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0: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能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电力能源逐渐发展为我国的重要能源,电力能源的相关技术和配合性的设备系统也迅速发展起来。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是以电能计量设备为台账对电能的输出和使用计量,同时还包括器具的安装、轮换、缺陷、报废、检定等运行情况管理,而且包括计量人员管理与计量标准器管理。是电力能源应用重要的配合技术。电能计量管理作为对于电能使用和供给量的计量工具,关系到企业和用电用户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电能计量的科学管理,影响到电能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性。目前我国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相较于其他的行业的计量系统来说,发展较为迅速和全面。但从国际上比较来看,我国电能计量管理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电能计量管理的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一、电能计量管理迅速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居民对用电和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对于用电稳定性的要求,还体现在对于用电量计量的公平性。这就给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电能计量管理的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现在使用的电能计量管理方式较为传统,带来严重的工作效率低下和计量偏差。现行的电能计量管理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对电力企业的供电进行有效的统计和测量,造成电力企业经济收入产生严重问题。这就对电能计量产生了新的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人们期望其向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转变。同时用电企业和单位对于来说,随着人们对于电能计量管理的重视度提高,也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要求首当其冲,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电能计量管理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许多行业内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这也是对于电能计量管理的新要求,在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实现办公自动化。采用自动化的计量统计软件进行电能计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电能计量管理的专业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还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这些都对电能计量管理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应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要求进行技术改进。
二、电能计量设备落后
能计量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现状是电能计量设备的落后。电能计量设备是电能计量管理的基础,是重要的衡量依据。但是,目前电能计量设备的落后严重影响了电能计量的准确性。设备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电能计量表存在误差;电流,电压互感器误差;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电能计量设备通常安置在发电机和入户关口处,对电能的流动进行数字统计。现行的电能计量方法由于地区的差异而不同,主要有传统高的手工计量、IC卡计量和自动查表计量等管理方法。
传统的手工计量电能计量方式,目前还广泛应用于我国农村。这种计量方式,是通过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走访,挨家挨户的抄写电表进行的。这种计量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工作人员的疏忽,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影响了企业和用户的经济利益,随着发展的要求,IC卡的应用逐渐进入我国电能计量管理。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IC卡计量管理法已经得到了普及,这种方法是一种预先购电的方法。电力企业给用电用户办理对应电表的磁卡,用户用电前要先到电力公司的营业窗口购买。购买的电量将划分到相应的账户下,进行使用。用户将IC卡插入电表读取电量,预购的电量用完即停电。这种电能计量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手工计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省了人力。但是给用电用户和企业带来不便,由于无法很好的估计预购剩余电量的多少,在某些急需用电的时刻停电,给用户的生活带来困扰。同时,由于大多数电力公司对于相关电能计量设备的后期维修不到位,也使电能计量工作的准确性无法提高。对于电能计量设备的老化和损坏不能及时的排除,会造成计量数据的失误、数据失真,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同时由于部分居民侥幸心理的存在,窃电现象和行为也屡禁不止,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这写问题都使得IC卡这种计量方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遭到挑战。
三、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不足
虽然电能计量管理的重要作用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完善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仍没有建立。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是电力企业电能计量管理的重要部门,涉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缺陷势必会影响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关口电费计量系统的缺陷和统计办公软件的缺陷。关口计量设备的缺陷主要由传输技术的不成熟造成,这种不成熟会在传输中造成信号中断和信号干扰。同时各个生产厂家生产的仪器设备的兼容性较差。整个记录系统给的数据库简单,并且缺乏相应的查询系统。这都是在实际应用中给用户和电力工作人员带来困扰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能计量管理中的办公软件也逐渐出现并投入使用。但这种办公软件处于开发和实用的初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限制,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不够熟练。这就限制了电能计量软件的功能,使得在具体只用过程中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电能计量管理软件的开发匆忙,软件本身存在许多程序问题。设计模型不合理,功能简单,不能满足软件开发使用的要求。这些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不足,从技术上限制了电能计量管理的发展。为促进电能计量管理的综合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些硬件问题。
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
在电能计量管理设备和系统得到发展的同时,对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才能保证电能计量管理设备的有效使用,提高电能计量管理的效率。目前的电力企业中,对于电能计量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掌握相关技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专业人员掌握的相关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包括对先进设备的学习和应用,和对于新型办公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同时,不仅在电力企业中,在各个行业中,都提出了对于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这一职业素养包括正直的社会感,以及人际交往、综合管理、正确认知事物的能力等等。除电能计量的工作人员对于相关数据的整理外,电力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也需要相应的提高。对于新型计量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修知识的学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十分重要的。从这两个工作群体入手进行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必然会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我国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不管从设备、管理体系和管理人员方面都存在问题。结合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对于我国电能计量管理的发展需从全方位切入。多角度多方法,从各个领域出发来提高电能计量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目前电力能源发展的要求。既保护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输电量收到了应有的费用。又保护了使用者,具体知悉用电的多少,保证了用电费用的公正性。通过对于电能计量管理现状的分析,笔者希望为未来电能计量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康,黄刚,张坤,徐轩,徐志文. 电能计量管理研究[J]. 化工管理,2017,(03):70.
[2]贾旭超.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2):33-34.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国家电网公司 集中规模采购 配送
在智能电网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首启智能电能表集中规模招标采购工作。也就是说,国家电网公司对生产经营中所需智能电能表进行统计,然后组织集中招标采购,省级电力公司作为采购方按照中标结果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供应商将生产出来的智能电能表送交省级计量中心进行检验,合格之后交给采购方省级电力公司,再由省电力公司进行物资分配,最后各基层电力公司安装使用。
1 智能电能表集中采购招标分析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终端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电网的正常运行,关系电网经济技术指标核算,以及电能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电力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国网依据统一技术规范,采取集中规模招标采购之后,智能电能表从生产到配送,经过层层质量检验关,到达采购方手中,有效保证了智能电能表的质量,减少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产品的出现。集中采购招标可有效减少采购方,使智能电能表配送变得简单,有利于全省物资的集中调配,提高物资利用率,降低成本。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实行的智能电能表集中采购招标遵循六个原则:统一规范标准、统一采购策略、统一工作流程、统一采购平台、统一供应商评估、统一评标专家管理。通过严格贯彻以上六个原则,大大发挥了规模采购优势,有效降低了智能电能表的采购成本,保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2 集中签订合同
在招标工作完成后,供应商与采购方签订相应的智能电能表采购合同,而采购方不再是以前的各个市、县公司,而是由省公司作为唯一的采购方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省公司通过统一各个市县所需智能电能表的数量、规格、型号等方式,大大减少了合同量,节约了合同签订时间,同时也便于合同管理。这种合同签订方式有利于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在智能电能表分配方面,市公司作为省公司的分公司,可以在省公司采购智能电能表之后,直接分配得到所需电表,而市公司在领取智能电能表后,其财务费用也就随之发生并入账。而县公司作为省公司的子公司,无法直接按需分配,这时,需由物资公司作为其沟通桥梁,省公司将智能电能表销售给物资公司,物资公司再销售给县公司。根据各个公司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物资调配方式,从而实现对全省物资的集约化管理,提高物资利用率。
在以前分散式的物资采购中,各个单位在采购智能电能表时一般会多采购一些,以防止出现无表可用的情况,但是,在经济下滑期又往往会造成库存量的增加,合同无法履约,造成资源浪费。省公司采取集中签约后,通过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掌握合同履约情况、供应商供货质量和进度等,从而对全省物资进行统一调配,保证每个市县公司都有表可用,使每个智能电能表都物尽其用。
另外,采取集中签约后,结算也更为简便,省公司直接与供应商发生结算支付关系,简化了结算支付流程,便于合同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对供应商的服务水平,也能及时处理供应商违约问题,避免纠纷。
3 智能电能表配送管理
在智能电能表配送管理方面,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供应商将智能电能表送至省级计量中心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交由省公司配送至各个市公司。在这一环节,一种方法是市公司到省公司自提,另一种方法是省公司组织专门的配送部门按时给每一个市公司配送智能电能表,第三种方法是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为市公司配送智能电能表。当然,在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时要对其资质进行相应的考察,确保其服务水平、配送费用、配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符合要求,控制配送风险。
目前,有一部分省公司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实现智能电能表配送业务,这些省公司需要先对信誉良好的物流公司从其员工素质、物流资质、服务水平、安全记录、顾客反馈、配送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适合的物流公司做配送。采用固定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可有效提高智能电能表的配送管理水平,降低配送管理费用。
4 信息管理平台
国家电网公司为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采用招标、采购和配送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由各省公司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对智能电能表招标采购配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实时跟踪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该信息管理平台由几大模块组成:合同管理、货款支付、信息、物资调配、结算管理,每个模块包含相关业务节点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对智能电能表集中采购配送进行统一管理,对供应商服务水平、供货进度进行实时跟踪控制,对每只智能电能表的供货信息、交货时间、检验结果、费用结算等进行管理,保证每一只智能电能表从生产出厂到安装运行质量过关。
信息管理平台的另一大功能就是可对智能电能表采购配送全过程实行管理和控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节点进行分析、预警和调度,从整体上控制物资成本。每一只智能电能表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均会到信息平台中,由专业人员对智能电能表从安装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为智能电能表的运行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智能电能表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5 结语
据悉,目前国网管辖省份的智能电能表采购配送基本上实现了集中采购招标,统一配送,大大降低了物资采购和配送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供应商的管控,减少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提高了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促进了电力企业经营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物资采购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分析[J].中国商界,2013(1).
