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城镇化建设

新城镇化建设

时间:2023-06-06 09:30: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城镇化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城镇化建设

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市文化 新城 战略要素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新城建设在缓解主城人口压力、扩展城市产业空间、重构我国城市体系、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提升区域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涌现出诸如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城等一批受到国际瞩目和赞誉的新城。然而近年来,“新城热”从一、二线大城市迅速向三、四线中小城市蔓延,呈现出无序扩张的态势,“空城”、“鬼城”频现。引发“新城”、“圈地造城运动”等舆论负评。可以说,当前我国新城的急速扩张已导致土地低效利用、空间结构失衡、社会矛盾加剧、地方性债务骤增等一系列消极后果。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规范和促进我国新城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健康、可持续城镇化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本文拟聚焦现阶段我国新城建设中的城市文化问题进行探讨,期对我国新城建设的存量优化和增量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国外新城发展的文化关照

国外新城建设是对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进行反思的结果,其规划理念深受霍华德“田园城市”理想空间思想的影响,后又加入芒福德的城市区域思想及沙里宁“有机疏散”等理论而趋于成熟。英国是新城思想和实践的先行者,也是二战后首个立法规范和推进新城建设的国家。其后法国、美国、日本等纷纷跟进,汇聚成所谓“新城运动”(New Town Movement),新城也由此确立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范式(Peters,2012)。国外新城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从卧城、卫星城、功能完善的新城到大都市区域平衡发展中的新集聚核心等四个阶段(谌利民,2009),总的趋势是从限制大都市区域发展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这一发展历程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则是从功能主导的人居新城或产业新城不断迈向文化主导、产城融合的知识城市与创意城市,以及新城不断获得独立文化识别和空间价值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的服务化和知识化。伴随产业链转移,曾经以制造业为主的新城已全面走上产业服务化和知识化的道路,科技创新和文化成为新城核心能力的重要来源。西方新城产业变迁的轨迹,突出体现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互动潮流,包括科技研发、教育、传媒、网络、总部经济、金融、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信息咨询、创意设计等与文化息息相关产业,已普遍成为新城的主导性产业。比如美国的尔湾新城,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却已发展成为美国有名的宜居城市、“科技黄金海岸”和教育的高地,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目的地之一。

二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宜居品质。国外新城普遍注重城市功能的配套和人文关怀,致力于提升新城的宜居度。从城市交通、生活配套、生态环境到景观设计追求人性化的品质、大都市的标准以及个性化的表达。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也更多地用于环境改善和设施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力求完善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复合利用。比如美国的哥伦比亚新城,被公认为是美国新城的成功典范之一。其设计理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文化、风俗的尊重和人的关怀,表现在建筑保护、风格再造甚至地点命名等诸多方面。这种强烈的人文环境意识值得我国新城建设者借鉴。

三是强调文化活力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西方国家的新城重视通过丰富文化活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并向内外公众推广新城形象,从而抵御大都市的磁力效应,确立独立的空间文化识别并赢得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仅有40多年的历史米尔顿・凯恩斯新城,位于伦敦与伯明翰之间,如今已发展成为英国的经济重镇。其浓厚的创业氛围、多样化的就业环境及良好的人居品质,吸引了众多人才定居。在英国有关最佳工作城市的权威调查中,米尔顿・凯恩斯往往名列前茅,排名甚至超过伦敦、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大城市(佚名,2011)。

总之,国外新城的发展实际上贯穿着一条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的主线,引导新城建设从功能依附走向相对独立,进而在区域平衡发展的价值网络中,找到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定位。

二、我国新城建设的文化检视

(一)文化空间形态单一、薄弱

我国新城的城市文化空间体系普遍不够完整。传统与现代文化不平衡、不协调,产业、休闲、商业、教育、创新等空间文化不突出,整体城市空间文化形态单调、单薄,空间尺度过大并缺乏有机协同,公共交往空间不足,空间文化细节缺乏品质和品位。总体而言,新城空间的人性化关怀和文化考量不够。

(二)文化服务与需求脱节

我国大多数新城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尽合理、利用率较低。公众文化活动不丰富、居民文化休闲生活单调、乏味。文化产品特别是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缺少应有的文化氛围。

(三)城市文化意象淡薄

新城城市文化原创能力和文化影响力普遍偏弱。缺乏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厚重感和文化内涵。普遍忽视了地域文化、历史文脉对新城文化品质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城市文化识别模糊,居民和企业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足。

(四)城市文化发展缺乏战略规划

新城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不高,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深,整体文化自觉有待进一步提高。普遍缺少新城文化发展的未来愿景、时间表和路线图。

(五)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当前我国大多数新城的产业基础有待强化,产业结构也有待提升。特别是与城市功能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增长乏力,成为困扰新城创业环境和就业吸引力的不利因素。

(六)人口导入不足

由于短时间内的“土地城镇化”快速扩张和配套不足,我国新城普遍面临人气不旺的窘境。即使已初具规模的新城镇如北京市的良乡、通州,上海市的松江新城等,其分流市区人口的功能也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城市文化建设滞后已成为我国新城普遍存在的短板,亟待予以正视和补足。

三、新城文化需求的总体特征

基于相关文献和笔者近年来对国内若干新城的实地调研和考察,本文对我国新城文化需求的共性特征总结如下。

(一)场所控制感和心理归属感需求

新城居民对空间文化的核心诉求是场所控制感和心理归属感。新城居民大多是移民,希望找到对所在地的认同感。他们对新城普遍存在的僵化分区和大尺度空间格局感到不适,向往人性化尺度的街区和便利的公共交往空间。此外,对新城环境也有着审美、怡情、安全、消费、游玩、休憩等方面的综合需求。

(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相对而言,新城居民及企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一般来说,不论设施配套成熟与否,新城总是有时代感更强、节奏更快、竞争压力更大的氛围,因此他们对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期待。新城居民希望有就近、实用的体育休闲和文化娱乐设施来放松身心,希望有较多的思想、技术、资讯等信息交流机会来扩展视野,也希望有较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三)城市文化活力需求

新城居民及企业向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城市氛围。作为新建城市,活力氛围预示着新城的成功和繁荣,能够鼓舞市民的信心。他们希望有更多的社区文化活动,也希望本地经济文化发展与外界有更活跃的交流。

(四)文化多元与包容需求

新城大多是移民社会,因此居民和企业更珍视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他们希望新城能培育公正、包容的社会和文化氛围。一方面,公平对待居民的文化权益,包括农转非新市民、农民工以及老年人群、少数族群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尊重其文化偏好和习俗;另一方面,能满足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性群体对文化生活质量和品位的需求,使新城成为人才的洼地、吸引更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意人才,拥有面向未来的发展能力。

(五)文化参与需求

文化参与和创造是市民权益,也是新城居民及企业确认身份认同的心理需求。对于外来移民来说,迫切需要与居住地获得文化上的认同并且融入其中。因此,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表达、行动选择和活动参与等应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完善的渠道。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和创新,是市民主人翁精神需求和主体创造性需求的体现。

(六)管理效率需求

新城居民和企业希望新城文化管理能体现效率和廉能,通过制度规范和文化运行机制创新,彰显新城文化管理的新风尚。

(七)形象魅力需求

新城居民和企业希望自己的城市拥有美好的发展愿景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并能成功塑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城市形象。富有魅力的城市形象更能满足市民归属感和荣誉感,也符合外部投资者及游客的期望。

可以看出,新城文化建设涉及到新城人居、就业、求学、商业、购物、办公、文化娱乐、休闲、公共设施、产业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市民的文化需求又往往千差万别,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质。这就要求新城能实现平衡、协调发展,具备提供综合化的城市服务的能力,并能满足居民和企业的个性化、多元化文化需求。以文化为主线,达成城市形态、功能格局和空间增长的良性互促和动态均衡是新城未来发展的关键(白雪、杜宾宾,2012)。

四、新城文化建设的战略要素

(一)优化空间布局

目前大多已建或在建的新城,在空间文化上都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所谓优化空间布局,是指通过修补性规划和建设,来增强新城人居社区、产业园区、生态休闲区、商务区、科教区的文化服务、文化关怀和文化表达,为城市文化的空间展开创造条件。通过规划引导新城建设迈向宜居新城的终极目标。

(二)建设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的布局与建设配合空间优化进程而展开,通过大型文化项目来强化社区乃至城市的空间文化识别,提振社区乃至城市的文化活力。此外,通过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合理配套,来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新城居民和企业的文化需求,推动文明新城的建设步伐。

(三)开发文化节事

一般而言,新城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尚未巩固。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断创造文化与经济共融发展的“城市触媒”(Urban Catalysts),是强化自身定位和扩展新城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系的有效途径。对内或对外的文化节事,往往又能获致市民精神动员和凝聚的效果。

(四)促进文化产业

随着全球城市价值体系的演变,我国以加工出口和制造业为主要经济动力的城镇化模式已优势不再。优先发展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优化城市功能、满足市民文化消费需求、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更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文化生产力、创造力和形象活力。新城虽然有缺乏文化积淀的缺陷,但却有营商成本相对低廉、创业环境更为宽松的优势。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够丰富新兴服务业的业态、带动新城经济的服务化转型,同时也能为塑造“文化新城”或“创意新城”的形象加分。更重要的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吸引创意阶层集聚,壮大新城中产阶层,从而优化新城人口结构,构筑产城融合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

