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3-06-06 09:32: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中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因而课外阅读举足轻重。

二、阅读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爱生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从书中获得智慧和人生哲理。

2.定期给学生布置阅读读经典美文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积累优美的字、词、句,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3.通过多读、反复读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养成写笔记和随想的习惯,日积月累,从而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三、阅读内容

1.初一整个年级所推荐的名著,主要包括《朝花夕拾》和《西游记》。

2.选读书目:《白洋淀纪事》《猎人笔记》等

3.根据教学及学生实际情况阅读全国优秀作文选、作文集好篇目,能力有余的同学可在课余时间阅读老师推荐图书角书目的《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城南旧事》等名著。

四、阅读指导

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适当地选择: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等读书的方式。

2.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每周的阅读课以及课后的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平均不少于半小时。

第2篇

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特色做法

2015年我校成立了《丁立梅散文品赏与写作借鉴研究》的课题组,全校师生掀起了阅读丁立梅散文的热潮。为了确保这项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从本学期起,我校师生做了一些切实的工作。

(一)读书笔记示要求。每位学生摘录“丁立梅散文”每周不少于两篇,建议用专门读书笔记,摘录时将页面边缘三厘米处留有空白,适当用不同颜色的笔注上边批,文末要注上总批。注明摘录的出处,文中优美句子用波浪线标出。老师平时强化检查、督促、批阅,期中考试前夕班级内组织读书笔记的评选,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组织读书笔记的评选、颁奖,组织优秀读书笔记的流动展览。

(二)班级阵地设专栏。各班的书橱要摆放一定量的丁立梅散文,并保证流转量大,有借阅记录,贴出“丁立梅散文专柜”;教室后墙设有“美文之窗”,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丁立梅散文学习小组,定期轮流指名学生打印“丁立梅散文”,张贴到“美文之窗”,两人负责句段批注、两人撰写推荐理由,一人负责课前朗读。

(三)网络平台助交流。课题组已建构一个网络平台,已经在“新浪网”上申请了一个博客,博客名称是“梅香悠幽”,副标题是“丁立梅散文品赏与写作借鉴的研究”,包含11个栏目。

(四)专题采访零距离。学校将安排“走进梅子”的活动,提前遴选好采访的学生,拟好采访题目,做好采访记录,联络好媒体记者、丁立梅作家、程韶荣教研员等。采访活动结束后,及时编制出采访快讯、采访文案和校内会,搜集好媒体报道资料,图文并茂地到“梅香悠幽”博客。

(五)兴趣小组展风采。老师负责在文学社员的基础上筛选、建立丁立梅散文学习小组,形成档案资料,建立学习网络;每期的《海娃》文学社开出专栏刊登丁立梅优秀散文及学生的模拟习作。

二、和金无足赤,白璧有微瑕――成绩与不足

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让他们有成就感,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多读书。因此,我校常常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朗诵比赛”、以“我勤奋我快乐”为主题的演讲,以及“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比赛”、评选“优秀日记”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

农村初中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信息传播慢、农村学生家长的观念落后,经费的限制造成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不足,以及阅览室相对封闭、应试教育的压力等因素,导致学生课外读写不容乐观。表现在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不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

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外读写计划

(一)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自主读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剂,能开发潜力。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之前,先印发名言警句,对学生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重视课外阅读。如“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等。在教室、阅览室张贴名言警句,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鼓励学生选取有关书的格言作为座右铭,张贴于家中的书房,时时警策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利用初中学生对名人的崇拜心理,选取名著名篇,对其动之以情。

(二)营造读书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1)开放学校图书室,班级成立图书角,学生自发地把家中的书籍暂时存到班里来,由小干部登记造册,管理借阅。“存一本书,看百本书”。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条件。(2)教室墙上,贴满学生自己的作品――剪贴、墙报、课文插图,给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保证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我校让学生保证每天30分钟读书,要求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2000字,作不少于200字的读书笔记,摘录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并让家长、同学监督签字。“学生并非不愿读书,也并非真的没有时间”。阅读前必须选好作品填入“计划表”中(以内容积极健康、文学色彩浓郁为原则,由组长把关),并在作品后面标明需多少天,约在何日前读完该作品。每次阅读后,及时标明阅读日期及页码,并在“片语感言”栏中写感言,内容是在阅读中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体会。

(四)选择适当读物,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必须与学生的文化层次、思想水平相适应,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的发展。我校语文组要求学生读的书籍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朝花夕拾》、《泰戈尔诗选》、《西游记》、《水浒传》、《文化苦》、《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等。

(五)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用心专注、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指导精读。扫清文字障碍,弄清句段含义,领会全文中心。

2.指导速读。筛选重点,把握重点语段,总观整篇要旨,不断提高速度的能力。

第3篇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书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我坚信,只有让我们的灵魂融入书的海洋,让书的内容融入我们的生命,才能有一个比水海更为广阔的心灵空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必读课外书目,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目1、《西游记》吴承恩

2、《水浒》施耐庵

3、《朝花夕拾》鲁

4、《骆驼祥子》老

5、《繁星·春水》冰

6、《鲁滨孙漂

流记》(英)笛福

7、《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8、《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9、《童年》(俄)高尔基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书技巧1、尽量借图书馆的新书。

