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3: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经济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均提高了重视度,但在真正的落实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使得在城镇建设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1.1城镇建设的投资机制不合理
在我国,对于城镇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属于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之一,一些城镇本来就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城镇,因此城镇全年的财政收入普遍较低,从而也使得对于城镇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或者,一些城镇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建设,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建设资金的筹措方面便显得有些不合理,主要的筹资方法为借资、集资、以地生财等。随着我国逐渐推行人性化管理,这些筹资方法会给相关企业或是百姓带来一定程度的不满。因此,在城镇建设中因为投资机制的不太合理,不仅不能够顺利的进行城镇建设,也因此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1.2城镇建设的管理环节薄弱
虽然,我国对于城镇建设十分的重视,且近些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城镇建设过程中,因为管理环节的薄弱,使得建设工作存在一些的弊端。因此,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管理环节的薄弱主要体现在监督力度不强、规划指导不合理等方面。在城镇建设中,一些城镇的监督部门没有能按照相关制度严格地进行执法,且未能按照城镇建设的规划进行执行,从而在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违反规划或擅自更改建设方案的现象。另外,一些城镇对于建设方案规划不太合理,比如规划没有特点,不能更好凸显地方特色。因此,使得农村所生产的种植物不能够更好地进行销售,从而也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或者对于城镇建设的规划比较混乱,由于城镇规划的混乱,则会显得城镇建设的布局杂乱无章,各种建筑也没有结合城镇本身的风格与实际。且因为规划的混乱,一些基础的设施设备未列入到建设当中,从而使城镇整体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因为城镇建设的管理环节薄弱,从而使得其建设不合理,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2.针对城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2.1健全城镇投融资体制
针对一些城镇在建设中没有较多的投入资金,应该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多元化的筹资,从而保证城镇建设的资金能够到位。如完善城镇财政的管理体制,并把财政增长的活力留给基层,使基层人员能够发挥更多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聚资,从而为城镇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另外,也可适当的提高商业用地开发的效益,政府部门可通过大力的宣传等方式,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从而引来更来的投资商亲睐。通过多种合理的渠道广聚城镇建设所需资金,为共同建设美好的城镇打下基础。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使城镇建设的步伐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从而也会快速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2.2加强城镇建设的管理工作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城镇建设,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城镇建设的行政管理工作。政府应制定出结构合理、职能明确、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并根据所制定管理体制,在管理工作中严格地执行。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本城镇实际的发展与需要,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当地生活水平、经济发展、主要特色特点等,对城镇建设的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相关城镇建设的监督管理人员,也应该根据合理的规划方案对建设工作进行严格的执行与监督。且在城镇建设中,其建设项目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审核与批准才能进行施工。当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若发现实际施工与规划不符时,则应该要求相关负责人及时的进行改正,使城镇建设能够符合当地的风格,并凸显出城镇当地的特色。通过对城镇建设的合理规划,使其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进行,并将城镇建设纳入到政府监督管理的轨道内。通过对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加强,也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规划管理;经济;开发
从城镇化的战略需求看,城镇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城镇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镇规划,必须从城镇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战略、建设城镇的纲领、管理城镇的依据,也是城镇政府指导调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镇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镇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城镇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镇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镇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镇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镇规划代表的是城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镇还没有独立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镇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镇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镇整体利益的代表,城镇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
1. 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城镇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镇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镇规划”的规定,明确了城镇开发用地的性质、功能和容积率等开发要求由城镇规划来确定,这些开发要求直接左右着开发效益。因此,通过城镇规划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开发商与城镇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为政府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具体地说,城镇建设中容积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层、“破墙开店”等用地性质功能的改变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级差收益,但这不是项目开发本身产生的,而是政府长期基础设施投入的结果。这些收益不能全部纳入开发商的口袋,而要通过规划的手段,使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为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镇规划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2.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城镇规划,规划管理要靠“两手”。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力要素流动和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对形成城镇土地市场和带动城镇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城镇规划不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就无法对城镇建设实施有效的调控。当然,城镇规划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的形式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润,这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市场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也往往会导致土地投机活动。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而维护城镇正常功能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等公益事业仍然难以吸引投资,只能依靠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城镇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市场机制很容易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城镇功能失调。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工作既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也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进行规范,而要靠“两手”,一是行政法规“有形的手”,二是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3. 城镇规划要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1 当前城镇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问题。有资金才能改造城镇,没有资金城镇就难以发展。所以.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镇市长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得再好也没有用。在国际上,城镇建设资金一般有三个来源:(1)税收,西方国家都是用税收来搞城镇建设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设资金是1500多个亿,还说不够。(2)级差地租,以土地来挣钱,比较典型的是香港。(3)各种收费,增加城镇积累。就我国来说,税收不是我们的办法,规划费用也不是办法,国务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许乱摊派。
3.2 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握的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用不好,城镇就不能发展;级差地租用得好,城镇就会发展。温州市紧紧抓住这一点,五年内城镇改造面达50%,创造了一个新的温州城。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手段,对旧城区进行成街、成片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同时,有的市县尽管也利用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旧城改造,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作用,缺乏科学的测算,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一个本来可以给政府带来收益的成片开发项目入不敷出,成为政府的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规划的手段、级差地租的杠杆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不少地区也逐步面临发展瓶颈,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规划缺乏科学性
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镇建设需要,城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没有科学有效地进行分区规划,中小城镇的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功能少,服务设施的布局及发展不平衡。中小城镇的规划没有长远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1.2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老化,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如果不能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进入低碳环保的发展阶段,将很难跟得上新型城镇什的发展速度。
1.3规划的综合功能不配套
中小城镇在规划中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区的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而是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因而出现城镇规划中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镇设施现象。中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中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
1.4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
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权力有限,以规划部门的权限不可能改变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在中小城镇中,规划管理人才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1.5居民生活无保障
随着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城镇慢慢形成半成品的城镇化,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业没有保障。
2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对策
