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0: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压的防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防治措施
高血压前期病人的预防主要是通过非药物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具体改善措施内容包括:
(1)减轻体重:体重指数(kg/m2)应控制在24以下。减轻体重对健康十分有利,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kg,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和左心室肥厚改善。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饮酒的超重者需戒酒,老年高血压则需严格限盐等。减重的速度可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达到减轻5kg以增强减重信心,以后再根据自觉的症状和有关指标决定减重的速度和目标。
(2)采用合理膳食:根据我国情况对改善膳食结构,预防高血压提出以下建议:①减少钠盐的摄入:WHO建议每人每日食量不超过6g,我国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制食品。同时适当增加醋等含盐较低的调料,以减少用盐及含盐的调料,同时增加食物的色香味。还应尽量多食用新鲜蔬菜,少食用盐腌制的咸菜、咸鱼、咸肉、酱等。②在食用主食米面外,定期食用粗粮:纯粗粮或纯细粮中的营养成分都不全面,要粗、细粮搭配,进行互补。一星期吃2~3次粗粮,定期吃点小米、棒子面、红薯。粗粮中纤维含量丰富,有助于调整脂肪和糖的吸收和代谢,还能防止便秘。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注意补充钾和钙,有资料表明,钾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我国膳食中钾的来源除谷类外,主要来自绿叶蔬菜、马铃薯、香蕉、橘子等,含钾多的蔬菜有油菜、菠菜、香菜菇以及菌类,如木耳、香茹等。含钙丰富的食品除绿叶蔬菜外,还有豆制品和奶类。每日100g牛奶可提供100mg以上的钙,所以饮用牛奶是值得提倡的。③多吃水果和蔬菜:研究表明,增加蔬菜或水果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下降。素食者的血压比肉食者低,其降压的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用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④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即使不减少膳食中的钠摄入和不减重,如能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连续40天可使男性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12%,女性下降5%。因此,建议改善动物性饮食结构,减少食用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高的而脂肪少的禽类及鱼类。
(3)限制烟酒:尽管有证据表明非常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的危险,但是饮酒和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关系,因此提倡人们应少量饮酒。如不能控制,则可少量饮用红葡萄酒(它可以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促进脂肪代谢,减少动脉硬化)。饮用量不能太多,按中国人的标准每天50~100ml为宜,每次少量,每天可以喝1~2次。黄酒、白葡萄酒也有同样有效。白酒要少些,1天只能喝25ml,啤酒约300ml。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的酒精含量应少于20~30g,女性则应少于10~15g。烟草:实验证明,每吸1支烟都会升高血压,即使是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吸烟也影响降压治疗效果,使防止器官损害的作用减弱,戒烟1年可看到对心血管的好处。
(4)增加体力活动:以需氧运动为佳,如快步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宜,按科学锻炼的要求,常用运动强度指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加年龄为180(或170),如要求精确则采取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另外,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人,其神经系统、平衡功能、调节功能及肌肉骨骼的改善很明显。长期坚持可改善血管的弹性,增强心脏的应激能力,增强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
(5)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生活节奏快,人的精神压力很大,这种精神状态常使人采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酿酒、吸烟等,降低或对抗了高血压的顺应性;生活无规律,不按时就寝,经常改变生物时钟,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自然就会造成血压升高。因此要生活规律,做一个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的人,保持快乐的心境。心理平衡的人,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偿功能才能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从而对保证人体的健康有积极的意义。对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细致的工作。一方面靠政府与政策的力量改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靠家属与社区医师做耐心劝导,帮助这些人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体育锻炼、绘画等,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同时还需加强自我净化心灵,升华人格,调适心理,陶冶情操,达到心境宁静,阴阳平衡,人格高尚。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起来,自身的抗病能力就是最好的医生,而医生只需要帮助他恢复这种本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能,来健康快乐的生活,让疾病远离我们。
参考文献
1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内容简介.高血压杂志,2003,8:234.
2 李燕,等.长期饮酒对浙江景宁畲族人群血压、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高血压杂志,2005,9:576.