(五)凝聚社会资本

公共文化服务应由政府主导,但总体城市文化的发展却更有赖文化主体即市民的努力。新城文化的持续发展动力,在于社会资本的动员和扩展。通过机制创新和制度化激励,促进新城公益组织、创新网络、文化艺术专业团体和兴趣团体等的成长,推动公益文化、生态文化、创新文化、大众文化和专业艺术创作的发展。

(六)升级管理运营

由于新城开发建设体制的多样性,当前我国新城文化管理运营机制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尚未形成有效的城市文化管理和协调机制,也缺乏战略性的长远定位和规划。管理运营作为新城文化建设的战略要素,是指要理顺新城文化建设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机制,形成多层级、网络化的文化善治格局。

(七)打造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打造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城市的独特识别,彰显城市的精神价值和个性气质,突出城市的空间功能和经济功能。因此,形象策略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因工程,深刻影响着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相关的经济社会活动。在所有新城文化战略要素中,城市形象打造具有特殊的意义。围绕形象定位进行持续的建设和推广,不断扩大和深化受众对新城的正面认知和美好联想,最终确立独具特色的魅力新城形象。

上述战略要素有着不同的战略功能。其中,空间文化和管理运营是重要的支撑平台,而社会资本、服务设施、文化产业和文化节事则是新城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最终以城市形象为规范和引领的力量,以形象打造为整合的机制,从而形成协调、有序发展的新城文化建设战略格局。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建设也是理顺新城产、城、人三者关系,实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发展的战略关键。通过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和形象的提升,进而增强新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成为我国新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Peters,L.,Cultural Policies in New Towns: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wo new town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England [D],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2012―9―30. http://thesis.eur.nl/pub/134

32/

[2]白雪,杜宾宾.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增长:内涵、识别及限制[J]. 经济体制改革,2012(5):38―42

[3]谌利民.世界新城发展的趋势和最新理念[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101―104

第2篇

关键词:产业集聚;新城镇建设;互动关系;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一、绪论

全球经济依然保持飞速发展的状态,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进程较快,城镇发展迅速。我国各个地区不断涌现出众多新城镇和城市新区,在新城镇规划的同时,逐步调整原有产业的布局模式,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使得产业布局的模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产业集聚加快的趋势也日益加剧[1-3]。但同时,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城镇规划建设未达到标准等问题层次不穷,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面临着较为窘迫的状况。因此,结合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进行实证研究,理清产业集群与城镇建设之间的关系,对加快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探究新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长春市产业集聚与城镇建设互动关系分析

1.长春市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现状

长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支柱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其产业集聚以国家计划为导向,呈现出劳动密集型、技术投入少、实际效率低等特征。同时,长春是一座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东北核心城市,经过了城市化演进的孕育期、发展期、停滞期、复苏期、飞跃期五个阶段,长春历史积淀十分雄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协调能力持续增强,但目前存在城市化速度与工业化发展不匹配等问题。

2.长春市产业集聚与城镇建设的互动分析

(1)产业集聚在城镇建设进程中的效应

产业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产业集聚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并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产业集聚的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地区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可以极大促进城镇人口的就业,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形成。2002-2015年,长春市城镇就业人口增加了36.4万人,产业集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城镇就业机会,并且促进了劳动力的提质,实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农村人口不断大量地流向城市。2002-2015年,长春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由42.3:21.3:36.4逐步变化为35.8:25.9:38.3,可见,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开始大幅下降,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作用持续加强,并且呈现出良性互动的态势。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集聚,有效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优化。2015年,长春市建成区面积预计达到450平方公里,与2002年建成区面积约为285平方公里相比,将近增加了一倍。长春市区内第二产业外移的重要载体如汽车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苑⑶和净月旅游经济开放区逐渐出现南移的倾向,不断的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地和产业新城,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得到优化。

(2)城镇建设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效应

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长春市的集聚经济效应逐渐增强,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政府财政收入相应增加,为产业集聚的提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2014年,长春市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大,相关部门投入的科技经费平稳递增,已由2000年的2630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12083万元,增长了4.6倍,企业技术革新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金融配套服务体系,可以为产业集聚提供更多专业化的保障。截至2014年末,全市拥有银行信社类金融机构37家,保险公司30家,证券公司2家,证券公司分公司14家,证券营业部56家,上市企业20家,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形成多个产业内企业投融资的良好平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的文化特色不断强化,形成了长春市的城市品牌,长春作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当选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获得了城市绿化最高荣誉“国家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城市文化环境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吸引众多高层次产业人才、优质企业、高端科研机构等的落户,培育了产业集聚蓬勃发展的精神土壤。

三、对新城镇建设的建议

长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即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应利用好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同期建设的契机,结合城镇的建设与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功能布局与产业空间布局相协调,使人口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在新城镇的发展中,应基于新城镇的功能定位,结合人口、用地、建设融资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适度规划新城镇的规模,通过重点培养第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科研机构以及高等学校入驻等措施来培育新城镇的产业集群、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形成集聚,构筑起新城镇发展的核心区域。我国大部分地区产业之间的合作相对不足,同时由于产业关联效应、产业之间的同质竞争及产业发展壁垒,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利其它的相关产业发展,制约着产业集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应鼓励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的各种社会资源向城镇集聚,对现有的产业集聚区进行提前规划、及时定性的同时,谋划发展更多有独特优势、竞争力较大的产业集聚区[5]。加强对产业集聚创新的培育,重视对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培育,着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与自身创新能力,建立一套包括创新风险投资、技术共享和信息交流等较为完整的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换娥,孙静,田华杰. 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互动研究[J].现代商业,2012,18:52-53.

[2]宋江飞,张劲松,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0(23).

[3]刘力臻,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2.05

[4]海红,城乡一体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 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第3篇

8月4日,国家发改委消息称,今年上半年先后批复了沈阳9号线一期工程等8个轨道交通项目,预计另有10个项目下半年将开工建设。据统计,现已有36个城市获批建轨道交通。到2020年,中国轨道交通将达到6000公里运营里程,相关投资将达四万亿元。同时这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将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民资位次。

这是“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中央政府 “十”提出“新城镇化”规划后,10年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令外界备加瞩目。前高盛资产管理部主席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十多年前创造了金砖四国概念,但他承认“中国是目前唯一称得上的金砖国家”。

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新城镇化的原因,在于其对能够释放投资产生的巨大渴求,这对目前普遍低迷的国际市场具有吸引力。国内省市热衷的原因,在于新城镇化有可能在中国下一轮改革中创造红利,并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更何况,地方政府对饱食上一次中央政府的“四万亿”美食仍意犹未尽。

但部分学者对此也表示出担心。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健坤就撰文称,中国今天城镇化建设,已演变为地方透支财政的“大比拼”。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认为,在地方政府投资责任没有明确,地方债日益累积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就仓促下放投资量达数百亿的城轨项目审批权,有点过于草率。

更让业界担心的则是新一轮的财政刺激信号。例如中国农业银行近期向上海市政府提供近2500亿元的信用贷款。作为仅次于财政部以发债为筹资主渠道的第二大发债体国开行,在十几天时间里,先后与江苏、河北、青海等多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加大对这些省份的支持力度。此前国开行行长郑之杰曾撰文表示,到2020年实现60%城镇化的目标和目前近2亿“半城镇化”人口市民化测算,需要新增投资超过50万亿元。

这也难怪民间本能地将这轮投资热与当年的“四万亿”联系在了一起。宏观经济学者胡释之认为,在各界对新一届政府重启改革抱以很大期望的当口,这些政策似乎是在重回“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的老路。一些学者的批判则更为严厉,认为如果新一届政府进行经济刺激,便意味着不能承受改革的代价,结果必然是重走“四万亿”的老路。

耐人寻味的是,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公开表示,新城镇化不是第二个“四万亿”,地方政府要改变政策判断和路径依赖。他认为新城镇化的核心是改革,并不是“投资拉动经济”模式的延续,“所有人必须转变观念,否则期待就会落空”。知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对《环球企业家》说:“媒体可能是放大了这种担心,如果将这些远景投资计划拆解来看,也可以理解。”

升级

纵观全球,历史上任何国家的城镇化发展都是工业化演进的结果。大量农村廉价劳动力涌入城市,在给企业创造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收入。历史上的城镇化更是工业化财富滚存的结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不是通过工业化的财力积累,再经过经年累月的堆积而发展起来的。

但民间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当年“四万亿”计划的负面效应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四万亿”在短期内有力地稳定了就业和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其付出的代价也不可谓不大:经济转型迟滞,产能过剩加剧,地方债务高筑,投资效率不高。曾经支持力度较大的行业,如钢铁、造船、光伏等产业由于进入过度,已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

官方显然不认可这种论调,并极力避免误读。《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14日发文称,相比“四万亿”,此轮投资定位更准确,目标更明确,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相关官员也多次在一些论坛发声,强调新城镇化的核心是改革而不是投资,也不是“投资拉动经济”模式的延续。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相关人士也很快接受采访进行辟谣,强调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下放后,地方仍需向国家发改委上报当地发展建设规划。在规划获批后,地方还须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规划上马投资项目,不得提前开工和随意修改规划方案。