关键词:电能计量 表计产权 管理措施
0、前沿
电能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电能计量历来就受到社会的重视。在电力市场化的今天,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电能计量、管理和交易系统,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地为电能生产者及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而电能计量系统作为提供电能计量的信息源头,对电能的计量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电能计量系统的管理现状不是很理想,分析了现阶段电能计量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今后管理建议。
一、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的电能计量装置数量庞大,计量管理工作难度大。从近年的实际情况看,比较突出的电能计量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职能失效
县级供电企业计量机构职能不全,对电能计量的管理不到位。在展的电能计量工作的各个环节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人员,对供电所的监督管理不到位,计量工作管理体系标准及其程序文件等有待健全和完善。
2、 基础资料管理疏散
电能计量装置基础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以往电能计量装置的基础信息在电费系统中不影响算费,因此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有的是管理的不严和疏漏造成的,也有的是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不强,责任心不够造成的,总之这些电能计量装置基础信息的缺失或不准,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
3、计量检测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县级供电企业在线运行电能表多为型号老、年代久的机械式电能表,其日趋增大的误差及过大的表损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电能损耗。四到户后的电能表的周期轮换、检定工作也亟待跟进。
4、计费电能表产权归属与计量管理的矛盾已局部显现农网改造后,有90%以上产权属客户的电能表在贸易结算计量点上运行,这增大了县级供电企业计量管理的难度,容易引发诸多矛盾及法律纠纷,如客户阻止供电企业轮换、现场校验电能表等事件多次频繁发生。
二、关于今后电能计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信息化,实施闭环式管理
利用条码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所有管理范围内的电能表实施“身份证”式的条码管理,使电能表从资产录入、领检登记、数据发送、电能表检定、数据传回、库存待配、运行管理等环节实现闭环式的管理,以实现“依法计量、科学计量、准确计量”的规范化管理。如在电能表铭牌上喷打统一编制的条形码,工作时只要使用扫描仪扫描一下条形码,各种参数包括上次检定人员、时间、电能表误差、电能表常数等基础资料就能快捷、准确地进入微机,这样就避免了人为输入参数错误,减轻了计量人员的工作量,杜绝了假冒、伪劣表计进入电网运行。
2、 结合新技术,加大对计量装置的远程监控力度
完善电能量采集系统,并加强其调试工作,保证系统能准确、快速地采集存储上网、下网关口、考核计量点、大用户结算点的电能量数据,为电费结算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实时向公司管理者反映用户的电能量、电压、电流、功率、电压合格率等数据,为加强经营管理、降低线损、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第一手资料。
3、 科学管理电能计量装置
电能计量装置是发、供、用电企业计量的唯一依据,是考核其经济效果的重要装置,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销售电价、线损率、电费收人乃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收入。因此,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供电营销工作的—个重要环节。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严格检定:电能计量装置必须经过具有计量检定资格的专职部门、专职检定人员进行检测后方可投入使用。
(2)严格安装:为了保证电能表不因过流而损坏,不允许将电能表安装在经常高于额定负荷125%以上的电路中,同时,为保证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也不允许电能表安装在经常低于额定负荷10%以下的电路中。
(3)严格轮换:建立详细的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档案,详细记录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及更换情况。如在进行电能计量装置的轮换时,要严格执行计量更换程序,把好电度电量清理关,认真抄录被更换电表的编号及电量,核对该电能表的电费收缴情况,并认真做好更换记录,然后才可进行电能表的更换。
(4)严格现场管理:为减少人为影响导致电能计量装置计量不准的现象,对不论安装在什么地方或位置的电能计量装置,都必须将其装在表箱或配电柜内,活动门窗必须加锁和铅封,并由专门人员负责相应的工作。
4、 加强网络系统安全
在电能计量系统中,随着Internet,Web Server的浏览访问技术的日益普及,不仅使数据传输量增加,网络被攻击的可能性增大,而且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网络安全防护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为确保电能计量系统不受病毒的破坏以及黑客的恶意攻击,必须采用包括防火墙技术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以确保电能计量系统的数据完整性、统一性以及交易的不可否认性,进而提高管理质量。可通过:排除网络安全漏洞;建立严格的认证体系;建立访问控制体制;加强对系统的维护力度;网络之间进行网络隔离;建立攻击监控体系;建立良好的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体制等措施加强网络安全。
三、规避计量表计产权风险的对策
当前,电能表产权归属问题已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的计量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只有通过产权变革、管理创新等途径寻求解决方法。电能表是供电企业与客户进行电能贸易的秤杆子,贸易结算电能表产权的调整有助于供电企业走出上述困境,但目前产权归属客户的电能表资产数量巨大,按南宁网区目前的情况看,平均每个县级供电企业产权归属客户的电能表就超过10 万只以上,价值超1000 万元以上,县级供电企业要实现千万元庞大资产的变更决非一蹴而就。
同时,这种产权变更应取得政府有关政策的许可与支持,力争三至五年时间逐步加以解决:首先应从检定为不合格或表计质量较差的电能表入手,由县级供电企业将其逐步更换;第二步是对运行合格的电能表,通过同客户协商将其变更为供电企业的资产。电能表的产权改革是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县公司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实现计量的公平公正、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为依托,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妥善完成电能表的产权变革。
四、结语
本文对县级供电企业电能计量有效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如何通过加强计量管理的建议和对策。随后对规避计量表计产权风险的对策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对电能表的产权改革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鲁杨,许维高,张群耀,王禾兴。电能计量现场问题解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5.
