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铁路节能环保工作计划

铁路节能环保工作计划

时间:2023-06-06 09:33: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铁路节能环保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铁路节能环保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工作思路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五个更加”,即更加注重投资结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更加注重推进自主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现代产业三大体系,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安排原则

第一,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着力增强重大项目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第二,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调结构、促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继续推进基础设施、民生和产业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注重项目投资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第三,继续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工程重大性、可行性、公共性、滚动性的要求。

三、主要目标任务

千亿基础网络工程。新开工建设电力装机350万千瓦,投产162万千瓦;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270公里,变电容量1368万千伏安。推进建设高速铁路1000公里、高速公路600公里,完成国省道及重要干线公路改造400公里。围垦工程圈围15万亩。重点推行光进铜退、提高光纤入户率,提升3G网络质量和覆盖水平,新建移动交换机容量400万门,新建100万线宽带网络容量。

千亿惠民安康工程。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0座,加固海塘100公里、沿塘水闸70座,完成堤防加固150公里。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4万户。新建保障性住房300万平方米以上,重点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农民工的住房困难。解决15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下山搬迁6万人;新增各类养老福利机构床位数约15万张。完成廉租住房20万平方米,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50万平方米以上;力争疏浚整治河道5000公里,建成1000公里污水配套管网、100个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完成3000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改善2500公里公路临水临崖安全设施。

千亿产业提升工程。按照“稳定优化一产、主攻调整二产、提升扩展三产”的要求,加快自主创新、科技平台、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石化、新材料、生产业等一大批项目的建设,加快构建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工作重点

(一)完善三大环节,营造良好投资氛围。

一是完善协调推进环节。按照“专项专题、分层分类”原则,进一步健全综合协调、专题协调、日常协调等三个层面的协调机制,积极发挥重点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推进作用,合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完善规范管理环节。按照“工作程序化、管理制度化、人员专业化”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联动审批机制,有效提高项目、土地、规划、环保等事项审批效率。完善政府项目代建制度,强化代建责任,严格奖罚措施。进一步规范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制”,做到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保廉洁。

三是完善检查督促环节。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目标责任制管理和工程招投标,加强重大项目的资金管理和审计监督、项目稽查工作。健全预防职务违法违纪工作机制,联合构建与重大项目建设相适应的惩防体系,把重大项目打造成阳光工程、廉洁工程。

(二)破解三大难题,缓解要素瓶颈制约。

一是破解项目落地难。努力争取国家对重大建设项目土地指标的支持,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用好省内重点项目建设专项用地指标,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和近海滩涂,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加强项目集约用地,着力解决部分地方因用地规划和占补平衡等而造成项目落地难的问题。

第2篇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障市民健康为出发点,以防治细颗粒物(PM2.5)污染为重点,以“调结构、控燃煤、抑扬尘、治尾气”为着力点,加大监管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着力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深入开展污染源治理,提升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流域污染治理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__、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统筹规划、完善设施、截污治污、恢复生态”为着力点,明确责任、加大投入、理顺机制、强化考核,深入推进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不断改善流域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美丽__。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一统筹兼顾,防治并重。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坚持源头预防与末端治理相结合,既要强化污染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存量,又要以环境空气质量倒逼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减少污染物排放增量。二突出重点,联防联控。既要突出抓好颗粒物的污染防治,也要注重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项污染物实行协同控制;既要突出抓好燃煤污染控制,也要加强对扬尘、机动车尾气以及工业、服务业废气的污染治理;实施区域联动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三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施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流域污染治理工作,一治河先治污。按照先截污、后清淤,先治污、后景观的顺序推进河道治理工程,消除污水直排现象。二辖区负责,跨界统筹。明确河流整治辖区负责制,对跨界河流实行全域统筹。三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创新环境监管体系和工作制度,增强环境监管能力,扩大社会参与度,落实流域污染防治责任,保障工作成效。

20__年__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在20__年69微克/立方米、102微克/立方米的基础上分别降低6%、__%,力争分别降低至65微克/立方米、88微克/立方米,遏制灰霾加重趋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20__年底前,全区范围内主要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鱼类可稳定生长,实现“水清、河净、富有生机”的水生态景观; 20__年底前,各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满足流域污染防治实际需要;重点河流水质达到年度改善目标。20__年底前,消除河道内污水排放现象,省控重点河流监控断面水质达到全省年度改善目标。全面实施河道截污整治,消除规划确定的21处污水直排口,配套建设市有关部门下达的排水管网建设任务。

1.不再审批新上传统燃煤项目,新上项目需要热源的,使用清洁能源或清洁燃料供热。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区发改局

完成时限:20__年7月底

2.挖掘集中供热潜力,优先满足普通居民供热需求。新建建筑集中供热全部实行分户计量,配合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鼓励公共建筑和有经济承受能力的企业退出燃煤集中供热;逐步改造市区供热管网,实现热网互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3.开展建筑节能改造。采用清洁能源供热的区域,优先进行既有建筑节能保温改造。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4. 20__年实施5680户棚户区改造,逐年推进,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4.45万户,逐步实现集中供热。

责任单位:区开发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1.治理燃煤锅炉废气污染。采取限期治理措施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对全区24台燃煤锅炉进行高效脱硫、脱硝、除尘、低氮燃烧改造,完不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实行停产治理。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2.实施最严格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严肃查处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在线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物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对严重违法的单位,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实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对不达标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停产治理、新建扩建项目限批等措施。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3.按照__市政策规定,实施燃煤质量控制。全面提高现有工业、供热和民用燃煤的煤质标准,禁止销售燃用硫份、灰份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从源头降低燃煤污染物排放。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区工商局

完成时限:20__年7月底

1.采取措施监督有关责任单位做到房屋拆除前、拆除中采取加压洒水、封闭等措施抑制扬尘飞散,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并覆盖,及时清运。

责任单位:区开发局、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2.抓好建筑渣土运输撒漏治理,制定建筑渣土运输车辆撒漏治理方案,明确治理标准和措施,及时查处市级执法平台转办的运输撒漏视频信息。