在华生看来,审批权的下放无疑是正确的,但更重要的是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约束监管机制,以及投资失误后的追责机制。在上一轮“四万亿”刺激政策中,很多地方政府因为项目获批太过于容易,后期甚至有所谓“不花白不花”的奇怪现象,这也造成号称“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最终甚至超过“10万亿”。当然还有巨额的地方债问题。在具体的项目方面,地方官员为追求一时的高GDP,不顾一切上项目,也全然忽略了对项目的盈利性与风险性的整体考虑。

“新一轮投资必须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讲求投资回报,并提高投资的效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告诉《环球企业家》。在他看来,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新城镇化,决然不能再走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印钞票”的老路,要吸引更多民资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回报和效率。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仍将由投资驱动,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投资驱动力的两大组成部分。他认为,中国前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多投向高铁、港口和机场等,但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另外城市内部基础设施,例如地铁、城市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仍比较欠缺,投资空间很大。

这当然也是中央政府提出新城镇化的目的所在。长期以来,国内城市发展过程中摊大饼式扩张、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等问题非常突出。因此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的新城镇化,强调不再是直接拉动基建、房地产投资为目的的造城运动,更多的是制度性改革,推行人的城镇化。将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的身份由农转城,让大家的身份变高,从而让大家的社会福利等待遇提升,从而提升其购买能力。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早先强调,要保证有限的政府投资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主要包括:“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棚户区改造及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具备建设条件的能源项目,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

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聚;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8-0001-04

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城市新区作为承接产业和人口迁移的关键载体,势必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建设目标。为此,以工业化为动力,大力聚集产业,推动新区城镇建设与产业升级,是现阶段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建设的重要途径。

1 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概况

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业化为动力,推进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牺牲农业和生态,实现城乡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据中国社科院统计,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为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中国城镇化积极稳妥地发展,堪称世界奇迹。十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此,我国必须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产业集聚作为劳动力转移和人口集聚的动态载体,为城镇地域空间的扩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产业支撑,有助于加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进程。

城市新区作为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2年9月21日,我国国家级新区总数达到105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5%。由此可见,我国城市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力军,带动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然而,随着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城市化推动人口、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不断聚集,我国城市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产业集聚能力较弱,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产业配套不足,新区承载能力有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需进一步深化等诸多挑战。

为此,如何以产业的集群式扩张提升新区经济总量,并通过产业配套的完善和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功能复合化,与此同时,以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格局提升城镇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必经之路。

基于此,本文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产业集聚推进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并以柳东新区为例加以论证,为加速新区城镇化提高有效参考并发挥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新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回顾

2.1 理论回顾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心城区的不断衰退和郊区的无序蔓延,国内外出现了田园城市、区域规划、精明增长以及新城市主义等一系列新城建设的理论,以期建立产业、环境、人口和谐发展的新型城区。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一个区域内,产业的集聚是如何引导各类要素的空间集聚,并引导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以此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改善区域城镇水平。新城建设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层层推进为城镇化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

2.2 国外实践

国外新城建设主要经历了三种模式:一是“卧城模式”,在周边地区建立居住型新城;二是“半独立卫星城阶段”,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丰富的基础设施和商业配套;三是新城建设由物质满足转向综合服务。典型代表是密尔顿·凯恩斯新城,其建设经验可以归结为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发展、协调互动。法国拉德芳斯作为“巴黎的曼哈顿”,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形成以商务办公为主,居住、购物、旅游为辅的多功能新区。

2.3 国内实践

国内新城建设成就显著的是苏州工业园和滨海新区。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历程是以产业集聚为途径的产城融合过程,从1944年到2006年,经历了韩国三星、美国BD等首批企业的进驻、园区功能的复合化、服务业繁荣发展的建设之路。滨海新区城镇化发展主要依靠三个方面:一是借力天津海港和河港的双重功能;二是工业资源的大力开发;三是现代服务业的出现,形成以塘沽为中心的城市雏形。此外,郑东新区、成都天府新区、江苏昆山新区都成功实现了以产业集聚推进新区城镇建设和产业升级的融合发展。

2.4 经验总结

上述新城建设的成功实践表明,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共同规律和显著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2.4.1 新城多数是基于要素禀赋、区域背景科学选择对经济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主导产业,并且通过集约高效的产业链,实现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分工,进一步打造高端产业价值链。

2.4.2 新城以产业集群为中心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具有对外部产业的接纳功能,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退二进三”,逐步打造高科技、高产出、高带动性、低能耗、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2.4.3 产业竞争力的乘数效应会引导人口有序集中,通过产业配套和设施建设的完善,实现新区空间重组和功能布局,并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新城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产业集聚,发挥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生产要素,提振区域经济,催生现代服务业,为城镇建设提业支撑并聚焦人气,同时,城镇的深化发展又必然推动现有产业的繁荣和新兴产业的萌芽,也就是“产业集聚经济提升产业配套完善人口空间重组城镇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过程。

3 基于产业集聚的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在当前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以产业集聚推进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迫切而高效的途径。为此,城市新区应以“规划先行、产业集聚、配套完善、功能重组、经济循环”为总体思路,因势利导地推进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

3.1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制定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融合规划

我国绝大多数新区的发展定位都是以聚集先进生产要素、提升新区经济总量为目标的,这便导致园区建设只是单纯为经济崛起而服务,并非真正意义的城镇建设。为此,新时期的新区发展要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协调互动。一方面,要立足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加强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配套完善的结合。另一方面,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从更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氛围来研究新区的功能布局和产业规划。成都天府新区提出的“园区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发展规划,就保障了新区发展与城镇规划、产业规划以及区域经济规划的有机融合。

3.2 因地制宜,以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城镇经济实力

以产业为支撑的新区发展首先要通过打造科学的产业体系提振城镇经济总量。

3.2.1 应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具有较强经济带动性的主导产业。如嘉定的汽车城、松江的出口加工区凭借上海制造中心、物流中心的经济地位,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电子通讯设备为主导的产业优势,为推进工业区的城镇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3.2.2 通过打造产业链,聚集资源要素,开发下游产品,并进行集群式的产业规模化扩张。如昆山开发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产业集群,完成出口总额113.1亿美元。

3.2.3 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区的跨越式发展。如无锡新区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为产业重点,实施“530”计划,使无锡成为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3.3 完善产业配套建设,为产业持续强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践证明,产业集聚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动力,而产业的规模化扩张需要有完备的产业配套为之服务。

3.3.1 新区应加大生产业的开发。所谓生产业就是包括物流保税、融资担保、商务中介等为生产者提供服务,介于第二、第三产业兼具服务职能和经营职能的新型产业。

3.3.2 要构筑产业创新体系。通过创业中心、孵化中心,强化产品与技术创新;发挥财税扶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创办产学研基地,引进重点企业和高层人才。中关村就是依托其科技资源优势、创新人才优势,提出“一区多园”和“两城两带”的规划思路,成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和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3.4 加强产业集聚区设施投入,实现新区人口空间重构与功能整合

城市新区产业集聚的大量用工需求,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了人口城镇化。这就要求新区要实现交通、管网、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的相互衔接,形成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另外,要合理规划职工公寓、食堂、医院、学校以及休闲娱乐等与产业规划相适应的公共服务项目,以“保姆式”服务保障企业心无旁骛地抓生产。江苏昆山开发区通过花园住宅、金融系统、海关商检、市政大厦等项目的落实,统筹了生产、生活功能,为产业发展和城镇布局打造了优质环境。

3.5 打造现代化服务业新格局,推进产业升级与城镇布局的融合互动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凭借其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特点,必将成为城镇化的主导力量。随着大量的餐饮、购物、金融、地产等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城镇现代化水平大力提振,并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促使产业重点由传统的制造业逐步向集约化、高新化的现代服务业转型。滨海新区本着“主攻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提高第一产业”的思路,不断优化三产结构。总之,打造新区现代服务业新格局,有利于城市设施、服务体系和城市功能得以完善,全面促进产业升级与城镇布局的融合互动。

4 以柳东新区为例,大力集聚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柳东新区位于广西柳州市区东北部,规划面积231.6平方公里,人口17万左右。柳东新区于2007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托管鱼峰区雒容镇和柳北区洛埠镇,实行柳东新区、柳州国家高新区、广西柳州汽车城“三位一体”的运作

模式。

柳东新区总体发展战略是以汽车整车、零配件生产为主,带动汽车城快速发展;加快物流业、汽车旅游业、汽车产学研基地发展,拉长相关产业链;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提高广西柳州汽车城的全球竞争力,将其建设成为国际化汽车城。

“十一五”期间,新区工业总产值从100亿元增长到933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同时,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东风柳汽基地、玉才发动机、玲珑轮胎等一大批产业项目提速快上。柳东新区走出了一条在西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改造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路子。

在探索和开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上,柳东新区以汽车龙头企业集聚、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业宜居中心圈层为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以发展汽车商贸、现代物流、农副产品批发、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为手段,通过就业形式的改善形成城镇化次圈层;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发展为推动力,加大水利、道路、通讯、生态的建设,形成支撑城镇化的第三圈层。通过新区中心层圈、次层圈和第三圈层的梯度化、差异化建设发展,逐步实现和谐城镇化。

柳东新区以产业集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可以概括为如下的总体思路和实施策略:

4.1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柳东新区的城市规划,汽车城的产业规划聘请了代表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工业集团公司,规划着重考虑了城市新城和产业新城融合的问题,功能布局分为功能片区,包括完整的产业链,以此确立了以汽车产业集聚为主导的新城建设

路径。

4.2 全面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多年来,柳东新区围绕汽车城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环保四大新兴产业。新区现有企业3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2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为企业龙头的第一大产业,2011年实现总收入832.4亿元。第二大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有柳工、欧维姆等。第三大产业为新材料产业,柳州高新区依托国家级的“新材料有色金属产业化示范产业基地”,瞄准高性能铟靶材、透明导电膜材,积极开发车用新材料。同时,新区培育了华锡、铟泰、腾龙、英格尔、欧维姆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业版上市准备企业。

4.3 合理完善产业配套

柳州汽车城建设不是规模化的扩能改造,而是注重产业配套布局,以创新驱动作为核心竞争力。一是通过打造国家级汽车研发基地、服务外包中心,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与转移,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二是通过建立西南地区汽车贸易中心、汽车产业物流园、汽车电子信息中心、职业教育基地、会展中心、中介服务,完善汽车产业配套服务;三是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建成面向东盟市场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

4.4 加大设施投入

柳东新区作为一个新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入,从2009年开发至今,累计投入水电路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建设等项目的总投资达到220亿。高强度的投入,使柳东新区建设迅速拉开了框架,中心圈层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对产业和人居的吸引力和吸纳力级数增长。

4.5 借机打造现代服务业建设新格局

柳东新区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有利于打造方便、完备的商业圈,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区由第二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共同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通过改造商贸流通、房地产、旅游休闲等消费业,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如华侨城乐园的建设撬动了整个中央休闲版块,打造了新区娱乐与特色旅游。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生产业对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支撑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会展服务、金融服务。如以官塘码头为突破点,形成的物流基地就在提升城镇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促进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以产业集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重要战略。为此,我国城市新区应通过产业集聚和发展,实现各要素的空间集聚,在提升经济总量的同时,因势利导地吸引人口向产业集聚区转移,实现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互动格局。

参考文献

[1] 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柳州市规划局,柳东

新区管委会,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西柳州

汽车城总体规划.2010.

[2] 广西柳东新区管委会.柳东新区2013年发展报告[R].

2013.

[3] 刘铮.产业集聚与大城市郊区城镇化[J].税务与经

济,2011,(1).

[4] 杜宁,赵民.发达地区乡镇产业集聚与小城镇互动发

展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

[5]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2011.

[6]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R].

[7] 2011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

[8] 徐维祥,唐根年.产业集聚与大城市郊区城镇化[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7).

[9] 高红.滨海新区城镇化进程及城镇体系发展构想[J].

城市化道路,2012,(4).

[10] 新加坡邦城有限公司.新加坡邦城规划—广西柳州

第5篇

[关键词]北京新城;住宅房地产;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18-03

北京同许多国际大都市一样存在都市核心地区人口、产业过度拥挤,居民住房状况亟待改善,需要培育新的增长极,打破摊大饼式的空间发展格局等问题和要求[1]。北京新城是为适应人口增长而中心城过度拥挤而建设的,应起到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聚集新产业的作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盖楼建房是必不可少的,这将又一次激活房地产市场,但是新型城镇化不是过去注重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而是提升城市内涵,使得城市成为适宜人们居住之所,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该实现进城人们各方面的权益,使其安居乐业。自新城规划实施以来,随着新城人口的增多,房地产业发展迅猛,房价居高不下,相应的配套设施没有跟上,房地产市场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

1北京新城住宅房地产现状

房地产业是新城建设的龙头,是推动新城人口、产业聚集、完善功能布局的主导力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载体,我国的房地产业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也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房地产交易数据显示,北京商品房市场发展态势迅猛,销量持续增加,房价高居不下,尤其是新城地区。

11北京新城商品住宅销量持续增加

近几年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逐渐加大,房地产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新城规划实施以来,随着新城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住宅房地产出现了供需两旺的现象。通过对新城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的销售套数进行研究和分析(见表1),11个新城从2006年开始,商品住宅的销售套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例如大兴区从2006年的414套,到2008年的3100套,再到2011年的8408套,可见房地产发展速度之快。相比中心城区,东城、西城2006年的销售套数分别是96套、429套,到2008年的1434套、2124套,再到2011年的1224套、1315套,中心城区的房地产市场经过几年的上升之后,逐渐开始下降。人口集聚大区的朝阳区,根据数据显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的销售套数从2006年的3033套到2008年的31280套,再到2011年的10648套,逐渐开始下降。从表1数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新城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日益发展,态势迅猛。

表1北京新城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销售套数区域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

销售套数(套)2006年2008年2011年昌平666119084988大兴41431008408怀柔597621487密云2711634073门头沟28220106平谷1141468219延庆1455981443房山64442399155顺义47843084668通州42551574182

12北京新城商品住宅价格不断上升

新城地区除了商品住宅销量持续走高之外,住宅房地产的均价也依然持续上涨。通过对新城房地产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的销售价格进行研究和分析(见表2),可以看出房价呈不断上涨的态势,比如大兴区,销售价格从2006年的6143元/m2,到2008年的6866元/m2,再到2011年18232元/m2。新城住宅价格持续上涨,高房价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城集聚人口,疏解中心城拥堵的作用在高房价的影响下会很难实现。表2北京新城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销售价格区域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

销售价格(元/m2)2006年2008年2011年昌平7018733920058大兴6143686618232怀柔6900918612226密云312552178137门头沟5000854821897平谷323142756571延庆405450197141房山3969591113737顺义64431251314456通州5484793319952

2北京新城住宅房地产存在的问题

21住宅房地产配套设施落后

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则表现在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人的素质的文明化。社区建设和服务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扮演重要角色[2]。而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低于房地产发展速度。新城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少,除房山为2个外,其他新城各区均为1个,博物馆数量相对较少。与中心城相比较,新城各区的体育场馆数量少,学校、医疗资源缺乏,文化配套设施短缺。昌平、大兴、房山新城的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带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紧张。

房地产的发展是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相应地发展的,就目前来看,新城地区还是出现了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的局面。大力推进新城社会事业发展,才能增加新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设宜居新城,与设施共同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才是以人为核心,才符合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房地产业一味地发展,如果相应地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跟不上,如学校、医院、交通等,这对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22住宅房地产发展影响生态环境

由北京市统计局的大都市统计指标体系中,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被划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以延庆新城为例,近年来大力开展湿地保护、退耕还林,相继建成江水泉、三里河湿地等十多个公园和妫水河生态走廊,使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3]。同时延庆新城相比2011年,2012年的商品房施工面积降低121%。门头沟以生态建设为核心,逐步建成生态、休闲、文化、宜居的新城,而且在新城建设过程中,门头沟区的房地产业也在迅速地发展着,但是,开发商在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时候为了节省成本、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忽略了大量的污水处理问题[4]。近几年门头沟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和房地产销售量逐年上升,相比2011年,门头沟2012年的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1353%,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对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发展不利。

23住宅房地产与其他产业发展不协调

住宅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扩大建设面积,而是应该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相一致,以人为核心,不能为了追求某种利益一味地开发,同时职住分离的居住对于交通也是个很大的隐患,新城应起到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这样才能起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拥堵的问题。目前通州、大兴已经承担了大量的中心城居住人口,但是主导产业不发达,低收入人口和低端产业的大规模集聚,使之呈现职住分离的“睡城”态势,通州尚未具备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5]。通州区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只有610亿元。“白天在中心城区上班,晚上在新城区睡觉”,这样的房地产发展是畸形的,倘若只有人口集聚,产业没有相应发展,那么住宅房地产就会因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引起恶性发展。

3促进北京新城住宅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建议

新城承担着疏解中心城人口,集聚新的产业的功能,现阶段新城住宅房地产发展速度很快,可房价居高不下,而且新城有些地区的配套设施也没有相应的跟上,住宅房地产各区发展不均,种种因素开始使得房地产业出现不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新城住宅房地产市场若想得到长远发展,应从现在着手考虑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促进新城住宅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

31加大商品住宅配套设施建设

新城住宅不只是提供一个居住场所,房地产配套设施的建设对于房地产的发展极其重要。房地产的开发建设项目应注重配套建设,以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支撑房地产发展,使之成为可以永久居住的地方。按照新城规划中的标准,新城学校、医院等社会设施的人均建设用地和建筑指标、抗震、节能、绿化等方面的标准应不低于中心城,否则新城房地产业的发展是畸形的。因此,在商品住宅发展的同时,配套设施应大力建设与发展。

32生态规划区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

新城规划中提出了几个生态涵养功能区,重点在于实现其生态功能,住宅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区的发展不利,住宅的开发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是短时间无法恢复的,尤其是房地产市场饱和之后会不会再次带来工业等产业的发展,这都是未知数。因此在生态涵养区的房地产市场应由政府决策,对于土地的一级开发等做出严格的规定,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宣传保护力度,使民众意识到房地产对生态带来的严重性后果,增强舆论的监督。

33住宅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人们白天在城中区工作,晚上在新城区睡觉”,这一发展模式是新城区规划的遗憾,因此打造“职住一体”的新城区才是规划的本意,应该是让人们“住进来、住下去”的模式。新城住宅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应该协调发展,保证产业人群留在新城,这是新城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同时扩大内需,增加人们的生产消费能力,人口的深度居住带来各个方面的经济效益,提高宜居度,对房地产商与人们来说可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可云,等北京新城规划的实施思路和体制保障[J].北京社会科学,2005(2):17-23

