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0: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变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主要是化学变化,当然也有物理变化。
2首先,火烧赤壁,是一个燃烧现象,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表现。就比如你点燃酒精灯,酒精跟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当然是化学反应,火烧赤壁跟这个是一个道理。
3、当然也会伴随物理反应,比如火烧赤壁时,水会受热蒸发,在烈火中发生热传递、金属融化等现象也都是物理现象。若题目的考点是“燃烧”,便是化学课本上的知识点,主要还是考虑其化学变化。所以笼统地、不确切地说火烧赤壁是化学反应。
(来源:文章屋网 )
不是,紫烟的产生只是香炉峰的水受热在液态和气态间的两态变化,并没产生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一定要是有新物质产生的,有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望庐山瀑布》原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来源:文章屋网 )
化学反应 ,分子发生了变化。大的烃分子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变为小的烃分子。
石油裂化(cracking)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单靠热的作用发生的裂化反应称为热裂化,在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裂化,叫做催化裂化。
裂解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
(来源:文章屋网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总结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反的特点,联系具体的化学变化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整体的认识,包括贯穿化学学习始终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归纳四大反应类型,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总结,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建立整体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教学难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应用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
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近一年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谁来说说有哪些反应?
师:在这些反应类型中,那些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内容,积极发言
作答
知识
梳理
【提出任务】请大家从概念、表达式、特征、反应条件等方面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教师巡视,给与指导。
1、教师点拨并板书、ppt展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1)化合反应:
A、单质
+
单质
化合物
例如:
B、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C、化合物
+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D、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例如:NH3
+
CO2
+
H2O
=
NH4HCO3
(2)分解反应:
A、氧化物的分解
例如:
B、酸的分解(含氧酸)
例如
C、不溶性碱的分解
例如:
D、某些盐的分解
例如:
讨论:如果从生成物的角度如何认识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A、非金属
+
金属氧化物
金属
+
金属氧化物
例如:
B、金属(H前面)+
酸(稀盐酸、稀硫酸)
盐
+
氢气
例如:
C、金属(一般不选K、Na、Ca)+
盐溶液
另一金属
+
另一种盐
例如:
(4)复分解反应
A、碱性氧化物
+
酸反应
盐
+
水
例如:
B、碱
+
酸
盐
+
水
例如:
C、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例如:
D、盐
+
盐
两种新盐
例如:
E、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例如:
以上尽量多举出实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小组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加深记忆。
例题
解析
教师出示例1(PPT展示)
例1.下列关于基本反应类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是单质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都是化合物
C.
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反应,并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讲评。
教师出示例2(PPT展示)
例2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NaCl
KNO3
B、
CuSO4
NaOH
C、
AgNO3
HCl
D、
NaOH
H2SO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教师出示例3(PPT展示)
例3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反应是
反应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与必要的指导。
学生作答,教师点评后,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练习
[举一反三]: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得到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学生练习,教师讲评。
[举一反三]2、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铜和硫酸锌溶液
C、
稀盐酸和纯碱
D、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此题学生先讨论后汇报
[举一反三]3、选用盐酸、氧气、氯酸钾、碳酸钙、镁条等5种物质中的一种或若干种。按下述反应类型写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分解反应:
;
(2)化合反应:
;
(3)置换反应:
⑷复分解反应:
。
课堂
练习
(PPT展示)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纠正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纠正错误
课堂
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后
作业
归纳所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完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练习题”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A
+
B
AB
特征:
多变一
分解反应:AB
A
+
B
特征:
一变多
置换反应:
A
+
BC
B
+
AC
特征:一换一
复分解反应:AB
+
CD
AD
+
CB
特征:二换二(双交换,价不变)
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练习
一、巩固知识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各写出四个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
④置换反应
(2)写出4个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
①
②
③
④
(3)写出有氢气参加(或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4)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x.y.m
n.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其中发生的反应类型(
)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10
20
23
待测
A
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3.
