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2: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发展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and peer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child development psychology. Loneliness is a negative, diffuse psychological state, if in this state for long-term, child will have maladjustment. There is more loneliness studies abroad; in our county, the study has developed faster in the past ten years. Combined with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 data, we found: Subjects age span is imbalance, there are more research on the elderly and less on young people and children relatively. This research study is to expand from the children.
关键词:同伴关系;友谊质量;社交自我知觉;孤独感
Key words: peer relations;friendship quality;social self-perception;loneliness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104-02
1研究目的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同伴关系都是儿童社会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是每一位儿童青少年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的状况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在孤独感领域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平衡,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间的相关关系,最终为缓解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增加在孤独感研究领域中对儿童的探索和研究。
2研究设计
同伴关系作为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个水平:个体特征水平、人际交互水平、双向关系水平和群体水平。
本研究选择了同伴关系水平中的双向关系水平和个体特征水平作为考察同伴关系的指标。友谊质量处于双向关系水平,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社交自我知觉处于个体水平,是对自己社交状况的主观评价。
3研究过程
3.1 被试在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各平行班级中分别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在每个班级中按照同学成绩的上、中、下水平,在各水平中随机选取11人,即每个班级抽取33人,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99人。发放问卷99份,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97份。其中四年级33人,五年级33人,六年级31人;男生48人,女生49人(见表1)。
3.2 研究工具
3.2.1 儿童孤独量表
Asher等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3.2.2 儿童自我知觉量表
PCSC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是Harter 1982年编制的儿童自我知觉问卷。
3.2.3 友谊质量问卷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的简表,共l8个项目,原量表有40个项目 。
3.3 施测程序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老师做主试,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由主试讲明要求,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卷。
3.4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4研究结果
4.1 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儿童孤独感问卷每个项目按照五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从1-5分,这样16个题目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为16分,分数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强烈。本次调查结果见表2和图1。
由图1可见,较多的儿童集中在分数低的一端,即体验到较低孤独感的儿童比较多。按照Asher的分类方法,现将所得孤独分数标准化,据Z分数将儿童分为三类:高孤独型(Z>1),一般孤独型(-1≤Z≤1),低孤独型(Z2,表明儿童具有严重的孤独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验到低孤独感型儿童占13.4%;一般孤独型儿童占73.2%;高孤独型儿童占13.4%;3%的小学儿童体验到严重的孤独感。此结果与Asher和我国学者邹泓调查结果相近。
4.2 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见表3)表明: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66,p=0.511>0.05),也就是说,男女生之间孤独感体验差异不大。
研究结果(表4)显示,儿童孤独感不存在年级差异(F=1.403,P=0.251>0.05)。
4.3 友谊质量的整体分布《友谊质量问卷》共18个项目,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这6个友谊维度,该量表为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将冲突与背叛的项目反向记分后,再将l8个项目相加得到友谊质量总分,分数越高则友谊质量越好。本次调查结果见表5:
4.4 儿童友谊质量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见表6):在友谊质量的亲密与袒露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的亲密与袒露程度要高于男生。男女生的友谊质量总分也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的友谊质量要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见表7),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5 儿童自我知觉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社交自我知觉是选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中的一个维度,该量表为4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4分,计算该维度所有项目的总分,得到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分。社交自我知觉分越高则社交自我知觉水平越高。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8)男女生社交自我知觉差异不显著(T=1.580,p=0.117>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9)社交自我知觉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2.209,p=0.116>0.05)。
5结论
①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交自我知觉较高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较低。②积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友谊质量越高则其体验到的孤独感越低。③儿童社交自我知觉这一主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比友谊质量这一客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更显著。④社交自我知觉除了与友谊质量的消极维度(冲突背叛)不存在显著相关外,与其他所有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和友谊质量的积极维度为显著正相关,而与孤独感则为显著负相关。⑤友谊质量的亲密袒露维度得分以及友谊质量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亲密袒露程度和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⑥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处于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08-120.
[2]“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中国城市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1998,10:39-44.