(1.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永济市供电公司,山西 永济 044500;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房山供电公司,北京 102401)摘 要:伴随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加快,我国电网建设工作不断得到完善。电力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供电企业要在市场中保存实力与地位,必须给电力用户带来优质电力资源,并提升用电管理水平。我国很多供电企业的用电管理工作都存有问题,一些问题已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因此,供电企业要重视用电管理工作。本文主要论述了用电管理工作中存有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电能计量工作存有的问题及改造方法。
关键词 :用电管理;电能计量改造;供电企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73-01
收稿日期:2015-02-15
作者简介:张格琳(1989-),女,山西永济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计量采集。
一、引言
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电能质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也使很多复杂的、对电能质量敏感的电力设备得到广泛使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他们对电能质量要求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电能质量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电能在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高,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在现阶段我国电能使用效率较低的情况下,用电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二、用电管理工作中存有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设备性能较差
现阶段,我国电力生产过程中运用的机电设备有很多都是陈旧产品,机电设备性能都较差,与国外相同类型产品相比,我国多数机电设备电动机效率都比国外的低,一些变压器损耗比国外高百分之八十,电阻炉热效率比国外低百分之二十。针对这种情况,供电企业必须结合机电设备的质量管理要求,选取合格的设备供应商,使用设备过程中有效控制使用要求,确保机电设备满足相关工艺技术要求。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机电设备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定期抽查供电企业的设备质量管理情况,从根本上改善机电设备效率低下问题。
2. 缺乏有效的安全用电管理
电力企业的供电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安全用电管理,供电企业一定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一般情况下,供电企业要建立厂部、车间和班组的三级管理机构,厂部设置用电管理小组,车间设置节电领导小组,班组设置用电管理工作人员,明确各机构责任,制定节能计划,利用各种节能方法,企业内部开展全厂、车间、设备的电能平衡工作,制定与实施节电奖惩制度。
三、电能计量工作存有的问题及改造方法
1. 不分电压等级
电力用户用电过程中,存有计量器具与计量方式很难和各类型用户用电情况匹配,且电价制度未能充分发挥调节负荷功能,致使计量工作不准确,导致大量能源流失。电能计量管理中存有只分类别,未分电压级别,执行单一电价现象。不分电压等级会致使一些高压电用户不及时停止使用备用的变压器,致使能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这些用户实行二部制电价,使这些用户承担基本的电费,用户可以结合自身用电需求情况随时调整用电容量申报与变压器运行情况,供电企业也能够改变以往的供电方式,以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减少电能计量损失。
2.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陈旧
电能计量工作离不开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目前,我国很多供电企业的电流互感器都是上个世纪的产品,准确度较低,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也有一些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连接导线绝缘出现老化,由于导线截面较小,使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负荷高于额定值,很多电能表使用时间过长,没有进行及时更换,甚至有些电能表还是两级表,准确度较低。供电企业要注意及时更换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回路连接导线,选用铜质绝缘线,进而减小阻抗,使互感器工作在额定值范围内。另外,为确保用户安全用电,也可以根据用户申报的容量来合理安装电能计量设施。
3. 没有专用的计量用电压互感器
有一些发电公司没有专用的计量电压互感器,供电方面的配电室系统计量与保护共同用一台电压互感器,这样二次负荷就会超过互感器的额定容量,电能计量误差等级就增大。供电企业一定要先统计变电站各条线路负荷,再结合负荷统计情况,调整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并确保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电压满足三类计量装置要求。
四、结语
电力资源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加强用电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制定用电管理制度,把电力客户需要放在重要位置,确保用电的可靠安全,进而提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用电管理和电能计量改造对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强与完善用电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艳丽. 电能计量系统改造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25.
[2] 张勇勤, 丁春香.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原因分析[J]. 电子制作,2015(13).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力管理;自动抄表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在原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今天我们不断的向市场经济迈进。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有更高的产品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占领市场。这样经济秩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推动企业的不断的改革,同时如果我们停滞不前,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的竞争实力。电力行业面临着同样的状况,只有不断的发生改变满足人们今天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占据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形想通过这篇文章加强大家的认识,进而有利于今天工作的进一步的开展。
1 电能自动抄表技术的构成
在电力管理中,使用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有的时候还非常容易出现人为地原因导致记录出现错误,还有数据的采集工作达不到预期的保准,与此同时需要的人工的数量非常的巨大,这样就会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及不精确的问题。这方面就要求我们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不断地采用先进的自动抄表的技术以及设备,这样通过自动的模式进行有效地对表,进而达到提高速率的目的。自动抄表其实一点也不复杂,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前端采集的子系统、数据处理中心以及通信子系统,因此要对电能自动抄表技术进行分析,就需要重点来分析这些内容。
2 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能自动抄表技术构成分析
2.1 前端采集的子系统
根据不同的采集数据的方式,可以把电能自动抄表技术分为两种,分别是本地的自动抄表系统与远程自动的抄表系统。第一,我们根据采集数据的区域进行了一定的区分,对于本地的,通常我们就直接的采用终端或者采用一定的红外线等装置进行数据的进一步的采集,这类采集最大的优点直接的进行采集而不是直接,能够通过不接触直接的完成这项工作,与此同时进行操作的过程非常的简单,设备也非常的简易;第二,我们在进行采集的过程中,也是有一定的设备在秒表上进行安装,这样能够更好的对于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对于我们后续的工作非常的重要。
2.2 电能表中心处理的子系统
在电能表中心处理子系统中,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了中心处理的工作站和相关的软件,在电能表的自动抄表系统中还处于最上层,汇集用户的所有用电信息,之后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这些软件来对汇总分析用户的用电数据,并进行决策。但是如果硬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直接对电能表或者是下级的集中器发出指令,从而来控制用户的用电行为,例如是远程来操作用电、停电等。在抄表系统中,由于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大,这就对相应的硬件存储与计算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对于软件系统的操作,则要求其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
3 电能自动抄表技术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3.1 分析数据功能
在自动抄表系统中,对于数据的控制的能力非常的强大,能够对于我们进行监控的多方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监控,并且对于数据进行合理的归类分析。此外还有很多方面的优越的性能。像是对于系统的总电量的分析以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用户的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于供电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对于用户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对于出现异常的波动,我们能够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的主动,我们看到数据的分析功能真的非常的重要。
3.2 连接营销中的MIS系统
在实际工作中,不是每一项信息以及数据的传递都是通过直接的方式进行实现的,而是很多的时候通过数据形式的中间环节转换来达到的,我们现阶段一般都是采用MIS系统,这样进行整理,能够很好的计算出我们每一位的用户,这样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大大的减少了人为造成的误差,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工作上存在的抄表的错误情况。
3.3 合理地设定参数
在电力营销中,由于地区的不同,人员数量的不同,在很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灵活程度,比如抄表的时间段,结算的日期,等等,这些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方案,这样才更好的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此外抄表功能中有一项非常好的功能那就是选址抄表,这项工作是建立在原有的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完成的,通过之前的数据记忆,对于用户的基本的用电情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还有更多的问题,所以要实际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供工作的效率,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4 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电力系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部门,很多的方面都与政府的政策有关。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的阻力,面对问题的时候就要进行不断的改革,通过改革的手段提升企业的整体的实力,但是改革的过程有很多的现行规定就不再适应当前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法律法规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给与大力的支持。纠纷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政府部门一定要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一个稳定的市场秩序。电力行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的正确的引导一定能够很好的促进行业的不断的向前发展。
结语
电力行业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依赖的程度在与日俱增,正是因这样发展成为了必然。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促使行业的不断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在电能抄表方面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方面,经过改革之后整体的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其他的方面是很好的借鉴的例子。只要我们以当前的发展趋势走下去,那么就会不断地解决问题,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二十年后的发展我们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但是一定会给我们很大的惊喜,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去的更大的成绩。
