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太阳与海的教室

太阳与海的教室

时间:2023-06-06 09:3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太阳与海的教室,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太阳与海的教室

第1篇

大海的歌声

七月,一轮红日挂在透顶,我来到了波涛汹涌的海边。

大海拍打出一阵阵大快人心的歌声,我与同伴在沙滩上奔跑打闹……红日当空,浪花拍打着海面,我们跟着大海的歌声放声高歌,树枝摇曳着,仿佛在附和着我们与大海一起演奏的曲子。

蛋糕的疯狂

如果这件事是一部电影,那么现在让它回放: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并不是很冷,太阳公公也没偷懒,露出脑袋与我们一同嬉笑。华头的第13个生日,我们不顾学校的规定,课间操时偷溜回教室。婷子带来的两个小蛋糕,虽然都被毁得面目全非,但蛋糕还是肆虐地在我们脸上、桌子上都留下印记。

我们的欢声笑语,又是青春这一系列的某首歌曲。

足球的活力

十月,虽已入秋,但“咸鸭蛋”依然高挂空中,把绿茵草地上的我们烘烤得一身汗水。

我们整群人追着足球跑,与熊猫撞色的足球忽然在眼前一闪而过——出界了!顿时全场人的目光都停留在“足球小子”身上,这可是他的绝招:宁愿出界也不给对方进球!

第2篇

考生

下午考政治,教室里人声鼎沸,犹如群鸟噪林。祖国的花朵抱佛脚果如和尚诵经,虔诚与声势亦无愧头顶七八点钟的太阳。

枫素来是老师的红人,而且红得发黑。每次测验,任它小考、“中烤”、“大烤”都稳拿第一,他的霸主地位高如珠穆朗玛。枫不会也不能失败,自然这成了人为的公理。此刻,枫泰然自若地背着,其实急得五内俱焚??该死的感冒,害得他复习起来有些迷糊不清,底气自然欠佳:大渡河畔,是束手待毙呢,还是飞夺泸定桥?

不知何时,满脸文言文般神秘庄重的语文老师冒了出来,拿起黑板擦权作惊堂木,重重一拍,大伙的声波全被腰斩,教室里静得只剩灵魂出窍的声音。

“啊”?“同学们的嘴呆呆地开着,枫也暗叹自己命苦,竟如祥子般经历酷暑折磨后又遭暴雨袭击。

复习时间绝对不够,只能聚焦一门了,若两者兼顾,只怕玉石惧焚。

最终,枫决定复习自己相对较弱的语文。这样一来,语文与政治便如苏联的重工业与轻工业般严重失调。后果自然不堪设想,但也只能这样了。

语文考试完毕,枫没了以往胜似闲庭信步的轻松,天知道,政治考试是否将是一项“豆腐渣”工程。

政治考试。一道12分的辨析题如一位抢钱的彪形大汉挡在了枫的眼前。糟了!我明明明记得看过一遍的,怎么就……枫绞尽脑汁,想找到答题的灵感,可灵感就如我国的某些村官,你不找他,他溜得比兔子还快。枫找不到灵感,就只好找同学了。

枫向邻座一瞟,哇,他做出来了,密密麻麻的答案。枫阵阵欣喜于是边监视着老师,边用肘把邻座碰了碰。邻座疑惑地望了他一眼,惊疑了一下,然后表情复杂地把试卷挪向他这边。枫羞喜交加,觉得自己般让邻座看得清清楚楚。唉,今日用面子换来分数,且待日后再用分数赎回面子吧。想到这里,枫不再苦恼,把邻座的答案些许增减,改头改换面后便堂而皇之地搬了上去(也许中国的冒牌货就是这样流入市场的)。

考毕,枫对邻座半句感激的话也没说,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枫只是把头埋进书堆里一如既往地刻苦,只不过这次多了点躲藏的感觉。

第二天,教室,枫的课桌上,一张76分的政治试卷,一个打着大叉的辨析题,还有一个呆呆的枫……

点评:这篇作文语言鲜活灵动,让人读来趣味横生。本文采用小说的叙述方式,抛开了过多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抛开了前因后果的纠缠,情节简炼而集中,是短小记叙文值得借鉴的。还有,文章在塑造枫的形象上花了不少心思,心理描写准确生动。

[佳作平台]2

考试风暴

一提到考试啊,同学们个个都心惊胆寒,看到那一张张雪白的卷子,心都快要跳出来了。每一次的考试场面都那么惊天地泣鬼神。

突然袭击

“把桌子调过来,拿出笔,把书交上讲台,准备考试。”地理老师一进教室就嚷开了。同学们一听,“哇”地叫了一声。地理老师眉头一皱:“谁在叫啊?再叫就是零分!”在地理老师的威逼之下,我们只好无奈地放下“屠刀”??暂时压抑住心中的怒气,“立地成佛”??乖乖地把桌子调过来,接过试卷,开始埋头苦干。一题,两题……“丁零??”终于下课了。我们飞快地交了试卷,用“后会无期”的目光送走了地理老师……

虚惊一场

我们班的“大内第一探”??易成智急急忙忙地冲进教室,还没站稳就扯着嗓子叫:“同学们,日本鬼子进村了!”一同学大声疾呼:“来者何人?”易成智向外瞧了瞧说:“此人乃下凡仙女向老师是也,她正抱着试卷以每秒50米的速度向我班杀过来了!”话音刚落,向老师已笑盈盈地站在门口了。同学们一见她手里的那一沓试卷就六神无主了,忙着交并接耳,商量瞒天过海的对策;还有的把书翻得哗哗作响。正在这九死一生之际,一个语重心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同学们,这是你们上一次的考卷,瞧你们这个成绩,真叫人痛心。”“啊!”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大叫起来,提到嗓子眼儿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原来是虚惊一场……

饮泣疆场

“组长下位收书,其他同学拿出笔,桌上不准放任何边籍,准备考试啊。”班主任杨教师边说边发试卷。“怎么又是突击检查啊?杨老师,这么下去我们会疯掉的!”同学们大声哀求着。可是任凭我们怎么呼喊,那一张张杀人魔王??语文试卷仍向我们快速地飞过来。“不要讲话了,快点儿写,今天的题量非常大,希望大家能够按时做完。”杨老师严肃地说。哇!我的天啊,四张卷子,40分钟搞定,当我们是神童啊?这也太不讲人道主义了!我痛不欲生,但不能说了来。“加油,快点儿写……”整个教室都充满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即便这样,该死的下课铃还是很快就响了。同学们开始不安了:糟了,还有这么多没写完,怎么办呢?死了,死了,这次绝对又不及格。但杨老师“执法如山”,把试卷一张张地强行收上。老师拿着卷子走了,教室里开始回荡起那几位没有答完卷子的女同学的哭声,让人备觉心酸。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考师的法宝。何时考试才能离我们远去,我们何时才可以展翅高飞?

