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培训

大学生就业培训

时间:2023-06-06 09:32: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培训

第1篇

[关键词]就业培训 现存问题 联合培训 构建模式

大学生就业培训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探寻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培训模式,实现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高校、中介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整体优化, 以期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目标。

一、高校、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在大学生就业培训上的现存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培训分两步骤进行: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省教育厅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这些措施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培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收获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大学生的就业培训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就业培训的方式和水平还亟待提高。

1.高校大学生就业培训的体系不健全,缺乏与社会力量的优势合作

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都成立或配备了相关的机构、设备及经费等,但就业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专门的职业规划服务机构;大学生就业培训人员很少接受就业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仍以兼职教师构成,结构上还不能专门化、专业化;课程形式多样但是缺乏实践操作性,缺乏与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培训人才的优势合作。

2.企业与高校缺少日常的有效联系,优势不能互补

大学生只有在毕业前一年学院安排的教学实习时才能在企业实践半年(医学院有些专业可以实习一年)的时间,在此阶段企业才参与到大学生的就业培训中,企业与高校缺少日常的有效联系,高校具有丰富全面以及最新的相关理论知识,但在人才培训方面带有较强的理论特点,培训出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培训的优势在大学的学生培训中并没有得到有机结合,企业与学院缺乏应有的资源整合。

3.中介机构与大学以及用人机构的联系不直接造成信息缺乏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只是简单的档案和一般的信息,缺少专门为大学生服务的中介机构,因此,不能深入校园,参与大学生就业培训的任务,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不能提供有效的单位招聘需求信息,诸多因素制约中介组织对大学生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

4.大学生毕业实习与政府安排的就业见习缺乏融通

大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都集中在大四期间,而见习期多数安排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学生不了解见习基地的相关信息和政策,造成一部分学生盲目实习与见习。高校应该多举行类似见面活动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见习基地和岗位的情况,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

5.普惠制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问题

普惠制的培训内容多集中在初、中级理论与应用上,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关联度较高的专业还很缺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大学生就业理念虽然相关,但是普惠制培训项目应该多与大学生的知识程度相适应。

二、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探索和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的模式

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高校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机构的优势,会同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中介机构开展就业指导培训活动等,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1.政府、企业、中介培训进校园,组成专兼职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配合的就业指导专家队伍

政府进入校园带来高水平的政策信息和丰富的人事管理经验;中介进入校园便于发现人才,建设人才资源库;尤其是企业应当把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转移到高校,在高校直接培养、发掘并储备人才,从而减少对新进员工岗位培训所造成的人力、财力浪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聘请较高指导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配合的就业指导专家队伍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丰富大学生就业培训。

2.丰富大学生就业以及创业指导内容体系

(1)建立大学生就业培训职业规划服务机构,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高校要建立职业规划服务机构,培训专职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教师,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量身定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全过程碰到的问题和需要的指导,设计推出系统、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模式;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和自主创业辅导,组织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见习基地进行职业见习。

(2)实施大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提升职业能力

高校要积极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各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订单式培养”,组织专业技能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如文、法、史、哲等专业的学生到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使相关专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能力。

3.高校要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优化学科设置,建立定单培养人才的模式

高校要根据自身传统和办学条件,办出学校特色,拓展学校生存空间。

(1)高校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实施科技兴校,学生直接参与锻炼

高校实行产、学、研结合,实施科技兴校的办学模式,探索未来高校发展的新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可以作为教师的助手参与科研,还可以在产供销领域得到实践的机会。

(2)企业与学校可以通过专业项目合作,建立分院或专业,共同研发、培养人才

企业和学校联合调整课程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方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使专业设置企业化、市场化、灵活化、高效化,使高校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实现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企业也可借鉴学院的专业实力,委托学校作研究项目,同时委托培养人才。

4.高校通过与政府、中介以及企业的合作,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建立长效的供需机制

高校应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建立稳定和多元化的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寒暑假短期实习以及毕业实习。

(1)建立严格的实习企业资格审查制度和网上实习联络机制

学校应派专人对拟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情况,坚持挑选业内先进、管理规范、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并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建立“大学生实习”网站,该网站接受大学生的实习报名,接受企业成立实习基地的申请,无论对企业还是对高校都是双赢的合作。

(2)调整毕业招聘的时间,解决实习与就业的矛盾

目前从每年11月份开始到第二年7月份的毕业生求职期,时间拖得太长, 招聘活动最好集中后移到下半年的七、八、九月份,所有就业协议毕业后签定,招聘时间与大学生毕业时间一致起来,有利于稳定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心绪。上半年以招聘信息为主,尽量减少各类招聘会对毕业实习的冲击,最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间段,并限制在20天以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安心实习。

(3)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鼓励企业提供实习岗位

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建设若干大型的公共实习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在实践中提高的机会。有关部门应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对接受高校毕业生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政府可以根据每年接纳的实习生人数,减免一定比例的税额,使企业在积极参与“大学生实习基地”计划回报社会的同时,得到一定的实惠。

5.政府提供给中介机构相应的政策,鼓励设立专业化大学生服务中介

政府可以通过惩恶扬善的办法评选诚信介绍毕业生有突出贡献的中介机构;鼓励设立专业化大学生服务中介,充分发挥这些中介机构在学生就业培训中的作用,鼓励他们提供一些对大学生的免费培训,也为中介机构做好人才的储备。政府、企业可以按照中介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免费培训和职业介绍拨去经费,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以帮助求职者顺利实现就业。让中介机构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利润,这样中介机构才有动力持久地发挥作用,实现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双赢。

6.政府加大调控力度,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近几年,“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很好地调节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

(1)建立和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实现实习与见习的对接

政府要确定一批条件合适并有积极性的企事业单位作为见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回到原籍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为期3至6个月的就业见习,同时协调好配套服务;把高校的实习基地纳入政府的见习基地建设中来,也就是大学生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包括寒假),如果在校大学生已经完成论文撰写和修改,可以由学校出具证明函,参加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学校将对学生的教育监管权暂时转移给劳动部门,劳动部门将学生安排在合适的见习岗位,原则上见习期不超过3个月。此外如果企业最终录用这名学生,将不再需要试用期。