如何用水、碳酸钠、碳酸钙通过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中,前者不能用化合反应制得,后者可用复分解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
HCl、H2
B、
MgO、CO2
一、变化的现象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发生都伴随着一些现象,化学变化一般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则一般分成形状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两者,但它只是区分的辅助手段,要分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还是得抓住两者的本质,即化学变化必须得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例题1 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解析】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生成新物质,C选项生成白色固体表明生成了新物质。故答案为C。
例题2 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 将白瓷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
C. 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 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
【解析】ACD选项的描述都生成了新物质,因此这些现象均为化学变化,故排除。B选项并未生成任何物质,为物理现象。故答案为B。
二、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物理变化则是分子、原子等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的间隔改变。
例题3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以上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是化学变化。②中变化前是A和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C。
例题4 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本身的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且分子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答案为B。
例题5 下页图形象地表示了甲、乙两物质的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四幅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微观判断依据是 。
【解析】(1)对比甲变化前后,图①和图②中都含有3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和6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没变,即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对比乙变化前后,图③中的9个分子在变化后的图④中全部不存在,变成了6个反应前没有的新的分子,即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图①、图②、图③都含有不同种类的分子,所表示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而图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每个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因此图④所表示的物质为化合物。
【答案】(1)甲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乙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即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2)④ 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化合物。
三、变化和性质的联系与区分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可见性质和变化有很密切的联系,明白了变化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性质。那变化和性质该如何区分呢?变化是动态的,有改变的。而性质无论是在发生变化时还是没有发生变化都具备。那二者的表述怎么转化呢?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有些变化中加上“可”“易”“能”“会”等表示能力的字眼,就可以变成性质。但并非每个性质都有这些字眼,例如物理性质中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的描述,就不一定有表示能力的字眼。
例题6 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物理性质
1.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 2.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 4.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 )
5.木棒受力折断。( ) 6.铁生锈。( )
7.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
【解析】1. 铜绿受热时分解是化学变化,但这句话描述的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是化学性质,且句子中含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表明它是性质。
2. 这是对水的颜色、味道、状态的描述,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新物质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4. 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5. 木棒受力折断,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6. 铁生锈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整个项目围绕“燃烧”这一核心展开,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什么,有助于学生认识燃烧,了解燃烧。
蜡烛的燃烧本身承载多重功能价值。要探究燃烧的奥秘,我们可以找一个良好的燃烧载体,蜡烛便是这样一个不错的选择。蜡烛的燃烧,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燃烧现象。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前、燃烧过程中以及燃烧后的现象,并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序、多角度的观察思路,而且也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思维加工和科学方法建构的过程。通过探测蜡烛火焰温度的实验,可以告诉学生,观察不仅仅只是用肉眼看这样一种方式,还可以借助工具进行。像这样,从学生熟悉的蜡T燃烧入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对于普通事物背后所隐含的不普通的科学认知。
最后,再借助不同形式的变化,丰富学生看待化学变化的视角。项目中涉及到蜡烛的燃烧,生成沉淀、气体等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探究,还有通过加热等控制反应条件的实验。通过丰富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基于实验现象、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条件看待化学变化的多元视角。
二、教学中使用微型实验手段
相较于常规课,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使用了魏博士微型实验盒。该实验盒是将实验活动中所需的各实验用品和材料进行微型化处理后,打包进行配备。这样不仅可以免去教师课前繁杂的准备工作,而且便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多次实践表明,微型实验盒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本节课中学生使用了“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套微型实验盒。
1.“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微型实验盒介绍。
“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微型实验盒是由微型塑料烧杯、木棍、铝箔纸、木夹子、牙签、蜡烛、指甲剪、打火机、Ca(OH)2溶液等组成。该实验包能够完成蜡烛的物理性质研究、蜡烛燃烧前后的变化、蜡烛燃烧时到底是谁在燃烧、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和火焰的温度分布等实验。实验盒中仪器和试剂如图1。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1)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取一小块蜡,观察颜色、状态和气味;取一杯水,把蜡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蜡漂浮在水面上。(见图2)
(2)探究谁在燃烧:先用木棒将铝箔纸卷成圆筒状,抽出木棒,铝箔圆筒呈中空状态。待蜡烛燃烧稳定后,将用木夹子夹住的圆筒的下端向蜡烛火芯处靠近,接近烛芯剩余1到2毫米时,竖直圆筒铝箔。铝箔上端冒出浓浓的白烟时,用打火机将其点燃。(见图3)
(3)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现象;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1支,观察现象。(见图4)
(4)探究火焰温度分布:右手持牙签的一端,保持牙签的平衡,放进火焰的中间,距烛芯1到2毫米的位置,停留三秒,然后收回牙签,观察实验现象,会发现牙签烧黑的部位中间有一块未黑。(见图5)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微型实验盒介绍。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微型实验盒由微型点滴板、微型搅拌棒、指甲剪、镁带、小苏打粉末胶囊、柠檬酸粉末、CuSO4固体胶囊、NaOH溶液、HCl溶液等组成。该实验盒能够帮助学生完成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探究、镁条和盐酸反应探究、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探究。实验盒中仪器和试剂如图6。
(1)探究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取出硫酸铜胶囊,将一端捏扁,用指甲剪剪开捏扁处。取出少量硫酸铜晶体置于一片白纸上,将白纸对折,用木棒碾压几下,得到硫酸铜粉末。向点滴板1孔、2孔分别加入硫酸铜晶体、硫酸铜粉末,然后向两孔内均挤入水,搅拌溶解,观察现象。(见图7)
(2)探究柠檬酸和小苏打的反应:向点滴板的孔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柠檬酸和小苏打粉末,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直至溶解,观察现象;用手触摸点滴板的下侧外壁,感受温度变化。(见图8)
