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酒教学反思

春酒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6 09:3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酒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春酒教学反思

第1篇

1 背景阐述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如不顾实际的好好利用,会在一定的时期纷扰着某个领域的。如教学中的多媒体,这一技术因能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其正以飞快的速度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甚至有些地区、有些学校、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手段推崇备至,达到了无课不"媒"的地步。实践的过程中,过分"推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网络上"信手拈来"现成课件,不加消化,不切实际的播放,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说句实话,本人也曾经无课不"媒",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生活节奏的骤然加快,使得我平时总是匆匆忙忙备好课,慌慌张张找课件,上课时幻灯片放了一张又一张,学生们很专注地做着摘记,书上摘得满满的,一节课在"声色并茂"的幻灯片播放过程中转眼即逝。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轻轻松松地过去了,可我内心的惶恐之感却日益俱增,因为"信手拈来"的课件会因为教学思想、教学风格、教学习惯、学生水平等因素不同,让我时不时地出点错误,出错之后那苍白的解释也让我自己心虚。也因此,曾经停用了课件,返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快黑板。可习惯了看课件摘记的学生极力要求我继续用课件,我与他们解释,没有经过精心设计与编写、修改,"信手拈来"的课件会误了你们的。可学生说:"没事儿,我们自己会处理的,不怨你。"

直到有一天,我才顿时悔悟,课件的使用已使我的学生"目中无误",还养成了看屏幕做摘记的依赖性,我不能因用"信手拈来"的课件再给教学带来一些其他的不良影响。

2 镜头重现

2011年5月30日,我要上组内公开课,内容是《春酒》,因为网络上关于《春酒》的课件很多,内容也很丰富,我抱着侥幸和自负的心理,到网上下载了几个"精品"课件,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习惯稍作修改,没关注细节就"OK"了。

深入品味文章的细节描写,借此来理解文章的主题,并要求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这是我在教《春酒》一文时的一个教学设想,同时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于是,课堂中的细节欣赏就成了重头戏。

新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体感知:

师: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生齐声答:不是。

师:那还怀念些什么?

生:……

第二个环节是研读赏析:

师:为什么怀念他们?请同学们结合文中的细节描写来谈谈。

生:……

当欣赏到怀念"我"的活泼可爱、调皮天真的模样时,为了突出细节描写的作用,我特地把"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这个细节在课件上显示出来,并且还采用了换字法,把"舔"字换为"吮"、"吃"、"吸"等词,叫学生比较有何异同。同学们津津乐道,各抒己见,风采迥异,学生思维、课堂氛围都异常活跃。等学生热热闹闹地比较完了之后,我还叫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看着屏幕读,个别读了集体读,边读边评价,读了一遍又一遍,同学们读得有声有色。我呢,一直站在讲台桌前享受着这幸福的时刻,非常开心自豪,自以为这个细节描写欣赏得很成功,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殊不知,我的这堂课就是败在这个细节赏析上。这是一堂公开课,上完课,还有评课活动,在评课中,评课老师说我这堂课上得挺好的,重点能够突出,难点已经攻破,条理清晰,朗读指导到位有效,唯有一个很明显的错误让人遗憾。我这才知道,我犯了一个语文老师不该犯的错误――把"舔"字写成了"添"。更为可悲的是,在这个细节上赏读了那么久,我一直没发现这个幼稚得让人后悔一辈子的错误,也没有一个学生帮我指出这个词错了。如果这不是一堂公开课,我将永远满足于这一误人子弟的自豪感,也无从知道我的学生到底发现了没有,误记了没有。