[2]李鹤龄新型城镇化与房企转型[J].城市开发,2013(10):62-64

[3]吴庆玲对北京新城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11(12):56-58

[4]王浩房地产开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华民居,2013(3):167

第6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城镇化的新道路,需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依靠现代文明的条件下,我国的城镇化应该可以跨过绝对集中和相对集中,做好相对分散和向绝对分散的过度,完善旧城镇化制度改革向新城镇化原则和方向发展,实现城镇化的“跳跃运动”。

一、中国城镇化的基础和条件

1、城市化进程的概况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历,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的阶段特征对应的空间表象是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我国城镇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起步,经历从“上山下乡”,到“城市领导农村”,再到“小城镇、大战略”,后至发展大型城市,中国在城镇化道路上曾经历过政策与思想上的摇摆与争议的发展过程。30多年的时间里,市场化主导这只大手把乡土中国推向了城市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撤退,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如今,新城镇化的政策被推出,新一轮城镇化要摆脱以往“城市领导农村”的利益纠葛和政府主导的行政束缚,规划推进更有质量的城镇化,强调人的城镇化。

2、旧城镇化发展之忧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提升到51%,从数字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6%,农民工参保率不到1/5,农民工城镇自有住房拥有率仅为0.7%。因此可见,城镇化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部分地区的城市病问题已日趋严重,如自然和社会承载能力不堪,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消耗过大等。

二、中国新城镇化的“跳跃”之路

1、新城镇化的核心利益调整与原则

旧城镇化发展是建立在土地经济的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以运营土地为核心,但这一过程的同时也出现了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其中相关管理层和直接关系群体成为城市化的净受益者,其它弱势和低收入人群成为受损者。现行城市化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现行模式已难以为继,新型城镇化人们呼之欲出,调整农转城利益增量和存量,优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重点发展中小城镇、提高征地补偿、改革户籍制度给进城农民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等。比如农地流转产生的规模经济,农村农民身份向城市工人身份的转化所带来的收入增长,都可视为净利益增量,这部分要确保让农民能得到,要高度提防土地流转中出现新的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发生。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新城镇化规划草案已经基本成型,拟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六大指导原则: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城镇准入门槛;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合理调整优化城市群格局,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大带小,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联接起来共同发展;集约高效,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完善城镇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新城镇化是完成人的“跳跃”

解决人的城镇化任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的就是“人的城镇化”。国务院总理曾表示“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内需也无法扩大。中国有2.5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新城镇化将从户籍、土地、住房、财税、地方投融资等改革着手,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新城镇化城镇化道路的特殊要求

中国的社会发展可以借助跳跃性地跨过资本主义,城市发展也应该可以依靠城市规划,跳跃式地跨越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的弊病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尤其注重无形城镇化,就是城市的生活方式、精神和意识上的城镇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三、新城镇化改革难题的建议

要破解中国城镇化的改革难题,现行的土地和户籍管理制度是两个绕不开的障碍,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要联动,让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能够市民化;土地方面,要提高农村征地补偿,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参与城镇开发。本人认为异地用地置换是一剂良药,但是它需要科学的规划、引导的政策和开放的市场。异地置换就是农村人可以按照城市规划在政策引导下自由在城镇购买经济适用房并享受适当补贴,或者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规则下,在规定安置地点买地建房,前提是放弃农村田地山,唯一可以保留的是农村的房子。

为什么保障房和适用经济房在中国这么难?为什么政府投入很高国民受惠很小?管理模式落后和政策不够开明。打破户籍的制约,自由申报,结合异地用地置换,提前预售预定,可以为政府带来大量的建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的建设。这就需要加快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结合城乡一体化规划、村庄布局规划,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城镇化一定可以跳跃式地避开绝对集中造成的高密度、高容积率,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7)

第7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感恩意识;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26-003

城镇化是非城镇地区在各方面发展走向城镇的过程,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10至15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60.57%,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近几年来,我市把发展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城镇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成效

1.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

虽跟长沙市的60.2%的水平相比却有一定差距,但在长沙市四县(市)中排名仅落后于长沙县。浏阳市较快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得益于清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浏阳市大力推进城镇截止到2009年12月,浏阳市城镇人口达到6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2万人;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4%提高到2009年的46.2%(见表1),年均递增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2.7个百分点,化建设,定规划,抓项目,强产业,不断强化城镇的聚集功能,通过实施“万户农民进城镇”和“十万农民进城镇创业”工程,有序引导15万农民进城入镇。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促进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大,促进了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5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50%,2009年达到359.8亿元(见表2),人均生产总值达突破3900美元;城镇居民的收入也相应大幅提高,全市城镇居民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70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14.75%。

2.城镇功能和要素集聚能力增强,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十一五”以来,我市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初步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全市城镇建成区总面积拓展到6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近几年,城区投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20余亿元,完成重点建设项目30个,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新、改建17条城市主次干道,建成三湘县(市)首座立交桥,提质改造52条背街小巷,形成了一个中等城市的主体框架;充分挖掘浏阳河文化和花炮文化底蕴,高标准设计建成了浏阳河风光带、花炮广场等7处公园、广场;建成了体育运动中心、花炮观礼台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和人文景观;相继开发建设了天马新城、亚大国际新城、碧桂园等一批高品位的楼盘和优质住宅小区;统筹考虑城市建设和村镇建设,加强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和生态项目的城乡衔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城镇延伸。在城镇建设上,先后筹集资金20余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600多个,生活服务、公共服务、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指导和支持乡镇开展“三改三整一分离”村庄综合整治和“家园清洁行动”,在全市逐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力改善了城乡居住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将城乡住房建设同生态建设、村庄整治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在住房建设中,实现高、中、低档住宅建设均衡协调发展,城乡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3.28平方米和30平方米。2006年浏阳荣获全国唯一的住房改善类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3.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得到加强

近年来,我市运用国际视野和现代观念,高起点编制规划,加快建设了以“两城一廊”(工业新城和主城区、沿长浏高速经济走廊)为中心的核心发展区,建成浏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引领区;统筹发展了以“沿河沿路”(浏阳河及主要交通干线)为骨架的辐射带动区,建设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逐步完善了以城市为龙头,工业新城为亮点,中心镇和经济重镇为重点,一般城镇为支撑,中心村为补充的“一市两城四片”的全市城镇化格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融入长沙半小时经济圈”和“构建市域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构想,全面拉通了浏东、浏跃、永社、大文四条市域主干道,提质改造了浏永公路,长浏高速、启动了岳汝高速、浏铜高速和开元东路接线的建设,正在形成以交通动脉为基础,以沿路的梯次城镇网为主导的经济快速发展带。

4.中心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镇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和带动功能。理论研究表明:当一个城镇人口在5万人以上,城镇人口在2-3万人时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全市33个乡镇(不包括4个街道办),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有7个、占21.2%,城镇常住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有3个,分别是大瑶、永安、镇头三个中心镇。据初步测算,四个中心镇的数量不到全部建制镇数量的10%,但城镇总人口、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市建制镇的20%和40%左右。以大瑶镇为例,临近集镇的企业有56个,企业吸纳集镇人口就业数量达2800人,登记的商铺个数有4500个,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2370元。中心镇的规模效益,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农村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当前,中心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加快了农民收入增长的步伐。200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205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率达18.38%,其中农民务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约为58%(见表3)。

5.产业支撑不断强化,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城区、工业新城、各乡镇充分挖掘资源、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以产业支撑城镇快速发展。一是以生物医药和现代制造为支撑。永安、洞阳、北盛、蕉溪依托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加快融入工业新城。二是以鞭炮烟花为支撑。大瑶、文家市、金刚等传统鞭炮烟花主产区,做活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原材料科研生产的文章。沿溪镇依托花炮精品园,积极推进城镇建设,目前已形成一座建成区2平方公里,人口近6000人的新城镇。三是以商贸旅游为支撑。中和、文家市、大围山、社港等乡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发展。四是以纺织服装为支撑。镇头镇是浏阳新兴的纺织工业小区,依靠纺织业的支撑,集聚了人气,培育了产业,繁荣了市场,发展成为浏阳西区的经济重镇。五是以花卉苗木为支撑。柏加镇是中国花木之乡,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和市场。

二、存在问题

1.对城镇建设的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指导乏力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些地方的党政干部没有把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改善城(镇)乡居民生活质量和解决“三农”问题中深层矛盾的突破口来抓;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理论、相关知识和先进经验学习不够,“经营城镇”的理念淡薄;城镇建设思路不开阔,对城镇的长远发展缺乏深层次思考;对如何处理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在关系研究不深,未能把城镇建设作为重要战略摆上突出位置,在认识上缺乏主观能动性,在规划上缺乏前瞻性,在机制和体制上缺乏协调性,过分强调和依赖客观条件。同时,不少地方对原有的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对已经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没有很好地加以落实。

2.城镇间发展不平衡,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速度

全市乡镇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除几个中心镇发展较好外,其他乡镇的综合实力一般,特别是像杨花、七宝山乡等地,由于地处远郊,受交通、产业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多方面制约,城镇化建设一直动力不足。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城镇化率最高的大瑶镇59.02%与城镇化率最低的小河乡4.5%,两者相差54个多百分点。由于差距太大,对全市整个城镇化率的整体提升有较大影响。

