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时间:2023-06-06 09:31: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第1篇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处于弱化状态,德育功能得不到真正体现。具体表现在:高校对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德育重视不够,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难以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意识不强,存在“重健体、轻德育”的现象,学生未切实感受体育课德育的熏陶,体育课德育效果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大学生对体育课认知程度不够,高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存在功力主义倾向。高校体育教育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高校体育课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全面而有效地发挥。

2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2.1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重视程度

高校应加强对体育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视,重点做好两个建设。1)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制定和完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德育培训,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德育理论、德育观念、德育方法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增强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2)加强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各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体现体育教师德育绩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道德素养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及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放在首要考察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应该遵循全面、客观、可度量和可比较的原则;同时,建立德育工作的考评监督机制,定期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监导评估。

2.2强化体育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职能

高校应多渠道地举办或外派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德育学习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交流活动,如公开课、教研会议等,使体育教师转变德育观念,掌握一定的德育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在培训内容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教师中的培育,同时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相结合。

2.3精心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体育教学过程由开始、准备、基本内容教学和结束四个环节组成。体育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强化细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灵。开始阶段,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应严格出勤考察,并与平时成绩挂钩,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准备阶段,通过分组进行竞技性游戏、播放反映体育精神、体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体育精神。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例如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结合;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等等。结束阶段除了总结教学内容,重点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讲评,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2.4勇于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由体育技能成绩和学生德育成绩两部分构成。体育德育成绩可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上课出勤、遵守纪律、文明礼貌、意志品质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在这个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两类主体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成绩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育人,对学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入学生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5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文化生态。

2.5.1鼓励和规范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增加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次数

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目前,各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主要为团队参与为主、个人竞赛为辅的竞技性项目。如大学生冬季长跑月、趣味运动会、各种球类争霸赛、健美操比赛等团队形式的比赛。群体性体育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增强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制定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组织工作,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加强裁判队伍的培训,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裁决,培养大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大型体育赛事是大学生参与性最高、响应最为强烈的活动之一,各高校主要表现为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学生可以作为竞技者、服务者和参观者,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参加或观赏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和教育。应注意细节,加强组织和引导:赛前,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赛中,加强组织管理工作;赛后,加强的表彰工作。

2.5.2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

大学体育社团基于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成立,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大学社团管理制度,规范其行为,促进其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先进内容作为考察和发展其成员的重要内容,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与否是大学体育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全面提升大学体育德育功能的必要因素。首先,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国家标准并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修建体育场馆和设施;其次,制定制度,专人负责,保障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为大学生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2.6重视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界先进人物及事迹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最为直接和学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教育模式之一,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则更为突出。

3总结

第2篇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出了新部署和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必须及时、真实、客观。近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因覆盖性广、时效性强,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指出外部机遇和挑战,对利用好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SWOT分析;传播路径

DOI:10. 16083/j. cnlci. 22-1296/g4. 2015. 08. 00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5 )08-0017-03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是依托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通过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媒体形态。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是快速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依靠传统方式与新媒体方式,传统传播方式的受众年龄层次跨度大,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受众中青少年居多。

(一)利用传统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阶段,利用传统传播方式完成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依靠以下几个途径:学校教育、制度规范、各级党委的学习、文化建设、传统媒体传播等,其中传统媒体传播主要包括新闻、报纸、广播等,传统传播方式的受众倾向于被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利用新媒体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利用新媒体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主要通过在微博、微信、手机应用软件等平台上对用户进行传播。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新媒体开始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深刻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生活。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思想,其传播必定要结合社会实际,适应社会潮流,贴近社会生活。青年一代正处于价值观的塑造时期,更需要深入学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利用新媒体方式进行传播更符合青年人的需要。

二、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SWOT分析(参见表1)

SWOT分析是一种面向管理学的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对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制定或修改组织的经营战略,使组织目标、管理意识、经营方法等适应组织及其变化。此分析方法在各种管理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其综合、系统的思维模式对于制定科学、全面的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主要依靠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结合,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 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 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 9%.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为83. 4%。庞大的受众群体造就了新媒体强大的影响力。从广度来看,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每一个体,都深受新媒体的影响:从深度来看,新媒体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关系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基于这样的影响力,新媒体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确保传播的广泛性。

2.新颖而灵活的传播方式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有着受众广泛、传播迅速、交互性强等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更多的是自发性传播,具有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可以引发参与者的讨论和思考。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与接收主体都十分广泛,传播方式更为灵活立体,限制因素少,传播效果更加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面深入的宣传,新媒体中微博的话题讨论、微信的文章推送、美拍的微视频都是很好的传播方式,并且能够通过评论、转发形成互动,带动全民广泛参与和学习。

(二)劣势( Weakness)分析

1.传播过程难以控制

新媒体的传播需要网民的积极参与,只靠官方平台的是不够的。在消息被之后,网民的反应、参与程度、关注点都无法控制。网民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因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题是否能够引起关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性较强,而网民通过新媒体途径获取政治性信息的行为较少,参与度与关注度有待考量。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则主要通过新闻的方式传播信息,信息源相对固定,信息传播的过程较好控制,要想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需要用电视媒体、报刊等多加宣传。

2.新媒体环境中存在消极思潮的倾向

网络环境十分复杂,难以控制。在网络环境中,消极思潮关注度高,导向性强,网民容易受到感染。许多激进的、缺乏理性的参与者缺乏理性平和的参与精神,一味批判,群众的跟风心理也比较严重。相比之下,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很难吸引观众,在自由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提高其吸引力很有难度。

(三)机会( Opportunity)分析

1.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智能手机的出现和迅速普及又一次将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固定或移动多媒体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拇指族”的出现也推动着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目前,类似于微博、微信的社交软件层出不穷,新形式的应用软件也在不断出现。比如,美拍的出现将微视频打造成信息传播的又一新途径。新的传播方式更容易受到人们的追捧,也能够有效缩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距离感,使之更为生动形象、贴近生活。

2.上行下效的组织传播模式

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将其作为信息传播平台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目前,各层级党政部门都建立有官方信息平台,如官方微博、认证微信号,部分高校还设有大批网络宣传员。这样层级分明、队伍庞大的组织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递信息,并形成广泛深刻的影响。因此,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组织、有效率地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四)威胁( Threat)分析