(3)探究镁条和稀盐酸的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表面,直至表面光亮。向点滴板孔中加入镁条,然后挤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用手触摸点滴板的下侧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三、基于微型实验的教学环节展开
1.蜡烛燃烧细探究,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上课开始,教师演示“不怕燃烧的手”小魔术,当学生看到手套在酒精灯上烧着,手竟然完好无损,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借此引出项目“探索燃烧的奥秘”和本节课的主角――蜡烛。
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蜡烛燃烧及其变化”探究实验。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实验以及微型实验盒,所以,实验前教师首先讲解了微型实验盒中的实验用品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随后布置实验任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方法的指导。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蜡烛燃烧前后的变化,并且提示学生可以按照实验前、实验过程中以及实验后的时间顺序进行观察和记录。学生根据教师和现场专家的指导顺利地完成了相关的实验探究。在探究蜡烛的燃烧到底是谁在燃烧时,学生对于引出的白烟能够燃烧非常好奇,积极主动地去动手尝试引出更多的白烟。当探究燃烧的产物都有什么时,学生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才明白原来蜡烛没有消失,它只是转化成了二氧化碳。整个探究过程中,课堂纪律虽然有点混乱,但学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通过实验,学生对蜡烛的燃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问题引领,初识化学变化。
在教师问题引领下,学生分组汇报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教师借助蜡烛燃烧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实验现象,引出化学变化的概念,并借助粉笔折断、玻璃打碎等生活现象引出物理变化的概念。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动手再探究,深入了解化学变化。
在对物质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变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学生亲自使用微型实验盒,完成相关的探究。
随后,教师和一位学生演示了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实验。所有实验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以及分析物质发生何种变化并要求学生给出相应的证据。学生对物质发生何种变化进行了较好的分析。此时,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由简单的只关注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发展为能够关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能量变化等,学生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4.总结提升,完善看待化学变化的视角。
教师进一步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告诉学生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有沉淀、气体、发光或者发热等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看待化学变化要从实验现象、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反应条件四个方面进行。
四、微型实验的功能价值分析
1.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
为保证学生能亲自动手实验,采用4人一组共享一套微型实验盒的方式,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这种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
初中生对感性知识的需求较高,但是逻辑推理能力较弱,所以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后的学生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改变了以往认为化学课枯燥无趣的看法,提升了对化学课的喜爱程度,并且感觉到,这种边思考边实验的学习过程比教师单纯讲授更有意思,更能引起自己的兴趣。
2.帮助学生形成并且理解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抽象出淼睦硇灾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总是从感知开始的,并且要经历学习者的思维加工。此阶段的中学生更易接受形象的感知信息,化学实验是很好的感性材料,所以应多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抽象,形成化学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蜡烛燃烧过程变化,初步建立化学变化的概念;接着,通过粉笔折断等两个实验,对物理变化和两者的区别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通过继续动手探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等4个典型的化学变化的实验,对化学变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分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分类的思想是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中的基本逻辑方法.在中学物质科学领域的教学中,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倘若学生理解并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并加以运用,那么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和完整性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可见重在科学探究的理念下,分类教学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上升知识的高度,深化知识,提高能力.本课例就是以分类为思想,贯穿整个课堂.
2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笔者修改了三次之后的教学设计,分别在引入教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教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识教学,结课教学,以及每个环节的过渡上都做了修改,从而在活跃课堂气氛,分类思想渗透方面,以及情感教学上做了重大[JP3]的突破,下面就笔者的三次教案的修改过程做一个简单的陈述.
2.1试教中不同的引课
(1)第一堂“朴素而直接”的引课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变化的图片.
师: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太阳的升降、月亮的圆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和物质的物态变化等.你能说出这些变化的现象吗?(冰山消融,钢铁生锈,电热丝升温,木炭燃烧)
这样的引课,笔者的本意是觉得对于变化,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开门见山的引课会更自然,但这样的引课毫无新意,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引课在学生中起不到渲染力,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被笔者的指导老师立马否定了.引课方向看来还是应该回归学生,想想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第二堂“以实验为基础”的引课
师:什么是物质的“变化”?你能举例吗?[HJ1.3mm]
生:(一部分学生根据经验做出判断,一部分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
师:现在小组间合作完成以下实验,观察下列现象的变化.(学生动手做实验:水的沸腾,向透明的石灰水中吹气,点燃蜡烛等)
这样的引课,在课堂气氛上的确活跃了不少,学生的兴趣也是很浓厚的,但是总觉得仍然缺乏新意,对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个课题,笔者总觉得自己的思维很局限,没有新意,[JP3]直到看到一个调皮学生的校服时,想到了一个相对新颖的引课.
(3)第三堂“以爱国情感渲染气氛”的引课
[TP1CW83.TIF,Y#]
师:首先,请同学们仔细瞧瞧(图1),这是什么地方?
生:.(学生一口同声)
师:真厉害,是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面积约4.4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学生非常激动)
师:日本为什么千方百计来争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丰富的资源,例如天然气.天然气有什么用处呢?我们来看看这段文字,哪些文字描写了天然气发生了变化?(天然气是世界上继煤和石油之后的第三大能源.它的密度约0.65 g/L,比空气轻,无色、无味.天然气在压缩和降温的条件下变成了液态.能燃烧,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JP3]烷,燃烧时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笔者用引课,因为时下(2012年)最热门,最敏感的话题就是,而有一位学生把他的爱国情绪体现在他的校服上,他在校服上写了几个大大的字“是中国的!”正因为如此,笔者相信当我出示图片时,学生一定会沸腾,这样的沸腾,不仅在教学一开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是我需要的,也是学生需要的.因此,这样的引课,在最后市公开课时,效果显著.
2.2试教中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的不同教学
(1)第一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教学
请同学们看以下的几种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有何特点?
根据实验观察,将相关信息记录到表1.
小结: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变化,我们可以将他们分成两类:一类像冰山消融、电热丝升温一样,在变化中没有其他的物质生成,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另一类像钢铁生锈、木炭燃烧一样,在变化中有其他的物质生成,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讨论: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变化中有没有别的物质生成)
这样的教学,与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是相违背的,尽管一直由学生在做实验,但是表格的设计将学生的思维一直限定在今天要学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上,尽管在小结中对物质的变化进行了分类,但因为表格的引导,会让学生直接得出一类是物理变化一类是化学变化,对分类思想,没有很好的渗透,学生对分类的理解很肤浅.因此,这样的教学设计笔者否定了.
