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0: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作学习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实现课堂互动化
实现“课堂互动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互动化教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结合合作学习理论,对小学班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以小组的形式在班里内开展学习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讨论,构建班级管理负责人,通过分层讨论与探究,在学生的互动研究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兴趣。汕头市某小学在实行“课堂互动化”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早读时间,以学习委员作为岗位负责人,在班里中实行分组,针对昨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然后由班主任对探讨结果予以评价,并且对解决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通过这种互动交流的模式有效完善了该校小学班级的管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2优化学生成就动机
在小学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鼓励与赞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在针对当下小学教学质量进行改善的过程中,优化学生的成就动机,成为教学优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越高,其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针对这一问题,相应的在办理管理过程中为学生营造更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更大的成功可能性,以此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上海市某小学在优化学生成就动机的过程中利用“利益共同体”这一全新的管理机制,有效改善了该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校以语文课程为重点改革对象,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对每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例如作文竞赛一等奖、诗歌朗诵比赛获得优胜、期中考试成绩获得提高等。通过对每个小组予以学习动机的制定,充分激励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了正确方向。
1.3强化学习目标管理
在合作理论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在班级内进行目标管理的强化,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互进互助,共同解决问题。基于班级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强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小组制定相应的目标,以构建目标向导为主要研究方向,让学生在集体学习的大环境中有效树立自身的学习目标与班级的共同目标。淮安市某小学在强化学习目标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优秀班级的评选活动,在校内发起了合作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组,再对每组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制定,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独立解决学习问题,活动实施过程中还相应的评选出了多位学,让小组长对每组学生的问题研究质量进行正确评估,以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问题解决能力与目标管理能力,为该校今后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4培养学生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学习质量保障,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不会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普遍存在的“照本宣科”与“应试教育”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对我国当下的小学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发展阻碍,因此,在针对我国小学教学问题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是正确有效的问题解决手段。长沙市某小学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该校所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了相应改善,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为主要改善目标,施行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校通过将合作学习与自主管理有效结合,施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相互取长补短,有效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同时,该校在实际教学中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制订符合个体学生的独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各个阶段的综合学习。该校还开展了学生风采展示的专项活动,将学生自身能力进行展示与发掘,通过将自主管理进行放大的方式,有效改善了以教师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使该校教学在合作学习理念的引导下,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
2合作学习理论下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
2.1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在合作学习理论实际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上至关重要的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对学生起到了监督作用,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实现了学生间的相互监督与相互鼓励,为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与自我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在学生群体相互交流与督促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自觉的遵守办理管理制度,极大的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
2.2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在合作学习理论实际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各自相应的学习任务,在问题探究与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自身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效帮助。同时,学生群体间进行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学习能力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3结语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 共同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都对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梳理比较,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内涵和本质,有助于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有效更合理地运用它们。
一、两者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1]这些充分强调了学生作为知识建构者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2]在合作学习的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帮助、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学生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学习。每一个学生都以小组中必不可少的成员的身份进行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都可以为小组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并且在自己为小组作出贡献后都能获得同伴的尊重,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赢得自尊的需要,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大的体现。
二、两者都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由过去的权威者变为促进者和引导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三、两者都重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其中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合作学习,从其字面意思便足以看出“合作”在这种学习中所占的绝对分量。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属其互动观。这种互动观是一种科学全面的互动观,强调师师、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全员互动。合作学习认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它们之间的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强调所有动态因素之间的共同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师师互动合作,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多维立体特征。
四、两者都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建构主义教学情景下,因为学生是主动投入而不是被动地作为听众,所以他们更乐于学习,也能学得更多;这种学习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因而当他们完成任务时,获得的自我成就感就更大,获得的自信和喜悦就更多;同时当他们集中关注思维和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时,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协作环境下的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与同伴和其他学习者的合作,能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技能;当他们作为团队合作时,在思维互动中,容易对相关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形成对知识较深刻的理解;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贡献自己所想所能,这就使得学生易于产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当看到自己的建议和努力为小组带来成绩时,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这会进一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相应也就会进一步提高。
五、两者都是适合当今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
当今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知识和丰富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较之传统必须更新升级。在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上,建构主义和合作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信息时代为这种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广泛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网络信息、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等)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通过网上互动交流软件,学生不仅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学生之间也能相互协作和支持。这样的学习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也将带来更大的效益。
合作学习理论重视团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个人的学识和对世界的改造作用显得非常渺小,必须依靠多人的智慧,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合作学习的品质。并且,信息时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合作学习创造了更好发挥作用的条件。在一个信息化的课堂上,所有人的资料和作品都可以以共享的方式进行交流;在课堂外可以通过留言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课堂内外都可以突破班级的限制,同国内外专家、同年级学生或共同兴趣爱好者进行交流。个体通过各种交流协作的方式,相互促进,相互扩充知识,拓宽视野,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业在飞速前进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简要探析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以及其优势。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小学、班级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腾飞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对人才的需求,而人才靠教育。因此,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要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使得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纷纷涌现,本文主要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基于这一理论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
1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背景
合作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相互合作,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随着合作理念的发展,它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引发了教育界对合作学习的探讨,并形成了合作学习理论,且广泛应用到小学教育实践中来。例如,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课堂中的合作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参与到合作讨论活动中来,对提高其学习成绩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形成互助、信任、尊重等为基础的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不同渠道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还没有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大影响。合作学习理论具备的优势以及其理论体系的待丰富使得相关学者不断推进对其的研究性学习以及相关实验,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与价值被进一步挖掘,激发了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热情。
2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实践研究