1.网络监管体系不完善

新媒体是新兴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由于出现时间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加之网络环境相对自由,容易出现隐私泄露、言论偏激、信息庸俗等问题。

2.受众群体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生活层次的人群,因此,受众群体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必然存在。思想水平较低的人群更有可能会发出消极言论,出现非理性抨击的可能性也更高。如何做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被不同思想道德水平的人接受,并且避免引起消极思潮,也是传播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三、基于SWOT分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传播对策

(一)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性,形成有组织的高效传播机制(s-0)

党和政府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背景,充分重视新媒体宣传这一途径,把握好新媒体操作便捷、传播迅速的特征,充分发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党和政府应借助于新媒体受众广的优势,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做到专人负责、人人参与。以高校为例,可以综合纵向教育和横向教育形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机制。纵向应形成由高校党委、各级学生工作部门发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宣传,院系党委(支部)、团委及基层党支部、团支部配合宣传,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调动积极性,参加新媒体网络平台的讨论学习。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通过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共享可以反馈到各上级,上级再根据大学生群众的反馈商讨下一阶段教育方案,从而形成由上级至下级宣传,下级向上级反馈这样一个循环机制,在不断循环中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横向应形成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互动学习,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各高校之间互相交流,从而优势互补,形成高校交流教育网络,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交互性、多样性和开放性。

(二)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着力完善网络监管体系( S-T)

针对网络环境过度负面化的现象,党和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弘扬正能量,引领社会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出来的科学的思想,政府应对其大力弘扬,营造积极的网络环境。同时,还应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对传播不良信息、发表偏激言论的行为进行惩戒。

(三)打造多途径传播模式,综合提升价值观影响力(W-O)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需要发挥新老媒体的合力作用。传统主流媒体在公信力上有强大的优势。传统媒体信息时往往需要严格把关,并且拥有专业的媒体团队。而新媒体借助于网络优势,具有受众广、传播快的优势。在年龄层次方面,传统媒体的受众整体年龄偏大,新媒体的受众则多为青少年。因此,唯有将新老媒体有机结合,才能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从而确立其主导地位。

第3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体育具备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具备激发灵感的力量,体育有着团聚社会人群的独特功效,是无可替代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种团聚社会人群的精神正是社会主义价值观苦苦探寻的真谛,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能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群众体育的兴起,社区体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社区体育文化也逐渐成为凝聚社区群众的向心力,成为社区群众沟通、交流的内驱力,在为社区群众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社区体育文化及其传播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将社区体育文化传播有效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充分挖掘社区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社区体育及其发展

(一)社区体育定义

社区体育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发展强壮,主要是指以基层社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基础,惠及社区全体成员,且满足社区成员体育需求,密切社区群众之间相互联系的区域性群众体育。可以说,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社区体育与城镇化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崛起,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可以说,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城镇化的核心问题,而社区体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群众的精神面貌及生活质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社区体育的发展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社区体育与体育强国

从1952年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至今,体育强国一直是几代中国人不懈追求的梦想。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结束,后奥运时代已经到来,“人文奥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众所周知,体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各项体育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因此,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追求,并使体育运动的成果能够转化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求,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既是群众体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体育强国的核心要义。而社区体育恰恰能够满足最广大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拓展了群众体育的广度和深度。

二、社区体育文化传播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

(一)社区体育文化

社区体育文化是在社区体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且为社区广大群众接受的一系列价值观的总和。就内容而言,主要分为社区w育物质文化、社区体育精神文化、社区体育管理文化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就自然而言地成为我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社区体育文化以“和谐”为中心,辐射物质、精神、管理等方面,从而形成完善的社区体育文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社区体育文化传播的群众性和大众化

随着全社会体育意识的崛起以及体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体育运动也逐渐成为展现个人生活方式的一个窗口。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体育也就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社区体育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在接地气、贴近群众生活、灵活性等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从而产生共鸣。通过社区体育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扩大其社会认知度,探索社区体育文化传播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逻辑,进而形成思想共识。

三、社区体育文化传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社区体育增强社区居民的心理认同

以社区体育为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以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凝聚社区正能量,以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为载体增强社区群众的心理认同感。因此,社区体育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具备承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坚实基础。同时,在社区体育开展实践中,具有涉及面广,参与群众多的特点,可以说,社区体育是接地气、贴民心的典型,社区体育将全民健身运动进行有机结合,找准时代的对接点,能够与群众产生共鸣,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体现到社区体育的宣传报道之中,努力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结合起来。

(二)社区体育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

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社区体育实践精神的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内化于心,也要外化于行。在实际工作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社区体育点点滴滴的实践之中,融入社区体育的宣传、组织、实施等具体过程之中。应该说,社区体育精神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具有内在一致性。用社区体育的凝聚力、创造力,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从而以社区体育为载体,满足大家的生活需要,促进社区每一个人的完善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

(三)社区体育文化中蕴藏着无穷的“和谐”正能量

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体育继承了体育精神的真谛,同时又拓展了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而社区体育文化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兴起的新型文化类型,是体育强国战略下的必然产物,从而使社区体育文化传播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区体育要充分发挥其本身具有的功能,进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其文化建设,传播社区体育文化中所具有的“和谐”正能量。

四、社区体育文化传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社区体育的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社区体育来源于群众的体育实践,因此形成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社区体育文化。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具有全局意义,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跨界整合,融合发展。2015年1月20日在南京召开的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群体工作会议指出: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要求,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在10年左右的时间(2025年)增长到5亿,占人口总数1/3以上。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人心,以群众喜闻乐见体育活动为抓手,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外化为群众耳熟能详的肢体语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位社区体育参与者。

(二)社区体育的规则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众所周知,规则是各项体育活动开展的前提,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的公平性。各项体育活动都是在一定规则下进行的,当然社区体育也不例外。社区体育规则作为广义的制度不断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核,是社区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使体育的规则意识在民众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中成为约定俗成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进而探索规则意识与法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供保障机制。