方法:选择3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和实施,并对防治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
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2至5个月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占86.67%,患者糖尿病症状得到改善,血压指标得到降低,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结论: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宣教、服用降糖药物等防治方法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优化。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防治方法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89-01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非常普遍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消瘦、多食、烦渴、多尿、酮症酸中毒等,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事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特就糖尿病高血压的防治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3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高血压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11例,男性患者占19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41至83周岁,年龄平均值为(61.5±4.7)岁。全部患者均临床确诊,病程持续时间为1.4至12年,存在意识模糊、罹患严重精神性疾病、肾病、肝病、心脏病、脑病、继发性糖尿病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
1.2方法。
1.2.1预防方法。
1.2.2.1健康宣教。通过个人讲解、分发小册子、举办讲座等形式向患者讲解病情以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高血压以及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全面的掌握和认识,明确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对人体器官造成的重要损害,从而意识到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以及积极接受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各种配合工作,从而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1.2.2.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戒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体质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膳食的合理性。多食黑木耳、大蒜、芹菜、南瓜、山药等不含糖分或者含糖量较低的蔬菜和水果;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尽量食用豆制品以及鱼类等食物;多食燕麦、玉米等粗粮。
1.2.2.3适量运动。在患者体力以及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量运动,通过快走或者慢跑等运动形式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使血压和血糖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运动量不得超出患者的耐受度,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一旦出现疲劳、头晕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运动。
1.2.2治疗方法。
1.2.2.1服用降糖药。尽量选择有效的降糖药物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患者血压处于正常水平时,能够使由于心血管病而引发的死亡率得到有效降低。除了需对高血糖进行治疗外还需要对高血压进行治疗,以使该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在坚持口服降糖药或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药物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1.2.2.2保护肾脏。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功能通常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必须对患者肾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患者出现血糖过高现象而引发肾功能衰竭,及时进行尿路感染治疗、对血压进行严格控制、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1.2.2.3适量运动。适度运动能够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得到改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运动以使其新陈代谢获得良好的维持。
1.2.2.4合理饮食。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重要引发原因为新陈代谢紊乱,人体内部所需能量来自于血糖,血糖必须通过胰岛素才能转化为人体所需能量,饭后人体内部血糖水平升高,空腹时血糖水平降低,为了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必须坚持饮食疗法[2]。
2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2至5个月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占86.67%,患者糖尿病症状得到改善,血压指标得到降低,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3讨论
糖尿病病程较长,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高血压即为临床上非常普遍的综合性病症,患者一旦罹患此病必须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症干预和治疗措施。由于患者病程较长,在进行用药治疗时必须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部分药物需要长期应用,必须保证用药的规律性,不得随便停药或者增减药物用量。在应用降压药、胰岛素以及降糖药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但要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同时还需要进行降压治疗。适量运动能够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血糖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重要引发原因即为新陈代谢紊乱,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必须配合饮食治疗。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既能够保证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的充足摄入,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患者的治疗勇气,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3]。
本次研究中,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随访,结果显示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患者糖尿病症状得到改善,血压指标得到降低。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防治能够有效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范艳萍.糖尿病高血压并的防治研究[J].求医问药,2012,11(22):187-188