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3.开展露天烧烤专项治理。依法查处露天焚烧垃圾、落叶等废物以及加热、熔融沥青不使用密闭装置等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4.开展建材行业扬尘污染集中整治,依法关停中心城区非法石子加

工厂、混凝土搅拌站。责任单位:区政府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5.提高道路保洁水平,减少作业扬尘。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严格落实《道路保洁清扫服务规范》,增加洒水频次,提高保洁标准。更新使用“干湿两用”、“洗扫一体”等新型能源环保型扫路车,在作业中采取洗扫、先洒水后机扫等方式,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非结冰日作业时实行喷雾降尘。定时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洒水、高压冲洗,非结冰日主干道每天冲洗2次,高压冲洗每周3次,次干道每周冲洗1次。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7月底

1.定期组织成品油市场检查,对成品油经营企业经营行为和油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受上级业务部门委托,依法对辖区加油站销售的成品油实施检测。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监管力度,对违规经营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责任单位:区工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2.加大对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设施有效运行。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3.继续开展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工作。落实国I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政策,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2000辆。加快淘汰财政供养单位的黄标车。研究出台国Ⅱ排放标准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政策。落实《__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__省人民政府令第267号)关于黄标车禁行的规定。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区财政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五)加强重点行业废气污染治理

1.加强工业扬尘、粉尘治理。督促燃煤企业建设封闭式煤场、渣场,督促工业企业物料、废渣堆场完善防尘措施,完成6个工业扬尘治理项目,华电__发电有限公司开展煤场封闭改造工作。20__年石炭线煤场完成防风抑尘墙建设,20__年实施车辆出场冲洗轮胎、煤堆覆盖和喷淋。

责任单位:环保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2.加强服务业大气污染控制。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专项治理,开展餐饮业环保审批改革试点,强化执法监管。20__年试点汽车4S店喷漆房有机废气治理;20__年在重庆路汽车大道开展喷漆房有机废气治理工作。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加强城市绿带屏障建设和城市土地绿化工作。加快城乡结合部、道路、铁路两侧的防护林带建设;开展城市绿荫行动,推进城市绿道建设,通过道路绿带、滨水绿带、步行道等形式形成绿色生态走廊。加大城区土地的绿化建设力度,全面排查现有闲置地、地和边角地、以及人行道树木缺株死株,加快补绿添绿,恢复绿化,实施浮山、双山等山头绿化整治,有效解决“因裸致脏、由露扬尘”。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1.按照全市河流污染治理规划,制定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计划和整治工程方案,优先安排截污治污整治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和时间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4月底

2.做好有关河道整治项目主体责任下放各项工作的接收。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6月底

3.组织实施河道截污工程,完成水清沟河等河道截污整治任务,沿河没有排污管网的,建设截污箱涵,使沿河污水得到全部收集与处理。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4.整治规划已确定的21处污水直排口,组织开展河道环境日常巡查监管,对新发现的污水直排口及时整治。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5.配合市有关部门在__河、__河下游等重点河流实施垃圾清理、清淤、防洪、蓄水、绿化景观等一体化综合整治,改善重点区域环境面貌,突出生态效应和民生效益。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按照市有关部门下达的排水管网建设计划,建设完善排水管网,解决管网不配套、不衔接、不贯通等突出问题;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1.加强涉水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对污水管网不配套、不贯通、不衔接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区域,不予审批新建涉及水污染排放的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长期要求

2.强化重点涉水企业在线监控。推行重点涉水企业排污信息公开。监督指导排水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实施尾水深度处理、中水循环利用,减少尾水排放。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3.强化刚性执法监管。全面推行网格化执法监管模式,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每季开展“整治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执法行动。

环保、公安部门联勤联动执法,坚决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对恶意倾倒污水、破坏污染防治设施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公安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4.加强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定期通报水质状况。实行断面水质达标交接,理清上下游污染责任。落实“超标即应急”制度,发现超标快速查清污染来源,限期整治达标。对没有按期整治达标的,实行挂牌督办、限批、约谈等措施。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1.推行“河长制”管理。在重点河流五个断面确定由区级领导担任河长、河道管理责任单位负责人担任河段长,落实流域污染治理与保护责任。河长制实施情况与政绩挂钩、与干部使用考核挂钩。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2.加强社会监督。开展“随手拍”活动,实施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员队伍,强化社会监督,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宣传环保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1.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在区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定期对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度、督查和考核,保障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任务按期完成。

第3篇

健全协调督促机制

为了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今年1月我省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8月又下发《贵州省“十二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6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将产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呢?

要建立重点产业和产业链发展协调机构。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发展,分别明确相对应的省、市、县直部门负责协调,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具体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策划产业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并推进其建设。

要健全省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联系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强化“一个重大项目、一个领导挂帅、一个部门为主负责、一个专门班子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加强督查协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联合会作用,在现有工业协会及联合会基础上推动成立各重点领域的行业协会,指导规范行业发展。

要建立考核督促机制。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指导,跟踪了解和评估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如遇宏观环境重大变化等重要原因,及时提出规划调整方案。制订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评奖励办法,强化发展目标专项考核,保障规划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特色优势

在产业发展方面,贵州具有其他省不具备的特点和比较优势。

资源优势。贵州是能源资源大省,全省电力远景装机容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居全国第六位。贵州素以“江南煤海”著称,煤炭保有储量500多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全省矿产已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41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28种居全国前5位。贵州磷矿、铝土矿储量都居全国前5位。而且这些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具有十分优越的开发条件。贵州是生物资源大省,全省有野生植物3800多种,野生动物1000多种,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全省有药用植物资源有3924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川广云贵、地道药材”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

