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制造业市场发展

制造业市场发展

时间:2023-06-06 09:31: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制造业市场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制造业市场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 市场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

先进制造业代表了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先进制造业通过运用现代计算机、机械、工艺流程、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了优质、高效、环保、节能的制造业发展目标,具有与时俱进的产业形态,且呈现出由轻纺制造业到重化制造业,再到装备制造业和智能化、信息化制造业的演变特征。由此可见,先进技术、产业扩容是先进制造业市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将来制造业发展中,必须探索制造业产业扩容、技术创新及影响结构升级的各个因素,以实现先进制造业持续发展。

一、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大体来说,先进制造业是指将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管理等环节中,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实现高经济效益的制造业。也就是说,先进制造业必须以技术优势为基础,比其他制造业更具竞争优势、具有更强的投资强度、发展速度、研发能力及经济效率。而只有先进制造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才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市场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从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看,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增长速度较慢

近年来我国先进制造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且产值规模巨大,但是,与同期制造业总产值增长率相比,却处于劣势,如2011年我国先进制造业年均增幅为15.71%,同期制造业增速为18.48%。且在整个生产业中的比例降低,如2008年为12.93%,2011年为12.05%。

(二)资金支持不足

资金支持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须加强资金投入及相关经济性支持。但是,从研发经费投入数量来看,我国先进制造业投入比重较小,仅占制造业投入的1.5%,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来看,主要用于技术引入和技术改造,而自主研发经费较少,这直接阻碍了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开展,使得很多企业仍旧依赖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进而影响了市场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经济效率偏低

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利润总额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其年均增幅高于同期产值增幅,推动行业总体利润水平由2008年的5.04%上升到2011年的7.02%。但从中应看到,其生产效率仍旧不能实现投资吸纳、流量调整的发展目标。其原因在于,先进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5%左右,其固定投资年均增长超出了其利润增幅,也就是说,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利用率不足。

(四)产业资源分散

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医学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就其产业资源分布来看,并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五)内资企业竞争力不足

我国先进制造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其规模较小,市场份额占据量较小,这造成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足,而外资企业规模巨大,可有效赢得市场竞争力,这加重了内资企业发展压力。

二、影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因素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市场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回归到市场因素中。具体来看,现阶段影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市场因素主要有:

其一,分散的市场结构是阻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先进制造业的市场分布集中度上来看,除了飞机、航天器、雷达设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集中度较高外,其他由内资企业主导的子行业则相对分散,而这种分散的市场结构,直接削弱了整个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其二,行业内部差异影响先进制造业发展。从行业内部结构来看,行业内部企业规模差异突出,子行业中,医疗卫生设备、电子通信设备的市场差异较大,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航空航天制造业差异较小,而差异的存在,不利于从利于产业资源的整合。其三,先进制造业自身基础不足。由于我国先进制造业市场结构相对分散,规模较小,且生产经营主要面向主流市场,缺乏专业化和个性化,使得其市场占有率较低。同时,虽然国家给予了政策支持,但是受技术限制,使得一些行业投资效益不高,不利于吸引行业进行投资,影响了先进制造业市场规模的扩大。

三、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策略

党的十就明确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转型升级是主旋律。”这直接说明要实现先进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投入,来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一)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

市场对行业的经济发展起到基础作用,从市场结构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其一,市场结构影响研发行为。技术研发是先进制造业得以发展的前提,要实现其结构升级,必须以良好的技术为支撑。理论上讲,松散型的寡头垄断是最有利于技术研发的市场结构,其可以激励研发行为,提升企业的研发热情,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差异小则是影响技术研发的重要因素。由于行业利润水平低,技术作用强,技术研发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特征,所以,很多行业不进行技术投入与研发;高行业集中度能够提升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而刺激行业联合进行技术研发;企业规模差异使得大企业在市场中获利,为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低成本、进行工艺改进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二,市场结构影响产业效率。行业差异是影响行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从行业业务利润来看,2011年医药制造为11.65%,电子及通讯设备为6.21%,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为3.46%,其差异显著。而行业内企业规模差异对行业盈利能力也产生一定影响,其一方面利于提升行业经济绩效,弱化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则刺激行业进行重组,实现行业整合,实现产业扩容,进而促进先进制造业结构升级。

(二)国家进行政策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监控政策是实现先进制造业产业机构升级的有重要保障,在现代市场自发性、盲目性的作用下,发挥政策调控力量尤为重要。其一,加强政策引导。市场集中度高、企业规模差异大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产业效益的实现,且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因此,政府必须以有效的政策引导先进制造业寡占型市场结构演化。首先,充分利用大型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作用,促使大型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保持中小企业工艺改进、业务细化及服务专业化,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中小企业发展。其次,选择规模小、市场组织分散的行业进行重组,以扩大行业市场规模,提升行业内部竞争力;通过信贷、供应链等方式,实现强强联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最后,通过专项扶持、重点开发,推动行业内部资源优化。其二,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利条件。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为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政策环境,以促进新进制造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一些重大科技专项,要以国家专项、产业联合攻关等方式对其进行支撑,并以资金直接介入技术研发;对研发资金要采取事前补贴与事后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励行业进行技术研发;对产后技术,尤其是外来技术,政府要适度间接介入,做好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为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三,充分利用税收手段。以税收来进行利润分配,以推动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同时,对品牌行业、新型技术行业进行税收优惠,以推动市场结构优化。

四、结语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引领我国制造业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现代市场环境下,要实现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须以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为目标,抓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创建品牌等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并以国家的相关政策为支撑,来实现先进制造业产业机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康建中.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11(04)

[2]曾铮,王鹏.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J.财贸经济,2012(03)

[3]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10(06)

[4]尹翔硕.中国出口制成品结构与制造业生产结构差异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04)

[5]华德亚,董有德.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我国的产业升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第2篇

【关键词】专用设备制造业 经济运行状况 分析

一、 生存环境现状

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生存发展来说,其生存环境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生存环境主要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例如资源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等,以及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例如市场需求环境等。在很多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中,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较为明显,行业职工的薪资水平也有所提升,说明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环境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技术投入方面,虽然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是数量十分有限,没有超过10%。由此可见,相关的科研人才较为缺乏,科研投入不足,研发能力也十分有限,对于行业的发展较为不利[1]。不过,在资源和环境方面,近年来,相关企业的能耗正在逐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也有所减轻,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较为有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资产规模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多年来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产销率基本上能够维持在90%以上,绝大多数专用设备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行业发展态势较为良好。

二、市场竞争力现状

(一)生产效率较低

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评价和判断当中,生产效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其具体体现在既定成本之下的产出情况,或既定产出之下的投入情况。从相关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资产负债率、总资产贡献率等方面能够看出,我国目前专用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在产业成本和利润方面,产本利润率普遍较低,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长期发展较为不利,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产效率进行提升。

(二)市场竞争力较低

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评价,主要可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市场集中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比较。其中,贸易竞争力指数指的是在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进出口额差值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能够反映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指数越接近1,说明竞争能力越强。市场集中度指的是产业内部市场的集中程度,这一程度越高,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就越高,说明产业的综合实力越强。就我国当前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两项指标的结果都不够理想,因此该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

三、技术对外依存现状

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当中,技术创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位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支持,在产业安全维护、国际竞争力提高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来说,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良好的技术创新做支持。然而,就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相关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为不足,很多关键技术仍然需要依赖国外引进,具有较高的技术对外依存度,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较为不利。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资料能够看出,在我国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当中,依然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对外依存程度[3]。每年专用设备制造业应用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引进后的理解消化等方面的经费数目十分巨大。相比之下,产业中国内的技术经费指出与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虽然引进先进技术能够推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这是一种极为不健康的发展模式。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要想真正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加大技术研究创新投入的力度,掌握更多的关键性核心技术,从而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四、市场控制力现状

市场控制力值得主要是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对自身在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加以利用,从而对产品的共计价格和供给数量产生影响,以获取更为丰厚的利润和收益。在某一个产业当中,如果具有越大的市场控制力,在国外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其所受到的不良影响就越小,对于该产业的良好发展十分有利。在专用设备制造业当中,结合当前我国外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在产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相应的利润率,能够看出,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当前的市场控制力较低[4]。在市场竞争及合作中,无法掌握较为有利的主动权,因此其利润和效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专用设备制造业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具有较为复杂庞大的体系,涉及到了社会中方方面面的领域。就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经济运行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但是总体来说,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良好。对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领域应当提高对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更高发展。

