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外投资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风险;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001-03
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1.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
从企业本身角度来看,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企业逐渐成熟壮大,一部分企业具备了对外投资的实力基础。且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积累大量案例,对外投资日趋成熟。从政府服务角度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能为未来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从国际经济环境角度来看,外部经济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比较好的进入时机。
1.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社会经济使命
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要保证一部分行业对外投资的持续性,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又要解决短期内一部分产业转移的问题,为中国经济转型服务。当下的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解决。一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安全问题,对世界能源资源进行战略性投资,拓宽能源资源来源渠道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必要任务;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部分行业能源过剩问题;三是外汇储备安全问题;四是环境治理中的碳排放限制问题;五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增长方式改变的问题。因此,政府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企业“走出去”,尽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战略角度看,世界经济大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都十分庞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是衡量一国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之一。
2 对外直接投资特点
2.1 投资持续增长,并购活跃
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5319.4亿美元,突破50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3位。中国1.6万家投资者在国(境)外建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近2.2万家,分布在全球179个国家(地区),覆盖率达76.8%;其中亚洲的覆盖率高达95.7%,欧洲为85.7%,非洲为85%。2012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较上年下降17%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6%,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2.2 行业分布广泛,结构变化较大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行业范围越来越广,投资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12年,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其中存量超过100亿美元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上述七个行业累计投资总量4913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92.4%。
这些年我国企业对其他行业的海外投资,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均成倍增长。未来农业和食品、新能源、房地产和导管制造业等领域将逐步成为中国企业新的海外投资热点。
2.3 投资主体多极化发展,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提高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中国企业占55.1%、有限责任公司26.4%、股份有限公司11%、股份合作企业3.7%、外商投资企业1.9%、其他1.9%。虽然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有相当比例,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投资主体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例逐年
提高。
2.4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投资度加强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有效手段。这给我国的工程承包企业提供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业的机遇。
3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海外投资收益率不甚理想
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与《环球企业家》杂志联合的《2011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调研报告》:在122家准确披露海外业务收入的中国企业样本中,有近50%的公司国际化收入占比不足15%,只有30%的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30%。从企业净利润来看,企业在过去3年中的平均净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10%到2012年的9%。主要原因在于有些企业缺乏对经济周期的正确判断,有些企业盲目跟风,末对市场做深入的了解,对项目的可行性未做深入的调研,大量资金投入或并购高位接盘后,给项目运营带来极大的风险,
3.2 海外投资政治及法律因素
目前,政治风险中的国家安全问题和法律风险中的合规合法的问题是我国“走出去”企业亟需关注的两个重要敏感性话题。近年来合法合规被全球跨国公司视为风险之首。
3.3 忽视企业社会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那种只讲规模、产值、经济效益而不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做法越来越失去竞争力。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应该是技术领先、管理领先并且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是把对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成功地融入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经营过程的企业。如何强化对外投资过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决定中国企业海外声誉的关键问题。
3.4 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同成本上升、竞争力下滑
随着我国规外承包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展,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从内部来讲,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国内设备材料价格的攀升,严重削弱了中国企业的报价优势和利润空间。目前,登记在册具有对外承包资质的中国企业超过3000家,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企业在项目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弱点也成为困扰企业突破发展的新瓶颈。
4 指导原则及建议
4.1 宏观指导原则
4.1.1 分类指导,扬长避短。首先,部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取得资源,属于资源保障型对外直接投资。这类企业需稳固支持,指导企业拓宽资源获取渠道,对部分资源可前瞻性进入。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仍然被锁定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也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改变这一现状,技术升级时关键。政府支持这类企业对外投资的同时,应当引导这类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提高抗风险能力,提高技术吸收传播效率。另外,中国对外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对发达国家投资力度不足,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4.1.2 稳扎稳打,次第推进,注意节奏。产能过剩转移型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过快,会让中国国内出现空心化现象,而且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如果没有及时培训升级劳动力,大量失业人口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技术升级型对外直接投资过快会引发吸收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注意对外直接投资的节奏,既要主要国际经济环境有利时机,又要与国内投资实力及吸收能力结合起来,同时,政策还要有持续性,以减少偶然性因素带给企业的风险。
4.1.3 放眼长远,互利共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与否不在于“走出去”的前期入驻,而在于“走出去”后的经营、运转和发展。因此,需要企业在并购后加强对海外资产、人力、品牌和文化的整合。在“走出去”过程中,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地化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4.1.4 日韩成功经验借鉴。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飞速发展,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韩国政府的积极扶持促进了韩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产业转移与调整。中国东部地区目前有大量产能过剩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对于这类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政府应从韩国方面吸取经验,采取集群式对外投资模式进行直接投资。
日本企业曾在政府的支持下,大举进军产业率更高的美国。通过这个过程,日本得到了技术,并且在许多方面实现超越。中国部分企业具备进行技术寻求型的基础,同时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给中国企业实施技术寻求型投资提供进契机。中国有大量成熟的知识资本密集型企业,中国企业可从日本经验中获得启示。
4.2 建议
4.2.1 提高海外企业“软实力”。首先,加强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圈的拓展与渗透,减少由于各种“制度距离”引致的对外直接投资成本与风险,为企业的国外进入与国外拓展提供较好的环境依托。母国文化传播与其经济扩展式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其次,我国企业要在信息公开方面更加开放与透明,加强与当地政府、议会、民众、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坚持当地化原则,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此外,软实力还体现在不断优化管理模式,适应跨国发展。特别是并购跨国企业,要把日常管理细化并加以固定,以消除沟通上的障碍。
4.2.2 提高企业“硬指标”。这里的“硬指标”指我国跨国企业产品、服务的质量及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走出国门必须按照国际化的要求,提升差异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专业、个性化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我国企业植根海外市场的基础。
人才本地化是营销本地化、研发本地化、管理本地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地人才可以在法律、财会、营销等方面帮助我国企业适应投资目标过市场环境。
4.2.3 立足国内,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首先,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受到国外跨国企业青睐,国内制造企业也不应忽视。企业要研究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培育“高附加值”创新成果的积极环境,为“走出去”打下扎实的
基础。
其次,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需要稳定、可预期的国内外法律环境作保障。在国际规则层面,目前国际投资规则曾“碎片化”状态,生效的多是区域和双边的投资协定,还没有一个类似于世贸组织的普适的国际投资规则。目前,我国已与13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议,覆盖了“走出去”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为我国外投资创造了较好的国法环境。
4.2.4 强化私营企业对外投资。政府实施的金融补贴和国有银行低利率贷款等金融支持措施,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境外投资的金融能力,有利于帮助企业摆脱海外扩张面临的资本约束,扩展企业战略空间,使企业选择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扩过并购和独资方式成为可能。同时,中国私企的企业家相对更具企业家精神、品牌意识和国际视野,支持这些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更容易成功。
4.2.5 加强对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集群式(集团式)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力度,以期降低个体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偶然性风险,合理应用整体优势,让经济收益最大化。企业以产业链为单位国家化,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整体“走出去”,可增加抗御风险的能力,获取集群效应,也能在国际谈判中提高话语权。
4.2.6 加强对跨越式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跨越式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推高企业在国际产业结构,提高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支持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采取先去发达国家投资寻求技术、品牌、国际营销网络,再向其它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拓展的跨越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要以点带面,加强行业内的企业联系,形成企业联盟,以期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收益。
总之,我国在对外投资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问题还很多,希望有更多的有条件的企业用于探索,更好的“走出去”,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2年度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2013,9.
[2] 王跃生著.跨国公司金融:原理与案例[M].中国
发展出版社.
[3] 吴雪林著.企业社会责任论纲[M].研究出版社,
2011.
