酸二钠100毫克,硫酸亚铁75毫克,硼酸30毫克,硫酸锰20毫克,硫酸锌5毫克,硫酸铜1毫克,钼酸铵2毫克;③自来水5000毫升(即5公斤)。将上述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分别用水溶解后配成溶液然后混合起来即为营养液。营养液无毒、无臭,清洁卫生,可长期存放。

5.无土栽培的日常管理

5.1浇水与温度控制

在水培中,花卉植物从营养液中吸取氧,而氧的主要来源是通过营养液由高处自由落下而把氧气带入,为此一天要灌水5-6次,用多孔物质作基质的可减少灌水次数。幼苗期,营养液与种植床间要保持2-3厘米的孔隙,以利幼小根进入营养液。此外,应根据不同花卉的不同要求,控制营养液的温度,因根系温度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所起作用更大。

5.2营养液的酸碱度控制

营养液的酸碱度(pH)直接影响养分的状态和有效性及在花卉植物体内的转化,因此,只有控制好所配营养液的酸碱度才能使花卉植物健壮生长。花卉生长所要求的pH因种类而异,通常在5.5-6.5之间。在管理中,可用pH测试纸进行测试。调配的营养液超过要求的pH值时可以用低浓度硫酸加以校正;如果低于要求的pH值时可以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加以校正。

5.3营养元素的控制

在花卉植物的无土栽培中,如果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就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生长、发育和开花,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状见下表:

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等营养元素缺乏时就会出现一些症状,我们应根据这些症状及时诊断,并适时把缺乏的营养元素加入营养液中以满足花卉植物生长的需要。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学分制;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教学改革

学分制以其灵活的学习制度,独具特色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适应“大众化、国际化”趋势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主动适合经济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学分制运行模式下,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技术系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内容体系经重构后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

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园艺学起源于古代的园艺技艺,现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园艺业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园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步,始终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息息相通。《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是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种子生产与经营、农艺教育和应用生物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对在提高上述专业学生的生产理论知识和毕业后在生产一线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的前身(蔬菜栽培学和果树栽培学)可追溯到1987年的内蒙古农牧学院分院建院初期,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办学阶段对其内容和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全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人才的教育改革方向,将原有的果树专业、蔬菜专业和观赏园艺专业合并为大口径的园艺专业。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该院在2006年参照园艺专业课程安排的基础上,制定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根据新的人材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决定开设融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于一体的新的课程——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被列为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从2007年开始开课。迄今已为种子生产与经营专科生开过5轮,听课学生达600多人,教学效果显著。除理论课教学外,还开设4周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实训》、园艺栽培教学实习和校外参观实习,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配套的园艺课程教学体系。目前,学院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园艺园林技术系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被选为试点专业,《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学时由原来的72学时更改为64学时,实训学时由原来的4周更改为3周,为适应学分制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考核大纲等教学文件做了相应的修改。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已经形成学分制下独特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选择与编排,实践时间、地点、技能培训方式及考核标准,结合专业课的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配套实验材料收集、整理与制作,教学方式与考试模式都制定了相应的内容规定与操作保障措施。

2 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资培养探索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是农业种植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目前,在该系讲授该课程的教师有5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为了不断优化课程的教学队伍,该系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委托培养、企业调研和各种教研活动,使各位教师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园艺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及该课程与实践生产的联系;同时通过本专业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和听课、评课,使青年教师了解本专业的特点,掌握教学、科研的方法和技能;在该系新进的年青教师必须在相关企业生产第一线或实训基地进行1年以上的生产实践锻炼,通过参与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项目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通过外出进修(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学历(在职博士)、参观考察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岗位证书,加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训练贯穿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3 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3.1依高职教育特点,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把原来的《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3门课程整合更换为《园艺植物栽培技术》,理论学时数由原来计划的162减少到64学时,占总学时的40%;将实验课学时调整到12学时,占总学时的18.75%;设置实训72学时。新编了《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教学大纲》,在大纲中突出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园艺生产的基本技能、方法和手段,基本学会园艺现代生产的一些必要的技术,并纳入考查(核)项目之中。目前该课程的理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园艺植物分类,园艺植物生物学特性,园艺植物繁殖,种植园建设与管理,园艺植物调控技术,设施园艺,园艺产品采后处理;实验部分内容包括:园艺植物种类识别,园艺植物嫁接技术,园艺植物扦插技术,园艺植物育苗技术,常见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日光温室性能观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知识,重点掌握园艺相关技能的实践操作,并且能根据生产实践完成相应的项目制定和实施,最终使学生具备园艺师、花卉工职业技能考核的应知、应会要求。

