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残疾人档案管理

残疾人档案管理

时间:2023-06-06 09:33: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残疾人档案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残疾人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社会福利;档案;综合管理

1 社会福利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为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城市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对农村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集中供养一般通过举办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疗养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进行;对于残疾人,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来兴办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企业,帮助适合参加劳动的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

社会福利一般包括现金援助和直接服务。现金援助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收入补贴等形式实现;直接服务通过兴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实现。主要内容有: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劳动就业服务、住宅服务、孤老残幼服务、残疾康复服务、犯罪矫治及感化服务(见矫治社会工作)、(见感化教育)、心理卫生服务、公共福利服务等。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军人及其家属、贫困者,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和家庭等。服务的形式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的收养、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个案服务、群体服务等。

2 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管理的措施

2.1 统一的收发登记

对收到的文件和本级下发的文件,按上述分类标准归档录入。收文录入的内容包括收文时间、发文单位、文件标题、文号、目录号和案卷题名;发文录入的内容包括发文时间、文号、文件标题、签发人、目录号、案卷题名、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目录号就是分类中的大类,如直属单位,福利企业等,案卷题名就是大类下面的子类,如,直属单位中的**市殡葬管理所。收(发)文登记录入是录入到电脑的excel表中,保存在本科室的共享文件夹下面,科室的每位同志都可以通过excel程序提供的搜索功能,找到某文件的目录号和案卷号,从而快速地找到该文件。比如,拟找省民政厅下发的“关于召开全省救助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救助管理站站长培训班的通知”。通过搜索,查到了文件的目录号是“政策文件”,案卷号是“救助管理”,我们就知道了此文件在政策文件中的救助管理专卷中,马上就可以拿出这份文件。当然,还可以通过excel透视表做一些简单位的统计。比如,政策文件共发文多少,政策文件中关于殡葬管理的发文有多少,收到省民政厅的关于救助管理的文件有多少等。

2.2 统一的编制目录

对于收(发)文录入,按照年度进行录入的,即一个年度为一个文件名,每个大类(目录号)下面的子类(案卷题名)中保存有哪些文件。同时,还建立了一份“卷内文件目录”,卷内文件目录也是录入到excel表中,表格中的工作表标签按照分类中的大类命名,即标签名为直属单位、国办福利机构……,对于分类中的前8类表格中录入文件名、目录号(大类名)、案卷题名(子类名)、备注等内容。对于第9类即专项工作,立为专卷,录入内容有文号、责任者、题名、日期、页码和备注,专卷整理后装订成册,作为工作中的资料备查。如我们有某年度星光计划专卷、明天计划专卷、地震孤儿收养专卷等。卷内文件目录中录入了所有档案资料的目录内容,通过 excel表格提供的搜索功能,可找到需查找的文件。如, 在卷内文件目录中查找《**市民政局关于国家电网公司捐赠“爱心助老基金”专款使用情况的报告》,其搜索结果为在标签名为《“爱心助老基金”国家电网公司捐赠专款使用情况》专卷中的第一页,当然很容易找到这份文件。

另外,还可以制作了《报送资料登记表》,对科室发出去的文件的报送时间、题名、接收单位、签收人进行登记。《传真记录》和《重要电话记录》对接(打)传真和电话进行记载。

2.3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要实现社会福利档案信息化,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这就要求社会福利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素养,还要具备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社会福利要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才能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4 信息化档案安全防范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风险防范意识,联合社会福利信息中心部门,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防止电脑黑客的资取、篡改档案信息和破坏档案信息系统。同时,要给档案系统安装防病毒软件,防止电脑病毒入侵。同时,作好档案的保密工作。

3 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管理的意义

3.1 社会福利档案是单位工作的查考凭据

档案是当时当事直接使用的文件资料转化来的,并非事后不使用另行编制的,档案记录了单位当时活动的状况,其中包括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律依据,处理行政事务的过程与结果,以及管理活动的经验,它可以成为使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它是任何单位连续工作必须查考的凭据。

3.2 防患社会福利信息外泄

档案无不涉及信息机密,如果没有统一管理,任凭管理人员个人处置,势必容易丢失,丢失就有泄密可能。档案不仅要统一管理,而且还有要保密意识。

3.3 提高了服务质量

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需接待大量咨询人员,此管理方法能迅速地查找到咨询人所需的资料;为同类单位提供资料借鉴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表现。如,我市各地都在兴建福利院,福利院的项目申报是大同小异,我们为后申报的单位提供借鉴先申报单位的资料。

3.4 有助于掌握政策

在政策文件中的每一个案卷题名(子类)卷宗中,保存的是一个专项工作的政策文件,即使是一个新手,只要掌握了该卷的文件,就基本掌握了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了政策文件下面的20多个子类也就掌握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的全部政策。

4 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服务对象是档案利用者,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即是档案的分散、零乱、质杂、量大、孤本等状况与社会利用档案要求集中、系统、优质、专指、广泛之间的矛盾。社会对档案需求的满足程度取决于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则要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二者处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不断矛盾过程中,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社会福利档案管理是由非独立系统到独立系统、由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由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由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而发展的。因此,综合管理对于社会福利档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第2篇

按照全市“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简委走基层办〔2014〕17号文件《关于报送“走基层”活动阶段总结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动员部署、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统筹兼顾,认真实施,全面完成了本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阶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局党组坚持把“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了加强对“走基层”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局“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步骤,做到了机构、人员到位,确保了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深入基层,倾听民意

(一)开展了“大走访”活动,组织党员、职工到村和社区开展“大走访”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院坝交流等方式,收集民意,了解群众疾苦,排查矛盾纠纷。建立了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细化到一户一页、一村(社区)一册。做到了村情社情、户情民情、期盼愿望、问题困难“四个知晓”。

