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荷花淀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看成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他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技校阶段学生还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现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心理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自然科学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怎样在技校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技校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泪珠与珍珠》《中国文化的骨骼》《荷花淀》《我为什么而活着》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拣麦穗》《泪珠与珍珠》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如《迢迢牵牛星》《荷花淀》《行行重行行》等。还有表现其他内容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
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这种“回避或禁锢”的做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作品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讲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如讲到《荷花淀》的爱情内容,要用爱情故事里奏出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赞歌去感化学生。讲《行行重行行》时让学生明了爱情表现出的崇高美德:真诚、挚爱、负责和奉献精神;讲《与妻书》时,阐明国家和小家的关系,从作者令人动容的娓娓叙述中表现出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爱浓情。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前面笔者已说明,在技校阶段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在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在教学态度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对学生的有益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并把这种引导看做是语文教学,特别是把这种引导看做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闭塞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土地》、《荷花淀》、《故乡的榕树》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如《与妻书》、《荷花淀》、《孔雀东南飞》等。还有其它的如表现气节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这种“回避或禁锢”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上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如讲到《荷花淀》的爱情内容,用爱情故事里奏出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赞歌感化学生。讲《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明了爱情表现出的崇高美德:真诚、挚爱,负责和奉献精神。讲《与妻书》时,阐明国家和小家的关系,从作者令人动容的娓娓叙述中表现出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热浓情。这样,结合课文我们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当然也不回避早恋成功的实例,但一定要强调它们的比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前面笔者已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这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记得吕叔湘在论及语文教学根本问题的时候,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语文教学的问题说千道万,语文教师是关键。”暑期培训中,北京市教育学院崇文分院韩明英老师给我们播放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课例,观看了这堂课的教学案例后,我对吕老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师善教与否,效果与否,主要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新不新,活不活,而取决于语文教师自身素养是否深厚,语文实践活动是否丰富。
其一体现在教学设计上。教学目标很明晰,学生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得非常好,更重要的是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学后教”,将学生读文本的感受一一批注,生成课程资源,使写批注、评批注的过程贯穿课堂始终,这样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自己是课堂上主人翁的地位,学生的想法、见解被充分尊重,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目标,整堂课课堂严谨,一气呵成,给人以全新的感受。所以我觉得新课改后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将学生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了解学生对文本最真实的想法,然后再因课设法,而不要一成不变的按自己预设的课堂进行。
其二体现在教师的学识和机智上。“一花一世界”,通过一堂课足以看出这位老师的专业素养深厚。据韩明英老师说,课前只给了10分钟时间教师与学生交流,教师再收集整理学生的批注,而当一学生批注第四段任公的开场白时说“任公是老顽童”,教师能马上引用的评点“一团孩子气,毫无城府”来称赞这位学生与大家的思想不谋而合,仅一个小细节,足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敬业精神。我们都知道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一节好的语文课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师应该把各种因素都纳入自己的关注视野,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如果教师不充分备课,不多读书扩大自己的视野,那么面对课堂的即时生成有时是很难招架的。记得我曾经在教学《荷花淀》时有学生认为水生是一个被颂扬的对象,但他在临出发前对妻子提的要求是不是有点不人性,幸好我之前看到李镇西老师在他的课中提到过这个问题,所以在让学生讨论后我也能从容自如地回答这个问题。难怪思想家黄宗羲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所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与时俱进。
其三体现在指导诵读上。整堂课读的意识非常强烈,读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齐读,个别学生读,对读,活动丰富,学生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而且读的内容都是有指向性的。尤其是教师的范读,声情并茂,可以说将整堂课推向了。我记得当时学生似乎还意犹未尽,良久才想起雷鸣般的掌声,这里教师的朗读水平之高,普通话之标准,感情之丰富,我想对于学生都是很好的感化,这也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吧。
