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课堂礼仪

教师课堂礼仪

时间:2023-06-06 09:31: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课堂礼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课堂礼仪

第1篇

摘要:对外汉语教师扮演着“语言教练”的身份,也是课堂上的“外交官”。教师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直接或间接得影响着教学效果。本文从课堂上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入手,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范。

关键词:汉语; 职业素质; 教学礼仪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方式,教室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将知识传授给了学生,也通过举止言谈、一颦一笑展现了个人的魅力。

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就如同一个语言教练,解释并演示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上的语言操练,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对外汉语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不仅应遵守一般的仪表仪容、举止行为等方面的礼仪规范,第二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也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对外汉语教师曾做过一项调查,总结出优秀的外语教师所引导的课堂教学具有的32条特征 。可以说,这32条特征也是对语言教师的行为规范,综合且具体地描述了外语教师语言表达、教学组织以及人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有12条涉及了教师在课堂中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列举如下:(1)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课堂语言都是正在学习的语言;(2)教师对所教的语言具有非常好的语言能力;(3)即使在初级的班级,教师也尽量减少使用学生的母语;(4)教师很少用习惯性的口头禅;(5)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说的话,占的比例较少;(6)教师进入课堂后,主动向学生问好;(7)教师尽量用手势或表情启发学生,而少用语言;(8)教师都极富于表情,活泼生动;(9)教师经常在课堂中走来走去; (10)教师经常微笑、赞赏,并有风趣;(11)教师对学生的赞赏都比较久而又多样化,并且常常拌以手势的赞赏;(12)(必要时)教师很轻松地用目光提醒学生不要有不适当的行为。 从这12条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使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下文将分别从仪表、语言、肢体语言以及教学态度诸方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

一、端庄整洁的仪表

整洁是仪表美的基本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身体各部位的洁净,无异味和污垢。女教师适当的美容化妆也是可以的,这能表现出对职业的尊重和热情。服饰方面,若教学机构没有制定统一的职业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较随意地选择得体合身的服装。但是,这种“随意”应以“别致而不奇特,明快而不妖艳,深沉而不老气”的原则为前提,切忌过分追求时髦,这与课堂庄重的教学氛围相冲突,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总之,教师浓妆艳抹或不修边幅,服饰出格出奇或者裸、露、透,不仅仅有损于教师形象,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同样应遵循以上的仪表礼仪规范。另外,对外汉语教师是否应该在着装上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特色,让身上的服饰服务于教学呢?笔者认为,在适当的时机,并且在教师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师可以穿着民族化的服装。例如,当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服装”相关内容时,女老师可以穿上旗袍,男老师也可以穿上唐装,但这都应以合身得体为前提。又比如,在学习“京剧”相关内容时,教师则没有必要去弄一身京剧的行头,这就过于喧宾夺主了,这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京剧服装。

二、正确得体的语言

任何类型的教师在课堂上均应使用普通话,并且做到吐字清楚、语音适度、语速适中。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汉语的成效。

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用语和中国其他学科的课堂用语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教学语言不仅仅是组织、辅助教学的手段,对学生来说也是重要而直接的语言输入,是他们学习汉语的范本。另外,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的语言,在做到普通话标准的基础上,应做到发音部位到位,展现出字正腔圆的语言美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另外,口头禅也是语言教师应杜绝的现象。一是因为部分口头禅并不礼貌,例如“我告诉你……”“你得了吧……”这样的傲语常常给人自以为是的感觉。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频繁使用类似的口头禅,学生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但外国学生往往并不能自觉出这类话语中的“不礼貌”,这就容易给他们的交际带来障碍。二是因为一些口头禅在语言表达中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让句子更加拖沓繁杂,这就让学生理解课堂语言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纠正讲口头禅的习惯,以免影响到学生。

三、文雅适度的肢体语言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采用合理的语言输入形式实现语言输入的有效性,简单地说,就是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和所用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所理解的。然而,学生汉语水平较低常常会造成语言理解的障碍,有时教师若用语言解释某些现象或知识点,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这时,有效的肢体语言就成了教师得力的辅助教学手段,能起到良好的解释沟通作用,使教学环节得以顺利进行。

正如上面提到的,一方面准确的肢体语言有助于教学内容的阐释,其教学效果往往甚于千言万语。另一方面,恰当的肢体语言能让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准确得体的手势、身姿和表情,也会留给学生端庄稳重、和蔼可亲的印象,这更是对外汉语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但是,肢体语言毕竟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不能过度地使用,过于频繁多变的肢体语言不但不利于语言教学,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下面,将以表情、手势、站姿三点为例具体谈谈课堂上使用肢体语言应遵循的规范。

1.表情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关注的核心,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能表达出丰富的感情。教师友善热情的表情,有利于营造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面带微笑地进行授课,可以迅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投以鼓励的眼光,回答正确后投以赞赏的目光或徐徐点头;学生开小差时老师可投以提醒的目光。

学生从老师表情中不仅仅能读出赞扬、启迪、批评等感情,更能从中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2.手势

手势是教师教学常用的辅助动作,是最频繁使用也最为好用的“教具”。教师使用手势要做到自然适度、准确有力。教师应尽可能减少和消除无效的手势,过多或无用的手势反而会产生喧宾夺主的后果;并且,教师运用手势的幅度不宜过大,以免显得过于夸张或做作。

例如,在请同学回答问题时,教师应用整个手掌,掌心向上,手臂自然弯曲,动作舒展到位。切忌用手指指指点点或勾动手指来示意学生。

3.站姿

一般情况下,站立是教师授课的基本姿势。抬头、挺胸、收腹的站姿能展现教师在课堂上良好的精神面貌。男教师双腿可适当分开,但不宜超过肩宽,女教师应将双膝自然合拢,双脚可呈“丁”字或“V”字型站立。为了适度缓解疲劳,教师可以把双手放在讲台上支撑双臂。但不应将整个身体的重心依靠在讲台或黑板上。另外,站立时也切忌来回摆动身体。

除了上诉基本的站姿礼仪外,作为一名语言教师,为了活跃课堂和便于师生互动,对外汉语教师往往也要在教室中来回走动。但是,应注意脚步不宜过快,也不应走动得过于频繁。

四、平等包容的教学态度

对外汉语教师所从事的不仅是语言教育,也是在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外汉语教师的工作也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给予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以充分的尊重。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第一身份是“语言老师”,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是教授语言。在教学过程的讨论环节中,学生与老师的意见不同时,老师应注意合理的处理分歧,避免因不同意见而影响教学进度。例如,当学生提出“台湾是否属于中国”这类敏感的政治问题时,老师切忌因爱国情感而粗脖子红脸地和学生发生争执。这时,可以用“中国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国际上很多国家也同意……”等句式表明自己的爱国态度和立场,并反问学生“为什么”。以此形成良性的讨论,借助分歧鼓励学生说汉语。