五、结论

专用设备制造业是我国当前装备生产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社会中很多领域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我国当前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对此,应当充分掌握和了解其发展态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确保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

[2]樊玉然.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纵向治理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第3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也日益强大,但是,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不仅要依靠不断增加的制造能力,更关键的是要依靠制造业的研发。通过制造业战略重点和战略支点的分析,探讨出制造业竞争力的决定问题,在相关理论方面进行一个某些程度上的延伸。

关键词:制造业;竞争力;战略重点;战略支点

1、制造业企业的R&D战略重点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内涵涉及两个基本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比较的内容,一个是比较的范围。具体来说: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内容就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从本质上说,都是围绕着产品这一中心服务的,不同的是其中有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制造业企业最终的产业竞争力优势,也是通过产品这一媒介反映和体现的。因此制造业中产品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由制造业产品、制造业企业以及制造业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综合决定的。由前文可知,制造业投入产出品市场出清的假设使得产业市场实现能力达到最优状态,流程合理化,生产组织合理化的假设让制造业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得以同质化,制造业与其他行业产业支撑关系的假设也更加凸显制造业产品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由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决定的。

产品的研发能力,是指企业能否在掌握现有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市场需求,找到问题,确定选题,并组织人力物力,去解决问题,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它是创新资源投入积累的结果。从研究方向看包括:基础研究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开发研究能力。产品的研发能力是将产业的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协调组织产生一种新的技术或工艺的活动的能力,决定着产品的竞争力。这是因为:(1)研发活动是产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变的法则,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首先要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而有竞争力的产品则是以产品的优势技术为基础的。通过研究与发展,可以开发出性能高、经济性优异的产品,去开辟新市场,占领并扩大原有市场。同时,研发出的独特的工艺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要增强产品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储备不断进行研发的潜力,不失时机地将这些潜力转化为有竞争力的畅销产品与科技成果,而研发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创造出这些潜力。研发管理的层次决定着产品开发新产品的生命力、竞争力和收益率。一般说来,新产品开发中研发管理活动的层次越高,新产品的生命力就越强,产品竞争力也越强。产品也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来获取新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产品竞争力的形成仍然要靠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生存发展主要是建立在是否拥有有生命力的主导产品上的,而主导产品则是以产品核心技术为基石的。所以,一般说来,产品发展的历史就是产品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发展的历史。(2)研发是产品获得核心技术的主要途径。核心技术是指通过开发新产品能为企业带来独特竞争优势而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市场前景广阔又能获取丰厚利润的技术或工艺手段。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技术能力取决于企业拥有的人才、设备,掌握的方法、诀窍、经验以及队伍的协同作用等。其中,绝大多数要素主要是在研发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培育出来的,而不是可以轻易获取的。核心技术会给产品带来竞争优势,而且随着利润的剧增,投入力度的加大,技术人才也会越来越多,新产品会不断出现,继而带来市场的不断扩展和销售额的不断攀升。

综上所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由产品竞争力决定的,而产品竞争力又是由产品研发能力决定的。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能力也是制造业企业的R&D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产品研发是制造业的源头,制造业企业的R&D战略重点也应该放在产品的研发能力上面。在制造业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的研发能力直接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具有异质性,是否能具有高附加值,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2、制造业企业的R&D战略支点

产品研发能力的形成产品竞争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少不了产品制造过程的参与。产品的制造过程是指从产品的采购、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到产(成)品交付前的全过程。只有通过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企业才能降低成本,扩大再生产,实现产品的规模效益。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材料、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制造检验和贮运包装等环节制定、贯彻实施适宜的标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决定的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两点: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这也是制造业企业R&D战略支点。这里的R&D战略支点指的是实现制造业R&D战略的关键和中心,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产业发展关节点,工艺和装备水平是产品研发能力转化为实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如果缺少就没法对产品赋予高附加值,也就没法使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制造业行业发展支撑点,工艺和装备水平作为制造过程的基础部分,支撑着整个制造业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工艺和装备水平的发展也引导了制造业行业产业水平的提高;(3)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焦点,工艺和装备水平是每个国家制造业赖以发展的基础,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R&D的竞争水平,也就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R&D战略重点相比,战略支点有很大的不同。战略重点主要突出制造业产品间的直接竞争,产品研发能力的竞争是制造业企业的产品之间竞争的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决定性的指标,直接体现在产品的异质性上;而战略支点却是制造业产品间的间接竞争,是竞争的支撑要素,工艺和装备水平是以产品研发能力作为前提,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的因素,间接体现在产品的异质性上。

参考文献:

[1] 常中阳,宋敏.技术领先会持续吗?—非择时无溢出R&D竞争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0(12):125-138

[2] 曹桂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0(2):52-55

[3] 王美,宋广彬,张学军.对现代机械制造企业工艺技术工作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1(2)

[4] 陈聪.长三角FDI与区域产业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制造业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7

第4篇

摘 要 目前,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去年以来受国家“限抗令”等宏观政策,以及产业自身层次偏低、结构性缺陷明显等因素堆叠释放影响,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开始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分析当前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应当充分趋利避害,从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小企业群体等方面加快推动这一产业发展。关键词 加快 医药制造业 发展 思考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哈尔滨医药制造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成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医药制造业已经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拥有哈药集团等一批在国内业深具影响力的企业。但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医药制造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和增值过程已逐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哈尔滨医药制造业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去年以来,受国家“限抗令”等宏观政策,以及产业自身层次偏低、结构性缺陷明显等因素堆叠释放影响,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开始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部分企业出现巨额亏损。2011年,一直领跑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哈尔滨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首次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研究哈尔滨医药制造业的特质及其培育机制,尤其是探索公共产业政策选择,对于指导哈尔滨医药制造业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有助于从总体上突出哈尔滨医药制造业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再造后发优势。一、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50多年的快速发展,哈尔滨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且制造业和流通业同步发展的医药制造业体系,成为全国著名的医药制造业基地,并在技术、品牌、品种、效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处于全国产业排头兵地位。截止到2011年底,哈尔滨共有独立核算的医药制造企业85家,拥有资产总额177亿 元;从业人数32551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82.7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工业增加值75.4亿元,同比增长12.3%。医药制造业占哈尔滨制造业的比重由2006年的7.4%,提高到10.2%,已发展成为除装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之外的第三大优势产业,成为哈尔滨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哈尔滨制药”已经成为哈尔滨的一张城市经济名片。哈尔滨医药制造业不但在哈尔滨制造业中发挥重要的支柱作用,而且在黑龙江省的医药制造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黑龙江省医药制造业发展水平最高、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支力量。从全国来看,哈尔滨已经成为全国几个医药制造业规模大、品牌影响力大、产品市场号召力强的城市,总体实力居于国内前列。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2010年数据来看,哈尔滨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在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位,仅次于成都、沈阳和广州。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原材料资源丰富,品牌优势突出,化学药品制造和中成药制造基础雄厚,产业实现纵向一体化发展等。但也存在着产业集中度畸高,过于依赖单个企业集团和单一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缓慢,新兴行业规模小、拉动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品低水平模仿、抄袭现象明显;集群化水平低,仅有实物形态意义上的“扎堆”,而未形成价值形态上的“集聚”;生态成本偏高等问题。二、哈尔滨医药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任何产业的兴衰都是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考察哈尔滨医药制造业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对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考察与分析。

当前,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有利条件,主要包括:一是市场需求增加。就国内医药市场来看,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老龄化程度加深、新医改政策实施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攀升,我国针对医药产品的需求日益上升,预计在2020年左右我国医药产品市场消费将仅次于美国,将成为最大的世界医药产品消费国家之一。二是科技支撑能力增强。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合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微量分离分析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技术手段也不断实现突破创新,这不仅为医药制造业的创新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医药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技术手段上的重大突破。加之经过多年积淀,哈尔滨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其对医药制造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释放。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层面上的新医改政策、新版GMP认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为医药制造业发展创造了大环境上的政策利好。同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均将医药制造业作为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哈尔滨还将医药制造业作为优势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并在大项目建设、项目服务上加大了推进力度,也必将助推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发展。四是产业投资逐渐显效。过去几年间,在市场需求和追求利益的共同驱使下,哈尔滨医药企业投资热情高涨,新上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医药制造业项目。仅“十一五”时期就实施医药制造业项目227项,总投资128.8亿元。随着这些产业项目陆续建成,其载体功能和支撑作用必然在今后几年逐渐释放,形成哈尔滨医药制造业新的产业增长点,壮大产业规模,继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