(三)社区体育文化承载着改革创新的时代脉搏

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常规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具有内在生命力。正如所说:“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众化与常规化之中,而社区体育文化正是时代的产物,社区体育文化的传播则承载着时展的脉搏,同时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能够很好的模拟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其发展的速度和形式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营造社会氛围的功能。

五、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式

(一)社区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纽带

社区居住的不仅有成年人,青少年也往往是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利用节假日,青少年和家人参与社区体育,可以是对学校体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同时,社区同家庭紧密相联,可以说,家庭是构成社区的细胞。由此,通过社区体育的开展可以将学校和家庭有机结合起来。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效结合,在社区体育的事件过程中,结合时代精神,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改革创新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将社会与校园融为一体,从而将广大的青少年与社会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二)以学校体育为载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规化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自身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2014年2月,在索契看望参加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要把每个人的梦和“体育强国梦”融入“中国梦”。而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培养青少年的个人梦,就得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系列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使承载着“中国梦”的学校体育活动成为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式

以“全民健身运动”的国家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体育在连接学校、家庭之间的积极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将在社区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和谐、友好等道德L尚广泛传播,并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文化融入到每一位社区居民的心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常规化。从而真正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式。

参考文献:

[1]解红晖,金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微[J].湖南社会科学,2016,(05).

[2]周永奇.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

[3]邵锦梅,李雷.体育文化建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9).

[4]纪飞凤.社区体育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8).

[5]刘晓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和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0).

[6]李鸿江.体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北京教育,2014,(08).

第4篇

1.1体育教育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

体育的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体育在改造人或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的认识[1]。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体育活动最能打破阶层的限制,任何人在体育面前都是平等的,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平、法治等概念的深刻含义,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同时,通过参与和观赏体育比赛,还能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的体育教育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吻合的。

1.2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

2002年开始在我国所有普通高校实施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该纲要明确规定,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既要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同时也要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课程之中。学生要通过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纲要》明确规定要通过大学体育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精神,为通过公共体育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路径是通过隐蔽课程来实现的。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3]。体育隐蔽课程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寓于课堂之中,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使隐蔽课程发挥应有的价值,应当对以下要素进行安排和设计。

2.1重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功能和地位

要通过公共体育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高校首先应当重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功能和地位,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执行公共体育课的课程教学,保证公共体育课的课时,真正实行“三自主”的选课模式。同时,注重对体育场地的环境进行美化,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标语或者宣传画的形式在体育建筑和场地中进行布置,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陶冶,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

2.2尊重大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地位和功能认识模糊,他们认为公共体育课不重要或者处于次要地位。而教师对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也不充分,部分高校一直未实行“三自主”的选课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上公共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对公共体育课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公共体育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中的积极主动性。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的宣传栏等渠道加强对公共体育课的宣传教育,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运动技能的教授,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

2.3发挥体育教师在公共体育课中的主导性

体育教师是公共体育课的主导者,只有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性,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体育教师不但要对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要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体育教师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体育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自己的岗位,尊重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再次,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不但要具有良好的体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当认识到体育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真正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发挥体育隐蔽课程的功能。

2.4适当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内容

学校应当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强调整体,把整体放在首位,培养人的民族气节与伦理道德的理念[4]。民族传统体育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传统意识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地域和民族的特点适当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舆论宣传,鼓励学生选择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校运会等体育赛事和活动中给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定的展示和发展空间。大学体育教师应当具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能力,除了让学生掌握技能,同时也应当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其中蕴含的道德修养、伦理规范进行深入理解,深刻领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精髓,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5注重发挥课外体育竞赛的积极作用

以课外体育竞赛为核心的课余体育也是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竞赛是竞技体育的一种组织形式。竞技体育是法治的,其规则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竞技体育又是德治的,参与者必须自律,要以既合理又合法的方式取得胜利[5]。课余体育竞赛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价值,因此,通过大学体育课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重视课外体育竞赛的地位和作用,而课外体育竞赛因其时间和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多样性,深受学生欢迎。通过组织各种课外体育竞赛等活动,大学生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地观看比赛,都能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竞赛中的拼搏精神,通过体育比赛规则的理解,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平、法治的含义,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特别是集体类的体育竞赛,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2.6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

要使大学体育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手段。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评价不但要重视对大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评价,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品质、组织性、纪律性等情意目标进行评价。由于这一类目标大都无法用量化的指标来体现,这就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当在平时的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除此之外,还要针对此类教学目标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类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重视,从而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导作用。

3结语

高校公共体育课具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各类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体育课堂中。要真正发挥公共体育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既需要高等学校提高对公共体育课的重视,也需要发挥公共体育隐蔽课程的优势,优化课程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作者:李理 蒋宏宇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细谦,陈琦.体育的教育价值观与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67-69.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3]姚蕾.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28-230.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168-02

社会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直接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总结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深入剖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趋势和规律,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更好地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

梳理关于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念核心、价值取向、价值评价选择标准和价值目标四个方面。

1.价值观念核心由集体转向个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国家和社会的概念远远重于个人的利益需求。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将集体主义作为思想行动的唯一标准,强调集体的至高性和绝对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社会上的价值观念也在迅速地发生着转变。部分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率先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眼界得以开阔,思想也得到了解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生群体变得更加理性,他们愿意为集体奋斗,也更加注重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由此,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精神和责任感日益突显。在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认可个人的主体性,价值观念核心发生着由社会化向主体化的巨大转变。

2.价值取向由单一转向多样。随着社会各项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不再将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自己唯一的价值取向,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每个个体都在按照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演绎生命。大学生对外界事物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和领悟力,价值取向的这种变化非常直接地表现在大学生身上,就形成了大学生多样性的选择。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他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汲取知识,获取信息,塑造的是更加完善的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主流价值观的作用依旧十分重要,但常常会受到其他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的冲击,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迫在眉睫。

3.价值选择评价标准由严苛转向宽容。以往,人们常以一种近乎严苛的态度来对待主流价值观念,过于个性或超前的思想很有可能被视为“异类”。而在文化开放的今天,人们可以借助新媒体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公开发表个人见解和评论,信息以散射的方式广为传播。今天的大学生已经是“95后”一代,他们出生于宽容的社会氛围中,以更加中立的姿态面对身边及社会上的资讯。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评论的现象习以为常,并不会因为意见的分歧而形同陌路,能够以一种更加理解、更加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其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已经由严苛转向宽容。

