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时间:2023-06-06 09:3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书,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主要写了:机智、勇敢、喜爱冒险的哈克贝利·芬,从父亲的魔掌中逃出来。他到杰克逊岛遇见了心地善良、忠实的黑奴杰姆,决定和他去冒险。为了各自的自由便向开罗进发。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经历,遇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欢乐与经险如影相伴,直到在萨莉阿姨家与汤姆相遇……,最后,汤姆·索亚、杰姆和哈克贝利·芬决定再次冒险。

主人公哈克贝利将事情化险为夷让我深受启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看了这本书我想去“百幕大死亡三角”,探索它们为什么“杀人不眨眼”。我要去神秘岛,看看它为什么能长,也能沉。我要去浩瀚的宇宙看看它有没有边缘,是否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我要去其它星球,探索宇宙里是否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如果有,看看它们的土地发达不发达……

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非常喜爱这本书。

第2篇

马克・吐温,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擅长写讽刺小说尤其针对社会问题。威廉・福克纳曾说,马克・吐温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作家,是所有现代美国文学作家之父。中国当代知名作家鲁迅也认为,马克・吐温是最伟大的幽默家之一。马克・吐温的作品充满了哀伤和讽喻。他的讽刺和幽默不仅指向社会问题,同时还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他期待可以改进社会状况,人类可以更加的完善。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所有伟大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故事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男孩儿。作为历险记的主人公,他习惯了流浪式的松散自由的生活。在变成道格拉斯寡妇的养子之后,虽然衣食无忧,但却忍受不了学习枯燥乏味的规矩。后来他的父亲突然出现,强迫哈克和他在树林中一起生活。哈克被父亲带走后,在树林里以捕鱼狩猎为生,开心自在。但他的父亲却经常向他要钱并且在喝醉后打他,这令他无法忍受,于是逃跑去了与外界隔绝的杰克逊岛,在逃跑途中他遇到了一名叫吉姆的黑奴。吉姆是一个诚实、勤劳而又忠诚的奴隶。他由于怕被主人再次卖掉于是从主人华生小姐家中逃跑。由于杰克逊岛并不安全,所以他们选择离开。他们在竹筏上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白天藏在树林里,晚上出来继续沿河漂流。对于他们来说,河上的竹筏就是一个自由而安全的世界。但在路上,吉姆被人掳走卖掉,哈克则来到菲尔普斯农场营救吉姆。这时哈克才发现,带走吉姆的竟是汤姆・索亚的叔叔,并且全家都在等着汤姆的到来。看到哈克后,菲尔普斯夫人竟将他错认成自己的侄子汤姆。于是哈克遂机假扮为汤姆,并劝说汤姆和他一起去营救黑奴吉姆。但汤姆天冒险,坚持用冒险刺激的方式去营救吉姆。当人们得知吉姆逃离后,便全副武装进行追捕,致使他们在逃跑中腿上不幸中弹。人们在抓住吉姆之后汤姆才道出实情:按照吉姆第一个主人――华生夫人的意愿,吉姆早已自由。菲尔普斯夫人非常渴望收养哈克,但被哈克拒绝。小说在哈克决心出发前往印度,继续追求自由生活的图景中落下帷幕。

小说出版之后,许多美国文学大师包括威廉・福克纳、艾略特、拉尔夫・艾莉森、托尼・莫里森等都对其给予很高的评价。迄今为止,也已有众多学者对小说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有的从思想主题入手,如刘长江的《“国王”、“公爵”是什么?――从看马克・吐温对王权的否定》;有的聚焦于研究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如宋义华的《浅析的艺术魅力》;有的集中在研究人物形象方面,如高黎娜的《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姆莱特’――人物探讨》,认为哈克就是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姆雷特;有的认为哈克和吉姆的友谊是他们成长后渴望的心理需求,如肖婷婷的《哈克・成长・“需要”――从看哈克与吉姆的内在联系》;有的则认为小说的主题应该是通过在外面世界的冒险来追寻理想和自由,如冯伟、孙明的《现代文明的两难境地――兼议中的“败笔”》等。焦点主要聚集在它的主题、论点、任务、情节和文化意义上,而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成长进步主题的较少。本文将对不同原型蕴含的共同成长和进步主题进行研究,揭示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原型批评理论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原型批评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英国,兴盛于二战后的北美。1957年,弗莱出版《批评的解剖》,因其深刻的思想,这本书成为二战后西方世界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被认为是原型批评的圣经,在批评界产生巨大震动。因其广度与深度,原型批评拓展了人们在文学中的视野,使得文学研究成为跨越文学、文化和历史的宽广领域。威勒说过:“它曾经拥有和批评与精神分析批评同等的地位。它是唯一的国际文学批评”(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 西安: 陕西师大出版社, 1987.2-3)经过综合英国学者弗雷泽在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研究及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弗莱的文学范式研究和相关理论最终成型。

在美国文学中,许多经典作品都是关于成长的。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重要的作家是纳撒尼尔・霍桑和赫尔曼・麦尔维尔。霍桑的《小伙子布朗》与《红字》就是有关成长类的作品。而麦尔维尔的《白鲸》创造了一种经典的成长模式,这种模式被后代作家们不断地模仿和学习。而不同原型蕴含的相近或相同的成长与进步意义,则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得以丰富的体现和表达。

二、小说中的丰富原型和它们的文化内涵

(一)意象原型――河流和陆地

原型意象是揭示作品主题和挖掘作品思想的重要原型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主要存在两个原型意象――河流和陆地。

1.河流-重生和净化的原型。密西西比河在美国文学和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就像黄河长江对于中国的意义,不可忽视。对于马克・吐温来说,密西西比河沿岸小镇是他儿时长大的地方。密西西比河宽广辽阔,浩瀚无垠,磅礴壮观,充满美丽与神奇。它的精神气质与马克・吐温达到了共鸣,逐渐内化为他精神气质的一部分。马克・吐温在这条河上体味过艰难困苦的生活:丑陋、腐朽、残忍、贪婪、暴力应有尽有。密西西比河的灌溉平原覆盖了当时美国已开垦土地的四分之一,某种程度上它就是那个年轻国家的中心。这片树叶般美丽的广大疆域将不同的情感种植在不同人们的心中,包括马克・吐温。

