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0: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41-02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相对于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的责任主要是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水平,高职院校和相关人员必须明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与原则,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
(一)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就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能够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及建构优化的教育教学系统。有学者将系统科学的控制理论引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之中,采用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方式性控制和全程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依据
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法规依据。在构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使建立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1.改革“三种模式”。从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到2015年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提出了系统、明确、规范的意见,为科学制订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正像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将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方案的逻辑主线,支撑方案的内容与运作,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实施“五个对接”。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提出了“五个对接”的专业建设要求,即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为制订与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3.建立“一种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结合学校实际,以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编制体现专业群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确立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具有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建专业群共享的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组织教学和管理,有利于形成专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
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有外显的核心要素,又有内隐的核心要素。
1.外显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要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也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问题,这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指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职业态度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2)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培养人什么,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出发,设置相应的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方向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形成多元整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符合专业教育的“高等性”和“教育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求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3)基于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是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传统的以知识、教师和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必须创新和转变考核评价方式,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2.内隐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所谓内隐的核心要素是指虽然不能直接看到,但却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内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这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统领的作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及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容与方法。只有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化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预期目标。(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固然都很重要,但环境的核心要素是体制机制平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需要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包括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只有校企协同育人,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有了机制上的保障。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原有的教学计划改进而来的,其框架结构必然应包含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表;必要的说明等。2012年颁布试行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给出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也应该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的基本依据。
除了人才培养方案核心文本外,有的院校还提出了“1+4”的人才培养方案“文件包”,即1个核心文本和4个支撑文本。核心文本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定,支撑文本包括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保障。这种思路也得到了部分高职院校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70-71.
[2]祝士明,吴文婕.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4,(27):10-13.
[3]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2-63.
关键词:多样化 学分制 中高职衔接
一、中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现代教育必须要探索一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路,同时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念的教学机制。
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大半江山的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二者的有机衔接是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问题就是相互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这也是中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实施学分制,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依据,建立并完善课程体系,也是中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1.生源多种多样
进入高职学习的中职毕业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所处地区不同,教学水平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开设课程存在较大差异,即便是相同名称的课程,所选取的教材也不尽相同。
2.课程设置不衔接,培养目标不衔接
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就业,少部分选择升学,因此中职的课程内容设置主要以就业技能学习训练为主,高职的学生情况与之类似,也主要是以就业为目的。因此二者课程设置有重复,虽然难易深浅不同,但还是有不少重复之处,尤其是一些专业基础课、技能训练课等。而且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3.专业设置不衔接
中职阶段的专业名称与高职阶段的专业名称不一致,导致课程的设置也不一致。同时,中职学生在升学时,仅能报考高职所招收的专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专业来选择高职阶段的专业,导致一部分学生中职学习的课程与高职学习的课程差距较大。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制定基于学分制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可以邀请中、高职学校的教师共同为中职的学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应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技能基础,授课内容应有别于高中生源,注重基础课的学习、专业课的拔高、技能训练的连贯等。
2.制订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机、高效的课程衔接体系
中职阶段已经学习的课程在高职阶段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已经学过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课程学习,直接参加考试,获得学分。有些课程中职阶段学过,但深度不够,可以将本课程分成课程一、课程二来开设,课程一是中职阶段内容,课程二为高职阶段内容,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是否听课,做到内容既不重复,也不留下空白。
3.探索基于学分互认的自主招生及对口单招等招生模式
以职教集团为依托,与几所中职学校签订协议,共同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一线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的有机衔接,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制定课程标准,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
4.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体系
依托国家鉴定部门的技能鉴定要求,实现技能等级置换学分,即在中职阶段通过的技能认证,只要符合高职阶段的要求,该门课程即可免修,获得相应学分。
四、结语
中、高职衔接教育作为目前越来越广泛的教育形式,学校必须认真对待,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受教育质量,给学生以适合适当的教育,使之能通过三年的学习,得到增值。
参考文献:
[1]张同怀,张耀虎.高职高专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4).
[2]邢江勇.中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关键词:中高职 烹饪工艺与营养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79-03
