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3: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卓越人才;通信工程;高等学校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的工业化将产生巨大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很多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是势在必行的。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必要性
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早在十七大期间,我国就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也提出了迫切要求,急需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创新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以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为落实人才培养这一高校根本任务,我校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订,积极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要求各二级院、各专业对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通信行业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前沿,技术革新十分迅速。要想培养出面向企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更应该尽早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从2010级开始,我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拟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行培养,拟实施以突出“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工程素质”为目标的立体化培养方案,拟建立“夯实基础、发展特长、面向工程”的立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行“3+1”、“订单式”、“项目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培养计划,建立“工程科学、科技竞赛、创业就业”立体化实践创新平台,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型人才,旨在造就一批10年或15年以后能站在学科、专业、业界最前沿的工程人才。其对东北石油大学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新路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性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研究项目对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升企业和学校的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1.对学生的影响。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科研项目,能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从企业工程师那里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了解企业的工作方法,快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
2.对企业的影响。企业通过相对较长时间对学生的考察,可以从中挑选更优秀、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同时缩短新员工的上岗预热期。学生也成了联系企业研发和高校智力的纽带。
3.企业的工程师和在校的教师接触和沟通,有可能产生创新的领域、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通过课题的开发和研究,把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工作落到实处,围绕培养标准、生源选拔、培养计划、理论教学、实践环节、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问题展开研究,制定通信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标准、课程设置、合作企业及制定企业学习计划。这将对通信专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成果也可以推广到其他专业,为推进“十二五”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翔实的实践资料。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最大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知识总量增长急剧,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既要掌握各种相关的核心技术,又要掌握新技术及其发展动向。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意学生的自适应能力以及由此所需的数理和工程基础知识及技能,拓宽口径,加强实践环节,强化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从近年来学生就业状况来看,普遍的现象是就业率不高。通信工程专业就业率低的问题日益显著,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通信工程专业的生存和前途,关系到学校的前进步伐。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严肃思考并认真探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1.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在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应围绕工程素质、工程科学、工程实践进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从原先相对单一的专业课程逐渐转变为以工程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人文社科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并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中都设置工程项目的训练环节。
2.双导师制探索。通信工程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需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来指导学生。学校拟聘请一批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让他们走进课堂,为学生上课、做讲座、指导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等。每一位学生都有两名导师指导,一名为本校教师,另一名为企业工程师。双导师的指导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活动和工程项目中,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开发能力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和项目平台。
3.课内外实践平台搭建。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以实践环节为中心,建立课内、课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通信工程专业已与多个企业建立了实习教学基地,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采用交替式合作教育模式。
4.工程化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在校内学习阶段,要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的比重,强化在企业阶段的学习实践环节,强化外语能力,重点培养适应信息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卓越人才。
5.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关键是看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引进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为开展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研究,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拟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中兴等相关的企业聘请高水平的工程师做客座教师,并把本专业青年教师送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樱之.“卓越工程师”如何练成——浙工大探索工程教育新模式[N].浙江日报,2010-07-01.
[2]教育部.2010年第三次通气会[Z].2010-04-27.
[3]高丙坤.通信工程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2,(8):142-143.
关键词:地方院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质量
教育部“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实施是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旨在通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造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国际化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2010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卓越计划”入围学校,共61所高校列入实施计划,主要集中于“985”和“211工程”高校,河南省只有一所高校入围。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卓越计划”入围高校,共有133所高校,这次入围的高校以地方院校居多,河南省入选高校包括河南工业大学等6所。
1.问题提出
国内“卓越计划”从2009年开始实施,虽然我们可以借鉴北美、欧洲的一些国家成功的工程教育经验,结合世界及我国经济发展、产业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现状,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但在其发展過程中还有很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批“卓越计划”入围高校大多属于地方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无法和“985”“211”高校相比。因此这些地方院校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简单照搬第一批入围院校的方法,而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入获批的“卓越计划”专业名单,也是河南省高校中惟一被批复立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所省属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并综合考虑计算机专业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如何科学定位“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在“卓越计划”的实施中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思考的。
2.解决方案
地方院校在实施“卓越计划”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办学的优势,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河南工业大学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充分考虑行业办学背景(“河南省”和“国家粮食局”共建)和面向河南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需求,明确“卓越”软件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与目标(基于地方高校实际情况和地方产业行业发展,培养符合国家“卓越计划”基本要求的专业人才);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充分依靠和利用计算机科学系教师,以项目为驱动,分工合作,强化過程管理;充分依托学校对该项目政策和经费支持,配套学院专业建设经费支持;以“卓越计划”为核心,充分结合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学校“优培工程”第一层次专业建设项目及自身多个相关省级、校级教研项目,开展研究和实践,确保“卓越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2.1构建地方院校“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河南省地处中原,大中型规模软件企业为数不多,企业出于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对“卓越计划”实施過程中的认知实习、企业实践等环节热情不高。这就要求采用灵活的方法开展校企合作。
河南工业大学充分考虑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结合河南省经济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重点面向河南省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人才需求,并考虑辐射中部地区及全国,构建以地方信息企业为主的互惠共赢、深度合作机制,有效落实和实现在人才培养過程中的校企合作,坚持“把教育注入企业,把企业引入校园”理念,建立“两个中心”。
①学校与企业在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参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使其成为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稳定基地,成为学生介入企业软件开发与维护实际工作环节的基地,中心亦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基地。
②企业与学校在学校共同建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按企业模式管理,成为校企合作共同申请、承接各类软件工程项目的平台,不仅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预研,还成为教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积累工程经验与提高工程管理的平台,学生在研发中心也能参与到软件工程项目。
2)实行“团队化双导师制”管理。
学院建立“卓越计划”实验班,人数为30人。学生按4~5人一组进行分组,每小组配备一名教师担任学术导师,全方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直接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同时为实验班聘请若干名企业工程师担任企业指导导师,定期与学生座谈,指导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实践性学习。
2.2构建地方院校“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
对于刚刚入围“卓越计划”的地方院校,应充分吸取其他院校在“卓越计划”实施過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科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标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通過深入分析软件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河南省信息技术的现状,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以“软件测试”方向为主,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卓越计划”计算机专业软件培养及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行业规范,学院整合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的计算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压缩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践课课时,在大三开设软件测试方向的多门必修和选修课,安排学生在第四学年完成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在最终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通识课程占总学时的37.61%,学科平台课程占总学时的27.6%,专业平台课程占总学时的12.54%,专业实践类课程占总学时的22.22%,详见表2。
2.3构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落实“卓越计划”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科学地、全方位地规划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整个培养過程中要切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校内外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竞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過程中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环节包含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突出各知识点的验证和综合运用,如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的课程设计安排了“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等,这些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形式,结合精简化的实际工程项目或围绕项目的关键技术,制定课程设计内容。学生通過课程设计,逐步训练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校外实践打好基础。校外实践包括认识实习、在岗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三个阶段,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相对集中地完成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真题真做,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软件开发和运维,例如部分学生在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毕业设计過程中,直接参与该公司承担的公安部“移动警务通”模块的研制开发工作。