3 教学反思

反思一:充分重视语文课的学科性质。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文字的能力。语文老师的最基本职责是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使用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与语文素养。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以及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文字的表现力有时是无法用程序化的"多媒体技术"来表现的,过频的使用课件,特别是"信手拈来"的课件,会使得课堂教学手段呈现出单一化,不能动态地表述知识体系,导致课堂程序的模式化,教学内容的简单呆板,板书内容的电子化。况且,在设置好了的课件中,教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技巧,难以做到灵活运用,教师只能把课件播放一番,附加几点解说了事。老师按着鼠标看屏幕解读,学生看着屏幕听老师讲解,屏幕成为教学的主角,这样的教学缺失去了灵动性。随随便便地做了几张一问一答式幻灯片的课件,还会使学生养成了看屏幕做摘记的习惯,也失去了温习字、巩固字、品悟字的大好机会。"信手拈来"的课件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课堂预设过多,从而影响了课堂的生成,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消化,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就会大打折扣,阻碍了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千万不能被潮流赶着,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不妨套用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原则:"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多'媒体课件'去掉。"

反思二:作为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语文老师不要被课件冲昏了头脑,要转化观念,正确认识课件只是我们的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内容,也不是教学对象,是可用或不可用的。没有时间做精品课件,那就不用,别让"信手拈来"的课件成为语文课的败笔。

语文老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只为了轻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顾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个体差异的人,拿一个课件呈现给每一个学生相同的答案、资料。也不要只为了应付考试,

而不顾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做一个课件一问一答。

第2篇

摘 要:语文教学可以说包罗万象,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如果充分利用经典含蓄蕴藉、易诵易记等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很好的把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关键词:中学语文;经典诵读;渗透

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精品,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因此,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将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广大中学生,其意义更是非凡。如何有效地开展好学生诵读经典活动,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带给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的繁荣,但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尤其是文化领域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却对本土文化一脸茫然,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如数家珍,却不了解清明、端午是什么时候与何等内容,所有这些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和警醒。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人物故事,亦或是建筑、绘画、谚语民俗,都是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的学生可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而通过了解传统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有可能被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典送诵读”的做法

(一)课前诵读,营造气氛。课前三分钟是每节课开始的“序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灵活地处理好这“三分钟”,往往能够为整节语文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经常要求学生进行三分钟的古诗词诵读。除了诵读书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外,我还时常根据上课的内容让学生准备一些与单元主题相适应的古诗词来进行诵读。 在我的语文课前,我都会让学生利用一分钟教他们背诵一段《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朗朗上口的文字,读起来容易记忆,比一般的说教更易深入学生心理。可能在学生心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触动,但最起码也是个触动。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想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会慢慢显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经典的教诲,不也正是我们家长和教师需要教给孩子们的吗?即使再过多少年,也不会过时!再如,我在上《土地的誓言》、《春酒》等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时,就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词进行诵读;我在上《春》《济南的冬天》《秋天》等课文时,就让学生准备一些与四季有关的古诗词进行诵读。这样,教师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诵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古诗词,提升语文素养,还在书声琅琅中营造一种课堂上应有的活跃气氛,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去。同时,每天三分钟的经典诵读,会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更好地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堂延伸,品读经典。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经典诗文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将它们适当的引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可以作为课文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把经典诵读引入了课堂。如在教学琦君的《春酒》时,我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一个“名作赏析”的环节,让学生诵读余光中的《乡愁》,让他们在诵读中去感受另一种思乡之情。这样,既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不同情境下的“思乡”之情,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对经典名作的诵读和赏析。

(三)主题活动,分享经典。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就是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围绕活动的主题,去搜集经典名著,在这基础上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分享经典。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时,我们可以开展一个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的朗诵会,让学生一起分享关于“春”的诗歌、散文;在进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时,我们可以开展一次“我爱黄河”的古诗文的知识竞赛,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黄河”的诗文。因此,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分享了经典诗文。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传统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今天,这些经典之作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进步贡献着它们的生命活力。在浩瀚的语文知识中,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引用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就可以让“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当前,新的课程,新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话题和新思维方式,提供给老师和孩子们一个新的平台。国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但在语文课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不容置疑的。