2.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按照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小学班级管理中,可利用合作小组模式展开管理。从具体的实践操作来看,应注意以下方面:1、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一个班级内的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应该大体相当。而具体到各个小组内成员分配,则将成绩优秀的组员与成绩一般的组员按一定比例合理混搭分配。2、组建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家庭背景、性格爱好等等多个方面因素。2.2合作学习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1)组建异质固定分组。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性别、身高、性格等等因素,将其分组。如辽宁省省鞍山市某小学三年级某班,将全班学生分为12组。每组5人,简称A、B、C、D、E。每组设立组长,组员有成绩优异的A、B,也有较差的C、D、E,有男生A、B也有女生C、D、E。小组内自觉性纪律性好的A、B可以给较差的C、D、E做榜样,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监督。比起班主任独自管理全班,三令五申,小组成员间的良性同伴影响更加有利于小学生学业等方面的提高。(2)捆绑式评价,个体小组互为依赖。对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组内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政策。例如小组内5名成员在集体活动或课间要遵守班级、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有小组成员违反学校班级纪律,则全组成员均要扣分等等。小组成员的良好表现则对小组最终成绩有重要帮助。如鞍山市某小学三年级体育老师林老师说:“实行合作学习小组后,学生纪律感加强了很多。进行课间操时,原来大吵大闹影响班级秩序的学生,现在有了很大变化。即使有时仍有个别学生吵闹扰乱秩序,只要提醒他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小组评比,他立刻就变得遵守纪律了。
3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
3.1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即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从旁协助,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学的积极环境。而大量实践结果也表明,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合作学习小组的异质性使得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态势。
3.2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表现在班级管理上,即为对自我的约束管理和对民主的需求。而合作学习小组满足的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在民主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使其主动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从而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其形成以互助、关爱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4结语
我们传统的思维理念中,小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需要班主任进行严格管理。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越来越被大众认可。这一管理模式对小学生学业成绩、自主管理能力等等综合素质产生的有利影响有目共睹。但是这一模式还不完善,仍有需要改革、创新之处,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研究。
作者:范丹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湖南小学
参考文献:
[1]应明炉.“捆绑式”评价———推进“板块教育”的一剂良药[J].上海教育科研.2010(06)
关键词: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英语教学(English Teaching)英语课程标准(Standard of English Curriculum)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其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部也于2001年秋季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此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标准》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景中,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情景,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生之间的合作应当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以此理论,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作了一定的尝试。
一、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们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并发现了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J?R?嘎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有五个基本要素:(1)积极的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Small 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3)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4)小组合作技能(Small Group Skills)――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5)小组的自我评估(Group Processing)――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应怎样提高其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同伴教学法、小组游戏竞赛、小组辅助个体和共学式等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 合作学习在英语听写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要求五级要“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要“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45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提高了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 Winkins)指出:若没有语言和语法,尚可传达一点点信息,若无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词汇不足会使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受到限制。简言之,外语学习,词汇为本。而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这一关过不好而渐失信心。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时需要做大量的听写练习,听写是训练听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师读、学生写,然后分组交叉批改,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初中阶段这种练习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每次听写时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允许他们课后有重新听写的机会,由合作学习小组内成绩较好的组员帮助他们听写。如果经过课后的复习重新听写得满分,教师仍然可以认可他们的成绩以资鼓励,因为他们经过努力进步了。
2. 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一~九级的“目标描述”对“说”的要求难度依次递增。《标准》在五级的“目标描述”别要求:“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口语学习不同与书面学习,它更依赖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是我国外语教学界近年来大力推崇的活动形式。活动简便易行,但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例如:(1)变换伙伴。小组的伙伴一般是身边的同学,搭档长期固定不变,难免觉得不新鲜。可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让学生经常变换搭档。(2)变换距离或位置。为了使学生大声说,听得见,可以把坐着说的方式改为站立地说,把近距离肩并肩地说改为远距离(间隔一米左右)面对面地说。(3)变换练习方式。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如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问题、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等。
朗读对话:学生学习完一段对话后,教师一般要求他们分角色表演。这时,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自告奋勇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而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乐于表演,美中不足的是英语能力较弱,但为了合作小组的集体荣誉,他们也不甘示弱,会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在合作小组活动中充分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讨论问题:合作小组同学围绕某一话题或为找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如“Mary的母亲病了,但Mary工作很忙不能回家乡看望并照顾母亲”,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她出主意,要求尽可能使用情态动词。笔者把这个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效果比较好。下面是经过整理的某一组各人的意见:A thinks Mary must write a letter or make a phone call to her mother to express her best wishes. B suggests that Mary should write to her sister to ask her to look after Mother instead of her. C says that Mary ought to send some money back. 总之,合作小组活动的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启发和帮助,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3. 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对中学各阶段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量也大幅度增加。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合作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而且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小组讨论可以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 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 对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鉴赏
和概括能力。
(3) 对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 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评价人和事物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合作小组讨论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做出正确的推论(deductions)和合理的推断(inference)的能力以及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讨论话题(topics),应力求具有开放性。在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上,通过合作小组讨论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例如,在教SB2(B),Unit 15 A Famous Detective 时,我们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向各个合作小组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How can you connect a gun with a locked metal ches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sult of the story? 通过讨论,各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想象丰富且言之有理。
4. 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对初中和高中的写作目标分别作了详细的描述。如五级的“目标总体描述”对“写”的要求是:“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在写作开始前,应该给学生就写作题目进行小组讨论的机会,通过讨论,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见解,捕捉合适的观点,确定可写的内容。因此,英语课堂写作教学可以遵循“熟悉要求――小组讨论――独立写作――伙伴编辑――教师点评”的程序进行。下面将课内合作写作所遵循的程序进行简要说明:
熟悉要求(familiarization):教师从学生讨论后提供的话题或练习中选出两个题目,介绍文体格式,简述写作方法,提出字数要求等。
小组讨论(joint negotiation):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协商,从两个选题中定出一题,讨论有关话题,交流观点,挖掘主题内容,查阅生词、词组,补充有关信息等。
独立写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根据讨论结果,小组成员每人拿出稿纸根据选定的题目进行实际的创作,包括编写提纲或打草稿等写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困难可求助于组员或老师,但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伙伴编辑(peer editing):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学生阅读全文,并做必要的补充、删节。每个组员依次评改同组其他成员的作文,并用红笔划出精彩的句、段,最后定稿,由其中一位组员负责抄写,署上小组成员的姓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多看、多改,以增加语言输入、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让学生相互传阅和修改作文,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既做学生也做先生,同时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教师点评(teacher commenting):小组写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文质量高,也相对工整,教师批改时主要就内容和文章结构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采用实分制,对于精彩的句、段、长作文予以加分,以示鼓励;每次成绩都进行登记。第二天用课前5分钟对小组写作的成果进行反馈:表扬成绩高的小组和进步的小组;把成绩最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张贴在班级“佳作欣赏栏”上,并要求学生与此对照,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这样做,每个学生都会为了自己和小组的荣誉认真地写、主动地合作,既提高了每个成员的写作能力和改错能力,又增加了小组的凝聚力。事实证明,合作写作的经验能导致以后学生个体写作成绩的提高。
三、结束语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在《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英语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合作式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中学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能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并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9.
[2]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
[3]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和认知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2,(2):20.
[4]叶芗美.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优秀论文增刊):42-43.
[5]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32-133.
[6]朱惠芳.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调整阅读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9):26.
