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2: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文学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作为一个具备五千年发展文化的国家,承载着不可计数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使世界各国所瞩目。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却有一部分人认为古代文化缺乏一定时效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过于遥远,没有必要去了解学习。事实上,古代文学不仅是对当下经济文化及自身情绪的一种反馈,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见证,是文化信息继承发展的物质载体。
一、文学形式与内容方面的价值
(一)古代与当代文化进行文化对比
从本质上看,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种类型,都是作为文学形式的集中展示,存在的唯一不同是两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存在差异,作者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存在不同,促使两者对情感表达的形式存在区别[1]。站在大成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可以算得上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代表。当代文化作为一种古代文化的延续发展,当代文学是基于古代文化的基础衍生出来的,虽然知识源于社会实践,文学作品源自于现实生活,但是古代文学的存在却为当今文学的发展降低了诸多难度,衍生出新兴文学作品,因而当代文化属于对传统文学作品的价值继承与发扬。需要注意的是,此种继承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按部就班的继承,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整合,主要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有益成分进行挖掘,对于一些低效的问题进行革新,简单的说就是推陈出新。如:杜甫的《望岳》名句“一览众山小”亦从《孟子・尽心上》“登太山而小天下”锻化而来,充分体现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推陈出新精神。古代文学的存在算得上是当代文化发展至今衍生出的新的沃土,随着时间的推演发展,在国际文化的舞台站稳脚跟,充分绽放出属于独属我国的文化,并保持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二)古代文学价值内容解析
古代文学作品鼓舞了当代人追求优质的精神。古代文学作品中侧重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写实性,隐含大量本体论鼓励当代人寻求真正的美,树立优质的思想道德,这也是当代文学中最需要增强的内容[2]。古代文学创作比较关注个人学习感受,一些发自内心作品才可以真正打动人的内心;针对社会发展中诸多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自由,进而切实感受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这也是就古代文学作品中隐含的精神。
二、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育人方面的突出价值
(一)古人对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文化作为一种表层含义,从核心层面进行分析,文化存在的最终价值是使人有所收获,从中提炼出诸多心得。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当下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与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为人学,通过有效阅读诗歌可以有效振奋读者的情绪,使其奋发向上,读者借助阅读古代文学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汇集一些兴趣相投的人进行文化情感上的交流,并借助文字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种种不满。“从生活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奉养自己的父母,从发展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侍奉王朝,还可以在生活中获取诸多有关于花鸟鱼的名称及典故。”这一句话可以称得上孔子甚至是儒家学派对于古代诗歌价值的最早最全面的以此评价。
(二)当代人对于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众所周知,古代文学作品自身具备育人的价值与功能。在今年两会中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r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爱国情感溢于言表,借助诗句的学习充分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感,这也是开展爱教育的主要途径。借助阅读古代文学著作,有效强化人们的爱国观念。《诗经》中有诸多诗句是教育人们要诚信待人的。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学作品中隐含的价值观导向内容不计其数,我国著名文学大家乔梦雪指出:“在当前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学习古代文学有何益处?这也是它最大的价值,不仅可以使你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且可以使你的灵魂与古代的文人墨客相联系,进而不断提升自我文学素养,提升自我存在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及影响力是持续不断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当代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推陈出新,在教育活动中创新使用文学作品,进而促进教育改革工作全面的发展,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一、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特点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目标来看,其旨在培养伦理性的人才,教育目标具有政治性和伦理性的明显特点。首先,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是一种官本位文化,所以古代中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统治性的人才。其次,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家的伦理性文化为核心,在教育上强调的是伦理性[1]。而西方的传统文化相比古代中国的教育而言,西方传统文化则是一种知识型文化,其教育目的也是注重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内容来看,其旨在传授人文知识,具有包容性和宽泛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不利于文学教育的独立发展以及全面开展,但是它却切合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思想。在《论语·子张》篇记载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流传,“博学于文”成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思想,也成为培养“中国式”通才学者的必由之路。这种通才教育,直至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方法来看,其旨在发挥个人学习的动能性,教法具有多样性和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古代中国文学的教育方法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者的教法以及受教者的学法。教育者的教法包括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等,受教者的学法包括发现式、接受式这两种。
二、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
(一)强化国人的爱国意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不计其数的文人智者为了国家的繁荣付出了生命,他们为祖国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为祖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他们为祖国殚精竭虑。历史上他们的事迹被文学体载记录并流传至今,这些令人敬畏的爱国作品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成为了最生动的爱国教材[2]。后代国人通过阅读了解了那些文人智者的光荣事迹,他们的精神振奋人心,也使得国人的爱国意识更加强烈。古代文学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爱国意识,并且树立新一代的爱国情怀,这也是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重要价值。
(二)提高国人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学千年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中国文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政治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引发红学热的《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中创作的,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磨难艰辛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红楼梦》[3]。无论是中国名著《红楼梦》,还是千古传颂的《道德经》,中国文学都是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古代文学内容的了解和探究,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古代人的思想,在探索了解的过程中国人的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理论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其不仅丰富了国人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国人对历史的了解,也在国人认识自身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很多价值观一直影响至今,并且成为了人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三)促进情感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情感教育价值,其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价值。就亲情而言,中国古代有句话叫百善孝为先,所以中国民族几千年以来都有重视亲情、重视孝道的传统。重视亲情的思想在古代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比如《游子吟》这首诗中,就充分的表达了孟郊对母爱的珍惜。再比如《孟母三迁》这个历史故事,充分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疼爱。这些表达亲情古代文学作品烘托了亲情的珍贵,使得后人懂得了要珍惜亲情爱护家人。就友情而言,中国有兄弟如手足这一说,这句话中的兄弟意指的是关系好到似亲生兄弟的朋友。在古代文学中对友情的歌颂也是不计其数的,比如《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所记载的俞伯牙的故事,故事充分的表达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这段友谊被传为了千古佳话。现代人们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可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并且也从中领悟到友谊的真正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大量赞美爱情的作品,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是可以对爱情有健康美好的认识。
三、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包含我国古代的历史、传统、习俗等,更是我国时展的剪影,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哲学家的思想、军事家的理论等,对于现代人而言,中国古代文学是尤为重要的教育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以说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学的掌握中,更是体现在对国家精髓的理解和感悟中。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J].现代交际,2014,03:75.
关键词:古代文学 教学现状 改革
在高校中文系中,古代文学是基础性的主干课程,它具有传承性。古代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学的灿烂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因此,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而言,掌握文学史知识并且学会如何鉴赏文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功利主义思潮等影响,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但是,古代文学在现代的高校教育中正在“边缘化”,所以,作为高校为了加强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应该加大对教学改革力度,从根本上扭转现阶段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
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
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改革课程设置
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其的学习并不能由其单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汉语课程以及现代汉语课程做支撑,因此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开设语言类课程,特别是古代汉语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文化类课程选修课,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性地储备中国的文化、语言、社会、思想知识,文学和文化其实质是相通的学科。
三、结语
古代文学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与现实之间所能够共有的空间太小,因此,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必须立足于现实,通过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形式培养学生的实用问题以及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养。
改革势在必行,而在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中首先要求学生端正思想,使他们对古代文学有重新的定位和认识;其次是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通过教学法的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第三,以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为轴心,改革评价体制,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总之,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其改革的顺利完成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以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克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1(1).