此外,对外汉语教师在面对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学生时,要做到平等对待。例如,英语是汉语教师最常借助的媒介语,而国内的汉语班级里往往混合着说不同母语的学生。此时,老师既不应该过于频繁地使用英语,也不能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表现出特别的喜爱。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课既是教学场所,也是一个微型的外交场所,教师是各国学生管窥中国的重要一环,教师的言谈举止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外国学生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看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不同国家或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遵守必要的课堂教学礼仪规范,做好中国教师形象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1]程伟民.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第2篇

关键词:商务礼仪;教学策略;职场技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早已不满足于仅有较强的职业技术工作能力,更多的要求是从每一个员工上面看到企业的良好形象。商务礼仪已成为职校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商务礼仪是指在商务活动中,对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活动程序,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学生熟悉各类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和相关要求,为进入职场的学生提升职业素养、顺利就业夯实基础。教师改革商务礼仪的课堂教学,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为学生就业增加砝码。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通过对实习学生的商务礼仪教学情况反馈问卷调查,以及和本课程任课教师的讨论,相关人士的访谈,目前在商务礼仪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中的学生仪态训练不到位。学校没有专门实训室,空间相对有限,所以很难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得到仪态训练。②在教学内容整体安排上,实践部分安排的课时较少,学生动得少。③课堂教学中,教师常采用“讲授型”模式,缺少仿真的商务情境,学生无法将自己当成真正的商务人员来练习。④商务礼仪教师大多非专业出身,很多都是担任自己的专业课的同时兼任商务礼仪教师,本身对商务知识储备就不足,通常都是现学现卖。

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改革商务礼仪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总体考虑到其所选择用的教学顺序、程序、形式、方法以及教学媒体等,合理选择教学策略通过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使教与学互动建立师生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学礼仪、知礼仪、用礼仪,在社会实践中活学活用,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二、改革礼仪的课堂教学,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体性学习

众所周知,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是兴趣,想要一直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动向了如指掌,教师在课堂采用生活案例教学,并且能够用课本用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具体做法有:

(1)教师要做学生的偶像

作为一名礼仪教师,自身的礼仪素养、形象气质,是对学生最好的直观教育。教师在课余时间不仅需要不断的加强礼仪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加强对自身素养的提升,努力做到以自身良好的礼仪修养感染学生。平时要对自己的仪态、举止、语言、等多加注意,用真诚的微笑、丰富的阅历以及较强的社交能力和敬业精神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行业举止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并以老师为学习的对象,从而激发学生想学礼仪、学会礼仪并且喜欢用礼仪社交的习惯。许多班级的同学说:“老师的举止行为很有气质,让人忍不住的想要学习,想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2)让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

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搞一些偶像教育。请一些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结合在进入职场的社交礼仪,办公礼仪,商务活动礼仪以案例形式进行演讲,让学生明确学礼仪,用礼的重要性。

(3)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实课堂内容

组织学生观看如《礼仪大赛实况》《商务礼仪规范演示》《金正昆教授的讲座》等资料片,让学生观看有关礼仪的视频,提升审美标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标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积极审视自身的不足,完善自我。

2.适时组织模拟教学,引导学生自我训练

(1)教师引领学生动起来

在课堂上对礼仪运用技巧的训练,大多学生认为所谓礼仪就是几句文明的话语,几个优雅的动作,比打篮球、学习数理化容易多了,不用反复的艰苦训练,所以常会轻视礼仪课,认为其不甚重要,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主动训练,并且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如:让学生完成学校及系里的不重要的接待任务,有的学生因为初次实践会很紧张:按照站姿要求站好后像是一个木头人杵在那儿,笑不像笑,哭不像哭,一副滑稽的表情,不知所措的行着来来往往的客人,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打招呼,气氛十分尴尬。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礼仪素质方面的缺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社交能力与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并让学生认识到,不认真学习礼仪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2)适时设置常规训练且要形成制度化

商务人员仪表风度礼仪训练,要坚持不懈的进行,如:“真诚甜美的微笑”不仅是对礼仪的要求,更是职业素养的表现。“咬筷子”“照镜子”“词语训练”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复习训练。提醒学生起立后适时训练站姿,课堂上督促坐姿,每天的广播操站队、入场,都是站、坐、行的好时机。与师生见面微笑打招呼,课间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将日常礼仪融入进来,学生通过每天适时训练,既陶冶了情操,受到了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为进入职场树立信心。

(3)适时组织模拟实训教学

①教师示范,学生模拟训练,教师指导纠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亲自示范更直观,学生模拟训练有利于增加自信心,如学习仪态礼仪时,教师示范站姿、坐姿、行姿、表情、动作就会更有说服力。礼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是模拟实训教学法,要求根据职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规律进行教学。商务礼仪课的教学要活泼有趣、生动形象,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乐于配合教师教学,若按部就

班、死搬教条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若得不到学生的配合,那教师也就只能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教师分别接正确的和错误的动作示范一遍,让学生从中找出哪个动作是正确的,哪个动作是错误的以及它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形成正确的认知标准后,让学生再模拟训练,能高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②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总结要领,模拟训练

如领带的打法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示范分步讲解,对打法编口诀,让同学们边看边练,学得好的同学示范,带领小组同学学习,当老师的助手,对于共性的问题,可以集体纠偏,老师总结错误产生的原因,如何修正,学生多次进行模拟操作训练,直到学会为止,这样印象非常深刻。教师还可以结合小组比赛的形式,给出评分标准,让学生自查自纠,让学生不仅会打领带,而且要打得漂亮、打得快。

③学生市场调研窗口优秀服务人员的礼仪,小组讨论总结,模拟训练

课前布置学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结合本专业对相关的岗位窗口优秀服务人员的礼仪进行调研,学生将调研的资料:照片、视频制作成ppt在课堂进行展示、谈感悟,并各小组进行讨论,对优秀的服务礼仪进行模仿训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职业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都是行之有效的

④适时设置情景,学生角色模拟

在商务礼仪课堂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设定不同情境,然后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相关礼仪知识编写剧本,设定正反角色如,我们在教授了商务社交礼仪后,根据班级人数设定6~7人一组,由组长负责进行情景小品的编排,必须融入称呼礼、握手礼、致意礼、介绍礼、名片礼等内容,每组展示的同时,其他同学进行观摩、小组讨论,找问题挑茬子,老师最后做点评,纠偏,充分发挥教学生的积极性。在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中,适时设置情景,学生角色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模拟实训教学,具有以下功效: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演过程中找到成就感,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在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呈现出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为进入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3篇

一、在体育课堂上对小学生礼仪培养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体育教学场合的特殊性符合礼仪教育

体育教学在课堂组织形式上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丰富多彩,学生间协作、竞争、对抗的活动也较多,经常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注意力、情绪、意志、自觉性、纪律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很容易体现在教学手过程中,所有教师应抓住这有利条件,及时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礼仪培养,用现身说法使学生直接接受礼仪实践。

2.学生的年龄段是实施礼仪培养的黄金时间

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在小学时代,孩子的心灵还是一片净土,通过课堂的礼仪教育,为他们未来修身立世打下深厚的基础。孩子的心理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身体的形态训练,文明言行的来体验强化训练,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创造一个崇尚礼仪的成长环境。