2.4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保障。目前存在的普遍情况是高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和经验;企业工程师有实际经验但没有太多时间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通過项目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尽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支持“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的保障。为此,学校每年选派2~3名专职教师到软件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项目开发,时间为6个月至1年。按照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教学工作量可减免。在考核时对参与企业技改项目或开发项目的教师,按照其参与项目的程度给予量化确认。实践锻炼结束后,考核合格者按其实践锻炼的实际时间,每人每月发放500元实践锻炼补贴,学院同时也给予等额补贴。每年利用假期选送5名左右专职教师参加系统设计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相关培训及资质认证,逐步全面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每年从企业中聘请2-4名有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技术骨干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为教师讲授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讲座,外聘企业教师的待遇,根据学院专业需求和授课效果按每课时200-300元的标准支付报酬。学校严格外聘企业指导教师的选拔,注重考核与培训。通過这种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逐步提升高校自身师资队伍水平,最后实现以高校为主体,以企业为重要补充的师资队伍模式。
2.5建立“卓越计划”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
如何评价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是“卓越计划”实施過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
切实有效的考核体系能够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考核体系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择优进入与分流的滚动考核机制。对于不适应学习、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学院建议学生退出。退出后学生可以转到对应专业普通班继续学业;普通班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及学习情况提出申请,通過考核后加入“卓越计划”实验班学习。在教师的考核方面,学校教学督导组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督导组和学生共同评价教师能力,考核不過关的教师不能继续担任“卓越计划”实验班的教学工作。
建立具体的评价机制来衡量“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日常教学過程中,实践教学类课程的评价从分数制变为等级制,从单,一的成绩评价变为综合性评价;在企业教学過程中,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参与過程中的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完成质量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另外,通過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来衡量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3?0045?03
2011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摆在了极为突出的位置[1,2]。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真正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国家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根本目的所在。高校应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源”动力[3]!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重点高校,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正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2007年6月,学校就印发了《合肥工业大学教改试验班实施方案》,正式展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从培养理念到培养模式探索,从制度建设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比较先进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新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并正式形成《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合工大政发〔2010〕93号),取得了一定成绩。“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是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和先导,是学校探索和实施本科创新性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通道。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理念
学校以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建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学校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分析现状、展望未来,按照“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创新型”的原则设计培养方案。强化人文社科、数理基础、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素质;加强境内外一流高校学习交流,借用优质资源,开阔视野、提升品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理念和较为完善的全新教学方案。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
1.以点带面,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包括试验班和全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部分。试验班是学校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不是“大师班”[4]。“试验田”采取“四四制培养新模式”―“四个培养阶段”和“四个发展方向”,即培养过程中要经过通识培养、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跨专业培养四个阶段,“四个发展方向”是指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分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专业应用类、跨专业学术类和就业创业类”四个发展方向中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
2. 实验班的制度安排
试验班学生管理实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学生学业管理、学籍管理、住宿管理和组织管理由创新学院和各学院共同负责。学校政策制定和部门间协调工作由创新学院负责,具体管理由各学院负责,采取分阶段管理的方式进行。试验班前两年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管理,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主要实行专业导师制。
实验班学生均参加国内一流大学访问学习和境外高水平大学体验学习的机会,借用优质资源,开阔视野、提升品质。同时学校资助学生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开阔国际化视野、提高参与国际竞争能力[5]。
实验班学生实行“创新教育不断线”的培养方式,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学生入学后,依托于创新学院,从一年级开始每学年均开展创新教育实践。
3. 实验班的实践探索
第一,教学计划制定实行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学校实验班教学管理工作委员会和相关学院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实验班一年级按通识教育培养,注重人格塑造;二年级在强化基础学科知识的精深教育基础上,按学科大类重点培养,如机械类突出力学基础及应用教育、电气信息类突出物理基础等、化工与生物类学生突出化学基础等。
第二,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导师制实现因材施教。实验班三年级开始,按学习兴趣和爱好,学生分流至相关专业,分流后的专业课程模块体现个性化要求,只限定学分,不规定课程,由相关院系和导师共同制定,实现因材施教。专业导师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和专业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内容引导以及素质教育等进行全方位指导,在专业教育阶段,导师还指导学生参加不同形式的科技竞赛、创新实践,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等。
第三,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创新管理模式。学有余力学生可以跨学科选课,3年完成学业,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可适当减少每学期学分,减轻学习压力等。实验班学生实行高比例免试攻读研究生制度。在三年级结束后,60%以上的符合条件者均可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部分学生“本硕博”连读。2010年9月,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成立,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创新学院全程负责实验班学生的选拔、培养和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
第四,“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效果。“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潜力表现突出。2009年,“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试验班被安徽省批准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安徽省科技厅同时批准了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及方法研究”。结合研究,《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教法改革与实践》、《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一系列列论文得以发表、交流。首届试验班(77人)有20多人次在国家级“挑战杯”、“力学竞赛”等赛事中获奖,国家级“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等很多奖项填补了安徽省空白。在“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中,张璨同学在全国一万余名参赛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13名,我校代表队也是安徽省的唯一获奖高校。多名同学的在被EI收录的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上,多名同学拥有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首届试验班被评为“安徽省先进班集体”。
三、培养模式全面推广
2010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基础上,学校成立创新学院。作为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田。 2012年,学校实施“英才计划”,“英才计划”是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 的拓展和提升,是学校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尝试。学校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上海杰士杰新材料集团联合,发挥高等学院、科研院所和创新性大企业的各自培养优势,开展科学、工程和综合方面等多种模式的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为了更好更多地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6]。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为学校在招生、教学计划、培养方案、选课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经验,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按类招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两年后再选择专业,分专业培养。2011学年起,学校实施“三学期制”,二个长学期主要安排理论课教学,短学期主要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育和学术前沿教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按照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规定,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习与实践,获得6个及以上创新创业学分。
包括《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安徽高教网等在内的多家媒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高等教育界的很多领导、专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理念和办学模式也高度认同,经验和教训得以研讨和交流,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展本科教育模式改革实践,创新型人才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创新学院也成为学校招生的亮点,“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正成为国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与合肥工业大学开展本科教育合作的首选单位。“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成效与启示
教育理念创新是理论支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变传统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与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机制创新等相比,教育理念创新更加艰难,教育理念创新使教育真正成为为了受教育者的教育,超越传统教育的传承性和规约性,涵盖教育的生产性和创新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创新在不同学校、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含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动态的,要求我们进行教育理念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以优势学科为依托,本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方案创新是生命力之源。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从顶层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我们按照“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研究型”的原则设计培养方案。强化人文社科、数理基础、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一套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方案优化机制。
教学教法创新是关键。影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原因很多,笔者以为,高校教学教法的陈旧是关键原因,所以,改革高校教学教法迫在眉睫。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教育要有活的法子,活的法子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我校是典型的以工为主的学校,以此为宗旨,我们的教学教法创新坚持“三条原则”,实施“五大块教育”,体现“五个性”,坚持“三结合”[7]。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使之自觉学习;坚持使学生学会求知及运用并传播知识的方法,获得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坚持充分地解放学生。上好通识教育课程系列,体现素质教育系统性与时代性;开好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体现素质教育渗透性;开设专业课程,体现专业素质教育系统性;搞好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开展创新教育,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动性。
培养模式创新是有效途径。培养模式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四四制培养新模式,一年级按通识教育培养,注重人格塑造,二年级按学科大类重点培养,三年级以后完全体现个性化要求,四年“创新教育不断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贯穿“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我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是重要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学业管理、学籍管理、住宿管理和组织管理由创新学院和各学院共同负责,采取分阶段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学院负责宏观管理和各部门、学院间协调管理工作。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为教学组织和管理平台,形成完善的培养方案、教学组织管理。促进不同专业学生在知识上的互补和融合、能力上的合作和提升。弥补了国内高校难以直接设置跨学科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交叉复合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本科教学工程”启动,教学质量有了“国标”[N].人民日报,2011-07-29.