(二)开展了“暖冬”行动,根据“大走访”所收集的信息,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帮助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安居、饮水、行路、用电、通讯等民生问题。落实了结对帮扶措施,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为这些真正困难户、五保户、残疾人送去了慰问金和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和精神粮食—书籍,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群众手中。

(三)深化了村级建档工作,加强了档案业务指导。组织档案业务指导人员深入乡镇、社区、村,进行档案宣传,强化业务指导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在全面达到“五有”(有较完整的档案、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专兼职档案员、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村级档案的收集和规范化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村级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通过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做到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民解难、为民服务,和群众用情交流、用情交心,努力实现“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群众工作进一步增强、民生问题进一步解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的目标,为“建设天府新区、冲刺全省十强,实现148万人民幸福生活”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第3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

为组织实施好两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我会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年初就成立了区残联民生工程工作协调小组,由理事长任组长,各镇、街道残联理事长为成员。同时各镇、街道还抽调村和社区残疾人工作协理员担任基层民生工程工作联络员,建立健全了三级民生工程组织网络。

区残联民生工程协调小组与各镇、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具体指导并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检查工作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把关,狠抓落实,为两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制定方案,完善各项制度

为加强两项民生工程项目的整体推进,我会对照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二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方案》、《民生工程资金筹集办法》和《民生工程资金监督检查机制意见》。印发了《区残联2013年民生工程实施考评办法》和《民生工程工作督查方案》。将民生工程任务目标分解到基层残联,定期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予以通报。同时为做到二项民生工程工作任务明确、责任落实,使民生工程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还制定和完善了《民生工程工作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民生工程办理条件及程序》和《目标考核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确保了二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为提高百姓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更好地宣传民生工程,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关注民生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使群众真正了解和掌握民生工程的政策和办理程序,切实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和康复需求,推进和谐社会向前发展,我们制定了《民生工程宣传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落实目标任务,采取灵活生动的宣传方式,及时召开民生工程工作协调组和联络员会议,通过报刊、网络、无线信息平台和《信息》等广泛宣传,为提高“知晓率”和“满意率”,开展“美好民生政策宣传巡演”文艺演出六场,结合“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和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制作展板,组织宣传,下发二项民生工程实施办法、通告和多项宣传材料五千余份;镇、街道、村(居)在政务公开栏张贴民生工程宣传资料,将宣传材料送到一些无法出门的重度残疾人家中,让每个残疾家庭都能知晓党的惠民政策,沐浴到党的阳光,使广大百姓“广泛知情、全程参与、患者受益、真正满意”。

四、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

今年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全区按去年完成的任务数为911人,按照“实施办法”应助救助、一个不漏的原则,今年我区实际摸出符合条件救助人数为968人,超出任务数57人,超出人员资金3.762万元由区财政支出。其中非农687人、农村281人,每人每年补助660元,总救助资金63.888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48.1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5.788万元)

(一)、实施原则:坚持按“实施办法”、“考核办法”的规定实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实施程序上坚持“三级审核审批、三榜公示”制度;坚持动态管理、有进有出、适时调整的原则;坚持资料真实、证件齐全、档案完善的原则;坚持应助尽助,一个不漏;应退尽退,一个不假的目标原则。

(二)、证件资料继续坚持“一本三证”齐全;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对象实行区、乡、村三级档案管理,做到一人一档。申请审批表、花名册及汇总表严格按省残联、省民生办的规定填写,无缺项、漏项。花名册汇总电子档案按照规范填报,汇总名单的上报严格依照实施办法的规定上报市残联,无重名、错报。

(三)、认真做好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氛围,让民生工程政策家喻户晓,让我们工作的艰辛得到彰显,让关怀能够温暖人心,确保提高该项民生工程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

(四)、救助资金已于5月底通过农村“一卡通”和城镇低保账户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账户,并注明“残补”字样。

五、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

(一)、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任务数200名,实际符合救助人数为204人,其中190人是低保户,14人是低收入家庭,每人每年补助500元,总救助资金10.2万元(省补助资金10万元)。救助资金已于5月底通过农村“一卡通”和城镇低保账户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账户,并注明“精补”字样。

(二)、贫困白内障复明项目,任务数30例,5月30日已全面完成手术任务30例。为确保回访效果,六月份已将交通费补助每人50元,共计1500元及时发放到位。

(三)、0-6岁抢救性儿童康复项目,区目标任务21名。为确保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会积极与计生委对接,于7月5日召开了全区残联系统和计生部门工作人员协调会议,将全区9503名0-6岁在册儿童花名册发到各个乡镇、街道残联和计生工作人员手中,要求他们参照花名册认真逐一走访,做到不漏一人,进行地毯式摸排,并安排经费2万元给予保障。调查结束后,全面建立我区0-6岁残疾儿童信息库,十月份圆满完成此项民生工程任务。

六、认真做好回访工作

第4篇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实现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

为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我们选用档案管理人员时,有意识选择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原则性强、作风正派、吃苦耐劳,服务意识强的同志担任此项工作。为使从事档案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街道举办相关的档案培训班和电脑培训班,对各社区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为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档案工作,为各社区征订《档案》等业务杂志,购买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具书,加强了档案工作的学习力度,使档案工作有序开展,为街道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街道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服务,创新载体,突出档案动态管理。

街道社区在开展各项信息调查过程中,超前规划,对调查到的各类信息随时录入微机,及时更新档案,保证方便管理和快捷利用。这里以×××社区低保档案为例:按照民政部门“低保档案”分类管理的要求,将保障对象和补助金额情况分为四类,按类管理。低保工作显著特点是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档案就要随之变化,因此,“低保档案”始终处于调整、变化、补充的动态管理中。为方便管理,我们采用低保编号作为档案管理的标识号,用颜色标识作为类别号进行规范。这样做,不论保障对象在年内、季度内或月内低保金如何变化,即保障类别如何变化,都能保证低保对象每人的档案材料始终固定在一个档案盒内。对于一段时期内保障金额发生变化的,只需调整本人档案盒脊上用颜色标识的类别号即可。

