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6 09:32: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学生;教师

一、教材简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中的第二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学习目标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四、设计理念

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基础,而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以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是文言文学习遇到的困难,因此,笔者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和学生主体性的“学”,在情境创设、资料搜集、资源整合及学法指导上力求凸显新课标新理念新精神,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五、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太阳在早晨离人近。( )

(2)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

(3)太阳在早晨和中午离人一样近。( )

2、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上述有关科学知识,并初步了解孔子的生平。

3、利用网络搜索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朗读资料,练习朗读;并借助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二)课堂学习

1、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学生根据注释,读通课文。

第二,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学法指导:读――看――解――诵――背――写。读,指读句子;看,是看注释;解,是理解句子意思;诵,是在理解现代文意思的基础上,来诵读文言文;背,是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文言文;写,通过学生当堂默写,或者认真抄写以增强记忆效果。

第三,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两小儿辩日

进入角色,领悟道理。

第一,“古代的孔子”

指名学生介绍孔子的生平,并分角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孔子、两小儿上场表演剧情。

第二,“生活中的两小儿”

饰演两小儿的两名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至5自然段)

第三,“现代的孔子”

分角色读并演故事的结局。(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师点拨:古代科技落后,孔子无言以对自然可以理解;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解开这道难题易如反掌,那么,谁来以“现代孔子”的身份给这两小儿满意答复呢?

第四,还原自我。

《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____________,一个认为____________。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____________和孔子____________的态度。

背诵课文,培养兴趣。

第一,熟读,背诵。

教师组织学生可按原文顺序,即事情发展顺序指导熟读背诵;可通过抓关键词句,如“之”等引导背诵;可通过领会现代文的意思来背记文言文;也可按照辩论赛双方展开辩论指导背诵等等。

第二,自读,背诵。

教师推荐学生尝试自读成语故事,如《郑人买履》、《揠苗助长》、《掩耳盗铃》等,并尝试用上述方法背诵。

(三)课外延伸

第2篇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设计 问题

现在,在学生中“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的现象很普遍,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呢?我认为首要的是还这些古老的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寻找滋润文言文教学的那夜春雨,那缕春风。

一.重视读,读得人情入境人味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开动脑筋,变换读的方式,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

钱虹老师《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中,很好地运用了创设情境读法。

如:范仲淹面对朋友的要求,凝视着眼前的画卷上浩浩汤汤的洞庭湖,遥想着未曾亲眼所见的岳阳楼,他的心中涌起无数思绪……

(要求)请同学阅读2――4小节,用原文内容中的内容,说说他想到了什么,你从哪些文字中读出这样的想像……

正如他在课后反馈中提到的“学生对情景的假想这一方法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他们觉得缩短了自己和文章之间的距离”。这种创设情景,反复诵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重视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

著名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所以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唤醒沉睡在作品的情感体验,让它在碰撞和交流中苏醒过来,并与千年后的人们产生共鸣,这应是文言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可学生在学习文言时,对文中“人”的感觉总是平面的、干瘪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让这个“人”的脚实实在在的踏在他的那个年代里。因为不理解他们生活的历史,不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所以我们不懂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不理解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俩人者耳”的情愫。

丁慎杰老师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中,恰当的插入了资料。如:

在“闲人”一词上做好深入的引导和拓展让学生可以结合更多的作品深入地了解苏轼。苏轼决不随波逐流,因此他的一生,屡遭贬谪,历经八州,身行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被贬至杭州时,他筑苏堤,造福百姓,诗云“我本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贬至密州,他“老夫聊发少年狂”抒报国之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发安慰之语;贬黄州,初到之时,他感慨“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与友人游清泉寺,更是留下“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语;贬惠州,他“不辞长作岭南人”,表露“我心安处即我家”的胸怀。他跨越儒道两家,得志时进取,失意时释然。宠辱不惊,进退自如。所以,虽遭贬谪,看到月色喜人,他“欣然起行”,依然有闲情雅致夜游赏月。

我想资料的引入是必要的,让学生走进苏轼的人生境遇,更深入地体会到他尽管身处逆境,却依然具有闲情逸致,积极追求美好事物的豁达情怀。我想苏轼这个“人”一定会在学生心中鲜活地立起来。

