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及产品设计

工业及产品设计

时间:2023-06-06 09:29: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及产品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及产品设计

第1篇

1数字媒体技术与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逐年增加,消费者对工业产品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设计师才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更加符合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现阶段产品设计在渐已成熟的软件技术帮助下,产品的表现力、造型的真实度、视觉效果等方面,与传统工业设计相比,都呈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然而工业产品设计需要,也促使数字媒体技术不断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2]。

2现阶段数字媒体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在工业产品设计前期阶段的应用

工业产品设计前期,必要的准备工作,将为工业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数字媒体技术介入使工业设计师节约了前期准备时间,提高了准备效率。与以往早期的传统动画电影不同的是,在进行动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进行必要的策划、纸上绘图创作之外,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支撑,可以通过Ps、Sai等二维图形绘画软件进行绘制,便于进行二次调整和修改,避免了纸质手稿的局限性,提高工作效率。

2.2在工业产品设计中期制作阶段的具体应用

工业产品中期制作阶段是整个产品制作的中心环节。数字媒体技术中三维制作软件具有真实性、精确性和无限可操作性的特点。在工业产品设计中期,我们可以将之前的创意图利用数字媒体三维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制作出立体效果,使产品设计更加直观、更加生动逼真。由此可见,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工业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更适合工业设计产品的定型和后续改进。

2.3在工业产品设计后期制作阶段的具体应用

在工业设计后期的处理阶段,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显现出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数字媒体技术通过三维建模、贴膜、灯光及渲染,使产品效果更具有生动的表现力,避免了单纯手绘中难以实现的真实效果;设计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给产品附加动画效果,使产品更具有表现力,真正使得数字媒体技术服务于工业产品设计[3]。

3数字媒体技术在未来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3.1工业产品设计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未来的工业设计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和全面。它将深刻地影响着工业设计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同时也为工业产品设计的情感的表达、感情的抒发及影片的思考,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设计者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消费者体验设计产品,做到身临其境,与产品的内容进行情感互动,实现“所及即所得”。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大大加强了电影的创作空间,使工业产品设计不再受限于技术的制约,工业产品将会产生新的变革。

3.2制作平台更加便捷

以犀牛、3D等为代表的三维产品制作软件将会推动工业产品设计不断前进;大量的跨平台交互设计软件的推出和更新,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到全方位,全时段的沉浸式设备的应用,都将促使工业产品更具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5];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将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简化操作程序,设计出更加便捷、迅速、人性化的数字软件,简洁的操作及制作将在大众面前得以推广,甚至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需要。

4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多元化;发展趋势

通过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往昔解析,预测未来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状况。未来工业产品设计发展方向不仅体现在最基本的需求层:生理需求;相对应即“以人为本”的需求理念。还体现在对消费者心理的关怀与诉求,即“情感诉求”,让产品本身折射出的人文气息与消费者的精神认知层面相互交融,让消费者从产品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一、工业产品设计未来发展趋势之“以人为本”

在20世纪就已经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为人而设计,人是设计最终的消费者。“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人―机―环境―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之上,产品设计师将其理念进行探索与分析,深入转化为“普适设计”“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

“普适设计”与我们当下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相似。产品的最终受益人是大众,大众是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只有设计出最广大人民适用的工业产品,大众的最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普适设计”的内在含义就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绿色设计”在设计中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是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相并行,其根本出发点是基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施,社会的持续发展道路对于我们的产品设计师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设计师有责任引领人们走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和资源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地球资源的不断损耗与浪费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只会日益受到破坏,倡导环保生态、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绿色设计最终的理想与追求。

“生态设计”在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资源,以其为核心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在创造我们社会经济价值的同时,环境资源要得到充分的保护,设计的核心要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统一性。产品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精神需求,与此同时对环境的依赖要达到最低的影响。生态设计的范围不仅涉及的是生态环境,还要满足我们的自身生存发展、繁衍生息、享受大自然等生态需求。

二、现代工业设汁趋势之“情感诉求”

情感设计主要通过设计师对人的情感、心理活动、思绪波动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以上涉及的种种因素,激发人内心的渴望诉求,深层次挖掘消费者内心意念,从而创作出符合人内心需求的产品。在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中大致可以通过从产品造型、色彩、材质等因素来指导消费者对产品的精神诉求即情感诉求。

产品的造型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固定存在的形态与外观造型,因此它势必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特殊感受,产品本身的形式美和造型外观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亲近感觉。

色彩所表达的形式美最为鲜明,消费者对色彩的感觉最为敏锐,产品首先给消费者的直接视觉刺激就是其色彩,所以色彩的情感体验最为迅速与直接。产品特有的色彩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识别能力,产品固有的色系会给予消费者对产品色彩鉴别的能力。色彩的明度、纯度,以及配色都能触及消费者内心的渴望,根据色彩的形式美而达到产品ο费者的情感诉求。

材质的形式美所表现出的情感诉求是通过材质本身固有的特性折射出的情感诉求。不同质感的工业材料不仅给人的感受,还会引发人们对不同事物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空间上升为情感上的诉求。产品表面粗糙的材质会让消费者感受到强烈的原生态、粗犷、自然,表面光滑的材质又会让人联想到精细、柔软、亲近之感。

三、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设计方法与趋势

传承和创新:创新是要立足于产品的形式,把握其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核心力量。运用传统元素的创新研究,探究其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进行创作上的创新,而不是硬套。创新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模仿与东拼西凑,只有对传统的东西不断研究与细化,探求其更深层次的运用意义才能探索出符合自身的创新发展之路。

借用和超越:借用并不是在看到其他产品设计的优势从而借用,借用只有设计出比原先更为精彩的设计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借用,若只是一味地模仿便谈不上是成功的设计。设计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加法与减法”,设计并不是单一累加,相反之下,一件好的设计却给人简洁、一目了然之感。借用并不是“拿来主义”,产品设计师要分解其现代设计的精髓,在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形”的设计创造,思其“意”,悟其“神”。