在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导向下,中小城镇应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和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的规划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
科学的城镇规划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根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布局,找准城镇规划的定位,充分利用城镇的自然资源及人文优势,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原则,多方案规划,规划方案应具有超前性、科学性,打造符合自身产业文化发展的城镇。
2.2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改善民生,应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共同发展。不断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城镇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2.3倡导节约发展模式
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体系。坚持走新型节约化道路,依托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变目前重速度、轻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政策作出改革和调整,才可能实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4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中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是以科学的规划建设为基础,另一方面,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关键,一个城镇的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和法律来监督实施。应利用管理及法律手段来监督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同时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案件,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
2.5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国家应制定一些帮扶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促进城镇居民就业,在城镇化的发展当中,让中小城镇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质量。
3结语
关键词:城镇城镇规划管理方式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达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1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1.1.1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一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1.2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1.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丛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1.2科学整合
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小城镇整合。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并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1.3整体提升
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2.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上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人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陈旧观念的制约,“靠山吃山,靠地种地”的小富即安的价值观在潜意识中断绝了穷则思变的创新思想,安于现状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2.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2.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人,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3.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3.1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3.2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镇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人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3.3突出重点,加大投人,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城镇建设的重点仍是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主要是一路二水三防洪四绿化和住宅小区的建设。建设的思路就是在“量”的提高上,重点是“质”的突破。城市水、路、热、气、讯、绿化是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关键词:城镇建设 经济发展 隶属度函数 协调系数 协调发展
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最早出现在钱纳里1975年出版的《发展的模型:1950-1970》一书中,通过模型回归,提出了城镇化率与人均GDP的一般对应关系。汪金敖认为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王波对经济与城镇化的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但对于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状况如何,是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理论界存在很大分歧。
占主流的观点认为我国的城镇化严重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种意见则是觉得前者夸大了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程度,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大体合适,只是略微滞后。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隐性超城市化。不管是超前还是滞后城镇化,以前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研究,鉴于此,本文采用基于熵值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情况进行动态研究,以求能客观反映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相协调,首先要对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选取,本文按照客观性、科学性、完备性、一致性和数据获取可能性的原则,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的来源情况,最终筛选出31个能比较集中反映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经济指标12个,城镇指标19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述。
动态综合协调系数的计算
协调系数是指某一系统与其它系统相适应的数值,反映了隶属于“协调”这个模糊集合程度的指标,其取值为[0,1]之间的实数。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W表示协调系数,X为子系统实际发展水平;X *为协调发展水平;K=2/S,S为方差,W(i/j)是i子系统对j子系统的协调系数;W( j/i)是j子系统与i子系统间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的协调系数;W(i, j)是i系统与j系统的综合协调系数。若实际发展水平越接近协调发展水平时,协调系数越大,说明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的离差越大时,协调系数越小,说明协调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低;当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相等时,协调系数为1,说明系统完全协调;当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的离差趋于无穷大时,协调系数趋于0,说明系统完全不协调。可见,协调系数能反映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通过协调系数可以直观、方便的评价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状况。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1省市1995、1997、2000、2003、2005、2007和2009年七年的数据,首先采用墒值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我国1995-2009年的城镇化综合动态发展水平和经济动态综合发展水平,再结合隶属度函数,运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了1995-2009年我国31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分析
(一)协调系数等级划分
协调系数的大小表示其协调程度,它的不同区间划分可以作为不同协调程度的衡量标准。为了使协调系数更直观地评价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结合相关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本文把协调系数划分为6个等级,协调系数大于0.6即达到协调状态,如表3。
(二)我国各省市城镇建设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结果分析
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最好、中部次之、西部较差。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协调性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差,东西部差距较大。我国东部地区的省市,除福建外,其它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都大于0.6,均达到协调状态,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最高,均大于0.9。中部地区除河南和河北两省的协调系数小于0.6外,其余省市的协调系数都大于0.6,已达到协调发展状态,但协调系数最高的湖南也只有0.791,落后于东部地区很多省市。西部地区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除重庆、四川两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外,其它11省市的协调系数都低于0.6,属不协调发展状态,其中、新疆和青海三省的协调系数低于0.19,为极度失调状态,西部13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也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系数W(i, j)是由W(i/j)和W( j/i)两部分共同决定的,如果W(i/j)值大于W( j/i)值,表明i系统优于j系统,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建设水平,是滞后城市化建设;反之,如果W(i/j)值小于W( j/i)值,表明j系统优于i系统,即城镇化建设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是超前城市化建设。从计算出来的W(i/j)、W( j/i)和W(i, j)值来看,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重庆六省市的W(i/j)值与W( j/i)值差距较小,这六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比较高,均大于0.8,其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其余25省市的W(i/j)值都大于W( j/i)值,即这25省市的城镇化建设都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和四川12省市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虽然都大于0.6,但其城镇化建设水平仍然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而、新疆和青海等省市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忽略了城镇化建设,其城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亟需大力增强城镇化建设力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从1995年到200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从1995年到2009年选取的七年样本计算出来的静态协调系数来看,1995年,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到2003年,已经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和湖南等16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但到2009年,除、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贵州等10省外,已经有21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而从计算出来的7年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来看, 我国31省市中,有18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大于0.6,只有13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小于0.6,而且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9,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状态,浙江、江苏两省市的协调系数也大于0.8,达到良好协调状态。所以总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协调发展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协调性趋势增强。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1995年到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但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对社会发展产生种种消极影响。当前我国在生产、消费、人口、土地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无不与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相关。当务之急是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战略意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健全投融资体系和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等措施,缩小区域差异,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相关建议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础手段和依据,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可以有效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从而有利于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因此,要从实际出发,以协调为原则,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缩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发挥效益慢等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因此,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共建、共享发挥集聚效率和规模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此外,国家应该在城镇改造、公路、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财力状况,重点支持城镇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应设立统一的城市公共资产管理机构,对城镇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运营、养护、维修、扩建、改进等环节,确保基础设施长效作用的充分发挥。