这个“新”不是出版日期的“新”,是书的内容对应时代的新,也就是当代的比较著名的学者写的比较有价值的书。这类“新”书,我以为图书馆二楼的新书架和三楼的阅览室比较多,特别是三楼,只允许出借7天,这也逼迫你尽快完成,是好事。

2、经典书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买。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收藏——以备需要时可以经常阅读,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在边角处记下自己的思路、想法——我比较信奉“不懂笔墨不读书”(关键是脑子实在不够用,很多想法是灵光一现,不立刻记录下来,以后再回味都很难)。

3、根据自己的兴趣,重点关注若干出版社(出版集团)。

一些有历史传承的出版社是有着自己一贯的偏好的,就哲学社科及经济科学类别来说,商务印书馆、中国社科、上海人民(上海世纪集团)、经济科学、江苏人民、辽宁教育、译林、中央编译、新星、湖南科技等综合性出版单位以及北大、复旦、广西师范、中国人大、上财等高校出版社都是比较不错的。特别对于处于读书初始状态、知识积淀还较低、选择和鉴别的能力还不够强时,信赖一些出版界的“百年老店”是我这样的风险规避者的理性选择。

4、读书要有一个文献学的准备过程。

有一两年是要做准备的,这个时候不懂得古今中外学术界里有哪些人是重要的,哪些书是经典的,所以买书、借书都不得要领。我管这叫文献学的准备。有这一两年的积累之后,自己想研究某个领域后,就可以按图索骥去查。也学会鉴别书的好坏优劣,这样读书不会走冤枉路,买书也不会花冤枉钱。从这个意义看,学习经济学或者推而广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之前,首先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史,实际上也就是了解这门学科的人物传记、文献史,实在是至关重要。数学史、科学史、哲学史、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等应当具有相应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学生据此各取所需,攀爬参天大树也就方便得多了。而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读史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

5、不要完全迷信书单。

书单的目的是一个文献检索的提要,之所以要有开书单的人,就是因为初入门者需要在不断磨合中提升自己鉴别书的优劣的能力,逐步对他所熟识的几个领域里有影响的人、有影响的书以及有影响的人写的有影响的书中的代表作了然于胸。未必要都读完,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都读完——做学问者一辈子把一个值得研究的人或话题搞深搞透就很不容易了。但至少当他想要检索的时候,自己头脑里会有一个清单,一个简明扼要的清单。一旦进入轨道之后,就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而不应该被庞大的书单吓住。头脑中要有一个目录,查哪个方面要找哪些人,了解他(她)的那些东西。书单是一个工具,但这个工具一定要自己掌握,最后做到自己能够给自己开书单。

6、藏书与读书要保持适当比例。

一味地买,一方面容易浪费资财,不经济;另方面也正如“书非借不能读”所暗指的现象,束之高阁以致成叶公之患。故此,将读书藏书比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有点类似于增长理论中的“有保证的增长率”、“平衡路径的增长率”。不过,我认为这种稳态增长率不能追求“I=S”,藏书与读书拉开一定档次、保持一定的“赤字”、“通胀”是有必要和有益处的,藏书总是多于读书可以鞭策、激励你持续地阅读,当然赤字也不要太多,否则你习以为常反倒没有动力了。

7、有的读者看书有猴急的毛病,要不得。

不看序、译序、前言、导读、目录、后记、译后记、跋,这种叫做囫囵吞枣、欲火中烧,逮着一个先上了再说,这是不对的。要先好好打量打量,从前言中知道作者选题的背景和想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录中大致看到作者论述的逻辑结构,这样读书才有目的性——读书必须要有目的有选择,因为时间太稀缺了。

8、经典之作读过以后应当整理读书笔记。

欧阳修说读书有“三上”——马上、厕上、枕上,这说明要学会甄别书的重要程度,并采取不同的对待办法。读书笔记也是这样,那些最为重要、经典的书籍,不仅是需要在书旁钩钩划划、写写记记,还应该整理自己的感想。读书笔记可以人物为主线——读一著名人物的多本著作,比较其一生思想变化的过程,可也;也可以就事论事,单就一本书、一个话题整理。读书笔记的写法,首要的是要写出该书的独特之处,在此前提下,再求全面。有些书籍只有个别篇章精彩,那就可以只针对这些篇章来写。在描述作者的观点之余,也应有自己的解读。学会用大书指导小书,以一本书分析另一本书,用具有普遍意义的讲方法论的书解读具有特殊性的专题书,用经典书比照前沿书。

9、对于数学模型为主的经济学理论书籍,需要注重其“诗外的功夫”。

第4篇

一、指定章节复述

故事复述能力是中学生一项基本的语文素养。小而言之,就三言两语概括故事情节;大而言之,则需要抓住文章的精髓,凭个人阅读体验评价人物、概括内容。中学名著阅读推荐篇目中有大量的长篇名著,这些名著大浪淘沙,是穿越了时空仍能熠熠生辉的名篇。考虑篇幅问题,要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全篇的复述检查是不现实的。而指定章节来复述则能以内容抽查的形式,精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如《水浒传》一书通过精彩的故事,塑造了许多英雄好汉的形象,而故事(或人物)既是互相联系,又是各自独立的,这就便于复述故事情节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本书的阅读情况,可抽查学生复述“鲁智深倒拨垂杨柳”“武松醉打蒋门神”等情节,概述“林冲的主要事迹”等事件。复述的要求也可以根据名著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可以在复述情节时对字数或时间设置要求,限定80个字或是120秒等。这样既有效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也让课外阅读课堂富有趣味。

