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时间:2023-06-06 09:3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经济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变化 劳动关系 收入状况 劳动经济学

一、劳动就业关系受到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影响

1.弱势群体产生以及劳动关系变化的首要原因便是就业形势的严峻

2009年12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2009年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400万,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供求缺口1200万左右(数据来自中国新闻网),也就是说有1200万人待业。众多的人口使我国蕴含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这种正在调整的经济结构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下,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也就是说从需求供给角度讲,我国的劳动力需求量严重地小于劳动力供给量,主要表现便是迅猛上升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9年年末,我国石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9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数据来自腾讯新闻网),而2005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数据来自搜狐新闻网)。工业化进程和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劳动力总量矛盾以及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我国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这一问题在2001年,也就是我国加入WTO后显得更加突出,从而使得劳动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对劳动者不利。

2.劳动关系矛盾的形式和内容在变化的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影响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下几方面是是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

第一、高素质劳动力受到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的促进而增加。200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38万人、就业率为87.7%(数据来自中国新闻网),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数据来自《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就业率为71.85%,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为495万人、就业率为70.9%(数据来自《人民日报》),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大559万,实际就业率不到70%(数据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1万人、就业率为68%(数据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从以上数据可知,我国目前的就业率不断下滑,“知识失业”凸显。

第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事业的发展促使就业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我国劳动力的职业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将逐步有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产业部门中分离出来,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技术生产部门和商业、服务业部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2000年同1982年相比,在我国的职业结构总量中,初级层次职业即产业工人和农业劳动者的比重下降了8.47%,而中层职业的比重则增加了7.2%,我国的职业机构正在趋向高级化。职业结构高级化是工业化国家普遍发生的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一般特征,指社会结构中高层次职业的数量逐渐增加。未来8-10年,中国的职业高级化水平将有一个飞跃式的提高,社会中间阶层也将有一个跳跃式的扩大。对全国人均GDP和各类职业比重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不仅对非农职业岗位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更对中高层职业的增加有相当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职业结构的变化,而职业结构的变化则对劳动关系矛盾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从矛盾的主要内容看,也从获得岗位、保障工资待遇变为岗位条件、福利以及薪酬的心理收益等。可以预测,中国职业结构的变化,会促进社会中间阶层的扩大,一定程度上改变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特别是劳动力需求方主导的状况,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二、收入状况要求劳动分配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研究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职工工资收入不断增长。但是,在工资收入普遍上升的同时,不同的社会阶层从社会改革进步中所获得的收益是不等的。根据统计局对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的分组调查, 2003年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72元,比上年增加2012元,增长13%;占总体20%的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5元,比上年增加263元,增长8.7%。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显示, 2005年城市居民中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由此判断,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了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事实上,人们对收入差距拉大的不满,的确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产生不利影响,但根源还不在收入差距本身,劳动分配关系的不协调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履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础保证,而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工伤及职业培训是履行劳动合同的四个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履行劳动合同所导致的劳动争议案件中这四个因素的构成,首先发现,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各其他类型企业中,与履行劳动合同相关的劳动争议案件中超过50%的案件都是由劳动报酬所引起的;其次我们还发现,保险福利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联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等履行劳动合同时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三、结论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判断出,我国各类企业在履行劳动合同时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劳动报酬问题相对比较严重。

参考文献:

[1] 常 凯: 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 张立坤: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及对策 [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

第2篇

关键词 劳动社会学 劳动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不同的学科研究的领域可能相同,但是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要弄清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之处,首先我们要弄清两门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立足劳动社会,研究劳动者、劳动者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的过程,揭示劳动社会的结构、功能及运动规律的分支社会学”豍在生产和劳动的世界里,劳动者不仅仅进行经济行为,而且进行广泛的社会活动。劳动社会学就是以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视角来对这些活动进行分析。“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豎劳动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手段来研究劳动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它将注意力投向人们工作的范围以及变换工作的行为,如就业、失业、劳动力供求、人力资本投资等。

笼统的说,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都研究劳动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社会学都对劳动者行为、劳动组织等感兴趣。但是,两者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

在劳动力方面,劳动社会学中用“劳动者”代替“劳动力”更加合适。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社会学在研究劳动力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被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人,他们的性别特征,民族特征,社会关系特征等都将被考虑进去。例如,研究劳动者的社会结构,社会化过程等。 在劳动经济学分析中,劳动力被假设为同质的,在劳动市场上工人可以相互取代,一般不考虑劳动力各种社会特征,而把关注点集中在生产率这一概念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分析,便于建立经济模型。劳动社会学认为人是复杂的。每个劳动者在劳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而角色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成了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者的行为选择会受到与其他人互动和交流的影响,并不是独立的。“劳动社会学的重要任务是揭示劳动者与各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豏例如,企业文化对劳动者行为的影响,职业声望对劳动者择业的影响等等。这种社会变量会涉及到他人的评价、态度和看法,而这些态度和看法的产生过程又离不开劳动者之间的互动。在劳动经济学中,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人们的行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而且人的行为选择是不受其他人影响的,是独立的。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与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总的来说,劳动社会学更加注重劳动者的社会特征、“社会性”,劳动者之间的互动,影响。而劳动经济学更加关注劳动力的经济特征,“独立性”。

在社会分工方面,劳动社会学关注的是职业分层,例如职业声望和职业地位对劳动者择业的影响,职业分层造成的社会分化、收入差距扩大等。劳动社会学认为任何一项职业都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资源和社会报酬,正是这些职位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报酬促成了职业分层。而劳动经济学主要关注劳动分工。经济学认为职业分工能够使劳动资源效用最大化,提高生产率,是因为发挥了劳动者的比较优势。

在对工资的研究方面,劳动社会学关注同工同酬、收入差距、地区不平等、工资歧视等社会问题。而劳动经济学把工资看成是经济成本,看成是劳动力的价格、报酬。主要研究工资决定理论,如效率工资,工资与生产率之间关系等等。

总的来说,劳动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效益,如何使社会运行在最佳水平;而劳动经济学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如何以最小的劳动投入获得产出最大化。

在就业和劳动力流动方面,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也有不同之处。劳动经济学假设劳动力择业主要是基于工资报酬、经济水平考虑,以此来构造劳动供给模型,工资高,则劳动力供给多。劳动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流动也是因为较高的工资报酬水平驱动,通过构造劳动力模型,计算流动净收益现值。我们可以看出,劳动经济学还是着眼于经济效益来对劳动力流动和就业进行研究的。而劳动社会学认为,劳动者择业不仅仅考虑工资报酬,还会考虑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职业声望高低等因素。劳动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职业声望更高的工作,选择拥有适合自己企业文化的工作。

关于失业方面的研究,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失业类型和失业原因。在失业类型方面,劳动经济学通过构造贝弗里奇曲线表明失业人数怎样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化。在失业原因方面,劳动经济学通过斯蒂格勒模型、麦克尔模型等工作搜寻模型来解释失业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劳动经济学更多的使用构建经济模型的形式对失业进行研究。而劳动社会学可能会偏重于研究失业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考虑建立积极的就业制度(包括用工制度、雇佣制度、退休制度等)保障劳动者就业机会,以及建立失业保障制度,保障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在研究问题的角度上有很大区别:劳动社会学以社会学视角和基本原理研究劳动领域的问题,更加关注劳动者得社会特征、劳动者之间的互动、劳动制度的社会效益等。而劳动经济学主要是以经济学视角研究劳动领域问题,通常是通过建立经济模型,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更加关注效率、成本、经济收益。但是两门学科都是属于劳动科学的两个方面,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交叉和渗透,研究劳动领域问题时,应该运用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注释:

劳动社会学.潘锦棠.第13页.