第3篇

空气很干燥,白雪很纯净,相互交融折射之后,雪花开始融化,变作晶莹的泪。

慵懒的灰尘躺在桌子、椅子,还有宣纸上,飘进来的雪花拉着灰尘一起跳舞。

我,坐在低矮的板凳上,膝盖上放着一张白纸。

记得前些天,有位同学看了毕淑敏《我的五样》后,问我:“你的五样是什么?”我有些不知所措了。在18年的生命曲线中,我竟不清楚我的生命所珍视的到底是什么。望着窗外,天纯净得让我茫然。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我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我的四样,笔尖与纸相互摩擦的声音荡漾在教室里,很美。我之所以只写了我的四样,是因为我看到了我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许第五样只属于未来。我的四样很简单――阳光、空气、大海、画笔。

我同样要做出很残忍的事――将写出的四样画去三样。我内心顿时波澜涌起,心脏以其强烈的跳动撞击着胸膛。

“空气”,游移不定的目光最终到了空气身上,我体会到当一阵热气扑来,缺氧的感觉,生命处在窒息的边缘,当那根救命稻草被腰斩的瞬间,我顿觉呼吸不畅,也许只能像毕淑敏那样,将失去了空气的生命交给哲学意义上的讨论。

定了定神,深呼了一口气,继续。此刻,窗外正下着大片大片的雪,虽不见太阳,却有阳光照在心田,暖暖的,曾经将阳光当作生命中的希望,每当周围烦琐的事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时,我就会抬头仰望天空,让阳光驱散所有的阴霾,照亮心头。我闭上眼睛,轻轻画去阳光,虽然只是轻轻的,却似心中的一根弦戛然断掉一样,痛苦不堪。但是我仍要打起精神,用剩下的两根弦演奏完人生。

此时,窗外的雪下得更大了,落进我的心田,冻结了心。我从小就很向往南方,不是因为那儿有江南水乡,而是因为在它的最南方,有我的大海。我常常想象着自己站在海边的礁石上,任海风吹乱发丝,吹走心灵上的尘埃,任海风穿过掌心的生命线,带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看大海的风平浪静,看海浪在风雨中搏击,看晴天的阳光流泻于海面上,看阴天的乌云在大海的上空翻腾。也许,因为我还没有见到真正的大海,暂时,还是能割舍的,也许,真的是能暂时放手。画去了三样,有如鞭子在身上抽打,空气有些凝固。敞开的窗户卷进一阵寒风,抚摩我的额际,一种凉透心的感触,带走额上渗出的冷汗,带走笔尖擦出的声音。

在从茫然渐趋清晰,又从清晰走向茫然中,我想到了吉卜赛人的信仰:“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躯是用来相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而灵魂则是用来歌唱的。”看着停留在那偌大白纸上的两个字――画笔,它深深嵌入我灵魂的最深处。

我搁下手中的笔,站起,走到窗口,看窗外广阔的世界,再看看躺在书桌上的画笔,很悲壮,很自信。

我很喜欢背着画板,到野外写生。用笔下的景物,填充空洞的白纸,就算世界上没有了五颜六色的景致,我也要用手中的画笔饱蘸墨汁绘出心中的向往;就算世界上明丽的景物都消失了,我也要用画笔诠释世间的美好。也许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流浪,而画笔就是用来歌唱的。

画笔像是为生命开启的一扇窗户,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画笔是我心中最温柔的幸福,有了它,我就不会感到寂寞。

第4篇

“暖暖的太阳真的很舒服呢,伦,你说对吧……”

“嗯,可能吧……”

“什么叫可能吧,伦!”

“没有为什么啊……”

“我生气啦,哼!”

“缨生气啦,嗯……生气会对皮肤不好哦。”

“你……”

“好啦,别吵啦,天气那么好,不可以吵架哦。”

“伦。”

“嗯?”

“我们就这样,在草丛中,与阳光共处,好不好?”

“好啊……”

青春的时光就是这样,淡淡的,暖暖的,还有……失落的。

VOL.1

那是一个很明媚的早晨,明媚的好像这个世界就从来没有下雨过,缨一蹦一跳的走早绿荫中,对于缨来说,每一个早晨都是幸福的,因为,她的生命中有伦。走进教室。

“伦——“缨边回头边大声叫出伦的名字,看到的却是空荡荡的课桌和椅子。奇怪,伦一般都是很早就来了的。

缨有些失落的转回去。

七点半,七点四十五……

八点,八点半,九点……伦的课桌一直空荡荡的。缨急的有点想哭,她怕伦出事,毕竟,那是她爱的人。

“老师,”缨一等下课,就冲出教室,跑到班主任的办公室,“伦生病了吗?”

班主任先是一怔,然后低下头,桌前纸上的那个“爱”也只写了一半。

“他……”

“他怎么了?”缨清楚地听着自己极快的心跳。汗,从额上直直的落在衣襟上。

“他出车祸了。”

轰——

缨的泪大滴大滴的落在黑色的皮鞋上,她有一种绝望,崩溃的感觉。车祸,好刺耳。

她渐渐收起泪,用颤抖的声音问着老师:“他在哪家医院?”

“放学,老师和你一起去看他,先上课。”坚定而简短的话语是缨知道自己无法抗拒。

阳光变得有些惨淡,绿荫间的小道只有鞋子与地面亲吻的声音。

VOL.2

“老师,我们走吧。”

“嗯……好。”

老师的车上有淡淡的男士香水味道,音响里放的是飞轮海的“留下来”。这样的意境让缨更想哭了。车在一栋陌生的楼旁停了下来。

白色的病房里,伦帅气的面孔静静地倚在枕头上,紧促的呼吸着。

“伦——”缨冲到他的床前,轻轻的扶着那柔顺的泛着亚麻泽的头发。

“不是,不是,这不是伦,伦要笑,要哭,不可以一动也不动。”

倾斜的阳光,在伦干净的脸上映出点点斑驳,缨的泪打在纯白色的枕头上,她要守护伦。

“伦,记住,我会永远跟你在一起。”说完,她把妈妈给她的护身符取下来,轻而淡定的戴在伦的脖子上。

缨走了,伦却依旧未醒。

心电感应,缨相信他们有心电感应,所以,伦——你听到了我的话了嘛?

VOL.3

“伦,我来了——”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有朝气一点,尽管,她知道,没有回应的声音。

依旧的寂静。

“伦,我喜欢你。”缨又一次的重复这句话,她希望,有一天,听到伦这么回应她。

“小缨,你来了。”

“医生伯伯,你好,伦的情况怎样了?”

