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镇经济与管理

城镇经济与管理

时间:2023-06-06 09:33:11

城镇经济与管理

第1篇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镇化不仅构筑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石,而且铺就了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业经济改革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过“小城镇,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党的十七大强调:“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些体现了党通过实现城镇化,城乡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路。这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总的工作要求,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可依托的平台,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战略性课题。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制约因素和相应措施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2.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农村城镇化可以打破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也实现地域转移,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城镇文明影响、改造、带动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村生态进入城镇,也可以有效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成为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的切入点。当前国内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使农村市场增长缓慢。

二、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只有全面正确分析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有效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1.认识不够,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关系研究不深,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5.强化文明建设以提升城镇居民素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解决对策方面

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迅速加快广大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便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创造社会环境条件。土地配置是农村城镇化最重要的基础影响因素之一,而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针对农居点用地零散、无序的现状,而采取的土地整治、改造等土地建设工程及其权属调整的总称,是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根本手段之一。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不仅是农村城镇化内在动力增强的需要,乡村社区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是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农民进入市场需借助适当的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适应了这一需求,在顺应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有效解决了市场化进程中“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缘起

1.经济社会全面加速转轨和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崛起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变和升级使得个体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弱势群体,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变得更加困难。作为农户和市场间的桥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便是一种自然。

2.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是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制度基础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定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催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直接因素。家庭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生产经营的自,这是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诞生的最基本前提。但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也有其局限性。如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不经济、交易成本高、市场谈判地位低等。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地域分散的特点,使农户天然地处于无组织状态,这种分散、小规模、兼业化的经营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就会日益显现出来。

3.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分工的细化,劳动分工的细化又催生了合作经济的产生。分工越细,市场的导向作用就越强。生产者只能服从于市场。于是,市场便成为农业再生产的实际组织者和协调者。而农产品生产者则成为市场的附属物。面对市场压力,家庭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间的矛盾便突现出来。一家一户的农民参与市场的交易费用极高,对市场的影响力又相对较弱,经常遭受工商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盘剥,在交易中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农业生产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影响市场的转变。通过联合形成压力,影响市场,通过合作扩大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因此说,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分工的细化导致了合作的需求,这成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1.组织规范化程度偏低。民主管理机制难以贯彻落实。由于合作经济组织的自发性及农民自身社会意识、文化程度的局限。在组织内部很难产生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民主管理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合作组织受益于民的前提。但由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产生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寻求来自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的庇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合作组织的最高和最终决策权往往集中在依托当地政府组织、村委会或是少数“能人”那里,社员大多会流于形式。而专事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则成为摆设,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设置。单个农户民主管理的权利也因此往往被剥夺,民主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机制不够完善。从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素质看,现有的管理人员教育水平较低,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管理制度看,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是不计报酬或低报酬的、业余时间工作的荣誉性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缺乏较好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管理者的工作潜能:从服务于民的具体内容看,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单一,眼光短视、水平较低。

三、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策

1.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但是,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初期,政府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合作组织的引导。一是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经济、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采取与农户实行资本联合、劳动联合、科技联合、销售联合等多种方式,牵头创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要针对技术服务型、专业合作型、股份合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帮扶,促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健康发展。三是要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机制的完善和规范运作。要引导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规范的章程。依法办理登记注册;帮助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行管理机制,指导各类专业合组织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帮助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分配机制、资产积累制度。通过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真正实现“入社(会)自愿”“退社(会)自由”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引导和促使农民合作组织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2.尽快制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给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与原则、业务活动范围、成立的权力和义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稽核以及注册登记、变更、解散与清算和行政指导牵头部门的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要从法律的角度加以明确规范。

3.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倾斜力度,尽快完善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税收优惠,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各级财政应安排专款,用于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启动资金和农产品的收购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

4.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

第2篇

关键词:城镇建设;经营模式;创新

1城镇规划

城镇规划是推动城镇建设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具有指导作用,一旦明确则不能随意更改,只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逐渐完善一些细节,充实规划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此外,在进行城镇规划时,应当将规划标准提高,做好相关服务设施的远期规划工作,继而确保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城镇的管理需要保持同步,尤其是一些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应当进行统一地规划和完善。为了确保城镇规划与城镇的发展需求及实际相符,要在确定了城镇发展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规划的方式对城镇进行规划,并按照梯次组织实施:结合全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做好全市的宏观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县区的规划,在各县区下再进行乡镇规划。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时,应当尽可能将城镇居民集中在沿河地区或者比较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段中,一方面能够集中资源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就业机会,打造繁荣的商业地段,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城镇经济中工业经济额的规划,一般在规划前首先要了解城镇中的存量企业的情况,再进行合理地安排规划,将工业企业进行集中布置,打造具有一定特点的城镇化产业布局。

2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是在以城镇规划为基础上进行的建设活动,城镇建设对于城镇化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不仅决定着城镇的竞争力,同时也与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城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城镇规划时,一方面要考虑人们对其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尽可能一次建成,持久使用,防止因建设不到位导致城镇后续发展中进行二次建设,从而加大了城镇的财政负担。比如说:在建设城镇道路时,由于污水、给水、排水以及电力、路灯电线等都要经过综合管沟进行建设,因此应当首先将综合管沟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入城镇当地独有的风格以及人文景观元素,促进城镇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而吸引投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3城镇管理

(1)整合管理机构。在进行城镇基础设施过程中,其中涉及到了许多个部门,因此大大增加了城镇基础建设的管理难度,同时基础设施内容繁杂,容易导致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交叉管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负责统筹工作的总调度机构,来对这些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地管理,并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与义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城镇基础建设的效率,同时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负责人进行解决,进而有效提高城镇基础建设的工作效率。

(2)建立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档案。档案资料是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完善档案资料,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相关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城镇化管理由最初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然而,就目前城镇建设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的情况看,大部分的档案资料管理依然较为分散,如停车场、道路、游园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档案资料都是由不同的单位进行管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档案资料的统一管理,同时也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档案管理的效率。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将档案资料的管理责任集中在一个单位上,并通过信息化方式对档案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将档案资料的相关信息编制成电子图表、三维效果等形式,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直观性,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3)利用经济杠杆,变行政管理为社会管理。行政管理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基础设施管理中最常见的管理方法,该种管理方法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应在城镇基础设施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让政府花钱找人来进行管理,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管理效果,同时提高管理人员对城镇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比如说政府可以将市容保洁、园林养护等工作公开向社会招标,由私人单位承包这些管理工作,政府负责监督,共同维护城镇基础设施的良好使用。

4城镇经营

所谓的城镇经营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城镇的规划、建设方式进一步发展城镇本地的二、三产业,在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城镇经济的良好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树立创新思想,改变城镇管理只投入不产出的现状。政府在进行城镇经营管理时,可以与经营性企业相互合作,由经营性企业出资购买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或者是邀请经营性企业出资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而帮助政府完成城镇的良好建设,减少其财政负担。

(2)改变城镇经营理念。政府在进行城镇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市场经济意识以及经营城镇理念相互融合应用于实际管理中,并以此作为建立完善的公关服务市场体系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城镇管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所谓的城镇经营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筹集资金进行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选择适合城镇发展的第二产业,做好第三产业的规划等来提高城镇中土地的价值,进而有效达到税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对产权关系加以明确,进而实现政府经营。对于政府出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产权属于城镇管理部门,而企业想要使用基础设施,则要出资购买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当然政府也可以选择与企业合资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产权依然属于城镇管理部门,但是企业能够在一定的年限中使用该基础建设,进而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如城镇供水、燃气、有线电视、通讯等。5结束语总而言之,对城镇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城镇建设进度、发展城镇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城镇经营模式创新工作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缺少相关的经营。因此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在实践中积极改善和创新管理方式,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