第3篇

消费金融涉及的领域非常多,不仅仅包括金融与经济,还有公共政策、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以及营销学等多个方面。所以在研究消费金融领域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术语的应用都有其侧重点,没有一个合理、统一的规范。因此,对于消费金融特性的分析,必须对消费金融领域中常见的几个术语进行探究。大多数关于金融消费方面的称谓主要是以消费主体为出发点。可以将消费主体作为个人或家庭、消费者。个人或家庭概念相比于消费者而言,要更加的具体。消费金融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nsumerFinance,在相关学术文献中的使用次数非常多,中文字面意思为消费者金融。它主要以消费者为视角,对消费者面临的金融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金融问题主要体现在怎样在一个给定的金融环境中,通过掌握的资产来完成一系列消费需求。这里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资产配置、信贷、储蓄与消费、面临的各种约束与风险以及消费目标。PersonalFinance,中文字面意思为个人财务计划或者个人理财。主要内容为个人怎样制定财务规划并实施,怎样对风险进行管理,怎样对自身的储蓄与投资进行管理,怎样对税负进行管理,怎样处理个人遗产以及怎样对自己的收入进行管理等多个方面。HouseholdFinace中文字面意思为居民金融或者家庭金融。如果将家庭整体当作消费单元,可以将家庭金融纳入到消费者金融中;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家庭与个人之间也不相同,也不一定能够将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综合起来。家庭主要为社会单元,专业教育、职业择取对于未来收入造成的影响以及融资的选择,是家庭金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劳动经济学视角下对发展消费金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消费金融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与客观性。消费者对消费路径进行合理的优化,对于消费效益最大化有着不断的追求,特别是在消费价值比较高的商品时,消费者的这种追求是消费金融需求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发展消费金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信贷结构

消费金融贷款的覆盖面积十分广泛,虽然消费金融贷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发放分散、操作资金成本较多、额度小等,但是消费金融贷款的出现,为信贷结构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我国个人信贷的逐渐完善,消费金融贷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在信贷方面承担的风险,对我国金融信贷资产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同时,消费金融中的贷款者,能够发展为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新客户,促进了金融机构中新业务与新产品的发展。

2、消费金融的发展,有效平衡了供需的动态匹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成本的不断集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剩现象也越发的频繁。根据对劳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如果生产需求不能够与生产规模同步扩大,那么就会导致大量商品堆积,严重阻碍社会产品的再生产,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消费金融的发展,提高消费者在消费方面的能力,增大消费者对于消费产品的需求,以确保供需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3、消费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平衡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通过劳动经济学中对于劳动者的概述,我们可以发现,劳动者在年轻时期与老年时期的消费需求比较大,而劳动者在年轻时期与老年时期中的劳动生产水平非常低。消费金融的发展能够让未来在收入方面处于一个稳定状态的年轻劳动者提前对一部分收入进行消费。通过对这一部分收入的比例进行合理的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年轻劳动者现阶段的生活水平,且不会对未来生活水造成任何的不良影响。对于消费者的整个消费阶段而言,消费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在各个阶段中消费水平的平衡,确保消费者在生活方面的总体质量。

4、消费金融的发展,对于消费者的整体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消费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仅是消费者的购物能力,还包括消费者增加自身知识、才干进行的一系列物质消费。发展消费金融能够有效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与习惯,使消费更加的科学合理。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各个方面的能力与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增强了劳动者的能力,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三、劳动经济学视角下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策略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与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消费金融相比,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例如: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消费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不相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劳动经济学为视角,对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

1、提高我国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劳动经济学视角下,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提升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与水平。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有效方式来实现,政府应当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税收。同时,还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使居民在消费方面能够大胆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不用考虑过多因素。另外,还要重视消费金融贷款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使居民能够预先进行消费,促进消费水平的增长,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创造与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政府应当针对消费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完善消费金融中的法律法规,降低消费者在消费金融中承担的风险。就目前来看,我国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消费金融实践中不断的补充与完善,提升消费金融中的透明度。同时,还要引导居民树立现代消费观念,使居民形成一个合理的消费金融观念,为居民在消费金融方面创造与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

3、建立健全的消费金融制度

就目前来看,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我国消费金融体系比较单一。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政府应当大力扶持村镇银行、社区银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等一系列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完善消费金融体系,丰富消费金融体系的层次。我国消费金融在发展过程中,还要重视消费金融制度的健全与创新,对新型消费金融产品进行开发与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员结构体系非常复杂,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居民收入也不均衡,单一的金融消费产品无法有效的满足我国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在消费方面的需求。通过分析劳动经济学,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与劳动者还包括我国农村中的广大居民,我国农村人员的数量非常多,所以在建立健全消费金融制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农村居民对于消费金融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对消费金融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确保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利益,使其能够享受现代消费金融发展产生的益处。我国金融机构也要升自身在服务方面的质量,不断的进行创新,根据我国广大消费者在消费方面的实际状况,对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消费金融产品进行不断的开发。

四、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经济发展;劳动关系;重要意义

一、前言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的科学,无论是在经济学领域还是在劳动关系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突出作用。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经济增速较快,经济增长与劳动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要想在新形势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必须依托劳动关系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内涵,做好劳动经济学研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在增速和内容上都能满足实际需求。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应认真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劳动经济学概述

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和经济发展相关内容的,对于我国而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联系,劳动力再生产的本质是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为此,我们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解读劳动力再生产行为。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是保证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动力,只有把握劳动力利用原则,实现对劳动力的综合利用,并重视劳动力再生产,才能够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劳动力再生产的概念应包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这两方面内容。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再生产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概念。为此,我们应对劳动力再生产的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应积极扩大劳动力再生产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基础,劳动力的结构,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才能提高劳动力供给,进而满足社会劳动力需求。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相适应的条件下,经济发展就会快速增长。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会造成劳动力浪费,劳动力供不应求,会制约经济发展。所以,劳动力供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从劳动力资源入手,优化劳动力结构,保持劳动力供给在短期及长期都处于平衡状态,才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3)劳动就业,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业与工资的关系,待业及其类型,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目前劳动就业已经纳入了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保增长促就业。劳动就业是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劳动就业率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劳动就业率高,则表明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循环,整体经济增速也比较高。在劳动就业中,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是劳动就业率的具体体现。在对劳动就业进行研究中,我们还要正确分析就业与工资的发展关系,并做好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满足劳动就业需要。所以,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应认识到劳动就业的概念。(4)劳动力的宏观管理,包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务市场及其管理,劳动力管理体制。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的宏观管理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劳动力的宏观管理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保证。此外,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需要建立专门的劳务市场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配套的劳务市场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目前劳动力资源的宏观管理中,建立适合劳动力发展的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从这一点来看,劳动力的宏观管理要想取得积极效果,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内容。

三、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参考和重要研究内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遭遇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推进,所有国家和个人都将投身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去;另外一方面,世界范围所有的发展契机将惠及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这个大背景下,只有培养起自己本国的效率极高、技术过硬、研发能力强的劳动人才大军在能赢得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竞争。所以,研究当前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劳动经济学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劳动经济学以其专业的学术特征,很好地诠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重要性,解释了劳动力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考虑到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劳动经济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的宏观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支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2)劳动经济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方向,找准经济增长点,并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劳动经济学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使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对劳动力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劳动经济学不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正确利用。(3)劳动经济学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空白。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理论较多,涵盖了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其中劳动经济学由于对劳动力资源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从这一点来看,劳动经济学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空白,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要认识到劳动经济学的作用,以及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将劳动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明确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正确利用劳动经济学理论,促进经济发展。

四、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于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的宏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为此,我们应明确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劳动力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劳动经济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是动态地研究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具体到个人的劳动行为和经济行为。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对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准确概括,加深了对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为此,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明确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开展劳动经济学研究,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达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生产劳动活动衍生出人类社会其他所有活动,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决定因素。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将生产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生产活动的认识从普通理论层面上升到了经济学层面,对经济活动实现了准确概括。所以,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手段,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重视劳动经济学的作用。(3)劳动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来看待,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的了解,重视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劳动经济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使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劳动经济学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劳动经济的研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人民,研究劳动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意义。从这一角度出发,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对劳动经济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重点开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劳动经济学作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五、结论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在很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多样,较为复杂,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伦渠,林原.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06).

[2] 熊新发,陈玉杰.劳动科学研究的特征分析——基于学术界对《劳动合同法》争论的反思[J].现代管理科学,2011(06).

[3] 王露萱.论劳动关系的劳动经济学研究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0(28).

[4] 闫威,陈长怀,韩美清.劳动经济学的实验研究方法[J].商业研究,2010(03).

