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时间:2023-06-06 09:3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免疫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免疫学

第1篇

[关键词]动物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及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生物技术及新的实验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更是促进了免疫学基本理论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免疫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被认为与免疫有关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免疫学的学习和研究也日益受到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视。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动物医学类免疫学,具有内容丰富、抽象复杂,涉及面广,发展迅速的特点。本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免疫学知识以适应将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宗旨,笔者在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多种教学方法统合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水平,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知识,并学以致用。

一、精心设计、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动物医学类免疫学系统性比较强,各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深奥、难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困难。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相对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将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重组串联。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中心,免疫学知识点多,且学科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医学免疫学领域带了日新月异的变革,造成了现有的教科书很难跟得上其发展。以免疫学为例,免疫应答及其分子机理始终是免疫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近30年来对先天性免疫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抗原加工和递呈、免疫识别、免疫细胞活化以及信号转导进行了深入研究,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淋巴细胞CD抗原分子超过了200余种,对其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与作用机制正在深入研究。我们采取多媒体手段,将最新的研究内容和更新的科研创新点加入课堂讲述中,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容,保证免疫学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时俱进。

二、紧跟学科前沿,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及时准确地向学生讲述、传递动物医学类免疫学的新理论和新发现,保持免疫学教材的与时俱进,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学的知识点多,且发展迅速,教材的更新远落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针对免疫学的重要章节,我们采取对最近几年发表的高水平SCI期刊文章进行归纳总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纵向深入的理解掌握。如讲述天然免疫系统时,介绍近年来重要的热点领域———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介绍今年来新发现的其他类的一些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识别胞内细菌等感染的NLR和细胞内的病毒RNA识别受体RIG-1和MDA5,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不同的天然免疫受体之间存在着交叉或者互补的信号转导通路。如讲述T细胞和细胞因子时,介绍最近发现的一类不同于Th1、Th2和调节性T细胞的CD4+T细胞亚群。向学生传授了这一类T细胞亚群的发现,完善了T细胞分化的途径,丰富了以往的Th1、Th2、Th3、Treg的T细胞亚群的种类,增进了学生对T淋巴细胞以及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进一步了解。及时跟踪免疫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免疫学课程的兴趣。

三、强化动物医学类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注重实践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免疫学实验课所有的课前准备工作往往由学院的教辅人员提前做好预实验,同时协助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试剂和实验材料。在实验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上交实验报告。学生缺乏对整个实验流程的了解也就造成了主观上的被动,造成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免疫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采取让学生加入实验的试剂配置和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符合实验室安全的前提下,免疫学实验室还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实验进展,进行探索性实验设计,部分同学在探索性实验的前期研究结果基础上,获得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这些措施的实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设计能力,获得了一定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科研深造。

四、增强与其他专业课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已学的其他专业课程和免疫学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做到融会贯通。以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例,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和新型药物的发展,一些以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经被消灭或者发病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新的病原微生物如非典型性肺炎、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和H7N9禽流感等不断出现,很多公共卫生事件都与免疫学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根据变化调整、更新授课内容,及时将新颖性和实效性的最新研究内容放入课程中,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严重,本教研室针对疫情的发展,从免疫学的角度进行专题讲述,从流感病毒的历史、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和预防原则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向学生传递了流感病毒是可防、可控和可治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产生恐慌心理。

五、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考试是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融会贯通,评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水平和了解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免疫学的知识、平日的课程考核、期末考试和实验技能的考核结合起来,考核形式上采取笔试、开卷、闭卷、课堂提问和实验操作技能等多样的考核方式。开卷考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客观的体现了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发挥。课堂提问问题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能够做到提前预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验操作技能的方式督促了学生学习,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结语

通过对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材的及时更新,免疫学实验课教学的改进,免疫学与其他专业课间的联系的加强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吸收免疫学的知识,更全面地紧跟学科前沿,开拓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与最新的免疫学信息和知识的接轨。改革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学,使之适应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性教学,使之适应现代化畜牧养殖业的需求,对提高高等农林院校的免疫学教学质量,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雪涛.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1):10-23.

[2]栾希英,杨玉涛,张晓姝,等.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110-112.

[3]苗英慧,郭艳丽.如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高教高职研究,2011(27):204.

[4]袁桂峰.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5):404-406.

第2篇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临床医学专业

1医学免疫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内容繁多,包括理论和实验两大块,主要从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方面讲授免疫学的基本原理、生理和临床意义以及在临床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发现和技术层出不穷,由曹雪涛主编的《医学免疫学》已更新至第7版,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①教学内容陈旧,未能紧跟免疫学研究的前沿进展;②教学方式单一,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式教学;③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实验内容陈旧、实验操作过于简单、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差等问题[3,4]。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无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学者提出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中增加自主实验设计内容,开阔学生的科研思维[5,6]。这说明科研可促进医学免疫学的实验教学。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将科研融入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7]。然而,如何通过科研反哺教学途径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免疫学教学,尚无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因此,我们结合本教研室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对科研如何反哺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

2科研反哺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改革

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专业课。我校医学免疫学有72个学时,包括56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验学时。本教研室一直很重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在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的同时,定期开展教学讨论,研讨如何将科研反哺医学免疫学的理论教学。

2.1将医学免疫学的重大发现以科研故事方式应用于理论教学

医学免疫学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科研实践。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医学免疫学的重要知识来源以科研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是不错的方法。例如,在讲解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重要器官时,可向学生阐述其发现过程:1961年Miller和Good等发现小鼠新生期切除胸腺或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其外周血和淋巴器官中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致使免疫功能缺陷。由此确定T淋巴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依赖于胸腺,T来自胸腺Thymus的第一个字母。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对T细胞的发现及胸腺的作用就有了较好的认识。在讲解补体一章时,可向学生介绍1895年JulesBordet如何开拓了补体学领域以及1899年Ehrlich对补体的命名(存在于正常血清中、对热敏感的成分是抗体发挥溶菌或溶细胞作用所必需的补充条件)。听完这些研究发现后,学生对补体的理化性质及功能会有初步的认识,进而对补体成分和复杂的补体激活途径产生兴趣。因此,以科研故事的方式讲解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是科研反哺教学的重要途径。此外,通过讲解免疫学重要知识的发现过程,能让学生熟悉书本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2.2教师的科研反哺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