三.适当教,教得明白、实在、有用

我曾经惊喜地看到了韩军执教的《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实录和李卫东执教《陋室铭》的教学实录,他们不再仅仅满足字面上的意义,也不留恋古文博大厚重的积淀,而是着力于对语言本身的推敲、品位和实践应用。

容理诚老师的教学案例《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我在澳门教〈两小儿辩日〉》,也将教学的触角探向了“语言教学”这一崭新的文言文课程内容。执教者紧扣“古代汉语多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词”的汉语言特点,从语言现象、语言运用实际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母语中走了一趟,真真切切地了解了汉语言的一个特点。

第3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真实 简单 深刻 宁静

时下的一些语文课,上得越来越热闹,唱歌、跳舞、演戏,十八般武艺轮番登场,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课堂可谓热闹非凡。可这样的课听得多了,总给人一种感觉:学生的兴趣“浓”了,语文的味道却“淡”了。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进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形式也要随之改变,但语文的本质没有变。语文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它是交际的工具,学生学会了字、词、句等,便可以运用这一工具进行交流和学习。那么,语文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既然这样,语文教师对待语文教学就应“洗尽铅华”,冷静地还原语文的本色,用平实的眼光对待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从语文学习中获益。

一、远离“作秀”,回归“真实”的语文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极具人文内涵。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不脱离文本,不空谈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很大程度上捍卫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去重新塑造一种新型的群体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即培育我们的学生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批判求真的精神。可实际上,我们较多的课堂教学离真正的“自主”、“合依”、“探究”很远,许多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浅层次地理解成一种纯粹的方法和手段,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了一种形式,成了没有了精神的空壳。在教学实践中,把小组合作变成制造学习热烈气氛的道具,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以致出现了这样的流行语:教学环节不够,小组合作来凑。

其实,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互动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投入,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但它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从形式上来看,合作似乎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就成了,但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却不容易。据专家分析,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应该多点理性的思考,切勿盲目地“东施效颦”,要知道语文课它首先姓“语”,而不是表演课,它不需要作秀。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没有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只是让学生独自思考,并在“读”字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可出声、可默读、可独立读、可小组轮读,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进行交流,在读中了解文章的留白。在读中体会文章的巧妙构思和用词的准确。然后,抓住“躲”“挡”“笑”三字,把文中埋藏的母爱轻而易举地挖掘出来,把一个儿子的思念展现在学生眼前。

如有一教师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在学生对“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和“孙膑科学的思维过程”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后,还设计了“田忌和孙膑进行第三次赛马”的拓展环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发学生对文本内涵进行再思考,还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让课堂演化为一场学生自主探究的“秀”?答案很明显是后者。因为,第三次赛马,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淡化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感悟,这种游离于文本甚至与文本背道而驰的延伸是无意义的。

许多年前张志公先生就曾说过:“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某些语文教师一味追求“独特创新”、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堂,结果语文教学丧失了学科特色。有些公开课热热闹闹、迭起,教学设计充满奇思妙想,可课后一测,学生连文中难认的生字都没解决,难读的句子也不会读,更别提积累和运用语言了,问题何在?我觉得这都是不求真实的“花架子”惹的祸。如果照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同样会重蹈覆辙:“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吕叔湘语)

二、远离“复杂”,回归“简单”的语文课堂

崔峦老师曾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他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他认为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一种指导思想,是教学很高的境界。目前很多课堂过于追求“厚重”,以致结构复杂,形式奢靡,华丽不实,十分臃肿。如一堂语文课(特别是公开课),必设计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再加听说读写,以致每个环节都不能落到实处,使学生晕头转向,没有实质收效。所谓“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不能做到“有所不为”的课堂教学其本身就是混乱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大刀阔斧地砍去枝蔓,削枝强干,给渐趋复杂和沉重的课堂消肿减肥瘦身,轻松地引发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最丰厚的收成。

一位教师在上《五彩池》一课时,为让学生理解池底的石笋怎样起到折光镜的作用,引导学生画起了三棱片,分析起了阳光怎样透过三棱片进行折射。由于牵涉到物理知识,一时无法解决,师生合作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最终学生还是不甚明白。在画图的过程中,教师为关照观看的学生,让他们边看边唱《七色光》的歌曲,作为听者,是越听越糊涂:这是语文课还是常识课,亦或是音乐课,“语文”味在哪里?

