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3: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个人认为: 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应以学科渗透为主;同时有固定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训练。学生学习的差异主要问题不是智力,而是学习策略的差异。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已经在使用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而不自知,同时又必须认识到没有一种学习策略可以适用所有的情况,学习策略需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和使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恰当地采用适合个人的策略,使学生在领悟和综合思考后能自发地、创造性地选择一定策略和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往往会轻松、高效地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就此我谈一下个人对高中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内容和通常做法。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学习者的有意控制下,象“放电影”一样主动地以语言的方式,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先前学过的材料,以帮助记忆。特别是一天学习任务完成,复述整天内容;一周学习任务完成,复述整周内容,小步子,快反馈的复述策略在日常学习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绩大幅提高,得到学生的认可。
1.累积复述
即当刺激出现时,要把到目前为止所看到的所有刺激项全部依次重新说出来。例如分析一道物理题,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如果有位移可以考虑用动能定理;如果有时间可以考虑用动量定理;依次类推。
2.部分复述
当刺激项出现时,你重新说出先前所呈现过的刺激项中的至少一个刺激项的名字。如背出第一个英文词,学生可以复述课文中有这个单词的整句话。
3.叫出名称
当刺激项出现时,说出该刺激项的名称。例如,当看到图片时,就说出包含的意义及规律。
二、精加工策略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能力更强,可以尝试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把握精髓的浓缩书本信息的方法即精加工策略
1.划线法
小学老师就教划字词,但进入高中学生并不觉得它有多大效益,原因是有的学生不会划线。大多数学生不能决定什么材料是最关键的,只是一味地划,在课本上划出过多无关信息。划线是学生常用的一种学习策略,应用广泛,教师要教会学生划出课文中重要的和相关的信息,特别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要求学生每段只划一句最重要的句子,决定哪一句是最重要的句子就需要较高水平的加工,学生要谨慎使用划线。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①在重要的段落前面加上星号;②给自己作注释,如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范围;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③画箭头表明关系;④注上评论,标出总结性的陈述。所以,要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划线法的训练。
2.笔记法
一到高中很多学生放弃了记笔记,一是高中内容多、课堂容量大,教师讲课快,记笔记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顾此失彼;另外一个原因是参考书上已经详细总结罗列,学生感觉没有必要再抄一遍。但实际上记笔记是阅读和听讲中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学生借助笔记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认知过程和材料加工过程,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即把自己听课或阅读时的想法、意见等,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与课堂记录内容分开),并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类别群;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像参考书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则囫囵吞枣,成了机械记忆。
3.卡片法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又不能科学高效的自学,卡片法是非系统性自学最适宜的笔记形式。它广泛应用于零散资料的收集,将要记录的内容写在卡片上,既有利于归类存放,又有利于存取、批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师生采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以达到或超额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满足本人和社会对其教育价值的认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力提升。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数学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加以引导和沟通,从而提升初中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全面掌握,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如何全面掌握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理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首先老师要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方法,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面临以前未曾遇到的困难时,更多的是要勇于面对困难,冷静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将难题攻克。好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话说“教得好不如学得好”,如果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精力主要集中到课堂上,相信会事半功倍。另外,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动来激发大家的学习乐趣,锻炼自己的学习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从而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保障。高效课堂应该是生动的、有乐趣的、高互动的、高效率的。
二、创设符合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课堂情境
通常所说的课堂情境教学是没有固定套路的。对于当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来讲,如何搭建一个符合课堂实际要求的课堂情境尤为重要。老师首先要对所教学生的情况有个基本的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情况要有所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完成对课堂情境教学的创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快乐学习,时刻保持较高思维活跃,最高效率地去吸收课堂知识。同样,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举出一些鲜明的例子,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文件,以形象生动的媒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了解掌握知识的愿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合理地运用互动功能。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将知识要点及重要的原理加入进去,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地去理解,而不是以前的那种被动式的接受。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问题:已知ABC,其中a=4,b=3,问c为多少?碰到这种问题,大部分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根据勾股定理c=5,这时老师说:“再想想,对不对?”一部分同学会发现原来题干没有指出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所以不能肯定c=5。这时候老师引导学生:“如果∠C为直角,那么c=5,如果∠B为直角,则应该为c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让他们在以后做题的过程中注意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和其他注意事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还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数学原理及概念,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三、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技巧