密西西比河象征着理想与自由,与岸上生活相比,它就是自由生活与平等的化身。在弗莱著名的《批评的解剖》中,作者论述了这种原型:水的原型...,对圣经叙事来说,是最清晰的一种对于开始和结束的象征,因为人类本已丢失的世界的形象最终重新获得了(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57. Print.144)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型意象,它具有许多象征性的意义:创世的神话;出生-死亡-复活;涤罪和救赎的过程;孕育和生长以及天堂等。按照荣格的观点,水是最常见的无意识象征,而对象征的强调则落在了圣经中对伊甸园中树和水的描述。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他们便失去了智慧之树和生命之水。但在圣经结尾处,却是生命之树和天堂之水重建了世界,救赎了人类。就像尼罗河、恒河、长江一样,伟大的密西西比河拥有着神圣自然的独特品质,它象征着生命的奥秘和诞生,是时间达到永恒的流动与重生。在小说中,哈克的象征性死亡以及当他回到岸上时他的伪装和新的身份都和这条河息息相关。水是重生和进化的象征,由它集合而成的河流也是如此。

河流变成了重生与涤罪的原型。河流是一片天堂,它不同于哈克遭遇种种罪恶、腐朽和残暴的陆地,“它最终,是一个涤罪和神圣审判的中介之地”。(Guerin, Wilfred Labor, et al.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4. Print.190)对于哈克和吉姆而言,密西西比河就是自由和天堂的象征。在他们的竹筏上,他们不必回应任何丑陋。河流带着他们向前,引导他们去寻求他们的自由。对于吉姆,大河将他带到了一个废奴之州,而对于哈克来说,河流把他带离了可怕的父亲和岸上压抑苦闷的“文明”生活。

显而易见,一直向前的河流有着不同于陆地社会(可以称之为地狱)的奔腾与自由。密西西比河似一剂清新的疫苗,在两岸陆地之间勇敢而倔强的前行。而那岸上的陆地,坐落着代表堕落、混乱、虚伪和残忍奴隶制的城市与社区。是这条河把最后的希望注入这片年轻却亟需改变的土地。

作为最重要的原型之一,水(河流)是许多作品的中心意象。世界史中,有许多关于由水带来文明诞生和发展的记载。弗莱在研究了古代作品后得出结论,河流意象作为原型来自于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当提到一条河流时,文明通常能够看到一副描绘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的图片。圣经中的大洪水是为了净化这个世界,涤荡一切罪恶。但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河流既代表着平静、祥和、安全和自由,同时也在涤荡和清洗罪恶与堕落,是希望和重生的象征。

2.陆地-堕落的世界(地狱)的原型。按照基督教所述,地狱是撒旦生活的地方,因为他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孽。他和他的天使们背叛了上帝,并最终被打败,作为惩罚被逐出天堂到了地狱。在旧约中,希伯来词语“sheol”被译为“地狱”,意思是“人类的共同坟墓”,一个充满“火和硫磺”的地方。在那里,罪恶被永恒地惩罚着。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描述的南方社会和岸上世界充满了残忍、贪婪、谋杀、欺骗、虚伪和种族歧视。与天堂一样的河流相比,陆地就似地狱一般。地狱在但丁的《神曲》以及弥尔顿的《失乐园》中都得到了描写。作为一种原型,小说中的陆地象征着地下的世界。圣经时代那个堕落的世界重新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在陆地上体验到一系列危险和困难。当他们靠近陆地,靠近那些“温暖”的城镇的时候,他们遭遇到了各种困苦;相反,当他们远离陆地,重归河上之时,他们则能过上平静而快乐的生活。陆地代表着荒谬、残忍和野蛮的世界。当哈克不得不上岸的时候,他亲眼见证了格兰福德和斯芬德森两大家族间因宿仇而展现的野蛮与暴力。美国南部对于哈克和吉姆来说就是“地下世界”,当时的道德法律和价值观念给人们造成的压抑和摧残,在哈克身上,特别在黑奴吉姆身上清晰可见。

吉姆和哈克是最普通的人,他们诚实而善良,但在陆地上却没有希望、光明和自由,没有前进的方向。那里只有等待着吉姆的奴隶制度和等待着哈克的暴力与压抑。他们在岸上所见的惊悚与可怕,一回到河上就全部烟消云散。与大河相比,陆地成了自由精神的人间地狱。

(二)《圣经》原型

作为另一类重要原型,圣经原型在小说的情节展现和主题阐释中同样重要。

1.伊甸园――美国梦的原型。美国梦是美国精神和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它是美国人的道德归因及对精神与物质的追求,代表着一种新的能量和激情。早期清教徒来到美,是为了建立他们心中的天堂。尽管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但美国梦的核心从未改变。对于原型批评理论家来说,文学反映的是神话和仪式。美国梦的神话源头来自《圣经》。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自由、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但是,却被蛇引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然后就变得有了知识,有了羞耻感,因为背叛了上帝被逐出伊甸园。此后,重返伊甸园便成了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于清教徒来说,美洲大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那个失去了的但又可重新触及的新伊甸园。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我们能够或多或少地发现美国梦在哈克身上烙下的印记。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就有机会到达,哈克相信能够找到他理想中的乐土,于是通过沿着密西西比河漂流去寻找自由和幸福。伊甸园原型已成为西方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神话原型之一。