二、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用于检阅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既简单又高效。如检查《西游记》的阅读成效时,学生把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的路线图画出来。绘制路线图就必须了解整部名著的内容梗概,懂得唐僧师徒四人一路经历了哪些磨难,一张思维导图显示了学生的阅读深入程度。《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塑造一个在野外独立求生的硬汉形象,根据文章内容学生绘制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各种求生技能,罗列出这些求生技能也能看出学生对于名著的掌握情况。阅读思维导图既是对内容情节的梳理,也是学生对名著阅读成效的充分展示。学生要想完整、精彩地勾勒出思维导图,得有通读、理解名著的基础。教师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于名著的具体阅读情况,还能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探究延伸解读

随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的丰富,引导他们根据一定的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来给名著阅读润色,也能检验出他们的阅读效果,评判他们的阅读收获。许多名著的故事性强,情节不但吸引人,而且交织错接,教师可根据情节的不同,开发一些拓展性的解读。如:《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第二次落魄时如果没有去找虎妞,他的人生轨迹会有怎样的变化?你的这种解读有什么依据?根据学生的解读来分析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性格、环境。探究性解读让学生有足够的的参与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学生阅读后的探究性解读,既了解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又能判断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昆虫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生物学百科全书,法布尔对很多昆虫有细致的观察,对于昆虫的外形、习性等做了科学的叙述,这些对于中学生来说都是有益的借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昆虫,在课堂上进行延伸讨论。通过讨论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也能评判出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掌握情况。

四、闯关升级游戏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乐于挑战是中学生的特点。闯关游戏这种快乐有趣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闯关升级后的成就感也是激励他们大量阅读的动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这就给游戏等级的设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闯关游戏分为10个等级,从易到难根据名著内容理解由浅入深设计。由学生答题的情况来评判学生对于名著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辨析及主题思想的归纳情况。比如《朝花夕拾》一书中涉及了哪些人物?鲁迅对这些人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这些人物对鲁迅先生有什么深远影响?《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都经历了哪些难?这些难涉及到哪些妖精?这些妖精都有什么背景?这些难都是考验谁的?运用这些问题进行闯关升级,通过闯关游戏,教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也在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五、展示读书笔记

我们提倡名著阅读一定要留下痕迹,阅读一部名著就像是经历了一回人生一般,留下阅历和成长。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这一目的,在名著开篇阅读指导时,我们就强调了做好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同时也为阅读之后的评价做了铺垫。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应源于情节,发于思考。语文教师在推进名著阅读指导时,应强调在阅读过程中留下痕迹,留下阅读时迸溅的思想火花。这些火花可能是流泻于笔端的优美文字,可能是阅读时从脑海里冒出的层层疑问,可能是阅读带来的精神的满足。我们应倡导学生积极把这些阅读带来的瞬间感悟记录下来,可以摘录在读书笔记上,或是直接书写在书籍上。这些由阅读带来的收获是很好的评价方式,也是学生阅读感悟、深层思考的展示平台。除了读书笔记,还有读书方法的交流与评价。名著的篇幅都比较长,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阅读才更有效率,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方法交流,借此来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比如设置“如何克服长篇阅读的恐惧”“如何反复阅读经典名著”等话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来评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行百里者半九十。”名著导读工作,不应只是停留在读的阶段,阅读之后的跟踪评价才是收获阶段。有效的评价既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提升阅读的有效性,达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中学生名著阅读的评价策略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名著的内容、体裁等选择适合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

作者:程钊奋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外国语学校

第5篇

一、聚焦重点,含英咀华

经典书籍如同一座知识宝库,里面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受用一生的东西。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积累,迁移运用呢?与其面面俱到,浅尝辄止,不如聚焦重点,仔细赏析,从中品其味、悟其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美文之时,可引领学生及时把文中的精彩片段、精美语句和精妙的描写方法记录下来,鼓励他们多品读,多积累,多模仿,多运用。

譬如指导学生阅读《绿野仙踪》,广州市永曜北小学董小移老师便采用了“聚焦片段,赏析激趣”的方法。《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写的一部充满奇异色彩的童话作品,书中的一句话――我的书是为那些心灵永远年轻的人写的,无论他们年纪有多大――深深地触动了董小移老师,使她想起孩童时的记忆与梦想、童稚与天真。她相信孩子们也会喜欢这本书,可是怎样指导阅读才更有效呢?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董老师首先出示书中的一段文字,并简述道:“老师想和大家分享自己读到的一段话:‘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多萝茜住在堪萨斯大草原上,她是个孤儿,现在和她的亨利叔叔、艾姆婶婶住在一起。’你们猜猜,她生活得快乐吗?为什么?”待学生说完原因后顺势追问:“她为什么不快乐呢?”在学生迷惘的眼神中,董老师请大家打开书,重点聚焦描写多萝茜外貌的两个片断,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让学生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接着让学生谈谈“享利叔叔和艾姆婶婶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写呢?”。最后让学生把思考的内容整理后写在作业本上,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如此,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整个阅读指导过程虽平实但有序、有效,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带来的无限乐趣,加深了“好读书、读好书”的意念,为“会读书”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二、方法渗透,学思同构