其四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上。我这里所说的爱是指教师要把学生当做朋友,真诚地对待他们。记得我曾经听过一堂优质课,授课教师模仿了2008年湖北省优质课比赛中华师一附中一位教师主讲的《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按说小说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可这堂课上了不到10分钟,教师与学生就无法对话了,是学生水平差吗?这些学生可是当地重点高中的。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做到把爱献给学生,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从上课开始直到课堂结束,这位老师都是站在讲台上,自编自演,尽管她的教学设计也不错,重点分析宝黛的人物形象也是学生喜欢的,可教师给人的感觉就是高高在上,她为什么不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呢?为什么不体现她对学生的爱呢?最后好了,学生干脆不理你了,剩下她自个在那自问自答,即使发现问题后她还是不知补救,依然在那掰弄着电脑,学生干脆也不打扰她了,这堂课不只她难受,听众也别扭。所以我以为教师的爱不仅体现在课余,在课堂上也能体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把学生当朋友看待,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各教育部门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一个不重视自身素养提升的语文老师,试问他还有书可教吗?因而教师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之余要不断反思,不断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使学生难以忘怀的可亲可敬的师长形象。
谈幼珍,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石。责任编校:老 猛
我们知道,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吸收信息,而这些,大脑起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几乎分为结构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大体说来,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学习的革命》)。不可否认,教学中,严密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左脑的发挥,然而,长期下去,右脑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忽视。所以,我们应该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活动的而又带有思辨的现代化媒体引入教学,充分发挥右脑的功能,通过直接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同时开发学生左右脑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
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现象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因此,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迫在眉睫。
三、电化教学的初步尝试
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其中更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描写山川景物等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的赞颂之情;有的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社会的风貌,从而激发人们的同情、赞美或憎恶。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的对象,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欣赏、鉴别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形象,使其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即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含蓄性。优秀的作家,正是通过对声、色、形、情等方面的描绘,来感染读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语言特点,强化其作用,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利用语音手段,辅助教学。茅盾先生的小说《春蚕》中,描写小轮船的汽笛的声音是:“呜!呜,呜,呜──”,只用了四个字,三种标点符号。如果我们把它单纯作为科学语言来看,则启发读者的感官,让其联想,具体说明了老通宝被第一声汽笛从沉思中惊醒,随即他又听到了两声短促的汽笛叫声。再进一步分析,这四个字,三种标点符号,反映了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经济渗透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农村,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社会现实,揭示了老通宝以及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贫穷落后的根源。学习这一段时,教师请同学们朗读,并录下音,反复比较,然后再进行分析,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再如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其中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里边十四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调动了人的视觉与听觉。这里,作者不仅表现了再现音乐的才华,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述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学习这首诗,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描摹理解不深,但我们如果借助CSC备课系统的多媒体朗读,便可使学生进入到一种放松的状态中,进行联想、比较,学生理解起来就方便多了。
利用幻灯片、录像片,辅助教学。鲁迅先生的《药》中,描写一群人观看杀夏瑜的场面时,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对这群看客,要是制作一张幻灯片:一边是一只被手提着的鸭子,一边是一群伸长颈项的人。制作时再夸张一些,教学中一放,不用教师多讲,学生就会有一个形象而深刻的印象。