2.亚当―哈克的原型。从相近的性格和人格角度看,哈克的原型来自亚当,可以称他为美国的亚当。哈克出生在一个破败贫穷的家庭,没有接受任何教育。他的父亲是个残忍自私无法给他任何家庭温情的酒鬼。直到他被道格拉斯太太收养,情况才有所改观。但尽管能够吃饱,睡得舒服惬意,但哈克却从未感到开心。因为道格拉斯寡妇可笑的规矩让哈克感到困惑压抑,令他很不自在。显而易见,道格拉斯太太是“文明”社会的代表,她象征着当时的社会价值体系。这套价值体系要求,一个好人必须服从上帝,遵守所有规章制度,任何不守规矩的人都要被社会抛弃进而被改造。而哈克思想开朗,充满对自由的渴望,是一个有着反抗与冒险特质的男孩儿,他不能接受这些束缚。他反叛逃离了那个社会去寻找真正的快乐,从自己的家里跑了出来,去到能够找到梦想的地方。他从父亲的控制中逃离标志着他新生命的开始。因为亚当也是在离开伊甸园之后才开始了一段不同于以往的新生活,从这点上看,他就像是亚当,美国的亚当。

3.诺亚方舟――竹筏的原型。诺亚方舟的故事在西方社会人人皆知。它这样告诉人们:当上帝用洪水清除世间一切罪恶的时候,诺亚建造了一个方舟,拯救了他的家庭和世间的动物。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哈克的竹筏就像诺亚方舟一样,只不过在19世纪的美国,方舟变成了小小的竹筏。这个竹筏承载着马克・吐温的理想。

在竹筏上,哈克和吉姆是安全的,没有任何罪恶靠近和危险降临,所有的事情都平和、安宁。但只要他们离开竹筏,就会遭遇数不清的危险和苦难以及一个充满暴力、歧视、谋杀和欺骗的世界。为了远离这些罪恶,他们只能待在竹筏上,就像诺亚和他的家人与动物们呆在方舟上一样。河上的竹筏是哈克和吉姆的避难所。在竹筏上,黑白肤色的区分渐渐消散,他们变成了好朋友。当他们离开竹筏的时候,哈克和吉姆一次次被追捕,就像动物被猎人射杀一样。哈克被陆地上人性的丧失和暴力的场景所震惊,但安全的方舟――自由的竹筏却保护着他们。

(三)主题原型

一般认为,主题是研究文学作品最需要探究和发掘的基本元素。弗莱认为,许许多多的作家通过迁移的方式,已经不自觉地将神话的元素再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了。在时间的长河里,这种迁移的现象发生在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即使这部作品属于现代风格,但它仍可能沿袭着来自古代神话的鲜明主题。在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原型主题有多种表达方式:探求、追寻、拯救、逃离、回归、堕落、死亡、再生。弗莱认为神话一直在表现对于社会或者群体至关重要的故事,这正是他们神圣庄严的原因。忽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原型主题的重要性,将会大大降低这部小说的价值。

1.求索――漂流和寻找的原型。在古希腊罗马神话和荷马史诗中,有很明显的漂流主题。最著名的就是的故事。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之后,历经十年的漂泊,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家乡,但却发现自己习惯了海上漂泊的日子,已无法适应家中平静的生活。所以,他决定再次开始新的征程。他的漂泊与远行,强烈地昭示着人的冒险精神与雄心壮志,以及对前方和未知世界的勇敢探寻。

作为西方文学文化中主要的漂泊者形象,奥德修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已变成了一种原型。他的探寻和求索代表了西方的个人与英雄主义观念,彰显着他们的冒险精神和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这种精神也充斥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字里行间。哈克不服从道格拉斯太太的规矩和要求,接着又选择逃离他的父亲,最后下决心在密西西比河上乘筏漂流。在小说的最后,哈克拒绝了菲尔普斯太太的收养,决定去河上继续他的漂流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奥德修斯求索和漂流原型的再现。漫长而未知的旅程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勇敢坚强。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漂流原型都展示出宏大而壮阔的历史图景。在我国,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三下南洋、玄奘的西行求经、鉴真的东渡日本、还有开拓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的先贤志士,都张扬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求索之路。他们的求索展现出中华民族对未知、对信仰、对前途、对希望的自我寻找,对国家、民族的道义坚守和使命担当,对历史、未来的坚定理想。就像哈克的历险故事一般,在前进与漂流中,寻找自我,寻找人生和人性的真实。

2.复活―哈克重生的原型。复活神话来自于圣经教义与记载。耶稣基督的复活是来自上帝的珍贵礼物和他神圣的诺言的兑现。自亚当离开伊甸园开始,人类天生便带着罪恶。耶和华告诉人们,罪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就是死亡。因为永恒的死亡不是上帝想要看到的,他提供了一条救赎的道路,通过把耶稣基督钉在十字架上受难来为人类赎罪。当复活降临,基督再临人间,大地重现生机,人类获得了拯救。基督复活的原型彰显了人类永恒的希望。

在小说中,哈克经历过许多危险。他亲历了一艘蒸汽船的沉没,见证了暴徒间野蛮杀戮的血腥。他被迫卷入南方两大部落的冲突,也亲历了两个骗子――“国王”和“公爵”共同愚弄一个可怜的家庭。每次当他身处危险,哈克总能够找到克服苦难的办法。在这个“置身危难―避离危险―再次涉险―再度避险”的循环中,他渐渐认识到奴隶制度的残忍和黑暗,并且与逃跑的黑奴吉姆建立起深厚而坚固的友谊。哈克从困境中一次次逃脱的情节展示出一种复活的原型。也就是说,每次逃离都象征着哈克的一次死亡和重生。这里的重生不仅是身体上的,而且是思想和精神上的,标志着他的精神和思想走向了成熟。

哈克沿密西西比河的漂流与求索逐渐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与过去的观念和认识告别,因而“复活”了。准确地讲,在竹筏上和吉姆的旅程是哈克道德自我发现的过程。哈克善良的本性和他在漂流中经历的事情,使他怀疑所有在“文明社会”中被告知的东西。开始的时候,他对黑奴怀着轻蔑,这种蔑视受制于他的成见。但在航行中,哈克经历了几次是否应该帮助吉姆的思想斗争,尤其在对待吉姆逃跑这件事上。但最后,他成功地克服了先入之见,彻底改变了对黑奴的态度。至此,他的道德观进入了全新境界,哈克获得了灵魂和精神意义上的“复活”。