各类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后,对相关工作的复核、汇报也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查阅档案,可以快捷的确定重点,完成工作。不仅缩短了时限,节省了物力和人力,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整合资源,超前规划,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

近年来,我们依照《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机关档案工作,加大社区居委会、街道各办(所)档案业务指导和监督力度,开展文书立卷“当年清”工作,对上年度形成的各类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全部整理归档。在做好文书档案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了声像、照片、电子文件等档案的收集整理,从源头上确保档案资源在载体和门类上的齐全完整。街道结合实际,制定了《街道社区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做到随办随归,开口管理。制度管理上做到了严格管理,规范使用,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街道对各类档案的建立,坚持“四个统一”,即明确统一的档案盒、统一的档案袋、统一编码和代码、统一档案柜。为了依法、规范、有序地整合档案资源建设,对档案的收集,街道确定专人严格按照业务规范标准进行核查把关,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档案一律不得归档,并按规范标准进行重新整理;凡符合规范标准归档的档案,按档案类别规范标准注册、编目,及时入库上架。

档案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档案管理质量。街道社区对所有的信息档案经整理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归档,极大地提高了检索速度和档案的质量。在调档、更新、归档过程中,都使用计算机查询,按照提示信息查阅,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使街道的档案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轨道。

四、下一步工作

1、加大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今年,街道社区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第5篇

(一)市级托养服务。

租用场地建设示范型机构,依托市残联企业管理发展中心现有人员。年底前开展托养服务工作。

(二)县级托养服务。

区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条件的县区可以提前筹建。

二、指导原则

(一)政府主导。托养服务工作要纳入当地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不同形式参与托养服务工作。

(二)公益性质。托养服务以就业为主。属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性的工作,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三)因地制宜。根据各县区实际选择和建立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托养服务机构。

三、托养服务工作的主要形式

(一)残联自办。市、县(区)残联有场地、人员、资金的可自办具备托养服务功能的安养院;有人员、设备、资金。残疾人无法住宿的可办庇护工场或工疗站,实行日托;有较大场地,适宜搞种植、养殖业,又能解决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可办农疗站,专门托养已治愈的精神残疾人。托养时间由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与托养服务机构协商确定。

(二)整合社会资源联办。各级残联在不背包袱、不承担无限责任、确保服务项目规范的前提下。与养老院、精神病院、企业、街道办事处等单位采用租赁、联办、合办等形式建立托养服务机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依法利用荒山、草地建农疗站。

(三)民办公助。对资金量需求不大、技术含量不高的民间托养服务机构。

(四)社区服务。以智力残疾人为对象。根据智力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教育培训、简单劳动、康复训练、特奥活动等托养服务建立托养服务机构。

(五)购买服务。对托养服务机构中的服务项目。实行购买服务,推进托养服务机构良性发展。

(六)管理定位问题。功能上。都要确定托养为主,融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职业培训与教育、公疗、就业训练等为一体的与就业相结合的功能定位。管理定位也要恰当。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残联应当是托养服务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对于由残联解决补贴、资助经费的民办机构、社区机构,残联即是合作者,也要承担监督管理责任。责权利要明确,以保证机构平稳安全运行。

四、政策措施

(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按规定给予各种税费减免等优惠待遇。各级民政、卫生、劳动保障、财政、发展改革、国有资产监管、国土资源、税务、工商、物价、编制、教育、体育等部门要对托养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可采以奖代补等办法。充分调动民办服务机构的积极性。

(二)托养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原则上从各级残联现有人员编制中调剂解决。按照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原则选聘,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动员社会专业技术人员、义工、志愿者等参与托养服务工作。

(三)托养服务工作所需资金采取“政府投入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方式解决。具体筹集方式为: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解决一部分;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收取托养对象缴纳的费用,要考虑到机构的运行、当地的生活水平、残疾人家庭的承受能力和有关规定,要得到物价部门的批准,可参照省收费标准。

(四)劳动产品引进与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对劳动产品的质量管理,利用产品项目优势,打造康复劳动项目品牌。

(五)服务对象的确定。根据目前的相关实际情况。托养服务的对象界定为由家庭供养的处于就业年龄且不在业的轻度智力残疾人、病情稳定的精神残疾人。

(六)一是要有托养服务业务;二是要有适当规模的能产生一定效益的生产经营项目;三是残疾人能够从事全日制工作;四是应当与残疾人建立正式劳动关系。而且,托养服务与就业相结合。建立托养服务与就业相结合的机构。只要达到规定的残疾人集中就业的比例和其他条件,还可以申请享受减免税收优惠政策。托养机构搞不了生产经营,也可以在机构下面附设托养服务工场、职业康复工场,把托养服务机构中适合就业的残疾人安排在工场就业。

五、切实加强对托养服务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托养服务工作组织协调机构。成立由残联、民政局、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国土资源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物价局、编委办、教育局、体育局等部门组成的托养服务工作协调小组。专题研究相关问题,及时协调沟通,解决托养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

(二)调查研究。掌握本地托养服务对象底数和托养服务需求情况;认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当地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方案。

(三)加强协调。发展改革部门要在托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审批方面给予支持,卫生部门负责提供卫生诊疗和精神卫生教育,工商部门负责对生产经营产品或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托养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民政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残疾入托养服务工作的开展。各新闻媒体要适时组织宣传报道,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6篇