虚拟技术:人机交互系统的空前繁荣的发展状况无疑为未来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VR系统的设计研发让用户在数字虚拟世界里观察、使用和操作产品模型,感受工业产品传递给用户全新的反馈,如视觉、触觉。因此给产品的研发和评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让未来产品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与发展方向。

叙事设计:叙事产品设计并不是单一的产品,其中有其叙事故事情节,用讲故事的形式把产品的形式传达给使用者,让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有故事情节的体验,从而使得消费者与产品之间有非物质特性的信息交流,叙事是为产品的物质与精神功能所服务的一种设计手法。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是社会历史实践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只有具备深厚文化根基的设计作品才会让人更回味,对于工业产品设计是一笔巨大的宝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并不是一句空口号,作为现代设计师要合理地开发这笔民族财富,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产品,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与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才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正确方向。

注释:

*基金项目:2015年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明清时期“徽州帮”古家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A2015054)。

参考文献:

[1]苏文奎.我国产品生态设计法律保障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严家齐,肖培烽,王永刚.浅谈工业设计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5(7).

[3]朱煜明.中国工业洗涤机械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1.

[4]张贵.工业设计行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分析[J].电子测试,2017(4).

第3篇

关键词:交互设计;工业产品;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77-01

一、交互设计简介

研发、评估、实现给用户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简称人机交互。具体地讲,人机交互主要以人与计算机之间信息互换为核心的研究内容,所有涉及到与人类进行信息互换的产品,均需要将人机交互的设计理念导入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且这里的设计对象不再局限于计算机,而是包含所有需要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用户期望功能的工业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人机交互不断发生,例如通过手机打电话、利用电脑玩游戏、使用遥控器切换电台等等。在这一系列的交互行为中,用户通过自身发起的行为进行输入,随后经过产品内部系统的处理进行输出,以图像或声音等方式呈现在了用户的面前。

二、工业产品中使用交互设计的现状及展望

目前,在国际上交互设计的导入不再局限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方面,正在逐步向实体工业产品的方向迈进,而国内在实体工业产品中还缺少对交互设计思想的引用,交互设计仍然停留在计算机软件的研发中。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化,交互设计的导入必将成为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交互设计师这项新兴职业已经逐渐进入职场舞台,而目前从事该职位的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大部分为计算教学、心理学、机械设计学等,缺乏专业性,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交互设计的需求量必然呈上升趋势,为满足市场人才输出需求,必然会有更多的高校开设交互设计的专业及相关课程,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三、交互式工业产品的设计方案

(一)工业产品中交互设计思想的导入

工业产品的设计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作,需要多方人员的有效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其中包括不同学术领域的工作人员以及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经过100余年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工作,工业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稳健的设计系统。对具体工作流程进行分析,目前的工业设计思路主要是从用户需求入手,针对不同人群研发不同的产品,并经过一系列测试后推入市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虽然产品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客户期望要求,但却忽略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完成期望要求的难易程度。因此有必要将人机交互设计理念导入设计系统中。首先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导入交互设计的意义在于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对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进行分解剖析。交互设计由人、行为、使用环境、技术等几个因素组成。导入交互设计后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不仅可以针对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更能发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想法与情绪,通过设计保证用户愉悦地使用产品。

(二)工业产品设计与交互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流程

在融入交互设计理念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中,以用户期望为关注焦点、以交互设计理念为设计核心、以以人为本为宗旨,设计出人性化工业产品,下面简单地介绍相关设计流程,其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是通过市场调查等手段聆听用户呼声、获取用户需求。此阶段的主要负责人为市场调研人员、交互设计工程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用户具体需求的研究、明确新产品的特性及针对的用户人群,并进行角色互换,设想作为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情景。第二是由工业设计工程、交互工程设计师师提出不同的设计概念,选择较好的方案进入下一阶段。第三是由工业设计工程师与交互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共同将择优选出的设计概念转换为软件或硬件的具体实体产品。第四是对实体产品的原型进行一系列功能测试,该阶段由交互设计工程师、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共同完成。通过实际使用者对使用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描述,对已知问题和潜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与改进意见。最后是产品优化及制造过程。该阶段工作团队由工业设计工程师、交互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组成,根据前阶段提供的测试报告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更新,并再次进行功能测试,稳定之后,方可量产。

四、结语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不断深入,目前交互设计理念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也是变得越来越广泛。它的应用已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计算机软件产品设计,逐渐迈向了工业产品设计系统。融入交互设计理念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不仅在自身发展上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在人文关怀方面也更加进步,为21世纪新时代的工业产品提供了新的路线。

参考文献:

第4篇

产品设计对象包括机械装备、轻工产品、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从产品设计的共性角度出发,不同设计对象的构思、表达、程序、形态、结构等有着共同的基础和相似的呈现。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对工业设计的定义为: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材料、色彩、表面加工、结构、构造、形态和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工业设计核心就是产品设计。拓展来看,产品设计的设计对象除了现代工业产品外,也可外延到手工艺品、工艺美术品等手工业时代的产品。产品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工业产品设计基础理论和造型能力,具有良好的形态理解与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产品转化能力、设计协作与设计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设计人才。产品设计专业培养模式存在以下特点:

1.创新性

产品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产品设计人才,则必然要求产品设计教育也具备创新性,产品设计教育必须将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最终目标与价值导向。

2.交叉性

产品设计与艺术、工程、技术、管理、市场、心理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产品设计程序中,消费调研、市场分析、产品定位、产品研发、工程分析、市场营销等都与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产生一定程度的联系与交叉。产品设计教育势必体现出产品设计的交叉性和综合性。

3.应用性

产品设计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培养。产品设计教育的应用性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执行判断能力等方面。

4.多样性

产品设计教育的多样性反映在多个方面,有设计门类差异导致的多样性,有行业区块差异导致的多样性,有人才培养层次差异导致的多样性等。

二、基于产品设计专业的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通过对产品设计教育特点的分析,可知产品设计教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上应做到兼顾学科基础与特色方向。国内外很多高校的产品设计教育也都体现出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趋势,如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高校,家具设计方向都是其优势特色专业方向。四川农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面向四川家具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从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角度出发,确立了建立在产品设计专业共性培养基础上,同时极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如下基于产品设计专业的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思路和原则。