(四)原型的重要价值及其共有文化意义

不论哪种原型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这些丰富、独特的原型及其象征意义,是我们剖析主人公精神发展与道德进步依赖的重要线索。综合分析以上所有原型,我们发现,这些原型存在着一种共同或相近的意义――一种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满怀进步的希望和梦想以及重建新世界的前进力量。不论原型是河流、陆地、伊甸园,还是亚当、诺亚方舟,抑或是求索与探寻,他们都暗含着相同或近似的意义,通过这些包含在不同原型中相同意义的审视和发掘,我们就可以找到哈克成长的过程和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进步的呐喊。

三、美国社会批判和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发展是人在地球上存在往复的永恒主题。如果没有发展,社会就会失去动力,萧条阴郁,毫无生机。在沿着密西西比河向下游漂泊的时候,哈克逐渐获得了精神的成长和道德的发展。从两个家族的争斗中逃离,哈克说:“这儿毕竟真没家的感觉,其他地方似乎让人憋得慌,但竹筏就不是这样。你会觉得相当的轻松和舒服,尽管在这么狭窄的一个筏上”(Twain, Mark.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6. Print.128)。本|上讲,哈克不喜欢那个腐朽的地方,期盼着找到一片充满平等和自由的土地。它要表达的,是小说呼吁或期待的一个全新社会。

但哈克只是个孩子,他能做的只是向他的内心直觉和先天良知寻求指导。通过展示小说中丰富的原型,马克・吐温期望能够达到为整个人类呼吁,为人类平等自由呐喊的理想。小说的结尾展示出,哈克已经通过他的成长经历渐趋成熟,并且继续前行去寻找更多生命和精神的自由,找寻真正的平等。哈克相信,所有种族都应该是平等的。小说批判了社会的丑陋,并且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通过汤姆与哈克,马克・吐温表达了种族平等和社会公平的基本观点。在小说的最后,吉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重获自由,但却并非指代黑人全体获得自由。所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提倡的种族平等与自由就像一座灯塔,为黑人照亮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路,它鼓舞了包括白人和黑人在内的所有人为了平等和自由的社会而不断地抗争与追寻。

四、结论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为美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著作奠定了基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讲述平凡人群动人故事的伟大作品。当我们从原型批评的视角分析它的个体成长与社会进步主题时,愈可看到原型体现的特殊意义,个体的品德和精神成长是人类和社会持续发展进步的基础。

小说中的原型表达了主人公的精神成长和道德进步。河流代表着净化、重生和前进,竹筏代表着快乐、自由和安宁,陆地代表着腐朽和恐怖的社会,于竹筏代表的“天堂”做对比。哈克是美国亚当形象的再现,而“美国梦”则反映着伊甸园的不老神话,漂流和追寻代表着人类对于自由平等的永恒求索。所有这些意象和象征都浸润着相似的意义和内涵,那就是:满怀希望与梦想的发展与进步,以及重建新世界的趋势和方向――也就是对于美好未来的永不停止的求索。

第3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儿童;功能;课程资源

一、儿童文学

按照年龄层次,儿童文学可以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以及少年文学,按照形式可以分为图画书系类与文字书系类。英美儿童文学在儿童文学发展史上成果显著,受人瞩目。西方的图画书始于17世纪,到了19世纪,随着彩色印刷术的发明,图画书得到了蓬勃发展,英国的伦道夫•凯迪克强调图文一体,被誉为“现代图画书之父”。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以阿特丽克斯•波特的《彼得兔的故事》为代表的图画书作家,他们利用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图画并不是文字的依附,而是独自成体,能够单独地讲述故事。比较知名的英美图画系类如《贝贝熊》、《粉红猪小妹》等。文字书作为传统的文学形式,更是有着很多经典作品,如《爱丽丝梦游仙境》、《柳林风声》等。

二、儿童文学的功能

(一)语言功能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了优美的、鲜明而生动的语言,文学也就不复存在。优秀的儿童文学的语言不仅规范、准确,又幽默夸张,不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着强烈的艺术力与感染力,能够形象化地把生活的各种美好事物生动地表达出来,激发他们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沐浴儿童的心灵。对儿童文学的阅读实践能够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运用能力。文字书系类自不必多说,图画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

(二)情感功能

郭沫若认为,儿童文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童话、童谣、剧曲),都应“以童为本”,由儿童的感官以直心朔于其精神堂奥,准依儿童心理的创造性的想象与感情之艺术,不以成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成人为中心”进行功利性、实用性的宣传。一些广泛流传的儿歌比如“好爸爸坏爸爸”、“小燕子”、“读书郎”等以成人为视角的价值观值得商榷。儿童文学是知识与文学艺术的双重启蒙,目前我国的语言启蒙教材比较注重知识传授,重视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但是缺乏文学特质,缺乏想象与创新,难以激发儿童的共鸣。但是,经典文学作品如《柳林风声》中的小动物性格迥异,充满童真童趣,能够吸引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儿童正确的情感发展。

(三)创新功能

J.R.R.托尔金认为:我们日常生活的“第一世界”是神创造的世界,对受到“第一世界”束缚而不满的人用幻想去创造一个“第二世界”。儿童文学维系着儿童的童话梦想,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对“第二世界”连绵不绝的想象力。只有具有现代创造意识的儿童文学,方能以创造的露珠,保护孩子的探索创新能力,促使儿童茁壮成长。例如,图画书能够让儿童通过图画的留白主动参与叙事想象,文字书能够让他们构建想象的画面,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幻想能力。优秀的儿童文学具有现代创造意识,能够鼓励儿童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比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两部书突出表现了儿童追求新奇、喜欢冒险的经历。在探索中理解人生真谛。