仅凭兴趣很难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有效阅读之门,教师还应本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理念,教会学生各种阅读的技巧,帮助他们在“我要读”的基础上实现“我会读”。读书之道,因人而异。就小学生而言,在课内外阅读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速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课外书时,先引导学生运用浏览的方法阅读,学会关注“前言”和“目录”。因为前言囊括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目录则提挈了各章节的中心概念;读过前言和目录,学生就能迅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整本书的内容梗概,为进一步阅读全文、综述大意打好基础。需要说明的是,速读不是马马虎虎地读,而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快速读书、高效读书。

(二)精读。对文章重点词句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要边读边想,甚至反复阅读、品味玩赏,同时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可在文章中感受最深处圈画勾点重点词句,批注阅读心得,小到一个词、一句话,大到一段话、几段话。高年级学生还可以立足全篇,从表达形式、表达效果等角度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借鉴。

(三)摘记。把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分门别类地摘记在专门设置的课外阅读记录本上,浓缩精华,熟读成诵。

综上所述,当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想从中获得什么,接着快速浏览目录,获取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想要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自得,在有疑问之处标上记号;待阅读完全书后再理清条理,聚焦和探究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学习写法。老师在给学生介绍这些阅读方法的时候,尽量少一点“方法教条牵引”,多一点“实例渗透指导”;至于学生采用哪种方法,可由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习惯或喜好灵活选用。

三、善于动笔,读思共进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说过:“读书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常常读出自我。”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研读、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惑,使他们形成多阅读、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书上划横线或波浪线,标出着重号(“”或“”),打上问号,注写眉批;又可以边读边思考,在专门设置的课外读书笔记本上写读后感,及时对文章的内容或写作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圈、点、勾、画、批,并交流批注的内容,可使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以下教学方法可供参考:(一)引导学生设置摘抄本,专门摘抄课内或课外的好词佳句。让学生自行创意,给摘抄本命名;学生的想象可谓丰富奇特,如《朝花夕拾》《书海宝珠》《笔下生花》《我和美文有个约会》《与好书共舞》《“笔”写人生》等,可见孩子们思维的广度不可估量。(二)鼓励学生为摘抄的内容配上图画,涂上鲜艳美丽的色彩;当学生做完摘抄本,老师将及时进行小结,表扬优秀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复印后张贴展示,鼓励大家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定期展示阅读成果并进行交流分享,定期评出优秀作品和优秀读者,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四)每逢课外阅读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做笔记,编抄报;每次开展读书展示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各自写下的读后感,分享共同编写的课外阅读小报。通过这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读书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爱上课外阅读,学会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从“有趣”走向“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

四、科学规划,落实执行

第6篇

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是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的过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有系统、科学的方法,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保证足够的阅读量,要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致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实践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升华。

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多读书,不断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自己读的书多了,在日常教学中就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儒雅之气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教师以自己的学识魅力,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对引导学生阅读就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和无声的力量,对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有莫大的作用。

当然,要想使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最重要是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必须有法、得法。切实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乐于阅读,把阅读变成“悦读”,轻松享受阅读。把阅读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自我需求和一种伴随其终生的习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每次接手一个新班,都要对学生做一个阅读情况的摸底调查,通过问卷、谈心或家访等方式,先理解学情,然后再对症下药。整理出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阅读的具体方法和计划任务,采取阅读专题指导课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法有序地开展阅读。

常用阅读的方法有: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跳读,就是先看文章开头的两段,接着仅看以下各段的第一句,然后将最后两段逐字逐句读完,这样可以避免把时间花在不必要的文字上,适用于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略读,也叫泛读,用最快的速度先浏览所选择书目的前言和内容介绍等,了解其大概内容即可;细读,对一册课本中的重点单元内容、范例、篇章或精彩语段须认真阅读,反复研读、品味;比较读,即阅读时把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地域,同一体裁,又是类似内容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读,看有何异同点,有什么创新,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整体感知读,就是瞬间辨认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整体理解它的意思,可以大大提高阅读速度;搜索信息核心地读,注意搜寻作者用来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性句子,例如,搜寻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和过渡句,搜寻在“综上所述”“总之”“由此可见”等之后所作的简单概括。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关键。我平时要求学生读书时一定要“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具体来说,就是有圈点勾画和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 “?”“――”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不同见解等。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作卡片等,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语文学习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阅读积累对于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阅读、善于积累的读书习惯与方法。

除了认真研读语文教材之外,更多是大量的阅读传世经典之作、文学名著、畅销书、报刊杂志等,所谓“课内得法,课外得益”正是此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代文学作品,可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普科幻读物,等等。我们还可以在传世经典中,选取一些最精华的内容,让学生去诵读,例如《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古文观止》《李白诗选》《杜甫诗选》等。当然,初中生的课业学习负担还是挺重的,要他们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困难的确很大,但是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挑选其中的一部分自己感兴趣的去重点阅读,其余的可做浏览性的阅读。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50-1

一、精心筛选,落实阅读内容

1.根据年龄段,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外书籍,让他们喜欢阅读。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显示:中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阅读兴趣与爱好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调查,我发现,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教师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此阶段,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还可读一些具体形象的故事、寓言等。初二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特别是初二年级下学期及初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阅读内容,又有利于使阅读内容系统化、具体化、层次化。