中高职衔接涉及到中高职的招生方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等多方面的衔接,其中,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中职和高职是职业教育的两个层次,中高职衔接就是要将两个层面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通过设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中高职一体化课程、建立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标准,实现中高职科学有效的衔接。本文以烹饪(中职:烹饪;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对构建3+2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1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思路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基于指导意见的培养目标定位,按照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构建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2)《国家职业标准》。根据培养目标的指向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对全体学生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确定学习内容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标准”,中职、高职学校分别按照中级工、高级工的职业标准确定最基本的学习内容,按学习内容组成学习内容模块。中高职学校分别将具有学科关联性的内容模块构成一门课程,各门课程共同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3)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使中高职有机衔接,实施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实施一体化的培养方案,而后建立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应由教育主管部门或依托职业教育研究会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根据职业岗位(群)分析,设计、制订并实施一体化的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
(4)构建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模式。烹饪专业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其特殊性,理论知识主要以识记型和经验型的知识为主,专业技能以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技巧和方法为主。烹饪专业的特殊性使得烹饪专业中高职采用纵向延伸模式的衔接存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复,横向扩展模式则职业核心能力达不到高端的要求,因而宜采用职业核心能力纵向延伸、职业综合能力横向扩展的纵横延伸扩展的课程衔接模式。
2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
2012年我们对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和统计分析,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主要有七个岗位(群)(见表1)。
(1)中式烹调师。中式烹调师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核心岗位。要懂得中式烹调理论,熟悉烹调工艺流程;掌握烹调原料的选取、初加工、刀工技术、菜肴配制、调味、火候、初步熟处理和烹制技术等操作技能;掌握冷拼工艺和食品雕刻技术,形成中式烹调各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2)中式面点师。中式面点师需要掌握对各类面点原料合理的选择和加工;掌握水调面坯、膨松面坯、油酥面坯及米粉面坯的调制工艺;生制和熟制甜味馅、咸味馅的调制工艺;掌握常用的成形和装饰工艺;掌握蒸、煮、煎、炸、烤等熟制工艺;熟悉不同规格类型宴席点心的组配。
(3)西餐西点制作。西餐西点岗位要掌握常用烹饪原料合理的选择、加工技能;熟悉西餐制汤、调味工艺和烹调方法,能烹制一般西式菜肴;了解西餐菜肴的装饰造型。掌握面包面坯、蛋糕面坯、混酥面坯及清酥面坯的调制工艺;掌握生、熟的甜味和咸味馅料的调制工艺;掌握西点常用的成形和装饰工艺以及熟制工艺。
(4)营养配餐与快餐设计、制作。运用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烹调原理,根据用餐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设计和制作适合不同人群合理营养要求的快餐饮食品。
(5)厨政管理。具有食品原料的采购、鉴别和保管能力、菜单设计能力、餐饮成本控制能力、厨房规划能力、美食活动策划能力;能制定厨房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组织实施,合理调配人员和控制生产流程;能对星级酒店的厨房科学组织生产和有效的管理。
(6)餐饮创业。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思路清晰;能制定创业方案;能对餐饮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餐厅市场前景分析、客源市场分析、市场份额预测;能建立餐厅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餐厅的定位,店面选址及店面设计,品牌创立,菜品搭配,招募合适的人员,管理人员,信息的收集,餐饮成本控制。
(7)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指导教师和职业培训。能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熟悉教学基本规律,了解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技能操作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能力和团队合作交流能力;掌握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具有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能力,具备安全生产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 中、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
中高职有机衔接的前提条件是培养目标衔接。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达到中级工的标准;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达到高级工的标准。高职在中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从而使培养目标得到有效衔接。
(1)中职烹饪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①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烹饪专业所必须的理论、技术、技能,能从事中式烹饪、西式烹饪、中式面点、西式面点等一线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级烹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②基本要求。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掌握食品营养、烹饪原料与加工的基础知识;掌握中、西餐烹调操作技术;具有成本核算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达到中式烹调师或中式面点师中级工职业资格,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宾馆、饭店、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餐饮行业,从事烹调操作、面点制作、西餐西点制作等工作。
(2)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①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大学专科层次文化知识,较系统的掌握现代烹饪、营养、餐饮管理的理论知识,具备烹饪工艺、餐饮和酒店经营管理基本技能。能从事烹饪操作、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餐饮管理、烹饪教学与培训以及餐饮创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②基本要求。具有从事烹饪与营养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现代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本专业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掌握营养食谱、药膳食谱、宴会及各种餐式的设计和研发技术,具备中式烹调师或中式面点师高级工职业资格,从事中、高档宾馆、酒店、大型企业食堂、快餐业、高级私人会所的烹饪技艺操作、营养配餐及快餐设计和餐饮管理岗位,或餐饮创业;也可到中等职业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烹饪实训指导和培训工作。
4 中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
在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培养规格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以能力为本位,结合岗位能力标准,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课程体系各模块中高职课程层次分明、形成梯度,体现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特点的纵横延伸扩展的课程模式。
(1)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衔接。
中职文化基础课程以《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为依据,设置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烹饪专业的要求设置化学和美术公共基础课程。
高职的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设置要与中职课程相衔接,使学生达到专科学历的文化知识水平。高等数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主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化学和美术课程为高职阶段学习烹饪化学、烹饪营养与食品安全和烹饪工艺美术课程做准备。
(2)职业基础模块课程的衔接。
中职阶段开设烹饪职业所必需的职业基础课程,高职阶段拓展开设餐饮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基础课程。高职开设的烹饪营养与食品安全、餐饮管理实务、烹饪专项技能与中职的营养卫生知识、饮食成本核算、烹饪基本技能课程实行纵向延伸式的衔接。如中职的烹饪基本技能主要训练烹饪操作所必需的技能,如刀功、勺功等,高职的烹饪专项技能主要训练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名点的制作技能或特殊的专项技能,如面塑、糖塑、拉面等。在中职基础上,高职拓展开设厨政管理、烹饪器具与设备,为从事厨政管理和餐饮创业打基础。
(3)职业技术模块课程的衔接。
职业技术模块课程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中职和高职分别按国家职业标准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的中级工和高级工为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高职阶段的营养配餐与快餐设计制作课程,是在中职具备烹调师中级工和掌握营养卫生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达到营养配餐员中级工的要求,能设计和制作营养快餐,使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企事业机关单位、快餐企业的菜肴设计与制作或自主快餐创业。
(4)职业拓展模块课程的衔接。
中职阶段的职业拓展模块主要是西餐西点和宴席与名菜制作技能的拓展,高职阶段则要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高职开设宴席和菜肴设计、饮食文化与习俗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饮食艺术和文化素质。开设农家乐经营课程,有利于学生将来从事农家乐经营工作或开办农家乐。开设职业培训与指导课程有利于学生从事烹饪职业培训或职业学校的实训指导,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5)综合实践资格考证模块课程的衔接。
综合实践资格考证模块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设。中职的综合实训主要实训组合菜肴(如四菜一汤)从菜单设计原料采购原料初加工切配烹调装饰的整个过程。高职的综合实训则以团队的形式实训宴席菜肴(冷菜、热菜、大菜、点心、甜菜、汤菜、水果等)。从宴席菜单设计原料采购原料加工涨发组配烹调(点心制作)宴席菜装饰上菜等整个过程,包括根据宴席内容设计文化和艺术的内涵,宴席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等。为培养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阶段安排最后一学年(38周)的顶岗实习,高职安排最后一学期(15周)的顶岗实习和3周的毕业设计。
针对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特点,实施纵横延伸扩展的衔接模式。公共基础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高职是在中职的基础上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具潜力的发展后劲和更高的职业素质。职业技术课程高职是在中职技能型的基础上培养高端技能型。职业拓展课程高职是在中职的基础上更具有高适应性,在培养特定职业岗位(群)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在学生未来再就业、多次就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中职和高职毕业生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以及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按照中职培养技能型、高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确定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根据烹饪专业其知识含量和技能要求的特殊性,构建职业核心能力体现层次、综合能力体现高适应性的中高职相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37-39.
[2] 敬代和,尹存涛,周玉丰.关于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J].职教论坛,2012(26):37-39.