(四)教育功能

《贝贝熊系列丛书》是美国儿童行为教育之父斯坦•博丹所创作,从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出发,把教育融入到故事之中,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与行为,比如《爱护环境》、《作业的烦恼》、《与父母相处》、《对待陌生人》等,这些故事不是依靠直接地说教,不是单纯地空喊口号,而是通过儿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启发他们去思考,完美地实现了现实伦理、情感伦理、生态伦理和价值伦理的叙事。小说《柳林风声》在模仿游戏与语言幽默中让儿童体会互助互惠,真诚对待朋友的良好品德,培养真善美的美好心灵。另外,这些作品中的生态意识能够让儿童自发地去保护共同居住的地球,保护动物,爱护植物,对大自然与生命存有敬畏之心,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为维护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进行努力。

(五)人文功能

真正的文学经典是一种稳定的人文情怀、道德信仰、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7],承担着创造诗意家园的责任。当下城市化进程在加速,教育的功利化使儿童被关在精神的“围墙”里,他们受到异化失去童真而早熟,导致了童年诗意的消逝。真正具有精神质地的儿童文学在现实中为儿童建立了想象中的“乌托邦”,能够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走向精神的绿洲,诗性的世界,让孩子感知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感受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人文精神。儿童文学所描绘的世界是儿童心目中的“乌托邦”,让这个幻想的“乌托邦”走进儿童纯净的心灵,有助于对人类诗性精神的拯救。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两部书表现了儿童在稚气而具有魅力的探险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儿童与成人可以同时阅读的经典。《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杰克逊岛就是孩子们的“乌托邦”,他们在“乌托邦”世界一次又一次的探险中升华着心灵。这些儿童文学经典可以帮助成人抹去尘世的喧嚣,抚平心灵的浮躁,重温童真,纯净心灵,率真心性。

三、英美儿童文学:师院英语专业重要的课程资源

英美儿童文学是师范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首先,这门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改编经典情节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己创作,让学生自由发挥,一些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就是在父母讲故事的形式下得以创作发展,比如《金银岛》、《柳林风声》、《爱丽丝梦游仙境》。其次,英美儿童文学课程还帮助学生学习经典作品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法,学习遣词造句的优美与准确,在吸收地道语言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言与鉴赏能力。同时,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英美儿童文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他们的全球概念,开拓他们的思维。文学学习的过程是了解英语语言与文化,从而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并传播中国的语言、文化与价值观。

四、结语

小说是儿童嬉戏的乐园,是人类心灵的栖居地,童心相通,经典的儿童文学没有国界,沟通着人类共同的理想与诉求。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借助童年的故事探寻永恒的生命发祥地,他认为,我们大家都有一个杰克逊岛,儿童文学是在现实中为儿童建立的想象的“乌托邦”,当我们感到疲倦时,我们便向往这个去处。[6]

参考文献

[1]王泉根.论人类文学大系统的分类结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62.

[2][6]侯颖.图画故事对儿童诗性心灵的守望[J].文艺争鸣,2010(24):166、168.

[3]李利芳.论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观[J].兰州大学学报,2000(1):140.

[4]石侠,程诺.构建“第二世界”的儿童幻想文学[J].社会科学战线,2011(06):117.

第4篇

1.马克?吐温小说叙事艺术的简析

由马克?吐温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在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等方面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悟。马克?吐温作为美国19世纪中后期的著名作家,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传统写作方法的影响,但是其在叙事艺术方面也做出了极大的突破,从而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创造性。例如马克?吐温在进行作品创作的时候,喜欢从不同的角度讲故事,并在作品中塑造丰富的多元角色,同时在作品中应用极为特殊的视角等。

我国对马克?吐温小说的译介开始于晚清时期。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这段时间里,国内对马克?吐温作品的研究一直是处于译介阶段,尽管部分学者也曾发表过相关言论,但是所发表的批评言论都是依据由苏联传入的社会学理论,或是对其作品的幽默风格进行研究;或是对其小说的语言艺术进行研究等。然而,从国内对马克?吐温作品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内是将马克?吐温的作品定义为幽默讽刺风格的小说,其对我国批判类小说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叙事学,即叙述学,是由结构主义演变出的一种研究叙事的理论。在历经40年的发展变革后,这种理论逐渐形成了两种派系,即经典和后经典。经典叙事的本质是在叙事语法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叙事结构与组成因素等进行了科学的探究,并对相同作品在叙事结构方面的不同进行了研究。后经典叙事的本质则是将研究重心转向了对作品叙事结构的特征,以及对叙事作品蕴含的意义。后经典叙事的研究较为重视学科之间的结合,以及作者、读者和历史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马丁, 1990)

2.马克?吐温小说的叙述层次分析

叙述层次是指在作品叙述过程中,假如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叙述者,则这些叙述者所讲的不同故事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一般情况下,作家在创作作品时,都是将主叙述者作为叙述结构的中心,并将叙述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次、低层次和超叙述层次。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一般只会出现一个叙述层次,比如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然而,由形式角度对马克?吐温的小说进行分析,又会发现其中的叙述层次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比如《苦行记》。

2.1主次分明的叙述层次

在马克?吐温的早期作品中,一般包含着多个叙述层次,其中主次分明,在主叙述层中往往会包含次一级的叙述层。而且,马克?吐温在其的作品中一般会从他人的角度来讲故事,这些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其的经历更加具有传奇性。比如在小说《苦行记》中,“我”是最主要的叙述者,即小说的主叙述者是“我”,但是在小说的下文中又加入了吉姆?布莱恩这个叙述者,只是吉姆?布莱恩是比“我”次一级的叙述者,吉姆?布莱恩的出现也是由“我”引出的,即是由“我”听吉姆?布莱恩讲老山羊的故事而引入了吉姆?布莱恩这个叙述者。