一、实现文化艺术档案内容由平面介质向数字化转变

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文化艺术档案在数字文化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支撑数字文化馆平台主要内容之一的文化艺术档案必须跟上时展的脉博和技术发展的脚步,努力把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数字文化馆之中。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主要是要以第四代媒体:既文字、声音、图片、录像通过数字技术将文化艺术档案编辑、存储、处理在一起,形成以数字文化艺术档案信息为主要载体,并和以信息量单位从百千万文字的字数,变成了M(兆)、G(千兆)、T(千千兆)字节数的超容量的文化艺术数据库为信息资源。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这种大量的处贮存处的文化信息。只要在有网络存在的地方,就可以随时查询文化档案资料,获取文化信息。毫不夸张的说,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就是因特网上的数字文化馆,就是没有围墙的文化馆。数字化己经成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新趋势。比如:为了让广大市民更深入、直观地体验和享受文化艺术展览、演出、培训及教学活动等公益性文化服务,成都市文化馆于2012年6月启动了全国首个“数字化全景式艺术体验平台”的建设工作。该平台己于去年11月底完成了设计、制作、资料收集、信息录入和网络管理等工作。现在市民只需要登录成都市文化馆.ocm,就可以尝鲜数字文化馆了。市民只需要安坐家中,轻点鼠标,就可将舞蹈专家请到“家中”,为其舞蹈进行指导。逛数字文化馆、看数字艺术展、市民艺术学校网络报名等服务,更是分分钟搞定。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

二、实现文化艺术档案的使用由原来的单人单机且只能在馆内查阅向千家万户的网络终端服务转变

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是将文化艺术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数字化,再通过互联网传输,从而做到信息资源达到用户终端。每个拥有任何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互联网,登录相关数字文化馆的网站,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享用由各地文化馆提供的的数字化文化艺术信息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艺术档案不再是藏在深山无人识丫头,数字文化馆可以让文化艺术档案象数字图书馆那样实现既可以是完整的知识系统;又可以是面向未来的广泛地应用于文化教育、大众媒介、专业艺术咨询、文化电子商务传播等互联网信息管理模式。如天津和平区利用网络拓展文化服务空间,让市民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能足不出户享受着同等文化服务。目前己实现了新闻媒体浏览、数据资源共享、群众文化评选、网络申报、远程求助、视频互动、艺术课程指导等。事实上数字文化馆让现代文化艺术档案的内延和外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艺术档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档案。

三、实现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由原来传统的、单一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的、系统的管理模式转变

目前文化馆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员队伍的现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文化馆发展的要求。随着数字文化馆的兴起,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兼职过多、年龄老化等问题显得更为尖锐。由于文化馆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员地位历来没受到足够重视,档案管理员与其他专业干部相比,职称评审方面两者差距极大,致使档案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等方面的人才择业时很少会将文化馆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岗位置于优先考虑的范围,这也是一直以来文化馆一方面出现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员中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另一方面馆内专业文化艺术档案人才纷纷跳槽另谋高就的重要原因。由于对现有档案管理员队伍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在职学习和培训,他们的业务水平难以出现质的提高,知识结构和观念落后陈旧,都无法适应数学化信息化服务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对于习惯于传统工作模式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员,必须有一个重新学习,重新认识,重新接受,逐步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文化馆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文化艺术档案人才培养机制,为数字文化馆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还要学会拓宽视野,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以适应数字文化馆建设的需要。数字文化馆在网络时代以其全新的服务模式和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新产品,给人们带来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充分运用好数字文化馆这个平台,实现文化艺术档案角色的转变,才能让文化艺术档案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个“文化馆”将不再是梦想,人民的文化权益将得到真正的兑现。

作者:叶杰 单位:建德市文化馆

第7篇

【关键词】构建;民生档案;联动机制;现状;对策

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这是档案服务永恒的主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这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民生问题正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民生档案是指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管理等民生领域中形成的档案。它是建立解决民生问题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是档案部门服务大局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战略目标,也是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前进方向。作者结合多年档案基层工作经验,就如何构建民生档案工作联动机制,更好地共享资源,服务和谐社会,谈一些想法:

1 当前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民生档案重视不够

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变动频繁,管理设备和经费不到位,有的镇、街和部门没有专门的档案室。特别是村、社区和企业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薄弱,该归档的档案没有及时归档,档案随意保存的情况时有发生。

1.2 民生档案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

我市不同种类的民生档案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形成多头管理问题,造成档案行政管理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不高、信息沟通困难;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差、管理规范不一致、管理方法不科学,查全一个人的民生档案往往要跑多个部门。

1.3 民生档案数量大、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很大

我市民生问题涉及众多领域和各个社会阶层,形成的档案数量大,种类五花八门,时间跨度很长,造成管理不到位,民生档案资源存在散失和毁损风险。仅社保档案就分为业务档案、文书档案、财物档案、个体工商户参保档案、部分破产、解体企业退休(职)人员档案、个体工商户参保人员退休档案等六大类;还有各类人事人才档案、物权产权档案、教育教学档案、医疗卫生档案、婚姻状况档案、收入情况档案等。随着民生事业的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民生档案的覆盖面也不断扩大,民生档案的库存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对民生档案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1.4 管理标准和规范不健全

社保档案执行的是《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工作需要,医保档案和民营企、事业机构则没有规范的档案管理办法,造成档案管理混乱,查阅不便。

2 构建民生档案联动机制的对策

2.1 加强调研,协调涉民单位建立民生档案工作联动机制

针对档案形成特点、管理现状、利用服务情况,档案部门应制订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一是系统性地开展民生档案工作调研活动,将调研结果总结、探讨,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积极争取领导支持。二是切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民生档案发展的文件精神,组织召开涉民单位民生档案工作协调会和民生档案工作现场会,协调各涉民单位,构建共建、共享民生档案工作联动机制。三是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全面促进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

2.2 加强指导,多个领域发展民生档案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要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协调配合,在多个领域发展民生档案工作。