加强制度创新和城镇管理。要加强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投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和体制创新,为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政府要加强城镇规划、政策引导、信息咨询、投资环境和公共品供给等引导和管理,健全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10
2.汪金敖.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J].求索,2000,5
3.王波.论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J].东岳论丛,2004(6)
4.孙永正.城市化滞后的弊端[J].城市问题,1999(6)
5.王大用.中国的城市化及带来的挑战[J].经济纵横,2005(1)
6.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00(4)
7.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J].当代财经,1999(6)
8.姜波.警惕城市化泡沫[N].经济日报,2004.10
9.李晓莉.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与推进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8(2)
广东行政体制改革是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的。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综合负责社会建设工作,减少管理层级,撤销街道,实行“市-区-社区”、“二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选择部分地市城区开展城市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试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
结合“大部制”改革,广东在2003年、2006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做到“三个坚决”:凡是市场和社会能够自我调节的事项坚决取消行政审批,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事项坚决转移给社会组织,凡是下级政府能够履行的职能事项坚决下放给下级政府。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广东改革先行 再造体制竞争力》
稳增长与调结构需重视绿色经济
区别于以往的“保增长”,现阶段的“稳增长”要更加重视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结合,更加重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长期以来能源资源利用和配置的低效率和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我国付出了高昂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对我国能源安全供给、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GDP总量的9%左右,但能源消费却达到了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
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绿色经济对就业有巨大带动作用,转向绿色经济可以在未来为全球新增近6千万个就业机会。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让绿色经济成为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引擎》
解决“半城镇化”问题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全国大部分省份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但这是一种“虚”的增长。根据目前一些城市的统计制度,农村人口在城镇居住一定时间就可按城镇人口计算,因此,长期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多被统计在城镇人口之列。实际上,农民工“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形成了“半城镇化”现象。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率的高速增长,与“半城镇化”现象密切相关,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要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消除体制上的障碍。
二是要建立城镇用工登记备案制度,完善流动人口的就业及权益保障机制。
三是对来城镇就业的个体经营者要持宽容态度,并适度“放水养鱼”。初来城镇就业的个体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存在缺少诚信、违法经营、随地摆摊、不讲卫生、影响市容等问题。城市管理者要转变管理方式,将监管寓于服务之中。
四是下大气力解决“半城镇人口”在城镇的住房问题。要扩大保障房的覆盖范围,允许“半城镇人口”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保障房的相关待遇。政府出资多建一些针对其需求的“廉租房”。
关键词:小尺度;城镇化;发展模式;区域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前言
江西省在城镇化进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2001年之后,江西经济增长始终高于全国水平,人居GDP增长也高于全国水平,特别是江西非农产值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在这个时期大幅缩小。这是江西城镇化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重要动因。
但目前江西县城以外小城镇平均规模较小,普遍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支农服务功能发展滞后等问题。笔者将从“小尺度”城镇概念入手,逐步分析乌泥镇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乌泥镇目前存在问题
1.行政区划小,腹地不足
乌泥镇辖4个村委会,23个村民小组,全镇地域面积仅15平方公里。由于城镇规模过小,受行政体制约束,容易导致要素不足,腹地不够,经济辐射能力不强,同时由于服务人口过少,市政和公共设施建设不具备使其赢利的门槛规模,因而导致设施利用率低,效益差。
2.建镇起步晚,基础薄弱
乌泥镇建镇于2004年,迄今只有不足6年时间,为典型的新兴小城镇。由于建镇起步晚,城镇发育不够成熟,城镇化和工业化尚处于积累的初期阶段,导致城镇基础薄弱,城镇累积不足,城镇面貌还保留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
3.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不足
由于乌泥城镇发展尚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镇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结构偏重种植业和渔业,工业也仅有几个砖厂,全镇2009年创造地方生产总值仅有9987万元。表现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不足,不利于镇域经济发展。
三、从“小尺度”城镇角度解决乌泥镇的问题
1.“小尺度”城镇概念
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小尺度”城镇的水平尺度在2~20km,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尺度的,可包括许多国家,如东亚、中东地区、西欧等,在我国大尺度的,可包括几个省甚至十几个省,如我国的四大分区、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中尺度的,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的部分地区,如黄土高原区、京津唐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小尺度的,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等,更小区域的甚至一块陆地或一个池塘。
2.乌泥镇“小尺度”城镇构想策略
根据乌泥现状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条件判断,乌泥未来发展可能存在三种发展方式,即保持原状发展、“飞地”管理发展模式和“扩容”发展模式。
(1)保持原状。乌泥镇依托乌泥、港背、铜鼓包、赵家四个行政村,在现有的15平方公里范围内通过调整发展思路,调整镇村布局,来实现镇域经济发展。从余干周边空间关系图中可以看到,乌泥北部为石口镇,南部为鹭鸶港乡,南北两乡镇城镇空间大,中间乌泥镇空间小,空间上乌泥成为石口和鹭鸶港的夹心层,由于乌泥经济基础薄弱,底子薄,可利用资源少,经济要素不足,腹地不够,通过调整发展思路和空间布局对乌泥经济发展起到阶段性的促进作用,但无法改变其因容量不足受南北乡镇挤压和难以做大做强的局面,不利于乌泥长远发展。
(2)“飞地”管理模式。飞地管理模式是“飞地经济”的发展方式,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行政辖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考虑乌泥作为县城功能的一部分,承担县城工业、物流或其他某些城市功能,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资源禀赋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最大的缺点是不利于管理,两行政主体之间利益难以平衡,在现时国内行政体制中,尤其是县乡这种附属关系的行政体制当中,很难保证乌泥真正受益。
(3)“扩容”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对乌泥镇行政区划调整,与周边石口和鹭鸶港等乡镇进行空间重组,达到扩大行政辖区,增加经济要素,扩充经济腹地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城镇发展历史上的案例比比皆是,成为城镇扩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
(4)发展模式确定。鉴于乌泥镇处于建镇初期,基础薄弱,紧靠扩容增加腹地和发展空间,难以在短时间集聚生产要素,形成自身发展内生动力。因此,规划乌泥镇采取“飞地管理和扩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扩容增强容量,提高城镇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承担县城部分功能,接收县城项目和产业的布局,从内聚和外援全方位促进乌泥镇快速发展。
3.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通过对乌泥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发展战略的定位,本规划提出三条具体的区域空间调整战略,以推进乌泥城镇空间上的变革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1)“扩容增腹”战略:行政区划调整。随着城镇经济的扩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乌泥镇行政区发展空间狭小的限制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绊脚石。冲破行政区划的体制约束,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理顺城乡及城镇与的关系,合理调整、重组行政资源,有利于促进城镇快速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 规划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在小城镇的规划问题上,现阶段面临着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一方面要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地域、经济、文化及民俗特色性;另一方面要具有超前意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促进小城镇健康全面发展。
二、规划建设管理的内容
1、充分实现发展战略
未来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计划,是每一个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具体实现。小城镇通过常规性管理,以确保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夯实每一个小城镇的规划、政策和决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重点放在小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上。
2、小城镇政府应全面实施公共政策
小城镇的规划是政府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一方面要将政府的各项公共政策纳入到规划过程之中,并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要充分协调好各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避免为实施一项政策而使另一项政策受损而对社会整体利益造成损害。
3、小城镇政府要确保城镇整体利益
小城镇政府是综合管理部门,城镇需要有序的小城镇建设,要始终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损害,才能充分发挥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最高综合效益。所以小城镇政府是确保小城镇建设的有序进行,保证其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主体。