1.面向产业,办好专业

应用型学科专业办学应该满足产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区域经济是产品设计专业发展的重要推手。目前,家具产业在四川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以“中国板式家具生产基地”为中心的产业体系和以“中国西部家具商贸之都”为中心的商贸体系,家具产业被成都市列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成都成为中国五大家具产业基地和四大家具流通基地之一。四川是实现家具产业创新的重要战场,家具设计人才不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从事家具产品创新设计的实践能力。近年来,相关高校对家具设计方向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在深度和广度上往往缺乏整体思考和可操作性,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产业服务意识薄弱、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匮乏等问题。目前,四川省内设置家具设计方向本科专业的高校有两所,其中四川农业大学的家具设计方向在四川省内设置时间最早,发展起步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办学以来针对专业性质、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区域优势等,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获得诸多成果和经验,在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拓进取、不断改革,为四川家具产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家具设计人才。

2.夯实基础,突出模块

在人才培养上要以产品设计为根本,拓宽专业基础;以家具设计为抓手,体现方向模块。要在产品设计通才平台上进行家具设计专才的培养。根据此思路,四川农业大学2014级产品设计专业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培养方案中,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是产品设计模块、家具设计方向模块、室内设计方向模块。产品设计模块,以产品设计基础课程和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为主,包括设计概论、设计素描、设计制图、现代设计史、专业概论、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Ⅰ(AutoCAD)、色彩构成、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方法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Ⅱ(3dsmax)、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型设计与制作、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方向模块,以家具设计方向课程为主,包括家具与室内设计史、家具与室内装饰材料、家具设计、软体家具、家具表面装饰设计。室内设计方向模块,以室内设计方向课程为主,包括房屋建筑学、室内设计原理、建筑技术与设备、公共空间设计、室内装修工程、室内装修工程概预算、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展示空间设计。模块设置较好地构建了产品设计(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的课程体系,在夯实学生产品设计专业基础的同时,较好地体现出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的特色。然而,模块设置后并非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目前还处在优化改革进程中,仍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家具设计方向课程偏少,体系完整度有待提高,家具设计技术性课程缺乏等。上述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革新和调整,继续依据方案实施情况和人才培养效果进行持续深入改革。

3.强化理论,重视实践

家具设计是一种具有系统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产品创新设计活动。家具设计既需要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方法,也需要推陈出新的形象构思方法。家具创新设计需要理论支持与指导,理论知识的学习、积累对于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来说不可或缺。然而,家具设计教育不仅仅要注重课堂理论教学,更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级专门设计人才,通过包括实验课程、实践环节、顶岗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在内的多种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业务素质。同时,要着重建设校内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践平台,为应用型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实训实习条件。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 人才培养 模式

一般如无特别的指明,凡称工业设计者必定是对狭义的工业设计而言、也只对产品设计而言。所谓产品设计,就是为了人类在对付严酷的自然时,提高自身生活、生存和生产能力,而对工具、器械与设备等的实用需求所作的“响应”。产品设计过程中在保证作为主要内容要素的实用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合适的外在形式作为主要的形式要素来形成审美对象,在使用者们的亲历使用中诠释出它的情感价值。工业设计教学及实践意在培养满足上述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工业设计基础知识、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高的人文道德素质为总体目标,突出学生的结构设计和原型制作能力培养。在学生完成基本美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及能进行产品外观设计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产品结构设计的能力,包括产品材料与成型、结构设计、加工工艺、模具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在学习设计知识的同时,多方面强化学生原型制作动手能力,包括各类手工模型制作、快速原型制作、后处理技术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岗位技能为导向,结合广东工业设计行业的特色,充分调研工业设计结构和企业设计部门工作状况,依托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分析企业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各岗位工作流程,并总结各岗位所需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确定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与技能培养的目标。对应各岗位工作的过程,确定相应教学内容,由课程的递进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对应各岗位工作的典型产品,校企共同参与,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由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的递进,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

1.“岗位技能导向,产品设计项目驱动职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步骤

(1)人才培养岗位定位

主要就业行业(企业):工业设计公司、原型制作企业、轻工制造企业和广告设计公司等。

主要就业部门:产品结构设计部门、产品造型设计部门、模型制作部门、平面设计部门。

主要工作岗位:产品结构设计员、产品外观设计员、模型制作工、2D/3D绘图员。

未来潜在岗位:结构工程师、造型设计师、原型制作师等。

(2)确定企业岗位能力目标

以小家电工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为主,校企合作共同探讨、分析、归纳典型工业产品外观、结构设计、原型制作、生产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对应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具体工作过程,分析其行动领域内容,总结其所需职业素质及能力,确定工业设计行业各工作岗位与岗位群。

(3)培养过程的程序化

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委员,根据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及岗位工作流程中抽象出来的行动领域,确定相对应的学习领域,进而明确教学过程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课程体系。

(4)职业能力递进形成过程

细化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参考企业各岗位之间知识和技能的递进与包容关系,形成职业能力递进式的人才培养过程。安排相互衔接的知识与技能课程,通过课程的不断深入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培养。

(5)培养过程的校企共育

依托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委员会,引导各合作企业参与教学过程,技能课程由企业人员讲授,专业核心课程考核由企业及行业来完成。在第二学年实行学生预分配,各合作企业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签订预分配合约,签约后,由企业为所签约学生选择课程,参与实际教学过程并进行课程考核,自第五学期,所签约学生可以去签约企业实习。在第五学期实行分段教学,下企业实习的学生可回校进行短期集中学习,以完成规定的学分;各签约企业也可安排短期专项集中培训,专项集中培训设在企业,计入总学分,建立“厂中校”的培养机制。

2.建立了基于“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

(1)专业核心能力分析

结合产品设计和制作过程,通过调查和剖析,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产品造型设计能力、产品结构设计能力、产品快速成型与后处理能力、原型制作能力。

