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少年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时间:2023-06-06 09:3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少年心理咨询,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青少年心理咨询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深厚扎实的现代化科学知识,是人才必备的,适应社会环境的优秀心理品质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未成年人的心理也随社会环境变化产生了许多波澜,使得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社区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问题,培养未成年人健全的心理素质,既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本年度,社区领导精心部署,在社区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力图通过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1、注重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进一步在辖区范围内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实践研究工作,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4、充分利用社区组织的'每一次未成年人活动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知识、方法、形式等。面向全体未成年人开展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咨询,采取朋友式的心灵对话,使未成年人逐步消除不良心态和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

2、继续通过家长学校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2、对辖区范围内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咨询知识讲座。

四、具体工作

1、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2、举办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第2篇

心理咨询师的人格魅力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与成年人的咨询师有所不同,不仅要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高超的心理咨询技能,更应具备独特的人格特质。笔者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多年,在学校咨询实践中,逐渐领悟到一些珍贵的道理,写出来供大家研凿。

首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的人格应当是高尚无私的。这是心理咨询师人格中首要的品质。自私,心胸狭隘的人是不能充当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老师的。在我们公道中学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时,我们学校领导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三斟酌,从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久经考验,品德高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中选聘具有一定资质的人担任本校的心理咨询师。这一做法,体现出学校领导对心理咨询师人格的重视。因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特别是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全,这方面工作是无价的,无法用数字数量来测算、衡量,基本上属于无私奉献,心理疏导的效果也不宜到处张扬,心理咨询师们总是在默默无闻地工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有具备这样的高尚情怀与无私人格的人,才能是学生人格健康发育的楷模,也只有这样高尚的人,才能塑造起未成年人高尚无私的人格。

咨询师高尚无私的人格对顺利展开心理咨询活动具有特殊的魅力。因为在咨询关系形成与建立的过程中,面对来访求助的学生,心理咨询师需要更多耐心倾听、支持求助者,以毫不张扬的方式悄悄给渴望得到温暖和关爱的幼小心灵提供无私的援助。象春风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象阳光,无私地释放光和热,给需要光明和温暖的生机万物提供能量。

第二,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的人格应当具有温暖的母性。母性,意味着什么,母性意味着真诚的爱,意味着不计个人的恩怨得失,意味着无私奉献,也意味着给心理需要救助的孩子提供尽其所能的帮助。母性,女教师担任这一角色,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好的男教师在担任心理咨询师时同样可以具备。在来咨询室的孩子心目中,有意无意地把面前的老师视为“母亲”,在他们精神上、心灵上最无助的时候,他们希望从“母爱”的怀抱里获得温暖。所以,咨询师的母性人格特质是必要的。

我在学校的心理访谈室里接待过几位失去母亲,失去母爱的孩子,这些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和心身疾病。他们或因母亲不幸去世,或因父母离异,他们心灵上有无法弥补的空缺和创伤,他们是真正需要母爱的孩子。面对这些孩子,我作为一名男性心理咨询师,用柔情似水般母性的爱充分地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排查心理困惑的根源,促进他们人格健全发展。我充分体验到母性人格的魅力所在,而且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的母性人格与他们高尚无私的人格品质是相一致的。

第三,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的人格还应具备充分的弹性。弹性,意味着刚柔并济,能屈能伸,能够承受各种各样的牵拉和挤压。心理咨询师人格中的弹性使他们能够承受人性中所有破坏性的力量,包括愤怒、歧视、嫉妒、敌意,甚至攻击性。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活动中经常会遭遇这些无端的消极情绪。心理咨询师甚至成为咨询对象发泄宣泄不良情绪的出气筒。有位高考落榜生,本以为自己至少能考个本二,结果落空。他很失望、沮丧。家长要求他复读再考。他很勉强同意,但情绪很差,总是愁眉苦脸,他的班主任把他带到心理访谈室来,想通过我们疏导他的不良心态。他很不以为然,走进访谈室,气乎乎的,也不肯跟咨询老师打招呼,猛地往椅子上一坐,翻翻白眼,以示抗议。咨询师小心翼翼地询问他,他一言不发,然后突然粗声粗气地向咨询师咆哮起来。我们做心理咨询师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磨练好自己的耐性和受挫力,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心理偏差甚至心理变态的学生不良情绪,寻找有利时机,理智地化解目前的困难。

我们需要理智,需要沉着冷静。当我们遇到很棘手的问题时,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也会产生一定的焦虑、紧张,内心感到压抑。这时我们需要充分的弹性,我们要做心胸比海洋、天空更广阔的人。我们坚忍的品质会成为未成年人人格完善的推进器。

第四,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的人格应当具备高度的同一性和适当的灵活性。同一性,要求心理咨询师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信念坚笃。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位品德高尚,充满热忱和母爱,信仰坚定不移的人,至少在青少年来询者心目中是完美至善的人。

第3篇

力和语言障碍,针对聋哑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的方法。如何针对聋哑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素质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2012年底,我们在镇江市特殊教育中心,对高中一、二年级16名聋哑青少年采用团体咨询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聋哑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特点

聋哑青少年存在听力和语言上的生理残疾,由于无法顺利的与其他青少年或家人沟通与交流,再加上社会不关注他们的成长,个别人对他们存在歧视与偏见。与普通青少年相比,聋哑青少年内心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聋哑青少年也比正常青少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深入了解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有效开展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为提高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关于聋哑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方面的特点,国内有很多学者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孙崇勇和张鸿雁在2011年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吉林、广东省3所聋哑学校15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聋哑青少年精神质倾向较高,他们可能内心孤独,较少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感觉迟钝,且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揽扰,爱冒险。在内外向上,男生偏内向,趋向于人格内向,好静、离群,对一般人缺乏热情,不喜欢刺激的生活方式。在神经质上,聋哑青少年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且较轻微,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是稳重的,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其他研究人员还发现聋哑青少年由于严重的听觉生理缺陷,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导致其认知水平发展滞后。聋哑青少年无法了解声音强弱所代表的事物、情感的变化,不善于感知事、物、情的本质,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语言非常困难,不能保持知觉与语言的统一,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感知和思维无法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因此,他们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个体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容易受到当前情境的约束,表现出思维的僵持、固着状态,缺少灵活思维。聋哑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有其特殊性,对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心理咨询研究者开始关注特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团体咨询的特点和优势