有做大做强的基础。经过三线建设,贵州奠定了较好的工业基础,其中在航空、航天、电子等三大军工基地的一些领域,拥有汽车零部件、工程液压基础件等优势产品;开发了压力机盘锻件等潜力产品;对飞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包生产进入了波音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体系等。2010年,全省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三大产业”的总产值、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占全省高技术产业的份额均在9成以上。我们应依托本省的国防工业基础和医药制造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在高端装备制造和相关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等方面有所突破。

区位优势。从区域分布看,全省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和黔南州,即主要集中在黔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渝黔、贵昆、黔桂、湘黔铁路和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重庆、贵阳至成都快速铁路、长沙经贵阳至昆明客运专线在贵阳交汇,杭瑞高速公路、西南出海大通道贯穿其境,是西南连接华南、华东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区位和地缘优势明显。因此,贵州应借助其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积极承接能矿资源深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的转移。

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设立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递增,专项增加主要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山东省设立了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省政府确定的400个工业调整振兴项目。如,为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山东省财政在新能源产业的市场推广、核心技术开发、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扶持,仅2009年就投入6.23亿元财政资金。外省的这些做法对我们很有借鉴作用。

完善税收激励政策。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进一步创新财税金融支持方式,包括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产业和行业进行适当的惩罚性税收政策,抑制“两高一低”产业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设备投入、产品销售等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通过放宽投资准入限制,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加强联系,研究政策,争取支持。加强与国务院各部委的联系,认真研究它们的有关政策,围绕优势产业链包装系列项目,争取国家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用好用足西部大开发政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努力争取更多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加快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高技术产业综合发展环境。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

一是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例如,贵航集团与北京大学共同研究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系统,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

二是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三是加快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办法,推动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在省内实现产业化。现在,我省也在实施“火炬计划”,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培育和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但是,我们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与外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如,山东省为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2010年,该省财政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资金增加到2亿元,重点支持47项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所以,我们应加快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办法,同时,还可通过提供试验试用场所、实施示范工程等方式,对重点领域创新产品的试验试用给予支持。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点学科、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实施和管理为载体,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依托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抓好产业园区建设

一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园区推行“九通一平”,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强园区内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和提升园区投融资环境,增强园区专业功能,全面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名牌产品。

第4篇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2008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2%;

——单位GDP能耗下降4.36%;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均下降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

——进出口总值增长1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上述预期目标计划安排,力求体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关于地区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为预期性和指导性指标。2008年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12%。主要考虑:一方面与国家、省的预期目标和我市“*”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投入,我市具备了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年国家实行“两个防止、一个从紧”等宏观调控政策,我市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应留有一定的余地,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切实转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各项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节能减排指标。主要包括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三项指标。其中,化学需氧量为首次列入年度计划,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工作。按照“*”规划,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3%。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力度调整引退了一批陶瓷、水泥、纺织、小火电等高耗能、重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今年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向纵深推进,将继续调整引退一批高耗能、重污染产业。为确保完成“*”期间我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2008年计划安排单位GDP能耗下降4.3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下降10%。上述三项指标均为约束性、刚性指标,必须千方百计确保完成。

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8年仍存在一些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因素,如美元贬值将加剧全球性通货膨胀;能源、农产品以及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运行等,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导致部分物价上涨。因此,我市应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今年我市价格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指标。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7%。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将逐步缩小;另一方面,发展改革的成果将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精细发展第一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在农业发展方面,着力提升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都市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水平。在现代制造业发展方面,大力引进大型高端产业项目和优质项目落户我市发展,加快发展以汽车配件、液晶电视、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光电子、新材料和环保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导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改造提升家电、纺织、陶瓷、水泥等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培育和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总部经济。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抓紧修编《*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组织筹备好第五届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推动空港物流合作的开展;加强与国家级或国际级会展合作,打造*会展品牌;继续抓好国内外大型零售业和连锁商业进驻我市工作,打造适合组团式现代化大城市的商务格局。

二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继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加强以专业镇、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升级示范区为载体的公共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抓好广东(南海)数字创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禅城创意产业园、顺德华南家电研究院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我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继续加大技改投入,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把握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的机遇,调整优化我市五区产业布局。按照“资源共享、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广佛两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广佛区域合作,实现广佛同城化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对接为先导,积极推进与广州在装备制造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合作,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一是做好重点项目计划安排。2008年计划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270项,总投资162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08亿元。其中,广佛轨道交通、广明高速公路、德胜电厂(二期)、南海发电一厂(二、三期)、三水恒益电厂、*天然气利用工程、南海奇美模组(一、二期)、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等18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78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9亿元。此外,列入市预备重点项目100项,总投资502亿元。

二是抓好重点项目跟进落实工作。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的目标,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做好用地、资金安排,按计划推进重点项目落实。交通项目:全力推进广佛轨道交通建设,抓紧开展南延线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抓好一环东路南、北延长线及第一批4项和第二批17项重点路桥工程建设,争取“一环”南路南拓工程和“一环”西路南延线、“一环”南路西延线工程早日动工。加快城市道路六级标准化的规划和建设,配合省做好途径我市的七条高速公路和武广、贵广、南广、广珠铁路的项目建设。加强与广州新火车站、白云机场、南沙港等重要枢纽以及其他周边城市的道路对接。能源项目:重点抓好顺德输变电工程、顺德德胜电厂(二期)、南海发电一厂(二、三期)、三水恒益电厂和液化天然气工程建设,力争德胜电厂(二期)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环保项目:加强以汾江河为重点的河涌以及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镇安、东鄱、南庄和盐步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各镇街生产生活密集区污水达标排放。市政项目:按照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要求,全力推进东平新城和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的中心组团建设,加快城市出入口的改造提升。加快“三旧”改造项目建设,抓紧编制旧村居改造专项规划和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村镇规划,继续推进首批122个建制村居试点的旧村改造示范村居建设和农民公寓项目建设。产业项目: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农业等领域项目的建设,重点抓好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南海奇美模组项目、顺德美的总部大楼、顺德华南家电研究院、南海工业园、南海三山(国际)物流港区、顺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顺德GEF渔业综合产业园等大型优质项目建设,推进*集团水泥项目前期工作。民生项目:大力推进*市第二水源工程、*市公共卫生大楼、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学院等社会事业工程建设。