[4] 马述忠,周夏杰著.国际企业管理教程[M].浙江
关键词: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履行事业职责、获取经济收益的来源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管理一直处于相对缺位状态,职责的缺位造成了管理的薄弱。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监管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方式和概念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用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包括组建全资或参股企业、合资、合作企业等投资行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按资产形态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按照投资形式分为债权投资、股权投资。
二、当前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外投资项目决策程序不规范
自财政部"两个令"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加强了对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各地资产使用规章制度己经 基本建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按照财政部 36号令的规定"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很多未经审批、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未签订对外投资合同等问题 为事业对外投资带来了很多的隐患。
2、对外投资资产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益低下
部分事业单位对被投资企业的监管不力,存在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对投资项目的经营决策、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经济效益等情况重视不够,造成投资资产使用效益的低下。主要表现在:被投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出资人管理缺位;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投资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未建立投资项目后期跟踪管理监督机制,投资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投资企业财务收支随意性较大等。
3、对外投资会计核算不规范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应在对外投资科目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将对外投资放在往来账中核算,既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混淆了财务关系 在实际中大量投资以及由此形成的收益游离子监管之外,又给私设"小金库"和不正当获利等留下了空间。
4、对外投资收益收缴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由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收缴方面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使得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未能上缴财政;此外,大多数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也没有明确的收益分配约定,造成许多被投资单位自成立以来,从未进行利润分配,投资收益大都留在了被投资单位,使投资收益游离子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之外,极易成为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小金库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分配秩序。
三、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体系的方法途径
1、严格对外投资审批程序,加强可行性论证的具体几个方面
一是严格对外投资审批程序。为控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风险,减少对外投资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应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未经监管部门批准,一律不得对外投资。
二是加强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项目前期决策是决定投资效益的关键,对外投资项目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论证,全面分析在市场、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对重大投资项目还应建立专家论证制度,充分昕取意见、建议,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
三是建立部门配合、相互制约的联动管理机制。未经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监管部门的批准,土地、房产、车辆等产权管理部门不予办理产权、户籍过户手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进行工商注册登记。通过部门间的联动,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监管。
四是规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账务处理。对于经批准的对外投资项目,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在对外投资科目予以核算,严禁挂往来账款。
2、履行财政部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基础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作为事业单位资产的一部分,由财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目前,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尚未形成系统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度体系有待于继续完善。作为监管部门,财政部门应加快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出资管理、产权管理、考核管理、薪酬管理、收益分配等基础管理制度体系,为履行监管职责提供制度保障和管理依据。
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事业单位通过向被投资企业下达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与被投资企业经营班子成员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等手段,逐步建立健全经营收益分配制度,完善考核及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以提高对外投资企业的经营效益。
4、合理选拔管理人才,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目前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企业的负责人基本上由事业单位人员兼任,难以履行有效的管理责任。为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应选派或外聘思想政治水平高、组织能力强、懂得经营、善于管理的优秀管理人员专职担任企业主要经营者,由熟悉业务、善于理财的人员担任财务主管。同时,应建立投资项目的经营责任制,明确被投资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通过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5、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检查
被投资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企业内部各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及时向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报送相关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接受出资人和监管机构的检查和监督,并定期委派中介机构对其进行财务审计监督,切实管好人、管好账本,创新集团管理模式。加强战略管理,科学制定和适时调整企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切实把好对外担保、应收账款、债务等风险管理关口。强化对子公司重大事项的管控,加强对二、三级企业和项目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集团公司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得到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就业;尝试性研究
一、 导言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Jasay (1960),他最早提出了就业替论,即在母国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外投资将代替一部分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如果资金流出没有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来匹配,就会产生就业的负效应; Hawkins(1972)在Jasay的基础上提出就业补充理论,他认为当投资属于防御性投资时,对外投资将补充或促进国内的投资和消费,这类投资往往对国内就业产生正面效应; Hamill(1992)从公司战略角度出发研究就业问题,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具有不确定和不稳定性。
随着中国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截止2011年年底,我国外直接投资企业达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 220亿美元①。在此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就业产生的影响也逐渐成为我国学者深入研究的对象,刘红忠(2001)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取决于对外投资之前母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内资本的形成的影响,张耿庆(2007)提出对外投资使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市场的扩大拉动了母公司产品的出口,必然给国内就业产生拉动作用。
同时近年来云南省的对外投资发展格外迅猛。据云南省政府统计,截至2012年1月底,云南省境外投资企业已达341家,中方协议投资102.5亿美元,对外实际投资累计达18.9亿美元,增幅居西部地区第一全国第十②。云南省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对外投资,《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也对云南境外投资产生了积极影响。投资平台的安全化,投资机制的便利化加速了云南企业的境外投资。然后由于云南省的对外投资起步较晚,近几年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专门研究云南省对外投资对其经济和就业问题影响的文献还比较空白。因此,本文对云南省对外投资对其省内就业影响的尝试性研究便更具理论意义。
二、 云南省在对外投资方面的现状
1. 云南省企业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
云南省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对外投资的选择主要是处于国际直接投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国家,越南、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印尼、老挝和柬埔寨是云南省对外投资可能的选择。近年,云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技术,具备了对周边国家投资的能力,云南外经企业相继进入周边国家投资,成功实施了一批大项目,与周边国家间建立了有效合作渠道。2011年,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额为59.9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出口3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4%。根据近几年云南省对东盟国直接投资的成果,云南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处分析认为,“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是云南省企业“走出去”的主体市场,是中国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陆上通道。云南又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扮演着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角色。
选择东盟国家作为云南中小企业的首要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具有许多重要的优势,其一可以增强云南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云南省内供过于求的产品提供了广大的销售空间;其二在资源上云南与东盟国家具有互补性,资源和产业的互补可加速云南省内经济发展等。由此可见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是云南企业实现对东南亚“走出去”的战略通道。
2. 云南省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成效。
研究云南省的对外投资发展历程发现,云南省的对外投资发展相对于其它省份起步较晚, 2000年由政府和企业自愿相引导,对外投资才逐步规范,特别是近几年云南省在对外投资方面取得了的巨大成效。目前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约占云南对外投资总额的60%。2011年,云南省属国有企业更是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不断提升对外投资的国际化程度。其中,云南省属企业在周边国家投资128亿元,云南建工、昆钢进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步伐明显加快,不少企业走出国门到非洲、澳洲、美洲拓展发展空间。云锡公司、云冶集团依靠雄厚的实力通过并购、股权融资、境外上市等方式进入了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市场。云治集团到澳洲的发展收购爱维尼亚公司10%的股权取得澳洲矿山铅精矿12年的采购权,促进云南省矿产资源做大做强;云锡公司在澳大利亚设立YTC资源公司在澳大利亚成功上市,并通过融资再投资的方式拓展到澳大利亚的其他矿产资源。云南海投也积极通过在老挝投资建设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以国家级标准建立了境外经济合作区,推动产业集群“走出去”③。与此同时,云南省努力吸引省外外经企业落户云南,为他们在周边国家实施投资项目提供便利条件。目前,华能、中电投、大唐等大型企业以及浙江、广东、江苏等东部沿海省区实力较强的一批企业,先后在云南设立分公司或与云南企业合作,依托云南区位优势及优惠政策实施对外投资项目。
通过对云南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可知,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云南省内的经济发展,带动了云南省内众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由于地理导致在技术和产业上相对落后的云南省,扩宽了产业的销售与发展之路,同时还对外展现了民族特色。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吸引外商对省内的投资,从而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省内的就业率。
【关键词】对外投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
一、企业对外投资概况
(一)对外投资现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外投资也增长迅速。目前我国的对外投资呈现出以下优点。第一,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且投资覆盖面持续扩大;第二,投资多为合资且以新建为主,投资总额增长迅速;第三,出现了一些跨国、跨地区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对外投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第一,对外投资再创新高,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势头。2009年,中国对外投资净额为 565.3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1%。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发展发会议《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显示, 2009年中国对外投资位居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首,且居于全球第五名。我国对外投资连续八年保持了增长的势头,且年均增长速度高达54%。
第二,我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且以亚洲分布最为集中。2009年底,我国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中,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1.4%。从境外投资企业的分布来看,亚洲是境外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第三,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其中又数中部地区的增幅最大。2009年地方对外投资总额达96亿美元,中部地区增长了2.1倍。浙江、广东等七省二市的境外企业数量占境外企业总数的60%,其中浙江是中国拥有境外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
第四,对欧美投资较上年同期成倍增长。2009年中国仅对欧洲的投资就达33.5亿美元,增长了近三倍,对北美的投资也增长了三倍多。
(二)对外投资方式
一个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新建的方式也称绿地投资;二是通过对企业多数股权的收购与合并实现规模的扩大,简称跨国并购。
绿地投资又称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依照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置的所有权归自己所有的企业。绿地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建立国际独资公司,其形式主要有分公司、子公司和国外避税地公司;二是建立国际合资公司,其形式有股权式和契约式合资公司两种。
跨国并购(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为了达到其战略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将另一个国家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决策权的股份收购下来,从而对其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二、企业对外投资理论分析
(一)国际对外投资理论分析
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于19世纪60年代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投资获利的前提条件,它们之所以进行对外投资是因为他们拥有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又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能、组织技能和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优势;另一类是由于企业扩大规模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的优势。
2.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认为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中间产品(尤其是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的价格难以确认,导致市场交易成本过高,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包括知识产品在内的中间产品在企业内部进行交易。跨国公司通过企业内部市场的建立,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了由市场不完善带来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利润。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的,他将一个产品从产生到消亡按生命周期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
第一阶段:产品的引入期。在这一阶段中,由于进行新产品研发的企业垄断了生产技术,其新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对手,因此研发企业所在国占有优势。
第二阶段:产品的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试销效果良好,消费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需求量和销售额都迅速上升。
第三阶段:产品的成熟期。在这一阶段,产品已经基本定型,其他国家开始仿制,产品创新国出口产品竞争力逐步下降。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并占领它国家市场,产品创新国企业开始到其他国家投资。
第四阶段:产品的衰退期。此时,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已经期满,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替代品,竞争的核心问题集中到了如何降低产品成本上。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选择在一些劳动力较为廉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
(二)中国对外投资理论分析
冼国明与杨锐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即学习型投资;一类是发展中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即竞争型投资。当发展中国家通过前期学习获得的技术同发达国家所拥有技术之间的差距小于某个值时,学习型投资才能向竞争型投资转换。
孙建中提出了中国对外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指出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但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兼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技术结构的多层次性、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以及投资空间的全方位性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形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综合优势。
三、企业对外投资策略选择
(一)经营策略选择