(2)第二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教学
师:那日本为什么千方百计来争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丰富的资源,例如天然气.天然气有什么用处呢?我们来看看这段文字,文段中,那些文字描写了天然气发生了变化?(天然气是世界上继煤和石油之后的第三大能源.它的密度约0.65 g/L,比空气轻,无色、无味.天然气在压缩和降温的条件下变成了液态.能燃烧,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时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生:天然气在压缩和降温的条件下变成了液态.燃烧时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师: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变化,看老师手中的白纸,也可以发生很多变化,例如对折、撕破、甚至燃烧(边说边拿出口袋里的打火机将纸点燃).现在给你们以下几种物体,你能让它们发生哪些变化?好,4个同学为一组,小组间讨论,把讨论结果写在活动单上,看哪一小组发生的变化最多,现在开始.
(小组间讨论很激烈.)
师: 非常好,同学们举了很多变化,那物质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我们一一研究,将无法穷尽,但我们可以寻找共性,进行分类研究.现在老师把大家提出的变化列在表格中,对于这些变化,你将如何分类,注意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现在小组讨论,看哪组分类的类型最多(表2).
生:剥开,切开两半,弯曲,折断,是形状变了.冰变成水蒸气,是状态变了.
腐烂,生锈,是物质的成分变了.
师:看来,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那么,是否产生新物质,是比较合理的分类标准.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一分类标准.针对这些物质发生的变化,哪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生:桔子剥开,苹果切成两半,铁丝弯曲,折断,火柴折断,水变成冰,变成水蒸气.
师:我们把这一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说一说哪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生:桔子腐烂,铁生锈.
师: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大家都认为铁生锈是化学变化,请问它生成了什么新物质?
生:铁锈.
师:如何证明铁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
生:颜色不同.
师:光凭颜色能证明是不同物质吗?粉末状的铁是黑色的,铁块是银白色的,但它们是同种物质.
生:用磁铁吸引.
师:你的猜想是?
生:铁粉能被磁铁吸引,而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
师:好,或许可以,那么就请这位帅哥来给我们做做这个实验,来验证猜想.
(学生上台做实验)
师:你来说说观察到的现象.
生:铁粉吸起,而铁锈没吸起.
师:说明了什么?
生:铁和铁锈不是同种物质.
师:进而得出铁生锈属于什么变化?
生:化学变化.
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动手制造变化?我们来看看两种溶液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步骤如下:(1)先在试管中倒入少量的黄色氯化铁溶液,注意试剂瓶的瓶塞要倒立放置桌面上,倾倒时试剂瓶的标鉴要正对手心,倒入后,及时盖上瓶塞.(2)再用滴管滴加2~3滴NaOH,注意,滴加时,滴管应位于试管口上方.要求大家操作规范,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实验后,将废液保留在试管中,最后将整支试管正放入大烧杯中.现在开始.
(学生小组间展开活动)
师:请这一小组的组长来说说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师:其余小组有不同现象吗?这些沉淀物质其实是FeCl3与NaOH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叫做Fe(OH)3因此,这两种溶液混合属于什么变化?
生:化学变化.
师:可见,化学变化总常伴随着一些颜色的变化,产生沉淀现象.但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生: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师:好,现在考考大家,判断以下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并说明理由.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那还有没有其它变化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蜡烛燃烧时有哪些变化?
(学生小组活动)
师: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生:蜡烛熔化成蜡油,蜡油凝固成蜡块,蜡烛变短.
师:烧杯壁发生的变化?
生:变烫了,有白雾.
师:将蜡烛慢慢靠近杯底,出现什么现象?
生:蜡烛熄灭了.
师:白雾是什么?
生:CO2.
师:CO2什么状态?
生:气态.
师:空气中的CO2,看得到吗?
生:看不见.
师:所以是CO2吗?那是什么?
生:小水滴.
师:为什么会熄灭?
生:产生了CO2,能灭火.
师:因此,蜡烛燃烧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生:CO2,H2O.
师:由此,体现出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
生:化学变化.
师:蜡烛变短了,蜡烛熔化成蜡油,蜡油凝固成蜡块.属于什么变化?
生:物理变化.
师:理由?
生:因为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师:蜡烛燃烧既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但因为它产生了新物质.所以总的来说它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物理变化.那么,烧杯壁烫了,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热.蜡烛燃烧时发光吗?
生:发光.
师:对,可燃烧物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那么发光发热现象一定存在于化学变化中吗?打开电灯,灯泡发光吗?有产生新物质吗?
师:因此判断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不能单一根据这些现象,必须要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这一分类标准,这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这样的教学设计从生活中普通物质发生的变化,进行分类,让学生体会物质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一一研究,将无法穷尽,但可以寻找共性,进行分类研究.并且感悟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从而提出,是否产生新物质,是比较合理的分类标准,进入新课的教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从铁生锈,两种溶液的混合到蜡烛的燃烧,整个过程非常顺利,蜡烛的燃烧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现象,这个过程,笔者继续渗透分类思想,哪些现象体现的是物理变化,哪些现象体现的是化学变化,并让学生体会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深刻体会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以及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会产生的现象,同时渗透了分类思想,上升了知识的高度.
另外,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与他人不同的蜡烛燃烧实验.
(1)点燃蜡烛,仔细观察1分钟,记录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图2).
(2) 1分钟之后,用一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注意[JP3]火焰靠近杯壁内壁,时间不要太长,观察记录烧杯壁发生的变化.
(3)蜡烛在杯口燃烧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蜡烛慢慢靠近杯底,观察记录蜡烛发生的变化.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将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描述的更加清晰到位.