团体咨询作为一种受众面广、咨询效果佳的心理成长帮助方式,已经在各级教育机构和企业员工帮助计划中广泛运用。团体咨询与个体心理咨询相比存在以下优势:首先团体咨询效率高。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都是一个人群聚集的组织,而且出现的心理困惑具有一定的共性,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青少年来说普遍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团体咨询可以大大提高咨询的效率,一次团体咨询至少可以缓解或解决10-20人的心理困惑。第二,团体咨询效果好。团体咨询是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咨询计划的,即对团体成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影响因素,接着运用多种咨询方法有机组合,连续运用,发挥协同效应,一起来解决团体成员所遇到的问题。能真正使成员改变的原因是团体“场”的氛围,也就是所说的团体动力学。聋哑青少年在团体咨询过程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情感交流,在团体氛围中充分袒露自己,可以审视自己的思想、反观自己行为,深入了解自己,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改变错误认知与行为。第三,获得归属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某些体验是独一无二的,而当团体成员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担忧、痛苦、胆怯等情绪时,常常会感觉到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也有自己相似的状况,成员之间会彼此接纳和认同,从而得到归属的满足。聋哑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平时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在团体咨询情境中,可以冲破所有界线,与身边的朋友更深入的了解与交流,获得归属感。第四,以体验性活动为主。团体咨询是通过游戏、心理剧、角色扮演、活动、讨论与分享等形式,促使成员在互动与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从团体咨询的定义可以看出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团体体验性活动,成员可以亲身经历某些事件,更好的认识自我。由于聋哑青少年接受事物的认知上的独特性,传统的口耳相传式的教育不起作用,而体验性活动和游戏能更好的让其学到心理学知识。

四、团体咨询在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研究

团体咨询在我国发展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进国内,最早将团体咨询应用于高校学生群体中,在高校中取得较好咨询效果后,团体咨询逐渐推广到社会其他群体中使用,但是将团体咨询用于身心发展存在障碍的群体中却少见。郝振军于2005年最早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从理论上设计了如何进行聋生群体团体咨询,并提出聋生团体辅导的形式、内容、原则、方法等。宋彩玲于2008年对淄博科技职业学院在校一、二年级身有残疾的学生设计并实施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辅导前后用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残疾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相应提高。2009年崔静静等人运用团体咨询对6名心理健康水平有待加强的中老年残疾人进行干预,得出团体咨询可以改善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他们的自我接纳,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对于聋哑青少年群体的团体咨询的实践研究更加缺乏,如何针对聋哑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设计团体咨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对残疾人团体咨询进行探索将是时事所趋,因此作者以志愿者服务的心态,以帮助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来到特殊教育中心,针对聋哑青少年群体进行团体咨询的尝试。作为一种科学的心理咨询方式,团体咨询在开始之前首先是对参加团体咨询的成员进行调查,确定主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咨询目标。接下来是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制定相应的咨询模块。然后,再确定团体咨询目标以及成员的特征,确立团体咨询的基调。最后根据不同咨询模块的具体目标,选择咨询方法,组合成咨询模块。不同的咨询模块最终形成团体咨询的总计划,进而实现团体咨询总目标。为进行本次特殊的团体咨询,作者与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师共同商议,首先做的事情是确定本次参加团体咨询的学生,最终选定的学生是高中一、二年级共16名聋哑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社会中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聋哑青少年学生由于存在交流障碍,导致其认知发展水平滞后,因此选择年龄较大的青少年进行初次尝试,以期望达到最佳咨询效果。由于群体的特殊性,本次团体咨询主要是鼓励支持为基调,帮助聋哑青少年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具体团体咨询实施计划如下:

(一)团体咨询主题确定

聋哑青少年的精神质、神经质与心身症状呈正相关,即聋哑青少年的情绪越不稳定、性格越内向,越表现为抑郁,情感、心境越苦闷,人际交往越敏感、不自在,与人交往有更大的自卑感,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情绪是影响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经过前期对特殊教育中心老师和学生的调查了解,情绪问题是困扰聋哑青少年心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我们把“情绪管理”作为本次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

(二)团体咨询成员

特殊教育中心高中一、二年级16名聋哑青少年,6名女生,10名男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不等,智力正常,无肢体残疾,能参加团体活动。

(三)团体咨询计划设计

根据本次团体成员的特殊性,设计活动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执行能力,以及听力缺陷等特殊状况,以音乐疗法和影视疗法等都不能起作用,无法在本团体咨询中使用。因此,需要根据聋哑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选择团体活动、游戏和图片等易与聋哑青少年沟通交流的技术设计团体咨询计划,开展团体咨询实践。此外,依据影响情绪控制的有关因素和聋哑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咨询模块,这些咨询模块主要包括自我认知模块、情绪表演模块、情绪宣泄模块、情绪管理模块,此外还包括破冰模块和结束模块。每一个咨询模块由不同的方法和活动组成,这些方法和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渠道实现咨询模块的目标。

(四)团体咨询效果评价

团体咨询结束后,经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交流,对团体咨询效果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团体咨询深受聋哑青少年的喜欢。视觉图片和体验性活动,让聋哑学生学会了不良情绪的识别,体验了不同情绪对生活的影响,懂得了情绪管理的很多技巧。此外,通过在咨询过程中的观察发现,聋哑青少年注意力集中,活动中积极思考与表现。因此可以验证团体咨询在聋哑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是有效果的,是一种有效的咨询方法。

五、总结

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培养

今天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然而近些年出现在青少年身上的一些问题却让人感到不安,据近些年对几所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0%,初中生为15%,高中生为20%,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已超过30%。最近新闻媒体报道,北京市十七岁少年小新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陕西省户县十五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制造火灾。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一不与青少年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

上述枯燥的数字和惨重的事例并非危言耸听,它们确实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事实证明,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是否健康。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只重视智能教育,甚至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其优劣,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导致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很多:独生子女的剧增,破碎家庭的出现,父母的望子成龙,金钱的刺激和网络的诱惑,频繁的考试和升学压力,生理的剧变以及现代社会的攀比竞争等,给未成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带来过度扭曲、积压和困扰。使之表现出过度的害羞和依赖,或严重的狭隘和抑郁,或病态的却懦与自卑,或出现逆向心理、打斗伤人,甚至轻生自杀等心理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说明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我们一般知道保持身体健康的途径是讲究生理卫生,却常忽视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是讲究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不能等同与智力发育正常,其核心是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良好。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又是培养心理素质的基本条件。

作为体现基础教育本质要求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按着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它所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各种生存本能、生活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尤其要在更为广泛的活动中,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品德、智力、性格和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的心理素质。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使我们及早识别和预防其心理障碍,而且可以发展和完善其良好个性,促进和保证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不仅只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保证人才和谐成长的先决条件,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还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针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理论研究。对心理素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研,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教育实践,反之又可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视课堂教学。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抓住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这个关键,渗透心理保健知识。中小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思品课,语文课,历史课等科目,教师应深入的加以挖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可在中小学专门开设“心理卫生”、“心理教育”等协同课程,促使其心理素质提高,中小学还应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有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老师,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四、注重课外活动。恰当的利用课外活动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培养健康心理。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能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要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让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快乐阳光的度过青春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益民等.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0.