经营策略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为了实现某一既定目标,在一定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所采取的行动方针和竞争方式。它规定了在一些可能遇见或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行动措施。在世界大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对外投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必须实现经营管理活动的当地化。
经营当地化又称经营本地化,是指对外投资企业在东道国市场以独立法人的身份,遵照当地的法律规定和人文特点,以及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对外投资企业在东道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首先要承认自己在形式上等同于东道国当地的企业,是在东道国已形成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法律环境下经营的法人。只有实现了经营管理的当地化,对外投资企业才能真正纳入东道国的经济运行体系中去。经营当地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经营管理当地化。即按照当地通行的做法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第二,企业员工当地化。企业应大胆聘用当地员工。第三,工资分配当地化。
(二)产业策略选择
要想取得对外投资的成功,必须科学地选择投资的行业和项目。首先,要注意不同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不同的竞争程度,对外投资企业决策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决策。其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因为企业独特的和通用的优势要素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竞争力。最后,一个企业在国内做什么,到了国外以后也应该尽可能做什么,即坚持一元化横向发展道路。当然,企业对外投资时也可以开展多元化经营,但与一元化经营相比多元化经营对优势要素和竞争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应更为谨慎。
(三)区位策略选择
决定对外投资成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选择,即区位选择。选择国别或地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选择我们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而不应该全球遍地开花;第二,选择我们的产品有市场的国家或地区;第三,根据项目性质确定是进入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第四,在相同条件下采取由近及远的策略,优先考虑周边国家和地区。
四、企业对外投资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体制相对落后
分散化经营使得企业无法在市场信息和生产资源上实现共享,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内部过度竞争。这反映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都以兼并或建立联盟作为发展手段,以实现规模效应。而我国企业由于传统企业体制的制约,仍未能跟上这种国际化的潮流。
2.投资结构尚需完善
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规模结构这三个方面。从境外投资企业的分布上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的对外投资企业已遍及全球,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投资区域仍集中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亚洲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
3.缺乏核心技术且创新能力较弱
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创新水平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偏低,在主流产品中缺乏足够的核心技术。这种现状从根本上决定我们的多数企业一定会处于生产链的下端,生产的产品也无法获得较高的附加值。
4.企业缺乏跨国投资的战略意识和计划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缺乏整体配合的全面战略,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普遍。太多数跨国公司不具备真正的全球观念和跨国经营意识,进行对外投资仅仅是为眼前利益所驱动,而非在全球范围内攫取生产和交易的比较利益。境外分支机构常常各自为战,母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也很少用转移价格等方式获取最佳的资源配置效益。
(二)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效益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母子公司之间的产权不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奖惩机制。因此.企业要想真正迈出国门,首先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克服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2.完善企业投资结构
对外投资企业要同时完善自身的产业、地区和规模结构。处于产业链底端的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时,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投资规模和区域。当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取得成功后,可以将目光转向发达国家,以便积累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我国企业应当在研发上加大投入,注意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应在发达国家设立一些研发机构,随时掌握先进技术的发展动向,并通过跨国购并和设立合资企业等方式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另外,企业对外投资时应注意技术的适用性和本土化。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的不同,每个国家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同的,企业要根据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偏好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
4.大力培养跨国经营人才,提高企业的跨国经营水平
我国企业应当重视跨国经营人才,加大对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应改革不合理的选人、用人制度,使真正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并建立强有力的薪酬保障体制,争取把人才留住。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对自己的经营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寻找适合自己的经营策略,实现由国内经营向国际经营的转变。最后,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要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避免目光短浅的盲目投资,使企业真正具有全球观念和跨国经营意识,并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邦富.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及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策略[J].商业时代,2009(11).
[2]刘来波.浅谈企业投资的策略与战略[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01).
[3]邹晓丽.探析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J].市场论坛,2010(07).
[4]朱颜,李汉玲.企业对外投资的策略选择[J].企业管理,2002(06)
[5]王雨.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J].平原大学学报,2005(06).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风险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展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扩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风险和问题,如果有效的分析问题并得以解决,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将有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中国学者加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探讨与研究。强化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未来趋势等,并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动因、区位选择、投资方法等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叶刚教授(1992)、张海岩、范登布鲁克(1994)等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活动,都已经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构建了模型。国内学者毛蕴诗(1997)运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四维分析模型从企业内部要素、对外投资目标、国际与投资目标国环境记忆投资流出国环境四个维度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和对外投资行为。鲁桐(2000)通过考察英国当地的中国企业。刘红忠(2001)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数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构建相应的模型,与中国“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原则相适应。当前,中国已经步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二个阶段。王蔚(2011)提出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国外学者通过国家风险及其构成要素角度研究FDI的成果较多,如Singh and Jun(1995)、Kevin N.Lumbila(2005)、Yothin Jinjarak以及Thomas A.Hemphill(2008)等人对发展中国家地区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金融制度因素对于FDI的研究。
文章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延伸,结合图表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数量、主体结构、投资区域以及遇到的风险与问题等方面展开直观、准确、全面的分析。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再加上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有所降低,而有限责任公司的比例则有所增加。在2003年,中国有限责任公司还不到国有企业的一半多,但是到了2009年,有限责任公司的比重已经为国有企业的4.3倍。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较为明显,通过推行政企分开政策,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已经凸显出来。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营主体结构不断优化,民营及地方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11年,中国地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已经占到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约33.4%;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4%,效果非常明显,中国企业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水平。大型国企是“走出去”的主力军。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分类构成以非金融类为主,比重占到80%多。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划分
以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区域划分来看,过去以欧美、港澳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为主,当前已经逐步拓展到非洲、亚太及拉美等170多个国家与地区。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当前拉丁美洲和亚洲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中区域。在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对欧洲和非洲的投资呈现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对欧洲、非洲的直接投资分别达到46.1亿美元和17亿美元,同比增长57.3%、58.9%。其中,对欧盟的投资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94.1%,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逐年递增,中国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对外直接投资占总额的4/5以上。而非洲、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比重则不足1/10。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一)企业规模小,投资水平低,贸易型企业居多
虽然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较多,但是大多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投资水平略低,规模效应尚未发生作用,竞争力有待提升。以投资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海外投资中的贸易型企业最多,但是真正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尚未构建或完善信息沟通网络,在国外市场的开辟中存在一定滞后性。在非贸易型企业中,很少有强大资金实力或者技术优势的工业企业参与对外投资,大多数投资集中在工程承包、交通运输、加工装配等领域。因此可以说,中国大多企业的经济实力与对外直接投资需求不一致,虽然正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但是最终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二)缺乏政府的引导和监督,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一定发展,但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尚存在投资动机不明确、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平衡、投资主体过于集中、缺乏政府的科学引导,同时金融服务体系仍有待完善。
以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政府在法律、政策、税收以及制度、服务等方面没能发挥积极作用;造成对外投资企业的政策不明朗,行业导向模糊,往往出现重复性、盲目性投资现象。另外,一些国有企业的海外经营效益不佳,但是监管手段落实不到位,大量国有资产亏损。再者,当前中国产业结构难以实现升级和调整,经济整体水平停滞不前。
关键词:对外投资;决策;评价;要素
基于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迈入了摆脱自我滚动式发展道路、借助对外投资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扩张之路,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达到7350.8亿元,同比增长14.7%。但与之同时出现的是高达70%的中国企业并购失败率,这意味着蓬勃增长的对外投资需求中隐藏着大量的投资风险。将对外投资决策的主要着力点、实施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和后评价的构成要素进行预先准备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对外投资的成功率。
一、对外投资决策的要素分析
(一)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符合度
根据发展战略可以对是否选择投资有明确的判断;有了明晰的发展战略指导,在投资对象的选择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短板,认真分析、了解投资对象的优势和弱点、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渠道价值,并正确地评估投资给自己带来的价值。
(二)对核心业务发展的支撑度
要把握核心业务在未来市场的发展大势,通过投资从技术研发、工艺制造等方面占领国内市场的制高点,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核心业务发展了,才能实现投资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国际化思维的具备
用国际化思维处理问题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要对国际环境、跨国运营、国际市场、当地文化有了解和研究,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否则就会有大的学费和代价。
(四)用优秀的商业文化提升管理水平
对外投资中,真正的挑战是如何通过国际化的管理水平实现投资企业的持续发展。国际化的管理水平源于先进的商业文化,源于国际化的管理团队,这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技术研发、渠道建设、制造体系、资源整合、业绩改善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二、对外投资实施过程要素分析
(一)成功对外投资的基石――充分的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的目的是对投资对象的历史、现状、优势、劣势进行充分了解,以结合投资企业的资源,评估投资对象与投资企业的匹配程度,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估和提前准备。仓促、盲目的对外投资项目无法取得理想的投资效果。
(二)项目的保障――风险预估和规避措施
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种类较多,并且影响程度很大。必须纳入考虑的有运营风险、知识产权风险、资金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等,风险预估需要建立在充分尽职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中介机构的协助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预判,并制订可执行的规避措施。
(三)项目的灵魂――推进计划
项目推进计划是整个项目实施的灵魂,经过调研、论证后制订的工作计划是所有参与各方的行为准绳,各方建立起了完全一致的工作目标和明确的工作分工,在多项事务同时推进时避免了推诿、混乱的局面出现,促成项目有效率的进展。
(四)项目的核心――通过商务谈判签署合同
将投资的基本原则、路径通过商务谈判予以确定,并以合同形式固化,是整个项目实施的核心。合同和各项分协议也是被投资企业未来运行赖以遵循的基础。签订相关合同和协议时,必须注意:1.关键投资目标的保证;2.利益相关方的约束;3.关键词句是否有歧义;4.僵局的解决路径。
(五)容易忽略的要素――反垄断调查
反垄断调查在过去的国内企业对外投资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原因其一是国内未培养起足够反垄断的社会和企业意识;其二是相关部门也缺乏反垄断的经验,对国内企业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提醒。结果导致国内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初期,因缺乏反垄断的经验,屡屡遭到外国政府的调查和处罚。企业对外投资之初就应将反垄断调查纳入计划之中,并从最开始就着手筹备和启动与该国政府的沟通工作,以免在项目基本具备运作条件时遭遇突然的障碍。
三、对外投资评价要素
(一)项目适当性评价
项目的适当性包括项目实施目标、决策过程、实施过程三个方面。实施目标需考量技术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前景;决策过程是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及企业内部控制要求;实施过程需总结和评价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和完备性。
(二)投资效率评价
评价目标是投资企业此项投资的效率。投资效率包括投资过程组织的效率、资金投入的效率、投资效益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投资效益的评价,投资企业需要科学评估被投资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财务管理制度、经济效益、现金流量、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
(三)投资效果评价
评价目标是投资企业此项投资的效果。需要结合投资目标进行,一般主要包括技术效果评价、市场效果评价、管理效果评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效果,因中外文化、历史、社会风俗、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许多对外并购的失败均源于最终无法成功融合双方思维,因此需要格外注重中外文化融合效果的评价。
(四)影响评价
评价目标是项目的影响度。分为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内部影响需要主要考量对投资企业本身的影响,尤其是技术、财务、人才、经验等方面的改进程度;外部影响主要评价对社会、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利益相关方的影响程度,这些影响也应计入企业对外投资成功度的评价之中。
(五)可持续性评价
评价目标是项目的可持续性。同样针对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宏观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对此项对外投资可持续性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投资企业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知识产权等因素对此项对外投资可持续性的影响。
我国政府的简政放权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同时,我国政府加大了和有关国家的协商和交涉的力度。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迄今和13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贸混委会或者联委会的机制,协商对外投资合作中的问题,同时也和90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决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环境。以中外双方各自优势进行互补,建立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也符合国际企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当今市场环境政策越来越放开、信息流通越来越广泛和迅速,企业唯有打开思维、迈出步伐,放眼全球寻找最适合自身的资源,并努力将资源消化吸收和创新,才能创造出最大的竞争优势。(作者单位: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何帆,姚枝仲.中国对外投资:理论与问题[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2.