3.城镇建设品位不高,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商贸区混杂,镇容镇貌改观不大。二是不重视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规划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规划设计与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不相协调,显得孤单而缺乏灵气,风格品味不高。三是普遍缺乏一支过得硬的城镇“物业管理”队伍。城镇管理人员不足、待遇差、素质低、缺手段;城镇综合治理能力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滞后,“脏、乱、差”现象未得到根本治理。四是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城镇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4.融投资机制不畅,城镇化建设面临“缺血”危机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城镇发展的大问题。全市来看,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虽然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来说,还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城镇建设资金的道路。按照联合国推荐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基础设施年均投资应占GDP的3%-5%测算(由于我市城镇化发展一般,我们取中值4%进行计算),以2009年浏阳GDP359.8亿元为基数,若未来5年浏阳GDP平均增长12%,那么,未来6年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在130.81亿元左右的规模,见表4。而以目前我市的财政收入水平来衡量,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投资需求。

三、浏阳市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全面推进城镇人口规模化

实践证明,城镇建设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规模,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上说不经济,过小的人口规模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收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这种在小区域范围内的内部积累式自发发展,难以产生极化效益和带动作用,发展速度、竞争力提高缓慢。彻底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众多行政功能,吸引农民进城,行成城镇人口的聚集效应,是加快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2.全面推进城镇的主导产业发展

城镇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有赖于强大的城镇经济实力的支撑。因此形成合理的城镇产业结构,特别是培养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就成为城镇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我市农副产品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充足的特点,重点发展三农服务型城镇、旅游型城镇和工矿服务型城镇。

第8篇

[关键词]新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大区域规划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36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1 规划设计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1.1 城镇化进程中规划设计的地位

在当今社会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虽然城乡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地方上还是让人担忧。进一步提升经济水平,更高程度地实现人民富裕、生活美满,还需要人们进一步地提高城乡的规划管理水平。在新形式下,城乡规划管理已经成为必须走的一步,也是需要着重进行的工作。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人们不能盲目地急于求成,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并正确地把握规划管理权力下放和统一的关系。在新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规划与管理必须稳扎稳打,做好设计,管理好规划,将规划转型问题做到位。

在进行城乡规划管理建设的过程中,盲目地进行探索必然会走弯路,碰墙壁,而杂乱无章的建设也会适得其反,达不到人们的预期目标。在转型规划中,人们必须结合政府进行合适的规划设计,了解政府的意图,结合城乡的实际发展和开展设计工作,继而进行合理的规划。由此可以看出,结合城乡发展进行规划,是政府建设决策的基础性工作。科学有效、合理有序地进行城乡规划的设计更是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合理地开展和实施规划设计工作,对城镇化建设做好宏观调控和针对性的指导,科学、规范的城乡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人口布局,并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有效合理地开发当地资源,确保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发展和循环。

1.2 城镇化进程中规划理念的分析

在新城镇化背景下,要想有效地规划转型就需要人们在建设中遵循合理开发、量力而行的规划准则,在人们合理进行城乡规划的基础目标上,合理布局城市蓝图,有效开展基础性设施项目,设置以服务人民、满足基本需求为理念的城乡布局。在确定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之后,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推动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同时,人们还需要认识到,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合理规划和建设城乡能够为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和充足的经济支持和基础保障。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方便地方性产业以及增强政府执行力,进而为城镇化提高有力的保障。

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将农村变为城市,也不单单是将农家小居变为高楼大厦,更多的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帮助传统式农村更好地发展经济。这也就是说在考虑农村合理布局的同时,还需要对当地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在城镇化建设成功转型之后,必然会使大量的人口进城,这就需要人们同时解决人口剧增和人口分布的问题,与此同时人们也需要考虑到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所以,人们还要对企业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和规划,必要时还需要引进就业企业,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总之,就是要在结合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上同时满足人民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规划出更加符合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实质是在结合自身当下的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协调可持续发展,快速有效解决城乡差距较大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2 新型城镇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问题研究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下,农用机械水平自动化发展、农村土地减少等现象都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城市,很多农民自愿放弃土地的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为了合理充分利用有效土地,将这些闲置土地进行再开发。不同程度地进行土地征用和拍卖,甚至抬高土地价格,有的只关注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土地合理利用的问题。制定城乡规划政策,就是在合理规划城乡的同时,兼顾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土地管理和规划。由于城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城乡的发展,而土地规划主要是为了实现当地利益的最大化,目的的不同造成了矛盾的产生。

(1)在城乡规划过程中,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建筑用地和公路用地不断增加,而实实在在的耕地面积则在不断地减少。对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的控制不够、规划不足,造成了建筑用地侵蚀耕地、农民没地的情况。

(2)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对土地的征用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时常会发生补偿款不足或是征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农民的极大不满,从而也影响了土地的正常使用和征用工作。在对土地征用的过程中,不规范的现象逐渐增多,土地得不到合理充分地利用,如何解决土地使用问题成了一大难题。

土地规划过程中和城乡规划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两个部门处理原则的不同,导致两个项目矛盾不断。土地管理部门一直以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土地的最大利用率为工作重点。而城乡规划则认为,在满足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兼顾和谐发展才是工作重点。观念不同导致的工作差异制约着整体的发展。

3 完成城乡规划的手段和方法

在多方面考虑城乡发展的现状之后,人们进行合理的总结研究。如果要科学合理地转变新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发展规划,必须抛弃以前的旧思想,在融合当前的不同规划的前提下,总结经验,扩大规划区域,深化规划内容,与经济有效地结合,注重对县级以及镇级办公人员的思想培训和技术培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技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的流程规范和体系审核管理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逐步完成城乡规划的转型布局。总之,人们需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3.1 结合当前规划,创建大区域规划体系

本着全面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针,针对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进行协调发展,将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改革城乡规划编制办法,规划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统筹考量协调发展。转变当前规划布局中局部思想,有效执行制度创新和快速创建的原则,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体制。结合政府政策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规划,逐步完成城乡一体化。

3.2 城乡土地制度配合城乡规划管理

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协调导致的诸多问题,都在影响着城乡规划管理进程,所以必须协调创新,合理规划工作流程,避免出现土地利用混乱和浪费土地的现象。针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变革和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规划一定要统一标准和目标,并且进行合理的政府监督和管理,在对农村土地开发和使用时,一定要满足城乡规划管理的需求,逐步完成农村土地的合理规划,执行统一管理标准。

3.3 培养专业人士,提高管理能力

大部分的土地管理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农用地随意圈占、不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土地利用混乱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同时监管工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不论是城市的规划还是建设都需要当今的信息技术和专业人才,人们应该大量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城镇管理制度,强化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执行能力,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的智能高科技化动态检测和管理。

4 结 语

新城镇背景下城乡的转型问题是人们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走向更好的未来,人们要以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思维做好这个项目,成功实现城乡规划的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New West Ham, New West Ham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under Xi'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background i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 国际化大都市;西咸新区;城乡一体化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New West Ham;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156-02

0 引言

西咸一体化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途径,西咸新区建设是西咸一体化的关键。实现城乡共荣、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建设西咸新区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1 西咸新区城乡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1.1 西咸新区城乡二元化结构现状 2010年西安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40.06亿元,工业生产总值1006.38亿元;2011年1-6月西安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66.24亿元,工业生产总值为532.57亿元。从2010年全年及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看,西安市农业与工业总产值比例分别约为1:7与1:8,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工业的进步性比较明显,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差距还在持续。

西咸新区内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比较明显。2011年上半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西安市 为12839元,同比增长15.9%;咸阳市为9494元,同比增长 16.4%。西安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26元,增长26.7%;咸阳市为3604元,增长25.9%。两市农民收入均大幅低于城镇市民收入,但农民收入相对增长速度较快。由于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陕西省2010年城镇化率达45.7%。农村人口为常住人口的54.3%,城镇的人口则占常住人口45.7%,比 2000年的32.26%上升了13.44个百分点,尽管如此,此数据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8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在西咸新区内,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突出。

1.2 城乡一体化模式选择

1.2.1 以重点产业带动产业体系发展,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推进力。

没有一个重点产业,就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加工和发展。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必须有选择性根据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技术优势发展重点产业,并以重点产业为主线,根据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禀赋,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可以吸收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且有效提高农村人均收入。

临空产业。西咸新区规划中的空港新城,以原有咸阳国际机场为基础,扩大机场规模,构建以临空产业为主,包括飞机检修、空港物流、国际贸易等产业集群。

文博产业。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大古都交界处,囊括了大量秦汉唐历史遗迹:镐京,秦阿房宫、汉长城、渭北帝陵等,上述遗址均是国家级历史保护遗址。丰富的文博资源为旅游、展览、收藏拍卖等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都市农业。西咸新区规划中有面积的农业地区,给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难度的同时,也为发展都市农业提供了可能性。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既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来提高农民收入,又可以通过城镇化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陕西有着诸多的高等院校,这为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可以通过对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来实现这些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1.2.2 打造中心城镇体系,建立城乡融合的联系通道。