三、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特点
1、政策性严肃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的各项工作都会涉及到小城镇各方面的战略部署,其影响面广,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及相应的政府工作部门。这些发展建设中所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原则和政策,必须在国家利益框架内,以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依法行使该部门职能。因此,它是小城镇建设规划和管理的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项与国家政策和地方法规密切相关的、政策性极为严肃的一项系统工程。
2、综合性强
现代小城镇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乡之间的有机综合体,因此其规划建设已经集聚综合性管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特点是在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正常运作,然后要综合各方利益。因此,不能仅限于弥补小城镇经营管理的某些因素,要注意相互关联的因素,统筹协调、控制。无论是分项规划或总体规划和建设管理。都必须从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上来综合管理。
四、如何提高小城镇规划与建设
1、科学规划,提高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是发展的方向。编制总体规划应适当超前,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重科技、合理布局、一步到位。实施时结合本地的经济水平,建设可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镇总体规划必须强化区域意识,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小城镇同周边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克服就城镇论城镇,孤立地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定位和规划建设,而要从镇域、县域以及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和思路来编制城镇规划。同时,小城镇规划应该根据其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编制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经有关专家评审、领导审核通过,报上级政府批准,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法律、科学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全面提升小城镇功能内涵、推进城镇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紧紧围绕小城镇业态分布、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事关城镇建设发展的重点问题,统筹推进小城镇现状调查、策划研究、控规编制与城市设计工作,强化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镇设计成果的相互支撑和转化,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真正指导人、社会、自然环境三者的统筹发展,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领导,健全机构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保证
小城镇规划建设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领导应深入工作第一线,指导、指挥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规划建设专业人员要及时到位,跟踪管理,指导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及时提出一些改善规划、优化建设的专业技术性建议和意见供领导决策。及时解决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3、加强管理是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小城镇建设的实际运作中通常会出现:建设城镇难,管理小城镇更难,尤其是小城镇的镇容镇貌。因此我们在工作实际中要切实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城镇规划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和约束作用,对城镇建设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对那些随意乱建、不批先建的违章建筑,要强制予以拆除,不能以罚代批。要以集中治理“违法用地、违法建筑”和“脏乱差”为重点,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大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以进一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增强严肃性,克服执行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划如有重大改变,一定要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和审批。
4、加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前提
小城镇建设除有一个好的规划外,还必须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上去了,城镇才有生命力,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小城镇基础设施是促进小城镇社会化,保证小城镇生存运转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5、因地制宜,坚持项目带动是加速发展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动力
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中,应防止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搞建设,及时制止贪大求洋等不良倾向。属地政府应该制定一些配套政策和措施,如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办事环节,鼓励具有实力的个人、单位、企业进城投资,搞房地产开发、厂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外资建设,以加大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只有项目的发展和推动,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才能实现。同时要深挖小城镇的发展资源,以开发区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培育乡镇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它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靠项目把小城镇支撑起来,突出特色,以项目建设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城镇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得以迅猛发展。
6、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是小城镇建设的精品和结晶
小城镇的地方特色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反映。有特色的小城镇可以激发城镇居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可以增加城镇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的同时,要着力注重小城镇自身特色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点,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这对推动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城市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小城镇建设规划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使得城镇的整体形势短暂不容乐观。因此,要树立小城镇发展的全局观点,以当地市场环境、自然条件以及实际运作中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理念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投身于小城镇建设。要科学地编制小城镇总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走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之路,从而实现小城镇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建省:《浅谈小城镇规划》,《科技资讯》,2005年27期
论文摘要:小城镇建设时解决贫困问题和“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目前,云南小城镇建设在布局、规模、建设质量、经济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对策,旨在促进云南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及“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小城镇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城镇建设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条件,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云南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民族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2003年的26.6,但仍远低于全国40.5的平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云南的贫穷就是农村的贫穷,云南的落后就是农村的落后。因此,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对有效破解贫困问题和“三农”问题,推动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云南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建设速度加快。1999年至2002年,全省小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4亿元,年均33.5亿元,到2002年底,全省各种小城镇已达1419个,建制镇发展到547个。同时,从1999年开始,省政府每年拿出30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扶持100个小城镇建设。与过去相比,全省小城镇体系初步得到调整,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许多小城镇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不变样、“以路为市”、“有房无路”等落后状况,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同程度地增强。然而,目前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不高,尤其农村贫困面大,2002年底,全省仍有261个乡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高达1050万人。由于受现有发展基础的制约,云南小城镇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1.小城镇发展不平衡,地域分布差异较大。由于云南境内山高谷深,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半山区,只有6的坝区(山间平原),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基础和地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全省城镇分布极不平衡。2002年,全省16个地州市中位于滇中、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和地理环境较好的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四州市集中了全省37.5的城市和39.9的建制镇,建制镇密度达22.7个/万平方千米,远高于全省13.9个/万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而其它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昭通、文山、思茅、迪庆、怒江等地州则因经济欠发达和地理环境及位置相对较差而城镇稀疏,建制镇密度不到8个/万平方千米,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对当地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
2.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不全,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小城镇基本按行政管理权限和区划分布,空间布局不合理,加上投资分散和重复建设,导致小城镇规模偏小。2002年底云南包括建制镇在内的1419个各类小城镇中,90左右都是乡镇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平均面积和人口分别为0.45平方千米和4656人,建制镇为0.84平方千米和6000人。由于规模小,各类要素的聚集能力差,市场发育不足,城镇功能难以完善,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不发达,经济基础的薄弱导致小城镇的就业空间十分狭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十分有限。
3.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小城镇的布局缺乏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存在盲目铺摊子的现象,往往形成沿公路干线延伸的城镇带,房屋低矮占地面积过大,建筑没有特色和品味,生产、生活区混杂,没有进行合理的城镇内部功能分区,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城镇的整体外观,加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另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相应的供水、供电、环卫等配套设施和邮电、通讯、金融、保险、文教、卫生等公共服务,投资环境较差,难以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而且建设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云南小城镇发展的突出问题。
