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

时间:2023-06-06 09:29:44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

第1篇

每年毕业季,各大高校都会举行庄严的毕业典礼为学生加冕。然而,有些学校为了图方便,只读出毕业生代表的名字,并让他们代领其他同学的证书。这其实是对毕业生的不尊重。

从广义上讲,毕业典礼是一种生命礼仪,是从一个年龄段向另一个年龄段过渡的“分水岭”。美国社会学家劳埃德・沃纳指出:人的一生“是由一些重要的过渡时刻标志出来的,所有社会都在这些时刻举行仪式,以便让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毕业典礼的主体应该是毕业生们。在一个众人见证的时刻,由一个教育权威与行政权力的象征者读出自己的名字,意味着个体的被尊重和被认同;将毕业证书逐一颁发给毕业生,就是要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方参与者,共同见证学生们的成长。

校方郑重地逐一读出每位毕业生的名字并颁发证书,不仅是对学生的认同,也是在向他们传达尊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当学生们意识到这些并付诸行动,这本身就意味着他们对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毕业典礼的教育文化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原理 刘丽

红歌是政府对国民的爱国教化

自6月2日起,大型文艺专题片《红歌90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准备为建党90周年献礼。从5年前江西省政府主办的“中国红歌会”,到今年全国各地掀起的红歌热潮,“人人唱红歌”的背后,是政府对民众进行的爱国教化。

音乐自古就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陶冶性情,它还往往被统治者作为治国理政的辅助方略。《史・乐书》就提到:“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荀子在《乐论》中也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它“感人深”,“可以善民心”,“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红歌无疑是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青年学生而言,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说教为主,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而红歌内容积极、感染性强,能够依靠其动人旋律和歌词来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言:“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起作用。”

――《红歌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研究》

西南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马兴

网络反腐成功要义:有图有真相

最近,一家名叫“我行贿了”(I Take a Bride)的印度网站受到网民热烈追捧,国内也随之诞生了10家类似的反腐网站。不过,网络反腐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图有真相”。

《纽约客》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所著《引爆点》一书中提出了“附着力法则”,即“除去事物本身外,它应具备能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简单而言,“附着力”即是吸引力。东方人使用的是“图形思维”,在此影响下,越是具有“图说”性质的信息,其被关注、接受和认可的可能性就越高。

不同于传统纸质媒体,网络是包含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的信息综合体。因此,在网络反腐过程中,网民提供的初始线索的丰富程度,对网络监督机制的启动与否有着直接影响。在目前成功的案例中,曝光者都充分了解到网络空间“以图片说话”的精髓,如“天价烟案”中被网友特意标明的包装盒和“最牛官员别墅案”中的别墅外观图。图片以直观的角度大大加强了举报信息的“附着力”和可信度。

――《网络反腐之网民监督机制》

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学 蔡笑

“内部发行”促进思想解放

时下,许多有着旺盛求知欲的年轻人纷纷下载各种“禁书”、“禁片”,希望对世界有更全面的了解。“禁书”和“禁片”源于“内部发行”制度,这种本意要禁锢思想的制度却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思想解放。

“内部发行”发端于建国初期实行的图书审查制度,早期的“内部发行”主要是为了限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毒害”,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内部发行”则主要为了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内部书籍被当作是“反面教材”。

然而,内部书籍的流散、地下读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为当时极度封闭的中国社会悄然打开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作家丁东这样评述自己阅读《赫鲁晓夫主义》一书获得的启示:“从该书所表现的从斯大林时代到赫鲁晓夫时代历次党内斗争的内幕,不能不联想到中国激烈的党内斗争和正在进行的。”苏联社会制度的阴暗面,犹如一面镜子般折射出中国社会的相似弊病,启发了人们去反思意识形态的正当性。其结果是,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多变成了的反思者和批判者,这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思想基础。

第2篇

研究思路

1959-1990年为第一阶段,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视角出发,研究者以Gardner、其学生及其加拿大同事为代表;1991-1999年为第二阶段,研究主要从情景认知视角出发,以教育认知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代表;2000年以来为第三阶段,研究开始强调动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转向动机的过程研究,研究者以Drnyei、Ushioda和他们的欧洲同事为代表。在总结动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Heckhausen和Kuhl的行为控制理论,Drnyei和Ottó提出了动态的二语习得动机过程模式(Drnyei2005a,2005b)。该模式涉及两个层面:动机实施顺序和动机影响。动机影响包括各种潜在的、为行为实施过程提供动力的源泉和力量,它分布在动机实施的各个阶段。动机实施顺序包括最初的愿望与要求、目标、计划意向、行为实施、目标实现和评价,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包括目标设定、计划意向、计划意向的启动三个环节。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语言方面的主观价值、学习的快乐、工具性收获、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学校和家庭环境、自我调控的程度、学习任务的迫切性、机会和选择、目标的协调性、实施任务的困难、拒绝学习任务的代价等。(2)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包括任务的细化和实施、持续的综合评估、行为调控三个方面,三者共同构成动态的任务处理系统。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新奇、快乐、目标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潜力、自我和社会形象、努力和成功的一致性、自主性、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学习评价、激励机制、课堂目标结构、小组活力、课堂氛围、学校氛围、任务冲突、注意力分散、备用学习计划、成本效益、自我调控能力等。(3)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主要评价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反思该学习行为对未来学习行为的启示。因此,这一阶段既是对最初计划意向的评价,也是新的学习阶段的起点。动机过程模式对于整体理解动机具有指导意义,也兼顾了动机的微观层面,但各种动机可能相互牵制,也可能受时间或者情景的影响,其实际运行不一定呈直线发展(Drnyei2005a,2005b)。受到“社会学转向”的影响,Drnyei和Ushioda(2011)提出了学习动机三个相互关联、抽象的动态框架:动机—认知—情感,进而提出了包含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动机集合的四大要素,即兴趣、学习者信心十足准备接受任务的动机流程、任务处理过程和未来学习指导。依据他们的解释,兴趣和动机流程实际上大致与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相对应,任务处理过程大致与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相对应,而未来学习指导大致与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相对应。他们从强调动机的过程性转向强调动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所提出的动机集合要素明显仍具有过程性特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包括教学、指导和答辩等环节,大致分写作前准备、写作过程和写作评估几个阶段,而且具备较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王崇义2004;颜静兰,倪薇2005)。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动机研究,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及Drnyei对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强调都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性。本文主要参考动机过程模式,兼顾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采用学生自我报告的调查方法,分析我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兴趣、写作中的动机变化、写作后的评价和反思。

研究设计

兴趣是首要的动机,与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等因素关系密切(Hidi&Boscolo2007;Drnyei&Ushioda2011)。因此,本研究以兴趣为中心,具体探讨以下问题:学生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兴趣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论文完成之后评价如何,有何成效?动机变量之间以及动机变量与结果评价之间有何关系?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我校124名2007级英语专业学生书面匿名描述了论文写作经历,简述了写作动机、过程和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之后又在学生离校前,通过QQ聊天和发送Email的形式征集了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意见。在对124名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类时,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要求的回答记作1,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带来知识和能力收获或者是有意义的回答记作2。由于本文以兴趣为首要研究动机,因此证书型动机被归入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意义一类。在分析56名学生的回答内容时,以兴趣和态度动机为中心设定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种变量。兴趣状况没有发生变化记作0,无兴趣或者有反向兴趣变化记作1,有兴趣或者有正向兴趣变化记作2;整体否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1,整体肯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2。同时,利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出影响论文写作的动机因素,计算相应频次,然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和讨论