关键词:DSM;电能管理;中国电能服务网
作者简介:田会峰(1980-),男,安徽萧县人,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周瑜(1984-),女,江苏张家港人,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师。(江苏张家港2156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48-02
在当今能源相对紧缺、世界环境日益变差的大环境下,节能减排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节约了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Demand Side Management)是指在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通过电力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社会中介组织、产品供应商、电力用户等共同协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变用电方式,在满足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最好、各方受益、最低成本能源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文中按照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能管理方向。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
1998年,国家将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合并和压缩。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合并成电气信息类。原电工类的电机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电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等专业合并为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电工技术、电气技术、电力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等诸多领域,是通用性很强的“宽口径大专业”。全国各高校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电气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依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条件,确定了彼此不同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模式,体现出各校的办学特色。
江苏科技大学镇江校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虽然从2000年开始招生,但是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3年上海船舶工业学院创办的船舶电气控制专业,1978年镇江船舶学院开始招收船舶电气自动化本科专业,经过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业自动化专业等发展到现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是培养以船舶为特色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其专业建设是依托船舶行业,依靠教学、科学与管理,将其建设成以船舶电气自动化为主要特色、面向工程技术应用的专业。[2]
张家港校区因为远离校本部,又是异地新建校区,无法享受校本部几十年来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张家港校区自2005年开始招生,其专业方向表面上沿袭镇江校区的“船舶电气自动化”方向,但培养方案实际上与船舶相关的课程基本没有涉及,比如:本部开设的“船舶概论”“船舶电站自动化”“船舶机舱自动化”等课程。[3]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作为校区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目前是以船舶电气自动化和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混合体,专业方向不明确,不利于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求,电能管理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国务院曾多次发文要大力发展电能需求侧管理。目前,在国内高校本科专业及方向设置中,还没有电能管理方向,市场需求量巨大。
为此,为了突出办学特色,服务经济,培养社会急缺的电能管理人才,校区与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能管理方向,并从200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始设置电能管理方向。
二、电能管理方向建设探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能管理方向是对负荷控制和管理,以及远程抄表和计费自动化。本着“科学管理电能,轻松降低成本”的电能管理新思路,确保电力用户有序用电,其技术领域涉及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几大高新技术,即物联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因此,电能管理方向有着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能管理方向特色是实时监测和采集各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对其用电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针对不合理或浪费用电的装备和线路,对其进行整改,优化电力用户的内部电网,以达到降低电能的目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本着加强理论、优化课程结构、强调应用能力、加强实践环节来设置专业模块课程。[4]由于“电能管理”是新建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没有大的改变,目前只在第7学期增加了电能管理方面的两门方向选修课:“电能需求侧管理”和“电能优化技术”,下一步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继续增加电力系统方面的两门课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内容相近或密切相关的几门课程组成课程组,有利于相关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科研合作。具体分为5个课程组: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组:包括“电路”、“模电”、“数电”、“电力电子技术”、“CPLD及FPGA设计”等课程;计算机技术课程组:包括“计算机软件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DSP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控制与检测技术课程组: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原理”、“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检测与仪表”、“MATLAB语言与科学计算”等课程;电机与电气技术课程组:包括“电机与拖动基础”、“电气与PLC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电能与电力技术课程组:包括“工程图学基础”、“电能需求侧管理”、“电能优化技术”、“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等课程。
三、电能管理方向建设实践
为了加强电能管理方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将企业元素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始终,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引进企业高级人才到校任教,同时,学校派青年教师下到企业学习至少1年时间。见图1。
1.教材建设
“电能优化技术”被校区列为重点课程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讲义,进一步编写教材,努力将“电能优化技术”打造精品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能质量:电压、谐波、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数等;电源优化;配网优化;电能质量优化;电能轨迹优化;电能检测技术等。
“电能需求侧管理”已经编写成讲义,并投入教学使用,主要内容涉及电力系统、智能电网、供电技术、需求侧管理、DSM平台使用、电能系统构建等。
2.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中国电能服务网(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和智能电力研究院(清华大学韩英铎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校区派青年教师去企业学习1年,参与企业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这样教师有了实际的工程背景,在讲授理论课程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听课才会感兴趣,不会显得课程枯燥无味。
智能电力研究院坐落在校区,与学院有紧密合作关系,长期邀请清华大学的教授给学生做学术讲座,同时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也参于研究院的科研项目。
3.电能管理实验室建设
为了实现工程教育,必须将工程实践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由于企业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科研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背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平台。
校区与太谷电力共同建设“电能管理实验室”,使用“中国电能服务网”平台。该平台功能包括以下5个模块:电能在线模块、用电分析模块、辅助决策模块、有序用电模块和系统工具箱模块。
为了能采集电能数据,通过电能监测仪、电流互感器、服务器等器件,利用RS48总线和以太网,可以采集和监测的数据包括:监测电力指标,包括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电量指标,包括有功电量、有功电度、无功电量、无功电度等;质量指标,包括谐波电压、谐波电流、三相不平衡度、电压偏差、频率偏差、零线电流等。同时,还能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壳体的温度。
通过此DSM平台,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电能的输入、传输、消耗的全过程。
4.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本专业目前共有6门课程,包括“电路”、“数电”、“电力电子技术”、“电能优化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技术”等课程实现网络教学,网络学堂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习题、教学案例、在线答疑、师生互动等,教学资料丰富。
5.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工程实践能力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学校和企业各有强项,优势互补,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和制定,实践环节的教学以及教材的建设等。企业的科研项目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实现学校企业双导师制。
由太谷电力有限公司挑选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兼任“电能管理”专业方向工程实践培养指导教师,每周安排2学时,总计32学时的工程实践课程。
另外在第8学期安排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6个月,并将在今后逐渐扩至1年,达到“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的“3+1”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1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间要求学生现场安装与调试,并参与企业应用设计。
通过实习,学生对工程项目比较熟悉,将在企业里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完成本科毕业设计。
6.联合培训“电能管理师”
目前,社会上急缺电能管理师,每年的用电高峰期,政府为了完成减排任务,都要求企业“拉闸限电”,对企业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企业内部的电工紧紧是会用电,但是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优化企业内部电网,降低电能。因此,校区教师和太谷电力合作共同培训“电能管理师”。
四、结束语
目前,全国大约200多所院校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甚至一些以文科见长的综合型大学也在办此专业。[5]对于本科院校异地新建校区,如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样宽口径的电类大专业,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很难与其他老牌院校的此专业相比,这样不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和学生就业等。
因此,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能管理方向,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泽忠,王兆安,沈颂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S1):5-6.
[2]姜文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电特色专业建设探索[J].科技信息,
2011,(21).