三是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八个必须”的开工条件,建立新开工项目的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强化对新开工项目的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确保新开工项目规范有序推进落实。

(三)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着力改善城市环境

一是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制。抓紧制定落实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实施方案,把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二是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制定和实施高耗能产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以及脱硫工程建设,加快淘汰高消耗、重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组织开展汾江河第二期综合整治,力争2010年实现河水变清目标。推广南海治理高耗能、重污染产业的经验,重点抓好陶瓷、纺织印染、立窑水泥、小火电等行业的整治。按照“上大压小”的工作计划,确保完成关停小火电机组的任务。

三是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引导高耗能行业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加快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绿色照明、企业节电、节约和替代石油等十大节能工程。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四是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作。按照“三年促变、绿地*”的总体要求,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继续抓好广佛主要道路衔接口和示范路绿化工作,全力抓好“一环”全线绿化景观改造提升,积极推进*公园二期、南海虫雷岗公园扩建改造和顺德桂畔海沿岸景观等城市公园、天台绿化和河涌整治绿化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规划等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区向镇(街)放权的方式。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站式”网上审批服务体系和市、区、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对公共领域的投入,优先落实涉及民生利益的项目。把握我市作为全省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市契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聘用制和人事制度改革。

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劣势企业退出步伐,强化土地转让、股权转让等资产处置过程中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和核准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继续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办好2008年*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动。大力加强上市企业培育,推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支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

四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按照“城乡一元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在城市化进程中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建立共建共赢的农村发展利益合同体,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的生产发展环境。继续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减负增收,在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村镇中创新发展。

(五)更加重视民生事业,着力构建和谐*

一是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扎实做好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搞好城镇职工门诊医疗,完善被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把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按照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和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持财政对教育的增长性投入。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延伸至非户籍常住人口中13类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进一步健全扶贫助学制度。

三是加快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管理政策,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盗抢机动车、入屋入室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重点解决流动人员、城中村、特种行业、摩托车、网吧等当前社会管理的难点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突发事件、防灾救灾应急机制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五是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严格食品、药品等的市场监管,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加工企业、超市等单位的检查监督。进一步落实粮食工作政府负责制,完善全市粮食应急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调整储备粮品种结构。

六是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按照党的*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支持旧村居改造、实施渔民安居工程、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拓宽免费义务教育范围、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实施免费培训就业计划、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大低保家庭幼儿扶贫助学力度和建立低保家庭价格补贴机制。

(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节,着力推进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价格、收费秩序整治,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和检查,努力保持全市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搞好煤电油气运供需衔接,优先保障民用需要,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继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电网电源项目建设,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抓好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

二是配合国家和省做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研究提出我市五区主体功能区定位的意见,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第5篇

省委、省政府把“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分别写入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充分表明这一决策部署的极端重要性。这是浙江从进入新阶段解决新问题的新省情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是推动“凤凰涅”、实现“腾笼换鸟”的切入点,是发挥原有优势并增创新优势、推动存量优化和增量提升的关键之举。抓好一批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不仅有利于浙江保持今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且对长远发展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全省上下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结合各地实际和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扎实推进这“四大”建设,切实增强浙江经济的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

扎实推进大平台建设

努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推进新一轮发展,空间至关重要。今后10到20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及浙江还将处于大发展大建设的阶段,如果没有大平台大空间,就难以实现大发展大提高。因此,浙江应把大平台建设作为省级发展战略来谋划布局,积极挖掘潜力,抓好一批事关全局、带动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式的大平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建设大平台拓展新空间要创新思路。必须清醒看到,浙江的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极其短缺,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繁重,要调减85%的基本农田保护率几无可能,所以必须另辟蹊径,充分挖掘、利用浙江山海资源丰富、低丘缓坡和滩涂众多的优势,向山地要空间,向滩涂要空间。据省咨询委调查,全省现有可围滩涂资源391万亩,如果再深1米围涂,还可再造199万亩。另有坡度在5°―14°低丘缓坡资源765万亩,可用于建设用地344万亩,总计接近1000万亩,发展空间潜力还很大。据三门县介绍,目前该县可开发的滩涂资源有200多平方多公里,如果加上三门湾北部宁海、象山两县的滩涂资源,合计在500平方公里以上,具有建设大平台的天然条件。因此,宁波、温州、台州、舟山、杭州、嘉兴等沿海地区,应以丰富的滩涂资源为基础,统筹规划建设若干个新平台。金华、衢州等浙中地区应以丰富的低丘缓坡资源为基础,结合浙中城市群建设,规划建设若干个新平台。利用这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全国战略意义的产业基地、研发基地、创新基地,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建设。

建设大平台拓展新空间要做好盘活土地存量的文章。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深入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整理等造地工程,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中拓展发展空间。

要积极稳妥做好开发区扩容试点,加快推进梅山保税港区、杭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探索在有条件的开发区内设立国别(地区)园区,实行定向定点吸引外资的招商模式,推进浙江“品牌开发区”、“集约用地示范开发区”、“生态开发区(园区)”创建工作。要坚持“以亩产论英雄”,鼓励“腾笼换鸟”,发展立体式厂房,在存量土地上形成更大的产出。

建设大平台拓展新空间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加快推进,早见成效。大平台建设应从省级战略层面来统筹规划,有关部门要尽快编制出台总体规划和政策意见,明确全省大平台建设的总体布局、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省领导联系大平台建设工作制度,积极推进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扎实推进大产业建设