作者:罗生 单位:中山市国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3篇

这次会议是我州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和全省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监管、村庄整治、规划全覆盖紧急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和推进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今天上午,大家实地考察了顶效楼纳村庄整治示范点和市城市骨干路网建设。会前安排实地参观考察,目的是让大家理解我州实施的城镇化带动战略,既在城市,也在农村,是城乡协调、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要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生产要素的聚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民进城进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刚才,同志从部门工作的角度,总结回顾了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年城镇化推进的工作重点和措施,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会议还传达了《州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州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州政府与各县(市)、顶效开发区签订了目标绩效考核责任状。请大家按照会议的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把我州城镇化工作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下面,我受鸣明州长的委托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是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针对实际,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而提出的两大战略。在今年月日召开的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志深刻地指出“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是造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慢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已经成为我省加快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的一大焦点。……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慢’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最重要的载体和支撑。”年,我州的城镇化率为27.1%,低于全省2.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5百分点;今年我州城镇化率约为29%,低于全省2个百分点左右。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造成了城镇化严重滞后,反之,城镇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抓手,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增强经济实力、发展民主政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明程度。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不断增强城镇功能,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实现经济总量迅速扩张;才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破解二元结构矛盾,使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才能集约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从我州的情况来看,我州城镇化率仍很滞后,城镇化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根本途径。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加快我州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结构的合理布局,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州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面临着诸多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中央和省相继对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为我州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州城镇化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我州城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年,全国、全省和我州城乡收入比为3.2:1、4.4:1和4.5:1,到年,分别为3.3:1、4.3:1和5.1:1,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我州属喀斯特岩溶地区,不少农村群众还居住在深山区和石山区,地处边远,居住分散,难以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利于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有利于更多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更多的农民转移为城镇居民,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利于促进现代文明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文明水平。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

从我州的情况来看,尽管这几年城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因素,加上经济社会发展较慢,基础薄弱,城镇化存在和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城镇规模水平很低,城镇体系不完善。在全州1.68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仅有县级市1座,县城7个,建制镇65个,城市和建制镇仅占乡镇总数的0.77%和58%,城镇密度仅为每万平方公里0.46个。中心城市规模小,对州域的服务和辐射带动作用能力有限。二是城镇的产业带动和综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我州城镇经济总量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长期欠帐,难以承担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三是城镇规划严重滞后和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镇规划覆盖率为68%,低于全省水平2个百分点,城市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不到50%。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简单粗放,方法落后,脏、乱、差,两违清理整治任务艰巨,农村村庄整治任务更艰巨。

我州城镇化发展与全国、全省、包括周边地区相比都存在相当差距,其主要的问题就是城镇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严重不足。州委、州政府初步考虑,“十二五”时期,要坚持阶段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确保全州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力争达到2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18万人以上、力争达到12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7%、力争达到40%;到2020年,全州城镇人口达到16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初步实现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互相适应。围绕上述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具有特色城镇体系建设。一是突出中心,加快市城市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市作为全州政治、经济、社会、商贸物流中心区位优势和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按100万人口中心城市和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休闲旅游中心进行规划建设市。二是强化支撑,形成兴兴安贞城市经济圈,加快推进兴仁、安龙、贞丰“撤县建市”步伐,推动顶效开发区融入城市建设圈并作为全州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三是统筹兼顾,推动晴普、册望两个片区组团发展,进一步做大四个县城建设,力争县城规模扩大至5万人以上。四是多点突破,积极促进中心乡镇和特色小城镇加快发展,以马岭、威舍、万屯、龙广、德卧、者相、大厂、鲁布格、巧马等交通条件好、产业聚集力强的中心镇为重点,建成一批四级明星城镇,以乌沙、屯脚、雨樟、巴铃、楼下、巴结等小城镇为重点,发展一批五级重点小城镇。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发展“边缘区域”的各类小城镇。以城镇带、城镇群建设为突破点,逐步推进向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方向迈进,着力沿汕昆、晴兴、惠兴、望安等的城镇带,推进顶效、马岭、郑屯、万屯、和德卧、龙广、新桥城镇群加快发展。

(二)抓好城乡规划全覆盖。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城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州城乡规划工作的目标是:年底以前,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全覆盖,年底以前完成乡规划全覆盖,用一到两年时间实现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全覆盖,重大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全覆盖,近期规划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各项专业规划全覆盖,村镇建设规划全覆盖,将城乡规划调控和管治范围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拓展到整个城乡空间。基本建立从区域到城市、从农村到小城镇、从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的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完善配套的城乡规划体系,切实解决当前城市规划落后于城市发展、乡村规划落后于乡村建设、城乡统筹规划落后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近期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加强城乡规划工作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抓紧完成、等重点城市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特别是随着外部交通、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形势的新变化,要着眼于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进一步优化调整城镇体系规划,对县市域各类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作出整体安排和综合协调,充分研究县(市)域经济发展战略、城镇发展定位、城镇等级规模、发展空间布局,引导人口、产业向各级城镇集聚,合理布局区域性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公共设施,推进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对区域空间开发利用的管制和协调,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是积极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全面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率,旧城改造地区、城乡结合部、历史街区、近期建设地区、储备土地等要优先覆盖。各县市要认真执行《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州府发〔〕13号),在城乡建设用地的土地供应上,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规划和建设部门出具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用地性质等关键技术指标管制的,不得上报审批供地。三是加快推进村级规划成果的利用。我州村级规划工作,经过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20多个月的艰苦努力,已于年12月基本完成了1068个村、51个社区的规划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州新农村建设绘就了蓝图。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村级规划在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按照规划实施农村各项建设。要大力推动规划的实施,强力推进农村各项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规划指导建设的原则,农村所有建设都必须以规划为指导,按规划来办。要切实做到用地必有规划、建设必有规划,充分发挥村级规划对农村资源配置、产业培育、区域发展、生态建设、村庄建设等的引导、调控作用。

(三)抓好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不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大,更不是简单的县变市、乡变镇。城镇化是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生活模式的变化,所以城镇发展必然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城镇的功能和性质,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加快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努力实现以城促市、以业兴城的良性互动。二、三产业是城镇经济的主体,也是推动城镇构建框架、扩张规模和完善功能的经济基础。因此,一是充分发挥我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抓好园区建设,抓好项目推进,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继续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特产品加工、制药等优势支柱产业,着力发展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要求的附加值高、就业容量大的新型工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镇就业、聚集城镇人口。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把我州建设成为西江上游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深加工开发基地。支持优势骨干企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探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要着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旅游、金融、教育、科技、信息、房地产等为重点的现代新型服务业,充分发挥商贸、流通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使第三产业尽快成为扩大就业容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后续力量。

(四)抓好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城镇化进程,政府引导是前提、是基础,市场推动是根本。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走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路子,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目前制约我州城镇加速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城镇建设仍以政府投入为主,没有发挥好经营城镇的资金引导作用,使基本属于吃饭财政的各级政府负担沉重。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不断加快我州的城镇化进程。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把城镇的各种要素作为一种资源和商品,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引增量,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体制,逐步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筹集手段市场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各县市政府要将财力主要投向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引导性资金上,以缓减财政压力;要依法调控土地市场,经营好城镇建设用地,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要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体制问题,加快推进撤县建市工作,有序推进撤乡建镇、县城所在地镇改街道和村改社区工作,打破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消除造成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推进制度创新。要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动城镇建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建资金筹措机制,采取灵活手段,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城市用气等公用设施建设。要把房地产开发作为带动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继续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以房地产开发促进城镇建设。

(五)抓好城镇科学管理。城镇管理与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两翼。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如果一个城市规划、建设都不错,但管理水平不高,交通混乱,治安不好,到处脏乱差,这个城市就没有吸引力。因此,推进城镇化,既要重建设,更要重管理。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既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还有很多漏洞,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积极吸收其它优秀城市管理的先进方法来管理我们的城市,使城市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使要素流动更顺畅,人民生活更方便。要增强服务功能,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从根本上克服城镇化发展中“重建轻管”的问题,坚持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形势,强化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意识,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城镇管理制度,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城镇管理要从基础抓起,从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关心的问题抓起。要抓难点,继续做好城乡规划范围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州政府已成立了州“两违”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州政府办公室设立成立了全州两违清理整治办公室,负责督促和指导“两违”清理工作,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项工作,要继续强化责任,形成依法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做到态度坚决,力度加大,措施加强,推进“两违”清理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要加强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城镇交通、环境、安全等方面脏乱差的现象;要抓基层,加强以社区、居民区为基础的城镇管理,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抓关键,加强对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规范城镇居民的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州、县要及时成立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城镇化工作的有关政策,督促检查政策落实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城镇化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定期不定期听取关于城镇化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乡(镇、街道)也要尽快成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好相关工作人员,切实抓好城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保障力度,定任务、定进度、定措施、定责任,扎实推进城镇化工作,做到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上个新台阶、五年实现大发展。