2.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篇。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编排的,多半是把内容相似或相关的文章编在一起,组成一个教学单元,或是以某个读、写训练重点为依据,把几篇课文编为一组。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按每组教材的特点和文章内容,选择适量的名篇佳作让学生阅读,一方面增强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课外阅读更加系列化,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阅读面更加广泛。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就让学生看鲁迅的《朝花夕拾》;教《生命的意义》,让他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推荐他们阅读《名人传》,教《荒岛余生》时,让他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等等。这样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就主动找书阅读了,有时候不要我去介绍,他们就能把有关课文的章节内容了解得清清楚楚。

二、科学规划,教给阅读方法

1.抓起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关键。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初一学生中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列举你喜爱的课文内容、课文、作家、名著。调查发现学生喜爱的课文内容是:(1)无论记人叙事,述地状物,都在学生的经验和理解力范围之内,使他们备感熟悉、亲切,且文字浅显易懂。(2)有感人肺腑的的真人真事,有生动的表现和丰富的感情。(3)内容曲折,富有变化,使人出乎意料,精神振奋。(4)有精彩的对话。(5)有爱国忧民之气。

2.抓课堂,指导阅读方法。在课堂上,我们要精心设计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技巧,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技巧很多,比如怎么读文章、怎么读一本书、怎么品味精彩句段、怎么概括故事内容、怎么写读书笔记、怎么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等,都有一定的讲究。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设计一节一节的指导课,有序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去感受、提升,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的基本方法,如“圈”“点”“画”、略读、精读、做读书笔记、摘抄等。对于好的文章,教会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在每次阅读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合理安排,保证阅读时间

1.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供学生阅读课外文章。这一举措在不少学校都已施行。比如我校,则是将阅读引入课堂,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用于让学生集中阅读名篇名著,或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我每天安排二十分钟让学生静心阅读。作为教师,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要我们善于优化教学过程,精选教学内容,大力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讲解,就能节省下不该浪费掉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去读书。

2.科学地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课余阅读文章。我们要尽量减少布置那些重复、无效、机械化的家庭作业,把时间让出来给学生进行“轻松阅读”。现在,虽然学生每天都有家庭作业,但仔细思考、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家庭作业缺乏训练价值,有的则完全是为了使学生回家“有事可做”,有至于把时间浪费掉。但这样的无价值的作业其实也是一种浪费,因此不能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读书。如果每个学生每天能保证一定的读书时间,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高。

四、开展评价,检测阅读效果

适当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检查、测评,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积极阅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阅读检测:

1.汇报交流。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让学生相互交流课外阅的内容、方法、收获和体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之中增长知识,发展智能,提高文学素养。

2.开展竞赛。通过开展讲故事、演讲、作文、绘画、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外阅读所得的知识、能力加以整合运用,促进学生通过读、写、用结合,实现长足发展。

3.单项检测。组织单项加测,针对学生的朗读、复述、背诵、精读、浏览等方面进行测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逐步提高自己的各项语文能力。

第8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衔接

不管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还是新课改推行下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语文教学更注重课本内容的阅读,而新课改推行下,语文的阅读逐渐由课内推广的课外。课外书籍的阅读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一定积极地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做好课内外教学的衔接。

一、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如若教师方法得当,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阅读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文时设置悬念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等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有动力去阅读。教师也可以在讲解课文时,多向课外拓展,让学生了解一些课外知识,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带领学生看电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都拍成了电视剧,教师在课外时间可以带领学生观看部分剧情,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名著内容。

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

教师需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才能真正的提高阅读能力。现如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很多,小学生还没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选择高质量的书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同时,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只利用课内时间,更应该扩展到课外。教师可以课堂上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或者要求学生定时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填写不仅是对学生阅读的监督,还可以加深学生阅读时的记忆,提高阅读的辨析、理解能力。

学生的阅读培训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阅读培训课程,解答学生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巩固。

三、构建班级阅读的平台,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机会

很多学生热爱阅读,却苦于没有足够的书籍进行阅读。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条件,构建班级阅读的平台,建设图书角。在班内设立一个图书角,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图书角里,供更多的学生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订阅相关的杂志等书籍,放在图书角,供大家传阅。这样不仅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了氛围,也增加了学生阅读的机会。

四、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的衔接

阅读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课外阅读也往往很受学生欢迎,没有课业的负担,凭自己兴趣选择书籍阅读,常常会因为书籍选择不当等原因造成阅读时间的浪费。语文教师要做好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与课堂语文教学的衔接。

(一)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读物

课外阅读必须与教材相配合,才能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1.阅读相同题材、主题的文章

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为学生选定有相同题材或者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提高学生对这一题材文章主旨的把握。

2.阅读写作背景相同的文章

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时,由于文章写作背景离现在的生活较为久远,学生们很难体会到文中人物的情感。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小兵张嘎》等相同背景下的文章,也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抗战时期的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

3.阅读同一作者的文章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所选内容,向学生推荐同一作者所写的文章。比如在学习鲁迅的文章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在学习老舍的文章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济南的冬天》。

4.阅读课文原著

在学习《草船借箭》等文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三国时期的故事,推荐学生阅读原著《三国演义》。在学习《三打白骨精》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通过阅读原著可以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发生的背景,人物的性格,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讲解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阅读的书籍多种多样,小学生在完成课业后,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将所有时间都用于阅读也是不实际的,恰当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比如,对于有价值的文章、优美词句段落进行精读,认真分析。对于有需要的文章进行选择性的阅读,阅读关键内容。对于课内外阅读中的经典词句、人物事例进行摘录、批注,加深印象,并以后随时翻阅,为写作等提供素材。