第5篇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分配不妥当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资本的数量是相对稳固的,劳动数量却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往往减少劳动力的数量,一人顶多岗的现象。但是,这种薪酬一定劳动量不断增加的企业行为,会大大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再加上精力有限,為了完成大量任务,难免出现错误,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诸多的麻烦。 

(二)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不科学 

在劳动经济学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总要生产要素,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就以劳动力的投入和产出为依据。劳动力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的不断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人力资源的评价,不仅要尽量增加劳动力产出,而且还要设定合理的范围,根据需要扩充劳动力队伍,再加上增强劳动力素质来协助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 

(三)资本和人力资源替换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替代更多的劳动力。另一种是通过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完成生产规模扩大的要求。可见,资本和人力资源存在相互替换的关系。劳动者的数量和薪酬金额,与企业的资本投入成正比,无论增加劳动这的数量还是提高劳动者的薪酬水平,都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投入所以,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需求,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数量,实现人力资源和资本的科学置换。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未深入研究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两者之间的规律和平衡点。往往是为了减少资本投入,大量裁员。当生产需要大量人员时,就会大规模扩招劳动力。这种随意、不规范的劳动力和资本替换关系,难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从劳动经济学出发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可以通过会计计算方式,分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出发,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这种方案是系统性的方案,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和评价性,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企业将劳动力的薪酬设定为一固定标准,对劳动力进行收益和费用的计算,从而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费用的大小。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就需要增加劳动力的数量,相反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就需要提高劳动力的质量。这样科学计算,合理规划,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招聘标准和培训制度相结合 

从劳动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除了要严格把控前期的招聘门槛,还要强化员工入职后的后期培训。大力挖掘自身条件优秀的潜力员工,争取通过投入较少的资本,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贡献力量。 

(三)制定科学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劳动经济学任务,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持续稳定提升经济效益。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详细调研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以及对工作的忠诚度,从而制定不同的奖励层次,最大程度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人力资源的长久性和有效性,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的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高度重视。通过分析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坚持以劳动经济学为指导,加强在优化配置、招聘培训结合、制定科学规划等措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受众商品论 伪需求 闲暇劳动论 拟态环境

1 概述

以一个学术地图的视角看解读问题的必要审视视角――传播政治经济学由两个核心的问题构成:一是政治,即权力逻辑,二是经济,即生产逻辑,即一种泛商品化的资本主义视角来分析看待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探讨是将媒介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分析。商品化是政治经济学对传播以及媒体考察的起点。马克思本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也正是从商品这个基本元素开始的。加拿大学者莫斯可认为商品化与传播的关系具有两个普通意义:“第一,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一般过程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整个社会的商品化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矛盾也对传播这种社会实践产生了影响。”[1]于是,摆在传媒政治经济学者面前的核心问题是:商品生产的逻辑如何制约传媒的运作?谁以何种方式控制传媒?

商品化的过程使得媒体产业从头到尾都被纳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对商品化的认知从媒体产品生产意识形态产品,到认识媒体产业为广告商生产了符合广告商需要的特定的受众,使得商品化的分析足以跳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阴影,受众商品论也因而成为传播政治经济学里一个核心主题。受众商品论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学科探讨起源于对西方决定论的批判。在斯迈思提出“受众商品”的原始文章[2]当中就强调了应该以物质论的立场分析传播媒体/广告/受众之间的三角关系。之后,斯迈思在其更完整的文章《受众商品及其劳动》[3]里认为威廉士的《与文学》(Marxism and Literature)一书虽然提到将文化工业放在物质生产的脉落下分析,但却没有将广告放在文化工业的范畴之中。

2 “受众商品”的论证的对话

核心观点:受众商品是一种被用于广告商品销售的不耐用的生产原料。受众商品为买他们的广告商所作的工作就是学会购买商品并相应的花掉他们的收入。简言之他们的劳动创造了商品需求――垄断资本主义广告商的目的。受众也许会抵抗,但广告商的预期目标已经充分实现,结果渗透在需求控制的体系中。

问题1 需求的源头:商品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消费者通过广告臆造的问题发现自身需求,从而产生需求。

与此类似,日本学者藤竹晓的“媒介充欲主义”说在更经验的层面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认为媒介的日益发达导致了人们与这个丰富的物质世界如此接近。从而膨胀了人们的欲望。他从道德与文化批判的角度探讨了人性在技术化冲击下的问题。而受众商品论强调了经济意义上的需求是“伪需求”,是广告商为了利润而伪造了这种需求。问题的关键是需求是否广告商“臆造”了问题(商品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制造的,或是人们本来就存在的。深究这个问题,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进入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怪圈中。很难说在受众、广告商、媒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中,某一方在起主导作用。提出受众商品论的斯迈思先生在立场上是批判决定论的。而这种对需求臆造的论点显然有另一种精英决定论的痕迹。从狭义传播逻辑来考察三者的博弈可以发现。作为信源的传播主体的不是独立的单项度作业而是一个完整的闭合圈。而宏观的看待人类社会需求的产生则是整个人类在劳动信息传播的互动过程中动态进步的表现,最终结果是人类文明的进程或者说一直是作为文明进程一个部分在运动着。而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商品的高度清晰的陈列导致的新的后果。

问题2 操纵的手段: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广告商是完全理性的而受众是完全非理性的。

整个对受众的控制过程是诉诸于一种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对事件判断的理性与非理性来论证的。其中的主要方式是传媒与广告商合谋制造了受众身处的“拟态环境”。通过制造一个信息环境,将受众与真实事件隔离开使受众所处的环成为一个虚拟的环境,或者称之为“拟态环境”。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社会对于媒体几乎是一片声讨之声,“传播机器每日通过报纸、电台和电视把民族主义、沙文主义、自由主义、道德论等等按时按量硬塞给每个‘公民’”。大众传媒通过传播大众文化,创造了人类无法逃离的虚拟环境,媒体作为一种霸权武器,执意向受众进行灌输,而受众却只能眼睁睁地接受这种灌输,它麻痹了受众,磨掉了人们的斗志,受众得到虚假的满足,其“非人性”的本质使得社会上的一切都发生异化,马尔库塞甚至就此断言,长此以往,人只会成为“单向度的人”。

事实上,拟态环境的评价缺乏一个真正可参照的标准,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受众受到了欺骗,此类的理论相当多。然而我们只要进行一个逆向的思考就会发现,拟态环境如果没有了,受众是不是就接触了事件的真实一面了呢?什么才是事件的真实一面?是我们亲身感触的?或是亲手触摸到的?都是,也都不是。盲人摸象是一个古老的寓言。而恰当的说明了拟态环境论对真实的追求的一种误区。事实上,传媒作为专业的信息职能机构将事情的全貌尽可能地展现。比较起受众盲人摸象式的社会参与要更接近于论述中的“事观全貌”的真实。而我们也不需要将这种真实定位为更接近与真实本身的。它只是事务作为文本的一种表征方式。但决不是站在真实对面的所谓“媒介假环境”所称的虚假。其次,由于消费者的专业程度限制,广告信息的传播最大程度的将产品的专业术语“翻译”成为受众经验范围内的术语,极大的增强了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同时也由于增加这种识别能力直接导致消费者选择时的理性程度。本雅明在论述媒介的霸权时,也认为受众依然是主动的,他对受众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乐观的。

不对称如果存在的话,那么必然是匿名的受众的喜好、需求对于广告商永远是一个不可穷尽的迷。广告商永远将处于对这一迷题答案的追溯过程当中。只得说明的是这种主动的态度并不能表明广告商作为这一信源的完全理性,正是由于广告商不可能对这一答案完全知晓,所以广告商制造的产品(产品和信息一样也是为适应目标受众而存在的某种意义表达)及其广告信息同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最终被市场(也就是受众)以选举的方式认可或淘汰。作者所列举的超市的例子,将导购系统作为促进冲动型购买的骗局的一部分。但是,作者是否知道,在多少个品牌中有一个具有进入超市的可能。实际上,这一部分是消费者已经授权表示认可的品牌。已经作出了选择。非理性是人们既有的思考内容而不是通过广告商与传媒的合谋使作为消费者的受众陷入“意识工业”制造的一个巨大骗局之中。

问题3 自由与否的论辨――“闲暇劳动论”对“劳动价值论”的解析

作者在对于这个问题的论述中强调了两点,一是受众看似闲暇的传媒接触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劳动,支付了自己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的支付是自由掩盖下的不自由。同时被受众支付的注意力被偷偷转卖给了广告商。

首先,无报酬劳动的界定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在经济学上十分清晰。消费本身也是劳动,从每周工作70小时到每周工作40小时到假日经济的政策无不说明对于创造经济有意义的劳动不仅在8小时以内,而且在8小时以外。经济运行本身就是一个生产消费的完整过程。而广告,媒介上的传播为这一过程的实现起到作用。我们如果不单纯的把阅读报纸,观看电视这种现象孤立出来看,而将它纳入整个消费劳动的高一级劳动中考察就会发现,广告媒介为人们的消费劳动提高了效率,大大加速而不是减缓了人们“消费劳动”的效率。这里存在的交易不是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偷偷的出售了,而是为了高效率的完成这种社会的整体消费劳动。受众与商家达成了协议,以集中委托的方式让商家作为消费者的受众雇用了媒介信息平台,从而通过广告的方式来为受众的消费劳动服务。对广告商的委托授权过程就是通过消费来完成的。由此,这里并不存在媒体与广告商的合谋,而受众也并没有出卖自己的注意力。

综上,受众商品论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论点,它具有审视受众消费劳动商品逻辑意义,而不具备直接的政治(即权利)逻辑。同时,受众如果在客观上存在劳动的话,那么这些劳动不是被动的以一种欺骗的方式被出卖了。受众、广告商、媒介不是一个敌对方的博弈行为,也不存在媒介与广告商的合谋。

参考文献:

[1]Vincent Mosco(加).传播政治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0:138.