[2] 韩国良.论当下我国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7).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又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台。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高校应当在课程教学层面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然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却与创新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悖离。因此,探讨创新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悖离与融合意义重大。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悖离与融合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悖离
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积极探索并推动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专业教学要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涌入国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发生碰撞与交流,使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的教学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困惑,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以及大众娱乐性为导向的新媒体文化取而代之的窘境。与此同时,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还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不断被压缩、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教师队伍不断缩减、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整体教学缺乏配合和持续等诸多矛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教育原则走向了悖离。1.教育观念沿袭传统的文化教育理念,与当今时代对创新教育的需求严重脱节文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和其他意识形态混沌包裹在一起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呈现方式。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往往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仅注重文学史基本常识和经典文学作品的介绍。然而,从时代呼唤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层面来讲,却是过于狭隘的认识。因此,从文化大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建立文史哲不分家、近现代与古代相延续的回归意识,更有利于在宏观背景下准确地人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古代文学在今天的传承意义。古代文学经典自身文体发展的局限性,及其与当下时代及话语氛围的差异,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困惑和不解。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及时修正和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误区,从而发挥其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2.教育模式呈现知识灌输和模式化的特点,无法真正起到创新教育和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的重担。然而,在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迅速崛起下,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载体却日益受到青年学生的误解和冷落。长久下去,必然导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沦入狭隘的恶性循环,原本活生生的文学课堂成为了僵死枯燥的文体讲授和知识传授。现有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和隔膜感日益严重,使青年学生丧失了学习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的兴趣。3.教学测评形式单一,无法真正体现创新教育的成果古代文学教学受制于传统的考评方式,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往往直观、机械和单一,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教育困境,教师要改变过去以高低分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旧观念,更多思考古代文学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熏陶和养成,在把握当下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向素质鉴定观念转变。
二、创新教育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路径,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创新源自对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并通过文化的延续得以历史演进中实现。然而,传统文化自身积极性与消极性的共生性,又决定了传统文化必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介入与引导,才能担负起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任。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开展创新教育,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通过衡量古代文学在当今社会对于文学发展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创新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1.在教学理念上,建立文化大视野下的开放文学观,将创新教育融入文学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确立“文化创新”与“精神涵养”的核心教育理念,既要注重在知识传授基础上的文化传承,又要注重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之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知识传授、精神陶冶和灵魂引领的和谐统一。任课教师和授课对象只有深刻领悟本门课程的内涵,正确认识古代文学课程文化传承与精神涵养的课程定位,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古代文学“无用”论,才能避免本门课程陷入枯燥和僵死的境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精神核心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相一致,具体来说,即古人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所持有的高尚品质和优雅胸怀。这种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属于历史的产物,然而又同时具有超越历史的永恒性,是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该门课程的教学应当从民族文化传承和培养学生国学素养的目标出发,引导学生适应新时代环境的要求,依据当下时代精神和思想去解析古代文学现象的得失优劣,去衡量古代文学在当今条件下对于文学发展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才能使这份财富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2.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研究型的教育模式,实施创新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起源于西方,旨在促进已经具有一定知识积累、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高校学生自主性、深层次学习,启发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转变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固有特色,在教师的“教与研”和学生的“学与研”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关系。古代文学课程设计只有构建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本门课程从知识传授到文化创新及精神涵养的的教学目的,起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1)高校古代文学教师配角角色的重新归位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便于知识传授,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容易抑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独特见解的创新性人才。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只有完成由教师向“学”和“学生”为中心的根本转变,才能实现高校古代文学教师配角角色的重新归位。(2)强化经典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核心地位经典作品是构成及体现古代文学史的基础构件,是动态鲜活的文学史料。但是,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却只注重史的描述阐释,在教学顺序上先把文学理论、文学发展规律等结论性的知识讲出来,再举出与其相符合的作品加以证明,即先史后诗、以诗证史。这种讲授方法便于实现知识的灌输,但却从根本上违背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正向的思维顺序,极易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结果而无暇追问其过程和原因的现状。因此,古代文学教学重心要从先史后诗、以诗证史向先诗后史、以诗导史转变,先讲读经典作品,在大量作品感受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发的推导概括出史实结论。只有这样,通过确立文学鉴赏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核心地位,才能使学生逐渐学会感受分析作品,养成自主研习、创新性学习的习惯。。(3)通过增加课前准备环节和课后提升环节,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前准备环节和课后提升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充分利用这两个环节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能力的保障。这两个环节是学生作为主动选择、研究及问题解答者和教师作为学习研究活动组织引导者身份确认的必要环节,对于创新教育及文化创新有着重大意义。3.在教学策略上,注重采用还原与移植的教育新策略,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当积极寻找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的契合点,通过“还原”与“移植”的教育新策略积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还原指的是在历史还原中解读经典文本。首先,还原历史背景,凭藉历史背景丰富知识结构。其次,还原创作背景。在经典作品的赏读过程中,结合作者的性格、气质、心理、教养、师承、人生经历以及创作背景等复杂的因素理解作品。再次,尊重历史人格。阅读经典作品或是评价古人时需要理解当时的道德评判标准,尊重古代文人的人格精神,真正做到“理解之同情”。最后,模拟情感体验。重构当时的具体场景,模拟人物当时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在深刻的心灵感悟与细腻的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古人的情感交流。移植是指将经典作品移植到当代文化新语境。对古代经典作品中体现出的人生感叹、生命呐喊、人文关怀等兼具历史性和共时性特点的主题进行现代化阐释;有意识地将文学形象移植到现代价值体系的标准下重新进行审读;充分发掘古典作品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及情感构建的意义,努力构建出情感共鸣的境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经典文本与现代影视改编的对比性赏读中,探析各自的优劣,自觉地回归经典,真正欣赏到经典文本的独特魅力。