【关键词】 西藏;高血压;防治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和危险因素。然而,医学发展到今天还无法讲清楚该病的真正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医学上通常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人们常说的高血压病是指前者而原发性高血压多数学者认为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就与饮食、环境有关,特别是藏族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给高血压创造了良好条件,他们居住在高海拔相对寒冷的地带,所以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养成了一种喜食高热量的饮食习惯,喜欢吃动物制品,如牛羊肉、奶制品,喜欢饮用牛奶、酥油茶,还喜欢吃盐巴,所有吃的喝的几乎都放盐巴,特别在牧区更是如此。而高油脂的食物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高盐导致血管弹性降低甚至硬化这些都是高血压必需的条件之一。高原环境又是变化多端,强风、强热、强冷、缺氧这些不良刺激使机体总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也是高血压诱发因素。西藏是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医疗条件相对滞后,特别是公共卫生条件。人们居住分散,县、乡、村之间相隔千里而导致卫生宣教工作的覆盖面小加之绝大多数农牧民文化水平低,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较差,对健康重视不够,对疾病认识不足,特别是对高血压这个在西藏的常见多发病。农牧区有 一个以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认为肉类和油脂越多的食物就对身体好,就有营养。吃的喝的咸一点就觉得好吃好喝,对清淡食物几乎没有兴趣或者说认为吃素食喝清淡食物认为这人没有福气,代表着一种穷相,而根本不知道也没有考虑对身体的影响,这些生活习惯就是发生高血压的必备的条件之一。所以,在西藏患高血压的人很多且并发脑血管意外的也很多。在西藏搞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改变几千年形成的这样一种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然。而改变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谈何容易,决定着宣教工作的难度及广度大,人力物力都不允许。为此,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以村为单位,县、乡、村的医疗卫生人员组成医疗宣讲或诊治小组给老百姓测血压,拿典型病例讲高血压的危害防治与饮食之间的关系,这样更容易奏效,避免过多的讲解,人们会自然的改变吃大肉、大油、高盐饮食的习惯。所有疾病以预防为主,高血压更要从生活细节抓起,要从人们的吃喝穿行抓起。另外,现在承担基层医疗工作的西藏乡村医生普遍未曾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以短期培训为主,知识不够全面系统,特别是饮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要想提高西藏高血压的防治水平首先给他们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再者用药不规范,许多高血压患者吃药断断续续其原因不在病人而在医生,说明医生科学用药知识匮乏,所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及时地更新乡村医疗工作者的知识,加大培训、投入才能治本。除外改变生活环境,尽量避开过度的应激。患者如果能从事生产劳动必须坚持,因为运动是预防高血压的又一手段,但要适度。一旦得了此病不必紧张多虑,因为可以终身控制它的进展,只要配合医生,保持乐观的心态,正确认识高血压,控制高盐、高油饮食,适当锻炼,加以药物治疗不会给生活带来太多不便。至于药物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听信广告。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剂能根治高血压的药,更不要频频换药乱吃。(2)一旦确诊高血压应听医生的,坚持吃药不能随意停药,并且定时、定量。(3)定期测血压。若自家测的最好纪录给医生看,以便制定新的治疗计划。(4)不要擅自加减药物,不能将中药、西药、藏药一起吃。(5)不要认为药就是好东西,记住“是药三分毒”,用药不当可以使人致残、致死 。
总之,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最主要的不是药物治疗而是改变不良的行为和习惯:(1)少吃油腻食物,特别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肉、脂肪及高盐饮食;(2)多锻炼,但是应当选择适合自己年龄体质的运动;(3)保持开心快乐,抛弃悲伤、焦虑烦躁、紧张和过喜过悲的情绪;(4)任何时候要相信自己的身体能战胜疾病,不要总怀疑有病缠身;(5)有吸烟、熬夜、脾气暴躁、恋床久坐习惯的,要改正。(6)在西藏高原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很大,避免过冷过热,特别注意冬天保暖。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防治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in 270 patients with diet, exercis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dicine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Patients with goo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onclusion: the key to reduce or delay the complications of hypertension is careful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unity nursing.
【key words 】hypertension; community nursing, control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08-01
高血压具有患病率较高, 并发症严重, 预防和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用药和预防措施很多, 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治疗和预防过程。所以, 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必须树立长期治疗和长期预防的思想, 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专家多年的防治经验看,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要长期坚持降压治疗, 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水平, 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社区护理工作可深入到病人家庭, 了解病人的病情, 对高血压病的康复及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经过坚持对高血压进行社区护理,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管辖区的27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家庭管理, 建立慢病管理档案, 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其中男158例, 女112例; 年龄30岁-80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2社区护理
2.1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饮食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2.2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2.2.1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 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利尿剂应用不当可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血脂代谢紊乱;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延长房室传导时间,老年人β-受体功能降低,可引起低血糖、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末梢循环障碍,因此不宜单独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糖等变化,是否有心动过缓;Ca2+通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反射性增强,导致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使用过程中还可引起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转换酶抑制剂对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血钾升高、粒细胞降低、膜性肾病、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可引起刺激性干咳及血管性水肿[1,2]。患者应用此药时应随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如有异常,告知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α-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2.2 用药注意事项 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资料与方法