“这个……”语塞,说明了什么?

“您说吧,没有关系。”

“他……很有可能要截肢。”

截肢嘛,缨咽了咽口水。

“一定要么?”

“如果——有奇迹。”

“是么,谢谢……”缨送走了医生,静静的靠在伦的身边,伦,你将会没有双脚了,怎么办?我是不是很没用,没有办法守护你。

“伦,believe me,相信我。”

可能,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所谓的奇迹吧……

VOL.4【后记】

【我不想把那么悲情的一幕写出来,因为,我不舍得让我的男主角没有双脚,所以,跳过那一幕,只是我无谓的逃避而已,敬请原谅……】

“伦,我知道你很爱篮球,但我们总要学会去面对。”

“我当然知道,反正我有你么,有什么关系。”伦笑着看着她,但是,他依旧憎恨那场车祸。

第5篇

在教育界提的频率最高、炒得最为火热的恐怕就是“素质教育”和“减负”这几个字。然而,就在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同时,应试教育也在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试问:学生真的“减负”了吗?教师真的“减压”了吗?不是学生不努力,不是教师不负责,是旧体制下的课程评价观在作怪。

一、学生:由“奴隶”到“主人”——新评价真减负

我们经常看到三四岁的小孩子背着小书包不无羡慕地看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去上学的情景,可一旦跨进学校的大门,原有的那种参与学习的热情与渴望就会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这样的态度:我爱学习,可我讨厌上学!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当我们走进教室就会找到答案:学生在课桌上摆书如长城般蜿蜒,教师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一遍遍分析试题,如老燕哺雏,学生一抬头,就会看到一片“镜”光灿烂。细想一下,学生的书之长城,是用一道道的题砌成的!试想,当你整日面对着那些枯燥无味的书本试卷,耳朵里充斥着家长老师不厌其烦的叮咛时,哪里还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并不否认“勤奋”和“刻苦”,可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为什么要如此辛苦?以至于有些孩子在书山题海的重压与家长教师的层层管制之下不负重荷,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可只有埋头苦读,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原有评价标准中才被认为是好学生。真可谓:一纸定乾坤。然而这种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评价,却忽视了促进全体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育人功能。新的课程评价则一改往日“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为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其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与评价客体的多元化,更为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而不是纸笔考试的唯一评价结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推动,就会不断前进。当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之后,就会以空前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崭新而广阔的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尽管这样的学习创造也是一个艰巨而繁杂的过程,可兴趣会使负担不在,减负成真。

二、教师:由“蜡烛”到“太阳”——新评价真减压

当今素质教育让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负不减质。评价教师的标尺是什么?是一纸试卷,是学生成绩的优异?然而,学生成绩的优异又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奖金、职称的评定等,“减负”造成了“学生减负,老师加压,越减越多”的恶性循环。

古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工作有不少老师的确是呕心沥血,披星戴月。然而我们辛辛苦苦的结果是什么?是学生的厌学、家长的怀疑,是教育在学生创造力培养上的缺失。

新课程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化使我们不再顾及“以分论教”的沉重工作压力与精神压力,师生将不再局限于“学校一家庭”两点一线的奔波,走向社会,感触生活,其方法的灵活,形式的多样,内容的宽广,使教师不再是匠气十足的知识灌输者,而是昂扬向上的学习引导者与促进者;不再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火热充盈的太阳。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教师压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潜心研究,不懈努力,完善评价体系,定会使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轻,使众多小学生脱离题海,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活动;使师生生活更加充满阳光,工作更加带有诗意。

第6篇

关键词:地理问题;时事地理;实际生活

高中新课程在我区实施已经三年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有喜有忧。喜的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多样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兴趣浓厚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忧的是我们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相当的欠缺,这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怎样缩短这一差距,是我一直在努力探求的问题。

一、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来解决地理问题

从地理这一科目来说,就是研究我们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物,所以学生如果能够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地理就变得相当的好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对这些好像知之甚少。如在高一地球运动这部分知识,日影与太阳高度的关系,有同学对日影与太阳的方向很难理解。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影子和光源的关系来让学生在现实中感知方向,观察校园里的旗

杆、楼房、树木等在一天当中不同时段影子的长度。

要提高我们地理课堂的实效性,除了让学生注意观察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如我们渭南什么时候种小麦,什么时候收小麦,种的小麦是属于冬小麦还是夏小麦,以此来推测我们周边地区小麦收割的时

间以及油菜的收获时间。这就是引导学生由我们周边熟悉的生活生产常识来推断离我们较远的、看不见的地理事物,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避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死记硬背的局面。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大部分学生,特别是高一的学生,对自己周围所发生的地理事物知之甚少,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究生活中的实例,由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来理解加深课本知识,慢慢地培养他们的实际理解能力。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和我们这几年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精神是一致的。

二、巧用时事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0年的高考对地理时事的要求更高了。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地理时事,既适应新课程的理念,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如,在讲天气系统的时候我们就讲2009~2010年西南地区的半年大旱,讲前一段时间中国各地降水多的原因,在讲到领海的时候我们讲我们的问题等,让学生深刻地感知到地理知识时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同时还可以指导周围人群在危难时刻紧急避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但就现状来说,高中学段的学业压力大,时间紧张,时事地理部分仅来自教师这一方面,很少有同学去关注时事地理。面对这一现状,我的做法是,除了自己上课的时候穿插之外,把住校生和非住校生以四人分成一组,在每周一的第一节地理课上用课堂前十

分钟在全班进行地理时事交流。在交流的时候,必须描述清楚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等。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比较好,但我觉得关注的这个面还是不够宽。如果每一个学校在教室里装上电视或者电脑直接上网,让学生每一天看一看新闻联

第7篇

在我的生活中,有欢笑,有悲哀;有阳光,有阴霾。都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满载着这些的往事飞驰而过,留下的也只是站在原地的我。

那次,我小时。假期时寄住于亲戚家。不记得是为了什么事情蓄意收拾好自己的小书包出逃,大概是容忍不了被忽略的感觉。当时的我没考虑后果也没想那么多,导致上班回家的阿姨对着没锁门的屋子吓得哭了出来。结果至今还被家人亲戚好友们拿出来谈论。

那次,我站在北海的大海边。面对着面前因为台风而变得灰暗的大海悲哀的遥望未来,仿佛面前那从心底的记忆喷涌出来落寞不堪的颜色就是属于我的未来。那是暑假,在我心中最后一个夏天。我独自一人,感受着蜕变的无尽曲折。灰暗,面前仿佛只有它。