(2)打破地区限制、设立针对大学生的普惠制培训项目

政府根据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加针对大学生的普惠制培训项目技能实训、鉴定等新功能,由初、中级培训向中、高级培训全面推进,培养高技能人才。 各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为大学生可以在全省乃至于全国选取普惠制培训的项目做好就业服务部门和普惠制就业培训领导小组间的沟通、衔接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7.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努力构建高校毕业生招聘求职平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第2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心里健康就业能力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工作中,除了要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当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社会技能的提高,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各大高校必须在教育期间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能力培训纳入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计划,并将就业能力培训课程列入必修课范畴。针对这一指示,大部分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整体工作计划和方案,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在高年级学生范围内开展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就业知识普及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毕业生提高了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长期性发展事业,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亟待解决、处理的问题和缺陷,同时,依然有少部分高等院校没有意识到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关键性,没有把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停滞不前。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实践中,国内高校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未达到教育部和相关部门、机构的要求,没有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综合教学工作进行有机融合,部分高校甚至未将就业培训课程设为必修课,有些学校只是偶尔邀请社会人员或教师开设讲座,导致就业培训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就业培训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就业能力培训和就业指导授课时,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或多个班级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没有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个性需求制定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就业能力培训人员没有深入研究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竞争环境,导致就业指导教学脱离了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实用性和时效性不足。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建设上,大部分高校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概念和手段。许多高校未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心理状态在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入分析、探究大学生在面临就业这一人生重大抉择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没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就业时出现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迷惘、彷徨、不自信的心理问题。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并不十分肯定,尤其是普通高校、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对自己四年(三年)的学习成果和自身素质、能力并不是信心十足,走向就业市场是大势所趋、迫不得已,因此就更谈不上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当学生在遭遇求职挫折,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更容易产生对自身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准的怀疑、否定,如不能及时摆脱这种消极心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职业发展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之所以选择考研也是因为畏惧当前艰难的就业形势,出于逃避竞争或随大流的心理继续留校学习,而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屈指可数。针对这些大学生在就业、求职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数高校却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学生最需要帮助和指引的时候,错过了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的机会,导致学生抗压能力、抗打击能力和心理韧性不足,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

体育教学是高校基础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帮助高校学生培养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有效的沟通交流手段,这些都对就业能力的树立和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状态是保持工作效率、提高社会活动状态的基础和前提,在校学习和求职就业都是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精力的长期过程,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状况做支撑,学生的学习效果、求职过程和求职结果必然受到不良影响。同时,身体健康将直接影响人体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面貌,进而影响人的总体状态。缺乏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状态,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无法受到招聘单位和招聘人员的青睐,从而导致求职效果不理想。高校体育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课程、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帮助学生在日常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中充分锻炼自己的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身体机能,为紧张的学习和未来的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心理健康

相关研究表明,在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的脑垂体腺会分泌大量的内啡肽,这是一种能有效缓解人体紧张情绪和不良心理,并使人产生愉悦感受的激素类物质,长期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使人体持续释放内啡肽,从而使运动者长期保持良好心态,这一作用能帮助人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和长久的满足感、幸福感,提高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抗打击能力和复原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人生观和社会心态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陶冶情操、发展情商的正面意义。据调查显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相较于不常锻炼的学生具有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积极、向上,心态更加从容、自信,这些优良品质对学生的求职、就业起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活动所独具的艰苦性和竞争性在帮助大学生培养坚强人格和坚毅品质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并要求锻炼者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停止就意味着放弃,长期不懈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大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而激烈的体育比赛能帮助大学生培养奋勇拼搏、不断向前的精神,树立必胜的信念。在参与体育比赛的过程中,大学生无法避免地要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考验,这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在经历挫折和失败之后,才能真正地提高心理韧性和抗打击能力,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学会如何从失败中重新崛起、重新出发。

(三)培养社会技能

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通常以团体形式开展,学生在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中加强了与同学、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建立团结协作的关系,通过训练方式、技术要求、战术协作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参与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越来越紧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沟通技能和交际技能得到有效提高,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社交技能对大学生求职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在体育活动的参与、组织过程中,学生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锻炼各种生活技能、社会技能和创新技能,为毕业后的求职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育教育策略

(一)身体素质培养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是大学生开展学习和求职活动的前提、基础,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级院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发展规律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特征、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案,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各大高校还应定期组织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全校参与的校级运动会、新生军训和具有较强动员性、参与性的大型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增加竞赛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体育活动的举办质量,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

(二)道德品质培养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应当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对道德品质的培养,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点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互帮互助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尤其是在体育竞赛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使其树立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正确意识,并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不择手段的现象。

(三)心理素质培养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韧性,而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则是帮助大学生增加心理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进行体育教学和组织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各大高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适当地增强体育项目的难度和强度,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和激烈的比赛竞争中树立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信念。当学生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遭遇挫折、失败时,必须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战胜消极、负面的情绪,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综合技能培养

在高校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组织工作中,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尽量选取团队协同作战型体育项目,促进活动、比赛参与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各大高校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项目创建、参与活动和比赛的组织全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活动和比赛创意,使其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让学生自行组织活动和竞赛,促进其社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育是解决就业难题、提高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和体育教学工作,采用各种方式将体育教学和就业培训指导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天社.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史志,2010(03):162-163.

[2]康万英.新思维、新理念———高校体育为大学生就业助力培养综合能力的思考与研究[J].前沿,2010(11):196-198.

[3]王萍,宋书刚,胡海燕.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6):74-76.

[4]朱发旺.体育运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240-241.

[5]郭震.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系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168-170.

[6]郭凡清,胡来东.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203-204.

[7]雷瑛,吕后刚,耿文光.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逆境商数培养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94-97.