本教研室教师均具有自己的科研方向,这为科研反哺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能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细胞因子的功能时,可向学生介绍在科研过程中,研究者经常在体外加入某种或某些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如利用GM-CSF可促进骨髓细胞向粒细胞增殖和分化;用TGF-β可促进nave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在讲解白细胞分化抗原和分化群(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流式细胞术说明CD分子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学生对白细胞分化抗原及CD分子概念的理解。此外,教师可将最新的研究进展与教材中的知识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将教师的科研融入医学免疫学的理论教学能很好地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

2.3采用PBL教学使科研反哺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

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的效果有赖于良好的教学方法[8]。除了课前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外,我们主要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使科研反哺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此外,本教研室教师会选择一些高质量的综述或重要研究文献,布置1-2个问题,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题目去查阅相关文献,获得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采用PBL教学能很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

3科研反哺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医学免疫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加强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9]。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免疫学的实验教学,本教研室在2010年组织编写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实验》,并在2016年做了修订。现阶段,我校医学免疫学的实验教学开设了凝集沉淀反应(ABO血型的鉴定)、免疫标记技术(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天然免疫功能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小吞噬实验、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溶血反应等)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PBMC的分离和E花环实验、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的转化实验等)等医学免疫学实验。这些经典的免疫学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我们从科研反哺教学角度进行了如下教学改革探索。

3.1采用科研思维进行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

首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前,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目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此阶段通过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由指导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同时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论。最后,由指导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要求学生撰写较为详细的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需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呈现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实验结论及改进措施。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和实验失败的原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能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3.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开展研究课题

目前,免疫学技术种类繁多。鉴于实验条件和场所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技术和仪器操作,我们也会通过示范性实验教学使学生有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指导老师会给出若干实验项目(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细胞凋亡的检测、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化及鉴定等),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然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所提交的实验设计内容开展课堂讨论、总结和评价。实验中心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放实验室。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对自主设计的实验进行操作。此外,我们鼓励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学校每年举行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设计项目的活动,开展医学免疫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TBL(team-basedlearning)法组建研究小组,让学生分工合作,查阅相关文献,撰写项目申请书,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研究论文。指导学生开展免疫学相关研究课题不仅可促进医学免疫学的实验和理论教学,还可扩宽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3篇

在医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免疫学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个分支学科和交叉的学科、一个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的前沿学科,它也必将为人类作出新的重要的贡献。所以,作为医学生,免疫学的学习成为了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全科医学是一门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服务为目的的特殊学科,通过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培养具有整体医学观念的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推动卫生服务改革的动力,而由于培养对象以后主要是深人到基层,接触的首先是基层的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护都比较薄弱的群体,因此,对全科医学生来讲免疫学的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现将全科专业免疫学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1.提纲挈领  整体把握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免疫学的知识就像一棵大树,要想把整棵大树都掌握,首先要知道它整体的框架和结构,例如免疫学的主干是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这棵大树主要包括中枢免疫系统和外周免疫系统,中枢和外周免疫系统又^别包括哪些,以及他们相应的功能是什么等等,在学习了各个小的知识点后再自己总结统一归到这颗大树上,这种总一分一总式学习,不仅可以强化记忆,更不容易混淆干与支。如此,第一节课绪论的学习就显得相当之重要,因为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整体的思路和概念,不至于学到后面感觉越学越陌生,因此,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免疫学大树系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劲头与信心。

2.改革方法  增进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式的教授方法对学生而言实在需要改善,尤其是面对医学免疫学这门极其深奥、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授方式主要是靠教师的讲解,而现在笔者通过多媒体加人了很多图片、动画等,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的去理解、接受新知识。例如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光靠教师讲,学生很难明白补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到底是怎么发生作用,而通过多媒体动画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补体是怎么一步步结合别的成分,进而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多媒体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不过它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全科医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多,而时间又相比医本少很多,所以在多媒体教学时有时会出现快速翻页的情形,学生不容易跟上,因此,在制作全科医学的幻灯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有取舍,有突出。

3.结合临床  激发兴趣

医学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临床服务的,而学生往往对与临床相关的知识比较感兴趣,而免疫学这一与临床紧密相连的学科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要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将临床与理论联系起来,例如:在第一堂课,教师可以放一些如海虾、化妆品等的图片,可以启发式的问大家,为什么有些人不可以吃虾,为什么某些化妆品有些人不能用,那如何挑选自己可以用的化妆品,以及为什么大家用青霉素治疗前要先做皮试等。例如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即将走向基层工作的全科医学生来说,艾滋病是怎么发生、发展的和如何预防以及以后如何治愈问题都将会是在座的医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通过一些生活相关的临床例子增加大家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另外,可以讲述科研相关的成就,现在已经有研究证实,携带某些相关基因的人群高发乳腺癌,可以从基因水平上去掌握这个病并去想办法对付它,那么都有哪一些人是这样的呢?这可通过免疫学相关的技术去检测等,从而增进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和对科研的热情。

4.结合理论  优化实验

理论服务于实践,就像免疫学这门抽象的理论,在讲抗原抗体反应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觉得很空洞,而在实验课中可以通过血型鉴定、直接凝集反应试管法等方法来让学生有个具体而真实的认识,进一步增加学习兴趣。另外,应该增加一些操作性、可行性强、分析技术要求髙的实验,比如豚鼠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亚群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等。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全科医学教育是适应我国当前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新医学教育模式。在教与学中,应不断改进方法、提髙教学技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争取为社区和基层输送优秀人才。

作者:张秋瑾(桂林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广西桂林  541004)

第4篇

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强调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在临床医疗实践和科研中的应用,为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临床本科专业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课时较多而实验课时较少,这就使得实验课程无法受到学生们的普遍重视,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教研室结合该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时、实验室硬件设施等情况不断调整实验教学大纲,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结合专业特点,优化实验内容和方法

医学免疫学理论内容抽象难懂、知识点多,学生普遍感觉对所学知识缺乏宏观理解和掌握。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消化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加强作用。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教研室针对不同专业分别设定了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课时和教学方法,在保证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础上,去除临床应用性差的实验项目,优化实验设计,增加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机会,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1.1实验内容

结合教学大纲,筛选实验内容。设定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CH50法)、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和超敏反应为医学免疫学主干实验内容。

