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报版面设计

小报版面设计

时间:2023-06-06 09:3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报版面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报版面设计

第1篇

早期的报纸摹仿书籍的形式,只是将信息单纯地罗列,没有分栏之说,报纸版面被看作是信息的无声载体,版面没有自己的语言。印刷技术的革命,使报人的思想突破了书籍式的禁锢,报纸开始分栏,有了各种版式,版面有了自己的语言。随着报业的发展,版面语言越来越丰富,它传达出编辑对新闻的评价。读者在读报的同时,也无形中接受了版面的“话语”:头条必然是重要的新闻,安排在视线角落的消息总是引不起人的注意。版面设计成为一项有深度的设计工作。图片的出现给版面带来了形象的语言,读者很乐意在新闻图片中感受现场的气氛,版面语言的感染力加强了。紧接着,彩色印刷又给报界带来了一场色彩革命,报纸版面在色彩的世界里找到了更丰富的语汇,版面设计成为一项有深度的工作,关于报纸版面的专题研究也逐渐展开。

Daryl R.Moen认为,报纸版面设计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信息。(《美国报纸组版和设计》,陆炳麟 江和平编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p21)

20世纪后期,报业市场的竞争引发了报纸版面的不断变革,报纸版面设计与市场需求和媒介竞争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体现报纸竞争策略的重要方面。报纸版面日益体现出为读者服务的特点,“报纸组版、版面的细分化,导读方式的多样化,稿件安排的模块化,信息传递的图解化(information graphics)等等都是对受众阅读心理和习惯的适应性措施。”(蔡雯、甘露《西方报纸版面变革及其动因探析》)同时以市场卖点为核心,突出个性化的设计,力求强化对读者的吸引力。

可见,在新闻编辑领域,报纸版面不是被动存在,而是积极存在,尤其现代报纸在面对市场竞争中,更意识到报纸版面的“眼球”效应,将报纸版面设计纳入到整个报纸的营销甚至编辑体系中,大大提高了报纸版面设计的地位。版面,不仅能够左右报业发行,甚至能够决定每版稿件的数量与编排,形势逾越到内容之上,也给报纸编辑带来了新的问题。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报纸版面设计

从程序上理解,报纸设计就是组版各元素在版面上的计划和安排。(《美国报纸组版和设计》,陆炳麟 江和平编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p180)信息如何罗列(依据何种规律),罗列模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是任何一个平面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传达意念、信息和视觉信息。甚至有时只是为了表达纯粹的美感。([英]艾伦・斯旺《英国版式设计教程》,匡洁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第63页)艺术设计的本质,则体现在创造性、系统性、功能性、艺术性和经济性等几个方面。(荆雷)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平衡,对比,重点,比例,统一。如果一份报纸要达到美感,让整份报纸看起来赏心悦目,这些原则是版面设计师需要掌握的技能。同时,这些设计原则也会产生不同的版面风格。

事实上,20世纪视觉设计的风格变化,也投射到报纸版面设计中。字体设计对文章标题设计启发,招贴画设计为图片的组合处理提供了思路。而包豪斯所倡导的新设计风格,使报纸抛弃繁缛装饰,注重传达信息的合理设计,形成了简洁明了的版面设计风格。瑞士的国际版面风格,则形成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但是相对而言,报纸版面的变革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流变并不是同步的。很长时间,报纸版面都固守老传统,当技术、市场、媒介竞争等诸多因素刺激报纸改变面貌时(蔡雯、甘露《西方报纸版面变革及其动因探析》,《国际传播》2002年第8期),新的版式便会从时尚而且实用的设计风格中产生。但是,很快新版式又会成为旧模式。与活跃的期刊版面设计比较,报纸版面的设计是不大跟随潮流的。但是每一种新的设计思想所形成的“技巧”,都会在报纸版面中有所呈现。

报纸版面的信息分层

一方面,报纸版面作为报纸信息承载模式而存在;另一方面,报纸版面又作为报纸视觉风格的主要因素而存在。因此,报纸版面传递的信息也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文本内容传达的信息(或者图片)。这是报纸的主要信息内容,或者说是报纸的绝对信息内容,是显在的、明确的,能够被读者清晰确认的。报纸版面设计的目的,首先是使这类信息能够清晰地传达给读者,使报纸内容易读。

第二个层面则是隐藏在版面设计中的信息,这类信息表现为编辑对文本内容的处理方式:或强化处理某个文本内容(也可能是图片内容),或淡化处理某个文本内容,以含蓄的方式传达编辑对新闻内容的态度或者观点,是编辑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新闻本身的挖掘。这类信息是隐藏的,读者不易察觉的,但会被潜移默化影响的。可以想见,这类信息内容只能通过报纸版面设计来实现。在具体操作上,就是头版新闻或头条新闻的安排,新闻图片大小的安排,标题字号的相对选择,文本框的处理,等等。

此外,版面设计本身还会传达出一些层面的信息。如果将报纸版面设计纳入到整个报纸的营销之中,报纸版面的风格与美感也是版面必须表现出来的信息,这是第三个层面。报纸的风格是报纸参与市场竞争后必须树立的目标。报纸是针对市民的晚报、都市报,还是针对专业人士的行业报?是轻便的小报,还是严肃的大报?针对性不同,报纸的风格也必然要表现出差别来,以便读者在瞬间识别、购买。

最后还有一个层面,是报纸版面设计的审美性,体现为读者阅读报纸时的情感愉悦,它表现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或者翻阅时的吸引,甚至阅读后的留恋,等等。这个层面的信息,则更加隐藏不可见。

尽管后两个层面的信息是隐藏的,没有明确传达,但是对读者来说却是最直观的。这也是图像信息所具备的特点:模糊性与直观性。在报纸越来越厚、数量越来越多的今天,报纸的视觉传达日显重要,因此,报纸版面设计也更加重要。

现代报纸版面设计,需要统一传达出这几个层面的信息,美编既需要对编辑思想的领会与理解,还需要对报纸整体营销策略的把握与贯通,同时根据信息的灵活性,创造性地规范、设计每一个报纸版面。现代报纸设计的实质就是编辑思想与设计艺术的结合:报纸编辑中的新闻编辑理念,与艺术设计的创造性、功能性、艺术性和经济性统一在一起,最终形成每一份报纸版面的最佳形式。

数字时代报纸版面设计的理念更新

传统的报纸版面设计秉持两种理念,一类是专业理念,主要追求的是新闻的完善以及传播对受众的责任,传播的社会效果,传媒的权威形象;另一类是商业理念,主要以媒介的自身利益为首要的追逐目标,并以此来建构报纸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设计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商业用途吸引读者注意(赵鼎生,《西方报纸编辑学》,第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当报纸强调自身社会影响与地位时,版面设计更凸现第一个层面的功能;而当报纸更看重生存状态时,版面设计则提升了第二个层面的信息传递。