4.相关政策不配套,障碍性制度改革滞后。城镇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与小城镇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很多问题难以协调解决。尤其是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生育政策、住房制度等成为农民离土进城的重要制度障碍。同时,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也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挤出力量,农民“离乡不离土”、候鸟似的“两栖人”较为普遍,成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聚集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加快云南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制度政策环境与之相适应。为了促进云南小城镇的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应有的重要作用,目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分层次非均衡发展小城镇。云南是一个山区、民族省份,各地自然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有很大差异,因此小城镇建设必须改变过去按行政区划各自为政、遍地开花的做法,确立“控制城镇数量、扩大镇区规模、提高建设质量”的基本发展思路,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实施。首先,以现有县城为骨干,同时选择基础较好、条件具备、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建制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实行重点扶持、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完善功能的发展战略,实现以点带面,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其它各项生产要素有序地向城市和这部分优先发展的小城镇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增强辐射能力,强化对周围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其次,在抓好重点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对一般小城镇的发展也应积极给予扶持引导。对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应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监督与引导,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小城镇的建设质量,逐步打牢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对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小城镇以及过近过密、分布不合理的小城镇,可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并乡镇,必要的可实行易地搬迁、转移安置,这样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县乡财政负担,也可以集中力量,优化配置有限的建设资源。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有特色和个性的小城镇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过程正是小城镇特色形成的重要时期。各地应围绕把云南建成“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在立足城镇长远发展、增强城镇综合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在塑造城镇特色上下功夫,使各个小城镇的建筑群体景观、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都能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丰富内涵,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切忌贪大求洋、盲目模仿发达地区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节约使用,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增强绿色意识,增加绿色空间,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大力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是衡量小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保证小城镇各项功能正常发挥的基本条件,必须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目前云南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结合发展要求,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完善能源供给、供水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垃圾处理,搞好镇区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积极发展文教卫生事业等方面,以优化小城镇的发展环境。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市场体系,根据当地的资源、产业优势和市场供需状况培育相关的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搞好市场配套建设及相关服务,使市场成为带动小城镇及周围农村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加速器”,以增强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功能。
4.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将失去内在发展动力,而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云南小城镇必须立足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方面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为依托,选准和培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具体而言,有较好工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可选择工业型小城镇的发展模式;有商品集散传统和地理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可走商贸型小城镇的发展道路;有较好农业生产条件、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小城镇,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贮运等;有丰富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小城镇应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还有一些小城镇经济结构和城镇特色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则可建设成为综合型小城镇。总之,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使小城镇经济朝着主导产业突出、多业并举、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的方向发展,增强小城镇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功能,并以此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与促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关键词:小城镇 商业业态 规划策略
1. 前言
小城镇即规模最小的城市聚落。它是指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政治、经济、科技术性活服务中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城镇已经成为县城及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为此,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不容忽视。
因为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商业业态相对滞后,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满足快速提升的小城镇居民和周边农民的消费要求和习惯。所以,要对小城镇商业业态进行重新规划与整合,迎接更大的零售业发展的挑战,以提高村镇消费水平,更好的启动小城镇及周边农村市场,因此,研究小城镇商业业态,对带动村镇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城乡与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小城镇的商业业态的分类与发展
2.1商业业态的概念
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及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社会需求,零售业的多种业态就应运而生,且至今各种商业业态都受到其目标市场顾客群的认可和支持,出现了多种业态并存、大中小型企业同时发展、综合与专业经营兼顾的零售局面。
2.2小城镇商业业态的分类
2.2.1商业业态的分类
对于商业业态的分类,美国把零售店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店、一般商品店、服装专卖店、仓库俱乐部、药店、方便店、杂货店等九类;日本对商业业态的分类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增加了自动售货机、邮购以及无店铺销售形式。根据我国的《商业业态分类规范意见》,国内一般将商业业态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商场。[1]
2.2.2小城镇商业业态的分类及发展
与城市业态相比,小城镇商业业态内容相对单一,简单,除部分小城镇存在中小型超市、农贸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等,绝大部分小城镇的商业业态以集贸市场和住宅底层的小商铺为主,经营饮食、服装、五金、日用品等生活消费品。也有少量农村生产资料经营点,如建材、化肥、种子等,承担原供销社的集散功能。
目前来看,小城镇集市贸易正在迅速发展,品种增多,销售量增大,需按物员类别分市,设置专项用地;对于人流增加,占地面相加大,则需扩建市场,以便于客货集散;农民进入城镇营业开店,国有企业在集市设点,交易趋向经常化,要求集贸市场场地固定,增设各项市场设施;与科技信息、文化娱乐联系密切,要求服务设施更完善。[2]
小型超市的经营方式从一开始不为小城镇居民接受到慢慢接纳经过了一个相对成熟的过程,目前小型超市在小城镇的经营范围广泛,销售量稳定,由于其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比起集贸市场更方便,价格也合理,正在逐渐为更多的小城镇所接受。
专卖店的经营方式在小城镇也普遍存在,一般由一些与大城市相比知名度相对小一点的品牌构成,这些商品质量优价位相对较低,比较符合小城镇的居民收入和消费习惯。
随着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小城镇根据本地的工农业生产产品的销售、原材料的供应、批发零售业务发展的需求,开始建设专业性的大型市场,兼营批发与零售,不仅面向本地区、全国甚至国外市场,如粮油市场、蔬菜批发市场、食品市场、水产品市场、纺织品市场、纺织原料市场、服装市场、小商品市场、皮货币场、珍珠市场、建材市场、家具市场、药材市场等。
3. 当前小城镇的商业业态存在的不足
3.1零售业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小城镇的商业业态组织化程度不高,独立经营的夫妻店和个体店占主导地位,在经营上分工和协作度差,所以规模偏小,组织资金和商品配送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在越来越发达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小城镇居民的需求,竞争力不高。
3.2业态单一,新型商业业态比例低
目前来看,我国小城镇的商业业态的销售形式还是以最传统的业态经营方式为主,经营的商业档次都普遍偏低,无论是日用百货、日用化妆品、服装、鞋帽、烟酒副食品,还是简单的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等,都是简单满足小城镇日常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对小城镇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却不能满足。
一些大件商品的品类和档次选择都相对较低,如果小城镇居民有需要就要去更大的城市去购买。对于一些新型商业业态,比如专业化购物中心,或者步行街等业态形式,很多小城镇并没有或者极少,这样就减低了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和吸引力,影响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5]
3.3规划布局散乱,市场管理失范
目前来说,集贸市场还是小城镇商业业态占比较大的方式之一,而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却呈现规划布局不合理,市场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以棚为市,以路为市,随便摆摊设点的问题相对严重和突出。
从政府整体规划布局来看,存在不合理性,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指导,一些开发商在街道两旁随意建门店,导致许多闲置待租。另外,市场管理也存在着不到位之处,管理不严导致假冒伪劣商业存在,使小城镇居民和周边农民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
4. 小城镇商业业态合理规划策略
针对以上小城镇商业业态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合理规划策略,以供借鉴和参考。
4.1多种业态并存符合商业业态结构的变化规律和农村市场多样化需求
4.1.1小城镇商业业态规划原则
在小城镇商业业态规划的策略上,首先要结合小城镇市场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因地制宜的对商业业态进行选择,要充分发挥各种符合其特点的业态的长处,也要互为补充合理利用城市与农村市场的格局,形成均衡发展的健康局面。
其次要避免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考虑当地消费的趋势和习惯,合理发展正确的商业业态。第三在对小城镇商业业态的选择上,可考虑确定以便利店为主、多种业态并存,积极稳妥地建立小城镇综合购物中心等新型商业业态的发展思路。
4.1.2多种业态并存
从城市商业业态发展的规律看,商业业态发展的结构一定是趋于多种业态并存在的方式,这种方式也符合商业业态结构的变化和小城镇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城镇辐射的经济圈相对较广,居民收入差异与城市居民相较更大,多种商业业态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小城镇消费的特点,规范发展,还要结合业态发展规律采取动态管理方法,因地制宜地加以创新、改造、优化单个业态,提高多种业态并存的整体经济效益,更好地发展有小城镇特色的商业业态。
4.1.3建立以便利店为主的小城镇连锁超市模式
目前小城镇及农村广泛存在的是全民店和方便店,如果想要更好的进行商业业态的发展,就应以这种小型全民店发展成便利店以及连锁超市等高级模式,更好的发挥的竞争优势。
其好处有以下几点:第一,便民功能较强。因为规模小,投入小,风险也小的特点,适合小城镇居民进行投资和管理,而提供的商品都是日常生活所需,也能快速的使资金流动,经营风险很小。第二,可以体现更强的服务性。便利店一般都在居民区旁,除了消费品,还可以提供订报刊,牛奶等生活类的服务,相信它的成熟和发展,会在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方面做出很大贡献。[7]第三,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由于便利店的灵活性,其具有杂货店的性质,又可借鉴超市的销售和管理技术,也可以进行连锁经营,所以,在小城镇中可以成为一种主要的商业业态。