1年9月在南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年以上医生在进行业务相关知识学习时对知晓和培训情况进行不记名问卷式调查。医士15人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副高以上人中、高级医生7.8。
调查方法:参考程远植问卷法不记名问卷调查试卷采用A型多选择题共5道试题。每道试题有~5个答案供选择。每份试卷编号在电脑中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
结果
您是否看过或听说过《指南》、《手册》6年版看过其中之一6人(16);两种人;听说过但未看过人;不知道11人与他人的调查结果177相比经检验P>5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
你近年参加过高血压指南或者相关知识的培训等学术活动参加过1次1人次7人次以上人。
您认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下列哪一种:BP≥1mmHg或DBP≥9mmHg 人(8)与他人的调查结果78相比经检验P>5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BP≥16mmHg 人DBP≥95mmHg 6人;不知道人。
您知道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选择将升高的血压降到一定程度及缓解症状1人选择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致残的总危险1人()与他人的调查结果799相比经检验P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全部选对6人(16)部分选对1人(51)与他人的调查结果相比较低但是经检验P>5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
讨论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总体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医生对于《指南》、《手册》及相关资料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尤其对高血压治疗的目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知晓更少与资料显示的其他基层医院的内科医生相比有明显差异其他方面的知晓情况与其他基层医院的内科医生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这与社区在高血压方面的技术力量有关有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1名在高血压方面并获得过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培训及普及还待加强:我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借鉴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导建议参考我国近年来的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结论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高血压防治策略。《手册》公布6年《指南》基层版也公布了年然而本组调查中有6个医生看过或了解11个医师没有听说过提示社区医师对相关高血压纲领性文献的了解很不尽人意。因此宣传和普及《指南》意义重大但任务却十分艰巨《指南》的培训及普及有待重视。
降压目的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仍是重点培训内容:社区医师水平差距较大尽管中高级医生78但是总体水平还是较低。在调查中全部选对6人(16)部分选对1人(51)大部分医生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概念模糊、了解不清楚这对于评估高血压预后、决定治疗方案和进行相应的生活干预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对治疗高血压降压的主要目的只有的医师能正确选择“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致残的总危险”;多数医生概念不清选择将血压降到一定程度及缓解症状者。临床医师对高血压治疗目标的正确了解关系到高血压的控制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尽管在东莞高血压相关的学术活动每年有~次但是只有少数社区医师参加过1~次绝大部分的社区医师没有参加过高血压相关的学术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有学术活动通知没有发到社区没有组织安排相关的业务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自己获取《指南》的通道有限。
要在更大范围内深入普及《指南》还需要医疗行政部门、学术团体、社区主管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全方位的进一步支持和配合。加强社区医师的培训工作建立包括社区全科医师不同层次的高血压防治队伍已刻不容缓。
问题及建议:①首先是相关部门重视社区医生的培训、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重视技术骨干的作用。②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指南应该免费派发到社区或者免费下载《中华高血压杂志》在这方面已经开了先河值得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9基层版)编撰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9基层版).中华高血压杂志,1,18:1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年修订版(单行本).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规范化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95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高血压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范畴。通过对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评价高血压的干预效果,并对其措施进行评估,为推进社区慢病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高血压患者244例,年龄35~80岁,且随访治疗时间>1年,资料齐全,在一个小区选取知情并的配合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干预组,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选取同期在另一个小区高血压患者118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随访治疗管理。
排除标准为:①有精神异常的患者;②同时患有肿瘤,且近半年内接受过化疗和放疗;③年龄35~80岁;④存在可能导致参加者不依从及失访情况;⑤正在参加或近30天内参加过其他研究项目;⑥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害的中风患者(影响接受健康教育课程)。
方法:本研究采用社区为基础的对照试验设计。将干预组和对照组(日常的三级管理服务)干预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效果。⑴管理流程: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社区《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中的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随访流程图,对已接受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⑵管理方式:通过培训、咨询、指导、健康教育等方式:①首先给小区指定1名责任医生和护士各1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联系电话,接受咨询;其次对社区责任医师、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血压的正确测量等内容,每次培训后都进行效果测试。②健康教育内容:认识高血压;目标设定与制定行动计划;如何在增强自信;如何处理情绪紧张;锻炼;合理膳食;戒烟;体重控制;药物合理使用;血压的自我检测;与医生配合等。健教课程一共6节课,每周上课1次,在连续6周内完成。6周课程之后,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分组每个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结 果
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管理效果比较,见表2。
讨 论
社区规范管理是高血压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督导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调适患者的心理状态,运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随访,方可使患者形成良好的服药及遵医习惯,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改变行为生活中的危险因素,达到治疗的目的。
