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现象评论

社会现象评论

时间:2023-06-06 09:3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现象评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现象评论

第1篇

《华商报》的评论版名为华商评论,自2005年创办以来,经过不断探索与改进,各个栏目不断发展完善,虽有所增减,但其始终坚持“为民者言”,始终秉承新锐、善意、理性、宽容、犀利的理念,做好都市报评论。华商评论的成功发展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 《华商报》评论版的特色

1. 评论的选题

新闻评论的选题如同新闻报道的选题一样,对于报纸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怎样的题目来进行评论针对哪些问题和受众是决定新闻评论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华商报》评论版在进行选题选择时主要针对受众生活的社会环境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困惑和问题,就他们应知、欲知,而未知的问题进行评论。如此,《华商报》评论版选题具有以下特点:

(1) 选题的广泛性

《华商报》评论版每日发表评论五篇左右,选题涉及广泛谈东道西,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涉及时事、经济、科技、法律、文化、人文、社会现象等等,各个领域的重大题材,普通市民关注的市井小事都包括在内,特别是面对众所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其评论版块都进行了激浊扬清、解疑释惑的积极引导与阐释。《华商报》从11月25日至11月30日所刊登的28篇评论文章(漫画时评除外)中,包括司法、经济、制度政策的实行、社会现象等方面,其中司法类评论5篇,经济类评论5篇,关于制度政策实施情况的评论6篇,社会现象类评论12篇。单从这一周的评论中,我们就可以窥探到其评论版评论选题内容涉及的广泛性。无论是国家政策实行中的问题,时事热点事件,还是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均可成为评论的选题。

(2) 选题的贴近性

新闻报道要求具有贴近性,以取得受众的心理认同,新闻评论也要具有贴近性,才能更大程度的赢得受众。赵振宇教授在《现代新闻评论》一书中指出:评论的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 华商评论在贴近性方面十分注重。一周28篇评论,有12篇评论的是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小事,事情虽小,在评论中却折射出大道理,通过对群众生活实际中的事件进行评论,更接近受众心理,更有利于传播效果的实现。在11月28日刊登的《耳光对怒骂的道德偏差》这篇评论,就是关于公交车上因女童不让座而引发女乘客不满,遭到打耳光的事件而进行的深层论述。在评论版“街头巷议”这一栏目中,所评论的内容均是我们在大街小巷中所听闻,所谈论的事。即使是关于司法、经济、政策类的评论也是均以平民视角出发,从大众生活的实际出发来进行论述。

2. 评论的主体

报道的力量在于摆事实,而评论的力量在于摆观点、讲道理,新闻评论的广度和深度源于新闻评论主体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华商报》评论版的评论主体突破原来只是报社编辑、专职评论员的禁锢,将评论主体的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群体中。除去记者、编辑等专职评论员外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都可以是评论版的评论主体,更有广大社会普通民众这些非专业、非定向的人员也加入了评论的行列。

《华商报》评论版设立“专栏”这一栏目,正是为各界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意见和见解的平台。知名网评人令狐补充,时事评论员顾则徐、韩福东,资深媒体人曾颖等等都是华商评论专栏的常客。凤凰卫视知名记者闾丘露薇,知名媒体人宋志标,学者羽戈、吴钩等在每周末的评论周刊上设有专栏。税收伦理学者姚轩鸽在《关注和反思纳税人的权利问题》一文中,用专业的眼光扣问纳税人权利的真正内涵,呼吁不断完善有关纳税人权利的相关规定,以专业视角来反思我国有关制度的缺失。这些体现出报纸评论员队伍的精英化趋势。

3. 评论的风格

《华商报》评论版的评论风格由于其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必然显现出其评论通俗化的风格特点。这里的通俗并非庸俗、低俗、媚俗,其通俗化的特点是由其受众定位于市民阶层所决定的。所谓新闻评论的“通俗化”,即是指“新闻评论在新闻内容、主题的选择上持市民立场,倾向于针对同市民利益

密切相关、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加以评论;在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能采取一种市民能够理解的通俗形式,站在市民的立场‘代民者言’” 。《有权报考 也有权弃考》(2012年10月16日a11版),《别让“阴题”阴了孩子》(2012年11月25日a4版),《耳光对怒骂的道德偏差》(2012年11月28日a6版),这些评论文章所评述的都是我们普通市民身边的小事,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在评论的语言运用上,也体现出明显的通俗化文风,或风趣幽默,清新明快,或朴实平易、娓娓动人;或尖锐泼辣、文采斐然。专注民生,评身边小事,契合受众心理。

二.《华商报》评论版的特色

1. 平民化视角

华商评论,以平民化的视角来解读新闻事件,使新闻评论逐渐走下话语“神坛”,回归大众。华商评论摈弃原先报纸评论文章“长”、“空”、“呆”的八股式写作,代之以精悍、朴实、轻灵的新闻写作风格。将原先乏味冗长的官方声音,先进行充分的理解之后,转换成一种平民能够理解的内容和形式,并以平民的立场对此进行解读和评说,使平民百姓读得懂,愿意读。《关注和反思纳税人的权利问题》针对2009年11月30日的《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中缺乏对纳税人权利真正内涵的解读而发问,深入浅出,指出完善纳税人权利解读与保障的重要性。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来分析论述,关乎平民利益,使普通百姓看得懂,愿意看。

平民化视角的确立源于其评论员队伍平民化、评论题材贴近性、评论形式通俗多样化的影响。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发表自己对于社会现象、新闻热点的见解和主张,只要言之在理,你就是评论员;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只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值得深思,均可作为评论的主题。以平民化的视角观察社会,以平民化的笔法评析世事。我们身边的人,我们身边的事,使评论接近受众阅读心理,也就赢得了更多的读者。

第2篇

随笔的常见类型,有四种:阐述型、叙述型、评论型、引申型。

阐述型随笔,是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某篇文章发表一点见解,写这类随笔,除了阐述事实明晰之外,还贵在有个人主见。例如邓伟志的《“赶走”与“留住”之间》(《人民日报》2010年1月14日)先阐述了安徽省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在走马上任没几天,个别人抱有“岗人治岗”心理,想把他赶走。可后来,在他任职三年届满该离开小岗时,小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手印。恳求省里把沈浩留下,直到沈浩去世后还要把他安葬在小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是因为群众清楚地看出沈浩对小岗村是“巴心巴肝”的。“夜里下雨,他担心住茅草屋的村民家里漏雨,爬起来就往村民家里跑,抱起村民的孩子往外走,鞋子陷在泥里也不去管。他常与大伙一起蹲田埂、挽裤管、卷袖子、扯嗓门、算收成、谈打算,有时还与村民“抬杠”。争完后又互相递烟,有说有笑。他与小岗人融在一起了。

作者用阐述事实来证明一个道理:“人心是杆秤”。“干群关系是鱼水关系还是猫鼠关系,取决于干部的所作所为。”作者只是用事实说话,评论文字极少,但却极为精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干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些语言可谓画龙点睛,揭示本质,将沈浩同志的博怀、崇高境界加以点醒,给读者深深的启迪。

叙述型随笔,是叙写自己的一段生活阅历、经验、回忆。有时加上一点主观感受,但以客观叙述为主。例如署名mirror的读者在《南方周末》2010年1月14日F29版写的《名嫒派对,如此“时尚”》叙述了该读者参加的某银行主办的“名媛时尚派对”,100多位在该行存款达数百万的“阔太”聚集一堂,主持人白净乖巧,面对台下浓妆艳抹的女士说:“因为单纯才能快乐,所以大家今天都要把自己当作5岁小孩,我就是5岁半的大哥哥。别欺负我哦……好讨厌哦……”话音刚落,即引起台下女人的尖叫。随后登场的是“时尚皇后PK大赛”,每位参赛者现场表演“热舞”,在5分钟里做如抚胸、抛媚眼乃至脱衣等动作。接下来的节目。由某造型屋现场表演美发。十多个年轻男孩列队登场,每人佩带编号,清一色的瘦高、白皙、金发。主持人的话语伺机而起:“5号1 5号!你太帅了!台下有好几位女士索要你的电话号码哩,要把握机会哦!”最后作者发了句感慨:原以为高雅的社交活动,却是如此低俗不堪!