[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教学建议
0.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实行之后,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就遇到了极为艰巨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中诸多的新观念,都很难被在古代文学中沉浸依旧的老师们所接受,这就使得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观念大大的落后,也就导致了其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高。想要使得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需要老师们能够接受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提出几点可行且有效的建议。
1.选择课本的要求
老师给学生讲课需要依靠课本作支撑,通过课本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以及文化内容。因此,课本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老师选择的课本,也会影响老师教学的方法,并且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老师们对教材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及实用性,能够适应各个阶段的学生们去学习,还要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与古代文学所相辅相成的,目前的教材虽然已经逐步的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但是对于民族的习俗与文化却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实际上,在古代文学中有相当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与习俗的背景之下所创作的,而且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能够增强文学作品本身的时代感。为了能够更好的去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教材就应当选择具有民族多元化、具有丰富民族内涵的文学课本,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民族精神、民族风俗等进入到文学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中树立起民族观念,能够去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让同学们都能够成为去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的中华民族的合格接班人。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隋唐五代的文学发展和唐文学的整体风貌,老师可以引入一些有关当时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例如介绍初唐时期的诗坛,必须要说到的就是贞观时期的师风和上官体。贞观时期诗风,由开始刚健质朴的言志、咏史转向模仿六朝。题材上多奉和应制,声律词藻趋于精美,风格趣味贵族化,宫廷化。再如,“上官体“是以上官仪为代表的“绮错婉媚”的诗风,具有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律之美的倾向。对唐代律诗的形式定型有一定作用。老师在讲解“上官体”的时候可以引入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例如,我在一次文学课的讲解时,谈到了上官体的特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我列举了一首诗歌《入朝洛堤步日》: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通过对诗歌的具体韵律分析和情感解析,帮助同学们了解“上官体”的特点,和身后韵味。
2.学生人格的培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许多的古代文学类别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出现了很大的危机。古代文学,本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其中,我们应当充分的去运用其带来的教育作用,在精神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们,将文化内容、民族情怀以及社会背景等内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古代文学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现代社会人民的素质,同时有助于传承我国文化精神,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气节。古代文学课程蕴含着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文化,包含着各种人生经历以及人类智慧,开展这门课程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今天这个时代变换极快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在校的学习古代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该专业的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正确的面对问题,不惧怕问题,用乐观的人生态度面临困难。在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方面古代文学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以及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养成好的人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为了增加学生对苏轼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情怀。一般情况下老师要讲解关于苏轼知识的时候,都会提前让学生做好课下的预习,然后在讲解的时候给大家讲解苏轼一生的情况,苏轼作品的特点以及他在作诗作词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他的代表作。这样一来学生完全失去了兴趣。为了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举办了一场以“我眼中的苏轼”的演讲。学生需要做好课下的复习,和资料的整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将自己准备好的演讲资料,给大家展示出来。采用这样的方式增加了课堂的乐趣,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更加的全面。
3.学生基本功的养成
就目前来说,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基础,以及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题。所以说,语言基础是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们所必须要重视的。由此可见,如果学生不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文学功底在学习相关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时候会存在很大的难度,这也是他们在这门课程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做支撑,也是学生学习诗词内涵的基本要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加入学生没有好的基础学习古代文学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更不可能通过几句简单的文字描述就能联想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诗人的感情变化。所以,学生要想掌握好古代诗词的特点就需要对诗歌中的生僻字还有诗歌的韵律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清代作家吴乔在他的《围炉诗话》卷四中云:“读诗与作诗,用心各别。读诗心须细密,察作者用意如何,布局如何,措辞如何。如织者机梭,一丝不紊,而后有得于古人。只取好句,无益也。作诗须将古今人诗一帚扫却,空旷其心,于茫然中忽得一意而后成篇,定有可观。”这段话介绍了阅读文章与创造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每一部优秀的作品以及具有特点的文章都需要创意,来表达独特的意思,最终交由读者进行品鉴。读者对这部作品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对文章的看法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4.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以及提高
在传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水平上,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以及创新能力是现代古代文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故而,具备实际的应用能力也是古代文学教学所要面临的根本问题。学生的古代文学水平主要通过写作、说话等方面体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故而,在开展古代文学课程的时候,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际运用古代文学的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塑造高素质人才。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运用它,在写作中尝试使用古代文学的优点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古代文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老师可以在课上进行情境创设以及多媒体联合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使用相关的语句。我特意编排了小的情景剧。大概内容为:一个人由于出了车祸,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仍然在努力奋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哪句诗来形容。这时一名学生举手答道:《周易》中曾经记载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典型例子,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体现我国民族气节、文化内涵的重要产物。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而且内容历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需要在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开阔自己的事业,不断的进行自身品格的升华,最终能够达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新高峰。
【参考文献】
[1]龙文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07,04:61-63.
[2]张毅.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龙岩学院学报,2009,06:92-94+103.
[3]李晓明.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J].湘南学院学报,2011,04:89-91.
[4]孔英民.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7:35-36.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个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做到古今贯通这个层面有几点思考。从理论上讲,所谓古今贯通是说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文体多样,作品繁富,每个时代都有各自不同的风貌特色,诗人作家也有自己独特风格。既有对前代的文化思想、审美情趣、艺术手法的继承,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并对后代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在对重要作家作品分析评价时,都注重前后贯通,比较研究,使学生不但对重要作家作品本身的价值掌握准确,更使学生掌握它的继承、创新,对后代的影响,从而全面把握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趋势和规律。