[3]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第5篇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障碍 增长趋势

当前,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个体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稳定生活模式不断受到冲击,这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威胁。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求知欲望和模仿能力均较强;自制力及分辨能力差,当碰到困难时,不懂得运用缓冲应激来释放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心理疾病,因此开展青少年心理障碍讨论显得尤为必要。

1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特点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特点是指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差异,人与人之间在认识及判断客观事物时基本倾向会有差异,差异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其次是兴趣爱好的不同。人们在判断客观事物时,心理特征不同,即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会有差异。

2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2.1 大众传媒 指以报刊、图书、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工具,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使人们开阔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体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对人们的社会影响较大。[1]

2.2 家庭氛围 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与孩子失去关爱,有强烈精神压力未能及时获得排解有密切关系。患上心理疾病的青少年长大后,常缺乏对他人的人情关怀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2]有关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家庭关系不融洽、父母离异、不良的教育方式、居住地区社会风气恶劣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3~5]

一位心理保健专家指出,由于城市住宅的封闭状态,现代儿童除在课堂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他们无共同的游戏,集体的娱乐。同时,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许多家长与孩子缺少交流和沟通。不少现代儿童内心孤寂,其心灵健康容易受到损害,久而久之,甚至会患上儿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福建省某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挂号人次数字统计,见表1。表1 心理咨询挂号人次统计表1数字显示,所有到心理卫生中心就诊者,均存在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通过对门诊人次调查,患有心理障碍、抑郁症的儿童当中,有78%的儿童是单亲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根据统计学相关分析,儿童患心理障碍及抑郁症与有缺陷家庭的关系呈正相关。

2.3 教育体制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将近30年教育模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危机重要原因之一,学校过高追求升学率,在校生教育过分强调智育,忽略或淡化人性教育,人文关怀未得到有效发展。[6]

3 青少年心理障碍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测目前至少有1亿人患有各种精神障碍疾病,精神疾病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疾病负担。主要表现为偏执,交往障碍、抑郁、情绪波动、躯体症状,过于敏感,其中有一半需要心理卫生干预。福建省某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挂号人次数字统计,见表2。表2 门诊挂号人次统计 图1显示儿童、青少年精神专科门诊挂号人次每年均递增,显示青少年心理障碍有增长趋势。如以这种速度继续发展,我国本世纪末将有>60%儿童青少年存在心理疾病,因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4 几点建议

4.1 教育机制改革 需对近30年来的教育体制加以总结和研究,并提出具体完善措施。进入20世纪后,国家先后提出了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建立创新体系,但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上,始终未走出旧的教育体系,在教育宏观管理上,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故应针对基础教育,应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特点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用机制。充分重视基础教育,应用教育和教育创新,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青少年。

教育是一种终极关怀,建立科学的教育观不容忽视,教育本质是人的成长,教育学首先是一种人文主义哲学,教育是一种智慧,建立科学的教育观比掌握任何一种教育技术均重要。要转变中国旧的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系统:即养成教育、和谐教育、自我教育、尊重教育、启发教育、生命教育、重视实践和效果,善待并协助从儿童的个性开始,才是打造他们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唯一出路。

4.2 家庭父母 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个体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地方,而父母就是社会化的最初媒介,也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对每一个人来讲,客观现实的认识常是从家庭的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父母的教养状态及教养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调整青少年心理状态,使他们以最佳状态对待人生和世界,这不仅要老师的引导,社会关心,父母从小言传身教。不仅需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需要教会青少年心理调适的方法,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挫折或自认为处在人生的低谷时能够很好地疏导自己,平稳地度过生命中各种困难时期,健康积极,乐观向上地生活成长。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只有培养出心理、身体均健康的年青一代,祖国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张劲松,许积德.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修订版的修订与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6):440~441.

2 黎雪梅.暴力犯罪的人格障碍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7):547~549.

3 张志雄.儿童心理卫生的有关因素初探.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6):359.

4 尤三力,吴佩芳,俞琳,等.深圳地区少儿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初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63.

5 蔡小兰.少年儿童心理障碍病因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4):361.

第6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642

青少年的身体虽已逐步发育成熟,然而在认知发展、情绪调控、社会经验等方面还不成熟。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沉重的升学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自我追寻中的困惑等一系列问题都会诱发心理障碍。然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祖国建设的重担还需要他们挑起。因此,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强化其心理正能量极为重要,是实现和谐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青少年心理特征及心理正能量实质

心理正能量是指个体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理机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性发展,外界表现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心理正能量可以帮助青少年处理好人际关系,正确对待竞争与协作,正确看待并遵守各种规则,积极地去发现,去追求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青少年处于人格重建和心理极易扭曲的危险期,容易出现各种异常心理特征。如不及时矫治就会发展为心理障碍,形成各种程度不等的心理疾病。常见异常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厌烦心理”,从厌学到弃学;“焦虑心理”,父母期望值过高,孩子常因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和焦急;“自卑心理”,一般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前途感到迷茫;“攀比心理”,生活上同学间相互攀比,若吃穿不好则认为失面子。“独立心理”,常常表现出独立的要求,不像从前那样处处听从,依赖于父母和老师,也不愿接受父母和老师的过多管束。这些异常心理特征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二、强化青少年心理正能量的途径和方法

青少年时期有很多独特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很容易滋生出一些问题。因此,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强化其心理正能量势在必行。笔者通过调查及切身工作经验,认为强化青少年心理正能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提高心理课程的实效性。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青少年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二要注重教师心理正能量的提高。要强化青少年心理正能量,首先要强化教师的心理正能量。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每一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②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③教师要讲诚信。“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答应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面前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能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三要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①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②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创造,审美的能力。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④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比如孩子考好了,得到了表扬和奖励,我们的家长声音是那么的甜,脸笑的跟花一样,那时孩子让家长上天摘月亮家长也答应;而孩子一旦考的不好,或受到了批评,再看我们的家长,那可就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了。无论是溺爱型还是打骂型的教养方式都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第7篇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五月,繁花似锦,生机勃勃。今天,我们迎来了由怀化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举办的心理健康公益讲堂启动仪式。在此,我谨代表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怀化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对各位来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公益讲堂建设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儿童青少年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选择、学习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世界儿童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且呈持续上升趋势。国家卫健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深刻反思,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政府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

怀化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由原怀化市卫生计生委于2017年7月批准成立,中心设立有“怀化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怀化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等机构,主要担负着全市人民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筛查、防治及心理健康促进等任务。配备有心理专家6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5名,心理治疗师10名。接诊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1000余例。

此次讲座是我中心举办的第一期心理健康公益讲堂,以后我们还会通过公益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校+医结合等模式,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我希望能通过心理健康服务的推广,让每一位青少年不仅有健康的身体,更有健全的心理,以和谐的内心世界,拓展精彩的外部世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用健康和信心,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后,祝大家健康快乐,祝活动圆满成功!

第8篇

“小杰,前不久审查逮捕你的时候,我们见过,你还记得我吗?”

“不记得了,我不想记住的人,从来记不住。”

“我身边这位是我们团区委的干部,因为我们没能联系到你的家人,所以由他作为你的合适成年人陪同你接受讯问。”

“陪同讯问?他能帮得了我什么!”