但也必须看到,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国际上新一轮的合并浪潮、生态约束更加严格、国内增支减利因素增多带来诸多威胁,以及产业成长路径依赖、产业链条不完整等劣势均面临放大的可能性。尽管近年来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努力摆脱对过去营销指向型成长模式的依赖,但效果并不明显。今后,随着公众对药物使用趋于谨慎,药品市场消费回归理性,如无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摆脱对营销指向型成长路径的依赖,则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持续下降。从产业链状况看,虽然哈尔滨医药制造业链条呈现垂直一体化发展,但是就某些中游行业而言,其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链条相对不完整、产品结构单一,易受产业链上下游波动影响,缺乏竞争力。

总体而言,在目前总体有利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一方面,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政府对医药制造业相关政策上的支持,以及产业自身素质的提升,为哈尔滨医药制造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的呼声不断上升,医药企业增支减利影响因素的不断增加,使得传统的医药制造业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哈尔滨医药制造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难和制约因素。三、加快哈尔滨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第5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促进沈阳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是全面提升沈阳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必然选择。把握产品结构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明确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和重点,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举措,对增强沈阳装备制造整体实力,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产品结构与市场竞争力

产品结构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今天的产品结构就是明天的市场。装备制造企业要经营得好,需要顾及的方方面面很多。产品线的规划是否合理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息息相关。很多企业由于在进行产品规划时产品结构规划不科学,定位不准,甚至是出现错位,导致产品的销售出现问题,丧失市场竞争力,最终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传统的产品规划都是简单的三角形,即金字塔结构。而市场上,产品结构永远不是简单的平直三角结构,从高到底,呈现出两条类似边际成本计算的函数曲线对称的形状(见图1)。

帆船型结构。这种规划下的产品结构多以中档为主,与主要竞争对手雷同,由于产品结构主体处于竞争最白热化的区域,所以除非其管理非常完善,成本控制非常好,产销规模效益明显,否则,多处于惨淡经营局面。尽管产品线对企业自身而言已是理想选择,但由于缺乏差异化,市场竞争力始终陷于被动。

埃菲尔型结构。这种规划下的产品结构,产能应该合理的分布,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优势,以兑现盈利能力。在技术研发上,投入相当的资源,确立自己的产品领先优势,并通过研发中心的建立,以确保持续不断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优势,针对利润型产品加大研发力量和部署规模。这种产品规划的优点,在于确保企业产能饱满的前提下,有效兑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发展稳健而进取,灵活性高,抗打击能力也较强。

明珠型结构。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一种精准的产品规划,层次有点高。它追求的是一种异常的精准,并不容易实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某一特定领域进行加强,这个领域或许不止一个,在吸取了埃菲尔型结构的优点外,加大了自己的量能投入,着重在中档高偏高与中档偏低两个敏感的区域进行产能优化。这种产品结构基本是集团经营规模,一般中小企业难以细分如此精细的产品线,也很难承受高昂的管理资源投入。

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及重点

以推进一批核心企业扩产改造、并购重组和重大产品提升品质、调整结构为契机,进一步加快三大聚集区、两大配套区的产业集群建设,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配套的有效聚集,实现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集成化、成套化发展。

(一)高端化,提升高端产品市场份额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装备制造业是是制造业的基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也是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装备制造业强国,无不以控制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设计和制造为战略重心,以高端制造保持产业优势。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高端制造对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沈阳装备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突破口是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高端制造在装备产业中的比例,做大做强航空装备,提高轨道交通装备水平,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另一方面,要重点研发高端产品技术,促进产品向高端化迈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端产品销售比例,拓展高端产品市场,以产品升级提高市场份额及利润率,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

(二)智能化,提升核心产品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装备的统称。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智能制造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基石,为高端制造领域提供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等高科技生产控制设备。“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智能装备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特点是大型、通用、专用、成套,要提高产品竞争力,一方面要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另一方面,提高产品智能,使其拥有发达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满足国际化市场竞争需求,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重点,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大型先进高效智能专用装备等。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整合创新,提高装备制造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高效益、高可靠性、高成套性、低成本、低消耗,提升产品附加值,摆脱同质化恶性竞争,使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第6篇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控制;管理

1 成本控制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含义

1.1 制造业是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

制造业是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必须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前提,只有在增强自身“内力”的条件下,才能全方位地向外“发力”。而成本控制则是制造业积蓄“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相对于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创新产品而言,具有更为直接的利益关联,由于成本控制直接显示制造业的收入,可以通过成本控制显示出直接的行业利润,因而具有直接和有效的意义。

1.2 市场经济的需求是成本控制的大方向

在市场经济这个“指挥棒”之下,中国的制造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要将全部的精力集中于生产和销售环节,在应对市场风险的未知条件下,制造业需要用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以应对市场经济中变幻的形势,制造业对于自身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控制生产成本和定时严格的检验市场效率方式,实现行业自身的价值和利润。在制造业已经成长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坚力量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其中的问题:由于多数企业缺少资金、设备的有力支持,这使得这些制造企业的风险成倍的增加,可谓困难重重,面对如此风险的形势,中国的制造业需要继续开展整治,形成合理的成本控制,牢牢把握市场经济的“咽喉”,用自主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来扩展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实力,使自己能够有资格立于竞争对手林立的制造行业,而一些企业却缺乏长远的眼光,用短视的、浅显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利润,认为只要将成本压至最低,则必然会带来丰厚的利润,然而,这种短视的眼光却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后患,由于成本一味的压低,必然导致生产遭受损害,产品的质量下降,使客户蒙受损失,从而将自己立于客户的对立面,造成客户的疏远和隔离,自然,最终也将会使自己成为强驽之末,导致企业消亡。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对市场政策、相关体系研究不够彻底,这使得企业的整体素质无法符合市场的规划,最终导致制造企业与市场悖向而行,无法实现使自身融入市场之中,这也是对制造埋藏着致命风险影响长期稳定的发展。

1.3 成本控制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率的生产

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利好制造业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为制造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也为制造行业带来了价格上的提升,原材料的价格出现上涨的趋势,成为了阻滞制造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鉴于制造业的市场经济的影响,需要对制造行业的成本控制拟定科学、合理的方案,要在改革创新的时念之下,赋予制造行业更多的、更为创新的内涵,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

2 制造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2.1 制造生产中的计划控制显现出滞后的态势

中小企业占了大部分市场的制造业,表现出在产品种类增多的同时却无法提高产量的特征,这一现状使得制造企业只能做一些多品种、小批量的业务订单,然而这一局面并无法持久,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小批量、多品种的制造业务状态必然要被打破,同时,它也导致了保存和运输等成本方面的控制困难,在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这明显与其开发和生产的计划与实施有关。

2.2 制造成本控制与管理陷于片面,存在较大的缺陷

在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中,他们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遗余力,但并没有意识到,只注重管理的饱满度,以解决制造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有全局观念,不仅要注重成本控制这一内容,还要关注产品设计、生产、经销等其他环节,而不只是一味地讲究成本控制,同时还应当考虑到成本分析、成本测算等内容,要从表象的数字概念中,寻找到自己与市场之间的契合点,从多种角度考虑自己的成本控制策略,要引入先进的成本分析方法和测算方法,打破原有的成本管理的僵化状态。

2.3 成本管理范围有局限性

制造成本为核心,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其中的“链条”,每一个环节的运作过程,都会对企业成本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和干扰。如技术人员是在生产一线长期工作的人员,他们对于管理人员的一些不正确决策会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时,不能认为成本控制就是管理人员的事,与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无关,而要征询技术人员的意见,关注生产细节,同样也可以促使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