(二)加强统筹协调。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等部门要抓紧编制各项规划。发改部门要把加快城镇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会同住建、交通运输、水务、园林绿化等部门抓紧建立城镇化发展项目库。公安部门要认真制定落实户口迁移的各项政策,做好实施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抓紧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安排城镇建设用地。财政部门每年要从公共财政预算和城镇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住建、规划、统计等相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建立与城镇化相关的统计制度,完善指标体系,将城镇化的相关指标逐年纳入年度统计报表。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好经验、好典型,宣传加速推进城镇化的新思路、新举措,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推进城镇化的浓厚氛围。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乡村社会 治理 五位一体 特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治理。那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农村发展更加美好,这给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当今中国正面临快速的城镇化和社会转型,短短几十年内完成了西方近百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有关城镇化问题与城镇化过程的社会发展问题集中凸显,由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问题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一、文献回顾

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问题,学界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合理性的建议。郁建兴、冯涛(2011)从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管理、地方政府治理转型角度来论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治理转型。程莉(2014)从城镇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协调发展角度认为“要引导投资方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增加就业岗位”。陆益龙(2013)从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建设来分析,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重新构建乡村社会认同体系的重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针对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就研究对象而言更倾向于将研究问题细化,只选取乡村社会治理中的某个问题进行探究,譬如,侧重于行政体制管理、经济发展管理、社会群体管理等方面,并没有考虑到社会成员的自主性教育、基层乡村的自治方式改革等内容。城镇化转型期引起的乡村社会治理是一个整体性的综合问题,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相互协调,相互关联,过分的细化研究容易导致思路变窄,最终导致整个研究体系的缺失。由此,从宏观面上对城镇化过程中的乡村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基于“五位一体”总体思想的乡村社会治理问题,则显得较为全面。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

学界普遍将城镇化概括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产业结构的协调转化发展的历史前进过程。从城镇化的概念表象来看,仅包含人口、空间、经济结构三要素,但其背后隐藏着社会治理、文化教育、农业、行政、公共服务等多种要素的转化要求。冯长春[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要从四个方面去理解并付诸实施,一是人口城镇化,即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二是经济城镇化,指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活动转移并在城镇中集聚的过程,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过程和机制;三是社会城镇化,即伴随着经济、人口、土地的城镇化过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都会发生转变,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四是资源城镇化,包括土地、水资源和能源,这些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高效、集约利用。”

结合城镇化的普遍界定与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从人的内在和物的外在,即从思维与存在阐释,亦结合农民――作为城镇化的主体,携带其周边的物质文化环境从农村走向城镇,思维无法一时适应城镇环境的转变,存在在转变中所需要管理与整治,需要第三方的管理与维护――即治理城镇化。城镇化的过程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与实施:治理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与资源城镇化,相对应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指导,形成治理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与资源城镇化五个方面,并进行展开与实施。

三、对比分析下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的特征

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历程完成了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变,所谓新型城镇化的“新”的内涵在于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等硬件设施建设,转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完善公共服务、提高人文素养等内涵性的软实力建设,最终要达到的是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位、高质量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通过城镇化过程中的剩余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教育培训,实现农民在城镇中的生存。

通过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对比分析与经验总结,从新型城镇化治理微观角度来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1)由“以管理为先”的强制行政管理向“以服务为先”的协商的人文管理转变,由注重基础建设向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与保障的建设方向转变;2)由“土地经济”独大向经济结构统筹协调发展转变等;3)由忽视文化建设向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转变;4)由单纯的人口转移向农民市民化的人口城镇化转变;5)由过渡开放开采向区域合理规划转变。

从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宏观建设来看:1)实现有重视基础设施等“骨骼”搭建向充实文化精神建设等“血肉”转变;2)由“碎片化”的自然村治理向整体城镇“聚集点”治理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E].2014年01月20日.中国新闻网.http:///gn/2014/01-20/5755331.shtml

[2]国土资源部: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R].2013年12月30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2014年3月16日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化 模式 创新 大镇设市

“大镇设市”: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农民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自己转移自己,相应地城市化主要不是农民转向现有的城市,而是农民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就地发展乡镇小城镇,于是城市化被改为城镇化,并进一步被发展为小城镇化”(洪银兴等,2000)。应该看到城镇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城镇化也只是农业人口进入城镇,由原来从事农业转向从事工业、建筑、服务等非农行业,是农村人口向农村区域内的小城镇转移和积聚的“镇化”过程。而城市化的内涵决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洗脚上田”进入城镇。根据近代西方国家城市化理论,城市化的内涵既有农村人口“洗脚上田”进入城镇,由从事农业转向从事非农行业,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这样的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和城镇数量增加的数量城市化过程,更有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发展城市本身现代化的和把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等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域推广和延伸的质量城市化过程,最终消除城乡差别,达到城乡一体化。也就是说,城市化不只是人和物的数量的城市化,更是人和物的质量的城市化,要让进城人员真正融入城市,接受城市生活,享受城市文明。由此来看,城镇化只是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是整个城市化体系中的一个底层部分,它不仅涵盖不了城市化的全部内涵,也体现不了城市化的最重要内容。因此,城市化的发展也必然由以发展小城镇为特征的城镇化走向以强化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质量为内容的城市化。

在我国,城市往往是与“市”的行政建制相联系的,有“市”的行政建制的称为城市,没有“市”的行政建制的则称为城镇,通常指县城及中心城镇。根据我国现行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只有行政建制的“市”才有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等城市行政管理权,没有“市”的行政建制的镇则没有城市行政管理权。因此,“大镇设市”,并不是指镇的行政级别的提高,而是把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城市高度,赋予其城市定位和相应职权,以使小城镇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其实质是一种强镇扩权的镇的城市化运动。“大镇设市”打破了我国现行城乡区划对镇的限制,改“镇”设“市”的乡镇,有望改变以往在土地、财政等各种要素资源配置上缺乏的窘境以及镇级行政机构在城市行政管理权限上的限制,从而发展与完善镇的城市功能,增强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福射能力,带动周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镇设市”与推进城市化

“大镇设市”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推进方式。

“大镇设市”有助于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发展城市本身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是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城市化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与深化而不断发展与前进的。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并不同步,在城市建设中强调“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导致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这也表明我国还会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人口、规模还会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多并不是一个自然吸收农村人口的过程,我国城市的发展与扩张,是靠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而得以实现的,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李浩等,2011)。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外来人口大于城市户籍人口,而且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跟城市实际功能的增强并不同步,最终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拥挤、上学就医难等我们称之为“大城市病”的问题,影响和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建康发展。“大镇设市”,赋予了乡镇城市定位,消除了乡镇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职能限制,必将极大的促进乡镇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而随着乡镇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改善,乡镇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优化了投资生活环境的美丽乡镇必然会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人才的吸引力,使农村人口在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得到合理、有序地分流,有助于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发展城市本身现代化。

“大镇设市”有助于消除小城镇“乡”的形象与心理,促进城镇城市化。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涌现出一大批超级大镇,这些超级大镇无论是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还是城区面积、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几乎与城市无异。然而,由于我国行政执法权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乡镇行政执法权的缺乏导致其在行政管理上缺乏成效,对很多社会事务管理力不从心,使其对众多的违法、违章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管理,以致这些乡镇尽管有现代城市的雏形,却呈现出“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过了一城又一城,城城似农村”的景象,无法摆脱“乡”的形象与心理。“大镇设市”,将使这些乡镇获得更多的行政管理权限,有了行政执法权,能使这些乡镇合法、有效地解决违法、违章行为;土地使用权的扩大,将使这些乡镇城市建设得以合理、科学规划;扩大财政支配权,将会使这些乡镇在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其他公共服务的建设与投入上得到更多资金支持与保障。“大镇设市”,让农村居民在城镇享受到城市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必能极大地消除小城镇“乡”的形象与心理,使农村地区的群众改变旧的农村生活方式,接受新的城市生活方式,享受城市文明,促进城镇城市化。

“大镇设市”有助于推动镇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江浙等经济强省的发展表明,省域经济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的强弱又取决于镇域经济。而现实是:一方面,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其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事务更加复杂,城镇功能多样,需要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现行城乡行政区划的约束,乡镇管理部门又无相应的财权、公共服务能力、管理机构,导致乡镇管理部门在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上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乡镇“小马拉大车”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乡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镇设市”一方面使乡镇获得了更多、更为直接的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权,增强了乡镇对其行政辖区内的社会事务等各方面的综合治理,从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同时,有了一定行政审批权的乡镇,就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间,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再加有了相应的财权,乡镇城市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产品将得以不断建设和完善,乡镇的投资环境将会极大提升。环境的改善,行政效率的提高,再加上乡镇的独特魅力和现实发展前景,必将带来镇域经济新一轮的发展高潮。而乡镇经济的繁荣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

“大镇设市”:破局体制的“顶层设计”

