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文学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文言文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考中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的比重,其他科目的学习,如历史课,要大量的运用到文言知识,理解历史材料。可见,提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是时展和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文言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切实的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目前,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开展的很不理想,上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直接的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长期以来,学生们对于文言文学习的认识有偏差,他们一直认为文言文对现在的学习是没有用的,与现代语言交流是相脱节的,基于此种心理,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是机械的记忆、背诵,关注的是考试的内容,对于不在考试范围内的文言文知识置若罔闻。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学生这种心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客观而言,文言文已经远离了现代的语言,而且文言文中的很多语法、词汇以及语音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文言文中蕴涵着灿烂的中华文化,很多优秀的章法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教学目的不具体。目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文言字词释义以及疏通大意上,而不注重对整篇文章的文学意义的探究,以及所蕴含的文化知识的探寻。如在教学一些人物类的传记性的文章时,教师对文中主人公高尚的品质视而不见,不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入挖掘和深刻理解,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文章后,只是机械的记住一些文言知识,缺乏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3、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串讲法是文言文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类似于简单的灌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只是一味的接受,这对于文言文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出路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三峡》这篇文章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为学生播放《三峡之歌》,以及风光记录片,让学生感受到三峡的高峻壮美,激起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几句话,想象三峡的绵延,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的三峡和作者笔下的三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让学生通过对比,来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2、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能够只是注重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文言题的解题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真正的与文言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让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对中华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陶冶情操,滋养性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设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真正提升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3、改变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是提升中学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首先要采取串讲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的教学之中,积极的进行思考。其次,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大量的诵读,诵读是语文学习之本,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更要引导学生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不断的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会,真正的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总之,文言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成为了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合理的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段云,教师,现居甘肃庆阳。
【关键词】文言文;课堂;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41-02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无数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传唱千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可到了今天,文言文却成为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但咀嚼之苦却难以忘却。许多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就如同学习“第二外语”一般感觉艰难晦涩,谈“古文”色变,大部分学生既不能举一反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更不能触类旁通,活学活用。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只为考试而学习,以致到了高一年级,许多学生很难适应高强度的文言文教学,文言基础知识更是一片空白。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断层,很难做到“无缝对接”。
1 在目标确立上,实施“两手抓”策略
曾经有人把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看成是文言文教学的“本”,笔者无意去论辩孰“本”孰“末”的问题,但始终觉得学生学习文言文,一要对文章词、句的含义有基本的理解,二要对文章能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一味强调前者,放弃后者,则是放弃了文言文教学的文学性。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
2 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授渔”策略
首先,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讲的目的是促使知识类化,或使学生进行常用词的积累,或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从而触类旁通。就某篇文章而言,教师要“讲”的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做到因文施教。其次,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直述规律时,例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语法的差异、词性的变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再次,学会摘录。“不动笔墨不看书”,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等。在粗知大意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3 在教学手段上,实施“诵读”策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以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指点;每次读都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每次诵读,要求学生要边诵读边意会,力求学生沉浸在文中所创设的意境中,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4 在能力培养上,实施“迁移”策略
首先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迁移的方式常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等等,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后,应注重教给学生辨析的方法,总结规律,使之能举一反三。(1)注重古今对比联系。讲古文不但要讲古文中的人和事,还要联系现在的人和事,让古人和今人对话,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觉得古文中的人和事“远可在天边,近可在眼前”,从而使文言文与时代相通相连,便于学生理解记忆。(2)补充必要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学古文应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如古人的姓名字号、衣着服饰、饮食习惯、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3)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5 在知识积累上,应重视“课外阅读”策略
1 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文学作品教学形式单一化。文学作品与其他实用性文章相比,它有自身的特点,如形象多元、思想含蓄、情思细腻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在于唤起学生对外部世界和全部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注重对作品的整体化感知与体会,它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的美感。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主要不是求真,而是审美。
当前有不少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把文学作品混同于一般实用性文章来处理,进行穷形尽相地讲解,拖沓冗长的分析,一味追索词句的“微言大义”,教法单一机械。学生背诵词义,死记常识,应对考试。好端端的文学作品被肆意肢解,生动优美的形象或意境被抽象为干巴巴的几条筋。这样的文学作品教学,实质上是把文学作品的鉴赏看成静态的、获取终结性结论的过程。
1.2 文学作品阐释拔高化。文学作品的教学当然要讲思想性,但不能等同于政治课。它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文学作品鉴赏的整个过程中。然而,我们不难看到,在今天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上,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总是着眼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的功利性目标。这样,不管文学作品如何经典,还是会像“歪嘴和尚念经”,讲偏、讲走调、讲得了无生趣。在这些语文老师的眼中,仿佛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只要堂而皇之地树起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体现人民性的大旗,对作品形象的分析、主题的开拓,就顺理成章,完美无缺了。
让人忧心的是,我们的学生在诸如此类的大话、高调和刻板教条的影响下,已经缺失了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的生命体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越来越众口一词,对文本的阐释正在远离文学的生动性,多数时候,只是意识形态的图解,变得越来越符号化、公式化。
1.3 课外文学阅读荒漠化。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外阅读,在其“总目标”、“阶段目标”和“附录”中均有表述。课外文学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有如飞机之两翼,缺一不可。只想在课内学好语文,无异于痴人说梦。学生进行课外文学阅读应是学语文的题中之义。
笔者曾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过一次专题调查,在被调查的275名农村初中学生中,一本课外书也没有的有7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2.7%。课外书总数在50本(册)以下的有14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7.58%。一种报刊杂志也没有订阅的有17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9.64%。农村初中学生课外文学阅读荒漠化迹象十分突出,令人堪忧。另外,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文学阅读的情况也难尽人意。笔者曾向本地5个乡的报刊发行员了解过报刊发行情况,发现农村教师很少订阅报刊杂志,订了文学类杂志的仅有3人8种。我们不难看到,农村初中大多是远离文学的教师在口若悬河地向学生诠释文学作品、循循善诱地教学生写作。