3 制造业成本控制实施方法

3.1 强化员工的主观管理和控制意识

从基本面来看,成本控制的一个明智的管理方法就是使内部员工管理层和员工层之间的统一和协调,在两者统一的前提下,才能创造良好的盈利基础。作为制造业的管理者,管理者有责任关注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全过程,要有全局意识,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枉顾其他的相关因素,要从产品制造的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善于总结分析,及时响应,以确保了合理有效的产品销售通路的市场变革。另外,对于内部员工,要强化激励效应,用正强化的激励或者负强化的处罚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能。

3.2 构建科学系统的成本控制方法

信息收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及时采集信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量将继续以多样化的形式增大,这就要求管理时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基础,以强有力的管理手段进行科学规划,明确信息交换的效果和速率,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变化,从而在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把握主动。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装备制造业;产业振兴

中图分类号:F407.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40-02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制造各种技术装备,是工业的母机,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分析装备制造业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并分别用A、B、C、D、E、F、G来表示。

一、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表1说明,2009年1-8月,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经营状况好于1-5月:各行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及其增长率都在下降;各行业利润总额大幅增长,A和F行业的利润增长率虽然仍为负,但降幅收窄,B、C、D、E和G行业的利润增长率由负转正;七个行业的亏损企业亏损额虽然在增加,但增长速度放慢。但是,七个行业的应收账款额及其增长率仍在上升,说明装备制造业的资金回笼较困难。

从表2看出:2009年1-10月,B和E行业投资增速最快,占全国的比重高于去年同期;A、C、D和G的投资所占比重与去年同期持平;F行业的投资额只增长了4.4,占全国比重低于去年同期,也是装备制造业中利润下降最大的行业(见表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10月,七个行业分别增长了14.0、15.5、11.8、28.9、12.7、7.2和2.7个百分点,而1-10月的累计增速分别是8.6、9.4、11.6、15.2、11.0、2.5和0.8个百分点,说明装备制造业生产状况逐步好转。

二、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内忧外患

(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内在问题

1.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

中国装备制造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表现在: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机械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成套设备严重依赖进口;“高精尖”装备制造业对整个制造业的增加值贡献较小;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远低于装备制造强国的水平。

2.关键的基础零部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短板”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零部件的生产领域存在“散、乱、差”的问题。“散”是指存在数量众多的小企业,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乱”是指存在大量的浪费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差”是指技术水平低,效益差。这块短板造成了我国零部件行业总体实力较弱,国内市场被外企占据。

3.缺乏自主品牌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行业内知名企业,如上海电气、振华港机、沈阳机床、三一集团等。但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品牌仍然非常匮乏,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品的80%~90%是没有自主品牌的贴牌加工。

(二)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外部困境

1.全球经济衰退,外部需求减少

2009年,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都陷入衰退,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欧日的衰退尤为明显,其市场的疲软会减少对中国装备制造产品的需求。2009年1-9月,装备制造七个行业累计完成出货值分别为1531.3、2018.4、1079.1、3388.6、4298.7、19201.8和1293.2亿元,分别下降30.9、18.3、16.9、7.5、15.9、10.3和17.3个百分点。

2.贸易保护主义推波助澜

为振兴本国经济,美国出台了“购买美国货”条款,实行贸易保护,这不仅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会对其他国家造成“示范作用”和“跟随效应”,甚至形成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国多年来一直是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无疑会进一步压缩中国的出口市场,中国装备制造产品的出口面临重大困难。

三、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壮大装备制造业

第一,积极利用产业振兴计划。为了应对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我国在2009年上半年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装备制造企业应该抓住这次机遇,进行兼并重组,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充分利用重点工程和钢铁、汽车、石化及船舶工业的振兴所形成的市场需求,增加市场份额。

第二,加大对国产装备的扶持力度。国内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在招标时往往制定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措施排挤国产装备,加剧了高端装备市场被进口产品占据的趋势。对此,国家应该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风险补偿政策的落实与监督,鼓励国产装备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海外并购须谨慎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西方很多装备制造企业陷入困境,市值下降,濒临破产,一些国家为了振兴本国经济,降低了外资并购本国企业的门槛和限制措施,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难得的“走出去”和海外并购的机遇。但是,海外并购不能盲目进行,不能单纯为了低成本而并购,不能为了所谓的全球生产与经营而盲目扩张。国内企业应选择国外同行业中技术较先进、资产优良并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并购的目标,通过利用被兼并企业的研发平台和销售网络,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完善自身的销售网络,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抓住新兴市场的机遇

近几年,印度、越南、印尼和部分非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本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的相关投资需求会有较大的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加大产品的国际宣传力度,参与国际竞标,努力开拓新兴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推进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发展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较长、技术含量高并存在很大的内在关联性,集群化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协调与统一,优化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提高区域内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中国装备制造业应以大企业为中心,联合提供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R&D协同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装备制造的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共有品牌和区域认同感,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四、结论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积累了一些内部弱点,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开始,行业的经营出现一定困难。在国家产业振兴计划的扶持下,装备制造业经营状况已逐步好转。中国装备制造业应该以此为基础,抓住市场机遇,以期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 吴宇.中国装备制造业矢志打造“民族品牌”[N].中国国门时报,2008-02-25.

[3] 宋群.装备制造业:三大目标多措并举[J].中国科技投资,2009,(4).

第8篇

[关键词]沈阳;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

产业安全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

朱钟棣,孙瑞华(2006)在其发表的《人世后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一文中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四个方面设置了产业安全评价的一级指标及相应的二、三级指标体系。由于他们提出的评价体系比较完整,因此,本文采用该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和部分二、三级指标,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笔者主要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7大产业。为了分析方便,表格中的7大产业分别用A、B、C、D、E、F和c表示。由于公有制企业承担了产业安全的重任,因此,笔者将各产业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与“三资”企业分开分析,通过比较找出问题。

一、产业生存环境分析

1产业融资环境分析。资本效率与资产负债率是产业融资环境分析的重要指标。资本效率通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体现。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综合分析表1、表2和表3可知,在装备制造业中,全国“三资”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最高,而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最低。

(2)资产负债率。由表4可知,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表明其面临较高的债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治理机制如果不能有效运作,将会损害国家的利益。通过比较表4和表5,可知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除金属制品业外)资产负债率高于沈阳“三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由表4与表6对比可知,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的负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其他制造业领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分析。由表7可知,沈阳装备制造业各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比例较低,表明沈阳装备制造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是缺乏的。

3产业技术要素环境分析。通过表8与表9,可知2006年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总成本比重整体高于沈阳“三资”工业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除外。表8表明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总成本比重还比较低,今后应加大对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以确保产业发展所需技术的有效储备。

4产业市场需求环境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工业产业对装备制造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既表现在数量的增加上,又表现在对其质量、技术含量、性能及功能等的提高上。

国家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都为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整体来看,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环境是良好的。能不能借助于良好的市场环境来发展自己是沈阳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小结: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生存环境的分析表明,其面临良好的产品需求市场,但其自身又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效率低下、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欠佳等问题,因此存在产业安全风险。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产业市场竞争力分析。通过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国内市场份额就可大体判断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如表10和表11所示,其国内全部销售额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数据近似代替。由表10可以看出,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低,由表10与表11可知,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低。

2产业效益效率分析。产业效益效率包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增值率等。

通过表12可知,除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业效益均低于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业效益平均水平,更低于全国“三资”工业企业产业效益平均水平。

表13表明,在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方面,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品增值率高于沈阳“三资”工业企业产品增值率水平,也高于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和“三资”工业企业产品增值率。

小结: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表明,沈阳装备制造业没有完全建立在集约经营模式上,仍然在受粗放经营模式的影响。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还很弱,从而可能引发产业安全问题。

三、产业对外依存度分析

1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分析。通过表14可知,沈阳装备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外依存度高,因而面临很大的风险。

2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分析。由表15可知,2006年沈阳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投资比例高于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于金属制品业的比例已超出30%,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已达到26.40%。说明这两个产业对外资的依存度偏高,因而存在产业安全问题。由表16可知,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分配中,外资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比例最高。沈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存在一定产业安全问题。

小结: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分析表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外依存度很高,因而存在高度风险。

四、产业控制力分析

1外资市场控制率分析。外资市场控制率是指外资产品市场占有率,可以用外资产品销售额与国内销售额之比表示。笔者选取了沈阳2006年外资产品销售额和2006年全国销售额,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外资市场控制率是很低的。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七大产业的外资市场控制率分别是0.96%、0.29%、0.32%、1.73%、0.60%、0.06%和0.09%。