2.3试教中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识的不同教学
(1)第一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识教学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物质具有许多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度、金属的延展性、酸碱性和可燃性等等,哪些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哪些不需要?
第一堂这样的教学,在给出了这些性质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进行分类,但在试教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教学与前面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没有一个很好的过渡,并且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被笔者否认了.
3第二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识教学
(之前刚分析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师:(出示一只燃烧着的蜡烛)蜡烛被点燃了,(出示一只没有被点燃的蜡烛)能燃烧吗?
生:能.
师:这体现了蜡烛的什么性质?
生:能燃烧的性质.
师:蜡烛燃烧的这个变化体现了蜡烛能燃烧的性质,可见,变化体现性质.(出示一根铁棒)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物质,说说铁具有哪些性质?
生:银白色,固态,拉成铁丝,能导电,能导热,能被磁铁吸引,能熔化成铁水,会生锈.
师:你能把这些性质进行分类码?你的分类标准?
师:这些性质中,哪些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哪些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生:银白色,固态,拉成铁丝,能导电,能导热,能熔化成铁水,能被磁铁吸引,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会生锈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把这些只能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把这些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物理性质.铁具有延展性这种性质,因此,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拉成丝的变化.因此,性质决定变化.
好,现在考考大家,判断一些变化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
现在同学们能判断上的天然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变化了吗?文段中哪些文字描述了天然气具有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分类思想的渗透,并且在变化和性质知识点的教学有一个很好的过渡,在性质的分类中,都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来表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后在结课时能首尾呼应,以中的天然气结课,不仅评价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最后“让老师深深体会是中国的宝藏,而你们是中国的希望.”将本节课推上了一个,情感和知识得到升华.
[BP(]4课后反思
4.1生活热点,重视引课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用引课,因为时下(2012年)最热门,最敏感的话题就是,而有一位学生把他的爱国情绪体现在他的校服上,他在校服上写了几个大大的字“是中国的!”正因为如此,我相信当我出示图片时,学生一定会沸腾,这样的沸腾,不仅在教学一开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是笔者需要的,也是学生需要的!因此,这样的引课,在最后市公开课时,效果显著!
4.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构建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知识意义的自主构建.本课例探究过程的教学,教师给学生[JP3]自己探究的机会.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成功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4.3贴近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教学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运用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引课和结课中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变化,蜡烛的燃烧等等,对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容,原本源于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例子、习题、探究的内容均来自于生活,不仅有利于教学的进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
4.4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人,利用学生资源,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而言,同龄伙伴的影响远远超过成人对他们的影响.以此,笔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个别回答的方式,点亮一盏“灯”,用学生教会学生,照亮一片人.同时始终与学生保持交流和对话,重视组织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让学生从做中学,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碰撞出教育的智慧火花,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4.5整个课堂教学渗透分类思想,上升知识高度
物质变化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从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看,要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有一定难度。应该怎样设计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清晰准确地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呢?
经过两次试教,在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阅读教参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引入学习——实验探究——拓展概念。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预测——探究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片段一:引入学习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身边的物质,知道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谁能举例说说我们身边的物质?如果想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你有哪些方法?
(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见解。)
师:以一张纸为例,具体说说让它发生变,化有哪些方法?
(教师引出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思考
教材设计的第一个活动是沙和豆子的混合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唤起学生对于变化的已有经验。第一次试教,我按照教材的设计,让学生做了混合实验,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探究过小苏打和醋的混合和火柴的燃烧,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认知经验,做混合实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在第二次试教时,我简化了这一教学程序,利用简短的谈话引入新的探究活动。这样处理,不仅直入主题,而且为后面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过程留足了时间。
教学片段二:实验探究
在提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后,学生开始了实验。我要求大家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白糖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认真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白糖加热后各方面的变化,现在我们一项项来分析。白糖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什么发生了变化?白糖的形态在加热中变化了,那状态有变化吗?
(学生回答,教师简要板书:白色颗粒——黄色液体——气泡,香味——焦味,有烟——黑色物质。)
师:颜色呢,有变化吗?谁能把变化的过程说一说?
生:颜色有变化,变化顺序为:白色——浅黄色——浅咖啡色——深咖啡色——黑色。
师:除了这些变化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变化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形态、状态、颜色、有气味、有气体、有烟产生。)
师: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有这么多变化,那勺中留下的黑色物质还是白糖吗?大家把它和白糖比较一下。
(学生观察比较。)
师:这还是糖吗,为什么?
生:不是糖,糖是白色的颗粒,有糖香味,而这是黑色的片状,有一股糊味。
师:我们用观察比较的方法知道黑色物质和白糖不一样,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再来验证一下?老师这里有一杯水,想一想,能帮助我们验证吗?
(学生说用溶解的方法进行验证。)
师:能溶解在水中吗?说明了什么?
生:黑色物质不能在水里溶解,而白糖能在水中溶解,所以说黑色的物质不是白糖。
师:通过刚才进一步的验证,我们知道黑色物质不是糖,而是一种新的物质。除了黑色的新物质外,在白糖加热的过程中还有新物质产生吗?