(2)课程体系的构建

结合专业的核心能力,参考相应的职业鉴定标准,提炼本专业培养所需达到的职业技能,最后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同时,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要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坚持“突出技能训练”的原则,强调实践性教学,推行“双证书”制度。产品创新能力包括工业设计概论、产品设计初步、人机工程学等课程;产品造型设计能力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平面设计基础(CoreDraw)、产品效果图设计 (Photoshop)、产品造型设计I(Rhino)、产品造型设计II(Alias)等课程;产品结构设计能力包括工程力学、材料与成型工艺、产品结构设计(PROE)、结构设计(UG)、产品质量检测等课程;产品快速成型与后处理能力包括快速成型与后处理等课程;原型制作能力包括原型制作与后处理等课程。

3.在课程中形成认知、感受、实践训练体系

以教学工作室为基本教学单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工作室制在国外大学设计专业普遍实行,近百年来的形成与发展,它的优越性勿庸置疑。我国一些院校也在试行该体系。我们实行的是工作室制教学,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工作室。它的基本内涵是:由教学团队组合而成,承担一定的课程组群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研究、实践任务的教学基本单位。经过两年的局部单项实验,实行造型创意教学工作室教学。与此相配套的有设计教学工作车间,学生在教学工作室完成设计方案后到工作车间进行具体制作。同时,每个教学工作室还要设立校外实践基地,以供学生造型研究与实践使用。从工作室、工作车间,到实践基地构成了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链条系统,形成学研、产互动的良性循环系统。

4.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

与中职学校密切合作,构建基于工业设计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制定 “3+2”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理论性较差等特点以实现职业能力无缝连接为原则。另外,还要积极研究探索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对接模式,技能型的高职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再提升的空间。

三、结束语

第6篇

摘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是“本元文化”;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来说,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造物艺术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工业产品设计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就是用艺术的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

关键词:艺术文化学;工业产品设计;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是“本元文化”①。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在哪个地区和民族,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完全是“实用先于审美”②、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人类就开始具有了“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越来越丰富,人造物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了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

大千世界,多样的造物艺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于是我们便对它们视而不见,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艺术文化简单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将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这种“重道轻器”的思想沿袭于历代,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③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两者相辅相成。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使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人类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尽管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印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石器工具中,能够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创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如果“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④,那么,这个手工的造物艺术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造物所使用的材料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人类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使黏土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及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地被体现,只不过当时工业的概念仍然是手工业。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具有了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可操作性,同时还要研究形态表现的艺术性。这里的“艺术性”包括产品的造型、色彩、纹饰等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与纹理效果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在成为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也成为了一种视觉语言艺术。我们通常把通过眼睛体验到的美的东西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因此,造物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艺术。一般艺术都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来体现的,在这里,造物艺术的语言是人造物的具体形态、色彩、质感等,是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来鉴赏和识别的。工业产品设计,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

前“全苏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尤里·苏罗维夫曾把工业设计评价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从属于文化,即由各种产品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会经济体系、意识观念的差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全部结果的复杂性以及冲突。将工业设计这一行为和其成果(产品)内潜的长处和短处,与社会经济的形式及其设计所适应的社会文化分开来考虑,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本身,也创造了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也就是用艺术的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大工业的产品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和狭隘范围集团的要求而生产,而是以广阔的市场为目的。在加工技术机械化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也不断产生,过去不存在的各种工业产品渐渐进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过去不曾有的艺术手法纷纷显现于工业产品之上,工业产品设计向全社会生活普及和渗透。如今,塑料、汽车和电视等已在现代生活中深深扎根,而我们却渐渐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

第7篇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风格;高效节能;低碳经济

1 低碳经济与工业产品设计

(1)工业产品材料的低碳性。低碳经济就是追求环保的自然的材料,不论是工业产品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材料,都应当应用生态环保的材料才能达到低碳经济所提出的要求,在工业产品设计中,低碳材料主要有两个种类,第一种是运用自然材料作为工业产品的材料。第二种是运用可分解,可再生的材料作为工业产品的主要材料。自从低碳被人们所倡导,低碳材料的种类就不断增加,而且低碳材料的应用面也变得越来越广。例如,在人们房屋装修过程中,家具,灯具,使用装修材料,都用到低碳的材料。人们也更加追求在家具及装修方面使用低碳材料,因为,低碳材料不仅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而且低碳材料的使用还会减少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所以应用在人们生活中的工业产品的环保低碳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可降解的再生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这种材料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重复再生使用,这种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满足低碳经济所提出的要求。近些年我国在可再生材料的研发方面非常重视,研发出可再生的材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研制出可再生的材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国外很早就运用到,以生物材料作为原材料提取出新材料的方法,但是研发的成果虽然符合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其成本过高,全国范围无法得到普及。所以,未来只有不断完善设备,提升技术水平才能更快的研制出可再生的节能原料。

(2)工业产品加工中的低碳。不仅工业产品的材料要应用低碳环保材料,而且工业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也应当追求低碳环保的理念,工业加工一般采用的模式都还是原有的模式,利用煤炭等能源进行工业产品的加工,这种传统的加工模式不仅不利于环境的保护,而且应用的原料多数是不可循环,不可再生的材料。例如,煤炭。许多工厂加工后排污设备简陋,排出的污水进入河道农田,这样就大量污染了水资源,还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等。所以在遇到这些问题后,我们发现,只有针对工厂加工不环保的环节,进行改进,在加工过程中追求环保的生产工艺,在应用资源时尽量采用可循环利用的资源。

(3)低碳经济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既要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放在首位,又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围绕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以为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可持续发展应该保证,社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生态进行保护,在对能源消耗过程中,消耗多就要对能源的利用多,不论消耗多少都应当控制排放量到最小状态。如果将可持续发展与工业产品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损耗,工业产品设计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后,更方便翻新拆卸以及回收,这样满足了环境保护的长期发展目标,使设计的要求得到了充分的优化。