[2]munication:Blind spot on Western Marxism,1977.

第7篇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西藏、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经济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要高得多,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素质劳动者所拥有的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潜在生产力,对发达地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只要我们浏览一下发达地区21世纪的人才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有积极吸引人才这项内容。为了把这一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在户口、住房、工资待遇诸方面给予优惠等等,不一而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了限制城市的规模,以往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户籍管理办法,即便是高素质劳动者也不易迁入。近年来一反常规,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对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如有的地方规定,对于外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要本地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在该地落户;有的地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工作,可以先落户再找单位。(2)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地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除了,由本地劳动力市场供给一部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来补充。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工作本地劳动力不愿意干,必须招聘外地劳动力;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求的报酬较低,用人单位愿意聘用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持欢迎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可替代性大,加上收入较低,所以迁居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比高素质劳动者要低得多,他们中的多数人很难象高素质劳动者那样直接迁移到发达地区就业,而只能季节性地到发达地区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老家。

欠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条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较小,所以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为了稳定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较紧张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稳定原有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避免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待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高素质劳动者流失的政策措施,以抬高这些劳动者流出的门槛,阻止高素质劳动者外流。(2)对一般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不同,欠发达地区对一般劳动者的流动持积极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些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本积累能力低,投资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二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者收入不高。基于上述原因,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希望通过劳动生产输出来缓减其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业,虽然这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但仍会高于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愿意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一般劳动者的流出是有利的,所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劳动力输出,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有的省市在发达地区派驻了办事机构,由这些机构组织劳动力输出,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帮助劳动者解决外出中遇到的困难。

二、相关结论与建议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的这种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从劳动力的流向看,不论是迁移还是暂时居住,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经济和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的劳动力向经济和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虽然人口流动率可能低于劳动力流动率。利益驱动是导致中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劳动力由条件差的地区迁居条件好地区的机率高于低素质劳动力。由于高素质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于低素质劳动者,所以前者和后者比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其劳动报酬要高于后者,于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往往表现为迁移,低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则表现为暂时居住。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收益的多少是决定劳动力流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4.在对待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上,政府和劳动者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这对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是有利的。

为了促进全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必然加快。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那些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条件。首先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制度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城市要对所有居民实行统一待遇。不论原有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购房、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方面都应实行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再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2)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城镇的聚集经济功能,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形成符合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人为地“制造”。经验表明,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地制造的“经济中心”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及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和聚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确定我国城市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主要依据。据此可以设想未来中国城市体系应当是:以现有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形成数百个城市聚集体,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东部及沿海地带为重心、东中西部布局合理、规模不同的数十个城市化地带。它是未来中国工商业中心和大多数人口。的聚居地。

第8篇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 择业观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48-02

一、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而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这不仅是该群体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所导致的,更重要的是由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所导致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制度和社会的因素,但很多大学生自身择业观的偏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些大学毕业生对自身的价值估计过高,面对社会上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低不成高不就,时间长了严重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从择业者自身着手,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积极、健康的择业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否则即使社会上提供了足够多的就业岗位,结构上失衡、选择性失业、自愿失业等问题依然会存在。

《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通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很多内容对于大学生培养健康择业观、改善就业状况具有指导意义。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引导,再配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手段,则会对学生健康择业观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这门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实践和经验,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观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择业倾向分析

总体来看,对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讲,目前他们的择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倾向:①选择较好工作环境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大部分大学生都对工作环境存在过高的预期,一方面喜欢去大中城市寻找工作,据统计在大学本科生中,有82.3%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寻找工作,50.5%的人选择在中小城市寻找工作,而只有3.5%的人选择能够接受在乡镇工作。[1]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地区来讲,大部分毕业生也愿意选择整洁、稳定、健康、体面的工作环境。②选择高工资率工作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大部分大学生都对薪资存在过高的预期,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在3000~4000之间,20%的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在4000~6000之间,而只有2%的大学生选择初始月薪可以为0。[2]③择业考虑的因素中功利化趋势较明显。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发展、经济收入等因素,大概占了60.7%和41.5%。而对于像个人爱好、社会责任等方面因素考虑的明显不足。[1]这也导致了尽管政府和社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很多自主创业、服务西部和基层等就业机会和条件,但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收效甚微。④择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强。很多大学毕业生在面临择业的时候无论在心理还是行动上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部分同学是由于对就业存在盲目乐观所导致的,认为就业情况没有那么严峻,凭借自己优良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在社会上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自身处于茫然状态,大学四年并没有认真地进行职业规划,在面临择业的时候很难从容面对。⑤择业观念受家庭和社会影响较大。现在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从事一些稳定的、体面的、待遇好的职业,而对于像自主创业、艰苦偏远地区的工作则被认为是就业失败。种种观念导致了近几年来愈演愈烈的“考公务员热”,同时由于这些所谓“好”职业的职位毕竟有限,因此也导致了“考研热”的出现。

总体看来,种种择业观的偏颇使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如何使学生在择业之前就对就业形势有一个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切合自身实际进行职业规划、树立健康的择业观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予以关注的内容。

三、通过《劳动经济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健康的择业观

1.供需均衡理论:认清就业形势的理论基础

《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便是劳动力的需求、供给以及供需均衡理论,通过这部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原理上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失业和职位空缺的现象,同时供需失衡不仅存在着总量上的失衡,而且也存在着结构性的失衡。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经济增长为社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目前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更是使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需求水平明显下降,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随着连年大规模的扩招,使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据统计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为413万,2009年则达到了610万,[3]这样两种情形的共同作用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必然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更加清晰地了解目前我国所现存的就业形势,有助于提高学生择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我国所出现的劳动力市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现象进行分析,例如我国很多地区所出现的“技工薪酬超大学生”现象、“东部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等,通过与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不仅使学生学会使用所学习的理论对现实现象进行分析,而且也对他们自身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起到很好的引导、促进作用。

2.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

劳动和普通的商品不同,它的价格――工资不仅受市场中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影响,而且还有许多非市场因素在起作用。因此,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一直是一个重点的研究内容。[4]通过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的讲授,可以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工资形式、工资的决定因素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工资差别。劳动力市场的现实是每个劳动者都是不同质的,由于劳动者素质间的差别,必然会导致工资收入的差异。我们每个人总是希望得到收入高、待遇好的职位,因此这些职位便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这种竞争的必然结果便是劳动力素质由低质向高质转变。但同时这种高工资水平也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供求关系的变化会使其增长受到约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这些内容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在面对现存的工资差别时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这是一种必然现象,但这种差距不会长久、无限制地保持下去。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讲,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还要使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断地更新,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职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及现实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对工资差别现象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理智、现实的想法,并有助于学生从自身着手寻找解决的途径。例如,在工资指导线制度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搜索有关地区所公布的工资指导线,既可以使学生对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有更加深刻形象的认识,而且也对这些地区各类职位的大体薪酬水平有所了解,为学生今后择业方向的选择提供指导。

3.就业和失业理论:指导择业行动的指南

就业和失业理论从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层面考察整个社会的就业和失业水平。在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对影响就业情况的因素、就业结构、失业的类型及成因分析使学生对就业和失业的原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例如在大学生失业现象中存在最多的选择性失业、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它不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不足所导致的,而主要是由于学生择业观念偏差、信息渠道不畅通、工作搜寻不充分所导致的。[5]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就形成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今后准备在哪些职业、哪一部门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哪些技能有一个很好的预期,并学会从现在开始就搜寻与理想职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对相关的就业条件、环境、待遇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这样当其大学毕业求职时便会有效地减少选择性失业、自愿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的程度,尽快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学生现在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给学生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的平台及网站,鼓励学生多进行信息搜寻工作,相信通过这些教学及实践活动会对学生今后的择业行动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总 结

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观对其未来形成良好求职行为及提高求职成功率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劳动经济学》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择业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以择业观为联系的纽带,则可以很好地将教学内容的学习与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结合在一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仅以供需均衡理论、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就业和失业理论三部分内容为例对于两者的结合问题进行探讨,另外像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劳动关系等内容也可以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希望得到众多的《劳动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和有志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人士的重视,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贾国栋.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 孙伟丽.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韩宏华.《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8):62~66.