提高产业层次和竞争力

经济转型升级的根基是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提升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大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发展的紧迫任务,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这里的大产业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第一个层面是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代表的三大产业,这方面要继续按照“稳定优化一产、主攻调整二产、提升扩展三产”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二个层面是三次产业内部的产业或行业,如农业可细分为农林牧副渔5业、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12业以及前后加工业服务业等;工业按省内统计分类有38个,重点是改造提升轻纺、装备、水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即可分为生产业,也可分生活业,重点是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和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三次产业内部的产业或行业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一些有特色优势小行业做大做强。第三个层面是依托大平台建设或块状经济基础加快培育形成的具有空间集聚规模优势的大产业,即产业空间集聚化,这方面应作为今后推进大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之所以提出把加快培育形成具有空间集聚规模优势的大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主要是考虑要从根本上解决浙江过去30年由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农村工业化遗留下来的生产力布局离散的问题,没有空间集聚的大产业发展是难以实现的。发展空间集聚的大产业与大平台建设是密切相关的,离不开现有块状经济集聚区、开发区、保税区等的整合提升。如杭州规划建设500平方公里的大江东新城,其中工业用地约10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汽车、重大装备等制造业,陆海空并举的大物流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每平方公里的工业产值目标将超过100亿元,就是通过空间整合来发展大产业。

当然,浙江发展大产业的空间应该进一步向沿海地区转移。这是因为,下一步中国区域发展的潜力在沿海,空间在沿海,出路在沿海,竞争也在沿海。目前,自北向南的沿海省市纷纷把发展重点向沿海地区转移,许多省市还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这对我省发展沿海大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浙江发展沿海大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首先是港口资源丰富,拥有能够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的深水岸线占全国的1/3,其中可建10万吨级深水泊位100个,居全国第一,十分适合发展大运输量的临港大工业。其次是块状经济发达,同一或相关产业发展的区域集中度高,这些块状经济对原材料和机械设备需求量很大,易于产业向上游延伸,如生产低压电器向生产中高压设备,生产汽摩配件向生产整车,生产纺织面料向生产PTA和纺织机械等重化工业领域延伸。第三是民营企业成长性好,已具备了向装备制造等大工业领域发展的实力,如吉利集团的汽车、万向集团的汽车配件,恒逸集团的聚酯,正泰集团的电器设备等,都具有向大工业发展的趋势。对此,我们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快发展沿海大产业,带动全省经济的转型升级。

扎实推进大项目建设

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牛鼻子,对拉动有效投资较快增长,扩大就业和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要解决多年来形成的投资增长乏力、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抓紧实施一批事关长远、经济支撑力强的大项目。

扎实推进大项目建设,首先是扎实抓好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大力推进以“六线两枢纽”为重点的铁路项目和一批航道、公路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积极推进核电等电源项目和电网建设,力争新开工建设电力装机350万千瓦,加快“两房建设”步伐。其次是积极扩大社会投资,认真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拓宽民间投资渠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努力引进一批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三是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实施好2010年上报国家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积极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报批工作,加快一批省审批、核准的项目前期工作,同时还要加快编制“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重点推进农林水利、大交通网络、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大项目建设。

扎实推进大项目建设,还有一个核心和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扎实推进制造业的大项目建设。这是因为,浙江在这几年较低投资增长中,制造业投资比重相对更低,基础设施投资比重相对还高一点。比如,浙江“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中产业类项目比重只有13%,近三年来,浙江与山东、江苏相比,制造业投资比重低8―10个百分点,而基础设施比重高出9―15个百分点。尤其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浙江制造业投资快速下滑,2009年1―9月,制造业投资仅增长5.2%,低于基础设施投资18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是缺少战略性的重大制造业项目。为此,浙江下一步应在抓好“铁、公、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把加快制造业大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一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项目和临港大工业建设项目等,为当前和今后浙江的转型发展打基础,上水平,增后劲。

扎实推进大企业建设

做强做大龙头企业

浙江中小企业十分发达,这是优势。但由于缺少大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难以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基本处于低、散、弱的状态。因此,做强做大一批具有行业龙头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对优化浙江的企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提高中小企业的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等至关重要。

扎实推进大企业建设,首先必须提高对大企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包括微型企业在数量、吸纳就业、技术创新、提供税收等方面都是占绝对优势的。但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不在于中小企业占优势,而在于拥有一大批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大带小的企业结构与有小无大的企业结构,在市场竞争力上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道理很简单,大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人才、资金等稀缺资源,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既有自主创新实力,又有强烈的创新需求和动力,有能力整合、提升和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如美国波音公司可以带动全球145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每投入1美元的研发经费,5年后其综合收益高达34美元;每投入1万美元,10年后就可以产生50万美元至80万美元的收益;关联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是飞机生产直接效益的15倍。浙江只有培育发展一批大企业,才能把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纳入其产业链,使离散的中小企业和并联的块状经济聚合起来、串联起来,提升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6篇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第7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酒泉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十五届一次人代会精神,全面总结我市20*年经济工作,正确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为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按照这次全委扩大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20*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的基本估价

2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和宽裕小康市为目标,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在调整中凸现特色,在创新中激发活力,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在和谐中体现统筹,使全市经济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为“*”跨越式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主要表现在:

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2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74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67亿元,增长25.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亿元,增长12.8%;三产比例调整为28:19:53。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棉花产量稳步增加,特色、订单农业发展良好,观光农业效益凸现。旅游服务业迈上新台阶,国内外游客快速增加,景点建设、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运行质量更加优良,整体效益不断提高。20*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快、亮点多、效益好、后劲足的特点,经济增长凸现五大亮点。一是多项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同比增长2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19元,比上年增加877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40元,比上年增加284元,增长6.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价)达到9.2亿元,增长17.6%。二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84亿元,同比增长35.7%。完成工业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33.9%。三是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1.44亿元,同比增长21.9%,财政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是近年来增幅最快的一年。四是融资的步伐加快。多方吸纳各类资金4.3亿元,有效缓解了我市资金短缺的矛盾,为城市的滚动发展提供了强力助推。五是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火车站站前广场、党河风情线、风力发电、华泰钒铁冶炼、盛地石材加工等项目前期工作卓有成效,部分项目年内即可发挥效益。