评论型随笔重在评论,它和阐述型的差别在于“评多于述”,而不是“述多于评”。它侧重于就事析理,评价一种社会现象,针砭现实,褒贬一种思想作风。例如完颜平写的《“路不拾遗”与“道不捡金”》(《人民日报》2010年1月6日)针对不久前的一件新闻:淮安卖豆饼老太周翠兰捡到现金交还失主反而成了被告,评论道:一个民主、科学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博爱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以民风的颓废为代价。如果我们一面热诚地构建和谐社会,一面却没有人相信这个社会还会有人“拾金不昧”,还会有人“助人为乐”,还会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互助和善良,那这个社会即使遍地是金,又能如何?由此作者提出:在“不差钱”的今天,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刻不容缓。这就是不但指出问题的症结,还给开出一剂良药。

引申型随笔是就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寓言、童话、神话故事引发一番议论。例如伍贻业的杂感随笔《岳飞秦桧及其子孙》(《解放日报》1978年10月26日),就血统论问题发一通感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用它来观察人类社会,就不一定正确。南宋的丞相秦桧是卖国贼,但他的曾孙秦巨英勇抗金,兵败自焚,入英烈传。岳飞是民族英雄,但他的嫡系后代岳钟琪却投降后金,卖主求荣。可见血统论并不可靠。作者把自然界的血统论引申到当前社会上的唯成份论,批判了唯成份论的荒谬。

随笔写作要把握如下三点:

一、缘事而发,就实论虚

作者应该就新闻事实或事件引发议论,从具体的事实引发出抽象的道理。例如《“赶走”与“留住”》就从沈浩与小岗村村民融为一体这件事“就事论理”,阐述出一个重要真理,小岗村多年来一直是“零上访”,那是因为沈浩从心理和情感上与群众“零距离”,有一股子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服务的“浩然正气”。

二、大中取小。即小见大

即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中选取一种现象,一个典型,然后触类旁通,由点及面,联系实际来进行生发。例如《名嫒派对,如此“时尚”》,就一个小镜头展开评论,揭示当前社会上某些人假“文化”之名大搞低俗之风,败坏社会风气。使我们明白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道德,抵制外来不良风气影响的切迫性。

第3篇

(一)完善评论机制

对经常出现在央视新闻的杨禹、尹卓等评论员进行分析发现,媒体出身或者拥有媒体经验的评论员占多数。央视评论员要求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国内政策,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个人魅力,可以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但是日渐出现一些评论员什么都评的现象,观众对于“万金油”评论员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由此我们应该看到,随着观众“细分化”趋势不断加强,新闻评论也要加强专业化和细分化。电视新闻评论员队伍建设仍需继续完善,在保证专业评论员权威解读的同时,还要保留特约评论员,积极邀请来自各个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实现电视评论最优发展。

(二)形成良好互动

与纸媒评论相比,电视评论以评论员出镜的直观画面、可视化的数据和图表等立体化传播手段,使得评论变得更通俗和直观。以今年央视两会报道《杨禹热评》为例,电视评论员不仅以符合逻辑的论证做到了理性思辨,同时利用电视传播特性,以生动的电视画面,结合评论员的小字板上图表分析,实现具象展示,在政策解读上效果显著。面对面的观点交锋和碰撞是电视评论的一大吸引点,但目前在央视新闻评论中,评论员很少和主播进行互动,过于呆板、保守,其发展成熟度远落后于香港凤凰卫视。因此,央视新闻评论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以主持人、嘉宾和专业评论员对话互动的方式代替评论员独白。同时,加入新媒体,用微博、微信等方式和观众搭建交流平台,也是新闻评论可尝试的有益方向。

(三)引导网络舆论

互联网作为信息的集散地,改变了我国舆论传播格局,电视作为主流媒体舆论场除了在电视上做出及时评论外,还要置身新媒体,从网络上直接发声引导网络舆论。2012年新浪微博“央视评论员”上线,内容上除了电视屏幕上的评论外,还包括对一些网络热点的分析评论,是电视评论在网络的延展。知名评论员也积极开通微博,化整为零地引导着受众,“评论员杨禹”粉丝数在今年8月达到5081359,转发和评论多,颇具社会影响力。央视评论员队伍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置身于新媒体浪潮中,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中不断寻找好的连接点,发出正面声音,保证和谐舆论环境。

(四)主持人兼具评论员

纵观近几年央视新闻的发展,评论员队伍已经嵌入到整个报道中去。评论员队伍的壮大,也对主持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美国,电视新闻一直倾向于选择有丰富新闻从业经验、采访和评论能力俱佳的记者担任新闻主持人,其身份集记者、主播和评论员为一身。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多是播音员的角色,缺少电视评论的能力。因此,在未来发展上,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知识底蕴和应变能力,以即时评论、嘉宾点评、记者连线等方式进行直播控制,既不能冷场,也不能失控。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和评论能力的培养,向评论型主持人方向发展。

作者:武静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4篇

考生要想在申论考试中一举成名天下知,必须努力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材料处理能力

材料处 的基本工作之一,因此也是考生复习申论应当重点准备的项目。材料处理主要是指考生要迅速阅读给定资料,准确理解材料内容,把握材料主旨,明确材料所谈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整体上对材料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同时,考生要概括给定资料各部分的内容,提炼要点,整合要点,对材料有具体、深入的了解。材料处理是考生作答申论的基础。为提高材料处理能力,考生应制定一个这方面的训练计划,重点训练快速阅读能力和提炼要点能力,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信息。

(二)思想表达能力

思想表达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生要表现出自己的思考,二是考生要把自己的思考恰当地表达出来。考生的思想能力主要表现为判断能力。许多申论材料都是辩证性的,包含不同的观点。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考生要在各种观点中迅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例如2009年国考申论中对提高粮价的争议,就需要考生作出自己的判断。观点正确与否,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否真正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的考生,才能在申论作答中展现出独立的思想性,形成自己的见解。是否有个人的合理的见解,是申论考官最重视的,也是获取高分的关键。 同时,考生也要锻炼表达技巧,把自己的思考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表述要连贯,思路要清晰,结构要合理,语言要规范,才能获得考官的肯定。

(三)社会问题储备

申论考查的都是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因此考生要主动去了解我国 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了解解决办法。社会知识储备流程为:一是广泛搜集重要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二是明确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准确概括问题的本质;三是围绕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了解原因和对策;四是形成规范的备考材料体系,应包括问题本质、深入分析、有关政策、相关的名言警句、评论范文五大部分,建构一个完整、严密的知识体系。考生最好建立一个近年主要的社会问题储备库。

(四)理论政策储备

理论政策水平体现了公务员的政治素养,因此考生要加强理论政策的储备。在申论的作答中,理论政策储备影响到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主旨、判断正确观点以及文章的深度,是考生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项目。当前中国最重大的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考生不仅要对这两大理论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还要全面把握这两大理论与社会问题的结合。

第5篇

关键词:体育新闻评论趋势写作手法风格

随着体育事业与体育媒体的发展,作为新闻评论重要分支的体育新闻评论独树一帜,非常繁荣。平面媒体特别是报纸为体育新闻评论提供了一个广阔且有稳定受众的生存空间,网络媒体的兴起更是进一步扩大了体育新闻评论和“评论员”队伍的数量。体育新闻评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进步。几乎任何重大体育事件体育都会从各个角度进行评说。随着体育新闻评论的影响力的扩大,体育新闻评论的写作手法和风格也在不断适应读者新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体育新闻评论的新趋势有:

一、“新闻化”特色不断增强

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性是所有新闻体裁的共同特点。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飞速增长,使得体育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得到更加突出的强调。评论新闻化,使新闻与评论互相延伸,互相深化,加重报道的分量,大大增强传播效果。体育新闻评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1.追求强烈的时效性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2.讲究现实针对性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3.“新闻性信息”与评论相结合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二、“多元化”趋势明显

体育新闻评论的多元化特色具体表现在:

1.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广泛,“评论员”身份“多元化”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2.体育新闻评论的角度和意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

三、“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四、“解读”趋势——深度评论发展迅速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第6篇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008-03

法社会学是对法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在社会学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法社会学中的研究中同样可以应用。在对法律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法律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后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社会调查法是进行这种研究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又在法律现象的社会的调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法社会学调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运用为主的研究方法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已是最主要的类型之一,在法社会学的调研中应用比较广泛。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英国社会学家莫泽则说“十项社会调查中就有九项是采用问卷进行的”。

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案,通过设计一套要求被调查者回答的问题表来收集资料的方法。作为具体方法的问卷调查法有着与之密切相连的方法论背景或基础,是区别于其他某些方法的重要标志。问卷调查法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方法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渊源于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并在实验科学发展的条件下,由孔德首先提出来。他相信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有着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应该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以及其它与自然科学一样的方法去发现。其基本的观点是:一切关于事实的理论知识都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根据,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也如同自然界一样服从于基本规律,我们在因果规律的探究中,就能够确定社会的秩序和运行。涂尔干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客观性和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受客观必然性支配,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采用自然科学中研究自然现象的实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检验等方法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解释社会规律的具体方法就是在自然科学中已成功运用的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正如涂尔干自己所说:实证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将科学的理想方法扩大到人类行为的解释上,说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社会现象的可理解性,对于科学和实践同样是必要的”。①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笔者从问卷调查法的一些重要特征探析其实证性的特质:

一、从事物的现象出发体现实证的逻辑前提

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社会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中进行抽样调查,在进行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抽样的标准以及抽样的准确度都经过精密的计算。这种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社会现实的一般状况,体现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规律。进行抽样的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针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表征,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这种出现的社会现象进行分别的归类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法社会学中所出现的各种法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法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问卷调查法所针对的调查对象体现了实证主义的逻辑前提。实证主义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实证主义排斥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反对传统哲学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和高度抽象思辨的哲学,主张哲学应当建立在来自观察试验的经验事实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把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局限在与科学有关的范围和领域。试图用“经验”、“感觉”、“要素”等取代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以“中性”哲学自居。实证主义主张把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之内,强调科学认识论的根本任务只是记录感觉、描述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实证主义者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某个事物的色、香、味、声、形,那么人们对于这个事物的色、香、味、声、形的经验知识是可靠的。“布莱克试图像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研究法现象,试图从法现象中发现一个贯穿始终的描述法的发生与运行的根本规则或法则。他认为真正科学的法学研究是:(1)只分析法现象而不探索法本质;(2)法学的观念应是具体的,可与经验相参照;(3)从经验事实中不能推出价值判断。”②这三条原则构成了布莱克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也是所有实证主义者所共同拥有的方法论信条。

问卷调查法研究事物的外在表象,并且对事物的外在表象进行统计、分类、分析,体现了实证主义研究事物的出发点,及从客观的外在表象为起点,具备了其实证性的起点。

二、高标准化要求从形式上确认实证性

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调查的对象,设计一整套的调查问题,从纷繁复杂的各种法社会现象中,根据在工具及程序上的高度标准化要求,将原本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归结为事物的现象或者表象的一些规范化的问题,形式上表现出了从事物的现象出发来研究事物的本质。问卷是进行变量测量和资料收集的工具,而统计分析则是处理这种虽来自于样本却要反映总体的,以问卷形式收集的大量资料的程序。问卷调查研究的规范操作程序,还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迅速反映动态的社会信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通过问卷来收集研究资料,所设计的问题与项目都是由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课题需要,严格筛选和精心设计的简明易答的问题或表格,因而它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较容易对事物的表象与体现进行定量评估。

问卷调查法在工具及程序上的高度标准化要求,符合了形式上的实证性。但是又常常使得原本很复杂的问题流于表面化,即形式的要求导致了内容的肤浅。形式化的表面的问题,很难对被调查者产生某种思想、行为的背景原因,获得直接的、切实的感受。无论是纷繁复杂的人类的行为,还是各种形式的社会生活现象,研究者在设身处地的研究同一问题,与他们面对一叠问卷表或一堆统计数据时,获得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它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因此也只是从形式上确认其实证性。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最为典型的是定量研究,通过定量研究将社会现象及其关系和变化趋势用精确的统计语言描述出来,从而达到认识和预测社会世界的目的。定量研究在形式上确认高度标准化的要求,体现实证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涂尔干指出,社会学既然是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那么它就必须注意到社会事实同时具有的物质性和观念性双重特征。因此,社会学方法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从社会事实的物质性特征出发,社会学是可以借鉴自然科学中某些普遍性方法的;另一方面,从社会事实的观念性出发,自然科学方法又需要经过某种形式的改变,才能允许被应用到社会研究中去。从法社会现象的物质性特征出发,即以形式的方式来体现其准确性、确认实证性。诺内特对此评论道,“拒价值判断于千里之外的实证主义立场的实质,意味着在法学研究中宁要无知也不要偏见;但实际上偏见(即利益、同情、感觉力、兴趣等)具有促进思考的能量,在无视一切价值的场合知识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③问卷调查法也因此只是从形式上体现了实证性,而不能从本质上体现实证性。

三、逻辑演绎的特质体现实证性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它既可以用来描述某一事物总体的概况、特征,以及进行事物总体各个方面之间的比较,也可以用来解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体现其逻辑演绎的特质。作为一种实证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有着于众多自然科学方法相类似的逻辑程序。问卷调查法的逻辑演绎的这种实证性质,决定了它与随机抽样、与统计分析密不可分。或者说,问卷调查法实际上意味着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抽样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问题,问卷则是进行变量测量和资料收集的工具,而统计分析则是处理这种来自于样本却要反映总体的,以问卷形式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必要方法。问卷调查法的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体现逻辑演绎的特质。

实证主义方法论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每一步演绎推断必须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即推理的结果也可以直接用实践进行检验。法社会学不仅客观地阐明法律现象“究竟是如何”,而且进一步关注于法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证据来检验,某一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是可靠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虽然社会科学在方法、技术的运用上有其特点,但它在理论建构、证据搜集与分析、理论检验等方面所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无本质区别。实证主义者坚持认为社会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科学假说的陈述必须由经验实施来检验,理论仅当它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是可接受的。获取经验证据需要采用实验、系统观察、调查、访问、文献考察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实证主义者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把自然科学当做科学的范例,在他们看来,社会学是也符合科学的逻辑的,当然法社会学的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也同样体现这种逻辑演绎的特质。问卷调查法中以抽样和问卷为前提,统计分析则是其逻辑演绎的具体表现。

四、问卷的准确性较低,其实证性降低

问卷调查法完全依靠问卷、依靠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来收集资料,调查者难以了解被调查者是认真填写还是随便敷衍。填答问卷比较容易,有的被调查者或者是任意打勾、画圈,或者是在从众心理驱使下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填答;或者被调查者对问题不了解,对回答方式不清楚,无法得到指导和说明;或者对问卷的回复率和有效率低,对无回答者的研究比较困难。问卷回收不确定因素而影响回收率外,还有问卷的灵活性不够,多数问卷要求由结构式来回答问题,使被调查者的态度与观点不能充分说明和表达,并且,问卷调查与被调查者的文化素质有直接关系,特别是问卷要求用文字表述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时,对文化素质较低的被调查者较为困难,因此问卷调查使用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客观现实的实际。因此问卷调查法的准确性较低。