二、教师要注重礼仪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1.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人师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教育者,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若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讲究礼仪规范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做礼仪的典范。仪表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和其他人的尊重的表现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仪表和举止方面的表率。教师的仪表要符合两个要求:具有职业美,即衣着、发式要整洁大方,不穿金戴银,不浓妆艳抹,符合教师形象;还要有风度美,举止稳重端庄,姿态动作落落大方,有着教师的内在修养。所谓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礼仪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等都对学生起着积极的良好的礼仪表率。

2.教师在语言上也应该突出对礼仪的培养

体育教学是动态教学,教学组织比较复杂,有效地利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响亮准确的口令,端正的体姿,都能给学生带来质感的变化,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口头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语言,要合理运用好讲授、表扬和批评语言,使听者在绘声绘色中获取知识,受到礼仪的教育和启迪。体态语言是教学活动中的无声语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极易受到学生的模仿。在课堂上,千万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学生不听话或者没有按照口令去执行动作的时候,不要发脾气,更不能说不符合礼仪的言语,以免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印象。

3. 在课堂上的礼仪培养

课堂上应该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礼仪素养的教育过程。课前领取器材不能拖、拉,课中练习领取篮球、排球、羽毛球拍等器材时不许哄抢、用脚踢,不能扔。课前要检查学生身上不符合课堂要求的首饰、手表、帽子、围巾等,上课铃响后,师生互相致敬问好,迟到的同学必须喊“报告”向老师说明原因,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列且要排到队尾。下课前,师生应互相致敬道别,待教师宣布“解散”后,学生方可解散。使学生做到与集体保持步调一致,以此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礼仪习惯。

4.教学内容要注意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4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礼仪教学 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现代技能型人才,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又要重视对学生的文明道德修养的培养。礼仪修养是一个人文明修养和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学好礼仪,用好礼仪,是中职学生重要的学习目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工作的主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重视礼仪教育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前提

中职学校要培养的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何谓“人才”,德才缺一不可,只有“才”没有“德”,或是只有“德”没有“才”的人都不可称之为“人才”。“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不少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在人际交往中却不懂得礼貌待人、尊敬师长,有些学生个人衣冠整洁,却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这都是由于礼仪修养欠缺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造成的。中职学校学生处在人生发展、发育的关键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将会对学生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的重视、学生的重视,当然还有家庭教育的重视,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举,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提升教师涵养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首先,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就很难把课上好,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礼仪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礼仪知识水平,自身也要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要符合礼仪规范,体现文明礼仪风尚。我们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在课堂上教导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如果课后路遇自己的同事都不打招呼,或是学生向我们问好时不予理会,那么在学生的眼里老师还有何威信可言。身教重于言传,尤其是礼仪教学。礼仪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检验教学成果的关键并不是看学生考了多少分,而是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文明礼仪规范,文明礼仪修养能否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示范和表现,以及教师日常行为举止都对学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礼仪课教师更要从言行举止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仪表仪态端庄、自然,表情亲切,语言文明、规范,课堂讲授生动、形象,在各方面均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三、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要让学生爱上学习,先要让学生爱上老师。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与耐心。俄国伟大作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教师应以爱执教,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而当学生做错事时,教师则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更正错误。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相信在对学生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能收获学生对教师的爱。

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礼仪的热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美称,讲究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表示相互尊重、敬意、友好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与友好,体现的是人性的真、善、美,只有符合礼仪规范的才是美的。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礼仪的美与魅力,领会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从而爱礼、学礼、用礼。

四、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手段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礼仪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其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实践指导意义强,可操作性也强。礼仪课教师应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不拘一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礼仪修养;教育教学

1前言

礼仪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表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体现;修养是人们在思想、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一种品质和能力。高校教师作为高层次教育人才,不仅要道德高尚、知识渊博、身心健康,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渊博学识、创新能力及个人魅力等,会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师的精神面貌、礼仪修养及价值取向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高校教师礼仪修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礼貌、礼节及所持的仪表、仪容、仪态。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应包括以下几点:

2.1良好的职业道德

礼仪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表现。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要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言传身教;追求新知,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

2.2端庄的仪表仪容

仪表仪容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教育因素,它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品德情操、身份地位等。高校教师必须了解和懂得着装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高校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时,不论其服装质量、新旧程度,首先,要整洁、大方,要根据年龄、体型、肤色、时间、地点、场合选择符合个人气质的服装。其次,男教师出入正式场合穿着西装时,要遵循“三色原则”,上衣、衬衫、领带、裤子、鞋袜、包等颜色不宜超过三种,切忌着短裤、吊带、背心、拖鞋等出入教学或办公场合。

2.3儒雅的言谈举止

言谈举止是人与人之间思想表达、情感传递的重要方式。语言表达是高校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良好的语言修养应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表述清楚、音量适当、语气语调适宜、适度表现幽默。

2.4礼貌的交际方式

礼仪作为行为准则和规范,其核心是“尊重”。高校教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对方。与学生相处时,要亲疏适宜、远近有度。对待学生要如子、如亲、如友,要尊重、关心、爱护、理解、宽容学生,同时在学生面前要保持老师应有的尊严,做到庄重自尊。与同事相处时,贵在和谐,要积极主动地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坦然面对领导的批评;同事之间交往重在礼貌谦让,宽容友善,相互尊重,真诚以待。

2.5规范的日常行为

平常在校园里,教师随便一些虽能理解但不可失礼,因为教师的身份规范着教师的言行。然而有的教师在公共场合过于随便,如上课看手机玩微信,与学生座谈时旁若无人地抽烟,时不时还夹杂着一些不文明的用语等,均会给学生造成不好影响。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在任何场合都应自觉地保持良好的礼仪修养,待人接物诚恳而温和,举止态度谦恭而自信,这样,方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

3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究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3.1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很多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老师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主观地为该老师定位。教师整洁的仪容、大方的仪态、恰当的言谈和得体的服饰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面的教师形象,从而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偏爱某一学科、喜欢某一老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堂课的影响。当学生认可了教师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不凡的内在修养后,他们会更喜欢该教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形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虽然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已经基本形成,但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个性独立、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善于展现自我、易于接受新事物。高校教师的言行对大学生的自我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教师所展现出的良好的外在形象、优雅的言谈举止、丰富的知识底蕴、崇高的职业道德,会吸引学生模仿,从而形成自身的形象定位。

3.3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然大方、庄重得体的着装和言行举止向学生传递有效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穿着朴素、举止端庄、谈吐儒雅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威信,这样的课堂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反之,不注意个人仪表仪容、形象欠佳的教师,不容易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甚至会成为学生茶余饭后议论的对象,严重的还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3.4构建文明校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礼仪不仅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表现,而且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更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体现。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礼仪表达对彼此的尊重与友好,可以弱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促进社会和谐。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校园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其良好的礼仪修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可以带动大学生自觉习礼,促进文明礼让、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的形成,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加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的途径

加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还要有必要的设施和手段做保证,更需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因此,必须积极行动,切实加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