1.2实验课堂设置

在实验课中,教师首先以简明概括的语言介绍实验内容、方法、目的和要求,讲解中注意时间的压缩,重点放在操作方法的指导上。在整个学生操作实验环节中,教师现场巡视,随时指导,为锻炼学生独立实践能力,标本的采集、实验仪器的调试、完成实验步骤等操作均在教师监督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在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CH50法)实验中,3学时的实验内容涉及到四大方面,包括理论知识回顾、CH50法测定原理、操作步骤、方法评价及临床意义,教师的前期讲解控制在15min之内,重点突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操作前,教师示教水浴箱和离心机的使用,以便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监督下正确、熟练完成。实验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方法评价。在此实验课中,一系列操作均由两位学生配合完成,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在锻炼了他们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协作精神,为开设综合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最后老师利用5?10min时间归纳整理思路、指出存在问题,并联系临床提出课后思考题。课后完成实验报告,以节省教学时间。整节实验课内容安排紧凑、时间分配合理、紧密结合临床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效果显着。

1.3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实验课教学水平

在实验教学中,有些操作抽象难懂,多媒体教学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形象生动地展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对于应用性较强又较抽象的内容,如免疫标记技术,学生常会遇到如操作过程遗忘快,需老师反复示教等问题。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录像、动画等能明显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多媒体与板书有效结合的教学方式,可显着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学习效率。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到了大量的实验资源,建立实验资源库,同时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需求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课件,为实现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保障。

同时,针对学生教学效果评价意见、教研室主任听课意见及教学督导抽查意见等反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如有些教师对实验背景知识和临床应用讲解不够、留给学生操作时间少、实验结果不易控制等问题予以解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授、高年资讲师和新进教师对每一实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集体备课,仔细梳理,高年资教师对新进教师实行_对_带教,严把教学质量。经过不断地集体讨论、修改和补充,提升实验课教学水平。

2.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已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针对此专业的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时,不应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应因材施教,尝试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2.1换位教学模式

对于内容单一的免疫学实验,如玻片凝集实验、单向琼脂扩散实验、双抗体夹心法的早孕诊断实验等,实行换位教学模式。即由教师在前一节课介绍下节课实验内容,布置学生预习,上课时随机请一名学生为老师和其他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示教,最后由教师补充内容,提出该学生讲解优点和不足并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展开讨论,查漏补缺。

2.2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BasedLearning,PBL)实验课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是一种新型医学教学模式,它是以患者的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以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解决问题,其基本理念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中,PBL教学法得以广泛应用。例如,针对肥达氏实验,教师设计伤寒病例,针对该病例提出以下问题,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如何依据试管凝集反应结果来辅助诊断?如何排除接种后的回忆反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设计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2.3引入病例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紧密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打破专业学科限制,设立免疫学实验专题。此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入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应用此模式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实验:(1)病人血清总补体活性的测定;(2)应用免疫标记技术测定病人血清甲胎蛋白含量;(3)应用肥达氏反应协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4)结核菌素试验等。以上实验全过程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和实验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4开放式设计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优秀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在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实验操作基础上,以医学免疫学专业内容为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由指导教师提出实验课题,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设计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在教师的监督管理下开展实验,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5]。对实验内容要求具备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和操作可行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整个实验包括了课题的提出、文献资料收集、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完成实验、实验结果分析及总结、讨论优点与不足等流程,形成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实践,教师辅助指导的科研氛围。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让其参与到教研室课题中,进一步培养科研能力。

3.完善考核制度,培养严谨学风

在过去的实验课考核中,主要依据对学生实验报告的批阅来打分,实验课成绩仅占总分数的15%,难以体现其重要性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学院对医学免疫学实验课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考核方式由单一的实验报告为主转化为综合考核,实验成绩也提高到总分数的30%,现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考核。包括出勤、课堂提问、实验预习及操作、实验报告书写等。(2)技能操作考核。从实验大纲中选取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术作为考核内容,在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考核评分标准打分,提高了学生对本实验课的重视程度。(3)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技能操作和科研思维均有了极大的提高。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 集体备课 医学免疫学 备课方法

集体备课是一种能有效增强教学效果的活动,它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互通有无,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落实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理论[1]。特别是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大学中集体备课活动较少,我院医学免疫学课程集体备课的必要性,集体备课的方法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1.在医学免疫学中实施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1.1学科特点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与其他基础医学,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临床医学学科广泛交叉的前沿学科,学科知识覆盖面广、更新快,内容深奥抽象。通过免疫学教学实践,“教”与“学”皆不易是教师和学生最深的体会。由于教学课时少,如何取舍教学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给教师的个人备课和教学带来不小的困扰。

1.2学科发展需要

在我院免疫学教学组,由于教龄的差异,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差异使得教学水平和效果存在事实上的差异。通过集体备课的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短期内,至少能使教师在教学同一内容教材时大致达到同一水平。集体备课能聚集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尤其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高职称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地和摇篮。

2.教师集体备课的内容

教师集体备课要求免疫学教学组所有教师参加。教师集体备课的内容包括:1)总结以往的教学工作情况,包括教学中的优缺点、出现的问题及学生的反馈意见,群策群力,共同想办法解决教学问题。2)布置教学内容和相关工作,听取同事的意见,学内容。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教学的需要。备课时首先由各主讲教师对即将教学的内容进行理论课试讲,然后由在场的各位教师提出宝贵意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期间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点评,使有限的教学时间得到最优化的利用。4)讨论如何进行教学:高职称教师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课程知识点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必要的指导,讨论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等,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5)确定教学时间的重新分配与沟通。

3.备课方法

3.1备教材

认真研究教材,围绕教学大纲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对教材要有宏观上的把握,重点、难点、关键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教师而言,不能仅仅只看教材,还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精挑细选。例如,Kuby Immunology这本书在集体备课时获得所有教师一致好评,并被作为课外教辅读物推荐给了七年制眼视光及留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教师还应将教材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如多媒体素材)进行有效整合,以便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3.2备学生

“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2]。

医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包括临床、眼视光、检验、药学、护理和影像等),入学前的基础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具体分析学生实际,传授更易于学生理解、领悟和应用的知识。不仅要讲清基本的原理和概念,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3备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免疫学教学基本沿用演示法,教师讲什么,学生就看什么。尽管近几年增加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学生仍对抽象的名词、概念等感到不知所措,最后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合格的医学生应该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训练想象力、推理能力、收集资料与学习归纳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4.集体备课实践中的体会和困惑