4.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有调查显示,相较于父辈们追求理想的“高、大、上”,当代大学生更加看重个人体验,既希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又追求生活幸福,希望在两者之间找到一条和谐之路。他们努力使自身的价值选择及价值实现与社会规范不发生矛盾,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尝试保全自己的价值选择。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理想的实现和价值的提升,也明白个人的发展永远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只有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他们选择脚踏实地的生活方式,并认为现实主义更加符合自身的诉求。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原因

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原因涉及社会、家庭、个人多个层面,深入分析和思考其价值观念变化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

1.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受社会转型的宏观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和思想观念的迅速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他们追求新思潮和新观念,勇于创造,敢于创新,是时代的先锋力量。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滋长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据王小新等人做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的要素依次为:经济收入(28.98%)、能否发挥专业特长(26.60%)、工作环境是否和谐(14.23%)、能否有进修或深造的机会(10.75%)、社会地位(7.36%)、稳定性(7.36%)等。这表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影响巨大。

2.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受家庭教育的直接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教育又是具有启蒙作用的教育方式,在父母及家人的指引下,孩子会逐渐形成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进而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家庭环境带给人们潜移默化而又难以移易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认知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走向。因此,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及变化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受个体差异的主观影响。我国大学生大多是处于18~23岁,这个时期既保留着部分少年儿童的心理,也具有很多成年人的特点。随着自身知识量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往往急于表达自我观点,也容易因为叛逆心理而质疑家长、老师的教导。当家庭、社会等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内心会激起巨大波澜,情绪起伏极大,容易兴奋也容易失落,容易激动更容易冲动。但也正因如此,一方面,大学生更关注并容易接纳新鲜的事物和观点,能够带动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他们的价值观念相比已经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来说更容易受到影响并发生变化,亟待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引领。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鲜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但要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隐性或显性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学生主体角度切入,紧密结合国情、校情,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

1.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起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真正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第一,学会自我反省和客观评价。大学生要反思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态度是否端正、目标是否明确,查找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总结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第二,加强学习,学会自律。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自律和自制,使自己的言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第三,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设定目标并完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也增强了学生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2.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将大学生的书本知识同社会主义事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见识到外面的真实世界,真正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们有机会走访农村、社区、工厂、学校,通过“三支一扶”和志愿服务,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及时了解基层,深入体验生活,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主动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不断成长成才。

3.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具有强大的浸润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宣传设施,着重开展社团活动、文艺活动、学术活动、体育活动等。良好的科技、学术环境引领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向,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和钻研文化知识,营造浓厚的追求真理的氛围;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大学生感受到人文的气息和美好的体验,受到优良文化的熏陶,激发其形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力量。正是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体会到了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受到了校园优秀文化的熏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大力培育大学生青春榜样。学生榜样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直接的参照,他们的力量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校的学生会和社团可以把品学兼优、思想道德素质较好的优秀学生组织起来,经常开展主题报告、演讲、团日活动等,分享这些学生的优秀事迹,使其他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反省自身的同时逐步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齐。另外,多组织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联谊、辩论、交流活动,促进思想碰撞、取长补短。

5.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引领作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已经得到相当规模和程度的普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的传播媒介。例如在学生群体中很受欢迎的QQ、微信、微博等网络互动平台上进行互动式教育,向学生一些时事新闻、教育案例,及时让同学们对所消息的评论和反馈做出积极回应,传播正能量。新媒体的运用更加符合青年学生的需求,这些途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使大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

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深入研究和剖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及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同时也是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价值群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绝不能够停留在表面,应当将它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融入到社会实践中,为大学生所熟知,所接受。

参考文献:

[1]王玉.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3]张兴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

第6篇

关键词 团体动力学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29

Abstract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verall situation is goo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mea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psychology in the perspective of group dynamics under the use of group technology, enhance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rough group counseling activities, training students' initiative to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Keywords group dynamics;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课题组成员于2015年在辽宁省高校中开展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4.18%的学生认为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对于“雷锋精神”在当代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12.12%的学生认为“不现实”,11.27%的人认为“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是否有必要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47.27%的学生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学校开设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等)是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作用,34.13%的学生认为作用非常大,38.52%的学生认为作用较大;对于大学生是否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十四个字这六方面内容中,很了解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6.36%、39.09%、43.52%、29.88%、41.03%、45.45%。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态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育理念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不能内化到自身价值体系中;教育途径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专题v座等形式进行,实践性不强;教育手段生硬,单向的机械灌输与大学生这一思维活跃的群体不相适宜。

本文在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引入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理论和方法创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 团体动力学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理论探索

2.1 团体动力学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在1939年发表的《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团体动力学”这一概念,并探索团体中各类要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团体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在历史的视域下审视“团体动力学”,存在三种解读:第一,探索如何组织团体、管理团体,应具备怎样的方法和态度,归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第二,探索团体过程中的方法、技巧,如观察、反馈、角色扮演等等,归属于管理技术领域;第三,探索团体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动力,团体成员间以及团体与个体的关系等,归属于心理学领域。第三种解读是本文中的“团体动力学”理念的范畴。①

2.2 团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1)团体内聚力。团体内聚力指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内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团体内聚力直接影响着团体成员的精神风貌、工作效率,以及团体的自身发展。②较强的团体内聚力,能够提升团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促使每个成员为团体的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2)团体领导。团体领导者的素质、领导作风等对团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勒温的团体气氛实验表明,民主领导方式的民主型团体中,团体成员之间关系友好,面对“挫折”时能够团结一致,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比较高,这都有利于提高团体的工作效率;而专制领导方式的专制型团体中,团体成员的攻击性言行明显,面对“挫折”时彼此推卸责任,成员之间缺乏信任感,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比较低。③

(3)团体目标。团体目标是团体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目标具有指引的作用,如果团体制定一个所有成员都认可的目标,这将会激发团体成员的动力,调动团体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为团体的发展而一致努力。此外,团体目标一旦被认可后,会在团体成员之间形成一种“求同”的压力,对团体成员的行为起到一种促进和整合的作用。