2 关于解决策略的思考
2.1 注重文学作品教学的感悟性。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像实用性课程教学,凭严谨有序的理性思维,耳提面命,口耳相传,就可使学生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文学作品教学要求从自我感受和形象入手,凭借学生个人的体验和品味,达到对作品形象和意境的深刻理解,这是一个自我开放的过程。
文学作品中的有些东西,对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却难以凭借知识去理解,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正像《红楼梦》中香菱评说的一样:“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理解文学作品,是非常个性化的体验过程,须得学生凭自己的直觉、灵性去感受,去领悟。教师若把文学作品当作知识来传授,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必然会被残暴肢解,学生就会以旁观者的身份漠然地、被动地去接受所谓知识。他们明白了是什么、为什么等外在的、间接的问题,却失去了放飞想象和联想的乐趣,作品所蕴含的无穷魄力也随之荡然无存。
2.2 强化文学作品阅读的自主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话,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关键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只能是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阅读,必须还学生独立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
怎样加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呢?首先,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初中生的文学阅读应以积累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为主。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解读意见。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们的接受心理不仅与成人有别,同伴之间也是迥异的,所以,面对同一作品,他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第三,要帮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初中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决定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教师必须拓宽他们的“期待视野”,帮他们发生“视野的变化”。譬如,在教学鲁迅作品时不必急于把文章的含义(反语、讽刺蕴含的深意)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去读一读关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文章对课文的写作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去体会鲁迅文章的丰富内蕴,自然省力多了。
2.3 加大课外文学阅读的针对性。直面农村初中文学教育的现状,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学生无书读,不会读。面对课外文学阅读严重的“荒漠化”,教师何为?笔者认为,作为农村教师的我们至少在如下两个方面能有所作为。一是解决书源。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方圆几十里地都找不到一家像样的书店,学生无处购书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呢?其一,学校要建设好一个标准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保证全校学生有书借有书读;学校还可在开设的小商店内设置专门的购书架,定期购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方便学生选购。其二,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和社会各界多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坚强后盾,还学生时间与空间,把学生在家的时间由原来实际上的“课堂延伸”变为“精彩阅读”。其三,班主任还可以组织本班学生建立“图书角”,号召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放到图书角来,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互通有无”,弥补书源之不足。二是教给方法。其一,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切不可认为课外阅读是花瓶,可有可无。抓课外阅读要立足于语文课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提倡课外阅读,走“自主杂读”(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之路。其二,语文老师要掌握学生阅读的生理、心理、理解和认知方面的特点,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的课外文学阅读选择适合的范围。还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做到“动静结合”(既会安静地读,又会做读书笔记),同时也要有一些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精心安排。阅读的时间应主要安排在课外,但语文老师必须经常在课内给出阶段性的要求,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可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按计划进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检查就有了可操作性。其三,还要帮学生解决如下问题:①为什么读?也就是读书的动机问题,要想方设法变“要学生读”为“学生要读”。②读什么?也就是要教给学生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的本领。③怎么读?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要“用眼,更要用心”,要潜心阅读,要善于想象,长于联想,要从无字之处读出“字”来。④学会“杂读”。也就是多读、广泛地读,要想尽办法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广”字上做足做好文章。
不少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进入教师角色后,同时也就远离了文学书册,失去了关心文学发展、文学现象的兴趣,他们不知道或者根本就不想知道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进展。这是十分荒唐的,也是非常有害的。文学作品教学亟待教师提高文学素养,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一是要尽快提高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解读;二是要养成勤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把广泛阅读作为自己必备的第一课,紧密追踪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最新成果;三是要经常动笔写作,努力成为文学作品创作或者其他写作的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一、以读为本,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因为没有文言文的语感,再加上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的常识,所以他们感觉文言文学习很难。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把“读”字放在首位,“以读为本”。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这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方法有很多:默读、朗读、诵读、自己读、齐声读等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读法,通过读掌握字音、读懂意思、体验情感。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文质兼美,非常适合朗读。教师可以在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领略语言的美,并体验美,从而激发他们朗读的热情。读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与文章相似的生活经验,利用想象和联想,将文言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让学生体验阅读的愉悦。
二、注重品味,深化理解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具有简洁、典雅、内涵丰富的特点。所以学习文言文要引导学生注重品味。所谓“品味”就是对文本语言的推敲,品出其言外之意。
1.品味词语,开阔学生的视野。从教材的文言文中可知古人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例如,我们通过“短褐”“布衣”“绮绣”等穿着,就可以知道人物的身份以及地位。从“元是今朝斗草赢”我们知道了原来端午节还有斗草的民俗。
2.品味意象,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教材选文中经常写到柳、月等,通过讲解它们的文化意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柳树常被诗人寄托离别(因为“柳”和“留”谐音,再加上柳树就有婀娜依依的特点),柳常常种在房前屋后,所以又常用来象征故乡。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就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品味文本,培养审美情趣。在古代的文学精品中,具有蕴含审美情趣的文章数不胜数。例如写景状物的: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来形容三峡的巍峨;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来描写富春江水的清澈;北部边塞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这些优美的语句,把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回味无穷。再如写壮志情怀的: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忠诚;欧阳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迈;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惆怅,无不震撼人心。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就是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的意蕴,发掘、体验、感受、领悟文中的情感。从语言的品味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远大抱负,旷达胸襟。
三、举一反三,强化积累
读是积累的前提,积累是读的外在表现。文言文的词法、句法有些是固定的。在具体的阅读中,随着不断地对知识的积累,可以总结出这些词、句的用法,并使之系统化,以便用于其他文章的理解。
教师在讲解词、句的用法时,及时联系以往所学的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强化中总结其中的规律,并作为今后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时,适当补充其他的用法或意义,最终使零散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形成系统。这样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不断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从而形成“课文知识点——文言文知识面——新课文应用的知识”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于这些特殊的词法句法,要结合教材上下文的语境进行辨别、理解、记忆、掌握。在积累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建立文言文知识卡片,把每次遇到的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记录下来,不同的知识建立不同的卡片。这样的积累会使知识更加系统、直观,便于记忆和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试题 文化测试 内容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66-01
文化是语言的重要内容,学习语言就必须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201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定位为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五个方面。在各类英语测试中,或多或少都有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的考核。鉴于此,笔者结合实例,就初中英语文化测试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初中英语文化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综合分析最近几年各地的各类初中英语文化测试题,笔者发现:文化测试题蕴含着各种英语文化信息,不论在纯粹性测试中还是融合性测试中都是如此。其内容涵盖了标志物、日常交际、历史、地理、文学、常识、地域文化等。而且将文化测试融入了听力、阅读、写作,既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从总体上看,文化测试的重心在文化,因此,只有将文化内容作为考点,或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答题造成决定性影响的才能算文化测试题。比如:
1. 填空题:On which continent is the Amazon rain forest?