我认为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应当遵循“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个人反思再备课”的思路。

通过几年的免疫学教学实践,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个人对于集体备课的困惑。其一,个人备课是基础是个性的施展,集体备课相对而言是统一,那么如何使个人备课既不致放任自流,又不束缚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对于个人备课是否要加以规范?其二,集体备课是群策群力,共同帮扶和提高。不仅要通过教师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而且要通过更多的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扩展教学思路,但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教师自己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升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终于在教学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而在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这与集体备课分不开。

参考文献:

第6篇

我们对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统一评估,根据他们的表现,指导教师对各方面的能力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打分:A代表优秀,B代表良好,C代表一般,D代表差。我们把每组A和B总和的百分比用来做最后的分析统计。

1.1查阅文献能力对于所讨论病例,教师指定20篇核心文献,根据学生上交的文献查阅目录与核心文献的相关度判断学生查阅文献能力,相关度≥16篇,代表优秀,查阅文献能力强,相关度≥12篇,代表良好,查阅文献能力尚可,相关度≥8篇,代表普通,查阅文献能力一般,相关度<8篇,代表差,查阅文献能力差。

1.2提出问题能力对于所讨论病例,教师指定30个核心问题,以一个讨论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讨论小组提出的问题与核心问题的相关度判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关度≥23个,代表优秀,提出问题能力强,相关度≥18个,代表良好,提出问题能力尚可,相关度≥12个,代表普通,提出问题能力一般,相关度<12个,代表差,提出问题能力差。

1.3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教师指定的30个核心问题,以一个讨论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讨论小组能够正确回答核心问题的数目判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回答数目≥23个,代表优秀,解决问题能力强,正确回答数目≥18个,代表良好,解决问题能力尚可,正确回答数目≥12个,代表普通,解决问题能力一般,正确回答数目<12个,代表差,解决问题能力差。

1.4归纳总结能力对于所讨论病例,教师指定20个核心内容,以一个讨论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讨论小组结论与核心内容的相关度判断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相关度≥16个,代表优秀,归纳总结能力强,相关度≥12个,代表良好,归纳总结能力尚可,相关度≥8个,代表普通,归纳总结能力一般,相关度<8个,代表差,归纳总结能力差。

2结果

普通班和PBL班学生之间查阅文献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比较结果见图1~4。结果显示PBL班学生在这四方面的能力均优于普通班学生。

3讨论

由于学生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他们对PBL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不同。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和对课程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在小组进行病例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努力寻找解决问题途径。这些学生在组间讨论时,表现积极,并能主动改进讨论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他们通常对讨论的问题认识深刻,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和前期查询的资料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有些同学仅从课堂表现就能发现在查阅文献阶段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在课堂上表现不够踊跃,一直等待着被动获取知识。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每个单项能力的评估过程中,PBL教学方法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并且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PBL教学的参与热情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自由讨论热烈,对教学工作也十分配合。这表明他们喜欢这种老师课堂讲授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学生对这种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也较强。然而,用考试成绩对PBL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是一种不科学的方式,因为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提高的是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问题本身的答案的关注度自然会下降,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怎样使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应用PBL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始终贯穿整个教育改革过程。而PBL教学模式之所以推进较慢的主要限制还在于教学成绩评价体系。目前仍以考试分数、达标率为主的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PBL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在教学改革中,PBL教学模式只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在中国教育各阶段能够得以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就是需要一个客观、公正、有效的教学评估系统。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关注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在PBL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征求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书面反馈,并根据反馈情况随时调整授课的内容或者教学模式,以利于学生更易于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当然在其评估体系中也不可缺少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由于PBL教学模式主要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启发作用,因此应该在考试过程中采用部分新型试题,这些新题型主要集中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5]。在考试结束后,教研室对考试中各种题型成绩和卷面考试成绩进行整体统计分析,总结教与学互动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以期在下一轮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厌倦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渴望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期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们并不仅仅看中考试成绩,更加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架构的建立,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手段显得更加重要。

第7篇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医学免疫学基础理论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广泛交叉,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都与免疫学密切相关。因此,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医学生教育的必修学科。但免疫学内容繁杂、抽象又具有较强逻辑性,学生普遍反映枯燥且晦涩难懂,多数是一知半解,甚至干脆放弃主动学习,为应付考试而选择死记硬背,从而出现学习效率低、通过率不高的普遍现象。经过多年来对免疫学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以下列举了医学免疫学目前常用的几种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板书、普通话和行为。精简、合理的板书设计,可以精炼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确切比喻的语言能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加深学生印象;同时,配合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使学生的理解更生动直观[1]。但是,对教师的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以粉笔板书,难以生动、灵活,课堂静态呆板,原本抽象的免疫学理论更加枯燥难懂。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媒体设备应用于授课过程中,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2]。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将多媒体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优点:一是教学过程形象具体、生动深刻;二是课堂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三是教学环境的个性化与教学过程的交互性[3]。多媒体其难以比拟的优势,无疑为抽象难懂的免疫学教学提供契机。但教师容易过度依赖多媒体,成为课件单纯的讲解者,忽视和传统有效教学手段的配合,也对老教师授课带来挑战。相比板书和手绘图,多媒体课件授课节省时间,课堂的节奏会加快,易出现学生思维及理解吸收进度不一的情况。另外,多媒体设备在偏远地区的普及仍存在困难。

三、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首次试行是在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推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学之中。具体来讲,PBL的实施首先应围绕知识点设定相应问题,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的方法,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解决相应问题[4]。免疫学引入PBL的教学理念较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根本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少有时间及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老师根据课堂的内容,结合临床案例给出问题,如流行性感冒期间,健康人群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病毒感染?乙肝疫苗为什么要多次注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求索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培养。PBL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架构和基本知识,而且让学生发现医学免疫学的发展规律,养成发展性的思维模式[5]。PBL教学模式在免疫学应用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基础学科,医学院校教学安排较早,学生缺乏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支撑,实行有难度。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课时安排也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在免疫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学情逐渐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对PBL进行应用。