[7]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4.
关键词 合作学习;高校;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其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由美国琼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罗伯特.斯莱文(Robert Slaving)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由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等方面实效显著,被学术界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方法。如何将合作学习理论引入高校体育课教学,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合作学习理论及其概述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员间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在组织良好的合作学习课堂中,学生之间互学互教,共同讨论,相互评价,相互鼓励,以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掌握教学内容,使小组的学习目标得到实现。其主要特征就是小组奖励、个人责任和成功机会均等,简而言之,“合作学习”就是以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师教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学习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的实施以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交流、展示为课堂教学主线,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实践探究——展示反馈——拓展提升”五个环节,达到师生共同合作、探讨、交流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活动过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整个课堂的教学任务由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亲身经历自我学习的过程,小组合作探索掌握学习运动技术的各种方法,通过克服困难、发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并充分展示学习效果。整个课堂呈现为一种开放、民主的状态,学生全员参与,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理论运用于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意义
合作学习有着极其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诺霖.韦伯(NoreenWebb)1985年和丹塞里奥(Dansereau)等人认为,动机理论、认知发展与精加工理论是合作学习促进学业成就提高的主要理论基础。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认为,由于与信息的心理加工过程相关的原因,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学业成绩,强调学生共同活动本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认知建构主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定位和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由此可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发展学生体育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自我约束和自助管理能力
体育教学中,由于不同学生基本运动素质和身体条件的差异,往往导致学生学习体育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掌握体育技能的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学生各自为政、难以约束和管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管理方式由单纯的教师管理扩大为教师指导、小组长管理、同伴监督、自我约束的全员管理,小组内每个同学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学习者,又是监督者,学生的自助管理能力和主人公意识大大增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学习效果。
2.合作学习对困扰高校体育的大班教学模式提供了解决方案
自九十年代末普通高校实施扩招以来,由于受到体育场地、师资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体育课实行大班教学逐步成为中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特色,也成为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严重问题,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顽症之一。以小组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将大班分解为若干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实施分工合作,提高了学生练习的效果,达到了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的双赢效果。学习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行为习惯、学习过程都有人及时关注,实现了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关注到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的理想教学状态。
3.合作学习使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
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中,由于学生个体受关注程度大大提高,提高和监督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保证了每个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并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充分保障,大面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三、合作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小组或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和互助学习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准确掌握合作学习原则和体育技术的学习规律,合理制定各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并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策略,明确分工合作、互助交流各项细节和任务,使每个成员在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1.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模式
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场地条件、器材数量配备、学生是否有一定的体育技术基础,以及单个学生的技术水平、小组长领导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依据各小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下达合作学习的任务,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对学习任务进行布置并讲明技术动作要领后,首先应采取一帮一的小型合作学习模式,然后再依据体育技术优、良、中、差合理搭配的原则编成学习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为了优化组合,分组时在选好小组长的同时,还需要明确体育技术练习中的分工与合作,对具体动作细节进行研究,互教互学,责任到人。
2.体育教学中对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交流和技术练习的掌控
教师课前应充分考虑各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根据学习内容合理搭配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大多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如篮球教学中的挡拆和突分等战术配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启发并记忆深刻;教师应加强对合作学习小组的指导,关注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中的疑难点,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步教学任务;此外,还要保证足够时间让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小组长需要充分领会技战术动作要领并能准确进行演示和示范,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对于重难点应该遇难即议,遇疑即议,不懂就问,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得到答案,在相互练习和切磋中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得到提高。并尽量使学习小组的自学、讨论、练习、纠错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
3.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信息反馈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最好检测,一般通过学生集体演示技术动作,或在不同的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和对抗,对所学的技术动作的运用能力和掌握情况进行展示,一方面使学生的技术动作达到运动心理学所说的“动作自动化阶段”,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的改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合作学习的认同度、认知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作展示的优越性,在于这种方式把学生置于公开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激活了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合符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不仅动脑、动口、动手,还需要积极的身体练习,从而解决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厌学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动参与的能力;学生的动作演示和小组对抗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且可以更充分、全方位地展示学生的技能掌握状况。
此外,这个环节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合作、展示等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环节中,课堂开放度较大,教师要注意对全局的掌控,及时把握展示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学生思维、练习过程中的亮点,迅速、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推动。
四、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往往会发现一些小组的学习过程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发出开始的信息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合作学习气氛,出现停滞状况;其次是小组成员缺乏参与讨论和练习的基本素质,不能主动参与练习,或由于口头表达能力欠佳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再次是组织练习或交流讨论时,小组长没有发挥组织作用,学生手忙脚乱,口头表述词不达意等。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注意的问题。
1.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是体育教学中开展好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师利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要首先强调合作学习的技巧、方法和意义,让学生学会正确合理的分工,学会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如在篮球课“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合作学习中,首先要求小组合理分工,有人监督技术动作,有人准备器材,有人负责指出错误动作,并讨论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确定正确的动作路线和动作方法并在练习中加以实施;在动作展示和对抗中采用小组罚球的方式进行检验;在对待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争议时,要有理有据,互相尊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
2.小组长培养是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有力保障
小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小组长组织学习和分工合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成败。因此,有目的组织小组长进行培训和拓展,对小组长的基本技术动作要进行提升性训练,使小组长有能力当好小组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督查者是实施合作学习的有力保障;对小组长的培养也是优化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
3.避免“免费搭车者效应” 和“责任扩散效应”
尽管合作学习得到了一些理论和研究的支持,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体育教学的运用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加以注意,可能会出现某些难以避免的缺陷。首先是“免费搭车者效应”,即小组中个别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了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学习任务,其他成员出现“免费搭车”的情况。体育教学中安排小组完成单一任务而又没有明确个人责任时,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时,除了提出小组学习任务外,还要针对不同个体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
其次是“责任扩散效应”,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部分学生只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而对于小组整体学习效果、其他同伴学习情况或其他学习内容漠不关心,甚至互相推诿,造成无人承担集体责任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在明确个人责任的同时,还要强调每个成员的责任与小组成绩相结合,提出成员间互相交往与帮助的具体要求,以及明确对小组整体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奖励办法。
五、结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合作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不仅可以将课堂任务简单化,学习任务高效化,而且在传授各项体育技术和身体练习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解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积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方向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体育教学中以合作学习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手段,推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学会交流,学会关心,学会协调,学会合作,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无疑是顺应时展潮流和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项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刘沛文.武术教学中“合作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4(2):76-79.