3 团体动力学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运用――以沈阳工业大学核心价值观团体心理辅导为例

3.1 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执行

(1)对象:采取自愿原则,通过招募和面谈确定30名团体成员。

(2)方案的设计:开展核心价值观、爱国观、道德观、荣辱观、科学观五个单元的团体辅导,每个单元按照暖身活动、主体活动、自身思考、团体分享与总结的程序进行。团体辅导每周开展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90分钟。

(3)方案的执行:团体辅导通过活动的导入、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来进行。导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成员充分参与到团体中,营造信任的团体气氛,明确团体的目标;实施阶段鼓励成员积极投入团体,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探索自我的态度、感受、价值与行为;总结阶段对团体的活动进行回顾和梳理,帮助成员总结经验,将在团体中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改善心理和行为方式。

3.2 团体动力技术的使用

(1)运用共情技术营造团体良好的氛围,促进团体目标的实现。共情指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事情,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并能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对方内心体验的理解。共情能够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有利于建立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团体领导者运用共情技术去理解他人,团体成员会有所体会和觉察,并试着运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这样就会促使团体形成相互尊重、理解、信任、自由的氛围。在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团体中,成员能够体验到集体的团结与力量,放下包袱,更好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进行深层次的自我价值观探索,增进自我成长,促进团体目标的实现。

(2)以示范技术树立行为榜样,建构团体一致性。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形成的。在团体辅导中,团体领导者可以选择大学生团体中典型的榜样案例,也可以鼓励团体成员分享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成功经验,榜样案例和团体成员的成功经验都会成为团体成员进行观察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团体成员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使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性格,构建团体的一致性。

(3)运用引导技术促进团体成员思考与分享,提高团体效能。引导技术为了让团体成员进一步明确团体辅导的目标,明确表达出自己的困惑和心理感受,促进成员的自我探索和问题解决。通过引导技术可以将讨论的话题引向团体辅导的主题,避免偏离主题。④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引导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紧张、排外的心理,有益于他们积极投入活动,提高团体效能。

3.3 团体动力学的应用效果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对团体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0.1%的学生感觉“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87.77%的学生认为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此外,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感和责任感。一些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时表示:“团体活动促进了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帮助自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如果有机会,还想参加类似的团体辅导活动”。

4 团体动力学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影响与思考

4.1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导性教授和主动性接受相结合的过程,受教育者在自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需求动机等基础上,通过选择、整合、内化等心理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实践。⑤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中,教师采用直接劝导的方式,机械地进行价值观灌输,学生对其缺乏心理认同感,更无法将其内化到自己的价值系统。而团体辅导活动中,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反思和团体分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价值观的探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建构了对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态度和心理体验,增强了对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感。

4.2 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

团体辅导注重交流与分享,避免了传统价值观教育中的简单说教。团体成员在轻松、和谐、信任的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活动过程、观察他人的行为、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等方式,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探索和自我反思,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团体活动促使个体在认知和行为层面都得到完善和提升,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 促进价值观融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团体成员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价值观体系,在团体辅导活动中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理解和观点。通过团体分享,团体成员能够了解他人的态度与观点,这为团体带来了多元的信息环境。⑥多种视角的价值观融合,使团体成员拓宽了视野,发现自身差距与不足,促进自我完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辽宁省社科基金(思政专项)课题“团体动力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用研究”(L15CSZ004)

注释

① 申荷永.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101-105.

② 张立新,李茂林.群体动力学视域下虚拟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39-43.

③ 周圆.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④ 曾四龙.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及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5(4):85-86.

第7篇

摘要:将新媒体运用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育中,可以丰富培育手段的多样化,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起到良好的效果。基于大学生阅读和生活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转变,在价值观的培育中融入新媒体手段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54-02

大学生是我国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价值取向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活条件变好的情况下,缺乏了艰苦奋斗的环境,加上社会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也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公民价值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现实影响下制定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人们基本情况,能反映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基本价值观念的一个内容。它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基本精神支柱,也是国家、社会和公民的行为向导,对于建设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和青年座谈时曾经论述过青年人价值取向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比喻成扣衣服的第一颗纽扣。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保障,对国家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新媒体的特点

在新媒体产物中,微信、微博、QQ等都是它的典型代表。和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新媒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去中心化。在传统的媒体中,媒体制作人就是媒体的中心,它们负责信息的收集、编辑和传播,对信息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普通的人民群众在其中只是一个信息获取者的身份,在信息的产生角度来看,群众就是一个旁观者。但是,在新媒w的领域中,去中心化就是它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2.碎片化。碎片化是新媒体的一个特点,由于平台信息推送量的字数限制要求,内容的精小化会比较突出。由于新媒体的信息传送主体较为开放,因而使得信息的碎片化更为明显,海量的信息充斥了新媒体的平台,很多信息都是进行一个小模块的呈现,难以从中进行一个全局的把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发展。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扩大内容的有效覆盖面。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显著的一个好处就是新媒体的覆盖面广,可以起到影响范围较大的培育作用。当前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人不使用新媒体的工具,这样的新媒体普遍性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很好的一个环境,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教育面过于狭隘的现状。

2.有利于提高内容的时效性。新媒体工具借助网络平台作为生存环境,因此也获得了网络特点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的时效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面有着较大的帮助,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时效性,利用它进行碎片化的知识传播,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让知识的更新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

3.有利于丰富培育方式的多样性。传统的课堂培育模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渗透效果。新媒体以其新颖的形式给了培育方式更多样性的发展,在新媒体平台上,我们可以进行交流、内容的学习、讨论,还可以及时浏览到他们的观点和新的学习内容。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当前的高校大学生都是90后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其他年龄层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属于意识形态的教育,因此获得教育对象的认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教育对象对内容认同感足,那么培育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新媒体在大学生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很高,因此通过新媒体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较快地得到学生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培育工作的开展。

四、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1.抓住新媒体的特点,丰富培育手段的多样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高校中主要靠辅导员和相关思政课程的教师来完成。在新媒体的时代下,无论是辅导员的日常辅导工作还是思政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呈现出了媒介成分明显的特点。辅导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常常通过QQ、邮件、微博、微信来完成,这些看似平常的沟通交流方式,实际上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手段和渠道。