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服务意识明显转变。全市通过开展机关作风的整治,行政效能监察等活动,乡镇部门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城市道路、街景立面改造、夜景灯光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并发挥作用,经济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一是城乡面貌明显改观,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二是投资软环境不断改善,设立政务大厅,开展跟踪服务,精减审批程序,大幅减免了职权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形成了“亲商、重商、扶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凡是事关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具体困难和问题,市上各级领导出面亲自抓,有力地鼓舞了投资者的信心,树立了我市营造发展环境的新形象。

二、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

综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有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发展机遇。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地区矛盾趋于缓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的梯度转移,为我市发展旅游经济、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为我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加速特色产业开发,提供了更直接、更现实的政策资金支持。三是旅游业将进入大发展时期。经过我们认真测算,我市旅游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服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第三届飞天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热播、各种新闻媒体对*的报道,以及*赴日本韩国访问团的成功之行、海航集团确定的“50万人游*”活动的举办、*至乌鲁木齐、银川、西安等旅游热点城市铁路线的开通等等,都将为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和发展基础。四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建设为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随着敦格铁路、国道215线改建、*机场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建设,对进一步畅通我市对外交通,形成区域交通枢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月牙泉水位下降综合治理、*风情城、党河风情线等一批市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也将对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特色化建设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五是财政省直管以后,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经过争取,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正式被省政府列为全省财政省直管县试点。今后,我市可以直接向省直部门争取切块项目资金,并将在资金争取、税收分配、政策补贴、转移支付、基金分成等方面享受与地州市同等的待遇,这些政策的出台必将对增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六是优势资源开发成为财源建设的新亮点。随着钢铁企业对钒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和鄂鑫、华泰、汇宏、盛川等钒企业的相继投产见效,为我市工业经济建设建立了新的支柱。20*年全市钒资源开发企业上缴税金已达到3092.4万元,预计20*年将达到3800万元以上,这必将对增强我市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七是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入人心。20*年我市的新农村建设顺利起步,并在酒泉市树立了典型,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工作任务有了新的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由于葡萄、獭兔等特色产业效益的不断提升,农民群众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色林果产业将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柱。八是通过“我爱*”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上下思想认识得到高度统一。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盼望发展、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形成了人人都是*形象,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分析以上八个方面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旅游软硬件环境还不能适应大发展的需要。随着*旅游的逐步升温,来我市旅游的人数将快速增加,20*年预计将突破140万人次,而且随着航线和铁路线的增加以及旅游进出交通瓶颈问题的逐步解决,在旅游旺季和黄金周我们将迎来大批量的游客,而我市的标准床位仅有12000张,莫高窟每天最大参观量限定在2000人,这势必会延长游客在*的逗留时间,如何解决好旅游高峰期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的问题,让来*的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建设资金仍然严重短缺。我市财政收入总量小、包袱重,反哺经济能力弱,民间资金沉淀和外流严重,全市银行存贷差高达58亿元,而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都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的矛盾仍然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期的重要制约因素。三是由于受暖冬异常气候的影响,土壤墒情较差,不利于春季播种。同时,由于气温偏高,农林病害虫越冬基数加大,自然灾害将呈重度发生的态势,甚至影响今年的农业生产。四是干部作风有待于进一步转变。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与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在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中还存在、形式主义、作风漂浮、吃拿卡要等现象,既不利于我们加快发展,也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总的看,国内外的好形势,我们形成的好思路、好经验、好机制、好作风,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好势头,干部群众盼望发展的强烈愿望,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为下一步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因势利导、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奋力而为,只要看准了、认定了,有利于我们*发展,有利于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有利于老百姓利益的事,就不争论、不观望,一门心思、埋头苦干,一抓到底、力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

三、20*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发展抓项目的主题,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各业进步,以城市发展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工业发展壮大财政实力,以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和谐进步。集中力量建设党河风情线、阳关东路石景岩画景观线,勾画鸣山路文化产业带、313线特色产业带、党河沿线优质林果带,开发火车站仓储物流区、莫高镇工业园区、古阳关特色农业观光区、城市康居小区,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各业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亿元,增长12.8%;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亿元,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1亿元,增长10%;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40万人次,增长16.7%;财政总收入达到1.53亿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6元,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42元,增长3.3%;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超过3.5%。为了把以上任务目标落到实处,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持续增长。项目是扩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的载体,没有好项目、大项目作支撑,就谈不上快发展。因此,要坚持发展抓项目这一指导思想不动摇,既要抓项目的开工建设,又要紧盯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做好项目的谋划储备,还要从项目的科技含量、税收贡献、就业、环保、节能等方面改进项目考核奖励办法,促进项目建设向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方向转变。今年,计划开工建设新续扩改项目82项,争取完成投资13.8亿元。要重点抓好8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续建项目、29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新建项目。8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续建项目的具体要求是:华泰钒业五氧化二钒年产600吨生产线、金地钒业年产600吨生产线年内建成投产;盛地石材年产5万立方米金麻钻石石材生产基地、月牙泉景区商业街主体工程等项目力争上半年开工;数字电视2万户转换任务、博物馆主体工程、伊塘湖度假村星级宾馆、康体中心年内全面建成投入使用。19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新上项目的具体要求是:力争上半年有10个开工,10月底前全部开工。10个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新建项目的具体要求是:*风情城、火车站站前广场、飞天生态园、火车站仓储物流中心等6项上半年开工,年内投入使用;华泰钒业年产3000吨的钒铁冶炼厂、汇宏钒业年产6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五朝文化村等4项上半年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下半年开工建设。对已经上报到国家和省上的“引哈济党”、党河流域*盆地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项目要充实力量、明确目标,继续做好争取工作,力争早日批复。对前期工作成熟的风力发电等已签约或拟招商引资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改变招商手段,力求快见成效,确保年内引进市外资金超过2亿元。同时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主动争取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努力在我市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六小工程、农田水利、生态环境、中小学危房布局改造、乡镇卫生院布局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力争省列项目不落空。