四、转化医学理念教学模式

转化医学也称转化研究,是近年新提出的理念,强调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使两者之间建立更为直接的关系。未来医学想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依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结合,转化医学理念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基础研发与临床治疗之间的鸿沟,注重学科间多层次、深层次的整合与合作,避免基础与临床的脱节现象,符合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整体方向。医学免疫学是桥梁学科,具备转化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贴合临床应用,靶向授课,增强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6]。免疫应答是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完整的机体免疫应答几乎涵括了免疫学大部分知识,是学习的重难点,牵涉的内容多且零散。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难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应用转化医学则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临床常见病为例,与相关章节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如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与免疫学抗原章节相结合;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与HLA的关系;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自身抗体的关系等等。转化医学应用于免疫学教学最大的阻碍是:基础免疫学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能力强却脱离临床实践,知识体系单一,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存在一定的缺陷[7];临床免疫学教师有丰富临床经验,教学力量却较弱。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优劣势有待继续摸索。

五、融入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

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提出建构主义,80年代开始,渐渐在教育领域得以应用。建构主义理论重新诠释了学习的内涵,它最基本的理念是: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而来,并非被动接受和灌输,不同个体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理解不尽相同。建构主义学历理论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信息认知和加工的执行者,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隐含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因为个人先前的经验知识与心理结构,学习过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被转换、重组或者改造[8]。免疫学理论枯燥,填鸭式讲解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免疫学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提高。讲授免疫学理论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分阶段逐级进行,注重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达成学员自我建构的目的。每完成一阶段学习后,提出综合性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自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旧知识的不断积累、冲突下,逐步完成免疫学的整体建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员的自学能力、自制力提出较高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须随之改变。对于已经习惯被动学习的学生,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有待完善。

六、“框架式”教学模式

第8篇

[关键词]MOOC;医学免疫学;学习方法;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101-03

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在揭示传染病、肿瘤、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等发生机制及其诊断和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学习和研究也日益受到医学生的重视。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免疫学知识更新迅速,抽象理论繁多。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在有限短暂的课堂教学中难以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要点,另外学习效果也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影响。如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与信息技术具有重要关联,《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而MOOC作为一种新兴在线学习模式,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有利于高等医学教育,本文笔者将基于MOOC理念初步探讨医学免疫学学习。

一、MOOC概述

1.MOOC的概念

所谓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的英语简称,是在线教育的高级形式,“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课程动辄上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0”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MOOC本质上是公共视频网络课程的一个平台,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媒介进行广泛传播,在不同地区任何慕课者自主学习所需学科知识,实现教育公平、自由及均衡化。可以说MOOC是21世纪促进知识教育普及及传播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2.MOOC的起源和发展

2008年,西蒙斯和道恩斯在曼尼托罗大学联合开设的“关联主义与关联性知识”课程(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Knowledge,CCK08),CCK08课程综合运用Facebook Groups、Wiki Pages等在线渠道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之中。针对西蒙斯和道恩斯联合开设的CCK08,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科米尔和国家通识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的布莱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首创了MOOC这一术语,由此MOOC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下兴起,国外出现了edX、Coursera等在学习平台。2012年,一种全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在全世界蔓延开来,这一年被《纽约时报》称为“MOOC元年”。而中国大学MOOC起步较晚,2014年5月网易云课堂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与“爱课程网”合作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项目正式上线。学堂在线、果壳网MOOC学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及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联合积极创建多种慕课平台,2016年7月份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涉及面比较广,参与高校众多,可以预见MOOC将来会更加普及。

3.MOOC课程形式特点

MOOC课程资源包含以知识点讲解为主的MOOC微视频,辅之以MOOC微课件、微案例、微项目、微实验等微素材资源,以及MOOC微“作业练习”为主,辅之以网络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在线调查等自主学习活动的学习反馈。MOOC学习具有灵活性,新颖性,高效性,趣味性,互动性。学生登陆学习平台,可以根据自身时间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反复观看线上经典教学视频,利用手机等便携网络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另外学生也能按照老师要求进行课后习题训练,检验学习效果,利用论坛、邮件、QQ及微信等通讯工具参与师生及学生间互动讨论,及时解决学习难点。学生在学习之余也可以反馈学习意见,参与课程建设改进,使得课程精益求精。

4.MOOC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LBL(Lecture-based learning)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单向授课为中心,以书本学习为中心,学生作为信息接收“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进行记忆与背诵。大学的课堂教学程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考,学生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丧失兴趣,缺乏主动学习动力,更不利于个性发展。而MOOC在线学习平台将学习主动权交于学生手中,自己定制个性化课程,微视频中穿插小问题,学习更加灵活、便捷,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积极参加在线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在学习之后进行检验评估,容易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仅如此,MOOC也可结合“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模式进行教学。

二、MOOC理念在医学免疫学学习中的运用

1.学习目标

医学免疫学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其内容单调枯燥,机制繁琐复杂,学科交叉广泛,相关知识更新迅速。纵观免疫学,其知识基本分成基础免疫、临床免疫与应用免疫,基础免疫包括免疫系统、免疫应答等;临床免疫包括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及移植免疫等;应用免疫包括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防治等。MOOC理念强调以目标为导向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免疫学的基本知识纲要便是学习的目标,在MOOC课程里每节视频课紧紧围绕着一个目标主题或者多个目标集合进行讲授,目标设置的数量和取得难易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个性化学习

医学免疫学比较枯燥难学,理论性强,重视理解与系统性掌握。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也具有差异,掌握知识的时限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学生个体化的差异。然而,在如今大学课堂上,往往是大班教学,学生众多,课堂授课时间有限,不同程度的学生听同样的内容,师生间难有一对一的交流互动,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消化掌握知识的水平受限,更谈不上个性化发展。而MOOC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学习者可以自选学习内容和自定学习步调,另外MOOC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MOOC内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情景。学习者使用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摆脱了传统物理教室和实验室的限制,将课程学习灵活地与学习者所处的特定学习情境融合,支持学习者开展基于隋景的个性化学习。在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学习新知识,每个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灵活调整时间c进度学习,制定自身个性化方案。在课堂上,教师从传统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教练,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参与学生研讨小组,回答学生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全面提升课堂互动机会,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课堂。个性化学习强调了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因材施教,开放式教育中兼顾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

3.自主学习

医学免疫学领域进展迅速,在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阐明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医学生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学好医学免疫学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必须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如今大数据时代才能掌握主动权。而目前我国免疫学课程中已开展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教学法、“主线教学―课题设计”为基础的课堂讨论法、CBS-RISE(基于案例的学习和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教学法、体验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互动多媒体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互动,锻炼学生多方面才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MOOC课程学习的重要理念便是自主学习,在大力发展“互联网+”的今天,网上课堂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开放免费资源,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入学习状态。自主学习既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的信念,变“要我学”为“我愿学”,甚至是“快乐中学”,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恒心和自制力,提高学习效率。