第3篇

【关键词】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微信平台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将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互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满足大学生对各类就业信息的需求,发挥网络的交互性优势,搭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一对一进行就业指导。

1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问题分析

信息化是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着只停留在形式和表面问题,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1 就业指导现状堪忧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开个会,邀请企业或者用人单位作个报告,介绍一下就业形式,宣传一下就业政策,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老师只是说一说,学生也只是听一听”的状况,没有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到需要怎样去就业,怎样步入社会,失去了就业指导的导向作用。其实,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失业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瞬息万变,使传统的就业指导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

1.2 就业指导信息化的方式上创新不足

由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和需求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需要根据指导对象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但是,现在的学校普通存在着就业指导没有差异化,没有阶段、没有特点,都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发信息,信息化宣传方式上缺乏对服务对象细致的切合,没有针对性。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里,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就应紧贴时代的变化,充分应用多功能的电子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及时更新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最贴近市场变化及时传播给毕业生。

1.3 就业指导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人们对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一种误解,产生这种误解与就业指导单纯追求毕业生“就业率”的功利化目标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受制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和载体。例如,就业指导信息的信息化上,各所高校没有统一的规划、经费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运行。其实,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就业指导信息的及时地获取和针对性的。但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就业指导的信息网络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信息良莠不齐、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也可能会误导大学生甚至有大学生被欺诈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就业指导信息的针对性上,缺乏对就业指导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与整理,没能为大学生准确、有效地各类信息,这样使得学生所获得的招聘信息有限,缺乏更多的就业机会。

2 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设想

2.1 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必要性

大学生处在一个知识更新快、信息量交流迅速的文化氛围中,所受传统束缚较少,容易形成新的观念和看法,他们的创造力,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网络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加工的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范围,这些影响又将会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里,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就应紧贴时代的变化,充分应用多功能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可通过网络更新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最贴近市场变化及时传播给求毕业生以及企业。

2.2 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价值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领域,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第一,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建立发挥整合资源,将企业优秀的资源运用到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在平台建立就业虚拟市场,学生都能通过平台了解最新就业指导动态,阅读相关的就业指导文章,观看网上就业指导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全社会、多功能的服务窗口,扩大大学生人就业途径。第二,利用网络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等特点,满足大学生就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发挥微信网络的交互性优势,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推送即时信息,同时有效收取师生、用人单位的反馈和意见,迅速解答疑问,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与咨询等。第三,微信平台还可以极大地贴近就业指导服务对象的生活内容,实现个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使微信平台成为大学生身边的就业指导专家。

2.3 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互动平台频道规划

在频道规划上包括有就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就业形式与政策等内容,首先,就业生涯规划可以设置规划案例、规划指导、在线咨询等;第二,创业指导可以规划有创业故事、创业项目、在线咨询等;第三,就业指导――行业解读、就业信息、岗前实习,岗位解读、面试故事等;第四,就业形式与政策,及时帮助大家了解国家就业形势,把握未来,第五,导师在线,集合优秀校内外优秀就业指导专家,帮助大家解决就业问题等。

3 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实现方式

就业指导方法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情况。因此,想在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环境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能,我们可以用微信平台来创新就业指导的新方法和技术策略,具体可从如下方式实现:

3.1 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就业指导微信平台信息化程度

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可利用和整合学校、社会和企业的资源,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在校企岗前实践培训、自助指导等方面多层次强化就业指导信息化程度。首先,在师资队伍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邀请、兼职、聘任等多种形式吸引校外优秀的就业指导专家与学校中具有多年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老师相互搭档,组建大学生微信平台指导团队,及时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处理就业信息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在岗前实践培训方面,校企合作是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成熟的模式,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一些理工类专业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提供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微信平台规划里,可联接社会资源和结合市场要求,及时向学生推送岗前实践机会,这样来既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进行就业化前移,另一方面,经过高校筛选的实习信息,通过平台送到学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以此来提升就业指导信息化服务水平,以及就业指导与学校、学生和市场粘合度,同时,学校可以以打造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塑造品牌,加强师生、企业的忠诚。

3.2 利用微信平台增强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和方式

高校在运用微信作为就业指导新工具时,在指导内容上,可以通过微信公平订阅号进行除了就业相关政策、就业趋势预测、社会就业状况、就业道德等宏观上的指导外,还需加强对某类就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意义及经济收入、工作环境、晋升机会、就业难易程度、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微观上的指导,甚至要能够实现就每一个人的就业兴趣测定与调查、个性心理品质与就业适应程度来进行个性化的生涯规划与咨询辅导。技巧指导包括面试面谈要领和技巧,求职函的撰写和回复,个人表格及有关资料的填写、整理与使用,仪容、礼貌、服饰、应对,就业后的心理调适等。在方式创新上,由于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和需求不同,这就要求运用微信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内容根据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地选择和设计。与之相适应,其在微信网络上的载体和方式也会互有差异。就业指导以单向的信息传递为主,客观地反映现实状况即可,因此要求的是微信信息及其分析准确、及时、有效。与课堂面授、面对面咨询相比,大学生微信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可以提供各类授课软件的下载和在线学习,能够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就业知识的需要,解决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与现行教学体系在授课时间、专业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冲突,通过多媒体演示、网上招聘面试等方式也可以简化学习与求职过程,既省时又省力。

3.3 发挥就业信息在微信平台网络化与合理应用

在网络化方面,微信平台网络传递不仅丰富了就业信息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眼下大学生就业所需信息不足及渠道不畅的缺陷,也减少了人为的“信息壁垒”,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就业成本。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理念的指导下,就业信息实际上指的是与个人就业生活有关的知识或资料,既包括反映整个就业市场的社会就业状况方面情况的资料,也包括反映特定就业的性质、任务、要求、待遇以及升迁机会等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包括与就业资格有关的教育与培训方面的信息等等。

合理运用方面,首先,微信平台将网络上的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与整理,为大学生准确、有效地利用各类信息提供便利。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网络集中向社会,建立常态化、实时性的就业信息服务收集,这样可提高信息利用效度和安全性。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微信平台应用是指导理念与技术革新的有机融合,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向前推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要在微信平台上把握不同类型就业指导信息的作用和特点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选择和应用所需就业指导信息的能力;要根据微信平台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载体和方式;要利用微信平台网络的交互性从技术层面和整体上探索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可能路径。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就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就业指导――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决战大学生就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大学生就业力;教学改革

大学生就业现实严峻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政府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就业扶助机制等,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纵观各国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一例外的指向了大学生就业力不足。大学生就业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是导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就业力提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其以专业基础知识讲授为主要内容,在很多人看来,二者之间即使不是格格不入,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1 大学生就业力结构解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关于职业能力提出的“冰山理论”是这样阐释就业力的结构的:“职业胜任能力的结构像大海中的冰山一样,可以分成海面显见部分(知识与技能)和海底非显见的部分(行动特征、思考样式、价值观、动机)”。对此,我们可这样理解,大学生就业力是由社会需求的各种个人素质按照一定结构组合起来的。因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在择业和择人的互选过程中,摆在前面的自然是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相关专业技能。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使得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方――雇主的眼光不断调高,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个人品质与职业价值观、适应社会的通用技能,如社会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组织决策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能力中有些与生俱来,而有些是通过教育获得的。