(1)要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农村和农民服务方面要有新突破。在巩固农村建档率的基础上,围绕村庄规划、农村养老保险、宅基地划分、村级财务、计划生育等热点工作,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选择条件好的乡镇(街道)开展“示范乡镇”、“示范村居”试点工作,组织召开“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2)要大力推进社区建档工作,努力提高基层和群众服务水平。拓展社区建档内容,把民生档案工作作为社区建档方向,建立低保人群档案、残疾人档案、优抚对象档案、贫困户援助档案等社保档案,健全低保户廉租房档案和拆迁安置档案,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残疾人救助、孤困儿童等民生档案。例如,为使全部社区加强建档,曲阜市档案局深入社区,积极开展档案业务指导, 与市民政局联合制发了《曲阜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编辑出版《社区档案工作操作手册》。

(3)要广泛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使家庭和民生服务有新亮点。可以与市机关工委、文明办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以“建家庭档案,促社会和谐”为主题的“档案进家庭”活动;对有建档需求的家庭开展义务指导和无偿帮助,使之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档案,从而成为全市的家庭档案示范户。

(4)要重点抓好社会保险档案,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有新成效。积极联系保险企业,促进保险档案升级达标规范化;联合房产交易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处、婚姻登记处等多个单位建立起规范的房屋确权档案、住房公积金档案等,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拓宽了民生档案工作领域。从而形成各部门共建共享民生档案的联动机制,使民生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全面提高。

2.3 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发挥民生档案利用价值

(1)大力丰富馆藏。重点接收涉及民生的档案进馆,不便于进馆的通过目录共享等多种联动机制,建立完善包括土地延包档案、社保档案、医保档案、合作医疗档案、养老保险档案、房屋拆迁档案、档案、环保档案、用工合同档案、卫生防疫档案、疾控档案等服务体系。针对部分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流失的现象,可采取与改制企业签订《改制企业档案移交进馆责任书》,积极争取市经贸局支持的方法,将档案移交工作纳入企业破产程序,保证档案移交与企业破产同步进行。发挥破产企业档案在开展就业培训、办理职工保险、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完善民生档案数据库建设。建立包括婚姻档案、知青档案、公证档案、劳模档案等内容的民生档案目录数据库,并对部分重要档案进行全文扫描。

(3)加强民生档案开放鉴定。优先对馆藏民生档案进行开放鉴定,编制出开放目录。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查询服务中心,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服务工作,直接为群众提供服务。

2.4 齐心协力,常抓不懈,建立健全民生档案工作长效机制

结合民生档案工作实际,可持续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经常性的涉民单位档案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与各民生档案管理部门建立起经常性、互动式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民生档案联席会,交流民生档案工作情况,协调工作关系,统一部署工作任务,保持民生档案工作同步发展、平衡发展。

(2)制定一个具体的民生档案工作时间表,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民生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涉民单位不空档、民生档案门类不缺项、民生档案资源不流失。

(3)推行民生档案工作包保责任制,将涉民单位进行分解划块,责任到科室,并将民生档案纳入档案年检范围,每年开展一次交叉检查活动,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4)建立方便群众利用的民生档案查阅场所。设置民生档案查阅场所,并配备便民设施、设备;深化“文档服务中心”的作用,坚持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简化利用手续,公布服务承诺,对弱势人群利用档案给以照顾,使服务凸显人文关怀。

(5)全面提高民生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建立共建共享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实现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和管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胡莹.关于民生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2011,01.

第8篇

一是确定岩寺中心敬老院为建设重点,按创建民政文明窗口单位的高标准进行建设,一期新建床位66床(**年完成);二期新建床位66床(**年完成),并建设好配套设施,将附近乡镇的五保供养人员纳入覆盖范围,突显敬老院建设工作的亮点。

二是继续扩建潜口敬老院,**年新增床位14床。并积极创造条件,**年改扩建杨村敬老院,新增床位30床。

二、建设标准

建筑:敬老院建筑根据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生活需要进行设计。宜为砖混结构的平房院落或三层以下楼房,室内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台阶、楼梯、扶手等设计要考虑供养对象生活安全的需要,并且不得采用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建筑、装饰材料。

规模:敬老院床位设置。到**年底,洽舍乡敬老院设定床位20床;岩寺中心敬老院设定床位132床;潜口镇敬老院设定床位22床;杨村乡改扩建敬老院设定床位30张;五保老人居住用房使用面积每间不小于10平方米。

敬老院要配备开展日常工作所必需的用房和辅助用房。辅助用房要设置办公室(办公室应尽量少占面积,以基本满足需要为妥)、厨房、餐厅、储藏室、活动室、医疗室、浴室和公厕等,要创造条件建设用于康体保健、文体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室,配备必要的农副业生产基地。

设备:敬老院要做到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配备必要的膳食制作、文体娱乐、医疗卫生、洗浴、消防及办公管理等设备。居住用房配备整齐统一的床、桌、椅、柜、被褥等生活必备用品。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构。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由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二)足额配套资金。凡被列入省财政、民政建设计划的敬老院民生工程项目,按省财政厅财预〔**〕1718号文件要求实施项目建设,省下达我区**年建设任务71床,建设标准8400元/床,省(含财政预算及福彩公益金)补助2930元/床,区(含财政预算及福彩公益金)补助5470元/床。区民政局在多方用足用好民政资金的同时,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足额配套建设资金,加大财政资金倾斜敬老院的建设力度。