3.2进行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信息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目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黑板、粉笔和挂图教学,而是利用集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采用电子课件、电子图片、实物、演示模具等方式形象生动的展示园艺植物形态、操作步骤等内容,这些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而且能将静止的结构通过动画显示,连贯地反映出现代园艺生产技术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3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探索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考试在考试(核)形式、考试(核)内容、考试(核)标准和成绩的测算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注重技能和素质的考核。该课程考核分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平时考核三块内容,其中理论占40%,实践占40%,平时占20%;理论考试中90%为课内知识,10%为课外拓展知识,实践考试中学生自评占5%,组内自评占5%,组间自评占15%,教师评价占15%(见表1);平时考核中回答问题占5%,出勤占5%,作业占10%。本考试(核)系统既科学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进行了考核,也对教师在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的反映。

3.4实践教学的探索

在本课程中安排了12学时的实验和3周的实训,实训地点主要为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共有22座日光温室、1座现代化自控温室和上百亩的果园,该园区还是内蒙古的绿色食品基地,学生在该基地可参加园艺植物从种到收的整个环节,有些学生还可承包园区的温室自己经营。在实训过程中主要进行整地、施肥、现代化育苗、嫁接、扦插、播种、定植、园地管理、植株调整、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操作。这些实践项目都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并且按照实践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在实训过程中每组学生经过查阅文献,论证等环节确定一个科研小项目,在业余事件完成项目的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在实训结束时形成科研报告,一并计入实训考核成绩中。同时该系和内蒙古绿之源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花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作为学生实训的校外基地,在公司生产任务较多的时候或暑假期间,将学生派往公司参加单位的生产实践任务,学生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企业的生产现状,工作要求及今后毕业从事本行业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层次不断提高,就是有力的证明。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探索

4.1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

该方法不是简单的提问,而是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认真思考、综合分析,才能获得答案的学习情景,是一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例如,在教学中提前向学生安排所要提问的题目,学生以分组的形式通过收集资料、总结、分析,在适当的时候,每组之间进行汇报、讨论、修改,由任课教师点评,最终形成可行的调研报告。这种教学方式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鼓励学生深入实践,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避免了学生一味学习,不懂社会,不懂实践的现状。

4.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本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机会,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实践技能,而且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极大的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帮助。

4.3课程论文撰写方法训练

在本课程教学中多次安排相关题目,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从中获取更多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知识面。例如本地区蔬菜生产现状的调研,设施园艺发展现状,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等。

4.4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保留传统授课优点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从平面到立体,由单纯文字到图文并茂,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第1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课程开发;特色学校

“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创建特色学校。”一直是我校办学的理念。我们青州市黄楼初级中学位于黄楼镇中心。黄楼镇是全国花卉重镇,有“江北花卉第一镇”的美誉。因此,我校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以花为媒,全面细致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和花卉文化的结合文章,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能力,弘扬了学生个性,取得了理想的育人效果。

一、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我们当地很早就有花卉种植的优良传统,近几年花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万亩花田,十里花街”的局面。我校70%以上的学生家庭从事花卉种植和花卉营销,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根据学生特点,相继自主开发了《认识身边的花木》《花言花语》《花卉栽培技术与管理》《常见盆景鉴赏》等校本课程。并且成立了专门的花卉兴趣小组,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作为他们的导师,讲授各种花卉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和人文内涵等方面的知识,借此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拓展校本课程的领域,体现校本课程的地域特点。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使学校教育教学不断走向内涵发展的道路,提升了学校“以花为媒,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

二、社团组织搭建多元化舞台

我校把普及花卉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成立了“花都文学社”“花卉书画社”“花都篮球队”等社团组织,为学生了解花卉知识展示个性搭建起了多元化舞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借助学生社团这一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走访、翻阅书籍、上网查询等形式,在实践中了解与花卉相关的各种文化知识。这些趣闻典故、诗词散文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歌曲、曲艺陶冶了学生的性情,熟语、歇后语给学生带来了乐趣……另外,我们借助图书馆、花博会展馆、乡村少年宫等活动场所,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进一步拓宽地方课程的活动领域和分享渠道。

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校园“艺术节”学校都要举行花卉知识竞赛和成果展演,如:师生绘画与书法展览、花都篮球比赛、诗词背诵与默写比赛、手抄报展、班级文化长廊设计展等活动,这不仅是学生成果的展示,也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良好校园花卉文化的形成。学校借名家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举办“花卉知识大讲堂”,聘请当地花卉状元来校做专题报告,讲解花卉知识和花卉企业成长历程,激发了学生从事花卉生产、建设美好家乡的热情。