那次,同样发生在那个感觉短暂,记忆而又冗长的夏天。那又是一个跌宕起伏绵长的梦。我梦见,童年的小伙伴,在麦田中对我微笑。我们玩耍嬉戏。欢声笑语充满整片麦田。那麦田,是黄绿色的。随着晚风的吹拂,轻轻摇摆着。而麦田中的他们,笑容像天那头的晚霞,灿烂而耀眼。如今,我们早已东奔西走,已无联系。但那些早已被我遗忘的情节,就像是生命中的太阳,留在那一天闪亮。

那次,家庭集体旅游。原因是和表姐吵了一架,妈帮着她。过程是半夜是一点收拾东西背着旅行包一个人搭车前往车站,结果是没回家的车,在陌生城市的候车室熬了一个晚上。小插曲是手机没电而关机。被家人亲戚朋友满世界寻找。最后是回家后劈头盖脸的指责:“你一个女生的担子就这么大?这么大!”不止一次发生类似的事。很多时候是因为性格倔的关系,拉不下那张脸放不下高姿态,偶尔出走也是一种逃避的方式。

在教室中奋笔疾书。与七门功课一集作业打持久战。偶尔觉得自己被困于一个无形的牢笼中,得不到自由。也会迷茫,也会回忆,也会幻想。虽我还是我,时间还是一样过。但是总是放任不了自己。有欢笑、有悲哀的往事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青葱岁月,把岁岁年年日日月月留于指尖。

生活中。我们要留住欢笑与阳光。把握最真、最纯、最美好的。

第8篇

[关键词]环保;低碳;设计理念

北印度拉达克白莲学校(The Druk White Lotus School)提倡以传统价值合文化为本,把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灌输给孩子。它体现在学校的设计与建设很注重与自然并肩,它的出色之处在于传统以木和石为材料的建筑,采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建筑技术。而且,学校外墙使用的是从当地或者临近地域开采的花岗岩,内墙则使用当地的泥石块,这种材料具有一流的耐用性和隔音效果。教室面朝早晨的太阳,可以从分利用自然的光和热,因此学校在能源供应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一设计理念向人们逐渐追求的绿色生活迈进了一大步。

如今,人类已经开始摆脱“依靠铁与火来征服自然”的瓶颈。于是,古老的木材再一次进入了设计师的视野。众所周知,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而且木材属于有机材料,生长周期短,不但能多次利用,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迅速分解,重量轻便易于运输,堪称低碳经济各个环节的楷模。

如何能让木材融入当代设计主流,成为了众多以环保为己任的设计师们的新课题,其中颇具环保理念的创意设计建筑作品是这个名为“WISA WOODEN DESIGN HOTEL”的全木质酒店,以它的全木质开放结构最具特色。它采用了天然松木条,经过塑型,拼接构成了建筑的主体。弯曲修长的松木条从中庭一路延伸到直至酒店的两端。木头既可以建筑基本的构架,也用作墙面、天花板、地板的公共区域装饰。本来分割清晰的建筑格局,在可塑性极强木条的连接下融为一体。由于采用木条的扭转作为基本结构,形成独立的隔断,整个建筑中留有许多缝隙,既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建筑造型,让人耳目一新。清新的空气与灿烂的阳光直入进来,让人们与自然没有一丝距离。除了在轮空上的突破,设计者的环保理念更引人关注。相比钢筋混凝土,木材是是十分轻便的材料,不但易于造型,也方便搭建组装。搭建木材之间的缝隙,让采风通光都自然完成,从最大限度上减小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垂直花园”的设计更加让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独特相处的设计环保理念。它用柚木制成一个型隔的隔板,可用于室内外使用。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多个花架和层架,每个花架茂密的植物,赋予空间嫩绿无比,苍翠繁盛的感觉,让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更贴近大自然,给现代人独特的私人空间和片刻宁静的生活。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具饮食文化的国家之一,他们使用的餐具常常精挑细选,以便搭配食材和佳肴。日本人进餐时喜欢用手感受原始材料的舒适,仿拟经手工打造的质感。现如今人们追寻的优质生活已经日趋普遍,人们希望生活的细节都能更丰富,更健康,更环保,因此设计师们以人文美学为本,结合低碳环保理念,设计了优雅的环保型餐具,尽管提供的是一次性用品,但产品的取材都是不损害生态的非木材物料――原生芦苇、竹浆、甘蔗渣,加以设计制造,可以持续使用,容易进行生物分解,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在我国,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世博会的主题,这是自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首次设定主题以来,世博会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这一主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人类文明进步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紧紧抓住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最热点问题,提倡低碳环保的设计生活理念。这一反映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富有创意,体现了中国・上海的城市特点。其已经将节能环保作为重要的理念贯穿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世博园区内大规模运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园区内主题馆、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主要场馆设施以及部分国家的自建馆,在屋顶和玻璃幕墙上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每年能减排二氧化碳4 000吨。并且增加了太阳能的装机容量,让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成为世博会亮点。屋面最大的主题馆增加到了2.57兆瓦,世博中心装机达到1兆瓦。

主题馆建筑设计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曾群告说:“以往很多太阳能建筑,太阳能仅仅是摆设,而主题馆的太阳能是光伏建筑一体化,不单是从艺术的角度将黑乎乎的太阳能组件和建筑的设计合二为一,而且光伏发电站产生的电力将并入城市电网,年发电量达到280万千瓦时,能解决4 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问题。”此外,因为主题馆屋面大,达到6万平方米,能够使得太阳能组件安装成本控制下来,这是国内光伏建筑建设的一大突破。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上海世博会的另一个亮点。全球多个国家的案例入选,而几乎所有案例都将节能环保低碳作为主题,典型如伦敦零碳馆。国内有四个案例入选,代表上海参加的“沪上生态家”便是其中之一。

沪上生态家的原型在闵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内,是一栋四层楼高的生态示范办公楼。中空、天庭通风隔热,各办公室呈正方形围绕。。整个办公楼每一个房间都非常明亮,而且自然通风很好。地板下,还看得见太阳能热水循环系统盘绕,冬天用于地板取暖。屋顶,太阳能发电、小型风力发电设备一应俱全。

沪上生态家总设计师、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汪维解释说,这栋生态示范楼,利用了自然通风、智能控制、绿色建材、雨水收集等十大技术,是国内最早的示范生态建筑。中国每年大量的能耗中,40%是建筑能耗,要节约能源,就是要建造可持续建筑。低碳世博,其一是减少排放,其二就是节约能源。沪上生态家运用的新技术共达到30项,有30%是前瞻性技术,代表了未来二三十年生态住宅的发展趋势。

当今,产品与设计理念的出发点已经集结在――责任感和良知。每一位设计师都心怀着对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并努力工作,脚踏实地。低碳环保的理念才是幸福生活的关键所在。他们力图寻找、制造完美和谐的产品来服务,打造更加完善的人文自然环境,使我们的生存世界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柳冠中. 工业设计学概论[M]. 黑龙江: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高楠. 别一种真实――艺术的生存体