问卷调查法在法社会学的调查中,体现其实证性的特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原因,以及问卷调查的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影响到其准确性。法社会学进行研究的逻辑演绎的前提,即事物的现象出现了不准确的现实状况,那么在实证的逻辑演绎的过程中,由于其前提的不准确性,也导致了逻辑演绎结果的不准确性,降低了问卷调查法的实证性的特质。而问卷调查法的实证性的降低,主要原因在于问卷调查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以及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在具体的问卷调查过程中,由于其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问卷调查法的实证性的程度有所降低,但并不影响问卷调查法作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主要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由于其明显的实证方法论背景、以假设演绎为主的逻辑程序、结构化、标准化的操作方式,加上它与抽样和统计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以个人作为主要分析单位、以精心设计的问卷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等众多特点,是一种有着明显的实证色彩,适于进行大规模的、定量研究的调查方法。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它是一种从宏观的角度、采取定量的手段、依据客观的验证来认识和说明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方式。现实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多面向的,而人类对它的认识也是具有多种手段和多种方式的。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实证主义方法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问卷调查法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中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将导致我们认识现实的不同部分、不同面向从而得到不同的“社会实在”,从而获得不同的理论建构,问卷调查法从实证性的视角来解读法社会学现象,从法律所体现的社会现象的层面来研究法律的实施和建构。理论的多元化从多角度对社会的实践的研究方法进行引导,实证主义的哲学及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分析、说明法的社会现实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和方法工具,让我们得以认识社会的某些部分、某些面向。问卷调查法是实证主义哲学和方法论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具体体现,但是其在体现实证性的同时,由于其在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问卷调查法的这种实证性有所减弱。从根本上讲,问卷调查法是具有实证性的社会研究方法,在法社会学的领域中同样得以适用,从法律的社会现象中通过逻辑演绎归纳出法的原因和规律,进而进行理论的构建。

注释:

第7篇

一、结构主义的概念

(一)结构的含义

结构主义从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社会思潮,席卷了全世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论。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在某一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它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特殊作用。要了解结构主义,首先得从“结构”这一概念人手。科学上所用的“结构”一词,指的是事物的构成方式。任何事物,都是由不同成分组成一个整体,都具有某种结构。分析一个事物的结构,有助于发现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律,所以科学研究常常使用“结构”这一概念。其实,结构主义思潮或方法论中的“结构”起源于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一个语言学基本概念“系统”。索绪尔提出的“系统”概念就是语言学家们公认的结构,它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时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时代,同时也开创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时代。

(二)结构主义的特征

人们常说,要规定结构主义的特征是很困难的,因为结构主义的形式繁多,没有一个公分母,而且大家说到的种种“结构”,所获得的涵义越来越不同。不过,如果把在当代各种科学中和越来越时髦的流行讨论中的结构主义所具有的不同涵义加以比较,似乎还是有可能来做一次综合的尝试的。虽然结构主义者们在许多问题上观点并不一致,但在研究方法上却有不少共同特征。(1)把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简化为类似语言的符号系统。结构主义者们一般都认为,所有社会现象在形式上都和语言相似,都应该用语言学中的方法原则和概念去进行研究并发现其结构。(2)把一切还原为二元对立。结构主义者们相信,结构是由一个系统内部各因素间的关系构成的;深层结构不可见,但组成结构的关系却是可见的;深层结构投射在事物上表现出来的关系就是二元对立关系。(3)用模式接近结构。对于结构主义者而言,事物的结构,即事物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是以人的理智建立的模式去接近、去理解的。这不同于人们常用的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方式。(4)强调结构的整体性,认定整体优先部分。结构系统中的“关系”决定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5)强调共时态重于历时态。(6)把社会历史的中心从“个人”或“自我”转移到“结构”上来,即采用“主体移心化”。

二、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起源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思潮的开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索绪尔不仅在为历史语言学的探索和传播作贡献,而且在酝酿着一整套新的语言理论,这就是后来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理论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与当时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思潮有着密切联系的,尤其与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分不开的。当时有三位学者对索绪尔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

第一位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德克海姆。他创建了一套新的理论,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他给“社会事实”下了定义,把它看作是特质的东西,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性质相同。他认为:(1)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不论其是否有固定性质,它对每个人都有外部约束力;(2)社会事实就是集体心智中的思想;(3)社会事实不受历史发展阶段所限制。德克海姆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索绪尔的语言观。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语言行为也有外部制约,那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系统。这种系统同一切社会惯例一样,是一切成员同意遵守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事实,语言可以不受历史发展因素的限制,而独立地描写和分析。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自始至终体现了这些基本原则。

第二位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受到一定规范系统所制约。社会的规范在于“集体心智”,语言行为的规范在于语言规则,心理上的规范在于心理组织的机能。这些规范系统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作用于人的行为之中。语言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一个人从不预先考虑自己的语言知识,但他与人交流时,无不受到语言规则的制约。

第三位是美国语言学家惠特尼。惠特尼关于语言的“符号性”、“惯例性”、“任意性”、“可变性”等概念,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些的章节中都有体现。索绪尔还肯定了惠特尼对欧洲语言学的影响。他在书中说:“(对欧洲语言学)发出第一次冲击的是《语言的生命和成长》的作者、美国学者惠特尼。”惠特尼对语言学的贡献虽然很大,但是他对语言学的许多问题没有深入研究下去。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系统”的观念,但从未使用今天意义上的“结构”一词。但是结构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书中解释得十分清楚:“整体的价值决定于它的部分,部分的价值决定于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结构主义者的“结构”就是索绪尔的“系统”。结构主义语言学有着严密的方法论,他的发展和传播,启发和影响了其它许多学科。于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大量术语涌入其他学科,其分析方法也渗透到其他领域。这样,结构主义从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了一股对社会科学各学科几乎都产生影响的社会思潮,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和全社会的重视。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

由于结构主义起源于语言学,所以它对语言学的影响是最早、最深刻的。索绪尔关于语言“系统”的学说导致了欧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以特鲁别茨柯依和雅克布逊等为代表的布拉格学派、以叶姆斯列夫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以布龙菲尔德等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布拉格学派以音位研究著称。他们继承并发展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其结构一功能语言观就是在索绪尔语言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他们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克布逊认为,对语言系统中的各种成分不能孤立地去研究,而应该明确它们之间共存的关系;要想正确理解语言的演化,就得把它看成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演化。布拉格学派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其突出贡献是创建了音位学。

哥本哈根学派以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这种研究的数学性质而著称。他们接受了索绪尔的观点:

转贴于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2)语言符号是由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所构成的综合体。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叶姆斯列夫把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构成的综合体称为“符号依存关系”,把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称为“依存单位(functives)”。他主张区分语言形式平面和内容平面,两者又都区分为形式和实体,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形式平面和内容平面的关系。哥本哈根学派一般采用假设、演绎的研究方法。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理论。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注重语言形式分析,回避语义问题;在语言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代的方法;创造了语言结构分析的直接成分分析法。这个学派的先驱者是博厄斯(也译鲍阿斯)及其学生萨丕尔,主要代表是布龙菲尔德,之后是海里斯和霍凯特。布龙菲尔德在其著作《语言论》中制定了语言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海里斯在《结构语言学的方法》这部著作中规定了语言结构分析的任务及基本程序。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特点是注重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和分析。

(三)索绪尔对语言学的贡献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尽管语言学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有所转移,但索绪尔的理论始终是现代语言学的基石。索绪尔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不仅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而且还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许多学科提供了方法论。索绪尔对结构主义的最大贡献,不在于他关于语言学问题中的一些具体细节,而在于他提出来的一系列思想原则。索绪尔最重要的结构主义原则有四点。