当前的很多初中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及学习状态不好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而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技巧。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困扰着广大学生及家长,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对学习产生包袱,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对学习听之任之,从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所以初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观察,帮助他们掌握适合他们自己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了解掌握课堂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上听讲、课下练习、作业等环节。很多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正是由于其中的几个环节做得不好,而导致自己的成绩不佳。比如,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的任务没有完成,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等等。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进行引导。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正确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只有将课前预习做好了,在课堂听讲才能更加高效。其次,对于那些不能自己独立完成课下作业的同学,让他们首先去多练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慢慢地掌握数学解题思路和技巧;学完一节课后,不要只是单一地依靠老师来了解掌握知识,要经常对自己复习,对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巩固加深,可以自己给自己来留一些作业,然后将这些知识互相更换,已达到互相检测互相学习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自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给自己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更加系统地梳理自己的数学知识,更加熟练地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最后,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所学和实践产生联系,注重观察和掌握周边的事物,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鼓励大家多注意发现平时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现象。例如,讲解黄金分割点0.618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生活中利用黄金分割的实际例子等。通过这些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让抽象的数学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数学课更具有魅力,让学生更好地联系实际来学习数学,使之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个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我们不断地去总结、去思考,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我们,相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亚男.初中高效数学课堂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都是采用“标准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难免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未能充分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从而缺乏创新能力。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应当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为宗旨。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就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化学新课程改革下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科学探究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引起学生探究学习与学习热情。课程实施作为新课程改革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教学成败的关键。对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科学探究现状如下研究,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一、巧妙设疑,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实践证明,想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所以,在高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化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钻研,将其与学生实际以及学科特点进行紧密结合,以此挖掘化学课程中潜在的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中注重将这部分知识置身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思维意识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达到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现状适当调整与优化具体的问题设置方式和设置策略。例如,在教学“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应用”一节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堂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进行如下提问:(1)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主要有哪些?(2)如何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确定合成氨工业的工艺条件?(3)如何从化学平衡角度确定工业合成氨的工艺条件?而学生想要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学生展开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平衡移动原理与经济效益,促成学生形成合理思维,让其能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加高效、快速的学习与进步,从而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俗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掌握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极强的逻辑性与规律性。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学习知识与学习技能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能在自主学习中快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让其掌握更多知识。1.结合传统学法。传统学习方法虽然有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其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以及课后复习却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些基本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促进学生探究能力与发现问题能力;课上学习则是让学生能够化解并发现新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联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主动引导学生多加预习与复习。2.传授新的学法。结合化学学习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其所熟悉的学习方法总结与归纳出整个化学学习内容,梳理出整个知识框架。例如,在化学实验中,需要运用到温度计的实验有哪些?运用到高锰酸钾的方程式又有哪些?在归纳与总结学习中,这是一种最为便捷有效的学习方法。3.倡导开放学法。化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也常常会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联系,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个开放式的视野开展教学。比如,教师可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去寻找化学在生活中的身影,并在学习之前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构思,让学生能就这一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沟通。等到学生放开心态,自学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兴趣。
三、完善教法,贯彻自主探究
教学是在不断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过程中以及不断思考与解决过程中逐步推进的。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改革、创新与完善教学方法,用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阶段教育教学下,启发讨论式、情境教学式、小组合作式等都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完善各种教法,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针对高中化学这门开放性的学科,教师可以采取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问题建立在具体的问题基础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师的教学魅力。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将自身潜能发挥出来,让师生、生生在自由交流与活动中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课题的布置,并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小组讨论交流中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其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以此促进其学习探究能力的提升,在主动思考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此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
四、小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对高中化学教学愈发严格,要求其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教学下,创新型以及探究型人才的培养可以说是社会的一大潮流,而学校作为人才输出与培养的重要场所,更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其能够将知识逐步转化为自己所有,并在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琼.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傅海清.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09):215-216.