2 低碳经济与工业产品设计风格

(1)低碳经济为工业产品设计提供了创作动力。工业产品设计受人们需求和社会发展所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产品的设计也在不断改变。近些年低碳经济非常受到国家和人民的欢迎,这也给设计师提供了创作的动力,设计出许多低碳的工业产品。例如,一些产品运用了可回收,可持续利用的材料作为包装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没有浪费,而且提高了设计的使用率。低碳经济不断深入,这激发了设计师的动力,设计的思路不断拓宽,设计出的低碳产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些产品从设计到制造都赋予了设计师的某种创作情感,这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兴趣,推动了此种工业产品的销售,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对设计师的想法及思路形成了推动作用,这写信想法的运用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低碳经济充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人性化设计受到低碳经济影响。许多工业产品的设计都考虑到使用人的感受,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都依据人们的习惯,使产品方便人们使用。在设计产品造型时,也考虑到设计风格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产品设计制造中的这些考虑就产生了人性化。

将生产的技术与人的关系进行协调,就是产品的人性化,要使产品人性化,就应当在设计和生产中围绕人们的生活来制造。人性化的产品与产品的可用性是结合在一起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选择产品时是在追求一种环保,生态的生活方式,同时,低碳产品大多数都具有便利的特点,人性化的设计开始受到低碳经济的影响,人性化设计与低碳经济有机结合后,产品的设计风格和产品定位都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

3 工业产品采用低碳设计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下设计出的工业产品,符合了低碳经济的需要,材料变得更加环保,能源变得更加洁净。低碳产品也大量涌入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些低碳产品的融入,减少了能源的污染,使用能源大多数属于可再生能源,这些低碳产品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都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充分地利用了太阳能这种可持续使用的能源,而且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后,电热水器逐渐走出了人们的生活,这就减少了对电能的浪费,而且有太阳的情况下就有热水,并且热量可以得到储备,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使用便利。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给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4 结束语

受到低碳经济的影响,工业产品在设计风格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低碳经济所拥有的环保节能性,是当今社会发展中所需求的,产品的设计风格随着人们生活的需求不断被改进,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还带动着工业产品向着更加高效,更加节能,更加低碳的方向前进。如今,工业产品不论从材料,工艺,还是从使用加工方面都得到了更好的创新,创新后的工业产品不仅更适合人们使用,而且在设计方面都更加低碳环保,这些设计都更加符合我国的需求,也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仕聪.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 李珀松.基于能源“脱钩”理论的城市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0.

第8篇

1.1关于体系。长久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模式属于简单的是设计师自己做,但是较难的设计大多都是直接照搬其他国家的成果,因此我国工业设计从来就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更别说创新体系了而众所周知,要发展一个产业,或者提升一项技能,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体系设计跟上来。因此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创设未完成,直接导致了我国工业设计创新在我国没有得到良好发展。1.2关于模仿。曾经有戏言称,中国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模仿,并且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模仿技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在工业设计方面做得十分不足,对于其他国家的技术和产品设计的依赖太过于明显,以导致中国丧失了自己的产品特色,只能流于模仿。再者,产品设计的模仿,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创新能力的扼杀,一个习惯于照搬别人设计的国家,是无法发展创新型工业的。1.3关于动力。显然,工业设计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利润。所有的行业都是如此,利润越高,投入越大。而在我国,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创新型的产品并不会比其他的产品,得到更多的利润,却要花费更大的成本和更多的精力,因此在我国,工业设计的创新发展,动力不足。1.4关于文化。文化对于设计的意义,大概就等同于,绘画的灵感对于画家的作用。一个设计必然是脱胎于某种文化的,如果没有文化底蕴,那么设计就会变得单薄。而目前中国的工业产品设计正是如此,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有着许许多多特色的文化可以应用于设计,然而在当前的现状下,我国工业产品设计仍然未将中国文化融入进去,从而导致工业产品设计的底蕴不丰富。

2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目前存在的问题

2.1设计体系未确立。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应当包括人才培养机制,优秀作品展示机制,工业设计产品专利保护机制等等,从一个创新产品设计者的培养,到具体产品的产生,再到专利保护进行全面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将工业产品设计创新纳入一个全新的体系中,既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者,吸纳更多的人才,又能够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得到推广和保护,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进行工业产品设计。然而糟糕的是,我国的工业设计创新是没有体系可言的,管理散漫,人才稀少,作品保护机制也并未得到确立。在这样的现状下,我国的工业产品设计创新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2.2设计人才不足。第二是设计人才不足的问题。一个行业的兴起与领导者和引领时尚的风流人物,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好的榜样,可以激励更多的人们去学习工业产品设计创新,进行工业产品设计创新的尝试,从而使我国的,工业产品设计创新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讨论,为它吸纳新的活力。而在我国当前的现状下,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十分明显,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工业产品设计创新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也影响了我国产品设计欣欣向荣的氛围的形成。2.3设计文化底蕴不足。一个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背后所反映的文化,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能够深刻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色,让别人一眼看到这个国家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这些文化反映在产品中,也能够给人愉悦的艺术感受。然而在我国,多年的悠久文化并被很好的利用,产品文化底蕴单薄,造型单一等等问题,都反映了设计者的不用心和文化中不那么美好的一面,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3加强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办法和措施