但是,这两种理念的构建前提是报纸的媒介地位。无论是专业理念还是商业理念,报纸从业者始终都没有放弃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身份与地位。20世纪后期,电视的兴盛给报纸的生存带来危机,一场“重新设计”运动席卷美国报业,其目的是为了赢回流失的读者,坚守报纸的主流地位。进入21世纪,报纸再次与互联网碰撞。与电视不同的是,互联网兼有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的诸多优势。电子报纸的出现,大有覆灭印刷报纸的趋势。报纸的媒介角色发生了改变,报纸最后的光芒在互联网的照射下慢慢消散。

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中认为,当旧媒介逐渐被新媒介取代后,对旧媒体的使用会演变成一种带有怀旧色彩的艺术行为(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p210)沿此逻辑推理,阅读报纸将会变成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行为,我们选择读报,是为了保有一种社会习惯,或者生活享受。那么报纸的设计,将不得不放弃作为专业的或者商业的理念,而转向一种审美的、风格的层面。如此而来,报纸版面中曾经最不被重视的隐在信息将逐渐凸现出来。

这是否就是说,报纸更强调设计的表现,或者说更强调版面的形式美?那种现代式的大图版面会走向更为极端的设计?恰恰相反,报纸或许会走向一种回归的表现,再次回到报纸版面设计的本质上――强调编辑理念与设计表现的完美结合。因为这种表现更能够体现出报纸作为印刷媒介的本质,这正是报纸与网络拉开距离的关键点。

报纸曾经为了应对电视的挑战,创造出电视风格的报纸(比如《今日美国》)。很长一段时间,报纸设计者都认为这是适应读者需要的设计,而读者似乎也认可这种创新。现在互联网又对报纸产生影响,报纸是否又要设计出一种网络风格的版面?遗憾的是,电子报纸已经率先拿下了桂冠,并且在信息获取的自由度上,电子报纸更是优势明显。

第2篇

关键词:现代设计;新媒体;报纸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285-01

一、现代报纸设计成新媒体竞争前线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现代报纸创意提供了空间。新媒体的出现,对现代设计、审美意识与表现形态等诸多方面均有一定指导作用。在现代社会,读者对报纸的内容与形式要求越来越挑剔,现代版式设计成了新媒体竞争前线。于是,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将漫画、图片等要素加入报纸中,丰富报纸的形式,提高阅读的趣味性。漫画创作是现代设计的一种新元素,在新媒体发展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者本人于2015年7月23日,在《江津日报》4版刊发了一幅题为《网络诈骗》的漫画。漫画根据新闻内容来创作,主要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色调,刻画的中心人物张大嘴巴、睁大眼睛,腿脚蜷缩,人物形象生动而夸张,很好地表现出顾客对上当受骗的害怕。漫画流畅的线条,巧妙的设计,以及题材的贴切、深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此件作品获得了第五届重庆市区县报新闻奖漫画类二等奖。可见,漫画加入到报纸版面中,能让报纸更有看点,更灵活,提高可读性和趣味性。《江津日报》本着以人为本的办报理念,报道内容让群众喜闻乐见,内容、形式、设计总体风格做到了和谐统一。六栏版式,以蓝色为基调,板块局部风格服从报纸整体风格。《江津日报•都市报》为8个版小报,版面时尚、精致,符合都市报风格,版式设计中,融入了现代设计,大气、简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报纸。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泛滥的情况下,《江津日报》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江津日报》应着眼于未来,将现代设计融入新媒体发展大潮中,不断改进自己的版面设计。

二、在新媒体中应用现代设计的意义

一张报纸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效果,主要靠视觉冲击力的影响,如果没有设计元素的融入,这张报纸将会显得非常死板,迎合不了读者口味。设计人员应把握好读者心态,用颜色拼凑出吸引读者的模块,才能为报纸赢得忠实“粉丝”。报纸版面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时,将一个个小版面进行拼凑、分割,再组合起来,以达到最佳效果。每个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都有线条、颜色、结构等,他们可以相当简单,但这些元素结合其他元素时,就可以创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整体。《江津日报》的版面设计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的。《江津日报》的版面从常规来看,通常选取两种风格:一种是常规的简约风格,另一种是具有创造设计性的现代主义风格。这两种设计风格,归根到底都是为报纸的新闻内容服务。所以,就要求排版人员应具备现代审美意识,设计出与报纸气质相符合的版面,成为独树一帜的品牌,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三、现代设计在报纸中的具体应用要点

(一)以人为本,抓住读者心里

现代设计和新媒体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设计需要依靠新媒体发展,新媒体发展需要现代设计来支撑。现代设计要以读者为核心主体,能否在视觉上让读者赏心悦目,这是关键。一个好的设计师,牢固树立本应有的设计理念和服务意识,了解读者心里,站在读者立场,融入新媒体发展现代设计理念,思考读者真正需要什么,才能获得读者喜爱。一份报纸,不但需要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设计师还要和文字编辑配合,文字编辑要对文字信息进行编辑和有效整理,设计师要对文字和图片进行包装,最后将文字与设计版式相结合,吸引读者,以此达到传播消息的目的。

(二)设计理性,遵循新闻规律

《江津日报》不断改进办报方向,形成“五位一体”的立体传播新格局,除了报纸版式,还注意网站、微信版面的设计。由于处在新媒体时代,发行速度快、发行量大,能让读者快速阅读的同时,还要让报纸易读,在这样的情况下,版面的美观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出版的版面,要让读者快速看懂,文字内容不仅要描述得深入浅出,而且整体要美观。符合大众的阅读方式,遵循新闻规律,体现出新闻的自身价值。以《江津日报》2016年2月24日出版的“江津两会”特刊为例,52个版面恢弘大气,排版简洁,以图说的设计方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图文并茂,遵循新闻规律,减少文字说明,让读者从图片和少量文字中就能掌握新闻的主要意思。因此,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要对新闻的价值导向进行客观的表达以及巧妙判断,根据正确的判断,来对它进行设计,这也是现代设计在排版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三)运用视觉,准确传达信息

报纸是通过视觉元素而实现信息内容传达,为了使报纸获得最大的视觉传达功能,使报纸真正成为可读性强而新颖的媒体,报纸版式的设计必须适应人们视觉流向的特点,由此确定各种视觉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秩序。《江津日报》从1993年创刊,纸媒陪伴它度过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2013年1月1日,《江津日报》实现全彩印刷,是一个大的飞跃,由此可见,视觉传达在整个报纸中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纸媒发展举步维艰,《江津日报》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能快速发展,除了报纸本身所具有的现代设计风格,还有设计理念也很重要,需要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满足读者对纸媒的需要,以及新闻审美的需要。色块成为构成视觉传达的重要因素和表现手段,充分运用视觉规律设计的报纸,可以保证其信息的有效传达。信息化社会中,包含着庞杂的信息,报纸的版面设计者需要有敏锐的信息检索能力,选择适合读者、吸引读者需要的信息,然后加以现代化的设计,准确传达信息。