4.1提升高校教师礼仪修养认识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礼仪意识,高校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影响教师本身的事业发展以及自我实现,而且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这样,学习者会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把学习教师礼仪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并渗透到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最终成为一种自然流露,体现出一种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风范。其次,加强对道德理论的学习。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理论水平,是指导其礼仪修养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高校教师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4.2严格高校教师准入制度

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把高校教师质量关、强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教师行为规范准则,将教师礼仪列入其中,并使其制度化,引导高校教师规范自己的仪表仪容和言谈举止.其次,强化个人礼仪修养的学习和训练。将礼仪学习纳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中,通过学习基本知识、配以具体训练,使其具备基本的礼仪修养。再次,全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相关政策维护、保障高校教师的权益,使高校教师形成较高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幸福感,将加深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内化为自身的动力。

4.3加强高校教师礼仪培训

首先,将教师礼仪纳入高校招聘的考察范围。这就要求学校既重视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又重视其礼仪修养,以此保证高校招聘到专业知识扎实、礼仪修养良好的双优教师。其次,将教师礼仪纳入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领导应将教师礼仪素质的培养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定期、不定期开展礼仪培训、礼仪实践和礼仪辅导等。同时,对教师职业道德和礼仪行为进行评估,将其列入教师年终考核的指标范围,使之制度化与终身化。再次,创造良好的全员礼仪环境。高校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师生员工的基本形象和言行举止,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教室、楼梯、走廊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张贴文明礼貌用语、宣传标语等,在一些重要入口处安放镜子,让师生随时关注自己的仪容、仪表。

4.4培养高素质的礼仪教师队伍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素质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礼仪教育也是如此。礼仪教育涉及到心理、形象、语言、体态、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礼仪教师具备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面,熟知各种礼仪规范操作及科学的训练方式。礼仪教师形象好,审美能力强,语言表述风趣,富有人格魅力,这样的教师一出现在学生面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力。所以,作为礼仪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文明的氛围,以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实际诠释良好礼仪规范的教育价值和无穷魅力。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教师文明优雅的口语与体态语、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有机的融为一体时,就会构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整体旋律,弹拨出教书育人的最美乐章,这也是一名教师驾驭事业走向成功的基石。

4.5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和氛围

如今的大学校园,已过多的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文明礼仪方面,不仅没有为人师表,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比如上课不注意形象,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出口成“脏”,着奇装异服,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和教学效果。因此,各高校都应出台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规章制度,以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氛围。高校应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比如垃圾箱、标示牌等,时时提醒大家注意卫生,打造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各种文明规范随处可见。总之,要让礼仪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让师生在其中耳濡目染,以达到环境育人的要求和效果。

5结语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是外在形象、内在素质的综合表现。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在深入认识和理解高校教师礼仪修养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层面的规范要求和高校教师自身的反思改进,高校教师队伍的礼仪修养会有较大程度提高,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好的为教育工作服务,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玉萍.现代礼仪实务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李欣,杨德利.浅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J].学理论,2014(5).

第6篇

1.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学生个人素质

礼仪是社会交往自然形成的行为准则,是公认的良好文明行为。提高礼仪素养对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开展礼仪课程,通过对学生文明行为方面的实践教学,可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学校开展礼仪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减少社会对中职及专职学生个人素质差的负面评价,为学生打造和谐的学习及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对于学生良好未来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使学生向着高素质的人才发展方向前进。

1.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生活交往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冲突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产生严重后果。通常面对交往中的冲突,人们采用礼仪调节与和缓人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参与礼仪实践课程,能够锻炼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培养机会。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遵守尊重宽容的原则,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2.当前存在的问题

2.1对礼仪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对于礼仪课程,不仅学校要重视,学生也要重视。在学校方面,很多中职专职学校很少开展礼仪课程,通常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如何使学生学会一门技术,如何使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是这些学校的工作重心。而对于学生来讲,很多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礼仪课程的学习,学好专业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好处,相比之下礼仪课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而这恰恰是学生的偏见,礼仪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人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2师资力量不足

缺乏教师力量,教育工作将得不到有效落实,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水平对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来源渠道颇多,特别是在某些不发达的地区,在一些层次较低的中职学校,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更甚。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都亟待改善和提高。

2.3缺乏礼仪实践课程

某些学校开展礼仪课程只是应教育大纲的要求开设,大多都是空架子。学校通常的观念中,礼仪课程只需要理论教学即可。所以某些学校的礼仪课程只停留于书本的教学或加以观看影片的辅助教学手段,没有很完善地开展礼仪实践教学。礼仪行为需要实践的练习,才能成为人们的习惯,没有实际的运用就只是人们脑海里的理论知识,实现不了开展礼仪实践教学的目标。

3.强化礼仪课程实践教学

3.1教学计划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应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提升对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合理制订礼仪课程教学计划,为礼仪课程教学立下可行的目标,在建立教学大纲的条件下,明确每个教学时期的教学目标,将每个教学目标整合成专题进行。各中职学校不应忽视礼仪实践课程,规范礼仪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个别专业应视情况增大礼仪课程所占的比重。例如,在需要礼仪程度高的旅游专业中,可以将礼仪课程比重增加到40%。在增加理论课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3.2提高实践教师水平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时刻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要让教育目标顺利、成功地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与不断实践。教学是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离开哪一方,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职业院校和普通学校开展的是两种类型不相同的教育,所以在实施不同类型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的配备也应该与之相对应,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在注重理论老师招聘的同时,还应兼顾专门负责实践老师的招聘,不能只图成本,让理论教师长期兼任实践课程的教学。

3.3重视实践教学过程

3.3.1体验感受

重视发挥礼仪课程中学生的自发性,重视学生对礼仪课程的自身领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在增加学生礼仪理论学习时间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礼仪的训练。可为学生建立模拟环境让学生自由进行模拟,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加强对实践课程的学习。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中模拟酒店的环境,让学生自由发挥,扮演服务角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部分学生进行演示,其他学生进行评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地方进行讲解,对学生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指导。这样学生领悟的效果会比教师只进行理论讲授要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2强化操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口头理论的教学,还应增加实际的操作。将知识的获取放入训练当中,建立不同教学时期不同的训练方案,注重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进而获取礼仪理论知识。例如在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中,如果此堂课的目的是教给学生穿着方面的礼仪,掌握一种或者几种关于服饰礼仪的技能、技巧,例如让学生学会打领带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就不应只是对书本上的步骤加以论述,还应拿出实物领带,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看,并且给每个学生练习打领带的机会,让学生练习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课程结束之后,老师可让学生自主练习,增进学生对于课堂礼仪知识的领悟程度。

3.3.3课后练习

礼仪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在课堂中,学生的礼仪体验不多,需要在课后进行练习。学校对于礼仪教师的招聘要注重调节理论课老师和实践老师的比重,在课内,由理论老师教导;在课后,由实践老师进行礼仪的练习指导。学校可在校园中为学生的练习提供条件,建造各种工作岗位的模拟环境。教师对每个礼仪专题的规划都应增加实践练习部分,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展现不熟练的地方,教师应对其纠正,鼓励学生多次练习。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认真对待每次的练习机会,不应只是应付差事,可在休息时间与同学进行模拟练习,强化礼仪实践操作。