第3篇

内容:光靠课本是不够的

一位老师说得好:“教材仅仅是众多媒体的一种,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交往和对话这种独特的情境中,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构建。在这种加工和构建中,学生得到了某种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价值的某种成熟,同时,知识和技能的锋利是水到渠成的必然。”如此说来,光靠数学课本显然是不够的。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标准》中对教材编写意图说明的同时,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综合化的拓展渗透,这样必将能从有限的教材中再生无限,于“滞后”的教材中开掘鲜活,在“片面”的教材中构架完整,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如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得最多?(2)“春”字共有几个?(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

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 。

这种新颖题材的引入,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合作: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有的教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让学生沿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时也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有的低年级教师教“9的认识”时摆9根小棒、9个图片也要搞小组合作。实际上,这些数学活动学生个人完全能够完成,有必要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吗?这样的合作不仅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反而让大多数学生失去独立思考与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训练:多一些问题解决

传统教学环节中的巩固训练,是学生对新知识再认识的一种实践活动,但存在单一、机械、模仿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很多教师开始注意从新知引入到巩固训练都是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问题解决也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问题解决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所谓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方法解决的情境状态。问题解决与常规训练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练习着重寻找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于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寻找创造性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训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但也应该是学生探索新知识基础之上的训练,那种以较短时间结束新课,用大量练习进行训练的做法是“本末倒置”。另外,教师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熟能生巧”的合理性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论,但“熟能生厌”则是存在的事实。

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没有问题了,教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学生带头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这似乎无可厚非。不然,教师下不来台,收不了场,岂不难堪。但学生懂了就完了吗?未必!

第4篇

一、光靠课本够吗?

长期以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的课本,一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然而,当前的课程改革使得现在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相对滞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许多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以至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经验构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知空间。有这么一位实验老师说 “教材仅仅是众多媒体的一种,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在交往和对话这种独特的情境中,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建构,在这种加工和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某种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情、价格的某种成熟,同时,知识和技能的锋利是水到渠成的必然。如此说来,光靠数学课本显然是不够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战性的,这些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标准》中对教材编写意图说明的同时,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综合化的拓展渗透,这样,必将能从有限的教材中再生无限,于“滞后”的教材中开掘鲜活,在“片面”的教材中构架完整,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本领导。如:一位老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

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得最多?

(2)“春”字共有几个?

(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0%。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课前,让同桌相互画正面像,课始,展示各人的作品,并引入画人的正面像有一定的常识,那就是美术上学到的“三庭五眼” ;然后,通过赵本山等名人的正面画像来验证;最后,形成几道比例式来引入比例的概念。这种从美术到数学的教学,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享受,大大拓宽了数学学习的视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象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让学生沿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时也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有的低年级老师教:“9的认识”时摆9根小棒、9个图片也要求小组合作”。实际上这些数学活动学生个人完全能够完成,有必要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吗?这样的合作不仅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反而让大多数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三、训练时多一些问题解决

传统教学环节中的巩固训练,是学生对新知识再认识的一种实践活动,但存在着单一、机械、模仿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很多观摩课、公开课从新知识引入到巩固训练都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并且问题解决也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问题解决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所谓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方法解决的情境状态。问题解决与常规训练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练习着重寻找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寻找创造性的方法。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乘数是一位乘法”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妈妈叫小明去买土豆,邻居叫小明代买一些,小明回来算帐,列的竖式有以下三个,你能帮小明算完吗?(土豆单价可以从市场调查获知)

(1)两家土豆数量(千克) (2)小明家买土豆用钱(分)

( ) ( )( )

+( ) × ( )

1 7 ( )( )

(3)邻居家买土豆用钱(分)

( )( )

× ( )

( )( )

这些巩固训练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即《课标》所要实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等课改理念。着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还指出:优秀的学生倒不在于他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正是在训练学生发现创造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有收获,即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训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但也应该是学生探索新知识基础之上的训练,那种以较短时间结束新课,用大量练习进行训练的做法是“本末倒置”。另外,教师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熟能生巧”的合理性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论,但“熟能生笨”、“熟能生厌”则是存在的事实。

四、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

学校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这似乎无可厚非。不然,老师下不来台,收不了场,岂不难堪。但学生懂了就完了吗?未必!

