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0: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民意识,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颇多关注的一个问题。学者们纷纷从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各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其概念、价值与意义。虽然学者们关于公民意识概念的阐释不尽相同,但是在公民意识对于建设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意义上却是认识统一的。在公民意识培育和提高的过程中,高校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本文主要从高校思想品德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角度,谈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体系。学理上对于其含义的理解并不一致,简单地讲,公民意识主要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作为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责任等的自觉意识。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而具备优良成熟公民意识的公民又是现代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主体要素。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已成为时代的诉求;而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不仅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条件,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1]因为,只有具备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的公民,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并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才能树立起对法律的坚定信仰并正当地行使权利和自觉地履行义务。所以,民主政治的实现和法治秩序的建立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撑。另一方面,公民意识也是社会个体成为现代社会主体的重要标志。只有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社会个体,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并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然而,公民意识并不是公民零散的个人意识,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作为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公民意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式。[2]所以,必须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加以培育和提高。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学校的、家庭的和社会的,等等。其中,学校教育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大学生群体作为公民,而且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公民,其公民意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公民意识水平。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关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和一定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现状距离现代社会理想状态的积极公民还有很大的差距,[3]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仍然处于一种不自觉的或模糊的状态,以致现实中出现这样一些消极的意识倾向,例如: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当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冲突时往往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不能正确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片面强调权利的享有而忽视义务的履行;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定位,缺乏充分的政治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政治活动和社会管理事务关心不够、参与不足;不能正确处理知行统一的关系,公民行为意识差甚至出现知、行错位的现象,等等。上述现实状况,说明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进一步的培育,而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起这一责任。
二、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契合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应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且,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看,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是契合的。
第一,教育目标的契合。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起到大学,都开设思想政治类课程。尽管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名称有所不同,但实质的教学目标却是统一的。高校思想品德课,相较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更侧重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培养,侧重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和爱国情操的提升,根本目标定位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这使高校思想品德课在目标上更接近于公民意识教育,而后者,更是以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为直接追求。
第二,教育内容的契合。综观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从关系的角度分析,主要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从规则的角度分析,则主要涉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公民意识教育,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等内容,其中自然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涉及涉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可见,两者在内容上也是契合的。
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的契合,为两者在教学中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此外,长期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庞大的教育资源,也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教学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产生实效。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高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注意教育目标的凸显和教学内容的融合。目前,我国高校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因而,须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高校思想品德课来说,虽非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但在课程教学计划中也应凸显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基于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契合,重点加强主体意识、关系意识和规范意识等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并将其融合到各个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中。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公民作为参与或监督现代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管理的独立主体,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公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身份,是公民意识的前提、基础。[4]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须重视对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教学中,可以结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及“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等章节内容,使学生理解“公民”的丰富内涵,确立公民角色的自我意识。只有具备明确的主体意识,学生们才能树立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才能以国家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才能具有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才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系意识教育。作为社会个体,公民始终处于与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之中。公民的清晰的关系意识,有助于化解冲突、促进和谐,从而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教学中,可以结合“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等章节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定位,把握各种关系的处理原则,从而在具体行为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再次,加强对大学生的规范意识教育。道德与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规范。对于公民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规范意识,才能尊重道德、遵守法律,才能依照道德和法律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行为。教学中,可以结合道德和法律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现实意义,从而使其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守法公民。
第二,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基本上处于18到22岁这一年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价值观基本形成但尚不稳定,自我意识较强但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尚不深刻、全面;并且,经过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们对公民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为提高教学实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大学生的个体特征。首先,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虽然说必要的灌输仍然是需要的,但单一的灌输和重复的说教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可以尝试通过讨论、恳谈、对话、辩论等方式,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从而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孕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其次,要重视教学途径的实践性。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不仅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效果,而且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检验教育效果。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表现,才能体现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所以,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实践教学的意义非同一般。然而,事实上,实践环节恰恰是教学的薄弱之处。虽然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一定的实践环节,但是,实践教学并未在较大范围和较多层面上展开。为此,一方面,应增加高校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另一方面,应拓展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教学的渠道。要努力寻求校内有关部门和校外社会资源的配合,使实践教学在校内和校外通过多渠道在更多层面上展开,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生成和提升公民意识。目前来说,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内的公德实践活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公民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应担负起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责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为社会输送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群.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的构建[J].江淮论坛,2009..5.
[2]纪政文.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 [J].东岳论丛,2009.3.
[3]李俊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证研究与培育途径[J].社会科学家,2010.11.