[3]孙小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67-01
高效课堂是每一名教师都在致力于追求的教学目标,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老师首先应该掌握合理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做到教学任务有计划性、目的性,最后对于教学计划的实施,要做到合情合理,能够真正的符合学生特点,课堂教学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因此面临新的教学改革,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是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下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合理化方案。
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并根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例子,客观的分析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活动,轻效率”的现象,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地位被忽视,导致了在课堂教学中探究的不合理性。
1、普遍存在“重活动,轻效率”现象。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慢慢的凸现出来,人们开始自我反思,积极的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他们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性,在教学中他们一味的采取活动,而不注重活动所产生的效果,而且这些活动在内容和形式对于教学的意义不大,因此完全达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有些甚至还会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发挥。
2、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当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中还深受应试教育影响,中考仍然被人们所关注,因此作为中考必考学科的数学教学中,人们更愿意把重点放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上,而教学方法上也完全的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标准。据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学生教别人,自己所得的知识远远比自己实践所得到的多,这就突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的现象。
3、课堂探究目的不明确。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老师都开始意识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时候,完全忽略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这样开展的探究式教学就毫无意义了,例如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有一些陈述性的文字,也实施探究,其实这样反而把问题变得深奥了,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
初中学生他们面临中考的压力,家庭和老师都在不间断地灌输他们要把中考成绩提高上去。学生的学习更是为了获得高分,但是这种意识往往导致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的辛苦,高效教学是纸上谈兵。怎样才能实现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构建呢?
1、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学生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主观努力的,主观无动力,客观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因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乐学、善学、会学,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学生乐学的前提是具有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因此教师要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去追求。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鲜的感觉。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确定本节课将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学生乐于接受和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2、让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生活化的教学可以拉近学生认知和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被新知识所震慑,敢于挑战新知识,攻克难关。把新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感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数学知识就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意识下,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和积极,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最大的提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该从学生意识方面培养。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也是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提高的最合理的方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学习方法,例如可采取提前预习,在课上认真思考,课后复习工作要做好;另一方面是对于学生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对于比较深奥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适当科学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厌学学生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90-01
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这将会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而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已经成为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
1.中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1.1主观因素
1.1.1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即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往往选择逃避的做法,给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
1.1.2懒惰思想
部分学生懒惰思想严重,不肯吃苦,认为学习不仅无趣,而且辛苦,一上课便提不起精神,甚至有逃课、逃学行为[1]。
1.1.3学习方法不合理
部分学生没有找到合理的学习方法,因而造成自身基础薄弱,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上课时,这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似懂非懂,甚至完全不懂,进而导致课后无法及时而正确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一长,该部分学生将会丧失学习兴趣,并滋生所谓的厌学情绪。
1.2客观因素
1.2.1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不擅长子女的教育,只是简单地强迫子女学习,继而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太过娇惯子女,使其养成惰性;家庭环境不好(如父母经常争吵等),将会给子女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2]。
1.2.2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存在不完善之处,如片面强调升学率,导致学生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及方式相对落后,大搞题海战术,造成课堂毫无生趣,学生苦不堪言。另外,师生关系不睦也会导致学生滋生厌学情绪。
1.2.3社会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因而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而出现厌学情绪。不良的社会现象主要包括:黄色信息的影响、拜金主义的影响、游乐场所的影响等[3]。
2.班主任教育并转化厌学学生的措施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所以,班主任应重视并做好厌学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工作,让他们迷途知返,好好学习,从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1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在教育并转化厌学学生的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对厌学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其之所以厌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无理想,无目标。所以,班主任应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应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立足的,必将为社会所淘汰,还应耐心地为学生分析社会目前及未来的“用人”趋势,克服负面言论(如“读书无用论”等)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最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教育并转化厌学学生的目的[4]。
2.2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方法正确,才能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教学生找寻正确学习方法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耐心,应给予科学的引导,还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善于运用身边的事例来阐述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如告诉学生,自己曾经带过的某个学生天资普通,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后来由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一日千里,名列前茅。如此一来,便能够有效刺激学生找寻学习方法的热情。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该重视该方面的研究和总结,并将自己掌握的一些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当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后,学习成绩必然会明显提高,厌学情绪自然得到有效缓解,并爱上学习。
2.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应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保持。在教育界有这样一个理论,即“若想学生爱上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爱上他们的老师。”教师应喜欢教学工作,愿意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沟通,走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从而让学生以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学习。众所周知,微笑是友善的传达,是师生良好交流的基础所在。所以,班主任和学生谈心的过程中,应以微笑面对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打消顾虑,说出自己的问题。面对所谓的后进生时,班主任也应不吝自己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微笑便可能让厌学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甚至一改过去的不良习惯,而投入到刻苦的学习中去。教学中,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如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可微笑着给予鼓励,这往往比当面痛斥更有效果。大量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是教育并转化厌学学生的一个前提和基础[5]。
2.4要争取班干部、家长以及社会的配合
在教育并转化厌学学生的工作中,应重视一系列外在因素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学校,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极强,也很容易不良事物的影响。因此,教育并转化厌学学生的工作并非一件易事,班主任应积极争取班干部、家长以及社会的多方配合,从而确定合理的、高效的教育、转化方法[6]。
3.结束语
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班主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来教育并转化厌学学生,包括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争取班干部、家长以及社会的配合等。相信通过以上措施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教育并转化厌学学生,让他们回归到学习的正轨上来。
参考文献:
[1]王萍. 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3,10:21-25.