1.论文写作前后的动机对比根据56名学生反馈的信息,毕业论文写作前有较大兴趣的学生共29名,没兴趣的共27名,有兴趣学生的比例略高于没兴趣学生。写作过程中,有14名学生的兴趣没有发生改变,占25.0%,其中包括9名开始就没兴趣的学生和5名开始就很有兴趣的学生;有22名学生受到了明显负面动机影响,占39.3%;有20名学生受到了明显正面动机影响,占35.7%。写作过程中有略微更多的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的决定性作用比较有限。仅有6名学生最初的写作兴趣消失;其余16名学生只是写作兴趣削弱,但对论文写作结果仍然持肯定态度。写作完成后,有18名最初对毕业论文写作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改变了整体看法,这样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增加到了41名,占73.2%。具体结果见表1。在毕业论文写作前,虽然有兴趣的学生比没兴趣的学生仅多3.6%,不存在分布差异(p=0.789>0.05),但Mann-Whitney检验显示两组的兴趣表现强度之间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说明学生最初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兴趣的假设值得怀疑。在写作过程中,兴趣变化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95>0.05),但兴趣变化结果对写作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写作结束后,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多出46.4%,在最初的基础上提升了21.4%;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0.05),学生的兴趣和肯定态度明显超过排斥态度,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在整体上对学生没有意义的假设值得推敲。上述研究结果在考察124名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判断时得到了进一步印证。124名学生中,仅有1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实质性意义;其余114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和肯定,总体上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能力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数据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虽然较多研究认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如韦森2009;罗明江,柳辉2010;盛国强,周永模2011),但我们的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态度,肯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2.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对学生写作前兴趣和写作后评价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二者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意义(r=0.143,双侧p=0.294)。这说明写作过程对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和兴趣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论文写作过程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论文写作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动机因素?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意义建构?就毕业论文写作的个人看法而言,56名学生通过Email反馈的文字内容反映了以下多方面问题:(1)找到并理解所需资料或者获取有效信息,(2)论文写作的计划,(3)对所选择论文话题的兴趣,(4)指导老师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评价,(5)毕业论文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关系,(6)学校或者院系论文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7)找工作的情况,(8)各种考试,(9)同学和朋友们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10)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11)顶岗实习,(12)对英语写作的态度,(13)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这些问题分别简写为13项变量: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顶岗实习、写作态度和课程设置。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这些变量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经对比,它们与胡卫星、蔡金亭(2010)所探讨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18个可测项目的语义之间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变量的丰富性和情境性强于文莉、谢荷峰(2010)所探讨的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依据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写作态度等应该属于论文写作前动机因素,但因为它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所以在此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来讨论。研究根据这13项变量在学生反馈中被提到的频次,使用SPSS17.0计算秩均值,并对变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经Friedman检验,这13项变量在总体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对论文写作有不同影响。根据计算所得的秩均值,排在前十位的变量依次为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但是,这些自我报告的变量次序不一定反映了它们的实际影响,很可能只是反映了相关变量在被调查对象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倾向。总体而言,各变量之间虽然有显著性差异,但Spearman检验显示部分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相互之间有交互影响。具体结果见表3。经Spearman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资料信息与话题兴趣之间呈正相关(r=0.269),指导老师和同学之间呈正相关(r=0.285),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之间呈正相关(r=0.328),网络资源和目标计划之间呈正相关(r=0.265)。这些相关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资料的难度和丰富与话题兴趣之间相互促进,同指导老师的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间也相互促进,顶岗实习与找工作之间相互传递精神压力,目标计划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之间相互促进。因此,切实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难度合适的学术资源或者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信息,如何在管理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如何建立和促进资源共享,如何疏导已经找到工作和尚未找到工作学生的精神压力,如何发展学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等,将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主决策能力,促进正面动机效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投入程度和写作水平。同样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话题兴趣与毕业要求、找工作两项变量之间都呈负相关(r=-0.298,r=-0.326),毕业要求和目标计划之间也呈负相关(r=-0.276)。这说明在毕业论文与学位证获得等工具性目标挂钩时,学生对于论文话题的兴趣、提前计划的可能性和对于论文的期望值反而会降低,而且找工作也会影响学生的论文期望值和写作兴趣,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对学生内在动机的消极影响。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找工作与考试、网络资源之间呈正相关(r=0.868,r=0.377),这说明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忙于考试,而且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依赖获取便捷的网络资源。毕业要求和资料信息之间呈负相关(r=-0.427),这说明越是强调论文写作的工具性目标,学生就越是捡方便的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少。因此,如何消除或者尽量减少毕业要求、找工作和考试所带来的负面动机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这是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议题。部分变量和56名学生的最终评价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资料信息、话题兴趣呈一定正相关(r=0.291,r=0.283),说明资料信息越充分和有用,学生对话题越有兴趣,他们最终对毕业论文的反应可能越肯定。在同一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找工作、考试呈一定负相关(r=-0.284,r=-0.284),进一步说明了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和考试,就越是否定和贬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这与王崇义(2004)、文莉和谢荷峰(2010)等对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一致。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与院校的论文管理呈中度负相关(r=-0.411),说明院校的论文管理越不合理,学生越是反感和抵触毕业论文写作。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和话题的正面动机效应,设法降低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的负面动机效应,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动机研究对论文指导和写作的启示

从上述动机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Drnyei(2005b)讨论的系列动机,并体现了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多数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前有期待、希望或者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变化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兴趣,但更多的学生产生了兴趣,且大多数学生在写作结束后对论文写作给予了积极评价。其次,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这些变量在学生心目中的议题关键性超过找工作、考试、网络资源使用、顶岗实习等,并且多数因素都是外在动机,符合归因理论的基本规律。这两点暗示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和对其外部环境的变革需求。最后,虽然诸多动机变量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但也有部分变量之间呈负相关。毕业要求、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等外部因素扮演了典型的负面动机角色。从整体来看,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意见,但在实施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改革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写作前的动机激发、写作中的正面动机保持和负面动机控制,建议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论文写作中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不仅是学习的重要动机变量,也是建构主义的本质属性,对英语写作水平有着较大影响(Drnyei2005b:91-99;刘儒德2005;唐芳,徐锦芬2008)。《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要求。(2)在不违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关于论文写作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学生兴趣和就业的多元化需求,探寻毕业论文写作与找工作、考试、顶岗实习等之间的结合点,实现科研与实践的融合,促进学生外在动机的积极转化,争取教和学的双边互赢(Hidi&Boscolo2007:13)。(3)帮助学生利用在线、离线资源获取和理解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和文本处理能力,促进有意义的输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反映:“每次写好了,老师又说有问题的时候,或者周围的人直接拿别人学校的论文来用的时候,我就特别不想自己写,想抄现成的。”因此,还应考虑运用技术手段监督论文写作教学和指导等环节,利用过程写作和技术手段防止、遏制学术欺骗行为,避免给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带来伤害。(4)灵活管理,提倡网络写作模式,开发写作资源和写作平台,建设毕业论文写作社区,方便写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实现写作全程在线支持,避免“为了论文跑来跑去,觉得无论在身心还是在MONEY上都付出了很多”;陈洁(2010)、王雪梅(2011)、陈正伦等(2012)都提出了这方面的改革尝试。(5)提高指导教师素质,为学生论文写作提供可靠的帮助。有学生反映:“从很多人包括有些老师那里都听说过:本科论文不过是抄,本科生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所以也就没什么动力去写了。”也有学生抱怨:“交给指导老师看后,答曰没有思想,是说明文!汗!只好修改再修改,完稿。写作过程中还有不少坑爹的事。”因此,指导老师自身应提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识,不应负面指导学生。(6)尽早介入,使论文写作融入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早作打算,避免让学生“觉得这只是学校按照教育局或者啥走的一个过程而已,形式化的东西本来就不招人喜欢。况且,我们从大一或者更早开始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或者接触过怎样写论文,甚至从哪方面入手都不晓得。一到大四,学校就喊你交论文!”(7)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调整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认清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之间的区别,在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和语言文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做出适合本科生实际情况的界定。对此,有的学生的回答很具启发性:“虽然很不专业,甚至很肤浅,但是吾笔写吾心,结果就另作他算吧。或许,以后通过更加专业、深入的学习,会创造出自己喜欢、大家认可、更加深刻的作品。”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跨文化的多任务情景,既涉及英语写作的真实语言文化环境,也涉及所在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环境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就业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院校的课程设置、论文管理机制和教师的指导机制需要适应这个跨文化的多任务情景,提高教育服务意识,开发技术简化或自动化写作程序,多方面激发学生的论文写作动机,想方设法转化负面动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Drnyei(2005a,2005b)、Drnyei和Ushioda(2011)的过程动机理论与动态动机理论兼顾社会文化、认知心理层面,共同指出了任务实施过程中动机的过程和动态特征,比较符合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英语本科学生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有较大兴趣。写作过程虽然变化多端,但论文写作的意义具有较强显著性,多数学生都有较大收获,并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正如一位学生所言,“实话实说,我不是学习很出色的人,每次一听说要写论文我都觉得很痛苦,但是到最后我还是发觉自己在写的过程中学到了东西。”取消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观点缺乏严格论证,与本研究的结果不相吻合,也与相关的理论探讨(时伟2010)相违背。但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写作动机普遍不够强烈,正面动机的保持也还存在很多变数,亟须创设更多真实的论文写作情景和开发写作技术以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适应跨文化、多任务的英语论文写作环境。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和研究者们反复指出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英语语言能力问题(如王崇义2004;黄晓苑2005)在本研究的学生自我报告中并没有凸显出来,这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由于本研究的对象为二本师范院校学生,他们体现了诸如顶岗实习等情境性动机,但没有体现诸如出国等其他情境性动机,研究样本也不具有统计学的随机性和代表性,需要更科学的方法、更多的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本文作者:陈正伦工作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3篇

关键词:军校学员;毕业分配;心理;质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32-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军队院校招生与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调整。在招生制度方面,改推荐上学为主为考试入学为主,改生长干部主要从军队内部招生为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改主要依靠军队自己培养干部为军队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相结合[1]。这一系列调整直接导致了军校本科学员构成成分和特点的变化。改为考试入学为主后,军校本科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但由于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就产生了由地方青年向革命军人的社会角色转换的问题。而军队自主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之后,军校本科学员的数量开始减少,但重要性却在凸显,因为这些保留的、军队自主培养的专业军官大多是难以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而在军队发展过程中又不可或缺。

随着军事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对军校本科学员的心理学研究也在日益增多。一项有关军校学员心理压力的研究显示,分配、考研对于军校大学生群体而言是仅次于学习的第二大压力源。毕业后的去向带给学员较大的压力,分配去哪里、考研的难度都是学员常常思索的问题,许多学员对此感到困惑、苦恼[2]。