面对检察官的主动接触,小杰摆出了一副逆反、抵触的样子。然而,随着交谈的继续,小杰的应答逐渐产生了细微地变化。

“因为考虑到你还是未成年人,出于对你的特殊保护,我们特意邀请这位成年人到场,一方面是减轻你的心理负担,避免你一个人面对我们这些司法机关的人有所恐惧,另外一方面,他也是专门从事青少年工作的人,你有疑问的地方不便问我们,也可以向他咨询。”

“哦。”此时,排斥的情绪已经少了几分。

此后,小杰坐在合适成年人旁边,对案件事实作出了供述。

短短的一个小时,小杰的态度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无不与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帮教一体化工作思路相关。

该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负责人郭旭强告诉记者,帮教一体化是指将帮助和教育贯穿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全部诉讼过程中,通过多方参与,运用法制教育、心理矫治、亲情感化、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使其悔过自新、重拾信心、回归社会。

十七个环节背后的理念

2012年7月,张明(化名,男,17岁)被某重点大学提前录取。得知消息后,他最先告诉的不是别人,而是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几位青年检察官。就在不久之前,他还是一起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审查中我们发现,张明是个正面临高考的在读学生,且已对被害人进行退赔,据此,我们征询了被害人的意见,获悉其亦对张明的行为表示谅解。”郭旭强回忆道,“张明只是个从犯,并且有自首、立功情节,在多人多环节帮教下真诚悔罪,综合全案证据及社会调查结果,经检委会研究决定对其作相对不处理,给张明一次改过自新的宝贵机会,让其得以参加高考继续学业。”

“这次经历敲响了警钟,我将珍惜检察机关给予的机会。”收到不决定时,张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其实,不是我们哪一个人救了张明,而是我们的工作机制挽救了他。”郭旭强解释说,“根据办案流程,我院设定了不同诉讼阶段可以开展帮教的十七个环节,将帮助和教育贯穿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全部诉讼过程中。”为了充分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监禁造成交叉感染,顺义区检察院坚持“少捕、慎诉、少监禁”、“能不捕的、坚决不捕”的工作理念,并按照审查的标准,全面审查案件,从核实犯罪数额到确定量刑情节,从完善补充关键性证据到积极促成刑事和解,经手案件无一例外。

多元化的帮教主体

“去年,我院在团区委的配合下,首次委托顺义区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为一起害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开展义务心理咨询,效果非常好。”郭旭强讲了这样一个案例:被害人王丽(化名,女,15岁,学生)在同学的诱骗下与一成年男子接触,后该男子采用暴力、威胁手段先后两次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王丽因此遭受严重创伤,心情抑郁、自卑孤僻,与人交往心存恐惧。为了使王丽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顺义区检察院与区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联系,首次委托该机构为未成年被害人开展义务心理康复治疗。区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委托后,专门选派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为王丽进行单独治疗,并通过运用沙盘游戏治疗法帮助王丽排解情绪,调适心理。

首次咨询活动结束后,王丽称其近段时间以来积蓄的压抑情绪得到了极大缓解,心情很舒畅。心理咨询师表示将义务为王丽提供十余疗程的心理咨询,同时,期待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调试工作。

“实践中,我们非常希望通过检察机关、心理咨询中心和家长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使更多遭受精神创伤的未成年人走出阴霾,健康快乐的成长。”郭旭强告诉记者,“根据帮教对象和帮教计划的具体情况,我们会确定帮教小组的成员,可以包括:承办检察官、办案民警、承办法官、律师、家长、学校或单位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工组织、心理咨询机构等,每一次帮教活动都涉及必须参与的主体和可以选择的主体,确保多方参与介入。如目前开展的不诉训诫,必须参与的主体包括承办检察官、涉罪未成年人、家长,而可以选择的主体还包括办案民警、律师、所在单位代表、被害人、社工代表等。”

今年,顺义区检察院分别与区教委、区绿港社工事务所、区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签订了协议。其中与教委签订的《涉罪未成年人学业保障协议》规定,学校应当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终止其学籍,不得在复学、升学、实习、就业等方面有所歧视等当事人及家长极为关心的内容,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与绿港社工事务所签订的《涉罪未成年人帮教考察合作协议》则规定,由社工根据个案制定具体帮教服务计划,通过个案辅导以及安排帮教对象参与相关活动,矫正帮教对象不适当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提升帮教工作专业化水平;与心理咨询中心签订的《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合作协议》规定,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涉案未成年人,可由咨询中心提供志愿心理咨询服务,以此实现对他们的心理矫正和心理修复,帮助其树立阳光心态。

特殊的亲情会见

“小娃,你在里面挺好的吧?就像你之前说过,人的一生总要经历一些事情,虽然这次代价有点大。但你在里面要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另外你也要感谢政府对未成年人宽缓的政策,你要感恩。”在顺义区看守所羁押的小娃,看到姐姐的视频寄语,早已是泪流满面,随后,面对检察官手中的摄像机,他说:“姐姐,你照顾好母亲不要担心我,不要因为我影响你们的生活,我在里面挺好的这次经历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次经历,对我为人处世有很大帮助,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以后出去我将会以法律和道德要求自己,绝不再违法犯罪,相信社会还会接纳我。”

这是一场通过视频短片传递温暖的特殊亲情会见。7月26日下午,顺义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会同本院驻所检察室、顺义区看守所,对八名被羁押在顺义区看守所的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帮教活动。

“我们先是引导涉罪未成年人找准犯错根源,着重对他们进行罪错教育。另外,通过引导他们思考自己行为给被害人、自己家人乃至社会造成的伤害,帮助他们认识行为后果,激发责任意识。”郭旭强介绍说,“谈话结束后,承办案件检察官将事先录制的家属寄语视频,分别播放给在押未成年人观看。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切实感受父母、亲友的关怀,并进一步让他们感受社会的关爱,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

最后,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将精心挑选并附有寄语的图书,赠送给每名在押未成年人。同时叮嘱他们,通过反思与学习,充实在押生活,顺利完成改造后要孝敬父母、回报社会。另外,将他们想对父母、亲友说的话,以视频的方式予以记录,将他们在押期间的生活、思想变化情况向其父母、亲友予以反馈。

“除了案件办理过程中常规的帮教活动,我院还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工作办法,努力获得最好的帮教效果。如与社工组织、心理咨询机构、教委等签订协议,协调相关的帮教事宜,打造内容丰富全面的帮教一体化工作格局。”郭旭强说。

第9篇

    前几天某中午,北虹高级中学一高三男生在教学楼4楼纵身跃下,不治身亡。10月9日,云台路一五年级学生亦在家中跳楼身亡。此前的10月8日,中国中学一初二男生亦从教学楼上坠下,所幸被树枝阻挡未有生命危险。