第5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对话模式

“对话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理念被引进课堂,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永远是教与学相结合统一的活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对话教学意味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对话、平等交流。这样,知识不会再以静态的、独白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呈现出动态的、开放的、生成的状态。教师也无需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限制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情感、扼杀学生的智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积极参与、轻松探究,语文课堂会变得宽松、和谐、积极、活泼而厚实。对话教学,为迷惘、彷徨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是当今课堂研究的一个亮点。

然而,由于教师观念、教学方式、课堂模式等方面的制约与影响,使得对话教学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严重的撞击,浮现出许多的问题和矛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解决。

1.教师对对话的理解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对话就是教师设计好问题,然后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这种课堂虽然有问有答甚至看上去比较热闹,但事实上,学生依然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问题的答案依旧是教师确定好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和懒惰性,课堂的主动权依旧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居高临下的心态依然根深蒂固。课堂教学因缺失了情感的交流、个性的呵护和价值的指引,所以只能停留在表层的热闹,而不能走向深层次,这种对对话教学的错误理解,忽略了师生对话的平等。

2.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双重缺失。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在从属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习惯并且依赖教师一环接一环的牵引,渐渐地变得不会独立思考,不愿自主学习。这样,课堂学习过程就缺少了信息的互换、互补和互容及思维含量,使对话有形无实,学生的主体意识严重缺失。从教师这个层面来说,为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实现民主的教学,营造开放的课堂,广大教师大力倡导多元解读和民主碰撞,甚至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只要是学生说的都无条件地肯定,使得课堂教学因缺乏教师必要的引领和纠偏,导致学生思维混乱,主流价值观模糊甚至消失。课堂最终表现为自由散漫、低效浮躁。

因此,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对话教学,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成许多教师必须思考与面对的现实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同时参考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笔者逐渐摸索出对话教学的一些方法与策略。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建立在平等、真诚与科学的基础上的心灵沟通。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任何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改变不了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要与人们交往,在交往中,他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因此,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大气的对话情境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才能得到确立,个体才能得到尊重,独特的体验才能得以展示,学习的兴趣才能得到培养。教师应以愉悦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抓住一切机会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把握对话的尺度,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反应和结果用描述性的语言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激励和评价,唤起学生亢奋愉悦的对话心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体态语言的运用。教师和善的目光、动人的微笑、恰当的手势等都犹如冬日的阳光可以融化学生冰封的心灵,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在被教师关注和爱护。

3.保证学生对话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足够的对话时间与空间事关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生命价值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思考或者讨论问题,教师怕学生理解有误或偏离主题总是无意识地给学生提示,把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和过程冲淡、分化、肢解甚至消融,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无意间被架空。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在对话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够探究的,教师绝不代替。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时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构建开放的课堂体系

1.对话内容的开放。“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处处是语文”,古人也说:“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语文学习再也不是一册书里的几篇文章,自然、社会、人生、生活、图书、报刊、影视作品、网络等都是学生对话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切实实地实践大语文教学观,把课内的知识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尽可能地把文本课程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情景性、趣味性、真实性的课程内容。

如学习《端午的鸭蛋》时,笔者让学生搜集家乡端午节的有关习俗,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教《邓稼先》时可以从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说起,让学生说说看了电视剧后的感受,这样学生会联系影片畅所欲言,不但为学好新课做了铺垫,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思考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学校实际、地方特色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还可以尝试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拓宽学生对话的空间。比如学习《日落的幻觉》《生物入侵》可以与《科学》相整合,以拓宽学生对话的视野。