既然军校本科学员的培养质量对于军队的发展十分重要,而毕业分配又成为困扰军校本科学员的重要压力源和生活烦恼,那么就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和探究当前军校本科学员毕业分配心理的状况和特点,并帮助其有效应对毕业分配心理中的消极因素。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某军校随机选取大一至大四学员各1名(下文中提及的大一至大四4名学员分别用A、B、C、D代称),对在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这三名学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并录音,对在部队实习的一名大四学员进行电话录音访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法。半结构性访谈法,就是指访问者最初向受访者提出一些结构性问题,然后为做深入研究起见,采用开放性问题,以期获得更完整的访谈资料。这种质化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既把受访者的回答限定在与访谈主题相关的合理范围内,又给受访者以充分的空间发表个人见解,有助于笔者在较短的访谈时间内获取较充分的研究资料。

三、研究结果

(一)当前军校本科学员对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趋于理性、现实和一致

趋于理性是指4名受访者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指令性计划分配体制的服从和尊重,他们都表示毕业分配的具体去向自己不能决定,也就是说他们对待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态度是比较理性的,与当前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军校教育引导的有效作用。

趋于现实是指4名受访者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待毕业分配的价值判断,即希望不去边、远、苦地区,希望有好的收入和工作、生活条件等。这与之前一项关于军医大学生毕业期待的量化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即学员总体对毕业后的期待主要是继续深造(48.2%)、从事专业工作(27.5%);期望毕业去向主要是大城市或沿海城市(41.2%)、中等发展水平的城市(35.9%);对今后的就业前景所持的态度主要是一般(49.3%)[3]。

趋于一致是指4名受访者尽管年级和经历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待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这也反映出当前军校本科学员对待毕业分配的一个总体态度。

(二)相对于环境等其他因素,学员个体的人格特质对其毕业分配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受访者A和C成长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而受访者B和D成长在小城市和县城,但是前者对被分配到边、远、苦地区的顾虑却小于后者。尤其是受访者A,其尽管从小生活在一线大都市,又是家族的独子,但是其随遇而安的个性特征却导致其有意愿到更远的地方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笔者由此在思索,在一些人心中曾一度存在的城市孩子怕苦的偏见,是否应该向理性与现实回归。偏见有时就是存在于常规性的认识与理解中。当军校本科学员的价值观念由于毕业分配的指令性特征而被固化的时候,除价值观之外的个体人格特质就构成了制约其毕业分配心理的最重要因素。

(三)地域思虑是军校本科学员面临毕业分配时的最重要心理期待

4名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毕业分配的地域问题。A尽管对分配地域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还是表示分配的好的结果是留在距其家乡较近、经济较发达的某一地区。B表示毕业分配最好到离家近一点的地方。C表示毕业分配如果回到西部家乡不会有什么抵触情绪,如果分配到其他地方也很好。而D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更是明确表达了分配到一个城市、最好是离家较近的城市的愿望。可见,与收入、工作岗位、单位性质等其他因素相比,地域因素是军校本科学员毕业分配心理中的一个聚焦点。在其他因素几乎不被提及的时候,地域因素却被反复提到和强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两点是:一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所决定;二是在公共认知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刻板印象。笔者的一个家乡在西部的同学在毕业前夕也明确向笔者表达了不愿意分配回西部的强烈心理渴求。

(四)学员家庭,尤其是学员父母的态度,对学员的毕业分配心理产生重要的潜在影响

受访者A的父母希望他能够毕业后留在身边,尽管A表示父母比较开明,能够让其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但是他还是流露出留在家乡附近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意愿。受访者B的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分到好一点的地方或者是分配回家。以上两位受访者的家庭都希望孩子将来回到身边。而受访者D的父母对这一问题相对比较超脱,认为孩子无论分哪里,只要自己努力,总会有比较好的结果。而受访者C的父母要求相对苛刻,希望C能够通过考研获得较多的收入和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而且父母一味的高期望值给C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其不得不采取逃避的态度对待父母的要求和期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早期成长经验对其一生影响重大。学员对待毕业分配的认知倾向、价值判断和情感反应方式等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家庭。

(五)军校本科学员的毕业分配心理存在一定的过程性特征

就本研究而言,这种过程性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年级增长和毕业分配的日益临近,学员的心理状态愈发复杂。受访者A和B因为是大一、大二的学员,对毕业分配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情感反应。受访者C有一定的顾虑和焦虑感,对有效调控自己的毕业心态缺乏信心,对父母的期望感到很大的压力,在毕业分配这个问题上与同学彼此回避。而受访者D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心理状态则十分复杂。对待即将而来的毕业分配,他既期待又有顾虑和担心,并存在一定的紧张感、无助感和技能恐慌,同样逃避与同学的相关交流,而且表示其他同学存在一定的心理失衡。可见临毕业学员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各种情绪感受的相互交织成为其心理状态的最明显特点。

二是随着年级增长和毕业分配的日益临近,毕业分配的话题愈发敏感和隐晦,愈发地被学员所自觉回避,成为学员之间的一个“心理雷区”。受访者A、B均表示与同学就毕业分配这个问题有过交流,但是交流的范围限于关系较好的同学,而受访者C、D都表示回避与同学交流这一话题,因为过于敏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冲突。随着毕业的临近,毕业分配在学员心理中的感受性阈限在降低,愈发地成为了学员之间沟通的一个“壁垒”。

四、结语

在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结合可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整合,静态与动态的整合,控制情境与自然情境相整合,实现事实与意义相统一,建构假设与验证假设相统一,客观度量与主观体验相统一,实现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研究某一主题的目的[4]。在今后有关学员毕业分配心理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内隐态度测量等方法实现对其的量化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效度和推广度。

在军校本科学员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广大学员的奉献精神,同时要合理优化毕业分配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分配原则,为学员主动学习成才提高强大的精神动力。要突出临毕业学员的日常管理和心理疏导工作。越到最后越要严格管理,对学员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分的要坚决处分,决不能有丝毫的迁就和照顾,这样才能把学员宣泄心理的产生降到最低限度[5]。要帮助学员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要疏导和排解他们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矛盾带来的心理冲突、个人心理期望与社会期望的错位导致的心理冲突,以及一些消极心理如“怀才不遇”心理、“攀高嫉妒”心理、“恐惧焦虑”心理、“自卑依赖”心理、“消极等待”心理等,帮助毕业生稳稳当当迈出人生重要一步[6]。结合本研究结果,还应充分挖掘学员认知心理中的理想价值成分,充分挖掘学员人格特质中的有益成分,充分发挥学员家庭的积极引导作用,引导学员克服地域刻板印象,引导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学员在毕业分配这一问题上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以便他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投入到部队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杨成平.我军院校招生与分配制度的特点及其先进性[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12(4).

[2]米香.军校学员心理压力分析[J].科教文汇,2010,(10).

[3]鲁娟,崔乔礼,李健.军医大学生毕业期待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

[4]向敏,王忠军.论心理学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对立与整合[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

第4篇

美国戏剧“托尼奖”最佳剧作《历史系男生》是英国著名作家阿兰?本内特于2004年创作的一部校园轻喜剧,充满了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和让人茅塞顿开的提点,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北部一所男子文法中学里,校长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名誉和地位,把学校最优秀的八名学生组织起来,在进入大学前加码补习一个学期,以冲刺剑桥、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奖学金。在备考阶段,老师们和学生一起努力拼搏,最终所有学生都如愿以偿,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戏剧中所展现的男生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对爱情的追求,尤其是他们对哲学、对历史、对人生的追问让观者在充满睿智与火花的唇枪舌剑中思考;同时,其中所展示出的教育理念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有很大的启迪。

剧中的八名备考男生,一个基督徒,一个黑人,一个穆斯林,一个犹太人,一个体育生和三个标准的英国男孩,达肯傲慢自大,自视颇高,是个真正的万人迷;拉齐性格粗暴、曾在模拟面试时对历史破口大骂,说话也吐字不清,但最终他还是成功地通过了考试;波斯纳的性格缅腆,心思细腻敏感,但却敢于在课堂上用心吟唱爱情诗歌的同时向老师和朋友表白自己对达肯的同性之爱。他们性格各异,对知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牛津和剑桥的向往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戏剧的矛盾冲突主要围绕两名老师展开,他们分别是教“公共课”的胖老头赫克托和校方特地雇来的年轻老师欧文。赫克托教学方式独特,他经常敲打学生们的膝盖,讽刺他们一定不会有什么好前途,但他学富五车,对历史、诗歌、典故和谚语都信手拈来。课堂上他常常以学生喜欢的情景虚拟方式来锻炼他们的能力,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戏剧,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掌握虚拟式、条件从句等语法现象。赫克托还时常向学生灌输不要单纯为了升学而读书的观念,主张学生通过课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享受,他对波斯纳讲的一段话最能体现他教学理念,“阅读最美妙的时刻是当你读到某种你以为仅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思想、感受、思维方式时,发现与某人产生了共鸣,一个你与之素昧平生,也可能早已过世的人,……这就像一只手从书中伸出,与你紧紧相握。” ①