孙犁的《荷花淀》第二段:“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制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一段描写,如果不深入分析,轻易地忽视过去,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这段文字,前半部分描写了白洋淀水乡的辽阔无垠以及盛产芦苇的富饶景象;而后半部分却是通过大家对白洋淀席的赞誉,表现白洋淀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理解到这个程度还是不够的,还要深究此处的描写同表现作品的主题以及展开情节的关系。因为,水乡是这样的美丽富饶,白洋淀人民又是这样的勤劳智慧,那么,当日本鬼子的铁蹄践踏这块美好的土地、威胁着这些勤劳勇敢的人民的时候,只要稍有一点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人,能不奋起斗争、保家卫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和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吗?以水生为代表的年轻人的参军,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年轻妇女们在斗争中的锻炼成长,都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出现的。这里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突出作品主题、促进情节发展的作用。学习时,如果先放一段录像,既能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的印象,又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推出,大大方便了教师与学生。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学习《风景谈》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计算机制作六幅画面,借助声、像的巧妙结合,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沙漠驼铃”一幅画面,先推出自然风光──辽阔、平坦、空旷、寂静、燥热、单调的沙漠;然后,推出人的活动──驼队出现,声色俱备,顿时使荒原充满生机,从而突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
当然,其它文体的课文、不同的课型一样可以利用以上手段。例如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中,制胎、掐丝、点蓝等工序,如果借助计算机,学生很容易理解。这里不再赘述。
尴尬一:故弄玄虚,目标迷失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的一段“情境导入”:教师身穿白衬衫,臂戴黑袖章,手持小白花走进教室,然后,哀乐响起,师生一起默哀三分钟。
这样的导入设计可称得上是匠心独运,老师所营造的气氛与课文似乎天衣无缝,预想中学生一下子被所营造的气氛感染,好像真的身处庄严肃穆的马克思墓前聆听恩格斯的讲话,这是一个多么精彩的导入啊。然而,台下的学生却窃笑不已,听课老师有芒刺在背之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不是导入,这是作秀。导入贵在自然,贵在贴切,贵在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精心”需用在点子上,不能摆噱头,引起所谓的“轰动效应”。
再看鲁迅的小说《祝福》。上课铃一响,执教老师满脸严肃地说:“昨天晚上,在鲁镇郊外发现一具女尸,我已派出三个调查小组分赴鲁四老爷家、贺老六家和卫老婆子家做了调查,要求迅速侦破此案,现在就请三个调查组汇报各自调查到的案情。”最后老师总结:三个小组的同学办案迅速准确,很有侦破天赋,将来可以做出色的侦探。
难道这表面上的分组调查就是研究性学习课?我认为这是因为没搞清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探究。首先,问题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中需要着重理解和掌握的,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鉴赏常常流于对文本内容的粗略感知和理解,对于文本中重要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不愿做更为深入的揣摩,对作品深层的意蕴不愿做进一步的发掘,至于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只等着老师告知,而这些恰恰既是有效地进行阅读鉴赏的关键,又是高考语文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因而必然是探究的主要内容。其次,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课文已经对问题提供了明确的信息,或者学生想一想就可以获得解答,那就没有什么探究的价值了,符合学生的实际并不等于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获得结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探究的思路或者需要课文以外的信息,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结论,这种探究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作用更大。最后,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实际上,与阅读鉴赏同时产生的就是个性化的审美,每一个读者都拥有自己解释文本的权利,因而对同样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能做出自己的解释,获得自己的结论。问题本身如果不具有开放性,是否值得探究就是一个问题了。
其实这堂课根本没有必要上成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课”。何况,再怎么课改也不会把分析人物形象、训练语言表达、挖掘主旨内涵等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给改掉。
尴尬二:荒诞搞笑,内容空虚
有位老师教学《陈奂生上城》时,安排两位学生进行陈奂生“住招待所”一节的情景表演,女生扮演服务员(大姑娘),男生扮演陈奂生,老师自己做旁白朗读。
这一教学设想无疑很有新意。可是,表演中,除了学生苍白无心的对话、滑稽逗笑的动作、矫饰无神的表情和老师故作投入的旁白外,还有什么呢?那位男生从上台之始的拘谨笨拙到最后在讲台上的活蹦乱跳,引得观看的学生捧腹大笑,在场的教师也忍俊不禁。笑过之后,我们不禁要问,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竟是这副形象吗?陈奂生这个普通农民花5元高价住一宿(做7天还要倒贴1角)的那份肉痛的感觉“扮”出来了吗?没有,陈奂生想寻个究竟的惶惑不安,接到发票时的惊疑、忐忑,出了高价却遇冰霜的愤恨不平,报复泄恨的自私、等一系列复杂难言的心理变化“演”出来了吗?也没有。刚刚摘掉“漏斗户主”那顶物质贫困的帽子,却又暴露出精神贫困的转型时期的农民典型形象,从那位男生扮演的角色身上体现出来了吗?更没有。角色是扮演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然而学生一节课得到了什么呢?
“角色扮演”是体验性教学形式之一,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一样,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然而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肤浅和幼稚,导致“角色扮演”成为荒诞的闹剧表演,不但起不到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感悟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曲解,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这样的体验还有教学效果可谈吗?难道我们对这样的体验不应慎重吗?
尴尬三:虚情假意,意境全无
教《荷花淀》“夫妻话别”一节,老师乐此不疲地叫一男生一女生课堂话别。
夫妻间微妙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学生怎么可能扮演得了呢?作为“听众”的学生又如何能从他们假意的扮演中真实感受到水生嫂的忧虑、关心、埋怨而又顾全大局的内心世界呢?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拙劣的表演不具有真情实意,不能激起“观众”的情感涟漪,教学便流于形式。难怪有学生当堂向老师提出:“我怎么没有水生嫂的那种感受呢?”
教学《长亭送别》一文,扮演崔莺莺的女生用“送君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交代,路边的野花呀你不要采”的歌词来向扮演张生的男生话别,引得部分学生在一旁起哄,听课的老师也啧啧嘘叹。
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著,但也是她对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崔张泣别,凝重的离愁创造了悲凉、感伤的意境,却被学生前俯后仰的笑声所取代。这样的一些情境式体验,实属课堂上的闹剧,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教风。