第9篇

你会想念吗?那时候,透过光影的简单。

你曾说过的故事,我们执手,在树的年轮里慢慢长大,然后,某一天的清晨,树叶摩擦着空气的指纹沙沙作响。风是清凉的,阳光斜射,我看到了玲儿的背影,黑色的头发闪动着灵秀的美,用白色的茉莉花点缀。小小的身影就在这样的阳光里驻足,那一闪而过的是记忆。

19岁,清水浮动的年华,缓缓而过,玲儿的微笑,灿若彼年,傻傻甜甜的微笑。就这样,走过了一个长长的高中。树阴下,背靠背的坐着,耳朵里听着同一首歌,望着天空,幻想着一个故事,说到某一处的时候,相视着,开始放声大笑。我们就是这样形影不离的朋友,雨天里共打一把伞的朋友。某天,温凉的光里,你突然逃离了我的视线,没有一点声响的消失在下午的夕阳里,我记得夕阳很暖,但是有风,可以吹起操场上的沙尘,迷离了双眼。玲儿就在这样的一个午后消失,从下课之后我就看到了她空空的座位。我冲教室,迎着操场的风开始找她。我知道她喜欢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躲在某一个墙角里独自感受风吹过身体时的感觉,然而,每次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好像都会有来自北方的风,是专门来陪她的吗?我看到台阶上向风而立的她,单薄的身影需要一个温暖的依靠。我知道她看到了我的眼睛,只是都没有说话,拉着她的手,静静的陪着她,不需要语言,只是需要一些温暖而已。我们都是孤单着的孩子,迷恋大海的孩子。旧时的孤单如此,温暖如此。那时的你我,在繁忙的学业中幸福着,在零碎的日子里欢笑着。

后来,我们迎来了高中的最后一个平安夜,我记得那天的你我,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伤感,是因为离别吗?“冬天近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你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高中渐近尾声,这就注定我们不能再像今天一样形影不离。吃着苹果的时候,哭了……那天夜里,收到了好多的祝福,每一个苹果都是一份祝福,应该开心,不是吗?然后就看到了你的笑,泪水都还没有干。你喜欢听我的歌声,你说甜甜的,可以很安静。有一首《那些花儿》是我们一起听过的歌。曾经的歌,现在还在耳畔回荡,只是渗入了浅浅的痕。看着太阳的眼睛,温暖而明媚着。这样的忧虑,这样的心情,在风来的日子里横冲直撞,用一种最鲜艳的方式盛开。爱着一盏小灯,爱一切灵动清秀的美,就像玲儿的眼睛。我们就这样一直牵着手,在冬日的雪地里映上自己的脚,一个浅浅的痕。那时的我离你很近,近到我可以闻到你衣服上洗衣粉的味道,你新洗的头发还留着淡淡的香。一个轻狂的丫头,有着七分张狂,三分恬静的丫头。大大的眼睛,开始看向远方。你说你喜欢上了隔壁教室的一个男生,你说他是那么的优秀,才使你如此的迷恋。玲儿爱上了别人,还会像以前一样爱我吗?我立在窗前这样想着。校园里开始有白白的霜,弥漫在四叶草干枯的地方。天空是澄撤透明的蓝。闭上眼睛,恍若隔世。暗恋的日子总是痛苦的,玲儿就是这样的孑傲,即使痛苦,还在傻傻的流泪。六月将过,高考的暗涌让我们向着不同的方向奔赴,玲儿所说的那个男孩确实太过优秀,他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那是多少人都在向往着的大学。接下来的日子便是长长的等待,等待着开学,等待着新的征程。有一天的傍晚,玲儿靠在我的肩上,说:“等到开学了,我们就不能在一起了。”听她说完,我便看到对面树上叶子的绿色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有一种味道,咸咸的,漫过唇边。开始想念,我们在一个被窝里说悄悄话的日子。

直到,九月。彼此踏上了陌生的城市。玲儿学了投资与理财,而我则选择了护理,圆了自己白衣天使的梦。我很幸运,让我遇见,两个人的跋涉,一份长长的友谊。这是属于最美好的隐喻。

“玲儿,你不是说过,你想去看海吗?等我们大学毕业了,一起去看我们相约的海。”

有时候的心情,是落入宇宙苍茫无解的匆匆。不知名的悲伤一闪而过,落满尘埃的时光里,还有我们干净利落的幸福。不知道异地的梦里,我们的友谊,还欠缺着多少拥抱。彼此,拥有多少心疼。长长的想念,从现实到虚无。大学的日子,让我们成长了好多,拥有了自由的时光。静静的岁月里,我在想,数年之后的我们,会坐在一起慢慢想念吗?在之后的之后,在隔岸的流光里,开始懂得很多很多。我要你,借我的肩膀,听我唱歌。你会记得吗?那些迷失在来路上的幸福,我笑着的眼,你飞在风中的裙角。我们的花朵,在那里开放,在那里调败。只是我在这个暖暖的季节,酿造着属于我们的回忆,然后,留给明天,慢慢想念。你的身体一直不好,肚子疼起来的时候,可以在床上来回的打滚。我说,我是学医的,等我毕业工作了,让我帮你慢慢好起来,于是,你幸福的笑了。笑容像极了操场后面的那条柔远河,阳光斜射,有金色的光波。

回忆,苍白着,彩色的过程,变成黑白流光里的浅影。是角落,是安静,是一次挥手的告别。就像墙上的那张壁画,晚清时走出的女子,再光鲜的外表,也显得有些陈旧,但是笑容依旧还是最值得珍藏的美。唱着我们的歌,在一起看星星的夜里,每一颗星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在后来的堤岸上,并肩而靠,那份留给明天的想念,用来感激,用来留念。

第10篇

大家上午好,我叫__,是咱们学校__级的毕业生。今天能够参加这次活动深感荣幸!在学校时,老师们常常教导:“金钱不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人生才更有价值!”*年,带着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我考入了潍坊教育学院。

*年3月,23岁的我只身远赴青海玉树,先后在那里的8所学校义务支教。

在支教的6年里,我没要过一分钱的报酬和补助,尽我所能教藏族孩子学文化、唱国歌、诵诗词,并利用家访深入藏族群众家中传播知识,传授技术、传递友谊,帮助藏族群众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在此期间,我克服了严寒、缺氧、想家等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历了地震、疾病、车祸等一次又一次生死离别,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把青春奉献给青藏高原。对这个问题,我很难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回答清楚。但在我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就是哪里艰苦去哪里,哪里需要去哪里。