(三)建立项目公示和督查制度。实行项目公示制度,敬老院项目建设资金,必须通过政府及媒体进行公示,并对建设资金予以监督审计。

第9篇

河滩社区民政工作

社区的民政工作主要承担基层民主建设、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管理等多项社会行政事务,业务面广量大,且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做好社区民政工作对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社区的民政工作主要包含城市低保、五保、慈善捐赠、优抚优待、孤老残弱、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养老院等诸多方面。近年来,河滩社区民政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不可否认基层民政工作仍存在着基础条件差、资金短缺等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滩社区辖区总面积66平方千米,总户数10493户,总人口32521人。社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479户,五保户89户,优抚对象270人。今年来,对54户看病难的困难群众给予了医疗救助。对辖区残疾人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以下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今年来,对辖区100余名残疾人给予了两项补贴。社区有分管民政工作人员三名,都为全职。河滩社区民政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二、工作开展情况

河滩社区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意识,真正做到了“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近年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低保、五保、慈善捐赠、优抚优待、孤老残弱、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养老院等,特别是当前正在深入落实的农村低保工作,民政部门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为维护地方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河滩社区的低保工作取得了尤为瞩目的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今年以来,河滩社区根据有关城乡低保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完善了工作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严格贯彻有关低保工作的文件精神,以操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结果公平话为目标,做到了对象认定准确、操作程序规范、动态管理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实现了“阳光低保”、“公平低保”的目标。

一是对审批确定的低保对象及时上报街道、区级民政部门,并要求在各村委公示栏内进行张榜公示,及时发放低保证;对审批未通过的,及时告知申请人或其人原因。

二是加强档案管理,完善了城乡低保对象纸质和电子档案,做到一户一档,确保申请审批材料齐全。进一步推动了低保信息化建设,以及城乡低保信息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是加强动态管理。按规定定期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发生变化情况和人员增减等情况进行复核,及时办理增发、减发和停发低保金手续,对超出保障标准的低保家庭及时予以清退。

四是在村(居)设置低保公示栏,对辖区的低保政策、审批条件、审批流程以及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基本信息予以长期公示。加大低保政策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布经办科室、投诉电话,设置投诉箱,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社区民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民政工作越来越加重视,随着民政部门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工作量不断加大,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基层民政部门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践中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基层民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显现出来。一是民政工作领域逐步拓宽、任务加大,而民政人员相对较少,给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就河滩社区而言,社区所辖人口32521人,而民政人员仅有3名,容易造成精力不够的问题。二是基层民政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上级拨付地方民政部门的专项资金数目甚大,低保、五保、优抚对象、救灾救济资金的发放、下乡调研、各种表册印制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但基层民政工作经费异常紧缺。三是民政对象需求呈不断扩增之势,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民政工作对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各种合理、不合理的诉求交织,给民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矛盾。

四、对加强社区民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改善社区民政办的办公条件,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的办事效率。一方面,整合社区民政现有资源,分类管理和营运。另一方面,加大投入,配备相对统一的办公用房、办公设施和应急装备,逐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是增加人员配备,提高民政工作的服务质量。由于民政工作政策性强和业务性强,对民政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求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民政干部数量和稳定的民政干部队伍,解决好有人干事的问题,充实力量,稳定队伍。让民政干部有阵地、有职有权,以增强民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民政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经理干好本职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是加大对社区民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我国的民政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对老百姓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宽,这就要求民政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大对社区民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使他们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基层民政队伍,是做好社区民政工作的重要条件。

四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逐步理顺管理体制。要提高财政支出比例。民政工作做得好不好,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落实得好不好,关键靠资金投入,这是民政工作的基础。因此,对民政资金的投入,要建立民政资金自然增长机制。参考文献:

[1]杨正勤.乡镇民政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民政,2004(12).[2]刘朝晖,魏国辰.乡镇民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政,2006(8).

[3]崔凤舞,李巍,邢洪锐.关于当前城市民政工作问题及对策的几点宏观思考.社会福利,1995(6).

第10篇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已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了部署。建设民生档案,服务人民群众,是档案部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顺时应势之举和最佳切入点。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档案部门在开展民生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民生档案内容的界定、工作方法、服务方式等,各地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民生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内容谈点个人认识,以期对开展民生档案工作有所裨益。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建档用档氛围

民生档案因其产生于不同的主体,因而涉及众多部门,如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水、卫生、教育、城建、房地产管理等部门都会产生大量的民生档案,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各部门对所涉民生档案的重视度不等,造成管理不平衡。有的单位对所涉民生档案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也有的单位对各部门产生的一些民生档案认识不够,管理混乱,甚至无序管理或失管。档案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为抓手,集中协调各部门力量,大力加强民生档案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营造出良好的建档用档氛围。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及信息简报等形式,定期通报民生档案工作建设情况,全面、系统、多角度地介绍各类民生档案内容、利用程序和方法,宣传利用民生档案工作的典型事例,增进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规范化建档活动,对民生档案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切实推动民生档案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二、建立协调有序、运转有效的民生档案监管机制

民生档案是在涉及人民生计各项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历史记录,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原始凭证,是众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管理和内部管理活动的产物。国家档案局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作为档案部门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来抓,自觉将民生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范畴,积极探索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民生档案面广量大,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如何做到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真正将民生档案收齐、管好、有效利用,是摆在各级档案部门面前的一项新任务。笔者认为,在建设民生档案工作中,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作用。民生档案的形成领域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较重要的有房产档案、村建档案、档案、就业档案、公证档案、新型合作医疗档案、社会保险与养老保险档案、劳动仲裁档案、残疾人档案、婚姻档案、计划生育档案、农业科技档案、出生档案、学籍档案、移民档案、地籍档案、重大项目建设档案、药品食品监督档案、企业登记档案等,可以说涉及社会管理方方面面和诸多行政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民生档案形成主体如此之多,如果没有很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配合,就难以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民生档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起到组织、协调、牵头的作用,以使民生档案工作快速健康、平衡协调发展。

在组织协调工作中,要实行依法监管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一是法规政策监管,建立健全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近年来,各地档案部门在社会保障档案工作、社区和家庭档案工作、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移民档案工作、信用档案工作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民生档案工作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业务监督,加强民生档案的源头管理。各级档案部门对民政、劳动、社保、卫生、教育、土地、房管等涉民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规范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民生档案齐全完整。