2.对话过程的开放。巴赫金说:“世界是敞开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头,而且永远都在前头。”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结果不同的是,对话教学重结果更重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敞开的,没有终结的,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对话的结束。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课程和生命成长的高度,结合现有的知识储备做到横向扩展、纵向延伸,让他们带着丰富的思想和策略,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比如学了《爸爸的花落了》后,我让学生阅读课外阅读《城南旧事》,从而达到与作者、作品更深层次的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经常说,课本只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课外阅读可以非常有效地检测学生对课内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阅读分析能力的具体情况。当然这些阅读材料的选择必须与课文有关,或与原文内容相似,或与原文主题相近,或是该作家的其他作品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比如学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笔者让学生调查当地的节能灯厂并撰写调查报告,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写作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三、利用文本空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

法国美学大师罗兰·巴尔特说:“每一个成功的文本都应该是一个未完成的东西。这个未完成取决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二度创作,即主动地去理解文本表层下面的东西,这样才能获得阅读的极乐。”也就是说文本是一个语言框架,其间有许多有待于学生挖掘、填补、再创造的空白。这种空白让学生感到自己与文本间存在艺术审美层次、精神人格层次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文本的意义更加丰富。

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我抓住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让学生细读课文,并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谈谈对孔乙己的认识或评价。自然每个学生的眼里都有一个独特的孔乙己。再如古诗词的教学,古诗词的语言非常凝练、意象丰富,有些可能会从一个意象直接跳到另一个意象,中间没有任何过渡,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对意象间的空白进行填充。教师此时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让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教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文本的空白,与作者、文本对话,从而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与文本的融合过程中产生了新质,达到了自我的提升。

四、设置理想的问题

1.问题要有思维价值。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师生对话的基础和关键。但是遗憾的是现实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得过于繁多、零碎,抓不住文本的重点,突破不了文本的难点,品不透文本的妙点,缺少真正的思维价值;或者提的是些似是而非的伪问题,使得某些课堂活动演绎成了画蛇添足般的作秀,诸如“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形式化的问题比比皆是。

一个具有思维含量又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追溯问题根源、对比研问题究、观察事物特点等比较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这些问题一般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说说理由”“哪些”等提示语。比如,教师根据《春酒》文章最后“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作者从春酒中品味到了怎样的‘道地家乡味’?”“这些又是从家乡的哪些人哪些事中品味到的?”这样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因此问题的思维含量决定了师生对话的质量及教学效果。

2.问题要难易适度。教学问题的设计不但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而且还要难易适度,就如树上桃子的高度,不能遥不可及也不能唾手可得。因为我们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联想、尝试、验证等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难倒学生或走走形式。因此,教师对问题的设计、选择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思维的梯度,避免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既要关注到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起点,又要能引领不同类型的学生学有所得,也就是要让他们都能“跳起来摘到桃子”。

在此基础上,对话教学的形式开始逐渐被教师所了解并接受,成为了当下许多教师研究和实践的主要课堂教学形式,进而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在对话教学课堂模式的归纳与总结上,成果尤为显著。

五、运用有效地教学模式

对话型课堂教学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应该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总结概括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因此,教学模式应该是可以具体操作的。笔者根据自己和他人的对话教学经验,结合不同文体、不同教材,运用对话教学理论,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读诵悟仿式