“镇级市”的试点改革使“大镇设市”由理论构想走向了实践操作。然而,要使“大镇设市”由试点走向全面推行,还需要解决好其在实行过程中所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大镇设市”所存在的诸多政策体制方面的障碍,需要在最高层次和全局立场上进行破局体制的“顶层设计”:

在统领城市和城镇共同城市化的最高层次上考虑“大镇设市”在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就要涉及到调整城市化发展思路和城乡规划修订的问题。“尽管我国城市化道路方针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在不断调整,但总体上遵循了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2006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2008年1月新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取消了‘控制大城市规模’规定”(王佃利,2011)。因此,我国现行城市化发展思路,概括起来讲就是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即实行城市城市化和乡镇城镇化。由于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发展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城市和城镇发展工作的依据和指导。因此,推行“大镇设市”就必须要调整城市化发展思路,修订城乡规划,为“大镇设市”取得在城乡规划上的指导与政策支持。调整我国城市化发展思路,修订城乡规划,就是要把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城市建设高度,以现代城市的标准来建设和发展乡镇,在城乡规划中明确提出由发展小城镇(城镇化)到推进城镇城市化。

在兼顾基层政区设置改革的全局立场上考虑“大镇设市”在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就要涉及到市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行“县辖市”的问题。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我国《宪法》中规定地方行政区划体系分为省、县、乡三级,但在实际中,省县之间却存在着一级建制―地区或地级市,并逐渐形成了市管县的行政管理格局。“撤县建市、市管县”的办法,在城市化的初期,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现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再靠“撤县建市、市管县”的办法来推进城市化发展,已是弊大于利。因此,改革市县管理体制己是必然要求。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法国等国家设置了“县辖市”,日本也实行“县辖市”,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县辖市”。由此,“可把中央、省、县、乡这四级作为行政管理的机构不变,增加‘县辖市’(即‘镇级市’)这一全新(但与国际接轨)的城市建制”(连晓鸣,1999)。推行“县辖市”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省级市、地级市及县级市的三级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对照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层级管理做法,再加上我国小城镇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改革需求及小城镇长期发展建设所奠定的物质基础,都为推行“县辖市”,变现有的三级城市管理体制为四级城市管理体制提供了良好的实行条件和基础。“县辖市”将消除“大镇设市”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使“大镇设市”有了体制上的保证。

从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角度来说,“大镇设市”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还需要改变城市观念,修改设市条件。城市,从其发展演变过程来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多了,经济活动的场所固定了,自然就形成了城市。因此,要尽量淡化城市“市”的行政概念,破除“城市”神秘观点。“城市只是某一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谓‘中心’即是‘点’,或者称之谓‘结点’”(连晓鸣,1999),城市既然只是大大小小的结集点,能大则大,该小即小,不要过多去考证它的行政级别和设立条件。根据国外经验,如法国,只要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就可以划定为城市,所以国土面积仅为55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只有5000多万的法国就有3万多个城市;再如美国,以2500人口为划定城市的最低标准,只要人口数达到2500人以上的乡镇,都可以设为城市。而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是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一个复合标准,不仅有较高的人口状况、经济情况和基础设施要求,而且设有不同的行政层级,最低行政层次为县级市,乡镇被排除在市以外。如果我们能破除对城市的“迷信”,取消城市的行政层级限制,不设置过高的城市设立条件,或是参照国外设市作法,只把人口数量作为设市主要条件,那么这既与城市化发达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相一致,也使“大镇设市”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2000(12)

2.李浩,朱文武.镇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选择[J].人民论坛,2011(24)

第6篇

关键词:马口;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

特色小城镇一般是指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效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建制镇。它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比一般的中心镇、小城镇更能带动、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在拉动经济增长、启动农村市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一、马口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基本情况

马口镇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汉川市境内,东接武汉、北依汉江,是汉川市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枢纽。镇域面积58.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镇区人口4.61万,城镇化水平57.2%。该镇城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备,有主要道路数十条,其中省道蔡城公路、新北公路穿境而过,建成区主次干道总长23.63公里,硬化率达96%;有日供水万吨的自来水厂2座,供水主管道20.6公里,供水普及率98%;镇区绿化面积打36.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6.0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1%;有街心公园、广场、文化馆、业余体校、工人俱乐部、图书馆、儿童乐园等文体设施。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要体现在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上,马口的特色就体现在它的工业方面,按照“一主两翼”的思路,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光纤电缆产业和建材陶瓷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2006年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5.6亿元。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湖北纺织第一镇”,大力发展纺织工业,2004年该镇纺织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2亿元,2006年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8家,80万锭的纺锭规模占到全省的1/8,涤纶纱线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1/5,这对一个地方小镇来说很不容易。作为中国制线名镇、全国首批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连续三届获得湖北省“楚天明星乡镇”、湖北省重点镇的马口,成为了武汉城市圈中工业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典范。

二、马口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马口在发展特色小城镇过程中,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思路,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对经济发展影响,如图1(传统经济模型)。

这个系统未能将资源环境因素包含在内,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如果生产者为了产出最大化可能不顾资源的更新和环境的吸收能力而增加生产,形成粗放型经营模式,而且这类问题相当普遍。协调特色小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并促进特色小城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如图2(引入资源环境因素的经济系统)。

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特色小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马口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

所谓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实质就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自然、社会、经济等多因素在具体时空立体交叉与动态互动中所形成的耦合力的外在特色表现。自然、社会、经济三个系统构成了有机复合体,其色是其外显特征。

从系统角度而言,无论小城镇发展迟缓还是迅速,都是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从动力机制看,特色小城镇发展的社会变迁推动力、制度政策引导保障力、地方行政整合力、法制规划规范力、城镇体系自组织力、民营经济促进力、基础设施助推力等,这些分力通过地方政府的具体整合,形成特色,组成了特色小城镇发展耦合力。

用数学公式表示:F=f(X1,X2,…Xm),其中F表示小城镇发展的耦合力;X1,X2,…Xm等表示构成F的各个分力;f表示各分力与耦合力F间的函数关系。在特色小城镇发展耦合力的构建中,结合地方比较优势条件,确定特色,形成发展主导核心力;进而依据现有基础,围绕主导核心力,构建各辅分力,在地方行政部门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管理、整合下,实现多因素在具体时空的动态交叉与立体互动,最终形成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耦合力。

对马口镇来说,耦合力“F”就是该镇的以工业为主、兼顾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工业型特色小城镇模式。工业型是马口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的特色,纺织服装产业是其核心主导力。F1,f2,…fm,则表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对F的影响系数。X1,X2,…Xm,则代表着产业发展、管理制度、公众素质等影响该镇工业型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因素。

四、促进马口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特色优势,突出产业建镇

所谓特色优势,主要是指特色经济、特色产业。这种优势往往建立在本地区位条件、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性的自然、社会因素基础之上,是一种稳定、持久的竞争力。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可以很好的发挥其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从而带动当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促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这种特色优势马口已经具备,但产业优势不明显,“特色”的含金量偏低,该镇虽然在染纱制线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亦已初步形成了集纺纱、制线、服装于一体的产业链,但其产品档次仍然较低,难以走出国门。很多企业在生产技术、原材料和检测手段等方面,与国内的高标准都还有相当差距,“特色”优势还不足以帮助其实现从“湖北纺织第一镇”到“全国纺织重镇”的转化。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在完善工业园区内水、电、路、气、邮、讯等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在优化布局、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提高档次、增加中、高端产品和增加附加值上狠下功夫,强化特色优势。

(二)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兴镇

管理制度,作为构成特色小城镇模式“F”的一个分力,是关乎小城镇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涉及到如何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利益、长期与短期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要求管理部门要立服务意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首先准确定位,在特色小城镇规划上作好文章,规划要突出马口的产业特色,围绕纺织服装产业进行规划布局;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要完善建设的招、投标制度;再次要完善政策,整合资源,在户口、用地、上学等方面简化手续,实行全方位服务,广泛吸纳资金、技术、人才落户。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加快推进经营城镇的步伐,采用冠名权、广告权、使用权、保洁权等办法,引进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经营镇区公用设施,形成特色小城镇建设管理的良性循环。依靠完善的管理,进一步增强马口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含金量。

(三)提高公众素质,实现素质兴镇

小城镇建设,人才是关键。公众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特色小城镇的发展。观念落后、素质差的人,很难有创新和进取精神,各种资源要素在他们面前也很难转化巨大的现实的社会财富。提高公众素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首先涉及到普及和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问题。要加强对特色小城镇决策管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尤其是对各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级决策层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应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使政府管理与决策部门克服自身的短视观念,不要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要加强可持续发展在普通市民中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利用电视、电影、广播、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积极宣传,把可持续发展观念灌输于民;要建立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完善、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其次要提高民营企业主的专业素质。调查中发现,作为小城镇建设主要经营者,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生产经营的战略决策眼光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专业人才,不少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要通过从高校常年高薪聘请高级专业和管理人才等方式,提高民营企业主的专业素质,从而

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长远要求,把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马口特色小城镇发展。

参考文献:

1、庄绪策,黄红发.特色小城镇与民营化――分析湖北汉川市小城镇的“特”与“不特”[J].小城镇建设,2005(7).