四、结语

第3篇

一、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计算机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计算机的专业名词都很难理解。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如果照本宣科或者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说给学生听,结果是很不理想的,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似是而非。因此在教学中可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可增加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多媒体的形象教育和网络资源的丰富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地激发,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小报的设计――用Word写古诗配画”一课中,当学生看完演示制作完古诗配画的版面设计后都纷纷羡慕不已,迫不及待的想动手一试。老师说道:“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制作的这么漂亮吗,因为老师注重了古诗以外的一些设计细节,如从右到左竖立的排版方式,古朴的字体,恰当的配画等等,这些都是令古诗更有韵味的窍门,希望你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将这些细节表达出来,这样你们就能制作出漂亮的版面设计来。”结果,学生们纷纷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大部分学生不但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完成作品,还加入一些老师没有教过的内容,如给文本加入美观的背景和线框,选择别具一格的字体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作品无不反应出学生张扬的个性,丰富的创新能力。

三、充分利用学科特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赋予了素质教育很强的操作性,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培养坚韧意志、深刻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功能、分析操作方式,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学习计算机要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十分严谨。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会出错或死机,因此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

四、制定合理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绩的评定不只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完成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从而真正达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提高操作水平。多次测试就是指在一学期里,结合教学实际,每学完一个模块或一个模块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内容后就对学生进行测试,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结合平时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进步情况,本着鼓励学生进步的原则,最后客观地给每位学生评定一个综合等级。

信息技术化的素质教育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应包括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等等。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在信息技术的熏陶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在未来社会能进一步成为独当一面的专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4篇

关键词:调整教材顺序;扩充内容;巧妙运用互联网

传统教学中,美术教师唯教材是从,有照本宣科的现象。这是因为当时的教育观念影响而形成的。然而,这种教材在今天已不行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念,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创造性使用美术教材的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精神、学生的需要等实际情况对现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用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活用教材。就如何活用教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调整教材顺序

为了适用普遍性,教材的编者考虑各地区的共性问题,那就会同个性化特点起矛盾,且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许多情况,时代在发展,“一套教材永远无法承载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因此,教材上的不一定都正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前后安排进行调整,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如,对苏教版美术教材第二册可进行这样的调整:首先,把第二课《水墨游戏》由学期初调整到学期中,因为出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下学期的开学初,学生都穿着羽绒服,行动非常不便,易出现墨汁弄脏衣服的现象,很难清洗;而到学期中学生衣服穿得较少,就很难出现上述情况;另外,还可把《春天的色彩》再往后移动两个星期左右,因为根据气候特点,在原教材的授课时间,春天的气息不是很浓,各种各样的花还没开放,学生的衣服还穿得严严实实,两三个星期后,就有清明、踏青、春游等活动体验,且电视上也会出现许多关于春的节目,这样学生的观察机会变多,切身体会浓,这时教师再上《春天的色彩》,学生就会得心应手,绘出五彩缤纷的春天。

不仅可以根据天气来调整教材的进度,还可根据学校的一些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如,县每年都举办一些手抄报比赛、英语小报的设计等,那么这些比赛首先在学校举行初赛,学生必须掌握美术方面关于版面设计的有关知识、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教师可把美术教材第七册十五课《字的联想》、第十六课《版面设计》进行提前教学,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美术的实用性。这样结合学生自身需要,再加上师生关注多,作品展示场地大,获得评价的范围广,效果就明显。由于这些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相对比较独立,改变顺序也不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教师在调整教材顺序时,首先需要充分理解、吃透教材,这样才能合理调整好教材。

二、扩充课的内容

教材的作用是为师生提供许多关于美术的话题,以此为切口,引领师生围绕某个话题共同探究,展开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新的教材已将各种教学要素大量地纳入教材,毕竟不可能将所有教学内容囊括在几十页的教科书上,因此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可以寻找教科书以外的例子。

1.从现实生活中扩充内容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到实践中,而我们的学校一般都坐落于城镇中。比如,苏教版的美术教材第七册《字的联想》,学生在生活中就能接触到大量有意思的变体美术字,街上、城市各种店面名称,为了吸引顾客,都非常醒目。另外,学校还配备多媒体、背投等,因此,教师可把该课设计成《有趣的文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前可让学生自己分组到各个地方去寻找、收集变体美术字,共同探究字体变化的缘由和作用,教师可介绍文字的起源、介绍影响深远的变体美术字等内容。课堂上,通过学生的相互展示和教师引导提示讲解,学生能深刻理解变化文字的方法,并对教师提供的不同词语环境下的“香”字做设计。课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帮助设计店名或装饰书籍封面文字等文字,且在以后教室的版面设计中经常使用。

2.巧妙使用互联网扩充内容

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化资源,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互联网就能让我们坐在电脑前就可浏览全世界。比如,苏教版的美术教材第三册《机器人伙伴》,课本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供大量图片信息。但是现在世界上机器人的发明创作日新月异,教材上提供的图片相对陈旧,而师生通过互联网可了解最新的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以及登陆机器人网站了解各种机器人形象、功能和机器人发明的进展情况,图片新颖有趣,功能特色的介绍详尽丰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欣赏水平,有利于拓宽思路。

针对教材原有的课题进行组织、开发和再加工,扩充课程内容,是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方法之一。学生开阔了眼界,加深了艺术对社会作用的认识,学习兴趣更浓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

第5篇

【关键词】《大晚报》 创新 成功

创刊于1932年的上海《大晚报》是中国现代民营报业著名的“四社”之一。报纸创办人张竹平,经理兼主笔曾虚白。1932年2月12日试发《国难特刊》,4月15日①(一说5月2日②)正式发刊。在曾虚白的主持下,该报发行两个星期不到日销量已超过了5万份,而且短短几个月的工夫,日销量便一举达到8万份,超过《申报》、 《新闻报》等老牌大报在上海的销量。“大晚夜报,夜饭吃饱”的童谣唱遍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大晚报》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在它出现前的上海报界,晚报只是不入流的小报,而它的迅速崛起令报界不得不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很多同业办晚报的兴趣,于是数月间新发刊的晚报有四五种之多,其中就包括《新闻报》发刊的《新夜报》和美商《大美晚报》增刊中文版。《大晚报》的成功堪称中国现代晚报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一般认为《大晚报》的成功得益于当时特殊的时局。该报创刊前夕,一二八爆发,战局消息,对报纸的需求量增加。然而结束后该报仍能保持优势,并带动随后上海晚报发展的,就与它的办报特色有关了。