【关键词】音乐;儿童;心理学
0-1岁:在艺术感知发展方面的特征是感官原动性,即感知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艺术品的呈现只是作为一般的刺激物,只是起到促进儿童一般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儿童还不能把艺术品当做审美对象。这一阶段所有的艺术偏爱都是由“本能性”的感觉特征决定的。
1-2岁:艺术感知方面,儿童沉浸在符号媒介中,形成符号系统。在音乐学习中具体表现为:学习非句法的音乐样式,学习与经验情境相联系的音调,学习基本的节奏技能。节奏知觉能力与身体动作制作能力方面,试图使身体动作与听到的歌曲合拍的努力
2-3岁:对符号的探究与扩大,在音乐学习中具体表现为:灵活的歌唱,进行演奏的实验,能掌握音乐主题。
3-4岁: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指人们具有对声音的实际音高的感受能力)审美形式感形成,在音乐学习中具体表现为:掌握音乐形式样式的一些特质。音乐旋律知觉方面,能辨认八度及八度以上距离的音是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的。对节拍进行知觉与身体动作反应的能力方面,可以根据歌词做固定位置的身体打击,也可以做一些走路的移动动作,合拍地走圆形队列。对节奏进行知觉与制作的能力方面,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音色知觉方面,幼儿能辨别音乐中有鲜明对比度的人声和乐器声。力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已经有比较声音强弱的能力了,能自如的辨别说、喊、悄悄话与唱的区别,并且能够用嗓音去表达这些区别。速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稍快、中速偏慢的音乐。
4-5岁:能辨认五度及五度以上的音是有明显“空间差异”的。旋律轮廓线辨别方面,能够辨别级进的上行、下行旋律轮廓线,已经能够辨认跳进旋律轮廓线,但只是轮廓线而不能准确辨别音程,所以唱歌时音程跳度是不稳定的。节奏知觉能力与身体动作制作能力方面,能成功地模仿打出2-4个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型。用身体动作合拍方面,可以扩展到包括更复杂活动的圆圈队列的活动,如弯腰、转向、改变队列方向和同伴一起行走等,也可以走出像螺旋形那样更复杂的队列。节奏感发展状态方面,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音色知觉方面,幼儿能更好地辨别不同的人声与乐器声。力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能辨别歌曲、讲话、打击乐中的强弱,并且能够用歌曲、打击乐演奏等制作方法去表达强弱。速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可以分辨渐快、渐慢,并能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6岁:在音乐旋律知觉方面,能辨认三度距离的音是有明显“空间差异”的,另外已经能够从前奏、间奏中轻松地辨别熟悉的歌曲。节奏知觉能力与身体动作制作能力方面,大多能准确的模仿3-4个音符组成的节奏型。对节拍进行知觉与身体动作反应的能力方面,能够表演有情节的、多角色扮演的游戏,做占据更大空间更复杂的动作,可以走出两个圆圈的圆形队列。对节奏进行知觉与制作的能力方面,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音色知觉方面,幼儿能很好地识别不同的声音和人声。力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已经能辨别并理解强弱的所有变换关系。速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
6-7岁: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的堆砌好听。在音乐感知方面,脱离了对事物、人物的“直接知识”,可以借助符号间接地理解事物、人物了。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看,儿童对音乐作品的主题感兴趣,而对音乐的风格、音乐个性不加注意。
7-8岁:有鉴赏和谐音和不和谐音的能力;音乐旋律知觉方面,儿童在实验情境下已经能够分辨全音、半音的音高差别,辨音功能在这个时期已经成熟。
8-9岁:在唱歌和演奏乐器时,节奏感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获得基本的音乐经验的儿童能根据对音乐形式样式的确认进行比较自如的音乐制作活动,并在音乐制作活动中具有来自内在的兴趣或具有感受音乐中情绪情感的敏感性。
9-10岁:节奏、旋律的记忆有了改善,逐步具有韵律感;能够感知两声部的旋律。
10-11岁:建立和声概念,对音乐的优美的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12-18岁:欣赏、认识和情感的反应能力均逐步提高。
以上得出的特征总结是根据实证研究方法得到的概率性的参考,并不能代表每个个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参考儿童的音乐发展特征,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音乐表达形式的运用,把这些综合起来制定完善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要达到最终的最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我们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音乐视阈下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对儿童的音乐教育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正像植物学家会告诉我们一株植物的生命全程特点:从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再到瓜熟蒂落、凋零枯萎,我们可以知道何时播种、怎样施肥、剪枝、何时收获,才能让植物长得茁壮、花开得旺盛、果结得饱满一样,了解了人生各阶段的发展规律,我们也可以在顺乎自然规律、尊重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获得对于人生各个阶段的养生之道的启示。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遵循辩证的思维方法,在人生发展每一阶段都提出了发展任务,若任务完成良好,则身心健康,人格、智力发展顺利;反之,则会对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消极影响。对于养生之道,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尽量通过创设、选择良好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来完成发展任务,完善身心健康。所以就结合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来谈谈人生各个阶段的养生。
生命之初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这一阶段,基本生理需要满足得充分,则能形成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赖感,这是形成健康品质、和以后各阶段发展的基础。反之,则对人和世界形成不信任、不安全感,并会延续到以后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为以后的人生中,拥有亲和社会的人格和形成安全感打下一个最初的基础。为了使婴儿形成这样的积极品质,家长就要让孩子在生命的初期得到满足、安全的情绪体验。
随后一个阶段,孩子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主性。随着孩子的成长,他慢慢从一个无助的婴儿,成为有一定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满好奇、想要探索无尽未知世界的幼儿。这时的孩子渐渐有了“自我”的感觉,会对家长说“不”,这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
这个阶段发展良好,儿童就会形成独立自主、自信的感觉:反之会引起羞耻、自卑感。所以家长们要多多鼓励儿童的探索活动,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的活动适度限制和控制,避免过度。