(学生结合板书说,教师小结给出化学变化的概念。)
师:(出示4幅图片:燃烧的火柴、剪开的纸、压扁的易拉罐和折弯的铁丝)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简要板书,给出物理变化的概念。)
师:相对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师:我们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的产生把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后这黑色的物质还是糖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不是糖,糖是白色的颗粒,有淡淡的香味;而这个是黑色的,还有一股糊味。
师:像白糖加热这样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像沙豆混合、折纸等只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的变化就称为物理变化。
教学思考
第一次试教时,实验后让学生说看到的变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问学生“最后留下的黑色物质还是不是糖”,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是,老师就此小结,给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白糖加热后到底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学生不明确,也没有对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这里,我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因此,实验观察的目标没有达到。
第二次试教,在学生交流完观察到的现象后,引导学生对现象一个一个地分析,了解白糖变化的特点,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对比的方法来验证最后的黑色物质不是糖,而是一种新的物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寻找新的证据来证明白糖加热产生了新的物质,在大量证据面前给出物质变化的概念。学生在实验观察分析的过程中,经历了寻找证据来验证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
教学片段三:拓展探究
在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拓展对概念的认识。
师: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白糖是不是从加热的那刻起就产生了黑色物质?
生:不是,刚开始是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物理变化,后来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师:刚才在交流时有同学说到勺子的底部也变黑了,这是怎么回事?
生:是蜡烛燃烧的烟熏黑的。
师:同意吗?蜡烛燃烧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让我们再次点燃蜡烛来观察。
(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参与观察并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观察到了蜡烛的哪些变化?你认为蜡烛的变化是哪种变化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蜡烛燃烧到底是哪种变化呢?
(教师出示课件,对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物理变化是伴随着化学变化进行的。再课件出示加热白糖的变化过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加热白糖的变化过程也是物理变化伴随着化学变化进行的。)
教学思考
第一次教学可以说是静态的,没有任何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认识。第二次教学是动态的,让学生从实践中认知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自实践、分析,逐步认识到物质变化往往是物理变化伴随着化学变化进行的。
调整后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在建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观察、比较、交流,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建构了科学概念,又经过验证,进一步巩固了概念,学生学得轻松,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师:同学们,你们研究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
师:我研究过,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变化是这样……(出示课件)
生:变大、变小、变高……
师:另外一类变化是这样……(出示课件)
生:变成大树、变成蟠桃、变成飞虫……
师:你们发现这两类变化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生:第一类变来变去,没有变成其他东西;第二类变来变去,变成别的东西了。
师:他们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变出新的东西。
【评析:由学生喜爱的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出发,迅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此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两类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否变成新的东西,为“蜡烛的变化”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的出现作了良好的铺垫。】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变化,能说说吗?
生:秋天的树叶变黄了;铁生锈了;我们变高了……
师:想不想研究我们身边的变化?
师:那就从我们熟悉的蜡烛开始。
二、观察蜡烛的变化
师:你知道蜡烛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吗?
生:棉线和蜡块。
师:你能让蜡烛发生哪些变化?
生:折断、敲碎、点燃、熔化。
师:我们一起来点燃蜡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点燃蜡烛)
师:请认真观察蜡烛点燃后有什么现象?
生:发热、发光、熔化。
师:我们将蜡烛吹灭,看看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冒烟。
【评析:由学生的经验出发,让蜡烛发生多种变化,再让学生点燃蜡烛,观察现象。在这过程中,蜡烛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但教师不急于引导学生对现象作评论,探究这里的“烟”是什么,而是留存问题,继续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三、通过“蜡烛熔化”研究物质的物理变化
师:蜡块在什么条件下会熔化?
生:加热。
师:我们一起来做加热蜡块的实验。
(实验器材:酒精灯、白色汤匙、三脚架、石棉网、火柴、已碎的蜡块。)
师:观察加热的蜡块有什么变化?
生:开始慢慢熔化,直至全部熔化,变成了蜡油。
师:如果继续加热可能会怎样?
生(猜测):变少、冒烟等。
师:观察继续加热的蜡块有哪些新的变化?
生:产生“白雾”。
师:看见的“白雾”可能是什么?
生(猜测):水蒸气、烟等。
师:请同学们将白色汤匙像这样盖在“白雾”上面20秒钟,收集“白雾”。然后翻过来看看有什么现象?
生:湿了。
师: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
生:很光滑,是蜡油。
师:再等会儿,看看手上的蜡油有什么变化?
生:变成了薄薄的蜡块。
师:现在你知道这个“白雾“是什么了吗?
生:蜡的蒸气。
师:谁能说一说加热蜡块的变化和蜡蒸气的变化?
生:固体蜡块加热变成液体蜡油,继续加热变成蜡蒸气。蜡蒸气冷却变成蜡油,继而变成蜡块。
师:这就是“蜡的三态变化”。
【评析:学生在蜡块加热变成蜡油,继续加热产生“白雾”的实验、观察过程中,将“白雾”是水蒸气的错误的前概念暴露了出来,教师巧妙地让学生收集“白雾”,通过看、摸,初步了解“白雾”不是水蒸气,继续让学生观察,在等待的过程中,蜡油逐渐冷却,刚才手上一层滑滑的液体变成了薄薄的蜡块,由此,“白雾”原来是蜡蒸气的概念形成便水到渠成了。实验、观察至此,教师让学生整理思路,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固体蜡块加热变成液体蜡油,蜡油继续加热变成蜡蒸气;蜡蒸气冷却变成蜡油,继而变成蜡块,这就是蜡的三态变化。】
四、通过“蜡蒸气燃烧”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师:同学们,如果将点燃的火柴放在蜡蒸气中间,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猜测):火柴的火焰变大(变小)、熄灭……
师:请同学们将点燃的火柴放在蜡蒸气中间,不要与蜡油接触,观察会有什么变化?