一、《大晚报》的市场定位

《大晚报》诞生以前的1920年代的上海,曾因市民获取战局消息的需要而出现过《中国晚报》、《东南晚报》、《申江晚报》等晚报,但存在时间都不长,“战局一停,晚报也就滞销了。”③所谓的晚报也大都是把日报上的新闻缩编改写而已,因此被人称为小报。当时的晚报销量能达到两三千份就算成功,而《大晚报》创办人张竹平的构想是办一份具有一定规模的、能与早报相抗衡的晚报。《大晚报》的定名有个“大”字即是向读者和社会表明该报的自身定位绝非流于一般晚报的“小报”形象。

《大晚报》“主流晚报”的自身定位,看似一步险棋,实则一个妙招。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的上海,报纸市场上不但报纸数目繁多,而且全国发行量前两位的报纸《申报》和《新闻报》两巨头都集中在上海。但这些大报都是早报,所报道的消息都是头一天发生的事件。下午上市的晚报可以把当天的新闻呈现给读者,恰好填补了早报留下的空白。晚报数量不少,但消息内容大多是缩编改写日报上的新闻,其他内容也格调不高,没有一份有影响力的晚报。《大晚报》的高起点定位其实正是抓住了上海报业格局的突破口。

《大晚报》的受众定位明确。区别于《新闻报》、《申报》等主要针对埠内外工商界人士的受众定位,《大晚报》将受众定位为上海普通市民,既避免了与既有大报的直接交锋,也赢得了更为庞大的潜在受众群。

二、《大晚报》的版面编排

《大晚报》的版面设计突破旧例,运用多种印刷和排版手段吸引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该报在视觉设计上的创新主要包括:

头版编排突出重点。《大晚报》舍弃了当时许多报纸按地域分栏编排的方法,而是按照新闻的性质分栏编排,“将各方面杂乱的电报新闻,整顿成有系统的报告”④。重要新闻一律排印在头版,篇幅较长的则采取留头转尾的办法,只在头版刊登一个大标题和正文一小段,把下文转到后面几版去,方便读者一拿到报纸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最新发生的重要新闻。此举使该报的第一版被誉为“招牌报”,并迅速为其他报纸所仿效⑤。

报头和标题设计体现审美理念。该报借鉴外文报纸的排版方式,改革报头和标题的设计。它把中国报界沿用的直排报头改为横排,是第一份横排报头的国人自办报纸。报头和标题的周围留出较大空白,“使读者不生挤得透不过气来之感。”⑥同时讲求标题的视觉审美,模仿日本报纸与自我创新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字号字体。

正文刊印谋求与众不同。《大晚报》和《时事新报》是最早采用以四五号黑体字刊印重要新闻全文的报纸,而当时的报纸正文大多通用五号字或新五号字⑦。

《大晚报》注意图片的使用。利用头版新闻配以占四栏以上的现场照片冲击读者视觉,提升阅读兴趣。

三、报纸内容

用读者看得懂的语言。报纸语言通俗化,全报各版一律使用白话文,而且尽量精确简短。

给读者最新鲜的新闻。《大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有自己的采访网,报道当天新闻的晚报。当天上午发生的事件在下午四点发行的《大晚报》上就可以看到了,这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时,该报记者每天奔赴前线采访,发表独家消息,同时开辟战况专栏,绘制战图,评述战局。

注重地方新闻报道。考虑到读者大多是本地人,该报看重本地社会新闻。

说读者想说的话。重要新闻配上评论,力求评论既独立新鲜又贴近百姓视角。

常译载外报外刊的文章。《大晚报》常译载Current History(美国最早的国际新闻报道的专业类杂志)上的文章,作为解释和分析时事的辅助,颇受好评⑧。

细分副刊,雅俗共赏。编辑把副刊分成两大类:一类以《火炬》为代表,作为爱好文艺的读者做研究和发表的园地;另一类以《女性与家庭》为代表,作为一般小市民欣赏玩味的读物。

四、新闻策划

《大晚报》主动介入社会生活,挖掘新闻线索,进行新闻策划,收到良好效果。

《大晚报》积极参加社会救济活动,组织发起救济烟花女子运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报策划的以“儿童健康与教育运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从哺乳婴孩的健康比赛到幼儿园孩童的智力测试比赛,再到小学生游艺表演,组织邀请社会有关团体主持,请医学家、教育家、文艺家、运动专家参加评判,活动影响轰动,报纸的声誉也因此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副刊里开辟专栏,给青年知识分子提供文学研究和探讨的园地,推动青年的文艺运动,为通俗文学研究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文艺界施展了自己的影响力。

1934年《大晚报》举办名为“播音歌星竞选”的歌曲大赛,有“金嗓子”美誉的歌星周璇就是在此赛事中一炮走红的,而《大晚报》则借势扩大报纸的知名度。

《大晚报》不是中国现代报刊史上最早的晚报,但却是办得最成功的晚报。该报不仅创下单日销量历史之最,而且是一份具有相当社会影响力的报纸,“晚报在上海之成功,是《大晚报》努力所收之效果。”⑨而“一切要创新,一切要特异”⑩的办报理念和办报实践正是它成功的路径。■

参考文献

①《上海新闻志》[M].第一编第二章第三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②⑦⑧⑨袁义勤,《晚报的成功――杂谈》[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1年01期

③曹聚仁,《与曾虚白》 [M].《上海春秋》,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1月,P121

④《中国晚报学》[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9月,P39

⑤吴跃龙,《中文报纸版面编排流变述略》[J].《新闻记者》,2008年05期

⑥⑩《曾虚白自选集》[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3月,P228、P227

第6篇

一、在反思中实现“思之则活”的效果

在长期的双班数学教学实践工作中,我特别注重教学后记――反思.如教学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这个新知识点时,第一次讲授时,有部分学生只给分数的分母同乘一个非“0”的自然数,而不给分子乘这个非“0”的自然数.课下我及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抓住关键,通过列举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让学生再次由旧知观察过渡到对新知的理解认识,例如:

5÷6=(5×2)÷(6×2)=10÷12,5/6=(5×2)/(6×2)=10/12和3÷4=(3×3)÷(4×3)=9÷12,3/4=(3×3)/(4×3)=9/12

由以上两组算式的关系预设下一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透彻之后,再进行下一环节“通分”知识点的学习,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水平,优化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体现“思之则活”的效果.

二、在反思中达到“思活则深”的目的

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感觉特别有益于“思活则深”目标的实现.如教学中利用“比较法”进行组题类型比较大小时,目的是使用合适的教法,使学生一目了然,很快掌握比较法.

例组题一:3.28×0.83.283.28×1.13.28

3.28×13.28;

组题二:4.15÷0.54.15 4.15÷1.54.15

4.15÷14.15

在课前预设时,采用小组讨论的教法进行,而在实际操作中,只有个别小组探究出了3.28×0.83.28×1,由0.8和1比较,这样既简单又快速的比较法,而其他小组没有得出这样简而快的比较方法.本次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设目标,通过对这次失败教训的反思,我在第二个班的教学中采用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教学法进行.把小数3.28换成整数328,有328×0.8328,问这两个式子是否相等?学生只通过比较0.8和1就很明确了,这样教学目标就实现了,达到了“思活则深”的目的.