[2] “本科教学工程”正式启动,2011-07-28,http:///hnfw/hngbjy/201107/t20110728_508294501.shtml.
[3] “高校应成为创新型国家“源”动力”[N].中国教育报,2013-03-09.
[4] “本硕博连读”是又一个“大师班”?[N].科学时报,2009-09-01.
[5] 合肥工业大学实验班学生赴香港高校进行访问交流,http:///gaoxiao/detail_2012_12/11/20051489_0.shtml.
Abstract: University training "objectives by management" model is a kind of anagement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objectives by management. By this method, the bjective is designed and decomposed according to training goals and specifications, teaching content and curriculum,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s. The objective was guided and his behavior is controlled to realize training goals. In the anagement process, it is need to reasonably decomposed goals, effective implement objectives, scientifically assess the target and timely feedback target.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 目标管理
Keywords: university training objective by management
目标管理是一种与传统管理特别是计划管理不同的、比较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人们通过确定目标、实施目标和按照目标的实施结果进行考评、奖惩, 逐步实现“自我控制”。其实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一切管理活动始于确定目标、执行过程以目标为导向、结果的考核以目标完成情况为准绳;其次;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网络为基础的系统管理,总目标和各分目标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保证、互成体系;再次,目标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从目标管理的实质可以看出,目标管理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程序,是一种能与现代高校管理思想相吻合的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在高校的应用体现在高校管理的各方面,本文仅侧重于讨论目标管理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实施方面的应用。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是依据目标管理理论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 是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和评估制度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等要素进行目标设计和分解, 以引导和控制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管理方式。
一、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结构, 包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各专业目标、课程目标、实施目标以及操作目标等,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要层层递进。第一,高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确立。即高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提出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概括性描述和战略要求。在总体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学校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定位。在总体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概括形成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模式,并规划出相关总体目标项目和行动框架。第二,高校各分院(系、部)对专业目标的确立。即在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各分院(系、部)要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统一性”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反映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总体要求和共同标准;“多样性”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各专业不同的需求,尤其是专业方向模块中模块方向、课程体系、操作方法、实现途径的设置要能发挥各专业的优势,体现各专业的办学特色。第三,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确立。教师要明确人才培养专业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建立自己所承担课程的总教学目标, 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此确定达成课程总目标的实施目标和具体的操作目标。 第四,学生对个人学习生活目标的确立。学生要根据学校的的总体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建立自己的关于思想、学习、生活目标,做出个人的大学四年规划,并将这些规划制成一个目标集合并制定目标实现的细则、时间和措施。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过程中,既要注重垂直目标的逻辑性,又要注重水平目标的关联性、 协调性,强调整体效果,合理分解目标。一要注重垂直目标的逻辑性。 在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中应确保总目标统领分目标、分目标支持总目标,目标之间层层递进, 避免出现断裂环节。二要注重水平目标的关联性、协调性。人才培养涉及教学、管理、服务等处在同一级水平上的各环节、各部门,在目标的分解过程中要注意水平环节、部门目标的执行的协调性,避免目标执行过程中人、财、物以及时间等各方面相互掣肘。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变成教职工和学生的个人目标,并调动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地去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使组织目标得以完成。在目标分解过程中要强调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注重各层级目标的分解和转化。在个人目标分解过程中,首先要充分重视分解后目标的可操作性,目标的制定要尽可能数字化、具体化、时效化,可以采用制定目标实施计划表的方式明确目标的分解;其次,个人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目标实施者的个人能力,要具有客观性,不宜过高或过低。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的实施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是整合诸多教育教学资源和要素的关键管理活动, 因此学校应成立目标管理与考评领导小组,作为全校目标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目标值,及时提出对各分院(系、部)、各管理、服务部门的考核意见;审定考核奖惩方案;研究、协调、解决目标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至于各分院(系、部)、各管理、服务部门、教职工和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具体的教学、学习手段和方法来完成目标,则听其自行选择。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阶段适时检查和分析各级目标的达标情况、均衡情况以及实际执行偏差。当发现目标不尽合理、目标计划本身有偏差时, 必须修正目标计划。尤其是当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目标计划本身有重大失误, 使预定目标和计划不能继续执行时,必须重新调整目标, 全面改变计划。
四、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的绩效评价与反馈
在绩效评价与反馈的过程中,首先, 要确定科学、客观、尽可能量化的考核指标,明确考核标准,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等全面、协调、有效的多目标评价体系;其次,在测定绩效时,既要根据已定的考核标准要求,又要注意各层级的实际工作表现,要确定实际工作表现与考核标准之间所允许的摆动幅度,允许一定的偏差;再次,要建立健全考评信息的反馈机制,向各分院(系、部)、各部门、教职员工以及学生持续反馈考核结果,指引和督促其改进工作;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按时兑现考核奖惩,将目标考评结果作为部门和个人评优评先、调资晋级、干部选拔、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既是一种学校与各分院(系、部)、管理、服务部门、教职工和学生充分沟通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各分院(系、部)、管理、服务部门、教职工和学生充分参与高校管理的管理模式,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敬华,马铮铮.高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困境及对策.天中学刊.2010年第2期,60-62页
[2]付小平.高校目标管理的探索和实践.管理观察.2009年第6期,200-201页
[3]董泽芳,张继平.高校目标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实施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38-44页
关键词:协同创新;迫切性;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61-02
一、“协同创新”及“2011计划”提出的背景
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他首次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概念,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为了落实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为“2011计划”。并在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及“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这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简要地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1148”的具体内容是: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包括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等。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三、实施“2011计划”的迫切性
1.实施“2011计划”对国家发展的迫切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制造大国,进入到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创新能力不足仍是我国教育、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是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严重障碍。这就迫切需要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所以,实施“2011计划”对国家发展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2.实施“2011计划”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性。“2011计划”是落实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推动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是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高校协同创新是党和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高校面临的又一重大机遇和挑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功能”,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高校只有协同创新,才能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推进地区性及全球性的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人才创新精神,提升学科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创新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实施“2011计划”对高等教育发展同样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四、高等院校在“2011计划”中的地位及作用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还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并实现“五个转型”中责任重大、地位重要且作用独特。高校拥有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多功能特性,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没有高校与企业、用户、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合作,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难以构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同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高校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这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国内外诸多协同创新实践所证明的。高校应当也必须在协同创新中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生一流创新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科中的“211”、“985”院校适宜建立第一种和第二种即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其他普通本科院校适宜建立第三种和第四种即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创新体制建设输送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快科学生产力的转化,也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适宜建立或参与第四种即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中心的着力点应该是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五、积极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高校“四大功能”的中,人才培养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这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仅是“211”、“985”院校的任务,各类各级学校都必须在自己的层面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不同层次高质量人才,不论培养硕士、博士生还是高职、中职生都应该保证是所在层面的高质量人才,这样才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
1.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努力探索及实践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必须紧紧依靠并牢牢抓住这两个“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调动起来,形成思想行动上的共识,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有效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出我国各行各业急需的创新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好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重大问题。
2.应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个系统工程,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3.应当注意重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高校校内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系(院)、跨专业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系(院)、跨专业教育平台,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专业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专业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系(院)、跨专业的选课制度,按专业群开设大量的跨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跨系(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专业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校外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用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方面。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境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在跨国企业实习、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2012-04-19.