[3] 周桃英,邓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12):100-101.
①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高校)课题“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证研究―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项目编号:SCG305)。
高等职业教育处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端,下牵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应用性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具有引导和导向性的作用。
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而言,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中高职的协同发展问题,如果没有中高职的协调,就没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很难与其他教育建立协调和融合的关系,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两大主体,中高职教育要协调发展,合理衔接,落到实处就是要做到,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统筹与衔接;二是专业结构布局的统筹与衔接;三是课程体系和教材的统筹与衔接;四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统筹与衔接;五是教师培养培训的统筹与衔接;六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统筹与衔接。
我们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开始,三年来与多家中职学校签订了“2+2+1”、“五年一贯制”分段培养形式的协议。分段培养即前两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后三年通过转段测试,进入到高职学院学习。通过几年的工作、学习,和兄弟院校及中职学校的交流,使我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目标有了较多的了解,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内涵、途径和阶段性任务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2013年我省开始了“2+2+1”贯通联合的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都积极参与,特别是我们面对的中职学校参与热情很高,参与态度非常积极。为了达成合作协议,中职学校只是在专业名称上尽量迎合高职院校的专业名称,而实际的培养方案 却是有着差距和断层,甚至于完全不能衔接。在这几年的合作与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中职学校的优质学生首先选择的是参加对口考升学考试和单独测试招生这两个途径,而在升学考试中有困难的学生就主要放在了“2+2+1”和“五年一贯制”这个升学途径上,造成了“整锅端”的低质生源,给高职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而我们高职院校为了跟上这个新的培养模式,和建立稳定生源的考虑,没有过多过细的考察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培养方案。因为都是在摸索阶段,给出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比较简单,粗放,没有系统设计五年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没有有机衔接,在教学、学习过程中也少与中职学校进行交流、沟通,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基本还是自成体系,独立发展。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的问题,不能做到五年系统的培养,使教学、学习过程出现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及生源流失,高职学院招生计划浪费的现象。
二、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结合我们实际情况,逐步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努力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到知识结构的连贯性,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出社会真正急需的人才。
三、具体措施
(一)统筹协调中、高职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中高职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有机衔接,自协议专业设置伊始,课程设计便随之相伴,形成一体化的培养方案。
(二)在管理体系、教学模式、实习实训方面等方面实现衔接,中、高职学校分工负责,有效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益。
(三)定期召开中、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研讨会,教学交流会,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队伍的建设、教材的开发等内容,同时为合作的中职学校进行师资培养,实现中、高职教育无缝对接。
(四)在贯通培养教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培养院校要做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及课程原理向技能掌握的转化;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纳入课程标准,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今年我院给16所中职学校授予了“优质生源基地”,我们想在今们后的合作中应该不仅仅是挂个牌而已,而是要正真发挥“优质生源基地”的作用,做到有实际意义的联合合作。我们高职院校要给中职学校一定的政策和自,从选拔到培养,正真参与到整个培养过程中,给高职院校输送高质量的学生,发挥正真“优质生源基地”的作用,使中职学校做到名副其实的输送“优质生源”。
四、创新与改进
高职 护理 社区 教育 对策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社会对社区护理人才的需求在质和量上都表现出重大变化。培养社区护士是高职护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职责,能否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区护理人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社区护理教育的研究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构成、疾病构成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已逐步趋向于集宣教、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于一体化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正在由医院延伸到社会,服务对象也正在由患病的个体逐渐向家庭、社区的方向发展,社区和家庭已经成为护理人员重要的工作场所。因此,社区护理教育将成为21世纪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但是,由于我国社区服务尚处在试点阶段,社区护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现实的问题是:现有社区护理人员教育层次、人员数量、知识储备不能适应社会需求[1]。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在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负责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2]。该意见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要求加强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的学科教育,积极为社会培育全科医师、护士。
二、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传统观念制约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
长期以来,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以临床护理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多数教师心目中已根深蒂固。其结果是:一方面,从事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师观念不能或不能完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整体健康为中心,以临床护理向基层、社区护理方向转变,对社区护理的价值和信念的认识比较肤浅;另一方面,高职护士专业的学生也不能充分认识社区护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并且存在着某些偏见,更为不利的是,大部分护生对毕业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持否定态度[3]。绝大多数的护生认为社区护理的内容只是预防接种、健康宣教、打针输液等工作,在实习、择业时大都把目标定位在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护理,很少有社区护理的意向。有些护生虽然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但由于对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他们工作的热情、自觉性、主动性及工作的效果都是不尽人意的。这也是目前影响和制约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因素[4]。
2.现有课程体系不足已满足社区护理教育的需要
社区护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大多是围绕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虽然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社会护理学、预防医学、健康教育、社区护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等有关课程,但是社区护理的内容只占了很小比例,学科特色不足,给学习者造成了学习内容不明确、任务不清楚的印象,所涉及的知识面、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区护理的需要[5]。更不能体现社区护理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的独立性、知识结构的特殊性。目前,各大专院校还没有统一的社区护理专业规范教材,对内容的选取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建立统一的知识评价体系[6]。
三、对社区护理教育的建议
1.更新观念,加强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知
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要具有独立观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及综合实践技能。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教学内容要仅仅围绕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需求合理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有关社区发展的政策,可通过主题讨论、问卷调查、专题讲座、社区参观等方式,引导学生就整体护理与社区护理的意义和发展趋势开展讨论,逐步树立现代护理观,帮助护生进一步加深对社区护理理念的理解,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开展集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社区护理已势在必行。
2.以任务为导向,改进社区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新型护理理念,围绕社区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整合课程结构。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进行适当的精简。增设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内容,开设如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护理、护理美学等具有社区护理特色的课程,结合社区护理的特点,探索更适合社区护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社区护理教育不断完善,最终走向成熟,从而开创社区护理教育的新体系。
总之,高职护理教育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培养护生社区护理能力的重任,对发展中国社区护理事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社区护理作为护理专业中的一个新课题,它是医学模式转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促进健康、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一些实际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应加大专业建设的投入和规划,不断地改革与完善,以培养出更符合人民健康需求、社会满意的专业社区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久红.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困扰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4, 7(11):805-8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006-02-23].志,2009,26(3):34-35.