2.用好新媒体的数据,提高培育的针对性。新媒体时代盛行的同时还隐藏着一个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和教师要树立起大数据的工作意识,要主动利用大数据助力于自己的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很多辅导员和教师都会有自己的QQ、微信、微博等通讯工具和平台。同样的,高校学生也是这些平台和APP的忠实粉丝,会通过这些平台一些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所感所想。辅导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微博、朋友圈、QQ空间等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掌握,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从中对学生的价值观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渠道。根据得到的这些思想动态,辅导员和教师可以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培育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

3.构建系统化的多媒体体系,实现教育的全方位渗透。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的践行不仅要通过新媒体来进行渗透和加强,更应该建立一个多媒体的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新媒体的品种多样,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他们对新媒体的喜好程度不一样,并且不同类型的新媒体所使用的方式和适用场景、范围不一样。只有建设一个完善的体系,才能实现全方位的渗透,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4.注重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尺度,避免产生负面效果。新媒体工具是在网络的背景下使用的,而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双刃剑,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正能量信息的,自然也会有不法分子利用微博来传递负能量。大学生处于开始进行独立思考形成价值观的时期,容易受到网络世界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不具备较好的辨析能力,容易受到网络垃圾的干扰。

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广泛且速度快,虽然各大新媒体平台对于的内容会通过敏感字探测、举报等多种途径进行内容的监控,但是受到量大、信息探测不全面等各种影响,一些负面的信息还是较为容易地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一些负能量的信息和网络段子也通过这些平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在文化发展的今天,一些负能量的信息也学会了伪装,常常利用一种心灵黑鸡汤或者段子的形式传播,以此来引发更强大的咆哮效果。例如“对于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要着急,因为明天也解决不了”;“有时候你不努力一把,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等等。这种所谓的好玩的段子背后是一种负能量,当负能量披上了这样的外衣就容易获得广泛的传播空间,继而在大学生当中引发不良的影响,动摇学生的思想。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和生活方式,更是从教学方式方法的角度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和方式,并且由于其应用广泛、使用方便、时效性和交互性突出的特点,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王金磊.借力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几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09-113.

[2]王智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4):175-176.

[3]金政.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路径――基于新媒体的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90-92.

第8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责任教育;小学英语

责任心是良好品德的具体表现。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才会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同样,富有责任心的小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也会一丝不苟,积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学生的责任教育不应完全成为班主任的事情,在英语教学中也要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责任感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因此,我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歌曲、顺口溜等方式辅助教学,让多种元素充实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语言与肢体语言巧妙的结合起来,将英语配上幽默,风趣的动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尤其是三年级起始阶段,教学内容简单,为了不使学生感到单一枯燥,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后,可编排一个对话表演。 A:Hello! B:Hi! A:I’m Mrs He. What’s your name? B:My name is…./ I’m….A:How are you? B:Fine, thank you.Howare you? A:Very well, thanks.Good-bye! B:Bye bye. 还可以把How old are you? Glad to meet you!贯穿进去。这样既系统复习巩固了学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责任感。

英语课堂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场所。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首先有意识地安排小组成员,好、中、差结合,一到英语课的时侯,学生就要临时换座,下课后再回到原来的座位。这样能够在教学中,更加充分地关注学困生,进而充分体现“一帮一”的优势,使优秀学生不仅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更加体会到成就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他们正视困难,不怕失败,使他们在战胜困难中获得快乐,进而萌发出战胜困难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锤炼自己的意志,以坚强的意志作为学习责任感坚固的基石。其他的学生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交往。对话表演,游戏竞赛等活动,既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责任意识。

二、关注教材,挖掘责任素材

教材是育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育德的前提。要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应在研究教材上下工夫,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把教材本身固有的思想性挖掘出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接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层层递进,把握责任心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使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开展多种活动渗透责任感教育

(一)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groupwork,pairwork,discussion等活动形式,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指正,既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鼓励、引导、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在合作中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学会与别人合作,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创设情境活动

在学习“Can you tell me the way?”一课时,为了操练句型,我设计了让学生帮助迷路的小女孩回家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教育学生要乐于助人,学会对他人负责,为自己的品德养成负责。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句型 “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时,我利用这一教材资源和学生谈论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科目及原因。谈到学生害怕学习某个科目时, 我教育学生,学习不能单从兴趣出发,要克服困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磨炼自己学习的意志,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永远也不会有所成就。

四、端正态度,培养学生学好英语的责任意识

我发现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字迹大都潦草,说明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缺乏责任心。为了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我在班级里开展作业评比,以A+奖章、A、B、C作为等级,以原来的基础作为起始标准,如果持续得到五次A+奖章,就以得到小奖品,一学期下来,获得奖品最多的学生,就可以评为英语学习积极分子。经过近一学年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作业整齐了、漂亮了。作业的正确率提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结语

责任教育,让孩子们对自身和社会都学会了担待。这样的责任教育也塑造出一N立人立身的人文精神,并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其作用与意义也超越了单纯的文化知识。切身的责任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幸运,而当责任意识在孩子们的心中渐渐清晰的时候,这就不再只是孩子的幸运,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幸运。

作者简介:贺烨(1982-),女,汉族,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南岳完小,学士学位,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第9篇

收稿日期:2014-02-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研究》(13YJC710031)、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研究》(xjj2013-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 恒,男,哲学博士,扬州大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

自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理论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取得了较多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综观这些研究成果,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凝练有一个历史过程。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报告对之进行了凝练,并概述为“三个倡导”。对于这样的表述,学者们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首先就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定性”。对此,多数学者以“社会主义”、“”为关键词进行了揭示,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如刘书林教授认为,在核心价值观的定性问题上,毫无疑问,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它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为了推进社会进步,完善和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人民大众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突出的基本观念[2]16。张耀灿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内在本质和发展方向,反映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对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发展起维系推动作用的高度概括的最基本的价值范畴道德标准[3]。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的属性和地位,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规范。还有一些学者通过探讨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深化了这一认识,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但更多的是体现在统一的方面。如戴木才研究员指出,它们在关系上虽各有侧重,相互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致和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发展方向和基本特征。两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4]7。党的十报告在积聚社会广泛共识的基础上提出“三个倡导”,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较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得更为凝练。