生:蜡蒸气燃烧起来了。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燃烧的同时还有什么现象?
生:冒烟。
师:这个烟是什么呢?我们也来收集一下。将白色汤匙的底部放在火焰上方,并与火焰接触,观察白色汤匙底部有什么变化?
生:变黑
师:这黑灰是蜡蒸气燃烧产生的还是白色汤匙被烧之后产生的?
生(猜测):……
师:你有办法证明吗?
生:(用抹布擦一下),这是蜡蒸气燃烧后产生的。
师:对。这黑灰就是蜡蒸气燃烧后产生的一种新物质——碳。
【评析:“蜡的三态变化”完成,实验并没有到此结束,教师让学生继续对蜡油进行加热,蜡蒸气越积越多,学生很快发现,蜡蒸气是能够燃烧的。教师继续追问:“烟”是什么,学生研究视点集中,发现蜡蒸气燃烧产生了新物质——碳。】
五、揭示物质变化的特点及分类
师:蜡的三态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仅是形态变化。
师:蜡蒸气燃烧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产生新的物质。
师:像蜡的三态变化这一类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像蜡蒸气燃烧的这一类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现在我们来说说,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产生?
生: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蜡块熔化变成蜡油是物理变化,蜡油受热变成蜡蒸气是物理变化,蜡蒸气燃烧变成黑色的烟,也就是碳,是化学变化。
【评析:应该说,这个问题很精彩,很有价值。研究到此,学生已经清晰地建立起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这个问题不仅让学生运用建立的概念解释“蜡烛燃烧”过程中所有的变化,也将课堂中的前后活动进行了整体呼应。】
六、拓展、辨析
师:通常,伴随着化学变化的产生,有发光发热、产生气泡、产生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发生,这也是我们辨别是否产生新物质的依据。
考考你,下面这些现象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
易拉罐变扁;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铁水变成钢锭;
碱放在白醋里的变化。
反思:
1.概念形成水到渠成。
虽然教材中并没有出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但多数学生已经从其他渠道知道这两个概念。教师以设疑、解疑为主线,巧设铺垫,步步深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概念,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2.活动设计前后呼应。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种事物,仅仅为形状的改变,另一类是变成其他事物。这里巧设铺垫,当学生真正了解物质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后,教师又将课开始时设置的活动(蜡烛有哪些变化)再次拉开,让学生用刚学的概念对“蜡烛的变化”进行甄别,加深“蜡烛的变化”中的复杂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教有教路,学有学路,教学思路清晰,具有递进、层次、节奏,前后衔接、相互呼应、逐步深化的特色。
3.相机提供结构性学具。
物质变化、物质性质、物质分类
1、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般指形状改变或三态转变考试用书
2、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4、微观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分子,生成新物质
5、氧化物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两种元素 ②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6、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可燃物 ②有空气或氧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7、可燃性气体+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8、提高燃烧效率的两种方法:
①有充足的空气 ②增大可燃物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共同点有:
①都和氧气反应 ②都放出热量 ③都是氧化反应
10、特别的物理变化有:石油的分馏,干冰升华,矿石粉碎,潮解
11、特别的化学变化有:煤的干馏,物质变质,风化
12、特别的混合物:
溶液,合金,矿石,空气,煤、石油、天然气、水煤气都是混合物
13、六大营养物质:
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
(一)考点解读
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伴随产生的现象。
【例题】(泰安)“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递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
【解析】有关物质的变化的考查,大多数题目通过给出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典型物质所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也可能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物图示给出,还有少数题目通过给出古诗词、成语或典故等作为判断的对象。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键是要看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物理变化。稻草造纸、使用火药、冶炼金属三个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均属于化学变化;而蚕丝织布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碾碎B.纸张燃烧
C.汽油挥发D.水变成水蒸气
2.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牛奶变酸奶
B.用水果榨成果汁
C.粮食酿白酒
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
3.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条燃烧B.铁锅生锈
C.稀饭变酸D.开水沸腾
4.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
A.水沸腾B.瓷碗破碎
C.石蜡熔化D.动植物呼吸
5.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
6.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D.百炼成钢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
(一)考点解读
1.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初步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例题】(巴中)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解析】考查物质的性质的常见方式有:一是根据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内容进行判断;二是通过给出具体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三是利用物质的性质区分常见的物质。无论哪种考查方式,把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导电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等。据此可判断出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属于化学性质,其余均为物理性质。
【答案】D
(二)考点演练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颜色B.密度
C.溶解性D.可燃性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水能变成水蒸气
B.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的密度是7.8g/cm3
D.石灰石与稀盐酸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3.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石蜡熔化 酒精燃烧
B.纸张燃烧 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铁生锈 氧气不易溶于水
D.冰融化成水 汽油挥发
4.最近发生的几起氯气泄漏事件引起了林林的高度重视。林林同学从网上查到了一条信息: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上述信息中属于氯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黄绿色气体B.有刺激性气味
C.密度比空气的大D.能与水反应
5.据报道,2015年3月18日浙江某化工厂因酒精泄露发生火灾。小明对此事件非常关注,通过网上查阅酒精相关资料得知:①在通常情况下,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成气体;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④酒精易燃烧;⑤常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用序号回答: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
(2)请你判断:酒精汽化属于
6.小明利用家里吃火锅剩下的木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①观察木炭为黑色固态;②用手折木炭很容易破碎;③取一小块木炭放入水中,发现木炭浮在水面上;④用镊子夹取一块木炭并点燃,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可判断出木炭的物理性质有:颜色
考点三 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实验室基本规则和常见仪器的使用。
2.初步学会常见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例题】(福州)实验结束后,下图中所用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主要包括:试管、试管夹、试管刷、试管架、燃烧匙、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托盘天平、研钵、广口瓶、细口瓶、量筒、集气瓶、烧杯、锥形瓶、烧瓶、长颈漏斗、漏斗、玻璃棒、水槽、滴瓶、胶头滴管、药匙、石棉网、坩埚钳等。其中,盛放固体药品的广口瓶在取用药品后要立即盖好瓶塞;酒精灯使用后要立即盖好灯帽;试管使用完毕清洗后要倒放在试管架上;胶头滴管在使用后要直立在试管架上或烧杯内,不能横放。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B.量筒