[2]协同融合?摇致力创新?摇利国兴校——关于协同创新的初步认识和探讨[N].工学周报,2012-03-02.
[3]李素矿.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2-08-30日.
[4]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4.
【关键词】卓越会计人才现状分析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30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2013年教育部高教司研究制定了“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围绕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针对会计学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会计人才的新机制,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创新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作为培养未来高素质会计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直接影响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就当前现实来看,高校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失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目标不一致、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等。因此,在国际化浪潮中,培养一批职业道德良好、会计专业知识功底深厚、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国际视野宽广、通晓国际会计准则的卓越会计人才是当前高等会计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是深化会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界定
卓越,就是杰出,超出一般,卓尔不群。王庆石等(2013)根据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的目标和要求,界定了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认为卓越会计人才是能够适应全球人才市场需要的职业会计人才。程安林(2013)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突出卓越会计人才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具备会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李定清等(2014)认为卓越会计人才,是指会计专业及相关理论功底扎实、会计职业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会计国际化视野宽广、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会计人才。上述文献基本都突出了卓越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专业实践、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能力。本文结合上述文献以及教育部“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文件精神,认为卓越会计人才,是指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较强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具有渊博的会计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能力的优秀会计人才。
三、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卓越会计人才供求关系失衡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客观上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会计人才,这对当前本科院校培养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人才市场上对专业会计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但企业却很难招聘到完全符合各自需求的人才。人才市场上大约10%的求职者都是会计人员,而真正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会计人员又不多,其中主要原因便是高校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性,市场需求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金融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对于国际化大企业来说,其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更高,一般还需要会计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另一方面,我国有326所高校都开设会计学专业,会计人才供给充足,但毕业生就业岗位逐步下滑。目前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分布于不同层次,包括本科一本、二本、三本,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而相当多的院校没有过硬的软硬件配置,如培养模式传统、培养目标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缺乏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以至于会计教学质量达不到社会要求。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卓越会计人才,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只能供给普通的会计本科毕业生,这一供求矛盾促使高校要不断更新会计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决定。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跨国企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型国内企业需要大量良好职业道德、专业基础扎实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市场上差异化的人才需求必然要求高校设定差异化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但部分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培养目标制订方面缺乏应有的市场针对性,从而出现了人才市场就业导向不明确的困境。例如,对于制定“卓越计划”的高校,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树立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的发展导向,要根据国际需求的卓越会计人才特性来设定,以提升会计人才质量为核心,以提升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具备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熟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不能将培养目标局限在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上。同时,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无论是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或会计实务操作,每个步骤都需要不同程度的会计职业判断才能完成,因此,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注重突出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转变
随着“会计工厂”的出现,大量传统的财务会计人才过剩,但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却在扩大。经济发展使得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导致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需要。一些学术研究人员(如中央财经大学刘俊勇教授和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研究指出:未来十年,管理会计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的人才结构将会发生很大转变,管理会计师等高端人才将逐渐取代传统会计人员。一方面,传统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一般都局限于记账、报账,不能较好地为单位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未来势必出现就业难题,而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人才匮乏,未来将出现巨大的缺口。与美国相比,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滞后,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较少,美国管理会计人员与财务会计人员的比例是9:1,而我国目前两者比例却正好相反。2014年11月14日,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重点指出要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财务职能转型。楼继伟部长指出,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是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的重要途径,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培养出六百万管理会计师,为经济发展需要提供服务。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领域,忽视了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为加快培育我国卓越会计人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服务,高校在制定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和探索培养模式过程中要突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这也是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改革方向。
四、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要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国家和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具体设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大纲、教学方法等层面具体展开设计。第一,明确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对卓越人才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指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精通会计师、注册会计师(CPA)、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和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ICMA)等的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能力的会计人才。第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所有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均围绕一个整体的会计信息系统而构建,合理配置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建设资源,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突出加强基础、拓展素质、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力的培养理念。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精用课内学时,避免内容重复。统筹考虑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并且,中国的会计行业已经趋于国际化,企业需要新型的与国际接轨的卓越会计人才,因此,高校还要推进全英文课程建设,鼓励学生学习和报考ACCA、ICMA等,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第三,创新教学方法。会计学专业实践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加强会计学本科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和实习式等教学方法,大量引入案例对知识点展开讲解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强化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例如,在讲解会计四大假设时,教师可以结合上市公司年报,引导学生讨论财务报表的列报在哪些方面隐含了四大假设的内容,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加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关键要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高校要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建立以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名师为主要负责人、以中青年专业课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以打造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团队为建设目标,通过进修、引进等手段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能兼备的高端人才。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第一,建立优秀的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校内专职教师是具有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学术造诣的优秀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娴熟的会计业务技能。第二,建立“教师―注册会计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高校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历,理论水平较高,但多数教师都缺乏会计实践经验,这与会计学科性质不相符合,因此,高校要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学习进修,增加在企业的会计实务经历,鼓励教师报考注册会计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三,制定“卓越计划”教师评聘与考核等师资政策。对参与“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师实施激励政策,以建设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为契机,积极推进各个层面的教学改革,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推行小班授课,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更新教学内容、编写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三)推行政、校、企三方对卓越会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高校应大力推行政、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共同签订“卓越计划”合作协议,达到共同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卓越人才,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政、校、企共同致力于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科研实践基地建设,这无疑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政策保障与硬件支持。政、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可按照“人员互派、资源共建共享、信息设施互通共用、教学科研互帮共进”的原则,一方面,高校师生既可以接受政府部门专业人员的综合培训,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动态,特别是财政部修订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内容,以利于相应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把握企业的卓越会计人才理性需求并参与企业提供的实践活动,达到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拓宽学生的实践与就业渠道以及提高高校会计专业的科学研究水平等效果。政、校、企三方联合培养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实行:第一,高校可与政府、企业建立起合作育人机制。邀请政府、企业会计实务部门的领导专家参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编写、实践课程设计和专业教学活动,通过实务讲座、案例教学、讲授实务课程、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方式参与实践教学。第二,与政府、企业合作加强“双师型”队伍培养。教师的实践锻炼,既保证了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又对教师有很大帮助,使这些从名校出来的博士在上讲台前先了解熟悉会计实践,带着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与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第三,与政府、企业共同建设会计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促进高校转变会计教育理念,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会计专业实务的训练,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高校培养卓越会计人才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威.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5(8).