[2]何胜礼等. 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J]. 管理观察,2013,26:105-107.
[3]徐秀云. 中职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原因及对策探讨[J]. 中国-东盟博览,2012,10:50+58.
[4]郭雨花. 如何矫正学生的厌学[J]. 学周刊,2012,32:16.
关键词:高效课堂;讲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15-0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自主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更应该是高效的课堂。只有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明显提升且全面协调的发展,那么,课堂教学才达到了真正的目的,定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这一攻坚阶段,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呈现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古人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每上一节课,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大量阅读课外资料,吸取精华,达到对教材深刻、全面的理解,做到正确而生动,厚积而薄发。学生千差万别,智能有高低之分,个性异彩纷呈。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哪些适合于优等生,哪些适合于学困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课文不同,教法理应不同。重点课文力求“导”,阅读课文突出“扶”,课外阅读强调“放”,使整个教学过程螺旋上升。教师是沟通作者与学者之间的桥梁,是引路人。因此,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表现手法、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他们的思维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力争做到顺序合理,环节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得当。
二、讲究方法,创新高效课堂
语文课本所选的内容,只是全“豹”身上的一“斑”而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这一“斑”而窥全“豹”,才能促使学生博览群书,采百家之长,才能不断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否则,永远是盲人摸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组织精准的语言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这种欲望参与学习,领悟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受用终身”。因此,首先要教给他们识字、解词、理解的方法,使字词句教学与听说读写相结合,一改过去那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上下文乃至整篇课文,去比较,去理解,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其次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抓住课文的关键性矛盾、字词句篇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思考。“思,源于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疑”。而激“疑”要切中要害,学生只有吃透文章的关键性矛盾,才会思路开阔,触类旁通,把握文章的精髓。
三、建立关系、营造愉悦课堂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你的课堂学生才会充满求知的欲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交流沟通,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们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才乐于接受。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高效课堂,有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有效合作、拓展学生视野
(一)学习方法不佳
在充足的学习兴趣的影响之下,学生会对历史知识产生一定学习动力。但是,没有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成果依然不尽明显,学习方法不佳也是导致高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能力的指导之下掌握更多的知识。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解决学生智力上的不足,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更加有效率。一些学困生认为进行历史学习就要反复地对课本进行阅读与背诵,机械地记住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就可以使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得以全面建立,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尽科学的,只有提高历史学习能力,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观与知识体系得以规范与建立,服务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待遇不公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差异会使学困生越发敏感。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一些教师会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见,对学生具有态度偏差,利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学习。比如在进行课堂活动之时,教师一直与历史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互动,而忽视了学困生的存在。这对于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有着打击性影响,在教师不公平的对待之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消失殆尽,最后成为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学困生。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换策略分析
高中学生在面对学习问题之时,如果得到教师的认真指导,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们就来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换策略进行分析:
(一)转换学习方法
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很难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之时,教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方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发出适合学生能力开发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率提高。在学生的日常历史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进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习之时,一些学生面对自己完全不能明确理解的政治制度,只是不断的阅读与记忆,不能利用有效的手段对记忆的内容进行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或者师生交流的方式来明确每一条政治制度的意义与存在作用,从而了解到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困生才会转换为优秀生。
(二)转换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不足,使得学生不能开发出充足的学习动力支撑高中历史学习。要成功进行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认识到学困生学习动力转换的必要性。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通过外部动机的转换来引导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变化,来提高历史学科学习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启发性的引导语来引导学生入境,走入到高中历史的学习世界。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引导:鸦片对于人类的身体具有摧毁性作用。在清朝,我国的众多国民受到鸦片的侵蚀,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历史事件就与鸦片有着很大的关系,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在这样的课堂引导之下,学生会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与兴趣,会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发展之上。在这样的学习动机的引导下,学困生会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转换心理环境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学困生受到学习成绩的影响,会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没有信心,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特别是那些不断努力学习,却没有达到自己与教师学习要求的学困生,会对于历史学习产生放弃的念头。高中历史学科的学困生在历史课堂上是极不活跃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自己的思考结果也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不敢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互动。在这种心态的引导之下,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过大,很难在高中历史课堂上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要与学困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困生多多沟通与交流,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之上,教师要合理组织师生互动活动与生生互动活动,并且从言语与表情上鼓励学困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教师更要给予学困生课堂发言的机会,锻炼学困生回答问题的勇气,使学困生明确自己在高中历史课堂当中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认识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历史学习,可以在历史学习上取得进步。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困生才能快速进步,找到自己的价值。