2、胡金林,颜弘.湖北小城镇发展模式与中部崛起[J].孝感学院学报,2006(9).

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机遇;挑战;永联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22-02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部总人口的70%左右,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的有效治理历来都是国家公权力涉及的重要领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带来持续牵引力。为此,对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需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展开。

一、新型城镇背景下乡村治理的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带来了持续的牵引力。新型城镇化推进了农业的现代化,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利于农业质量和竞争力的增强,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新型城镇化促使农业人口市民化,有效缓解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其经典著作《农民的终结》一书中指出,“10―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1]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0%左右,而我国的农业用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率不足59%,人均耕地面积偏少,这就导致我国农村人地矛盾突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也要放宽大中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利于农业人口市民化。农业人口减少,人地矛盾得到了缓和,农民的耕地资源相对增加,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有了收入的基础,对乡村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利于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新型城镇化在发展理念上有所创新,强调“人的无差别的发展”,注重城乡的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必将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牵引力,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的挑战

(一)新型城镇化使得乡村治理主体缺位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治理主体已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唐绍洪、刘屹认为,我国乡村治理应该是“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模式。一是乡镇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和权力中心;二是村民组织和村民代表等可以作为独立的主体;三是乡村精英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2]。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民从自由流动向迁徙转变,部分农民变成居民,定居在城镇,乡村留下的精英相对偏少,乡村治理主体缺失。

(二)新型城镇化使得乡村治理结构失衡

乡村治理的实质就是村委会等农村公共权威机构对农村内部公共事务的协调与管理,以维护农村公共利益的过程。张晓山认为,乡村治理结构的走向应最终在农村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即自治程度较高的基层政府组织、村民自治的村社区组织与农民的跨越社区的、非政府组织并存;正规组织与非正规组织的发展并存;经济实体型组织与社团型组织的发展并存;单一功能与多功能性组织的发展并存[3]。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精英流失,乡村自治组织的能力下降,乡村治理结构失衡。

(三)新型城镇化给乡村公共管理与服务带来挑战

新型城镇化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给乡村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带来了挑战。政府是拥有公权力的唯一合法主体,因而公共秩序的维持和公共资源的供给应该是政府。在农村地区,我国实行的是“乡政村治”,国家的公权力只延伸到乡镇一级,而村实行的自治,即村内公共事务由村内自行解决。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推进,有些村庄已然成为了“村中城”,在这些村庄范围内的一些公共事务是村庄自治组织无权管理和无力服务的,这就会产生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挑战。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乡村善治的实践探索

(一)共建共享: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和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些乡村抓住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发展乡镇企业,乡村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蛋糕大了,便面临着如何分配的问题。永联村成立村经济合作社来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永联村的经济合作社是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由永联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集体土地、集体资产、集体资本为纽带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坚持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成果共享的原则,承担集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产的经营和管理、生产发展与服务、财务管理与分配等职责,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其主要目的是发展集体经济,维护社员的经济利益,使永联村集体土地和集体资产的效益最大化,让社员共享经济的发展成果。

(二)共融分治:理顺乡村治理结构,政府、村经济合作社、企业、社区、组织“五个轮子”一起转

所谓的乡村治理结构,是指各治理主体在各自权力、职责范围基础上的行为模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4]。乡村治理主体已有多元化的态势,治理是各种主体之间建立良性的合作性的治理,它不再是单一的政府社会管理主体,而是各种社会组织、私人机构以及个体参与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如何理顺和平衡乡村治理结构,张家港永联村结合自身的乡情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创造出“五位一体”的治理格局。“五位”治理主体包括南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永联分中心、永合社区、村经济合作社、永钢集团、社会组织。

南丰镇社会管理中心永联分中心隶属于南丰镇政府,承担永联村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了“镇归镇、村归村”的治理格局。永联小镇建成之后,镇域范围内人员结构变得复杂,给乡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难题。鉴于永联小镇就是一个纯粹的城镇化社区,与城市社区本质上一样的,在社会管理上也是朝着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方向发展。为此,于2011年4月成立了永合社区,承担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等社会管理职能。这有效破解了管理外地人口的瓶颈,同时也保障和维护了居民的合法权益。永合社区成立之后,永联村委会职能变得单一,主要是经济管理。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发展社员的经济利益,2012年3月,永联村借鉴发达国家乡村治理模式、尊重现代企业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原则,在“共建共享”的基础上修订了《永联村经济合作社章程》,对社员资格确认、社员代表选举、经济合作社组织架构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自此,永联村完成了由村委会治理模式向村经济合作社治理模式的转变。永钢集团是永联村的民营企业,所采用的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独立运营,自负盈亏。永联村和永钢集团是合作的关系,两者相互支持与合作,他们的资产各有一本账,产权十分清晰。因此,在永联村真正做到“村归村、厂归厂”,“资产归资产、管理归管理”。此外,为了更好地承接政府职能,增强社会自治,永联村积极发展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

这五个治理主体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为了避免五大治理主体的各行其是,加强相互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工作联动,2015年永联村将“五位一体,共融分治”的治理格局具体化为“党建引领,五位一体,区域协同,依法办事”的工作机制,并于2015年8月成立了永联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这将会为推进永联的社会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文明乡风:打造乡村共同体,多层次主体贡献治理的第三方力量

随着城镇化建设,农民的流动规模极其巨大,各种复杂的力量和意识形态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农村,乡村会产生各种难以预料到的问题,会遇到各种不期而至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灵活且具有强大能力的组织体系来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风险以及危机[5]。永联村在文明乡风建设时联合五大治理主体,打造社区文化空间,推广社区文化活动。目前,永联小镇范围内已经形成了永钢集团、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南丰镇社会管理中心永联分中心、永合社区以及社会组织联合共建的主体框架,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在文化空间的改造以及文化活动的推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四)公共管理和服务均等化:成立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永联分中心

政府是拥有公权力的唯一合法主体,因此公共秩序的维持和公共资源的供给主体应该是政府。在农村地区,我国实行的是“乡政村治”,国家的公权力只延伸到乡镇一级,村则自治即村内的公共事务由村自行解决。随着城镇化建设,在永联区域范围内产生的诸多公共事务是永联村自治组织是无权管理、无力服务的,村民自治制度发挥管理和服务的效用是明显受限的。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解决这类社会治理的问题。南丰镇政府和永联村多次磋商、实践与探索,最终探索出成立镇社会管理中心永联分中心。该中心成立一个综治平台――永联谁事务管理服务协调小组,小组由公安、交通、城管、卫生、工商、消防等执法机构和人员组成,承接乡镇政府延伸至村内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乡镇政府与永联村组织合作,使得永联村公共秩序得到稳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遇到各种困境,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走出乡村治理的困境。张家港永联村,内生工业化、城镇化的“村中城”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出路,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共融分治,五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格局,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参考文献:

[1]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6.

[2] 唐绍洪,刘屹.多元治理主体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乡村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09,(6):38-42.

[3] 张晓山.简析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变革[J].管理世界,2005,(5):70-76.