[2]张家余.篮球教中运用合作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2,41(3):34-37.
[3]李京诚等. 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2):1-5.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师生互动式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合作写作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志码:A
1.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斯莱文首先倡导并实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20年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师生互动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的各种教学中。在合作学习理论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小组合作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提高了与人交流合作及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体验到了参与教学过程的乐趣。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其实效令人瞩目。
2.合作学习的类型
合作学习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即: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阿莫那什维利、沙塔洛夫、谢季宁、伊万诺夫[1]等。他们认为, 要使学生学得好,关键要使学生乐意学,使学生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因此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的师生关系,而要形成一种相互尊重与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
3.师生互动型合作学习理论的意义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面。师生之间关系如何, 将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不善于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学生往往因为对这位教师有成见而不愿意学他所教授的那门学科。相反, 有的教师不仅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善于与学生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学生往往因为对这位教师的喜欢而特别爱学他所教的学科。学生往往为博取教师的喜爱和好感,为获取与教师交往的满足而努力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个道理。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更加致力于教育工作。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效率和速度。
4.小组讨论的组织技巧
(1)建立小组
建立小组是开展小组讨论的前提与基础。合作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按照一定顺序标准对学生进行排序,然后,根据他们的性格、性别、年龄、兴趣等的不同,把其分成若干小组,小组间水平相近,组内成员各有差异,有互补作用,每个小组4人,男女比例适当;小组相对稳定;挑选合适的小组长人选。
(2)建立相应的措施和评价机制
为使分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1)明确小组任务,必要时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组员;(2)给每个组员明确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发言者和监督者,使之互补。同时组内成员定期交换角色以提高合作学习质量,可以采取各个小组自评和老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评价对共同活动加以改进,提高有效性和实用性。
5.小组讨论应遵循的原则
小组讨论在确定了组题后,就要吸引大家参与,吸引每个人思考和发言。为此,在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并且自觉遵守以下原则:
(1)小组成员应该尊重和完善他人的建议;
(2)小组长要鼓励发言少的同学发言,给他们积极的建议和支持;
(3)要记录所有的“点子”、意见和建议;点子、意见和建议的数量比质量更重要;
(4)提高思考质量的要求,在总结归纳小组活动的结果中来实现;
6.小组讨论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个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收的。主动的关键在于主体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来衡量他人所提供的各种知识并赋予其意义。因此,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知识的意义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意义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经验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虽然强调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但这种建构不是一种任意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即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建构主义理论为“写作小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在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两个水平: 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 第二个是潜在发展水平。儿童在别人帮助或与同伴合作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2]。因此,教学应该先于儿童的发展,以创造最近发展区,促使儿童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在这两个水平的动态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理水平不断由低向高发展。儿童在彼此最近发展区内合作,会表现出比单独活动更为高级的行为。
(3)社会互赖理论
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需要担心个人学习的失败和紧张,也不必畏惧教师的权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意义劳动 实践策略 问题
1.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教育部,2001)多次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新课标》前言部分在谈到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时指出:“……强调课程从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以期达到较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体系。
2.合作学习理论的探究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合作学习”理论,到80年代中期,该理论取得实质进展并形成体系。随后它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几十个国家的课堂教学中。D.W.Johnson &R.T.Johnson兄弟提出“社会互赖理论”(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它假定:“社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因此也决定着活动结构。积极互赖(合作)产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1]Johnson兄弟也提出“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①积极性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都依赖整个小组的成绩而受到奖励;②建设性直接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共同讨论任务的性质,决定最佳工作学习方案,特别强调互相帮助;③个人与小组责任(Individual and Group Accountability):每个成员都对小组负责;④小组协作技巧(Small Group Cooperative Skills):学习必须的社交技巧,同伴间形成和谐的工作学习关系;⑤小组评价(Group Processing):共同讨论和评价学习的进展情况。
我国“合作学习”领域的著名学者王坦把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概括为互动观、目标观、形式观、师生观、情景观和教价观。他认为:“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2]
2.“合作学习”运用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丰富了教学互动理论,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倡导者斯莱文在《教育中的合作革命》一文中呼吁:“应该把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纳入整个学校系统的运行轨道中,其中包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行政人员、学校与家庭和社区、一般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全面合作……合作革命的前景十分诱人,学校将成为更人道、更愉快的工作与学习场所。”[3]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生生互动的创造性运用,它将生生互动视为尚未开发的宝贵的教育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改变传统的评价观,着眼于小组各成员的进步。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的整体成绩决定奖励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向大家合作达标的转变。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地进步和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的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这种评价标准尤其为学困生的进步给与了合理、公平的评价,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不断取得进步。
(3)建立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重塑学生的主题意识。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从表面上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确失去了许多所谓的“权威”,但实际上,教师的作用更重要,责任更大。教师要当一个优秀的导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要善于跟学生进行交流,协调小组的活动,对学生和小组进行认可和鼓励,促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通过这些活动,教师把自己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切实发挥其真正的主导作用,成为咨询人、顾问。
(4)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不断的自我修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的,而是有自主认知能力的学生个体在具体的合作情境中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学生建构知识可以对其经验进行可能的解释,这种解释不是绝对的,而是暂时的,它会不断被修正和发展。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进行主动选择、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4]
4.英语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实践策略
以下将以“The Taiwan Earthquake”教学片段来探讨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老师在屏幕上呈现以下内容的动感画面场景:Some houses are shaking,some people are screaming in fear;Some people are running wildly in all directions;Some people are trapped under the bricks and stones.T:There was an earthquake in Taiwan in 1999.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earthquake ,but a boy called Timmy survived.
T:Was Timmy badly hurt?
Ss:(一部分学生)Yes.
T:Yes?
Ss:(另一部分学生)No.
T:No?OK,Now let’s listen to the story to see what happended to him.(在屏幕上呈现问题)
a.What was Timmy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started?
b.What happened to the buildings?
c.Where was Timmy when the shaking stopped?
d.How did Timmy feel?
e.What did Timmy do while he was waiting for the help?
f.How was he saved?
(学生听录音大约五分钟,然后回答。)
T:Have you got the answers?
S1:Yes.
T:All right.I’m sure most of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S2:I can’t read this text.So I don’t know how to answer it.
T:Let me help you.OK?
(老师指导这两个学生读单词,读课文。)
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read the text by yourselves,then check your answers.