3.3.4课后反馈

礼仪实践教学的意义是让学生自己熟练运用。在礼仪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让学生自我运用,并且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反馈。对于实践课程,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应给予采纳,对于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善,力争实现礼仪实践课程效果的最大化。课后反馈既是对以前课堂的不足进行改善,还是对将来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第7篇

关键词:礼貌礼节 模块教学 情境演练 科学评价

礼貌礼节课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优雅的言谈举止、规范的礼仪操作,对提升学生的个人形象,提高相关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就业后迅速立足于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单一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礼仪课兴趣不浓,对礼仪知识只是被动接受,能学以致用并养成良好职业礼仪习惯的极少。怎样使学生喜欢学并学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解决怎么教、如何学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注重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其次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掌握职业礼仪要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合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针对中职生的现状和职业特点,我们认为应把礼貌礼节课程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职业礼仪习惯的培养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意识,使学生掌握和运用人际交往和服务接待中礼貌礼节的各种基本知识,并拓展学习世界主要客源国的风俗习惯和不同场所的礼节要领,做好针对。

此外,根据中职生的认知和能力形成规律,结合旅游接待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我们对《礼貌礼节》书中的“礼仪概述”“旅游服务人员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旅游行业主要岗位接待礼仪”“我国少数民族及港澳台地区礼仪”“我国主要客源国礼仪”“国际交往礼仪”“宗教礼仪”等七大章节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和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础理论模块”“个人形象塑造模块”“日常交际礼仪模块”“旅游服务模块”“仪式项目模块”“礼俗知识拓展模块”六大学习型任务模块,由浅入深,以“礼仪有什么用—如何让人喜欢我—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工作场合我该如何做—我如何做得更好”为线,让学生从个体到职业岗位,从简单礼仪动作到综合礼仪项目完成,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采用“教、学、练”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达到把书本的礼仪知识外化为自己的言谈举止的学习目标,体现出训练有素的良好形象。

课程工作任务模块化教学内容如下。

1.基础理论模块

主要包括礼仪的概念、原则、功能、作用、服务与礼仪的关系等,在这个模块中要求学生对礼仪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和掌握,对服务的角色有所认识,了解在服务过程中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2.个人礼仪规范模块

主要包括仪表仪态语言和日常交往礼仪,要求学生掌握仪容、仪表、仪态及言谈礼仪,使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注重个人形象及礼仪规范,提升个人的气质与修养。

3.日常交往礼仪模块

主要包括各种场合的接待拜访、馈赠、电话、会议等礼仪规范,让学生在对客人服务过程中使用正确的礼仪规范,维护客户关系。

4.旅游服务礼仪模块

主要包括酒店、导游服务过程中的礼仪规范,使学生能够在旅游接待的工作岗位上进行规范化服务。

5.仪式综合礼仪模块

主要包括会议礼仪和涉外礼仪。在这个模块中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会议中的接待服务礼仪、庆典礼仪及迎送礼仪、会谈会见等。使学生在服务过程中能够协助客人设计、完成商务礼仪活动或仪式,使礼仪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提升。

6.知识拓展模块

主要包括宗教和习俗礼仪,要求学生了解中国部分节日习俗、少数民族习俗,世界部分国家和民族传统节日习俗以及世界三大宗教礼仪,拓展礼仪知识可以更好地为各方客人提供服务。

二、因材施教,让学生自觉养成礼仪习惯

这几年,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普遍下降,学习上的懒散和不重视使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大打折扣。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自由散漫变为彬彬有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身正为范,影子教学

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注重自身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礼仪教学是礼仪教学的基础性教育和主渠道,礼仪教师自身服饰得体、仪表大方、仪态端庄、神情自然、举止优雅、谈吐有礼,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和引导。

教师给学生讲站、坐、行、走等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动作要领时,除了课堂内要一边亲自示范各种规范动作,将动作一一分解,让学生对规范仪态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外,还可以请学生与教师一同练习,让学生在生动、直接的练习中把握对仪态礼仪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自始至终、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把挺拔的站姿、优雅的坐姿、潇洒的走姿留给学生,形成人格魅力,使学生在“崇拜老师”的心理下影子般地“有样学样”,对学生潜移默化,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授人以渔,师生互动

在以前传统礼仪教学模式中,我们是“授人以鱼”,即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教”始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中心,实践教学的缺乏使得学生对礼仪课程兴趣不浓,良好的礼仪习惯也无从养成。如何有序地组织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摆脱“授人以鱼”的旧理念,并代之以“授人以渔”的新思想。所谓“授人以渔”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第一堂课就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以6人为一组,按好、中、差及普通学生和寄宿生这两种方式结合分组。每堂课抽签布置下堂课任务,每组既整合打分,又经常结合任务个体打分,这样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比如日常交际礼仪模块,在各组基本训练完成的基础上,抽签完成不同的情境表演,根据表演效果对各组进行打分,组与组进行竞赛;而在中外礼仪模块,则让各组用抽签的方式,课后完成某少数民族或客源国的PPT,并让各组在课堂上自己主讲。这种分组合作竞赛的方式,把课堂气氛推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任务布置,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礼仪课堂也从45分钟延伸到学生的8小时以外,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不甘落后的拼搏感,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3.情境演练,全面检查学生的职业礼仪习惯养成

礼仪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通过课程学习,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养成良好职业礼仪习惯。礼仪训练是强化礼仪习惯养成的重要部分,通常占全部教学内容的一半以上。在多年的礼仪教学探索中,笔者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学习礼仪的一种好方法。它不仅能通过情景让学生对礼仪知识领悟深刻,而且对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礼仪习惯有显著的效应。

所谓情景模拟是指教师按照礼仪训练的目的和要求,设计模拟的情景、环境、人物身份等,指导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以模拟身份进行礼仪训练。这种教学方法经常会要求学生在课外了解和准备大量与情景模拟相关的内容,并在课堂上采用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礼仪知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服务礼仪的魅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企业合一”。

比如设计出不同的见面介绍情境,以组为单位,请学生分饰不同角色,体验真实感受。如上下级之间、男女之间、主人客人之间等不同对象和场合的见面介绍情境。演示前,学生首先要了解介绍的礼节,同时自己设计名片,相互进行自我介绍、鞠躬礼、握手礼和名片礼等的模拟演示。演示结束,同学一起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对表演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仪态、表情、眼神、语言、礼节等方面表现如何?有哪些不符合规范?需要怎样改进?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真实、准确、到位的演示,不仅能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得到有效的礼仪训练,也激起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模拟操作也使学生对礼仪规范深刻印于心中,个人形象和气质得到了较全面的提升。