第9篇

关键词:古典经济学派 劳动供给 劳动需求 均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049-02

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企业部门是劳动需求的主体,企业部门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实现条件是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而劳动边际产出具有递减规律。第二个假设家庭部门是劳动的供给者,家庭部门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实现条件是对于既定的就业量,实际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量的劳动边际负效用,而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具有递增规律。本文基于古典经济学派假设研究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一、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市场需求的决定

古典经济学派劳动需求是指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上,企业部门愿意并且能够雇佣的劳动数量总和。

完全竞争劳动市场的特征可描述为:劳动的供求双方人数很多、劳动品质没有任何区别、劳动供求双方具有完全信息以及劳动可以自由流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意味着企业部门只能接受既定的由市场决定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那么,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建立企业利润函数来分析。

利润用π表示,全社会产品价格水平用P表示,在资本存量既定的条件下,劳动要素总产出可表示为: ,名义工资用 W 表示,企业对劳动总需求量用N表示,若不考虑其它成本,根据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工资总额),则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

(2)式表明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劳动的边际产出=实际工资” ,若以Nd表示劳动的需求量,根据“劳动边际产出递减”的假设,

劳动需求Nd是实际工资(W/P)的减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劳动需求函数表明劳动需求量Nd与实际工资W/P呈反向变动关系。实际工资低时,劳动需求量大;实际工资高时,劳动需求量小。劳动需求量Nd与实际工资W/P之间这种反向变动关系可以用劳动需求曲线表示,如图1所示。

图1 劳动需求曲线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实际工资为 时,劳动需求量为N1,当实际工资从 下降到 时,劳动需求量就从N1上升到N2。劳动需求量N与实际工资(W/P)呈反向变动关系。

二、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市场供给的决定

古典经济学派劳动供给是指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上,家庭部门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总和。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上,劳动者也只能接受既定的市场决定的工资,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量取决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实现。那么,劳动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建立效用函数来分析。

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不舒适或痛苦,这种不舒适或痛苦感可以用劳动负效用表示;而增加单位劳动而增加的这种不舒适或痛苦就是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劳动的边际负效用随着劳动供给量的增加而递增。同时,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可以取得工资,满足自身需要从而获得正效用,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总效用就是劳动实际工资效用与劳动负效用的代数和。

用U(N,W/P)表示劳动总效用,其中W/P表示劳动实际工资水平,N表示劳动总供给量。用λ表示货币边际效用且假定λ=1,用U(N)表示劳动负效用。根据劳动总效用等于劳动实际工资正效用减去劳动负效用(取绝对值),则劳动总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5)式表明完全竞争劳动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实际工资”,若以Ns表示劳动的供给量,根据“劳动边际负效用递增”的假设,

劳动供给Ns是实际工资(W/P)的增函数,劳动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劳动供给函数表明劳动供给量Ns与实际工资W/P呈同向变动关系。实际工资高时,劳动供给量大;实际工资低时,劳动供给量小。劳动供给量Ns与实际工资W/P之间这种同向变动关系可以用劳动供给曲线表示,如图2所示。

图2 劳动供给曲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实际工资为 时,劳动供给量为N1,当实际工资从 上升到 时,劳动供给量就从N1上升到N2。劳动供给量N与实际工资(W/P)呈同向变动关系。

三、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市场均衡的决定及均衡条件

劳动市场的均衡是指企业部门对劳动的需求与家庭部门对劳动的供给的动态平衡。劳动市场的均衡点由劳动的需求曲线与劳动的供给曲线的交点来决定。如图3所示。

图3 劳动市场均衡

在均衡点E0所对应的实际工资(W/P)0的水平上, 企业部门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家庭部门对劳动的供给量相等,即劳动市场实现了充分就业,就业水平为N0。在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伸缩性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

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条件下,可以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均可迅速调整,就是说实际工资W/P也是可以进行调整的,当实际工资水平为(W/P)1高于均衡工资水平(W/P)0时,劳动供给量为N2,而需求量为N1,劳动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实际工资就会降低,从而刺激企业劳动需求量增大,家庭部门劳动供给量减少,直到劳动市场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反之亦然。

劳动市场的均衡既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又决定均衡的就业水平。在均衡实际工资水平上,均衡的就业量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作充分就业量。根据宏观生产函数y=f(N,K),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宏观总产量或总供给由就业水平N和资本存量K决定,而在任意时间点上,资本存量K的大小取决于以往的投资决策,难以改变,所以可以认为,劳动市场中劳动就业量N在宏观经济总供给或总产量方面处于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即在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完全弹性的情况下,宏观经济的总供给或总产量始终等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或称潜在产量。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等.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2] 曼昆[美]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基础[M].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第10篇

[论文摘要]传统经济学认为,家务劳动不像其他可以流转的商品或服务那样具有交换价值,只是在家庭内部有价值,各国也未将家务劳动价值纳入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体系。法经济学分析指出,家务劳动是一种需要成本、能创造收益、具有价值的劳动。我国婚姻家庭法应本着由夫妻共同分担家务劳动成本,共同分享家务劳动收益的原则,准确界定夫妻家务劳动收益的范围,增设夫妻家务劳动价值的量化方法,增加评价家务劳动价值的考虑因素,放宽夫妻家务劳动成本分担、收益分享的条件。

家务劳动是为直接满足本家庭成员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这种通常由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从事的未支付报酬的劳动,主要包括下列活动:煮饭、清洁、整理房间、洗衣物、购物、修理和维护住房、照顾家庭成员、从事园艺、宠物照料及家庭安排等。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家务劳动只在家庭内部有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分工越来越细,家务劳动作为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需要成本、能产生收益,具有社会价值的劳动。夫妻间从事家务劳动的通常是女性。通过立法承认夫妻家务劳动具有的价值是法律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了对女性的保护,有助于实现男女实质平等,被誉为是对经济上依存于丈夫的家庭主妇的“自卑治疗剂”。

一、夫妻家务劳动的成本构成分析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从事家务劳动需要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括家务劳动的精力成本及机会成本。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隐性成本往往为人们所忽略。

(一)夫妻家务劳动的精力成本分析

在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在某种劳动中的精力成本越大,则投人到另外一种劳动或其他活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以全职夫妇为例,在夫妻工作时间相同时,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越长,自由支配时间就越少。而自由时间可以用来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也可以用于“劳动者体力的恢复,智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非家务方利用工作之余的自由支配时间休息,可以促使其体力的恢复,产生新的精力,因而在市场投人方面具有较大的精力优势。家务劳动方,因在工作之余从事家务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该方就会有更少的自由支配时间恢复其体力,影响其市场投人的精力,在市场投人方面失去其精力优势。当从事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都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时,从事家务劳动的精力强度大于闲暇时间的精力强度,故从事家务劳动的女性往往选择精力强度不大的工作,甚至因其长期从事家务劳动而根本无精力投人社会工作或早早地退出社会工作。而从事社会劳动的精力成本往往与工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由于家务劳动主要由女方承担,在已婚男女参与同样的社会工作时,女性的社会收人往往较之男性低,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已婚女性在婚后较之婚前在市场精力投人的降低。其次是女性在婚后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从事家务劳动,因而可能会减少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在一切资本中,只有对人的投资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本。对特殊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与花费在该项活动上的时间正相关,“当家庭部门用的时间更多时,主要提高家庭生产率的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会更大一些;而当工作时间更多时,对主要提高市场生产率的资本投资积极性会更强一些。由于妻子的主要时间是从事家务,其对社会工作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较男性低,加上女性社会劳动精力投资较男性更少,自然会降低他们的社会收人,而低收人反过来进一步减少他们投人市场的精力及对市场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成本。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劳动不是价值本身,而是作为价值的活的源泉。劳动和劳动结果相统一,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解放的标志。

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同属于人类劳动方式之一,只是劳动地点及劳动内容等存在差异,属于不同的劳动分工,二者都需要精力成本。如果女性在家庭中以家务劳动这种精力成本进行投资而不能分享该投资的收益,会造成对女性的系统性剥夺,既违背了家庭作为一个经济单位的利益分享规则,也会减弱该方投资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对家庭这一经济组织体也可能造成破坏(导致解体)。如果不对夫妻一方的家务劳动成本给予回报,家务劳动方在夫妻时间配置博弈中处于不利境地,在婚姻解体时也会削减该方在离婚博弈中的能力。