论文摘要: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以权谋私、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四)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两者结合来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教育,它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于大学生的头脑和行动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
教师自己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实施做人的教育,所以我们教师要勤于学习,工于研究,修身养性,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审美修养,以一个完美的形象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以高尚的人格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辐射带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决定着他的发展方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的教育和国家得以立足的根本,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所以,一个学校要想长久发展,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教育大学生“要做学问,首先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学服务人员也要注意在工作中渗透思想教育的要素。从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到教学服务人员都要用自己的正确思想和言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各方面要做学生的榜样。长久以来,我们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一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自我中心主义严重、追求享乐、自理自立能力差、意志薄弱,这样的大学生纵使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也是不符合社会需要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是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中都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大学生和社会实际
一个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说起来很重要,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是其一,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大学生和社会实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常常高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学生面前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理论教育,却很少从实际出发,教育大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要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爱周围的朋友做起。长期以来,成年人总担心大学生在男女交往方面出问题。责怪他们“不正常”的异往,但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有谁对他们做过男女正常交往的教育指导?人们总是埋怨大学生不努力学习却沉湎于网游聊天,但有谁对他们进行过正确使用网络的引导教育?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教育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和要求。我们无法把大学生封闭在一个没有现实不良现象影响的容器里,许多利弊双存的社会现实问题学生无法躲避、无法摆脱,意志薄弱的青年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和腐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收到实效,就要贴近大学生的各种生活实际、贴近社会现实实际、关注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他们汲取社会有益的养分,抵制社会不良的影响。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锻炼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想通过隔绝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进行封闭式的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在净土中健康成长只能是一种幻想”。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炼,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才能使大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教师也要敏锐捕捉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大学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不利和有利的因素,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利用有利因素,克服消除不利因素,根据大学生和社会实际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我们的社会现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教师和大学生双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大学生,教师是“教”的主体,大学生是“学”的主体,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这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向哪个方向发展进行正确的、正面的引导,积极发掘和利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思想进步有利的因素,发现和控制对大学生思想进步不利的因素,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的途径、方法和内容,努力创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有利的条件,做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大学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发挥、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要强行灌输给大学生思想道德知识,而是要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他们对正确思想的思考,教育他们如何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教育他们通过读书、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与人交往将别人正确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五、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遵循这一规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定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发展的。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如果大学生真正认同某些道德准则,并且成为他自觉的要求,坚定的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大学生把这方面的道德准则内化成了自己的道德素质,也就是说“知、情、意、行”四者有机统一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真正形成的表现。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更多的只注重认知向度和行为向度。把道德行为直接归因于道德认识,或把道德认识等同于道德行为,这显然是不够的。例如,大学生都知道禁止吸烟,可有的大学生明知故犯,或者经教育不吸烟了,过一阵子又吸了。这说明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认识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觉的、稳定的、一贯的”道德行为。反过来,不良的道德行为也不能说明有错误的道德认识。只有大学生对某一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有了正确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并且在反复的道德行动中培养了自己的道德意志,并最终能用它真正自觉支配自己道德行为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一道德准则和规范已内化成大学生自己的品德。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练之以恒”,使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顽强的道德意志、持之以恒的道德行为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思想道德教育简单的来讲就是教育主体为达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更加合乎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行为的教育过程。当今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的代表,加强其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规范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好条件的需要,也是为社会培养先进道德模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需要。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有效策略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国家文明的象征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历史的责任。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确定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成功的关键。作为社会良好道德规范的践行者,自身行为道德是否得当,影响整个社会的风尚和个人的形象。大学生群体就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含量来讲,是现代国家发展中主要的科技人才、技术人才,也是主要的脑力劳动贡献者,良好的思想和品行不仅是自身素养的表现,也体现着了国民的整体素质。
(二)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就是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各个行业中个人的行为是整个团体面貌的象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生力军。一方面,应当深入学习文化知识和专项技能,拥有创新精神,热爱科学事业,为国家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在道德涵养方面也要做好先锋模范作用。因为大学生从事任何行业和领域,思想品行是外在涵养的体现,道德行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三)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个人形象的代言
大学生从事工作前必须养成的良好品行。良好的品行是指导大学生在自身岗位上取得成绩的基础。道德规范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道德活动发挥着引领和纠偏的作用。道德规范告诉人们不能作为的同时,也是告诉人们应当如何作为。就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情况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在就业单位长期受到重用,除了依靠其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交际能力是其在岗位上长期立足,并且得到赏识重用的关键,更是与领导、同事、朋友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素养。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是自身更好创业就业的需要。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处理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事关发展的全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引领者和实施者,受紧张的学业压力、外部复杂环境和严峻就业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正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共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意识的铸成和道德行为的践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的当下,诚信缺失问题、道德沦丧问题、素质过低问题涌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在大学校园里也存在着一些道德素质过低的现象,例如:不文明的语言、不讲究公共卫生、穿着打扮过于低俗、乱扔垃圾;宿舍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的现象,都成为影响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行形成的阻力。