到了上幼儿园阶段,孩子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发展良心和获得性别角色。
在前两个阶段充分发展了基本的信任感和自主感的儿童,能够建立自己适当的角色,不能建立的儿童会产生过度的内疚感。可见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延续性,所以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会出现适应不良等许多问题。这提示很可能是因为孩子此前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合理之处,问题在源头上,只是通过转换到幼儿园的环境而表现出来罢了。
小学阶段的孩子很重要的是获得勤奋感、自信心,这时得到的自信会是一生的自信心的基础。这里的勤奋感是指学习的能力还有对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的信任感。
若儿童能不断取得成就,获得奖励,会越来越勤奋自信;若屡遭失败,常受到批评指责,会形成自卑感。
青少年时期人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感,简单来说就是了解自己、尊重自己、悦纳自己。
这个时期,人的身体发育急剧,产生了急风暴雨的变化,其影响必然会波及到心理活动。中学、大学阶段的人会有成人感,会深入考虑自己的才能、个性特点、理想、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作规划。
发展良好形成积极的同一性,是牢固、富有创造性的:消极的同一的青少年易冲动、自尊心很弱、道德推理不成熟、生活适应和成就低下。就像是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不同方向上的决定和行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人生旅途。
青少年在探求、实现自我同一感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败的情况,这无关紧要,关键是身边的人要鼓励并支持青少年亲自去做一些试验,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和自由。
青年都期待激动人心的浪漫爱情,这是人生中绚烂多姿的一页。拥有知心爱人和亲密朋友的人,会感到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伴随着个人方方面面的成熟,“成家立业”成为青年人的渴望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功课。要好好地完成,既要依靠自身努力,又要有家人、朋友的支持。完成得好的青年人获得积极健康的心态――亲密感,反之,得到的是消极的心态――孤独感。
中年应是硕果累累的时期,事业上应该有所积累,生活越过越好家庭方面应该拥有和谐的家庭生活,令人骄傲的子女。通过由青年到中年的不懈努力、拼搏、奋斗,获得了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中年人会体会到极大的成就感、满足感。这是艾里克森所谓“繁衍”的感受之意;另一方面就是失望、停滞的感觉。从以上各阶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心理学家从贴近现实生活的角度,强调了客观物质环境、身体健康发展等等的意义,但更看重的是心理的成长与和谐,所以没有通常的那些诸如调理饮食、运动技巧类的养生技巧,而是着重于“养心”――一生拥有不断发展的和谐心态。
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总结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教育活动当中,要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让学生实现自我实现。[2]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培养思想上、专业上全面发展并且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3]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要扩大教学领域,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尊重、关心学生,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另一方面,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营造灵活、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其次,教学方式要多层次、多样化,创新化。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学生主要的受教育时期是儿童青少年阶段,这一时期恰好也是他们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怎么样让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需要从个体心理发展与心理适应的角度来给予研究和指导。
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德育工作、美育工作如何展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开发智力,如何安排课程、如何编写教材等等问题的回答都要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6]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当前,大中小学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和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更加关注的问题。
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比如关于情感发展与情感教育、校外环境中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健全人格以及生涯规划、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心智进化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除此之外,还有认知心理学关于大脑工作原理和对学习、记忆、认识功能的研究;生理心理学对视觉、听觉、运动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研究;语言心理学对语言记忆结构和语言学习模型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学生人际关系和个体社会化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新进展、新范式、新概念、新方法的产生,必将会对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作者:尤祺李美华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人的心理伴随着客观世界、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人的身心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阶段性,以年龄为界限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可以为教育事业及相关事业服务,其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为与其相关的教育、服务、医疗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发展心理学在新世纪更侧重于应用领域方面的运用,更致力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家具设计便是其应用的发展趋势之一。笔者一直以来较为赞同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卢格的观点:“发展心理学以人的一生发展为方向的研究要求,对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要求都应同过去及未来的发展阶段联系起来进行。”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其内含的科学观点和研究思路可以作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和参考。