与赫克托不同,“牛津毕业生”欧文争强好胜,是校方特地雇来帮助男生们考上牛津或剑桥大学的,虽然实际上他只是个来自布里斯托的冒牌货。他看起来似乎更加功利,一切以考试为目的,关注的焦点就是学生的成绩,但他的“应试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了解牛津和剑桥的游戏规则,遵守并充分利用规则达到进入名校的目的。欧文擅长教授学生们考试策略,该如何写论文、如何应付面试,如何从相反的角度论述习以为常的历史事件,他引导着学生从创新的角度而不是拘泥于众所周知的结论去思考和诠释社会及历史。以下是欧文和学生之间的一次讨论,也许有助于了解这位老师的观点。

欧文:“让我们总结一下一战的要点”

学生:“壕沟里的战争,不计其数的死亡,愚蠢的将军,休战,德国名誉遭到破坏”

欧文:“继续说”

学生:“大量失业,通货膨胀……,希特勒的上台”

欧文:“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二战的起源在于对一战结局的不满意”

学生:“是的”

欧文:“最佳答案?布里斯托大学张开双臂欢迎你们,曼彻斯特大学会很想得到你们,你们可以直接走进利兹大学......我看了70篇论文,都说的是一样的,我都看睡着了”

学生:“但这都是史实”

欧文:“史实和这有什么关系?在考试中史实并不重要”①

显然,在欧文心目中,背诵史实对进入名校毫无用处,即使能从大量史实中提炼出其所反映的某些事件的本质也不能让学生脱颖而出,想要得到名校青睐,只有具有逆向思维的考生才能成功。因此,他教给学生的“应试”方法就是“说出不同的观点,对立的观点。就以斯大林为例,他通常被认为是魔鬼,这样说也对,但你们要否决这样的看法,找出各种理由为他辩护。” ①

赫克托和欧文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老师的形象,孰优孰劣,莫衷一是,难于给出一个明确答案。关于他们的教育理念,赫克托强调“乐学”,寓教于乐的。他在课堂上天马行空地教授的那些看似与考试无关的东西――文学、艺术、诗歌、戏剧、电影,信手拈来的各种引用、典故、文法,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学生琅琅上口的诗歌背诵和宽广的知识面都是他的功劳。他的课程自由、活泼,更具有人文气息,可以说,赫克托奠定了男孩们的学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浪漫的人文性格,提升了他们的素质,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

欧文的教学则是严谨而不拘泥于传统教育的,富有启迪性,强调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他深信新颖独特的观点就是名校的“敲门砖”。虽然他的教学工作是以功利为目的,目标明确精于计算并投其所好,但谁又能说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方法呢?尤其在一个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的社会,如果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空谈知识的乐趣恰如空中楼阁般不现实。

第5篇

作为一名“80后”大学毕业生,覃彪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位亲切的学长、大哥,他非常清楚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面临的困境;作为一名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过来人,作为一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覃彪喜又很清楚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从一名冷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毕业生到IT、房地产多个行业领域的精英,从一名连学费都交不起的贫困生到公司的董事长,覃彪喜的经历和感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和指导意义。

大学生提高求职竞争力的关键是塑造核心竞争力

覃彪喜的新书《求职,从大一开始》反复强调要塑造核心竞争力。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他认为,大学生为了能够在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为了把自己这个劳动力商品在人才市场上推销出去,必须知道他这个劳动力商品的特征是什么、卖点是什么,也就是说,必须要打造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具备可操作性的,前提是必须具备比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他在书中提出,细节不能决定成败。细节顶多只能导致失败,而不能决定成功。决定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找准战略方向,只有方向正确了,细节才有意义。

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职业规划的缺席。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做。学校开什么课程就学习什么课程,同学们在做什么,他也就跟着做什么。听说当学生干部很重要,就去学生会或者社团谋个职务;听说学历越高越好就业,就盲目地加入考研大军。这样一来,虽然大学四年并没有荒废,但是,不能够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

所以,他建议大学生能够趁早考虑这么三个问题:

1.我喜欢做什么?也就是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发现职业兴趣的时候不要被专业束缚了,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打破专业对口的思想误区。专业对口既不现实,也没必要。

2.我的能力特征适合做什么?每个人的性格、能力、气质都各不相同。脱离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去做职业规划,往往会感到吃力,就好比让韦小宝去当郭靖,或者让郭靖去当韦小宝,自然很难成功。

3.我喜欢做、并且我适合做的工作是不是值得去做?比如说,如果喜欢做而且善于做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前途,做十年八年以后还是个老样子,那就不要选择;或者喜欢做的工作在价值观上并不太可取,不足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那就不要选择。

正因为决定大学生求职结果的是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需要在职业规划的基础上用整个大学四年的努力来一点一滴地积累、塑造,所以说,求职并不只是撰写简历那一两天的事情,更不是面试那十几分钟的事情,而是整个大学四年的事情。决定求职结果的因素在大一就已经开始发生了,所以,他的书才取名为“求职,从大一开始”,希望大学生能够趁早规划职业生涯,而不是等到毕业求职的时候还一脸茫然。

《求职,从大一开始》是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求职书

覃彪喜一直是反对用过于功利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他认为,大学首先是孕育思想的地方,一个社会最先进、最深刻的思想必须是、也只能是在大学里孕育出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不是学习一门技术,而是塑造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具备深刻的思想,要具有一种比较终极的人文关怀。但为什么给自己的新书选择《求职,从大一开始》这样一个看似功利的书名呢?

他说,首先,这个书名的意思并不是说要大学生从大一就开始拿着简历去人才市场找工作,而是说大学生应该从大一开始做好职业规划,基于职业规划塑造核心竞争力,为四年以后的毕业求职做准备。而且,从大一开始求职,并不等于从大一开始就只做求职这么一件事,跟求职无关的事情就都不做了。让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具备求职的意识,并不妨碍他们去思考“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不妨碍他们在为求职做准备的同时去做别的事情。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我校国际金融专业构建人才培养体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对人才培养质理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为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正确的点拨与引导,因此构建能够客观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用人需求的合格人才,还关系到高职高专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高职高专整体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校就国际金融专业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1、建立专业建设核心团队,按行业发展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国际金融专业自2008年以来成立了专兼结合的专业建设核心团队,该团队由5名专职教师,4名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核心团队。专业建设团队主要职责为(1)编制、修订及审核人才培养方案;(2)密切关注与正确把握金融行业、金融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变化趋势;(3)研究国际金融专业用人单位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群的变化,以及对应岗位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变化趋势;(4)在分解岗位能力基础上得出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和知识,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5)针对现行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专业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等;(6)每两年根据调研结果形成金融行业人才需求报告,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或调整建议等文件。

2、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架构,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机制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载体,课程教学为专业人手培养服务。因此,课程的教学的前提是准确把握专业方向,不同专业开设的同一门课(名称相同)也应体现出不同的专业侧重,例如许多专业都有开设《财务分析》这门课,然而在国际金融专业该门课程应侧重于财务分析的投资决策上的作用。因此,国际金融专业为了保证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度,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架构,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机制。

(1)一级管理平台:以学院为主体,监督主体为教务处,主要职能为进行师资与教学资源管理。学院组建教学督导小组,检查教师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均接受督导、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系老师不定期听课,每学期末由学生、督导和同行打分得出最终量化评价。

(2)二级管理:专业课程管理,监督主体为专业建设团队,主要职责为制定课程标准,对课程专业性进行整体把握,进行教学全程检查、分析、协调与控制,使课程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3)三级管理:监督主体为课程组成员和受教学生,课程组在专业指导基础上准确把握专业方向,实施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知识技能传递效率监控,并由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效果反馈和监督。

3、建立三种评价方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反馈机制

在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后,必须实施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以获取正确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信息。目前,国际金融专业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获取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信息。

(1)用人单位评价:国际金融专业建立了与用人单位定期沟通会晤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方式获取评价信息;(2)毕业生评价:国际金融专业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由专业老师与辅导员共同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包括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三年晋升率、毕业生半年离职率等指标;(3)第三方机构评价:学校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已开展3年毕业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调研,国际金融专业以此为平台获取2013-2015届的毕业生调研,相关指标表现稳定,个别指标表现优异,比如就业率、起薪线、毕业生满意度等。

二、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措施

1、整合现有教学评价资源,服务于专业评价体系

目前,我校已形成对教学活动比较完善的常规评价制度,如毕业生跟踪、在校学生评价、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听课制度、师生座谈会等等,国际金融专业将对进一步现有校内评价渠道以专业评价的需求为口径对进行整合重构,使其服务于国际金融专业建设的自我诊断。

2、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的质量诊断与监控功能

国际金融专业将进一步完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拓宽第三方评价主体的范围,如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家长和社会媒体的相关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功能,使其成为调整和完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依据。

一是建立用人单位全程评价机制,包括跟岗实习评价、顶岗实习评价、毕业生跟踪评价三方面,通过对学生各阶段在企业的思想表现、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工作业绩等各项指标进行调查,并量化各项指标,建立人才质量预警机制,及时反馈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各阶段的成效与不足,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二是在评价体系中加入毕业生家长跟踪调查,这个评价渠道常常被忽略,实际上家长通过观察子女受教育后就业情况、生活满意程度、家庭收入情况等指标,从另一个角度地评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是实施教师下企业跟踪毕业生调研制度,定期安排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锻炼研究,以施教者的身份深入了解毕业生质量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