(二)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满足游客消费需求。要继续按照构建*旅游经济圈的要求,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挖掘提炼文化内涵,开发打造精品景点,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健全规范旅游市场,努力满足日益增加的游客需求。一要加快旅游硬件建设。要按照接待200万游客的要求,制定莫高窟、月牙泉等重要景区游客参观疏散方案。采取出让景点开发权、经营权和入股合资等办法,吸纳各类资金,建设完善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等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增添参与性项目,丰富景区内容;加快白马塔、悬泉置遗址等景点的开发建设步伐。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接待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档次,5月底以前沙州大酒店、飞天大酒店要投入运营,力争7月份金銮大酒店投运,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五朝文化村、*宾馆贵宾楼改造等工程。二要畅通旅游交通。要着力解决好旅游交通瓶颈问题,确保游客有序出入。有关部门要及早着手,主动与各大航空公司及铁路局联系,及时恢复已有的航线航班,争取新开*到日本、韩国的国际航线,增开*至北京、西安的列车,延伸酒钢号列车和新疆的旅游专列到*站,畅通旅游交通。要加大市内各类旅游车辆的调度管理,让游客进的来、游的畅、出的去。三要大力宣传促销。围绕20*年“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名人名家和大型节会宣传造势,进一步加强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重要新闻媒体对*旅游的炒作和宣传;另一方面,继续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大与国内外友好城市和旅游热点城市的交流合作。近期先要与西安、喀什、深圳和韩国南海郡、日本日光市等国内外友城联络,对接旅游市场,争取在游客组织上有明显成效。四要开发特色商品。要支持*现有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外地科研、生产单位合作,大力研制、开发具有我市特色的旅游工艺商品,提升我市旅游工艺品的档次。采取合资、合作、引导等方式建立古玩字画市场和品牌商店,丰富旅游购物市场,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五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各相关部门要督促各宾馆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全面、深入的做好吃、住、行、游、购、娱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开展十佳导游、十佳服务标兵、十佳出租车司机、十佳窗口标兵等比赛,促进各旅游企业提高服务水平;认真筹备好在我市召开的各种旅游节会;通过制定宾馆服务价格、农家园接待标准、导游管理等制度,促进旅游企业公平竞争,提高综合效益。六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要扎实开展旅游市场整治活动,突出重点,特别是整治旅行社违规经营、饭店削价竞争、出租车强行索要回扣、旅游从业人员欺客宰客和农家园脏、乱、差等违规违纪行为,不断优化行业的服务环境,提高接待服务水平。

(三)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不断提升集聚带动水平。要按照“规划科学化、设计特色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的原则,突出精细巧、力求美净亮,不断提高城市的载体功能和综合服务水平。一要加快城市规划编制。7月份以前必须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3月份必须完成火车站站区规划及313线公路两侧规划编制工作;4月底前必须完成城市各片区建设性详规。同时,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严把关口,依法拆除违章临时建筑,制定好方案,本着以街道景观建筑为主的原则,全面推行建筑异型顶改造和外墙面净化。二要精心组织城市重点建设工程。重点抓好十大城市建设工程,今年市上将抽调100名干部参与具体工作。党河风情线水体工程3月初坝体建设要全面开工;*风情城3月底开工建设;月牙泉工艺品一条街3月15日前完成剩余拆迁,4月初争取开工建设;火车站站前广场3月20日前确定好设计方案,8月底前完工;阳关路临街主要建筑物立面改造、市区至火车站道路两侧石景岩画造景工程、灯光亮化工程、拆迁工程、五条大街临街主要建筑物夜景灯光设置、临街围墙特色化改造6月底前全面完成;沙州路人行道改造5月底前必须完工;飞天迎宾雕塑和优秀旅游城城标8月底前力争建成;巷道环境改造必须于9月底完成年度任务。同时,要按照市上部署的旧城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认真做好拆迁的安置工作。特别要加快西河坝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天泽等住宅小区、漳县新村廉租住房和沙州镇、肃州镇、转渠口镇、莫高镇、杨家桥乡特色小区建设,确保搬迁户、困难户搬得走、住得上。三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经营管理。拆建结合,通过土地置换、转让、公开拍卖,实现土地增值,3月底前完成大酒店、原肃州镇政府所在地等土地的出让拍卖工作,6月底前完成市区内两处军产用地的置换工作。通过户外广告、公交线路布点、摊点摊位等公共设施产权和经营权的转让、拍卖、租赁,实现增值。要按照企业牵头、住户出资、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业管理机制,年内要建立规范5家物业管理企业,建成2个高标准物业管理示范小区。今后凡是新建的小区,都要坚持建管同步,物业管理不合格的不予入住。进一步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实行分段承包、责任管理,切实解决占道经营、卫生环境差等问题。

(四)围绕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要从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入手,围绕“种养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务工资收入”三位一体的模式,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外部增收空间,形成“内外结合”的多元化增收新路子。一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继续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围绕旅游业这个龙头,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逐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推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增收。特别是要加快葡萄深加工和獭兔养殖加工的龙头企业建设步伐。二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把乡镇企业和二三产业发展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落实鼓励全民创业和发展二三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三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劳动力输转的政策措施,紧紧抓住今年我国劳务市场劳动力紧缺这一特性,进一步健全劳务输出管理协调机构,加大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培训指导,要通过思想教育、信息指导、技能培训,努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劳想务、有劳可务、有劳能务”的问题,不断增加农民的劳务工资收入。