国外对于大学生家具的研究较国内要稍早,这与国外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早于国内有关,其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也更广泛。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不同人群和阶段的心理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和细化。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朝气和能量的群体,其在大学生涯中很多方面都会对接下来的人生阶段有影响,充分注重其心理需求,设计出符合其身心需求的家具,心理研究人员和设计师共同致力于研究的领域。大学生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在生理上,已经成年,各项人机尺寸与成年人无异,在各类产品和家具的使用方面,也具备了成年人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已经具备了较为健全的能力,在大学阶段接受的更多的是专业知识技能和进一步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心理发展方面,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相对成熟性,另一方面则是不稳定性,前者指的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广,心理成熟度上较前一青少年阶段有了明显的提升,后者指的是该阶段心理发展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影响,呈现不稳定性。结合家具设计自身的特点,在空间布局、家具功能、使用方式、安装和维护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方便安装和维护、如何有效利用寝室空间和合理规划、如何优化家具功能。
一、方便安装和维护:关于这一点的考虑主要是出于对寝室家具使用特点来说的,随着高校学生公寓的建造和普及,寝室家具作为最重要的配套设施,本身对于其使用寿命、安装维修的便捷性、家具质量、安全因素等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寝室家具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使用,加工的环保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因素考虑。结合成本和批量化生产,材料使用安全环保的材料,加工过程中避免使用危害大的化工制剂,结合安装维修的便捷性需求,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寝室家具的诸多部件以国际通用的32mm方式固定,各个部件之间采用标准间组合和连接,同时注重各个模块之间的兼容性,在有多种组合方式的同时,尽量简化模块的结构。
二、有效利用和合理规划寝室空间:大学生在该阶段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一个重要的特点,即既要保持心理上的独立性,又迫切希望能够融入集体,因此四人间的学生公寓在人数安排上可以说是比较合理的,从某种角度来看,符合其心理需求。而且寝室空间作为日常生活之用,本身就需要具备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空间规划,比如学习区、休息区、洗漱区以及其他。我们在进行寝室家具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有效利用空间,例如阳台空间,完全可以通过巧妙地改造,在晾晒之外作为储物和小型交流的公共空间;其次是要合理规划空间,既要保持学习的安静和休息空间的私密,又需要有交流的公共空间,以满足其在心理上的不同需求。因此可以考虑在设置家具时,多增加一些活动的装置,以便通过自由组合,变化出多种使用功能,以满足除了学习休息之外的其他需求。
三、优化家具功能:随着居住实践的延长,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大学生反映家具不够用,或者说是使用空间不够,总觉得寝室很拥挤,塞满了这种各样的生活学习用品。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如何优化家具功能,是的家具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引导作用,引导使用者正确使用家具,而且学会规划家具使用空间,通过家具模块之间的变换,变化出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这是从个人使用的角度来分析的,我们还需要考虑作为一个整体的其他需求,例如室友间的沟通交流、小型寝室活动的开展等。在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公共家具的设置,而这一点又可以与活动家具结合起来,在设计中,可以将学习或者储物区的家具与公共家具结合,通过模块和家具的活动性,根据需要,变换样式,从而实现功能的优化。
总体而言,大学生寝室家具设计既要考虑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其心理特点和需求,运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优化寝室家具的功能,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心理变化,使得寝室家具不仅可以满足起生活学习所需,又能够对起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美国 艺术教育 实践特色 启示意义
当今时代是一个读图时代。艺术教育尤其是视觉艺术教育显得日益重要。在当代,美国的艺术教育可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其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颇具特色并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依法保障艺术教育的合法地位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迎头赶上前苏联,美国将学校教育的重心放在科学与数学教育上,使各级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目受到生存的挑战。战后,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诺恩菲尔德继承杜威等前贤的进步教育思想,以有益于儿童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这一理由为学校艺术教育争取地位。进入60年代,由于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以及受布鲁纳教育理论的影响,使学科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只有学科知识才有资格进入学校课程行列。在这种形势下,艺术教育只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能保住在学校教育中的合法地位。假使艺术是一门学科,艺术教育就不仅仅涉及艺术创作,还应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等学科的知识。经过多年的努力,美国的艺术教育终于从艺术学科的观点中生发出了以很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
1992年,美国全国艺术教育协会联盟颁布面向全美学生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确立了国家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该《标准》指出,艺术教育有益于学生,因为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艺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由于普通教育学生侧重于语言和数学智能的发展,而学生思维方向是线性的连续的,艺术培养的是直接的感觉经验。艺术目标旨在直接联系人与经验,架起词语和非词语之间以及逻辑与情感之间的桥梁,以便更完美地理解整个世界。艺术教育还有益于社会,因为学生学习艺术能对事物和地点直接体验。每天世界范围内观众接受大量原始视觉信息,不能领悟形象表现与传播力量的视觉文盲难以适应这个社会。理解传播中的形象信息,不能仅仅依赖声音识别能力。因而视觉艺术教育将成为所有学生的基本需要。