4.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礼仪课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仅靠教师口头叙述和演示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融文字、图像、动画、音频为一体, 视听结合,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比如在个人礼仪中各式丝巾的结法以及领带的打法,就可借助影像向学生分步演示基本技法和要领,并请学生同步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经过多次练习后,学生就能掌握丝巾和领带的基本技法。解决了以往教师示范、学生围观,教师示范不准确、学生被贻误的问题。

三、科学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礼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简单的一学期两三次的考试评价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也不利于学生个人气质的培养和职业礼仪习惯的养成。考核评价是反思教学和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随着教学方法与手段日趋多样化,我们的考核内容和方式也要由传统的单一试卷考核方法向多样化考核方式转变,使考核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更好地达到考核目的。我们在礼仪课程中,采用了以考核能力为目的,以形成性考核为主要手段的考核方式,力求考核项目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突出能力考核。同时评价主体由教师评价变为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而且使学生由评价对象成为主体,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气氛,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信心。

1.职业素养考核(20%)

考核内容为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出勤、上课表现等,重在考核学生平时的个人礼仪习惯养成情况,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

2.学习过程考核(30%)

考核内容主要是平时作业和单项礼仪技能的训练。平时作业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而礼仪单项能力训练则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生活和工作中的基本礼仪技能,为进一步完成后续综合项目能力训练以及加强分析、解决岗位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每次作业和单项能力训练都有一定的分数,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综合应用能力考核(30%)

综合项目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礼仪知识、处理工作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运作中还能使学生养成团队协作精神。如情景模拟中的见面与拜访、庆典与剪彩仪式等。

4.职业所需的理论素质考核(20%)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笔试,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注重知识的应用。

实践证明,职业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养成、自我提高的长期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自觉地学习、勇于实践,并持之以恒。教师在礼仪课中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从而加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提高礼仪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祥林,孙静文.浅析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礼仪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校园导刊,2011(2).

第8篇

关键词:体育礼仪教育;高效体育教学;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18-02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仪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体育礼仪则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保持亲善、友好所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既包括参加体育比赛的礼仪,还包括观看大型赛事的礼仪。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体育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体育本身和体育文化所共同具有的魅力使得体育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体育礼仪作为礼仪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它的学习也就显得十分必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把教学目的放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与此同时,又要发展学生智力和规范学生的运动行为。

一、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现状

随着高校教学体制的改革,高校体育礼仪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体育礼仪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些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和体育实践活动中,具体表现如下:

(一)在体育课堂中,师生之间基本礼仪的缺失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体育礼仪方面知之甚少,一些传统的体育课堂礼节被渐渐地淡出课堂。例如:课前师生的问好,课后师生的道别;体育课堂上学生的着装不符合上课要求,上课迟到等,相当一些学生不懂礼让,不听体育老师的组织安排,在操场上随意乱吐乱扔,粗话脏话脱口而出,甚至在体育课中对有身体缺陷或体育成绩不好的同学嘲讽相加,在集体体育活动中不合群,不遵守规则,随心所欲;而有些体育教师则是在上课期间任意拨打电话,发送手机信息等。这些现象说明了师生对体育礼仪已经开始漠视,而对这种基本礼仪的模式的态度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课堂的效果。

(二)在体育具体实践活动中体育礼仪的欠缺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教学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却很少关注体育教学的礼仪教育方面。所以,在体育具体实践活动展开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一些失礼的举动。例如:在运动场上双方球员之间发生斗殴现象;在比赛时,故意冲撞甚至是摔倒对方队员,球员在赛场上不服裁判员的判罚而顶撞裁判员,球迷们的蓄意辱骂球员、喝倒彩等现象时常发生,这都与高校体育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责任。

二、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以及教育层面

当今社会的典型特征是浮躁与功利,在它的驱动下,严重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进而影响体育礼仪的教育。在我国的体育事业中,重视金牌,重视成绩以及轻视健康等现象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观念,从而造成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不纯,在功利心的影响下,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已经不再是为了掌握更多更好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而是为了其他的学习目的,如为了获得奖学金、优秀学生称号等目的刻意地提高体育成绩,而完全忽视体育学习的目的,更别提体育礼仪的培养。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下,应试教育却经久不衰。繁重的学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最为重要的是,在学生人生的关键时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缺失了体育教育的大好时机,这样不仅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是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在体育礼仪方面的行为。

(二)家庭方面

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有着时尚和前卫的思想。但是正是由于生活在这种自我中心的环境下,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学生不是把自己当作德育知识的学习者,而是带着无所谓的心态进行体育学习,将体育课堂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的这种不重视的态度,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活动中语言的文明,体育着装和体育规则的遵守。

(三)教师方面

如今,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十分繁重,教师既要承担基本的教学任务,又要面对一群比以往更难管理的学生,如何把握好管理的尺度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目前,体育教师很少在体育课程中涉及体育礼仪教育,甚至有些体育教师自身在体育礼仪知识方面也有缺乏,原因在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体育礼仪方面的系统教育,所以,教师对体育礼仪知识掌握不够,他们只是通过自学掌握一些浅显的礼仪知识,教师专业知识的匮乏和综合素质的缺失,既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礼仪教育的途径

针对高校体育礼仪的缺乏,学校、社会以及家庭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礼仪的重视程度,改变这种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局面。具体途径有如下几种:

(一)学校应将体育礼仪和体育文化相结合

高校体育文化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而学生体育文化修养则是通过体育礼仪表现出来的,因此,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的侧重点之一是注重体育礼仪的教育传播,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外各种体育赛事,形成高校体育礼仪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多更好的礼仪文化熏陶。例如:举办体育礼仪大赛、体育礼仪知识竞赛以及体育礼仪文化论坛等各种活动。

(二)在体育教学中将体育礼仪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体育礼仪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德育水平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体现。体育礼仪所展现出来的体育素养也应该是检测一个学生体育成绩的内容之一,所以,体育教学和考核中应该把体育礼仪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自觉地重视,并激发其对体育礼仪方面的意识。因此,要认真抓好体育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互相尊重、互相互让,在练习时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在体育竞赛时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在观看比赛时保持安静、鼓掌要适时适度等等,使每一堂课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加强体育教师的礼仪教育

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在提高对体育礼仪重视的同时,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体育礼仪素养,因为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传播优势,可以将体育礼仪的理念直接传递给学生,所以加强体育教师的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学校体育部门对体育教师开展体育礼仪的教育和训练,当然,学校可以通过各种体育赛事,对体育教师进行赛式礼仪以及裁判员等体育礼仪知识的培训,促使教师形成体育礼仪规范。同时,及时更新体育教师的观念,促使体育教师掌握最新的礼仪文化并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

(四)体育教师注重学生基本礼仪的教育

第9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公关礼仪;现状问题;改进对策

为了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职院校纷纷开设公关礼仪课程,这对广大中职生的个人形象、职业发展和品德修养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正面作用。因此,加强对中职公关教育现状与改进对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中职公关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公关礼仪教育有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中职院校对公关礼仪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缺乏专业的公关礼仪课程教师,大多由负责教育教学管理的教师兼任,最终导致了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不规范、实践平台不足等问题,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严重制约了公关礼仪教育的落实。另一方面,中职生普遍缺乏对礼节礼仪的正确认识,存在概念模糊、意识淡薄的问题,具体包括缺乏个人礼节礼仪常识、尊敬长辈和师长意识淡薄、不文明的习惯较多等。调查发现,许多中职生没有使用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用语的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存在许多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乱涂乱画等。