【摘要】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压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因而积极防治老年高血压病在当今全球人中老龄化日超严重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本文就老年高血压诊断与防治做一简单的分析,为使我们能对老年高血压作好防治工作。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诊断;特点;治疗。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日益增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也相继增多。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理论研究已成为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1 症状和体征
1.1 症状 患者可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恶心、呕吐、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神经质、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颈部僵硬不适、心悸等,这些症状一部分是高血压直接引起,部分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还可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复出血,常见有眼结膜出血、鼻出血,少数可有咯血,这些症状与血压水平未必一致。后期症状常为心、脑、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所引起。
1.2 体征 可闻及主动脉瓣第2心音亢进,年龄大者可呈金属音,可有第4心音,主动脉收缩早期喷射音。高血压持续时间长时,有左心肥厚征象。到晚期,可有心、脑、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的体征。
2 诊断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 以往认为血压随着年龄增高是正常的,随着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是错误的。1999年WHO/ISH提出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及2003年5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第七次报告(JNC7)》中均未提出老年人高血压病诊断标准,2003年6月《欧洲高血压指南》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控制在90mm Hg;(3)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 Hg,舒张压
3 特点
1.1 半数以上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基础是动脉硬化,所以容易发生脑血管及心血管严重合并症。
1.3 "白大衣高血压"多见;
1.4 由于动脉硬化,血压易随变动而波动,故易发生性低血压,并且老年人血压会随季节、昼夜而发生明显变化。
1.5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
4 原因
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很高,在64岁以上的人群中约占50%,其中多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常见原因:①高钠饮食,加之肾脏排纳能力降低。②肥胖,尤其向心性肥胖。③老年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④老年人交感神经活性高,血中肾上腺素水平较高。⑤老年人血管弹性低,血管内膜增厚,常伴动脉粥样硬化。
5 治疗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平稳、有效,②安全,不良反应少;②服药简单、方便.易于提高依从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
5.1 非药物治疗: 任何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应放在首位,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动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1],具体内容包括:
5.1.1 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
5.1.2 合理膳食,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减少钠盐摄入,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适当补充钾和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鱼类制品等。
5.1.3 限制饮酒,尽管有证据表明非常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但是饮酒和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相关,所以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非常重要,尼古丁可使血压波动性加大并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及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
5.1.4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避免紧张和精神刺激,保证睡眠。:
5.1.4.1 行为干预及认知治疗:即恰当地采用关怀、说服、开导、鼓励、提供保障等方法,干预其一些易引起血压升高的不良行为,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其危害以及控制血压的重要性,介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以便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个正确的认识,利于血压的控制和调节。
5.1.4.2 心理疏导:对于患者要格外热情接待,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特殊心理状态,如孤独、抑郁、焦虑,思想压力大,因此,要和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只要坚持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生活规律,注意休息,纠正不良性格,就会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避免并发症,保障健康和长寿。
5.1.4.3 生物反馈和松弛治疗:教育和指导患者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诱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利用听音乐、看电视、练气功等方法,进行心态和机体肌肉的松弛训练,消除不良情绪,减轻精神负担。
5.2 药物治疗:目前世界范围用于降压治疗的主要药物有6大类西药[2]。
5.2.1 利尿剂:利尿剂是价格最低和最有价值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适合所有患者,尤其适于老年人、肥胖及有早期肾功能损伤、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患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治疗特别需要小剂量,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12.5mg/d或更低为宜;目前临床上还有与噻嗪类利尿剂化学结构相似的利尿剂吲哒帕胺,由于其兼有扩血管作用的独特机制而且不干扰。营,ILB固醇及糖代谢,可减轻微蛋白尿及左心室肥厚,是较理想的利尿降压药。
5.2.2 β-受体阻滞药:β一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是一类安全、价廉、有效的降压药,适用于循环动力功能亢进伴有冠心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目前临床多用中效脂溶性B.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及长效水溶性比索洛尔等。对于有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者应避免使用。
5.2.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ACE抑制剂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尤其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适用于老年高血压伴有糖尿病、高尿酸或心力衰竭的患者。临床常用有培哚普利、依那普利及具有双通道排泄的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等,主要不良反应是干咳。