今天美国的艺术教育迎来它的“黄金时代”。《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程序,将学校艺术教育写邦法律。该法令承认学校艺术教育是一门核心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享有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和外语同样重要的地位。
二.实施“艺术推进”工程
为了挑战传统教育观念,改善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间的不平衡状况,1967年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启动艺术教育“零点项目”研究,旨在从零点开始,将艺术教育当作一种认知行动来研究。该项目主张:(1)儿童在早期以艺术创作为主。儿童越是积极地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且,年龄尚小的儿童在绘画构图上很有艺术家的天赋。(2)艺术感受、艺术史教育和其它外在于艺术的活动要与儿童的创作联系起来。(3)艺术教师要精通艺术思维。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视觉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觉空间思维。(4)艺术学习要尽可能围绕有意义的专题进行。(5)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以螺旋式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反对制定连续性的艺术教育计划。(6)艺术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技巧与概念,而要进入个人和他人的情感世界。(7)反对向学生传授如何判断艺术,但应让学生懂得艺术品传播跟流行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有关。(8)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师的任务,它还需要艺术家、管理人员、研究人与学生自己密切合同。(9)艺术教育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每个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艺术形式。学生只精通一种艺术形式,比对多种艺术形式只一知半解要好。
三.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儿童心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儿童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在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假设,正是这些假设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教育领域。其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定人类的成长是一种固有的趋势,认为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体验并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决定。该假设的启示在于,要让儿童自己指导自己的成长,成人的干预越少越好。发展心理学又假设,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着顺序相同的心理转变,即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心理学还假设,人类的行动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儿童天生富有探索性与好奇心;一方面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增进技艺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发展心理学家将这些假设应用到艺术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比如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发展与非普遍性发展之间的区分,就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用认知发展理论指导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这种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程度。帕森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是依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相同,即使年龄增长,其理解方式也基本相同。人类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后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进步;每前进一步,对艺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
四.注重发挥艺术的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理解美,因而导致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由于将审美的观点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致使许多人认为艺术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与美的学习。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教育人士认为,美只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愉悦上,就容易忽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艺术的认知功能。
诺思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的成长为中心,主张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审美体验,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给他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使其心智获得健康发展,从而能够学会创造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零点项目”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增长知识的手段。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而特别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帕森斯主张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
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五.营造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教育为主,关注的多是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观念的演变,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已发展成为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关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最佳手段。