从实际的教学实践上来看,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领域:古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如果仅只是以古代佐证古代,或者说所研究和讲授的东西限制于在古代氛围内论古代,那么这门课程毫无意义。必须在你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从古代通向现代,也就是它要对现代人的现代生活、情感、审美、价值观念产生作用,产生现代的新意识。例如: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中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和舒婷的《神女峰》中:“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上痛哭一晚。”
这个就是在爱情观念上的一种古今对比。作为教师,你怎样给学生讲授呢?就是一个古代文学过程如何贯通古今的问题。需要教师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这个思考过程甚至加入了你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我们文化中形成的女情价值观念。在失恋比感冒病好得还快的今天,学生甚至普通人群的爱情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们要强调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饱含的深邃的爱情,给学生讲“两情若是久长时”是指一些类似与终极关怀之类的东西,牵手的这个人是你希望与之偕老的伴侣,是那个可以慢慢陪你变老的人,既然最终的目标已定,那么自然就多了一份坦荡与宽心
。而“又岂在朝朝暮暮”则是两个彼此已然认定此生相伴的人儿,彼此间又不丧失与放弃那份难得的自立与自强,他们并不是象藤蔓与树一般依附与寄生,而是在深厚感情基础之上的相互之间保有的一种难得的独立,指向精神层面的爱情价值。另一方面舒婷爱情诗《神女峰》中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上痛哭一晚.”这个和你说的精神之恋又怎么讲呢?学生已经听惯了“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甚至很多学生是听着这个歌曲长大的,作为教师你怎么去讲?这个例子是不是内在就冲突?是不是古今爱情观念的冲突?在大众层面上讲——注意不是经典爱情,经典爱情发生在你身上是疼痛的——爱情是个舒服的东西,是个让人期待的情感,你老是让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老是谈柏拉图的精神之恋,高雅是高雅了,日常生活可不是这样的。经典爱情可遇不可求,遇上了你还有心理准备,有文化修养准备。两情相爱,又能朝夕厮守,自然很好。
我们的人生本来短暂,在短暂的生命中,谁都渴望与相爱的人朝夕相处,长久的分别对谁来说都是绵长的思念和痛苦的考验。并非不相信爱情可以跨越时空,只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们几乎连自己都不能把握,又怎么能去保证他人呢?但是,仅以花前月下朝夕厮守来衡量爱情的真挈与否,这未免显得俗气了。爱情的真正价值不因两人的分别而损伤于毫厘。相反,如果双方貌合神离,那么即使朝夕相处,又有多少幸福可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阅读思考,人生感悟,学识修养全部要调动。自然也会使你脱离就历史论历史,就古代文学论古代文学,你就会发现从古代文学通向了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通向历史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等相关社会科学。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古今贯通,可能包含着对古典文学中精华的发掘,对糟粕的解构。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著名诗人伊沙先生在他的长诗《唐》中解构了唐代诗人孟郊的《烈女操》一首。孟郊的原始作品是——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原诗以梧桐和鸳鸯比兴,本是一首说教女人为男人守节的封建说教诗,现在基本可以这么定性了。伊沙先生在解构过程中是这样——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树是树的事鸟是鸟的事一个男人不能要求自己的女人波澜不起心如枯井伊沙先生以诗歌解构诗歌,他在给我们阐释唐代诗歌的过程中,加入了他自己的人生经验,人生体验以及情感智慧。他直通当代人的情感,当代人的精神,赋予了唐代诗歌一个新的生命。
在结构的过程赋予古典的东西新的意义,这样古典的唐代诗歌给人启迪,有获得新的与原来意义相背离的新的巨大的意义。因此说,教授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如何使之通向现代,做到古今贯通,要求在一线上课的教师们有良好的学术修养,有深邃的情感体验,这样也才能使古典文学中精华的部分在现代社会有新的能量散发出来。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是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我们应该重视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本科教育的根本性质。汉语言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责任。所以,汉语言本科专业教育与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还有一些区别,即它更应该具有大学本科教育的系统性以及育人性。崔永华老师在其论文中非常有见地地提出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文章认清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育与单纯的汉语国际教育即汉语教学的区别。对留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要求,而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秀的文学篇目可以给学生这样一种熏陶和培养。“在古代文学中学习中国语言之美,学习中国文人忧国忧民,淡泊致远的精神操守,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触及中国文化的灵魂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二、对比国外高校的中文专业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重要性
在国内大学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课或者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中文专业的重中之重。该课程一般有两学年的教学任务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中文专业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国外大学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欧洲,开展汉学研究较早的大学里,教授很重视对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甚至很重视培养学生对古文原典的解读学习。在近邻韩国,中国文学课在很多高校的中国语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韩国大学里开设中文本科专业的学校现在超过了一百所,各大学的专业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作中国语言文化专业,有的称作中国语专业,还有的是在中文系下面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中国通商、中国语言文化等。这里谈的主要是中国语言文化方向的中文专业的情况。笔者 2012 年曾在韩国庆南大学中国学部讲授一年汉语,了解了庆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大二和大三两个学年中,学部为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分别开设了中国古诗选读、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古代文论四门课程,学时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等同,均为每周 3学时。通过对这四门课程的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比较系统分项地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阅读了经典的原典,同时对中国文学的特质以及主要的文学类型的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学生们学习的文本是繁体汉字,这样可以一边学习古代文学一边实现认知繁体汉字的目的,这对于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韩国的其他高校也很重视古代文学课程。韩国学者文大一在其文章中列举对比了首尔大学和成均馆大学的中文课程。其中首尔大学在一年级开设中国古典文学探索,二年级开设中国历代诗歌讲读,三年级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文学类课程占总课程的 47%。成均馆大学二年级开设中国文学史,三年级开设中国名诗鉴赏、中国小说概论、中国诗曲的理解等课程,文学类课程占总课程的 26%。有的学校在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概括介绍中国的文学概况,随着学生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在三四年级开设文学、诗歌等文献阅读课程,此阶段倡导学生阅读中国文学原著,切身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朱锦岚老师提到韩国加图立国立大学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取消了毕业论文,代之以 5 门课的毕业考试,而这 5 门课中,有 3 门是必选课,包括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2007 年毕业考由 5 门减少为 3门,即中国语、汉字和中国文学史。可见,在对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学科知识要求方面,中国文学史的内容绝对不可缺少,是在课程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专业课程。同时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专业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语言文学专业相类似,都是以学习母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的语言文化为基准的四年制本科学习。从国内外语专业的名称来看,我们的外语专业的名称都是语言与文学并重,如: 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名称就体现出了学习的内容,即要学习该门语种的语言也要学习用该语种成就的文学。例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就一定要开设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或英美文学史这类课程。学生们通过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学习到经典英语作品,真正掌握该语言在文学方面的体现和运用,进一步增强其对语言的领悟。因此,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古代文学是留学生探寻中国文化内核的一把金钥匙
语言是工具,是载体,文学以语言为工具,展现丰富的人性以及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映现。它对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文化底蕴有重要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失去文化精华土壤的语言是苍白的,也是没有深度的。季羡林老先生曾写道: “离开了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根本谈不上什么语言。不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习等等,语言是学不好的。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原理。凡是学习外国语言者,都必须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中国文化的内核追求平和、含蓄、中庸,中国文人高洁的品性,忧国忧民的情怀,谦逊重义的处事准则都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承载着中国宝贵文化的文字都传承着中国文化的血脉。“文学语句中包含着汉语本身的文化内涵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具体的方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古代文学作品中深深地蕴含着中国的精神和中国的脊梁。外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一方面体现在中国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方方面面,更多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精髓中。中国古代文学课就是这样一门让学生体会文化精髓的课程,它承担了审美鉴赏与性情熏陶的美育任务。黄爱华老师认为“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透过语言的外衣深入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才是文化重要性所在。”诚哉斯言! 通过朗读并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可以让学生在平淡醇美的自然风光中见诗人心情的恬静,淡泊名利,在率真的白描中透显深远的精神境界,让学生体会中国文人的精神情怀; 在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中与诗人一同体会平民百姓的艰难生活,从而也培养学生对劳苦大众的深切的同情心和情操;在易安词作中领悟含蓄蕴藉,词的委婉曲折并留有无限想象,好似中国水墨画般悠长。这些都是属于中国的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四、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性意义