    “十一”长假后,沪上4天连发3起坠楼事件,而其间的10月10日恰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令人扼腕之余,悲剧也引发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对此,心理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外事件频发并不能简单推导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但也向中小学校和社会发出提醒,业已普及的心理健康教育仍有改进空间。

    “客观地看,几起不幸本身是相互孤立的偶发事件。”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授张海燕说,若就此判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显然并不公允。她分析说,尽管坠楼事件密集发生,但上海的总体自杀率近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群体中并未出现增势。“自杀现象不可能绝对预防,如果将其刻意放大,会让学校、政府乃至全社会产生无力感,反而不利于社会心态。”

    不过,悲剧的出现依然为社会敲响警钟。近年,本市中小学已陆续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引入心理教师开设相关课程。专家表示,这样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仍存在改进空间。“中小学生的压力与日俱增,随之带来各种微妙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微小的细节往往是心理波动的先兆。”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说,及时发现孩子的微妙变化,对干预可能产生的危机十分重要;而面对众多学生,单靠心理老师显然力不从心。

    沈之菲介绍,她在针对青少年自杀案例的研究和干预中发现,自杀者在事发前往往不会明显流露自杀意向,也很少寻求心理帮助;在周围人的眼里,他们的选择一般没有预兆。但事实上,“几乎每次悲剧发生前都有细微的先兆,只不过在一般人看来太过普通,不容易被发现。”她举例说,有时孩子会随口说出“你们明天就看不到我了”之类的“戏言”,或是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郑重地赠送给他人,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都应当引起周围人的重视:“也许孩子的心理已经出现震动,这时候予以干预,悲剧很可能会避免。”

    对此,沈之菲建议,在专职心理教师外,与孩子接触频繁的家长及班主任老师也应当接受相关培训,增加心理健康干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留意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而学生本身亦应被吸收进健康干预的队伍中。“比如每个班级都可以安排一个‘心理委员’,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变化。”

    与此同时,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易冲动、考虑欠周全,亦是导致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沈之菲表示,自杀冲动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学校应在平时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加强责任意识、理性思维的教育,这样悲剧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张海燕则表示,个体自杀悲剧发生后,学校和社会更应加强对相关人群开展危机干预。她注意到,北虹中学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对跳楼男生的同学展开心理疏导,此举对避免连锁危机至关重要。

第10篇

关键词: 育人环境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正处于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即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情、生活方式、学校、家庭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具体来说,目前影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总括起来主要有:

(一)学校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里,学生一方面通过学习掌握知识、获取经验、发展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形成理想、信念、世界观,发展健全的人格。如果学校的环境不良,如噪音干扰;室内光照不适;校风不佳;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如嘲笑、挖苦学生,甚至打骂侮辱学生;学生存在过重的学习压力,如“题海战术”、过度的考试,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等,都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二)家庭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及父母的婚姻状况。不少父母在生活上、物质上、学习上百般关怀孩子,过分溺爱孩子。《中国家庭子女教育》中曾报道:某学校带学生去远足,有一位家长马上给老师请假,谎说孩子身体不舒服,后来孩子说了实话。没办法,家长只得让孩子去了,然后家长给孩子备足食品,还特意骑车远远跟在学生队伍后面。到了晚上,教师去查铺,发现这位孩子的爸爸躺在他孩子所睡的床底下,老师问其原因,这位爸爸说:“孩子没在外面睡过觉,怕他翻身掉下来,我在这等着接他呢。”若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将来怎么能独立生活?在学习上,部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迫切,把注意力放在能否考高分上,一旦成绩不佳,就连哄带逼、连损带骂,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还有的家长不注意言传身教,不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苦衷,因而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如同乞儿,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甚至与父母产生对立,加重他们的心理负荷。

父母的婚姻状况主要指父母离异分居或者不和等,它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家庭的温暖,过早承担起家庭沉重的负担,造成情绪、人格的失调。比如,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往往对婚姻和家庭感到漠然乃至恐惧。美国社会学家史德曼指出:“婚姻失败者的小孩,常遭到同伴讥笑,心怀自卑,此种心理发展的结果,可能造成行为失常或病态。”我国学者的许多调查研究证明,父母离异所造成的不稳定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明显不良影响,如男孩具有明显的情绪不稳和倔强攻击等个性特征,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而女孩则表现为更多的焦虑情绪,其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也受到明显的干扰。

(三)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迅速,高效率、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使社会成员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因此,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现代社会成员的必备心理素质。青少年也不例外,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也在所难免,并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不良的社会风气、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中许多低格调甚至腐朽的内容,不但会影响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还会导致青少年严重的心理疾病与问题行为。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0年12月,唐山市某中学发生两起初一、初二学生乱事件。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发现,涉及此案的男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在网上看过黄色信息、图片等。我曾在一个“网吧”中听到一名女中学生在和网上结交的男朋友交谈,其内容几乎无一句与学习有关,反而更像夫妻之间的对话。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确实令人担忧。

鉴于以上诸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我认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势在必行。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

(一)美化学校育人环境,开拓一片心理健康教育的沃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美丽的校园,良好的校风,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我们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按“学园、花园、乐园”三园式的要求,优化校园环境;按“文明、勤学、守纪、创优”的要求,形成优良校风;在班集体建设中,形成温暖和谐的人际环境,使青少年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自己的才华,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真诚地接纳、理解、尊重学生;重视和引导学生共同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切实提高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由“苦学”到“乐学”的快乐,让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面向未来,面向社会。

(二)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和沟通,鼓励家长营造民主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个性。家庭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摇篮,是塑造孩子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场所。每个孩子的心理都烙有家庭的印记,为了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家长要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美满幸福、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再不要有父母勾心斗角、妻离子散、孩子离家出走悲剧的重演。家长要改变育人的不正确做法,在对孩子生活学习过分关心的同时,还应该认真地、客观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苦衷,关注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品德行为的培养。老舍先生曾深情地回忆母亲:“――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个生命的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有人曾经对90名超常儿童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行过全面的调查,其因素主要受父母教育影响的居大多数。在一定意义上说,品德只有依靠品德去培养,性格只有依靠性格去锻炼,情感只有依靠情感去感染,行为只有依靠行为去指导。

(三)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各种文艺作品,电影、电视、网络,各种社会活动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诸因素的正面作用,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优化心理环境,创造出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坚信,只要广大教师积极努力,协同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定能让青少年一代真正体会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家庭生活的美满温馨,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让他们以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顽强的意志,渊博的知识,在新的世纪施展才华,展现风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昌盛奉献青春和热血。

参考文献:

[1]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8-199.

[2]刘晓明,张宝来.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29.