[2]王庆石,刘伟,孙宗扬,吴宝峰.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3(1).
P键词:外培计划;推进机制;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外培计划实施背景和概况
为进一步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北京地区高校特别是市属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显著增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和整体发展水平,发挥其在服务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制定了“外培计划”项目。“外培计划”项目是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项目之一,是推进北京地区高校同海(境)外名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高水平人才的综合改革项目。
“外培计划”项目交流学生主要通过市属高校招生计划定向投放和市属高校在校生遴选两种方式产生。其中,“招生计划定向投放”部分访学学生主要采用“1+2+1”和“1+3”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和第四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在海(境)外学校,或第一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在海(境)外学校。“在校生遴选”部分访学学生主要采用“1+1+2”和“2+1+1”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第三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二学年在海(境)外学校、第四学年在市属高校,或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三学年在海(境)外学校、第四学年在市属高校,政府根据海(境)外高校收费标准全额资助学生学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面向国际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和研究为统领,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特色学科,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特色的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学校凭借国际化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主动地抓住“外培计划”机遇,全面落实“外培计划”项目,成为“外培计划”项目实施的主力军。
目前,学校开展了外培计划交流的两种模式。一方面,在2015年度“在校生遴选”外培计划项目上,学校共派出20名在校生,分别派往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以及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修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艺术管理、演艺文化管理、国际视觉艺术和葡萄牙语专业。经过一年学习,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良好,部分学生成绩排名位居国外班级前列。另一方面,在2015年度“招生计划”外培计划项目上,学校共招生92名高考生。经过学校的全力培养和学生的奋力学习,2016年9月,学校一次性“外培计划”派出率达90%以上。分别派往美国纽约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南卡罗莱纳大学、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马里兰大学、法国巴黎高翻学院和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修读翻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艺术管理、演艺文化管理、国际视觉艺术、市场营销和葡萄牙语专业。
外培计划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意义
1.外培计划有利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讲好中国故事”和“做好中国事情”的国际化人才
北京市教委实施“外培计划”的目标是培养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急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学校作为以国际化为特色优势的外语类院校,从项目实施之初,便着眼于实现高水平“外语+”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外培计划”有利于学校选拔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这使得外培学生在国外求学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海外求学背景,同时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国际组织或区域性合作组织实践实习,从而塑炼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多语言驾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其次,“外培计划”有利于夯实外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培学生就读的学校都是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拥有一流的师资和学生,因此,外培学生通过一流教师的专业知识指导和一流学生群体的学习氛围熏陶,极大地提高自我习得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创新技能和能力。最后,“外培计划”有利于充分展现外培学生的抱负和激情,培养他们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在国外求学中,他们用自己的能力、民族的立场、世界的眼光向海外一流大学的师生和对象国展现我们国家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时刻用一颗炽热的家国情怀的“中国心”去“讲好中国故事”和“做好中国事情”。
2.外培计划有利于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为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师队伍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发现其都非常重视“国际化”教育理念的设想和“国际化”教育实践的开展。一支理论知识渊博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国际化”教师队伍是“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实践实施的主体性力量。“外培计划”作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从形式上看似送出去的是“外培学生”,从深层次上要求的是造就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从而更好地为本土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
一方面,“外培计划”有利于鼓励和培养自己的教授和教师成为“国际性教授和教师”。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就19世纪美国师生普遍求学德国的现象说,我们到德国求学,为的是我们的子孙不再远赴重洋求学德国。这也正是我们外培计划实施的深层次目标,“国际性教授和教师”是这个深层次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和基础。另一方面,“外培计划”有利于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学校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
3.外培计划有利于拓宽高校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外培计划”是北京市教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北京市属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新模式。首先,外培计划有利于北京市属高校借鉴国际上一流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学校教育深化改革发展,提升学校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其次,外培计划有利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从外培计划项目的深远意义上来说,它有利于吸引境外知名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与市属高校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更有利于市属院校多角度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最后,外培计划有利于提高市属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外培计划有利于加速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有利于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提升市属高校的专业和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增加市属高校与高水平的一流大学校际协作数量。
4.外培计划有利于建设北京的国际化人才特区
外培计划实施的历史任务是为全社会提供高端人才智力的支持,为北京市建成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性国际化人才支持。一方面,外培计划通过送出去的外培学生,经过国内和国外两个阶段的联合培养,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人才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外培计划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北京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员回京和来京工作,为北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提供智力支持,最终形成国际化人才聚集特^。
完善外培计划推进机制的对策
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外语+模式下的综合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和“中国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外国语大学”,而“外培计划”正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着无限机遇和契机。因此,学校在积极学习、研究和贯彻北京市教委“外培计划”相关文件精神的同时,全面思索完善外培计划推进机制的对策,力争全方位、多角度地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1.培养方案是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水平外培学生的总纲性文件,它是联合培养单位对外培学生进行培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和纲领,是提高外培计划学生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对外培学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要求和规格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学校应在全面思考外培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细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科学指导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全过程。
首先,科学制定外培计划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直接决定着外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因此,学校从校级层面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从院系层面发挥人才培养的主体性作用出发,积极主动地与外方联合培养院校进行有效沟通和接洽,对外培学生,尤其是“1+3”模式的外培学生的培养定位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论证,最终形成双方共同认可的科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其次,高度重视国内培养方案与国外培养方案的有机结合问题。外培计划最大的特色是“国际化”,最大的难点就是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的有效衔接问题。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衔接问题:一是增加语言考试达标课程。从新生开学初就启动托福考试语言能力加强班,提升外培学生语言达标率的同时,更增加外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学生的国外求学做好充足的语言准备。二是增加全英文专业课程。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优势和国际化留学背景,让有能力的教师为外培学生讲授全英文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背景,增加外培学生国外求学的适应力。三是细化联合培养过程中的学分认定、课程选择和学位授予等问题。四是高度重视外培计划项目培养方案反哺国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借鉴和利用双方共同认定的培养方案,结合本土化国际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国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后,全面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外培计划”学生教育全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这一切要求都是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外培学生作为公派出国的优秀学生,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课程体系和教育信息化手段,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外培计划”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主动地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并向世界展现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2.师资队伍是关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也多次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由此可见,师资队伍不仅对于“外培计划”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本土化国际人才的培养更是起着关键性作用。
首先,学校充分利用外培计划的契机,加速国际虚拟教研室建设步伐。大数据时代,一定要有大数据的思维和能力。外培计划看似派出的是学生,实则内炼的是国内教师的教育和科研能力。通过外培学生的派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虚拟教研室,深化学校、院系和教师与世界一流高校、院系和教师的深度合作能力。其次,学校充分利用外培计划的契机,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学校教育实力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外培计划在加速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向世界一流大学和学者展示了我国对教育强国目标的追求和对一流学者的尊重。据此,一方面,学校通过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外方合作院校访学交流;另一方面,加快引进和邀请世界名校师资来学校工作和作讲座,推进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3.学生管理是基础
外培学生的成才质量决定着外培项目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对外培学生的全程管理是项目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学校从项目实施之初,便充分意识到多维度、全方位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对外培学生的求学和成才的作用。
首先,学校高度重视外培学生的入学教育。一方面,全面强化外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外培学生作为优质资源的使用者,身上肩负着更大的爱国责任和义务。因此,学校自学生入学开始,就加强对外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成外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外培学生能够真正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另一方面,以外文教材、网络视频、在线慕课(MOOCs)、国际同步课堂以及国际专家讲座和视频等内容为教育工作抓手,全面提高外培学生的校内国际交流频率和普及化程度。其次,学校高度重视海外求学的教育质量。这是外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环节,更是教育过程管理的关键。一方面,充分尊重双方共同认可的培养方案的纲领性地位;另一方面,根据派出学生数量,选派德才兼备的教师赴外跟踪管理,他们要根据学生的教育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力争海外求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最后,学校继续完善外培学生管理的“选、派、管、回、用”工作机制。外培计划项目作为贯彻“开放”理念的改革项目,学校要坚持“研究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政策―形成建设性对策―制定学校合法制度―形成高效的工作原则”的工作思路,全方位调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的动力,为外培计划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4.绩效管理是保障