(一)复杂外部环境给大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社会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授的大课堂,积极有利的因素对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相反,消极懈怠的思想就会影响大学生成为对各种不良行为的效仿者和传播者。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在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严峻的挑战。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够透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利己优先、物欲至上、诚信缺失,甚至坑蒙拐骗等一系列信仰缺失、社会风气败坏的不良现象。大学生作为与社会接触最为紧密的学生群体,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念紊乱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项法律体系不健全,致使不法分子为非作歹,误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法制与道德不能有效结合发挥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成为许多与极端案例的根源。如受彭宇案的舆论影响,大学生都不敢扶老人。这种种的不良习气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当互联网失控而成为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发泄情绪的空间时,就会成为传播各种谣言、邪恶思想和非理性意识的工具。例如,郭美美事件、彭宇撞人案等都是这种负面情绪的无限放大,这也就在客观上阻碍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学校道德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学校
对道德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当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思想道德观念的建立和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1]。大学生思想道德培育,要重视培养其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强调自主意识的重要性,启发大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全国高校中,知识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如果采用这种单一的教授方式容易导致高校毕业生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在工作岗位上不能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道德领域出现了同样的困境:从初高中思想品德课,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主要以知识传授、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受这种授课方式的制约,部分学生都认为思品课、思政课都是讲大话、讲套话的学科,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途。因此,对于思想品德形成具有关键作用的课程并不能很好的深入学生头脑。在思想道德的习得上,许多高校注重对长期总结的理论概念的学习,“死记硬背”、“循规蹈矩”成了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也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另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重视他律教育,忽视自我教育,重视理论灌输和道德认识的提高,忽视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道德习成缺乏主动性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由学校迈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受家庭、社会、自身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自身思想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脱节的现象,道德意识较为淡薄。首先,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是九零后的青年,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家人的疼爱,容易形成“自高自大”、“事不关己”等不良思想,与社会所倡导的“团结奉献”“互助友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相适应的,由此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道路上很难与他人、与同事进行友好的沟通、交往。其次,自我思想道德意识脆弱,在道德意识的养成中存在着认识偏差,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还比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最后,部分学生在道德品行的形成上还存在着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现象,没有自我的判断和认识能力。这一系列因素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都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2]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首先,要改善社会大环境,用良好的大环境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无意识化”。“社会环境的改善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公共平台宣传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教育,使公众在无意识的状况下接收熏陶和感染,树立自我的政治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例如,在各种宣传栏、报纸、杂志、新闻广告中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3]。其次,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导向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觉悟。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环境的引导性作用。比如校园环境中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澡堂、操场、食堂等物质环境,也包括学风、校风、学校传统、名誉地位等文化环境,还包括学校的管理方式等制度环境,这些有形无形的环境所形成的氛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改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加强道德建设,注重道德实践。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主体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获得,更要把这种知识和能力落实在实践中,在长期的实践中内化为大学生自身内在的素养,这也是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最终目标。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还存在着言行不一、知行不一和躬行不力的现象,往往导致许多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其实践作用。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在知识培养和实际践行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知行统一,把大学生真正塑造成为思想道德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把实践道德意识作为培育思想道德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主流的、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应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加强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其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途径。第一,改革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就是要在重视传授思想政治道德观点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品德课教学时,要重视组织讨论、辩论,进行道德判断能力的训练,重视实践教学,组织学生由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到工厂、农村、社区参观调查,使他们社会实践中认识到思想道德理论的正确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体验、自我辨别、自主选择,把外界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内在的约束力,进而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4]。第二,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有意识“讲解”与无意识“渗透”并重的方法。尤其是运用具有“平等性”、“隐蔽性”和“无意识性”的渗透方法显得十分必要。最后,学校教育要发挥各门课程的作用,特别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将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构建全方位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格局。
(三)强化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行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各种手段共同发挥作用,忽视任何一种调控方式,都会削弱社会调控体系的整体功能,而道德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优良道德规范的传播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的状况直接左右着他们的精神状态、境界水平;他们的道德水平程度也直接影响着社会道德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的发展。在学校领域,教育者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学校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是个体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有利于促进个人为自身全面发展进行的自我教育。可见,道德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个人社会化的力量和方式。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发挥道德树人、道德引导人的积极作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践行能力尤为重要。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良社会风气,对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极大考验。因此,优化社会环境、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创建环境熏陶,对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形成都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毅翔.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8):33-35.
[2]樊浩.道德教育的“精神形态”与“中国形态”[J].教育研究,2013(2):51-53.
[3]刘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16-18.
一、内涵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主导着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教学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品质的活动。
二、创新局面下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变革时代的大背景下,由经济、文化、政治创新而促发的道德理念、价值观的转变,影响着各个年代的学生。面对全球化的新格局,高校德育工作所面对的是严标准、全方位的新要求。因此德育工作者需清晰的认识到前进的、全新的历史进程,在经验丰富、思路宽广的基础上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使教育的视野更为宽阔。新环境下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回顾我国高校德育发展历程,德育工作者需进一步研究德育工作中的不足,改变其在教育环境中的配角地位。德育在现实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在教学工作中,德育教学占有很少席位的主渠道,这导致了德育工作时效性较低。大众化问题表现为:育人标准不详尽,育人内容不充实,德育方法较单一,育人进程易脱节,整体过程华而不实,内容缺乏具体性。现在的填鸭式德育方式并非目前学生所具备的学习经历、社会阅历、处事能力所需求的,影响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也抑制了学生个性的积极培养。
(2)创新性的德育方法较少。以政治为主要元素的德育偏离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德育工作注重与思政教育,却忽略了我国现实国情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并存。有悖于目前大部分生于90后大学生成才路径,故德育教育的内容显得单调乏味,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3)德育教育主体力量较单一薄弱。大学生德育教育主体应涵盖了高校、社会、家庭三方力量,且因各自的特点肩负不同的责任。但我们所熟知的高校德育工作脱离了社会和家庭,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大学生初涉社会之后的价值准则茫然。
(4)“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工作内容无规范。“德育”的在教育体系中起着主导和统帅的作用。把德育标准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教育,加强德育理论的实践和创新,注重学生个性思想道德发展所需,为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提供政治保证、为良好社会文明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5)德育师资力量有待加强。随着扩招后大学生人数的剧增,德育专职人员虽然增长速度与学生扩招速度远不能成正比,以致二者比例失衡,导致专职思政队伍力量尤为薄弱。
三、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德育工作被赋予了较为突出的时代性,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观等都在不停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也应不断探索新途径,做到与时俱进。