(学生个别学习,勾画单词、词组、重点句,思考问题。)
点评:围绕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先独立学习、思考,完成对信息群的归类,产生自己的想法,这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T:I’m sure you have your own ideas now.let’s share them together in groups.(学生按各自的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每组六人,学生相互讨论、核对答案,气氛活跃、热烈。老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先是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特别强调每个人都要发言。然后,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使各组的讨论既热烈又深入。)
T:All right.Let’s come to Questions 1 and 2.Which group will come first?
Group 1:……(老师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其中,并给予及时的指导)(The teacher hands out a set of pictures to each group.)
T:Well.You all did a good job in the discussion.Now let’s put the pictures in the right order.(老师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顺序打乱,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后将图片重新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并根据所提供的Key words叙述图片的内容。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展合作学习,老师深入到各组巡视,在一个小组发现学生正把图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时就给予适当的表演,同时告诉他们Key words列出来后要工整地写在图片的下面,以备交流时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点评: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其中,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老师又来到另一小组,发现两个学生没有和大家一起讨论。)
T:Why don’t you discuss with others?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S1:I don’t know how to say these words.So I can’t say anything about the pictures.
S2:I can’t read this text.So I don’t know how to retell it.
T:Let me help you,OK?(教师指导这两个学生读单词,读课文。)
T:Can you read the text now?
S:Yes.(学生继续参与交流活动。)
T:Time is up.I’d like the speakers from each group to give a report to the class.Which group will try first?
(各组发言人纷纷上台展示完成的作品,并叙述图片内容。)
点评:本片段从多角度体现了合作学习全过程。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教学的“管理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和“裁判”,而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小组活动、讨论、个别学习、展示等)共享资源,互助合作,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5.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科学分组。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切忌分组不科学。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应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教师注意学生的合理搭配,使学生分工明确,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因此,合作完成的任务又快又好。
(2)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重视强调实施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注重个体的责任。当小组在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往往分工是非常重要的。严于律己的学生担任小组纪律监督员的职务,随时提醒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随意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讨论无关行为的学生;语言表达条理清晰的学生充任小组“发言人”的职务,对小组学习结果向外信息,并随时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文笔优美者充任小组文书工作,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文字加工;绘画特长者充任小组美工工作,为展示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美化加工,以期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当小组进行实验时,从实验的任务分配、现象观察与讨论、撰写实验报告、整理等都需要专人负责;当共同完成作业时,在各自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有专人负责对有疑问且共性的问题进行分工协作,或对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的成员进行帮助……成员职责的分工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小组间就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了。而由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以期以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3)适当时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盲目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处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处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处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组织时机不当,收效甚微。教师一定要选择适当时机,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4)明确角色。合作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一方面,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尽量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表达意义,做到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结合。另一方面,学生是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教师应根据全班的综合情况和个体差异,设置多种选择的教学活动,使他们的学习目标落到实处。但是,平等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丧失了作用,而是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也就是说,不论教师是示范者、组织者,还是监督者,在教学全过程中的整体作用都应是:①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的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②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③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才能使学生很快地排除障碍。④引导深入。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浅层次、表面化而忽略深层次独特性的探究。在这一阶段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合作技巧,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他们获得认知的、情感的和技能的综合发展。
(5)公平评价。教学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②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这些不科学的评价方法往往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法:一要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要重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重视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式、参与程度的评价。
6.结语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新意识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活动。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精神,为构建合作学习型和谐社会做出努力。当然,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Nu nan 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34.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7.
[3]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M].New York,Longman,1991.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1
近年来,贵州财经大学致力于教学范式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工科信息类专业中,“多媒体技术”一直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必备的实践能力。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显得更加有意义。
1 传统教学面临的问题
信息类专业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就是为人类服务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加强人类的交流,方便人类的交际。如果学生本人是在极其封闭的环境中完成学业,或者是在极少与外界交流的条件下完成学业,很难想象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创造力地为人类的交流和交际作出积极贡献。
但是,由于受现有的教育体制机制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手段依然十分落后。仅靠老师绞尽脑汁生硬的启发,难以改变学生一如既往地“沉默”,教学练习活动不能顺利完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很难开展。
因此,在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中倡导合作学习,探讨合作学习的适应性条件和情景,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合作学习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课堂上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为主体的互学习,又称“小组学习”或“分享学习”。简言之,合作学习就是要提倡学生在学习中彼此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一直是许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所关注与研究的课题。合作学习包括如下理论依据。
2.1 认知建构理论
认知建构理论强调建构的特殊性,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下以其特殊的方式进行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因此本教学改革将适时调用这四大要素,让不同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及智慧上的碰撞,从而实现知识与意义的建构。
2.2 动机理论
合作学习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学习动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课堂上建立起一种“利益共同体”关系,“共同体”成员“荣辱与共”是动机激发的一个重要标志(王坦,2002:56)。在合作学习状态下,学习者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通过相对真实环境的交流开展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成员间相互学习,组内活动学习者心理压力小,焦虑低,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另外,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彼此信赖,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荣誉感与个体责任感,确立学习动机,从而实现学习者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现学习自主性的转变。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专业动机一直被看作是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得到了广大研究者及教师的重视。然而由于对专业前景的认识不清,或者由于招生时录取为专业调剂而对专业方向不了解,相对一部分学生的专业动机并不显著,让位于各种从业资格证书或者是技能证书的动机。
正是由于专业动机的缺失给本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切入点。
3 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范式转变和教学内容再组织
“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及受益者”。这是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最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在“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学范式和教学内容都有明显的变化。
3.1 教学范式的转变
教学范式由“满堂灌”转变为“小贴士”,由“一言堂”转变为“大合唱”。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传递给了学生,放大了几十倍。
3.2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行为由“满堂灌”转变为“小贴士”。从命令、考试的主导者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助手。师生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3 教学内容的再组织
这是本次教学改革中最为艰巨的一环。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同时又要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再组织,把知识点按难易和先后次序重新排列,提供一份学习路线图。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可能越线,这时候教学不能一味地把学生拉回来,而是要对学生越线的动机和行为进行评估,对越线的后果进行说明,由学生自行判断是否回到教师原先的设计路线图。如果学生愿意选择自己的路线教师则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共同配合走出一条新的路线图。这样经过验证,一门课可以出现若干种路线图,而且都是行得通的。这对下一轮的教学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 教学改革的成果和不足
4.1 课堂氛围空前高涨,师生、生生互动改善