要提高外培计划项目的效益,学校必须充分重视绩效管理的保障作用,它不仅能够保证外培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外培计划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办学的主体性作用,加强院系自评力度和深度。院系作为管理外培学生的第一责任单位,他们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外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客观、合理和全面的评价。其次,要全面配合财政评价和市教委部门评价,进一步梳理学校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进度、绩效和经费支持情况。通过政府和专家的评估,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促进学校外培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后,在外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还要开展国内和国外结合的评估认证制度,完善项目的退出机制,加强项目信息公开,建立外培计划成功经验共享机制,打造出“留学国外一流大学”的品牌。
本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教学管理改革项目“‘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改革问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高教处.启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现高教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北京教育(高教),2015(5):19-20.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6月,教育部联合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天津发起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服务,这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以及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2010年教育部批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高校,标志着我国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始。其后,教育部又陆续推出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农艺师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希望通过该计划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因此,对于本科会计学专业也应该以“卓越计划”为契机,转变办学理念,完善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善于管理、精于业务、熟悉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卓越会计师成为会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据教育部统计资料,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49万人,应届毕业生承受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会计学专业作为近年来求职者数量进入前十位的专业之一,更遭受激烈就业竞争的挑战。会计行业要想立足国内市场且发展国际市场就需要一批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现行会计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与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任,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目前许多高校重新调整会计专业的办学模式,使会计本科人才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2 “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 从社会需要角度看
会计既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会计人才的培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变而转型,培养高端的会计人才不仅要能适应行业的需要,还要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世界经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大幕下,中国企业一边努力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一边勇敢迈向国际舞台。一波波的经济大潮中,会计人才的战略性、关键性作用日益明显,会计人才竞争已成为国家、地区和单位间竞争的焦点之一。
我国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数量逐年稳步增长,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全球会计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注册会计师占会计从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不高。我国现有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近30万人,不足会计从业人员总量的3%,其中执业注册会计师近9万人,占会计从业人员总量的比例仅为0-9%左右。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占会计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近20%。相对而言,我国注册会计师总量依旧不足,其中具有国际认可度的高端人才更为紧缺。随着2005年财政部启动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以及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我国急需大量善于管理、精于业务、熟悉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端会计人才。因此,“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成为社会的现实需要。
2-2 从政府及行业主管层面看
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对高素质会计人才建设高度重视。在国家卓越计划推行的背景下,2010年6月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力度,重视传统服务业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2010年9月,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确立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会计人才基础。”
2011年9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深化人才培养战略,按照结构优化、专业精湛、道德良好的要求,在行业人才建设上取得质和量的突破”。到2015 年要实现“注册会计师达到12 万人,与此同时,在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水平和效果的基础上,着力培养350 名领军人才、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5000名新业务领域复合型业务骨干”。
2-3 从高等院校角度看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服务三大功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重点着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性高校的责任和发展方式。“卓越计划”强调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式的一场重要变革。卓越会计师是由高校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和支持下,将在校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在毕业后很快进入工作角色,胜任会计工作,并在行业中具有较高业务能力与水平的实践型、应用型优秀人才。因此,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卓越会计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
3 “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3-1 组建“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
“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作为一种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将组成由会计系优秀教师与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师为主要成员的专家组,对“卓越会计师”实验班的招生规模、培养目标或培养方向、培养程序及具体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并参与实验班学生的实践实习全过程,进行就业指导等。“卓越会计师”实验班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在充分考虑会计学专业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CPA(中国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科目融入课程体系中。“卓越会计师”实验班学生的培养在突出学生会计岗位模拟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学生有一定时间在企业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岗位工作,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卓越会计师”实验班学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会计系选拔高质量的教师作为“卓越会计师”实验班学生的校内导师,此外,学校还将聘请企业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经理等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工作能力。
3-2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会计课堂教学体系
多层次、立体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归纳为“一个中心三个课堂”教学体系。“一个中心”即一切以培养五能(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考证能力、参与科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并重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中心。“三个课堂”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是指计划内专业理论教学,即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是指计划内实践教学,包括会计模拟实习、财会软件操作、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第三课堂是指计划外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企业(事务所)实习、财会知识竞赛、创业指导、课外科技活动、学生成长沙龙等。多层次立体课堂教学体系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多层次立体课堂教学体系架构
3-3 突出专业意识,养成“靠前”的职业素养
面对企业对会计的需求,有两点十分重要:一是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是一用上手、一用对路的职业人才;二是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有“靠前”的职业素质――所谓“靠前”是指这些专业人才能够了解企业的实际、熟悉企业的运作、贴近企业的实际、胜任企业的操作。前者与企业用人的忠诚度和专业性契合,后者与企业的成本效率和价值追求一致。总之,突出专业意识,养成“靠前”的职业素养,是当今高等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艰巨任务。
3-4 建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现在的会计专业人才都是由各个学校自行教学、考核,学校充当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事实上,各个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体系安排、教学资源配置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别。为此,要改进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统一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三大内容。该评价体系将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创新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并有助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选用和评价,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需要。
在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进步飞快,对教育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协同创新模式,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我国十提出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教育事业同市场需求相联系,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自身价值的发挥,实现本科教育稳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等。可以说,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此,本文主要就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党的十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只有全面地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教育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协同创新角度下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现实条件,才能有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更为科学合理地协调高校、政府以及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朝着教育强国方向发展。这一理念并非是单纯的高校历史责任,同时也是协同创新的立足根本。
一、协同创新概述
就协同创新理论本质来看,其可以归到经济学领域范畴,但是理论基础较为剥脱,创新协同涵盖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内在协作联系,以及过程和绩效的多重互动。可以说,协同创新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经济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的协同作用,来实现企业整体协同效应。随后,协同创新概念逐渐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范畴,最初表现为一种新式的教学科研模式,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对多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作用,激发主体创新能力,形成一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协同创新同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整合具有十分突出的内涵,诸如在决策方面,构建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的决策机制,进一步激发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在运行载体方面,三方形成联盟,能够更为充分地整合市场资源,形成新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发表讲话,正是宣布“2011计划”的推行实施,进一步推动高校体制改革深化,将科研、学科以及人才培养三方面整合于一体,以激发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鼓励高校科研创新,同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同经济和文化紧紧联系的战略构想,面向所有高等院校,帮助高校提高科研能力,培养更加被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实力。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中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还需要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关乎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大量实践,我国众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尽管各个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一些本科高校为了能够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盲目地建立研究型高校,部分专科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谋求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寻找机会升级为本科院校,这种现象会造成中专院校补充大专院校名额,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效,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致于最终的教育成效偏低。此外,部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忽视了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面临严峻的就业市场压力。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应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义