根据对大学生就业力结构的分析,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力这一多维度结构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赫然其中。

2 高校课堂教学之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至关重要

尽管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不可规避的问题,但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还在于培养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就业培训无法喧宾夺主,课堂教学更不能消失。

2.1 就业力中的专业能力主要以课堂教学获取

在各国关于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中,尽管给出的概念不同,但无一例外地没有人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排除在外。构成大学生就业力的众多要素中,通用技能、职业价值观等这些就业能力与高等教育没有必然联系。而专业能力的培养则主要依赖两个途径,高等教育及雇主培训。现今由于压缩成本、毕业生人数激增等原因,用人单位不愿花费更多精力进行雇主培训,因而专业能力的培养由大学主力承担,这本就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高校通过组织课堂教学,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运用角色互换、实验演练等灵活教学模式使学生同时获得专业技能的训练。这是大学生就业区别于社会普通就业的关键。

2.2 课堂教学在就业力培养中更具普遍性

各国纷纷从政府、学校、社会等多角度并发,加大就业力培养力度。哈佛大学最早开设就业指导课,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肯定及效仿;日本大学生就业援助机制已成为其大学生就业培养机制的核心,为大学生提供自就业辅导至就业后追踪跟进的全方位服务。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全国高校也将就业指导课普及化。就是高校学生普通的社团活动,也使学生在平常的大学生活中获得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这些无疑对大学生就业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但若细致分析,就业指导课实效性低,很多时候仅是表面文章;创新创业训练及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际施行时,其参与主体往往仅占大学生中的一部分,无法实现大学生就业力训练的普及化。相反,课堂教学作为大学普遍进行的培养方式,其作用并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通过课题研讨、实习实践等灵活教学方式的采取,同样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表达与展示、人际沟通、思考及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训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而且是自进入大学即开始的训练。

3 高校课堂教学为适应大学生就业力培养需要改革

传统高等教育以学术研究为己任,重理论轻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传统高等教育体制下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框架消失时,大学生就业成为高等学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正像前文分析的那样,课堂教学若要在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改革势在必行。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经验和做法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之一;2)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由于在人才培养上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3)大学生就业存在短暂性就业又失业的情况。由于有些大学生职业定位不清晰、职业素质差、、就业能力差、难以适应工作环境、不满工作待遇等,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或者自己辞职,或者被用人单位辞退了;4)存在假就业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学校为了完成上级要求的就业率,通过各种形式制造假数据,使得一些未就业的大学生出现“被就业”的情况。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次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社会就业环境来看,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危机等使得某些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人才相对过剩,僧多粥少,就业竞争激烈。

2、从高校人才培养来看,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没能与时俱进。目前,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设置对市场研究不够,没有及时跟上市场发展需要。许多高校还是以知识型、学术型、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式,重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课堂实习实训和课外实践,职业技能培训不够,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经验。

3、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这是其就业困难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有些学生不注重学习和锻炼,没有掌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基本的工作能力;

其次,就业观念转变不到位。大部分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缺乏一种创新和开拓意识;再次,求职技能不足。很多大学生在应聘及面试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地展现自我,心理承受力较弱,造成求职失败。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与困境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各高校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工作中我们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与困境:

1、缺乏系统的、全程的就业能力培养。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全程式的培养过程。现在很多高校到高年级时才开设与就业相关的课程,或者随便开设几门课程,时间上缺乏连惯性,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忽视生涯规划设计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现在高校中就业能力培养从业人员的数量少且专业化程度低,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培训师。各高校及教育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程。

3、政府、高校、市场、中介机构、用人单位缺少深层次的合作。就业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高校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各相关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协调配合。

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第一,政府要转变职能,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服务。首先,政府要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调控功能,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其次,政府要加快户籍与人事制度改革,取消区域性、行业性限制,在政策上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再次,政府要建立大学生就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并不断完善教育市场中介组织。

第二,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深入调查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现阶段而言,要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发展哪个产业,科学预测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然后对专业及课程进行合理设置,调整招生的专业及招生数量,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第三,高校要改革课程教学,转变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只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必须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发掘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综合能力。

第四、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学生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目前,我国高校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辅导微乎其微,这对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发展与成才都十分不利。要加强师资培训,开展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与指导,加强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培养和积累,提供多维度的职业指导服务,以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第五、走向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协作。高校应多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他们的人才需求。可以与就业单位一起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保专业学科的实用性,能够更好地切合企业用人的实际需要。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系统操作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在实际岗位上找到更多的归属感、成就感。

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的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需要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等的协调配合才能做好。高校应该走出去,引进来,走向市场,了解市场,多与兄弟院校交流与合作,适时完善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第6篇

【摘要】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素质和文化的社会群体,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宝贵资源。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各种类型就业中的“本”中之“本”。但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的社会大背景下。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对政府的信任。这一问题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政治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根本利益的大事。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 分析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6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6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6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15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7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16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6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6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5么笱П弦瞪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人,比2008年减少3.8%,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约750万人;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数则比2008年增长4%,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629万人。在上述“一少一多”的情况下,预计2009年高考的平均录取率将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2010年:录取657万人 考生957万。录取比例69%。2011年:录取675万人 考生933万。录取比例72%。2012年:录取685万人 考生915万。录取比例75%。

大量高校扩招导致就业人数不断飙升。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

(二)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有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大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是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

(三)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四)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大学生自身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二)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第7篇

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当今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当前的社会就业供需矛盾问题,以及部分大学生缺乏自身与社会认识的现状,高校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引入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必须要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来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流程与内容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来讲是指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当中,对自身的特征优势与职业、教育环境等资料进行探索,并在自身的环境资源上确立生涯的目标,面对各种生涯选择事件与机会进行自身评估与决定,从而实现自我目标。

1.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通常包含自身的兴趣、性格、特长、学识、情商、智商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评估,其评估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可以自行分析思考,也可以通过与老师、朋友、家长等讨论交流进行自身评估,另外还可以利用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