三、探究实践提高学生素养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以“花卉文化”作为育人的切入点,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听、看、学、做”四步走,将花卉文化教育渗透到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花博会展馆、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和学习,亲身体验花博会的盛况,了解家乡经济、社会以及每个家庭因为花卉产业而发生的巨大变化。为进一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学校与周边的花农协商为学生开辟校外实践基地,与花博会展馆一起作为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阵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栽种花卉,写好观察日记,体验花卉文化。学校还以花卉名称为每个班级命名,用花卉图案或鲜花装点教室;举办花卉文化艺术节,开展花卉文化书画展、“小小花卉讲解员”评选等活动,传播花卉文化,建设校园文化。

第12篇

关键词: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课程改革

我国是园艺大国,园艺产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培养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复合式园艺人才是高校园艺专业的首要任务。《园艺植物栽培学》是齐齐哈尔大学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由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3门课程合并成,主要讲授包括果树、蔬菜、苗木、花卉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理论知识以及种苗培育和栽培技术等操作技能,意在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双向的园艺人才。作者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教学体系结构对《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进行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课程改革的原因

课时大量缩减。《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合并课程,合并之后教学内容增加,学时则缩减到现在的96学时。学时的缩减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园艺植物栽培学理论知识,为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更全面的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并将其培养成21世纪优秀园艺人才,亟需进行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落后。现代教育的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园艺植物栽培学》的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是按照植物特性、生长规律、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学生和老师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还容易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滞后。《园艺植物栽培学》在学科设置上偏重于理论知识,导致理论知识占用学时过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虑较少。随着园艺专业的快速发展和生物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但由于齐齐哈尔位于我国东北部,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学术观念的相对落后,一些特色的栽培管理技术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涉及甚少。

2课程改革的方法

2.1优化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技能为目标,侧重地域特色和与时俱进的课程。保持知识体系完整性。《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教学内容既要强调果树、蔬菜、花卉课程间的相互衔接,又要避免课程间的重复与脱节,要求教师在选用教材和制定教学大纲时,认真收集和整理材料,着重把握植物栽培学的知识体系,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教学内容时效性。《园艺植物栽培学》涉及的植物生长规律和栽培技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地更新与进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补充前沿科研动态和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强调实验教学地域性。《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实验教学应以当地自然情况为基础,齐齐哈尔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走进实验基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园艺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园艺植物栽培学的讲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由机械的记录转变为深入的思考。

2.3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性为原则的激励式教学方法,打破教师机械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园艺专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营养健康、美化环境都离不开园艺产业的支撑。齐齐哈尔大学的学生生源以农村为主,从小生活的积累,对植物的感性认识相对丰富,对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也相对熟悉,为参与式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当代大学生多以90后为主体,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意识相对较强,对生物的好奇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智力支持。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对于植物栽培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老师可以事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陈述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归属感,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2.4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目前教育领域积极开展的教学模式之一,旨在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和独立思考意识,有利于巩固和消化知识,增加师生交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讨论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理念,提高认识,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有意义的高质量论题供学生讨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比如苗木的繁育和嫁接,与生活联系密切且具有探究性、实用性,在课堂上适时缩短讲授时间,鼓励学生以开放、自由、平等的心态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减少学生对教师的心理依赖,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研,找寻解决问题的思路,集中交流个人观点和看法,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理解力、表达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尊心。

2.5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不单纯体现在数字化管理,更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上。因此,要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支持,鼓励他们在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量的植物只靠单纯的文字讲解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例如在讲述树的修剪、黄瓜的嫁接育苗等知识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穿插相关视频;还可以利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教育共享资源和学校网络平台,制作教学微视频,网络教学让教育超越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弥补当地教学的局限,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也将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以形象化和专业化。

2.6实验基地讲授

“黑板上种花”永远不会开出美艳的花朵。因此要充分利用园艺教学实习基地,依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企业的产业能力,以培养人才为主,以产业开发为辅,促进校企合作,构建以实验基地为平台的第二课堂,增加实验与实践环节,以改善学生“理论强、实践弱”的现状。比如在讲述园艺植物的种类鉴别、培养土的配制、苗床的准备等内容时,可以将课堂设置在园艺实训基地,进行现场讲授。在实验基地,可以利用身边的实物,将枯燥的园艺理论转化为形象的园艺植物。当今教育侧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层出不穷,《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实验基地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载体和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实施以实验室或企业为依托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