在西咸新区的城乡一体化中,要配合产业集群的建设建立一级中心新城,实现规划汇中一重点产业一中心新城的布局。同时不能仅仅满足于中心新城的建设,仅靠几座中心新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辐射带动力是不够的。要在中心新城的基础上,根据各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分层,将上下游、周边产业下放,在原有行政区划的乡、镇、街道等的基础上,建设二级中心城镇。

例如将国际贸易、商务产业放在中心新城,空港物流、分机检修则可以放在新城周边的二级中心城镇;将高端制造业的研发中心、组装生产线放在中心新城,而将零部件制造等放在二级中心城镇;将拍卖中心、博物馆群建设在中心新城,而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在旅游景点构建二级中心城镇。这样可以建立起以新城为中心,辐射二级城镇的体系,加大城镇在城乡一体化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2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对西咸新区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与影响

2.1 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对西咸新区城乡一体化提出更高要求

第10篇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新型城镇化要立足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扭转过去城镇化进程中一些落后、不可持续的做法。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和做法。加快调整城市发展的理念、结构、布局、形态和功能,确立合理可行的城市发展思路和模式。对于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基本方向,更加强化中小城市的发展

一些专家建议中国要多发展几个类似于北京、上海、广州的超大城市,建议每个超大城市的人口总量至少超过3000万。最近深圳也在研究将人口发展到3000万以上的可能性和对策,并且认为这是解决中国城镇化问题的重要模式。笔者相信如果没有任何控制措施,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单个城市的人口总量完全可以达到3000万以上,问题是这种模式的代价将会非常惨重,而且很难持续稳定和高效。交通堵塞、雾霾、南水北调、垃圾围城等现象已经日渐严重,不敢想象人口超过3000万的北京又会是什么样子。有人以东京、巴黎和伦敦等城市的例子支撑这种模式,问题是中国的国情和这些国家完全不同,中国要走依靠超大城市膨胀支撑城镇化的路子肯定不是最优选择,所以说是“非不能也,是不行、不佳、不可持续也”。即便是走这条路,假如中国未来培育20个单体人口总量超3000万的超大城市,也只能容纳6亿城镇人口,剩下的5亿~6亿进城人口仍然要依靠其他类型的城市吸纳。因此,未来中国城镇化要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考虑到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环境承载格局,今后更大的任务是培育和发展一批不同规模和特色的中小城市,包括类型和功能多样的重点城镇,增强配套服务功能和产业人口集聚能力,使之成为支撑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织和单元。

二、加强城市的集约化、集聚化和集中化发展,提升城市群的吸纳集聚和承载能力

总体上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真正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局部区域,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由于我国是国土大国和人口大国,不可能把多数进城人口都集中到东部沿海地区,还要让部分人口在广大的中西部国土空间上分散城镇化,这也有利于当地的戍土守边、区域均衡和民族团结,也就是说我国的城镇化应该实行“宏观分散、微观集中”的模式。宏观分散就是指上面说到的在适宜城镇化的广大国土空间范围内都要推进城镇化,当然城镇化的模式、速度存在区域差别。微观集中就是指任何地区的城镇化都要体现集约、集聚、集中的理念,城市群就是体现微观集中的重要形态。城市群不是一定国土空间范围内城市的简单组合,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城镇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也就是说实现城市1+1+1+…>n的效应。按照这种理解,我国很多地方不具备发展城市群的条件和可能。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存在规划建设城市群的热潮,出现了盲目攀比和超越当地发展阶段的现象,需要中央进行规划和政策的正确引导。今后当务之急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和培育一些重点城市群,加强城市群内部协同互动、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探索吸纳人口和产业更加集约高效、更加有力支撑城镇化的路径模式。对于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中西部区域,一种模式是进一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或者重点城市,增强产业和人口聚集和吸纳功能;另一种模式是发展以中小城市聚集、资源占用相对较少、发展规模和水平相对较低为特征的城镇群,发挥城镇群对于当地进城人口的吸引力和集聚的倍数效应,因地制宜带动城镇化的稳步推进。

三、合理优化疏解超大、特大城市承载的要素和职能,引导促进郊区化和卫星城发展

针对我国部分超大和特大城市已经出现的交通拥堵、雾霾污染增加、用水紧张、地面沉陷等问题,一方面要深刻反思我国大城市粗放式发展的教训,对于未来新发展的大城市要严格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和建设,避免盲目求大重蹈现有大城市的覆辙,也就是说今后对于我国在什么地方布局、发展多少个大城市要持慎重态度,需要在土地、水、环境容量、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理性的论证。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特别是城市人口在1000万,甚至2000万以上的特大超大城市,在加快优质高端高附加值要素集聚的同时,要适当分散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就业、居住、资金、教育、医疗等各类要素和服务功能,引导国际上比较常见的郊区化现象的发育成熟。欧美许多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均出现郊区化现象,中心城区主要分布有行政、商务、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场所,许多贫民窟也分布在中心城区,而社会精英、名流大多居住在郊区的富人区,周边配备完善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我国也已经开始出现郊区化的端倪,但是由于郊区配套服务设施没有到位,大多数精英阶层和中产阶层仍然选择在中心城区居住生活,相信随着郊区配套条件的改善,未来中国的郊区化进程将会加快。因此,应选择一批超大特大城市加快郊区化规划和开发建设,重点培育壮大若干郊区的卫星城,加强卫星城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吸引产业和人口集中集聚,缓解中心城区资源环境压力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这样也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

四、优化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和新城新区的分工定位,因地制宜实现城市特色差异化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存在重铺摊子、轻质量特色的倾向,回避城市建成区旧城改造的矛盾和难度,热衷于“一张白纸上作画”规划建设新城新区,最后导致中国“千城一面”的城市体系和格局。目前现有城市普遍存在功能分区杂乱、跨区长距离人口流动规模大、城市效率低下的现象,行政区、商务区、生产区、生活区混杂,既不利于提高行政商务和生产效率,也影响城市形象和档次。而且,大量人群工作地和居住地长距离分割,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居高不下,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宜居宜业,这些都对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对城市建成区实行旧城改造、搬迁并转、退二进三、环境整治等功能的优化调整,适当归并整合原有区块的城市功能,加强保护老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景观本底,保留城市的特有元素和特殊单元,彰显城市的灵魂和特色,宜密则密、宜疏则疏、宜高则高、宜低则低,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相对集中、分工合理、有机融合的城市功能分区格局。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新城新区的规划和定位,用新的超前的理念指导新城新区规划和建设,控制速度和面积,强化与老城区的功能互补和对接,带动老城区的功能分区优化。特别是加强新城新区产业发展定位和人口规模的规划论证,既要防范老城区淘汰的落后产能被简单转移和复制,也要防止形成因盲目贪图铺摊子大建楼房和道路、缺少人气和产业支撑的“鬼城”和“空城”,而要将新城新区建设成为功能分区合理、特色差异凸显、宜业宜居并重的城市名片和样板。

五、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智能、高效地布局建设和发展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借鉴东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城市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集约化、生态化和智能化水平。围绕城市资源集约节约开发利用,重点强化土地、水、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确定不同片区土地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提高产业园区、城市生活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综合效益和集约化水平。大力推广生产生活用水循环利用,更新改造节水设备器具和管网设施,加快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电价和分质供水,加强云雨水资源回收利用,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结构和效益。加强城市节能和减碳联动,加快工业、交通、建筑、办公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重考评,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实施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倡导节能出行、娱乐和消费模式。围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城市生产和生活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促进废气、固体废弃物、废水、噪声等污染综合治理,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品同收利用,打造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加强城市河流、湿地、园林、绿地、山体等自然景观保护,构建敞开式生态空间、生态廊道和生态斑点,促进形成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小气候。围绕城市智能化改造建设,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普及,重点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交通市政、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领域加快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职住分离;产城分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到201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表现为依靠土地买卖和依赖大城市发展为特点,虽然城镇化率较高,但是目前城镇化发展模式会造成资源浪费、用地紧张等“大城市病”,有悖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所以在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下,我国各地区建立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这些园区虽然带动了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却导致了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产城脱离”,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所以“产城融合”成为每个城市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中“产城融合”的必要性

一座城市最基本的要素组成就是产业和人口,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人口的转移。在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下,我国各地区建立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这些园区满足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需求,带动了当地的工业发展,却导致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收入差距增大。“产”与“城”的脱离,满足不了新型城镇化的需求。“产城融合”实际上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产业发展以城市为基础,城市发展以产业为保障。达到人、产业、城市之间和谐、持续的发展模式。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当中“产城融合”是必要的。“产城融合”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产业聚集;有利于增加就业人数,避免盲目城市化所带来的用工不足的现象;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产城融合”也就意味着不仅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要推动高污染、高消耗产业转型升级。在城市功能分区中,工业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城市则扮演了消费者的角色,城市发展要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靠。双方在发展上必须协调同步,才能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有效避免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中的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问题。

三、我国产城融合的问题

(一)人口压力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功能薄弱。人口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的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又是吸引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在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型公共设施的选址和功能导向是由政府决定的,但是政府受到自身财力、实力和空间需求的影响,造成公共设施从规模、功能、性质等标准的下降。这就可能导致城市在建设公共设施时,只注重项目本身的配套功能建设,从而忽视了商业、生活、办公等从属功能的完善,因而无法满足城市新城区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我国实行的是“谁开发,谁配套”的开发管理模式,这就导致了配套设施分散和规模小等问题,未能给城市发展带来集聚的效果。