(1)推行明确的新德育观念。推行德育方法现代化。首先,必须全面地理解高校德育的价值。高校德育更根本的是要培养德性,塑造完善人格,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作用。其次,要重塑合理的德育理念。它应以关注人的生活、关注人的内心需要和幸福感为中心思想,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崇尚与被教育主体生活相符的道德。现代大学生的自主、渴望平等的意识都很强,这种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能被大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内化,从而达到提高其品德素质的目的。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应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管理方法,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方式,教师与学生要相互交流沟通,达到道德教育与情感融合的相统一。
(2)更新德育方法、拓宽和完善时代的教育途径。被赋予时代性的德育工作内容,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比较容易认可和接受的。应在德育基本内容上延伸其内涵。扎实的理论和科学的论断是高校德育正确实践的前提,要从原有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转变到自我服务的方法上来,灵活的推动受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应始终贯穿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在思想学习和实际行动中,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开拓网络教育新阵地,积极、有效、正确的引领网络思想文化。利用信息知识的支撑作用,打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关键词:就业;辅导员;工作方法
随着我国培养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大众化培养趋势日益显露,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压力日渐增加,除工作内容不断增加的同时,正逐步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无疑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
一、强烈的责任感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前提
辅导员这一行,要想做好,首先得热爱这份工作,热爱我们的学生。教育事业是传播文明、培养人才、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这项事业的本身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献身精神。为了培养人才,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推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顺利开展,要甘于奉献、勇于牺牲。做过辅导员的人都有这样深切的体会:这是一份良心活,一份劳心费神的工作,付出多少只有自己知道,常常是下班回家了,还在琢磨什么样的学生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某某学生为什么情绪这么低落、有些学生为什么屡次教导不见成效。为此我们私下里总结出辅导员有“三费”。1、费心――说24小时都在想学生,那是夸张,不过真的是一有时间就在琢磨,什么都琢磨,不按时上课,行为散漫的想让他们遵守学校纪律,珍惜大学时光多学点东西;中等的变着法儿地鼓励他们向优秀的学生看齐;优秀的呢,希望他们更优秀。2、费鞋――做辅导员不象写文章,光想就行了,得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了解他们、督促他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作为一名辅导员,如果不深入学生当中,是不可能掌握学生的动态的。3、费时――虽然现在通讯发达了,学生有事都打电话,遇到什么事想不通时也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和你聊聊天,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属于高中阶段行为比较散漫、有极强叛逆心理的那部分群体,要想让他们自觉地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了通过四级天天泡自习室,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想切实有效的督促他们学习,需要鼓励他们并带动他们一起学习,通过毕业生实例给他们讲讲现在的就业形势,在大学期间应该具备的硬件: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增加他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思想上消除他们厌学情绪的同时,经常向他们贯彻有关旷课、考试不及格等相关处罚规定,用硬性的指标鞭策他们。
二、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一)注重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培养学生品德的手段不是言教,而是以身示范,为学生做出榜样。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良好品德,更要全方位学习,做一个杂家,才能让学生钦佩你,从而“听”从于你。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榜样行为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或者说是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善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启迪和激励,乃至使学生终身受益。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大都具有不轻信,注重实际,反对空谈的特点。如果教师培养学生说的是一样,自己做的又是另一样,这种培养就不可能具有说服力,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班级就会向一盘散沙,思想政治工作无法进行。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世纪的大学生们积极、健康、向上,但在一些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的日益强大,复合型人才已是学校培养的重要目标。作为辅导员,在引导他们学好专业课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一名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大厦的建设者。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以我为中心的毛病在他们身上随处可见,经常看到有些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甚至不能适应角色转变或惧怕就业的情况。为此在校期间,我们就要展开就业观念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认清社会,作为辅导员要充当他们的向导,鼓励他们踊跃参加学院组织的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并尽力搜集有关信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三、注重方法、严格管理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因素
(一)健康向上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条件
人不能脱离社会,学生不能脱离班级。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团结协作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班级的建设尤为重要。班级成立之初,要通过军训、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等活动了解学生的“本色”,增强班级的集体主义意识,以便为以后班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以及各项荣誉的取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增强班级凝聚力、创建良好的班风。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建立一个思想政治素质高、团结合作、乐于工作、敢于负责、关心同学的班干部群体,使他们在班级发挥核心作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虽然他们具备综合素质高、能力强、思想活跃、积极要求进步等优点,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身上也有同龄人的弱点,因此,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任务,先行对学生干部进行定期的就业,帮助他们做到:让学校放心、让老师省心、让学生舒心。
(二)运用恰当的培养方法
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必须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和学生的接受性,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即使表面上服从教师的要求,但内心可能很不服气,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大。
俗话说“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培养这一手段的作用。对待学生不仅要一视同仁,还要用欣赏的眼光与看待他们,认真仔细地挖掘他们的特长,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发挥自我管理、自我培养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为他们寻找、创造发挥特长的机会,最终的目的是加强他们的荣誉感、自尊自强的心理,以点带面,使他们完善自我。(作者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志.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消费导刊,2010(1):222-222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126—03
德育实践作为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与作用已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认同和重视。当前,许多高校在德育实践的开展与深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显现出了德育实践的内容缺乏时代性、途径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此,结合大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需要,加强德育实践内容、形式和途径的探索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素质对人的成长极为关键,它统领着学生的成长方向,赋予学生发展的动力,决定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大学生良好德育素质的形成既需要加强德育理论教育增强道德认知,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将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实践,可以说是重要的教学形式,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它是德育理论的深化,是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德育效果的检验。因此,开展好德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组织德育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农村去体验、感受,使他们充分了解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增加爱党爱国的情怀。也使他们看到国家由于一些原因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西部地区的滞后状况,从而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认识,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第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德者,行焉而有德于心之谓也,行而有得谓之德。”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离不开实践。通过开展以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等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大学生的品格,使学生置身于具体活动环境中,耳濡目染,将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吸纳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带着疑惑和争论问题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实践,用心灵感知,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同时通过到企业实习,助工助学,到农村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创造成果应用于社会。既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又能通过社会实践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所以,高校实施德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二、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内容
(一)教育性实践
思想认识的高度取决于对理论的把握程度,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在理论上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与理论性实践的衔接,突出理论性实践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深化和延伸效应。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专项社会调查、主题报告等形式,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阐述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认同,使学生运用中国化创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始终做到与党同心,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步伐。
(二)道德实践