此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六.美国艺术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对美国而言,艺术教育在中国教育领域里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无论在艺术教育实践方面,还是在艺术教育理论方面,中国的艺术教育都还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一是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往往将艺术教育的注意力仅仅局限于艺术的情感层面。二是艺术教育的内容过窄,往往重视的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艺术技巧为目的的艺术创作。三是艺术教育没有获得应有的学科地位。
一、关于专业理论课的说明及其课程地位
在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上,文化类课程、专业理论课程、艺术类课程缺一不可。根据不同的学历层次和培养目标确定合理的比例,其中专业理论课应占相当比例,并且建立一整套专业理论主干课程体系,既有传统的 “三学六法”所谓三学是指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而“六法”是指幼儿语言、数学、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教学法,还要有幼儿园管理、游戏理论等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具备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及其研究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专业理论课程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幼儿教师工作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初步的学前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幼儿园运作管理的知识。专业理论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二、专业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学前卫生学和其他课程的开设顺序不合理,导致其他学科的教学出现问题。目前我院的学前卫生学开设在第四学期,而在第三学期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了解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学前幼儿的生理特点还没有学习。很多教学法课程的开设与学前卫生学同在第四学期,很多需要的知识的学习可能滞后。
2.课程设置上部分课程重合内容过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学习心理学,第二个学期学习学前心理学,这两门课基本把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心理学知识涵盖了,学生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也够用了,而到了第四个学期,又开设了学前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和学前心理学从各个心理品质来讲解心理学,学前发展心理学从心理发展阶段讲学前心理学不过是把同样的内容换个体系再讲一遍。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学生对学习学前发展心理学积极性不高,因为重复的内容太多。而在学前语言教学与学前儿童文学两门课程中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阶段都用了很多课时,同样的内容学前心理学里有重点章节,课程内容重合太多是一种教学的浪费。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之间在教学上是脱节的
在教师之间没有协商与交流,都是各顾各的,很少有集体的合作交流。讲授不同课程的教师之间没有沟通交流,很多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学科重复教学,例如皮亚杰的理论在心理学中讲、学前心理学里有,在学前发展心理学中还会讲到。还有就是在相互关联的课程中,教师没有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进行交流,导致学生很难将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知识体系,做不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学前教育的专业课老师涵盖艺术、教育、心理等各个专业,对于每一门专业课来说都是很成熟的教师,但是各个专业出身的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各门课的课程地位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导致教学上的脱节。
2.专业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理论讲授较多,系统性、理论性强,实践性、应用性差
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不好,就会在以后的学科教学中出现问题。例如在幼儿舞蹈教学法中,很多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对幼儿舞蹈的精细动作不会设计与教授,这说明学生在学前卫生学的学习中没有掌握幼儿精细动作的特点。又如学前数学教学法中,幼儿数学教学中必须把握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注意表象知识的运用等,它的理论知识准备就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对幼儿思维特点的介绍,如果学生在前期课程学习中没有理解和掌握,学习新的知识就会有困难。
3.理论教学与具体实践脱节
学生每天身处校园,接触幼儿太少,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没见过。理论知识掌握很多,但是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脱离,如同纸上谈兵。学生毕业进入幼儿园工作以后反映,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到了幼儿园以后幼儿园的老师学历可能没他们高,学的理论知识也没他们多,但说起幼儿教育方法、策略却头头是道,而我们的学却说不出什么。以至于学生觉得自己学的很多知识没有用处,其实是没有将学的知识和幼儿教育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理论不能应用于实践。
三、解决的措施
(一)合理开设课程
依据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开设课程,所以建议将学前卫生学由现在的第四学期开设提前至第一或第二学期,这门课程的开设在“三学六法”当中应该是开得最早的一门课,早于学前心理学或者与其同步,必须是学前教育学和其他六法课程之前。学前卫生学是一门涵盖幼儿生理发育和幼儿园卫生管理的课程。通过学前卫生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规律有全面的掌握,还可以学习到幼儿园、早教机构对幼儿生活及环境创设中卫生的要求,还涉及部分幼儿心理发育问题。
这一课程改革在其他院校已得到实施。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在其他专业理论课程之前。天津师范大学两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学在第一学期开设;首都师范大学四年制本科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第一学期开设,幼儿卫生与保健在第二学期开设,学前教育学在第三学期开设;宁波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学前卫生学开设在第二学期,学前心理学开设在第三学期。
(二)整合部分课程