近年来,新城区的建设成为各个地市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首要任务,任何一个新城区的建设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此外,由于政府对新城区圈地范围较大,因而包含了周边许多农村区域,使大量农村人口“一夜之间”成为城镇人口,这种虚假的城镇化无法保证产城融合目标的实现。以郑州市新区为例,郑州新区包括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国际航空港区、中牟县。该区范围内有农村人口57.8万人,政府将面临大量农村人口安置问题。据资料统计,郑州新区经过十年的建设,除了中牟县还保留了原有的社会基础设施以外,郑州新区的教育、体育、医疗等体现城市社会服务设施的缺口依然很大。对于一个现代化的新区来说,社会服务设施相对薄弱,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新房入住率低,职住分离现象严重。新房入住率和职住分离比是判断产城融合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惯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间为合理,10%―20%之间为危险区间,20%以上为严重积压区。郑州东区被称为“鬼城”,据2011年调研数据统计,区内商品房空置率为50%,较为偏远的地方新房空置率为60%―70%。

职住比是指本区内上班人数与居住人数的比例关系,国际上产城融合较为合理的职住比为50%―60%。但是在我国,特别是发达和较发达的城市,城市新区的建设以房地产为先,房地产商受利益所驱动往往急于预售房屋,购房者基于炒房心里,首先购置居于新区核心有升值价值的房产。当政府职能部门和产业迁入新区时,核心地位的房产早已预售一空。房价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真正在新区工作的职工买不起住房,因此上班只能往返于新老城区之间。职住分离使新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加剧了“鬼城”的形成,也间接造成交通拥挤。

(三)产城互动不够。新区的产业布局应该结合城市的发展定位来规划,规定入住产业的门槛,保证产业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但由于新区建设初期,缺乏经验和技术指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势必会导致一些错误的产生。降低入驻产业门槛,使得园区缺乏带头产业和核心竞争力,造成产业之间一盘散沙,产业之间互动能力差。这不仅达不到预期规划,更不会促进产城融合的发展,以郑州新区为例,从2009年至今,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郑州新区形成了五大功能区,但是产业分布和产业聚集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郑州新区产业一览表

数据来源:《郑州新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0)

四、关于城市新区产城融合的改进措施

(一)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城市、产业、人和谐发展模式。在城镇化进程高速推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有些村庄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经济来源,而且村庄也成为城中村,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但会造成新区的人力资源流失和新区产业发展速度降低,还会产生“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发挥引导职能,健全社会保障体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宽松的环境,提供可靠的就业信息;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对于培训中的农民给于经济补贴,对于农民自主创业的要缩减贷款的环节。其次,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二元对立实现城乡一体化,让进城务工的农民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再次,大量的农村居民迁入大城市,会造成城市拥堵加剧,教育和医疗资源紧缺;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可能会造成“马太效应”。所以体制的改革要全面的进行,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也要对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只有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更好的促进“产城融合”的发展。

(二)加强新区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新区建设往往都忽略了社会服务的功能,满足不了新区居民的各项需求。因此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要把社会服务建设作为重点。在这方面有几点建议,第一,城市新区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既要强调协调,又要强调与时俱进。第二,要制定完善新区社会服务事业的规划,国内可以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经验,制定城市新区社会服务发展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涉及到不同层次的群体。第三,要加强政府、市场和城市之间协同合作。除了基本的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外,其它的社会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或者私人提供,政府要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再者要大力扶持新区继续的社会服务建设,并健全发展机制。第四,要完善社会运作机制,要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格局。

(三)新区建设与功能用地混合使用。新区的建设,就内部而言要保持城市的各项功能的均衡,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功能的独立化和空间环境生态化。一些传统的城市受到雅典的影响,对于雅典中指出的“规划城市的目的就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的正常运行。”这一观点有所误解,误解为每种功能都要有一个特定的区域,因而造成城市各项功能用地的空间割裂。为了保证新区的城市功能合理配置,可以参考雅典所述的功能进行分类组织,在保证主导产业用地的情况下,对剩余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可以兼顾其它功能的有机融合。以郑州新区为例,组团发展是郑州新区建设的发展模式,每个组团内部都应该有产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市政基础设施等,在组团内要满足居民各种日常生活所需,在组团功能区之间,则要通过交通网连接起来,并给城市以后的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珏磊常州“鬼城”:造城运动导致新城区楼盘集中入住率极低二、三线城市地产经济再引质疑[N].时代周报,2013(31):8

[2] 罗理章,张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中国[J].城市问题,2012(9):9 -11

[3] 王青.以大型公共设施为导向的城市新区开发模式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08(11):47 -52

[4]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3(2):47-52

[5] 刘荣增,王淑华. 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 2013(6):18-22

第12篇

关键词 “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长久之策,也需要有务实推进当前建设的可行之计。“产城融合”要先有“产”,产业兴则城市兴;反之,要想吸引产业集聚,最重要的是建设好城市生产、生活等配套设施。把“产城融合”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推动“产”与城相匹配、人与城相协调,是解决区域发展动力不足、支撑能力不足的必然选择。就威海市而言,推进以“产城融合”理念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要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夯实产业根基,解决好“产业支撑发展”的问题

城镇化只有在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下,才能拥有更强的发展动力,才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各类人才就业创业,促进要素资源的集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着眼于现代高端产业,发挥并提升其层次

“产”只有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才能有效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和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新城建设在选择主导产业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现代高端产业论证与培育,重点培育软件研发、信息技术、创意设计、金融服务、国际教育等新业态,培植、发展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突破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

第一,围绕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以东部滨海新城和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重点,打造中韩平行合作产业园、中韩健康养老产业园、中韩综合保税物流园等产业集聚区,打造对韩发展的政策洼地、产业高地。第二,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支持南海新区、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等海洋特色园区发展,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较强、技术优势较明显的中小企业上规模、快发展。

(三)着力培育行业龙头,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

第一,抢抓中韩自贸区、“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坚持做大总量、调优增量同步发力。第二,鼓励骨干企业招大引强、借力扩张,提升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第三,支持传统企业科技创新、借脑引智,激发产业升级的活力,加快现代服务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多元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功能布局,解决好“重城轻乡、重大轻小”的问题

(一)规划导向上,突出融合衔接、整体效益

按照“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的战略部署,坚持兼顾眼前与长远,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做好区域控制性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空间性规划,加快形成以“一核一轴一带多片区”为主体、卫生城镇为支撑、市区(县)镇协调发展、城乡互动的新格局,充分释放出城镇化蕴含的巨大的增长潜力和持久的增长动力。

(二)推进时序上,突出分类指导、循序渐进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应各区域、村镇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防止出现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和建设速度的现象。

(三)具w实施上,突出扩大容量、提升质量

第一,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动城镇规划建设的重点由扩张性开发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空间结构,增强人口、产业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第二,围绕做优发展质量,重视人居环境、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城市资源整合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城区(城镇)已出现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突出问题。第三,应注重新城区的物理质量,坚决摒弃“摊大饼”式的开发模式,做好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开发,建设节能、环保、低碳、无污染的现代和谐生活区。

三、创新融资模式,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要解决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高、公共供给效率低、民间资本进入难的问题,就必须打通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通道,提高公共供给的效率。对威海市来说,应重点发挥好城投集团的引领作用,以产权换资产、以市场换资金、以资源换项目、以政策换投入,着力构建城镇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一)开发、经营城市公共资源

深度挖掘可利用、可经营的城市资源,在政策允许的合理范围内,将部分城市经营权和收费权划归城司。比如,赋予城司一定的特许经营权,提高其再融资的能力。

(二)加大土地整理、土地储备力度

第一,把土地作为最大的资产来经营,强化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严格实行“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做到“以地生金、以地聚财”。第二,把项目规划、建设和土地整理结合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开发,以直接取得经济效益,实现“贷款――土地整理――土地增值――获得增值效益――增强还贷能力――再融资用于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

(三)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并用于城市建设

第一,发挥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积极引导国开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试点地区加强支持。第二,发挥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用足、用好城镇化试点补助资金,探索BOT、PPP以及发放城投债券等多种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第三,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奖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城镇化建设投资体系。

四、注重三农问题,解决好“城镇化发展助力”的问题

“三农”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一)农民“非农化”与农田“非农化”的关系

为了避免出现土地流转面积递增、种粮面积递减等把农民“非农化”简单地视为农田“非农化”的现象。第一,应守住耕地红线,严禁以土地流转之名搞“非农”产业建设。第二,应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业开发,大力发展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等订单农业模式,推动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人口与土地分离。

(二)土地处置与养老保障的关系

对农民而言,土地是生存的基本保障。从长远来讲,土地被征用后,随着安置补偿费用用完,养老保障就成为失地农民的一大后顾之忧。因此,在推行征地货币补偿方式的同时,可以试点推行以“土地换保障”模式,逐步建立适度规模、多层次、全覆盖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

(三)农民再就业与政府引导的关系

第一,应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帮助失地农民掌握一些实用技能,为其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应强化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使用征地农民数量与用地规模等挂钩制度,鼓励用工单位优先使用失地农民,政府在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也可以予以减免,从而调动企业吸纳农民转移人口的积极性等。

(作者单位为荣成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高纲彪.“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