4.交互式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仅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思维的火花碰撞激发中,达到了“1+1>2”的效果。目前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教师也开始注重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例如PBL教学中的小组问题分析讨论、基于案例学习(CBL)教学法中的案例讨论以及互动多媒体教学中师生问答等,都涉及交流互动。互动性是教学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留下思考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而在学生之间交流讨论中,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展现个人风采魅力,进行问题解决和自主建构,互相弥补不足,实现共同进步,形成学习共同体。MOOC平台发挥了分享交流的理念,完备的学伴交互协作机制是MOOC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概括地说,MOOC拥有课程讨论区学伴协商讨论和学伴互评课程作业两种交互协作机制。学生在线完成学习后可以在公共论坛讨论区进行线上讨论,提出学习难点,交流学习经验,大家共同交流,便于教师把握学习难点,做到针对性解决,另外可以在讨论区分享学习笔记及相关文献资料,丰富学习资源。

5.探究式学习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学与用结合才能做到牢固性掌握。传统教学中学生们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呈现“学”与“用”脱节现象,比如学生学习了变态反应后能否正确理解并合理解释青霉素过敏机制。人本主义教育的起点不是学生要学到哪些知识,而是要遇到和解决哪些问题,问题解决成为教育哲学的第一概念。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自然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带着好奇心出发,提出问题进行探究,主动发掘出知识,变“灌输式机械学习”为“探究式学习”。MOOC课程较好践行了探究学习的理念,在每个微视频中穿插了大量经典问题,学生可以在学习前后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做到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就像通关游戏一样,在乐趣中学。另外教师可以在讨论区一些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线索,实施一些答题奖励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增强交流互动和学习兴趣。

6.学习效果

第9篇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 R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00-00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以下简称微免学)是我院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它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1]。

同时微免学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微免学的基本知识,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医疗实践和科研当中去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毕竟医学教育是要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应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信息,更好的掌握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2]。所以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验课是提高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在近几年中,我们一直在优化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1实验课内容选取上

实验课在内容的选取上,应遵循既锻炼基本技能,又能突出学科特点、实践性强的、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应用广泛的实验。

如革兰染色法,因在微生物的理论课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细菌很小,肉眼看不到,并且由于细胞壁的不同,用革兰染色法把细菌分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大类。这样染色分类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染色后便于观察,二,从分类学上来说,把不同的细菌根据染色结果的不同分成两大类;三、从临床用药上来说,知道属于哪类细菌后可以针对性的用药,防治药物滥用。通过观察革兰染色结果让学生也学会了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微镜是以后临床工作的基本工具,所以必须熟练使用。综上,革兰染色是首选的实验内容。

微生物实验离不了养细菌培养,细菌培养肯定用到消毒灭菌的设备,在消毒灭菌的方法中,最常用也是最彻底的方法就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所以这个方法应该让学生会熟练操作,我们在理论课中就要给学生讲,但是毕竟没有实物,所以要带学生去实验室看高压蒸汽灭菌锅,还要从最普通的高压蒸汽灭菌锅讲起,要让同学们知道这个设备的实用性和危险性,一定要告知他们首先保证锅内有适量的水,没水不可能有蒸汽的,还要让学生知道放进该设备灭菌的东西不同材质的该怎么包装,放气的阀门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关,消毒灭菌完后一定要先放气,等压强、温度都降下来之后才能打开盖子,取出里面的东西;倘若在压强降下来之前打开盖子,后果不堪设想,会打伤人,可能会伤的很严重。知道了普通灭菌锅的用法,那么目前比较自动话的就更容易用了。

再如细菌的培养实验,在理论课中已经学习的细菌的生长以所需的条件、培养基的制备、消毒灭菌等,在实验课中,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不同状态培养基,如,固体、液体、半固体,调PH值,消毒灭菌,倒平皿等,然后接种细菌。在这些操作中,不但让学生学会了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也让学生掌握的无菌操作以及不同状态培养基中接种细菌的注意事项。

还有药敏实验,目前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等原因,耐药菌株日渐增多,所以在选用药物是,只靠经验可能不够,就需要针对性的做药物敏感实验,找到致病菌的敏感的药物,有针对性的用药,一方面药物疗效显著,另外也可防止由于滥用药导致的菌群失调。所以药敏实验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应该安排在实验内容中

另外免疫学中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ELISA实验,此技术在目前的临床和科研中都应用广泛,比如乙型肝炎五项的测定,其他的一些抗原抗体的检测等,都可以用此技术。虽然理论课中学习了其原理即抗原抗体在体内外可发生特异性结合,也说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但是还是要实际操作才能牢固掌握,在实验中,肯定有学生实验失败的,让他们根据理论课中的知识,自己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时间允许的话,让他们再做一次,可以加深印象,更能掌握规范的操作步骤。比如用双抗夹心法检测一抗原,抗体已经包被在固相支持物上,加进去待测样品反应后,再加标记的抗体反应,然后一定要反复洗涤,倘若没洗彻底,那么无论有无抗原,加显色剂后最终都会有显色反应,出现假阳性,即检测失败, 所以此实验的关键步骤不但是抗原抗体的结合,洗涤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意识到微免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在临床和科研中应用的广泛性。在实验课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操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且将实验成绩纳入学科总评成绩中。通过全方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临床科研工作打基础。

2时间的安排上

在实验课的时间安排上更要注意:实验课是理论课的复习巩固,是把理论课中讲到的理论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在本校,一般是一周一次课,那么实验课一般安排在相关的理论课下一次课,这样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记忆比较深刻,做实验的时候思路就会比较清晰,相隔太远,难免遗忘,实验课上再把基本理论在复习一遍,会占用宝贵的实验操作时间。 所以,实验课时间的安排也相当重要。

如革兰染色实验,应安排在学习完细菌的形态结构之后。因在理论课中学习了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区别与联系,且了解革兰染色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生肯定很想知道到底怎么操作,所以通过让学生在实验课中亲自操作染色过程,加深印象,以便应用在临床的病原菌的检测中。