其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系统。索绪尔认为,人类的语言现象应分为“言语”和“语言”。前者是指人们平常表达交流思想的话语活动。它属于个人,是具体的、暂时的。后者是指在个人的说话活动之外、互相关联而又有条理的语法关系总体。它属于社会,是抽象的。语言是强加给某个社会中所有个人的一套规则。索绪尔把它称做“一种社会系统”。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应该是作为社会系统而存在的语言。结构主义后来把一切社会现象,文化现象都看作索绪尔所说的这样的语言系统。

其二,语言的结构是共时的。索绪尔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他认为语言研究的真正对象不是其历史变化,而是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在一定时间内的相互作用,只有共时性的研究才能揭示语言的结构。索绪尔的共时研究原则成了结构主义研究社会文化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三,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索绪尔认为,语言作为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是把特定的声音印象和特定的概念连结在一起。每个符号由“能指”(声音印象)和“所指”(概念)所组成。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的主要问题就是符号问题;人类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是符号学的“总模型”,而且人类的其他活动也是符号系统。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的理论和符号学的一些原则后来全部为结构主义所接受和运用。

其四,语言是由各成分之间关系组成的结构系统。索绪尔指出,语言的发展固然和民族、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等外在条件有关,但语言这个系统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固有秩序。这种秩序是由语言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对比关系构成的,离开这些外在条件,语言系统仍能独立存在。索绪尔把语言系统比作下国际象棋时各棋之间的规则系统,虽然棋子可用各种材料做成,但其规则系统总是不变的。索绪尔没有使用“结构”一词,他提出的系统的内在固有秩序的看法,就相当于“结构”概念。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演变和影响

结构主义从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社会思潮产生的影响极为广泛,它波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如哲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能产生如此巨大影响,主要应归功于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文化史学家富科,文学评论家巴特尔,教育家阿尔都塞等一批法国知名学者。他们的著作大多数都采用了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从而使结构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在法国盛行起来,随后扩展到西欧和美洲。在法国以外最著名结构主义学者应该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的著作《结构主义》促进了结构主义思潮在欧洲的传播。虽然结构主义的生命期并不长久,但是直到今天,没有一位研究者能够忽略结构主义在世界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历史作用。

(一)哲学中的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对西方哲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其最主要表现为“反历史主义”。历史主义是一种研究社会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主张人类社会是一个有规律的历史发展过程,一切社会现象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而结构主义在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时却把社会和社会历史分割开来,因而是反历史主义的。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结构主义就是反历史主义。

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只是由现存的各种关系所决定,与历史无关;人们认识社会也就是认识社会的结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没有历史的,因而只要发现了某一类社会现象的结构,就可以把它应用到古往今来的一切同类社会现象上去。结构主义坚持把结构看作是人的无意识产物。无论在古代和现代,无意识活动都具有同样形式,不受人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影响,无意识活动产生的结构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社会重新出现。因而,结构是静止的、永恒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试图用他通过结构主义方法研究原始社会的各种现象所得出的结构或模式去解释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他的研究在哲学上是典型的反历史主义的表现。在社会历史观上,结构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对立的。

(二)文艺学中的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的浪潮也波及到文艺学,导致了结构主义文艺学。结构主义文艺学就是以结构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当时或历史进程中的文艺现象进行批评或评论。结构主义文艺学认为,文学、艺术是独立的社会现象。文艺批评应该是纯文艺的批评,不是社会学的批评。结构主义文艺批评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注重作品的艺术形式。第二、把一部作品看成是一个系统,然后把系统切分为若干子系统,最后切分为系统的最小的构成成分——元素,而系统就是由元素构造起来的。这种观点是受索绪尔把语言看成一个符号系统的启发而建立起来的。概括地说,结构主义文艺学是研究作品的结构形式的。具体地说,它研究作品的体式、格局和风格。结构主义文艺学最杰出的两位代表是法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列维·斯特劳斯和叙事文学评论家罗兰·巴尔特。

文艺评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本体论的文本派所代表的就是结构主义文艺学。文本派把文学作品本体称为文本,认为文本是文学批评或评论的唯一对象。这一学派与结构主义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它所运用的释义学是结构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或结构主义哲学的变体。

(三)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

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心理学领域产生了两大学派:一个是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格式塔”心理学;另一个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发生认识论”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而格式塔学派认为,人的知觉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的联想构成的,人的知觉是一个整体或结构。“格式塔”结构主义者们就是要找出一些他们可以认为是“纯粹”的结构来。“格式塔”结构主义的中心观念就是整体性观念。这种整体性观念实际上与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念是相吻合的。格式塔心理学不仅认为知觉有整体性,而且这个整体是在运动中形成的。格式塔心理学有三个代表人物:伟特海默、比勒、科夫卡。伟特海默认为思维和理解来自结构的重组和创新,整体结构的动态属性是心理现象的本质。比勒认为一切现象经验都是有意义的整体。科夫卡提出了整体知觉理论。

发生认识论心理学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解释在历史的和个人生活的过程中,人的认识是怎样发生的,知识如何随时间而变化和发展。皮亚杰认为,认识是通过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客观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他在结构主义的刺激→反应(s→r)的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公式s(at)r,即客体的刺激s同化于(a)认知结构(t)之中,才算是刺激得到的反应(r)。皮亚杰把主体活动对环境的能动适应概括为同化和顺应。在同化和顺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状态,即平衡。他把认识的发生过程解释为:当人们受到客体的刺激时,就把它纳入原有图式中,试图去同化它;如果把客体同化了,就是认识了客体,人脑的认知结构便达到了平衡;如果原有的图式没有能把客体同化,那么便作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使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同化新事物,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人的认知就是同化与顺应交叉占优势的平衡状态和平衡过程。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对认知结构和发生认识论作了精辟论述。

第8篇

“三峡微评”应运而生

网络改变着读者的阅读爱好和习惯。线上的快节奏影响着线下的生活。人们的生活节奏、心理节奏也随之加快。风头正劲的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刊物等“微”产品,成为人们分享生活、陈述观点、休闲娱乐的新宠。这些新的科技产物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刷新着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方式。

纸媒必须与读者同行,为时代导向。面对“微”时代,传统纸媒如果固守原来的办报理念和方式,必将被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群“敬而远之”。另一方面,面对公众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各种思想、观念不断交锋、碰撞,党报肩负着更加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以思想性见长的纸媒,迫切需要根据现代阅读习惯,创新评论表达方式,主动占领舆论主阵地。

“三峡微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以微显义,引领舆论”的时评专栏。

“三峡微评”的特点

短小精焊。四百字左右的“三峡微评”,都是从具体事实切入,然后以短而有力的语言,表达最核心的观念,张扬党报的态度。如微评《不妨年底数一数》,全文尽管只有360字,但针对多年来“只重栽不管活”的普遍现象,以详实、充足的论据,对“植树没有成活率,等于没有尽义务”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观点独到,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反应迅速。不善于表达自己,就会“被表达”;不主动回应诉求,就是放弃话语权。社会现象的复杂和价值的多元,需要党报始终保持高度敏锐,对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分析评说,及时引导舆论。

语言灵动。既然要用“只言片语”把道理说清楚,就要跳出传统的“评论腔”,改变居高临下的姿势和教训读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生硬刻板语气,让“思想表情”通过语言文字的柔韧叙述,吸引读者视线。在采编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实。语言平实,用朴素的话讲明深刻的道理,把文章的“精气神”提炼出来。如《问只是起点》一文中直截了当地说:“如果台上誓言旦旦,台下一切照旧,那么一场轰轰烈烈的问政活动,就沦为新的形式主义,到头来,伤的是群众的心,损的是政府的名。”

——简。说短话,言简意赅,清晰明快。微评追求语言的精炼简约、平易近人。如《续梦英雄筑大城》一文,作者利用诸多短句,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英难逝,生者悲;梦想在,谁来成?”将续梦英雄的召唤和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