[3]刘维亭,王德明,朱志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实践[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包括计量方案的确定、计量器具的选用、订货验收、检定、检修、保管、安装、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现场检验、周期检定(轮换)、抽检、故障处理和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以及与电能计量有关的远方集中抄表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的管理。抓好计量装置管理,应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强化监督力度、促进电力营销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一、表计、互感器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业扩发展和正常轮换的需要,以及电力公司对电能表、互感器的配置原则,由计量中心编制年度计量器具订购计划,或向负责采购电能计量装置的单位(部门)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电能计量器具应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CMC)和生产许可证及其编号。首次新购入的电能计量器具,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应抽3只以上进行计量性能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验收。验收的计量器具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由负责人签字接收,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计算机资产档案。
凡首次订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宜小批量试用,以积累使用经验。随着电能管理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订购具有防窃电、多功能的电能表,尤其具有防强磁场窃电的电能表。新技术电能表经试用后批量推广应用,早期电能表按品质抽检结果需批量更新。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宽负载(过载4—6倍)的电能表。电能表过载倍数越高,电能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负荷范围就越宽。同时,当用户负荷增长后,可减少更换电能表的工作量。
二、校验质量控制措施
新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应按规程进行首检,检定合格后方可领用装出,不合格的由厂家更换合格产品。根据检验规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计量检定中心分别确定各种用户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检验、轮换周期和标准检验的送检时间;严格执行计划轮换、校验、检修,到期应换必换,应校必校,修校必须合格,修校记录、数据微机存储,打印齐全、清楚。计量检定中心应重点考核以下指标:
1.标准装置的周检合格率应不小于98%;标准装置的周期受检率应达100%;在用电能计量标准装置周期考核率为100%。
2.电能表、互感器周期轮换率应达100%,周期校验率应达100%。
3.电能表修调前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达100%,Ⅲ类电能表应达98%,Ⅳ类电能表应达95%。
4.现场检验率应达100%;现场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8%,Ⅲ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5%。
5.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周期受检率应达100%。
6.计量故障差错率应不大于1%。
三、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1.装表接线原则。单相电能表必须将相线接入电流线圈;三相电能表必须按正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必须接中性线;电能表的中性线必须与电源中性线直接连接,进出有序,不允许相互串联,不允许采用接地、接金属外壳等方式代替;进表导线与电能表接线端钮应为同种金属导体;对零散居民户和单相供电的经营性照明用户电能表的安装高度,应使电能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在1.8~2.0m。
2.对计量柜(箱)的要求。电能表,互感器及一、二次接线应使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及操作空间。
计量柜(箱)内的活动门必须能加封,应具有可靠的防窃电措施,门上应有带玻璃的观察窗,以便于抄表读数与观察表计运转情况。
计量箱与墙壁的固定点应不少于三个,使箱体不能前后左右移动。计量柜(箱)内的金属外壳应有接地端钮。
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流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4mm2。对电压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至少不小于2.5 mm2。低压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 mm2。
3.电能表的一般安装规范。高供低计的用户,计量点到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气距离不宜超过20m。
电能表的安装高度:对计量屏,应使电能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在0.6~1.8m的范围内;对安装于墙壁的计量箱,宜为1.6~2.0m的范围。
电能表安装必须牢固垂直,每只表除挂表螺丝外,至少还有一只定位螺丝,应使表中心线向各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
在多雷地区,计量装置应装设防雷保护。
在装表接电时,必须严格按照接线盒内的图纸施工。
进表线导体部分必须全部插入接线盒内,并将端钮螺丝逐个拧紧。
【关键词】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思考
前言
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在逐渐发展,国家的电能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也在逐步加大。为了实现对电能计量的有效管理,帮助促进电能事业稳固发展,电能管理部门提出了发展电能事业的战略措施。国家电网公司在公司系统全面实施“三集五大”(即人力资源、财务、物资的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生产、大营销的五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1]。“三集五大”工作的重中之重便是构建“大营销”体系,而电能计量也是营销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实施进行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刻不容缓。
1、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的必要性
外部环境的需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对电能计量检定机构人员与资源配置要求较高,为了满足规范要求,应实行分散资源整合,帮助实现电能计量科学、规范管理;电力公司改革需要:电力公司积极相应落实国家电网的规定要求,将分散的管理模式积极转变为集约化管理,抄表公司、计量中心及结算中心都应积极开展实现集约化管理。
2、电能计量系统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2.1广大居民用户集中抄表系统
2.1.1居民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现状
居民用户电量计量系统,主要是用于居民用户的电量抄收、统计及结算,采用的技术主要有485总线和低压载波两种[2]。近年来,虽然居民集中抄表系统在不断地发展,但依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部分问题,影响其全面广泛应用。
2.1.2居民用户集中抄表系统存在的问题
集中抄表系统问题包括:低压电网传输条件及技术偏差,致使高频信号传播时极易被各类谐波影响干扰,影响信号;485总线方式虽然能达到可靠及准确的良好效果,但其实施难度较高,局限性较大;主站系统的结构及整体数据较为简单,与银行合作计费方式应用率低;暂时没有一个更好的咨询平台为居民提供快捷信息等。
2.2关口电量计费系统
2.2.1关口电量计费系统现状
在电网运营逐步商业化的情况下,各相关部门计费及奖惩的依据逐步转变为关口计量点。在电力市场中,电能计费系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电能计费系统实现自动化势在必行。由于人们对电力市场开始逐步深入了解,电能计量系统必须尽快实施现代化。现如今关口电量计费系统还存在着些许缺陷,不够完善,影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更好应用。
2.2.2关口电量计费系统存在的问题
关口电量计费系统问题包括:电能计费系统的作用及功能认识了解程度偏低,无法科学指导完善电能计费系统;电能计量的准确度不高;关口电表价格偏高,不适合广泛普及应用。
3、对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的思考
3.1运用实现工厂化检定方式
工厂化检定是指建立流水线生产布局和柔性无缝连接的检定方式,再根据流水线去建设一系列的检定厂房,运用机器自动化帮助完成自动检定、搬运、封条等工作。工厂化检定能够有效帮助降低整体的人力与空间成本,使校验员及库管员等工作人员工作量得到有效降低。
3.2实现仓储化存储
对计量的整体设备装置如采购、仓储及质量检测等实行周期性固定管理。对每一只生产线上的电能计量表进行身份证明,赋予其特别且唯一的标志。在传送、检测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均按规定进行扫描,确保随时掌握每一只生产线上的电能计量表的状态。工作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指定电能计量表的情况,帮助有效缩短整个工作周期,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3完善系统的适应、灵活度
电能计量系统拥有良好的灵活度,计量中心建设将地区以下所有的分局、县局计量设备进行集中统一管理[3]。流程具有可配置型及功能可开阔拓展等。
3.4实现高级量测体系的研究应用
高级量测体系主要是指通过一系列方式帮助完善用户信息的网络处理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智能电能计量表、营销管理系统及通讯信息系统。智能电能计量表不仅仅是计量用户所有电量,还能进行及时的信息读取、故障报警等,同时开展监控系统的建设,以此帮助提高电能计量的整体检测水平。普及推广应用智能量测仪器,帮助有效提高电能计量工作效率。
3.5实现标准化管理
电能计量整体工作进行集约化管理结合营销系统的辅助支持帮助实现电能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对电力公司的整体工作行为制定标准,进行规范;按照电网规定,对营销系统中的电能计量格式、记录及报表等功能进行完善健全,帮助实现营销系统中的电能相关数据标准化;为了促进电能计量工作的不断发展,对于相关程序类文件进行修改完善;统一资料建档格式与检测流程,实现管理及检测工作的标准化;统一电能计量表的整体规格及身份标记的标准。
4、结语
电力部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工作便是电能计量工作,而电能计量工作也会对企业效益造成影响。电力用户对电能计量工作的管理要求遵循公平、公开及公正这三点原则,且用户维权意识强烈,同时还需保证自身效益。当前,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及压力。因此,实施进行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势在必行。电能计量的管理工作包含着电能计量工作的各个方面,对电能计量工作实行集约化管理应将分散的电能计量人力及物力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实现智能量测体系的研究应用,统一电能计量整体工作的标准,帮助尽快实施电能计量工作的集约化管理,促进电能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华.对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的思考[J].工业计量,2010(09):183-185
[2]李国庆.电能计量系统的管理现状及管理建议[J].机电信息,2009(10):48-94