道德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实践可以深化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操作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养和道德需求。要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创新道德实践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华,思想得到升华,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追求和自觉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形成高尚道德品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层教育的延伸和载体给予深化,围绕实践作用和功能给予细化,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厂矿、农村等场所进行体验和感受,接受教育和锻炼,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公益实践
公益实践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他人关系的一种手段。通过服务社会与服务他人,使学生切实体会和感悟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又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真实体会到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对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心、诚心、责任心,切实有效地受到道德陶冶,获得道德境界提升。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精神;人格教育
一、大学体育中的体育精神
(一)体育精神的涵义
体育精神就其实质,是一种心理资源、是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换句话说,体育的整体风貌、凝聚力、号召力、特色、水平以及感染力共同构成体育精神。即,体育精神――是体育的信念、理想、情操及体育知识、审美水平的标志体。作为一种体育意识,对体育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体育行为的动力的一种心理资源。体育精神,作为一种规范力量,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体育精神的集中反映。
(二)体育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首先,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以及诚实守纪的良好品德。众所周知,体育比赛与做人一样,要不得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要求所有参赛人员都要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入口处的宙斯铜像上就镶刻着这样一句话:“在奥林匹克,只能用快腿和体力战胜对手,金钱不可能使你赢得胜利。”所以说,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集体观念以及诚实守纪的良好品德。
其次,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人认为,体育是一种竞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竞技意识的重要手段,是以打败对手取得胜利为终极目标。其实,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体育在是一种竞技活动的同时,亦是一种培养个体的合作意识,以及求得两者间的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在体育比赛中得到完美体现。所以说,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最后,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法制意识,使其更好地养成大学生遵纪守法精神。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必须遵守裁判规则,违规就得受罚,取得成绩则相应的受到奖励。所以说,把体育文化中蕴涵的体育精神和大学生的纪律修养相结合,对加强大学生纪律修养有着深远影响。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的培养
有人说:“一所合格的大学,是把教育教学搞好;一所好的大学,更要注重人格养成;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前两者之外,还要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所以对大学生而言,体育精神是其他知识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也恰好是我们当前大学教育中所忽视的。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则成为现今高校体育教育的关键问题。在我看来,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精神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培养。
第一,教材与引导相结合。教师应从教材的基本理念出发,深入研究并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并加以提炼和升华。同时,引导学生以乐观豁达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体育活动。同时,引导学生与他人的团结协作,使其能够更好的正确处理与队友、同伴的关系。
第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其体育精神。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培养学生,使其在体育活动中树立体育精神意识。同时,通过课堂学习或体育活动培养其公正、公平的心态以及不畏艰苦的意志力。
二、人格教育的概念
(一)人格的概念
所谓人格,究其本质是一种财富,是一个人的良好尊严和意愿的宝贵财富。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由此可见,西方的哲人,都十分重视人格。东方亦然。“良将不怯死以苟且,烈士不毁节以求生。”这正是东方圣贤具有人格魅力的完美体现。在我国,有的家长从小就会对孩子进行人格投资。这种投资,虽然不能直接使得人们在物质方面变得更为富有,但孩子们则可以从获得的荣誉和尊敬中得到回报。而且,就是因为有了这种人格的力量,困难就可以战胜,邪恶也可以抵御。古人所说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人格魅力的伟大体现。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格局或者说是心理面貌。即一个人的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以及一些意识倾向的总和。据研究表明,人格大致包含这些内容:信念、气质、理想、性格、兴趣、能力等。同时人格的塑造也是由于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来看先天遗传因素。古人云:“虎父无犬子”,俗语也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就其实质,则是指先天遗传因素对子女人格品质的影响作用。实践表明,人的生命冲动、基本情绪等个性中的下层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容易遗传,而所谓的信仰、世界观、理想等上层成分则会因为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受到影响和制约。所以说,先天遗传因素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的是一种可能性。
其次,我们来看后天环境因素。后天环境因素则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家庭影响。据某项实验表明,人格中的交往能力、信任感、情绪的稳定性、语言能力等因素,其发展和形成都与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二,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是个大家庭,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成员在其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受到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说,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后天的环境是将先天所形成的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必要因素。
(三)高校体育对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意义
首先,体育不仅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发展其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时期,他们的道德、需要、理想等个性倾向性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都没有成熟和定型,就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体育教学的过程和内容都具有全面的教育性以及可模拟社会实践活动,对其人格的培养可以发挥直接的作用。有人说:“体育是育体与育心的最佳结合方式,它对人格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体育科学研究证明,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以及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只是单纯修满学分的需要,不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即使是参加体育运动也是怕脏怕累怕吃苦、担心训练动作不标准被讥笑,宁愿留在教室、图书馆看书或宿舍上网娱乐,特别是部分女学生抗疲劳挫折的能力差,锻炼的积极性弱,经常寻找和编造借口逃课等。大学生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减轻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的积极作用。通过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人转移负面的情绪,达到并实现心情愉快、情 3.体育教学通过系列社会化活动训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以个体或群体形式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生以相互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方式开展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容易形成特定的社会化环境氛围,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契机,为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篮球和足球比赛中讲究的集体协作和默契配合,能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深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所以说,体育不仅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发展其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
其次,通过体育教学练就强壮的体魄,可成为良好人格塑造的“载体”。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重要时期,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特别是,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上的敏感阶段,换句话说就是发育基本成熟阶段。进行体育教学,不失时机地促进其身体的的健康成长,使“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的身体得到行之有效的锻炼,可使之成为良好人格塑造的“载体”。
三、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一,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人格。众所周知,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人格的完整。其中人格完整的首要的标志则是:人格构成的各个要素都要完整、和谐、统一。即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愿望、行为以及目标统一起来。众所周知在我国各大高校,体育教学是通过各种运动比赛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以规则来规范自身行为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体育精神的熏陶,使其拥有公正、公平、客观的视角,并以此分析问题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其在体育比赛中明确自身目标,同时制定适合自己的合理的目标,正确对待体育活动和竞争并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或者学习、工作中的一切挑战。所以说,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人格。
第二,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衡量人格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条:其一,必须在任何时刻都能客观实际地看待、认识世界;其二,必须时刻拥有一份坚定的、积极的价值观以及端正的道德心;其三,对待自己要客观实际,认清自身;其四,具有真实的安全感存在;其五,对待所参与的各种活动都能专注其中;其六,必须具有爱父母、亲人、朋友的情感和能力;其七,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工作。在我国,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群体性特点的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公平竞争、相互关心的体育精神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得到提升。
四、总结
众所周知,体育精神对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往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往往自信、阳光,体育不仅能赋予学生一种愉快的生活态度,而且能通过严酷、激烈的锻炼,给处于舒适环境的学生一种竞争的痛并快乐的体验,这对年轻人的成长、行为的养成和不畏困难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养成不怕输、不畏困难、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同时也有利于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执著严谨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小剑.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J].商情,2009(25).