四是继续采用第三方专业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对本专业应届毕业生质量连续跟踪调查。认真研究《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和《用人单位需求测量与评价报告》,通过麦可思报告反映的问题,改善教学基本条件,指导调整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提升国际金融专业整体教学水平。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专业评价常态化

当前评价信息收集绝大部分采用纸质调查问卷形式,在反馈时效上存在一定滞后性。因而,国际金融专业将在纸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微信群、QQ群等平台收集各种渠道的反馈信息,建立起“在校学生实习、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需求”三个模块的实时沟通平台,获取学习实习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存在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问题,提高专业的危机处理能力,同时,建立与用人单位的日常沟通机制,实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学校、学生、企业三方沟通的时效性与有效性,使用专业自我评价诊断常态化与日常化。

三、结语

我校国际金融专业构建了襄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与反馈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几点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并提出相应措施,希望为同类院校进一步提升业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集美大学,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任务书,示例

一、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360与qq的竞争战略分析

二、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进行日期: 2010 年 12 月 22 日起至 20011 年 6 月 10 日止

三、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四、 任务书的内容:

目的: 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提出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的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2. 培养学生独立检索、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3. 初步具备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技巧与规范化要求,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4.通过该论文的撰写,对360与qq的竞争战略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搜集相关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加深对360与qq的竞争战略进一步分析。

任务:

1)提出选题《360与qq的竞争战略分析》的初步设想。

2)搜集、整理与论文有关的、充分的、准确的文献资料,扩充查阅范围。

3)构思论文框架,编写论文提纲,向指导教师提出开题报告。

4)分析、筛选已有的信息资料,提出研究设想与计划。

5)撰写论文初稿,反复修改,提交初、定稿及打印稿。

6)该文选题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求作者尽量挖掘已有的文献资料,同时根据需要多阅读有关激励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书籍期刊,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通过案例分析能对中国电信现行激励机制的现实指导意义作出较有启发的论述。

7)完成外文资料的翻译。

(三)撰写步骤与时间安排

1.2011.1.7前: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进行选题,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对选题进行分析并汇报与选题相关资料的占有情况。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对毕业论文提出明确要求。

2. 2011.1.8-3.8:完成开题报告,就所选课题明确写作的意义和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预期写作进度等。

3. 2011.3.9-3.13:形成毕业论文写作粗纲,并提交指导教师审阅。粗纲应反映出论文的基本轮廓、基本观点及写作思路。

4.2011.3.14-3.18: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形成写作细纲,并再次提交指导教师审阅。细纲应能较详细地反映出论题所包含的论点、论据及相关数据资料。

5.2011.3.19-4.6: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的翻译及不少于2万字的读书笔记的撰写。

6.2011.3.19-5.6:以细纲为基础,写作完成初稿,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7.2011.5.7-5.22:根据指导教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形成毕业论文正稿,交指导教师批阅。

8.2011.5.23-5.26:定稿并按规范化要求完成装袋并上交指导教师;进行答辩准备工作。

9.2011.5.27-6.10: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完成导师评语、评审意见、答辩评语及成绩评定、汇总上报等工作。

(四)成果要求

毕业论文要写出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相应的外文摘要,毕业论文全文不得少于6000字。论文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指导意义,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相关数据和专业术语运用准确。论文内容组成与打印规范按《集美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执行。

参 考 文 献

1波特, 竞争论(新版),中信出版社, 2009

2陈明哲 ,动态竞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斯,劳斯特 ,22条商规,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9

4黄晓斌,网络环境下的竞争情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布里金肖,网络公司价值评估 ,经济管理,2005

6 陈墨,网络营销应该这样做,机械工作出版社,2011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第8篇

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与往年相比,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呈现下降趋势。2012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3%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比2011届(41%)下降了8个百分点。其中,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于本科毕业生,有42%的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211”院校半年内离职率为13%,非“211”本科院校为26%。

文学离职率最高,工学离职率最低

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文学类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最高,为32%;工学最低,为18%。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半年内离职率最高,为53%;医药卫生大类最低,为20%。

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和薪资福利偏低(20%)以及想改变职业或行业(18%)和对企业管理制度、文化不适应(8%)等。

高职高专毕业生工作稳定性较差

雇主数是指毕业生从第一份工作到三年后的调查时点,一共为多少个雇主工作过。雇主数越多,则工作转换得越频繁;雇主数可以代表毕业生工作稳定的程度。

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为2.0个,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2.6个)。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较差。

有37%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内仅为一个雇主工作过,33%有两个雇主,9%有四个及以上雇主。而高职高专毕业生更换雇主更为频繁,仅有21%的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内一直为一个雇主工作,而雇主数为四个及以上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达到了20%。

更换工作频率越高,毕业三年后月收入越低

更换雇主的行为与月收入相关。在2009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一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567元。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五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853元。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呈现类似的趋势。雇主数为一个的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为4599元;为五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为3893元。

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杨晨则讲了一个非常令他遗憾的事。他说,自己单位天天接受实习生,本科每月补助1500元,研究生每月补助2000元,但这些学生来无影去无踪,给自己伤害很大。回想自己15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如果领导三天不交给他工作,就会想领导是不是看上别人了。而现在的学生思考的是,如何付出少,得到多。在这方面,大学要做好引导教育。

南京工程学院副院长吴中江在发言中讲了一个案例:国内有一个很有名的企业,一个厂区就要招几十万名员工。一些毕业生到了流水线,去给产品贴标签。如果看到产品很精致,标签也很花哨,第一年贴得很开心,第二年还贴,第三年还贴,但如果干了十几年不疯就怪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没有成长机会,技能也没有提高。所以,毕业生更换雇主,最大的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这时,企业就要有责任心,可以搞培训,为愿意成长的提供培训。

第9篇

2012年7月7日,“第七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在北京国粹苑隆重开幕。如果算上2004年、2005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增刊”,到今年为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及中国雕塑杂志社关注“毕业生创作”已有9个年头。翻开每一年《雕塑》杂志中的毕业生增刊或专刊,遥想自2006年开始的实物展览,作为一位展览亲历者,心中不禁感触良多。

一、组织工作的开拓创新

客观讲,这砦年来,基于“搭建雕塑教育交流平台及毕业生走入社会的专业平台”的出发点,主办方在组织工作上尽心尽力,不断开拓创新,积极与社会各个方面展开合作,促使展览获得上至政府下至院校、社会团体、企业公司多方位的关注,也越来越扩火了展览在国际国内的影响范围,使其在社会效益上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这首先从2012年毕业展开幕式的规格就可以看出。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杨自鹏,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国家建设部中国建设文化中心副主任段喜臣,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炽昌,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理事长赵亮宏,高校就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强,中国雕塑学会荣誉会长曹春生,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Billy Lee,《设计》杂志社社长李英杰,儒仕儒家·国粹艺术馆馆长王知常,茅台白金酒文化概念馆馆长陈宁,来自艺术院校的领导及教师,以及数十家景观设计企业和雕塑企业的代表都出席了现场。赵少华副部长、王世成副理事长、马文辉司长、钱绍武先生、范伟民先生等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院校、专家、企业等方面的重要人物,在开幕式中共同启动了象征雕塑艺术未来的水晶球。

此外,每年都有新的院校加入到展览的队伍中,展览的配套活动日益丰富完善,为毕业生提供的各种机会和奖励也越来越多元。每年通过展览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对后面的毕业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激励着一代代年轻学子们的创作。今年的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近50家艺术院系的500余件(组)投稿,最终有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全国40多所院校的140余件作品参展。展览在充分尊重院校推荐意见的基础上,通过组委会与院校专家的反复遴选评选出金奖3名(奖金各一万元人民币)、银奖6名(奖金各六千元人民币)、铜奖9名(奖金各三千元人民币)。展览还特别设立了“钱绍武学术奖”及“司徒安艺术交流奖”。以钱先生命名的奖项旨在传承钱先生严谨包容的治学态度,由他亲自选出最具学术潜质的优秀作品。司徒安先生传承罗丹教学体系,在肖像雕塑领域深有建树,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旨在推动中外肖像雕塑教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励有才华的年轻人,每位获奖者可获得奖金一万元人民币。毕业生网展为毕业生扩大了宣传展示的窗口,8月在福建惠安磊艺石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则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石雕营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奖金各2万元、1.5万元、1万元。

同时,今年的毕业展特意借“2011年度中国20强雕塑企业荣誉称号授牌仪式”的契机,首度开辟了“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场”。招聘会的举办更好地搭建优秀企业与优秀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平台,给毕业生在就业上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选择性,同时也为相关的企业、单位在发现人才、选用人才上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这一初次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少企业的老总亲自到现场进行面试,他们表示确实也发现了一些有想法的人才。

应该说,这样持续地办展、观摩、交流、评奖、毕业生创作营、反思总结等各个层面的思考及行动,不断促使院校思考改进他们的雕塑教学工作,展览成为艺术院校展示检验雕塑教育成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综合视窗。