第9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外阅读 自主性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拓展和延伸。进行广泛的自主性课外阅读,不仅可让初中生突破语文课堂的限制,拓宽视野,更对他们获取多元信息,不断完善自我,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为了使初中语文教学踏准时代节拍,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呢?笔者认为应抓好激发兴趣、选择材料、讲究方法和养成习惯四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

多数学生认为,要学好语文,只要把课本读透嚼烂即可,因而对课外阅读几乎放弃,毫无兴趣。幸好,兴趣是可以被激发的,那么教师要怎样激发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1.巧用课堂激趣。激发初中生自主性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堂施教艺术是关键。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用课内阅读的“例题”解课外的“方程”,再用课外的营养滋润课内的内容,实现由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的延伸。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先叙述鲁迅小时候“早”的故事,介绍他一生刚直不阿的高尚品德和不辍笔耕、不懈探索救国之路的革命精神,激起学生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进而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等。在妙趣横生的课堂讲授中,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自然地把学生从课堂引向课外,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2.利用课外活动激趣。语文教学可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自办手抄报等。此外,还可以评选故事大王、读书小标兵、读书小能手等,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好读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长期引导,使学生认识“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为自主性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迈出扎实的第一步。

二、选择材料

兴趣的激发为自主性课外阅读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但因可供读物十分广泛,而初中生的世界观还未完全定型,理解水平不高,辨别能力较弱,教师必须帮助他们选择读物。哪些读物适合初中生阅读呢?

1.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初中语文课本节选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如《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日出》《呐喊》《普希金诗集》等。阅读这些除课文节选外的读物,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节选课文内涵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小说选刊》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既切合初中生生活实际,又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能扩大其视野,助其踏准时代节奏,是“与时俱进”的好读物。

读物的选择为初中生自主性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收集信息,根据学生实际适当推荐优秀读物,使学生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三、讲究方法

自主性课外阅读要规范、高效,必须讲究阅读方法。目前,绝大多数初中生对如何“读”的问题并不很明确,往往费时却不见实效。为让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更必须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是初中生自主性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

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分为五类,认为“有当读之书,有熟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因此,课外阅读方法众多,有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应指导学生根据读物的不同体裁选用不同阅读法,如长篇小说宜用跳读法、速读法;短篇小说用精读法;散文、诗歌等宜用有声诵读法等。此外,还可用材料剪辑法、文摘卡片法、列表比较法等,供学生课外阅读时灵活应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灵活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担负起初中生自主性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重任。

四、养成习惯

课外阅读贵在坚持,才能显成效,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必然收效甚微。尤其初中生,阅读能力弱,阅读习惯差,更应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

1.养成“每天读一点”的习惯。要使自主性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动,必须养成“每天读一点”的习惯。初中生虽学习任务重,考试压力大,也要挤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即使考试阶段也不放弃。当然,节假日是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的最佳时机,可安排更多的时间阅读。每天读一点,习惯成自然,慢慢地,你会觉得一天没读书,生活中好像缺少了什么东西。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和及时“收仓入库”的习惯。课外阅读要发挥最佳成效,还要引导并督促学生养成阅读时选用“圈点批注”,分门摘录,提纲挈领,写简要的心得体会等方法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适时把所读内容及时筛选、收藏、贮存,及时“收仓入库”的习惯。可分两步:(1)及时收集、整理、归类。把阅读所记笔记、卡片,所剪辑材料及时收集,通过分门别类的整理,有序归类“入库”。如描写可分人物、环境库等。人物库又可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小库,肖像又根据年龄分老、中、青、少四库。做好目录索引,以便随时查看。(2)朗读、背诵、理解。优秀读物不仅要收集,更要朗读、背诵、理解。这样才能把材料直接摄入大脑,收藏于“大脑库”,这是较完善的“收仓入库”。当然,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把所读内容有机地与自己的思想融合,写写小论文,这是阅读的最高成就,也是最有成效的“收仓入库”。自主性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长期坚持。习惯一旦养成就终身受益。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自主性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提供了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廖国国.阅读悦读――浅谈初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36.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开展;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66-01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据笔者对某校1―6年级100名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发现,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际状况并不乐观,甚至让我们担忧:一课外阅读的氛围较为淡薄,部分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二阅读内容较为单一,阅读时间显得不足。15%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为0;坚持每天课外阅读1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30%左右;三阅读指导不够,方法不当。会写真正意义的读后感的学生不足6%,坚持自觉写读书笔记的不足20%;四阅读习惯尚待培养,自觉意识不够等。

二、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

1、开展课外阅读体现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从近几年各地语文考试所选用的考题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趋势,试卷检测的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而更多的是涉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

2、开展课外阅读是开拓视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实践表明,多读书就能使我们广泛地接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知识领域。

3、开展课外阅读体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将成为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人会不会阅读将决定其向社会获取智慧量的大小。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曾提出在新世纪中,人们将迎来三方面的挑战:(1)书籍量的无限增加与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的挑战;(2)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接受能力的挑战;(3)不断出现的新知识对读者理解力的挑战。在浩瀚的知识信息海洋里,学生可以冲破时空的局限而看到世界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感受当今世界脉搏的跳动,从而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开展的策略

1、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促其自觉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我们就应着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读书是一项心静的活动。课外阅读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阅读氛围的营造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形成和促进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使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积极的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要想使课外阅读得以有效开展必须着力营造学生的课外阅读氛围。