[2]刘强.略论体育精神的内涵及影响因素[J].世纪桥,2009(15).
[3]郭平,李梅.浅论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环境.是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90后”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社会政治最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融合与冲突明显、大众传媒兴起及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时期同时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和学校环境的变化使得“90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与以往任何时代大学生不同的特点
1.1“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多元.实用主义趋向明显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已初见成效.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分层现象也已显现西方文化的大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趋完善、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逐步开放和透明化使得中国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90后”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对社会的认知比他们的前辈更加趋于理性化。一方面.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要求和利益的影响.他们更加的务实.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物.而不是关注抽象的哲学他们认为社会是在要求他们成为更加务实的人.而不是像80年代一些年轻人那样乐于过多的坐而论道有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目标定位明显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呈现更加务实的倾向当调查的“90后”大学生被问及“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的设想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学生选择依次是白领(47%)、企业家(20.5%)、出国发展(15%)、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5%)。
1.2“90后”大学生的心理:认知模糊、心理素质相对脆弱
20世级90年代.文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冲突及融合明显多重文化的影响.使得“90后”大学生在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美丑时常常举棋不定他们善恶分明但有时又善恶不分.他们敢爱敢恨、果敢直接.有时却无法真正判断是非对错同时.由于“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和家庭成长环境良好.80%~85%的“90后”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的成长道路几乎非常顺利.大部分是在呵护和赞扬声中成长起来.充满着无限的自身优越感.并且通过网络可以了解一切他们想知道的信息.这使得他们乐于表现自己.情感外显而张扬但在他们早熟的身体与思维背面.时常在自我放纵的行为中透出稚嫩与冲动.时常会患得患失。在面对挫折时,他们往往显得意志薄弱武汉大学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显示:72-3%的“90后”新生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一蹶不振:而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这组数据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挫折能力不强。
1.3“9o后“大学生的思想:早熟前卫、富有怀疑精神
由于“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相对开放.家庭教育环境相对民主自由,他们在思想上早熟、独立、不轻易趋同,不喜欢别人过多的干涉和打扰。再加上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使得他们的思想更加早熟.对每样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追求自我,自信心强.不迷信权威.富有怀疑精神.自我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较强。同时,他们很少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大都思想前卫在对观念的接受方面.他们往往表现出极强的自主意识他们习惯于自己经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和接受前人的经验和结论.而不是直接接受他们喜欢自主展示思想.更愿意通过讨论的形式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形成新的观点.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
1.4“90后”大学生的行为:依赖网络追逐时尚潮流
“90后”大学生从懂事开始.就与网络接触并一起成长海量的信息通过音像、图文和其他网络语言.在网络上的多样化展现.符合他们快节奏生活方式.符合他们追求时尚的心理特征在“90后”大学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博客和QQ空间。他们用QQ进行沟通、在论坛上结交朋友、并在博客上进行超出我们想象的思想交流他们认为在网上进行交流感觉自由自在.如果没有了电脑.心里就会有种特别空荡之感.如果没有了网络.甚至会觉得无所适从。而在现实中,他们变的寡言少语.不怎么愿意同父母、老师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大多特立独行.追逐时尚潮流。他们穿着各种所谓的流行服装,什么“露脐装”、“露背装”、“低胸装”都能在他们身上看到。发型不断变换.“波波头”、“爆炸头”在高校校园里随处可见。
2“90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90后”大学生拥有着自身的特点.很难对其进行好坏优劣的价值判断,因为他们的思想品德特质是与整个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是适应于国情与时代而存在的但“9O后”大学生身上的这些新的特质.必然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2.1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调控的主体。“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受到的来自西方文化影响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较大.具有着强烈的民主.平等意识.希望能够和老师进行平等对话.不喜欢高高在上的说教.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与受教育者的角色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有些教育者政治信念薄弱.缺乏责任心和耐心.相关专业背景学科知识不足.教学理念落后。
2.2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所采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仍然以灌输为主.教育者居高临下.不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反应.缺少与学生沟通互动然而“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他们希望自主表达意见.注重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多向沟通.更希望由教师引导.自己独立思考。
2.3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核心.也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由于“90后”大学生具有价值取向多元.思想早熟和人生态度务实等特点.他们对道德说教和空洞的理论灌输不以为然.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课.他们要么反问质疑.要么充耳不闻.甚至干脆逃课面对这种现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同时又必须因材施教.从“90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对他们热衷和关注的新事物、新现象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教育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实用性,与新一代大学生的需要格格不入虽然这些年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有所改动.但没有完全体现新的学术成果。
2.4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认识与评价它主要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怎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根本标准在于实际的社会效果。“90后”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教育客体.他们对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着新的要求渴望自身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强烈的人格魅力;有创新思维能力等等。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仍是单一的传统“四有”新人,缺乏新时代的新要求.没能全面涵盖“90后”大学生成才所应具备的各项素质要求。
3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途径
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途径.应从“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出发.以“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为切入点.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辅之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体的多重角度人手,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形成新质教育合力。
3.1社会: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媒介环境、开放环境、竞争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使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加大.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动力功能、感染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对“9O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环境都将并存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这说明提高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社会必须履行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职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抵制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侵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文化: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强化舆论监督.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3.2家庭: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注重人格培养家庭.作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担负着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等责任同时由于家庭教育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因此.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理应积极响应.配合.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社会、学校一起共同努力.培养“90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家长应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积极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子女置身于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于孩子需摆正心态.把孩子放在恰当的位置.期望要实事求是.注重人格培养.不应片面强调成绩和分数。