写人物短评,写事件短评,不但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而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完《茶馆》后,运用人物评论的形式,让学生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写人物短评。
一、抒发真情实感,写出具有感染力的美文
要做到:融入话剧,感受人物情感,与剧中人物同哭泣、共欢笑。感情真挚,饱含深情。或批判,或赞扬,爱憎分明。
[学生习作]
命运的捉弄还是把你逼上了那条绝路,轻轻的你走了,却迈着你无比沉重的脚步。
一个充斥着邪恶的秋夜,你还是留恋着你的那个伴你一生的茶馆。于是你的魂飘到了这个乌烟瘴气的“泪城”,你远远的便看到曾经萧条的茶馆如今变的何等的繁华。你还是免不了伤心,还是挥不去你那曾经的伤痛。
曾经年富力强的你继承了你父亲的茶馆生意,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你精明能干,善于应酬,为了生存,在那个黑暗的旧中国你也在不断的改良,但是,无论怎么改良都摆脱不了你悲惨的命运。当那排山倒海的气势向你袭来时,你才真正觉悟了。弥留之际,你悲叹自己的命运,既无秦二爷那种实业救国的远大志向,也无常四爷不甘受奴役敢作敢为的正义感。
于是你选择了离开,选择了在伴你一生的茶馆悬梁自尽,死成了你的宿命之源。
这时的你已是泪眼朦胧,痛苦的回忆使你更加厌恶这个黑暗的社会,而你对那个茶馆却又生了几分怜爱。于是,带着不舍,伴着秋风,你又飘到了那个没有了利害纷争、没有了仇恨、人人平等的“自由王国”。
(高三16班 徐艳伟《痛苦的回忆》)
二、运用发散思维,多方位探讨人物性格,形成独到的见解
针对大家有争议的人物进行评论,形成自己独到而有说服力的见解,要做到:见解深刻,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
[学生习作]
世人皆说:“十七岁的少女是盛开的百合,纯洁芳香;十七岁的少女最无忧最无虑;十七岁的少女陶醉于美丽的梦。”可她,有着同样美丽的花季年龄,但却只能在黑暗中开放。
小丁保,美丽的名字,美丽的人,却有着黑暗的梦。在那个吃人的、到处散发着死人气息的社会,那个如一滩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的社会。一没父母,二没钱财,三没靠山,四没手艺,只有美丽的脸蛋。为了生存,她只有吃着青春饭,直到香消玉殒,红颜老死时,便也是她随风逝去之日。
为了一日三餐饭,她虽然谁的胳膊粗就跟着谁,如墙头草,可她也有着王熙凤的泼辣,对寄生在她们身上像刘麻子这样的人,用刻薄的语言直戳他们的要害,去揭他们的短,用风凉的话抚慰自己破碎的心。
别人眼中,她是不干净的,是残花败柳,是玩偶,是满身污迹的残败花朵。可她也有着百合圣洁的心,她甘冒风险,给王利法送信,有着那个时代最不值钱的东西――同情心。
或许她如柳絮,永远只跟着风走;或许她如墙头草,只会两边倒;但她更是失足泥沼的百合,更是开在黑暗里的、盛开了的、怒放着的纯洁百合。
(高三16班 李春霞《黑暗中的百合花》)
三、深入挖掘人物精神,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训练优质的论述语言,为写好优秀论文打好基础。要求:深入思考,准确表述,严密论证,优化语言。
[学生习作]
斗转星移,世态变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不为武所屈,君不向禄低头,君不为贫所变。你的心中没有谄媚,没有屈服。你有刚强的意志,坚毅的品格。你的赤子之心将你升华。
啊!我心中的大丈夫――常四爷。
四爷,你的坦荡使我钦佩,你生在统治阶级,却不骄奢逸。你看透了社会,也为之发出呼号,“国之将亡矣”,因此你被囚禁一年,而你并没有屈服,并没有停止你那心中的民族情感。你参加战争,熊熊烈火你已经历过,死亡对你无所畏惧。
姓常,人不“常”,心不“常”。你有着平常的血肉之躯,却没有别人的那种愚昧,你有着不平常的爱国心。
四爷,你临死时绝望地说:“我爱咱们的祖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是呀,在那个社会形态下,中国的一切都不平常,坏人活得那样“好”。而好人却在他们的压迫下挣扎。你是我心中的大丈夫。你的大无畏展现在那种社会中,你喊的好,就应该为这种不忿而呼喊。
大丈夫就应一生坦荡,一生不变他的初衷,为心中的那份情,那份义,那份爱作出无畏的牺牲。
人生难得大丈夫,此乃心中常四爷。
(高三16班王自远《谁是大丈夫》)
他敢作敢为,富于正义,直言不讳。朋友有难时两肋叉刀,在所不惜;国家有难时,他挺身而出,无所畏惧。虽然贫困,但他仍有着对新生活的希望;他无视那些给洋人办事的走狗;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他仍是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国家作贡献;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响当当的男子汉,敢于对社会的不满反抗,他就是常四爷。
他一生做过许多善事,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他雪中送炭;对无人照顾和料理后事的松二爷,他将自己的善良发挥的淋漓尽致;对饥饿难耐的妇女,他给予面汤;他同情那些受欺压的人民,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看见别人挨饿,人性在他身上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然而他的结局却是那么的悲惨,奋斗了七十年,却落得卖花生仁。而且,连自己死了也买不起棺材,也没有认为他撒纸钱,他最后落得个在街上捡人家撒剩下的纸钱留作为自己送葬。命运的捉弄,使好人悲惨的死去,恶人却潇洒地活着,生命好像是一场戏。
虽然命运是这样的捉弄人,但是他的侠肝义胆是永远不能被抹去的。不一样的人,演绎不一样的人生,常四爷将傲视群雄,独领数百年。
(高三16班 史慧洁《侠肝义胆》)
话剧的人物可以这样评论,小说、诗歌、散文中出现的人物、事件同样可以进行评论。现实中的事件亦是如此。近几年高考作文注重对学生评价能力的考察,一定多训练。如2007年的漫画作文《摔了一跤》,是在反思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弊端与缺失。2010年的作文《猫吃鱼》,实际上是对一些只知道看着盘中的鱼而不坚守自己岗位职责的人的批评。经常进行思维训练,写人物和事件短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作文耗时费力,学生厌烦。不妨经常性地采取这种小作文的形式,学生不但喜欢这种形式,还易于集中思考,写出好文章。不断训练表达能力、思维习惯。这样,大、小作文交叉训练,会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欲使形象丰满,巧用描写河南固始慈济附属中学夏伟军
“形象丰满”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关记叙类文章的要求之一。它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多种描写,使人物“活”起来,使人物有血、有肉、有感情地跃然纸上,丰满可人,呼之欲出。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肖像描写,凸现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就是对富有特征的外貌(包括容貌、身体、姿态、服饰)的描写。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这样一段描写: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这一肖像描写,把祥林嫂因丧夫失子及受鲁四老爷等人的严重打击后,精神完全麻木的形象凸现了出来。
二、语言描写,活现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对话或独白的描写。它也是展示人物个性,丰富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如孙犁的《荷花淀》中描写四个青年妇女寻夫前在水生家里的一段对话描写:
甲:“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乙:“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丙:“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丁:“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段描写把第一位精明细心,第二位胆大爽朗,第三位谨慎小心,第四位天真温顺的特点活现出来。人物形象鲜明。