3、推荐课外阅读内容

在平时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以及文章的的篇幅长短、内容深浅等方面的情况,着力为其推荐一些正确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儿版,还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另外还可向学生推荐与教材同类材课外课文,如学习了课文《黄果树瀑布》可推荐学生阅读《迷人的张家界》一书;学习了《早》这篇课文可推荐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学习了课文《莫泊桑拜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小说《项链》或《羊脂球》等,以此作为课内课文学习的补充。

4、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1)开展阅读交流。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在读书节中还可举行读书感受交流活动。课外阅读交流可每周安排一次,每次为一节课,既有在全班进行的交流,也有分组交流,内容为自己课后所读的各种书籍。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人发言,也可以由发言者向其他同学提问。

(2)尝试日记赠言。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可用可尝试日记赠言的形式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教师给学生赠言之外,学生之间也可采可进行轮流互赠。如此以往则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具有渴求热望的自我行为。

第11篇

可是在现实中,名著阅读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学生离名著越来越远,阅读变得越来越假。当大量的“搞笑剧”、“穿越剧”、“古装爱情剧”、“动漫片”充斥荧屏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哪里还有兴趣再去读那些晦涩的鲁迅和雨果?一个个被各门功课作业逼得累到深夜的学生哪里还有时间有精力再去翻那些“累人的大部头”?学生书包、桌屉里塞满了玩具、MP3、手机,哪里还喜欢买《简爱》和《人间喜剧》?

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许多学生不得不在考前“搞突击”、“背资料”、“写卡片”,充其量只是记一记名著的名称、作者、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囫囵吞枣而已,至于作品的细节、语言特点、思想内涵就茫然无知了。因此,名著丰富的知识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名著精美的写作构思和语言学生无法借鉴,名著真善美的思想学生无法得到熏陶。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名著阅读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

一、知识层面要真读

只有深入阅读名著本身,才能掌握具体实在的一些东西。从近年来各地中考对文学名著的考查趋势来看,不仅仅停留在常识方面的考查,而是更注重对具体内容甚至是细节的考查,甚至要求学生对文学名著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要达到“鉴赏”、“评价”, 如果没有读过原著,可能就要失分。如:“下面几段话中,甲、乙、丙、丁分别指谁?”①在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避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②夜里家中失火了,【乙】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出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③【丙】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他曾说:“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④快到收割的时候了,麦子长得至少有十多米高。【丁】走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这一片田的尽头。再如:“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这个分析对不对?

从以上试题可以看出,如果学生不深入读原著,就难以判断出具体情节当中牵涉的人物、事件,更不能完整地感受人物形象、语言特色、思想主题。

当然,真读并非易事,不要说古今中外的名著浩繁如星,就连《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十几部作品要全部读完,也要花很长时间和精力。

首先要有计划,统筹安排。阅读任务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参照语文教材中“名著引读”评介的书目,遵循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分年级、分学期选定课外名著必读书目。比如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就推荐他熟悉的,如《西游记》、《童年》等,还可根据所学课文选准时机,适时推荐:学了《丑小鸭》后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教了《荒岛余生》,推荐《鲁滨逊漂流记》等等。八年级阅读《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和《名人传》。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鉴赏能力,就阅读《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简·爱》、《格列夫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切不可贪多求快,或等到快中考了才搞突击,以讲代读,以练代读。

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根据实际,同学们可以采取“精读为主,泛读为辅”的阅读法。泛读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书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期,了解书刊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略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大大小小的标题和能反映其内容的字、句、段落;精彩部分和难点,就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精读时可以品人物、品情节、品写法、品语言等。

二、能力层面要真学

我们阅读名著,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能得点高分或高谈阔论时炫耀一下自己的学识,更多的是汲取名著当中精美的语言和新巧的写作构思。众所周知,许多名著,首先是语言艺术的典范。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的形象以及主题的展示都靠语言的魅力而闪光。语言艺术是决定作品共鸣度、感染力甚至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表现风格。当我们读到《繁星》和《春水》,就会感受到冰心语言的温柔亲切、微带忧郁、含而不露、清新秀丽;当我们读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时,就会感受到鲁迅语言的凝练、简洁、顿挫而又富有回味;当我们读到“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时,就会感受到莫泊桑语言的简洁、锐利、同情;当我们读到《巴黎圣母院》时,就会为雨果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瑰丽的色彩和感情澎湃、气势磅礴的语言而折服。

除了学习语言,我们还要体会文学大家们是怎样构思文章框架结构、怎样构思人物塑造、怎样剪裁各种事件场面的。

因此,在读名著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动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是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进而指导学生欣赏语言,写批注,或进行语段的仿写,还可以写读书心得体会、写读后感,甚至缩写、改写。总之,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愿文学名著能给我们的写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思想层面要真悟

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人心浮躁、行为乖张、人格异化、精神功利、品位低俗,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凶杀打斗,浸泡于蹦迪的刺激喧嚣,(上接第7页)缠绵于QQ虚幻的情感,对知识、对科学的追求淡化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没有了,对理想、对人生的庄严感消失了。在快餐文化的盛宴中,我们有许多学生已经迷失了。

是的,读高尔基《我的大学》决定不了你能否考上大学,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决定不了你能否成为名人,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不能帮你换更多的钱,但它们至少能启迪你的人生、陶冶你的性情、培养你健康的心灵。