本次课程教学改革最为显著的效果是消除了课堂教学的“沉默”,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合作学习模式将学习任务分配到小组,增加小组成员间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形成课堂上的生生互动。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协作环境,有利于学生课程知识的建构。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职;体育教学;运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既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又要为学生拥有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奠定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共识和重要目标。合作学习着眼于全体学生,使他们能够整体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在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重视差异发展、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等方面都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学生们之间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明确的承担的分工学习互助形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体现了学生为了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学习利益而一起完成共同任务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合作学习是以协同合作的形式出发,以人际交往为基本方式,[1]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可以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体意识和交流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观。
二、高职体育合作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体育教育因其学科自身独有的特性也更加明确了其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主动性来参与教学活动,进而形成好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形成一个良好的评价依据。而合作学习的模式则可以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观念,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安排引导下,学生自主的组合学习,使学生得到相互合作的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小组目标的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掌握各种运动技能技巧,促进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能力是占据主要成分的,教师则是起到指导、辅导和引导的作用。在合作学习的运用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应该以学生的主观角度去考虑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出一个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的掌握运动技能和知识,使学生学有所用。
体育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体育活动的效果会越好。而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活动热情,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3、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的提高
合作学习具有相互依赖的特征。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依赖合作才能实现目标,这样才能确保合作成员对最后取得结果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学会与别人积极交流、友好相处,学会处理问题,学会接受建设性批评意见,学会妥协和谈判。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正确的社交行为和社交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增强了交往,形成了初步的社交能力,此过程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既能“忘情”投入,又能规范、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课堂行为。体育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适应学生个体的需要,以及能力和兴趣的要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体育合作学习是在由不同体育运动水平的同学组成的合作小组中进行的。有利于培养竞争与合作的团队精神。[2]从客观上看,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在强调合作,人类今后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个人力量已很难实现。因此,当代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形成这种意识的氛围,而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体育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明确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挥有体育特长学生的积极影响因素,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高职体育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1、科学分组,明确职责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通常4―6人一组为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使其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
小组内的角色和分工要明确,一般包括: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组长是活动的组织者,主要负责提醒各角色按顺序并围绕研究问题发言,控制的。在小组刚建立时组长可以选择运动基础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这样有助于小组尽快形成一个运动(活动)核心和一种交流的好习惯与氛围。在小组形成了相互合作的风气后,组长可以定期轮换。记录员的主要责任是负责记载小组交流讨论的结果。汇报员的主要责任是汇报小组交流讨论及练习的结果。检查员的主要责任是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并将之反馈给教师。在执行任务前教师给每组的小组成员安排不同的角色,练习时学生履行各自角色的职责。
2、设计合作学习活动
如有效改编田径、体操、球类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合作学习的开展;针对性地选择跳竹竿舞、划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利用项目动作的一致性、配合性、帮等内在特点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先启发指导学练所需要技能或方法,描述表现的结果和需要达到的身体、社会和认知技能目标,通常这些结果和技能都被列在给“记录者”的任务清单里。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并通过观察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适当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干预,提供有建设性的信息,建议学生使用一些更加有效的共同学习的方法,促进运动技术迁移的发生。为了能提供给所有学生体验每个角色的机会,在下一次任务时可以转换角色。
3、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直接手段,是伴随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进行小组教学时要对技能掌握有很大进步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让成功小组介绍他们的合作学习经验。由于这些经验来自于自己的同学,学生们对此很容易接受,觉得比较容易操作,并能引起学生的反思,学生对实际的合作学习过程的反思,有利于他们合作意识和技能合作提高,从而促进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练结束时,分配一定的小组过程时间,让学生讨论在技能和方法中的体验以及努力的方向。
四、使用体育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建议
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为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小组为教师打开了一扇启迪学生运动心灵的窗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合作教学, 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时应加强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观察他人运动动作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交流表达的习惯、善于倾听的习惯、自主实践的习惯、学会欣赏他人的习惯、学会反思总结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一部分,必须体现达成课程目标的功能。同时,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形式上,也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目标上,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要有利于调动学生运动参与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以及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注意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与渗透,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体育教学变革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林众,冯瑞琴,罗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1)78-79.
[2]刘凯.高校体育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继续教育,2006.20(10)46-47.
【关键词】合作学习 大学英语 视听说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05-02
视听说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该课程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多数学校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为每周4课时,读写占2个课时,视听说占2个课时。而一般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40人左右,如果学生只说不进行听力练习,平均每个学生每周在课堂上只有2分钟说英语的时间;如果学生只听不进行会话练习,平均每个学生每周在课堂上最多听8个短对话,2个长对话和3篇短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所听内容或进行重复播放,或讲解听力技巧等,学生每次课所说的内容相对又少了一些。此外,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一般未接受过系统的听力、口语训练,进人大学开始接触听说课时,听不懂、不敢说、说不出。这样,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此外,教材的编写也不够科学,每一单元的模式几乎一样,视频内容单一,如果教师仅限于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授课,学生很快就感觉到枯燥乏味。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以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此,本文引入合作学习理论,探讨其在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以期促进该课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由David Koonts率先在教育领域倡导并实施,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长足的发展。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合作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山东省教育专家王坦等开始把合作学习理论引入国内,在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学习教学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被定义为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从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二、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理论,既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又能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激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将得到很好的培养。
笔者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教材为例,尝试把合作学习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如在第一册Unit 4:Part Ⅱ,While Watching的练习中,教师先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并要求小组成员对课本上的图片进行简单描述,尝试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图片进行重新排序,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讲述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因此他们编排的故事情节生动,内容丰富。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做这一部分的听力练习,绝大多数学生能轻松地听懂大意。由于个别小组编排的故事与原文几乎一样,少数学生仅听一遍就大体上理解全文,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对接下来可能听到的内容不断地进行预测,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预测,这种积极的行为使学生迅速有效地理解语言,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许多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对一些长对话和小短文感到束手无策。在听之前就产生紧张情绪,越紧张就越听不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听力练习前仍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并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就座,一边听一边做笔记。在播放录音或视频后,学生要相互交换笔记,交流思想,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总结所听对话或短文的大意;或小组中再细分,两人一组模仿原文对话;或小组之间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有小组成员做后盾,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带着轻松的情绪进入听力状态,听力效果大大提高。另外,学生在听后的脑力风暴及口语表达练习中也感觉有内容可说,表现得非常积极。因为有范模板,学生口头表达的准确性也有所提高。
三、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应用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法” 合作学习模式
[作者简介]叶宁(1962- ),女,上海人,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宁夏 吴忠 751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336-14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18-02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教育系高职初等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基本规律;熟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掌握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能正确地分析研究小学数学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学会科学的学习评价方法等,使初等教学专业的学生初步具备小学数学教师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及教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为了在我院初等教育专业中培养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密切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使小学职前教师的培养工作与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在课程建设中有效衔接。