三、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具体行动过程的描写。如巴尔扎克《守财奴》中对葛朗台老头生动精确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守财奴形象,当看到金梳妆匣时,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弥留之际,“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这里的“一纵”“一扑”“一抓”等动作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出葛朗台守财奴的本性。
四、心理描写,彰显人物形象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特定情境下的感情、情绪、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描写。如莫泊桑在《项链》中描写路瓦栽夫人向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出席晚会而如愿以偿时的心理活动,就借助了动作描写,来刻画她欣喜若狂的心态。文中这样描写:
“她跳了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这“一跳”“一搂”“一亲”“一跑”的动作,使她欣喜若狂的形象再现在读者面前。
五、细节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就是对现实生活中本不引人注意的细微末节的描写。它是展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如孙犁的《荷花淀》中写水生嫂听说水生明天要到大部队去时的心理反应: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一细节,就把水生嫂听到丈夫参军时的复杂心情及急于掩饰的心理展现在读者面前。
六、情景描写,渲染人物形象
情景描写就是通过对一定场所,一定环境的描写来达到以景衬人的作用的描写。如高考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作者一开始就营造了深深的庭院、迷茫的灯光、扑火的飞蛾这样一种压抑的情景,而“就在这时……昭君走了出来,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这样,昭君为国献身的形象就突显出来。
七、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关键词】原生态;阅读;基本原则;途径
正文:
“原生态”即物质的初始形态。学生生命的“原生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的本来面目,它是学生生命创造力的自由释放。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以无忧无虑的阅读心情,无欲无求的阅读心态,进入无我无他的阅读境界,此之谓原生态阅读。原生态阅读强调的是阅读环境的原生态。即维持阅读意义的原汁原味;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力求阅读客体的有声有色;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原生态阅读”实在是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打通语文中、高考阅读“瓶颈”的一条有利措施、有效途径。
(一)独立阅读,维持阅读意义的原汁原味。
“独立阅读”,就是阅读者不经过任何人、任何资料的点拨提示,就能将某一文本读“懂”:知道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甚至还有“如果我写……”这样的阅读后的反思或冲动。这样的阅读能力对于常人来说,或许要求高了些,但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中学阶段基本练就这样的阅读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独立、高效地阅读文本,尽量多地获取文本信息并能解析、评价有关文本问题的能力。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1、激趣。以名家的阅读经验、成功经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今中外发愤读书而成才的名人数不胜数,古人更是道出了读书的好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经常性地向学生灌输多读书能使人受益终生的观点,使他们明白多读书、读好书的作用。
2、延伸。立足课堂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在落实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一目标后,让学生课后对比阅读颜元叔的《荷塘风起》、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比较同是写荷花的三篇文章在写景上的不同之处;教授《荷花淀》时,带领学生从中国古代所崇尚的“天人合一”“适中和谐”的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激发了学生阅读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文学作品的兴趣。教授像《林黛玉进贾府》这样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注意设置能吸引学生课下阅读全篇的环节。
3、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比如师生共读一部优秀作品,然后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或学生自选优秀作品,利用阅读课的交流时间推荐给大家,或在课前三分钟演讲时交流精美语句等,这种交流,不仅反馈了读书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选择、归纳、概括、组织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独特的见解和体验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这个动力,学生才会挤时间读,有滋有昧地读,从中汲取知识,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
(二)自主阅读,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
自主性阅读是相对于被动阅读、机械阅读、他主阅读而言的,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主动构建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阅读。自主性阅读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把需求转化为明确可行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和强烈兴趣,密切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思考方式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进行学习效果评估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帮助学生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首先,创设自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其次,激发自学动机。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①主动汇报,交流学习。②互相讨论,及时评价。③大胆发问,鼓励创新。
(2)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三)个性阅读,力求阅读客体的有声有色。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个体调动全部的心智和情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从而对作品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的教学方法。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尊重阅读主体的自主性,倡导阅读实践的探究性,承认阅读结果的差异性。那么,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呢?