2.选择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is the world's largest consumer of oil? ①United States ②China ③Russia ④India等等。
在在测试内容方面, Valette( 1986)认为文化测试应包括文化意识、社交礼节、文化差异(包括社会习俗、语言的文化差异等)、文化价值观、目的文化分析等。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初中生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和英语文化测试的内容不可能包括诸如价值观、目的文化分析、对他文化的态度等深层文化的内容。因此,笔者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文化教学的内容,将初中英语文化测试内容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化知识,即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饮食习俗、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人际交往习恪、文娱和体育活动、节假日及庆祝方式等;第二类是文化意识,即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英语文化的实际功能的理解,如体态语中的手势、表情等;第三类是文化技能/行为,即运用英语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称谓语、问候语、告别语和赞扬、请求、致歉等的表达与反应。这些日常交际属于言语行为,其中文化差异内容更是测试的重点。在文化测试的方法上,传统的方法就是纯粹性文化测试,即用一套测试题来测试学生的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近年来,将文化测试融入到语言测试中,即融合型文化测试这一趋势日益明显。它是将文化测试的内容融入到语言测试中去,运用阅读、听力、翻译、写作等方式来进行。从题型上看,英语考题中的文化测试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配对题等,主观题主要包括简答题、翻译题、作文题等。
二、初中英语文化测试的相关建议
(一)内容方面的建议
从笔者近年来的统计和一些学者的数据来看,尽管新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至今已有5年的历史,但各地方历年来的英语测试中的文化测试题量都不多,而且各地文化测试不平衡,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比如:祖瑞(2014)对江苏省13市2013年中考英语文化考查的统计说明,其文化考查的题量不足。钱美华(2015)对华东地区六个省会城市及上海市2014年中考英语文化考查的统计也说明,其文化考查的权重较低可见。鉴于此,为测试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促进初中英语文化教学,首先必须增加英语测试中文化测试的题量,确保英语试题中的文化测试最少达到10%到15%,而且保持平衡和稳定。其次,必须扩展测试的内容。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的要求,仅仅考查日常交际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将各类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意识和文化技能的测试都融入到各类英语试题中去。
(二)方法方面的建议
在测试方法上,目前常见的英语文化测试有两种,一是使用纯粹性文化测试米测试日常交际文化,其题型上主要有选择题和配对题两种;二是将日常交际文化融入听力、阅读、写作中的融合型文化测试。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值得运用,一方面,我们要用适当的纯粹性试题来测试学生的知识文化与文化意识;例如: which is the capital city of Britain.
A. London B. Berlin C. Rome D. Washington
同时,为适应新时代教学的需要,要更多地将文化测试融入到语言测试中,即将文化知识与文化意识融入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写作等题型中去。
例如::Sarah is in____.
A. Australia B. China C. America
(2011年某市中考英语卷第72题)
这是一道阅读理解题,文章中并没有明确说出Sarah在哪个国家,但是文章中谈到Sarah在Hawaii,而Hawaii是属于美国的。假如学生如果没有相应的地理知识,无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再例如:He lived with his family in a village and there were two big and___mountains near his house.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热忱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下被演绎得风生水起,而在众多的新课改理念中,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最终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本次课改的主导精神。《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很简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①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文言文深奥难懂,望而生畏;而对于文言文的拓展阅读,他们更是不敢涉足,不愿涉足。
近年来,不少学校把课外浅易的文言文阅读列入考查内容。这一变化,更准确地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学生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课内文的检测往往会有偏差,因为它考查的是已学知识,更多反映的是学生的识记水平。与之相比,课外文言文的考察则更有说服力,因为它考查的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②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难题,现今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其一是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积累,轻运用。在课内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文言词汇、语法的识记与积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与课改精神相悖;其二是学生要求生动地学,而教师往往只能枯燥地教。作为初中生,他们正处于少年时期,希望能快乐轻松的学习,而文言文的讲解又是抽象而枯燥的,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极易丧失。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大多学生是抱着畏难或排斥的心理,而这一点在基础薄弱的初中生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现今初中生文言文学习面临的不利现状是:
1.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家长,对于古典诗文一般都了解不多,学生来自家庭的熏陶几乎处于缺失状态。
2.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针对教材上的文言文,学生文言文接触少,文言积累少,导致了他们文言阅读能力不高。
3.学生一方面阅读能力不高,读起来觉得困难,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又对于课本所选的有些篇目兴趣不大,如《观潮》《满井游记》《鱼我所欲也》等,这就加重了他们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若这一现象得不到重视与扭转,不单是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落实亦举步维艰。
总而言之,面对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新课程的要求,以及学生今后自身学习的需要,如何有效地拓展文言文教学这个课题就变得十分紧迫。如何激发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二、“课外浅易文言文”拓展阅读是有效策略
读书做学问要靠长期积累,学习文言文更要丰富积累――积累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丰富的阅读感悟等等。同时还要处理好积累与运用的关系,探索一条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的有效途径,这对现今初中文言文教学有重要意义。拓展阅读所选的“浅易文言文”因其“浅易”和“丰富”的特性,可以促使二者有效统一。“课外浅易文言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广阔的阅读天地,是学生进行积累的有效途径。
具体设想是,在初中语文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内容、思想情感、文体、趣味性、难易程度等要素各有侧重地甄选浅显文言文,在积累与运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甄选拓展资料时按积累程度分层推进:初一写人叙事类趣闻,初二写景抒情类小品文,初三注重生活感悟类。我们在拓展时侧重于课后拓展:依托课本,由节选向原著拓展、向同类主题拓展、向名家其它作品拓展。
这里借我们“课外浅易文言文拓展阅读研究”课题组的操作过程和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渐变做一次展示和探讨。
初一上完《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后,老师做了个推荐阅读《世说新语》活动,期待以《世说新语》中有趣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文言阅读兴趣,同时在连蒙带猜的阅读中积累一定的实词。
在初二上完《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后,给学生拓展了一个专题:贬谪文学。同样是贬谪,柳宗元的永州是寒山瘦水,柳宗元的情怀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悲凉,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冷寂悲怆;欧阳修的滁州是“蔚然而深秀”,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寄情山水和沉醉;范仲淹的巴陵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在比较与拓展中学生不仅鲜明见识到了四位大家的山水情意和政治情怀,也在比较拓展中加以分析和评价,在评价中吸收古代士人的优秀传统: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豁达与乐观。这时候学生逐渐开始看到了文言经典的价值。