——新。采用新词、新话、新表达,让读者产生一种“悦”读感。不少微评借鉴散文、诗歌的表现手法,增加了语言和意象表达,实现了微评风格的多样化。如诗歌体评论《战友——写给吕俊峰的挽歌》,就是评论写作的一次创新,增加的不仅是表现力,更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难的敬重和不舍之情。

思想闪烁。评论是为时代生产和储存思想的,再短的微评,都要通过事、情、理三者的有机结合,缘事议理,表达观点,依托个别,指导一般。因此,微评必须以事为基础,通过作者目光如炬的分析,生发出具有独家判断、见解深刻的理和情,达到为读者点亮思想火花的目的。

“三峡微评”的拓展

1.选题空间可以更大更灵活。

在公共话语平台日趋广阔的今天,微评的选题如果单纯依附本报的新闻报道,无疑显得封闭、狭窄。必须跳出传统的小圈子,借助新媒体充分拓展视野,比如,可借助信息多元、话题丰富的网络,设置有意义的选题;可对论坛上鱼龙混杂的议论,及时设置议题,起到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作用。

2.充分利用微博空间,开阔思维,丰富思想,完善观念。

一是可以透过微博上的观点交锋,明辨真善美、假恶丑,确保微评的正确导向;二是在撰写、编辑微评之前,将核心论点放到微博中,接受观点碰撞,然后修改完善;三是可以在微博上征集近期微评选题,或者将编辑部确定的选题放到微博上,征集写作建议;四是将已见报的微评放在微博上,接受网友的评价,不断提升微评的质量。

第9篇

一、选题贴近群众生活,在平实之中见深度

电视深度报道的选题,应侧重于百姓生活中的热点、为百姓利益鼓与呼,立足百姓视角。新闻报道只要立足百姓,就可以发现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材料,同时,时刻注意配合党和政府特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尽量避免主观色彩很强的硬性宣传以及经验材料似的介绍,努力寻找普通百姓的审视角度或思维方式。只要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浅层次报道上,独辟蹊径,深度报道就会做到既真实可信,又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同样能够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进而形成很好的电视深度报道。

二、及时、全面、完整记录第一手视听资料

在电视深度报道中,对新闻现场素材的摄制,一定要及时、全面、完整。采用“调、等、抢”的方法及时抓取和捕捉能够充分体现新闻主体、反映新闻主题、揭示新闻本质的全部镜头,这一点在电视深度报道中尤为重要。

只有在掌握和拥有了大量的图像资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度报道的创作前提,否则两手空空,只能是毫无根据和毫无意义的空谈,根本谈不上什么深度报道。

现场图像的前期录制要尽可能地丰富和全面,如果条件允许,应将其相关素材全部录制。在拍摄时要巧妙构思,注意抓取最具体生动、最鲜活、最真实的资料,同时要讲究镜头的逻辑层次。我们都知道,电视新闻的镜头可分为两大类,即介绍性镜头和中心镜头。介绍性镜头,一般要交代新闻六要素中的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中心镜头,要着重反映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和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抓住细节和富有可视性的场面。在电视深度报道中,一定要恰当合理地掌握介绍性镜头和中心镜头的比例,在一条新闻报道中,介绍性镜头一般占整体镜头比例的30%,而中心镜头应占整体镜头比例的70%,只有这样,才能从镜头上求得深度。

三、真实拾取现场同期声

电视主要是通过图像和声音相结合的手段传递信息的,观众也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通道来接受信息的,而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有形有声的,恰恰是这些声音传递着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情况。如果电视新闻在深度报道中只有图像而没有声音就会失去真实自然,图像本身也就失去了现实性和感染力。此外,在电视新闻中,让新闻人物直接讲话,比起用解说来代替,更为真实可信。特别是有些新闻内容,无法单独用画面表达,这时声音就担负着传递深层次新闻信息的任务,因而记录和拾取新闻现场的同期声是十分必要的,对电视深度报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闻现场拾取声音时,准备工作要做得扎实细致,既要充分考虑采访话筒的拾取性能,又要考虑现场录制的效果。对同期声的录制,切记一个原则,那就是不管后期制作能否用得上,都要全部录音。

四、善于挖掘采访深度

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记者要注意两点,即悉心抓特点、悉心抓本质。所谓悉心抓特点,就是记者要认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并站在这个全局高度上,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分析新闻事件的本质、特点,并以这个中心为报道的“火候”。电视记者只有看清并准确估量形势和中心,才能恰当地估量每个具体事物在这个形势和中心中的地位及意义,抓特点方能有准绳和有的放矢。所谓悉心抓本质,就是在新闻报道中既要讲速度,也要讲深度,不仅要知道“什么事”,也要探究“为什么”、“怎么样”,这就要求电视记者要充分发挥思维的深刻性,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去,揭示新闻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后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力度、厚度、深度,以满足深度报道和广大观众的需要。

五、在新闻报道中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论

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必须在对各新闻要素全方位立体展示的基础上,适时地作客观、公正、准确的分析和评论,深刻剖析新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逻辑层次和新闻主体的独特个性,以深刻揭示新闻主体和相关的背景材料所包含的深层次意义,挖掘出新闻本身的内部实质。

新闻报道中的评论,相对于一般的电视新闻,虽然更多地肩负着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的职责,但弘扬主旋律是丝毫不容忽略的根本前提。新闻报道中的评论,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电视深度报道中的评论,其主要特色应该是深入浅出。所谓“深入”,一是评论能恰到好处地“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通过节目所涉及的具体事件、现象和背景,提炼出深入思考的问题;二是注意把新闻事件或现象放到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特定时期的宣传重点和舆论导向;三是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提法和态度,并将其融入相关的新闻评论中,既让老百姓更多地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又使新闻报道中所阐述的相关问题更具说服力。所谓“浅出”,是指评论都是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口语“说”出来的,平实亲切,极易被老百姓所接受。为此,电视深度报道中的评论,既是电视深度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深度报道的精华。

在实际操作中,电视深度报道还应该增强可视性,做到立足于宏观、着眼于整体,把事实的单侧面变为全方位扫描,以质朴、凝重、深邃、思辨的手法和风格,从审美的角度本质地揭示出新闻中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它社会生活“放大器”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 隔代教育 利弊 教育方式 理念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教师报《幼儿教育周刊》第31期提出了隔代教育时代来临,并发表了评论员文章――隔代教育“隔”住了什么?作为一名从事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师,面对隔代教育时代的来临,需要积极地去应对隔代教育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加快,自我实现的意识增强,生存竞争的压力日益加剧,不管是城市的“白领”,还是农村的“来城务工群体”,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祖辈来带养,这样的社会现实,促使祖辈们承担起更多对孙辈的教养职责,而隔代教育作为近年来经济搞速发展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正在对众多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1问题与现象之辩

暂时对隔代教育的优劣不予置评,而对隔代教育应以一种社会现象而非社会问题进行定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国,甚至全世界隔代教育的出现都是不可避免,可以说隔代教育的出现是必然的。细究隔代教育出现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1)在城市,双职工家庭占了多数,许多父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小孩;在农村,迫于生存压力,很多年轻的父母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务工,由于经济、入学、生活习惯等原因,将小孩交给留在家乡的父母亲教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留守儿童的数量迅速增加(达7千万),隔代教育问题也就显得十分凸显。

(2)长辈在教育晚辈时有天然的优势,这也就是出现隔代教育的客观原因。一方面,长辈对教育小孩有经验,这种经验是年轻父母所没有的。另一方面,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也使得他们在教育小孩时表现出更多的爱心和兴趣,与其请别人来带小孩,不如让自己的父母帮助自己。