从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来看,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个性化阅读应体现阅读主体的自主性;(2)个性化阅读应体现阅读实践的探究性;(3)性化阅读应关注阅读过程的调控性。据此,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大体可以分为:
1、引导批注阅读。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
2、强化“阅读反思”。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自我思考;二是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3、注重延时评价。因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所以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四)多元阅读,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
阅读在发展,阅读的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美食家用舌头阅读酸甜苦辣。这一切阅读都和书本的读者共享辨读与翻译符号的技巧。阅读在发展,它是一种潮流,它是一种趋势。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与外界的接触,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的阅读。
1、多元化的朗读方式促进学生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感受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内涵,四读高效运用,让课堂充满朗朗的阅读情味,让阅读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命力和感受力。
朗读多了就会促进理解,教师要重视阅读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读书很重要,不仅积累知识,习得语感,更重要的是阅读还能教会我们驾御文字。通过诵读感知文章,打开学习语言的窗口,增加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朗读要重视理解的直觉性,敏锐地识别语言的内涵和情味好坏。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能体味到知识与技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激发出学习兴趣。在朗读的亲切体会中,学生就能够讲内容和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内涵,体会到韵味,感受到美感。语言的味道在朗读中受到第一感染,熏陶,语言的魅力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实现内化,学得真知。
2、粗读浏览、精读研究、快读和慢读共同进步。如果我们在阅读中将精读和慢读结合起来,就能撷取丰硕的果实,实现阅读能力的最优化提升。
略读史针对快速浏览信息而言的,是书目、标题、文章内容、有用信息的筛选,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筛选信息。精读则是针对重要信息而言的,对精词、好句、好段的揣摩,欣赏,实现语言精髓的有效汲取和提升。在略读和精读的交替中,学生可以增加阅读的质量,提升阅读的效率,提高阅读的能力。
3、制作阅读笔记,凝聚知识宝库。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读书做笔记,会使阅读效果提高,做笔记在阅读积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教育学生制作好阅读笔记,重视下面的制作方法:
(1)卡片式笔记,这样归类整理、管理使用能记录经典的语段,帮助收藏重要的阅读资料。
(2)摘评式笔记,在摘抄的过程中发表对人和事情的看法和观点,讲解理由,这样能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剪贴式笔记,摘抄相对比较费时间,通过剪贴可以实现更好效率的提高,在剪贴过程中分类别整理,例如祖国风情,历史长河,科技博览,动物世界,音乐无限,名人故事等。
进行感恩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感恩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外,在塑造学生人格、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也应担起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责任。
二、对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传统美德。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加强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外,还要让他们具有以“感恩”为主的道德品质。
1.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
包括感恩在内的道德素质是个体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学校有所不同,很多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及自控能力较差,会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迟到、旷课、厌学、不尊重他人,甚至有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发生。因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把握好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程性质,注重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社会培养更多道德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2.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
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来说,如今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对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仍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正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中职学生将是我国未来建设力量的主力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素质高低、成为影响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除了教会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感恩意识都没有,将来是很难成为社会合格的从业者的。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生命个体完善的过程。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情感,贯彻感恩教育,为学生建立“精神”账户。
3.符合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求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以感恩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把感恩教育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了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职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的素材,进行感恩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和引导。
(1)挖掘养育之恩。
教材中很多课文都从多角度去表达亲情,诠释了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从《我的母亲》中可以看到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在困境中,是坚强的母亲和“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从《一碗阳春荞麦面》中,可以看到母亲对于两个孩子的关爱,课文中浓浓的亲情时时感染着学生的心灵。
(2)体悟家国之爱。
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安栖之所,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祖国。从《药》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雷雨》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和阶级矛盾,从《荷花淀》中可以看到祖国的儿女是如何击退敌人、保家卫国的。
(3)感受社会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时要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在学习《职业》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感恩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以“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否则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陶更为重要”,所以要通过学生自己理解并主动接受感恩教育。