(五)立足资源搞开发,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要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要做大做强扩规模。围绕钒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完成华泰钒业和汇宏钒业扩建6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项目,新建华泰钒业3000吨矾铁冶炼厂,力争全市钒产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30%以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方山口工业园区管理,力争做到原材料不加工不出区。围绕棉花资源,加快广海棉纺厂扩建、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400型打包机更新改造和棉花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完成飞天通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铁锌粉生产线续建等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水泥厂50万吨水泥生产线扩建、5万千瓦风电厂建设等项目。二要完善设施建园区。方山口和北郊工业园区,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促其上规模上档次;莫高镇和七里镇工业园区,要加快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吸引一批生产加工项目入驻园区,力求初具规模;南苑工业园区,要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凸显文化特色,建成以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书画院、大乘艺术馆等企业为主的文化产业区。三要放手放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认真落实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条对号,认真发动,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力争非公有制经济总户数、从业人员、上缴税金分别以2%、4%、10%的速度增长。四要深化改革增活力。在规范已改制企业运营、提高效益的同时,要加快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水电工程公司等企业的改制任务。理顺关系,归口管理,认真解决好企业改制后出现的历史遗留问题。

(六)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提高保障服务能力。要发挥“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优势,坚持增收与节支并举,保障与扶持并重,深化体制改革,激活资本市场,着力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加强财政调控,抓好财源建设。重点扶持旅游产品研发、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对财政贡献大、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和骨干企业,壮大财政实力。国税、地税、财政等部门要坚持依法治税,严格税收征管,扩大征管覆盖面,尤其要加强对方山口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和市内各旅行社、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的稽查力度,特别是旅游挂靠企业,从今年开始,一律挂牌注册,对前几年已经挂靠的要进行再次稽查,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骗税行为,确保各类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二要按照财政“省直管县”的要求加快体制改革。要全面掌握直管后资金运作、项目争取、债务偿还和转移支付的程序渠道,对接好关系,尽快按新要求运营。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稳妥做好以合村并组、农村义务教育、市乡财政体制和农村金融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今年要重点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财政监督,让有限的资金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三要拓宽筹措融资渠道。今年省财政厅要求,凡是新增投资不开新口,各乡镇、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主动到省市有关部门对接项目、争取资金,让更多的项目直接列入省重点扶持计划,让更多地资金流入我市;要认真总结开发银行贷款的经验,继续做好其它项目的贷款衔接;通过资本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吸引各类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和城市建设;要加强银企协作,增强信用性和互动性,年内争取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行,搭建政府与金融部门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争取增加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

(七)统筹发展社会各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一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严格土地管理保护制度,依法储备和开发土地,节约和集约用地。加大对生产、生活污染的防治力度,突出治理白色污染和城市烟尘、噪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四月份开工建设*旅游文化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博产业,完成博物馆主体工程,开工建设自然博物馆和图书馆。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力争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合作医疗覆盖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二要不断拓展就业渠道。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年内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扩大就业扶助小额担保贷款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贷款的内容和程序。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三要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进一步健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贫困群众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强化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房屋维修基金等基金的严肃监管,确保各类基金安全运行。四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改进工作,畅通渠道,做到有人接访、有人管访、有渠道通访,规范秩序,抓好突出案件尤其是涉法涉诉案件的处理。全面落实好“五五普法”规划,有针对性地加强普法培训。加快“135”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行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依法维护中外游客和城乡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和旅游高峰期,要保持高压状态,努力构建平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落实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对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实践证明,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实践也告诉我们,要实现我市经济的赶超发展,就必须顺应时展的新潮流,打破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式,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和谐发展。一要拓展思路。要从思想深处转变因循守旧、自以为是的观念,“立足实际找差距,跳出*看发展”,把*的经济发展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格局、大背景下去把握、去思考、去规划,大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在城市经营、项目运作、招商引资、资本运作、经营土地、产业优化等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更新理念,拓展我市经济发展的思路,走出有*特色的发展路子。二要创新工作。创新就是一切以实际出发,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完全结合起来,既要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宏观要求,又要尊重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各乡镇,各部门要正确的把握好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的精神,尽快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布署上来,统一到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问题、谋划发展和创新工作上,以创新赢得发展先机,以创新推进赶超发展,以创新的理念和办法解决好旅游发展、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推矛盾、不躲矛盾、不绕着矛盾走,全力加速和谐、富裕*建设步伐。

(二)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发展环境的宽松与否,关键取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我们要按照民主执政、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执政、高效施政的要求,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尽快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进一步细化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重点解决一些部门职能交叉、管理混乱、收钱好干的事争着干、出力花钱的事踢皮球的问题。形成只要对*的发展有利,我们就要坚决支持;只要能增加群众收入、增加就业岗位,我们就要大胆鼓励;只要是合法致富、诚信经营,我们就要放心保护的共识。对优化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影响*形象、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和人员要严肃查处,属于领导不力、工作不落实影响环境建设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属于个人不作为或乱作为,影响发展的,实行待岗、离岗,直至撤职或清除出机关。

(三)强化责任,加大工作落实。责任就是落实,工作落实的力度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对责任的认识程度。今年全市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要全面落实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单靠几个领导、几个人、几方面的人或者几个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各自重点工作进一步分解量化,明确责任主体,提出具体保证措施,层层落实到具体领导和工作人员头上。下一步市上将加大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组织相关单位和新闻媒体按照市上各阶段工作要求,多形式、多渠道做好跟踪督查落实。要继续完善重大项目市级领导挂项责任制、重点工作预安排制度,落实《*市项目建设奖励办法》和《*市项目工作考核办法》,把工作落实力度、工作成效与工作责任、升迁考核、奖罚挂钩,以制度促进工作,以绩效决定奖罚。努力在全市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改进政府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作风决定办事效率,作风事关服务质量。对已经确定的重点工作要不要抓、敢不敢抓、会不会抓、真不真抓,归根到底是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今年,我们要在全市大张旗鼓地提倡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挑剔、不推诿、不埋怨,把破虚务实作为转变作风的突破口,放下架子,甘当公仆,认真落实限时办结承诺、延时追究、首问责任等制度,政务大厅管理办公室要切实发挥“窗口”作用,认真做好申报事项的备案和审批,大力提倡“马上办”、“盯着办”、“上门办”、“领着办”,对于不能在政务大厅办理的事项,各部门要公开办事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医疗市场、种子市场和安全生产的监管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工作更要公开透明,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群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