细菌的人工培养实验,应安排在学习过细菌的生理、消毒灭菌之后,在理论课中学习了培养基的配置,及消毒灭菌的方法,操作起来就会心中有数; 而ELISA实验和血型鉴定实验,应该安排在学习完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之后,因这两个实验应用的原理都是理论课中的抗原抗体的结合。这样,通过实验课的亲自操作,让学生既能把学过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也掌握了熟练的实验技能,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就会游刃有余。

3教学方式的选取上

实验教学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制作一些实际操作过程的图片

或动画给学生看,更直观的让学生学习规范操作过程。老师也可以边讲边给学生示范操作要领,如想液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试管要倾斜45度,一方面为了方便接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污染;又如想半固体中接种细菌验证细菌的动力,在倾斜45度的基础上,接种针一定要原路返回,以免影响结果观察。又如,在示范革兰染色的步骤时,一定要给学生讲到冲洗染料时要小心,水流要小、要缓,防止水流过大,冲击力过大,把细菌冲洗掉,导致实验失败等。

在实验操作时,最好分成几人一组的形式,毕竟同学们没做过相关实验,难免会手忙搅乱,几个人一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做到规范操作。对做失败的实验可以讨论,找到失败的原因所在,重新再做,争取实验成功,这样在以后的自己操作过程中就会印象深刻,不易出错。对各组学生的实验要做小结,总结他们经验教训,使他们得到提高。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分析各自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4实验报告的书写

在每次实验结束后,要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写的内容包括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等,实事求是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另外,在实验课中,经常会观看示教片,也要求学生画出图形,这样一方面通过调节显微镜,熟悉一般的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以及油镜的使用,并且更直观的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加深同学们对某些微生物及其特殊结构的印象。

5教师对实验报告的分析

课后老师批改实验报告后,在新的实验课前,老师应该把上次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的书写中的问题归纳性的提出来,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分析讲评,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尤其是要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并且强调一下正确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让同学们知道,同样的实验步骤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原因就是实验中关键步骤的细节没把握好,稍不注意就会出问题,让学生从本科就要树立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事实求实的实验作风。

总之,教师应该在精选实验内容,把握好实验课时间的编排,并把现代化教学方式应用到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加速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进程,提高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在学习任何学科的过程中,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只有对所学学科提起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在该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接受新知识的动力,对于新知识心向往之,才能够为以后在该学科上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1]。由于医学的学科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绊脚石,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非常容易发生因为遇到困难就退缩心理的现象,甚至有些同学直接就失去了继续学习医学免疫科学的兴趣,这种状况的发生对医学免疫教学形成了无形的阻碍,所以如何将枯燥的医学免疫教学变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是当下医学免疫教学工作人员需要探讨的问题。

1为医免疫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就会为后续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刚刚接触免疫教学的学生来说,第一节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先导性作用,如果在医学免疫教学中能使学生在第一节课时就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对于绪论课讲师的要求也要有高标准,需要选择一些有经验的、能够以自己独特的讲课方式吸引学生的教授进行学生第一堂课的入门讲解,让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科激发起足够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克服对医学免疫学科的学习障碍。在绪论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医学免疫学科的特殊地位向学生介绍清楚,明确该学科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对医学免疫学科的重要性进行解释,并向学生展示出医学免疫学科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的杰出贡献。疫苗的发展时间很短,但是医学免疫中的各种研究成果却层出不穷,通过对医学疫苗的新学生进行上述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对疫苗医学产生敬仰心理,提高学习积极性。第一堂课是否成功直接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热情相联系,所以就需要医学免疫的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出创造力,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出学生对疫苗医学的兴趣。

2将高科技技术和多彩的语言环境应用到教学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已经走入了课堂,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医学免疫学科中的重点难点通过生动形象丰富的感官效果传达给学生,使枯燥乏味的学习更易被接受。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动态演示等可以帮助学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另外,在讲师进行医学免疫学的讲解时,应该注意讲课的方式方法,因为医学免疫学科本身就有一定的刻板性,如果讲课教师在讲课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只会更加增添学生对学习医学免疫学的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讲课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医学免疫学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发散学生思维,增加课堂活跃度,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提高对医学免疫的学习兴趣。

3结合实际例子对医学免疫进行学习

实践出真知,在任何学科的学习研究中实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学免疫的教学学习中结合一些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实际例子,既能够开发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潜能,又能对学生在医学免疫学科中的不良学习情绪进行改善[2]。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对所学知识提出相悖问题,从而增大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科的探究,让学生不只是因为学习而学习,更是因为兴趣研究而不断接受新知识。

4通过免疫医学历史发展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每一种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医学免疫学也不例外,发展需要汗水和智慧做铺垫。通过在医学免疫学习中加入一些医学免疫发展历史,让学生更加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过程和发展中遭受的困难的坎坷[3],从而使学生在感受历史的同时感受到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波折和成功的喜悦,例如向学生讲述加拿大免疫学家斯坦曼为了医学免疫事业的发展将自身的疾病投入到科学实验中并且最终成功延长生命的事迹,通过这些历史事迹的影响,加大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兴趣。

5改善教学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医学考试测评中,大多侧重点都在对学科理论性知识点的考察,学生多只通过生硬的记忆来应对考核,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这些知识并且熟练的对这些知识进行应用。针对这种现象的应对方式是改良现在医学免疫教育的考核制度,在合理的情况下增大平时表现成绩的比例,激发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并且对在课堂上对思维活跃的同学加以激励。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形式中获取新知识。

免疫医学的学生是免疫医学发展的后备军,只有后续部队的稳步发展才能让免疫医学未来的研究发展之路获得保障。由于免疫医学学科的特殊性质,造成了部分免疫医学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的消极心理的产生,但是相信通过教学工作者对免疫医学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完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在免疫医学学科中学习热情和研究积极性,为我国的医学免疫事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艳艳.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1,1(9):54-55.