[3]贾长宽,黄晓燕,黄桂开.238名护理毕业生择业心态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7):726-728.
[4]阎红,朱丹.社区护士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培养途径[J].护理研究,2006,20(19):1700-1703.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 教学模式
2006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高职院校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素质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要求也成为高职院校在各门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着重加强的内容。
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高素质”体现在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完备的经济和会计法律法规知识;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灵活多变的适应不同环境能力。“高技能”人才要求定位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具有较完善的会计工作技能。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教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教”展开的。从横向结构角度看,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包括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保障体系五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会计人才上。
1.技术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并进行适当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分析,其工作的侧重点是进行会计核算,但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注重智能运用,能根据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会计决策,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等。
2.技能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工作的重点是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和计算技术,能操作计算机和会使用会计软件,并最终能编制真实可靠的会计报告。
二、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上说,就是要求工作岗位单元训练熟练透彻、岗位模块专而精通、职业模块应聘成功!
三、教学内容
根据“面向对象”的原则,职业工作岗位用什么就教什么,职业工作岗位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在设计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知识、技术和能力训练单元和模块时,根据会计职业岗位分工来研究确定各自要知、要会和要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模块,一个职业工作岗位对应于一个模块组合,每个模块又包括若干个技能单元,每个单元就是会计岗位技能训练的基本单位,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所有模块就构成高职会计教学的内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考虑:
1.实行订单式培养的,通过校企共同协商,把绝大部分或全部模块的设置权交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制定职业工作岗位要求。
2.学院自行培养的,通过行业调查研究,组织教师和行业会计专家一起制定具有行业性、实用性、操作性、标准性和及时性的会计工作岗位实训单元方案。
3.突出重点,通过对模块合理组合,对模块提供的时间多少、训练强度的高低,进行综合考虑,突出要强化的内容。并通过安排学生到模拟公司或真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进行务实性岗位技能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
4.强化职业工作岗位素养。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为企业处理纷繁的事务。如在计算机实用技能方面,要求能操作会用,开设widows200/xp/98操作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会计软件应用技术、ERP应用技术等训练模块。
四、教学方法
在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中,不管是案例教学,还是对实务直接操作,都要普遍运用面向对象的任务驱动式归纳方法,要创新案例教学,即案例教学加公司工作的方式。在运用模块或单元案例教学法之后,安排学生到模拟公司工作,可将一个教学班分成两个公司,每个学生在公司担任不同职务,他们有相应虚拟工资,指导教师应有“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和“注册会计师”等角色,开设的部门按照真实公司的划分,如市场开发部、销售部、生产技术部、采购部、财务部、翻译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总务部等,每个部门均设部门负责人,由学生担任。总经理(教师)召开企业管理会议,布置工作任务,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负责人(学生)参加会议,会后各负责人向本部门工作岗位(学生)布置工作,各工作岗位(包括会计职业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教师检查。公司应有的办公设备在合作公司或者模拟实验室里都配备齐全。学生在企业商务运作的环境下,按照实际公司的职能开展工作,将学到的职业工作岗位技能应用到公司的具体业务中,深入体会经济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及其详细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在实习的一定阶段,要进行岗位轮换,以更换角色,共同提高。
五、保障措施
第一,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以单元知识与技能为系列的会计教学单元库、模块库,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增加内容全面、样板性强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如集团公司会计实务)等,扩展实验项目内容,使之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务、金融等,提高实验室硬件的档次,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实现会计实验室的现代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组建模拟公司、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学系统等。第二,加大对师资培训力度,增加培训资金投入。第三,落实职业共建项目,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和关键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会计工作岗位上进行实地操作训练,并且随时能够得到会计专家的指导。第四,发挥集体智慧,会计实务专家、会计人员和会计教师一起进行会计职业工作岗位模块的开发的统筹兼顾与方案安排。
从纵向结构上看,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包括:分析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特征,教学过程设计与组织策略等。首先分析学习环境;其次用细化技术分解学习任务;再次根据学习者并无经验的特点,用主成分显示技术分析案例。这要求:一是面向过程的每阶段(环节)展开教学设计;二是各环节教学的衔接和配套;三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等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 3+3分段培养 课程与教学衔接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何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何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江苏省从2012年启动了现代职教体系新模式的构建工作,“3+3”分段培养就是试点项目之一。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被批准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项目试点单位,前段专业为旅游服务与管理,后续专业为旅游管理专业。
一、中高职课程与教学衔接概况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根据项目的建设方案,在苏州、南京、上海等地跟踪调研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了解企业对人才岗位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根据学生就业及顶岗实习现状,听取专家意见与建议,共同重新修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阶段侧重技能培训,高职阶段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基础之上增加考证培训和管理技能的学习。
(二)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体化建设
课程体系分为基本技能模块、核心技能模块和拓展技能模块。基本技能模块由公共平台课程和专业支撑平台课程构成;核心技能模块由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组成;拓展技能模块主要由第二课堂课程构成。
课程安排在中职阶段以基本操作技能为主,高职阶段在强化原有导游服务技能、酒店服务技能的基础之上增设系统导游证考证课程,并增加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知识,增强学生的管理技能。
对于专业证书的衔接,要求在中职阶段取得技能证书的初级,而到高职阶段则达到中级或者高级,使学生的技能得到提升。毕业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取毕业证书以外,还需要获得综合技能。
(三)校企合作中推进现代学徒制
在3+3专业建设中,进一步完善“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校内旅行社”等实训室设备和功能。和旅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研究,归纳形成一套完整的现代学徒制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包括校企联合招生机制、联合培养机制等,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可复制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范例,为同类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育人机制和实践案例。
(四)转段升学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
对于转段考核,首先,“根据教育部要求,所有转段学生须参加全省统一考试,考试成绩须达到一定的分数要求,方可转入后续阶段的学习”(苏教职【2015】14号)。其次,经与合作院校共同商议确定。转段升学要求转段考核分学期实施, 注重“核心课程考核、关键技能考核和培养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职阶段分学期考核5门专业基础课程;获得4张证书,以及完成不少于1学期(4个月)的顶岗实习。5门课程的考核,考试成绩占70%,学习过程占30%。核心课程考核由高职院校负责实施, 课程的考试试卷由高职院校命题,实行“考教分离”。关键技能考核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为合格标准,培养过程考核由中职院校负责实施。顶岗实习由中职学校安排,企业考核。转段考核课程不及格者可以补考,补考仍由高职院组织命题。不能通过转段考核补考的学生可以参加中职学校自行组织的考试,获得中职毕业证书,但不能转入高职院校继续就读。
二、存在问题
在3+3项目进行中虽然已构建了初步的教学体系,但是与不断“调整-转型-升级”的旅游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各方面对我们的期望相比,中高职分段培养的前进道路上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破解。
(一)人才培养目标层次设计不够明显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中高职之间的差异不够明显,因为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培养的都是旅游行业一线的服务技能型人才,所以,中高职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基本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没有明显差异。如何区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各阶段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
(二)分段培养课程和教材建设还不完善
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根据培养计划确定合适的分段培养课程,选择合理的教材是在项目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培养现状来看,中职学校还是在满足学测课程的前提下,重点选择技能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高职阶段的课程设计倾向于管理类、综合类课程,而教材的选用还是选择和中高职学生的教材,以满足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的建设。但是,在一些考证课程上和学测课程上还是存在重复无法协调的现象,相关配套教材中高职虽然选用教材不同,但是也会出现重复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三)教W团队还需进一步优化
虽然目前中高职分段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支整体较强的“双师”教学团队,但是建设一支适应专业内涵发展和行业企业技术进步需要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任务艰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目前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专业改革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还不够深入。
(四)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尚不健全