5.2.4 钙离子拮抗剂:所有钙拈抗剂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且耐受性好。适用于老年高血压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痛风或有代谢紊乱的患者,特别是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有预防卒中的效益。最好使用长效钙拮抗剂,避免使用短效制剂。常用钙拮抗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及缓释维拉帕米等。对于无糖尿病的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选用廉价的第二代短效制剂尼群地平,往往亦可收到较好效果。
5.2.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最近推出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它有与ACE抑制剂共同的特点,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特殊价值。该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延缓血管肥厚和动脉粥样硬化,消退左心室肥厚。而且几乎无不良反应,最大优点是没有咳嗽的不良反应。代表药卢沙坦、缬沙坦,此类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大型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5.2.6 α-受体阻滞剂:α一受体阻滞剂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其主要不良反应是性低血压,故不适宜老年患者。
临床发现,下列两种降压药联合应用是有效的。(1)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2)利尿药+ACEI(或Ang 11受体阻滞药);(3)二氢吡啶类药+B•受体阻滞药;(4)钙拮抗药+ACEI;(5)钙拮抗药+利尿药;(6)仅一受体阻断药+B受体阻断药联合用药。剂量可取单一药物常规用量的1/2,必要时少量增加剂量,在许多病例中,必要时可能需要3或4种药物联合应用,方可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选用降压药物时应注意:(1)应定时服药,长期坚持服药;(2)应避免快速降压;(3)利尿药为理想降压药,但需小剂量使用;(4)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者较多,且多伴有心动过缓,应用B.受体阻滞药时应谨慎;(5)a-受体阻滞药易导致直立性低血压,故多不宜用于老年患者。
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家庭治疗过程中常存在不少误区,也应引起重视。①根据自身症状服药,每个人对血压外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不一定完全平等,所以凭感觉用药是错误的。②过快降低,过快过低降压会使病人感觉头晕乏力,甚至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③血压一旦正常,立即停药,应认识到血压降至平常是药物作用,停药后不长时间内血压再次升高,由于血压大幅度被动,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并发症,所以当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逐渐减量,并小剂量维持用药,而不应断然停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发生率逐年上升,及时规范合理降压正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杜文会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J]2010 11 3-22
1979年武汉地区的调查资料中发现,中学生(13~17岁)发病率为2.22%,大学生(18~25岁)为4.61%,这说明青年人的高血压有随着年龄增高的趋势。一般认为城市青年的发病率高于农村青年,但男女差别不大。
青年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常常伴有明显的高血压遗传因素及家族史(如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史)。据新近统计,高血压病人中有家族史者可达59%。各种实验也表明,本病有遗传因素的存在。
2.往往起病缓慢,青年自觉症状较轻,体型常常比较肥胖。
3.继发性高血压病,发生于其它疾病之后,通常可找到比较明显的病因。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青年妇女怀孕后期引起的妊娠高血压,还有一些肾脏的肿瘤和内分泌疾病如多囊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等。这一类病人除了血压增高以外,同时还存在原发疾病的症状。这类高血压也叫做“症状性高血压”。
4.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的高血压病,这种类型在青年人高血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常常与情绪紧张有关。一些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又少的职业,如司机、会计、电报员等,易患此类高血压病。此外,长期受到城市和工厂的噪音干扰,对视觉、听觉形成慢性刺激的环境,也有可能导致血压增高。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血管收缩中枢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引起全身小动脉血管痉挛,血液通过这种痉挛变细的小血管,所受到的阻力增加,血压自然要升高。此删除了血压升高以外,还常伴有心悸、汗多等症状。一旦情绪稳定,紧张因素去除,血压可降至正常。
5.有些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小伙子和姑娘,也会发生暂时性的血压增高,俗称“青春期高血压”。人进入青春期以后,体态、功能、性的特征都有明显变化,脑垂体、性腺和甲状腺等内分泌活动比较旺盛,促使全身肌肉、骨骼、心肺等组织器官迅速地发育成长,但是,心脏的成长,比其它组织器官要缓慢些,这样,无形中心脏的负担就要相对加重,而青年人的血管又比较狭细,血液通过狭细的血管,就要靠心脏加大力量,再加上青春期的青年往往情绪不稳定,几种因素加在一起,血压便容易升高了。
青年人发现自己的血压偏高怎么办?
1.不要过分紧张,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心情舒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饮食宜清淡,少吃盐。较胖的病人应少吃动物性脂肪,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烟酒嗜好者要自觉戒除。
3.定期测量血压。如收缩压高于16O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就有可能是临界高血压或可确诊为高血压,这都要积极进行防治。
高血压虽是较大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但不是疑难杂症,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继发性高血压仅占5%~10%。简单的血压计、听诊器和通过口服药物就可以达到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需要,而不像冠心病、复杂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需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大型医疗设备和复杂的介入手术才能有效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况且,国家近年来多次加大基层医疗单位的投入,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很多偏远山区的卫生院也有心电图、X线机,能做基本检验项目。基层医疗单位具备高血压防治的条件是在基层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前提,而笔者认为,基层医生由于全科医师工作性质的缘故还具有潜在优势。
提高高血压知晓率
发现高血压患者是高血压诊疗的第一步,目前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不尽人意。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高血压知晓率50%的高血压患者仍不知道卒中等危险正在逼近,这主要是高血压初期多无明显症状,故称为“无声杀手”。
目前,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途径多是患者明显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或单位组织体检时发现高血压。由于乡镇居民,特别是在乡村农民参加有组织的单位体检机会不多,即使城市机关单位职工也缺乏健康体检意识。笔者曾在大城市政府机关调查发现,仍有3%的人员因为工作忙等原因未参加健康体检而不知道自己血压高低,而在农村和边远地区还有很多人从未测过血压!由于大医院就诊人满为患,每位患者就诊时间有限,在内科就诊的患者也并非每位都测血压。因此,目前大医院的工作方式难以大幅提高高血压知晓率。而基层医生有时间和条件,甚至某些环节还具有优势。
规范血压测量
全科医生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基层卫生单位就诊人数相对较少,医生有时间对就诊患者检测血压。另外,笔者在部分农村卫生室看到即使条件简陋,高血压患者也可像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要求的那样“在安静的环境下,舒适地坐在靠背椅子上被检测血压”,而在大医院常常看到的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医生坐在靠背椅子上,而患者坐在方凳子上的景象。