(1)在朗读中体验感恩之情。
大部分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课文,具有情感真挚的特点,语言都体现着“自然之美”,适宜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课文中真挚的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恩、知恩,用声音把作品中的形象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通篇文章语言朴素亲切,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表现母爱的伟大。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母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母爱。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形式,选择与文章类型相应的音乐种类,让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体悟课文中的情感。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可以让学生自然地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深刻理解课文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读等都是可行的手段。
(2)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恩。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设置,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讲解《我的母亲》一文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视频《懂你》,歌声蕴涵母亲对于子女深沉的爱,学生们边听边看,歌曲配合MV画面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出强烈共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感恩教育的目的。除了播放音乐渲染气氛以外,也可以给学生观看图片。在《我的母亲》课程结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下载以“感恩”为主题的图片。在播放图片的过程中,教师朗诵一段话“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乡打工的血汗是望子成龙的梦想……怀着感恩的心生活,感恩父母,感谢生命”。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3.坚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
(1)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心灵上的独白与洗礼,在灵魂深处进行反思与回望。教师可以布置有关感恩题材的作文,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知恩报恩,使学生能够领会父母养育之爱、教师教诲之情、同学帮助之情、祖国的培养之恩、大自然的馈赠之恩,学生通过思考,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2)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利用多媒体等教学用具播放一些感恩为主题的影片、纪录片、图片等,再配合语文教师的启发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心灵得到震撼,感恩得到升华。教师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形式自主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从而受到激发而主动探寻答案、寻找真理。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恩、实践感恩。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写一张贺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在国庆节可以组织感恩祖国的征文比赛,劳动节、七一建党等节日组织手抄报比赛,或者是办好宣传栏等。在这些节日的活动中,教师要抓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这些语文活动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感恩教育。
4.从语文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践行感恩之道
课堂教学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只是局限在学校内部。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将学习延伸到实践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感恩”外化为行动,将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行”的过程去体验和实践。语文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志愿者和义工的身份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自觉践行感恩行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可以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真正理解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养、老师的付出、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引导他们真正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5.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无时无刻地都在潜移默化熏陶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发性、导向性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语文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建设校园文化中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积极营造一种充满温馨气息、向上舆论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始终陶冶在良好的风气和氛围中,不知不觉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协助并参与到学校、各种团体举办的感恩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中,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经常性的受到启发、得到启示。
四、小结
一、教学改革要唯“人”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的发展,是让所有学生和老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情况下成为能提高生命质量和把握人生的人,让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拥有一定的生存智慧、生活艺术和生命丰富性来不断推进更富创造性和更富人性的社会发展。即使是在最低层次的学历教育中教师也能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在积累财富的同时让生命个体有精神信仰和幸福人生的意义。
叶澜教授说:“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科学的、人文的还是技术的、社会的,无论是低年级的、中年级的还是高年级的,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学校须尽全力实现下列的一切:拓展学生对人性和世界丰富性的体悟和认识,让学生对未知、未来充满向往,对学习、探索本身充满兴趣并能从中获得内在的满足;让学生树立自信,懂得人生必会遭遇各种不测,环境必有好恶顺逆,人只能在各种环境下生存和实现发展,怨天尤人无用;每个人都只能自活,不能由他人代活,可靠的、可把握的、可运用的、别人无法夺走和代替的根本力量,是一个有足够实力和意志、有明确目标和善于规划、能与环境对话并能战胜自我和与他人合作奋斗的自我;用财富完善、丰富的人生,能使财富体现对个体有意义的生命、人文的价值;提高本身的需求水平、丰富性和实现需求的能力,创造和享受幸福的人生,在成就最好自我的同时,为事业、社会做出自己能做出的最大贡献。”[1]在这样的任务驱使下,语文教师根据对文本的深入研究,用各种有利于达成上述目标的方法和技巧,带领学生共同靠近作者,用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解读策略达到提升生命质量、丰富生命性和生活智慧的目标,帮助学生成长为能够推动更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性的社会发展的人。