第8篇

关键词:县级政府;新型城镇化;职能定位

一、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当好县域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者

一项事业的顺利推进,规划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能够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规划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推进各项事业的重要经验和有力手段。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也必须建立在规划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县级政府由于基层政府的角色,必然要成为县域城镇化的规划者。在县域城镇化中,县级政府要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注重城镇化建设的科学规划,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调控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促进县域城镇化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首先,县级政府要树立区域整体协调、分类调控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理念,加强对县域城镇化规划的指导、论证,依据国家总体规划和地方城镇化目标合理测算和确定县域城镇化发展目标、县域城镇化规模及功能分区,引导各乡镇科学安排县城建设、产业聚集、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其次,县级政府要按照有序推进、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地推进县域城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兼顾城乡各方面的利益,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在规划中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整体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避免“摊大饼”式的扩张和各级城镇间的无序竞争。再次,县级政府要逐步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体系,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实现县域城镇化规划在技术层面、政策层面、资源层面的有机整合。

二、合理整合各类经济资源,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县域经济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多层含义,是指“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既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也有个体私有和混合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县级政府必须要担负起领导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首先,在城镇化进程中,县级政府要积极推动县域工业化进程。实践证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相伴而生的,工业化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城镇化进程中,县级政府要根据县域经济结构和工业基础,制定合理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形成有县域特色的工业模式,促进人口、资本、消费、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集聚,为县域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其次,县级政府要推动县域内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在转移农村人口的同时,推动资本、技术、信息等各项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再次,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乡镇企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力量。最后,县级政府要在政策和制度方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畅通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技术流、资源流、信息流。形成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全面建设服务型县级政府,当好县域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县域是城乡的结合体,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是县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也一直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乡格局的改变、利益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会有进一步的增长,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会相应的提出许多新要求。首先,县级政府要加强自身建设,要把城镇化进程看做是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契机,树立服务市场、服务企业、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组织的理念。其次,要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县级财政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满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的公共性,根据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搞好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再次,要整合县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明确各类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最后,要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相结合,充分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生态特点、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特色突出的宜居城镇,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公共服务。

四、深化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当好县域管理体制的改造者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始终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行政区划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撤县建市、乡镇合并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县级政府的管理体制必然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根据中央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推动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十报告指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这为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县级政府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其次,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乡统筹的需要,不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优化。县级政府要合理界定政府权力边界、科学规划各部门和县域内各级政府的职责、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次,要建立符合城镇化要求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在考核中注重人本标准、生态标准和可持续标准,并与县域内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最后,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县级政府应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优化政府流程,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的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

白燕简介

经济学硕士,副教授,兵团党委党校经管教研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镇化、生态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省部级期刊上数十篇,主持国家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获省部级奖3项。

城镇功能的特殊性

《当代兵团》:兵团城镇化承担着维护新疆稳定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双重职能。其中,维稳戍边的政治功能、体制功能是兵团城镇化区别于其他省份、地区的特殊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白燕:兵团的组建、恢复与加强都是出于维护新疆稳定的战略考虑,也就是说兵团城镇是基于维稳戍边功能进行战略布局的。兵团成立时,师团的空间布局主要基于军事需要的原则。分散的绿洲镶嵌式分布于地方空间的格局无疑是最有利新疆稳定的区域格局。师团与地方县市交融或相邻分布,有利于对“”和各种敌对势力的震慑和控制,一旦发生紧急事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切断敌对势力的相互联系,控制事态的发展蔓延,把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兵团虽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但却不是一级政府,虽然有所辖的垦区,但这些垦区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区,行政职能和法律地位缺失。尤其是团场城镇社会管理主体和公共服务主体缺失。这也是兵团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长期难以接轨的根本原因。通过设市建镇,成立人大、政协等机构,可以获得完整的政府权力,按照程序运作,形成规范的权力运行体系。

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

《当代兵团》:我国推进城镇化主要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结合实际,兵团推进城镇化应采取哪种模式?

白燕:一个地区如果没有自我独立的行政中心,经济很难发展起来,城镇化过程也会相对缓慢。兵团团场没有完整的政府职能,难以成为垦区的行政中心、经济中心。按照传统的、常规的城镇化推进方式显然无法完成维护国家边疆安全和新疆稳定的重任。只有采取“以市兴城”的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推动方式,在不完全具备条件的垦区建市,通过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

兵团层面是自上而下的另一重要的行政推动力量。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兵团出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进城镇化行动计划(2012-2014)》,提出“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力争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到2015年,兵团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5%。

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对于城镇化滞后的兵团至关重要,但它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要借助行政力量推动之机,加快培育城镇自身发展动力,将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从而真正提升城镇发展活力。

分散型的适度集中

《当代兵团》:根据城镇化的空间聚集关系,可以分为集中型城镇化和分散性城镇化。请问兵团应向哪个方向发展?

白燕:集中型城镇化模式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的集聚过程和人口的不断集中的过程。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小城镇、城市聚集,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引起城市的密集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的不断扩大。分散型城镇化模式是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的城镇化模式。它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随着大城市吸收能力的饱和,职能部门向郊区大量移动,并由此带来了城市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兵团空间分布、功能使命的特殊性,决定了分散是兵团城镇空间分布的大格局。但过于分散,难以聚集到一定规模,中心镇难以形成,不利于城镇产业的聚集与联动发展,城镇的增长极作用也难以显现出来。因此,我们要在分散的格局下实行适度集中的城镇化战略。

融入新疆城镇组群

《当代兵团》:兵团作为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如何做到与自治区协调发展?

白燕:以某一区域为中心建立若干个城镇组群是未来新疆城镇化发展的选择。《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指出,新疆城镇化的总体布局定位为“一圈、两轴、两带、多点”的空间结构,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中心,兰新发展轴形成奎独乌—克拉玛依、伊宁—霍尔果斯2个城镇组群,南疆铁路发展轴形成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4个城镇组群。兵团分散不连片特点决定了兵团城镇没有体系可言,必须融入新疆城镇体系的大格局中,起着完善新疆城镇体系布局的作用。将周边地方作为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城镇要融入各自所处的城镇组群中进行分工定位。

产业转型与体制转型双轨推进

《当代兵团》: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就是经济转型的过程,其鲜明的特点是产业转型与体制转型。兵团应如何做好这两方面工作?

白燕:兵团自恢复建制以来,受资源条件限制,走上了一条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道路。虽然兵团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领先,但农业先天的弱质性、低效性使兵团在以农业为主的路上越走越窄,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型是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兵团长期以农业为主体、农业经济在兵团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迅速增大。2012年10月,经中央批准,兵团13个农业师的名称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师”。“农”字的取消、产业结构的变化都标志着兵团正经历着从农业向工业的产业转型,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

城镇化不仅与工业化息息相关,而且与市场化程度紧密相联。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越快。兵团是生产部队集体转业组建而成的,军队管理的强制性、集权性特征反映在管理体制上,就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兵团也在不断探索与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兵团各师、团场都加大了改革力度,对国有工业企业进行破产、兼并、重组,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兵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土地承包经营机制,进一步扩大产权改革的范围,扩大了职工自主经营权。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管理加大了社会化经营的力度。总之,随着兵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将会加快。

坚持多元管理模式

《当代兵团》:特殊的城镇体系和管理模式决定了兵团要走一条管理模式多元的城镇化道路。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白燕:城市作为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区域开发的重要依托和重要手段。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提出,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建立“发展极”,以此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师、市合一的管理模式使兵团拥有了自己的城市,也使兵团部分师在地理空间单元上拥有了政权功能,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兵团“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师建城市、团场建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思路,促进人口、产业、公共服务资源向城镇集聚。今后,每个师都将拥有一座城市,以城市带动团场城镇发展是兵团未来的发展格局。

第10篇

一、外地城关镇行政管理经验做法

(一)各地基本情况

虞山镇,始建于1958年,是常熟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区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6万,其中户籍人口35.7万,外来人口43.9万。2004年起实行"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行政管理模式,下辖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7个管理区、59个行政村(其中12个撤村建居)、56个社区居委会。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59亿元。先后获全国文明镇、中国商业名镇、全国财政十强镇、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国家级荣誉称号,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镇前列。杨舍镇,是张家港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8年9月,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体化管理,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区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户籍人口30.36万人,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城区街道,76个社区和29个行政村。先后入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园区前十强""中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园区""中国十强创新力开发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三甲。

上派镇,肥西城关镇,镇域面积121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14个村(农村社区),人口35万,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2017年全社会固定投资93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招商引资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万元。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位居合肥市各乡镇前列,连续四年蝉联合肥市"科学发展一类先进乡镇".