3.3学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面对“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首先,做到一切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正确认识“9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90后”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应放到他们成长的大环境中去.由于环境的原因.他们身上固然存在较之于上一代人的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也应看到他们身上也具有上一代人所没有的缺点和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与不足.发扬优点与优势其次.要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贴近“90后”大学生生活.切实关心“90后”大学生利益的心理素质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和拓展素质教育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利用网络。打造网络教育平台。针对“90后”大学生依赖网络的这一行为特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地应扩展到网络世界.通过建立班级OO群、班级论坛的方式.及时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使网络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高校在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应积极创设自我教育的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物化环境的建设方面.既要赏心悦目.也要充满文化品位和教育意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生品位在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方面.应从管理人手.坚持学校管理的人文追求.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使强化制度管理与激励向上相统一.使必要制度的执行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积极上进.是学生充分理解基础上的约束。
3.4个体:树立自我实现目标。不断加强自我教育的哲学原理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只有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不同的教育主体所传授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达到提升自身素质的目地“90后”大学生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价值观往往更加务实.更加功利化.片面地强调社会、他人对自己的满足.而忽视自身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因此.“90后”大学生必须首先摆脱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养料.以书中的高尚人物为自己的榜样.向他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90后”大学生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反思自我.学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独立人格.不断完善自身。
关键词:构建 德育测评 理论探析
《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考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目前,高校的德育评价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特别是制定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哲学方法论基础:系统论。
系统论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提供了方法论。系统论原理讲究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原则。整体思想是系统论的核心。按照整体思想的观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知、情、意、信、行这五项心理要素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知行协调统一的整体。在创建这个测评指标体系时,坚持知行统一评价;有序性要求我们既要反映测评的诸多要素,又不能等同对待,因为相对而言大学生“行”的状况更能反映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水平,所以我们更应赋予大学生“行”的评价较大比重;动态性要求我们要紧扣时展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来把握测评指标体系的调整速度,从而体现测评指标体系的针对性。
2.心理学基础:“知、情、意、信、行”的发展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要经历“知、情、意、信、行”,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过程,表现为认知产生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改造外界并形成新认识和新思想,产生新行为,进一步改造外界。可见,学生的一言一行投射出学生的所思所想。因此,从理论上讲,对学生德育进行测评是完全科学的。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是精神性的、变动性的东西,但借助于测评技术,能使我们较客观地认识德育现象与规律,认识大学生真实的思想、政治、品德、个性及行为面貌。
3.教育学基础: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节奏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等几种,它们通常以复杂的方式综合运作。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测评不应偏重于某个单项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采用多元评价结果的方式,体系的设置应涉及对学生的“两课”学习情况和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
二、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构建的测评指标体系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要求明确,能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本质及各个方面,即不仅要测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品德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突出测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的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即测评目的要从传统评价的“预测”、“控制”、“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即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同时测评指标自身的概念的表达也要科学而严密,其量化和取值尽可能科学、合理,它所体现的要求要符合大学生德育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使测评结果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比性。
2.导向性原则:所谓导向,就是指导大学生的品德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了体现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和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对大学生会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自觉趋近德育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3.层次性原则:指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年级和个体差异来进行创建。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年龄、知识、能力、性格、兴趣、行为表现等多方面。所以我们研究创建的测评指标体系只有是多种层次的,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每个个体在不同年级、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
4.主体性原则:大学生德育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以往评价主体多为教师和评价小组,主要是他评,大学生处于被评价者的地位,导致评价缺乏大学生的坦诚参与,从而使评价的调节、激励、改进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参与评价自己并给予一定比例记分,增强其参与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重视测评过程和结果,并充分发挥自我教育功能,从而自觉调整思想和行为。
5.实用性原则:一方面是指测评指标体系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各项指标都可以进行实际观察、测定或测评,便于高校操作实行,给出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分值;另一方面是指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要与社会用人机制和社会需求接轨,为社会所接受。使其既能满足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状况,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个人未来职业设计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选拔需要。
三、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管理功能,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从高校德育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看,任何一个道德目标的达成,最终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心理学原理说明,自我教育离不开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建立德育测评体系就是把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以定性和定量的形式明确规定,用制度细化大学生思想行为准则,有利于大学生比照这些标准,明确应当做什么,怎么做,随时进行自我“测”、“量”,对测评项目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分析,对自己品德发展水平作出评价,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自觉趋近德育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总之,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的构建为大学生对照体系进行自我测评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优点和缺点,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促使大学生按照德育目标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2.有助于落实德育地位,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是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估由软变硬、由虚变实的重要措施,是掌握和激励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制度。长期以来,高校德育首位的地位还没有落实。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完整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尤其是缺乏科学、全面的大学生德育素质的评价体系。可见,只有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并实施测评,才能够使德育看得见、摸得着,实在可行,真正实现“德育为首,诸育并举”;同时,建立测评体系对大学生德育素质进行科学评价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实体内容之一,既可以为“两课”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以往“两课”教学“虚多实少”,又可以将大学生德育管理目标细化分解,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化,把德育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从而增强德育实效。另外,测评体系的建立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政工干部从一些日常的德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加强研究德育的动态发展,整体把握德育过程,促使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实现德育的良性循环和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数量扩张迫切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过渡,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如高等学校连续几年扩大招生,使得大学生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占有图书资料的数量、教学实验(实习)的条件等硬件资源减少,以及相应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等软件资源不足,另外毛入学率的提高而带来生源质量相对下降等等。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质量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因而,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的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就为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明确的德育标准,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现象,也将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从而真正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测评,满足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确保高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艳葵.构建新型的大学生德育测评指标体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2).