3.1国家推动,将工业设计创新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一个国家的工业设计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因为产品的工业设计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品牌树立程度,好的工业设计会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设立一个标杆,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在工业设计方面是具有优越性的。而不好的工业设计则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不仅会给其他国家留下不好的影响,还从侧面反映了国家不重视工业设计发展和创新的问题,会影响国际形象的确立。因此笔者认为,需要把工业设计创新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从而推动工业设计创新的发展。对于这一点,笔者有以下建议:第一,立法上进行宣传。将关于工业设计创新的摘要:步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创新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已经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而当前的现状下,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经济,教育,文化或者是科技创新。每时每刻世界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与时俱进,不可以固步自封。尤其是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在世界的发展和我国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在我国,工业设计仍然保持着以前的旧体制和不先进的技术,并没有完全与时代接轨,十分不利于工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我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找出工业与科技,时代进行结合的未来的发展之道。关键词:创新;工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发展之道相关问题写进法律,例如工业设计创新产品的专利问题,可以写进与专利有关的法律中,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宣传,使每一位普通民众都了解到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和受法律保护性。第二,政策上进行指导。除了立法的宣传之外,国家还需要通过具体政策的颁布来告诉设计者们,他们应该怎样做,为他们确立一个指导方向和前进的目标。只有将立法与政策都贯彻落实,才能够让工业设计创新与国际一起发展。3.2产业发展,为创新制定蓝图。工业设计创新的发展最后还是为了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而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同样也会为工业设计创新的发展制定一个美好的蓝图,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不妨换位思考,即首先发展设计产业,再拉动产业设计创新发展。通过一个产业雄厚的实力,吸引人才到这个行业中来,同时花大力气去将工业设计创新的未来蓝图通过产业实力一点点实现。3.3平台创建,交换优质资源。对于工业产品设计创新来说,优质的资源和数据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创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将所涉及的优质资源放在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换,是十分可行的。对于平台的创建,笔者有以下建议:第一,利用当地的龙头企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龙头企业,他们掌握着最优质的资源,同时拥有着第一手专业数据和信息,因此,由每一个地区的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一个数据分享的平台,进行信息交换,是有利于地方平台的创建的。第二,以中央为单位,将每一个地区的龙头企业联合起来,创建一个全国性的,跨地界的资源分享平台将每一个地区最先进的设计资料,进行全国性的分享,能够使每一个地方,都了解最新局势,从而制定合适的战略,带动全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全面发展。3.4人才培养,榜样的力量。众所周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拉动力,一个专业技术人才,抵得上十个技术职工,因为他们是用脑工作,用知识工作,同时也是用创意和专业工作。因此,人才培养也是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发展中所不能够忽视的一部分。关于人才培养,笔者的建议是,从源头抓起,企业在最开始招人的时候,就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和培训,确保每一个进入体系的设计者,都拥有着与之工作相匹配的专业能力。然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定期的培训和观察,并制定相应的淘汰和奖励策略,时时鞭策着设计者们。

近些年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形成为创造大国的关键时期。因此,工业产品设计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真正将我国的工业产品设计创新落到实处,就要既从宏观上,国家调控上进行大致的规定,又要从微观上,从个人上,对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理把控。

参考文献

[1]王会丽.浅谈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现状与对策[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41(14):33,38.

[2]颜如冰.试论我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7.

第9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现代产品设计需要多个技术的支持,而当今市场调节一改过去计划调节时期企业管理模式。因此,现代设计需要多项横向技术相互协调的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面对日益发展的全球化经济,国内的工业设计怎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这是当务之急。而设计管理恰恰能够调动各部分的通力合作,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工业设计的产品创新。

一、设计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设计管理”即界定设计问题与目标,寻找合适的设计师,整合、协调或沟通设计所需的资源,运用计划、组织、监督及控制等管理手段,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并通过设计战略、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预定目的。合理的设计管理,具体分析产品开发的初期、中期、后期等各个时间段,制订最初的设计目标,分配相应的工作重点。合理的设计管理能充分调动企业中各种专业、各个部门的人,使其明确自身任务与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协调起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合理的设计管理能从战略高度出发,制订公司的整体以及长远的发展计划与目标,为产品设计指出创新的方向及目标。这样,我们可以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设计管理的定义:运用一般的管理理论,以科学技术以及艺术手段去管理一群具有设计背景的专业人士,善用合适的人、事、时、地、物等要素,以一定的资源发挥最高的设计能力,完成企业交付的任务。

二、设计管理与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几十年来吸收了现代科学、经济、艺术的成果,已涉及美学、人体工程学、市场学、材料学等广泛的领域,体现了工业产品的技术功能设计和美学设计的结合统一,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结合统一。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业设计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先进技术通过工业设计才能转化为商品,而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又需要有科学技术作强有力的保障,所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般在设计初期,由设计人员提出一种尝试性模型。经系统评定与优化以确定所提出的设计与给定环境的适应性,该过程可以反复进行,直至设计处于可更深入进行的地步。可见,工业设计主要是研究以人为本的产品与界面设计,在设计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考虑的方面都需要进行设计管理。引进设计管理理念,成为工业设计当务之急。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都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设计师是产品赢得顾客的关键。营销组合中的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延长商品生命周期、商品促销策略、扩大商品市场、提高利润率等都离不开工业设计。

三、设计管理中的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以产品设计为核心,产品设计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新产品的开发;二是产品的改进性设计。产品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事情,特别是在新产品开发时,方方面面都融入了设计管理的理念。在公司经营活动中,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公司或企业的整个经营战略中,它只是这个战略中的一部分,因此它必须像其他经营活动一样进行有效的管理。新产品的企划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但是因为管理者的关注程度与资源的配置量成正比,所以往往会更加注重新产品开发的后期阶段,而忽视了前期阶段。开发新品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生活情趣等的需要,尤其是要以人们潜在的需要而尚未形成商品为出发点,提出产品工业设计的新构思,合理处理新产品的功能、材质、结构、工艺、表面处理、包装、广告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问题,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代的市场观念已经进入个性化的时代,消费群的设定显得尤为重要。

四、设计管理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设计管理系统的导入最重要的是公司产品数据库的建立。举一个例子,当需要设计一个新手机时,管理者就会立即在计算机上排出生产设计流程的时间与参与人员,有效节省时间,并且减少研发错误,降低生产风险。对于管理者,在设计管理平台建构起来之后,公司所有的设计过程都变得透明,可以被量化、被管理,专案进度亦可以十足有效地掌控,而设计的知识库亦随着专案的累积而愈加的丰富。对于设计师,如在手机设计中则可以第一时间透过数据库调出公司过去设计过的所有手机外形和所有的技术数据。这些技术数据可以帮助一个没设计过手机的设计师在初次设计时就得知有哪些规则一定要遵守和避免,出错的机会越少,效率自然会提高。一个绝妙创意如何产生?一种符合市场思维的产品概念如何形成?一张设计草图如何演变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商品?从手机、汽车到家电,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工业设计师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掀起一波又一波造型与机能的宁静革命。要使这一切合理并顺利地发生,设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工业设计在设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考虑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设计管理,引进设计管理理念,成为工业设计当务之急。现代科学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使得现代设计呈现综合性、多向性等特点,研究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协调,改善原有的生产程序,协调设计与生产的关系,都成为当今工业产品设计探讨的重要课题。同时,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一个团体合作的过程,除设计师以外,这个团体还包括工程师、工艺师、销售人员、生产经理、经济师以及公司其他管理人员。工业设计师必须通过设计理论、表现技法、市场调查、造型理论等专业技术,了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并设法满足这些需求,这样才能在产品创新中选择正确的起点和方向。设计管理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合理分配资源及人力上,也体现在正确规划产品创新的起点和目标,为设计师指明设计的发展方向。