三、在反思中完成“思深则透”的沟通效果

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人类的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自然探索出组题二:4.15÷0.54.15; 4.15÷1.54.15; 4.15÷14.15的结果.

我曾经代课的班里,有一个学困生,胆子很小,上课时从不敢抬头举手回答问题,好像老师提问与她无关一样.偶尔叫到她的名字时,还会吓一跳.但此学生在美术方面颇有天赋,“数学小报”她的版面设计独具个性,我就在小报的背面给她写了几句鼓励与沟通的话:“老师相信你是一个极有天赋的孩子,希望你在上其他课的时候,也像你办小报一样大胆地表现自我,就一定能成功,孩子相信自己吧!”后来这个孩子的确克服了自身的一些问题,发展比较全面.这样,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总指挥,而是和自己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员,有了这样的反思,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知识的交融,实现了在沟通中的“思深则透”的目的.

四、在反思中要产生“思透则新”的智慧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奇思妙想”的高超智慧.例如,课堂中我实践过的猜硬币游戏.老师口袋里有1元和5角的硬币共10枚,让学生猜猜共有多少钱?最少多少钱?最多又是多少钱?为什么?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法,得出了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几种解题方法,很轻松地把问题解决了,在合作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我及时将这些智慧的火花信息加以捕捉,并借机将智慧的亮点加以点燃,给课堂带来了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了几分自信,有效地实现了“思透则新”的目的.

五、在反思中达到“思新则进”的自信目标

第7篇

一、引入语文元素,凸显诗情画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来表述美术与文学艺术的相得益彰再好不过。如诗如画用来形容山水的美,彰显了美术与语文元素的相互促进和融合之美。语文是文字的传承,美术是造型视觉艺术,将语言文字的诗情画意融入到美术的流畅线条中,能彰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实施诗歌配画、日记和作文配画,或者将美术的点、线、形、色彩、明暗与空间等视觉艺术,以优美的文字语言进行表述,显示出艺术的美。如版面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语文中的艺术字体、文字搭配等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展开黑板报或电子版小报的设计,使得小报布局合理、颜色协调、搭配得当。在小学美术学习中融入语文艺术,彰显文字中的图案美,激发学生创新思考。

二、引入音乐元素,凸显节奏韵律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音乐相对流动,是时间艺术,美术相对静止,是空间艺术。美术与音乐的整合符合动静搭配原理,将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与思维创造的音乐艺术,以可视化的美术艺术呈现出来。同时,美术教学可以借助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如“听音乐画音乐”这一小节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美术与音乐结合起来,在感悟音乐的同时,自由想象,画出学生心中所想,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音乐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以不同的线条、色彩搭配、画面设置彰显音乐和美术的艺术魅力。又如引入“彼得与狼”音乐艺术,引导学生在音乐故事中畅想,发散思维,深入学习美术知识。以音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将音乐思维中的意境以可视化的美术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引入数学元素,凸显立体思维

美术不是一门单方面的艺术,它不能独立存在。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美术艺术的作画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缺乏对数学三视图、立体图形知识的学习,美术学习就会受到阻碍。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凸显学生立体思维,体现数学学科特色,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习,为美术学习增加动力。如“拼拼搭搭”知识的学习,结合数学中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与立体图形知识,分析点线面组合的规律,激发学生创意思维,拼搭出画面生动的组合。又如“纸柱造型”知识的学习,结合数学中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裁剪、卷压、折叠、黏贴等方法,打造出纸雕艺术。纸雕是一种运用卷曲、立面、立折、立柱、立体,将平面纸立体化的技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结合生活用品与建筑,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

四、引入科学元素,凸显无限奥秘

小学科学课程是自然、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的融合,没有将每个学科进行细分,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发展与自然环境。将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花鸟鱼虫的习性、特点与生活环境,探索自然的瞬息万变与灵活多样。结合眼观、耳听、手摸,进行比较分析,将这些知识与美术艺术融合起来,增加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了解,更好地运用到艺术学习中。如“自然现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分析下雨、打雷、刮风、下雪时的自然现象,或者展现火山、瀑布、夕阳等景象,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又如“春天的色彩”相关知识,也涉及科学中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感悟和w验,将其表现在美术作品中,以此强化学生艺术体验,提升艺术素养。

五、结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与语文元素、音乐元素、数学元素、科学元素整合起来,凸显语文的诗情画意、音乐的节奏韵律、数学的立体思维、科学的无限奥秘。将多学科元素的优势和特点融入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美术课堂上多学科艺术交融、整合与升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美术课堂的生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与艺术修养。

第8篇

“一模一样”的作品

这天跟往常一样,A班我讲解完学生的任务就让他们自由练习。坐在讲台旁边的小军是我一直以来关注的对象,只见他正专心致志地盯着屏幕,但输入文字很缓慢。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文字的修饰,一个“格式—字体”菜单都要找半天,我在他身旁小半天,他都没有做多少练习题,还不时问身旁的同学。我环顾了四周,教学情况良好。

第二部分内容是设计电子小报的版面。由于是新授,我给出样稿,让学生们参考完成学习任务。我把版面设计的要领——美观大方、统筹兼顾、大胆创新一一列举后,学生都跃跃欲试。当我在全班巡视完一圈,走到小军的电脑旁时,发现他出奇地快,已经完成学习任务了。对于他的表现,我存有疑惑:在我印象中,小军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动手能力不强,而且在信息技术课上喜欢拖拉,我用将信将疑的眼神看着他,问道:“是你做的吗?”“是呀。不信你看。这都是我用自选图形一点点画出来的!”他说得头头是道。说完把屏幕切换给我看……

“包老师,A班小军的作品怎么跟我是一样的呢?”在之后一周的课上B班的小红询问我,“我无意中打开他的文件夹发现的。”

“是吗?别急,让我来看看。”我迅速打开小军的电脑一看,跟小红的作品一对比,发现学习作品几乎是一样的。

小红的提问让我想起了上周发生的事。原来小军动作迅速是另有原因啊!难道他是复制的?我不敢100%肯定,但出于对小军的了解,也有80%弄虚作假的成分。作为教师,学生可以不完成我的学习任务,但如果把别人的学习成果作为自己的成果,这就涉及品德问题了。这事该如何解决呢?