[2]林雷.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量化测评浅探[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3]王健敏.学生品德测评系统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2,(l).
[4]张辉.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测试指标体系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0).
[5]李上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木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
【关键词】高校 大众化 德育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42-02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一个职能高度分化了的复杂系统,不同部分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职能,社会对其要求和期望也就各不相同。因此,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学生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要求,把德育教育与鲜活的现实结合在一起,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就成为高等学校的“别无选择”。
一 高等学校德育目标的层次性
德育目标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在精英教育阶段,全国的高等教育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宽泛的德育教育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注重道德目标和道德规范的理论灌输,学生重视牢记德育知识的框框条条,德育评价也往往通过貌似客观的简单的量化形式考核,强行给学生的德行排定座次,这种不顾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一味地将社会固定的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通过外部强制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使得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强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越来越深刻复杂。高校培养目标的德育要求与社会生活现实脱节,以及与现阶段某些政策导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明显。要真正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启迪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选择人生就必须树立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即要允许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德育目标,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德育目标要求,使德育教育融入到鲜活的社会实践中去。
二 高等学校德育内容的多元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对生活的感触与体验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根基。高等学校的德育是广泛而丰富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还会有不断充实和拓展的新内容。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遵循青年学生成长的规律和高等教育的规律,把教育融入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我们既要对他们进行思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更要进行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合作精神,还要以可感知、可模仿的素材培育学生,让学生有所感动、有所共鸣与震撼,最终有所裨益。我们在新形势下拓展德育内容,不是对以往高校德育内容的否定,而是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契合点,使德育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弦、共振,收到实效。
三 高等学校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道德教育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道德的人,“道德产生于并内在于社会生活,道德与社会不是‘两张皮’”。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首先面临的是学生层次的多样性。因此,在国际形势全球化、国内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德育的方法和途径也要求具有多样性。要克服传统德育的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照本宣科、读报纸、作报告等传统方式的弊端,把德育的相关理论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妙手空空,踏雪无痕,全面更新教育方式和手段。
第一,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要注重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也要在理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
第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减少心理疾病、增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虽然已经走进大学校园,但还只是德育的一个辅助手段,我们希望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辅导,增强大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第三,科学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延长德育手臂,增强德育实效。在班级组织等弱化的形势下,社团活动正成为高校校园中一支最活跃的力量。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目的地组织学术型、技能型学生社团,是实施德育内容、完成培养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要克服学生社团组织的自发性、盲目性,有目的地指导、引导学生社团组织的健康发展,从而带动和培养更多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被实践证明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多种形式的“三下乡”和志愿者服务,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受力、意志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四,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德育渗透。信息时代,为德育建立了更多的德育平台,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网络已进入高校德育工作的领域并迅速普及,然而,如果我们还像昔日的秦始皇一样高筑“防火墙”,面对扑而来的网络信息,我们就可能感到无助和无奈。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由被动防守变为主动出击,建立更多的教育网络平台,及时而全面地占领网络这块高校德育的制高点,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的任务。
四 高等教育的预评估的科学性和德育教育形式的现实性
目前,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量化考核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到来,已经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这套考核评估系统带着计划经济的铁镣,捆绑着整个高校大学生已有数年,这种绝对的量化带来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一个有特长的学生,其道德品质无论怎样,只要他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就绝对会获得量化考评的高分。而一个没有特长的学生,仅仅因为没有特长,品德无论怎样,其量化考核也只能是低分,这样的德育评估体系必须摒弃。在新的形势下,务必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开展社区调研、社区服务、勤工俭学、技术服务、业务实习、科学实验等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切实通过德育实践体悟德育知识理论,提升道德品味,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套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使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接班人。高校德育教育的多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内容的多元性都要求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到新的境界。
思想品德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取决于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取决于高等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而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则是有效实施德育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通过对教育实践的深刻认识与研究,我们得出人才的培养不仅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这里的综合素质很显然包括了人才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平、理想信念等,因此培养人才掌握一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同时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是一致的并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对于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现状
1、国内外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际社会的接轨更是达到了一定的紧密程度,我国的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环境不再像以前那么单纯,而生长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更是发生了巨变,思想上生活上不再像以往的大学生那么单纯和简朴。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也易于被名利、利益所诱惑,生活上他们是衣食无忧的一代,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也难免会产生依赖和懒惰的思想,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时时在侵蚀和包围着他们,这就使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产生了偏离甚至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毕业之后只希望找到一份安逸舒适待遇高且付出少的工作成为了他们错误的追求目标即错误的择业观。而现实却重重地击碎了他们的梦,于是有的学生产生了负面消极的情绪,对人生产生了悲观失望,对现实产生了畏惧心理。以上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表现急需对大学生们在学校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的再教育,重新确立他们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对于职业规划、职业生涯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再认识过程。
2、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思想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如何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同学对于父母或师长的感恩意识认识淡薄,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他们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因此学校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思想认识不可或缺的重要授课内容。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和一定的道德修养才能在择业和就业上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我,在工作上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勇挑重任,敢于拼搏、斗志昂扬,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热情高涨,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再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培养了国人崇尚孝道为先的理念,那么做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也一定是一名懂得感恩知孝为先的优秀品德之人,这样的人无论是定位工作目标还是在工作岗位上一定也是一名身先士卒兢兢业业的敬业之人。所以诚信与感恩教育也是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建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品德。
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规划好人生职业
1、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2008年以来,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仍然存在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导致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到积极作用,帮助大学生提高认识,顺利就业。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解决的策略是通过激发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系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同时职业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也是整个人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是指高校为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让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心理等职业素质的教育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设计,它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根本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校、单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和灵魂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摆脱原来的纯粹的简单的甚至是临时化的简单做法,才能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全面、深入和有效。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持续进步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