2003年9月,我从当时的岱岳区第一职业中专考入潍坊教育学院。在一次上网浏览网页时发现了格桑花西部助学网,从中得知祖国西部的好多地方不仅生活贫困,而且师资匮乏,许多孩子因为没有老师不能上学。从那时起,我就产生了去青藏高原支教的念头。

2006年7月毕业后,我先后到潍坊、青岛等地打工。2008年3月,积攒了一定的费用后,我瞒着父母,孤身一人坐上了去青海的列车。

青海玉树平均海拔4300多米,交通不便,空气稀薄,气候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2℃,而且很多地方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信号……

到青海西宁后,我转乘长途汽车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在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提醒我说,不少来支教的年轻人由于忍受不了剧烈的高原反应等原因,坚持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了,劝我到地势较低,条件较好的学校支教。我对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说,我不怕艰苦,还是让我去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吧。

好心的才旺巴丁局长还是担心我吃不了苦,特意把我安排到了条件较好的吉尼赛乡中心小学。那天正赶上格桑花协会去麦曲小学发放物资,我决定第二天就搭乘他们的货车前往吉尼赛乡。

上车后不久,天就下起了雪,并且越下越大。雪雾弥漫、道路溜滑,司机一路谨慎驾驶,路过吉尼赛乡时竟忘了停车,阴差阳错地将摸不准方位的我一路带到了囊谦县海拔最高、条件最差的麦曲小学。

麦曲小学是我支教的第一所学校。到了那里后,校长带我查看了学生们的教室和宿舍。眼前的场景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在只有几十米平米的教室里挤满了50多个孩子,有的十五六岁,有的仅有七八岁。孩子们没有年级之分,可以说都是一年级。由于没有足够的桌椅,很多学生每天只能站着上课。

四个不大的宿舍,有的窗户不完整,有的连窗扇也没有。孩子们睡觉的地方几乎没有一张完整的床,大部分学生只能打地铺,睡木板。孩子们盖的被子还不足一人一床,男生女生夹杂在一起就那么挤着到天亮。老师就更艰苦了,由于没有足够的房间,只能在院子里搭帐篷。

麦曲小学在册学生130人,老师和工作人员加起来才5人。看到这里这么需要老师,我就向教育局提出了申请,留在了麦曲小学。

当天晚上,我蜷缩在帐篷里,尽管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盖了两床被子,但还是冻得难以入睡,第二天还是感冒了。本想去看医生,一打听才知道附近几十里地方连一家医院都没有。随身带来的药,没几天就用完了,剩下的日子里只能靠自身去抗御疾病了。

抵达玉树的第二天,我早上起床后开始洗脸刷牙。孩子们却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原来,这里的师生因为洗漱用品短缺,一直没有养成洗脸刷牙的习惯。教他们洗脸刷牙也就成了我支教的“第一课”。

在我的积极申请下,格桑花协会为孩子们捐助了洗漱用品,渐渐地孩子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呈现在眼前的不再是一个个脏兮兮的小脸蛋了,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干净活泼的小精灵了。

在麦曲小学,我担任二三年级的汉语老师。当正式上课后才发现,学生们连课本都没有,更别提练习本之类的了,整个教室就只有我手里的那本教科书。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得是语言不通,阻碍了我和学生的语言沟通。刚开始上的两节课都是由才旺老师帮我翻译的,后来的日子里我就尽量用肢体语言与他们交流,也尽力在教课的同时跟着他们学藏语。慢慢的,我和学生们养成了一种默契,只要一个小小的手势、一个小小的眼神,大家就知道我想说什么。

由于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多学生需要家长骑摩托车走三、四个小时往返接送。步行上学的孩子就更辛苦了。这也导致学生到校率非常低。为了尽可能让学生们按时到校,我坚持利用周末去家访。

2009年4月份的一天,天下着大雪,在家访的路上,我不小心滑入了30多米深的山谷,醒来时已经是几个小时以后了。

在我试图爬上山谷的那一刻,再次面临绝境。上面是大片脆弱的沙土,下面是二十多米深的山沟,当时我正好处在那片沙土地上,左手抓

着的那唯一一把草真正成了我的救命稻草。那时,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离死亡竟然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放手,非死即残,如果奋力一搏,或许还有生的希望。求生的本能让我奋力抓住那把救命稻草,当我艰难地爬上山谷时,竟突然有了一种获得重生的感觉。那一次,我学会了“身处绝境,绝不言弃。”瓦作小学是我支教的第二所学校。这里的生活条件比麦曲更艰苦。因为路远难走,每次出门都要集中采购几个月的物资,半年都吃不上一次蔬菜。小土屋里除了最简单的生活和办公用品以外,再就是成群结队的老鼠。当地人不杀生,也就造成了老鼠泛滥,它们每天都肆无忌惮地出来捣乱,白天会在房前屋后乱窜,夜里经常会跳到床上、钻进被窝,甚至爬到脸上,衣服也经常被它们撕得稀巴烂,就连肥皂、牙膏它们也不会放过。

那年5月份,学生们放虫草假,学校只剩下我一个人,不知怎么回事,身上一夜之间长起了水痘,没多久就遍及全身,痒的时候像蚂蚁乱爬,痛的时候像针扎一样。听说当地有几个人因为得了这种病去世了。我很害怕,又寂寞无助,于是做了最坏的打算,20多岁的我写下了平生第一封遗书。我在信中写道:“爸爸、妈妈,请不要因为我的死而怪罪任何人,尤其是格桑花西部助学协会,我很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这辈子没有白活!如果上苍再给我一次生命,我还要投入到高原的义务支教事业中”。

幸运的是,学校的代课老师才旺及时发现了我,将我带到几十里外的一位藏医那里,医生嘱咐我除了吃糌粑,其它什么都不能吃。躺在床上四天,我滴水未进,直到第五天才勉强吃进一点难以下咽的糌粑,病情才慢慢地出现转机。

先是囊谦县的麦曲、瓦作、吉来,再是玉树县的查荣、上日玛、加巧、土门达、仲达,六年八所学校,每所学校都有说不完的艰苦,但也给了我无限的幸福。我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哪里艰苦我去哪里,哪里需要我去哪里。”

六年里,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孩子们升国旗唱国歌。在瓦作小学时,学校没有旗杆,我就找来两根木头,用铁丝拧到一块,立在教室门前,趁学校放假,我又去格桑花协会要来一面国旗,从此,瓦作小学的上空升起了五星红旗。