[3]李熊,裘华东.浅谈计量集约化管理在营销系统中的实现[J].电力信息化,2009(12):64-68
对于供电企业发展运行来说,电能计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决定了计量工作能否安全、有效地运行,同时也是开展电力营销活动的必要保证,可避免防窃电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实现电能计量管理规范性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能计量; 管理; 问题; 规范化; 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104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电能计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加强对电能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运用交易系统,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为电能消费者提供公平、公正的服务。但是以当前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电能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电能计量管理的技术水平不高
以当前电能计量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对信息化、机械化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仍然以手工操作模式为主,工作效率低下,差错率相对较高。另外,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因此计量管理涉及的各种数据,如抽检率、周检率、应检数统计等都存在不规范现象,再加上计量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制约了电能计量管理的正常运行。
1.2 电能计量数据失真
在查表抄表人员工作过程中,常常由于人为疏忽或者失误,造成电能计量数据的抄表错误。由于在以往检查中没有意识到抄表数据错误的严重程度,往往没能引起重视,给客户窃电行为、私自改表行为带来可乘之机,对电网运行与经营带来不小的损失。另外,在电能计量装置使用过程中,相关管理与维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再加上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造成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频出,数据存在偏差。
1.3 没能发挥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
由于电能计量工作中没有意识到计算机管理软件及电能计量管理软件的积极作用,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一方面,由于电能计量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各种技能培训不到位,对软件不了解、不会使用,没能发挥软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电能计量管理中缺乏专业性、针对性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仍存在软件功能不完善、缺乏完整模型等问题,都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2电能计量管理的规范性方法与措施
2.1 全面提高计量检定的技术水平
首先,强化技能装置到货之前的全性能检验工作,对装置质量进行严格抽检,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则不予采用;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规定,确保各项程序、方法落实到位,做好检定质量分析工作,如果发现缺陷或问题,则遵循《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较为严重则上交上级部门;其次,做好装置的溯源工作,强化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措施,进一步优化仓储场地的条件与实验室环境。但是以我国大多电力系统的实验室及库房建设来看,存储面积远远不足,并且实验室的温度、环境、条件等亟待优化,这些都是今后改进的重点。
2.2 保证电能计量数据的真实性
通过加强对电能计量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有效统计相关数据,可确保真实数据的可靠性,及时发现数据存在的偏差,查找异常状况。根据用户日常用电情况进行深入排查,采取动态化的用电检查管理方法,发挥数据异常闭环管理的制度优势,及时发现窃电、违约用电等事项。作为电网公司,加强对计量数据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培训,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工作性。在开展电能计量工作过程中,遵循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强化监督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树立责任意识,确保传递的每一个计量数据都真实、可靠。另外,加强对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表规范管理的宣传力度,推广电能节约意识,也对电能的规范性使用产生积极作用。
2.3 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
对于发电企业、供电企业以及用电企业运行来说,都涉及到电能装置的应用,通过电能计量装置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对经济效果进行客观反映与考核,这也与供电企业销售的电价、电费收入、线损率等密切相关。因此,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参与供电营销、规范供电管理的重要途径。强化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
其一,采取严格的检定手段。要求电能计量装置必须经过专业的职能部门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二,加强对安装环节的控制,为了确保电能表不会由于过流问题而造成损坏,一般电能表不得安装在负荷量大于125%或者低于10%的电路中。其三,强化轮换管理。建立健全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档案,包括电能装置的使用情况、更换情况等;在轮换电能计量装置过程中,严格遵守计量的更换程序,规范电度电量的清理,认真完成各项抄缴工作,做好相应记录;其四,做好作业现场管理工作。为了避免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电能计量装置数据偏差问题,无论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什么位置,都要装到配电柜或者表箱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坏。
2.4 建立健全规章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要求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对于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同样如此。首先,完善各种计量器具的台账记录,包括计量器具的数量、种类、型号等,保障台账记录的完整性,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其次,做好原始记录管理工作,尤其在日常检定过程中,如果计量器具经过检验为合格并可以投入使用,就需要签发检定证书及检定合格证;否则需要发放检定结果通知书,按照不同情况进行改进,直到合格为止;再次,强化计量检定过程中的封印管理。所谓封印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管理封印钳。确保发放记录的清晰、正确,由检定机构担任发放印钳的总体责任,使用人员负有具体的责任。其二,封印的管理,包括根据被检计量器具的实际数量发放封印,报废的封印也需交回发放处。最后,落实电能计量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流程、规范、制度等完备,符合电能计量基础管理的标准与要求,采取工作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全员意识与规范管理能力。
2.5 积极运用信息管理技术
在电能计量信息管理中,涉及到数据档案、资产档案、电能计量装置档案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等;因此在电能计量信息管理工作中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支持在线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实现远程抄表。将当前处于分散化、静态化的电能计量装置和抄表系统集合起来,实现动态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电能计量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另外,为了更好地满足电网商业化运行需求,采取计量系统和抄表系统的集合化,实时收集电能计量的信息,发现违规用电行为,确保各类电量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为电力营销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改进计量管理的质量水平。
2.6 提高电能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高低必将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提高电能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发挥计量工作的实效性。当前,电能计量工作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及计算机软件,以此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与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对计量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培训,对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基本操作、维护等产生一定认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另外,作为新时期的电能计量工作人员,还应树立服务意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力行业正逐渐从技术性产业过渡为服务性产业,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注重自身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而服务质量的高低必然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作用,并决定了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社会形象。因此,电能计量人员树立为客户服务的新观念,才能获得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由上可见,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电能计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及时发现电能计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改进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稳步提高电力计量的管理水平,将对优化电力工业发展、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加强电能计量的规范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全面加强重视,才能真正确保有效性,顺利实现电力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蔡春球,李鸣.关于电能计量误差的管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
[2]刘锦华,曹英,周瑞萍.电能计量管理标准化的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
[3]周孔均,侯兴哲.加强计量中心质量控制确保电能计量公平公正[A].第三届(2008)全国电力营销技术与管理交流研讨会,2008.