笔者认为教学改革应在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及其专业的基础上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首先要考虑教师对于理论的研究和消化,教师必然要通过集中学习,共同分享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得和反思,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或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或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与改造。其次要考虑在实践探究环节中学生的问题,各小组内部相互观摩,不定期、不定对象地进行体验,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然后,树立典型加以宣传,同时至少要坚持一年的时间转变、总结,最后成为可以沉淀和可以提升的模式。其实,除了从上而下的教学法学习之外,基层有很多非常智慧和有效的教学法、教学模式,只需要管理者能挖掘并充分利用这种“万利”资源;把改革技巧略作调整,自己的资源放大了,外面的资源引进来了,相互契合就能达到很好的改革成效。改革也有120种方法,我们完全有可能找到多种方法深入到人心、触发成灵感。
二、教学过程中回归“人本”
在不迷失首要任务的基础上,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本”的回归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亲历文本
对于文本的阅读和解读教师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拔苗助长”或者“越俎代庖”,耐心地等待他们慢慢走进作品当中去,用他们特有的知识结构和辨别能力去辨析语句背后的内容和思想。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教师相比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教师要弯下腰去听每个学习小组的意见和看法,然后尽可能地和他们独自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黑箱就可能被打开,有时候这个黑箱可以变得亮堂,有时候只需要他们能触摸到就行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老人与海》的时候,学生触摸到的思维黑箱是:对于老人那种矛盾的心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其实每个人都有矛盾心理,每个人在面对困难考验和战胜自我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的心理变化,教师不能忽略了人的本性和生活多变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教育学生要乐观地面对生活。这个时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已经提升到了对生活和生命的亲历。又如:在教授《荷花淀》的时候,学生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得出了“对话美、画面美和人物美”,这是笔者没想到的,这种高度的概括体现了学生在用自已的方式品赏作品中的美,此外还有他们对于以往知识的迁移与提炼。
等学生走进作品中去之后,更需要教师的智慧指引和适时交流,至少在弯下腰倾听的同时学生那谨慎的、害怕回答错误的心得到了“放松”,教师略微引一引、拉一拉、问一问,他们就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而这种亲历是靠近作者和贴近生活的必经之道。
(二)师生共同靠近作者
教师用自己的方式靠近作者可以让课常上常新;学生一次次靠近作者,所品赏出来的东西必然会有所迟疑,所生成的成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碰撞灵感,促进生成,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在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思想境界,了解作者的生命历程,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人生观、价值观等,甚至从语句中领悟到作者的性格与命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舞者用肢体来传达他们的思想、修为以及个性气质,乐者通过作品内容、节奏等来传递他们特有的生命与活力,而选入教材中的作者自然也会通过“言”来传达他们的心声。教学过程中如果脱离了作者的“人本”去研究内容的结构美、语言美和思想美,笔者不认为是科学合理的。因为这一作品可以放在任何人的身上进行分析,如果是这样的解析就类似于把男人的黄金分割点放在了女人的黄金分割点上一样,其结果可想而知。
笔者曾多次教授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从《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到《再难也不能丢了良知》,再到《感动中国》,一次次地靠近季老先生;从最初的学识与做人的羡慕,到人格敬畏,再到对活着的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苦难命运的挑战与共鸣,甚至到生命终结前夕对于人情的渴求,这一教学过程是学生鞭策着笔者用心、用情、用生命历程来理解这一艰难人生艰涩的微笑。光鲜亮丽、累累硕果的背后那一颗无声渴望的跳动之心,如果不尝试着靠近作者是很难感知到的。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代,学生会用他们的方式来理解生命与生活的艰难,比如一学生在日记中这么记录着:最近我老会想到死,每天过得真得很枯燥,偶尔会有很大的脾气和家里人顶嘴,可事后又会想季羡林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连死的愿望都无法实现,而活下来的他却创造了如此伟大的成就,所以我又有了动力……正是这种理解,作者才会把自己的那份童心和对待从莲子到荷韵欣赏的每个细节用足够的耐心渲染得淋漓尽致,生命需要耐性去经营,更需要一份轻松的童心才能把沉重的生活过得有些色彩。
(三)师生共同贴近生活和生命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结合现实生活,学生对于自我生命、生活的理解与提升,以及对自我价值观的修正等都会在无迹可求中实现。如果说前两者是在“教”教材,那么,这一环节则重点体现在“用”教材。学生对文句的引用,对作者的理解,对生活的观察,对内心的审视等,在这一环节可以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因为语言的背后是他们对自我生命的亲历,对生活的清醒认识,“学”然后回归到“本我”。
这是最好的生成环节,也是最好的体验环节,学生一般会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作者的世界、自我的世界以及社会的“本原”。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给了学生太多的触动,他们在讲述自己母亲的过程中也终于理解了老舍平实的写作风格和细心的特点,甚至还有他从母亲身上继承下来的软而硬的性格特征,而笔者读到“一个人即使到了八十岁,只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孩子气一点,而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就如同没有根的花草……”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有一种迟来的爱在妈妈去世五六年之后才明白其深刻,有一种痛在躺上手术台上才知道那天叫撕心裂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母难日,有一份情在深陷囹圄无法回身、无法呼吸时才后悔当初为何不听妈妈的劝告,有种思念在每逢佳节倍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即便梦中“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被磕碰的伤口即使鲜血淋漓,但不足以让我放弃抬眼瞻望远方;既然我是妈妈拼了命生下来的就不能在不恰当的时候于阴曹地府与妈妈相见;高昂的头颅应该盛满爱的种子和温软的情怀为更多失去母爱的孩子献上无声的“厚礼”……
之后,在讲授《山那面人家》中对于方言使用的理解,也进一步融会了老舍对于方言使用的作用……总之,师生找到自己与作品的那个最佳契合点也就能回到自己的生命与生活中来,这种契合点的寻找以及对自我的回归,就是对于个体“人本”的升华与内化,书才能真正从“教”转化为“用”。
三、教学改革要看“重”教师
语文教学过程中离不开“三人”:教师、学生和作者。当教师和学生一齐奔向作者之后也要懂得回归,回归到学生、回归到教师。中职语文教学在“教”的基础上更讲究“用”:学生的学是为了更好地成长,同时,教师的回归也应该更好地成长,与学生同成长,与专业共成长,与社会发展齐进步,与时光流转朝前跨步。笔者想职业的倦怠是否也有教师忘记自我成长的“本原”目标这层因素呢?讲台是做了教师的必然选择,而做了教师不应该像红烛不断地燃烧完自我,反而要学会做源泉,为了一滴水的涌出要选择向大海、向地层深处不断充实自我。这种充实来自教师也来自环境,虽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但我们在国情和教育过程中忽视文化的积累与沉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反思。
另外,教师必然要注重教学评价体制的更新,课堂中的软性、即时性评价可以从内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执著,同时课堂中的硬性评价体制能够从外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中职语文课堂评价要尽可能循序渐进地放大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在学习过程的比例,逐渐缩小终结性考试在学生学习成绩中的比率。在评价体制中渗透学生的生存能力、专业能力和上岗转岗后的核心能力等素质的评价与考核,从而真正做到语文服务于专业、奠基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总之,有生命活力、心中有人的教育管理凝聚更多的是人的发展,是人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信仰,是人有智慧的细节闪光。这更多的是应该从人本的角度考虑人的需求,给与被管理对象更多、更大的舞台和更有憧憬的未来,这不关乎物质条件的优劣、不关乎潜能的高低,却能让管理披上更迷人的温情,让教师更具归属力和向心力,能释放更多的正面能量,能更充分地发挥凝聚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