2.生涯机会的评估

分析各种因素对自身生涯发展的各种影响,诸如环境的发展变化、自身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身的有利条件或者不利条件等。

3.职业的选择

利用自我评估与生涯机会的评估,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进一步分析环境的基础之上做出职业选择,职业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兴趣与特长以及环境对自身的影响。

4.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一般分为短期、中期与长期目标,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需要规划短期与中期目标。

5.制订行动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具体完善的计划与明确实施。这也是对高校学生个体化教育的关键。

6.评估与反馈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及时的评估与反馈,来适应不断变化与不可预测的环境。其内容包含职业生涯重新评估、生涯目标的修正、计划措施变更等。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意义

如今,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往往停留在传统的传授就业方法、树立正确择业观等方面,而没有进行完整的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重视学生主体的兴趣、特长、能力等。而职业生涯规划则能够通过学生主体的发挥,以社会为导向,并结合社会人才市场的发展形势,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设计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不言而喻,首先,其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学生找出自身特点、分析自己性格情绪、发现兴趣爱好所在,从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出符合自己特长的职业生涯之路,同时,学校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为平台,进行一系列的就业指导教育,例如包括面试求职、制作简历等求职技巧的培训,拓展高校学生的职业修养,丰富学生就业指导内涵。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成大学生自我统一性地认同,是激励大学生学有所成的有效办法,大学生就业观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如今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一些学生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没有明晰的目标与计划,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根据现阶段学生所展示出的心态与思想方面的变化,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方向指导,让学生积极地适应于大学生活,及时消除就业与择业的误区,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步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人身价值。

三、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义的措施

如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需要进一步推广与完善,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较少,这方面的师资力量亟待加强。同时,随着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在注重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同时,更需要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正确对待自身在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方向的不足之处,认识差距,积极做好职业省规划课程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小组

高校需要建立起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切实落实好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并建立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制度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就业指导等,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归入就业指导部门。

2.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设施

高校要按照德才兼备需求,建设其一支骨干专职队伍,并实行专兼职结合,互相促进,对于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专职教师,需要纳入学校培训计划当中,加强培训,丰富教学经验与专业知识,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同时,要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保证学生指导工作场地与设备的使用。

3.体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张力,以人为本

校可以具体针对各个专业与各个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职业目标差异性与不同的特长及需求,实行个性化的就业培训与指导,展现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张力,根据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体现出的诸如自我评估、行动计划措施等认识偏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纠正。并且,对于学生的就业求职技巧培训,需要具体拓展到价值观、职业修养等素质教育方面,例如学生的口才、交际能力、学生的公德观、爱情观等归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当中,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增强,帮助其求职就业。

四、结束语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形势,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际需求,不断创新与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够适应当今高校就业工作需求,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标志着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方向转变,齐更加注重以顾客为导向,并且以经济、效率、效益对目标的完成机型测评,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而言,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研究李轶(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政府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大都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培训、就业信息等等,对于这些服务内容每个大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享受,但是,政府的服务内容在大学生数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增加或者减少某个人而增加或者减少服务成本,也就是政府的就业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虽然在理论上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是非竞争性的,但是在实际的就业实践中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是在一个相同或者相近的活动空间中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都是相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别人在就业服务中获得了就业岗位,那么自己的就业机会就会因此而降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所提倡的“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等理念,符合当下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合理发展,新公共管理更加强调第三方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现阶段的中国,第三方服务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主要用于解决公共产品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所以其同样属于公共管理服务的范畴,为此,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部门与私人管理部门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为此,政府部门完全可以采用或者借鉴私人管理部门中的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依照顾客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好的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就大学生就业来说,政府部门就应该立足于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按照市场竞争机制试试有效的管理和决策,以不断提高我国公用服务的质量。针对当下大学生就业制度保障不完善,就业市场信息不畅通等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1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

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包含了大学生、用人单位以及自由交易三个要素,为了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相应的制度规则就必须覆盖这三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诸多制度法规还不完善,就业市场的运作也经常出现混乱状态,大学生上当受骗的现象屡屡出现,严重损害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声誉,也使得大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为此,我国应该健全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完善我国的就业法律体系,不断优化就业市场环境,确保我国人力资源交易的正常开展。

2.2创建市场化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首先,我国应该进一步保障全国大学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现阶段,由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高校大学生大都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等,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全国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对于人才拥挤的地区,当地政府大都会借助户籍、学历、专业等限制人才的流动,但是,这种门槛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歧视现象,而且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差距,增加大学生的自由流动的成本,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减少这一门槛设置,确保人才的自由流通。其次,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资源中心,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信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资源,让大学生能够通过就业信息网络查询用人单位的信息,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最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现阶段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高校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快速融入社会。为此,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合理创新教学内容,不断向社会各界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2.3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

所谓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是指评价主体按照大学生就业评价的方法,以大学生就业评价为标准,对大学生就业评价内容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从公共管理理论角度分析,在大学生的就业评价机制中,可以把政府作为作为评价的对象,因为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可以借助各种宏观的政策手段帮助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评价机制要考察的评价内容就是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和手段。此外,要想确保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的顺利实施,还必须确保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就评价本身的作用来说,其主要是用于对未来发展的指导,而不是仅仅进行简单的优劣区别,为此,要建立完善的大学就业评价机制就需要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3.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7.019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7-0084-03

A Research of University Library Employment Service Based on Subject ServiceHe XiaozhenZhu Huihua

(Library,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the growth of graduates year by year,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creases constantly with the serious employment situation.The library,as the“second class”,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employment services.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employment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such as the deficiency actively participating consciousness in the employment service,the weakness in enforcement of the employment service and the lack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mechanism.The concept of subject service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ways by means of deepening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of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Key words〕subject service;university library;employment service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09年毕业生人数611万,2010年630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2013年将达699万,“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平均规模将达700万人。就业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岗位数量有限,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不再是个人问题,而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安全稳定息息相关。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的聚集地,应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中,发挥图书馆自身价值和优势。

1高校图书馆在就业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1.1主动参与就业服务意识淡薄

高校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逐步改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但服务范围仍停留“教辅部门”层面上,对学生热切需求的就业信息服务出现“盲区”。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甚至认为大学生就业是院系的事,是就业指导中心的事,与自己无关。这种消极的想法制约了图书馆在就业服务功能上的开发。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就业指导中心无力应对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拥有人力、信息资源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因种种限制不能直接接触原始就业信息,无法保证信息及时、准确、有效,使得参与就业信息服务流于形式,得不到深入。