在做了两次浅易文言课后拓展专题后,看到一部分学生文言阅读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我们“课外浅易文言文拓展阅读研究”课题组又趁热打铁做了一个研究性专题活动:我眼中的苏轼。学生自己分组分工合作去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展示成果、自评互评等。学生展示的成果超乎了老师的意料和期待:视频、手抄报、论文等,内容详实、资料全面,一个真实又鲜活的苏轼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在学生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苏轼的穿透儒、道、释三家的人文情怀,而且在文言资料、文言字词的认知、整理、积累、运用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到了初三,由于学生在文言文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课外拓展上也有了一定的铺垫,所以在拓展内容上注重生活感悟类,拓展点上由积累转向在积累中运用上。上完《出师表》后围绕诸葛亮的“赏罚严明”的建议,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古代典律制度的拓展尝试,如“乐工罗程者”等浅易的课外文言拓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对文言文的学习也由积累转向了运用。
三、关于课外浅易文言文有效拓展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拓展材料时应避免不着边际。哪一类文言文是适合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根据其内容、思想情感、文体、趣味性、难易程度等细部特征进行选择,并尝试结合学生所处学年实际理解水平,探究并总结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浅易文言文的一般特征,为以后的阅读研究奠定基础。
2.在学生拓展阅读时给予方法指导。在拓展活动中,学生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指导,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延伸,向哪个方向延伸,从而能自觉地、饶有兴趣地不断拓展,变被动为主动寻觅。
3.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拓展中,要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分层设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尤其要关注后进生,对他们要多鼓励和辅导,让他们有机会、有信心表达自己的见解。
古诗文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流传至今,虽历经时间磨洗却魅力依然。一代代莘莘学子从中汲取丰厚的人文养料,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不仅大大拓展了审美视野,获得了精美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写作启迪,而且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健全了自身的人格素质。快乐的古诗文学习,将引领学生步入文言文的阅读的殿堂,从而有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兴趣导航,快乐积累,有效拓展运用,初步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厌学情绪,希望在“浅显文言文”的拓展阅读中逐步提高初中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
注释:
①国家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4期。
③王松泉:《阅读教材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文言文 美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顺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熟读、背诵(并能默写)一定数量的课文。正是基于这一要求,历年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背课文,默语段,释词语,译句子,概括内容以及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而如今人们对文言文的作用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文言文的运用,而在于文化积淀,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当前课改大大增加了文言课文以增强文言文的阅读量,中考的文言文阅读也有了改革:扩大考试篇目,增加分值,增加难度。新形势下文言文该怎么教,成了初中语文教研中的重要课题。很多教师认为要走好文言文改革之路,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文言教材在文言文教学中作用。
一、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传统教法极大地抹杀了作品的“美感”,进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学生个体体验的关注,学生无法获得愉悦感;三是学生既有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沉睡状态,教师没有及时唤醒,以致有关知识学生掌握得并不牢固,并不全面,从而影响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句话,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美育角度比较缺失。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发挥文言文的审美教育,要发挥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文言文教学成功的老师,他的教学充满了审美的愉悦,能够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
二、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文言文之“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作品的美到处存在,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多角度挖掘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内容美、人物事件美、思想内涵美、情感意境美,让美贯穿文言文教学始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是形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无论是山水游记,还是碑铭表记;无论是历史散文,还是抒情叙事散文;无论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能做到形质兼美。记叙则风神俊骨,跃然纸上;抒情则情深意长,惊魂动魄;议论则条理畅达,丝丝入扣。总之,篇篇都有着特殊的美感,可谓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在字词句的学习中,人物形象美理解中,情感意境的体验中挖掘美,使学生享受审美的愉悦。
(一)从字词句学习中挖掘文言文的“美”
字词句是文章的基础构件,文言文字词凝练,文言词语经过两千多年的使用,其信息量非常的巨大,表现力非常的强;至于长年吟诵不衰的名句,更有很强的美感和魅力值得品味。
1. 挖掘文字的形体美
汉字虽为方块之形,但形体活泼灵动;虽为点画组合,但组合错落有致。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里所说的“感目”的“形美”,就是汉字的一个突出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形体美,感受汉字笔画形状的美。汉字笔画的书写起落有致,形态万千,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物象,感悟汉字点画的形态之美,产生审美感受。
2. 挖掘文言文注重词语的声韵美
文言文注重词语的声韵美。如《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八字四句两联,每句末字分别是阴平和阳平,完全押韵读来上口,又如《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衔远山,吞长江”两个分句,内容相关,“衔”对“吞”,“远山”对“长江’,三个字两节拍;“朝晖夕阴”四个字两节拍,“朝晖”对“夕阴”,一句之内,内容相对,音节匀称。后组句子,音节数目整齐,都是九个字八个节拍。由于单双音节配合得当,句子音节匀称自然,节奏一致,造成了语言的音律美。叠音词具有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的音乐性。
3. 挖掘文言文散句的流畅美
散句是相对于整句而言,指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的句子,长短不一,自由活泼,生动感人。散句能使语气舒缓,舒卷自如。文言散句在句式上往往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整齐美,具体表现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回环等语句形式的均衡上,其二是参差美,具体表现在错综的避复求变、转类的新鲜活泼、长短句的错置、整散句的结合以及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交错运用方面。前者如《滕王阁序》,教师在教授此文时,就得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深深地体味出这种四六句式,对仗工整,平仄相间,词彩华丽的骄文所拥有的那种整齐和谐的独特美感。后者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既采用了整齐又错落的句式,又间以自然又和谐的押韵。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体验句式错落的美感,还可以把握助词如“也”、“矣”、“哉”等语气来体验作者的情感。