(二)“三个倡导”的层次属性及彼此间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三个倡导”的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次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龚群教授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层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它们之间是内在融贯的统一体,维护社会的和谐有序运行,哪一层次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或缺[5]。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但对于“三个倡导”的三个层次的划分,也有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如韩震教授直言不太同意这样的三个层次划分。他指出,国家层次和社会层次之间很难区分开,而且文明、和谐这两个更象是社会的而不是国家的。又如,富强也是,实际上它更多讲的是社会性的内容[6]。虞崇胜教授亦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将核心价值观人为地区分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既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也割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要素的关联性。必须明确,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不同要素具有内在关联性,不能分割开来进行理解[7]。对此,刘书林教授建议,“三个倡导”应该进行这样的层次划分可能会更准确一些:第一层次属于“社会发展”层次,第二层次属于“公民权利”层次,第三层次属干“伦理规范”层次[2]21。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三个倡导”也可以从多种角度和层次来说明。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学术界并没有过多的分歧。

二、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学者们分别从相对宏观视域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以及微观视域凝练成“三个倡导”的内在理由和根据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多数学者认为,现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外因素,也有国内因素。如吴潜涛教授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课题,是抵制资本主义价值观渗透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8]。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就迫切需要提炼出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周文彰教授认为,我国人口众多,需要核心价值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多元价值差异共存,需要核心价值来规范、引领和主导;价值缺失和偏离,需要核心价值来培育、强化和纠偏[9]16。既有理性因素,又有价值因素。如郭建宁教授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10]15。袁久红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既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价值标杆,更为“中国精神”的当代转化性再创造、为中华民族“精神自我”的当代锻造指明了方向[11]。也有学者看到了现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意义,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如韩震教授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联系在一起的,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12]。

(二)凝练成“三个倡导”的内在理由和根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围绕“三个倡导”所蕴含的价值所在展开。如王永贵教授指出,“三个倡导”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导向;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核,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新路程[13]。二是围绕“三个倡导”所表达出的整体意义展开。如戴木才研究员指出,“三个倡导”集中表达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认识,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立了精神内核,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4]6。韩振峰教授对此作了延伸,他认为,“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对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14]。三是围绕“三个倡导”的字义价值展开。如李中元研究员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揭示了民族复兴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准则,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15]。四是围绕“三个倡导”所满足的条件展开。如周文彰教授认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述要符合三个条件:应当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公民和一切组织,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针对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这些概念应当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不能有高有低;在对外交往中能够准确地翻译成外文而没有歧义。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这三个条件,具备这三个特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琢后提出的[9]16。它考虑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视角,广泛吸收了关于核心价值观研究的不同意见,最大可能地包容了关于核心价值观表述的不同观点[16]49。

理论界的上述研究揭示了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其意义的多维阐释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横向和纵向研究。

三、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学者们主要从怎样培育和怎样践行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形成了很多具有新颖性、可操作性的对策。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推进[10]15。具体而言,形成了以下五种富有特色的“途径说”:一是“工程说”。如季正聚研究员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即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原则、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原则、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原则;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而言,党的执政理念起着关键作用;在路径设计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有上下良性互动的一套科学有效的社会机制[17]。二是“着力点说”。如沈壮海教授指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着力:理论研究的深度开掘,深化对“三个倡导”的研究;主体力量的全面动员,凝聚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制度建设的融入贯穿,以制度的刚性确保社会实效;方式方法的创新建构,以有效的传播取得大众共识[18]。三是“精神说”。如温静、王树荫教授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切入点,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19]。四是“文化发展说”。如韩震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伴随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和澄清其取向[16]49。五是“基本要素说”。如顾钰民教授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核心价值观。只有不断深化对这两个基本要素的认识,才能形成共识[20]。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落到实处。这要求理论工作者要基于方法论原则,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化路径。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讨的过程,经受实践检验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必须防止浮躁情绪,防止为了急于搞出一个价值观的“奇迹”而慌不择路,防止空谈误国[2]21。如何践行?理论界主要形成以下观点:一是“活动说”。如周文彰教授指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通过:学习教育,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分别要求,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组织提出落实的重点要求;扬善惩恶,凡是违背核心价值的,社会应当及时作出反应[9]18。二是“制度说”。如杨信礼教授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制度建设。他提出,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学习、教育制度,更要创新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制度的中介和实践的途径现实化[21]。三是“主体说”。如杨业华教授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领导干部。他认为,只要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能够以身作则,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广大人民群众就会信任我们,就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也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2]。四是“认同说”。如郭建新教授认为,应充分重视大众认同机制。对认同主体、认同客体、认同环境、认同路径等方面的认识和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前提条件[23]。五是“合力说”。如李中元研究员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合力,这在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把它变成执政党自觉的价值追求,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也离不开社会成员的自省、自觉和自律[24]。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指出的那样,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能是朝夕之功[25],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

四、几点思考与展望

党的十以来,理论界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为我们全景式观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仍有需要拓展的空间和研究的必要。

(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内容。这主要是要展开以下几组关系的研究: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作为近代以来的两个主要学术话语,学界已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形成了较多的理论成果。但是对于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这两个更为微观且实践性更强的学术话语,特别是它们之间关系的探讨,却相对较少。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中国精神的关系。近期,中国梦和中国精神成为国内热议、国外关注的焦点话题。“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有关中国梦和中国精神两者关系的话题也颇为引人瞩目,但对于这两个话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的研究却显得相对不足。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也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深化的。只有展开这几组关系的研究,才能从学理上探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有没有先后的顺序的问题,是否在践行路径与认同路径上存有差异的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总结凝练出的既具有时代性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且时代性强,这有利于他们关注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形态,同时他们也极易受到多元互异的消极思想观念的侵蚀。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既是大学生凝聚思想共识的必然选择,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大学生群体为依托获得广泛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思想共识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既带来生产力极大发展、民主政治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等社会整体前进的同时,也使人的主体性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这种主体性增强表现在思想意识方面就是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和兼容并包、思维方式的日益感性化和碎片化、真理评价标准的主观化和个体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宽领域的思想格局和独立的人格意识,但另一方面,也给一些消极腐朽的观念进入大学生思想阵地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思想共识是紧迫的和重要的,“广泛的社会认同与思想共识是一切事业顺利推进的前提。思想统一才能行动一致,思想混乱必然导致行动进退失据”。