基层医生有时间在较安静的环境下测量血压,这是优势,但具体操作方法上要认真、规范(详见图1)。
应让患者坐在靠背椅子上舒适、放松地被测血压。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在同一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定期进行血压计检测校正。
通常测量右上臂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1,但如左上臂血压高于右上臂,则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
绑袖带时要注意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 cm,应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时应手持听诊器体件置于肘窝,不要塞进袖带里影响准确性。见图2。
充气时水银柱高于预计血压值30mm Hg,缓慢放气约2~6 mm Hg/秒,不要太快,最好测量2次。
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1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消失音)。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主动脉关闭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
“相对减少”白大衣高血压
众所周知,在医院就诊时由于患者见到医生紧张而所测的血压较高,称之为“白大衣高血压”。大医院医生不可能熟悉所有门诊就诊的患者,常常不可避免“白大衣高血压”。而基层医生对所服务范围的患者较为熟悉,乡村医生到村子里随访高血压患者,走家窜户如同走亲戚,与每一位患者都很熟悉,“白大衣高血压”也就相对较少。
诊断、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方面仍需规范化
基层医生多数是全科医生性质,在基层几乎什么病都要看,按血管病的心血管专科医生要求难免有一定困难。但是,基层医生要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概念,因为有些像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者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祛除病因常常可以得到控制,所以在发病年龄
【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年龄渐渐年轻化。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我国卫生部在防治高血压病提出各种防治标准及措施,说明高发率足以引起有关人士重视。经我们几年来的观察,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除药物以外,还需要健康教育的干预。在社区医疗服务中,这点尤为重要。从2000年起我们社区医疗中,除用有选择性的药物治疗以外,90%高压血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有效的心理护理的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社区科于2000年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确诊高血压病人中,男200人、女150人,年龄段65岁—89岁262人,30岁—65岁88人,以中老年居多,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心电图改变,甚至有少部分出现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溃疡难愈合及糖尿病足等。
2 方法
利用社区服务这一医疗教育场所,我们以病人为中心,以多种形式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技巧与病人进行沟通。按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不同的文化程度,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具体实施做法有:
2.1 首先要倾听,做为一个实施者要耐心的倾听病人诉说,让他们通过语言尽情宣泄,然后耐心热情向他们解释、安慰、表示同情,取得病人的信任。在这一过程中护、患关系形成一个良好开端,对下一步的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2.2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病人由于生活上不良习惯,烟酒过度,工作长期高度紧张状态,不知适当休息和调养、暴饮、暴食,使血液长期处于高脂、高凝状态,血管弹性差,使原有高血压病情加重并出现心脏、肾脏、眼底等脏器受损,生活质量下降。
此段时间我们用语言、文字(一些科普书籍)宣传版报等方法,用最通俗的知识传授给病人,使他们意识到不良的生活行为会直接影响生命质量甚至生命危险。及时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合理饮食调理及注意休息,防止靶形器官的损害,预防并发症。
2.3 高血压是一种终生需要服药的慢性疾病,一些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极易引起心理不良情绪、焦虑、紧张、悲观,甚至有过激的行为。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需要我们进行心理护理于预,使病人对高血压有了正确的认识,清除不良情绪。
2.4 教病人学会使用血压计:如测量的方法和时间,做好记录,以利于观察以后的血压变化。督促病人定时服药,一些病人尤其年龄较小的病人,认为血压高时就服,不高就不服,这样不规则的服药方法,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2.5 家庭与社会的共同支持,单靠我们医务人员的工作还是不够,还需要家庭和社会上的共同参与,尤其老年患者,他们对家人的依赖及疾病的认识程度,病人的心理冲突,需要家庭的温暖和亲人协助排解,以达康复的目的。
2.6 定期走进社区进行有关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教会更多的人群如何对慢性病进行防治,从而逐渐达到普及的效果。
3 结果
通过这几年时间观察,我们经过全面的评估,结果认为实施社区医疗的健康教育,通过社会网络、家庭、同事的帮助与支持是病人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其中,病人家庭的社会支持起主导地位,通过护理手段干预,可以使病人家属明白其情绪和行为方式会影响病人对疾病的心理和态度。影响疾病的转归,进而影响家庭的社会功能[1]。我院社区科收治全部病人总体血压平稳,合并有高血糖、高血脂、心电图改变等症状的都有不同程度改善,许多病人长期保持正常工作,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4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也是一种身心的疾病,社区卫生服务不是单纯的社区医疗服务,而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2]。我们意识到高血压患者这个庞大群体对自我保健知识需求迫切,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从宏观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高血压有正确诊疗标准及使用药物规范,微观上有社区医疗群防群治健康教育的知识普及,从临床上用药指导到家庭生活习惯的改良和治疗保健,使高血压病的治疗从根本上真正得到一个完整防治体系。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参 考 文 献
全麻恢复期尤其拔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对高血压患者有相当危害性。我院麻醉科2004~2007年收治伴高血压的手术患者60例,在拔管前用利多卡因0.5~1 mg/kg+艾司洛尔0.5~1 mg/kg预防拔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60例Ⅰ~Ⅱ级高血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0岁,其中胆管手术42例,胃肠穿孔14例,肠梗阻4例。
1.2 术前常规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和阿托品0.5 mg,麻醉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中均未用降压药。
2 方法
术毕清醒,具备拔管指征时,于气管吸痰及拔管前2分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1 mg/kg+艾司洛尔1 mg/kg,监测ECG、SpO2、SBP、DBP,记录给药前、吸痰拔管时、拔管后的HR、BP变化。
3 结果