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重要性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孙康宜教授说: “以前,在比较文学系,不管是斯坦福,还是耶鲁,选择的经典不是柏拉图就是莎士比亚,现在则中国文学也成了主要课程之一。”[6]这可以说明,中国文学正在突破障碍,进入更多研究者的研究范畴,中国文学从民族的变成了世界的。中国文学的研究应该站得更高更广。文学在本质上是“人学”,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人们的喜怒哀乐通过文字的这种方式表达出来,记载着个体的情感波动,对生命对事物的认识。每个民族虽然语言文字不同,但是人心体验这个世界的感情是相通的,因此各个民族用文字承载的感知体验都是整个人类情感体验的一部分。文学,体现了各民族的人性特征与感知的特点,也正是这种不同,显示着本民族的卓然不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非常完整地呈现出我们的祖先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特征。我们应充分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今世界中的价值。就目前世界汉流来看,国外汉学研究专家的关注点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是他们研究这一核心的敲门砖。而且,即使是以语言为主攻方向的国外中文系,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欧洲许多高校的汉文专业非常注重对中国古典文献的阅读,汉文专业的学生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是质量很高,有较好的汉语语言及文学功底。虽然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提升学生数量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但是也应注重对学生培养的“质”。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特色鲜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文学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学遗产,中国古代文学理应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一道,得到进一步的推介,成为整个人类充分共享的文化遗产,为人类追求心灵的丰富提供精神资源。当今中国古代文学已经能进入世界文学的主流,世界范围内开始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殊意义和重要的地位,它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我们应该在汉语国际教育大体系中给古代文学以更多的重视,投入更多的力量,在教材出版以及辅助读物方面应大力扶植这类的图书。而不应当让这颗明珠淹没在如火如荼的汉语国际教学的浪潮中。我们在中国本土更应该给学习汉语言专业的外国学生以优秀的课程资源,让他们在中国本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杨鹤澜 单位:东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古代文学课程渗透“德教”的可能性
当前,大学教育更注重知识教育,其次是能力培养,相对忽视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尽管现行大学制度下,进行德育教育的科目看似不少,但那种说教方式的教育往往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反而引起学生反感,流于形式。德育教育有显性和隐性方式,显然潜移默化的隐性德育教育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文学通过象征式的意象思维,更易于引发联想,更有美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是适合隐性德育教育的方式。德国哲学家希勒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诗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4](118)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文学课程,其形象性和审美性对人心灵的净化,对人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教育的隐性形式。其经典作品往往是文学家生活经历、情感信念、生命体验、人文情怀等等的艺术外化。在观照、欣赏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在审美体验中,使人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陶冶、升华人的精神境界,这是古代文学教育的优良传统。这种渗透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自然、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感染力,从而使德育教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目前,古代文学教学也遇到了困境,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断隔,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等都使古代文学有些边缘化。要摆脱古代文学之困境,最根本的还是抓住古代文学作为文学的人文性特点。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描写对象、接受对象是直接或间接的人,文学写出特定社会关系中人的命运,人的感情,人的个性,甚至人的灵魂。脱离了社会与人生,文学也就失去了她的艺术魅力。古代文学作品作为古人艺术思维的结晶,不仅仅具有艺术特质,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有抓住了文学的这种本质,以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引导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古代文学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水平,同时实现学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在笔者进行的教学调查中,有的学生写到:“学习古代文学……看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当我学习《诗经》的时候,看到劳动人民的淳朴和男女之情的纯洁。“”当我学习屈原时,我了解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那是一种如何在‘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时代生存的痛苦。当他投汨罗江时,那是一种如何的悲壮和惋惜。”可见,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德育教育是完全可行,且是有其特殊优势的。
古代文学“德教”的可操作性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德教”渗透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爱国主义,对国家及民族的深厚的情感,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等;集体主义,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传统美德,包括敬老孝亲、诚信守义、崇德修身、崇俭抑奢、社会公德等;意志品质,包括立志笃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好学不倦、勇对挫折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其可操作性主要体现于:首先,找渗透点。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寻找渗透点。作家生平经历、经典作品都可作为寻找渗透点的目标。如上古神话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抗争精神等结合;屈原与爱国主义联系,但要注意屈原的爱国与现在意义的爱国、爱国主义之间的差别;《论语》与为学、修身、立志、孝悌等;司马迁发愤著书与立志、励志等。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渗透点不宜太多,多则散,起不到好的效果;也可多点合一,如讲解屈原、陆游、辛弃疾等可与爱国情感结合。其次,深入讲解。教师要在教学中对所选中的德育渗透点深入讲解。如笔者在讲《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等上古神话时,便将女娲、大禹、神农等带有神话色彩的英雄人物与他们的斗争精神、超卓智慧、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结合起来;在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时,将诚实守信、克服困难坚持求学等品质教育融入其中,将教书与育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文学的艺术感染力中接受精神洗礼。再者,读诵鉴赏。古代文学是人文学科,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可以使学生们在审美的过程中逐渐被感动,受到教育。因而,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背诵、鉴赏是提高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升华精神境界的重要方式。中国古代士人特别讲求“立人”,讲究培养君子人格,讲究诗人需有诗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背诵、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努力投入到作品所呈现的艺术境界、精神境界中,努力摆脱物质欲望冲击下的浮躁、庸俗、功利之心,保持高雅的精神状态,寻求诗心,寻求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5](152)精神领域。面对世俗的纷扰,坚守自己的理想;在审美境界的熏染下,保持内心纯真美好,提升道德修养。最后,提高升华。即通过写出来、说出来达到进一步巩固的目的。“写”包括读后感、小作文、小论文等“;说”包括讨论、演讲、甚至试讲等。如有的学生在学完《鲧禹治水》神话后写到:“洪水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以及斗争中所体现的人类智慧,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从质朴而坚定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遨游于穿越时空的审美诗意世界,深切地体会到古人生存奋斗的艰辛和精神力量的可贵,从而深受鼓舞,升华了情感,提高了精神境界。因而,在充满审美性、形象性、感染力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教是完全可操作的。
本文作者:水汶作者单位:铜仁学院
[关键词]大数据;小李杜;全数据模式;相关关系
大数据的应用为社会带来了根本性改变,它可以在多个领域上进行更快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以此来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和结果。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脉络久远,积淀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资料等多种文学信息。由于时间跨度长,历史深厚,在研究上也有着一些阻碍,很多问题难以获得解决突破。大数据作为一种新观念和新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将其利用到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寻找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向。
1大数据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内在关联性