(二)挖掘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许多文言文尽管篇幅不长,却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既有临危不惧的爱国志士,又有巧言善辩的使者说客;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又不乏虚伪奸诈的小人;有义薄云天的义士,还有深明大义的女子……这些人物的性格需要我们在对文章的进一步分析里才能准确把握。君不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蜂起。刘备有心兴汉却无计安邦。一番隆中应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勾画战略蓝图的卓越的军事家诸葛亮。《愚公移山》中写了妻子的“献疑”来突出愚公形等,他人的阻止引发愚公的周密计划,他人的相助表明愚公的深得民心,神灵的搬山显示愚公的精神感人,一个理想远大、意志坚强、挑战万难、敢于胜利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巍然树立。又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感愤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誓言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等等。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驰神往。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从人性的角度领悟作品无穷的精神魅力并以此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
(三)挖掘文言文心境情感美
美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美的意境。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注意发掘这些美的因素,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对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如《小石潭记》的学习,要把学生的想象带入作品为我们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对这篇散文的要旨把握准确。作者写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枪幽邃。”这样一幅优美而凄清的意境,与作者心情有某些相通之处,而作者心境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境?就这些问题做到循循善诱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我们就不仅按要求学习了课文,而且对作品所蕴含的意境也有了深入理解。
参考文献:
[1]马世福.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J].文学教育,2009,(06).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教材选文要……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要求,各种语文教材中都会收录适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就世界文学而言,外国文学作品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或人文精神,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是中学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补充。外国文学作品进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这些选文改善了我们语文教材的结构,丰富了中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而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无疑都是通过翻译者译介过来的,但笔者通览各版语文教材,发现教材在选文注释中常常忽视了翻译者的名字,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细节失误。这里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为例略作说明。
苏教版初中六册教材中,几乎每册教材中都有未注明翻译者的课文。在课文翻译者的署名上,教材似乎存在选择性。像朱生豪(《威尼斯商人》)、郑振铎(《泰戈尔诗三首》)、叶君健(《皇帝的新装》)、戈宝权(《海燕》)等名家的翻译作品,教材都注明得很清楚。但有些课文即使本身是名篇,也未注明翻译者,如,《最后一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这或多或少和译者名气不大有关。具体情况是:
七年级上册(以下简称)《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无译者,七下《松鼠》(布丰)无译者;八上《最后一课》(都德)、《父母的心》(川端康成)与《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都无译者,八下《鸽子》(屠格涅夫)、《变色龙》(契诃夫)、《窗》(泰格特)、《二裂银杏叶》(歌德)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亦皆无译者;九上《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无译者,九下《送行》(比尔博姆)与《老人与海》(海明威)无译者。
教材编写者漠视作者和翻译者的劳动成果,在各种语文教材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往往擅自删改作品,不注明译者,都是常有的事。如,八上《最后一课》,注释竟为“这篇课文是根据多种版本改写的”!所以干脆不注明译者了。从法律层面来说,这也是不合法的。国际《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工作者的权利”中明确规定:“每个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所在国给予其他脑力劳动者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译著是脑力劳动成果,受有关规定的法律保护。”“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著作权,从而享有与原著作者同样的优惠权益。”“公开利用译者的译文时应该明确、清楚地提到译者的姓名。”我国的《著作权法》针对教材编写特别提出要求:“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三条)在第十二条中就明确了翻译作品的归属性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总之,教材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作为作品的所有者,他们的署名权还是应该得到尊重的。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美德。在学术腐败盛行的环境里,让学生意识到必要的学术规范也是应该的。教材编写者不管针对中文作品,还是翻译作品,都应一视同仁,更不能在署名上存在选择性。所以教材在再版时,理应消除这个细节失误,使教材更合法,更规范。
二、文言文课文排版设计没有体现人性化
谈到语文教材对文言文课文的排版设计,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小事,根本不值得关注,实际上,体式虽小,关系实大。针对文言文排版设计,教材几十年来没什么特别变化,文字间的间距与其他文章的排版一致,保持在不到0.5厘米的范围之内。实际上,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发现(包括我们自己做学生时的学习体会),现有的文言文版式设计没有考虑到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没有从实际出发,很不利于学生学习(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显然,新课程标准已经不再要求对文言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教学(尤其是高中教材),但还有很多重点字、词以及句段教师必须落实细讲,即使学生自学也只有识记下来才能理解、积累。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密密麻麻地记录在课本的缝隙处,很是拥挤,复习起来很费劲;而如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就更不利于学习和复习,还容易丢失。这是个现实问题。
所以,教材在排版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对文本处理时不要吝啬于拉大距离。具体落实到文本间距的调整,笔者认为,以拉至1厘米左右为宜。一些教辅资料对文言文间距的处理,基本上保持在这个度。目前有些刊物在对来稿作规范要求时,一般也要求打印文稿的文字间至少保持在1.5倍间距,这其中显然有方便编辑修改的因素在内。这其实是一种常识性的要求,对语文教材的编写设计者应有所启发。或者不改变现有文字间距,而是扩大文本右边的页边距,留出约三分之一宽度的空白处,相当于现在某些教材在处理点评赏析性文章时所留出的空白(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春》《月迹》《现代诗二首》等课文)。这种排版设计也不是没有过,原来的人教大纲版语文教材对所有文章都留出了约三分之一的空白,这种方式至少在文言文排版设计中可以保留下来。这两种排版方式的设想也只是技术层面的,难度不是很大,最多只是增加了教材的厚度而已。
一、架桥铺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文言文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因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应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根据文言文的特点,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教学设计:
1.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来引入课文。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可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又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了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
2.下载与课文相关资料导入课文。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文章配上古典音乐朗读,或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与课文有关的音像、图画内容,创设情境。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的片段,就是极好的导课材料。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加以点拨,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视知识的迁移
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常见的通假字:“说”通“悦”,“不”通“否”,“见”通“现”,“有”通“又”等。又如词的古今义,去(离开、往),于是(“于”、“是”连用,今是表顺承的连词),妻子(妻子和儿女,今仅指妻子)等。再如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1.疑问句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强语气。某些重点文言虚实词的多种用法,如“之”,“其”等;某些词类活用;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古代的文化常识……掌握了这些规律,也就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善学。