二、中职公关礼仪教育的改进对策

针对中职公关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关教育主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以充分发挥中职公关礼仪教育的教学服务作用,为培养优秀中职人才提供保障。1.列入必修,提高重视。由于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基本是应用型人才,他们的技能相对单一,且在身心发展方面不够成熟,再加上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院校必须加强公关礼仪教育,最好将其列入中职生专业必修课程之内,将其与学分挂钩,提高学生对公关礼仪的重视度。同时,相关任课教师要进行严格管理,一旦有学生出现公关礼仪课不及格的现象,要坚决让其重修,进而在思想理念上促使学生强化礼节礼仪常态化概念。2.理实结合,促进内化。在中职教育中,公关礼仪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它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功利性,所以,在开展公关礼仪教育时,教师必须全面落实理实结合的理念,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将公关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在公关礼仪课上,学生应统一着装,然后教师讲解相关职业穿着技巧和生活礼节礼仪常识,并做好示范,让学生充分掌握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场合的礼仪;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公关礼仪实践平台,加强公关礼仪教学基地和实训室建设,以促进中职生公关礼仪知识的内化与迁移。3.多元教学,强化兴趣。公关礼仪教育并非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礼节礼仪教育。所以,在开展公关礼仪教育时,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精心创设生活化礼仪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多维互动课堂,进而提高公关礼仪教育实效性。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微课优化课堂结构,营造轻松愉悦、活泼生动的课堂情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公关礼仪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创设问题式、生活式、探究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展开合作探讨、即兴表演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我展示与自我表达机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及时肯定和奖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持续兴趣支撑下将公关礼仪化为内在素养和习惯。

综上所述,面对中职公关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既要将公关礼仪课列入必修,提高学生重视度,又要坚持理实结合理念,促进公关礼仪知识内化,同时要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强化学生兴趣。

作者:敖霞 单位:四川省水产学校

参考文献:

[1]韩爱群.浅谈对高职院校开展公关礼仪教育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28).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礼仪》课程 实践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33-01

礼仪教育目前已经成为道德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职学校为了与社会的不断变化相适应,自身担负着帮助学生与社会接轨的重要责任,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教学非常重要。本文基于以上内容,从目前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学实践优化两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一、目前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

目前我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上重视学生将来就业需要的技能,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技能培训演变成了单纯的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普遍重视显性课程的建设,隐性课程的建设受到了忽略。在课程设置上,普遍重视内容的职业性,对学生个性的教育受到了严重忽略。在学生指导上,过分关注学生礼仪中“仪”的强化,忽视了对学生“礼”的培养。总之,教育价值取向已经严重背离了原来的轨道,这对中职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师素质不足

在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在普通师范学校毕业,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教育,从事礼仪课程教学的教师没有经受过有关礼仪的培训就上岗,这是肯定不能满足实践教学中对礼仪知识的需求的。另外,教师结构也存在不合理问题,重理论而轻实践,使教学实践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中职学校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

中职生的生源大多是以初中生为主,长期处于传统价值观与文化的影响之中,以往礼仪课程的实践课程数量比较少,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作为主角存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保证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还要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这样当学生面向社会时不仅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最主要的是能适应工作岗位的现实需求,能自主学习,自我适应。

二、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教学实践优化策略分析

(一)充分重视课程实践教学

为了对礼仪课程的教学进行保证,学校要制定和相关政策,利用这种方式对礼仪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同时,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应该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力争做到奖罚分明,对一些表现好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扬及奖励,对表现不好的进行指正和批评,并帮助其进行改正。同时学生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对礼仪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进行深刻的理解,学校还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关礼仪课程实践的教学影像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笔者在名片课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初次认识的人怎样拿到对方的名片?”利用教师启发式的引导,在学生之间引起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礼仪的理解。

(二)不断完善礼仪课程教学

首先,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充分体现出基础性和专业性之间的结合,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在礼仪知识基础内容中应该包括传统礼仪、校园礼仪以及社交礼仪等方面内容,专业内容应体现出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为不同的模块,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出来。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结合,这样一来才能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模仿,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些礼仪规范,充分理解礼仪文化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讲握手礼仪的时候,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以期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你和男士握手和女士握手时在力度上是否存在区别?”“刚认识的人和久别重逢的朋友,在握手力度上有何区别?”通过设计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将学习和自己的亲身实践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大力展开量化考核

要想使礼仪实践效果更好,中职学校应该加大考核的力度,将学生礼仪教育纳入到必修的部分中,如果学生达不到相关标准,学校就不给于其就业推荐,严重的甚至可以不颁发毕业证书。在考核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上,重点包括礼仪课堂教学评分、师生日常交往评分等。考核标准不仅要包括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同时还要体现出在一些动作上的强化,对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充分的考虑,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言行一致的优秀品质,充分调动起学生在礼仪知识学习方面的热情。

(四)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在专业技能上的训练,促进自身在礼仪实践教学方面素质的提高,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程序。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项目教学等教学法展开教学,实施模拟教学等。例如笔者在介绍礼仪的时候,对未来工作中作为领导、主人、晚辈等情境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运用礼仪规范,并注意展现出良好的仪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观摩分析,在课堂上让大家进行点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也非常投入,这样的课堂使得原来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直观形象的体验,极大的提高了礼仪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的在中职学校中开展礼仪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克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礼仪课程教学实践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在此基础上,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制约因素[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7-78.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独舞”的课堂,教师是台上的主角,口若悬河、光彩夺目,而学生好像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压抑的状态。新课程、新课改的目标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强调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重视培养学生发展潜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讲巧引,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充满智慧和活力。

旅游专业是一个操作性、趣味性很强的专业,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电话礼仪》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凸显“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以“鱼渔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线,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背景

本堂课所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旅游专业一年级学生,这些学生思想活跃,实践模仿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但因对自身礼仪交往的重要性理解尚浅,言行不拘小节,缺乏礼仪素养。如果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即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及实践创新能力。根据新课改要求,笔者在教学中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中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授课方式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专业特色,通过设置情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明知识、强技能、重探究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前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电话礼仪”是社会人际交往中最常用的一项礼仪,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同时使用电话的礼貌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形象,由此设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电话礼仪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电话礼仪和技巧;能力目标:学会与他人电话沟通的技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情感目标:感受电话礼仪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电话礼仪,形成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文明程度和职业素养,展现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风采。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何去实施教学手段,都要进行了反复的推敲。笔者一直奉行这样的教学理念:学习是需要体验的,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旅游专业教学涉及的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性课程,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去学、去做,让学生在“做中学”,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不断观察、模仿、纠错、实践、创造。因此,考虑教学对象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和好动心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情境设置、观摩示范、角色模拟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了他们的思维。