二、技术能力的整体提升

如果将这些年的展览作品进行整体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其一,毕业生对于材料的开拓能力和运用能力不断提高,不仅对传统的石、术、石膏等材料有新的尝试,也出现了不少积极巧妙使用新材料的优秀案例。其二,整体而言,毕业生的作品做得比以前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在今年的展览中,金奖之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升化的《建·拆——尚存的记忆》,以竹材为材料、构成为手段,搭建了一座仅仅由三个支点支撑起来的似隐似现的“空中楼阁”。达个中国传统的楼阁建筑隐藏在形同脚手架的构件中,似建似拆,引人深思。另一件获得金奖的作品——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毕业生韩毅所创作的《我们》,记录了一个紧张而富有动感的瞬间失重场景,中心人物从高高的梯子上摔下来之时,有人呼喊跑过去想救助他,有人惊慌失措自己也从自行车上跌倒,有人紧张得仿佛心都悬起来了,既夸张又细腻的处理显示了作者非常强火的写实技术能力以及对大场景的控制能力。通过对于雕塑重心的巧妙处理,作者使得每一个人物既能独立营造各自的戏剧性,又互相呼应,配合默契。天津美术学院刘涛的《再见假紫天堂》也属于金奖之一。现成品装置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有观念性,象征时间的闹钟、如同诺亚方舟一般的木舟、戴着防毒面具的时尚女子、盛放在盘子里的人骨和兽骨……仿佛在讲述关于时间、死亡、破坏、毁灭的人间悲剧。

广州美术学院李静的《史蒂芬。威廉姆·霍金》既获得了银奖也获得了钱绍武学术奖。铸铜材质的“霍金”瘫软在有机塑料制成的绘有行星图的透明座椅上,与大家脑海中身患卢伽雷氏症的霍金不谋而合,形式语言非常到位,座椅象征着这位身残志坚的伟大科学家用思想颠覆并建构了新的宇宙观。银奖之一西安美术学院王燕蒙的《征途四象》,以废弃的自行车轮胎为材质拼贴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形象,镶嵌于废弃的卡车轮胎巾,制造了古老的文化罔腾与现代文明的一次碰撞与接轨。铜奖作品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郑戎颖的《屏室系列》以木为材,运用切割镶嵌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空间和材料的独到理解。作品如礼器、如乐器、亦如山水流于器物之上,简洁而不乏东方意趣。四川美术学院华丽丽的《衍》相当地火辣辣,成千上万颗红辣椒附生在柜子、木桶、帘子、墙壁之上,生活由之自内而外地散发出火辣的味道。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冉净密,从她的数百件《竹日》中精心选择了六件参展。每一件作品都是从一段整竹上雕刻而成,只在竹的简身上作减法,不加任何东西,减掉了竹子的大部分实体,却大大扩展了作品的意象空间,使得竹子变幻万千。这种对于材料的运用方式相当地巧妙自然。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张朋的《学试会》,用试卷做成了一个个头戴博士帽、身穿博士服的人体躯壳,整齐划一地悬空排列起来,对于应试教育的僵化、刻板,对于培养出来的有学历没灵魂没个性的所谓人才,作者展开了强烈的批判与嘲讽。司徒安艺术交流奖作为对相埘传统的学院式作品的特殊鼓励,颁发给了《舞动的色彩》《天堂》《把对你的依念化作一片云》《留守老人》《徽因》,维护着潮流之外的另一部分人坚守的写实信仰。

第10篇

[关键词]就业状况;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93-02

1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艺术类高校及艺术类的招生也在不断的升温。许多高校本着向综合型大学发展的发展思路纷纷开办艺术专业,艺术类考生每年的报考比例也在不断的攀升。以山东省为例,2011年全省报名参加艺考的共87574人,但是据统计,山东省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率不足50%,不仅远低于一些基础学科的就业率,甚至低于师范类学生50%的就业率。一些艺术类名校,例如广州美术学院的就业率在广东省高教厅公布的数据中已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三,河北省的艺术类毕业生的一次性协议就业率也仅在27%~35%。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多年来艺术类学生的就业率也低于同期全国其他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艺术类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就业面相对狭窄,每年不断攀升的毕业生人数使市场供大于求,这些都加大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难度。高校必须从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思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拓展就业渠道等多种方式齐入手,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

2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点

一是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生源却逐年下降,我省的许多高校纷纷开办艺术专业以吸收更多的生源,许多学生和家长希望通过艺考完成孩子的大学梦,没有经过系统的调研及对就业市场的前景分析,专业选择存在盲目性。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在扩招的大趋势下生源本身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毕业生质量有所下降,加之市场需求出现了严重饱和,就业压力增大。前几年开始的艺术类招生热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已经开始显现,而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三到五年时间。

二是艺术类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与人力市场需求脱轨。目前,艺术类高等教育的教育体制僵化、专业结构失衡等问题普遍存在,个别学校只追求招生数量和综合型大学的专业数量,忽视对教学体制的研究和对市场的考察。个别高校只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却轻视能力培养,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要求。直接导致企业有效上岗率低,用人成本的增加,企业不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对毕业生的再教育、再培训,这也是导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三是劳动力市场对艺术类人才需求量逐年缩小。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行业,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求职。目前,河北省共有文化产业单位1.1万余个,但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也高达70多万人,占全省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左右。以河北日报集团、河北旅游集团为代表的文化企业集团,虽然实力雄厚,但是一些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也面临着改革和精简机构的局面。一方面用人单位需求量逐年缩水,另一方面艺术类人才不断地增长,使得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远远大于求的尴尬局面,使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更为狭窄,就业困难。

3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中出现部分大学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失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惑。更有一部分同学仍然有较强的“等、靠”的依赖心态,指望家长给安排工作,害怕参与市场竞争。大学毕业生对求职择业期望值过高,对工作的地域、职位、待遇等均有较高的要求。择业目标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落差,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为了进入心仪单位工作,不少大学生选择观望等待。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既面临着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共性问题,也因其专业特点而具有一些特殊性。

一是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式存在特点。目前河北省各高校开设的艺术类专业大致有4个专业方向,即:工业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综合绘画专业。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有需求的公司例如装饰公司、演艺公司、工业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艺术品设计公司等均以私营或民营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机制和用人方式都十分灵活,即我们所说的“打工”,但是企业大多不能为毕业生提供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有的甚至今天创办的公司,明天就不见踪迹。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通过签订灵活就业合同的方式参与就业,并且这也是目前河北省艺术类专业就业的主要方式。

二是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区域存在特点。艺术类毕业生毕业后的流向呈两种趋势:一种是回生源地就业或是在生源地附近就业,这种趋势近几年尤为明显。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可以说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大学毕业后回到父母身边,依托父母、同学、亲戚朋友的社会资源寻找工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另一种是到大城市、相对发达的城市就业。艺术类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多为文化产业及服务业,这些行业在大城市及沿海经济开放的城市发展的较为成熟,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机遇好、工资待遇高等都吸引着无数毕业生前往。

三是艺术类毕业生存在鲜明特点。尽管近些年艺术类招生的素质良莠不齐,但是对大多数选择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入学前要经过严格的艺术考试,因此在入学前他们就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的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艺术类毕业生有明确的专业目标,热爱自己的专业。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更注重对专业能力的提高,比较注重专业领域的自我认知和成就感。艺术类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过程中,大多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在这种基础上,艺术类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程度的自主性。他们不会盲目地跟从,希望通过就业实现专业领域的自我价值。艺术专业以创新为特点,因此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求新求异的意识较强,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的行业,喜欢迎接挑战,不喜欢墨守成规。这些特点使得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心态存在盲目性、不稳定性。

四是艺术教育自身存在特点。艺术专业需要从事的人具有一定的先天素质,另外还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奋训练。艺术教育在我国可以说是“精英教育”,虽然大部分人并不具备成为艺术家的资质,但是艺术教育不论从教育的形式、教育资源的分配等方面都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区别。但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特别是对艺术类报考和就业前景的错误理解,大量学生涌入艺术类专业就读,导致招收的学生良莠不齐。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艺术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艺术专业谋求职业。艺术教育也从注重创新和个性化的精英式培养走向工厂式的批量生产,艺术教育“大众化”与艺术类人才需求市场之间的矛盾更加凸现。

4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径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七大举措。要解决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转变就业思路,转变就业教育方式。从长远规划的角度出发,按照教育的规律和人才市场的规律来办学育人,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

一是强化就业教育,转变就业思路。将就业教育前移,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进行就业教育,使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继续推进“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系统化、专业化。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预备期,该阶段职业指导的目的与作用就是结合大学四年的教育,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使大学生具备“三大基础,四种能力”,以便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与学生面对面,用实战的标准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前“把脉”,对症下药。

二是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经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学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获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工作经验和综合能力的重视,已远远超过对专业知识和学历的要求。在市场竞争激烈和人才济济的时代,只有发展个人的竞争优势,才能抱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预定的目标。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校内、校外多渠道的社会实践平台。依托艺术类专业特有的“教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积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锻炼机会。此外,还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比赛,通过参赛促就业。实践证明,通过参加高水平的专业比赛,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就业视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尤其是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用人单位多是慕名而来,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校友的资源优势,广开就业信息渠道。艺术类专业教师作为从业者与相关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本行业领域的资源优势,对于促进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在专业领域德高望重的骨干教师、专家学者的工作室,使学生的专业教育更贴近社会需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将就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另外,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主要纽带,更是检验高校教育成果的主要参数。经过几年、十几年的打拼,他们已经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尤其是在所学专业的领域里拥有着非常宝贵的经验。高度重视校友工作,搭建校友与学校沟通的平台,充分利用校友与母校的“情感联系”,帮助应届毕业生了解市场目前的状况,及时做好各类信息的反馈工作,这些反馈对于应届毕业生的生涯规划而言也是宝贵的财富。学校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反馈能够发现新的问题,能够在教育中不断的反思,从而对教育目标、教育的方案作出及时、合适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小建,王爱文,王月凤.职业指导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2]傅.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大众文艺,2009(1).