1.2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力度不足

现阶段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逐渐认识到开展就业信息服务的重要性,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开通文献检索课、就业文献导读等服务,逐步完善高校图书馆的就业服务功能。图书馆因资金问题造成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创业信息辅导书、就业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不能及时采购,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渴求,不利于图书馆就业服务功能的开拓。传统图书馆埋头于文献资源建设,偏重于教学与科研,对于学科就业信息渠道开发不足,造成就业信息的收集、管理与服务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

1.3缺乏就业服务长效发展机制

大学生就业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1],要求掌握国家就业政策、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高校人才培养、各学科发展等诸多信息,单纯依靠某一个机构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就业指导中心、各个院系、网络中心以及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参与。目前高校多采取举办就业招聘会、讲座、招聘信息等形式,不成系统,没有长效的发展机制,尚未调动起学生、院系,尤其是图书馆参与其中,使得图书馆的就业信息资源、就业服务功能得不到发挥。

2学科服务内涵及优势分析

2.1学科服务的内涵

所谓学科服务是指在新的信息环境下由学科馆员根据用户学科背景、需求取向、信息素质等特点而开展的诸如学科资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用户培训等由文献信息服务转向到知识服务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延伸服务理念、拓宽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层次的具体体现。

学科服务的产生与信息化高速发展、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出现以及师生的“个性化”需求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学科服务理念深化和实践活动的拓展,学科服务经历了由“被动性单向度的参考咨询服务”到“辅助式双向互动的信息服务”的质化转变,继而又迈向“主动嵌入式多元互动的学科化知识服务”[2]的崭新阶段。目前学科服务主要侧重于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参考咨询服务等服务,对于就业服务尚未挖掘。

基于学科服务视角的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研究2.2学科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中的优势

2.2.1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引进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是指具有图书情报专业基础、学科化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以学科用户为对象,主动上门为用户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专业文献信息服务,承担图书馆与学科或院系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图书馆高级专业服务人员[3]。他们在学历层次上、职业能力上、科研水平上都较为突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学科馆员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能力水平到图书馆的就业教育上,提升图书馆的就业教育服务。

2.2.2信息推送优势

学科服务是一种主动推送服务,其服务方式主动性、单向性和灵活性[4]。学科服务深入到用户的科研或教学活动中,为学科用户提供更加深入和周到的服务,他们更侧重于与专业用户的交流,帮助他们发现和提供更多的专业资源和信息导航,并不断开拓新领域、探索新方法,为用户的研究和工作提供针对性很强的信息推送服务。

2.2.3“馆——院——生”桥梁优势

高校图书馆通过学科馆员搭建图书馆与各院系、大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有效推送就业文献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学科馆员院系负责制”,若能合理利用好“馆——院——生”桥梁纽带,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大学生能力水平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3高校图书馆以学科服务深化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的实施途径3.1开办就业专题阅览室,合理利用馆藏资源

高校图书馆大多将就业信息资料按“中图法”、“人大法”分类典藏到各个库室,不便于读者查找与利用。若将与就业指导有关的图书、报刊等文献集中起来,建立就业指导图书专题阅览室[5],既可充分开发、利用自己独特的信息资源优势,又可强化大学生就业的信息指导和服务工作。因此,建立就业指导图书专题阅览室是图书馆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拓展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

3.2跟踪学科发展动态,优化就业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被誉为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是知识文化的“宝库”,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学科服务重点在于关注学科的发展教育,储备专业的文献资料,为大学生“量身定做”就业服饰。学科馆员首先是图书馆管理员,要具备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了解图书馆馆藏资源,其次才能够根据学科发展及时、准确地采购所需的图书和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优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

3.3设立学科就业信息员,主动参与就业服务

高校图书馆提高重视就业信息服务的意识,主动参与到就业信息服务中来,设立学科就业信息员[6](由学科馆员担任),将图书馆建成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的前沿阵地。学科就业信息员通过开展文献检索课、行业发展讲座、兴趣交流会、就业沙龙、就业知识教育论坛等,为大学生选择资源、确定推送频率、推送方式等,最大程度地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学科就业信息员在就业信息的建设和就业信息的推送环节至关重要。

3.4开辟学科馆员博客,打造学科就业服务平台

近年来,博客的发展突飞猛进,以学科为依托的学科博客悄然而生,成为学科馆员深化学科服务的重要工具。学科博客(Subject Blog)是指以某一特定学科的研究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传播特定学科的知识为目的,开展学科馆员的深层次学科信息服务[7]。在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信息贫乏,而是信息超载,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掩埋于信息浪潮中。学科馆员需要集中力量按照学科范畴,结合馆藏资源提供学科专业数据库、图书信息资源,经过筛选、加工、处理后按专题放在学科博客上,从而打造一个学科就业服务平台。学科就业服务平台是联系大学生和学科馆员的媒介,是学科就业服务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信息对口、简单快捷等特点。该平台是学科馆员围绕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利用快捷的校园网络、丰富的馆藏资源、现代化的网络筛选信息源,将图书馆的就业服务融入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

3.5开展个性化信息推送,提升就业服务效率

在网络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指的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的需求,将信息内容主动推送给用户的一种综合性的信息服务机制[8]。图书馆学科馆员作为院系读者与图书馆交流的桥梁纽带,能够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通过文献传递、“My Library”等开放存取资源,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就业动态、就业政策、职场现状与招聘信息,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提升图书馆就业服务效率。

3.6建立就业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

高校图书馆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可以根据资源优势,建立一套就业培训体系,针对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开展新生入馆培训,让新生熟知图书馆馆藏资源、图书检索借阅方法、库室分布和开放时间等,快速融入图书馆。对大二、大三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和专业数据库培训,培养学生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高自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为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专业素质。在毕业求职阶段,指导大学生进行求职能力和择业素质的训练,帮助毕业生掌握资料准备、推销自己、语言交谈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大学生就业自信心和求职技巧,提高择业心理承受能力。

3.7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从众、嫉妒、恐惧、自卑等不良择业心理特征[9],图书馆学科馆员应不定期展出各专业相关就业倾向分析、就业案例分析、就业前材料准备以及就业心理指导等信息资源。通过谈话、观察、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气质、性格、知识能力,优点、缺点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和坚强信念,及时消除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学科馆员可以在学科博客上开设就业心理咨询窗口,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