1.不再开设学前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发展心理学三门课程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程,只开设学前心理学一门课程,加大课时量,由原来的52课时增加到72课时,在这门课里涵盖上述三门课的内容。或者只开设心理学讲授基础心理学内容,学前心理学讲授学前儿童心理品质和发展,拓宽讲解的角度,涵盖学前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2.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和学前儿童文学整合 成一门课程,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介绍学前儿童文学。因为在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很难不涉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特点,而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也不可能不介绍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把这两门课整合成一门课程,加大课时量,学生可以把这两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师之间通过教研室活动多沟通交流,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衔接
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之间就要进行合作,互相沟通教学内容,交流教学思想,教师之间形成合力。面对专业理论课互相之间无法沟通的现象,让不同专业的教师相互交流,使各课程内容有所侧重,避免课程间相同内容的重复,减少资源的浪费。可以通过组织教研室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既要有同一教研室的活动,又要有不同教研室之间的教研活动,不同教研室之间的活动可以帮助老师对整个课程设置有所了解,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沟通,而同一教研室活动可以相互沟通配合,促进教学向专精深方向发展。
(四)掌握基础理论,让学生学懂、会用
1.教师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精、突出课程的核心内容,不要繁多,但需要让学生掌握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学懂了、记住了,以后才会很好的应用。
2.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传统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见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开展校内实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课内模拟训练
大部分的专业理论课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和模拟一些幼儿活动和教学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这种实训方法可以和教学同步进行,不像在幼儿园开展实训时有很多的条件限制,可以配合教学的进行。
2.加强幼儿园教学实践
(1)为了让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同幼儿保持联系,新生从入学教育阶段就要开始接触幼儿园,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幼儿园见习、幼儿园开放日观摩、毕业长期实习等活动熟悉幼儿园,了解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教学时间可以如下安排:第一,新生入学就要安排参观幼儿园和各种幼儿教育机构。让学生了解幼儿园软硬件、日常教学管理和幼儿日常行为表现等,对于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第二,当幼儿园有开放日活动时让学生去观摩,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和活动。第三,每学期安排不同的教育[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见习,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去组织。第四,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安排集中实习。第五,假期时,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己联系幼儿园顶岗实习,进行短期的实习锻炼。
(2)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最好是:第一,选择区级示范幼儿园(公办园、民办园各一所);第二,选择民族特色幼儿园,我们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区内少数民族幼儿园数量不少,选择一所蒙古族幼儿园、一所回族幼儿园;第三,选择普通幼儿园,最好是公办民办各一所。选择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幼儿园教学、管理特点。
(3)最好能对大、中、小三个年龄班,普通班、蒙台梭利教学班进行轮流见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可以了解不同班级、年级幼儿教师工作特点。
学生到幼儿园去参观、见习、实习,可以对幼儿园和幼儿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到幼儿园可以观察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知道幼儿园工作的性质;体会幼儿教师工作特点;学习观摩幼儿园教学活动,学会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到幼儿园参与、组织各种活动,了解幼儿教师的职责,提高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掌握幼儿园常规教育内容,初步学会各种活动的设计、编排、组织。通过实践将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是2010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金顺子。
内容简介:内容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此外作为对执业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内容也涉及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职业操守等内容。
2、《咨询心理学》是 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凤池。
内容简介: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相关学科学生及专业工作者学习心理咨询的专业教材,也可供临床医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学工作者、社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思想认识方面:
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专业技能:
本人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是管理好班级,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怎么样的班级才算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呢?函授学习之后,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
①班集体有了一个较稳定的、团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能独立开展各项工作计划;
②班级目标已成为学生个体的奋斗目标;
③学生是非观念强,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班风。这样的班集体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班主任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三年的函授,我还学到了班级组建技能、心理辅导技能、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等,它们给予我无穷的智慧,让我的学生越来越信赖我。
三、业务知识方面:
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县级一、二、三等奖,个人智客在苍南县首届教师智客、博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作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县级一、二、三等奖,个人智客在苍南县首届教师智客、博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是管理好班级,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怎么样的班级才算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呢?函授学习之后,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①班集体有了一个较稳定的、团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能独立开展各项工作;②班级目标已成为学生个体的奋斗目标;③学生是非观念强,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班风。这样的班集体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班主任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三年的函授,我还学到了班级组建技能、心理辅导技能、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等,它们给予我无穷的智慧,让我的学生越来越信赖我。
四、存在的问题: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段,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过场,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新 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可能是现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脱钩的弊端。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分享行为;移情;教育活动;教育实验法
一、问题的提出
分享行为是个人自愿与他人共享自己所属物的积极社会行为,是个体的主动行为,目的是有益于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一般来说,具有分享行为的儿童,能够更好地了解别人需要,更具有同情心,和他人相处也较愉悦。较之不愿分享的幼儿,能够分享的幼儿与同伴具有较少的冲突,有着良好的同伴关系。
一项调查显示,虽然3~6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大,分享行为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中国儿童的分享行为不容乐观。幼儿分享食物、玩具或其他物品的人数不超过50%,即使在6岁的时候也如此。在分享的人群中,分享者也仅是感觉分享(将食品、玩具和其他物品给别人看、听、摸、嗅),真正的分享(将食物给别人吃,玩具给别人玩或一起玩,物品分给别人)很少。同时,分享给别人的动机也多是自利的。
移情教育活动是一种促进幼儿认识和理解他人的情绪,使之产生的情绪反映与他人一致的方法。移情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到,同样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使幼儿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体验他人的情感,为他人着想,从而产生助人、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动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揭示多形式组合的移情教育活动是否能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
(二)研究任务
1.设计多形式组合的移情教育活动
2.判断多形式组合的移情教育活动能否促进幼儿分享行为
(三)研究工具
《幼儿分享行为观察表》(观察者观察被试的分享情况,并按照各项指标在相应的表格内做记号。)
(四)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研究者创设一定的情境(找朋友、寻宝、玩玩具),在情境下观察被试分享行为情况。
2.教育实验法
对实验班开展每周3次,为期一个半月的移情教育活动,而对照班则保持常态。
(五)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大班各4班,共8个班。其中,中、大班各有2个班为实验班,2个班为对照班。在每个班级内抽取幼儿20名,共160名幼儿。中班幼儿平均年龄4.5岁,大班幼儿平均年龄5.6岁。
(六)多形式组合的移情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移情教育活动选定的形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可选择的形式有:故事讨论,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或讲述后提出问题,幼儿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某种角色,感受角色在一些情境下的情感体验;艺术表现,幼儿通过美术创作、音乐表现、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现实体验,为幼儿提供与他人分享的机会,让幼儿感受到与他人分享是一件开心的事;艺术渲染,教师选择音乐烘托气氛,调动幼儿的情感体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量化研究分析:前测和即时测试中幼儿分享行为变化及差异检验结果。
从表3可见:对照班被试前测和即时测试中分享行为变化经检验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班被试前测和即时测试中分享行为变化经检验差异非常显著。
从以上数据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幼儿经过6周的移情教育活动,分享行为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没有显著性变化,因此我们得出:移情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我们对移情教育活动前后幼儿分享行为的观察和比较以及简单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幼儿园等托幼机构可以运用多形式组合的移情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幼儿园等托幼机构对幼儿实施移情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促进幼儿分享行为,这对幼儿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移情教育活动面对的对象是幼儿,移情教育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移情教育活动活动。移情教育活动还可与其他方式方法结合,以确保活动的延时效应。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时间:2002年4月24日 14:38—14:44
提问:guest
回答:曹子芳(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发展心理学专家)
guest:我儿子快9个月了,他从来就很少哭,请问:您看这样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14:38:05)
曹子芳:很少哭是很好的,说明他很开心。看9个月的孩子是否聪明,一是看他动作的发展,能不能独立地坐,爬得好不好,手抓东西是不是很灵巧;是不是开始能听懂一些话,在清醒的时候是不是很好奇,喜欢看,喜欢听,喜欢用手抓东西;你和他讲话他是否有一种应答反应,对你笑。如果是这样一些情况,就说明他很聪明。(14:39:39)
guest:他有时候听你说话,就白头一歪,好像是很好奇的样子。(14:40:06)
曹子芳:对9个月来说,主要是动作发展,语言的发展还不开始,但已经能听懂一些话,所以平时要多跟他说话,多跟他在一起玩。(14:41:36)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