在项目试点初期,已经由中高职院校共建了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在项目试点建设中的沟通与协调,但是在项目的进行中,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与改进、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等具体环节还是缺乏监督体系和保障体系。中专现有的督导部门也仅仅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把控,缺乏整体的督导和监督机制[2]。
三、改进方向
(一)进一步加大开发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和教材建设
在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建设中,在课程设计层面,要通过说课、培训、研讨,继续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不断改进、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专任教师的一体化教学水平;在教学文件方面,逐步完善教材、讲义、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继续完善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配套的硬件条件,争取在试点期间完成一些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开发。
(二)进一步提高中高职分段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首先要加大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培养力度,让教师进入企业一线进行操作与实践,使教师和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吸收企业名师,研究项目课程的开发。最后要大力实施项目课程的开发建设,形成一流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中高职分段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虽然中高职双方协商制定了转段升学要求及实施方案,共同负责制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及教材,确定了各学期的统考课程,定期进行了教学督导,重点研讨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衔接、课程实施等,并出台了相应管理措施和办法,为实施中高等职业教育“3+3”试点项目提供了管理经验和制度保障,但是还不够完善,在后续建设中,还必须不断修订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明确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建立教学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制度,确保分段培养的目标一致、内容分段、侧重不同,满足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3]。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
在项目进行期间,虽然成立了由中高职学校分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组成的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发挥了统筹协调功能,但是还必须具体到试点项目的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招生宣传、教学计划实施与监控、课程标准研制、转段升学报名与考核等具体工作,着力解决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与障碍。
总之,随着3+3试点项目的继续推进,各试点院校必将在项目进行中遇到各种难题和挑战,各试点院校应当正视这些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完善课程与教学衔接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加强监督体制建设,完善校企合作,确保3+3试点项目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钱娴.江苏省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3+3”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11):68-72.
[2]刘燕.江苏省中高职“3+3”分段课程衔接的特色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5(12):70-7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中职;高职;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155-02
1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内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部相继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现代职教体系的职业教育发展总体目标以及如何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因此,如何做好中高职专业课程有效衔接是我们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学生学历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有效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因此中职与高职专业课程的有限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职业教育纷纷尝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比较成功的有北京的“分级制”,浙江的“五年一贯制”,还有广东省、天津市等开展“三二分段”等。虽然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是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台州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正在飞速发展,不仅金融、保险、财政、税务、外贸、水利、电力、卫生等部门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各种规模、各种行业的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的自身形象以及提高竞争力,都实行信息化管理。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类专业若能够将中高职课程衔接做好、做实,则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浪费、为台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领班型”高技能人才,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台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2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我们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收中职毕业生,并单独成班,生源有两个层次,单考单招和“3+2”技能加学历,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测试后发现,我们的课程体系亟待重构。
2.1中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设计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初、中级专业技能,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来看,其就业岗位为计算机信息处理员、维修工、网络管理员、IT产品销售人员等;而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旨在培B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相关技能的高素质“领班”人才,包括:程序设计员、软件测试员、网页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等,可以看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面向的岗位群的岗位能力,应涵盖中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向岗位的岗位能力。
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不同,在设置课程时应体现出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东的区别。但是,目前台州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相互独立,各自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无统一要求,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在衔接上缺少整体设计,体现不出高职的课程应该是中职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进阶和扩展,存在大量课程重复、导致资源浪费。
2.2中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重复
基于以上理由,中职和高职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存在大量重复的现象。以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网页设计”、“c语言”、“VB”、“数据库”等课程,而台州市各县市的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教材的内容基本涵盖以上课程的内容,所以进入我院学习的单招单考和“3+2”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大部分课程的前半部分内容在中职阶段已经学习过,这样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体现不出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目标。
2.3高职院校设置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我们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生源来自三个不同层次(普高、单考单招和3+2技能加学历),虽然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会考虑不同的生源层次,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出于教学管理的需要,加上教师资源以及实践条件比较紧张,在开发专业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人才培养方案也是大同小异。
3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对策研究
3.1全盘考虑,系统设计课程体系
为了改变中高职教育各自为政导致的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三方参与,结合各个阶段计算机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实际,围绕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联合制订五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明确中高职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教学重点等,确实做好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过渡和衔接。
为了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课程设置需根据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考虑,中职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和操作性,而高职应体现一定的理论知识,应是中职课程的理论和技能的拓展,符合高职技能型、管理型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
3.2兼顾差异,避免课程或教学内容重复
在近5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中职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强,但学习自觉性不高、单纯凭兴趣学习的观点重、刻苦精神差,基础理论课程例如英语、C语言、数据结构等不感兴趣,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网络组建与维护等课程比较有积极性。
因此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生源的不同层次,应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单招单考和“3+2”上来的学生往往文化基础薄弱,在高职阶段可适当应注重文化素养和基础理论的培养,例如开设应用文写作等课程,而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不开;而普高上来的学生往往没有专业基础,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于有些重复的课程,可以对中职生源进行以考代学、以证代学的措施,只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的认证证书,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将浙江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成绩作为毕业的一个条件,《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对于中职生源的班级可以以考代学,通过考试后作为知识、技能的延伸,可以开设《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等课程。
3.3突出技能,体现实践能力的阶梯性
为了改变中高职院校存在的技能倒挂现象,即高职生实践技能水平不如中职生的现象,必须明确中高职职业能力标准,中职阶段培养学生技能的目标是面向一线岗位的“蓝领”,可获取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证书;而高职阶段培养学生技能的目标应是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高技能“领班型”人才,科获取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证书。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应充分体现不同阶段人才类型培养目标定位的层次性,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使得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获取对应等级的证书,体现出技能水平的阶梯性。
大家知道,高职院校以职业技能为自己最大的特色,每年都少不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院校数以百计的庞大规模,而技能大赛的最后成果也往往成为各高职院校的一张重要名片,职业技能大赛对于相关专业建设的意义很多,最直接的是可以促进学生进步,有利于学生就业;丰富了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大赛的经验,同时也促进了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课程教学改革;引领了以实训基地建立教学团队;完善了各类实训基地建设。