大数据作为新的概念应用于社会,我们应该对其有基本的认知。“2008年9月《自然》杂志刊发《BigData:ScienceinthePetahyteEra》一文,将大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正式推出,使其超越于数据在“量”上的单方面描述,指向了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对待数据的全新的态度、理念与处理方法。”[1]也就是说,大数据从表面上理解,即指大量的数据,但它并不只是指庞大的数量,还包括对数据的利用,以及对其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等等。大数据所带来的改变会涉及到每个大领域上,更重要的是还会体现在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信息上,这些独立的个体信息会让我们获得与之前大为不同的认知和体验。可以说,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社会的大变革,也为我们带来了认识世界的新的观念和探索方法。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累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学宝库。古代文学发展的时间跨度大,资料多样,不仅包括文学作品,还包括很多相关的艺术审美,历史背景,社会现实等等多个方面。“古代文学研究中需要综合考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文学创作、接受、批评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都可以称之为变量。”[2]大数据就是这些所有量的集合,并且这些数据也会随着古代文学的研究发展而进行实时更新,为我们提供最新和最客观的数据资料。我们不必再费时费力地对各种繁杂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大数据会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这样不仅会提升我们文学研究工作的效率,还便于我们对古代文学基本的文学信息和研究情况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古代文学的文学艺术价值就好比是等待人们开发的巨型宝藏,大数据就是挖掘的工具,大数据会为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就目前来说,很多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去进行研究论述,而从细微方面的论述研究又过于分散独立,没有一个很好而又完整的体系。很多研究都是基于固有的研究理论或成果来进行“为什么”式的追问论述,无法摆脱固有思想的阻碍进行角度创新。笔者认为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可以从作家的个人角度切入,进行深度的研究和解析,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体系。高中甫说:“一部作家的接受史,它一方面能更全面更深刻地去认识作家,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期待视野,社会思潮以及某些意识形态上的发展和变化。”[3]从作家本体出发,对其作品和所处时代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对当时文学的审美倾向和文人们的艺术水平,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等多个问题有一个进一步的整体感知。我们在立足作家个体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个体剖析,用多数据型的立体思维来思考问题,解析当时的大环境。数据的客观庞大会为古代文学的研究带来充足的论据和可信度。
2全数据分析模式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一切都可以量化的时代,关于古代文学方面的文献材料等多方面资源都可以被数据化,成为庞大数据库中的部分存在。全数据分析模式是基于所有样本数据而言,与传统的随机分析法相对。全数据分析模式抛弃了随机性的样本研究,而是贯彻样本即是总体的整体观念,强调充分利用每一个数据,并将每个数据集结成一个整体,重在对整体的分析研究。全数据分析模式不仅重视对事情的整体感知,有一个宏观的掌控,更强调基于全数据实现信息的细节化,提高认知的精确度。可以说,“全数据模式是一种理想的研究方法,它既可以保证资料占有的全面性,又可以避免资料的片面性带来的误区。”[4]全数据分析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在所有数据的基础上,为研究者提供研究依据和考量,并且能够毫无遗漏地反映该研究问题的方方面面。傅漩琼先生在《唐诗有了排行榜之后……》一文中说到:“依据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是否科学可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采样的全面与否和具体分析过程的科学与否。”[5]全数据分析模式重在一个“全”字。比如关于“小李杜”的信息,数据化的相关信息资源都会被大数据搜集成一个数据总集供我们分析研究。这就解决了数据采样全面的问题。而具体分析过程的科学与否则在于我们能否对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利用全数据分析模式,我们可以对小李杜进行全面性的对比研究。二人并称为“小李杜”必有其中的原因。李商隐和杜牧作为晚唐的杰出诗人,都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和文坛地位,在文学创作上也是不分伯仲,但两人的文学理念却存在个体认知上的差异性。这些问题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数据整合,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李商隐和杜牧两个人的文学创作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比较二者的异同优劣。在所有资料的基础上实现研究的精确性,并将之前笼统的大概念加之细节化。对于小李杜的争论颇多,对于二人的并称说法有着很多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基于这种理论的差异性,我们可以利用全数据分析模式对这些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会反映每个观点的比例,从比例中看出各个观点达到什么样的认知程度。我们也会在数据分析中发现各个观点之间具体的不同点和矛盾所在。大数据讲究的是事实,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因此,我们在全数据分析模式下可以看出当下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普遍性认知,在这种认知下,我们可以实现怎样的观点创新。我们可以基于全部资料的基础上,对“小李杜”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无论是诗歌领域还是骈文领域都要给予关注,还可以从宏观视角上对两个人进行深度的个体剖析。将两个人分开研究分析后,我们会得到完整而又立体的李商隐和杜牧的形象,再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抛开传统意义上的研究成果,以全新的立体视角来进行两人的对比分析。这种全视角的立体思维会让我们看到平时无法注意到,甚至是没办法去想到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找到古代文学研究的新的切入点,在全数据的基础上实现认知上的全面提升。李商隐和杜牧两个人的文学创作的发展动因复杂,我们应该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全数据分析模式在我们的研究中构建一个立体的“小李杜”时代。我们可以将两个人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个性品行及其艺术追求等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模拟构建出一个他们生活的时代。李商隐和杜牧虽然都处于晚唐时期,处在差不多相同的社会大环境下,但是由于自身的个体经历不同,导致他们的文学创作存在着差异性。在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二人又同受杜甫的影响,但两个人对杜甫的吸收和继承却不尽相同。我们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立体式的整体分析可以清楚地掌握他们的发展脉络,并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方面对他们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基于大数据对两个人的发展变化和创作走向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将对“小李杜”的研究朝向更细节化的方面发展。
3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是基于对相关联的数据的应用,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数据的相关关系追求现象结果的认知,重在预测事情的发展。数据的相关关系强调事情“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与我们现在追求因果关系的观念正好相反,可谓是反其道而行之。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有这样的思维转变,才会为我们的古代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角度,开拓新的视野。这种逆向思维可以让我们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文献资料和已成形的研究结果之中,而是会为古代文学的研究开拓新的天地,征服更广阔的领域。大数据不追求因果而是让数据发声,这种客观认知会让我们避免在研究上产生偏差。笔者可以通过搜集与研究相关联的各种数据,在联系中分析问题,预测结果。我们对大数据相关性利用重在预测,同样,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预测也是大数据的核心。从相关关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文化继承与接受的发展情况,并对此有更深刻的认知。李商隐和杜牧都对杜甫的文学创作理念都有所继承和发展,但对于杜甫的继承两个人又有不同的选择。两个人在同受杜甫的影响下,李商隐又融合了李贺的创作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想象丰富,注重艺术审美;而杜牧则又受到韩愈等人的影响形成自己雄壮沉郁的诗风,关注现实,注重文学的思想性。两个人在这种继承和自我吸收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发展了诗文创作,并且也影响了后代诗人的文学创作和发展。由于信息的独立分散,在对于“小李杜”的研究上很难全面兼顾到这些纷繁复杂的关联,而且也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对于数据化的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具有的绝对优势,深入文本将所有与之相关的资料抽调出来。”[4]193我们可以先对这些抽调出来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在理解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将数据进行串联,整合成一个合理完整的体系。古代文学研究的一大阻碍就是由于历史过于久远,很多事情无法找到原始记录,只能靠我们的猜测和推敲。因为诸多问题长时间无法解决就导致很多相关的文学研究无法进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文学的研究进程。这种因为时间的跨度太大和历史信息记载的残缺造成很多文学信息难以追溯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来解决,在合理的分析研究中进行有效的推理和估测。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搜集整合,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网络。在这种关系的延伸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可利用信息,而且在这种信息辐射中,我们常常会发掘到平时无法寻找到的关联信息。这样的数据网络会将数据间所有的联系客观具体地显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去研究探索它们的内在关联,找出事情的关键要点。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事情的整体构建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还有利于我们的思维延伸。数据是我们研究的依据,数据的相关关系不仅会告诉我们古代文学之前的发展轨迹,还会告诉我们古代文学未来的研究走向。
4结语
大数据时代就是一个变革时代。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大数据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6]在文学量化的进程上,古代文学研究的形式与方法有必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更新我们的文学研究理念,还要积极引进和发展新技术来推动古代文学的研究进程。古代文学因为其独特深厚的文学艺术价值成为文学界里璀璨的瑰宝,我们应该重视对它的研究,挖掘古代文学的潜在价值,开拓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宋学清,刘雨.大数据: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的一次变革[J].情报科学,2014(9):15.
[2]张三夕,张世敏.古代文学研究中计量分析的应用与限度——由唐诗宋词排行榜引起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3(2):176.
[3]高中甫.《歌德接受史》“引言”,转引自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前言[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7.