[4]张希霞.柔性工作流技术在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措施
众所周知,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的重要设备,而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是计量管理的主要内容。电能计量装置包括电能表、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导线等,它的准确与否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部门应当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从而达到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减少电力损失与消耗的目的。下面笔者谈谈电力部门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措施。
一、电能计量装置的含义和作用
电能计量装置是记录各个用电客户用电量多少的衡量工具。电能计量装置包括计量用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各种类型的电能表,电能计量柜(箱)等。
电力的生产工序与其他的产品不同,它的特点是发电、供电、用电这三个部门组合成一个系统,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同时是这三个步骤是不间断循环的。发电、供电、用电三者如何生产、如何销售、如何计算效益需要一个计量工具在三者之间进行测量,并且算出各个部分的电能数量和电能量的总和。而这个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电能计量装置,如果没有这个装置,我们就无法计算出电能的数量,也就不能科学地、准确地进行电力的销售、买卖。
在电力系统发、供、用电的各个环节中,装设了大量的电能计量装置。用来测量发电量、厂用电量、供电量、售电量等。为制定生产计划,搞好经济核算合理,计收电量提供依据。在工、农业生产、商贸经营等等各项工作用电中,为加强经营管理,大力节约能源,考核单位产品耗电量,制定电力消耗定额,提高经济效果,电能计量装置是必备的 计量器具。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与日俱增,电度表已逐渐成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仪表,总而言之凡是有电之处,就少不了电度表。
总之,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销售电能的标尺,它能够它的准确与否,不仅关系到用电客户的经济利益,也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资金是否能够正常回收,是否能够获得应得的效益。电能计量装置是衡量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双方的交易是否公平的“秤杆子”,它对促进电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可以使供电和用电双方降低消耗,达到国家所提倡的节约能源的目的。
二、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措施
1.以人为本,建立计量管理专业队伍,提高计量管理的执行力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没有一种对企业忠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否者计量装置就不可能管理好。只有建立一支计量管理专业队伍,从电能计量的设计到安装以及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实行可控、能控、再控的管理状态,才能提高计量管理工作效率,提高计量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员工的内在动力,对职工要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管理好电能计量装置。
2.加强计量装置安装及运行维护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及运行维护是电能计量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应为电能计量装置选择不合理、安装不正确、运行维护不规范等,都将给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较大影响,造成供电秩序的混乱。加强电能计量设计审查及订货的管理,严把经济合理关;加强计量点及计量方式的管理,严把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关;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严把计量装置的质量关;加强计量器具的业扩、安装管理,严把工程竣工验收关;加强计量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严把计量检定关。
3.加强计量装置的准确度,统一计量管理
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销售产品“秤杆子”,这杆秤的准确与否,不但与电力企业和部门的经济效益有关,而且也与广大的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因此,保证计量装置的准确性是管理好电能计量装置的重要内容。倘若电能计量装置不准确,会给供电部门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因此,我们在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中应当较为统一的方法。首先,把好关口,即要把好校验计量表的关口。电能计量表应当由电力企业校验部门严格校验,并且要公平公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擅自从事校验业务,保证计量表校验标准的统一。其次,电力企业的各个电能计量箱的钥匙要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对工作高度负责,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另外,电表箱的锁要经常更换或者交叉更换,以防止偷电者轻易打开电表箱窃取电能,造成电量流失,给电力企业带来利益和管理上的损害和不便。
4.加强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能计量装置的种类不断增加,计量装置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提高,原有的计量装置不断被新事物和新技术代替,比如,原来的机械表被电子表代替,自动抄表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和广泛运用。虽然引进了新装置、新技术,但是有的电力企业的计量管理部门没有对计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导致了不应有的计量误计、漏计,因此计量装置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我们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不拘形式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计量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从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减少计量差错;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减少人为造成的计量不准确、少计漏计的现象;从多方位、多渠道、不拘形式的加强计量管理,加大稽查力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收入。相信 通过培训,不仅能够全面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人员对计量管理系统的认知与应用,同时也能拓展员工的业务技能,为计量管理系统更好地推广及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5.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先进的计量管理技术,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电力商业化运行的需要,电力企业对电能计量的管理越来越重视,电能计量获得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的电力用户,直接关系到电力职工队伍的稳定,也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先进的计量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计量管理是电力的重要工作,而计量装置是保证,计量数据的采集是基础,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是关键,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计量管理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和生产销售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电力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管理模式,建立信息数字化计量管理系统,采用网络化运作的方法,“先试点、后铺开”,全面实行集抄、远抄技术,为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从而减轻计量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线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作应贯穿于用电管理的全过程,电力部门要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制定各种计量管理制度,使计量工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还要不断加强电能计量装置技术改造,使用先进的计量装置,真正实现智能化监管用电负荷,更进一步地提高互感器、电能表、表箱等的科技含量,实现智能化网络,防治窃电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电量损失。
参考文献:
1.吕秀婷;加强电能计量管理提高计量人员素质[J];农村电气化;1995年04期
2.杨越恩,杨培花;高压远程计量装置的探索与应用[J];包钢科技;2004年06期
3.胡万明;浅谈用电计量装置的管理[N];中国电力报;2005年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窃电
一、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
(一)电能计量装置所在计量点的性质。电能计量装置所在计量点的性质有很多,我们主要关心的一是客户类别,包括电厂上网关口、电网经营企业关口、供电企业关口等;二是计量方式,包括接线方式、单双向计量方式等;三是计量点的实际经常的负荷工况。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针对于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设备,电能表的附加误差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电磁场干扰、辅助电源的质量等因素引起,因此对环境信息的收集与评价有助于对现场运行的电能表计量准确度的评估。
(三)电能计量装置的信息。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性能决定于电能计量装置中各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应尽可能地选择适应计量点性质和环境条件的计量器具。电能计量装置中电能表、电力互感器的结构、型号、测量范围和基本误差或等级等信息的监督和管理,是对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度进行评估的基础,同时全面掌握和管理好这些信息,对于评估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是否需要设备改造均有帮助。
(四)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度的评估。对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的计量性能或计量准确度进行评估是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评估首先可以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计量性能是否在设计和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正确的评估可以使电能计量装置在正常的情况下使用时间尽可能地长,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要求
根据规程规定,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要求包含类型、规格、准确度、技术要求4个方面。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主要与PT误差、CT误差、电能表的误差、PT的二次回路压降以及计量二次回路的负荷、功率因数、计量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所以对计量装置进行改造时必须依据规程的要求进行规范配置。
(一)提高CT、PT和电能表的精度等级。对于负荷波动大的用户,改造中选用S级CT和电能表能更有效地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增大PT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缩短二次导线长度,或安装PT二次压降补偿装置以减少二次压降引入误差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
(二)合理选用CT变比,确保用户正常负荷时CT一次电流达到额定值的30%以上,尽可能选择复式变比CT,同时对未使用的变比档实施防窃电措施,这样可根据用户负荷的发展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变比,提高计量的准确性。根据电网一次中性点接地方式,将一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用户计量方式由三相三线改为三相四线。