(二)夫妻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分析

家庭是一个经济组织体,但其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显著的利他性特征。夫妻间可能会因为一方在家庭中具有比较优势而放弃社会工作选择家务劳动,或者基于婚姻家庭的利他思想而由一方主动承担主要家务劳动,“夫妻一方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时,另一种更有价值的活动被放弃了”,因而家务劳动存在机会成本。由于从事家务劳动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投人,在时间总数不变的情况,家务劳动者就只能通过改变时间分配的方式以承担家务劳动,如通过不断减少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或者减少甚至放弃参与其他社会工作的时间等方式以保证有足够时间从事家务劳动。因此,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越多、年限越长,其机会成本就越大。

夫妻从事家务劳动的选择取决于家务劳动的边际效用价值,“价值并不是商品内在的客观属性,它不过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效用大则价值大,反之,价值则小。边际效用价值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物品所引起总效用价值的增量,它遵循效用递减规律。如果夫妻一方从事家务劳动的效用价值比从事社会劳动的效用价值大,其就会选择从事家务劳动,反之就会选择从事社会劳动,而且只有当家务劳动的边际效用为正时夫妻才会选择从事家务劳动。如果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效用价值相等时,则无论从事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都无区别。因此,理性人假设下,夫妻从事家务劳动的效用价值应当大于从事社会劳动的效用价值且其边际效用价值为正,而家务劳动的效用价值越大,表明家务劳动方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

总之,家庭“这一生产单位的最重要的投入完全不是市场产品,而是家庭成员的时间,特别是传统家庭中妻子的家务劳动。贝克尔认为,家庭是由多个人组成的生产单位,家庭中每一成员都在彼此了解、相互信赖下尽其所能,自觉履行投人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婚姻的最大化效益。家务劳动具有精力成本和机会成本,是对婚姻的一种投资。一旦夫妻一方的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则意味着该投资是有效益的,就会鼓励投资者继续投资。反之,该方就会减少投资,甚至不再投人而宁愿选择经济组织体的解体。作为经济单位的家庭,要求夫妻共同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才能实现婚姻的最大化效益并能更长久维持婚姻关系。

二、夫妻家务劳动产生的收益

收益通常包括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家务劳动所创造的精神方面的收益,主要是由于家务劳动的分担如家庭安排、照顾子女等可以减轻非家务劳动方精神上的压力,带来清闲的享受,而有些活动如清洁、整理房间、清洗衣物等,则本身可以为家庭成员带来精神方面的愉悦。物质上的收益,主要包括家务劳动带来的分工收益、家务劳动使得家庭经营成本的降低、家务劳动的交换价值及非家务劳动方在家务劳动时间内获得的人力资本等。由于精神收益纯属主观感受,难以客观衡量,本文主要分析物质性收益。

(一)比较优势分工带来的收益

夫妻之间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实行劳动分工,以增加家庭的产出?通常认为,女性在家务劳动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而男性在社会劳动方面能产生较高的生产力。男女只有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增加家庭的产出,实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家庭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保持下来,表明了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化效能,而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家庭促进了劳动的分工,取得了来自专业化的收益。家庭通过丈夫在劳动市场从事专职工作,妻子在家从事家务劳动这种互补活动的专业化而促进了家庭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男女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实行分工,有利于增加家庭的产出,提高家庭的经济效益。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家庭的最佳方案是机会成本较低的配偶专于家庭生产。由于女性的工资普遍较男性低,其机会成本相对较低,这样现实生活中从事家务劳动的任务就主要由妻子承担,丈夫则利用其在社会劳动方面的优势参与更多的社会劳动。妇女的时间主要分配于家庭部门,男性的时间主要分配在市场部门的分工模式被认为是获得家庭福利目标函数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既然夫妻一方在家庭中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由一方从事家务劳动,另一方利用其在市场的优势参与社会劳动,夫妇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家庭产出的最大化。由于家庭分工是根据夫妻的比较优势,发挥各自所长的结果,所以,任何一方的劳动都应具有相应的价值。

(二)家庭经营成本的降低(防止积极财产流出)

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影响下,许多已婚妻子担当着从事家务劳动的主要责任。妻子从事的家务劳动自然可以减少家庭中雇佣保姆的费用,降低家庭经营成本,防止家庭中积极财产外流。“妻为家事劳动,则不须支付对价于他人,家计费用即可减少,则其减少部分,对家庭而言,就是家事劳动的价值。家事劳动之防止家庭中的积极财产流出之功能,即为其获得评价之主要根据。由于降低家庭经营成本是通过投人家务劳动的方式实现的,该降低的成本则为家务劳动的收益之一。

(三)家务劳动的交换价值

虽然家务劳动不具有一般商品的直接交换价值,但通过夫妻之间的资源交换以及“置换”方式,仍然可以实现其交换价值。

1.理性人假设中夫妻之间的资源交换

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他们具有抽象人的基本特征,即假定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理性、利己的,并且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在婚姻家庭中,夫妻会考虑婚姻的成本及从婚姻中获取的收益。家庭是一个资源交换的场所,只不过这种交换既包括情感等非物质的交换,也包括物质上的交换。现实中的男女有的偏重前者,有的更看重后者。“人是理性的动物,而社会生活是要求互惠关系的,人们的选择是建立在要得到最大的奖赏和最少的代价之下的,以便取得最大的利润或最好的结果。在家庭中,需要通过家庭成员共同投人共同经营,彼此分享家庭收益,获得对方经济上的供养及情感方面的爱与呵护。家庭成员应当共同投资于家庭,以获取投资的收益以分享,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家庭收益的最大化,增进家庭幸福。家务劳动是对婚姻非物质性的投资,对该投资除了精神与情感方面的回报,尚需要换取其投资应得的经济收益,此种收益是通过家务劳动换取非家务劳动方的社会劳动价值实现的。

2.家务劳动的交换价值

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萨伊的生产要素理论为基础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方法。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未将家务劳动价值核算在国民生产总值内。而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家务劳动实际也具有交换价值,符合商品的特征。只不过家庭这种生产单位生产的主要“商品”是子女,而不是传统的商品。“忙于抚养孩子的妻子用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换得’丈夫在市场上的工作,而丈夫则‘购买’妻子照顾他们共同的子女。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妻子家务劳动的交换价值。对于此,家务劳动虽然没有直接的交换价值,但其通过“置换”方式仍然可以实现其交换价值。事实上,家务劳动价值对准确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有关资料资示,仅一项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价值就约占国民收入总值的10--35%。

(四)非家务劳动方获得的人力资本

夫妻获得的收益除了经济上的现实利益,还包括一种并非直接以金钱形式体现的资本收益,即人力资本收益。“人力资本是一个人拥有的从事具有经济价值的活动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它主要靠学习、训练和经历来获取和积累,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夫妻一方从事家务劳动的过程中,由于夫妻经济方面的共同投人及一方对家务劳动的分担,使得非家务劳动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自身的教育、培训中,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而这些素质和技能使得人力资本投人方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终身受益。“学校教育通过提供知识、技能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人们的收人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收人分配的不平等与教育和其他培训的不平等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失业与受教育程度通常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在这些资本投资过程中,夫妻对人力资本在金钱方面的共同投资,极易获得夫妻及世人所认可。但夫妻在人力资本获得方身上投人的机会成本和精力成本这些隐性成本往往为人们所忽略。在婚姻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分享该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而一旦夫妻离婚,非人力资本方就不能分享该人力资本带来的收益。基于婚姻共同体的收益分享理论,此种情况下,此种人力资本一定范围的收益应当作为夫妻的共同投资所得。

三、夫妻家务劳动成本的分担与收益的分享:婚姻家庭法相关立法

家务劳动是一种需要成本、能创造收益、具有价值的劳动,这种承认应体现在婚姻法立法中。我国婚姻家庭法应从以下方面考虑由夫妻共同分担家务劳动成本,共同分享家务劳动的收益。

(一)准确界定夫妻家务劳动收益的范围

我国婚姻法规定,除另有约定外,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收人为夫妻共同财产,但现行婚姻家庭法并未将知识产权的财产期待利益(包括尚未投人生成的知识产权和继续性使用的知识产权后期使用的财产性收益)纳人夫妻共同财产范围,也未规定夫妻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一方获得的管理技能、专业技能、执照、文凭、资格等人力资本收益。我国现行婚姻家庭法的规定实际上缩小了夫妻共同收益的范围,减少了家务劳动的投资回报。因为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创造知识产权或获得人力资本的过程,需要夫妻共同的经济投人,家务劳动方在履行协助义务、抚养子女、照料老人等行为中通常也存在机会成本及精力成本。离婚时如果不对家务劳动方的这些成本给予回报,必然会损害其经济利益,降低投人方的自我评价,也不符合家庭经济单位的利益分享规则。因此,我国婚姻法应明确知识产权的财产期待利益为夫妻共同收益。同时,宜借鉴经济学中对管理技能、专业技能等人力资本的估算方法,规定夫妻婚姻期间获得的人力资本在离婚后一定年限内的收益为夫妻共同收益。