下面笔者就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为例,谈谈我们通常遵循的原则。通常不外乎赛项方案设计时要突出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需结合相关产业发展和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内容,设计竞赛标准和方案内容,通过竞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最终能更好更优的就业。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创新,是促进职业教育向技能培养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它可以培养选拔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它培养的学生需具备“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能,毕竟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中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但目前总体工作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即院校建设、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课程建设、技能大赛。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要实现高职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高职技能大赛与行业企业相结合、高职技能大赛注重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相结合三结合的要求。使职业技能大赛引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各种“国家示范性院校”及“国家骨干型院校”的评估,技能大赛的成绩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于是,技能大赛在各地职业院校也迅速火了起来。因为它能促进职业院校进行课程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可引导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巩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1.技能大赛强化了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强调的是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目标是既具备大学程度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高超的职业技能;既能读懂一般的项目任务,又能制定完成任务的详细方案,还能进行现场技术管理和实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做到了学了有用,学了能用。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展示职业院校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勇拼搏、能吃苦、善合作的团队意识。同时也树立了职业院校的新形象,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实现了职业院校提出的“进来的是学生,走出的是能手”培养目标。 2.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技能培养需要具备完备的实训条件,成本高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如果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一样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职业发展就会陷入困境。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在专业发展方向的确定、培养计划的制订、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要找出与普教人才培养的区别。目前,职业教育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办学经费的影响,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与本科差不多,新增的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不当。由于招生生源的固有特点,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整体学风不甚理想,培养出的学生理论不扎实,技能不强。 然而我们的就业市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这对职业院校提出了较高的挑战, 大多数学校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出了“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组织灵活化”的课改方向。除了增加实训课时以外,逐步实践“理实一体化”“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课时量,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和应用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技能大赛作为模块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机融入到各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掌握技能的考察,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兴趣。 3.职业技能大赛能促进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新思路,但它们共同的难点是如何吸引企业参与学校的学生培养,由于追求利润是企业第一需求,要想实现像德国一样企业和学校一体化教学是不现实的,毕竟中国的大环境更德国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技能大赛可以作为双方合作的媒介。从近几年全国大赛来看,许多企业为了推广品牌,宣传自己的产品,只要有相关的大赛,他们就会主动参与,就拿我们计算机学院来说,近年来的大赛中就吸引了像思科,多迪,华为,oracle等著名公司的参与,这样让我们的大赛同企业更进了一步。 4.职业技能大赛提高了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高职学生就业面向的是企业的生产一线,技能比赛的题目也来自于(企)行业的生产实际,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由于要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比赛或自己参加比赛,老师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结合企业行业实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也促进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各院校里竞赛获奖情况都与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相关,促使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到竞赛活动中来。只有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老师学生共同进步。 5.职业技能大赛能促使全社会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近几年,虽然教育部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放在了重要地位,也出台了多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如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但从每年高职院校的报考情况可以看出,全社会民众对高职教育还是不看好。当前高职院校仍存在很多如下主要问题:校企合作难以落到实处;学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还有差距;教育教学理念不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总之,我国的职业教育任务还任重而道远,借助技能大赛只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发展途径,我国的职业教育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作者:余志刚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江苏体系建设;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39-03
【作者简介】许振华,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与教育管理。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显性指标,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观测:一是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规模数量、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通道是否有效形成;三是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与质量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十二五”以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其中包括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等。这些制度设计与重大举措,引领和推动了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地各职业院校围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培养模式以及价值取向诸方面的差异,学校在实施中产生了不少困惑,本文择其重点略作思考与探讨。
一、江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在数量、结构和纵向衔接等方面存在问题
从2013年始,江苏推出了“3+3”“4+2”“3+4”“3+2”分段培养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以此为逐步调整与扩大应用性本专科院校政策上的导向,并为应用性本专科院校提供生源储备。同时,建立中高、中本、专本衔接通道,破除职校生成长的“天花板”,探索区别于高中后的“一贯制、分段式、双证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以来,有三个显性的矛盾影响了项目推进。一是高校热情不高,原因不仅是这一模式占用原校招生指标,分段式培养与高中后入学的学生考量标准也不同,教学管理难度增大,质量尺度难以把控。二是试点项目所选专业的合理性与适切度有待提高。2016年江苏省公布了616个试点项目,其中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390项,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96项,高职院校与本科“3+2”分段培养105项,高职院校与本科联合培养25项,计划数近24000人,再加上前三年入学的学生,总量已逾100000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在专业设置及选择上,绝大多数牵头的高职院校并未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与可行性分析,这种“定制培养模式”对地方产业的需求、项目数量与结构等缺乏预判。三是分段培养的人才方案、转段考核要求以及过程性的质量控制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落实,尤其是“3+3”模式,随意性比较大。
(二)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与现行中高职学程模式的兼容管理问题
从2015年始,江苏省中高职学历教育由原来的“2+1”和“4+1”学程模式分别调整为“2.5+0.5”和“4.5+0.5”学程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亦进行了相应调整,即学生顶岗实习由原来的一年缩短为半年,且在第五学期必须参加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这是刚性要求,其目的是强化对学生文化基础、专业知识的诊断。而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采取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贯制和分段实施相对独立的方式,与前者在教材选用、教学安排以及考核要求等方面难以融合。如“3+4”的学生要参加对口单招考试,其他试点项目学生要参加高职院校的转段考核等。另外,现代学徒制、中外联合办学等也是各具特点,培养机制、模式、考核要求和工学结合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等不同办学形式在中高职学程模式的框架下难以并轨运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宏观上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多向性,提出分类管理、合理兼容的可行性指导意见。
(三)学业水平测试的价值取向、标准制定和统筹安排问题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的职业精神,促进职业学校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职业发展能力,省教育厅于2014年12月下发了《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2015年开始试点,2016年正式实施。这里涉及三个关键词:“全省”“学测”“制度”。可以这样理解,全省统一组织,运用学测手段进行教学诊断,通过制度形式予以保障。但从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和人才培养多元化发展的角度审视,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首先,现代职教体系的特征是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如上述的现代学徒制、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等,但在统一的学测制度下可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其次,用学测这种手段对基础差异较大、专业类别不同、学校基础条件不一的学生进行教学诊断与甄别,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值得商榷。第三,学测标准的制定与结果的使用很难准确把握,A、B、C、D四个等级对毕业、升学和就业究竟起什么效用(文件中只对升学有定性描述)等,还需进行深入探究。