第11篇

【关键词】 基础课程;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改革; 实践

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必修课[1]。建立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课堂教学法,是当今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及基础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2]。本组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总结了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的教学及改革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学校2010级医学生60名,开展教学实践改革,其中男18名,女42名,年龄18~20岁,平均(20.6±2.2)岁。同时收集另一班级的学生60名,由另一老师实施常规教学。两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前一年的学习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开展教学实践改革组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2.1 讲好绪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基础。绪论是全书概括,讲解好绪论,能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第一堂课开始,就应将学生引入有趣、好学的境界。如讲解微生物时,可从生活中最简单的微生物商品如酿酒、发酵等引入,进而引入药物如抗生素制剂等,强调微生物研究在医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其次,回顾人类对微生物认知进程,如古代即有种牛痘、冶金等历史,解放后党消灭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疾病。还可结合日常事例,如不卫生的饮食可诱发腹泻,抵抗力下降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微生物感染等,使学生意识到微生物无处不在及对医学工作的影响[3]。

1.2.2 教学改革与实践 填鸭式教学模式一直存在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等先天不足,尤其对于内容抽象的免疫学教学。启发式教学法采取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法跳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且提出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可构成教学主线及内容,这应在备课中把握好。微生物各章节讲解完后,可用一些这样问题启发学生:如哪些微生物能够导致化脓性感染,导致性病的微生物有何特点,诱发人畜共患病的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特点。对于免疫学内容,可让学生思考:青霉素超敏反应类型及诱因机制,如何避免,人工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联系与区别等。通过上述方法,可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激发学习热情,助于增强学习效果。

1.2.3 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微生物与免疫学与临床关系紧密,教学过程中联系临床实际特别重要。比如讲解至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否曾有过化脓性感染;讲解至破伤风杆菌时,可总结临床实例介绍其致病因素及预防手段;讲解至乙肝病毒时,强调“五项指标”检测的必要性,了解其传播途径等。免疫学课程中,可以临床、生活常见病例作为切入点:为何左眼受伤右眼也会发炎,青霉素为何易出现过敏。母子间Rh、ABO不合易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器官移植时易出现排斥反应,防性疫苗注射等。总之,将学生已感知临床现象与理论相结合,从现象至本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及学习效果[4]。

1.2.4 重视实验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微生物免疫学属于实践性强的一类学科,理论课应与实验课同等重视。实验课可加强学生对细菌分布实验、细菌培养实验的了解,有助于其牢固树立无菌理念,严格无菌操作;通过熟悉各种理化因素对细菌活性的影响,帮助其以理论指导实践,掌握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消毒或灭菌方法[5];通过毒素与抗毒素中和实验及凝集反应试验,能够将抽象难懂的免疫学理论知识以直观的现象让学生理解,利于其由感性认识向理认识的深入转变。实验课教学课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自主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Windows SPSS 17.0软件计算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教学改革实验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为48.3%(29/60),不及格率为3.3%(2/60),显著优于常规教学班的33.3%(20/60)、8.3%(5/6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总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具有课时少、任务重特点,应依据专科学校教学的具体目标[6],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做好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训练,适当引进新的教学理论,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全面增强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红,敖薪,龚爱萍.《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85-687.

[2] 郭波,许桂莲,邹强,等.启发式教学在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3):283-284.

[3] 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3):73-78.

[4] 许琰,陈斌,李莉.多媒体在医学免疫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3):155-157.

[5] 顾福萍.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6,9(5):174-175.

第12篇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临床医学;教学应用

本文就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应用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教学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1.1设计问题不够巧妙 PBL本身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问题本身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结果。所以 PBL教学的问题的设置也是整个模式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在实行PBL教学时,并没有关注问题的设计,所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积极性,很难达到通过PBL教学模式提升医学免疫学的授课效率。

1.2部分学生难以接受 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但是PBL教学模式则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方法,它需要学生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因此这在一定程度相悖,是很难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以往我国的学生习惯了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导致很多学生由于无法适应PBL模式而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

1.3师资不足,经验欠缺。PBL教学模式是一项新推出的以问题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方法,它需要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和新的高度,但是如此一来面临的问题就更亟待解决了,师资不足,对与PBL的教学模式也缺乏认识和见解,这也就造成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此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能有效快速的学习到这一教学方法,并且结合我国的需要,创造并完善这一教学模式还有待开发。

1.4教学条件不足 PBL教学模式对于临床医学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高度要求,它需要学生结合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设备相结合,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以满足学生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对提出的问题有个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于PBL教学的开展,对于教学场地和设施也是有很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医学院校都不具备这些设施和场地的构建,影响了学生对资料的参考,再加上教学场地局限,不利于开展教学小组的讨论,使得课堂气氛大打折扣,这也就无法发挥PBL模式的作用了。

1.5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对于我国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本身是初次深入接触医学方面的内容,信息量本来就比其他方面的学生大,而且还要系统学习医学课程,政治等公开课程也不能耽误,由于日后工作的需要还要进行外语的考级,而PBL模式则需要学生完全投入课堂,整个课堂都要以学生自己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这给本来繁重的课程又增加了负担,但是我国的学生本身就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这样大量的学习量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无法达到PBL模式预期的效果。甚至还可能打击学生仅有的学习兴趣。

2 对于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中应用的建议

2.1精心设计问题 对于课堂上的问题要经过仔细的酝酿、精心设计和反复论证,在符合专业的需求的同时,要将知识点灌注其中,另外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另外问题也可以是由专业教师组讨论提出,再由学生对问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找出答案,但是问题一定要有深度,在不偏离主体的情况下避免重要概念的遗漏。而且问题应当成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动力。

2.2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由于我国的学生长期受制于传统的教学观念,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但是PBL 模式又对学生在开展研究工作、与同伴协作学习、建立和表达个人独特的学习成果等方面的能力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PBL实行的最初可能使学生感到不适应。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学生转变观念,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1-2],从而适应PBL教学模式,并发挥其真正作用。

2.3加强教师培训 PBL模式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阻碍就是师资不足,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培养,使其具有崭新的教学理念,医学院校可以定时邀请PBL教学的专家对本校教师人员进行授课解惑,教师则应该在每次的学习后进行总结,长此以往逐渐的从观念上认识、接受 PBL 教学模式的思想,通过了解PBL的最新进展和内在精髓,来缓解师资不足的矛盾,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响应教师参与到新模式的学习和创新中来,共同努力,发挥PBL的真正作用。

2.4改善教学条件 要想使得PBL模式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首先相关人员和部门对PBL模式中硬件需求的配备,保证学生能顺利查找资料、动手实践,有目的的扩大图书馆藏书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计算机等,开放对参与PBL教学的同学对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等的使用。除此之外,还可以修建PBL小组专用的讨论场地,以达到形成良好的讨论环境和课堂氛围的目的。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PBL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发现它不同于传统的形式,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也有其优势,有待开发,因此本文找出了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改善PBL教学的不足之处,发挥其真正的效果,从而使得医学免疫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