第11篇

 

一、发展型心理教育的基本思想

 

发展是当今学校心理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发展斟心理教育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心理教育面向所有学生,目标在于促进个人最大的发展。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Blocker)曾经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与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际心理学联合会1984年曾指出:“心理辅导强调发展的模式。所谓发展模式,是指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努力帮助辅导对象扫除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而得到充分发展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从世界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看,心理辅导已逐步由职业指导、学业指导、婚姻家庭生活指导、治疗心理疾病等方面转向对人的心理潜能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总目标中也强调:“必须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目标定位上,发展型心理教育把促进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它以每一个学生的、一生的发展为目标。发展型心理教育追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培育青少年的现代人格。

 

在教育对象上,发展型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使他们学会应对的策略和采取有效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或形成更强的适应能力。

 

在教育途径上,发展型心理教育注重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全面开展,全过程进行。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辅以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专题性的心理训练、多样化的心理咨询,借此创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它还提倡学校与家庭、社会“三教一体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

 

对发展型心理教育思想的讨论,是心理教育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w发展型心理教育的提出,是与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尤其是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埃里克森、哈维格斯特等人提出的毕生发展观,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为学校心理教育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被恰当地放在人的发展这个标题之下。”w人生过程即人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分阶段的发展过程。发展型心理教育既关心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需求,又以人一生的发展追求来统领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活动,最终促使人拥有幸福人生。

 

正如美国《哲学百科全书》所指出的,发展型心理教育“着重于正常人;对人的一生提供有效的帮助;……这些尤其表现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也就是说,发展性咨询模式的特征适合于学校的环境和学校的要求。”[5]发展型心理教育的建构标志着心理教育迈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即由重矫正、重治疗的心理教育转变为重发展、重预防的心理教育,由服务少数人转变为面向大多数人,由关注现实心理问题转向关注未来心理发展问题,由障碍性内容为主转变为发展性内容为主,由消除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为目的转变为促进心理发展、开发心理潜能为目的,从而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教育范式,并为心理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空。

 

二、心理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张力

 

心理发展与心理教育相互依存,是一个人所公认、众所周知的命题。w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心理教育实践的基本历程表明,我们关于心理教育与心理关系的认识历经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我们最早关注青少年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后来开始重视非智力因素和个性(人格)的培养,再后来关注心理健康的维护,到现在则明确提出实施系统的心理教育。这反映了从青少年心理的单方面、某一侧面到整体心理全面发展的心理教育探索过程,是我们从理论上不断深人认识心理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的过程。

 

心理发展是目的,心理教育是手段,心理教育促进心理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既是心理教育的产物,又是接受心理教育的条件。心理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张力,才能促进心理发展。要理解这种张力,就在于认识心理发展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

 

(―)心理发展对心理教育的依存

 

心理教育是51起学习、掌握经验、促进心理发展的关键。心理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要以青少年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为中间环节,并经过一定的量变质变过程。缺少心理教育,离开学习和训练,学生的品德和个性就不可能得到自主健康的全面发展。心理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

 

心理教育制约着心理发展的方向、过程和水平。有效的心理教育能促进青少年心理获得积极的、高水平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

 

此外,心理教育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行选择,从而对心理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或者预防或清除社会消极影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侵蚀。

 

(二)心理教育以心理发展水平为条件

 

心理教育受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制约。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各个阶段显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心理教育只有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它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的扉页上写到:“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显然,个体是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结构参与到新的心理学习中,并影响着心理发展,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水平与方向。

 

心理教育受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制约。心理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积极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以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前提,心理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要通过青少年的活动和体验,并经过个体积极内化的过程才能实现。

 

心理教育受个体心理发展差异性的制约。心理教育面向全体青少年,但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依据,这样才能保证心理教育对全体学生均有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青少年的潜力和积极因素,使不同学生均在心理上获得发展。

 

总之,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心理教育过程和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是辩证统一的过程:一方面,青少年心理发展要依靠心理教育,而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则直接制约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另一方面,心理教育必须以青少年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出发点,一切不适合青少年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心理教育工作,都是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两者之间适度的张力是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树立科学心理发展观,创造心理教育的“最近发展区”,保持心理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必要张力要正确认识心理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作用,我们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心理教育是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既不是无能的,又并非是万能的、唯一的。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除了受心理教育作用外,还有家庭、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心理教育只有取得社会、家庭的配合,相互协调,使这些因素作用的能量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推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2.心理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机械的、简单的、直接的“授予”,而是通过青少年的积极活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现的心理教育必须激发起青少年的活动积极性和自我心理教育的需求,将外部教育力量转化为青少年的内在需要.才能取得实效。

 

3.心理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人格还是情感、智能的培养,都不可能借助心理教育一蹴而就。迟效性和反复性是心理教育中的正常现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心理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不断反复之中看到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与进步,促进靑少年的心理发展2

 

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其终极S标在于促进心理的发展。因此,树立科学的心理发展观,不断发现和创造使心理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引领学生从现有水平向可能或潜在的水平不断发展。也就是说,心理教育的目标应当定位在儿童可能的发展程度,而不是停留于现有的发展状况。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认识到,心理发展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构建心理结构而实现的,这种构建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因此,设定略髙于学生已有心理发展水平而又能实现的目标,保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水平之间必要的张力,才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发展。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5-0321-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5.001

1 现状

如今全球面临相似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挑战。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报告,我国0~14岁儿童有2.4亿,占总人口数的8%,其中独生子女总数达1亿。任何社会变革都会给人群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的发展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如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实施、城市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学习和生活压力日趋递增 、人口大规模流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儿童入学入托困难、贫富差距加大、家庭结构改变、地缘文化冲突等给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导致儿童青少年发生心理卫生问题日趋突出。虽然威胁儿童健康与生命的传染病、营养不良、寄生虫病等得到有效控制,但与出生缺陷和发育缺陷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却逐年上升。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署报道,北美及许多临近地区的调查资料表明,约5个儿童中就有1人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功能下降,每10个儿童中就有1人符合特殊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1]。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估计,我国17 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我国还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2004年全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28.38万,每年出生儿童2300万,每年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年。这些儿童容易出现各种与发育相关的继发心理行为问题。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一项研究对8644名4~16岁城乡儿童青少年,以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R)》 诊断标准进行调查,发现各种精神与行为障碍达38种,患病率为14.9 %,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为14.2 % ,农村为16.1 %,男性为18.5 %,女性为10.8 %[2]。另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22个城市4~16 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 %[3]。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基本相似,在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3~15 岁儿童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约占15 %。另外,由于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和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数目剧增,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是他们体验最多的情绪问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报道,我国网络过度使用者(Internet overuse)三分之一是儿童青少年(占35.8%),18岁以下的达2869万(17.7%),其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相当惊人。关于儿童虐待与伤害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调查7500名儿童青少年,虐待和伤害总发生率为16.5%,其中男性儿童发生率为19.0%,女性儿童为14.0%,意外伤害成为我国0~14岁儿童第一致死致伤的原因[4]。此外,儿童青少年中的自杀问题也不容忽视。上海市的一项自杀问题的调查表明,对9所2416名10~17岁中小学生进行匿名自评问卷调查,发现有自杀意念者368名(15.23%),有自杀计划者141名(5.84%),自杀未遂者42名(1.74%)[5]。