沈大安老师说过:“在鼓励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同时,要防止语文本体的弱化。”活动、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在语文课中运用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活跃课堂气氛。但这种活动应该扎根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为更深入的理解、品味语言文字服务,应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仍是回归语文,要体现语文课的特点。语文的知识和技能应当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各种相关因素向它靠拢,其学科知识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中进一步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熟练。与其追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浮华,不如享受“繁华落尽见真淳”的真味语文。所以,语文教学也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以最快的速度带领学生进入新知的接受过程。

当然,简单不是租糙,不是平庸。它的实质是简约,删繁就简,以简驭繁,以约驭博。简单课堂是在经历纷繁复杂的教学探索后对生命课堂作出的高层次上的回归。所以说,简单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它的背后是深刻,是智慧,也是超越,简单折射出的是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刻的教学思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深刻。

三、远离“肤浅”,回归“深刻”的语文课堂

辽宁大连教育学院王德俊教授这样说现在的语文课:“现在的语文课大多是读一遍(文本)就开讲,连‘点线面’的懂也还有限,哪里谈得上‘立体的懂’?既无语文,也无人文。”换句话说,现在的很多语文课未真正走“进”语文,充其量是走“近”语文。文本解读的平面化、泛化、窄化,导致文本内在美的流失。所以,我觉得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要回归“深刻”,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要学会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要学会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要知道教材所选的课文本身都承载着厚重的情感、深刻的道理,它需要教者再创造,需要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仔仔细细地品,逐字逐句地钻研。如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其中对飞蛾那一小小生命的细腻描绘,传递了许多丰富厚重的人生感悟。而这些只有深入文本才能感悟到。教学此文时,就应该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那些凝练而贴切的语言,细心咀嚼品味,品出文本内涵,品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仅仅抓住“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展开教学,抓住“辩斗”展开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抓住“孰为汝多知乎?”展开想象,孔子听后会怎样想?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文章主题,尤其是两小儿的辩斗,短短的几个“非也”、“此言差矣”等连接词,改变读的形式,在辩斗中既让学生明白了意思,又无形地练习了朗读,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如此精心的设计,如此巧妙的思维,如此将诗情、文本、语言训练浑然一体,真是精彩绝伦。整堂课下来,给我们听课老师的感觉是课上得既朴实自然,不离文本,又提升品位,颇有“深度”。这样的语文课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是我们追求的“原生态”教学。

四、远离“喧嚣”,回归“宁静”的语文课堂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努力用这个新思想那个新理念来积极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于是课堂教学花样不断翻新,“绝招”迭出,“新法”竞举,吹拉弹唱等“十八般武艺”纷纷登场亮相,使得语文课堂一度成为师生才艺展示的舞台,语文课盲动、虚动、滥动。

信息技术的普及又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实践证明,如果运用得当,语文教学就会如虎添翼。如果过分看重课件的优势,将会丢失语文教学的“原生态”,让语文成为一种“走马观花”的游戏。一位教师在讲《飞夺泸定桥》时,课件出示大渡河水的“急”,泸定桥的“险”,敌人火力的“猛”,战士的“勇”,让学生观看。本来选几张典型图片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然而这位教师却让大量的课件占据了多半时间,课堂上学生情绪倒是高涨,可惜只听见学生“哇――哇――”的惊叹声,却难看到他们品味语言、展开联想的语言实践。此举其实是用简单的观看替代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剥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的权力,又何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呢?

笔者认为,多媒体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可多用可少用时,尽量少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亲身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能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读,感悟语言的美,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真正使用课件的又有多少人呢?难道只有打在屏幕上才能体现新理念吗?于永正、贾志敏等全国著名的专家不也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吗?要知道语文终究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课件只能起辅助作用。

总之,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朴实、扎实,课堂应始终保持真实、质朴的原生态美,达到“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色”的境界。我相信,经历了一次“凤凰涅”般洗礼的老师会多一份成熟与理智,冷静与思索,让语文课堂“质本洁来还洁去”,这也是教学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怀东.“实”――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陕西教育,2008,(12).

[2]蒋静雅.“本色语文,绿意课堂”.中国教师,2006,(11).