“老师会帮你把事情调查清楚的,好吗?”小红信任地点点头。“我该怎么办?”我一次次问自己。是该把小军叫来问个清楚吗?知道了结果该严厉地责罚他吗?这些想法在我脑海里盘旋。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我安慰自己,说不定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是我讲课快了些,他来不及听清楚又急于把任务做完……太多的可能会发生。这一切都要问了小军再做定夺。

找出“剽窃者”

随后一节课我特别在意小军,时不时会去关照他,看看他完成任务的情况。小军好像也发现了我的异常,也会向我投射异样的目光,但我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于是我改变策略,化动为静。我利用极域教学软件的屏幕监控功能,坐在教师机旁紧盯小军屏幕上的微小变化。等了两分钟、三分钟、四分钟,我感觉这跟警察抓小偷没什么两样!过了5分钟,只见小军的屏幕出现了变化:熟练地在几个文件夹中穿梭,灵活地复制、粘贴他人的成果,嫁接到自己的文件中。然后抬头看看我,见我没动静,继续下一个操作……这个结果是我猜测到的!水落石出,该怎么办?

下课后,我把小军叫到了身边,进行了面谈。

“我发现B班一位同学的作品,跟你做的一样,怎么回事?”

“哪里,我看看。”

就知道他不会马上承认,于是我迅速打开文档。

“咦,确实跟我的是一样的。”他也有点吃惊,脸也红了。

“复制、粘贴可以让我们的操作更快捷,但如果使用不当,会让我们侵犯他人的作品,从法律上来讲,也是犯法的……”

后来,通过跟他的悉心交谈,了解到小军因为学习有困难,所以想到了这一招。看来,我还需要对学生多加关心和照顾。

“剽窃”事件引发的讨论

接着我利用了一节课,针对如何保护自己的作品这一话题与学生进行了讨论,学生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密码保护。为了保护作品不受侵害,可以利用密码来保护,比如完成作品后,可以在Word软件中“工具—选项—保存”里,选择利用密码,这样的话,每次打开自己的文档,要输入密码才能打开。即使别人要打开,也看不到里面的内容,起到了防盗的作用。但是如果真要有人要做恶作剧,把文件删了也是无济于事,而且有时候密码也容易忘记。所以密码保护这个方法也行不通!

副本保护。虽然不能复制别人的作品,但我们可以利用复制副本的方法,让文件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虽然也是复制、粘贴,但是复制自己的东西是可以的。

博客、空间齐助阵。针对学生们都有QQ、博客这一情况,我建议学生可以把课堂上的作品上传到QQ空间或自己的博客,不仅能保存资料,而且也能增加自己的网络知名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非智力因素 兴趣培养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刚入中学的七年级新生,对新环境新教师都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教师可以利用其新鲜感而生发开:第一堂课,可以先叫一学生在黑板上书写“人”字,接着就在“人”字上做文章,讲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观。并相机而导:学语文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最后再抛出几个问题:你们能说一说数学家华罗庚、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吗?数学家苏步青任复旦大学校长时为什么规定进复旦大学的理科生大一时必修语文?这些问题既能很自然地将小学学过的课文与初中将要学的课文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又能巧妙地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不好,数理化也难以学好;语文学不好,将来工作也不易做好。这样充满魅力的课堂,这样的因时而启、相“机”而发,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还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需要,这正是恰到好处地培养了非智力因素的结果。

二、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

三、培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既要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意识品质的任务。可以说,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综合性的。叶老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经过不断学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他还说:“语文文字,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培养一种习惯。”可见,叶老早就重视“养成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也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方面。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也体现了他们具有优良的自身素质。

四、调动学生情感,尝试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中,要关注“人”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学生这一“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如我曾组织学生办《校园小报》,要求学生努力做到:版面设计,尽量与正式发行的报纸相似;书写要端正,标题要新颖醒目,插图要美观大方。办报过程,我注意从多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和热情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加倍努力,从版面设计到内容裁定都能独立完成,有一位还在评比中获得了三等奖。

五、倡导创新教育,培养时代人才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又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达到了空前的强度。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系到国运的兴衰,于是,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创新教育是一项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通过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培养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创新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在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方面,我们要准确把握创新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

2.大力开发活动课程,搭建创新成功的舞台。

第10篇

校报,作为一份走不出校园的内部报刊,一份在时效性与新闻性都无法与专业报相提并论的小报,怎样才能在其特定的范围产生较大的影响?

恰当的定位是产生影响力的关键

为什么要办校报?校报是给谁办的?这些问题,是我们办报人首先应当思考的。只有对这一系列问题有了较深入的思考,才能很好地解决事关校报大方向的定位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份根植于大学校园的报纸,就不难看出它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校报作为学校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作为汇聚大学先进文化思想最直接的载体,它是大学这样文化集中地的必然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讲,校报是一所大学的“眼睛”,那蕴藏于大学中浓浓的文化养料,通过它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那些精神食粮,通过校报的传播,才能广为人享。

所以,作为姓“校”的校报,其文化含量应当是其存在的强大支撑。它虽然是“报”,但不可与社会普通的新闻纸等同。如果我们将校报仅仅当成一份普通的新闻纸,而忽略了其文化底蕴的营造,是不可能办出能在高校这样的特定范围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报纸。

原因有二个。一是校报有其特定的读者群,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还有思想活跃、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这些人不仅对本专业有着深入的研究,也对社会一切文化现象有着较深刻的思考。面对这样的读者群,过于浅显的报纸是不可能引起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兴趣的。二是校园这样特定的环境,决定我们不可能有社会那样多的新闻点和比较畅通、自由的新闻话语权,因此,我们本身既采写不出大量的像社会新闻那样轰动的新闻,也无法将真正具有新闻效应、新闻价值的东西和盘托出。如果我们按照社会报纸那样去办校报,就会因为新闻源的短缺而感到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因为我们离读者太近、因为我们与主办方有着过于紧密的行政关系而掉进一种很无奈的夹缝中。

不过,这一切的存在,并不代表着校报没有可为的天地,更不代表着校报就没有施展自身影响力的空间。非但没有,相反,只要恰当地定位,校报是大有作为的。

最近翻阅全国各家校报,发现吉首大学报值得一提。这家每期8个版的四开小报,正是以其恰当的定位,吸引了读者的视线。笔者认为,他们很好地处理了“校报”既姓“校”,应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同时又是一张新闻纸的关系。下面看看他们这几个版面的分配:一版要闻,二版教科/理论,三版校园生活,四版文学艺术,五版综合新闻,以上几个版块和一般大学校报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分,可以说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报”是一致的。但接下来的六、七、八版,与一般校报就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分别是“书海泛舟”、“思想高低”、“本土文化”,由于其较高的文化品位,与知识分子的阅读品位相吻合,可以说与“校”的关联度极高。从这几个版块的分工,我们不难看出,吉首大学报是把“校”与“报”很好结合的典范,他们在有限的空间内,既体现出新闻纸的功能,又蕴涵着较深的文化底蕴,不愧为出自高校之地上乘的刊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报近几年在发展定位上也做了一些尝试。从2002年开始,他们不定期出版了“月末文化周刊”,陆续推出《第三只眼看寝室文化》、《亲见余光中》、《要珍视自己的本土文化》、《闲话斗牛》、《大学要站在先进文化的排头》等文章,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此外,为了不断提高报纸的文化品位,他们针对理工科大学读者群的特点与需求,在“长空副刊”版相继开辟了“文艺欣赏长廊”、“中国绘画欣赏”等栏目。连续刊登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近代文学等名篇鉴赏类文章,很多读者反映,没有想到在理工科的校报上,能看到这样有深度的佳作。现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很看重这份校报,如果哪一期没有看到,他们就会到编辑部索要,真是“一份都不能少”。