[2] 张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及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10.
[关键词]中国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53-03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举措。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1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
1.1 投资规模
2010年中国境内企业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
1.2 投资行业
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商务部网站相关数据整理汇编。
上图中反映的是2009年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制造业占了较大的比重,位居其后的为批发零售业与商业服务业,这是由于中国现有的国情所决定的。其他的行业虽然现在所占比重不大,但其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在力,将会是中国企业未来跨国经营的最佳行业。例如,建筑业,农、林、牧、渔业。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相关材料、设备、零配件的出口。因此,这也是生产加工型的投资大多集中在亚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1.3 投资地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地区投资覆盖率最高,80%以上的国家中有中国直接投资企业;从境外企业的国别(地区)分布来看,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德国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41%;其中中国香港为21%;2010年中国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337.7亿美元,同比增长20.1%;澳大利亚29.3亿美元,增长20.5%;东盟25.7亿美元,增长12%;欧盟21.3亿美元,若不考虑对卢森堡(避税地)的投资,增长297%;美国13.93亿美元,增长81.4%;日本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0%。
1.4 投资方式
中国企业以海外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投资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中国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3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40.3%,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主要项目有中石化集团(通过香港公司)71.39亿美元收购雷普索尔公司巴西公司40%股权;中石油集团联合壳牌能源公司共同收购澳大利亚Arrow能源有限公司23.71亿美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17.88亿美元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国家电网公司9.89亿美元收购巴西7家输电公司及输电资产30年经营特许权项目等。
1.5 投资主体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呈多元化的特征,但仍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占总对外直接投资近50%;另外是民营企业,占总对外直接投资近20%;外商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显著。
2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投资行业全,但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发展初期,同样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规模小,竞争力低,投资效益低
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平均投资规模不足100万美元,比发达国家的600万美元低得多,且大部分到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投资额不超过200万美元,即使与国内利用外资规模相比,也是属于小型项目。这些对外投资的企业多数是从外贸公司为发展贸易业务在海外建立分公司开始的,这些公司一般规模都很小,主要是为了联系客户,催缴货款,监督发货。中国比较多的企业境外投资项目就像一个据点或办事处,仅仅具备维持基本运转的能力,而没有独立发展和抗风险的能力。在对外投资中,中国企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在资金上很难引进先进的设备,没有研发能力,更没有能力去支持销售服务,市场的开拓能力变弱。与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企业比,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国际竞争力低,对外投资风险加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下,大约只有55%的企业能够赢利。
2.2 对外投资企业融资难
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中国企业普遍遇到金融服务瓶颈。主要体现在外汇与融资成本上。由于中国目前对资本项下的外汇仍然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因此企业境外投资用汇成为一大难题。现行的结售付汇政策不允许企业在资本项下拥有自有外汇,企业用汇必须得到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批。外汇审批制度手续复杂,审批的周期长,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不能购汇汇出,也不能由母公司向境内银行担保后由银行在投资地的分支机构对海外子公司贷款。此外,国家外管局对境外工程承保的结售汇比照进出口贸易方式进行管理,也给企业带来不少问题,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机会和收益。融资难的另一个问题是融资成本偏高。对外投资企业融资的利率偏高,即便是政策性银行,利率也偏高。在贷款时还要强制进行出口信贷保险,而政策性保险的费率也是偏高的。由于综合成本很高,往往导致企业在国际投标活动中缺乏竞争力。
2.3 投资地区集中
在对外投资地区分布结构上,中国对外投资增长非常快,但是仍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亚洲、拉美地区,它们占了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3/4,对于欧美和日本的投资相对规模较小。2003年以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占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80%,其中中国香港地区占总存量的74%,拉丁美洲地区存量46.2亿美元,占14%。2004年以后亚洲地区投资存量下降,拉美地区比重上升,但亚洲仍是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大的地区。2009年年底,中国的1.3万多家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1.4%。这对于中国拓展境外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是极为不利的。在具体投资地点上,多数企业都选择了避税地。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避税地的金额为99.2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81%;2006年避税地投资额达到153亿美元,占比达到86.8%。
2.4 对外投资企业经营管理不科学
对外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多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现代产权制度尚未建立,政企不分,在治理结构上存在严重缺陷,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面存在扭曲,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机制,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等,这些严重制约了企业优势的发挥和经营空间的扩大。在这种状态下实施跨国经营,导致无论是规模、人才还是技术都存在优势的国有企业在实际境外投资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有些国有企业投资损失以后,为了经营业绩,对已经损失的投资不作账务处理,尤其是被投资企业破产倒闭以后,由于对外投资在账务处理上需要此法律上的文书才能处理,没人愿去承担责任,也就没人去办理倒闭后的此手续,造成账务处理难或者企业领导从政绩出发要求长期挂账的现象。
2.5 政府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不够完善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面临的问题也是方方面面的,政府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其表现在:中国至今还未制订好实施海外投资战略的中长期规划、实施步骤和产业目录,对企业到国外投资的资格认定、业绩评估、过程管理等方面也还有许多不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审批程序繁杂、管理环节过多、没有形成有利的市场机制。海外投资管理体制也不健全,至今还没有对外投资的专管机构。
2.6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国的跨国投资过分偏重于对加工制造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偏重于建筑、资源开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缺少对口项目国际投资主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
2.7 行业组织和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首先,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普遍缺乏有凝聚力的华人商会组织和服务平台来协调和引导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从而帮助新进入的企业尽快熟悉当地的投资、法律环境,并依法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而国内现有的行业协会、商会在对外投资领域大多刚刚涉及,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其次,中国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极不健全。很多企业对外投资中不仅对选择哪个国家,对投资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投资机会和外国吸引外资政策缺乏了解,而且对政府支持对外投资的政策措施和方向也不清楚。有关政府部门虽然通过自己的网站建立了政务服务平台,但这类平台基本上都是根据本部门职能设计的,没有针对对外投资统一平台,查找不便,且政府各有关部门自成体系,缺乏沟通和协调,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能传递到投资者而导致浪费。再次,缺乏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专业服务机构。在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需要有信誉、无文化语言障碍和有国际经验的中介机构提供支持。比如在境外并购时帮助企业进行净值调查,在发生知识产权保护、经济纠纷时为企业提供及时的法律援助等,但是目前中国这类专业服务机构还不多。
3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应采取的策略
3.1 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将这些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支持体系。放松对企业的金融控制和外汇管制,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进一步完善国际投资担保体系,鼓励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灵活运用发行股票、债券及国际信贷等多种方式融资,并降低申请程序的难度,简化审批过程,减少企业的成本。尤其是面对中国目前所拥有的高额外汇储备,我们有条件提供这些金融支持措施,提供政策性的优惠和用汇上的便利,也可以更好地运营外汇储备资产,并缓解巨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3.2 引导企业对外投资的结构
一方面引导企业海外投资的产业结构。在企业对外投资中,政府应加强引导今后的投资方向与领域。首先,根据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今后应加大对发达国家的前瞻性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引导企业往高科技产业领域进行投资,这是实现技术寻求型投资的有效途径。其次,投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以过剩产业中的长线产品为主,这些商品优良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通过投资在国外发挥其优势。再次,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应努力探索服务业,积极发展房地产、金融业的投资,从而对中国国内相关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也会起一定的帮助作用。另一方面是引导企业海外投资的地区结构。对外投资企业应在布局上形成定位正确、分布合理、重点突出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当前中国企业可采取的策略是:确立亚太地区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继续保持对欧美两个市场投资,积极开拓东欧、拉美、非洲等国家市场。
3.3 努力扩大境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规模
首先,可以加快培养跨国公司,构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生产型企业集团,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合作、参股、合资、控股等多层次的联合,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发挥中国综合商社对跨国公司发展的贸易信息作用,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组织、协调功能。其次,重视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一方面,是与国内的跨国公司展开合作,这样可以加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优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资源配置情况,提高境外投资成功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合作,中国的跨国公司应通过与这些跨国企业的合作,分享全球营销网络、参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加强与大型跨国公司的技术开发合作等,充分利用其带来的巨额资本、先进技术和广阔市场加速自身的发展,以达到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的目的。
3.4 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培育、引进机制
人才是企业得以成功发展的关键。发展海外投资业需要一批经验丰富的人才,企业应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培育出一支具有稳定数量和较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中的成员素质与企业发展相适宜,对于企业的发展可起到辅助和推进的作用。面对人才流动的情况,企业可用优厚条件吸引具有专业技术和丰富生产经验带头人才,也可从企业创业资金中拨出部分款项进行人才的培训,给予员工再深造的机会也为企业培养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专项人才。在对于人才的分配制度上,应采取激励机制对于企业产品研发的科技人才充分的肯定和重视。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良好发展前景,从而调动他们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积极性,使他们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3.5 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健全与发展
支持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在海外投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与政府相比,行业协会组织在促进海外投资活动方面往往更有效率。因为这类组织熟悉本行业情况,掌握投资的信息比较快捷,可以协调行业内不同企业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此外,行业协会在与投资地政府交涉、沟通、谈判方面也具有优势。为此,在对外投资时,要充分发挥商会等民间组织的力量,将其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支持其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协调和帮助企业有组织、有秩序地对外投资,发挥产业协同聚集效应,消除内部恶性竞争。