第11篇

关键词:就业率,高等学校,毕业生,理性思考

 

过去大学生想的是如何发展,现在考虑的是怎样生存,生存问题就是就业问题。我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是明确的,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胡锦涛总书记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过这样的指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政治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全局。”教育部则要求,要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高校内部就业工作体系。各高等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高职院校、新办学校,要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抓好,落实好“一把手”工程,完善“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校内就业工作体系。总书记的指示和教育部的要求揭示了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研究高校就业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工作中与就业率有关的政策

1999年我国首次公布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依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高校对就业率的确定主要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为准。

近些年来,教育部逐步将高校学生就业率与高校发展、招生计划、新增设专业、高校评估等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挂钩,并将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状况的重要指标。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2004年国务院有关文件进一步强调要把就业率作为评估高职院校的“核心指标”;在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周济部长公开表示,对连续2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对于统计就业率的原因,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给出的解释是“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

目前我国公布的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数字是由各高校自身收集信息,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的,整个统计过程基本上没有得到监督和评估,自然也就缺乏公正性和可比性。而美国统计毕业生就业率的机构主要有政府专职部门、职业界(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方,为了确保较高的信息反馈率,尽量减少统计误差,多采用问卷、电子邮件和电话访谈。而英国就业方式的调查由高等教育署和高校共同完成,设计统一的问卷调查,由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填写和回收。各国十分注意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后续跟踪调查,一般将毕业若干时间的就业状况作为调查对象,与我国强调初次就业率相比,更加真实、灵活地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就业情况。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理性思考

1.采用就业率进行指标管理是否必要?

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由“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几个发展阶段,本来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指标管理已被证明有它的弊端。大学生毕业,从“包分配”走向“双向选择”,本身就说明了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决定本应由市场调节的就业。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做出就业率的指标要求,将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状况的重要指标,实际上是倒退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有关部门公布的高校就业率和专业就业率一般都是平均数,单从一个就业率指标看不出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无法说明关键性的问题。而香港科技大学等许多国际知名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就绝口不提就业前景,更不必说什么就业率,这是国际一贯作法,但其结果却是求学者众多,毕业后就业大都根本不成问题,很多毕业生成为国际名流、社会英才。可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才是保障就业的根本,我国就业工作的管理模式已与国际脱节。何况,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学校的努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大学生能否实现就业主要取决于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和对未来工作的期望以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及用人单位的意愿,这些因素并不是高校能左右的。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提出就业率的要求实在是勉为其难,将社会性的责任强加到高校一个单位头上难免不公。

2.采用就业率指导高校工作管理是否合理?

(1)就业率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论文参考。根据教育部政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与年度招生计划适度硬挂钩,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要缩减其招生名额。这直接导致高校办学的急功近利,各高校纷纷开设就业率较高的专业而撤消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各高校的专业设置趋于雷同,日益缺乏个性,追求高就业率,追求短期效应,导致相同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也会造成供需关系逆转,反过来导致就业率下降,这实际上是不顾发展的短视行为,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2)就业率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为了专心于就业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就业率指标,有些高校最后一学年必修的专业课程很少,整个一年时间被用于开展就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大好的教学资源被浪费,学生过早地被“发配”到单位,美其名曰顶岗实践,学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找到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的单位,想方设法把就业协议签下来,这样学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皆大欢喜,也不必总是被学校催着签协议。长此以往,许多高校在最后一年基本丧失了教学的功能,变成了就业的“推进器”。

(3)关于先就业再就业的思考。为了使学生尽快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许多高校在就业指导时,都提出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思想,即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擅长不擅长,先找份工作再说,这种做法无疑损害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利益。对用人单位来说,学生不是出于对单位和岗位的喜欢而勉强就业,找一个自己不愿做也不擅长做的工作做,必定不会全身心地投入,既耽误用人单位的工作,也浪费自己的青春大好时光。高校的这种就业指导思想和做法是“短视”和不负责任的。

3.道德层面上的思考

(1)关于虚假就业率的思考。论文参考。就业率高低不仅关系到高校专业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系到各学校的“脸面”,各高校都不敢掉以轻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完成这项工作。高校内部院系之间互相攀比就业率,搞排名,并对就业率高的班级、有关教师进行奖励。一些高校为完成就业率指标,通过各种手段弄虚作假,如假就业协议、“零报酬”就业、学校将学生档案转至人才交流中心以换取报到证、学校内部公司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或学校直接虚报数据等手段,个别高校为提高就业率,对不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就不发毕业证,动员学生想办法挂靠,往往只签协议不报到,实际上并没有就业。甚至有些高校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人为制造出就业的假象,使学生“被就业”。以上不规范的做法造成大学生就业率统计失真,反而影响到国家就业政策的宏观决策,而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歧途。

现在国内普遍以签就业协议认定就业的方法存在漏洞,有的毕业生实际已就业,但只是想暂时工作一段时间,不愿转入人事关系,由于不符合发放派遣证的条件,被列入就业之外。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并不急于在毕业前找工作,这并不说明他水平不如人,一时找不到工作,反而说明他手中有挑选工作的资本,选择余地大。我国对初次就业率太关注了,而在美国,统计就业率要跟踪3年,包括总在业时间、工资水平等。在英国,则以《教育法案》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2)关于就业过程中诚信缺失的思考。为了就业率这个指标,为了所谓的面子,以牺牲诚信为代价,高校、教师、学生都面临着诚信缺失的问题。许多高等学校宁肯牺牲就业率的真实性,也不惜以造假的方式提高就业率,掩盖了高等学校就业率的真实情况。大学教育本来应该是一方“净土”,俗称象牙塔,如此造假无异于是对社会诚信的“釜底抽薪”,大学的形象、灵魂何在?部分学校将就业率与有关人员的奖罚挂钩,对院系、个人进行不同程度的奖罚,不仅将就业任务分配到辅导员、班主任上,甚至还分派到任课教师头上,任课教师教学、科研任务本来就重,压力大,不堪重负,再去为了学生就业奔命,无疑是雪上加霜。某些辅导员、班主任为了完成就业率的任务,调动一切关系,采取一切手段,对学生软硬兼施,一切以诱导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为目的,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更直接影响的是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态度。也许他们早已忘了,高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是道德良知的圣地,可如今,所谓的“最后一片净土”也清静不了。

(3)关于就业率与毕业率的思考。就业率与毕业率有何关系?这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毕业都困难何以就业?因此就出现了些怪现象,为了提高毕业率进而提高就业率,某些高校不顾师德,想方设法让学生毕业,降低毕业标准、降低毕业前清考的难度、考前打招呼,甚至不让认真负责的教师出卷、改卷,毕业前清考某些领导甚至比学生还紧张,主动为学生铺路。长此以往,不知我国的教育将去往何处?师德良心对于某些教师已不复存在,他们关心的只是如何达到就业率的指标,对上级领导有个交代,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罢了。如此看来为了满足就业率,牺牲的是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既然毕业不难,有人打点,对某些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来说学风自然好不到哪去了,即使学校再加大管理力度也很难再让学生服从管理,造成高校教学管理的恶性循环。论文参考。

4.关于高校究竟该怎么做的思考

教育的目的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修读了足够的学分,达到毕业的标准,剩下的人生路该如何走,学生自有自己的人生设计,就不就业首先是学生个人的问题,高校没必要把学生当作未成年的孩子,在就业问题上给予过多的干涉,甚至越俎代庖。就算在短时间内就不了业,也没必要大惊小怪的。现在是自由开放的社会,有些学生比较有主见,不想随波逐流,为了更好地自谋职业或从事自由职业,也不一定非要在限定的时间找到工作。一个人要生存,要养家糊口,总要工作的,何况是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呢!如果能废除就业率统计和公示,则不仅能免除毕业时造假的尴尬,对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也是一种精神解脱、压力释放吧,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高校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即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一定技能等。高校的教育应该少受外界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使教师能够从容、一心一意地教书育人、做学问,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成才,增强思想沉淀、社会责任和职业才干,为就业做好准备。高校应将教育回归到它的原本定位,而不要急功近利地一切围着“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曹扬.从就业率问题管窥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2008(3).[2]李鸿雁,侯济民.对大学生“就业率”的理性思考.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2)

[3]温晓慧.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思考.中国统计[J],2006(6).