(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的瓶颈问题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这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2015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确定了全国165家单位(17个城市、8家企业、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13家行业)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这种“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工学交替深度融合”的升级版学徒制,行业企业协同职业院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统筹协调招生与招工、学习与工作、教学与实践、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管理。运行一年来,在现有环境下有三大难题亟待破解。一是地方政府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扶持政策、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奖励保障措施尚未出台,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以及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责任难以落到实处。二是大多数企业由于对未来市场变化的预判和企业发展需求缺少比较清晰的规划,特别是新学徒制的实施区别于顶岗实习,需要学生在多个岗位进行锻炼,企业在人力、财力上投入成本较高,热情不高,缺少动力。三是双导师制难以形成。受制于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学校与企业都面临着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以及双方的责任和待遇等方面的新y题。此外,“双证融通”也有不少环节值得研究。
二、江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
仔细研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及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其中对政府及各级部门提出的目标、任务及要求是比较明晰的。作为职教大省,江苏在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过程中先行先试责无旁贷,但必须理性思考,科学设计,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一)研制职教体系三级考量指标
当下,江苏正处于GDP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时增长的发展阶段,科学研究表明,这个阶段应该实施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教育结构。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109号),在此基础上,应尽快形成有依据、可操作的省、市、区(县)三级考量指标,通过大数据、时间表、路线图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核心指标(例如职业院校的数量、规模、布局、层次、发展定位以及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等)进行科学的设计。要着力统筹与整合职教资源,扭转职业院校多头管理、专业建设重复、同质化办学以及财力重复投资的倾向。要进一步规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形式、范围,明确入学条件、转段要求、证书发放等方面的政策,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知》(苏教职〔2014〕2号)精神。同时,为实现人才分段培养的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省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教育部的支持,对高校并轨招生和质量监控要加以引导,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
(二)建立“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
鲁昕曾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概括为三个要素: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政府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导者,行业企业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力量,学校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不难理解,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有效搭建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平台,建立常态化的对话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企业的活力与积极性,尽快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要建立校企合作的常设管理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教集团、教育联盟和政府督察的职能效应。否则,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将难以真正开展,产教融合将难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的矛盾、校企合作的短期行为将难以根本改变。
(三)形成多种模式兼容的评价体系
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的统一性和单一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有其自身的内在需求。不同的培养指向决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外合作办学等具有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在现行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框架下,如何实行有机对接和相互兼容,在以下三方面可以做一些改良。一是基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的要求,认同和鼓励适合某一类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并用此类人才培养有代表性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替代学业水平测试,实现有效对接。二是实行不同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工学结合、考核结果之间的学分互认互换。三是通过建立弹性学制,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设计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发展,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利益共赢的教育模式。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需要开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
1.创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有效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必须继续深化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工作,重视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互惠共赢、协同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2010〕48号)也指出: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即怎样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问题。因此,校企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深度融合、合作机制长效机制、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更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2年6月教育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教育与经济之间内在互动的需求,经济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多种功能,这种内在双驱、相吸的结果,必然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与互动,其中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互惠双赢的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高职教育新的培养目标。
2.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需要开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设计的要求也逐渐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国内外大型企业对设计概念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对设计专业水准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出于成本控制和竞争压力,极力压缩设计周期和投入,使得设计水准失控,专业设计公司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此外,设计门类的细化以及以数码设计为代表的新型设计都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严峻性。职业院校是以就业教育为导向的,只有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才能增强办学活力。但近年来,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设计市场“僧多粥少”和“专业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现象并存。目前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但缺乏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理论研究和深入实践。因此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现实的需要,也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在对湖南省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政校行企深度融合模式下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试图为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范例,从而促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构建政校行企深度融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取得了成绩,但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教学改革层面居多。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方面,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个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相对应的产学研合作,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突出行业的指导作用,企业全程参与、学院稳步推进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目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必然要求。
1.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这两个不同实体之间的一种资源交换与互惠共享行为。要真正解决校企合作之间的问题,不仅需要依靠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调,还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功实践表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的原则。只有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实现校企持久合作。在校企合作中,政府应当在政策、管理和协调三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举措进行引导和利用财政资金进行扶持。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调动行业参与指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落实相关税费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的具体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全过程,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制度化。二是,政府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的文件,制定规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文件。政府指导校企双方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签署合作协议,规范合作行为,保证校企合作方的合法权益,并在校企合作中加强监管作用。三是,强化统筹协调校企合作的功能。政府制定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规划,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对接的平台,牵头成立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