此外,在《苦行记》的下文中,马克?吐温又利用相同的写作手法引入了迪克?贝克这一叙述者,即由“我”听到了迪克?贝克讲猫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尽管其中应用的叙述层次主次分明,但是不同叙述层次所代表的不同价值观之间却没有发生冲突。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之所以主次叙述层次之间不存在冲突现象是因为其巧妙的利用“我”这个主叙述者在作品中引入了其他次一级的叙述者,由此开启了一个新的叙述层面。

2.2超叙述层

超叙述在马克?吐温小说中所起的作用是使“我”这一主叙述者在作品中同时具备了两种身份,即主叙述层次内的叙述接受者与超叙述层内的叙述者,同时也使具有两种身份的“我”很自然的就产生了作为叙述接受者应该具备的心理认同,从而使读者对将要出现的故事情节产生极为强烈的期待心理。而且,超叙述层也起着对小说中故事叙述者的态度进强调的作用。超叙述层次作为马克?吐温作品中较为常用的叙事方法,其的作用是为了达到故事的引入与结束等目的。比如在《被偷的白象》、《跳蛙》、《车上人吃人见闻》等系列口头故事中,《跳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在这些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超叙述层次对故事的引入和结束所起到的作用。另外,马克?吐温小说中所应用的超叙述层次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虚构语境中的应用较为真实;二是重点突出了叙述行为。

2.2.1在虚构语境中的应用较为真实

超叙述层次在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在其的作品中主叙述者的作用是为了引出其所听到的故事,即主叙述者从某人某地听到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一般都是以“我”这个主叙述者转述听到的故事,并原封不动的讲述出来,而故事的原讲述者的身份都不明确。这种开篇方式在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应用比较多,且长短不一,而且其对超叙述层次中叙述者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有的叙述者是隐式的表现,有的叙述者却是显式表现,但是由于这些叙述者和主叙述层中的故事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自然也就无法对主叙述层故事的发表提出意见,只能被动地对主叙述层的叙述者的叙述态度进行认同。

2.2.2重点突出叙述行为

马克?吐温一般会被认为是一位较为幽默的作家,因为在其的作品中,往往都是以幽默、夸张的写作手法对现实生活中的善恶进行展现,这也体现出了去对叙事行为的认知。比如《跳蛙》。在没有《跳蛙》之前,美国小说是没有美国式幽默这种类型的,而在《跳蛙》出现后,这种说法才出现,因此,可以说《跳蛙》这篇小说的出现使得马克?吐温拥有了基础的文学声誉。《跳蛙》这篇小说体现出了马克?吐温对内战时期国人的心理和情绪有着极为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在讲述民间故事的基础上使得故事有了新的涵义。为了让故事的叙述能够以讲述者为中心,马克?吐温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喋喋不休的老人,并利用其来讲述故事,从而使得一个较为老套的笑话成为了一幕出色的喜剧,同时在《跳蛙》中还引入了一些美国西部的语法,比如“斯迈雷说:‘把它的前爪根丹尼尔的放齐了,我喊个口号’……可是丹尼尔喘了一口粗气,光耸肩膀――就这样―像法国人似的。”

另外,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幽默叙述话语也是读者关注的焦点。马克?吐温在讲故事的时候,首先其会显露出一副无知的样貌,让读者在开始时就感受到他的无知,然后在结束的时候引发听众的哄然大笑。比如在短篇小说《跳蛙》中,主叙述者“我”只是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局外人,但是“我”却在有意的控制着故事的真实性,并像以很平静地方式与不知情的听众开了一个玩笑,以便使读者在晕头转向之际受到了“我”的影响,相信了“我”说的话,直到听“我”讲完整个故事后,才明白自己原来一直受到了“我”的欺骗,从而在作品中达到一定的幽默效果。

约翰?捷波在评论马克?吐温时曾说过:“……作为框架的叙述者,马克?吐温所使用的叙述风格较为程式化,构谨也较为呆板,这和其主要故事讲述中应用的丰富的方言之间形成了较有戏剧性的对比。而不同视角与不同风格之间的冲突也是喜剧形成的根本所在。”(John C. Gerber, 1988 )

3.“元叙事”与“不可靠叙述”

3.1元叙事

马克?吐温在其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开篇使用了一个较为特殊的叙述者,而这一特殊叙述者也受到了当代叙事理论的关注。华莱士?马丁曾说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一本颠倒过去的元小说,被其创造出的小说人物开始对作者本身进行讨论。”(马丁,1990) 马克?吐温所创造出的小说人物对作者马克?吐温进行谈论所能达到的叙事效果就是叙事中较为特殊的策略,即元叙事。

马克?吐温小说中所展现出的叙述者声音,不论是阐释性的评论,又或者是判断性的评论,其都是指向小说的内部,也就是虚拟世界的内部,即其具有内指性。在现代小说的评论中,又出现了一种外指性的评论,这种外指性的评论是指叙述者评论的内容不是小说内部的人与事,而是对小说的叙述行为进行评论,而这种关于叙述的叙事理论就是元叙事。元叙事对叙事成规的研究,以及对叙述技巧的探讨,导致叙述的虚构性受到了关注,从而使得读者与小说塑造的虚拟世界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距离,并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现实生活被塑造成小说的过程。

元叙事,实质上就是叙事者自我坦白的过程,也是叙事者对自己将要开始的虚构性叙述进行有意识的坦露。元小说的创作者一般都很清楚讲故事的过程,只是他们的叙事过程却在反讽、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回到了叙事行为这一层面上。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过程往往是以现实为基础,以消除叙述痕迹、达到自然叙述为能事,而元小说的出现则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种颠覆。由此可以看出,元叙事作为后现代小说的主要创作特征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现当代小说家的重视,但是在古典小说与近代小说中的使用却不多见。

3.2“不可靠叙述”

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者声音是读者感受作品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但是读者却没有仔细想过叙述者的声音是否可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叙述者对某些事物进行的评价,是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而依据叙事学理论分析,则是叙述者声音和作品体现出的作者的价值观是否相同,相同就代表“可靠”,不相同则代表“不可靠”。