2.课堂教学过程

(1)教室布置。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团队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成6个组,每组5~6入,并且把位置设置成半圆形(如图)。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这个环节笔者以电影《手机》的部分视频来导入,通过这些滑稽、幽默的视频资料导入,并得出“接电话不礼貌,后果很严重”的结论,同时引出上课的主题:“你会接电话吗?”这样简单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第一次变得高涨,纷纷表示会,注意力马上就转入到了课堂,课堂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3)情境探究,分组讨论。前面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从而诱发学生的思考。观看两段视频——不规范的电话礼仪,让学生从中找出不合适的电话礼仪,这个环节的设置是要求学生带任务去观看视频,同时也是对“会不会接电话”这个问题的承接,小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看哪个小组找出最多的错误,之后各个小组展示结果,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致。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电话中让人产生不良印象和没有修养的行为和表现,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启发、鼓励,更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区。情境预设,特别是视频中许多都是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不文明的电话礼仪,同时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发言积极,同时表现出了极强的团队意识,课堂出现了一个小。

(4)观摩学习,自主探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以学为本,以学论教”。教师的作用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并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同样准备了两段视频——规范的接电话礼仪和打电话礼仪,在观看之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揣摩,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出正确的接电话礼仪和打电话礼仪。观摩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了解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自主探究中轻松掌握。

(5)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电话礼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角色扮演,真正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和行为,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定了三种场景,分别是在寝室、公司办公室、10086服务台,学生自选一种场景,同时提供三种必选的情况:分别是接电话的是自己要找的人;接电话的不是自己要找的人;对方打错电话。每一小组分别选择相应的场景和一种情况进行准备,然后每小组派代表进行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为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要设计一张评分表(详见附1)来考核学生在情境模拟训练中的表现,由学生相互点评,并进行打分,最后评出最佳表演奖。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学生有了深刻的感受,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诱导,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激发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创造性,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有利于他们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可以稍加提示。

附1

(6)点评回顾,得出结论。教师对学生角色扮演的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出常用的电话用语,并得出打电话和接电话的相关注意事项。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7)拓展训练,任务提升。作业环节其实是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实践,分享教材中的典型案例,思考正确的通信礼仪。运用正确的接听电话礼仪,给自己的家人、师长、朋友打个电话。改变传统笔头作业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巩固课堂知识。

三、教学反思

第一,本堂课的设计,主要是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训练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给予学生充分自我发挥与探究的空间,使得在整堂课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情绪高涨。第二,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正确接听电话的礼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也基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第三,教学过程中,从“视频导入”到“情境探究”到“观摩学习”到“角色扮演”几个环节相辅相承,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实战演练中,得到知识,升华情感。第四,在课堂设计细节上未考虑充分,导致情境表演时有冷场的现象。作为教师,其实更应该参与到课堂中来,由教师承担一个角色或者加入相应的小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会更高,点评时由于时间的关系也未能进行细致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徐春燕.浅谈中职旅游专业有效性教学的两个“点”[J].中国职业技术

教育,2011,(08).

[2]陈静.谈中职旅游专业课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J].科技

教育创新,2008,(05).

[3]沈惠芳.新课堂新教学——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J].教育

战线,2008,(02).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社交礼仪;情景教学;模拟

对中职学生开展礼仪指导与训练教学,加强中职学生的礼仪修养,促进礼仪知识的学用并重。知行合一,多训练模块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的成功,已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的一种必然手段。

在社交礼仪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情境式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改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课堂沉闷气氛,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互动的局面,解决在实际社会交往中学生无法准确鉴别和深度把握社交场合各种礼节的运用的难题。交礼仪课程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情景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教师按照礼仪相关训练目标和要求,根据课程设计模拟情景、环境、人物或身份等,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在特定环境中进行场景、身份的礼仪训练。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教学中通过设计生动、形象的情景和氛围,解决课本中提出的相关问题,模拟过程更直观,更具体,更贴近实际。

情景模拟教学包括情景创设及准备、课堂演示、课堂讨论、分析总结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相应的工作。

一、情景创设

在情景创设阶段应该以学生所学专业针对性的开展情景设置,模拟环境的设置要尽量接近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一进入模拟场景就能身临其境,很快进入角色,并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如针对汽车专业即可设置在4s店的购车推荐场景,通过介绍车辆性能时的语言礼仪、接待顾客时的身体礼仪等方面着手,即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代入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授课内容。

在学习求职面试礼仪时,可以设计招聘、应聘情景,让学生了解招聘、应聘的礼仪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招聘公司,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将公司的基本情况,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才,等一一设计好。演结束后请学生们运用礼仪知识进行评价,总结。

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应用科学,笔者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训练,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讲到站姿、坐姿、行姿、引导客人、介绍、握手、奉茶等具体的礼节规范时,先讲理论知识,然后进行适当示范,让学生了解所讲礼仪规范的具体做法,再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安排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纠正不雅行为。同时我们还布置一些模拟情景题,如推销产品、接待客人等,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自己设计台词、活动内容,演示合乎礼仪规范的活动,老师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最后结合礼仪知识强调礼仪要求。学生对礼仪训练大都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效果颇佳。

二、课堂演示

在课堂演示环节,教学可首先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教学片案例分析及实物演示加以补充。使得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礼仪技能有基本、全面的了解。接着代入到设置的情景中去,通过学生在情景中的实际操作进行实务部分的教学。比如在进行个人基础礼仪及商务场合的行为举止方面练习时,可以将情景设置在一个正式的商务会见场合,通过情景式教学,使学生掌握个人礼仪的基本常识,对在社交活动中有关介绍、握手、问候、称呼、致意、遵时守信、拜访与接待、女士优先等原则有直观的理解,引导学生就教学重点进行思考,通过情景模式下的实际操作,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准确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三、课堂讨论

讲课时,将具有探讨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讨论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言,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法,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启发和诱导,积极讨论,各抒己见,现场纠正错误理解,在讨论中明白错误所在,这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充分实现了教学互动,尤其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讲授现代交际礼仪中个人仪态礼仪时,让学生观察自己以及身边同学的各种举止行为,回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的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这样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似教娱乐的氛围里,从正、反两方面掌握了解相关礼仪知识,把许多平时的小事扩大化、桌面化、透明化,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得到正解,印象十分深刻。

四、分析总结

在分析总结环节,应该抛弃原有的“一言堂”格局,改由老师点评为学生分组讨论、推举礼仪裁判评论的方式。所谓理越辩越明,在讨论中即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可以提出新的观念和新的模式。我们在中职教学中如果引入情景教学,将改变单一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在社交礼仪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调动了课堂积极性,这一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在教师同仁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根据教学现场是抽样调查,100%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法,称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更一步加深他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以往那种“枯燥”的内容,印象深刻且不易忘记,值得继续和推广,应用到中职学校其他相关的课程中去。

参考文献:

[1]苏芹.《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激活教材和学生》,2007

[2]高宏,钱晓冰.《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旅游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教育,2005

[3]姚丽萍.《实用礼仪教学中情境模拟教学法的运用》.教育与职业,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