在论述校报的定位上,我们为什么将“校报是给谁看的?”这样的很简单的问题提出来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也是与校报“定位”有关的一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也会影响报纸的影响力。

为什么目前有相当多的校报,让人提不起阅读的兴趣?笔者认为,关键的原因之一,是这些校报没有很好地解决是“为谁办报、给谁阅读?”这样最基本的问题。诚然,大学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多年来,我们的共识是,校报应当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当好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不知是理解的原因,还是受编辑水平所限,结果一些校报在办报过程中,不自觉地脱离了广大的读者,将校报办成了只适应领导胃口、只有领导关注的“官样报刊”。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会议报道、领导讲话、公文决定等官样文章占据着校报半壁江山,有的校报甚至整版整版地刊登领导的讲话。这样的讲话由于很多读者在会议上听过,再放到报纸上,无疑于在炒冷饭,让人食之无味,也根本谈不上可读性、新闻性,自然让人难以提起阅读的兴趣。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校报忽视新闻规律,把领导的出现与否当成衡量新闻价值的唯一尺度,结果使读者真正关心、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淹没于领导的光辉形象之下,校报也就成了领导的行踪档案和工作业绩簿。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规模扩大化的趋势已势不可挡。动辄上万人的大学,学校领导层其实只有区区的几十人,最多上百人,如果校报办得只适合这样少数人的口味,其影响力是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校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影响力,必须面向大多数的读者,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和精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走进更多读者的内心,也才能最终赢得他们。

那么,校报的定位与其作用及其影响力有什么样的关系?笔者认为,定位明确,其作用发挥得就好,影响力自然就大。当然,校报要发挥作用并产生影响,靠的是优秀作品的支撑。

创新的理念是带来影响力的灵魂

为了办好校报,充分发挥校报的影响力,我们认为必须加大校报创新的力度。

校报的创新是多方面的,比如主编、编辑们观念的创新,办报手段的创新,报纸定位创新、内容创新、版面创新等等。这些创新点,就构成一个“产生影响力的链条”,这样的创新“点”越多,“影响力”的“链条”就越长。这里,我们仅谈三点。

1.有新的办报理念。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机关报,当然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展开宣传报道,但校报作为高校的一个新闻媒体,还必须考虑和结合师生关心的问题和一些鲜活的东西,一定要折射出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新生的事物,牵动大学师生的眼球,这样才算成功。

我们的做法是,紧紧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将一些重要题材做大、做强。比如,马家爵事件发生后,我们用将近一个版组织了以“众说纷纭马家爵”为题的一组报道,还配发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撰写的马家爵心理分析的文章。抓住社会关注度高,又发生在高校的特例进行延伸报道,很好地教育了我们的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2.报道的内容上要大胆创新。校报再小也是一个新闻媒体,有新闻的特点。要研究如何遵循新闻规律,在版面限制、周期限制的前提下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它充分体现新闻性。这里稿件的质量非常关键,稿源应当创新。

我们的做法是,从校园生活版入手,大胆进行稿源的创新。比如,本学期我们就在校园生活版开辟“七嘴八舌”、“观察与思考”、“声音――家事 国事 天下事”、“学子侃谈”等栏目,刊登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对学生自己身边之人与事的看法,有些稿件还带有对学校某些工作进行监督的性质,比如校园环境建设、食堂物价等。这些稿件在正常情况下不太容易刊出,但我们将这类稿件放在校园生活版,借用学生之口说出,不仅可以轻松通过审查关,也让学校有关部门容易接受,客观上也起到了促进工作的作用。

3.在版面编排上要大胆创新。校报的创新无非是内容上的创新和形式上的创新,内容当然很重要,但形式也不可忽视,只有让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报纸的功效。因此,我们在内容上下工夫的同时,一定要让版面活跃起来,加大其新闻性、可视性,增强视觉冲击力。

版面上创新,不可忽视的几点。

一是鲜明。做到表达内容旗帜鲜明,精彩生动,能吸引人。大标题,配图、位置醒目,走栏活泼,对读者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

二是清晰。改变栏目数和板块结构,使版面眉目更加清晰。首先体现在栏目数的压缩和变化上,不顾忌横通竖通和标题是否相撞,整个版面有了新变化;其次是文章板块结构多了,相互交叉的少了,版面眉目清新,方便读者阅读;三要大力压缩稿件篇幅,多发短新闻,精简会议报道或会议报道信息化;四是适当留有空间,在标题四周、文章与图片四周留有空白,形成版面虚实,避免相拥、闭塞,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给视觉以缓冲的地带,减轻了视觉疲劳,大大增强了审美效果。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543-02

自从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中学课堂,课程的地位、指导思想、课程性质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具有新生性、工具性、技术性、应用性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学不能等同于其它学科教学,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设计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1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以生为本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要准确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认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自主学习性较差、好玩爱动等特点,将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个性基础之上是以生为本有效体现。学生对电脑,尤其是电脑游戏的领悟能力很强,通过电脑游戏教育,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将电脑游戏与学习知识相结合,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对完成教学任务可起到催化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制作一些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flash过关小游戏让学生练习,利用“金山打字通”的打字游戏“警察抓小偷”、“太空大战”、“青蛙过河”等进行打字指法练习,这样学生的兴趣有了,学生可快快乐乐地完成学习,学生学习轻松,在学中玩、玩中学,使学习变得既轻松又愉快。

2 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情境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其教学过程始终贯彻以生为本,其核心环节就是情境创设。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以下两种方法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第一,通过新旧知识间的巧妙过渡创设情境,引起认知冲突和认知期待,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时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的获取方式,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让学生欣赏几张公益广告的图片,体现情感价值观,将学生以前学的《有效地获取信息》进行了复习,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第二,通过趣味问题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生动而有趣的学习问题特别能吸引学生,趣味十足的信息技术问题可引导学生对问题的不断探究和深入思考。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会乐于学习,且有利于他们对信息技术问题的理解,这其中也不乏有趣的事例。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病毒特征》这一节中,先让学生看《特洛伊木马》视频片段,然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病毒具有哪些特征?学生被这个有趣问题吸引,思考问题的答案。

3 任务驱动,突破学习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是非常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或多个典型的任务之中。学生通过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本节课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下找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通过具体任务使学习目标明确化,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操作,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突破。