不可靠叙述不是指欺骗,也不是指叙述方面存在什么缺陷,而是现代叙事艺术突破传统叙事艺术限制的一种表现。从叙事艺术角度而言,叙述行为中主体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存在不和谐现象恰恰是现代叙述艺术能够成功的原因,这种不和谐问题不仅不会对作品造成伤害,反而会使作品的含义变得更加多元化。在马克?吐温所创作的小说中,其早期创作的小说的叙述声音是较为“可靠”的。但是在其后期创造的小说中,却开始出现“不可靠叙述”,而这种“不可靠叙述”也正是其小说叙事艺术变得更加成熟的标识。

第5篇

只要抽得起烟就买得起书,这是企鹅当年成功的理念。而72岁的企鹅进入中国,主打的却是知识分子阶层。

也许你已经有了好几个不同版本的《简・爱》或《呼啸山庄》,但在2007年4月,你恐怕会忍不住再买一本――因为那上面有熟悉而亲切的小企鹅图标。据重庆出版集团属下的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不出意外的话,该社与企鹅出版集团合作的首批10种“企鹅经典”图书将在4月底的重庆全国书市上亮相。

首批10种企鹅经典包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简・爱》、《呼啸山庄》、《少年维特之烦恼》、《九三年》、《》、《君主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从书单上看,这些经典书确实符合企鹅出版集团首席执行官马约翰在去年参加北京国际出版论坛时谈及的遴选原则:既有文学经典也有思想经典,作家则涵盖英语、法语、德语等各个语种。

巧合的是,企鹅出版社创始人艾伦・雷恩的传记《一只特立独行的企鹅:艾伦・雷恩与他的时代》也将在今年推出简体中文版。对于72岁的企鹅来说,今年将是它为更多的中国读者所认知的一年。

以往,企鹅的中国信徒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阶层,是个知识分子,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听说过企鹅。“企鹅经典”中文版主持、剑桥博士陆建德教授身上当然有这种企鹅情结,同样是剑桥博士的重庆市副市长谢小军也一样,因此去年8月重庆出版集团和企鹅出版集团在北京签订企鹅经典项目的协议,谢副市长亲自出席。这恐怕就是“企鹅经典”现任出版人亚当-弗罗里德亚姆把企鹅经典在中国的目标购买人群界定为受过良好教育、有鉴赏力的人群而非普罗大众的原因所在。

这跟企鹅当年在英国获得成功的思路有所不同。企鹅创始人艾伦・雷恩在1935年创办企鹅的出发点是为大众读者提供廉价而有品质的平装书,每本只卖6便士,相当于当时买一包烟的价钱。只要抽得起烟就买得起书,那个原本由贵族阶层所垄断的阅读世界,经由企鹅的平装书向大众敞开了,因此把它称为一场革命实在不为过。

企鹅在2005年,也就是创立70周年时来到中国。也就在这一年,企鹅以10万美元的预付版税买下了畅销书《狼图腾》的全球英文版权,同时还拿下了其他语种的版权权。这是当年轰动中国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创下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版权交易的最高纪录。而今年“企鹅经典”中文版的出版,则是企鹅实现把更多英文原版书引进中国的目标的开端。企鹅中国北京办事处的王珍提醒说,读者不要以为企鹅只出经典书,实际上,企鹅在出版畅销书方面也非常出色,连续几十周登上《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的《世界是平的》、《追风筝的人》都是由企鹅推出英文版本。不仅如此,从给0岁的孩子洗澡时看的书到老年人看的书,企鹅都会出。

企鹅的到来对普通读者来说固然是一个大好消息,然而对于出版业界人士来说企鹅的理念和经营手法更值得学习。负责《狼图腾》版权交易的资深出版人安波舜就曾感叹,虽然企鹅买下《狼图腾》的全球英文版权花了10万美元,但企鹅在其他语种的版权权上赚到了不少,操作手法确实高超。而“企鹅经典”出版人亚当・弗罗里德亚姆前卫的营销手法也值得借鉴,他去年在操办“企鹅经典”60周年纪念活动时(1946年企鹅出版《奥德赛》大获成功,这是“企鹅经典”的开端),请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鞋匠”Manolo Blahnik、“英国当代杰出的新媒体艺术家”萨姆・泰勒一伍德、时装设计师保罗・史密斯、“椅子设计大师”罗・阿拉德,让他们每人选一本图书重新设计封面,作为“企鹅经典”60大寿的特别献礼。相比之下,他主持的“企鹅经典”在中国的发展思路就显得有点小心谨慎。或许,企鹅是觉得进入一个这么大的市场,一切都不容有失?

第6篇

关键词: 中国童话 文化早熟 精神信仰

童话上起远古的神话,在民间文学的土壤中生长酝酿,现在已成为儿童文学的主要载体。凭借着一大批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家和作品,童话逐渐在文学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然而,在世界童话这一五光十色的长河中,中国的童话与童话精神却很薄弱,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童话”无论是指代一种文体还是一种精神品质,都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词汇之一。现引用权威辞书上的定义给一个明确印象。《现代汉语词典》:“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①《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采用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情节离奇曲折,语言浅显易懂,对自然物往往拟人化描写,适合儿童阅读。”②这些是从日常用语的角度对童话作的说明,是对现有童话现象的总结。从概念角度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童话:fairytale,并非一定写神仙,带有奇异色彩和事件的神奇故事。童话:Marcher。带有魔法或神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其它很多文学类书籍也对童话的概念有各种说明,但以上这些基本可以反映我们现在对童话作为文体的认识。

除概念理性上的指代意义外,童话还具有审美品质、精神内涵上的指代。这些指代在安徒生、王尔德等经典文学童话诞生后更加明确,指的是纯洁天真、美好、幻想浪漫、乐观等。可以说童话之于儿童文学,就像诗之于文学。儿童文学的艺术、精神特质往往在童话中可以得到集中的体现,被童话这个词所指代。