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面临此况,我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工作无论是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或是防治方面均缺乏足够的准备与投入。造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需求巨大和与服务不足之间的反差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发育和行为仍缺乏足够的理解,亦对儿童发展的历史以及对儿童精神疾病和防治方面进展缺乏足够的认识。鉴于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严重状况和发展趋势,WHO早在20世纪末全球中期规划中就指出,要在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层次对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研究和推广有关防治技术、知识和方法,对促进儿童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进行大规模行为干预规划,包括进一步建立妨碍儿童发展的危险指标,发展学校心理卫生规划。WHO敦促各会员国将心理卫生规划作为整个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予以加强,在制定社会和经济计划时,将心理卫生视为一件大事。WHO已将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全球资源状况列入亚特兰大计划,各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制定所需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政策,以保证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提供及时而系统的服务。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必须加强和重视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干预与研究[2]。

2 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2.1 与学习相关的问题

目前临床门诊最多见的问题是与儿童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引致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多且复杂,但主要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LD)、厌学逃学、拒绝上学(可能与学校恐怖症为连续体)、临界智力等,男多于女。各国ADHD发病率多在3%~8%之间[6],而典型的LD约为2%~4%,但后者发病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存在着差异,并且受所采用的标准、定义和研究方法的影响;如美国报道LD约为6%~15%之间,而我国的发病率似乎低很多[7]。在日本,儿童拒绝上学症被列为是独立于学校恐怖症的疾病,成为日本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青少年社会问题之一,因为从害怕去幼儿园的幼童到青春期后的拒绝上学的青少年人数逐年递增,不去上学的时间在一两天乃至半年以上。近年来,这种状况在我国也日趋多见,症状和行为特征与日本的颇为相似;原因与儿童期的社会适应困难和情绪障碍有关,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诱发或加重症状。在我国,儿童精神科的应对策略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家长咨询指导,针对这类儿童开展的心理治疗或行为干预则十分有限,学校或教育部门开设专门的指导训练则更少见。值得强调的是,矫治这类问题必须有医疗、教育和家庭的协同介入,教育指导则应依据相应的理论架构和操作方法与技巧;在普通学校开设特殊指导班级亦是值得推介的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开展相关认知特征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可为其诊断和矫治干预提供依据。

2.2 儿童情绪障碍

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儿童情绪障碍的报道并不多见,但近几年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成为仅次于学习问题的第二位儿童心理障碍。北美报道4~18岁儿童少年重度抑郁障碍患病率在2%~8%之间[1,8];1999年-2000年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少儿心理门诊量分析显示,情绪障碍占14.1%[8];1999年-2001年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咨询门诊量分析显示,儿童情绪障碍占20.5%[9]。这类问题的早期表现主要以心境不良、退缩、哭泣沮丧、遗尿、学习困难、生活邋遢、睡眠问题、易激惹为特征,个别甚至可发生于婴幼儿期,典型的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恐怖症及强迫症等则多为继发衍生。虽然还不能确定儿童情绪障碍患病率上升的原因,但急速变化的社会家庭变革、母子早期分离、家庭破裂、虐待和忽视、人口迁移、学习竞争压力增加等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由于儿童缺乏家庭支持等保护因素,上述原因使得儿童对各类应激事件的易感倾向更为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非品行障碍性离家出走可能预示着是一种隐匿性抑郁的表现。通常,儿童情绪障碍很少受到关注和治疗干预,在一社区样本内被诊断患有抑郁的青少年中,只有20%接受了治疗[1]。目前许多用于成人抑郁症的药物已用于治疗儿童情绪障碍,尤其是新型5-羟色胺再摄入抑制剂越来越多被推荐使用,其中氟西汀、舍曲林已经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10]。

2.3 品行障碍和青少年违法[1,6]

临床诊断的儿童品行障碍患病率约为2%~6%,对立违拗障碍则更高,多为男童。儿童习惯性偷窃、撒谎、攻击等品行问题总是与行为相关联;部分品行障碍可由ADHD发展而来,且ADHD多合并对立违拗障碍,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顽固、敌意和挑衅行为[1]。有些ADHD儿童的问题行为本身亦可招致家庭暴力管教、学校惩罚和伙伴排斥,从而加重叛逆行为;典型品行障碍则更多的是暴力管教、溺爱放纵、父母离异、忽视、贫穷、待、目睹犯罪所引致。童年期持续性攻击行为和行为模式,往往是成年期人格障碍的先兆,约40%的品行障碍儿童可发展为成人期人格障碍,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障碍[1,6]。品行障碍儿童热衷于许多危险行为,他们是意外伤害、物质依赖、自杀、性病、违法犯罪高风险人群,他们因品行问题引致的多种原因而早亡的比例比普通儿童高出5倍之多。资料表明,这类儿童的矫治、转归要比一般行为问题儿童难得多,因此,对他们实施早期预防和干预十分重要。

2.4 不良习惯及行为偏异

发育行为儿科学将儿童期吮手指、啃咬指甲、夜间磨牙、拔毛癖、摩擦癖、撞头、屏气发作、遗尿、睡眠紊乱、异食癖、过度依赖母亲、电视电脑依赖等界定为不良习惯及行为偏异[1],多由发育落后、分离焦虑、虐待忽视、过度关注和过度干预等因素导致,核心问题与情绪障碍关联,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临床资料表明,早期“难养”气质类型婴幼儿容易引致母亲的养育焦虑或情感排斥,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和父母养育“定势”,从而诱发或加重儿童的这类行为问题[10]。与父母分离和依恋关系损害是导致儿童抑郁和恐怖的易感因素。未及时干预矫治的儿童可能继发为其他类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通过健康教育、父母咨询或养育指导来预防和矫治这类问题颇有成效,如建构安全依恋型亲子关系。

2.5 儿童虐待[8]

指父母、监护人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施以躯体暴力或性暴力,造成儿童躯体和心理的伤害甚至死亡,或对儿童日常照顾、情感需求、生活监护、医疗和教育的忽视(neglect)现象。西方社区样本研究显示,儿童躯体虐待发生率为8.1%~10.7%,待发生率在9%~28%之间。据估计,美国每年约 240万儿童受到虐待,有5000名(1986年报告只有1200例)儿童被虐待致死,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4亿美元[4]。儿童虐待在我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家庭中发生的虐待儿童现象具有隐匿性,被掩盖和漏报情况相当普遍,农村边远地区留守儿童尤其突出。就家庭内而言,施虐者大多是男性成员,70%的躯体虐待和90%的待是由男性造成的;95%以上的躯体虐待及70%左右的待是由家庭成员造成的(如)[4]。相对而言,家庭外成员施虐于较大儿童,且重复发生率低些。家庭施虐多在儿童较小时开始,且反复发生,持续时间长,有时多达十数年。虐待儿童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虐待儿童的家族似乎有重复的特征。虐待往往导致儿童严重的身心伤害,如伤残、死亡、身心发育落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恐怖、人格障碍、自杀、过早、物质依赖、自虐自残等。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受虐儿童较多发展为成人期精神障碍、残忍、攻击倾向和人格障碍[1,10]。所以,通过科学研究揭示我国儿童虐待问题的现况与特征,为预防干预和立法提供依据十分必要。