第9篇

[关键词] 生产业 现代制造业 融合 对策

生产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密切,主要表现在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而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也带动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催生了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实现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江苏生产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特点

1.制造业是生产业发展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化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资本快速流动,产业格局急剧变化,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东移,中国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我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2.7%上升到2003年的8%,同期我省制造业占全国、全球的比重分别从10%和0.3%上升到12.5% 和1%。

(1)制造业发达是江苏经济的显著特色。2006年,江苏制造业的增加值为10350.36亿元,占GDP的47.8%。多年来,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江苏拥有基础雄厚的电子、机械、汽车等大型制造业和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高度市场化的加工制造业,以及大量外商投资兴建的新型制造业,这些都显示了江苏省生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江苏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基础材料与新材料、现代轻纺等产业,形成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石化、冶金、造船、造纸等产业基地,提高优势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制造业的生产、销售等产业过程促进了服务业的衍生和发展,与相关服务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2)制造业集群发展为生产业拓展了发展的空间。2007年8月26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江苏拥有17家。江苏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为生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一、扩大了对海上、航空、陆地运输等运输业的需求,以及与物流相关的仓储、配送、简单加工等各类服务需求。二、制造业企业在寻求贸易伙伴和产品销售渠道、原材料采购、信息咨询等方面迫切需要第三方生产业提供与贸易有关的服务需求,包括进出口贸易、离岸贸易、海外销售渠道以及由此带动的金融、物流等相关专业的服务需求。三、工业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带动投融资和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服务需求,以及进入跨境和本地银行体系及资本市场所带动的会计、法律、保险咨询、信息、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服务空间。四、提升产业竞争力而需要对研发设计、品牌和知识管理服务的拓展。

(3)制造业的外包推进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迫使企业将自身不擅长的业务交由分工更为专业、功能更为强大的专业机构来完成,使企业资源更多地聚集于核心业务上。据测算,江苏省第三产业外包业务的年收入约为3500亿元,占三产比重为27%;实现外包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占三产增加值26%。在苏南地区已经形成7个省级以上外包基地城市,并涌现出一批发展后劲足、增长速度快的现代服务型企业。

2.生产业对江苏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薄弱

近年来,江苏的制造业迈向了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为制造业提供生产服务的生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薄弱。

(1)生产业占GDP的比重仍较低。“十五”计划以来,江苏服务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服务业总量增长较快。按可比价计算,1996年~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6.5%;2007年江苏服务业完成增加值9634.8亿元,增长15.9%,服务业增速比当年GDP增速高1.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7.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15:1.12:1调整到2006年的1:1.17:1.19。数据表明,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虽然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基数较低,总体上服务业占GDP的37.7%的比重依然偏低。

(2)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现代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江苏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等传统服务业增长保持稳定,比重相对下降,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教育培训、信息服务业等生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从行业结构看,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2007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3%;全省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0%。服务业的结构性的落后与总量扩大的缓慢的相互交织,制约了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3)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业关联程度较低。江苏制造业的发展早期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地投资以承接国际制造业向本地转移,从而得到迅速扩张。这种模式必然造成在外资制造业中,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业居多,并且大多数出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的封闭环节中,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呈现“二少一多”特征,即外资企业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需求少;产品设计、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进口,对本地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产品直接出口多,而且多进入跨国公司营销体系。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外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业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使得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内在的产业融合受到抑制。

(4)城市化发展滞后,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的服务业没有形成有效的集聚效应。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的相关性。一般认为:高附加值、为生产服务的、新兴的服务业往往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资源、信息和产业,都是服务业产业化的基本载体。近年来,江苏苏南地区服务业发展呈现一定的园区化、规模化和集群化趋势,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服务业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聚集程度较低,导致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支撑服务体系得协作与配合,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服务活动不得不在企业内部消化完成。

(5)服务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分工和协作机制。我省南、中、北部服务业发展不平衡。2006年我省苏南、苏中、苏北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65%、17%、18%。服务业发展明显呈现出从南到北阶梯分布的特点,且南北阶差也越来越大,反映出各地区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不利于提升我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二、制约生产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与瓶颈分析

1.制造业的粗放型增长抑制了生产业的发展

江苏制造业产业规模虽然已较大,但是在国产业分工中仅仅是处生产链上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或装备活动;即使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序,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这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生产、加工、装备、制造环节,物质材料消耗成本较大,外包服务不多且涉及面窄,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很小,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生产业的发展。

2.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缺乏融合共进的机制

目前,江苏省生产业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核心服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企业专业化的需求,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拉动”也不足。相对而言,制造业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短,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尚未普遍形成,发达地区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比较松散,区域产业配套能力也不强,制约了服务业的跨区和溢出功能的有效拓展和发挥。

3.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规划的引导力度不足

近年来,江苏省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以及生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是,对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缺乏促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的规划和政策。

4.复合型人才短缺

江苏人才济济,占有绝对优势,但即懂管理又懂技术,即精通软件开发,又熟悉企业生产理论的人才严重短缺。

三、促进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1.发展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促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业的融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业的虚拟化、网络化,信息技术也是先进制造业的技术更新手段。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江苏现有科技教育、人才的优势,以及充分发挥现有信息技术势力,建立信息平台,重点建设金融服务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商务、科技信息、技术产权交易服务等专业平台,提升生产业优势,促进更多的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

2.加大对生产业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生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强化市场竞争

与制造业相比,目前生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制度障碍较多,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打破市场壁垒,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生产业,除少数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外,应给予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真正同等的待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竞争程度,实现资本和劳动力两大要素的自由流动。

3.构建有利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

在企业、产业链、区域内不同层面要鼓励生产业向现代制造业渗透延伸, 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生产流程, 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 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加快打造一批专业化的生产供应商, 并以行业供应链为纽带, 形成相互联动相互促进机制。特别是在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域要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性配套服务, 形成上中下游产业互相带动和促进, 强化服务业支撑作用。推动生产业加速向制造业全过程渗透, 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培育壮大服务产业集群, 促进生产业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 在更高层次上形成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促进、并重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

4.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生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生产业是提供专业的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行业发展水平。要通过引进国内外高级人才和自己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积蓄人才和提高其素质,才能促进现有的生产业的升级换代,为发展现代生产业创造人才有势。

参考文献:

[1]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8期

[2]张晓林张波:《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第10篇

一、装备制造“基地”是一个产业集群概念

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新型的现代工业基地,起点和目标都叫基地,但两者具有质的差异。调整改造的过程是一个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创新过程,也是一个以新的方式和机制进行产业集聚的过程。把过去的辽宁称作老工业基地,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个地方工业企业密集,而且这些企业在国家计划的组织下有着相对稳定的产业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产业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计划体制形成的产业联系已经不复存在。但要把这样一个“基地”转换成新的工业基地,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方式重建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实现产业集群。

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一旦产业集群形成并走向成熟后,将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形成知名的区域品牌效应。当产业聚集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聚集区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和“经济生态圈”,使其中的企业都能从中受益,获得外部经济性,以及竞争、合作、交流、知识共享和文化共通,企业之间、企业与各种机构、组织之间的互动。美国的硅谷、德国的医疗器械和数控机床、印度班加罗尔的计算机软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并集中于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导致我国经济地区性差距不断拉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辽宁装备工业企业数量多,但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要振兴老工业基地,就必须整合辽宁装备制造资源,将分散、松散、各自为战的制造企业进行整合,构建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东北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是由装备制造企业及相关企业、中介机构、关联机构组成的,这些部门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靠近,同时又存在着相互联系、分工协作。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而呈现出的一种局部的聚集特征,这种聚集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相对应,又彼此发生交互作用。它与内部规模经济不同,不是单一企业内部规模扩大所产生的经济效率,当聚集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它能对单一企业带来若干好处,使其更有效率。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通过专业化分工建立网络关系,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同居一地的同行业相互比较使激励和压力并存,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促使企业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产品差异化;集群企业能够形成“区位品牌”,取得协同效应,营造市场优势;产业集聚地也是人才、资金和技术集聚地,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更容易实现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获得技术垄断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来源于一群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并不只是地理上的互相接近,更为关键的是互相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即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从而构成的企业生产网络。产业集群不是企业数目上的加总,而是具有了自组织系统的某些特征,能对外界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在市场制度完善的条件下,产业集群将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对企业、产业乃至区域的竞争力产业重要影响。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虽然产业集群大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是在引导产业集群合理有序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方面,政府产业政策、行业协会引导、社会环境吸引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辽宁装备工业在基础和资产存量上是制造大省,但在技术和竞争力上不是强省。主要问题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不高,力量分散,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佳;具有成套的基础和能力,但尚未形成合力;企业组织结构仍存在“大而全”的问题,产品结构趋同,市场竞争能力弱,市场占有率低,在全国的位次下滑。如果从现代装备制造的内在特性来看,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形成的单一、大而全、小而全,企业间条块分割的产业组织模式。现代装备工业对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很高要求,分工日益细化,使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的依赖性大大增强。辽宁老工业基地从形成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大批同行业企业,但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这种形态是一种“企业集中”,并没形成“产业聚集”。辽宁要构建新型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必须走产业集群之路。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的意义与思路