第10篇

[关键词] 工业产品设计 机械制图 三维实体 inventor

目前autodesk公司出品的 inventor三维设计软件已成为中国工程设计、模具制造、工业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软件之一,更是成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系列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项目比赛中的指定软件,其由于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界面友好、简洁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好评,但其对设计者的制图水品要求特别严格,尤其是在工业产品设计领域。就此本人结合指导我校学生参加全省、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些许经验,浅析机械制图在inventor 工业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Inventor工业产品设计教学简介 

Inventor工业产品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 ,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零件设计

首先根据产品的设计方案和分析计算进行概念化设计,然后再进行详细设计,是将几何设计与零件设计融为一体。

2.装配设计

Autodesk Inventor的装配设计完全支持各种设计流程,无论是自顶向下,还是自底向上设计,或者是混合设计,Autodesk Inventor都可很方便地在零件环境和装配环境中转换。由于在装配过程中采用了自适用技术,所以,装配设计是基于装配关系的关联设计,从而使得设计流程更加顺畅。

3.表达视图

表达视图演示了在整个装配的过程及装配体的具体组成,整个分解过程可以录制并保存动画。这样,可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装配体的安装及拆解过程,更好地读懂装配体。

4.二维工程图

Autodesk Inventor软件中二维工程图是由三维实体模型直接生成的,包括基准视图、轴测图、剖视图、辅助视图、投影视图和局部放大视图等。二维工程图与对应的零件模型或装配体模型具有全相关性,其二维工程图可以保存为其他格式,便于和其他软件交流。

而机械制图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和对空间形体的表达能力。由“体”到“面”、再由“面”到“体”即由“三维实体”到“二维图形”、再由“二维图形”到“三维实体”是其教学的主要过程,这一过程与传统的设计过程是一致的,即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首先构思出整个产品的三维模型,再根据一定的投影原理,表达成二维图形;看图者根据二维图形想象出产品的三维形状。

二、机械制图在inventor教学中的应用

1.在”物体三视图”教学中的应用

“物体三视图”是机械制图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它是教导学生怎样利用二维平面图形来表达空间物体的三维形状。由于现在教学时间的减少,对于点、线、面的投影往往省略,从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直接进人到物体的三视图的画法当中。而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搞清物体的表面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对投影面的投影特性,因此,所绘制出来的物体的三视图往往是不正确的。

现在在利用inventor进行工业产品设计,我们可以利用其提供的功能,来解决这一难题。具体的实现过程是:首先依次选择三个平面作为三个投影面,在右键菜单选择”新建草图”,进人到绘制草图状态,再选择”投影几何图元”的功能,依次选择物体的各个表面并加以确认,结果,物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视图)就自动创建了。这一过程直观地显示出,物体的表面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及其投影特性。”投影几何图元”的功能相当于画法几何中的”正投影”。

2.在“相管线”教学中的应用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过渡线”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一些稍微复杂的形体相交产生相贯线(包括过渡线),特别是对于特殊的相贯线,由于没有比较直观、逼真的实体模型,学生在理解上非常困难。即便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学生仅停留在对于两个较简单形体相交产生的外部相贯线的理解上,但对于较复杂形体相交、多个形体相交、形体空腔内部的相贯线以及过渡线却束手无策。利用inventor进行工业产品设计时绘制的泵体的实体模型。它不仅清楚地将泵体外部相互接触的形体产生的相贯线(过渡线)显示出来,而且还可以利用它提供的分割工具,将泵体从中间分开,则泵体内部孔与孔之间的相贯线也一览无余,还可根据不同要求变换各种位置,做各个方向的投影和轴测图,更优秀的是它的参数化功能,通过改变相交形体的形状和尺寸,来观察相贯线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形体,极大地增强了空间想象力。

3.在“装配图”教学中的应用

装配图的绘制是学生在学完《机械制图》课程后的一个大型作业。学生要完成装配图的绘制,首先,必须对装配体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要比较了解,同时还必须了解装配体的拆卸、装配顺序。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装配体的结构和拆卸、装配顺序一般是通过挂图进行讲解,由于在挂图中组成装配体的各个零件是”死”的,虽然它能够反映出各零件间相互位置关系,但是对于其具体的装配过程,特别是对于复杂的装配体的装配过程,很多学生还是无法弄清楚。我们在利用inventor进行工业产品设计教学时可利用提供的表达视图来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够动态地演示出铣刀头装配体详细的拆卸、装配顺序,同时还能够清楚地将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表达出来。

第11篇

一、工业设计的研究领域 

工业设计指以工学、美学和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根据设计对象和设计内容的不同,可将工业设计分为广义工业设计和狭义工业设计。 

1.广义工业设计 

广义工业设计是指为了到达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是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产品价值与用户需求、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的有机结合。广义的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设计管理4类。 

(1)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包括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相关内容。工业设计师通过对用户的生理、心理和生活习惯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对产品的功能、价格和使用环境的定位,结合材料、技术、结构、工艺、色彩、表面处理以及成本等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的角度进行创意设计,运用相应的企业生产管理,在保证设计质量实现的前提下,达到顾客需求和企业效益的完美统一,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类利益。产品设计自身也包括很多方面,图1展示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产品。 