[3]陆华山.本色语文――追求自然生态的课堂境界.河北教育,2008,(12).

[4]张浑.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都是人教版语文教材。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且针对每个年级的学生特征加以设计。然而教材仍旧有一定的问题,很多内容和生活实际不贴近。

(2)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较少。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不能有效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对学生的爱好了解得也不够全面,进而无法进行良好的师生教学互动,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生活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平台,他们完全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学起,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可考试分数的高低却植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以及升学而学习语文。

(3)作业存在机械性。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不足,对作业的设计仍旧有很多问题。然而目前小学语文作业的量过多,且有很多重复性内容,此类作业不仅无法让学生积累知识,还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意识的发展[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教学的策略

(1)老师观念的转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认为学生只需要在自己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不需要另外花费时间进行知识点的拓展,这会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效率下降。这实质上是因为老师把自己当作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填鸭式”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利于学生下阶段的发展[2]。因此,老师需要重视教学中观念的转变,这是高效教学的首要策略。观念的转变对老师而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现状慢慢地调整,要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

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的教学时先给学生讲述一部分基础的语文知识点,然后老师给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解决其他的问题,在学生面临比较有难度、处理不了的问题时老师可以给出指导,提供解决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解决这部分问题。通过老师观念的转变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也会主动地投入时间在知识点的研究上,?谋局噬咸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情境教学的使用。情境教学是当下小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很明显的作用。情境教学实质上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在情境中能够降低学习难度,使得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同时,情境教学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能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相对而言是比较枯燥的,很多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会加快教学节奏,使得学生成为了知识点的被动接受者,导致学生慢慢地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感[3]。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需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发挥情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使得教学变得更加高效,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点的研究和拓展中。情境创建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老师不断开发。情境教学的设计需要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真正地提升。

如:老师在进行《詹天佑》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会先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关于詹天佑的背景故事,让他们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对他产生一种崇拜感,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给学生展示詹天佑在研究时的图片,给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进行这篇课文的学习时会变得更加轻松,理解能力也明显上升了一种档次。因此,老师需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外教学的拓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仅仅通过课堂40分钟的教学时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老师需要拓展教学时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点,保证自己下阶段的学习效果[4]。课外教学的拓展需要依据当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去温习学习到的知识点,帮助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的基础变得更加牢固,这也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加的成绩,满足学生之后的学习需求,同时这也是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重要体现。

第5篇

邯郸学步,“仿”出与名师的遥远差距

我的效仿之路是先从学习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实录开始的。如于永正的《圆明园的毁灭》、靳家彦的《两小儿辩日》、支玉恒的《乌鸦喝水》、贾志敏的《惊弓之鸟》、薛法根的《爱如茉莉》、窦桂梅的《秋天的怀念》、孙双金的《望庐山瀑布》、王崧舟的《万里长城》等等。

课堂教学实录虽然印在纸上,但著名特级教师们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深邃精湛的教学艺术、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诗意盎然的文化底蕴却跃然纸上,深深地震撼着我、吸引着我、折服着我,令我不能自已。特别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久负盛名的“于靳支贾”“四大名旦”的课堂教学艺术简直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各位中青年著名特级教师们独具匠心,各具千秋的充满个性、具有挑战意义的创新教学,让我初步领略了大师们的无限。他们的课堂教学感染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从中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于是,我追寻着名师的足迹,听讲座、看录像课、与同行们交流,不放过一次能汲取营养的机会。名师的教学资源可以在网络上查寻到,甚至名师们课堂评价语也都清晰记录在案,这为像我一样的普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倍感珍惜,不停地、努力地、积极地学习着,艰难地沿着名师们走过的足迹前行着。每有收获,倍感鼓舞,自我陶醉在效仿名师的成就之中。

渐渐地,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各级各类的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上不断地出现着“名师之课”。这些“名师之课”也很成功,很有新意和创意,但是总感觉少了些什么。特别是与真正的名师相比,课堂教学大相径庭,有的甚至会出现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尴尬局面。原来,像我一样的效仿者大有人在,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像一面镜子,影射着我的课堂教学,令我懊恼与沮丧!