1.辽宁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的意义

(1)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是加快辽宁工业结构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的重要条件,决定着其未来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决定其在科技领域是否处于领先地位。加强并发挥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优势以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产业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集群内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技术含量。由于装备制造业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学习和模仿,容易升级为区域内产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对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需经历分散办企业、集中办企业、集中办产业、形成产业链、占领产业高地、形成地区品牌到虚拟市场七个阶段。就总体状况而言,辽宁装备制造业基本处于第三阶段,针对这一阶段的特点研究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对策和政策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4)提出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带动工业产业升级与工业现代化的经验、对策建议,把握实现装备制造工业现代化并进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规律性。力求在工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以填补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2.辽宁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基本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总是由具有总承包能力即提供交钥匙工程的公司,把有关设计、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形成集群。总承包公司控制着总体设计和关键设备的制造。而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是,具有整合全球资源的总承包商还是空白。研究院所、设计院、制造业企业各自为战,缺乏有机联系,至今没有几家企业能够像美国通用电气和IBM、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重工、法国阿尔斯通那样,成为提供全系统服务的世界级装备巨头。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状况也是如此。虽然“单打冠军”不少,但缺乏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团体冠军”,区域内产业集群也远未形成。即使在国内横向比较,虽然辽宁在基础设备、成套设备、国防等几大领域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差距也是明显的。根据国家规划,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装备制造业要力争在16个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辽宁已经在数控技术、风力发电设备、核主泵等领域率先有所作为,必须抓住现有的优势,整合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在两大基地建设中形成有辽宁特点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1)延伸和做强“产业生态链”,形成内生增长机制,实现由“机械加工基地”向“装备制造基地”跨越。“制造”是产品生命周期“大制造”的概念,通常称为“产业链”,包括概念创意―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客户服务―产品回收再利用等过程。辽宁要成为制造基地,关键是具备较强的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以及一大批国际知名品牌,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2)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的突破口,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战场。要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应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取向。制造业为其它产业提供生产运营手段,装备类产品的能耗、效率直接影响相关产业的运营质量和产品性能,而且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的共识,所以发展装备制造业尤其要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

(4)调整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促进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企业间分工合作,抑制过度竞争,构建产业内适度集中。在遵循产业组织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优化模式及政策取向做出科学分析。

(5)通过产业集群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装备制造业。包括:促进装备产品升级换代,开发新产品;改造装备制造业生产手段,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改变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响应速度,降低成本。

(6)技术更新模式要由以引进消化型为主,向引进消化型与自主创新型并重转变。不进行技术更新模式的转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愈来愈困难。

(7)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整合进程中要加强政府调控。对于重大技术项目的整合及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调控力度,主要是用产业政策加以引导、规范。在完善环境方面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作用。

三、构建辽宁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对策

构建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即以政府规划、企业行为、市场运作为原则,在产业链和市场链的作用下,按产业集群思想整合辽宁的装备制造业资源,建立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战略共生组织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辽宁与东北两省、环渤海经济圈、东亚地区优势互补、产业配套、功能互补共进、关联度极高的装备都市群、装备中场产业群、区域装备产业群,提升辽宁及东北区域装备工业国际竞争力。

1.抓住时机、因地制宜建立集群创新平台

产业集群形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基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多样性,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应根据已具有的产业集聚基础或者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来加以引导和扶持。

(1)采取本土发展与移植发展“两条腿”走路。产业集群形成可以靠内生力在本地区自发形成,这种产业集群的形成对本地区发展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发展过程也比较缓慢;也可以靠外生力推动形成,通过企业移植或转移而形成,这种方式更能节省时间,对一个落后地区而言具有现实意义。在创造环境发展自己本土的产业集群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围绕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2)依托工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平台。工业园区不仅可以在空间上为企业集群提供良好的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和体制制度环境,而且有利于生产、销售、研究以及人才、信息、资本等支撑要素的集聚。工业园区的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以市场为依托发展特色园区;在产业链上基于优势环节形成企业集聚;依托现有或具有可能形成企业集群的区域;集聚适应性技术企业发展园区;结合工业园区的调整与老工业区的搬迁,通过区域产业的重新定位发展成产业集群。

(3)因地制宜地选择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途径。在某产业的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引导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强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吸引新的同类或相关企业的进入,从而发展成为某产业集群;通过对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组与改制,将一些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就近分立为独立的法人公司,即将“大而全”的国有企业改革改组为“小而精”的网络组织,并结合招商引资与企业迁移,迅速地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正在形成中的产业集群进行扶持,形成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某区域成为某产业难以替代的“栖息园”。

2.构筑辽宁大中小装备制造企业共生共享网络

从实践上看,产业集群有三种类型:独立设计劳动密集型(市场型),以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非独立设计型产业集群,一般是大企业为适应市场与技术的快速变化而实行弹性精专生产经营模式,只从事具有优势的核心技术发展、产品设计和营销方面的业务,将其他生产环节由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独立设计智力密集型,主要依托当地科研力量与企业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增强区域内的创新氛围。装备制造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体系庞大、产业链长、品种类型多、专业化协作要求高。根据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分工发达、竞争中有合作的企业共生网络,可以提高了市场组织化程度、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产业链条更加紧密,企业在这种网络中“共同优胜”,避免“共同劣汰”。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大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

(1)装备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应重新审视自己所参与的价值链过程,通过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强化企业优势,为装备制造业大中小企业共生提供内在基础。

(2)装备制造业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投资方式,抛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思路,各企业凭借自己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通过战略联盟构建优势互补的虚拟联合体,稳固企业联系,为装备制造业大中小企业共生提供组织保障。

(3)辽宁在科技研发、教育培训、金融服务、商业物流、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信息通讯及原材料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比较优势,关键是将这些优势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为装备制造业大中小企业共生提供必要环境。

3.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

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是地区综合实力和经济地位的基础,是构建产业集群的重要核心。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赖于装备制造企业集团的大发展,一方面集团自身尤其是集团公司要具有建立在新机制基础之上的自我发展能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规范的体制条件。

(1)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应紧紧锁定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上,突出主业进行坚决的重组或调整,引导集团成员走配套生产的规模经济之路。

(2)企业集团必须重视研究与开发,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充分利用振兴东北的有关政策,建立集团技术开发中心和技术银行,形成技术进步的健全机制,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

(3)加快调整企业集团的内部结构和机制转换,理顺资产关系、人事关系、财务关系这三个基本关系,总公司应将精力集中于战略规划管理,发挥投资决策、扩大融资、市场开拓和协调、研究与开发、财务监控和重要人事管理的功能,形成强有力的战略决策中心、投融资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销售服务网络等。

4.促进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合理有效发展

装备制造的中场产业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为最终产品、成套设备、大型主机等提供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等,这些企业专业化技术水平上不去,产品成本、质量以及交货期不保证,势必影响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也无法使大型企业摆脱“大而全”的组织结构。中小企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备制造业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促进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合理化、专业化,是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关键所在。

(1)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应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选择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明确发展重点,生产“精、尖、特、优”产品,使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方向发展。

(2)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实施市场细分战略,选择合适的分工合作模式,建立产业分工链条,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