一、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1.合作学习的含义。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美国合作学习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①国内学者王坦研究员认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②虽然上面的定义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都表达出一个共同的观点,即合作学习一定是学生们在一起学习,不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为他人的学习负责,成功只有在小组所有成员都学会所教的目标时才能获得。合作学习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取向,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其共同特征。由于合作学习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很快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成为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
2.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③由于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不应仅仅是一个个体内部的建构过程,还更应是一个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过程。④因此,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更需要体验合作学习,了解合作学习。不会合作学习,将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有效指导和帮助小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也难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法”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以小学数学理论知识学习,教学技能培养,教学专题研究为主要学习内容,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专业课程。学生在一二年级时主要是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对教师职业建立了感性认识,但是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鉴于此,基于合作学习的理论,以“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技能”为目的,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将会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同时,借助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激发创造潜能,进行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自如转换,对小学职前数学教师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合作学习模式分为三个构件:基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合作学习模式;基于教学技能掌握学习的合作学习模式;基于教学专题研究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每班按能力不同将学生分成8组,每组5~6人,合作学习小组用数学术语为自己的小组命名,他们在课堂内外要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交一份作业,依小组成绩来确定每个人的平时成绩。
1.基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合作学习模式。(1)指导思想:以“知识理解和正确表述并重”为教学目标的小学数学知识理论部分的学习,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将小学数学理论知识、正确表述并讲解理论知识融为一体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解小学数学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等,学会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正确表述知识,学会讲解知识的技巧、提高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面学习教学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对于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分数与小数教学等内容都可以采用此模式。(2)步骤:模式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分四个步骤:第一步,留给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自主预习,独立思考,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步,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分成若干部分,每个组负责讨论其中一部分,由各组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对知识的理解,解答自己心中的问题,通过讨论,相互补充,使知识系统完整,然后选派代表汇报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责任感和交流合作能力。第三步,各组选派的代表(讲解的代表在组内轮流),将小组讨论的内容在全班汇报讲解,其他组员可以补充。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知识讲解和表达的机会,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表述知识的能力和讲解知识的能力。各组代表讲完后,大家互相给出评价。第四步,教师进行总结讲评,对学生们没有讲到或讲清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最后给出各小组最终成绩,各小组的成绩成为小组成员每个人的一次平时成绩。即学生自学、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交流、共同评价―教师讲评、补充讲解。此模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成为提高学生课堂演练能力的主要形式,⑤强调通过小组共同活动以达到共同学习和提高的目的,并为学生练习讲课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锻炼了胆量,培养了学生正确表述小学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数学教师的职业素养。
2.基于教学技能掌握的合作学习模式。(1)指导思想:以“掌握教学技能和教学组织技能并重”为教学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技能掌握学习,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教材,制订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组织形式,学习评价等各种教学技能的掌握,通过合作学习,加强教学技能训练,通过互相探索与交流,集思广益,掌握并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组织技能。例如,教学目标编制学习,新课引入的方法等内容都可以采用此模式。(2)步骤:模式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分六个步骤。第一步,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实践任务供大家研究,启动交往活动。第二步,各小组针对实践任务集体讨论方案,这个过程进行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展示、综合等,共同确立一个最佳方案,并选派一个代表汇报交流。这一环节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思路、想法都有表达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协作中进行知识的平等借鉴和相互弥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进行观察和指导,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第三步,选择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讲解的代表在组内轮流),将小组合作的方案在全班汇报展示,其他组员可以补充,这样给学生提供上讲台试讲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胆量和实践能力。第四步,请同学们进行互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紧接着,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打出各小组的成绩,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第五步,在评价的基础上,各小组再重新进行讨论交流,将前一环节中师生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写出书面作业。第六步,教师对整节课内容进行综合点评。即提出实践任务―小组合作讨论方案―代表汇报展示―互评、师评―小组讨论修改方案―教师讲评。此模式通过生生合作,教师引导,选取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搭建了一个平台,培养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3.基于教学专题研究的合作学习模式。(1)指导思想:以“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并重”为教学目标的小学教学专题研究部分的学习,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理论部分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融为一体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学习教学理论的同时,再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结协作能力和科研意识。例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等内容的学习可以采用此模式。(2)步骤:模式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分课前和课内两个阶段。课外包括教师布置探究任务和学生课外搜集资料两个环节。⑥具体过程是:每组安排一个子课题,各组再将子课题分成若干个子任务落实到小组内的每一个人;然后各小组制订研究计划,并分工搜集资料,展开调查研究。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为学生准备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课内阶段包括小组汇报合作交流、课堂汇报展示结论和集体评价教师讲评三个环节。具体过程是:在课堂上各小组每人将搜集的资料在组内汇报、讨论、交流,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各组选派一个代表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最后由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的形式确定研究结果。此模式通过学生的研究活动,自主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在此基础上更广泛地了解学习内容的应用范围,学会初步的科研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培养了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养。
[注释]
①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5:2.
②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45.
③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④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5.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阅读策略;阅读成绩
作者简介:宋春梅(1975-),女,江西宜春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法;肖学农(1971-),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2010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资助课题“高职商务英语阅读合作学习模式课堂研究”(编号:JXJG-10-89-3)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39-03
高职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文章广泛摘取英语原版的商务周刊,财经杂志等,内含商务金融类专业术语较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造成障碍。而现今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多采用传统的英语阅读应试教学模式,该模式往往仅着重于语言知识,忽略商务知识,导致学生商务英语阅读能力不高。鉴于此,笔者基于合作学习理论,以“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并重”为理念,借鉴英语阅读应试教学模式及英语阅读教学一般模式[1],试采用适合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其效果。
一、合作学习理论综述
(一)合作学习内涵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2]指出,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之间通过分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互动,优化学习并达到共同目标的教学方法。Slavin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3]。我国学者王坦[4]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马兰[5]把合作学习定义为,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确切地说,它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伴的沟通与交流,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合作学习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但从中可以认识合作学习的内涵是一致的。
(二)合作学习理论运用
合作学习自兴起后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国课堂教学中。Slavin在对合作学习进行综合研究后,得出合作学习适用于所有主要学科,也能应用于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学校,对优等生、中等生和劣等生均能起到积极作用[6]。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很多学者及教师开始对合作学习进行探讨。如张法科,赵婷[7]探讨了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彭春霞,齐昂昆[8]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曾利红[9]探讨了在大学本科的高级商务英语阅读课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等等;研究都表明,合作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决策能力、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效果,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及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院08级商务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课题组成员用商务英语阅读试卷、阅读策略调查问卷对08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阅读测试及对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用SPSS17.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根据统计结果选取了两个阅读成绩、阅读策略使用情况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表3)的班级作为被试,随机定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实验组学生人数53人,控制组人数55人,被试平均年龄19.5岁。
(二)研究问题
1.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否提高学生使用阅读策略频率?