给药前SBP达(160.3±13.5)mmHg,HR达(110.4±14.3)次/分;给药后吸痰及拔管时SBP(130.4±12.7)mmHg,HR(96.5±10.2)次/分,明显低于给药前,拔管后1~2分钟趋于平稳,无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全麻恢复期由于麻醉减浅,患者疼痛,苏醒,加上反复吸痰和拔管刺激往往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心率明显增快,增加心脏做功和氧耗,诱发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衰等并发症。在防治此类反应时,首先应加强呼吸道管理,排除缺氧和CO2蓄积,进行气道吸引和拔管前应使用适当药物预防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利多卡因1 mg/kg不能有效预防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但对抑制吸痰时的呛咳反应有效,艾司洛尔是对心脏作用选择性强的β-受体阻断药,2 mg/kg艾司洛尔能有效抑制拔管时的BP升高和HR增快,且作用快,但HR、SBP变化大[1]。我们采用利多卡因0.5~1 mg/kg+艾司洛尔0.5~1 mg/kg的混合液有效地预防拔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使患者安全地度过拔管关。
值得提出的是: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硬化等原因,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在防治BP、HR过高、过快时,亦应避免药物相对越量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因此在密切观察的同时应强调用药的个体化和适当的注药速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无偿献血;原高血压;防治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0-02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导致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肾脏、血管压力感受器功能异常,以及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均可能参与其中[1-3]。根据卫生部门的权威信息,2011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4.5%,且每年以3000万左右的人数在增长,预计全国高血压的人数多余1.9亿人。高血压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通常无症状,只是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血压短暂升高,随后可自行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利用无偿献血检出高血压对患者进行防治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参与无偿献血的体检者中选出226例高血压患者,通过对他们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参与无偿献血的体检者中选出226例高血压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在样本选择中,所有患者神志清楚,对答良好,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中男性128例,女性98例,年龄为37岁至70岁,平均年龄为58.5岁。按照WHO分类方法,Ⅰ级高血压病60例,Ⅱ级高血压病110例,Ⅲ级高血压病56例。给每个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本组的226例高血压患者定期电话跟踪随访以及充足的健康教育。
1.2 调查方法 对参加献血的人员进行检查后,血压高出正常标准的献血者做好详细登记和记录,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及时向他们发放高血压的知识宣传手册以及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表。对照问卷调查表向他们解释每条的意义,文盲的患者可以由医护人员代他们进行填写,待问卷调查结束后,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血压高出正常标准的每个献血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复查,从各方面帮助他们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3 健康教育 向高血压的献血者宣传调整饮食结构的重要性,向他们介绍高血压的基本医学知识,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保健和治疗措施,教会患者合理的生活规律、按时进行一定强度的锻炼。
1.4 护理干预[5]:
1.4.1 合理饮食 饮食与血压有密切的联系,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好咸辣食物,大量饮酒,长期饮用浓度较高的咖啡,膳食中缺少钙,这些因素都会促进血压升高。因此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保证钾、镁、钙等元素的足量摄入。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等。限制钠盐摄入,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以不超过6g为宜。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线性相关,对于喜好饮酒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者严格控制。
1.4.2 适量运动 研究表明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肥胖通常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形成的,减肥可有效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制定合适的运动锻炼方案,循序渐进,增加有氧体育锻炼,如散步、跳绳、慢跑等,鼓励患者保持恒心,坚持每日进行锻炼,运动强度逐步自行调整,以运动后身体舒适为适宜程度,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压下降。
1.4.3 心理疏导 长期受到不良刺激,如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加上体内生理调节不平衡,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易发生高血压[1]。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加强医护人员同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明确引起患者焦虑、急躁的原因,允许患者发泄心中的不满,为患者解疑答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鼓励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生活压力,时刻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1.4.4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养成睡前排便的习惯,睡前排尽二便,进行足浴,足浴一方面可以消除身体上的疲劳,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调整血压,提升睡眠质量。睡觉时宜穿宽大舒适的睡衣,采取右侧卧位,防止压迫心脏。洗澡不要用热水或冷水,以减少血压骤然变化,以洗温水适宜。性生活适度,青壮年患者应尽量控制或减少,老年患者应避免,以防发生意外。对于喜好抽烟的患者,应加强教育,鼓励并且帮助患者戒烟。
1.5 观察项目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比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情况的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参与无偿献血的体检者中选出226例高血压患者,通过对他们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患者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熟悉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情况均比之前有明显善(P
3 讨论
要加强对高血压病人健康内容的充实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无偿献血路径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对不同病人存在的各类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而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强调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参与无偿献血的体检者中选出22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吕永贞.利用无偿献血路径开展防治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26-29.
[2] 蔡秀芹,樊红.高血压病和脑梗塞发病及治疗过程血清NO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09,19(8):31-33.
[3] 许明华,赵计端,鲍业明,等.硬膜外阻滞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测定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实践,2003,12(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