(3)采取灵活可行的技术政策,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型的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应不断增加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没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可实施技术跟进战略。

5.营造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

产业集群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它不仅常常建立在天然的血缘、相同的文化传统和习惯风俗之上,更需要企业家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多次的合作,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博弈,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和惯例,从而才能造就这样一个网络。而这样的网络才是产业集群的精髓,才是一个产业集群的是否能得到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既然产业集群的灵魂在于一群密切联系的企业形成的网络。那么培育、发展和壮大这个网络就成为了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根本目的和主要措施。

(1)产业集群完全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产生的,但这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方面无能为力,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规划发展而成。政府应从全球视野、从东北亚合作的视野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各级地方政府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错位规划、互补发展,整合好区内相关资源,吸引区域外资源。

第11篇

【关键词】 制造业 外贸 危机 机遇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制造业一直是采取大力扶持的做法,采用了以出口为最终目标的发展经济的模式,在这个方面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成效。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的制造业较为沉重的打击,让我国的制造业显得举步维艰,许多产品严重滞销,放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一、我国整个制造业陷入困境难以自拔的主要原因

1.金融业影响过大,严重损害了我国广大制造企业的经济利益,进一步刺激了我国所特有的二元经济现象的进一步的恶化。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表现为一边过于冷淡,另一边过于火热。现在的期货、证券及股票和金融衍生等行业显得热火朝天。我国的房地产业自2003年以来就一直高热不退,房价节节攀升,其获取的利润令人艳羡不已。此外,我国的股票交易市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也同样是高歌猛进,股票的指数更是连破历史记录。在国际上,美元更是持续性的贬值,这就造成许多以美元作为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连续打破记录的高涨,这样对于制造业的成本给予了极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形下,许多企业只能改变策略,开始在股市及房地产市场上花费较大精力。

2.我国制造业过剩的局面并不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的制造业产量已多年高居世界第一,被人们称之为世界工厂,从2004年开始,我国便开始宏观调控工作。产能方面的过剩迫使我国的制造企业迫切的需要消费力旺盛的市场来提供未来的发展空间。危机爆发后,欧美这些具有旺盛消费力的国家开始纷纷减少自己的日常消费,这让我国的制成品没有合适的消费对象,而临时去开发市场这也是不现实的。结果只能采用价格战的办法低价销售,又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指责倾销。

3.企业所采用的低成本策略被贸易保护主义确立为靶子。自从上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连续10余年被其他国家提起反倾销调查,已经是全球在这方面遭受点差最多的国家,许多进口国对于我国的产品采取或明或暗的措施来限制产品进入,自从危机发生后,这些国家的就业率大幅降低,增加就业已成为这些国家的第一要务,现在这些国家的政府为了能够转移目标,纷纷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咎于我国出口,将制造业人口的减少怪罪于贸易,特别是那些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更是饱受指责。目前我国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力的成本,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百分之三。低成本及低价格的竞争让我国的产品饱受诟病。

二、推动我国制造业对外发展的策略

1.进一步的放松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负担。现在需要面对的客观情况是资本已经开始不再投往制造业,纷纷的转往那些能够为他们带来高额回报的资本市场或房地产市场,这样造成制造业严重的缺血。因此,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处理好这一问题。在政策方面需要复制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有效运作的贸易救助体系,积极的组织制造业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应对国际市场的反倾销措施,同时还要积极主动的创新救助的方式,救助的范围也需要进一步的拓宽,对企业进行主动的引导,可以考虑在幼稚产业的保护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救助方面多花些气力。也可以考虑利用市场机制的特性来进一步优化资源方面的配置,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设计自己的研究实验室。

2.推动制造业尽早的转型,早日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我们国家级的制造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能够处在有力的位置,需要积极地改变目前加工业的各种困境,改变在世界分工中所处的低级地位,让企业不再是依靠人力资源的优势来获取订单,改变目前的加工经济模式,向精密制造的方向前进,能够提供一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但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是制造业已经难以从发达国家获取较为成熟且实用的技术,现在许多国家对于我国已经开始进行技术方面的限制,这样就无法成套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因此,必须提升企业自己所具有的科研实力,争取尽早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能力。

3.创设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的力量实现竞争实力的跨越。企业要想创设出数个在国际上能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通过加强自身产品的质量、注重商业信用,建立自己的品牌美誉度,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便愈演愈烈,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这种债务危机蔓延至整个欧元区,由此爆发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次危机――欧债危机。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在于金融层面上,而主要是在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上,这与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过高直接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目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70%,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伴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外贸条件恶化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安全的隐患,而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加上此次的欧债危机,导致美国,欧盟等外部需求的急剧萎缩,立刻就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冲击。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首当其冲的受到各方面影响。代工模式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及利益链条的主要模式,而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最具潜力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已经出现了停工、半停工甚至濒临破产倒闭的局面。

1、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和人才不足,以从事价值链低端的组装、制造业务为主,靠单纯加工赚取价值链末端微薄的利润,而其中高额的附加利润则被国外的品牌商赚取。2009 年,我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为1.77%,而2010 年利润率仅为1.47%,而这些利润中绝大多数来自于政府的出口退税。以东莞美泰集团出口的玩具“芭比娃娃”为例,在中国的实际报关出口价为1.05美元,而其在美国海关的进口价为2美元,而市场零售价高达约10美元,近8美元的差价作为“知识附加值”(如设计、品牌、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等)由美方赚取,剩下的2美元中,去除原材料进口成本、运输和管理费用,制造商得到的加工费不足50美分,还不到产品售价的5%,在产品价值创造中所处的地位很低,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存在很多问题。[1]

1.1 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

以往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主要凭借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价格战来谋求市场空间的扩大。很多企业依靠获取出口退税而生存,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但是伴随着欧债危机,加上中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现在的用工平均缺口在15%-20%,用工成本较去年平均提高20%左右。这种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于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正在逐步消失,由此也给中国的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敲响了警钟。

1.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R&D能力缺失

为了避免“技术模仿――套利――低成本竞争”的负面效应,在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对于多数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最为切实可行的生存方法就是选择为国外品牌商贴牌或者代工的加工贸易出口,而不是技术创新,由此就直接沦落为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R&D能力是中小企业开发市场的敲门砖,缺乏R&D能力的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只是跨国公司利益链条上的一个随时可以被替代的生产组装车间。中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大,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订单,导致市场渠道单一,没有谈判地位和自主定价能力。这种局面将使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

1.3 缺少自主的市场品牌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品牌是开拓市场和较高利润率的保证,没有品牌只能受制于人,不能与跨国公司讨价还价且只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底端,从而导致企业在遇到风险时应变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我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仅仅专注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对外国品牌和技术形成依赖,无定价权,只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底端,从而导致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应变能力较差。此外代工企业为增加与品牌商的交易量和提升产品层次,往往针对特定客户的需求围绕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进行专属投资,这种投资具有沉没成本的性质,一旦与特定客户的合作关系结束,代工企业的投资有可能暂时闲置蒙受损失。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依旧着重于产业的中间环节,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品牌企业说了算,企业的前途命运掌握在品牌企业手中。

1.4 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

因为制造环节较低的进入壁垒,造成发展中国家之间过度竞争,导致产能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结果全球初级产品价格飞涨而制成品价格下跌,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不断摊薄。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获得的利润占整个产品利润的90%―95%,而低端环节只占5%―10%。靠OEM生产方式的利润率最低,只有15%。而ODM和OBM的利润率都在35%以上,而我国一些加工贸易企业获得的利润只有1%―2%,如此之低的利润率,使代工企业应付市场环境变化的回旋余地大为缩小,要么降价,要么拒绝订单,而选择后者则意味着与发包企业合作关系的结束。在全球经济价值链中,产品增值及利润主要体现在设计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而非生产环节。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难以从生产之外的环节获取利润,而自身在生产环节利润水平偏低,使得不少企业运营困难、亏损甚至停产。由此可见,中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能从贴牌生产中赚到的利润已微乎其微,几乎所有订单账面都会亏损。

2、欧债危机下我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大部分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和人才不足,以从事价值链低端的组装、制造业务为主。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即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向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方向转型升级[2]。技术准备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不利于参与更高水平的国际分工。大多数中小制造业代工厂商研发投入不足,以致技术难以升级,设备缺少更新,产品制造的关键技术以致由外方控制。即使是高技术行业也让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代工制造为主,技术水平低下。另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成熟,一家企业要是开发出新产品,其他的企业会蜂拥而上,技术创新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持[3]。