三、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做好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整体合力

民生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单靠档案部门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涉民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首先,党委、政府要给予重视,加强对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切实把民生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人民生工作计划。其次,涉民部门要各司其职,抓好主管专业领域的民生档案工作。劳动保障、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作为民生档案的主要形成和使用单位,要加强对本系统民生档案的管理,确保民生档案的安全,促进民生档案的利用。再次,档案部门要强化服务。民生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的应尽职责。档案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通过组织培训、上门指导、执法检查等形式,大力推进民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建设。

四、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民生领域档案工作

民生档案形成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等特点。给民生档案的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建好、用好民生档案,必须开拓思路、讲究方法,找到建设民生档案的好方法、好途径。一要调查研究。民生档案种类多、分布情况复杂、管理水平不一,要想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必须全面了解民生档案的形成过程、形成规律及特点,了解民生档案保管利用的基本情况,了解民生档案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二要抓住重点。要切实抓好与群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档案、失业人员档案、工资福利档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档案、婚姻档案、房地产档案、城市拆迁档案、环境监测档案、学籍档案和企业职工档案等重点专业档案的建设,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三要通过档案工作普查、重点抽查和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促进民生档案工作全面开展。四是加强监督,强化服务。要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实现健康发展,档案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加强行业监管,主动提供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对应收集的民生档案要做到建档对象一个不漏,建档资料齐全完整。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规范管好、用好民生档案,并确保这些重要信息的长期安全、永久可靠。各基层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谋划方案,要认真履行职责,精心指导、帮助,促使本地、本单位民生档案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第11篇

就业创业促增收

“扶贫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是逢年过节政府部门走家串户送温暖,要寻找治贫的切入口,从根本上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激情和愿望。”原江苏省委驻沭阳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盛志伟说,眼下沭阳全民创业热潮涌动,对于贫困户而言,创业和就业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他们缺少技术和资金,如何做好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工作和活用扶贫资金至关重要。

沭阳采取了“乡土办学模式”,鼓励培训机构下乡,就近、就地开展培训,并探索校企联合办班、勤工助学培训等路子。统计显示,全县126个就业技能培训班,80%以上在乡村办学,人均节省生活费用500余元。残疾人是贫困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沭阳县已连续六年联合开办贫困残疾人技能培训班,为年龄在16-45周岁、生活能自理、有培训和就业愿望的贫困残疾人提供免费培训、免费住宿、免费就餐,并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做到一人一表、一班一档。培训后的残疾人由县扶贫办和县残联通过与县内外福利企业、县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协调,直接安排上岗。仅2010年,全县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已达1.13万人,转移就业1.1万人。

班子建设图发展

沭阳县采取了政府推荐和竞争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试点村,在乡镇政府推荐的52个候选村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引进竞争机制,由候选村提出申请、村干部竞选演讲,通过综合考评、组织评审、现场公布结果等程序,筛选出班子领导力量强、有一定资源条件,有发展愿望、有产业带动和群众基础的省定经济薄弱村确定为试点村。同时以村为单位,按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社员小组,社员一人一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扶贫互助社管理机构和人员。各试点村入社农户总数均达50户以上,贫困农户入社率超过50%,全部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非营利性的村级扶贫互助社。

村级互助资金主要由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互助组织成员缴纳的互助金、收益返回和社会捐赠资金构成。互助资金运转情况下,资金使用权属互助组织的全体成员所有,在村内封闭运行,有借有还,周转使用,有效促进了经济薄弱村的产业发展。2011年,国家15个试点村累计新增食用菌种植面积8100平方米,新增高效农业面积8600亩。万匹乡三圩村是全县第一批成立发展互助资金会的村之一,该村村民有发展规模食用菌欲望,互助社启动运行后,村民踊跃报名参加互助社,现在互助社已由2008年的43户发展到现在的462户、互助资金规模由17.2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37.7万元,很多社员从互助社借了款参与金针菇大棚规模生产,并组建专业生产合作社,引进高效农业工厂化金针菇栽培技术,年创收650万元,成为全县金针菇生产专业村。全村已有138户贫困户通过使用互助资金发展种植、养殖和“三来一加”产业脱贫致富。该村农民于中卓从互助会借款10000元,在家养鸽子2000多只,年收入2万以上。

创新机制增活力

不断创新是试点工作可持续的活力源泉,实施互助资金项目必须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目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活力。沭阳县在项目实施中创新机制,坚持互助资金“嫁接”增收项目,争取外援与自身积累“内外兼修”,把试点“渗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落实配套资金300万元,在省定经济薄弱村新增扶贫互助社9个;在争取外援的基础上,扶贫互助社加强自身发展,增资扩面,让村级互助资金社强筋壮骨,从“点”到“面”,辐射力度日益增强。该县官墩乡在扶贫互助社实际运行过程中,对财政扶持资金采取“贫困农户增股、低收入农户配股”方式,降低贫困农户入社标准,贫困农户实行低占用费率(月占用费率2‰)、借款优先和村干部为借款贫困户担保等措施,保证贫困农户得到实惠,极大调动了贫困农户入社积极性。过去扶贫资金主要由政府管理,现在为农户自己管理自我服务;过去政府是“让”,现在是“我要干”。