为什么一样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为什么与名师一样的评价语却让人感到言不由衷?太多的疑问曾一度困扰着我。是名师的教学设计不够完美?还是我效仿的不够努力?还是名师的教学风格不符合我自己?于是我从激情豪放的“窦氏”转向简约凝练的“薛氏”;从幽默风趣的“王氏”迈向诗意盎然的“孙氏”。然而,我的课堂依然缺少那份灵动和生命。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沉思反省,努力让自己走进名师们的教育思想中去,渐渐地发现名师的课堂教学可以“效仿”,但“效仿”的却不是那一节节固定好的教学案例,而是名师们潜在的内涵。

博览群书,“仿”出名师的丰厚底蕴

细心观察之后,我发现所有的著名特级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即使是同一节课,同一个内容,当他们面对不同的学生时,也会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正是在这种不断地更新与变换中,一节节成功的课出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教学片段生成了,令人钦佩,目不暇接。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不断地思考,终于发现原来名师们是这样体现“因材施教”这个古老的教育理论的。

名师们的课千变万化,名师们的课堂教学精彩至极,自然不是按照刻板的教学实录能“效仿”出来的。原以为是他们机智、灵活,善于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每一个资源。可是细细品味他们的课堂教学却发现,真正能令名师妙语连珠、春风化雨的是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课堂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名师总能从容面对,化解于无形。名师不但能以深厚的文学素养影响学生,更能以自己丰富的知识赢得学生的敬仰。想“仿”出名师的课堂,就要“仿”出他们的丰厚底蕴――多读书、读好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把握住课堂上生成的精彩瞬间,成为像名师一样的教师。

带着这样的心得,我开始了自我积淀丰富文化底蕴的艰难旅程。从古典文学,到外国名著,从现代小说,到百科全书,不断地自我丰富,在不断的学习中,我的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反思总结,“仿”出名师的深邃思想

名师的课堂教学最令人拍手叫绝的就是他们独到富有哲理、标新立异的思想观点。每一堂语文课,都会有令人折服的思想在传递,名师对作者内心的深刻理解,对文本充满哲理的个性解读,是我们一般教师望尘莫及的。名师的深邃思想不仅是在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中滋生出来的,更是凭借踏踏实实的反思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名师对自己的课堂总是“吹毛求疵”,永不满足,不仅力求课堂的完美,更在追求教学艺术的升华。

名师们既有宏观反思又有细节推敲,既有历史性反思又有即时性的内省。他们时刻处于反思的“多震地带”,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出耐人寻味的深刻思想,凝练出丰富而简约的教学思想。反思后总结,总结后实践,是一个不断反复的循环过程,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就在反思总结中升华着。

一般教师的反思总结,多数会就课而反思,很少就教育思想而反思。这种缺少连贯又不深入的总结反思,只是总结反思的初级阶段,难以形成富有哲理性、启发性的认识与思想,课堂上自然就缺少了充满鲜活生命力的思想流动。

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教师只有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体会到其深邃的思想内涵,自身的思想内涵也会不断地深邃起来,在教学中同学生一起成长与进步。名师的课再好,“仿”出的也只能是“形似”。“形似而神离”,这样的课再好,也难免有生搬硬套的嫌疑。

要想学好名师的课,“形”是其外在表现,“神”是其内在精髓,形神兼备,才可能成真。“形”容易学像,“神”却不是由学而来,而是依托在丰富的文化底蕴之中。

挚爱教育,“仿”出名师的高尚情感

成为教育家是所有著名特级教师的追求,这种追求源自他们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的热爱。名师们总能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需,因为名师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名师们总能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学习,因为他们领悟了教育的真谛,他们对教育教学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自发的工作热情,他们有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名师们对教育的挚爱,对职业的高尚情感是他们成就精彩课堂的内动力。一般教师只追求上出几节好课来作秀,甚至是有一种俗气的功利心在驱使想要成为名师,这样的急功近利自然少了做名师的坦然心境,又怎么能“效仿”出名师的课堂呢?

如果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像窦桂梅老师一样书不离手,写下20万字的读书笔记;像薛法根老师一样潜心研究,著作《组块阅读教学策略》;像孙双金老师一样熟读经典著作,创造自己的诗意语文。太多的著名特级教师的学习之路让我们由衷敬佩,而这种视如生命的学习与研究是源自名家对教育的挚爱,只有把教育教学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才可能“仿”出名师的真正神韵,去掉浮华与焦躁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