三、结语
关键字:初中政治教学 差异化 回归生活 迁移与拓展
一、 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分层次进行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行为习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的办法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的认识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
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有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比如,我们提到的“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学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地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个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便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政治教师要意识到,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来掌握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子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 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相结合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对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如果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励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片段,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 政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讲“正常情绪”一课时,教师可以发出这样的提问:“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这样,通过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这几年一直在提高效课堂,本人也一直在思考与摸索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在反思、探索中,课堂的模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感触最深的,则是自己上课思路的改变,而思路的改变也让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深入反思,并经过课程中的不断尝试发现,我发现,最为关键的是,应该注重学生的需求,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尝试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我开始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留意他们经常讨论或者感兴趣的话题。而这些无形中影响着我备课时的思路、素材的选取、实例的引用。这样的课堂比以前确实改观了很多,虽然大多数孩子很认真,但是整个课堂的效率还是比较低,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
上学期末,我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们任务,让他们在任务的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单元任务驱动。而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更有优势。学生的实践机会的增多,学生遇到的问题也就会比较多,要解决问题,他们就要思考,就要寻找解决方案,而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是学生一个真正成长的过程。
这个学期一开始,我就对整个学期的教学有了一个总体计划,每个章节,会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设置相应的综合活动内容,而这些活动,都是每章节第一节课上就提出。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知道在这一阶段要遇到什么问题,也让他能够意识到,下来得解决那些知识欠缺。
一. 高效的课堂应该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
新生刚入校的第一节课,我安排了室内理论与态度端正课。课上对孩子们明确的提出了纪律要求和学习评价等。在上课之前,给每个班的孩子都排好座位,他们必须要按号入座,无论是考勤、纪律还是作业,都有登记表可以实时跟踪。另一方面,结合学科的一些活动与竞赛,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的可发展性和里面的机遇(如科技创新大赛、信息学奥赛等)以及自身能力的发展。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课与初中的不同,让学生从心理接受层次上发生改观。
二. 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些年一直在思考高中信息技术课学什么?技术?应用?还是一种能力或思维?动手过程只是简单的模仿吗?信息技术学科应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的思维。这种思维蕴含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制作中知识的纵横联系就是一种思维模式。遇到问题能在最短时间内提出解决方案也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孕育而生。
老师应该怎么做?启发?头脑风暴?引导?用特定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不一定需要特别复杂或是花哨的实例,有时很简单的一个制作,学生发现它的神奇之处,学习的激情也就被点燃了。在授课的时候,就可以贯穿这种思维模式,耳濡目染,无形中学生也会习惯这种思维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筛选思维,复杂的问题如何剖析,求出本质。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则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这种思维模式,并不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实际需求。老师在分析实例时,用发散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思考,更重要的是他也体会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确让他受益匪浅。
三. 高效的课堂更应该将知识的贯穿变得更加灵活
以前的知识讲授总是按部就班,这学期,我更注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的处理上,结合中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提出章节活动任务,就是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探究,最终以PPT形式做展示。孩子们会遇到信息的获取问题,如何搜索、如何下载、如何辨别,另一方面也要用到第三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处理的知识。在做中学,以活动贯穿整章内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相应问题要解决的时候,就会利用网络、请教老师获取解决方案。而这个过程孩子们经历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在思考、在参与,而问题的解决也是他们知识收获的过程。老师以前的知识讲解,现在已经转变成了问题的小结,让学生能在小结的过程中,将知识前后联系,拓展思维。这时,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不仅更牢固而且效果会更好。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 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另一个思路就是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从自身先养成不断思考的好习惯,看到生活中的一些事,能够去联系自己的学习内容,在这个思考、联系的过程中,为课堂积累素材。只有在生活中取材,那么课堂才会丰富,才会真实,学生的需求才会凸显。比如这学期艺术课上学生需要制作MV,需要对自己拍摄的影片进行后期剪辑与加工处理。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进度,将下学期视频编辑与制作提到了这学期。讲解内容时,结合学生实际想要表达的一些效果,结合平时学生看到的电影、电视剧等,分析、讲解,学生的印象更深刻,掌握也是最牢固的。在讲解的过程中,又穿插腾讯网站正在进行的9分钟影片大赛的作品,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一方面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开拓视野,提升自身能力。