3.6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设立政府统一的海外投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目前企业对海外投资信息的需求十分迫切,可以由组建或重建对外投资促进机构,编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数据库,建设统一的政府海外投资信息平台。通过此平台,帮企业查询政府相关鼓励对外投资的全部政策措施,了解国际市场和投资环境,学习投资技术和规避风险的技巧,及时提供国别及行业、项目的投资风险通报等。同时,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团体设立按行业分类的专业信息交流平台。此外还可以通过外交渠道,建立双边及多边的政府间公共信息平台,及时权威信息。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构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和法律支持体系也非常重要。技术和法律支持体系建设的重点是针对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面临的法律、会计、审计、风险评估以及其他经济技术方面的困难,组织国际、国内相关机构或企业,向中国跨国经营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援助。
3.7 建立对外投资企业海外战线联盟,提高企业竞争力
将经营相同行业或相似行业的海外企业结合起来,可加强市场信息交流能力;结合成战线联盟的企业可进行分工合作,形成产业链。相互利用各企业的产品作为初级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可节约产品开发成本,使战线联盟内的企业互惠互利,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畅.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2009(5).
[2]王沛荣. 论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卡工程,2009(2).
[3]张承惠,朱明方.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一、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中国、俄罗斯以及东欧等转轨国家已经经历了20年左右的改革、转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取得了较大成果。由于所有制形式的转变,使转轨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与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的沟通更进了一步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是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采用的激进式转轨方式,还是中国采取的渐进式转轨方式,都是这些国家与世界经济加强联系的过程。通过转轨,这些国家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实行开放性的政策,逐渐融入全球化进程。在开放的同时,转轨国家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包括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世界市场的需求、跨国企业的组织机构、资源配置、融资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方法等等。这些经验对于转轨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二)具备了对外投资的资金与技术能力
转轨国家经过20余年的转轨,呈现出经济增长的势头,使转轨国家具备一定的外汇储备以及技术研发能力。在政府的鼓励扶持下,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通过进行科学的规划、稳妥地实施,应该能够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收益。虽然从技术的总体水平来看,转轨国家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有些领域,转轨国家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适合向发展中国家投资。
(三)加强了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融合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正在积极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欧国家于2004年成为欧盟的成员,这些努力使转轨国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转轨国家不仅可以对外进行间接资本输出,而且可以进行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而且可以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并购外国企业。
二、 新时期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
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13亿美元,东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23亿美元。1994~1998年,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约为49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
(二)非资本过剩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西方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于资本要素丰裕,从而产生的将相对过剩资本向外转移而进行的“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往往受资金不足困扰的转轨国家不存在过剩资本,其对外直接投资也是有别于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的“一手抓积极吸引外资,一手抓大胆走出去”的非资本过剩型对外直接投资。
(三)整体产业素质偏低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转轨国家改造产业结构的任务正在进行,整体产业素质偏低,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在于:对外投资不是由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而是要通过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因此,转轨国家对外投资既要促进企业自身经济收益的增长,又要带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
(四)行业分布以多种经营和传统制造业为主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而转轨国家的跨国公司,更多地集中于多种经营和传统制造业。全球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相对集中的电子、电器设备、化工、制药与汽车行业,转轨国家的比例较低,而多样化经营所占比例较大,达22%。
(五)劳动密集型的海外投资项目所占比重大
全球100家最大跨国公司海外雇员的人均资产占有量为30.4万美元,发展中国家50家最大跨国公司海外雇员的人均资产占有量为6.4万美元。表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项目,具有资本含量较少而劳动相对密集的显著特点。
三、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
(一)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开辟国外广阔的市场。对于少数技术实力较强的科技开发公司来说,通过直接投资可以转移其技术优势,克服国内市场成长缓慢、技术产品更新快的困难,并可以绕过贸易壁垒为国内区域饱和的产品寻求出路。海尔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向欧美各国直接投资,开辟生产基地,实现了投资带动出口的目标。东南亚金融危机之中,海尔集团对外出口不降反升。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
2.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源。资源短缺束缚着转轨国家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直接从国外市场获得各种短缺资源,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转轨国家经济的发展。1985年以来,中国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西非等国的林业、渔业和矿产资源业进行直接投资,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数量可观的自然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邓宁、维农、小岛清等经济学家认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技术已经成熟或已标准化的生产过剩能力的产业和已失去竞争力的“边际产业”转移到国外,可以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经济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2000年官方数据表明:供大于求的商品占80%,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18%,供小于求的商品仅占2%。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有效地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4.有利于带动技术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产要素是技术、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轨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把先进科技和低廉劳动力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方面,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便于搜集国外经济信息,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并购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与当地拥有先进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合资设立新技术开发公司,雇用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当地的技术设备,可以直接吸收许多在国内难以获得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对国际收支均衡的影响尚未凸现
大体看来,目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转轨国家的国际收支造成太大影响,原因有二:其一,转轨国家的对外投资规模较小。从中国的现状看,截至1999年底,根据外经贸部提供的统计资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31.74 亿美元,平均每年仅为1.51亿美元。由于对外直接投资额较小,而且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通过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形式流出的,所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的确不大。其二,与对外直接投资相比,转轨国家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巨大。虽然对外直接投资导致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将导致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根据中国外经贸部提供的统计资料,截至1999年底,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为流出存量的96.8倍,如此大的流出、流入差距使得对外直接投资不足以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
虽然从现状来看,转轨国家的国际收支不会因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恶化,但是,对外投资额将在经常项目的收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转轨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对经常项目平衡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严重不对称会加剧经常项目赤字,使国际收支恶化,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在转轨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借鉴东南亚国家的教训,避免出现连续的经常项目赤字。这些国家出现经常项目持续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收入项目和服务项目出现了连续逆差。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的收入项目赤字主要是由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流入流出严重不对称引起的。投资不对称导致投资利润支出大于投资利润收入,引起收入项目连续逆差。此外,有些转轨国家过分强调外来的直接投资,注重外商在本国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游资引入增加了金融风险。而本国对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则发展缓慢,投资收入逆差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
四、结束语
尽管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效应,但是由于诸多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造成了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大局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本项目的开放以及鼓励投资自由化的政策会导致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本不足
俄罗斯已经出现了此类问题,转轨10余年来,由于国家监管不力,导致外流资金多达3000多亿美元,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全局性对外投资的总体规划
目前为止,转轨国家还没有制定大力支持对外投资的政策与规划,既没有重点扶持的对外投资的行业,也没有重点扶持的企业。对于国内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海外发展合作也缺乏明确的政策措施。没有对外投资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实施措施,使国内企业的跨境发展面临政策上的障碍和投资误区。
(三)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机构
跨国并购是“财力与智力的高级综合”,需要企业与金融机构、律师机构等服务机构的配合。投资银行可以为企业寻找目标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提供收购的参考性意见,并为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融资帮助与建议。律师事务所可以向投资企业提供东道国政治和经济上的法律法规文件,参与企业投资谈判并帮助制定投资合同。但是,转轨国家的服务业发展落后,能提供此类服务的机构屈指可数。因此,制约了转轨国家的对外投资。
(四)缺乏管理跨国公司的人才
从资本市场上购并国外企业仅仅是企业海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对购并的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则是关系购并后企业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国内应该派出不仅具有很高专业水平,而且精通外语、掌握当地的法律规范、风土人情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海外子公司的运转是极为重要的。而转轨国家的人才培养并没有未雨绸缪,所以在对外投资的同时,人才匮乏是跨国并购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五)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不具备
对外投资产业选择的标准