与城市经营不同,建立小城镇连锁超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都应该有所差别,在经营理念方面,要紧密结合农村和小城镇的实际需要和特点,要更全面考虑小城镇和农村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小城镇的连锁超市更具有生命力和延续性。
在投资方式方面,一些大开进连锁超市企业除了可以直接投资开店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收购、兼并、联合、的投资方式进行连锁超市的经营,也可以通过加盟等形式对一些小城镇中存在的不景气的商场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源重组,用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为小城镇商业业态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可能。
江苏某县城沿街商业规划
4.1.4开拓建立农资等专业市场,搞活小城镇经济
目前来看,小城镇是农资市场的集散地,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农资消费额将达800亿元;[9]在这样的潜力面前,一些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可以在建立消费品市场的连锁机构同时,合理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和优势,整合资源,统一标准和管理,采取统一采购、核算、统一价格和服务和策略,参与到小城镇农资零售的销售中来,改造传统的农资商业业态模式,不仅为小城镇和周边农民提供便利,也为自己在农村市场的销售打开新局面,实现双赢。
同时根据小城镇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地域特色,有选择的建立一些专业市场,并形成规模化的市场集群,形成自身品牌,搞活城镇经济。根据区域产品和交通优势建立药材市场、珍珠市场;根据产业发展和政府推动建立特色市场,如白沟箱包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结合城镇居民生活、生产消费建立一些摩托车、货运车以及电子用品、日用品批发等专业市场。
江苏某县城商贸城规划
4.1.5适当发展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提升辐射能力和服务质量
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是商业业态发展的最终模式,在大城市中其运用的非常广泛,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随着我国小城镇经济的稳步提升,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大型综合财物中心的需求会随着可支配货币的增加而变的强烈。在具体的实施上,大型综合购物中心附近也可以开办咖啡厅、宾馆、购物商业街之类的可以拉动经济发展的经济体。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多样化的服务,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发挥自身才能的就业机会。所以,适当发展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不仅可以带动小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同时也能提升其辐射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于周边地区的经济都起到促进和凝聚的作用。
江苏某县城购物中心规划
4.2集约发展,完善构建商业“点、线、面”的空间布局
笔者注意到,体验式购物中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概念。在满足人们一站式购物商业业态的发展模式,要有全面布局的概念和思路,要以集约式的方式进行层层推进,合理布局。以点成线,最后带动面。要有新的商业业态的规划理念:即多级商业中心形成体系化、层级化的协调发展模式,更加强化功能定位引领发展的作用。
小城镇经济对于县域经济和周边的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的布局商业结构,是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以发展相对较好的某一个或几个小城镇作为点,形成线,最后可以带动整个这一个地区的商业经济,或者立足某一优势产业,进行辐射和影响力周边的空间布局。有计划的进行集约式发展,合理有效的规划建设商业体系为提升小城镇经济潜能、增强经济活力、增大小城镇影响力提供了广阔空间,是小城镇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结语
从目前我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快,目前的商业业态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快速发展的小城镇经济的需要,如何满足小城镇居民和周边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建立更完善和更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小城镇商业业态模式和商业体系,是城市发展规划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有序、有效、有力的建设小城镇商业体系发展,才能促进小城镇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小城镇商业业态合理规划的建议和意见,希望可以为小城镇商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帮助,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谭怡恬,赵学彬,谭立力.商业业态分化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变迁——来自长沙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吴南,刘征.小城镇工业用地布局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1,(10).
[3]耿健.产业发展与村镇空间结构组织的关系分析[J].小城镇建设,2011,(11).
[4]倪嵩卉,李国庆,倪嵩.城乡统筹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1,(12).
[5]孙宇萱.南县地区小城镇商业住宅区规划布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李宁.基于旅游资源学视角的旅游小城镇休闲商业空间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
[7]宁启蒙,曾志伟,汤放华,易纯.湘西小城镇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以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大道为例[J].中外建筑,2011,08.
[8]刘强.浅论小城镇商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J].当代经济,2011,24.
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已成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整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填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空缺,建立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但由于新农合制度与城镇居民医保分别管理,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社会保障部门下设的医保中心管理。两个部门管理方式和信息系统不统一,信息不能共享,使管理成本增加,这种分割管理的体制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导致很多的问题,使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在保障待遇等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制度是必然的趋势,逐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是推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由之路。
1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1可行性 2013年3月国务院下发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及2008年12月28日出台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分别为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两制并轨的实质是为了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医保制度,对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2必要性 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是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实际出发采取的有效手段,其必要性首先体现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引发出一些社会问题,不利于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稳步推进。其次,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城镇居民医保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分散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资源、支付方式以及医疗机构的管理很难实现统一,增加了制度建设成本。另外,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缴费不同,补偿上存在差异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总之,只有在体制上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保证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稳定。
2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存在的问题
2.1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并轨运行的可行性 通过3年试点地区的试点结果来看,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的成功运行有赖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服务体系是否完备、筹资水平等条件。经济实力较差的地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备、基金支出压力大的地区无法实现两制的并轨。
2.2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后如何管理以及谁来管理存在很大差异 目前新农合的运行和服务主要由卫生部门进行监管,它的双重身份不利于医疗资金的有效控制以及对医疗机构的有效制约。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来完成基金的筹集和报销手续的。将两种制度整合后,新农合机构的人、事、物都会变革,原来的服务优势会有不同程度的减低。
2.3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后加大了城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压力 新农合定点医院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在医师水平和设备上存在较大差距,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后,统一的支付标准,参保人员可以到任意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必将导致大量的农村患者涌入城市医疗机构就诊,给原本紧张的城市医疗机构进一步施加了压力。
3推进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的建议
3.1两制的管理机制并轨,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 管理是各项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实现统一管理改变原有的分散管理模式,有效地减少经办机构的重复设置和盲区。使运行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为居民参保提供较大便利。
3.2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统一的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应实现两者信息系统的统一,将参保、缴费、就医、结算、基金管理、医疗监管等融为一体,实现参保资源共享、就医结算及时、监管服务高效。
3.3建立统一的支付标准以减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待遇支付时应注重多项内容的统一,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后,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待遇统一,实现社会福利待遇统一和平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3.4加大宣传力度 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整合是服务于民众的一项工作,宣传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向城乡居民宣传两种制度并轨的深刻内涵,提高对两种制度整合的认识。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城乡居民对整合后的医保制度的意见。
3.5加强医疗机构对医保基金使用的监管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有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厉查处各种违规行为。医疗机构要正确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意识,遏制过度医疗,建立定点医院和医生的信誉评价体系、建立医疗费用合理的分担机制,已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4结论
综上所述,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实现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整合,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改进了两种制度在各自管理中所呈现的缺点,使之向着更科学、更长久的趋势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效率与质量,为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做贡献。
实现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整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需要政府的重视,需要经济的强大后盾,也必将会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更加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喜军,王永浅.谈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存在的几个问题[J].世界临床医学,2013,5.