三、注重诵读,体会内在之美,增强语文素质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也应该选在“读”上,通过读,使学生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其阅读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摸索文言文诵读法,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言文诵读必须做到这样两点:
1.读顺、读准、读懂。
2.读出神韵。读出神韵,是指通过读,表达出文学艺术作品深沉的内在美。中学文言文课文中又有哪些内在美呢?爱国精神、传统美德、哲学睿智以及意境、情趣等,都有独特的魅力,都是读时必须表现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触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如教学《醉翁亭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所见过的熟悉的景色进行联想,体验作者生动的描绘给人带来的美感,以及所蕴含的感情,这样,读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读出神韵,可以使我们在读时被激起的感情通过熟悉的表现形式自然流露出来,有时能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甚至会产生认识的飞跃。
四、知识拓展,形成能力
[关键词]现状和教学问题;问题的解决;总结;结束语
一、现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及其教学问题分析
文言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入选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瑰宝。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在慨叹,文言文的课堂上都是我们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只做最忠实的听众和观众,顶多也是动一下笔头记录黑板上的东西”。平时,害怕学文言文,考试更是一塌糊涂,文言文丢分非常严重。要求背诵的篇目,学生默写在试卷上,很多学生错别字较多,不能准确断句,不能准确解释重点词语,不能准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等等,这就是现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其次,在教文言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下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1、有语言障碍。由于文言文表达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学生对古汉语常识不够熟悉等,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甚至谈文言色变。
2、教法传统,文言文课堂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积累文言字词,枯燥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占据了大半节课甚至整节课,学生成了忠实的听众和勤恳的抄写员。这种以老师“灌输”为主的课堂自然味同嚼蜡,枯燥无味。
3、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认识存在偏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对于今后的学习及个人的发展没有多大用处,所以常常忽视对文言文的学习。
通过对现阶段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现状及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使我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客观的反应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二、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问题的解决
上述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不畏惧文言文,并且让学生积极读文言文,乐于学文言文,实现教与学的有效性呢?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浅谈如何实现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1、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文言文作为古代文化,涉及到的语音、语义、语法等文言知识点比较多,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与现代汉语表达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文言文初学者,更会觉得生疏,不知从何下手。因此,笔者认为,文言文的教学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一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就像我们平时吃饭一样,不要奢望一顿饭就吃出一个胖子来,这样反倒会消化不良。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把学习目标明确细化到每一节课,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备课之前,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其教学的重难点,然后在课堂上逐一实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侧重点应在于朗读背诵,词语积累,疏通文段。在上课过程中,不但完成了预定的教学内容,还让学生做积累字词方面的练习,学生的学习情况得以及时反馈,真正把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学生学有所得,逐渐就会对文言文兴趣盎然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文言文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来教学,让学生多些时间和文言文见面,既可以缩短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心理距离,又可以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
2、关注学情,因材施教。
真正有效的教学,要看备课的有效性,而真正有效的备课,那就是除了备文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情。对于语文基础一般的普通班学生和语文基础较好的实验班学生,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所安排的学习内容应有所不同。给学生合作学习一定时间,这样做更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互相挑战,出题目考查他所指定的同学,既能培养同学之间的培养合作精神,又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最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小结。
3、梳理积累,强化巩固。
知识、方法,都需要积累,需要强化巩固。文言文教学,在教会学生积累重点字词及翻译句子的基本技巧之后,还应进行适当的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对于文言文教学,笔者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出检测试题来考查对方的学习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导入,创设情境,把学生领到文言文的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到走进去的乐趣。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精选或加播与课文或作者人物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时,就适当的讲几个与孙权,吕蒙有关的历史小故事。使学生受到触动,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强化教师的“诵读”意识,进而影响学生;加强诵读指导,充分利用早读和课堂的是将,指导学生有效诵读,是学生爱读,提高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的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而且易于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通过这五点的描述,提高了文言文的教学的有效性。也使文言文的教学教育得到新的突破。不再是“老师烦教,学生难学”的现状。当然,教学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必须的。
结束语
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效果。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在文言文有效教学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对于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困境,,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文言文的学习将迎来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教育报。
关键词:语文教材 选编标准 趣味性 审美性 哲思性
一直以来,语文教材尤其是必修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编成为教育改革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以前的教材选编把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意义放到了选编标准的第一位。为开拓学生阅读视野,近年来语文教材又分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选修教材任何优秀的作品都可以选编进去,但必修教材毕竟是中学生学习的范文,对于必修教材文学作品的选编自然就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到底在选编教材时应当更注重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重启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古今中外那么多优秀作品哪些最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最宜选入必修教材中?这一系列的问题实质上都关涉到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也直接跟中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有重大关系。