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于盲目,同实际情况相背离。对于人才的培养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同实践脱离。这种现象的出现造成最终培养的人才只适合理论研究,缺乏实践能力,学术型人才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仍然采用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型人才理解方面存在明显的偏差和不足,缺少职业素质教育,以致于毕业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自然难以达到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需要从传统“填鸭式”知识灌输方式转变为引导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其二,从传统继承性思想转变为创新科研思想;其三,从教学理念以学科为核心转变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其四,从共性教育思想转变为个性化素质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导向,但是这方面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弱势部分。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需要同市场需求导向相契合,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优势。
三、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多元化培养要求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全所未有的优化和调整,相应的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的要求
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高校采取扩招政策,降低了入学标准,吸引了大量学生,逐渐朝着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量应用型优秀人才,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毕业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同实际生活和未来就业生涯联系在一起,满足毕业生未来就业发展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对策
(一)优化课程内容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首先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目的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促使高校、政府以及企业三方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开展培养工作,落实各方责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政府的指导和规划,在政策方面提供保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构建完善的合作关系,促使三者参与到协同培养中,提升协同培养成效。与此同时,应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结合实际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协同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对市场需求导向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专业评价。
(二)实践教学规划
应创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校教育理念,从教学、实践以及系统几方面开展协同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协同教学主体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与此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从多样化角度进行评价。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并非是对学生客体的评价,还需要从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多角度进行评价,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客观评价。此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评价体系的构架需要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制定,有待对评价方法进一步规范合理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内容,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不仅仅是为了谋求高校自身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将更多优秀人才输送到社会,推动各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高校应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合理的路径方法,健全教育体系,促使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新灿,孙湧,徐人凤,李斌.基于协同创新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14):16-18.
[2]李望国,徐宝兴,饶丽娟.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3):198-199.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 培养计划 物流管理专业 改革
2006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更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
“卓越计划”的实施主要集中于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相关的工科专业,培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所需的人才,教育部希望以“卓越计划”为突破口,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2]。虽然“卓越计划”没有涉及物流专业,但物流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符合“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因此可以借鉴“卓越计划”的培养经验对物流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着力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善于解决问题的物流人才。
1 “卓越计划”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专业建设目标
1.1 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它包括职业特定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面。职业特定能力是从事特定行业、岗位、工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行业通用能力是在一组特征和属性相同或者相近的职业群中体现出来的共性的技能和知识;核心能力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对人的终身发展影响深远,是职业生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最基本的技能[3]。
根据我国目前的物流产业和行业的基本状态,物流的特定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主要包含如下,见表1: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缺口较大,不仅数量不够,而且培养的人才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方面都与社会脱节,并且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较差。因此,高校培养高质量物流人才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专业建设目标 依据“卓越计划”的“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与相关单位、部门共同制定配套支持政策,通过明确物流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对高校和企业实施卓越计划做出指导;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形式培养地方性应用型物流人才,并充分考虑不同行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多重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卓越物流师”、“卓越报关员”、“卓越采购师”等物流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 专业建设与改革途径
2.1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做好经费保障 学校应成立由高校、企业专家、工程师组成的物流专业“卓越计划”工作委员会。负责“卓越计划”中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工作的研究、规划、指导、评价,做好“卓越计划”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借助“卓越计划”的要求,对物流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做出合理规划,确保涉及专业建设、科研、实验实习实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落到实处。同时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企业、行业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扩大筹措渠道[4]。
2.2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在“卓越计划”的视野下,应根据本学院所处地理位置,结合本学校的办学特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对行业岗位进行分析,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岗位职业能力,归纳出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岗位(岗位群)[3]。通过岗位描述,分析、提炼出本专业所涉及的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典型工作任务来分析归纳行动领域;逐一对每个行动领域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转化行动领域;对学习领域进行排序,编制框架教学计划;根据框架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内容提纲;根据课程内容及能力要求设计实训条件、师资、教学方法等;最终形成人才培养方案(见图1)。
2.3 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成功关键在于师资,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加强引进力度,加快引进高层次、高能力人才、行业专家、生产线上具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或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三是要求核心课程的老师在一定年限必须取得相关行业的资格证书,提高“双师型”、“双能型”教师的数量和比重。
2.4 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高校要充分考虑物流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调整课程设置思路[5](见图2),适度压缩基础课,增加专业课和实践环节比重。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见图3)。将通识教育培养“全面的人”、专业教育培养“专业的人”、职业生涯教育培养“职业的人”有机结合,构建了包括“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生涯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六个模块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2.5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卓越计划”的灵魂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一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达到学校、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二是按照“一条主线、四层次、五平台、八模块”的原则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3);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专业技能或学科方面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表2)
2.6 丰富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另一个关键方面,为了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此外,在教学中融入交互式教学、模拟教学以及启发式和案例教学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此外,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使得物流教育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2.7 国际化培养 随着我国与全球经济往来的加强,物流人才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6]。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既熟悉国内商务和企业环境,又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化企业的运作规则;既熟悉物流业务流程,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既能在国内企业就业,也能在外企或合资企业就业的人才。
2.8 教材建设 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的需要,要建设和开发提高学生实用的教材。第一,根据行业需要,按照行业实际操作流程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第二,成立由学校、企业、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于物流专业的教材建设,各学校之间应加强交流,并规范教材的选取标准。加快引进和翻译国外优秀物流书籍的力度[7]。
2.9 评价机制改革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改变过去以分数排队的单一物流人才培养评价模式,评价应着重对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特别是将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8]。
3 结束语
借鉴“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经验,尽快改革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造就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物流人才,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2]刘曙霞.“卓越计划”背景下经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
[3]牟彤华,刘一波.从职业能力视角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
[4]贾苏绒.高职物流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设计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2.
[5]韩小花.关于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5).
[6]黎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技术,2010(1).
[7]李政.独立学院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当代教育,2011(9).
[8]戴晋.国内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之对比[J].研究企业导报,2010(4).