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应当看到,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经过五十年的建设,我国建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轻工、纺织、家电、重化工等加工业经过技术引进暨技术改造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其中许多企业已经基本上与国际接轨,达到或初步达到国际中上游的水平。可以预料的是,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在中间技术的制造业中仍将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我国轻工、纺织、家电等行业在劳动力、资源、技术以及质量价格比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由于这些制造性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核心技术相对稳定、劳动相对密集、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因此它们是我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生产规模过剩,国内市场价格难以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行业的对外投资一方面可以使我国一些成熟的机电产品和轻工产品直接置身于当地市场,实现产品本地化。另一方面,可以把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市场。因此,轻工、纺织、家电等将是我国参与对外投资的主要产业部门。
二、满足我国短缺要素需求的产业
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是在国外投资建设国内有短缺趋势的战略性资源和初级产品的长期稳定供应地,如油气、矿产、木材及纸浆生产基地。因此,投资于海外资源开采业,致力于技术资源密集的、由国家投资建立的研发机构或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将是我国资源寻求性对外投资的重点行业和领域。
这类项目如铁矿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林业开发、远洋渔业等,投资大、市场和投资风险高、建设周期长,项目建设不仅涉及采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融资、投资方式等极其复杂的系统问题,还往往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等不可预见性因素,需要政府为企业创造条件,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行建设。
例如,对全球石油资源的争夺就是控制战略资源的典型事例,为了获得石油,西方一些国家几乎用尽了各种手段。今天,我国也成为石油消费大国和石油净进口国,即使按最乐观的估计,我国2010年的石油需求量缺口也将达1亿吨以上(约占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要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必须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经济、外交和国际政治等手段,并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能源战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起来。
我国资源战略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产业中,除继续引导资源类企业到海外开发外,还应鼓励制造业企业把高能耗的生产环节向境外能源供给便利的地区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东道国的产业结构、税收和就业率。
三、符合我国结构调整方向的产业
今后,我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有一些产业在国内市场的扩张速度将放慢。这些产业要继续发展,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向那些能发挥本产业比较优势的东道国投资。例如,我国一些中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规模较大,产品质量可靠,成本竞争力强,将是我国向一些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可使企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产品升级、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增强我国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四、对我国出口带动作用持续性较长的产业
由于一些加工装配型海外投资企业供求关系链比较长,在投产初期,甚至在以后的一个较长时期里,对国内半成品、零部件、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依赖性较强,对我国出口客观上形成持续性的带动作用。因此,这些产业应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中之重。
机械行业如汽车、拖拉机零配件组装,家用电器行业的CKD、SKD组装,轻工行业的摩托车、自行车组装等,由于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国内的零部件,因此在初期设备投资之后,后续的零部件成为组装生产的必备条件,这些行业对我国出口的持续带动作用是长期的。因此,它们应当成为积极鼓励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由其行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境外投资的增值链角度看,这些行业的境外企业对国内原材料、零部件和技术以及售后服务的依赖性较强,将使我国这类产品能够较长期地占领当地市场并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服装行业在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其对出口的持续带动作用不如第一类。从已有的服装类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的实证经验来看,主要是为了绕过欧美对我国纺织品服装配额的限制,在当地加工然后出口到欧美市场。由于我国出口服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进口面料,因此服装类境外加工贸易企业,除设备投资外,后续的出口带动作用视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不如第一类。面料、辅料也可能从国内采购,也有可能在第三国采购,因此服装行业境外投资的增值链较短。
从行业的角度看,纺织行业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首先考虑的是,国内强制性压缩纺织纱锭淘汰下来的相当一部分设备和还可以继续使用(利用)的生产能力,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有需求的境外市场,从而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但从带动出口角度看,相当一部分纺织原料不一定从国内采购,而是在国际上采购。因此,对国内出口的后续带动作用较低。其次,纺织设备向境外转移同样可以绕过欧美配额的限制,但是大规模转移必然引起欧美国家的警觉。而且事实上,有些欧美国家已经对我国转移纺织设备的一些国家实行了配额限制(如柬埔寨等),这将对我国纺织设备向境外转移起到制约作用。纺织领域的境外投资应根据实际情况审慎地制订具体的实施策略。
对外投资产业结构现状
截至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334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2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总额为6470亿美元,以此为基期进行测算,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0.45%。
从行业分布看,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92.6%。其中,采矿业为13.8亿美元,占总流量的48.4%,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投资。制造业为6.2亿美元,占21.8%,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批发和零售业为3.6亿美元,占12.6%。商务服务业是2.8亿美元,占9.8%。
从境内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看,所属行业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比例最大。
截至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特点是:投向广泛,重点突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存量占总量的32.8%。批发及零售业为65.3亿美元,占总量的19.7%,即通常讲的进出口贸易类的投资。采矿业是59亿美元,占总量的18%,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制造业为20.7亿美元,占总量的6.2%,主要分布在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如铜、锌、铅、镍等)、造纸及制品业、木材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
从上述产业结构现状所显示出的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采矿业和制造业已超过批发、零售业,分别位于第一位和第二位,且增长率较高。从截止到2003年的总量来看,批发及零售业虽位于第二位,占总量的19.7%,但采矿业已占总量的18%,超过批发及零售业已为时不远。这说明我国对外投资结构在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结构的整体布局进一步合理。改变了前几年我国对外投资结构中,贸易型投资占60%以上的局面。改变了我国对外投资中非贸易型投资严重偏低,且在非贸易性投资类型中生产加工型投资企业的比重又明显偏低的局面。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得益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得益于我国政策环境的优化。
对外投资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目前,我们正面临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我国政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订合理政策,使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巩固和提高。
政府政策的重点不再是在审批环节上管制企业,而应通过产业和地区促进政策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
一、国家应指定有关政策性银行(如中国进出口银行)或商业银行专门负责对外投资基金的具体运营。
该基金对从事对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或贴息,对项目进行评估,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款和回收等。在贷款对象选择上,应侧重有助于带动和增加我国出口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资源开发项目及其他项目。在提供贷款条件上应适当放宽期限,程序上应符合规定并尽量方便企业申请和使用。
二、建立以中国银行为主的海外网点,为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服务。
由于我国大多数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均处于起步阶段,在东道国市场上尚未真正立足,当地银行对我国企业了解不多,知之甚少,致使我国企业在当地融资困难重重,融资成本也大大高于当地企业。因此应以中国银行为主,其他银行积极参与,加快在我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项目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分支机构,为境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
三、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的信息服务。
建议借鉴国外的经验,设立独立的对外投资研究信息咨询中心(或对外投资研究所)。该中心应在商务部各地区司、驻外经商处、中国贸促会及各进出口商会的指导、配合、协调下,专门收集、散发对外投资所需的各种信息(国别市场和投资项目信息),为对外投资提供咨询服务,包括介绍对外投资的投资融资制度及审批程序,指导制订投资计划,协助对东道国投资合作者的信用调查,协助编制对外投资立项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企业独自编制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等。掌握对外投资的动态情况,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对外投资产业。
四、制订“走出去”产业发展规划。
在明确“走出去”中长期开放战略的基础上,应当制订具体的行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选择资源丰富、经济运行相对较好的重点国家和地区,认真研究并充分利用当地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明确境外发展的重点。
一、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越势
(一)对外投资概况
中国自1979年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在1979-2009年的31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生了巨大变化。197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只有50万美元,设立境外企业仅4家,1987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外直接投资突破了1个亿,达到了4亿多。此后,中国对外投资额多年徘徊,总是在几个亿的范围内波动。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又上了一个台阶,投资额突破了20亿美元,达到27亿美元;从这一年以后,对外投资迅速发展,2005年,我们又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突破了100亿美元,达到了122亿美元;2008年,我们再上一个台阶,突破了500亿美元,达到了559亿;2009年,尽管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然有所增长,达到了565.3亿美元,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达1.3万家(表1)。
(二)中国对外投资的趋势
2000-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快速,年平均增长率达67.34%,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外贸的增长速度。199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增长率是132%,2000年略有下降,此后各年都是正增长(表2)。2000-2009年的10年间,我们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如果按30%测算,2015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就将达到3000多亿美元,基本上可以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名。到2018年,将实现7000多亿美元。2008年世界上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其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3000多亿美元,而且最近10来年,美国每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基本上都是排在世界第一位,有的时候1000多亿,有的时候2000多亿,有的时候3000多亿,我们如果能达到3000多亿美元,在世界上就排第一位了。考虑到未来十年中国对外投资不大可能每年都以67.34%的速度增长,所以我们以30%的增长率测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未来的发展规模,但30%的比例可能还是比较高,如果按10%测算,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假设每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0%,到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将达到1089亿美元,2018年达1450亿美元,应当说这个数字也是不小的。比较最近几年世界各国的投资数据,按10%的增长率来预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在世界上也是能排到前五名的。
从2008、2009年两年看,2008年中国对外投资额排全世界第12名,2009年列第5名;中国利用外资,2008年利用外资金额排世界第3名,2009年排第2名。把这两个方面加起来,应当说中国现在已经是国际投资大国。我们常讲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经济方面应当说排第2、第3就是大国了,现在我们投资方面也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投资强国。截止2009年底,我们在海外投资的累计存量为2400多亿美元,截止今年6月底,我们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把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存量和利用外资的存量放在一起做一个对比,比例现在是0.25:1,也就是1:4,这说明我们在海外的投资存量还是没有我们吸引外资的存量数量大。另外,我们在海外除了直接投资以外,还有间接投资,把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加在一起,中国在海外资产的总量已经超过了2万亿美元,在这方面我们也要研究如何使他更加安全,如何保值增值。