文学作品作为思想的载体,带给读者的一定是文学熏陶和道德伦理情感教育的潜移默化。因此,中学必修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编,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而言,真正的营养吸收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教材中选编进优秀又能为中学生接受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才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学鉴赏理解能力,增加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和认识,也才能为他们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必修教材的选编标准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就显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一、注重选编作品的趣味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目前的教材评价标准还主要是编者从成年人角度和经验性评价出发为主,缺乏人文社科作品选编的规范化评价理念,缺乏相对稳定的选编标准也未能真正适应中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即使现在的教材选编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忽视了中学语文教材的阅读对象是还缺乏社会经验只注重自己兴趣的青少年。如果教材中的作品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哪怕思想价值意义再高也只能是为了考试的勉强应付而已。比如鲁迅作品,大多学生认为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还看得懂外,《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药》《阿Q正传》等等作品,老师不讲解就读不懂。尤其是特殊的语体风格及语言背后隐晦深奥的思想内涵,常常让学生们焦头烂额。如鲁迅《风筝》中的这些话语:“精神的虐杀”“故乡的春天”“异地的空中”“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等等,如果没有对鲁迅作品复杂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刻了解,是很难真正理解这样的文章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着广阔的社会现实文化背景,有着中西文化文明融汇交流的复杂性。作为读者要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对生活要有深厚的积淀与洞察,有较高的文化和文学的功底与修养,才能对鲁迅文章有较深刻的了解。这显然超过了中学生年龄、知识和能力以及思想认识所能接受的范围,是不符合他们的阅读和接受能力的。这样的阅读,其结果就是让他们过早地对鲁迅先生望而生畏,并因此彻底毁掉他们将来读鲁迅先生文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与改革的深化,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成长的维护,重视对孩子心灵有意识地呵护。这里的教材趣味性主要针对初中生而言。因此这一阶段的作品选编不宜过于深刻,重在常识性和趣味性。他们可能对探求宇宙人生奥秘的知识和现象更好奇和感兴趣。因此在教材的选编上就要选择这个时期和年龄阶段相符合的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童趣》体现了“这就是我”的主题,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人自身的认识;第三单元“感受自然”里的《春》《济南的冬天》也可以引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化石吟》《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等可以激发孩子们探求宇宙奥秘的兴趣。而像第二卧“漫游语文世界”这样的无主题或第五单元“我爱我家”实质也表现的是童年趣事的内容,要么就完全删去,要么就归入到其他类。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又似乎和第一单元有所重合,如此就可以将两单元进行整合。因此,建议初一初二的文章能多以趣味性作为选编作品的标准,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符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初需要。
二、注重选编作品的审美性,以美育人
以往的编者在选文上过于强调所谓的思想教育,而忽略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例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静夜》,大量的重复直白,缺乏感性的力量和理想启蒙时的真正感悟,诗歌形式美与意蕴美的特点无法体现出来;《安塞腰鼓》,其可读性也不强,语言太过质朴,不能把安塞腰鼓激动人心的画面感描述出来;魏明伦的《变脸(节选)》所描述的时代隔得太久远,学生难以体会到那个时代孩子的艰难困苦,且作品的太过理想化、缺乏合理性等等,都很难被读者所接受。按照读者的阅读规律和习惯,初读文章时首先是语言信息的摄入,美的文章第一遍读下来,唇齿留香,沁人心脾,作品对事物和情感的表达一下子就吸引住读者眼球。随后读者会被其精巧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吸引着不由自主地绿径探幽,并到达一个别有洞天的所在,终至被眼前美景所震撼和感动。由此可见,首先吸引读者的并不是文中所蕴藏的深刻道理,而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让人回味无穷的语言魅力。能直击人心灵的文章,靠的不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而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和谐的美的韵律。如果只注重选思想内容强的文章而忽略了文章的可读性,也就忽略了文艺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这样的教材选编标准是本末倒置,是不符合读者的欣赏阅读习惯和规律的。
优秀的作品一定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和谐统一且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文章,如王维《终南山》《鸟鸣涧》的清澈空明、《西洲曲》中“莲子清如水”的画面感、李清照的《如梦令・沈醉不知归路》中少年轻狂的自然流露等等,都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这样的作品因其语言的清新优美,以及其中所饱含的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总能慰贴人心,总能受到读者的喜爱。但是目前的一些作品在选编入教材时也会因为没能坚持这一标准,而出现了种种问题。比如:在2004年之前,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直都选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直以来也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但在教学中却因必须面对如何向学生们解释海子自杀原因的困境,被某些老师质疑诗人的“消极”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以至于在2004年人教社新版的高中必修教材中,此诗被撤下了。其实读这首诗最先感知到的是诗歌语言的轻松朴实、意象的温暖明朗和发自内心的对幸福的呼喊和追求。诗中带给人的“乐观向上”、“向往幸福”等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的抒写,是能震撼人心的,能激发人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艺术的魅力就是对现实的超越。在选编教材和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诗人海子所处的精神困境和他最终的选择,就否定了其诗歌带给读者的美好感受和积极向上的影响力。读者也不会因为海子在现实和理想面前的个人选择就不喜欢他的这首诗歌或者会消极地对待人生。这首诗歌从形式到内容的完美和谐所带来的魅力是谁都不能否认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撤换问题,跟中学教材选编标准上缺乏相对比较科学的标准、不能从文章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上来评价作品是有一定关系的。
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或使命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美文是达不到或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的。在如今的教材中也选入了一些优秀文章,如: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余光中《乡愁》、艾青《我爱这土地》等。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深厚朴实的情感,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样文质兼美的作品才会对读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因此,建议初三和高一教材可选这类有较强美感的文章去充实语文课本,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逐渐形成感性的美丑善恶的判断。借助富有感召力的美的语言的感知进而深入到作品内涵的玩味和理解,这才是在选编教材作品时应该把握的标准。