消费产品设计。 

消费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包括家用电器、手机、厨房用品和生活用品等各个领域,还包括各种公共场合的公用用品,如路灯、中央空调、公共饮水机等生活设施。 

交通工具设计。 

主要针对一切人造的用于人类代步或运输的装置,既包括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传统交通工具的设计,也包括像Segway个人代步设备等新兴交通工具设计。 

商用机器设计。 

包括医疗器械、商用大型计算机、生产线的包装机等的设计。 

工业机械设计。 

包括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如机床、动力装置、农用机械和工业机器人等设计。 

图1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设计 

(图片来源:http://designdirectory.com/daniels-erdwiens/Passion-for-Function)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产品设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对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产品设计,还包括对看得见摸不着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简单来说,互联网产品就是指网站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创建的用于运营的功能及服务,它是网络功能与服务的集成。 

目前的用户常接触的互联网产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搜索引擎:例如谷歌、百度等搜索网站。 

媒体网站:新浪网、凤凰网等网站。 

宣传网站:例如企业、政府部门的宣传网站。 

电子商务:淘宝、凡客和京东等网上购物网站。 

社交网站:新浪微博、人人网等。 

传统论坛:天涯社区、百度贴吧以及各类BBS等。 

移动互联网产品:移动终端上的应用,如微信等各类APP。 

如今信息化、智能化在产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业设计师再也无法设计独立于软件之外的硬件产品,为了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必须达到软件和硬件的完美配合,智能硬件成为了当今产品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如图2所示。智能硬件不仅满足于用户对产品基本属性的需求,还在逐渐演变成连接用户、社交网络、生产厂家、互联网以及产品后续服务的重要载体。如Jawbone UP和Misfit Shine,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以直观的方式获取个人运动、睡眠等信息,同时可以将信息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分享。 

(2)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或称传达设计是指为推广工业设计的产品而通过一定的视觉化手段来传达信息、理念和意图,达到清晰、有效地展示产品的目的。包括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和网站设计。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包括对印刷品、文字、编制印染设计、商标设计、机构形象的推广和和商业广告等。以日本设计师原研哉为梅田医院设计的标识系统为例,如图3所示。梅田医院的所有标识均采用可拆卸的白布包裹,不仅便于更换,而且传达了一种柔和的感觉,给人以心理安慰。标识的外形柔,材质选用了比较柔软的棉制材料,给住在医院的产妇妈妈们一种亲和感,不仅传达出医院柔和、清新的氛围,还有利于她们的心理愉悦和舒适。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增加了新的内涵,除了传统的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也包括了三维广告设计、数字媒体设计、UI设计、网站设计以及各种数字图形图像设计,在智能移动设备上应用广泛,如图4所示。 

(3)环境设计。 

在环境设计中,工业设计是作为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界面语言来介入环境设计的。通过对人的不同的行为、目的和需求的认知,来赋予设计对象一种语言,使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亲切方便、舒适的感觉。环境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和环境规划。 

(4)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是将企业的各种设计活动合理化和组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管理理念:操作层面的设计项目管理;战术层面的设计组织管理,包括企业内部设计组织与外部设计公司;策略层面的创新管理,如企业形象识别,设计政策与策略制定等。 

2.狭义工业设计 

狭义工业设计单指产品设计,以有形产品为载体,主要指对工业产品本身的功能、外观设计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的产品工艺设计,其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与匹配。 

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工业设计,它都是融合科学与艺术,结合多学科知识,借助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建立更加健康、合理且美好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为宗旨的一项创造性活动。 

二、工业设计领域的新内涵 

随着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知识社会迈进,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工业设计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进一步从创新的角度对工业设计给出了新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 

如今,工业设计的范畴已经大大拓展,它包括了对服务和系统的创新,是对全新的社会系统的“设计”:如工作、学习、饮食、娱乐及交流等生活方式的概念创造、开发。以苹果公司设计的iPod为例,如图5所示,iPod拥有简洁的外观和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它将计算机程序iTunes与网络服务完美的结合。iTunes不仅可以帮助用户很方便地从网络音乐库中付费下载mp3音乐到个人电脑并传输到iPod,而且iPod的界面设计简洁大方,有着完美的交互切换控制操作和触觉感受,给用户带来了愉悦的体验。用户购买的不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有产品背后的服务。工业设计也正由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用户参与、以用户为中心成为设计的关键词,并展现出未来设计的趋势。 

第12篇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是“本元文化”①。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在哪个地区和民族,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完全是“实用先于审美”②、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人类就开始具有了“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越来越丰富,人造物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了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

大千世界,多样的造物艺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于是我们便对它们视而不见,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艺术文化简单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将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这种“重道轻器”的思想沿袭于历代,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③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两者相辅相成。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使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人类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尽管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印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石器工具中,能够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创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如果“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那么,这个手工的造物艺术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造物所使用的材料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人类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使黏土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及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地被体现,只不过当时工业的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具有了真正意义。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可操作性,同时还要研究形态表现的艺术性。这里的“艺术性”包括产品的造型、色彩、纹饰等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与纹理效果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在成为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也成为了一种视觉语言艺术。我们通常把通过眼睛体验到的美的东西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因此,造物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艺术。一般艺术都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来体现的,在这里,造物艺术的语言是人造物的具体形态、色彩、质感等,是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来鉴赏和识别的。

工业产品设计,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前“全苏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尤里?苏罗维夫曾把工业设计评价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从属于文化,即由各种产品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会经济体系、意识观念的差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全部结果的复杂性以及冲突。将工业设计这一行为和其成果(产品)内潜的长处和短处,与社会经济的形式及其设计所适应的社会文化分开来考虑,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本身,也创造了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也就是用艺术的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

大工业的产品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和狭隘范围集团的要求而生产,而是以广阔的市场为目的。在加工技术机械化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也不断产生,过去不存在的各种工业产品渐渐进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过去不曾有的艺术手法纷纷显现于工业产品之上,工业产品设计向全社会生活普及和渗透。如今,塑料、汽车和电视等已在现代生活中深深扎根,而我们却渐渐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