(二)增设夫妻家务劳动价值的量化方法

关于家务劳动的计算方法,国外实践中采用替代成本法则和机会成本法则等进行计算。在从事家务劳动一方的机会成本能够确定的情况,借鉴机会成本法则计算夫妻家务劳动的价值较为合理。如果能确定家务劳动方因从事家务劳动而失去从事社会工作的机会,宜以该丧失的机会作为家务劳动价值的补偿。如果机会成本的确立存在难度,则需要考虑相关因素,宜参照替代法则计算,但不宜采取简单的使用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标准计算家务劳动的价值(目前我国有学者提出用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标准计算家务劳动价值的主张),因为此种计算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会降低家务劳动的价值。

对于知识产权财产性收益,经济学主要采用收益法、成本法及市价法等进行评估。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评价,在稳健、可行和公允的情况较多采用对未来收益进行折现的收益现值法或净现值法进行计算。虽然这些计算方法还无法达到精确的程度,但不失为经济学计算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重要的方法,在家庭法领域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三)增加评价家务劳动价值的考虑因素

在衡量夫妻家务劳动价值时,应增设具体的考虑因素,包括非家务劳动方从家务劳动中的受益的大小,受益的期限及婚姻存续时间等因素衡量家务劳动的价值。

在评估人力资本价值时,应考虑以下因素:首先应考虑对人力资本方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的年龄,因为该年龄决定了人力资本投资后新增收人流的期限长短;其次应考虑人力资本的折旧现象,一定周期之后又需要新的人力资本的投人,该投资并非总是一劳永逸的;最后应考虑人力资本的取得需要夫妻共同投资、社会其他方面投资、人力资本获得方的主观努力及实现人力资本的前景等。因此,在采纳收益现值法或净现值法进行人力资本价值估价时,宜确定一定年限内人力资本的收益作为夫妻共同收益的范围,而不是所有的现值折算为夫妻共同收益。对此,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对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竞业禁止的年限限制(通常认为该期限与相关人员在前企业积累的人力资本或知悉的经营信息等相关)的规定,确定夫妻离婚后一定期限内获得的人力资本收益为夫妻共同收益。笔者认为,结合人力资本的上述特点,宜以人力资本持有人未来3-5年时间的预期收益折现为夫妻共同收益,对非人力资本获得方给予相应价值的补偿。

第11篇

关键词: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发展与创新

一、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1.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

斯密第一次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排除了从使用价值中去寻求交换价值的决定问题。他认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斯密进一步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不仅把交换价值的真实基础归结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而且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内部凝结的劳动量,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坚持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尺度的正确观点,但他比斯密前进了一步。一方面,他既认识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也认识到了两者的联系,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另一方面,他明确指出,绝大多数商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我的价值尺度是劳动量”。李嘉图批评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其劳动价值论有不少的错误。一是混淆了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和交换到的劳动,而这两者在量上是不相等的,购买到的劳动不能成为价值的尺度;二是将商品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混为一谈。李嘉图清楚地看到,价值是第一性因素,而分配则是第二性因素。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一)价值实体。价值实体,是指商品中消耗的人类的抽象劳动。就是说价值这个东西指的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二重性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使用价值。这里最重要的是马克思发明的劳动的二重性理论,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理论。这是理解经济学的枢纽点,不懂得劳动二重性就根本不懂得经济学。所以,必须要对它有个深入的了解。从劳动二重性理论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只有理解劳动的二重性,才能懂得的劳动价值论。

(二)价值量。就是指价值的大小、价值多少的问题。商品价值的数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社会平均条件下,用社会中等的劳动强度生产一个使用价值所需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宏观和微观双重含义,微观含义是指生产一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含义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讲的。宏观含义,是指社会生产这种商品的总量时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总量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宏观上的社会必要时间。

(三)价值的形式。价值的形式,就是指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一个商品和另一个商品交换的比例。交换价值有四种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的价值形式。货币是最高的价值形式,也是最完整的价值形式。用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就是一种交换价值,是一种最高形态的交换价值。所以,在的经济学中,价值、交换价值、价格三个词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混淆。所有西方经济学至今为止仍然都不区分这三个概念,都混同使用。这在现实当中会造成很多混乱。

(四)价值的实质。价值的实质就是商品中所能体现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人和人的经济关系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就是商品和商品的关系,就是劳动和劳动的关系,是物和物的关系。反过来说,物和物进行交换时所体现的就是人和人的关系。经济学表面上是研究商品和商品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商品背后是人。的经济学既见物又见人,认识到了商品流动背后的人和人的关系、劳动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西方经济学都是见物不见人的,他们不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只讲商品和商品的关系,即物和物的关系。马克思说经济关系是在物的掩盖下的人和人的关系,必须通过物而看到人。真正的经济学应该是既见物又见人,只看见物不看见人,只看见商品、货币、资本,而不看见人,这就会产生商品拜物教。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区别

第一,古典学派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说不清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为什么要创造价值。马克思发现了劳动二重性,他指出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之所以转化成价值,是由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特点决定。每个人生产的商品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那么这个商品怎么交换呢?每种商品都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无法比较它们的使用价值,商品不可能按效率来比较。具体劳动也不可比较。只有抽象劳动才能作为商品交换时的比较的基础。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而价值是人和人发生关系时必须使用的一个范畴,没有它,任何市场经济都不可能进行。创造价值的劳动必须是抽象劳动,只有按抽象劳动才能进行商品交换。所以,马克思说创造价值的不是具体劳动,而是抽象劳动。古典经济学不区分这二者,没有说清什么劳动创造价值。

第二,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不懂的价值的实质,不能通过物和物的关系看到人和人的关系。价值的实质是人和人的关系,古典经济学包括现在的所有的西方经济学从来不讲人和人的关系。而马克思的理论既讲物又讲人,既讲概念符号,又讲价值背后所隐藏的人和人的关系、社会与经济的关系。

第三,古典经济学不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古典学派对交换价值或者对于价值形式不做任何的分析,因此它也不懂得货币是怎么来的,价格是怎么来的,也就是不区分价值和价格。马克思对交换价值进行过充分的分析。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三节中专门讲述了价值形式,可以说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前无古人。因此,他揭开了价值形式的谜,认识到了货币的起源和价格的起源,货币是怎么来的,价格又是怎么来的,是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的。这是资产经济学从来没有做过,也是不打算做的事情。

第四,不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把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都混在一起。就是说,他们从价值和交换价值中找出自然的物质原子,从价值中找使用价值的物质成分。这是针对效用经济学而说。效用经济学派的特点是,他们把使用价值与价值混淆起来,把价值说成为使用价值。当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他们也对这一点区分不清楚,有时区分,有时不区分。

参考文献:

[1]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2)

[2]余孝军:《对亚当・斯密价值论的分析》载《渝西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4)

第12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资本;地租;货币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018-03

一、对劳动的一种深入认识,劳动在个体的累积效应

假设一社会只有两个劳动者甲、乙生产一种产品,两人不加任何区别。W是甲乙两人均要求的劳动最低支付曲线,Q是产品的产量,t是劳动时间,BC是现有的劳动生产率。A是一种发明创新的突破,它是某人对现有的生产与技术的掌握与熟练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使得生产率有显著增长。如果没有A,两人的最优支付为E,而现在最优的是,对甲支付D,对乙支付A(设CD=AB),或者二人互换,且要求完成相应的劳动时间。通过这个例子想要说明的是,科技发展进程中的大多数发明与创新是个人的经历,知识与思维的高度凝结,绝不可能分摊给多人完成,且对于个人是具有成本的,但也是可以替代的。

再引入学习效应,假定一项事业可以分成均等的K份加以管理,管理对象只有好坏两种状态,处于好的状态的概率为。,且有很多个相同的管理项目和管理者,管理的需求与供给双方都是完全竞争的(不考虑多层级)。W=kn(k-1+1)1-n[ax+c-b(k-1+1]n,a,b>0,W是每个管理者在相应条件下要求的最低支付,k是本轮管理的规模(用份数表示),k-1是上一轮管理的规模(设k>k-1,k<或=k,当k-1=k时,W=K(ax+c-bK),D是这项管理的需求曲线,S(∑W)是供给曲线。n,a,b的取值在一适当的区间内,可以推知的情况是,这项事业最初是交由K个人管理,最终是由一人管理,∑W终=KnK1-n(ax+c-bK)=K(ac+c-bK)较∑W初=k(ax=c-b)降低了。