2.建立校企共赢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为市场制度提供恰当的制度基础,企业作为市场的经济实体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企业怎样配置自身资源,是否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基于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发展需要。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只起到提供相关政策,协调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作用。因此,校企合作能否获得成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激发企业内在的原动力,促进企业自主参与校企合作。从在校企合作中所获得的利益诉求看,企业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通过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或者“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企业可挖掘学校潜在的资源,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对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或继续深造,并且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及人力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为自身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难题。再次,校企合作不仅能获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性优惠,还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提升和企业形象的塑造。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从企业获得市场需求及人才需求的最新相关信息,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及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校还可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或管理者担任学校的实践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并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找到研究项目,学校在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学生的实习实训及教师的定岗实践。
3.建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优势共享机制
在校企合作推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两种不同的实体,两者之间的互惠共赢是关键问题。没有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校企合作就无法深入持续开展。由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的社会属性、功能、利益取向的不同,要使这一多方参与的合作系统长效运转,就需要政校行企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制度管理,在宏观层面进行主导和协调,落实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积极构建校企合作的政策保障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和调控评价机制等,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行业加强指导和支持,聚集行业专家、技术人才定期举办研讨、讲座等方式,为校企合作提供指导意见,为规范校企合作提供决策;企业和学校在具体的合作事项上积极参与配合,企业要积极参与和指导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促进校企合作全面、稳定、长期开展,高职院校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就是要整合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各方的共赢问题,促使各方资源、技术、管理的共享和互动,实现互惠共赢的目的。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的使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应当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寻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才能有效提高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政府主导职业教育的能力,提高行业指导能力,提高企业人才引进质量和生产效益,使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产业对接,与市场接轨,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进高职艺术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纲,苏文.校企合作育特色 协同创新铸品牌[N].中国教育报,2013.5
[2]马粤娴.职业集群课程模块下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以广东金融学院HRM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
[3]周建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兼论培养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13.2
[4]李梦卿,张碧竹.我国校企合作办学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5]曹淑江.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陈小保,男,江西丰城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摘 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衔接的前提。我国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生源错位;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衔接;衔接中素质教育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克服有赖于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职业体系的要求紧密,体现职业教育的终身性;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层次衔接;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实现职业人才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衔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快速扩张,特别是近年我国开始大范围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而我国以初中或中专文化水平、初级技能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为主体显然无法适应这一需求。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中级以上技工的供求倍率一般在1.3~1.4,短缺程度严重的地区高达1.6,全国技工的供需缺口在2200万~3300万人[1]。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培训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职业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招生困难与生源错位
我国高职院校的主体生源是来自于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我国适龄学龄人口近些年总体趋于递减,受此影响普通高中的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都有所减少。图一数据表明我国的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自05年到达877.73万人后由明显的增加转而有所下降,毕业生人数也于08年达到836.06万人的高峰后转而趋于下降。从我国人口年龄分布规律来看,自2020年后这一下降趋势将更为明显。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将面临生源数量减少问题。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高招录取序列中排在最后面,因此,生源减少的危机首先影响到的就是高职院校,包括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如2011 年,高考生源大省山东有两个数据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一是全省高考录取率超过90%;二是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180分,仍有4万多个招生计划未能完成[2]。
(二)职业教育衔接重形式而轻内容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在形式上是相互衔接的,但更多是学历衔接,看重的是文凭的升级和学习时间的长短,而不是学生在中职和高职学校学习时具体学习内容的衔接。从学习内容来看,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还是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合作。主要体现在:文化课脱节,专业理论课重复,有的专业技能课甚至有中、高职倒挂现象,等等[3]。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化。实际研究发现,同一专业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重复率高达60%,区别的是对于同样的课程,一般中职的课时量要大些,高职的课时量少一些[4]。
(三)职业教育衔接中的素质教育缺失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具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具性色彩,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能,注重“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热衷于与企业的实践合作,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二、中高职衔接的前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国家标准
国家教育部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一直处在调整发展中。2011年,中职和高职统一归口教育部职成教司管理,为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在该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也就是说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而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二)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上看似明确,却缺乏实质性的内在规定。首先表现在初、中、高级人才的划分缺乏一个系统而又有效的标准,这增大了职业教育衔接的难度,容易形成各个学校自说自话,这也造成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混乱。其次,对于职业教育的人才素质没有较为具体的认识,更缺乏评价标准,造成职业学院过于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的“高素质”无法有效体系。另外,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没有站在高处去认识,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是一种职业性质的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应该反映个人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价值理念。
三、从培养目标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衔接
(一)确立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知识和技术的快速更新,以及产业技术结构的快速升级变革、生产模式的迅速转换使得劳动者的职业和岗位转换流动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劳动者保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状态,以便适应岗位的轮替。因而,职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仅靠一次教育所能完成的,而是职业生涯中多次学习与工作交替的结果。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级衔接应该是引导和保障人们选择教育――就业――再教育(培训)――更高层次就业的发展路径。
(二)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层次衔接
从全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改革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打造一个完善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分层次确定和制定职业和岗位的对应技能标准和素质要求,既可以满足全社会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的需要,又可以成为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设置,能够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三)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破除“工具性教育”思维
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是指,人们通过职业教育,在知识、技能、态度上均衡发展,实现向职业人的转换;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积累、再学习(培训),获得职业品质提升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实现期望的人生价值。教育应该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职业的自由选择和职业上升通道的通畅。而现有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这加深了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社会观念,显然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因而,在职业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考核评价等方面,塑造中、高职毕业生除了掌握一定的职业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从事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将“全面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衔接和职业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各岗位轮换和职业晋升中不逊色于普通教育培养的人才,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作者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江.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于建坤.招考改革亮点频现渐入深水区[N].中国教育报,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