2.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否提高学生商务英语阅读成绩?
(三)研究工具
1.商务英语阅读试卷三份:试题均选自BEC初级模拟试卷中的阅读材料,每份试卷由7部分组成,满分100分。题型主要有:搭配题、选择题、填空题、图表题及短文篇章题等。
2.阅读策略调查问卷:采用尚惠芳(2010)改编的阅读策略调查问卷来调查学生使用阅读策略情况,共43小题,其中认知策略15题,元认知策略17题,补偿策略11题。经检测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a达到0.83。采用莱科特五级计分法(1-5Likert-scale),从“从来不或很少”至“总是”分别记1到5分。要求被试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或相近的选项。累计分值,平均值越高说明阅读策略使用越频繁。
(四)实验说明
1.两个组选用的教材、授课的教师及每周课时相同。实验组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控制组采用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应试教学模式,也学习阅读策略。实验为期两个学期。
2.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以自愿方式、教师适当调整组成异质合作学习小组,每组4-5人,有组长、代言人、记录员等角色,组内成员讨论安排角色,轮流担任。要求成员之间互相信任、鼓励、监督、评价,彼此尊重,真诚相处。
3.数据收集。为便于对比分析,实验前选择被试的数据为前测数据;在实验中期即一个学期后,对学生进行商务英语阅读测试,所得数据为中测数据;实验后用商务英语阅读试卷对学生再次进行阅读测试,并用阅读策略问卷再次调查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所收集的数据为后测数据。问卷和测试试卷回收情况很好,回收率为100%。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4.合作学习模式简介:
模式指导思想:以“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并重”为理念,基于合作学习理论,把语言知识(基础英语知识、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融为一体教学,旨在使学生学会掌握阅读策略,提高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及提高商务英语阅读成绩;并且在大量的“真实的”商务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基础英语、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及职业素养。
模式步骤:模式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分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阅读前包括准备环节和教师分配任务环节。准备环节包括:单词、短语、语法结构等语言方面的预习;查找与文章相关的商务专业知识,要求小组课前查找,课堂上小组呈现,相互补充。这环节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也是学生获得商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介绍阅读策略,要求学生掌握并在阅读及完成任务过程中选择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教师分配任务指后面环节的三项任务及有关课文的一些拓展问题。
阅读中阶段包括学生阅读、实施任务I和小组检查环节。任务I是基于课文本位的任务阅读,指边阅读边做的任务。如文章后面的练习题:Read and fill, Decide if the sentences are true or false等。小组成员一起阅读,一起讨论练习,合作学习,共同检查答案,也可组间讨论。教师在这环节可对学生进行显性评价活动,如问How did you read? Why did you read like that?等以分析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阅读内容、了解学生如何阅读及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情况。也可通过“观察”等隐性评价活动判断学生是否能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阅读。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灵活运用阅读策略。
阅读后阶段包括实施任务II、任务III、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检查和评价。任务II指在阅读过程结束后才实施的任务,有两类: 一类是课文后面练习题,如Oral practice. 另一类回答阅读前教师分配的拓展问题。如:Skimming for main idea or Read the text and write a summary of the passage.小组课堂讨论这些任务,讨论后,发言人呈现小组讨论结果。此环节可培养学生商务英语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及“用英语来做事”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帮助师生共同评价小组或学生个人是否具备文章逻辑理解能力;是否有分析和综合能力等。教师讲解,指教师结合商务专业知识讲解文章里的商务英语专业术语、难句以及分析文章篇章结构等等。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II后进行,也可和师生共同检查任务II同时进行。任务III是基于话题本位的任务阅读,教材中只要不是纯介绍商务理论知识的文章,都要求学生除了完成任务I和II,还要根据课文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做PPT、海报或进行商务实践活动。此环节旨在通过“真实的”商务活动实践,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及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
四、数据分析
(一)阅读成绩前、中、后测比较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的阅读成绩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411>0.05)(见表2)。一个学期后,两组阅读成绩均值分别为71.66和70.33,都有提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385>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一个学期,可能时间太短,对阅读成绩无显著性影响。两个学期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均值分别为75.70和72.25,P=0.036<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实验组阅读成绩均值显著性高于控制组。故可以认为合作学习模式效果显著,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显著性提高学生商务英语阅读成绩。
表2阅读成绩前、中、后测比较
(二)阅读策略使用情况与阅读成绩相关分析
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三方面及策略总的使用情况的P值均大于0.05(见表3),无显著性差异。两个学期后,再次调查学生策略使用情况,数据表明,实验组除了认知策略均值与控制组无显著性差异(P=0.183>0.05),其余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两方面和策略总的使用情况的均值都比控制组高,P值都小于0.05,表明实验组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策略总的使用情况均值都显著性高于控制组。由此可说明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频率以及总的阅读策略使用频率。另外,经Pearson相关分析,策略和阅读成绩的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概率为0.005,小于0.05,说明策略使用情况和阅读成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3阅读策略前后测比较
五、结论与启示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使用阅读策略频率及商务英语阅读成绩,且策略和阅读成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教学效果显著性优于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应试教学模式,分析其原因:一是本研究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阅读策略,学生掌握了阅读策略能够帮助理解阅读篇章。二是合作学习模式是以 “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并重”为理念,学生在熟悉商务知识的背景下,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三是合作学习模式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和解惑者。在这样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生以异质合作小组为形式合作学习,互相监督、相互鼓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合作学习模式环境下,有大量的“真实的”商务活动实践,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地积累和扩充商务英语术语及商务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及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当然,受研究的环境、条件等限制,本次研究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测试局限于定量方式,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高职教育提倡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的各门课程标准也要求突出实践性及职业能力等的培养,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其评价方式也应改变。
参考文献:
[1]肖礼全. 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2]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M].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5.
[3][6]Slavin, R. E. Cooperative Learning[M]. New York: Longman, 1983.
[4]王坦. 合作学习 - 原理与策略[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5]马兰. 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张法科, 赵婷. 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界,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