现代社会“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也间接导致了隔代教育现象的出现。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四二一”型的倒金字塔式的家庭结构也成为普遍的现象,许多老人退休后跟随自己的儿女生活,也就顺其自然地帮着他们带起了小孩。隔代教育是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将其当成一种社会问题一棍子打死,更不可能设法通过某种手段杜绝它的出现,给予高度关注。

2利弊之辩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祖辈群体的存在现状,隔代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上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所以我们必须优化隔代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现代教育模式的基础框架下,避免隔代教育的不足,让教育和临代教育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模式。

(1) 隔代教育造成“隔代亲”是父母永远的“心头痛”。根据发展心理的研究成果,婴儿期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获得信任感,而这种亲密与信任的培养是在2岁之前培养起来的。如果父母在小孩成长的关键期“失位”或者“错位”,以后要建立起这种亲密感可能就十分困难。由长辈教育长大的小孩往往在回到父母的身边后,表现出生疏甚至是排斥等不良反应,这种隔阂是对小孩发展不利的。

(2) 家庭教育方式有民主型、放纵型与专制型几种,在民主型家庭中长大的小孩往往表现出最健康的心理特征。而通过隔代教育长大的小孩可能表现出娇惯、自卑、暴躁、不安全等不良性格特征。家养而不教,在这样的教养模式中,经常出现溺爱、放纵或是专制等教养方式。在小孩成长的关键期,如果他们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往往会出现许多不良性格,而这也是在以后的教育中很难纠正的。

(3) 观念的撞击是隔代教育不可避免的话题,传统与现代的争论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更为激烈。长辈的教育观念往往陈旧,甚至是有点不合时宜,在老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作为教育成果的孩子就有可能有些“先天不足”,如保守、不自信等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两代人关于教育孩子的争论中,经常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谁都不会妥协,教育就可能成为一场“拉锯战”。

但是隔代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的优势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显而易见的就是,长辈对小孩有天然的感情,这种情感的优势是教育的最重要的东西。细心、尽力与无私让小孩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感情与浓浓的爱。在教育小孩方面,老人也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经验,一些素质较高、社会经历丰富的老人对孙辈的教育也非常成功。

3教育方式与理念之辩

近年来,中国的家庭教育出现很多严重问题,其中日益普遍的隔代教育问题更令人担忧,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教师要相互沟通协调好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关系,让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形成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特别是教育方法,要反对祖辈家长对孩子的各种需求,他们通常采用简单的、直接的满足方式,忽视在引导孩子获得满足的过程中,让孩子探索学习和接受锻炼的机会,过分强调安全,不敢让幼儿冒险,不利于幼儿自信心和胆量的培养。

在教育理念上,一些祖辈家长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价值观教育观、比较保守,观念过时。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往往重情感,轻理智,比较注重身体和生活上的照顾,缺乏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健康发展的关注,故这不仅需要个体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努力创造良好条件环境,更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理论,让隔代教育不隔儿童的身心发展,不要让隔代教育隔住儿童的未来。

4隔代教育对策

4.1 政府实行政策扶持,推行子女随家长就读

政府首先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让户籍与学籍脱钩,推行子女随家长工作地就近入学,实行同等待遇。

4.2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构建社区教育网络

政府加大投入,并实行教育资源分配均等化,取消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政府应根据地方学生的数目,建立相应数量的学校,并改善办学条件。

4.3加强教育管理,关注留守孩子真空

政府牵头,各所学校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对有隔代教育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比如对学生祖辈进行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等,以减低隔代教育带来的影响。

总之,隔代教育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有利但更有弊,其原因是两代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降低隔代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然后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东子.隔代教养难以替代父母之爱[N].健康报,2009-8-14(004).

[2] 傅晨.试论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养成的影响[J].科教纵横,2010(9).

[3] 黄珊,陈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4] 何梅.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服务功能[J].内江科技,2007(3).

[5] 何突敏.加强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04(6).

[6] 李洪曾.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J].家庭与社区教育,2005(6).

第11篇

多元选题——凸显人文关怀

《头脑风暴》在选题方面注重贴近性、前沿性,有些还有一定的娱乐性。从内容上看,一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或受到广泛关注的热门事件、经济现象都会及时地成为节目所讨论的内容。经济现象或问题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高深或枯燥,而热门事件、焦点人物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从表达上看,多采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使得观众能较为轻松的获得信息。从宗旨和终极目标上看,是以关切的目光关心民生疾苦,将硬新闻软处理,同时赋予软新闻以硬道理,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也立足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了事。

笔者大致统计了近年来的主要选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对经济政策、时局的解读;涉及就业相关问题的讨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与经济相关的有趣现象;涉及社会保障方面面对社会热点现象;反映民众心理状态。这些选题大多从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关怀,在凸显和维护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买房”、“炒股”、“就业”等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话题经常是节目内容的核心。如2012年5月6日的《减税——能否助企业过冬》中,针对中国税收痛苦指数排世界第二这一现象,栏目组提出我国是否应该实行减税及如何实行等问题,还邀请经济学学者专家、企业和政府部门代表来共同探讨此类问题。《头脑风暴》的节目选题也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其触角也会延伸到其他领域。如2010年6月3日的《破解都市行路难》中,针对堵车日益成为城市出行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一现象,栏目组提出政府出台的摇号限购政策是否可取等话题,这些话题也是嘉宾讨论在节目中需要的议题。嘉宾在讨论和解答议题时,一般会从经济或社会现象入手解释和讨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或社会议题,以影响政策的制定和经济行为的发生。

思想碰撞——解读经济现象

所谓“头脑风暴”,顾名思义,是指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时候,这种情境就叫做头脑风暴。让人自由地思考和表达,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交流、协商,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的观点,揭示新的发现,或引发出新的话题,为一个特定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基于这种理念,“头脑风暴”栏目追求内容的前沿性和敏锐性,以思想的力量打动观众,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把握经济社会的最新动向和潮流,通过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激荡,从不同层面解读同一个主题,进而解释我们的时代和社会。

栏目一般由热门事件、焦点人物、新生经济现象导入,常就经济金融热点、宏观决策难点及学界争议焦点进行深度挖掘和观点碰撞,或提供新的信息,或提供新的角度,以题板问答、现场投票等方式,探讨新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分析管理实例,阐释企业得失,演绎个人成败。栏目通过对话让观众了解幕后的新闻,触摸嘉宾的内在感受,在诸多矛盾、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背后,折射出财经界最新动向和变化,用灵动、活泼的方式传达深刻的思想,在展现每位嘉宾个人魅力的同时,更达到“头脑风暴”式的精神探索,让普通观众充分理解学者的专业意见,进而形成自己的判断。

如在2012年5月6日的《减税——能否助企业过冬》节目中,主持人首先抛出了问题“减税能否减负?”针对这一问题,受邀企业的代表分别从自身企业集团利益出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将我国现在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减税的利弊较为浅显的表达出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分析减税是否是减轻企业瓶颈问题的方法就显得较为清晰了。

PK模式——预测经济走势

当主持人抛出节目话题后,通常嘉宾对这个话题有正反或多方面的观点,观察评论员和观众也有各自的角度和看法。节目来宾就各自观点展开讨论,有的嘉宾举例论证,有的观察评论员一针见血、言辞犀利,现场观众也通过提问、现场投票等方式表述观点和参与节目。嘉宾与嘉宾之间的激辩、嘉宾与观察评论员的交锋、观众与嘉宾的现场碰撞。在他们之间的观点PK中,穿插着由主持人通过自己的理解,采用更通俗易懂的说法,深入浅出地对嘉宾观点的总结,避免一些枯燥的数字或是太过专业的术语,引导嘉宾将那些只有业内人士能理解的专业术语用具体的例子加以阐述,以此来释放出现象背后的不同寻常的信息。这样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新的见解和视角,从而揭示及预测经济的走势和未来发展等。