2.1 产业增值能力弱,资本积累不足,生产综合成本上升

一些企业主热衷于挣“快钱”,不愿意做长远投资,企业内资本积累不足。境内外竞争激烈,OEM订单价格过低,原有的成本优势已经逼近底线,而OEM增加值率太低,甚至低于工业整体增加值率。中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显著的综合成本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和吸引外资的各项基本政策曾经一度备受国外公司的青睐。但是目前, 税收成本、汇率成本、原材料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不同程度有所上升。例如:中小企业员工基本工资的上升,带动了整体费用的上升。以工资为基数的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会会费等等,虽然缴费比例标准没变,但基数变了,企业的实际支出都增加了。

2.2 外需一定程度萎缩

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尽管全球经济下滑的态势得到遏制,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却依然缓慢,主要进口国的经济增长放缓,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而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又对海外市场的商品需求产生了冲击。由于失业率较高,欧美消费者对经济复苏前景没有信心,储蓄率上升,消费需求低迷。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改变部分欧美国家重消费、轻储蓄的传统。尽管南美洲和非洲受危机影响较小, 但其需求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新兴市场还难以拉动我国出口较快增长。而且,在经济缓慢复苏时期,各国都全力保护本国市场, 更加重视实体经济,消费需求受到抑制。

外部市场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市场需求的萎缩。由于在OEM 模式下,价值链的研发、销售等战略环节都掌握在采购商手中,外贸订单往往成为决定中小代工制造企业生存的关键。这些企业对国外大型采购商有很强的依赖性,外部市场环境的恶化导致中小制造企业面临外贸订单减少以及订单短期化问题,并频繁遭遇反倾销等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困扰。

2.3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全球代工体系的演化,我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受到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更为低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上所处的生产制造环节,技术水平不高,进入壁垒相对较低,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廉价劳动力、原材料与出口退税等方面。相对设计研发、销售等环节而言,生产环节的优势更容易被复制。近年来,聚集了国内大批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地区普遍遇到了劳动力成本提升、招工难的问题,而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相对于中国的优势正在显现出来。加之国内土地、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的影响,中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原有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外贸订单逐渐向印度、越南,泰国等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失,企业的生存基础被侵蚀。

2.4 管理人才缺乏、企业家资源不足

国际化人才不足,企业管理缺乏标准化和国际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品牌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管理价值链,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估和选择供应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而我国的中小代工制造业厂商打多数管理落后,缺乏具有战略眼光的管理人才,即使能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也往往有名无实;很少有企业能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等考评标准,甚至一些企业主连这种正规的管理意识都不具备。

企业家资源不足,要素组织能力弱,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特别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企业家资源严重不足,以致企业要素组织能力弱,很难“做大做强”。另外,融资体质、用人机制、创新机制以及行政体质等还有待加速改革。很多中小企业家涉足了房地产、矿产、股市等领域。热衷于赚快钱,使得企业家实业精神流失,实体产业空心化和资产泡沫化情形越发严重。其结果是降低了企业的体质和企业家的斗志,抗风险意愿和能力减退。经济环境一有风吹草动就神经过敏。

2.5 国际贸易摩擦频发

代工制造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的牵制,代工制造业的过度膨胀也造成了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沉重压力。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得欧盟也已经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对华反倾销国家和地区。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摩擦频发,许多国家纷纷设立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扩大出口, 对国外市场更加重视,也实行贸易保护。据商务部消息,目前全球有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如近期美国高密度地对中国出口产品出台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4]。我国遭遇贸易限制的领域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使我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恶劣。

3、促进欧债危机下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从我国现阶段国情来看,代工生产仍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型。在生产综合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将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变为产业升级上。OEM企业持续成长,首先要“做精”,提高生产效率,然后才能“做大”,达到一定规模,最后才是“做强”,实现成长升级。激烈竞争能够促使OEM 自主创新,提升核心能力,并最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BM[5]。

3.1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产业链除了生产环节外,还有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而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就是生产,且生产的价值最低。第一,加快研发。代工生产企业应该从加工、组装等技术含量低的底端向以研发产品为代表的两端服务业延伸。第二,提高工业设计水平。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必须提高自身工业设计水平,增加附加值。第三,创品牌。政府应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提高创品牌能力,增强竞争力。第四,整合供应链。通过兼并和重组的方式, 整合上游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资源,形成寡头垄断或寡头竞争的产业格局,增加与跨国公司的谈判筹码。技术和资本实力增强后,加之前期参与国外大厂渠道营运所学习的经验,可以自立门户,转向OBM,或者取得原先OEM客户的同意且在一定条件下发展相类似产品,或者依据公司自身的核心能力发展与OEM客户不同利基市场的产品[6]。

3.2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土地成本的上升、人员工资和资源能源价格的上涨,东部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转移迫在眉睫[7]。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土地价格更低、税收更加优惠、劳动力更充裕廉价,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中国沿海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也有利于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

3.3 着力开发自主品牌,开拓自主的国内、外市场

代工企业之所以受制于跨国公司,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只生产加工产品,而没有自主的品牌和销售市场。要清晰地认识到OEM与ODM甚至OBM之间的差异,包括目标客户、增长方式,产品线,市场投入、运营方式和资源整合等的区别,从而体现在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中。同时,应专注于品牌力的打造,不仅要制造出色的产品,而且要对产品的名字、定位、消费者细分、消费者核心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对产品的核心卖点与价值、产品外观表现、包装设计、产品的价格及价格体系进行设计与规划,这是打造自主品牌的核心。此外,代工企业要以市场营销观念为导向,而不是仅仅追求经营效率,更不能通过彼此简单模仿或者打价格战、广告战等低端竞争手法超过竞争对手,同时政府要在加速市场化改革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作用。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再加上近段时间的欧债危机,很多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已经认识到未来出口内销并重是大势所趋。我国政府实施了各种鼓励发展内需的政策,为我国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了政策基础。时至今日,外销形势依旧严峻,为了寻求新的生存条件,开拓国外市场的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应该转战国内市场。中小代工制造业企业本身应尽量避免用同质化的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可以发挥外贸产品的优势,对其加以改良,并辅以适当的价格,通过规模经济赢得市场。出口内销并重,加大对国内外市场动态和科技发展潮流的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追踪消费需求的热点及动向,提供给国内外顾客认可的价值,把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3.4 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代工企业要以技术创新和差异化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可边干边学,通过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追赶先进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尤其要注重学习先进企业如何在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学习降低生产和时间成本的竞争手段,发展规模经济和速度经济。具体地说,代工企业可通过设立知识信息的收集管理部门建立内部的知识共享转移和创新机制,努力将合作合伙伴的知识内部化、技能内部化,并将内部化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代工企业要与发包企业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增强双方的相互信任,减少发包企业知识转移的风险,提供更多的产品附加价值。

3.5 延长合作期限,建立和维持互信机制

信任可以增强企业间的互利合作,价值链上建立信誉机制后,客户对产品开发知识的溢出持更开放的态度,从而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OEM企业的学习。[8]并且,企业间代工合作的期限越长,越有利于双方信誉机制的建立和维持。因此,OEM企业应在客户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声誉,良好的声誉促进互信机制的建立。首先,要主动遵守代工合同规定,如遵守产品技术的保密承诺、不抄袭模仿客户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其次,应利用自身优势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如提供成本降低和产品改进等方案、与客户共度难关等。同时,应努力延长代工项目的合作期限,通过长期利益促进信任和知识传播。

参考文献

[1]管清友,程陈.发展中国家深陷国际分工陷阱[N].中国经营报,2004(06)

[2]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业及其集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关键要素与实现机制[J].中国经济问题,2008(01)

[3]Gereffi, G., 1999,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48, No.1, pp.37-70.

[4]王国伟,谢洪芳.2009年广东对外贸易情况分析[EB/OL].广东省统计信息网

[5]Forbes N.,Wield D., 2001, “From Followers to Leaders:Managing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London Routledge.

[6]Humphrey J. , and Schmitz H.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Paper For The Bellagio Value Chain workshop,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