[4]丁莉,宋学清.大数据对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影响[J].作家,2015(2):192.
[5]傅漩琼.唐诗有了排行榜之后……[N].光明日报,2012-02-05(5).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数量丰富,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在思想、政治、文化上的智慧结晶。学习古代文学,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文人气质和审美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正确、广泛的了解和认识古代的各方面知识,在社会、文学、思想、科技、历史、政治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误区,导致课程教学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文章简要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研究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推动我国古代文学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1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误区
1.1同实际运用的联系不足
古代文学作为一项学科内容其根本的教学目的还是学以致用,即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讲不练,即只对学生进行单一、枯燥的课上讲解,并要求学生阅读、背诵指定的古诗词,而忽视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使得学生缺少真正应用古代文学知识的机会。同时,许多教师和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它是过去的语言文学,不适用于当今新的文学环境,对古代文学抱持远观的态度,从而导致古代文学的教学出现“总学习,不会用”的尴尬境地,不能很好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气质和道德修养。
1.2过分偏重文学史的教学
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古代文学史和古典文学原著。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各高校教师大多偏重于对古代文学史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古典文学原著的讲解,导致许多中文系学生对文学发展历史如数家珍,但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知之不详。这就使得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向出现偏差和扭曲,导致教学内容所涉猎的范围较窄,达不到兼容并包的效果,同时,其教学内容以偏概全,导致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时忽视原著经典,舍本逐末,无法领会经典文学作品的真正意境和精髓。此外,由于过分重视文学史,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认识和评价往往局限于课本上给出的统一的作品历史意义,而对文学作品本身缺乏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1.3缺乏同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不止是语言文字的技巧,而是文学、政治、社会、民俗、科技、环境等多个方面知识共同作用产生的。特别是文学、思想、民俗、历史、哲学方面的关联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尤为突出。一部文学作品如果缺少了语言文字就缺少了根基,但如果缺少了哲学思想就缺少了灵魂,缺少了历史、民俗、政治等就缺少了血肉。因此,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教师往往只注重于对古代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学上的成就,而忽视了其当时的政治背景、历史环境、哲学思想等,导致学生学习的片面性,无法真正领略和理解古典文学的精髓。
2加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2.1积极转变古代文学的教学理念
高校教师要结合当前古代文学教育的现状,积极的调整和转变教学理念,在重视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同时,也要大力增加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视和讲授,让学生在了解古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同时,真正地领略、体会和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遣词方法、写作技巧、思想意境以及文化历史背景,从而在文学、思想、政治、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认识和学习古代文学,以便于在社会现实中更好的学以致用,将古代文学的精髓发扬光大。例如,在学习《周易》、《左传》、《战国策》、《资治通鉴》等经典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学习其中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还要认识、了解和领会其中的民俗文化、历史背景和思想流派,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古代文学作品。
2.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高校教师要针对当前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积极的调整课程设计,将古代文学课安排在古代汉语课之后(如大一古代汉语,大二古代文学),以便于在上课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字句意思和表达意境。同时,要增加古代文学作品的讲析课时,平衡它同文学史课程的比例。并科学的设置选修课程,让其同必修课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避免出现内容上的重复。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余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古代文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建立古文学爱好协会、诗词社团、文学写作协会等等,并定期组织诗词创作比赛、古文朗诵比赛、古文学知识问答比赛等等,从而调动学生对古文学的爱好和兴趣,丰富学生的古文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 研究生人才 培养
论文摘 要: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培养重心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该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应该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以及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与此相适应,古代文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从本质上而言,古代文学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它通过研究具有相对独立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和符号,探索以审美心理为主的古代人类心灵运动轨迹,又通过古人的心灵感悟了解各时代社会的全貌。它与探索古代人类认识发展的哲学史一起,构成了一部有层次的人类精神史,进而与主要研究古代人类物质活动的一般历史科学一起,构成了整个古代社会的立体透明复原图象。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带有深厚历史积淀而又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学科,其发展的空间经受了种种极其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唯有不断更新和改进古代文学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内容和方法,挑战和考验才会转变成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现实。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后备力量的培养,准确而言,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塑造。这里所说的“研究生人才”,具体是指学历在本科层次以上的硕士、博士乃至于博士后。当前学界对古代文学专业的本科层次教育―通识教育探讨甚多,而对该专业研究生层次教育-精英教育甚少涉及。《中国大学教育》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南开大学文学院宁稼雨教授的《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一文,该文从学习重点的差异、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过程的艰难三方面对怎样培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精英素质这一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宁教授所论皆为凿凿之见,然笔者读后颇有意犹未尽之感,故作此文以论述之,聊作宁教授文章的一点补充。
当今学界,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年轻学者已露头角,学术刊物不断增多,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就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而言,老一辈学者渐次凋零殆尽,而以新时期培养的博士为主体的学者全面占据了学术舞台。整体而言,学术的传承完成了顺利的交接。然而,正如一些学者所担心的:“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命运却有一丝隐忧,担心在当今学术体制的制约下古典文学的内在精神逐渐消亡,担心未来古典文学界的话语霸权被毫无古典情结的学科带头人所占据,担心未来的新进博士最终以现代学科建设的名义‘革’掉古典文学的‘命’”[1],这种忧虑绝非空穴来风,当前学界的古代文学研究确有沦为其他现代学科附庸的倾向。笔者认为:要想在当今多元化的语境下保持古代文学内在精神的纯一性,要想让古代文学不至于消失在其他学科的侵袭之中,根本环节还在于对从事该门学科研究事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也是古代文学学科能否发扬光大的命门所在。
一、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内在品格
外在行动发生于内在品格,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内在品格。
首先必须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摒弃将古代文学作为历史附庸、技巧渊擞的狭隘理念,树立将古代文学视为一部与当代相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心灵史的文学观,具有宏观的大文学意识。古代文学学界倡导宏观研究已有数十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似乎存在一种误解,以为题目大才是宏观,于是有了许多大而无当的东西。其实,倡导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著名学者陈伯海说:“于是我联系唐诗的发展,晚唐诗坛的分派,乃至由唐诗向宋诗、宋词转变的轨迹,来探讨李商隐诗歌的历史地位,写出《宏观世界话玉溪》的文章……此后,由作家研究进入唐诗总体研究,由唐诗进人中国文学史总体研究,甚而涉足于文化史研究。”[2]陈先生阐释了他本人治学的轨迹,即由宏观步入微观,再由微观回归宏观。由此可见,没有宏观意识的宏观研究实为微观研究的大杂烩,却失了微观研究的严谨扎实,正是一种空疏无用的学风。形成大文学意识观的客观依据是: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以审美心理为主的整个心灵世界感受客观现实作用而外化形成的特殊物质形态;作家的心灵也就是民族心灵的浓缩和积淀,他寄寓在作品中的心灵也就是民族的心灵,体现了民族心灵发展的历史。因此,就本质而言,文学是人类心灵的科学,古代文学本质上也就是人类心灵史的科学。此外,不能满足于从丰富的文学作品中寻绎出古代民族心理的特征及其拓展脉络,还要探明那些消极民族心理的形成原因,用以指导现实,人为消除某些心理环境,从而避免消极民族心理的不良影响。这里的大文学意识并不意味着取消学科界限和专业分工,而是强调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尽可能宽广的理论视野和尽可能渊博的知识储备。就古代文学专业而言具体体现为四方面,一是打通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二是打通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三是打通古代文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联系;四是打通研究与创作的关联。