科学监督见效益

沭阳县先后制定了《沭阳县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沭阳县扶贫互助社章程》、《沭阳县扶贫互助社财务管理制度》和《沭阳县扶贫互助社管理办法》,做到在范围上坚持以村为单位,关照偏远与需求较大的经济薄弱村,做到不出村、不吸储;在对象上坚持贫困农户优先,贫困农户入社确保道标;在资金投放上坚持财政资金为主导,多方筹集其他资金;在社员借款上遵循“借款申请―资格审查―担保抵押―村内公示―互助社审批―签约借款―期满回收”的工作流程;额度一般为3000-5000元,最高不超过10000元,期限不超过一年,月占用费2‰〜8‰,实行整借整还;在业务管理上坚持“四个统一”,即:统一项目实施要求、统一业务处理方式、统一档案管理模式,统一财务报表制度,使用国家贫困村互助资金管理操作软件,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县乡两级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村互助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指导、检测和评估,有计划组织农业、金融、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对互助社管理人员及社员业务与技术培训,提供技术、信息、政策和法律等方面服务。在部门与乡镇监管上,做到积极参与不干预,服务支出不包办,重点加强对互助资金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督,定期对项目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问题,每年都要对互助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年度审计。落实民主管理措施,依靠全体社员对互助资金发放和回收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和管理,确保互助资金借的出、收得回、有效益、良性运作、健康发展。

农村金融强服务

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既是坚持扶贫到村到户,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扶贫开发方针的具体行动,又是有针对性解决贫困人口资金短缺的有效方式。沭阳县规定贷款发放对象为各乡镇场有劳动能力、有发展项目,经挂村帮扶人员或单位推荐的建档立卡2500元低收入农户,年龄不得超过60周岁。适当支持能够带动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的各类种养加专业户和合作经济组织,但需签订带动协议。具体贷款金额视项目确定,每户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1万元,各类种养加专业户、合作经济组织按每带动1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可申请贷款5000元,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5万元,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户,享受50%贴息。几年来,扶贫与财政,金融部门密切配合,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扶贫贷款,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2010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9亿元,实施脱贫攻财政奖补资金项目51个;带动了9.4万低收入人口脱贫;投放扶贫小额贷款3.13亿元,受益农户2.42万户,占省下计划的745.2%,同比分别增加了1.1亿元、077万户,基本做到“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有机结合,深受贫困农户欢迎。

第12篇

1 创新教育方式

档案工作是国家一项专门事业,档案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质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顺利开展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故此要创新教育方式,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政治敏锐性和业务水平,促进新时期档案管理事业发展。

1.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档案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政治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要坚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政治教育,参加政治学习,教育其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爱岗、敬业。一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要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制订周密的学习计划,认真落实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制度,把党的十精神、科学发展观理论、政策法规等内容,作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内容,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二是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认真研究档案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在学习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自觉性,使档案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是自己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检验学习效果,为提高效率创造条件。三是学以致用,提高工作能力。围绕档案工作创新发展需要,充分运用理论学习成果,研究档案发展趋势,制定发展策略,推动档案事业的拓展和开发。

1.2 强化业务能力。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由于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原来那些传统的业务知识与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对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必须对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既能掌握新技术,又能熟悉档案专业知识的人才。一是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应给档案专业人员提供全面系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的机会,吸收、补充档案学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尽快提高其专业水平。二是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档案工作融会了许多相关学科知识,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档案工作者的教育应注重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三是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档案工作的特征之一,也是档案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档案工作者应加强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技软件等新技术的学习,提高驾驭现代档案管理的能力。

1.3 强化制度建设。坚持制度创新,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档案管理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档案工作经常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用于规范其活动制度的订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档案部门必须随时关注各方面的变化,将新的档案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融进新的档案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以追求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建立档案管理组织的领导体系,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领导水平。二是建立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制,加强对档案材料的控制、积累并进行检查考核,做到奖罚分明。三是要建立和健全教育管理制度,如登记、统计、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四是建立教育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地参加定期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2 创新运行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便捷、快速、高效的网络运行模式为新时期档案运行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档案的运行上创新方式,适应时展。

2.1 创新网上信息检索。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创新电子档案系统。档案馆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档案管理中心。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

2.3 创新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观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要建立在线服务,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传播和获得多种信息。

2.4 创新现行文件阅览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档案馆查阅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文件的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公民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兴业等需要,希望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有关政策信息。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须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创新现行文件阅览服务,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3 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类别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我国以往以农村为单元的产业布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以往国有企业垄断的局面,而这些新生的领域也正是档案服务的空缺,需要档案部门拓展服务空间,扩大服务对象。

3.1 积极拓展档案业务指导范围。一是把档案业务指导的范围向基层延伸。加大对村级建档和社区建档的业务指导和达标升级工作力度。特别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要加强对村级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强化农村基层档案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抓好村级规范建档工作,更好地为农村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二是拓宽和深化对二级单位的档案业务指导。如各中小党校,各个医院、乡镇公安派出所等业务范围较大的二级单位的档案业务指导,规范其档案管理和抓好达标升级工作。三是把档案工作业务指导范围延伸到民营企业。新形势下股份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外资企业逐渐增多,档案工作也已渗透到其各个领域,要关注企业的发展并开展相应的业务指导,帮助这些企业建立档案工作制度,确保其工作业务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得以收集归档,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把档案业务的指导范围延伸到千家万户。围绕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逐渐指导有条件的村、社区开展农户建档试点,增补农民无档案这个空白,同时,积极帮助和指导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家庭档案,拉近档案与社会公众的距离。

3.2 逐步拓展档案馆藏的结构和价值,优化整合档案资源。一是调整档案收集导向。围绕服务民生这条主线,调整馆藏资源建设思路,加大对民间、百姓手中散存的档案资料的征集力度,以建设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结构体,改变馆藏文书档案结构单一、价值不高现象。二是建立专门档案数据库。对馆藏的婚姻、招工、“知青”、残疾人、农转非、破产企业等关系民生,群众利用率高的档案优先进行扫描,建立专题数据库。三是开展档案寄存、代管业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大量产生,而社会上一些单位和部门档案工作的软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影响了国家档案资源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面向社会各阶层,推出档案寄存和代管业务,不断拓展馆藏档案的结构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