(三)中国对外投资潜力
投资研究专家邓宁把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与这个国家人均GDP数额连在一起,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对外投资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人均GDP400美元以下的第一阶段和人均GDP在400~2500美元之间的第二阶段,对外投资的数量比较少;人均GDP达到2500-4000美元的第三阶段时,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加速发展,如果人均超过4000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均GDP的数额差距较大,2009年,上海人均GDP已经超过11000美元,北京超过10000美元,天津为9000多美元,有的省5000多,有的2000多美元,贵州的最少,仅为1501.7美元(表3),中国经济的地区发展确实有一些不平衡,人均GDP最多的上海与最少的贵州之间差距达7.6倍。依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处在第二阶段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6个,占19.4%;处在第三阶段的有15个,占48.4%;处第四阶段的有10个,所占比例是32.3%。这样看来,中国80%左右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已处在对外投资加速发展阶段了,这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发展的阶段。一旦人均过了3000美元,对外投资你想阻拦也阻拦不了,这是企业自身的要求。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3679美元,正常情况下,预计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5000-6000美元。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对外投资的实力将会进一步的提高,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将从以商品输出为主的阶段,逐步走向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并举的阶段。
从部分省2009年人均对外投资的数额看(表4),上海人均对外直接投资有50多美元,北京是17.4美元,从人均来看,我们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还是比较低的,对外投资的潜力是很大的。
从企业层面看,中国对外投资发展的潜力也是巨大的。2010年5月,中石油对外宣称,未来10年将投入600亿美元发展海外业务,这一家公司未来10年发展的计划就等于“十一五”期间全国商务发展计划所要达到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中国“十一五”商务发展计划是每年对外投资120亿美元,五年对外投资600亿美元。中远集团计划在未来三年,将向希腊投资51.31亿欧元,大体上为66.7亿美元,主要用于希腊港口的购买和改造。这两个例子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现在对外投资的动力、能力、欲望还是比较强的,企业对外走出去的层次,也将由商品输出、资本输出,逐渐发展到品牌输出和文化输出,渐进发展,逐步提高。
总之,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企业发展的动向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力是很大的,投资规模将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达到6000-8000亿美元,海外企业资产将超过15000亿美元,跨国母公司数有望突破5000家,海外企业数量有望达到3-5万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数有望达到50-70家。
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海外并购是对外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我国对
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海外并购现状
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达302亿美元,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的54%,也就是说我们有一半的对外投资是通过海外并购实现的;2009年,海外并购金额为175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投资的31%,有1/3的对外投资是通过对外并购实现的。这说明并购超过新建,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中国每年海外并购达到几百件,涉及石油、有色金属、汽车、金融、电子、电讯等行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品牌并购。从海外并购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海外资产和股权等类型的并购是比较成功的,但品牌和技术并购基本是不成功的。
(二)品牌并购的误区
分析和总结近年来中国海外并购的案例,特别是海外品牌并购的情况,发现很多企业对海外品牌并购比较感兴趣,积极性比较高。但从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北京京东方集团收购韩国现代液晶显示器,TCL收购德国的施奈德以及法国的汤姆逊,还有南京汽车收购英国的罗孚,联想并购IBM,以及其他的一些品牌和技术并购的案例可以看出,有的失败了,有的效果一般,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经过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海外品牌并购方面存在4个误区:
1 误认为购买品牌快于自己培养。事实证明,自主主导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必须自己长期培育,想一下买来一个大的品牌,不太可能。
2 误认为买来的品牌可以当主导品牌。这也是一个误区,买来的品牌一般只能当辅助品牌,主导品牌应自己培育。
3 误认为人家会将好的品牌和技术卖给自己。实际上错了,出售的品牌一般都是亏损的或走下坡路的品牌,蒸蒸日上的品牌、盈利的品牌是不会卖的。
4 误认为买来的品牌就可随心摆布。实际上,整合被并购的品牌的难度,不亚于整合一个被并购的企业。
(三)结论
经过研究中国企业在海外品牌并购的案例,总结出以下5点结论:
1 海外品牌并购不是中国企业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有效和主要的方式。海外并购是加快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培育辅助品牌的一种方式,但不是中国企业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一个有效和主要途径。要发展国际知名公司,发展国际知名品牌,怎么发展必须要好好研究,主要还应该靠企业自己认真培养。
2 国际知名品牌和主导品牌需要企业自己长期培育。从世界品牌发展史来看,大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品牌、主导品牌、知名品牌基本上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而不是买来的;在品牌建设上急功近利不行,想走捷径行不通,国际知名品牌也买不来。从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国家来看,国际知名品牌需要长期的培育,通过品牌并购形成国际知名和主导品牌的案例比较少。
3 没有“血缘”关系的品牌当不了主导品牌。这里的“血缘”关系是指人家培育的,不是自己企业培育的,我们的一些企业误把并购来的海外没有“血缘”关系的品牌,当成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主要途径。这实际上是把儿媳妇当成闺女了,但儿媳妇儿毕竟不是闺女,没有血缘关系,要求不要太高,否则就会产生婆媳矛盾。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很恰当,有的儿媳妇儿比闺女还好,但是这里讲的是一般的道理;闺女十月怀胎,有血缘关系,肯定是能说悄悄话的;儿媳妇是跟你儿子结婚,法律上领了一个证,成了一家人,不能把儿媳妇当成闺女;买来的品牌成不了主导品牌,只能成为辅助品牌。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止到2005年12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517亿美元,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占60.3%,主要流向香港、韩国、泰国、柬埔寨、日本、蒙古、越南、也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地区);拉丁美洲占16.2%,主要流向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委内瑞位等国家(地区);非洲占6.9%,主要流向苏丹、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北美洲占6.7%,主要流向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占6.3%,主要流向俄罗斯联邦、德国、英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大洋洲占3.6%,主要流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见图1)。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11.78亿美元,占29%;采矿业占28.7%;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26.3%;商务服务业占5.2%;批发和零售业占3.2%;交通运输业占2.2%;农林牧渔业占1.8%;建筑业占1.7%;其他行业占1.9%(参见图2)。
从投资类型上看,2005年通过绿地投资方式实现阶段。
第一阶段,年人均GDP低于或等于400 美元,没有直接投资输出,也很少接受直接投资,净对外投资为零或为较小的负数。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不具有所有权优势,也没有内部化优势,因而没有对外投资的条件。同时,由于国内缺乏令投资方满意的区位优势,如没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外资流入也很少。
第二阶段,年人均GDP 在400~1500美元之间,这一阶段的国家接受直接投资处于上升阶段,并开始少量对外投资,对外净直接投资为负,且负数值在增大,意味着吸收投资大于对外投资。这说明由于实施进口替代,市场扩大,投资环境改善,区位优势增加,直接投资流入也开始增长。但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增长有限,难以克服国际化生产障碍,所以直接投资流出仍然很少,且集中于邻近国家。
第三阶段,年人均GDP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虽也为负数,但其绝对值在不断减少,这是由于接受外资减少,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快于接受外资的速度。进入这一阶段标志着一国已走上国际生产专业化道路。
第四阶段,年人均GDP在4750~560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为正值,并呈增长趋势,对外直接投资比接受的直接投资增长得更快。这表明该国企业具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能力,也善于发现取得国外的区位优势。按照这个理论,一个国家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格局中的地位与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展水平愈高,发展潜力愈大,吸收外资的能力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就愈强,对外净投资的能力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目前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已进入年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阶段,按国际投资演进四个阶段划分,正处于吸引投资数额上升、对外投资的起步阶段。统计显示,发达国家吸收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均衡,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1.14,而发展中国家为1:0.13。
中国对外投资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与吸收外资相比,还处于较小规模,截至2005年,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投资的比重为1:0.08,这个比例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人均GDP 处于400~1500美元之间时,对外投资开始加速,我国对外投资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分析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之与出口的关系及成因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等事实证明, 贸易是投资的先导, 只有当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成为一种必然。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从宏观角度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幅度日益扩大,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82年到1991年,我国出口、净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同步稳定增长的趋势,从1992到1994三年间,我国出口贸易继续呈现稳定增长势态,而对外直接投资则出现较大波动,1995年到1999年间,出口、净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又呈现出同步增长趋势,2000年至2002年对外直接投资又出现一次较大的波动,之后有所回落,至2005年又出现一次较大的反弹,并呈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
从理论上讲,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出口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鲁格曼(Rugman) 产业内直接投资理论与跨国公司内部一体化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与垂直对外直接投资两种。
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公司或企业作为投资者将生产资本输出到另一国,在投资所在国设立子公司,根据当地情况从事某种产品的设计、规划、生产和销售等全部经营活动。因此,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替代关系。
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为了在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实行专业化而将生产资本直接输出到另一国进行设厂或建立企业的投资活动。垂直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则主要体现为互补关系,这是因为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形成一种互为市场的关系,任何一方市场规模的扩张,都会对另一方生产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扩散效应。
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形式在资源的开采、提炼、加工和制成品制作过程中使用较多。或者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某些生产阶段采用投资的方式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这种投资方式,在发达国家或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经常采用。
根据前面对我国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析可知,目前我国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采矿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及软件开发行业。根据2005年的统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7.7%投资到资源开采和生产加工领域。由此可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体现的是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类型。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下,随着投资规模的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导致较高水平的原材料贸易和中介投入,对产品的出口具有较强的促进效果。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促进作用,不过一般具有滞后性,这一事实表明,我国对外投资对出口的直接带动作用将随着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壮大,中间产品和相关投资品的出口才渐成规模。
(二)中国企业对外垂直型直接投资对出口的推动作用