2009年国庆节,本应是举国欢庆的日子,但由于地处偏远、信息不畅,这里仍然像往常一样冷冷清清。学校有一台电视机、一台卫星接收器,还有一台坏了很久的太阳能变电器。为了能让孩子们在国庆节这天看到盛大的阅兵场面,我利用自己在学校时学到的机电知识,在课余时间,连续工作了三天,终于把太阳能变电器修好。国庆节那天,我带着孩子们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了国庆阅兵,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激动地随着唱了起来。当我问孩子们,谁唱的国歌最好时,他们全都愣住了。原来,他们别说唱了,听都没听过!从那之后,我一有时间便教他们学习国歌的歌词,教他们唱国歌。为了能让他们听到标准的国歌,我一直盼着去县城时,用mp3给他们下载一曲,直到半年后才得以实现。

现在,我教过的每个学生都会唱国歌,我去过的每一所学校都飘扬着五星红旗。

藏族同胞是善良的。在支教的那段日子里,学校不管有什么事情,家长们都会主动来帮忙,同样他们有什么事情,我也会尽力去帮助他们。

我是学机电专业的,一般的家用电器都能修。自从学校的太阳能变电器修好后,家长和牧民们,都知道了我有这般手艺,只要家里的电器一有毛病,就会想到我、找到我,大部分是直接把电器搬到学校来,有时也会趁我有空闲,把我请到家里去修。为此,我还专门买了维修电器的工具。

在我给他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他们也给我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感动。他们或者从家里背来一袋干牛粪让我取暖,或者送来半袋土豆让我充饥,或者打下一桶水让我解渴,东西虽然不多,却饱含着深深地情谊。

一位白玛老师经常带我去采蘑菇,一次走得太远,又渴又饿,白玛老师把我带到附近的一个牧民家里,藏族阿妈热情地款待了我们。第二次再去采蘑菇,白玛老师临时有事,我只好一个人去,不过这次带足了水和吃的东西。准备返回时,碰巧又遇见了那位老阿妈,她还是热情地招呼我去家里喝茶,我不想给她添麻烦,执意要赶路。老阿妈转身回到家里,可等我已经走出两三里路时,却听到后面有人喊,回头一看,竟然是老阿妈追了上来。她气喘吁吁地来到我跟前,从怀里掏出一瓶热牛奶递给我,一句话也没多说,就转身回家了。接过热腾腾的牛奶,我呆呆的站在那里,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

八所学校,八次离别,留在心里的都是一次次令人难忘的感动。从麦曲去瓦作,麦曲小学的孩子们都一窝峰地跑到我跟前,大声喊着:“马老师,瓦作不去,瓦作妖怪有!”从瓦作到吉来,年龄最小的学生小更尕拉住我临走时骑着的牦牛尾巴,瞪着眼、流着泪,不说话,我知道他想说:“马老师,你别走!”我把他抱上牦牛背,一起走了很远很远。从加巧到土门达,正值中秋节,我为加巧分校的孩子们分好月饼,就要走了,孩子们哭着不让走,有个叫求吉卓玛的学生,竟然闹着要跟着转学。她对我说:“老师,没有您的时候,我就像孤儿一样啊!”我答应说:“我有时间,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现在,每次想起那里的学生们,我都偷偷地抹眼泪。

2009年,我义务支教的行动,第一次被济南市的志愿者“草原狼”发在了网上,之后,市、区组织部、宣传部先后协调泰安日报、泰安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我支教玉树的行动进行了报道。家乡的很多单位和爱心人士也给我支教的学校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6年来,在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公益人士、爱心企业、领导同志们都加入到爱心捐助行列中来,仅通过我个人到玉树的捐助就已达100多万。

现在,随着国家对西部扶持力度的加大,玉树每个学校的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有的有了充足的教具和学习用品,有的有了洗澡的澡堂,有的喝上了自来水,有的用上了电脑。现在玉树的师资力量也逐渐强大了,所以我回来了。

第11篇

16岁那年暑假,我被奶奶接到小镇。我知道父亲要娶新妈妈,奶奶不愿意我受委屈。

江南小镇水墨画一样美丽,我却开心不起来。从奶奶家的窗户望出去,是窄窄的小巷,窄窄的天空。爷爷每天忙着去下象棋,奶奶常常坐在窗边的摇椅上打盹。只有家里的小花猫会亲昵地往我身边凑,大概它跟我一样寂寞吧!

午后,阳光疏疏淡淡落进老屋时,窗外响起了琴声。我循声望去,一个长发女孩,穿着一袭白裙站在某一家的门口拉小提琴。这很像一幅油画,只是那琴拉出来的声音有些古怪。我悄悄掏出了画夹,一笔一笔描画了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我的身后,她说:“如果你想学琴,明天我去问问,总比呆呆地坐在家里好。”说完奶奶叹了口气。我说:“我想学画画。”

奶奶摸了摸我的头,说:“小月,你想家吗?”

我摇摇头,又点点头。吃晚饭时,我听到奶奶给父亲打电话,她说:“小月想学画,那就让她学吧!”

我的眼泪一下子溢了出来,死去的妈妈就是学画的,曾经,父亲不让我再动画笔的。

又是一个午后,我跑出石库门,直直地站在拉琴的女孩面前,她停下来时,我伸出手去大声说:“我叫罗新月,我们交个朋友吧!”

女孩轻轻地笑了,也伸出了手,说:“当然没问题,我叫范小兮。”

后来,我和小兮一起坐在小河边说起这段初次见面的情景时,范小兮说:“小月,你知道吗,你简直把我给弄傻了。在那之前,从没有人跟我握过手,也从没有人说是我的朋友。”

我一直笑,不说话。她当然不知道我当时的心跳得有多厉害了,万一这丫头一扭身回家了,那我的面子可往哪搁啊。

河水的波纹一漾一漾的,像两个女孩的心波。

有了范小兮,日子仿佛一下子丰盈了起来。

至少奶奶可以看得到我的笑脸了。还有,猫咪在我身边跳来跳去时,我也不会那么烦了。

我跟范小兮去少年宫,她学琴,我学画。她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带我进,碰到人,就说:“这是我朋友罗新月,上海来的。”一脸得意的样子。

我说:“小姐,你把我当宝贝显摆呢!”她才不管,一路走过去,我的名字就被大家记住了。甚至有人还说:“好像那个《穆斯林的葬礼》里的女孩就叫新月,多好听的名字呀!”

范小兮回过头,脆生生地对我说:“新月,在你来之前,我可是咱们少年宫的‘西施’。唉,谁叫你是我朋友呢?不计较了。”

我笑着挠她的痒,她最怕的就是这一手,只好举手投降了。

我给范小兮画了很多张素描,她是典型江南美人的样子,尖尖的下巴,弯弯的眉,一笑,眼也是弯弯的。看到我的那些画时,范小兮正吃奶奶做给她的汤圆,她努力地咽下一口说:“新月,没看出来你是当画家的料子啊!”