五. 主动性高效学习才是高效课堂的目标
高效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呢?在这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中,感觉学生的主动学习才是高效课堂的意义所在吧。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改变学生,这种影响与改变的周期可能会是孩子的一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钱晓微.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7)
关键词:中学地理 方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这门学科,与其他各科联系较紧密,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对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很多学生普遍感觉到地理非常难学,针对这一现象,我从教学过程和对学生的了解中不断总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不能仅仅靠能力和勤奋,学生在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培养主动学习的技能和习惯的基础上,更要有有效的学习方法。
1.更新观念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地理学科是集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一门综合学科。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在高考文综试卷里,地理是最难的一门,它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地理原理,然后学会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从高考的角度讲,地理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本身就比较复杂。高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与初中的区域地理联系十分紧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努力,按计划加强地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2.读图、用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技能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学会读图、用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地理的学习中,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看地图,多记地图,多画地图,形成脑中的概念地图,尤其要注意对各种变式地图的掌握,这样会使地理的学习越来越轻松。
3.科学记忆是学好地理的基础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名、数据、物名等,要把它们准确记住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去科学的记忆,就会既准确又省时。
3.1调动感官记忆。课堂是地理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上要做到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这样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使记忆效果最佳。
3.2趣味记忆。地理中有些知识可以用谐音来帮助记忆。有些知识可以用记歌词的方式来辅助记忆。
3.3理解记忆。地理学的知识,即使是地理事实和现象,大多也是可以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来记住的,关键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更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又牢固。
3.4对比记忆。抓住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对比记忆也是一种高效的记忆方法。
3.5重复记忆。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巩固。其次是要重复记忆,加强记忆的最好方法就是重复,必须遵循循序渐进、遗忘曲线的基本规律。
4.练习巩固是学好地理的试金石
地理课堂效率的高低与否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得以检验。我们经常说“熟能生巧”,要通过练习巩固我们学到的知识,平时的练习题要有所取舍,有些偏题、旧题、难题不要刻意去深究,不要搞题海战术,练习有助于我们在考试做题时很快地找到入手途径的那些习题。练习不仅要及时,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练习(下转第132页)(上接第131页)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不断总结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5.观察生活是学好地理的必要条件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学好地理,不仅学好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果同学们在生活中留意观察这些问题,将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去,使所用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深化,那就可以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了。
此外,高中学生还应从心理上重视地理,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树立坚定的信念及良好的意志,使自己争取做到事半功倍。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多媒体 主动性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32
关于如何建设高效的地理课堂,我本人对此做出如下探究: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作用
要想提高高中地理课程的课堂效率,建立高效的地理课堂,首先必须得去除原有教学方法中的弊端。地理课程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有趣的课程,但由于地理知识包含的内容太多,范围太广,对于高中生来说那些从来都接触不到的知识显得太抽象,不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作用,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口述讲课的缺点。由于地理这门课程具有地域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即使老师用最精湛生动的语言,也不能准确的描绘出世界各地的地势地貌和风土人情,如果只是单纯的听老师对照教材讲课,学生自然很难理解这些遥远而抽象的知识内容。而通过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便可以轻松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这个不足之处。
通过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清楚的向学生展示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展现到屏幕上,这样即使是讲到学生未曾涉足到的地方,只要通过多媒体将其显示出来,学生便能以眼直观。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世界各地的风貌的照片、视频等显示出来,学生在接受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多方面的调动眼、耳、口、脑、手,更利于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接受与理解。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能令学生更好的掌握原来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真正的走到地理学习中来。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利用好的教学工具,改进创新优良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协作完成。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需要提高老师的讲课效率,让老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讲授更多的内容,且讲课效果良好;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与学习效率,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知识内容,不能只是生硬的接受,更需要融会贯通,化为自己所有。老师使用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准备丰富优质的备课,讲课的时候精神饱满、充满热情,维持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这些方法,提高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效率,增加一节课的知识要点。提高课程含金量。