在2012年5月20日的《移动互联创业潮——机会还是陷阱》中,节目邀请了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者、投资人、评论员等嘉宾一同对关于移动互联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持人首先提出问题——“用一句话描述你所理解的移动互联是什么”,并要求嘉宾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样观众对移动互联就有了清晰的定位。之后,主持人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该怎么做?”“这个时代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成功的机会?”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嘉宾的观点各不相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优势,也有其劣势。节目中自然有嘉宾支持移动互联网机会多,应大力投资发展;也有嘉宾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经营有风险,掘金困难。由此,通过不同意见的表达,使观众心中对移动互联的发展有了大致的认识,并基本了解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第12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深度传播;全媒体;策略分析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一种由新闻本身延伸开来挖掘其背后意义和探索启迪的报道,它可以是突发性动态新闻之后对原因、未来意义的探究,也可以是就某一类、某一个社会现象的特别关注,发掘更多的现象,就现象提出解决策略。深度报道以分析见长,背景丰富、资料翔实、调查充足,注重分析事件和现象的前因后果。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新闻受到的冲击不容忽视,但其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仍然在百姓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概述

第一,电视新闻报道经验丰富,社会反响好。中国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个具有深度报道特质的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是中央台创办的《观察与思考》,它推出的“有这样两个县委书记”“后”等报道节目,开创了国内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先河,不再仅仅是短期的、突发性的动态新闻,而是将报道触角延伸至社会深处,发掘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1987年7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多视角、杂志型的电视新闻栏目《新闻透视》,它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剖析电视新闻,不仅关注电视新闻的广度,也关心电视新闻的深度,准确寻找并把握社会热点问题,针砭时弊、风格生动,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随后,我国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评论性新闻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栏目如今依然家喻户晓,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二,部分电视新闻报道缺乏深度,新闻报道不够全面。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人们对于电视新闻的关注度提高之后有的深度报道开始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味地追求新闻报道的深度,忽视了新闻的本质依然在于新和真实;调查周期长,新闻制作时间不断拖延,甚至为反思而反思,断章取义,捏造不存在、不全面的社会现象;追求新鲜刺激,强调煽情主义,一味强调曝光,煽动舆论;新闻内容空洞,没有深入调查,以毫无说服力的评论支撑报道;叙事方式老套、单一,没有发挥好电视媒介的优势,缺乏可视性……加强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深度在新形势下对保持电视新闻的传播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在如今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都要顺应时展,拥抱新媒体,努力探索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注重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

二、加强电视新闻报道传播深度的策略

如何克服一些报道上的深度难题,加强电视新闻的报道深度,新闻媒体内部的记者、编辑、制作人等要加强自己的立体新闻观,严格把控新闻报道的选题、取材和评论方向,运用好多样的电视媒体的表现方法,发挥电视的技术特长。第一,树立深度报道的宏观意识,运用宏观传播策略。电视新闻在制定传播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以确定新闻的题材和表现方式,深度报道的宏观传播策略是从整体上确立可操作性强的选题和报道的整体构想。电视具有得天独厚的声画兼具、视听结合两方面刺激的优势,对展开新闻深度报道起到了重要作用。电视新闻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将思维、观点转变为可听、可视的声像图画,需要传播者从全局上理清思路。一要确定选题的可行性,搜集大量的信息,摸清可预见性细节;二要架起从采访到表现方式的思维架构,形成完整的结构设想,为后期的现场调查和编辑制作提供智力支持和大致方向。好的选题和可操作性强的结构模式是实现优秀的深度报道的一大前提。一是把好选题关。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既要遵循新闻的根本原则,即新闻性、党性、真实性、时效性,又要遵循一般深度报道的共性原则,即“难”“热”“新”“疑”。要在社会难题上做文章,将视线投向社会热点问题,敢于做前沿性、前瞻性话题的报道,针对社会的难点、热点为受众解疑释惑。比如,当前的社会难点问题有:青少年被案屡屡发生,未成年人的权益到底要怎么维护?青少年犯案,未成年保护法合时修改、怎样修改?热点问题有:共享经济推行情况如何?除了单车之外是否存在其他可行的共享物品?有些问题热点与难点并存,这些选题如果制作成功将会收获更好的社会效应。当然,报道“难”的选题时不应让人失去信心,报道“热”“新”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前瞻性的预测报道,解释“疑”时要注意有事实根据,解释到位。另外,电视传播的迅速性决定了策划选题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其转变为自身的优势,选取利于电视表达的题目,通过声像的特点抓住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二是形成结构设想。在确立了选题之后,完整的调查样式和结构设想的形成对于加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必不可少。深度报道比普通的动态新闻报道更注重核心思想,集中说明某一个问题或引起社会对某个问题的重视,又或对某个问题的反思。为了体现核心思想,必须对报道有一个调查样式的或结构设想上的准备,前期要制定结构设想方案,以缜密的逻辑论证和社会文化意义思考来保证选题切入的准确性和挖掘的深入性。提前做好结构设想,让现场采访更加完善,捕捉更加及时,通过画面的表现更好地展示出深度报道的核心主题。另外,结构设想之下,显性采访与隐性采访能够更好地结合。例如,央视在调查快递行业的包裹分拣乱象时,记者通过“卧底”的方式进入分拣间,用摄像头偷偷记录快递分拣时的乱象,直接将主题展现出来。第二,利用技巧加强电视新闻报道的中观、微观传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中观层面是指充分利用电视的特性来构建叙事形式,形成观众的参与感,要充分考虑到电视的形象性、现场性、完整性、实证性、易受性,最大限度地增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深度和魅力。微观层面指的是单独运用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具体过程,最大限度地体现电视的优势。画面与声音的意义在电视新闻中至关重要,每个声音、每个画面都包含特定的意蕴。因此,想要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就要凸显电视中的特别元素。一是在了解受众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细节策划。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系统由元素、环境、结构、功能四部分组成,电视新闻的编辑、剪辑要充分考虑电视受众的时空环境与心理环境,同时讲究自身的逻辑性:了解观众所处的时代、社会、地域、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针对不同的人群制作不同特点的深度报道;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符号的叙述功能,即在深度报道中报道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优秀的报道词可以还原电视画面,形成声画互补,传播有效信息,明确相关隐秘的要素,生动表现报道中的重大事物,丰富人物的内心情感,传达独特的价值意义;充分发挥非语言符号的魅力,利用对比性画面、冲突性画面增加和衬托出报道的深度,利用兴奋点体现报道的思想深度,利用简化的画面提炼深度。另外,对背景资料的合理运用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对某一个新出台的法规进行调查解释时加入该法规出台的背景,让受众了解到更多的细节,更加理解深度报道的主题。二是在具体的报道时,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表现方式。视觉角度深化信息的方式有画面细节的表现、精巧的构图、光点与色点的完美确定,注意这些方面的呈现可以强化新闻的视觉传播效果。此外,适当的解释性配图、数据解释会量化新闻事实,直观清晰地补充深度报道。从听觉角度升华主题的方式有增加配乐,配乐具备烘托气氛、增加趣味性、打破沉闷等方面的作用,能渲染报道主题,加强报道的深度。这些中观和微观方面可行的技巧都是电视相比其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凭借声画合一的丰富性和主题的深入性,电视新闻报道依然具有明显的价值。

三、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给电视传播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电视媒体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点,深度报道如何更深、更广,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电视新闻报道需要有全球性思维和开放创新的理念,电视媒体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细化传播策划的细节,加强传播策略的针对性。在报道时要运用电视传播的各种手段,顺应时展,及时转变思路,将电视新闻报道推陈出新,以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优势取胜。

参考文献:

[1]张相涛.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编排原则研究[J].大众文艺,2015(08):188.

[2]裴德明.新时期强化电视新闻报道深度的路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5(11):76.

[3]刘畅.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叙事学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0+51.

[4]李强.加强电视新闻报道深度的策略分析[J].民营科技,2016(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