读诵悟仿式教学强调在读中感、悟、品、用,这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这种方式的教学步骤包括:初读文本,感知内容——再读文本,领悟情感——三读文本,探究妙处——四读文本,拓展运用。具体表现为:第一步,教师在教学始初阶段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文本,让他们在诵读中自主感知文本的内容。第二步,在学生初步感知了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领悟作者及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一般情况下,作者的情感都渗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比较含蓄,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将其领悟。第三步,在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激荡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佳点妙处进行探究品味。第四步,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对文本优美的语言、精妙的手法等有了深刻的感悟后,自然会触发他们的表现欲,即把自己悟出的一些运用语言的技巧加以展示。诵读、积累、感悟只是手段,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才是最终目的。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诵读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欲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有: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接触一个新文本就应该考虑自己如何将文本读好。教师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范读等于将作者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初步地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把自己置身于文本当中,强化了教与学两者的沟通。正如有位专家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其次,在教学时要把诵读落到实处。每学期一开始,教师就应对本册背诵任务作具体交待,让学生早有心理准备,以便到时能从容应对。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科目较多,课业负担很重,教师要尽量让大多数学生当堂就能完成背诵任务,即使完不成的,课后也不需花费太多时间。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又提高了他们诵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设法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去读、乐意去背。由于受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多数初中生的自觉性不强,如果背诵任务布置下去而不检查或检查仅流于形式,那么就可能收效甚微。因此加强检查力度,做好落实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如《背影》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是一片浓浓的爱子之情和思父之意,而要领悟这些情感只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学生才能在诵读中体会到作者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教师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探究品味“探”“攀”“缩”“倾”等动词的表现力,感受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然后品味作者通过父亲的衣着、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来塑造父亲形象的方法,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段类似的文字也就水到渠成了。读诵悟仿式教学让读、诵、悟、写结合在一起,解决了读写分离的弊病。

2.主问贯穿式

主问题贯穿式教学特点是以主问题为载体或者以此形成有价值的问题串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萌发自主对话的动机和欲望,进而养成自主对话的习惯,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对话的方法,提升自主对话的能力。

这种方式的操作步骤包括:阅读文本,整体感知——设计主问,深入研读——师生互动,析疑解疑——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步,师生先对文本进行解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步,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对学生有吸引力、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问题并深入研读文本。第三步,围绕主问题或以此延伸的问题串展开和谐高效的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解疑释惑。第四步,教师归纳小结,并对本节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比如,推荐课外读物、练笔等。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几点有:主问题贯穿式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设计少而精的主问题。教师只有事先与文本展开深入的对话,挖掘文本中的教学点,找到与文本对话的突破口,才能设计出起主导、支撑作用的主问题。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对话的过程中来,对文本进行思索、理解、品析、交流和创造,在对话中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懂世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的主问题既富有启发性,又具有开放性。学生通过教师主问题的引导,把握了对话的创造和生成。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与文本、作者、同伴之间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探究意识。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对话欲、表现欲得到空前的激发,他们都在找机会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交流阅读后的收获。

3.预设生成式

预设生成式教学的特点是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提纲或目标,引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帮助的形式释疑解难,促进动态的生成。

这种方式的操作步骤: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预设,自主探究,——释疑解难,动态生成——拓展深化,巩固提高。其具体表现:第一步,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情境,比如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事例、有趣的材料等,让学生内心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探索的心理。第二步,在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的前提下,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或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读文本进行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置身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及时给予引领。第三步,教师要引领学生解决对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筛选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师生共同交流,释疑解难,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第四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零散的见解,通过口头、书面或活动等练习形式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比较注重生成式教学,认为生成式教学是没有预设性可言的,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而事实上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教师只有课前精心预设包括认真阅读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刻挖掘,教学才能更有目标。因为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有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以目标为导向,主动去获取知识。当然我们在预设时需要有意识地“留白”。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位置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创设“空白”,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去探究、发现,课堂会因此而充满智慧,变得灵动而大气。因此,只有将预设和生成有机融合,才能使师生在课堂对话中得到共同提高。

如《杨修之死》的教学活动,文章选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学生要想深刻理解本文的内容,必须对《三国演义》整篇小说的环境背景及人物性格有所了解。所以,教师事先可以让学生通读《三国演义》,对三国的故事、人物进行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个性经验、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等,形成一股认知合力来初步感知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虽然教师在预设过程中把杨修之死的原因之一归结为杨修的恃才放旷,但是学生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的不同心声,也要给予肯定鼓励。