关键词:医药;成人教育;校企结合
1我国医药成人高校与企业结合的现状分析
校企结合是成人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将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1]。但是,现阶段成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1企业需求
医药企业需要员工保有的首要素质为职业精神,也就是说企业首要的是员工的忠诚度;其次需要员工具有与其本岗位工作技能与药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能够高效稳定地完成企业希望其完成的岗位技能工作;最后是希望员工能在完成本岗位工作技能操作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在本岗位工作中提出意见建议最终达到创新,最终使企业获利并实现医药行业的发展[2]。
1.2成人高校人才培养
学员(员工)来到高校首先需要取得高校能为其提供的学历提升,目的是加薪、升职和跳槽(其目标也是加薪或者更加优渥的工作环境),这就与企业首要的员工忠诚度的要求相违背;其次,高校能够为学员(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这是高校与企业结合最紧密也是企业最需求的部分合作;最后,高校也能成为部分学员(员工)能力提升的摇篮。通过在高校的学习与培训,在基础知识及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的提升,是非常有利于学员(员工)的实际能力提升,但是,这方面更加依赖于学员自身的要求。
1.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的差异分析
首先是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的期望相契合。高校应当在充分了解当前政策下,结合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做好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积极调整教学结构,迎合制药企业招聘员工的需求。其次是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加强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企业动态,挖掘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伴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着变化。对于这一特点,尽管高校也有所意识,但是高校的教育培养的变化与改革速度,始终不能完全追赶上企业的变化。不能按照制药企业的需求来对培养模式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出来的人员就不能完全为企业所用。同时,对于培养人才的跟踪缺乏,也为高校对于企业的了解设置了障碍。再次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计划要求之间存在相应的差距。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界,对于通才教育的关注度远远高于专才教育,通才教育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在通才教育的认识下,高校寄希望于向学生灌输各个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通才教育拓宽了学生的认识层次和知识面。但是,过于宽广的课程设计往往以牺牲课时数为代价,某些相对重要的课程往往被压缩了学时,导致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培养量与有效供给量的不均衡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质量的参差不齐。高校所做的不应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按照既定的培养方案不折不扣地完成培养计划,从而来确保最终输出人才的质量。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双赢
企业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因此,企业动态的需求是成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风向标,在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对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成人高校应加强校企结合,紧跟企业人才需求的步伐,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切实做好为企业服务的角色,通过人才的培养和输出赢得企业和学员(员工)的口碑,建立成人教育品牌,进而推进产学研的真正融合,实现校企双赢。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出去”
作为为继续教育的主阵地,医药成人高校的发展应该体现企业的需要。医药成人高校有必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沟通,及时从企业了解最新的政策下的企业发展方向以及对人才何种能力的需求。面对企业的动态需求,成人高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必然落后于企业,这样就需要高校加强与企业的结合。首先,对于教师的培训和教师资源的优化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及眼界的方法中,教师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双向兼职和流动工作是实现校企结合并迎合企业需求的最佳方式。其次,加强教学内容中的实践环节必然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制药企业在市场规范和市场竞争中,人才技能需求应不断调整和更新,这就需要高校紧跟企业的转变加强实践环节,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中做,做中教”。通过企业与学生的零距离培训,不仅可以为企业定向地培养人才,也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通过实际的工作实现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的应用,实现高校实践环节与企业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引进来”
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做好教学服务。企业员工担负三重身份:企业、家庭、学校,何以在业余时间完成能力提升是其一大难题。因此,仅仅依靠专业教师团队是无法完成人才培养的,这就需要教学服务团队的引入和加强。加强教学服务,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采用企业标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等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大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的投入力度,在提供其文化素质、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增设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并在评价体系中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加强教学服务,还在于给学员间建立一个交流平台。校友会作为毕业生交流的一个平台,不仅使得学生获取校园归属感,同时在信息的沟通和互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学员走出校园投身于企业工作以后,已经毕业的学员就等于成人高校自身的品牌,其技能提升和能力提升与否往往影响着企业对于高校的认可度。通过收集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不仅有利于成人高校及时判断自身是否存在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自身品牌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2.3校企结合的对策分析
面临目前已有的教学内容与计划,医药成人高校作为校企结合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最好的做法就是抓住实时动态,提供企业所需课程及培训。针对成人高校的现状,提出六点分析对策。①打破课程框架,选取贴近学员工作实际,能够为企业提供支持的相关内容,组织教师或者教师团队制作微课件。在此过程中,首先注重实效性,也就是切合学员的需要补充相关内容。②推进校内优秀教师教学课改,整合校内及校外资源组成教师团队,选拔优秀教师进行备课,逐步贴近学员需求和企业需求,开发多组精品讲座课件。③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加强实践环节课程内容基础上,推出校内选修课,将成人教育选修课真正引入日常教学中,让学员自由选择选修课并计入学分。④在校内选修课取得成功后,可将内容形式再进一步精品化,推出校内公开课,可以让全部层次不同专业甚至非本校学生进入课堂,真正实现成人高校继续教育功能的最大化。⑤教师在前四步的不断改革中实现产学研的结合,理论贴近实际,进一步完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加深入企业需求,可联系企业为其做专场讲座,也可将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及企业相关需求引入专场讲座中,最终完成校企结合,扩大学校影响力。⑥在完成了上述五个方面后,就可以形成理论上的精品讲座及精品讲师,这时候在不自觉中已将学校的校园文化融入讲座中,实现成人高校的品牌推广。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 应用型国贸人才 对策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一种综合型人才。由于国际贸易工作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风俗、不同国际贸易惯例等,是综合性业务。作为合格的国际贸易人才,一要具备丰富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二要熟练掌握国家贸易的业务流程;三要有较好的与外商沟通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一、地方性高校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先考虑。每年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招生计划,在招生时按照自己的招生计划录取各专业考生。但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并非是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的,而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教学设施等制定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不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在招生时就更应考虑地方经济对国贸人才的需求。
2.对学生实践环节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够,强化实践教学还未形成一致普遍的理念。部分师生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对强化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在经济学等社科类学科中,许多课程的教师仍认为实践教学就是上机操作和社会实习等。
3.缺乏双师型的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教师。师资是教学工作之本,只有建立一支业务精良、敬业爱岗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否则一切良好的愿望和思路都会落空。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其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4.学校缺乏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实习流于形式现象较严重。许多校外实习活动常常依赖老师们个人在社会建立起来的亲朋好友关系,勉强被实习单位接受,通常也只是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层面或时间。不管在研发领域还是教学领域,校企间的合作相对缺乏,是我国当前高校与发达国家同类高校的差距所在。
三、解决的对策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作为地方高等院校,主要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办学目标应是为地方经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性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思想。
2.加强实践环节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大学扩招,学生实习遇到了较大困难,而市场需求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可采取实验室学习结合实习基地实践操作的教学体系。
3.建立一支既具有扎实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又有丰富业务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引进具有较高职称、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工作战线的优秀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强化对在职在岗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国贸人才的重要保障。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及较好的专业素养。
4.走外贸企业和地方性高校共同培养应用型国贸人才的道路,加强校企间的密切合作。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最终要走向市场,尤其是地方性高校,主要承担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重任。现在一些地方高校进行试点与企业联合,进行“定制式”人才培养,即招生时就与企业沟通,按照企业四年后的人才需求状况招生。四年中的前两年在校进行基础课、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后两年深入企业实践,把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总之,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本地区市场经济的需求,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应用型国贸人才对于地方性院校来讲是一项很现实的人才培养工程,必须大力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炳生,刘雪东.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2)