在西方,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58年发表他的教科书《世界图解》后,儿童开始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生阶段来认识,但还不具有独立的人格。而在这之前,儿童或是被看成是成人的预备,或是被看成缩小的成人,儿童还未被看作是描述的对象。儿童既然已被作为儿童来看待,那么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即被注意,于是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读物就出现了。但开始写儿童故事的作家们并未像写那样全力以赴地来写儿童,直到19世纪后半期,有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卡洛尔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科洛狄的《木偶奇遇记》等作品,成功的儿童文学形象才出现。

中国直到五四时期,由于西学东渐、译风大开,安徒生、王尔德、格林兄弟等的童话的引入,儿童文学才正式被提出,故较之丰富多彩的西方儿童文学,中国作家作品较少。虽然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儿童诗,如乐府民歌《江南》、《枯鱼过河泣》、《采莲童曲》,唐诗《小儿垂钓》、《采莲子》;也有一些民间童话,如晋代的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中的《白衣素女》,就是民间流传的田螺姑娘故事的原型,而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支诺皋》中的《吴洞》与欧洲流传的《灰姑娘》很相似,还有明代的《中山狼传》,等等,但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作品寥寥无几,这有其自身的原因和特点。

1.文化早熟。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文化,这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也与中西方社会、历史、地理、宗教等有很大关系。神话是童话的母体和源头,为童话定下基调打下基础,很多民间童话就是在古老的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我国童话从神话这个源头上就发育不良,基础薄弱,被排除在主流文化文学的领域之外。

印度的古代童话故事集《五卷书》是公认的世界童话的源头,其产生时间早于世界各国的神话④,印度还有数不清的神异幻想色彩浓厚的史诗、神话,还是佛教的发源地。古希腊神话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神话,体系之庞大,意象资源之丰富,叙事手法之完备,举世闻名。与古希腊神话并驾齐驱的是希伯来神话,记载它的《圣经》后成为犹太教、基督教的圣典。再对照我国的神话情况,最明显的就是数量少,体系上零散,保存不重视,只有断章残片。广为传颂、较为完整的篇目屈指可数,仅有《开天》、《大禹治水》、《女蜗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黄帝、炎帝、刑天的故事等。我们不能完全认为我国神话产生之初就弱于其它文化,但保存和流传状况也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一种选择。因所有的神话、童话在产生之初都是以口头方式流传的,被重视喜爱之后,才被或在口头上,或在文字上被保留下来。如果消散或被改换曲解,这本身就证明其文化特质与神话不相容的一面。

自汉以降,中国文人一直是以儒家学说为行为准则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曾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欲言鬼神、太古荒诞之说……”可见儒家学说的重实与充满神奇幻想的神话是相背的。再加上中国远古的神话到文字的产生时代相隔久远,中国史官又重记实,对天真、浪漫的神话是排斥的,或大加修改、纂改、编造,来为政治服务,这就使中国流传下来的神话与原始神话有很大区别,有很深的封建思想和文化传统的烙印,这也造成了中西方神话的区别,因而充满着幻想特征的童话不可能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产生。

2.精神信仰缺失。人文精神在西方童话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人类的爱,对正义、幸福的憧憬,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与西方人的信仰有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是西方人思想的根源,在儿童文学里随处可见。以安徒生童话为例,《圣经》教义中所宣扬的信仰、博爱、仁慈、平等、奉献等思想几乎贯穿于他所有的童话故事之中,并构成了安徒生童话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在他的童话世界里随处可见的是上帝的身影和基督的光辉。海的女儿在化为泡沫的那一刻“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得到上帝宽恕的小姑娘珈伦的“灵魂骑在太阳的光线上飞进了天国”;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新年的钟声里飞向天堂,和上帝一起生活在“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他们都是上帝光辉笼罩下纯洁而高尚的灵魂,同时也是安徒生童话为儿童所树立的真、善、美道德榜样。

在有宗教徒信仰和原始信仰的文化中,人们的精神思维始终有两个维度、两个领域,一个是看得见的现实世界,一个是看不见的灵异世界。《圣经》、《古兰经》等使人们相信另一个精神世界的存在,也就为幻想打开了一扇门,使真、善、美、纯洁、天真本身就有了价值,成为宗教源头。灵异的世界观与幻想的思维方式相辅相成,适合想象自由地成长。

而中国神话或传说中被人们所熟悉的人物都是年代久远,大多死去或不复返,只留下断想或片断,、女蜗、大禹、黄帝、炎帝、精卫、刑天、夸父、后弈等都是如此。这结尾本身无法形成对人精神、文化领域的持续有力影响和安慰,也很难成为宗教的源头。这种结局和叙事似乎也暗示了:那看不见的神异世界已关闭和结束,只有现实世界一个维度。

现实与理性挤压了中国童话精神的灵异世界,反映了实用理性的特征。儒家“不语怪、力、乱、神”,关注现实取向,总是重视现实世界中有用的有优势的东西,对幻想、艺术、宗教那一维却是忽略、束缚和扼杀的。所以,我国在精神文化领域、思维品质上少了一个维度空间,就是对信仰的追求。

中国过去的儿童文学作品历来把教育放在首位,新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则把教育与幻想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在表现方法上,童话的游戏性质和娱乐性质得到了应有的注重。童话的文体优势在于可以营造一个孩子乐于进入的,陌生、新奇、却可理解的世界。郑渊洁、彭鼓、周锐等的童话用幻想征服了一大批孩子,他们的童话,想象大胆而瑰丽,构思奇特而别致。如郑渊洁笔下的皮皮鲁转眼瞬变的怪念头,毫无拘束、自由自在地变为现实,于是一件件热闹有趣的事就接连发生,再现了社会生活。

中国新时期的儿童文学有很大的创新,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共同点也越来越多,但因中国儿童文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样必然会带上本民族自身的特征,在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中呈现出自身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④马力.世界童话史.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17.

参考文献:

[1]韦苇.世界童话史.

[2]马力.世界童话史.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