衡山镇,是霍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辖8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10.5万。是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中国县域产业经济集群竞争力100强、全国和全省铸造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2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2017年工农业总产值125亿元,财政收入3.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26元。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财政保障有力。四地均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乡镇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乡镇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切实保障。比如,虞山镇和杨舍镇一般预算收入高,可用财力充足,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迅猛,各项工作推进保障有力;霍山县将衡山镇所有财政收入全额返还,用于衡山镇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行政管理高效。各地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机构综合配置、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管理体制。比如,杨舍镇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行政效率。衡山镇对原有4个行政机构和16个事业机构进行整合,综合设置为7个综合机构,并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公开选拔7名二级机构负责人,全部按副科级配备,同时对退居二线3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一律不占编,腾出的编制专门用于招录新进人员。同时,各地均对领导班子实行高配,如虞山镇党委书记由常熟市委常委兼任;杨舍镇党委书记、镇长均高配副厅级;上派镇和衡山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均高配副县级,领导力量得到了切实加强。

三是权责划分清晰。各地均对县镇两级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实现事财匹配、权责一致。比如,在城市管理上,对县镇两级部门职能交叉有关事项进行分流处理。虞山镇坚持城区三环以内由市城管执法局管理为主,三环以外由属地管理为主;肥西县推进县城管局行政执法权向镇延伸,给予上派镇执法分局10个编制,城区规划区内重点街道、节点等由县城管局管理,背街小巷、规划区外由镇执法分局管理;霍山县城管局给予衡山镇城管分局5个编制,并对城区管理事项进行明确划分,有效解决了权责主体不明、权责不对等的问题。

四是征收查违有序。虞山镇成立征收中心,负责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等,并设立专门帐户,工作经费由镇级统一 管理,规划区内重大拆迁活动由市镇两级联合推进,零星拆迁及规划区外统一由镇负责。杨舍镇成立征收办,为副科级单位,对经开区规划范围内建设、征收等工作由市级主导,规划范围之外由镇主导。肥西县对所有违法建设,一律实行"零补偿",拆除新产生的违法建设所发生的费用,强制由违建当事人支付。上派镇坚持阳光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并建立干部激励机制,量化管理、奖罚并举,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由县一级出台政策直接给予经济重奖。

五是社区管理科学。各地均把社区的建设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区用房方面,由县镇两级按实际需要予以全面落实;在资金保障方面,均出台相应政策,确保社区有钱办事;在人员配备方面,合理确定社区规模,配备相应人员,对重点社区还适当倾斜,确保管得了;在任务职能方面,制订社区服务清单为社区减负,下放物业考核否决权为社区撑腰,县级城管执法部派员定点常驻社区壮胆,确保管得好。虞山镇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在社区推行科学育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家居服务等一批公益创投项目,把党建项目与社区管理结合起来,每年给予社区20万元的党建服务经费,实现党建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同时市财政对城区二环以内社区每年给予一定工作经费。杨舍镇推行"党建引领、村(居)民自治、多元共治",探索建立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居)议事会民主协商—村(居)民代表大会民主决议—村(居)委组织实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新机制,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新模式,同时引导社区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水乳交融,涌现出"善"文化、"福"文化、"大爱"文化、"义"文化等一批有文化内涵的社区。

二、黄梅镇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区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产业提升,城关镇行政管理体制在土地、财税资金、行政服务、综合执法等方面无法全面适应行政管理要求,往往存在"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就黄梅镇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事权财权不匹配。黄梅镇作为城关镇,城区建设管理、拆迁征地、信访维稳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而与其他乡镇相比,在城镇建设投入、新增财税收入分成、土地出让金返还等方面,黄梅镇无法享受县级支持其他乡镇的普惠政策。在乡财县管的体制下,黄梅镇现有财力全部依靠上级补助,花钱靠上级拨付,经费经常处于缺口状态,向上要钱、多方筹钱成了乡镇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虽然黄梅镇历届政府每年都想尽办法去"化缘",但收入仅能维持机关运转,面对日益繁重的城镇建设、改革发展、维护稳定、拆迁征收等任务,有限的财力难以有效地推进工作、加快发展。

二是权力责任不对等。乡镇一级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而赋予的权力不够,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特别是黄梅镇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与县直部门的权责没有分清楚。比如,财政、工商、税务等财政状况好的单位一般都是由县直部门直接管理或者以其为主导、黄梅镇政府辅助管理,而一些具体事务较多的如城管、计生、环保、房管、安全生产、维稳等日常工作则被视为"包袱",甩给乡镇政府管理,"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在"属地管理"机制下,利益收归县直部门,责任却无限下放,黄梅镇成为诸多县直部门的协作单位,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承担无限大的责任,"属地管理"下的权责不对称成为影响黄梅镇工作的一大难题,小马已经难以拉动大车。

三是执法权限不清晰。黄梅镇是县城所在地,日常工作面广、量大、事杂,许多部门的执法权限没有下放,但执法基础工作要黄梅镇去做。比如查违工作,虽然黄梅镇在管,但是并无执法管理的权限;再如小区的管理,廉租房的管理,房产等部门只管建,只管批,建好后,计生、维稳、服务统统交由黄梅镇实行属地管理,而黄梅镇只能被动接受,没有调节的余地。黄梅镇不仅要管好外来人口,还要协调小区与社区脱节、业主与物业之间矛盾。实际上,小区管理的权限相关部门并没有给黄梅镇。黄梅镇的干部不仅在做乡官,还在无证做法官、税官、警官。同时,对城区主干道、次干道等重点区域、背街后巷等执法管理权限划分不清,对危房改造、商住楼盘、社区物业等方面管理,也与县城管执法局、房管局存在衔接不畅、执法管理界限不明等问题。

四是征收机制不顺畅。近年来,城市的用地需求不断扩大,对拆迁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城区来说,拆迁征收面临特殊问题,情况十分复杂,群众思想十分活跃,对拆迁期望值高,大部分群众希望宅基地安置,对上楼安置有抵触情绪,力度小了完不成任务,力度大了,又怕触"高压线",引起群体性事件。虽然县房管局成立了拆迁办,具体负责征收拆迁工作,但具体工作仍然由黄梅镇、社区干部来推进,镇村干部负责谈判、签约等,却在合同签约、资金调配、拆迁安置等方面没有说话余地,且报批程序复杂,造成工作衔接不畅,拆迁进度不快,遇到比较重的拆迁任务往往力不从心、无可奈何。

五是干部力量不充足。黄梅镇作为县委、县政府和一百多家县直单位所在地,管理人口多、范围广,但是干部编制却等同其他乡镇,干部人员偏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人事矛盾较为突出。现有的45名干部,除去病残实际在岗只有41人,50岁以上的老同志占了一半,大多数还是股级干部,政治上没有进步空间,工作积极性不高。且黄梅镇属合并乡镇,干部遗留问题多,各种矛盾十分突出,在现有的公务员管理体制下,未到退休年龄又无法空出编制,用以招聘新人。同时,由于受财力和政策影响,每年的奖励性工资无法发放,乡镇补贴无法享受,待遇既比不上县直部门,也赶不上其他乡镇,年轻干部不愿到黄梅镇工作,年纪大的同志也想尽办法离开黄梅镇;即便是公益性岗位、工勤人员,也没有足够财力去聘用。

三、黄梅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建议

在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强镇扩权,理顺县镇关系,建立重心下移、资源整合、协调顺畅、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建议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黄梅镇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并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统筹、组织、协调、督促推进黄梅镇体制机制创新。在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黄梅镇实际,建议在以下方面给予支持。

一是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摆在优先位置。推进多规合一,将黄梅镇全域纳入县级总体规划。创新管理机构,探索设立县城区规划分局和县城管执法分局,交黄梅镇代管,全面履行县城规划区外规划许可、土地管理、查违拆违职责。推动权力下放,明确责任主体,将县城规划区41平方公里之外的土地管理、规划审批、行政执法权下放黄梅镇;就城区执法管理,对县城管执法局与黄梅镇权限进行明确划分;就商业开发楼盘、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对县房管局与黄梅镇权限进行明确;就城区D级危房翻建,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翻建户上楼安置和向高铁新区集聚。扩大黄梅镇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权限。

二是创新征收拆迁机制。探索成立黄梅镇征收办,为副科级行政机构,具体负责县级授权到黄梅镇的相关房屋征收工作,并设立专门帐户,拆迁所需资金一次性拨付到黄梅镇,由黄梅镇统筹管理。城区规划区重大拆迁以县级主导为主,一般拆迁及零星拆迁以黄梅镇为主,规划区外房屋征收一律以黄梅镇为主。强化征地管控,建立县级征地年度计划、县镇联合踏勘、县镇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多头征地、秩序混乱问题。

三是创新镇域发展机制。扩大管理权限,派驻黄梅镇辖区内的人社、水利、林业、水产、畜牧等机构,原则上下放黄梅镇实行属地管理。盘活干部人事,适度增加行政编制,在全县乡镇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每年安排一定的公益性岗位,由黄梅镇统筹使用;探索推进退居二线3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腾出编制用于招录新进人员。支持黄梅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完善黄梅镇考核评价机制,将黄梅镇服务城区园区建设绩效,纳入全县科学发展对黄梅镇考核范畴。支持黄梅镇在省市争强进位,将黄梅镇辖区内的所有税收、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主体培育、招商引资项目一并纳入黄梅镇统计范畴,做大做强黄梅镇财税规模和镇域实力。对黄梅镇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商业贸易、仓储物流、特色农庄、城郊旅游、设施蔬菜等产业,与县级规划没有冲突的,实行备案管理。在交通、水利、以工代赈、美丽乡村、林业、环保等项目、资金方面对黄梅镇予以倾斜,优先安排。