1.资源开采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投资所在国开采的资源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这种投资能够带动开采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并且开采取得的资源部分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所以从整体上看,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是互补型的。
2.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以占领东道国市场为投资目标的制造业投资,可能会替代我国的出口。但如果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前,由于该产业来自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压力,东道国的贸易壁垒和企业自身的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等因素,这时该产业的出口已缺乏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替代效应会趋于零。相比之下,如果制造业中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向第三国出口为投资目标的,那么他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促进我国出口,向新的出口市场渗透,扩大并维持世界市场份额具有积极作用。
据商务部统计,FDI平均每年可带动国内出口28亿美元。具体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对于机械行业中涉及摩托车、家电产品配件组装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外经贸部有关统计,其投资带动出口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对于纺织行业,其对外直接投资目的主要是规避东道国的贸易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一般而言,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国家对此有限制。纺织品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是替代和互补兼而有之。
总的来说,我国在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向海外企业提供机器、设备,扩大了中国的出口规模。而在国外合资开办制作和加工、装备生产企业,同时又可以带动国产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半成品以及劳务的出口。
3.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现有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贸易、金融、旅游、交通运输、批发与零售等行业,2005年在这些行业的对外投资超过了10%,它们成功绕开东道国的贸易壁垒,进入对方市场,不仅没有产生出口替代效应,反而极大推动了母国的出口。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型企业投资的动机和目标很明确,是为扩大出口服务,因而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是积极的。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且其主要采用的是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对外投资的出口效应上更多体现的是出口引致效应,这种效应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一般为4年)。这也同时符合产品周期理论,因为,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达国家的成熟产品进入完全竞争状态,我国追求技术管理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通过技术、管理的吸收、消化和转移,再利用本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可以慢慢取达国家渐渐退出产业的生产,取得国际出口竞争力。
三、 协调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考虑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本着积极推动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融合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扩大海外投资规模,大力推动我国跨国公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带动我国出口的发展。
第一,建立规范的宏观管理体系。我国应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指标与统一的统计口径。该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具体战略规划,在结合国内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把握海外投资的结构、流向,并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从企业优势和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分析出发,确定具体的海外投资规模、鼓励或限制对外投资的行业清单,产业鼓励政策、境外企业劳动用工政策和管理人员的进出政策等。另外,设立专门的对外投资保险分支机构,合理界定保险对象、保险目的、保险范围等,依据中国与东道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来实施。
作为WTO成员国,要加快建立海外投资法律体系,尽快制定与国际法、国际惯例接轨的《海外投资法》和《海外投资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海外投资企业的审批、资金汇出、技术转让、企业管理、利润汇回等做出原则规定,从而达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完善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针对我国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国内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但对于广大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来说这些产业仍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因此应该首先将我国的这些产业转移到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海外转移,保持和扩大产业优势,既有利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又有利于维持失去比较优势产业的海外市场份额。
改善制造业对外投资结构。在我国制造业的对外投资中,有近一半投资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初级产品的生产附加值较低,对带动相关行业的出口作用很小。而产品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如机械制造,由于其技术是与原材料、零部件等高度结合的,此种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出口创造效应。因此,我国企业应更多投资于后向关联度强的行业,实行最终产品的国际生产,这样更能有效带动国内中间产品及初级产品的出口。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政策式投资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5.46.164
1 研究背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开创性重大倡议,该计划致力于构建囊括欧亚大陆的区域合作体系。进而开展和深化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全方位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格局。“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对中国来说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部分。“引进来”是指将能源、资源、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等引进中国,刺激国内的生产力发展;“走出去”则主要指让中国的企业走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发展全球战略。在“走出去”这一环节中,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起到最活跃和最实际的作用。
2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走出去”战略实施的规模主要体现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度。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078.4亿美元;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160亿元,已连续三年位列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而仅在2015年前7个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就达到了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其中,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达73.9亿美元,同比增长58.5%。但相对于经济体量,从比例看来对外投资仍然不高,未来潜力巨大。
2.2 存在的问题
2.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2013年数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所占比例前五位,依次为租赁和商贸服务业25.1%、采矿业23%、金融业14%、批发和零售业13.6%、制造业6.7%。可见有52.7%的对外投资在以租赁和商贸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为主的服务业,但事实上却以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地位,项目仍然局限在较低层次的贸易、旅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而在如今全球迅速兴起的金融服务业、高端服务业领域,如银行、保险、网络通信、公共媒体等所占的比例却较低。
同时数据表明,这52.7%的服务业对外投资多集中在中国香港,鉴于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特殊关系,若不考虑这一部分,那么当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多为涉及能源、矿产的大型资源开发项目。如缅甸中缅原油码头、拉斯邦巴斯铜矿等。而制造业作为我国的强势产业,却在对外投资中仅占6.7%,且多为初级加工制造业,投资的目的仅限于进行落后产业的转移,谋求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其产业附加值低。
2.2.2 对外投资模式问题
当前我国的对外投资,多以政策式的模式实现。企业多依靠政府获取项目而忽视自身运作对外的发展战略和投资计划。政府主导双边主要大型项目的立项和建设,而企业则仅在立项、占地、规划等完成之后负责具体的承建和运营。这种形式属于国家指定的定向对外投资承包,不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企业在其中并非扮演核心角色,会导致工程效率下降、与当地民众产生摩擦、企业缺乏主动性创新性等一系列问题。
2.2.3 对外投资区域分布问题
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5位国家或地区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美国、澳大利亚、英属维尔京群岛。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中国香港占据了流量总额的58.3%,而居第二名的开曼群岛仅占8.6%。2013年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澳大利亚。其中中国香港占据了存量总额的57.1%,第二位的开曼群岛仅占6.4%。可见,我国对外投资有超过一半以上位于香港,而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比例却很低。这揭示了我国海外投资总量虽大,区域分布却不合理,香港的特殊地位吸引了过多的企业投资,而位于“一带一路”范围内的众多亚洲其他国家却被忽视。
2.2.4 企业性质比例问题
2013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国有企业占43.9%,非国有企业占56.1;而在5434亿美元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55.2%,非国有企业占比44.8%,较上年提升4.6个百分点。非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额度占比不断扩大,但国有企业仍占据半壁江山。
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与政策式的海外投资模式有关。虽然例如华为、海尔的非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非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中仍处于弱势。“一带一路”的区域共同繁荣需要更多的非国有企业来活跃市场。
2.2.5 选择和开拓市场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首先是促进区域内国家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各种加工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得以发展。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来选择市场进入,目标市场信息来源的渠道、海外战略的方案设计、时机的把握对国内企业成功选择和开拓市场都是严峻的挑战。
2.2.6 “走出去”后如何“融进去”的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欧亚大陆数十个国家,“走出去”的企业对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进行独立分析,才可以在“走出去”的基础上“融进去”。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同会导致当地人民需求水平和结构的不同、产业规模和结构的不同。第二,政治制度的不同往往意味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同和国家政策的制定特点不同,这会影响企业对其投资时的方案设计和市场决策。此外,还应考虑战争、政局动荡等不安定因素。第三,生态环境应当引起特别是以能源、矿产开发为主的中国企业的格外重视。不能因生态环境遭破坏而得到相应赔偿经常会导致民众的强烈抗议,如中国在缅甸的密松水电站项目。第四,海外投资中,对当地法律法规和一些国际通用的规章制度的充分熟悉至关重要,特别是涉及会计信息审核、市场监管惩处条例等关键方面。第五,的问题使企业“走出去”必须注意产品设计和品牌塑造不能违背当地的,派出工作人员无意的行为可能引起当地人的反感,为企业的融入带来巨大的障碍。第六,民俗习惯包括饮食、服饰、作息、节庆、婚嫁、丧葬等多方面的差异,既会限制企业产品设计,又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创意和盈利点。同时对于民俗习惯的重视很有益于企业博得当地人民的好感。
2.2.7 人才问题和资本项目管制
当前,我国企业多数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规划部门,缺乏此方面的专业人才。企业推进“走出去”战略,还需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此外,我国资本管制水平仍较高,资本项目仍然比较封闭,这对企业“走出去”形成了一些障碍,但资本管制呈现出逐渐放松的趋势。
3 结 论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国家与地区的共同繁荣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平台,而在推进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企业成功地“走出去”是重中之重。在全面认识我国对外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地意识到当前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瓶颈以及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可以帮助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充分地活跃区域市场,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宋荣华,郝耀华.“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中国企业走出去[J].中国投资,2015(1).
[2]孙海燕,黄蕊.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相关实践看“一带一路”公共外交[J].公共外交季刊,2014(7).
[3]刘秋萍.“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点[J].人力资源开发,2015(3).
[4]刘泉.出国展览助推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策略探讨[J].中国市场,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