C.燃烧匙D.蒸发皿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用温度计搅拌液体
B.用量筒作反应容器
C.用试管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D.用烧杯盛固体直接加热
3.右图装置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
A.铁架台
B.烧杯
C.长颈漏斗
D.玻璃棒
4.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点燃 B.熄灭
C.长期存放 D.加热液体
5.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量筒可用作反应的容器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6.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2)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3)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考点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考点解读
1.练习并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能进行简单的仪器连接,并会洗涤玻璃仪器。
【例题】(临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药品的取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物质的加热、装置气密性的检验、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试题常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也可以结合实验探究对实验基本操作进行综合考查。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把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木条,不能用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不能直立在实验台上,否则会污染试剂。
【答案】B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先用水洗净再放回滴瓶
D.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原则:从左到右,先上后下
2.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放块状固体 B.读液体体积
C.闻气体气味D.给液体加热
3.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4.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5.指出下列错误操作的后果。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关键词:比喻 生活实际 概念理解
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认为,新的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联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能深深的感染和吸引学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习效果良好,是笔者在化学教学中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分子原子这一课题中,考虑到对抽象的分子和原子的理解比较难,笔者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生活中的现象成为我们分析的对象。
一、借助比喻轻松理解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间有相似点,便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化学教学中,采用通俗而贴切的比喻,有效的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产生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的神奇功效[1]。在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关系的时候,对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理解,采用打比方的说法让大家感受,在运动会中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开幕式(课堂恰逢学校秋季运动会),要看到整个班级风貌必须是以班级为单位展示,这就是保持班级特色的最小单位,即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班级(分子)是由个人即我们理解的原子组成的,我们以个人参加比赛的时候,个人不能再分了,我们是班级活动中的最小粒子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整体而言,班级为分子,个人为原子,在活动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但在医生眼里我们还能分吗?所以原子只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通过这个比方,学生很快理解了分子的可分性,原子的不可分性及原子不可分的相对性,为下一单元原子的结构做好铺垫。考虑到液化气压缩过程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本身被压缩,笔者尝试以体操队形到集合队形的变化,整个班级占据的体积的变化为例,理解主要是同学们之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我们自身的体积在变化即分子被压缩的过程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本身被压缩。
二、串联生活常识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是新的学习的起点,是学习之所以发生的中间环节,受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制约,学生有时候并不能自觉地练习生活中的相关原型来解释化学现象或规律,此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迁移,激活和调度相关生活经验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构建[2].分子间有间隔,所以液化气可以压缩,液化气泄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在液化气泄露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往液化气中添加二甲醚,让我们感觉到气体泄露,这正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一种应用。“无孔不入”也就是对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一种诠释;结合生活中黄豆中加芝麻的场景,学生很容易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隔。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分子和原子的特征,并能从分子角度分析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不同,能尝试解释湿衣服晾干、墙内开花墙外香,酒香不怕巷子深等生活常见现象了。
三、让学生表演活动给课堂提神
在水的电解和水的电离过程中我尝试着让老师牵着两个学生的手,在受热的时候跑动加快;在电解的时候撒手跟另外一组同学重新结合,在表演中让学生感受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是如何变化的。学生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每个同学的精神异常振奋。学生对从分子角度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很快就能总结出规律,即分子发生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而分子没有变化的是物理变化。
四、敢于改进和质疑
蒙特梭利在《儿童教育手册》[3]一书中提到人类在内心的最深处,有时刻准备自我展示的灵魂。人教版九年级教材50页中探究活动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分子的运动,课前就有部分学生到实验室里体会了这个实验,但在倒浓氨水的时候发现浓氨水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于是想到这个实验能否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学生们在课外尝试了很多改进方案,课堂上由两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改进成果,这也正是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另外一次机会。
五、通过动画或者模型直观了解分子的构成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通过动画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行为的理解。
以上就是分子原子一课在设计上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借助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实例,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用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能逐步解释,消除生活和化学的距离感,增强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为后续概念教学奠定基础。
六、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在分子的特征的分析的时候,讲到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滴水中水分子个数约为1.67×1021个的时候,这个数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告诉大家的是全国人民日夜不休,以每分钟数100个的速度,够全国人民数上3万多年,让我们想到一滴水中有这么多水分子,自然想到水分子很小,当然由一滴水中就有这么多水分子也想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有他的自然之理的。
参考文献:
[1] 缪徐.让比喻成为学生轻松学习的催化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J].20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