二、社会生产的结构

花费在生产资料上的社会劳动时间总是有一个存量,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技的新旧更替不断增长,所增加的部分为生产资料存量的增加量。比如,一批投入生产的机器,假定生产规模一直不变,这批机器的数量由于机器的有形折旧一直不断被新投入使用的完全相同的机器弥补而保持不变,可以预见到某一天,由于科技的进步,这批机器由于精神折旧使得其价值几乎为0,不再用于生产,当这批机器全部被回炉炼回钢铁再生产出新式的机器,原来生产这批机器的社会劳动时间因此永远被固存了,而花费在新式机器上的社会劳动时间也成为了新的生产资料存量的增量。

将生产资料存量的增加量与最终产品和服务作为最终产出,而将生产过程中所有用于购买最终产出的支付视为最终支付,将生产维持社会所需的生产规模而需弥补生产资料的有形折旧的部分看作生产相关产出的上部阶段,将销售也纳入生产进程作为生产的下部阶段,可以将社会生产简单地描绘如图。

三、“立体”而非“平面”的交易支付

假设某种最终产出的生产过程自上而下自然地分成5个阶段,每个阶段由对最终产出的增值表示,如图。可知连续的生产进程中,除第一阶段外每个阶段都必须先将上一阶段的产品以前面全部阶段的增值量买下,这种购买部分上可以是以商业信用赊购赊销的形式,完成增值后再向下传递;各阶段的产品销售的资金回流与最终支付也会存在负的时间差,也就是说各阶段还要先买下本阶段的部分增值;这样最终产出的价值就被重复核算,所以由于社会分工十分复杂,要完成这个生产进程每个阶段就必须有一笔与最终产出价格和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货币沉淀下来。无论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增量的资金和各阶段的营运资金的价值补偿,还是赊购赊销中的商业信用或直接或间接地都是以生产要素未来对各阶段部分增值的索取权为担保的,这里的生产要素一般是指资本或土地。

在货币M1框架下的一种理想情形。续上,再假设:(1)生产进程中的各阶段开始时在银行中刚好有足够的存款能保证各阶段相应开出的支票足额兑现;(2)生产各阶段的购买完全垫支,各阶段必须将前面阶段和本阶段的所有增值买下才能生产出产品;(3)最终支付全部以现金的形式流通,所有交易支付都是同步一致的;(4)各阶段的自有资金、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的比例相对不变,经济稳定。存在以下的循环:最初,每个.阶段持有用于购买本阶段增值的现金并开出与前面所有阶段值总额相等的支票用于购买上一阶段的产品,比如,第4阶段持有购买第4阶段增值的现金并且开出与第1、2、3阶段增值总额相等的支票,购买发生后,前一阶段收到这笔支票,将与此阶段增值额相等的部分兑换为现金持有而将剩余部分作为在银行的存款划归其账户,比如第3阶段收到第4阶段的支票后,将与第3阶段增值额相等的支票兑现而将与第1、2阶段增值总额相等的支票作为第3阶段的存款继续存在银行,同时,生产进程中最下端的阶段将最终产出售出获得总额与所有阶段的增值总额相等的现金,将与以前阶段的增值总额相等的现金存入银行,剩余现金继续持有,从而完成循环,两类货币回归平衡,比如第5阶段将最终产出售出后获得与第1、2、3、4、5阶段增值总额相等的现金,之后将与第1、2、3、4阶段的增值总额相等的现金存入银行,而继续持有与第5阶段增值额相等的现金,回到最初的情形。因此,经济若要保持稳定,银行的存款准备,以最终支付形式存在的现金,生产进程中沉淀的现金和支票存款都需要同时保持一定比例,利率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这还需要一个完善的银行金融体系。

四、萨伊分配理论的解析,资本与土地索取权背后隐含的劳动求偿

Tx、Ty为生产最终产出X、y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两式的结构可知,P与T具有相同的经济学意义,都是表示资源对产出的约束,但在生产关系的层次上来说,人的劳动(贡献)才是对产出的唯一约束。

假设存在一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系数 (可参鉴第五小节),由此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任何一个经济参与者从最终产出中获得的效用相互之间实际上是不能也是不用比较的,单独构成上面各自的数量方程关系,从而一般均衡可以建立在下面一个假定的基础上。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劳动投入生产并且以科技发展水平允许的最优生产率生产出需要的每种产品的数量满足自身消费,达到各自的效用最大化,社会分工和交易不过是为了实现这样一组最优的生产率而已。

实际上自然资源对产出是有限制的,这样就有了对固定

量的生产要素支付问题。

如果最终产出x的生产中必须要某种生产要素M,M的数量相对于人的劳动是稀缺的,这样就使得上述系列方程组不再成立,为了配平这一系列方程组,在关于x的项的分母下面全部添加TX,M,使得所有人对x的总消费量等于总产出量,TX,M就变成了是同人的劳动贡献并列相当的对固定生产要素按其“贡献”的索取权支付,如地租。但实际上并非一定如此,比如,在x没有生产之前,某人发明创新了生产x所必需而且仅缺的一项技术,假定此时M的价值为0,技术的发明创新者将M的所有权以代价0买下,并将技术投入生产出x,则可以通过固定要素按其“贡献”的索取权或是以由此形成的公估价值将M(附加技术)卖出获得发明创新这项技术的劳动补偿;同样,一个生产x的生产要素"的持有者直接向发明创新者支付1买下技术投入生产或是由生产要素M的持有者借给发明创新者一笔资金以公估价值n将生产要素M买下,由他将技术投入生产,待生产要素M(附加技术)升值后,再以公估价值m卖还给原生产要素的持有者,在公平交易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两种情况等价,可知1=m-n,实际的收入分配由市场、经济条件决定。

资本可以看作一种半固定量的生产要素,在短期资本是“稀缺”的,但在长期当资本的“贡献”所隐含的人的贡献(劳动)得以补偿,由于竞争,资本自由流人生产进程得以“充足”,生产得以充分调整,理想条件下,已投入生产进程的资本的租金TK趋向于0。但竞争过程取决于许多因素,并不是完全的约束机制,发明创新中包含的劳动决定着竞争力的大小和仿制的难易程度,但产生的收益可能是远远大于公平的劳动补偿或是说潜在的最优支付。而且发明创新的普及存在阻碍时(有时是纯粹的垄断)产生的收益是在其所有的产生要素持有者之间进行分割的。再有,如果因为经济波动等生产中的资金耗损要以一定的市场利率引入新的资金时,就会保留相当的实际利润率,同时也保证了生产中的资金不会流出。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需要新的理念和思维,新的商品生产者取代旧的生产者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五、统一看待所有的支付形式与多样的支付形式存在的意义

①W1=wt

mu1、mu2、mu3、mu4为工资率w=0.5、1、1.5、2时劳动的边际效用曲线,w越大,mu递减的速度就越快,在纵轴的截距越大(几乎成正比),mc是单位劳动时间的边际成本,换句话说就是消费1单位时间闲暇的边际效用(以私人劳动计,假定mc不随w变化)。可知w曲线的移动方向与mc曲线的移动方向一致,由此也可以引出成本比较项

②W2=wt=k1W2

(W2是实际支付,w是工资率,k1是一般的利息收入占实际支付的比重,如股息、债息、银行利息等(或者k1是税收负担占实际支付的比重,前面的加号变成负号),

这样工资率就有了一定弹性,比如,在②括号中所描述的,向某人征收所得税,在一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这样认为:他所承担的税赋部分相当于按时偿付的一定量的欠款,那么不同工资率对应的劳动边际效用曲线递减的速度降低,保持劳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工资率w0可以降低,但不能够低于w1,因为劳动的边际效用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如②式所述存在一般的利息支付时就会出现与税收类似但方向相反的影响,在适当的条件下同样可以这样认为:当w较小时实际支付更接近于①式,当w较大时,mu递减的速度加快,从而工资率的要求提高了,实际支付更高。可知,实际支付额也取决于支付形式。

再比如,③W3=W0+k2W3

(W0是一笔资金附加利息形成的连续稳定的收入.k2W3是将这笔资金进行积极投资获得的超额收益部分,t是投资行为,W3是实际收入,

不同的公平且可行的支付形式之间比较才具有剩余,简单而言,如果保持相同劳动的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实际支付(②W2、③W3-W0大于①W1,支付形式②、③相对于①具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