其次,应该具备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
方法是从实践和理论上把握客观世界,为解决具体课题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的总和,也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古往今来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总是与其完善的研究方法紧密相关。任何科学的方法都具有实用性,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有其适用的对象,但它没有事先设定用它进行的研究所能达到的层次,出神入化地运用某种方法,自可取得成功。方法、研究主体、研究客体都有自身规定性,要入化境,除首先要把握三者各自的规定性外,还要寻求三者的最佳整合。李泽厚认为:“人们的性格、气质、背景、基础、兴趣、潜力才能因人而异。。。例如有人适合于搞精确考证;有人更长于提出理论问题;有的长于分析;有的喜欢概括;有的更偏于冷静的客观描述;有的则不免主观情感倾向的注入。”[3]他主张在多样的方法中,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研究客体的规定性只有靠苦读积累才能把握,在这一基础上,我们似可采取“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用什么方法”的策略[4],以方法为手段,舍筏登岸,决不可为方法而方法。因此,三者的有机整合是不易的,既有客观的限制,又需主观的努力和识力。也许正因如此,当前古代文学学界我们看到的运用“新方法”的典范性成果还不多。
再次,应该具有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能够拥有今日之辉煌,靠的就是历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识之士所组成的这支中间力量的开创性探索,假使没有魏晋以来大胆主张文学脱离史、哲而另立门户的有识之士,我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文学研究或许长期只是游离于文、史、哲研究之间的“四不像”,假使没有进行纵横贯穿、探索规律的开放式研究的有识之士,古代文学研究也只会停留在诗话、词话式的小本经营;假使没有建国以来大胆主张古代文学研究应不拘于单一社会学模式的有识之士,今日的古代文学研究又岂能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局面?然而,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古代文学并非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前沿学科,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已难以像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时髦学科一样,有着施展创新才能的广阔天地。这种偏见促使一些古代文学研究者在业务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遑论去进行创新和开拓了。殊不知古代文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创新与开拓的余地将永远是难有穷期的,正如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前进而难有穷期一样。从问题的多端性,可以产生大量新的假设;从问题的伸缩性,可以改变思维;从问题的新颖性,可以去探索不同于传统方式的解决方法。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生人才而言至关重要。
上述三种品格,即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必备的人文素养。与该素养相适应,研究生人才还应该具备扎实的美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对伦理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也应有基本了解。总之,应最大程度地掌握关于人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汉民族学说的知识。
二、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措施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的各种转变,以及这一转变对于学术的推进,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与学术界其它领域一样,上世纪80年代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拨乱反正仅仅是一场序幕。本世纪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掀起的“新方法”热及“宏观研究”热,其意并不是某种方法或研究模式的单纯倡导,实质上是借助当时思想界和文艺理论界的新的话语方式,旨在清理长期盘踞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旧的政治一元论霸权,扬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使古典文学研究由单一的政治批评转变为多元的文化、美学、文学批评,同时又不致于影响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要想实现这一目的的话,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系统的更新转变具有战略性的价值意义。而哪些人更有可能成为新型研究人才呢?我们认为:老年学者和大部分中年学者的知识结构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已经定型,能够使文学观和研究方法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只能是青年古代文学研究者,其范围主要包括在高校从事古代文学教研任务的人员,在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从事古代文学科研的人员,在校学习深造的研究生,大学生以及部分青年业余文学研究者。他们中的部分人有可能通过广泛接触各门人文学科及其前沿动态,并广泛接触新科学方法论知识而转变成新型人才。而在这些人员中,研究生群体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才能实现研究生向新型研究人才的转变?首要条件是研究生本人基于当前学术界发展状况而对古代文学现状产生的不满情绪和改革需求,这是转变的内在动因。此外,必要条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有关制度和观念的相应改革,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改革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建构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创造力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新型模式可以避免将古代文学研究塑造成泥古不化,矜夸多识而盲于现实,无益新知的“掉书袋”,而有利于使其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开动智力去鉴别,评价所学知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并由此出发去发掘创造新知识。导师可以要求研究生独立查阅文献,要求他们针对相关问题写综论或述评,并争取在有关的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是对研究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与分析能力、汉语的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还应从多个角度了解研究生的情况,从入学直至论文撰写阶段,要不断发现学生在科研基本功训练上、知识面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指出,使之加以充实改进。也要了解学生的为人,并与其及时交流。同时,导师也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捕捉研究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才能有利于开发研究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塑造其创新人格。
其次,与教育模式的改革相适应,要调整古代文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并改变教学方式。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外,要适当根据学科的相关性以及研究的兴趣和要求,广泛开设人文科学各学科的选修课,对于一些相关性密切且研究生兴趣浓厚而本院校却不能开设的课程,应允许并积极支持研究生跨校选修。所有选修课程都应该采用多提示、低课时的(包括提示学科重点、主要书籍文献和解疑)的教学方式,而不必进行规定性考试,研究生在学习中确有所得者,可作自选题论文呈教师批阅。只有做到广泛开设选修课与讲授方法的改变相统一,才能使古代文学研究生既不致因课程繁多、考试频仍而被动听讲、死记硬背,从而泯灭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够多、快、好、省地获得形成创造力所必须的广厚知识基础,这一知识基础也是形成全新文学观和宏观研究气魄所必需的。
再次,要改变古代文学研究生信息相对闭塞的现状,充分保障其信息来源。不仅保障其一般信息来源,如各类古籍文献和前人研究著作以及本学科的各种刊物杂志,而且要重点保障那些传达相关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新技术革命和新科学方法论最新成果的信息来源。不仅要保障其静态信息来源,积极主动地提供各类书刊和网络资源,而且也不能忽视动态信息来源的摄取,允许、支持并积极组织古代文学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指导教师不要以自己习惯的传统治学方法限制研究生的学习和思维,不要将研究生所具有的新文学观念及其所运用的新方法视为旁门左道,也不要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失误和偏差来否定其研究,而应该在责任中加入对其勇于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各有关方面都能对古代文学研究生采取宽容谅解乃至支持的态度,那就必然会促使大批研究生迅速转变为新型研究人才。
注释:
[1]周裕锴:《原文阅读与经典模拟》,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12期。
[2]陈伯海:《中途小识—谈谈我对文学史模式的探求》,文史知识,1993年,第4期。
[3]李泽厚 :《在多样的方法中找到最适和自己的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2页。
[4]董乃斌:《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和新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44页。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1996,(9).
[2]王前新.创新教育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
[3]王小盾.在文学研究的边缘[J].文史知识,2003,(5).
[4]宁稼雨. 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5]李素娟.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之我见[J].江苏高教,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