四是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借鉴外地经验,把社区治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推动东山、古塔、城西、刘塘四个老社区全面提档升级,社区工作人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把党建项目与社区管理结合起来,每年安排社区一定的工作经费、党建经费等,用于支持社区完善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小而精"的原则,科学优化黄梅镇社区人口管理规模,按人口数量对社区建制予以适当调整。推动社区小区双向融入,建立主管部门、黄梅镇、社区、小区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五位一体"服务运行机制。支持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在集体用地预留、立项审批、税费等方面出台明确政策。

第11篇

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然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1984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在对苏南小城镇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小城镇 大问题》一文,认为小城镇的出现可以使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布下相互交流的众多“节点”,把城乡有机衔接起来,并从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王学仁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

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不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 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扽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4.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因而节约土地应该成为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基本前提。而点多面广的小城镇往往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的低效率利用,据有的学者估算,这种城市化道路比起正常的城市化道路要付出8倍多的土地代价,乡镇企业职工人均用地比城市职工多3倍以上 。从另一方面看,乡镇企业污染严重,且治理能力远不及城市中企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混乱,改革滞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现行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使之在调控引导过程中受到多方挚肘。镇政府对税务、工商、信用社、交通、土管所、城建所、供销社、供电所、派出所、司法所、农口七站等主要部门没有管辖权,只有“义务“,因而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如在土地管理使用方面,体制不顺,思想不解放,对本行政区域外需要用地者有种种限制,将外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拒之门外,制约了土地等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1.美国的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a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后现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地特点和培育有个性地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b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地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c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环境。d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e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管理作风。

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地调控作用,德国地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3.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和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

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呈现协调发展。

1. 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要遵循城镇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坚持把“农村化、农村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城镇环境。

第1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能与大家一起参加市第二届城市规划建设研讨会,并在会上进行深入、热烈的研讨,我感到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高规格、高标准的研讨会发言,我更是倍感荣幸。大力促进小城镇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是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大兴镇在各级政府、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与亲切关怀下,在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与全力帮助下,在全镇五万干群的共同努力与负重拼搏下,紧紧围绕“打造特色精品小城镇,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这一主题,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丰富小城镇的内涵,拓展小城镇建设领域,提升小城镇品位。着力打造生态小城镇、特色小城镇、精品小城镇,努力构筑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下面,我就以“打造特色精品小城镇,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为题,向各位领导、同仁介绍我镇小城镇建设有关情况,并与大家共同研讨。 我们大兴镇位于宿迁市宿豫区南15公里处,东临京沪高速公路,西靠古老的京杭运河,宿泗路横穿腹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兴镇现辖3个居民委员会、14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人。区域面积59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人。我镇重视小城镇建设,把发展小城镇工作提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小城镇建设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工业强镇,商贸活镇,调整富镇,畜禽大镇,科教兴镇”为总体思路,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管理”,以建成一个“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型小城镇”为理念,强调小城镇的“格调性、综合性、实用性”。近两年来,我镇进一步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总计完成镇区控详规划面积220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3.58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50562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38万平方米,累计新增加投入建设资金近6000万元。从而实现了小城镇亮化、绿化、美化,提升了小城镇建设水平与档次。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上水平 小城镇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联结城乡的枢纽,城乡经济文化交融的纽带。小城镇规划要做到“科学性、超前性、高标准、高起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基于此,我镇在小城镇规划上,进一步加大力度,结合实际,采取措施,重点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我们建立和健全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机构人员,切实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并制定了小城镇建设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科学组织,强化管理,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于镇区控详规,我们邀请了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编制,从提高城镇整体效益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要求制定规划。注重完善城镇功能,科学划分商贸、居住、工业、农业等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城镇交通道路、居住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用地规划,做好与土地总体规划、经济的发展规划,交通网络等方面规划的衔接协调。一改传统的火柴盒式、框架式建筑,改变了过去各建各家房,一家门前一个天的现象,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使小城镇规划、建设上了一个新水平。 二、统一建设,综合开发,促进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坚持统一建设,综合开发。在这方面,我镇建立了多元化投资体制,增加了小城镇投入,完善和配套了小城镇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硬化工程。 目前,镇区改造了振兴繁荣路,新建了宿泗路两侧人行道、振兴路,把振兴路两侧的排水明沟改建成为高规格的管道式暗排水沟,并把两侧铺设为彩色地面砖,新建了派出所办松楼、双语学校、宏升电子元件厂、高级中学宿舍楼、汽车客运站和专业农贸市场。已建成富民路、振兴路、宿泗路、东方大道、兴张路、便民路、繁荣路、利民巷、幸福路三横六纵九条街,三个公共绿地广场和一个人民公园。其中,大兴镇农贸市场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二期工程总投入1000万元,兴建商住楼13幢,建筑面积11562平方米。为聚集人气、扩大农产品流通拓宽了渠道。江苏宿迁绿源照明有限公司落户于我镇,位于大兴镇工业园区。是一个专业生产电子节能灯的集团性企业。该公司占地100亩,投资额8000万元,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是一个大型节能灯及节能光源的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电子节能灯。该公司建成后,年产节能灯上亿只,年产值可达3亿元,年税利将突破XX万元。将产生巨大的链式效应,带动大兴镇工业的飞速迅猛发展。我镇将成为一个完整的节能灯配套产业镇,一个名副其实的“光源之乡”。通过实施硬化工程,我镇的小城镇更大、更美了、更上档次了。 2、美化环境,实施绿化工程。 镇区绿地系统规划要从宏观上强调区域性、城乡一体的大框架基础上,并结合城镇景观建设进行生态绿化设计。为了美化环境做好城镇绿化工作,我镇形成了以普遍绿化为基础,道路、水系绿地为框架,公共绿地为重点的绿地系统。发动群众送土10多万方,填起二个臭水塘,建设了东方公共绿地广场,利民公共绿地广场和宿泗路公共绿地广场,新植各种高规格苗木五万余株。 3、方便群众,实施亮化工程。 “富民强镇”应该是我们建设小城镇的初衷,致富群众,方便群众,满意群众也应该是我们建设小城镇不懈的追求。为了方便群众我镇在小城镇建设上,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在宿泗路镇区段新安装了62盏高规格路灯,在振兴路安装了22个公益性灯箱广告牌。振兴路东路马上还要新安装16盏路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增强了小城镇发展后劲。 三、积极创造人文环境,加速小城镇城市化进程 按照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改革,改善小城镇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美化城镇,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我镇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造人文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互助协作,加强协调,实行综合管理,为了加速小城镇城市化进程,我镇抓紧抓好抓实小城镇管理。小城镇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建”要先行,“管”更要跟上。在抓好小城镇管理上,我们采用两支队伍齐抓共管。一支是城管队伍,一支是环卫队伍。在管理上坚持专业性与群体性,正常性与突出性结合,以管理城市的管理理念来管理小城镇,以铁的纪律、铁的面孔、铁的手腕确保“六包”“六保”的落实到位,从而有效的维护了小城镇的美化、亮化和净化,尤其是近期以来,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小城镇建设“四个一”工程和开展“三整一创”活动,使小城镇的建设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积极培育小城镇经济,增强小城镇发展实力 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的经济。在培育小城镇经济,增强小城镇发展实力方便,我镇根据小城镇特点与地方特点、特色结合,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基地,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资金、技术、信息等的投入,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订单农业”。今年我镇就依据市场规律,尊重农~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创特色,兴科技,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以南北挂钩项目为契机,以种植“百蔬之王”芦笋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培育小城镇经济。全镇芦笋面积计划为6000亩,由于芦笋栽培方式的改变,由白芦笋改为绿芦笋,由亩均栽植1200棵至1400棵,加密到每亩栽植2400棵至2500棵,实际栽植了2513亩,加之近600亩的老芦笋。目前,新老芦笋面积已达3000亩以上,计划明年再扩8000亩,达到万亩以上。在芦笋产业上,该镇为了切实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促进农业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建设成了有特色的小城镇,增强了小城镇发展实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就是我们大兴镇结合本地实际,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上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大兴人民将变压力为动力,将在“xxxx”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首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以创建省级优美小城镇为目标定位,加快小城镇建设,为把大兴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型现代化小城镇而努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