三、注重选编作品的哲理思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中学生年龄渐长,特别到了高中阶段,孩子们已经渐渐地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观察人生,思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在选择阅读作品时,就应该尽可能地x择那些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影响的文章。但是如今的教材在选编作品时却没能注意其标准和选择的分寸,导致片面强调作品的载“道”作用。文学作品不是作为文学本身,而是首先被作为道德说教的材料。甚至造成借助作品对中学生进行缺乏说服力的价值观灌输,例如余秋雨的《道士塔》里把对敦煌文物和历史文化破坏的罪责归咎于像王道士这样的小人物,缺乏对这一浩劫的公正客观的评价。事实上,只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揭示人与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和发展规律,也才能够体现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博爱、诚信、宽恕、感恩,等等。这样的普世价值和精神力量借助作品的传承,穿越历史时空渗透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心中,对历代读者有着永久的指引性和启蒙性。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质,非普世价值不足以完成这个使命。承载着这样的思想力量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作品,也才值得教材去选用。例如,读《离骚》《归去来兮辞》,可以让读者理解社会制度与人的存在及未来之间的冲突与对话,思考古今之变,思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文明方向;阅读《我有一个梦想》《短歌行》《将进酒》等等作品,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自由、民主、正义、平等等人类理想的追求;《故都的秋》《水调歌头》等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于民族国家故乡等不同层面的人文情感;《老人与海》《边城》传达的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人文精神诉求。这样的文质兼美有可读性的作品贯穿着某些现代人文意识,能够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引发读者的思考,帮助他们审视人类社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现象,提供给他们认识和鉴别的范本。
“文学是人学”,历代文学作品都在实践着以人为表现对象的终极价值,它也必然在面对“人”的教育领域中突显“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在选编教材时最根本的还是要依据中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来选择。随着高年龄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增强,教材选编作品就应以哲理思辨类的文章为主。同样是鲁迅的文章,与其选隐讳含蓄的《拿来主义》《药》等作品,不如选《野草・自序》,在感受和体验鲁迅炙热的生命情怀中,点燃年轻人的生命激情,激励他们谱写热血青春。又或者选鲁迅的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剧作品《过客》,让学生在阅读中理智地看待社会人生和人的价值意义,教会学生敏锐地洞察世界,激励他们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判一切。只要是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作品,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励志的文章都是可以入选的。近几年的很多作品选编还是有所改善,但在选编时依然缺乏符合文学艺术学科的相对科学和稳定的标准。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新的需求的出现,教材选编的标准与原则也应随之转变。由以前以编者标准为主,转变为以读者标准为主:既要按照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层次兴趣来选择,又要遵循文艺作品审美性和价值性的标准,还得按照现实的需要重视作品由审美教育到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借助作品帮助学生从兴趣培养到审美判断力的建立,再到启发他们对社会人生的审视和思考。只有以这样的尺度和标准来选择作品,才能真正选出为学生所喜爱的作品来,也才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才有利于他们身心的成长。也只有这样,教材在人才培养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凸现出来。
――――――――
参考文献
[1] 秦世家,杜志明.论素质教育[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 冯光廉,吕振.再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 宋凤英.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 王建燕.正视初中学生心理施行正确教育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文素养 误区 对策
历年来,古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现状一直为大家所诟病。专家们普遍认为一线教师古文学养不足,不能满足高中古文教学需要。教师们认为学生古文基础薄弱,初高中衔接失当,难以取得成效;家长们认为古文学习很重要,在学校没学好,可以在课外辅导班补足。这种三方都不满的趋势愈演愈烈,矛盾焦点全部集中在一线教师的古文教学能力上。
一、高中语文老师古文素养的定义及内容
(一)什么是古文素养。
胡明德认为:“关于语文素养的定义,学界至今没有统一说法……教师素养是教师在固定期限内,在自己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及道德修养等。”古文素养就是高中语文老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古代文学素质和修养。
(二)古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内容大致可以确定为教授高中古文必备的古代文学的语法知识、古代文学常识、基本古代文论知识和相应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新课改过程中需要的古代文学教学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使用技能。
二、高中语文老师在提高古文素养方面陷入的误区
陈大维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古文修养的缺失恐怕主要不在古代语文知识方面,即使有所不足……(而)主要是文论修养和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一)知识储备层面的误区:一头扎入浩瀚古文书海难以自拔。
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为弥补自身古文知识不足,笔者确定如下阅读书目(节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诗经选》、《楚辞选》、《汉魏六朝诗选》。这批书选本精良,涉及面广,博大精深。高中语文老师如能好好加以研读,假以时日,就一定能有效提高自身古文修养。
很快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这些优良选本大多是权威古本,一般收藏在各大名校图书馆内,市面上很难买到;其次,这些书古奥精深,若非一番艰辛仔细地研读,一时之间很难消化。看来,仅凭普通一线老师的满腔热情和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这个打牢古文素养基础的重任的。
对策:
1.以教学组为单位,设立阅读古文典籍兴趣小组,重新确立书目,动手搜集所需书籍;
2.以定期活动检查阅读进度和交流阅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撰写学习笔记或者论文;
3.在老中青各年龄层教师中,通过定期听课,积极促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局面的形成。
(二)技术运用层面的误区: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忽视教学规律。
毋庸赘言,古文教学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地方很多,如讲白居易的以乐抒情的千古名作《琵琶行》,不少教师都会选用音乐辅助教学。课前可选用《高山流水》调动气氛,课中选用林海的《琵琶语》创设情境,进而辅用《十面埋伏》展现琵琶乐之精妙,最后用林海的《渡红尘》揭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类共同情感主题。这样的多媒体使用可以说和课堂教学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实在是妙不可言。
一旦遇到苏轼《赤壁赋》这样的情理佳作,多媒体技术就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笔者见过有老师选用多媒体讲解这篇需要耗费三课时的重点课文,该课件共使用50张课件,数量不算多,课时安排紧凑,内容详略得当。细看多媒体使用,并没有出彩之处:除了音频朗读和图片展示(共计7张幻灯片,仅占总数的14%)利用到多媒体之外,其他部分(80%以上)多为课文知识点归纳,多媒体和课堂教学的结合使用状况极其不理想,不值得提倡。这正是很大一部分古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费时费力不讨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1.鼓励使用多媒体,绝不滥用。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多多益善。
2.遵循古文教学客观规律,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三)理论实践层面的误区:轻视文言语法教学,偏重人文精神培养。
初中生学古文几乎不讲语法,以至于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文言文语法体系,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一,马上要求他们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实际情况是很多同学连“主谓宾定状补”是什么都分不清。
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得语法者得天下”,教学实践中分别做出不同调整:很多教师不惜放慢教学进度,用8~10个课时疏通这些语法知识,以期学生迅速获得高中古文教学必需的语法知识;更多教师则是顺应课时安排,将语法知识零零散散地穿插在课文讲解中,以期学生能缓慢学习这类必备的语法知识,然后形成自己的体系。这种与“《考纲》精神”多少有点相悖的“灵活处理”,实属无奈。
笔者认为,“文”“言”之争在初高中教学中实在是大可不必的,应该回归到“言”为“文”之基础,“文”为“言”之升华的轨道上,这才是高中生学好高中文言文的不二法门。
对策:
1.高一教师讲授古文之前,务必统一安排学生学习文言文相关专题语法知识;
2.授课内容、课时和相关练习由高一教研组研究统一部署,以期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与笔者有共识的广大普通高中教师在提高自身古文修养时,一定要极力避免上述三种误区,从知识储备、技术运用和理论实践三个层面上参照建议执行,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