关键词:城镇化瓶颈对策广东
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tak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economy and a social development extremely vital duty,always receives each place to take highly.although the guangdong provinc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walks continuously in the national front row,but in new historical period also unavoidable bitter experience development bottleneck.the root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inese urbanization take guangdong as the example which to encounter the bottleneck and produces,and according to the macroscopic policy and the time development basic request,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ed instruction principle,from the city,the county territory,the town center,the countryside four levels has separately pointe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respectively is persisted “competes the superior strategy”,maintains the city “to be short the time region competitive power in the resources”;filled the countylevel the economy “the short board”,realizes the region cities structure equalizing;the centralism limited resources give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the town center to advance the urbanization health fast development;the elimination “the opposition repel”,press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by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harmonious paragenesis”.finally,has indicated the futur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oundation which the above will elaborate.
keywords:urbanization bottleneck countermeasure guangdong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有过一个精辟的论断,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两件大事之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在不断摸索之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创造了“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依然从2002年开始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产出增幅”的神话,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先前的城镇化战略——“gdp至上”的发展观在体现“五个统筹”的时展要求上却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作为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推手的城镇化战略,应相应做出何种应对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在论述区域协调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论述统筹城乡中提到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文在深入研究各层次内在与外部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指导的原则,以有限的资源,重点突出,逐个突破,最终实现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1.广东当前城镇化发展特征和问题
1.1城市成为了城镇化的主战场,但也面临资源短缺、空间狭小的发展瓶颈。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广东,城市(市区)gdp占到全省gdp总量的85.7%,财政收入占全省总财政收入55%以上。同时,城市还是地区人口的主要承载体,2005年底,广东7900万户籍人口,就有超过2500万的人居住在地级市市区。3000万的外来人口,仅珠江三角洲三个中心城市——广州、深圳、东莞就吸纳近五分之三的外来人口。因此城市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区发展水平。
虽然广东省城镇化速度之快有目共睹。从20%~40%的城镇化率,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日本30年,而广东仅用了13年,1996年以来,广东更是以年均360平方公里的用地速度扩张,相当于每年制造三个波士顿城。但这种高速城镇化发展到30年后的今天,却不得不正视资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广东省许多城市,特别是珠三角的先发城市,已面临无地可用的困境。如深圳,过去15年平均每年消耗的建设用地总量是35平方公里,而现存的建设用地总量只有200平方公里左右,照这种态势发展,5年内将无地可用。
1.2县域经济是实现经济二次腾飞的关键,但其发展薄弱成为均衡发展的短板。
截至2006年,广东67个县(市),国土面积14.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1.08%;县域总人口为4812万人,占全省的605%。可以说,县域经济决定着广东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是实现经济二次腾飞的发动机之一,强省之基在于强县。近几年,广东省县域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如:①县域经济增长幅度逐年提高。2004年县域经济增长11.4%,2005年增速上升为12.8%,2006年增速继续上升为14.9%,创出历史新高。②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人均gdp超万元。2006年县域人均gdp达到10690元,增长13.9%,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③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50.56亿元,增长25.3%。
但是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却显得很薄弱。县域gdp仅占全省的18.6%,人均gdp相当于全省人均gdp的48.2%。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应该是层次清晰、等级分明,呈现“金字塔型”的稳定结构。由于县域经济薄弱,广东省城镇体系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结构”。县域是带动广大镇乡发展最直接的空间单元,县域经济落后这块“短板”已经直接影响到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实施。
1.3小城镇发展呈现多模式并举的局面,但“量大面广”缺乏集聚效应。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呈现的“村镇指向性”,小城镇在广东省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五普统计,广东省共有13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了城镇,小城镇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率约226%。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各地小城镇立足自身资源,开创了多模式并举的发展局面。
受过去“小而全”城镇建设指向的影响,广东省现有建制镇1087个,它们分布过密且规模普遍偏小,甚至无法达到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建设的“门槛”,难以形成城镇集聚效应。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小城镇为改善自身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在各辖区范围内积极建设,分散了发展力量,造成许多同构性浪费或恶性竞争,无法形成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较强的区域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囿于自身财力的不足,其公共物品供给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常常成为基础设施供给最为短缺的地区,更别提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1.4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从2000年~2005年,乡村向城镇地区转移了约280万农村人口;农业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700亿元,大幅度提升到2006年的2680亿元;农村乡镇企业出现良好增长势头,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数只有77万家,总收入8555亿元,到2006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122万家和16505亿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但在“城乡统筹”成为时展要求的今天,广东省的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显著,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首先,在地区差异上,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1.50:1.04:1.12:1.00 ;其次,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消费水平上,1988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2006年该比值扩大为3.15:1。即使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广东省农民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2006年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886元,与浙江(6057元)和江苏(4135元)等省区存在较大差距。
2.坚持“竞优战略”,保持城市在“资源短缺”时代的区域竞争力
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地区人口的主要承载体,还是参与国际竞争最基本的空间单元。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城市的发展情况。
2.1认准目标,明确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城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又艰巨漫长的过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是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只有认清目标、明确任务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成效。
2.1.1发展文化事业,推进现代文明。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文化空间规划;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
2.1.2加强合作,建立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城镇伙伴关系,推进相邻城镇更加紧密的合作,促进不同地区共同富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1.3强化环境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注重环境整治,优化城市环境,建设特征明显的城市风貌。
2.1.4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集约发展。通过建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集约发展态势。通过培育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约发展;通过高效使用城乡土地,促进城镇紧凑发展。
2.1.5营造统一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平台,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有序流动。完善市场体系,确保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统一布局和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和社会总效益。
2.1.6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城市环境健康安全。切实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和社会公害。提高水、电、气等供应能力,确保城市正常运转。提高人居质量,塑造健康安全的社区环境。
2.2提出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建设“两型社会”设立标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已步入工业化阶段的中期,先前的粗放型、轻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工业化中期向集约化、内涵化发展的要求,因此,未来城镇化的战略重心应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升华,转移到“提升城市品质”方向上。
2.2.1构建“区域公交联网工程”。出台公交扶持政策,在城市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有条件的区域如珠三角常规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区域公交网络。倡导环保出行。
2.2.2共建“治污保洁工程”。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大气和噪音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废物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及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