对于学生,要想提高他们在地里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就要让他们做到在课堂上勤动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这门课程内容太广泛,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种零散的知识让他们很难记忆,这就需要他们加倍努力用心应对地理课程,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养成勤动手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的地理知识内容化零为整加深记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效率,对地理成绩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多动手画一下山脉、河流、交通线的走向与它们在地图上大体的相应位置,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重点难点的记忆;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一下地球自转公转等现象,有利于学生对于这些知识要点的理解,这比学生听老师讲或者自己观看多媒体课件更能起到帮助作用;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动手制作一些模型,例如使用橡皮泥或黏土制作成褶皱或断层的模型,这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勤动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知识要点更加深刻牢固的记忆住,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三、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建立高效的地理课堂,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主动性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没有找到地理学习的正确方法,在地理考试中接连受挫,消磨了斗志,造成对地理学习缺乏学习兴趣,缺少学习动力,不能好好学习地理课程,造成地理成绩不理想,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还有一些学生,对地理学习没有端正态度,始终以散漫懈怠的态度对待地理学科,他们认为地理就是一门乏味无聊的学科,不好好学习,毫无效率可言。
要想令学生树立起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我们就必须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少走弯路。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老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和纠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同时,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以谦虚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建设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
四、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师生共同创建融洽的关系,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老师讲课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听课效率的提高。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融洽,老师在获得学生的尊重之外,还收获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情感是激励行为的重要因素,老师情感上得到满足,讲课自然更加认真有效率。同理,学生也是如此,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就会明显提高。另外,学生和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有疑问及时解决。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效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一、认识高效课堂
1.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
'课标'指出,学生要发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法,形成具有中学生特点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来促成学习的有效性与高效性。高效课堂的研究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即教与学。教师如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如何思维,会学,乐学,从而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两者结合才能实现之。
2.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高效课堂的主旨在于相信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解放他们的思维方式。利用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其综合运用知识与语言的能力。我们的高效课堂立足于学生的学会,会学,乐学,从而达成'四维目标'的实现。教育是一种多维度的活动,这体现在时间及空间上。过去,现在,未来成为一个连续体,见证着学生动态的发展变化,也记录着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动态变化来调整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利用各种不同途径来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如何营造高效课堂?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目标应具体一点,实际一点,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可检测性。
2.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1)抓重,难点,有效突破。
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何优化从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最终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重,难点的准确把握与有效突破尤为重要。
(2)吃透教材,整合教材。
理解教材,认真分析各单元的教学内容,理解清楚教学思路。根据学生情况重新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重组结构,整合教材以适合学生的学情。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为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的落实,目标的达成而泛泛地设定目标都会影响到一堂课的效果。
3.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画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再者可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4.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没有教师的变化,就没有课堂的变化。就没有课科理念的落实。教师要由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教案的执行者转化为创造者。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转变,没有学生的转变就没有高效课堂所需要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重体验,重过程,重探究。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分析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来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最终加强精教学的有效性。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的生存方式与学生不同。教师作为优势群体,如果不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就很有可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行为替代学生的行为,忽略学生作为弱势群体的所作所为。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师可以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无私的爱心对学牛起到垂范作用。了解,理解学生;关心,鼓励学生,才能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良好的课堂气氛。“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善思则得,善诱则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结论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空间。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所在。一节课是否高效有很多表现形式:课堂的组织形式,课堂管理,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学生的学习状态等不一而足。我们所要达到的便是教师教的高效性与学生学习的高效性的有机统一。减轻教学负担,减轻学业负担,最大限度地抓住课堂高效的灵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高效地追求'四维目标'的最终实现。总之,“高效、快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做“高效”的课堂,教“高效”的学生就成为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