2.6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11]

儿童ASD成为目前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WHO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设为国际孤独症关爱日。ASD是婴幼儿期发病的一种以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狭小兴趣取向为特征的严重精神障碍。美国疾控中心(CDC)报告每150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患ASD,男女比约为4∶1;智商在70以上的高功能孤独症和Asperger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约占总体患者一半以上。ASD病因未明,遗传研究陆续报道了许多相关的染色体及变异基因,但检测重复率并不高,临床上目前仍缺乏特异的生物学诊断指标和治疗方法。典型孤独症几乎终生难愈,而部分AS则可以回归社会,但始终伴随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困难。虽然近来国内的ASD研究报道较多,但仍缺乏大样本的循证依据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资料,诊疗状况亦良莠不齐,康复治疗多在民间机构实施。高功能ASD,尤其是AS的早期误诊漏诊相当普遍。笔者发现,有些在校AS男童虽然学业成绩尚可,却特别容易出现攻击、强迫性、窥视癖、生活邋遢、羞耻感薄弱、骚扰异性等行为问题,并由此遭多方投诉和开除学籍的案例颇多,青春期后他们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的麻烦更突显。AS未经及时科学的干预矫治,后期可能发展为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重型选择性缄默症、严重的进食障碍、强迫等精神疾病。ASD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最值得提倡的做法。

2.7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

据官方数据显示[12],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总数高达5300万,他们当中出现教养失范、分离焦虑、情绪障碍增多,伴随而来的还有辍学和网络依赖者增多,意外伤害、出走、遭虐待和犯以及品行障碍和青少年违法者增多。流动儿童随打工父母来到城市,因为父母收入低、生活条件较差、居无定所,其教育、卫生保健状况令人担忧。由于看护人健康知识匮乏,保健喂养措施少,儿童健康状况欠佳,对儿童保健服务的利用率也偏低,在获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面比城市固定居住儿童要差得多[13]。

2.8 儿童青少年心身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与内容的变革,肥胖症、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疾病、关节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睡眠障碍等疾病的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而这类儿童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仅以肥胖为例,北京地区6~18岁儿童中代谢综合征单一组分检出率依次为:肥胖占9%,血脂异常占9.8%,高血压占9%,空腹血糖耐受损占2.45%。在儿童肥胖成倍增加的同时,既往儿童期罕见的2型糖尿病已经出现数10倍的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发达地区儿童期主要类型的糖尿病[14]。压力和紧张感是导致儿童贪食和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

2.9 其他

发育评估、学校心理卫生、跨文化比较研究、网络成瘾、青春期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父母养育指导、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研制开发适合于本国文化的心理卫生测评工具等均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3 应考虑的对策

3.1 呼吁立法和加大政府投入

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期心理卫生问题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矫治,可引致当事儿童更严重的精神问题,从长远来看,整个社会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2]。因此,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同时,制定了由国家承担责任的精神卫生法,为精神疾病患者群体提供适合的医疗保健服务。1991年WHO就出台了“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保护和改善心理卫生服务的诸原则”,呼吁各成员国通过立法和施行相关政策来保护和促进这类人群的合法权益。美国国家卫生局2001年出台了《儿童心理健康国家行动议程》,标志着美国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国家级战略基本成型。在社会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我国,如今应该加快制定和出台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相关法案和政策,建立更多的儿童精神卫生保健机构与设施。

3.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学研究投入

儿童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我国社会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儿童心理精神卫生需求与专门机构和专门人才的不足成为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应该在大学医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扩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范围与途径,同时加大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如,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调查,探明上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和基线数据;结合我国种族、人口特征实际,从大脑机制、神经生物、神经心理、康复治疗等方面探索与揭示上述问题的相关神经机制;研制开发适合的行为矫治康复方法等。

3.3 开展学校和社区儿童心理卫生服务

从群体心理卫生和预防保健目的而言,应该大力推广和开展学校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学校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着眼于学生群体,主要任务是:(1)维护儿童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3)挖掘和提高个人潜能;(4)早期识别各种一般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5)对问题家庭实施及时的关注、咨询服务和干预;(6)社区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保健机构、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等建立密切的联系,给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信息与帮助;(7)及时转介专业机构[15]。当前服务重点在于改善儿童受教育的环境、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开展心理卫生问题和相关因素的筛查。可考虑通过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全国或区域性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筛查评估网络[16]。

3.4 拓展传统儿科学工作内容[10,17]

我国儿科学和儿童保健体系经过多年的创建与发展,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群,各系统专科分化日趋明细,若干新兴学科分支逐显端倪,并不断延伸辐射和壮大,如生殖医学、围生期保健、神经康复、新生儿急救、优生咨询等,说明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是应社会需求而应运而生。值得强调,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后来形成发展的学科分支,均面临着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为出生和存活的儿童生活质量与优质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合理而科学的卫生保健服务,为成人期的健康奠定基础。这就迫切需要儿科学和儿童保健学体系扩展服务内容与工作范围,实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例如,以小儿神经和儿童保健学科为依托来建构发育和行为儿科学体系,这是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些医学机构陆续开展起较正规的发育行为儿科学工作,至今显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Wolraich ML,Drotar DD,Dworkin PH,et al.DevelopmentalBehavioral Pediatrics:Evidence and practice[M]. Philadelphia :Mosby,Inc.2008:12-15.

[2]静进.重视中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及相关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57-259.

[3]全国22 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 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15.

[4]静进.儿童虐待[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1):701-703.

[5]高鸿云,吴增强,邓伟,等.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1(2):32-37.

[6]钱秋谨,杨莉,王玉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3):323-326.

[7]静进:儿童学习障碍及其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3):1673-1677.

[8]姜季妍,李晓非.儿童少年情绪障碍260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3):229-230.

[9]温盛霖,王玲.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询者临床资料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157-158.

[10]沈晓明,金星明.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

[11]静进.应重视和加强高功能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诊疗工作[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27-429.

[12]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德育,2008,6:34-37.

[13]闫淑娟,陈欣欣,段建华,等.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542-543.

[14]米杰,梁亚军.我国代谢综合症的流行现状和预防对策[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增刊):90-92.

[15]Delphin ME,Rowe M.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ultural Competence fo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J]. Prof Psychol Res Pract,2008,3(2):182-191.

[16]Slep AMS,Heyman RE.Public Health Approaches to Family Maltreatment Prevention:Resetting Family Psychology' s Sights From the Home to the Community[J]. J Fam Psychol,2008,22(3):51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