3.8建立反馈评价机制,保障图书馆就业服务

学科服务对于图书馆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力量。建立完善的学科馆员反馈评价机制,是学科化服务开展的首要因素,也是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长效发展的保障。高校图书馆应该建立评价机制让图书馆管理层、大学生、各学科带头人、教师代表等参与到就业服务中,逐步认可学科化就业服务的概念和意义。合理有效的反馈评价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调动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的激情和热情,能够保障图书馆开展就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结语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在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现代化的信息中心、良好的阅读环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优势,变“被动等候”为“主动上门”,拓宽服务,增加就业教育服务功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重要的价值,也是图书馆开拓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图书馆引入学科服务理念,是图书馆“主动上门”服务的重要标志。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发挥学科馆员的优势,设立学科就业信息员、借助学科博客打造学科就业服务平台,开办就业专题阅览室、建立就业培训体系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养,提高就业成功率。同时,建立学科馆员反馈评价机制,保障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华,周亚夫,郭琳.高校图书馆的就业咨询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06,(3):66-67.

[2]李昊青,赵民志,王英.基于现代图书馆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价值定位与制度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1,(9):40-44.

[3]李坤.高校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8,(2):33-35.

[4]邬卫华.参考咨询与学科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1):75-78.

[5]王耀文,幸玉亮,李保英.开办“就业咨询”专题资料室的实践与认识[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6):105-108.

[6]朱红叶.论高校图书馆设立就业信息馆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8):55-57.

[7]楚存坤,孙思琴.学科馆员利用学科博客构建高校科研平台的推广与应用[J].现代情报,2010,(1):164-167.

[8]孙凤琴,张会珍.大学生个性化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及其保障研究[J].现代情报,2008,(2):164-167.

[9]杨恒平.从图书馆视角论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29):65-66.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基于关系信任的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绩效研究

第10篇

一、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成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自我定位较高。大学生经常自我定位是社会的精英,应该进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承担“修身平天下”的重要职责,最差也要成为企业白领,坐在企业的豪华办公室里,担当着重要职位。

2.固化的就业择业观念。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据教育部统计,80.8%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甚至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中也有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大学生就业往往向经济发达的繁华大都市聚集,总想环境好一些、待遇高一些,城市大一些。

3.大学教育模式落后于市场需求。大学生“零工资就业”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方面还存在差距。社会需求的是实用型人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着偏重传授理论知识,轻视技能培训,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的情况。然而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

4.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不对称。大学毕业生迫切需要一个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没有相互贯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要由学校负责,学校大多直接组织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供需见面,覆盖面比较狭窄,就业率不高。

5.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过高,招聘行为不规范。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多,选择面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条件越来越苛刻,门槛越来越高。

二、“零工资”就业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虽然零工资就业只是极少数大学生,也可以说是“极个别现象”,但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弊端和危害,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1.扰乱就业市场。“零工资就业”虽是个人行为,但如果允许其普遍实施,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社会劳动力价值观念颠覆,扰乱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甚至被唯利是图的企业所利用。这种不正当的恶性就业竞争,容易使企业养成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习惯,最终将会使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待遇降低。

2.给其他求职者带来巨大压力。低起薪“寒流”,不仅是对自己劳动力价值的贬损、不尊重,还会破坏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而扰乱整个市场的薪酬体系管理,形成一种恶性竞争。

3.求职者权益难以保障。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中应当具备的主要条款之一。而且,《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还规定了工资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零工资就业”一旦成为事实显然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因此,用人单位接纳“零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所做的是违法事情,所签的是无效合同,法律不支持这样的用人行为。

三、如何应对社会上所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

1.大学生应切实转变择业观。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到当前就业难的症结在于难求理想的就业单位,并不是无业可就,人才严重过剩。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在求职时要有一定的方向性。

2.高校应着力提高人才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指导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价值观和发展观,认真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层次,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过硬并具有良好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使其具有基础宽厚、一专多能的优势,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监察部门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对企业的这种做法,监察部门应当发出明确的信号,告诉大家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并且加强监管力度,通过接受投诉的方式,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政府扶持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75-01

1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目前的就业情况,据统计, 2006年413万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1.8%;2007年495万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0.9%;2008年毕业生近560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加上去年未就业的150多万人,今年估计有700多万大学生需要就业。根据人力资源部的目标,今年的就业率要力争达到70%,而据专家估计,可能还有200万大学生不能如期就业。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主要部分,实现其充分就业有利于带动全民就业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大学生毕业之后,有很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社会经验不足,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非常渴望得到社会给予理解和支持。

2 当前影响大学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转变,为了全面贯彻效率原则,政府机关和国企事业单位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政策,对求职者的要求也很高,大大减少了大学生进入的机会。而私营企业是我国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但是私营企业投资规模、效益规模不大,这也直接制约就业量的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的毕业生总供需比为1∶1.02,比 2002年略有下降,但2004年的总供需比为 1∶0.85,2006年总供需比仅为1:0.4,出现大幅下滑。由于择业面的扩大,需求方的要求也提高,薪资福利水平较低,使大学生就业质量出现下滑。

2.2 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主要取决于各高校的教育体制,以及其就业观念也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很大的关系。

高校所开的课程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就业人员的要求理所当然也提升了许多,但是一些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没有很好的进行预测规划,往往只是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去设置相关的专业,对市场需求考虑不周,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即使学校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设置热门专业,但是没有控制扩招规模,最后导致某些专业的人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2.3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对其就业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特别是名牌或重点大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所以在求职的过程中显得过于自信,对工作的期望值很高,认为报酬低的岗位与自己的文凭价值不符,于是不愿就业。据统计,2001年-2008年,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分别是:90%、80%、70%、72.6%、70%、68%和66%,就业率逐年下降(数据计算可能有一点出入,但总体趋势不变),这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需求的反差过大有关,由于择业时片面追求收入较高的“白领”岗位,不愿从事比较艰苦工作,因此找工作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3 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府扶持体系探讨

3.1 政府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

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其就业问题的必要性,政府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而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是非常必要的。从取消大学生包分配制度后,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还不健全,企业对聘用毕业生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高校的培养制度不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等,政府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调控大学生就业市场,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3.2 推动大学生以市场导向为主实现自主择业和创业的政策