4.批注阅读式

批注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自由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灵感和奇思妙想,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文本的“天头”“地脚”或其他空白处做注释、写评语、抒感悟,以此来理解评价文本的一种教学方法。批注阅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就流传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金圣叹评点《水浒》、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为我们树立了评注的典范。批注阅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起了融合的桥梁,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评点批注的对象比较宽泛,课文内容、情节、思想感情、写作方法、精彩语句、标点、字词等都可以进行评注。批注阅读教学为学生与文本构筑了一种平等自由的对话关系,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认识自我,读懂世界。

这种方式的操作步骤包括:自由阅读,自主评注——讨论交流,成果展示——评价反馈,总结方法。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利用已掌握的批注的方法自主给文本下批注,如果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先给学生做个示范。教师要积极地在学生中巡视,留心学生学习的进展和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但尽量要少说多看。第二步,学生对自己的批注成果进行展示,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批注,这一步可以在小组内进行,然后筛选出比较成功或者有独到见解的批注利用投影在全班进行交流讨论。第三步,教师引领学生对筛选出的批注进行评价,特别要注意对“误读”的评价,要及时纠正,有创造性的要鼓励,还要注意方法的引导和总结。

在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几点有:

首先,批注阅读教学因为文本可批注的内容比较宽泛,而初中生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学生对文本的批注很容易停留在细枝末节上,抓不住文章的重点难点。开展批注阅读教学最好给学生确定好批注的切入点,以保证突破文章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批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批注阅读是学生个体按照自身对文本的认识程度,凭借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文本所做的个性化解读,所以可能存在学生对文本的“误读”。对于这种“误读”,教师要宽容,因为它可能是一种独到的见解、创造性的发现,根据初中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所做的批注,哪怕是错误的,那也是可以原谅的。

批注阅读是师生共同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批注阅读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和预设性,使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同步得到了培养。

5.质疑探究式

质疑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就是在教师的适当引领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文本为探究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质疑、探究的时空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目的。

这种方式的操作步骤为:自读文本,提出问题——小组交流,探讨问题——共同探究,体验成功。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步自读文本,提出问题。即学生先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和思考,凭借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猜想等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就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小组间进行交流、探讨,每位小组成员都应该积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同学解难释疑。第三步,由小组把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长汇报给班级,汇报时要说清提出问题的同学的姓名,这样可以激发全班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第四步由班级所有学生共同探究得出新颖、科学的见解。但是由于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某些探究活动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在必要时教师要作适当的引领。

个过程需要注意的几点有: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学生只有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才能挖掘文本的探究点,才能质疑问难。这就必须留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所以自主阅读文本、提问的过程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进行。

其次,给予有效的监督和评价。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洞察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要让每位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主动思考。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助的讨论交流,特别是对学生动脑想出来的、大胆说出来的、动手写出来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并且要给予激励性的语言,如“你很善于动脑”“你的见解很独到”“你分析得很到位”等。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强化,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质疑探究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

另外,注重质疑环节的落实。学生的质疑是创作灵感的闪现。有了疑问学生才会在心里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才会积极参与思考,学习才会因此变得主动。但是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能比较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忽略质疑的过程,比如学生的问题是从哪来的,问题是否值得探究等,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提问,怎样提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如在《老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特别是那些提出别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提出特别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姓名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自豪感会顿时洋溢在这些学生的脸上,同时这也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文本的对话,积极质疑,努力挖掘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样,课堂对话教学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等。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尽办法鼓励学生对话,真正有效地开展对话教学,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能够参与讨论,学生也才能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另外,随着对话教学理念的深入,现在的课堂教学表现为教师“说”的少了,学生“说”的多了。因此,我们的对话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说”,更要让学生会“写”,而且要让学生上黑板“写”,要让每个学生都会“写”, 还要写得规范,写得精彩。虽然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会有困惑,结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不断地深入学习,不断地反思总结,我们的语文课堂终有一天会色彩纷呈、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郅庭瑾 .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894.

4.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史绍典.“对话”细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