我扔下画笔,说:“我才不要当画家,只是闲着无聊罢了。”

小兮拿起琴,说:“下面请范小兮女士给罗新月女士拉一首曲子。”

我问:“为什么称我们是女士?”

她白了我一眼,说:“亏你还是从大城市来的,叫女士显得有档次,我可是高档人。”

我笑得捂住嘴:“好好好,我洗耳恭听高档人范小兮女士的演奏。”

范小兮刚拉第一个弦,就有些声嘶力竭。猫咪“噌”地一下扑到我怀里,我笑倒在床上。小兮摇头叹息:“艺术家总是寂寞的呀!知音怎么就那么难找呢?”说完,扑到床上,与我笑成一团。

半晌,她说:“新月,其实我跟本就不是学琴的材料,可我爸愣想要我成为艺术家,唉,烦哪!”

原来快乐的小兮也有烦心事。为什么人生有那么多的不得已呢?范小兮不喜欢学小提琴,可她那个当中学音乐教师的父亲却硬逼着她学琴。而我,喜欢画画,却不能把它当成理想。

我告诉小兮,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做一棵树,静静地站在那,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范小兮皱了皱眉头说:“那你一定是棵有点弱智的树。我要做什么呢?”

她想了一会说:“有了,我要做一条鱼,在河里游来游去。嗯――不好,万一被人捞去清蒸了怎么办?”

我点点头:“像你这样的鱼,刺一定不少,烤着吃大概比较好。”

房间里又是一阵鸡飞狗跳般的打闹。

和范小兮在一起的日子,想不快乐都很难。只是我发现,我说话时,小兮总是侧右耳倾听。我问她。她说:“有吗?我有吗?”

暑假即将结束时,父亲与新妈妈一同来到奶奶家。那位很漂亮的新妈妈拉住我的手说:“新月,我接受了你的父亲,也就接受了你,我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奶奶拉起衣襟擦眼泪,站在一边的小兮竟然也跟着落泪。

我要跟他们回上海了。走的那天,小兮沉默了下来,她说:“新月,谁让你那么好呢,你走了,我想你的时候,怎么办?”

我不敢对她说其实我也舍不得她,在偌大的上海,我也没有朋友,我的同学眼睛盯着名牌大学,没有人会把我当成朋友隆重介绍出去。

我在我的那些画上签上名字,递给小兮:“范小兮女士,你要好好保存,等我出了名,你就拿到纽约拍卖行去卖掉,没准能挣上一大笔钱呢!”

小兮红着眼睛,红着鼻子,笑了:“人家才不呢,我要子子孙孙地留下去,告诉他们,这可是你奶奶最好的朋友留下的。”

我的鼻子酸酸的。我没有告诉小兮,我永远也成不了画家,因为我是色盲,我分不清颜色。

回到上海的日子无风无浪,我与新妈妈相安无事。她礼貌地对我,我客气地对她,只是,那种爱是没有温度的。我常常会想小兮,想小兮曾对我说:“新月,等你过生日时,我会送你一份大礼。”

如果她把她自己送给我,那一定是份大礼。

我没有告诉小兮,我也会送她一份生日礼物,也是一份大礼。

没过几天,范小兮打来电话说:“罗新月女士,你的画收到了。只是那太阳怎么是绿色的啊?还有,那些草怎么是红色的呀!”

我握着电话小声说:“就如你只能用右耳听我说话一样,我也只能画绿色的太阳红色的草。唉,艺术家,总是寂寞呀,知音怎么就那么难找呢?”

说完,我们都笑了,然后又都哭了。

“罗新月,你要快乐!”

“范小兮,你也要快乐!”

“亲爱的范小兮女士,我会快乐。我会记得你给的快乐,我会感激在我残缺的生命里,你用琴声温暖过的那段时光……”

第12篇

关键词:自主探究;初中地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103-01

“自主探究”教学法,是指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充分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探究主题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火车头”,当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往往不再需要过多的外在刺激,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因此,要想学生能有探究的欲望,就应该提出有趣味性的探究问题,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思考问题,教会学生用地理思维方法去想问题。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经验与生活环境,更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地理课程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比如在学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时,可以提出生活中的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学气对太阳的散射作用时,可以提出 “为什么交通警示灯呈红色,汽车尾部呈红灯?”再如,学习我国民居特色时,提出“北平南尖”“南辕北辙”、陕北窑洞、傣族竹楼……客家“围屋”的问题。还有根据冬夏季的作息时间表来体验“随季节的不同,各地昼夜长短也不同”,“太阳光照进教室距离的远近”说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季节变化的地理现象等。

二、探究过程要有的放矢,保持学生探究热情

同班学生有差别,不同班别的学生更有差别。要使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深入备“学生”,这是为精心拟定讨论话题打下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心理个性等,拟定的话题才能激起学生讨论的欲望。其次是备教材。教师一定要走在学生的前面。

例如在探究“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时,由于学生对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教师要先设计探究提纲,分组分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写好课堂讨论发言的要点,讨论才会有深度。当然不要让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垄断”探讨“市场”,否则多数学生对讨论就会丧失积极性。

三、探究课题要难易适中,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在进行探究课的时候,老师所选的探究题要有深度、难度、广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接近学生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思考题不能过深过难,否则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理不清预习内容的思路。这样的探究就毫无价值。

一个好的议题一般有以下三大特点:①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能反映某一地理现象;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密切联系教学素材,有利于突破重难点;③学生普遍关注,迫切希望掌握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北半球回归线附近地区为什么大陆东侧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而大陆西侧却是热带沙漠气候,该问题既是教材的重难点,又是历年中考普遍关注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学生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四、探究要结合时事热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初中生对身边发生各项时政热点充满了好感,我们要善于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课堂上除了注重身边的地理知识外,还指导学生放眼世界,关注时事热点,让学生有个更宽广的胸怀和更活跃的思维方式,从而需培养独立的思想意识,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比如中东始终是一个不稳定地区,海湾战争与石油危机,朝核和伊核问题,世界能源危机,铀的提炼与核能,未来取之不尽的月球新能源―氮3,中国与多国联合开发热核能技术,我国南海勘探首次发现地球新能源――可燃冰,松花江水污染,金沙江流域植被遭破坏,挑战南极最高点,在挪威建立北极考察站,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俄罗斯石油外运线路的确定,美国转嫁污染等。这些有针对性、更有新意、更有实效的实例,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关心时事热点的习惯,使地理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我国和世界科技成就的新动向。

五、探究要善于整理与总结,促使学生知识升华

学生的讨论是各抒已见,教师则应善于总结归纳,并进行提炼升华,使讨论的结果更完善。整理与总结能使零碎和粗浅的认识理性化和系统化。整理过程的目的是加深并强化全体学生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加以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形成全体学生的共同认识。这对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