2.2.3塑造“和谐社区工程”。重视社区规划,美化社区环境。以社区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为切入点,建设平安社区、卫生社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安定有序、诚信友好的社会环境,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2.2.4建立“城镇廉价住房安居试点工程”。做好城镇廉价住房的规划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城镇廉价住房的管理。通过多渠道筹措城镇廉价住房的建设资金确保弱势群体的住房需要。
2.3重视软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在改善城市物质环境的同时,也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加大政策和体制环境建设力度,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城市在区域中的竞争力。①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开发建设的先导和统筹作用;②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开发权转移制度和公共领域投融资体制,保障城镇化公平推进;③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包括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和闲置土地整理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权控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二次开发”;④完善户籍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关配套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本外二元”结构; ⑤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建立城镇化发展评估体系和绩效反馈机制,提高政府驾驭城镇化发展的能力。
3.补齐县域经济“短板”,实现区域城镇结构均衡化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如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被视为富民固本之方、治国安邦之策。
3.1“扩权强县”以匹配财政事权,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省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之路。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事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向县域下放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如将特殊人事政策、转移支付、财政结算、收入报解、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权限直接“下放”县等。通过提高县级经济的活力,使其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加快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带动广大乡村的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3.2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管理,力促城乡一体化发展。
3.2.1增加规划资金投入以提高规划在县市域覆盖率。从县域层面来说,我省目前还缺乏空间全覆盖的城镇体系规划。大部分县(市)城镇体系规划尚未编制,或者编制内容深度不够。因此,必须增加投入,实现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城乡规划资金投入,加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实现城乡规划在县市域的全覆盖。
3.2.2因地制宜对规划实行财政梯度补贴,缩小地区差距。对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三类不同经济能力的地域实行差别的财政补贴,重点编制粤东城镇群规划、粤西城镇群规划和粤北城镇群规划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3.2.3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体现“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个规划”。首先,积极宣传并落实《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引》;其次,全覆盖地编制全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协调上层次规划和下位规划,实现空间规划的连续性;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平台”综合调控;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利用的“双引导”作用,引导县域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重点在于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确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及生态环保设施网络,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3.2.4加强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能。加强城乡协调的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和管理,保障县域规划的稳定性和方向性,将各级规划主管部门的权限落实到县、乡和村一级,彻底改变过去以大中城市和县城为主要关注对象,轻视乡村规划且各级管理权限不明的状况。
4.优先发展中心镇,以星火燎原之势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中心镇既是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又以广阔农村为其腹地。大力发展中心镇,可确保各类生产要素进一步集中,形成集约化的资源利用方式,能有效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和繁荣,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中心镇在吸纳接收大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成为“承上启下”推动城市文明扩散的主体。
4.1解放思想打破“体制性樊篱”,营造良好政策支持环境。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各种配套政策的支持。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相关政策不仅不能推动小城镇的发展,反而羁绊了小城镇前进的脚步,集中体现在承包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因此,要从推动我国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高度,加大改革力度,消除推进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小城镇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如实行用地适当倾斜、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拓展建设资金渠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镇管理体制等
4.2强镇扩权突破发展瓶颈,“扶强带弱促中间”推动区域协调。在我国财政制度体系中,县级财政是较完备的最基层财政。在当前普遍“弱势”的县权底下,下放到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就更为有限了。没有独立的财权,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及其他社会保障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环境保护、村镇规划、审批处罚等方面的执法权,一些细小的问题也无法马上处理。应进一步将财政、土地、投资项目核准等10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中心镇,在不增加政府层级之下逐步让渡乡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4.3强化技术指导,保障中心镇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心镇建设,规划必须先行。只有在规划编制方面加强技术指导,出台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指引,中心镇才能避免走上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老路,有条不紊地迈向高效集约发展的道路。出台中心镇规划指引,在全省范围内为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工作确立统一的技术准则。规划指引必须特别关注中心镇确定的标准及办法、中心镇建设用地规模的核定办法以及中心镇总体规划成果审查的技术要点。此外,保障中心镇发展,必须加强城镇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举办中心镇城建学习班和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班。
5.消除“对立排斥”,以新农村建设促城乡“和谐共生”
吴良镛院士曾说过“繁荣的农村是健康的城镇化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村公服设施缺乏、土地资源浪费、区域环境恶化,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5.1“持之以恒、贯彻始终”,构建新农村政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相关政策保障。良好的政策保障必须充分体现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避免政策频繁更迭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尤为关键的是明确规定新农村政策体系必须包含的内容。①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并拨出专项经费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搞好规划;②节约使用土地,贯彻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引导零星分散村庄聚集建设。拆迁土地由村集体依法依规回收,用于发展二、三产业;③全面推进村庄整治,重点抓好“五改”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④完善农村电网、有线电视、通讯等设施建设;⑤继续完善村庄生态环境建设;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⑥鼓励社会团体、工商企业无偿或有偿参与村庄改造和整治。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公共事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5.2“重点突出、各个突破”,凸现新农村建设特色。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加强新农村规划。明确工作重点,从“面面俱到”的规划成果形式到强调“规划实操性”,有利于解决关键问题,避免“千村一面”。①以人为本,加强新农村的公服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理清工作思路,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试点引路、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③要明确工作重点,凸显新农村特色,以为某些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5.3“以点带面,以面促片”,创新村庄整治工作思路。村庄整治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时期进行村庄整治工作必须找准突破口,明确工作的内容与方法。①村庄整治工作必须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②在全省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遴选试点,采取资金、技术等切实措施进行扶持;③通过试点搞好规划、完善设施、健全制度、优化环境,取得经验后在全省加以推广。
5.4“统一标准,覆盖全面”,推动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的落实、村庄整治等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新农村规划为指导。省级政府必须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和经费扶持,出台全省统一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在规划编制收费方面要实现减免甚至是无偿编制,对村庄整治规划原则、规划内容、成果形式和审批实施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对工作成效进行定期检查。
5.4.1立足现有设施,重点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重点是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村庄开展“五改”工作,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突出规划的针对性。
5.4.2针对村庄整治规划的使用对象为广大农民,力求以最简洁的成果形式,实现村民最方便的参与,强调规划的操作性;村庄整治规划成果必须是简要的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纸,列明具体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
5.4.3创新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的思路,编制过程要强调村民参与,实施过程坚持村民自治。具体包括“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规划原则、“村民主导、政府把关”的编制与审批原则以及“村民为主体的自我家园建设”的规划实施原则。
6.结语
过去的几十年,城镇化发展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城镇化发展的环境、政策和要求均产生巨大变化的新时期,必须更具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冲破樊篱、解决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必须以创建和谐社会、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共同目标,才能把握住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城乡总体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纲要,2007.11
[2]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3
[3]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z].2006.4
[4]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意见[z].2000
[5]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 [z].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