[4]牛巨龙,袁素贤,方永辉,许海涛.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率统计虚高的利弊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12,7(4):464-466.

[5]阮君惠.高职院校如何应对就业率的压力.引进与咨询[J],2006(1).

[6]黄必春.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问题的几个隐忧.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J],2006(3).

[7]刘南槐.也谈高校就业率考核工作.职业教育研究[J],2007(9).

第12篇

关键词:就业率,高等学校,毕业生,理性思考

 

过去大学生想的是如何发展,现在考虑的是怎样生存,生存问题就是就业问题。我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是明确的,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胡锦涛总书记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过这样的指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政治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全局。”教育部则要求,要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高校内部就业工作体系。各高等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高职院校、新办学校,要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抓好,落实好“一把手”工程,完善“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校内就业工作体系。总书记的指示和教育部的要求揭示了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研究高校就业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工作中与就业率有关的政策

1999年我国首次公布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依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高校对就业率的确定主要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为准。

近些年来,教育部逐步将高校学生就业率与高校发展、招生计划、新增设专业、高校评估等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挂钩,并将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状况的重要指标。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2004年国务院有关文件进一步强调要把就业率作为评估高职院校的“核心指标”;在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周济部长公开表示,对连续2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对于统计就业率的原因,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给出的解释是“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

目前我国公布的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数字是由各高校自身收集信息,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的,整个统计过程基本上没有得到监督和评估,自然也就缺乏公正性和可比性。而美国统计毕业生就业率的机构主要有政府专职部门、职业界(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方,为了确保较高的信息反馈率,尽量减少统计误差,多采用问卷、电子邮件和电话访谈。而英国就业方式的调查由高等教育署和高校共同完成,设计统一的问卷调查,由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填写和回收。各国十分注意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后续跟踪调查,一般将毕业若干时间的就业状况作为调查对象,与我国强调初次就业率相比,更加真实、灵活地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就业情况。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理性思考

1.采用就业率进行指标管理是否必要?

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由“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几个发展阶段,本来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指标管理已被证明有它的弊端。大学生毕业,从“包分配”走向“双向选择”,本身就说明了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决定本应由市场调节的就业。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做出就业率的指标要求,将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状况的重要指标,实际上是倒退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有关部门公布的高校就业率和专业就业率一般都是平均数,单从一个就业率指标看不出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无法说明关键性的问题。而香港科技大学等许多国际知名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就绝口不提就业前景,更不必说什么就业率,这是国际一贯作法,但其结果却是求学者众多,毕业后就业大都根本不成问题,很多毕业生成为国际名流、社会英才。可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才是保障就业的根本,我国就业工作的管理模式已与国际脱节。何况,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学校的努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大学生能否实现就业主要取决于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和对未来工作的期望以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及用人单位的意愿,这些因素并不是高校能左右的。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提出就业率的要求实在是勉为其难,将社会性的责任强加到高校一个单位头上难免不公。

2.采用就业率指导高校工作管理是否合理?

(1)就业率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论文参考。根据教育部政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与年度招生计划适度硬挂钩,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要缩减其招生名额。这直接导致高校办学的急功近利,各高校纷纷开设就业率较高的专业而撤消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各高校的专业设置趋于雷同,日益缺乏个性,追求高就业率,追求短期效应,导致相同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也会造成供需关系逆转,反过来导致就业率下降,这实际上是不顾发展的短视行为,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2)就业率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为了专心于就业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就业率指标,有些高校最后一学年必修的专业课程很少,整个一年时间被用于开展就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大好的教学资源被浪费,学生过早地被“发配”到单位,美其名曰顶岗实践,学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找到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的单位,想方设法把就业协议签下来,这样学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皆大欢喜,也不必总是被学校催着签协议。长此以往,许多高校在最后一年基本丧失了教学的功能,变成了就业的“推进器”。

(3)关于先就业再就业的思考。为了使学生尽快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许多高校在就业指导时,都提出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思想,即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擅长不擅长,先找份工作再说,这种做法无疑损害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利益。对用人单位来说,学生不是出于对单位和岗位的喜欢而勉强就业,找一个自己不愿做也不擅长做的工作做,必定不会全身心地投入,既耽误用人单位的工作,也浪费自己的青春大好时光。高校的这种就业指导思想和做法是“短视”和不负责任的。

3.道德层面上的思考

(1)关于虚假就业率的思考。论文参考。就业率高低不仅关系到高校专业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系到各学校的“脸面”,各高校都不敢掉以轻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完成这项工作。高校内部院系之间互相攀比就业率,搞排名,并对就业率高的班级、有关教师进行奖励。一些高校为完成就业率指标,通过各种手段弄虚作假,如假就业协议、“零报酬”就业、学校将学生档案转至人才交流中心以换取报到证、学校内部公司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或学校直接虚报数据等手段,个别高校为提高就业率,对不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就不发毕业证,动员学生想办法挂靠,往往只签协议不报到,实际上并没有就业。甚至有些高校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人为制造出就业的假象,使学生“被就业”。以上不规范的做法造成大学生就业率统计失真,反而影响到国家就业政策的宏观决策,而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歧途。

现在国内普遍以签就业协议认定就业的方法存在漏洞,有的毕业生实际已就业,但只是想暂时工作一段时间,不愿转入人事关系,由于不符合发放派遣证的条件,被列入就业之外。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并不急于在毕业前找工作,这并不说明他水平不如人,一时找不到工作,反而说明他手中有挑选工作的资本,选择余地大。我国对初次就业率太关注了,而在美国,统计就业率要跟踪3年,包括总在业时间、工资水平等。在英国,则以《教育法案》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2)关于就业过程中诚信缺失的思考。为了就业率这个指标,为了所谓的面子,以牺牲诚信为代价,高校、教师、学生都面临着诚信缺失的问题。许多高等学校宁肯牺牲就业率的真实性,也不惜以造假的方式提高就业率,掩盖了高等学校就业率的真实情况。大学教育本来应该是一方“净土”,俗称象牙塔,如此造假无异于是对社会诚信的“釜底抽薪”,大学的形象、灵魂何在?部分学校将就业率与有关人员的奖罚挂钩,对院系、个人进行不同程度的奖罚,不仅将就业任务分配到辅导员、班主任上,甚至还分派到任课教师头上,任课教师教学、科研任务本来就重,压力大,不堪重负,再去为了学生就业奔命,无疑是雪上加霜。某些辅导员、班主任为了完成就业率的任务,调动一切关系,采取一切手段,对学生软硬兼施,一切以诱导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为目的,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更直接影响的是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态度。也许他们早已忘了,高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是道德良知的圣地,可如今,所谓的“最后一片净土”也清静不了。

(3)关于就业率与毕业率的思考。就业率与毕业率有何关系?这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毕业都困难何以就业?因此就出现了些怪现象,为了提高毕业率进而提高就业率,某些高校不顾师德,想方设法让学生毕业,降低毕业标准、降低毕业前清考的难度、考前打招呼,甚至不让认真负责的教师出卷、改卷,毕业前清考某些领导甚至比学生还紧张,主动为学生铺路。长此以往,不知我国的教育将去往何处?师德良心对于某些教师已不复存在,他们关心的只是如何达到就业率的指标,对上级领导有个交代,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罢了。如此看来为了满足就业率,牺牲的是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既然毕业不难,有人打点,对某些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来说学风自然好不到哪去了,即使学校再加大管理力度也很难再让学生服从管理,造成高校教学管理的恶性循环。论文参考。

4.关于高校究竟该怎么做的思考

教育的目的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修读了足够的学分,达到毕业的标准,剩下的人生路该如何走,学生自有自己的人生设计,就不就业首先是学生个人的问题,高校没必要把学生当作未成年的孩子,在就业问题上给予过多的干涉,甚至越俎代庖。就算在短时间内就不了业,也没必要大惊小怪的。现在是自由开放的社会,有些学生比较有主见,不想随波逐流,为了更好地自谋职业或从事自由职业,也不一定非要在限定的时间找到工作。一个人要生存,要养家糊口,总要工作的,何况是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呢!如果能废除就业率统计和公示,则不仅能免除毕业时造假的尴尬,对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也是一种精神解脱、压力释放吧,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高校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即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一定技能等。高校的教育应该少受外界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使教师能够从容、一心一意地教书育人、做学问,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成才,增强思想沉淀、社会责任和职业才干,为就业做好准备。高校应将教育回归到它的原本定位,而不要急功近利地一切围着“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曹扬.从就业率问题管窥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2008(3).[2]李鸿雁,侯济民.对大学生“就业率”的理性思考.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2)

[3]温晓慧.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思考.中国统计[J],2006(6).

[4]牛巨龙,袁素贤,方永辉,许海涛.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率统计虚高的利弊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12,7(4):464-466.

[5]阮君惠.高职院校如何应对就业率的压力.引进与咨询[J],2006(1).

[6]黄必春.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问题的几个隐忧.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J],2006(3).

[7]刘南槐.也谈高校就业率考核工作.职业教育研究[J],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