为了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政府已经实行了相应的政策。最突出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就业政策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的政策,使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是,自主择业政策只是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而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与机制还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如录用单位的不规范和无规则行为、不良社会风气对正常市场交易的影响等,导致市场缺乏效率秩序,就业成本较大。对此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公共就业服务,如就业培训、进行就业供需洽谈会、就业指导与咨询等,逐步将大学生就业全面面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成为社会就业的一部分。

3.3 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相关的补偿与激励政策

政府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过于集中于某些城市和地区,不断加强并逐步完善大学生就业补偿和激励政策,但是实际落实情况不是很乐观,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政府还应在补偿上采取了多种优惠方式,如提高工资、提前晋职、提供深造及发展机会、工作期满流动等,还应鼓励学校与本校志愿服务地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开展教学、实践、扶贫等全方位的合作与援助、提供高校奖学金适当用于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尽可能的提供较好的保障制度,鼓励并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农村、基层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能力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造成就业竞争异常激烈。面对数量众多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日趋理性,不再唯“文凭”是瞻,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渐渐褪去昔日“天子骄子”的光环,仅仅依靠文凭的优势已很难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就业能力逐渐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大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考验,同时也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共同承担大学生培养的责任,合理运用高校和企业两个不同领域的资源,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长效机制,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就业能力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及对其内涵的描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修正,越来越多与就业相关的因素被纳入考量范围。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已经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1]

帕特里克·鲍里洛特认为:“一切有利于劳动者进入企业或继续留在企业的因素,都是就业能力的组成部分”[2]

从以上两个对就业能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就业能力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技能,就业能力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凡是能够促进劳动者获得工作并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因素,都应该纳入“就业能力”的考量范围。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和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读、写、算),沟通能力(听、说),适应能力(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群体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影响能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等)。由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的定义可以看出,“就业能力”应该是一个能够体现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能力群,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人品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我国理论界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有的国内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实践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的能够实现个人职业追求、满足职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方面。具体地说,就业能力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这类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保障。

专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这类能力是大学生在经过大学系统的学习后所获得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等能力,这一类能力使大学生自身与其他同类竞争者形成区分度,保持独特性,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在岗位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1届毕业生中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刚毕业时未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一个尴尬的错位:一方面,大学生在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历后,在求职过程中却因为专业不对口、人岗不匹配等原因屡屡受挫;另一方面,企业在面对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大军时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企业为节约用人成本,缩短培训周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当前的高校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在毕业后并不具备立即与岗位匹配的就业能力,在入职时遭遇能力瓶颈。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知识结构不合理: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企业对专业知识的敏感性越来越高,而且,由于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企业对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也趋向综合化。受当前我国高校培养方式所限,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具有滞后性,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

实践能力不足:在现行的高校培养方式中,以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大部分高校只在大四开展为期两到四个月不等的实习,而这些实习时间短,形式化严重,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有限。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2011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约有50%的人认为高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实践能力亟待增强。

创新能力不足:在科技飞跃发展的新时代,用人单位越来越渴求创新性人才,有调查指出,“65%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之形成反差的是,“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4],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及就业后更好地进行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业观念滞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过渡,与之相应的,就业市场对于大学生也有了新的定位,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和就业选择等方面亦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但是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其家长的就业期待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生自我定位不符合市场需求,就业观念滞后,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正如上文所说,当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以庞大的数量激增,加入到求职和就业大军中。这些毕业生中的大部分人似乎并不具备达到用人单位需求的就业能力,他们在进入用人单位以后仍需要进行培训才能真正进入劳动者角色。这在无形中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重复消耗和浪费,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难度。如何有效地加强教学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的难题,也是全社会必须参与其中、群策群力的公共性问题。作为大学生劳动力资源的消费者,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参与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环节中。学校和企业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领域的丰富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工作部门、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方式是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的结合,使学生直接参与相关工作,具备适应职业技术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以适应社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5]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暴露出不可忽略的弊端,如上文所说,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当今社会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除了传授文化、专业知识外,还要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校企合作被视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从学校角度来说,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的用人需求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中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资源,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就业培训机会的同时,也能以企业为就业平台,为大学生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从企业角度来说,学校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具有相对稳定的可以转化为企业实习生甚至员工的学生资源,另外由于学校师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可以邀请教师与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参与技术革新,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于此同时,企业可以依托自身具备的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及文化底蕴,吸引优秀的学生成为企业潜在的未来员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从大学生角度说,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得到了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平台。学生在大学课堂中可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同时通过参与校园内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或者通过竞选学生干部等途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使自身的基本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大学生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可以深入企业,在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验证在书本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大学生在参与校企合作的项目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锻炼自身的基本能力,提高适应环境、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对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校企合作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外的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我国校企合作目前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尽管校企合作从长远上说可以为高校、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实现大学生、高校和企业的“三赢”局面。但有研究表明,在目前阶段,高校和企业的参与度和热情都不高,校企合作被简单地理解为企业到高校招实习生,双方的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受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限,缺乏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因而在引进企业参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的硬性规定和支持,企业作为大学生人才资源的消费者,没有主动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的责任。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目光,没有看到校企合作将会带来的巨大利益,因而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把校企合作等同于到高校接收廉价的实习生,歪曲了校企合作的本意。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笔者认为,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意义,我国应该学习外国的一些经验,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硬性规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资源,加强大学生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改革以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真正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作为教学目标,不断地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地进行专业和课程设计

高校不能固守原有的课程体系,而应该切实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密切留意就业市场动态,合理地设计专业和课程,及时地根据市场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

大学毕业生最终要流向市场,进入企业,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校把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引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及早地适应企业的氛围,这有利于学生摆正心态,合理定位,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入职后的适应能力,缩短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后的再培训周期。

(三)加强基于市场需求的师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操作水平稍有欠缺。缺乏市场历练的专职教师,纵使理论水平再高,也难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因此,高校的师资建设应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作为师资队伍的一部分,或者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水平。只有加强基于市场需求的师资建设,才能够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际劳工局.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Z].国际劳工大会第92届会议,2004.

[2] 帕特丽夏.威奈尔特.卑瑞卿译.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41-49.

[3] 董美娟.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