(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向度生成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只有首先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全面深入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思想内涵、本质要求和现实路径等理论认知的基础才会产生情感认同和价值共鸣进而转化为实践向度的生成,这就要求学校“全方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体系育人平台,实施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真正融入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这是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指导思想是认同教育的根本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以为指导。“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其核心就是社会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在促进社会群体的认同中起着主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社会思潮多样性的背景下,应当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通过核心价值观认同,来促进社会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践经验为依托是认同教育的有力现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因而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因为有了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才更有说服力与感召力,正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依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才是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而不至于停留在的苍白的理论说教。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统文化为底蕴是认同教育的内在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根本思想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现实基础的同时,更是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价值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依据,它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必须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必须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总结”。

三、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路径思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关键应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即实践现实性、时代先进性和独特优越性,这在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理论魅力的同时也会极大提高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实践现实性给人以深刻的现实依据、时代先进性给人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独特优越性给人以坚定的理论自信。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现实性的教育。实践现实性一方面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另一方面则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实践的观点是的基本观点,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比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换认同教育应该不断强化实践现实性,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品格,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与时俱进的青年知识分子才更容易认同接纳。

(二)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先进性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封闭保守的,而是顺应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兼容并包的吸收人类社会优秀的价值观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用。随着世界范围内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是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文化发展的繁荣多样,同时也带了某些现代性价值理念的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认同。我国若想在更广的范围内参与合作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吸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性价值理念,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第11篇

摘 要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分析中国社会思潮实际情况,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意义,探讨可行的实施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增强高校统战活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浅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机制的内在机理和运行结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量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方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试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社会治理 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领高校国防教育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浅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道德观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3-12-23.

④ 王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新变化[J].人民论坛,2014(30).

⑤ 陈立思主编.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⑦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5.

⑧ 黄春.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下中国社会思潮的路径探析[J].学习论坛,2015(8).

第1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途径 研究综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发展梳理

党的十之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长时间研究。党的十提出以“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研究,以及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比较研究;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是关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主要包括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和常态化研究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研究综述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研究

对于二者的关系,学者们赞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促进践行。如李斌雄、张小秋(2007)认为,要尊重价值认同的规律,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注重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冯霞(2009)认为,针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差异性,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刘峥(2012)提出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环节。

有学者以大学生主体的心理特点为研究的突破点,强调大学生在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具有主体能动性。陆树程、李瑾(2009)提出当代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充分认识和掌握心理认同的过程、机制及其运行态势,将为当代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认识的参照和实践路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与载体研究

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矫宇(2005)提出了“五结合”原则,即突出主导价值观与尊重差异相结合;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理性接受教育与情感认同教育相结合;优化教育环境与整合教育资源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学者们大多赞同以学校作为主阵地。例如魏琳、朱文华(2009)认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并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覃世艳、邵春波(2009)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题教学中,能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创新

唐秋平、卢尚月(2015)认为,新媒体的“碎片化”增加了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他们提出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年大琦(2014)提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共享性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渗透性有效地强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王双群、潘学良(2014)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中提出要利用新媒体无时间限制的优点来延伸教育的持续性,运用新媒体开展隐性化教育。

在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创新的研究中,学者关注新媒体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表现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在接收这些信息时个体心理特点变化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大多数学者都是通过综合研究提出概括的观点,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总体而言,相关研究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和载体,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的创新,探讨较多,且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实证研究有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的相关心理特点的研究成果不多,观点也比较零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人们提供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作为宣传载体,个体如何解读信息对他们是否能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达到知行统一是重要的。分析在信息微传播时期大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契合个体需求,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增强实效性。

(四)关于大学生认知特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相关的研究主要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机制研究。在价值观形成的研究中,大多学者都认同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观因素和心理条件。

林德发(2003)认为,当今大学生认知的矛盾与思维的定势性会引起他们人生价值观的变化。例如有些大学生很容易被一些貌似新颖的西方思潮所吸引和打动,接受其中的某些观点,还会轻率地对前辈的传统做出否定性的评价,从而促使其人生价值观发生变化。刘波(2010)提出价值观念的内化是以青年学生心理机能为基础,在外在价值观念的刺激影响下,个体将外在价值观念转变为自身观念和意识自觉的过程。

综上所述,价值观形成与个体心理特征是紧密相关的,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我们要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在价值观形成与个体心理特征的分析中,研究者更多的是采用概括分析,缺少相关的实证分析。

在新媒体对个体价值观影响的研究中,信息的新特点以及信息如何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形成成为研究的重点。程新英(2004)提出作为传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息能对接受者产生多大的影响,能否内化为接受者内在的信念取决于信息的内在生命力,表现为信息与接受者内在认知结构和观念的契合程度。周莉(2010)提出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本身具有的价值倾向影响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价值理解可以深切地感知、把握外来价值信息,是个体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契合的基础。夏万林(2004)分析信息网络化使人的认知活动、短时记忆强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弱化,思维呈现平面化和浅显化的特点。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中,信息载体是第一平台。根据信息传播所呈现的微传播特点,我们应该进一步实证分析在微传播下大学生如何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证分析微传播下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能契合个体价值观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徐柏才,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2):57-60.

[2]佘常德.人的价值观念与内心和谐[J].理论界,2007(09).

[3]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4):6-9.

[4]陆树程,李瑾.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1):92-95.

[5]刘波.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过程与内在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0(02):107-110.

[6]唐秋平,卢尚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4).

[7]程新英.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接受机制[J].伦理学研究,2004(02):76-79.

[8]夏万林.信息网络技术对大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与“两课”教学教育手段创新[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01):116-122.

[9]郭强.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探析――以理工科大学生为视角[J].学理论,2013(11):281-283.

[10]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