(三)合理选配计量装置中的CT、PT和电能表,使它们的合成误差最小。改善计量装置的运行环境,以满足计量装置使用说明书和规程中规定的使用条件,将环境条件引入误差降至最小。
三、加强计量装置的防窃电管理
(一)加强培训,提高抄表人员素质。随着电力系统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机械表逐渐被电子表代替,自动抄表系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有些抄表人员素质不高,计量管理部门又没有重视再培训,导致不应有的电量误抄误计。同时他们对各种窃电方式现场查获能力不够,难以发现各种技术窃电手法。要加强对供电企业职工的培训,完善用电营销监督管理办法。
(二)定期审核抄表记录制度。抄表负责人应定期审查抄表员抄录的表示数和计算电量、电费等数据,必要时到装表现场检查是否正确。
(三)计量装置初装建档制度。初装或换装的电能表及互感器,必须写明表号、原电量计数、表倍率、互感器变比、地址及经办人等资料情况,以利有关的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中,曾发现因计错倍率导致电量长期少计的情况。
(四)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处理制度。高压计量装置出了故障,通常有两名以上专业人员就地解决问题,以规章为准绳,一般不易有偏差。撤回的事故电能表须经专业检定员,从表面外观到内部逐项检验。做出符合要求检验报告,为妥善处理所谓事故电能表提供依据。
(五)电能计量装置的保管和运输制度。电能表和互感器应在相应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例如,表库的温度应在0~+40℃以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5%,电能表应在其包装条件下运输)。
(六)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抽检制度。使用中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一般均由专业人员定检不误,并且供电公司定期对其检查,一般不会有问题,就是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解决。使用中的低压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数量大,并且安装地点不集中,人均分担定检任务较多,出了问题,有时拖到两到五年定检才能发现解决,为此,有条件的供电公司可以针对低压电能表和互感器制订相应的抽检制度,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七)电能计量装置的图纸管理和审核制度。电力部门对电能计量用的表板、表箱和计量柜都有相应的标准图纸要求,并设专业人员管理审核图纸,因此新装和改装的电能计量装置一般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为准确计量电能创造了有利条件。供电部门在审核图纸时根据电能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大小,优化组合它们,使它们的误差互相抵消到最小限度,收到计量电能更准确和电能丢失减少的效果。
四、计量装置管理技术措施
(一)计量方式的选择。对配电变压器容量150kVA及以上的大用电客户和特殊用电客户,如诚信度不高、有窃电经历者应采用高供高计,对其他客户采用高供低计,对城乡居民用电实行“一户一表”低供低计。对100kVA及以上用电客户,还应计量无功电能量。
(二)培养和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技术过硬的计量安装队伍,实行专业化计量装置安装和拆换,并配备齐全装拆工器具和安全工器具。
(三)建立健全计量装置资料,主要包括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固定资产账、卡片和电能表、互感器装拆移换凭证。此工作凭证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现场计量装置装拆记录,应按项目规范填写,特别强调的是,“客户代表”栏必须由客户签名,真正体现公开透明服务,程序合法按章履行。还有,临时用电计量装置登记簿、计量事故处理单、缺陷故障记录等,都应认真规范及时填写、登记,并实行微机化管理,逐步推行计量资产条码标识化。
(四)计量装置的定期检查。检查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熟练掌握发现问题的技能。特别是对技术性窃电行为的证据要有能力提取和鉴定。大客户每月不少于3次,一般客户每月不少于2次,城乡居民一户一表每月不少于1次,并根据季节性特点,结合用电营业普查,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统一检查。发现故障和缺陷,由供电所、大客户班配合计量所(中心)及时到现场查证,做好记录并报用电营销部及时处理。
(五)严格封印管理。封铅选用特制的具有编号、名称的新产品,封印由计量管理所(中心)、大客户班、供电所区分专用。电能表、互感器由计量管理所(中心)封印,计量箱外由大客户班、供电所10kV专责人封印,一户一表由供电所0.4kV专责人封印。相关人员领用铅封、封印必须登记。校验人员、安装人员和专责人员分别使用自己的专用封印。
(六)及时处理计量事故。对客户原因造成计量设备损坏,如电能表、互感器损坏的应追究赔偿,并追补电能量。对非客户原因造成的计量事故,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 对故意损坏计量设备的,对私自拆除、伪造封印、改动电能表(有功和无功)、电压、(电流)互感器或改变正确接线方式的行为,应先提取证据,再按《供电营业规则》规定给予处罚。对窃电性质严重者,交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线损管理;电能计量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057-01
电力网的线损率是对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价的有效指标,同时也是国家贯彻节能方针,对供电企业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供电企业而言,采取相应的降损措施,做好线损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目前来看,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线损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引起电力工作人员的重视,对其进行合理应用,提升线损管理的有效性。
1 线损管理问题
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线损率是在一定时期内电能损耗占供电量的比率,是衡量电网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它综合反映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在我国,对于线损管理主要包括几种方式下面分别阐述。
1.1 分台区管理
电力供应企业和相关电力部门对自身管辖区域内的公用配电变压器进行管理,对其电力线损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准确分析,然后对线损管理情况进行考核。
1.2 分压管理
分压管理指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对线损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的一种管理方法,可以从宏观上对整个电路不同电压下的线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1.3 分线管理
指对所辖电网内的电压主设备的电能损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管理对象包括主变压器、输配电线路等。
1.4 分区管理
分区管理指将线损管理范围内的供电区域进行分割,形成多个独立的管理单元,然后针对各个单元进行更加细致、更加精确的线损管理。线损管理是电力企业进行电力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技术指标。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降低电网运行中的安全隐患,确保电力应用的安全运行,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需要引起供电企业的重视。
2 电能计量自动化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在电力系统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低压集抄
低压集抄是通过在电力通讯系统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于用户的远程自动抄表工作,同时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对配电网的线损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各种电力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低压集抄系统具备校时、电表数统计、流量统计、远程抄表、异常报警等功能。
2.2 配变监测计量
配变监测计量是指利用智能化无线技术,在配变与主站之间,建立相应的信道,以实现对于低压配变的检测,进而对整个配电网进行监测,帮助电力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异常状况,减少线损,强化对于设备的安全监测,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2.3 大客户用电负荷管理
这种管理系统具备计量装置监测功能,可以实现对于计量装置的远程监测,对计量故障、偷电窃电等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用电情况,从而实现数据自动收集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为电量的结算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能够极大地提升用电监测和负荷管理的水平。
2.4 厂站电能计量遥测
可以实现对于变电站、发电厂电能的自动遥测,实现对负荷管理等的动态监控、线损分析统计,以及电网电量的统计、计算和考核。
3 线损管理中电能计量自动化的应用
在配电网的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自动创建线损计算模型,根据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线损计算,然后自动生成相应的线损报表,为线损分析和降损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线损管理中,要明确具体的线损目标,将其作为线损分析的对象,从名称、容量、类别、最高电压等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保线损管理的有效性。其基本管理流程下文分别叙述。
3.1 线损模型的建立
在四分线损管理中,虽然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对于线损率的计算而言,其公式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创建一个通用的线损计算模型,实现对各种线损数据的计算。对于计量自动化技术而言,主要是结合现有的数据信息,如变电站、大用户的用电信息等,分析其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建立相应的线损模型,然后将最新的数据信息代入模型中,实现线损模型的自动更新。需要注意的是,10 kV线路的结构相对复杂,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才能够对线路的线损率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并不能作为通用模型。
3.2 线损计算
通过对线损模型的剖析,结合计量点的用电情况,计算出相关的线损概率,最终可以得出线损的基本计算数据。对于计量自动化系统而言,要实现线损的统计功能,必须满足三个关键的要求,即数据的完整性、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统计周期的灵活性。其中,模型的准确性最为关键,同时也最难达到,不仅涉及了技术方面的要求,更涉及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配网GIS系统、SCADA系统等多方面的资源,需要电力企业各部门的支持和协调。
3.3 线损的自动化统计
应用计量自动化技术实现线损管理,需要做好四分线损的自动化统计工作,对各种低压的损耗量、不同电压等级的线损情况、主变压器的损耗以及各种输配电线路的线损相互结合起来,按照固定的周期,对其进行统计,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工统计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线损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线损统计的效率。
3.4 线损报表的生成和分析
结合线损统计得出的相关数据,自动生成对应的线损报表。为了对不同时间段内的线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到月线损乃至日线损,为线损管理人员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对配电网管理过程中的线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是否存在线损异常,如果存在异常,要做好记录工作,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减少异常线损,及时发现并处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计量故障、窃电等,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结 语
总而言之,线损管理是电力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线损管理中引入计量自动化技术,具有方便高效、节约人力物力资源等优势,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力工作人员要充分重视起来,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线损管理功能进行不断完善,确保线损管理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覃志刚.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13,(9).
[2] 谢颂宇.刍议计量自动化技术在配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