“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 ……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们跟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是简爱的经典语言,她告诉人们,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应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庄重的尊严生活。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能被打败。”这是《老人与海》中那个“硬汉”形象。

人的生活处处充满痛苦,充满挫折,充满难以逾越的挑战,无论它们有多么强大,也不要消沉和退缩,你可以被打垮,但你不能轻易言弃。你可以最后没有胜利,但你必须努力地奋斗在其中的每一个过程。

第12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研究;策略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对于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课外阅读可以弥补初中生缺乏的课内阅读教学课,增加学生的知识,扩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多彩的世界,开拓眼界。第二,课外阅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知道真善美的真谛,了解什么是假恶丑,帮助他们养成优秀的道德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二、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学生有阅读兴趣而未能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未能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他们有兴趣阅读,但在调查阅读方式上,只是看看概况、浏览,读完认真思考、细读的占少部分,能够“作读书笔记、摘抄”和“背诵”的更少,而有些学生从不和别人交流读书感受。

2.学生有阅读数量而无阅读品位。目前初中生经由多种渠道已经阅读了不少的书籍,但目前图书市场混乱,卡通画册、武打言情小说、明星娱乐画报等杂乱的书籍填充进来,占据学生的心,当下潜心阅读中外文学经典著作的初中生实在少之又少。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但没有阅读品味。

3.学生有阅读需求而无充足的图书和理想的阅读环境。目前初中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其在学校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学校图书馆或者阅览室搁置少用,学生无法正常享有在里面阅读的权力。此外,家庭也无法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阅读图书,社会上适于学生阅读的一些图书馆也是凤毛麟角。

4.学生阅读的行为而无阅读测评的科学体系。当前没有阅读测评的科学体系去敦促学生的阅读行为,导致了课外阅读质量不高。学生仅仅为了阅读去阅读,为了娱情而粗浅阅读,并没有进行阅读测评的意识,学校,教师及家长更没有建构起阅读测评的科学体系。

三、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理想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有效指导,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

初中生有阅读兴趣,但毕竟年龄较小,没有良好而正确的阅读方法。有些学生随性地浏览阅读,没有好习惯又不能持续阅读。有些初中生阅读一本名著,做不到细嚼慢咽,细细地消化,只是粗略浏览,看过就忘掉,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混乱不清。因为缺乏督促,缺乏老师指导,阅读方法不得当,学生做不到高效阅读。

(二)阅读物种类单调,阅读品味降低

大多数初中生不喜欢阅读经典著作。与名著相比,处于青春期懵懂的他们更喜欢阅读一些故事性强的媚俗小说,男生喜欢武侠小说,很多女生喜欢校园情爱小说,阅读较多,而这些小说无论是从语言还是内涵,都是十分低俗、肤浅的。这些粗制滥造的读物流行泛滥开来,充斥了学生非常有限的阅读空间,浅薄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度,因而导致学生阅读种类单调,阅读品味降低。

(三)看书渠道和购书费用阻碍了课外阅读

目前,学生有阅读需求,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当下有些学校没有图书馆,不少学校即使有图书馆或者阅览室,也几乎不向学生开放,并且不对外借出。学生很难从图书馆借到书。家长给学生购买书,书籍的购买费用也不低,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必然缩小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减少了阅读机会。

(四)教师和家长陈旧的观念影响了课外阅读效果

从学校,教师这个层面来看,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排名次,教科书、习题集成了支配、主宰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不少教师反对学生读课外书,认为读课外书费精力,费时间,不如做一些习题实惠。布置给学生大量的作业,使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读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四、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机制及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课外阅读的现状,我们应该善意地符合客观实际地提出一些有关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合理化建议。

(一)选择适当的读物,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选择健康的、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课外书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影响重大。初一的学生,还稚气未脱,好奇心强,充满了梦幻,那些神话、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像《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西游记》、《哈利波特》等等。进入初二阶段,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读《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背影》等等作品的评述或读后感,以辅助课堂关于鲁迅、老舍、朱自清等课程的教学。初中三年级学生,想法相对成熟,推荐书籍范围可以扩大,应该介绍一些相关的外国作品,如《泰戈尔诗集》、《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可以丰富其阅读种类,提升其阅读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加强读法指导

1.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应该尊重初中生的阅读自由。教师家长要在一定范围内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尽情体味自由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就会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笔记,要求学生把好词佳句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学生读书笔记,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阅读的好习惯。

3.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其次,课外阅读和听说写多方面结合。第三,与学校活动结合在一起。第四,拓展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中外名著的方法。第五,拓展阅读途径。

(三)加大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建设力度

首先应加大图书馆或者阅览室的开放力度。其次大力采购专门图书,加强图书馆藏,尽量拿出一部分可用经费专门购置图书,或者向上级申请经费建设图书室。学校有图书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也可以将书借出,随时阅读。在教室里建设图书角也是好方法,图书角中的书可以定时向学校图书室去借,还可动员学生将自己购买的书每人带二至三本,只要有时间学生就可以把书取来进行阅读了。

(四)引导学校、教师和家长更新阅读观念

引导学校、教师和家长更新阅读观念,加快建构起系统的课外阅读测评体系尤为重要。老师应努力探究课外阅读评价方面的工作,比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维化、评价对象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举等。引导家长更新阅读观念,帮助教师建立测评体系,与学校和老师共同努力,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初中生课外阅读,采取促进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一些具体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初中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彩霞,杨志明.试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