3.1 以生为本,设计支架式任务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坚持以生为本。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支架式任务是指将教学任务分解成多个密切联系,逐步上升的小任务,即支架,学生沿支架循序渐进的学习。教师在设计支架式任务时,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与所要达到目标间的差距,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个任务中包含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例如学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时,要求每一位学生用图片处理软件制作一份环保海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2)为图片添加突出主题的特殊效果;(3)对图片进行合成。把这3个知识点隐含在3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1)利用数码相机来获取图片;(2)根据搜集来的图片通过扫描仪将它转化为数字图片;(3)通过因特网来获取图片。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3.2 支架任务,驱动学习

当支架任务确立后,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适当提示,特别是让学生明确完成各支架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以及各支架任务间的关系。教师也可以用5~10分钟,演示完成各任务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个与刚才授课内容有关的练习或活动(即完成支架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不断的探索,驱动学习目标的完成。

4 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是一种的新的学习方法,它强调的是生生互动,培养的是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这种学习方法较之其他学科有更为重要的价值。不过组织者必须注意把分组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环节,在分组时要尽量根据每个学生掌握电脑的水平同,各自在知识经验、学习风格、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情况,本着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原则,采用异质分组方法,即将电脑水平较高的学生与较低的学生、学习风格和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分为一组(一般为4-5人),这样才可以使各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终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学完word软件后,为了巩固知识,要求学生以“保护海洋生物”为题制作一份电子小报。由于制作电子小报涉及的内容较多,如收集资料、撰写主题报告、录入文字、编辑图片、版面设计等,因而,根据学生在上网、写作、文字录入、图片编辑、版面设计等几个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按照异质分组原则进行分组,然后让各小组纷纷投入到活动之中。由于分组得当,他们在学习中互相交流、彼此争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明确分工,积极主动地操作,很快完成了任务。

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不仅如此,小组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小组成果评比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组活动的过程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

5 展示作品,完成学习评价

作品展示是以探究为过程、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学习评价方式,它给学生以最大的想象空间、创造空间和自我发展空间,对促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教学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作品展示”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掌握操作技能的机会。学生“成果”的展示,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既有利于延伸学习兴趣,激发新的学习兴趣,诱发新的学习动机,更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开展。

6 结束语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采用作品展示的方式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在动中求乐,乐中求学,可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以及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与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冯林,郑薇薇.“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0(4):57-59.

[3] 周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5):3487-3488.

第12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结构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Ellis,A.K.& Fouts,J.T.)在其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能缓解教师的压力,而且学生人人都能及时得到帮助,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随着课改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课堂使用了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做好准备工作

在学习的开始,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进行分组并制定一系列的职责。信息技术课由于机房结构的制约,分组与文化学科有所不同。

1.1小组规模。

一般来说,小组的规模应根据学习活动的大小来规划,但是我区机房计算机有通列式排列和圆桌式排列两种。通列式排列一般是4列12行或4列14行,圆桌式排列一般是6个圆桌,每个圆桌有8台或9台计算机。如果是通列式排列我们是把4人分为一组,圆桌式排列就一个圆桌两组。

1.2小组成员。

我们先后尝试了三种分组方式:

第一种是采用教室分组,一般是6-8人,这种分组方式比较好管理,学生的合作也比较熟悉,但是对于通列式排列的机房来说,人就太多了,不好讨论和交流。

第二种是自由组合,由老师定小组人数(一般每组为4人),学生自由选择,组合成学习小组。这种分组方式学生自由组合,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兴趣、目标的一致,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参次不齐,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第三种是教师根据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性别差异、基础差异等来规划学习小组,并排好座位。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匀衡性以及现代中学生的特点,采用第三种分组方法更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管是哪种分组办法,每个小组都要安排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活动。

1.3组员职责。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小组内部又按照活动策划人、活动协调员、活动记录员和活动汇报人等角色进行分工。在信息技术课上有时还根据具体的操作进行分工:活动策划人,资料收集人,信息集成人,活动汇报人等角色。这些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不同方面得到锻炼。

适当而稳定的小组形成之后,就不必每节课都进行分组,一则浪费时间,二则不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在小组配合一断时间后,可根据情况进行微调。

2.创设合作情境,告知合作学习目标,体会合作的乐趣,激发合作学习动机,培养合作意识

兴趣是激发学生有效地学习的内在动机。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有意义的、与学生实际生活较为贴近的、能引起学生学习与合作兴趣的情景,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发展思维,活学活用。如在学习Powerpoint制作时,先展示历届学生为家长、为朋友、为老师制作完成的贺卡,当一幅幅贺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学习热情将被大大的激发出来。

在合作学习中要使目标有效发挥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小组不同成员的个体需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只有当学生认识到目标是合理的、是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是能够实现的、是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他们才会表现出学习的意向。如在学习课题《制作介绍家乡的小报》时,布置了如下要求及作业:

①每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报。

②为自己的小报取一个亮丽的名称及版面。

③结合各组的主题,准备、收集和调查统计一些自己需要用到的数据。利用网络搜索需要的图片、资料。

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小报的主题,并说明用到的word知识点。

3.展开合作学习过程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一节信息技术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来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达成。

3.1课前复习合作学习

课前复习在整个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因为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每周基本为一课时,经过了一周的时间,学生难免有生疏、遗忘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复习,复习的任务一定要明确。学生通过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基本的操作方法是否掌握熟练;其次,与组内其他成员是否达成知识上的一致;最后,能否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一定的主题任务。

3.2课中任务完成式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由于其独特性,不易开展大规模的甚至几课时的主题协作式学习。以小任务,小目标的小组合作学习更适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小组成员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通过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对于学生的成就感、小组成员之间的信念感更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在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采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方式是比较适合的。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教师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不同的小组“单独”完成,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好。如:在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章认识机器人》这一课中,小组分别查找不同类别的机器人,完成下载、保存、修改、制作任务。采用“比一比看哪组做得快、做得好;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全面。”

3.3课外合作学习

由于课时及课堂时间有限,难免有的学生在知识上一知半解,而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认为学习内容简单易学。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课外合作学习来完成。这样充分保证了学生的知识完整性和对知识的求知欲。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强调以小组活动为课堂主体。强调学习目标的导向。强调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将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视为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动力之一。强调总体成绩作为激励。教师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关注弱势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真诚地与学生探讨问题,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

4.练习评定,总结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作品结果评价。

过程性评价可针对小组的合作过程,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关注自己在团队中的表现,所以此处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的。

作品结果评价可针对小组共同制作的作品,作品可从不同的角度分为多个等级。

合作学习下信息技术课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爱。学生在收集素材的同时培养了很多的能力,如:写作能力、版面设计能力、语言能力……每位同学都会选择自己能胜任而又喜欢的一项或几项任务,这是多么有趣而高兴的事,同时,通过小组活动,相互合作,降低了学生交流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它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各层次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生活,学习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丽霞,续向党.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合作学习过程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

[3] 杜健霞,孙玫璐.网络合作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合作学习的任务、分组交流和认知过程[J].开放教育研究,2007.

[4]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